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合理选择的论文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合理选择的论文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合理选择的论文 篇1

首先,机械选择需要满足安全性。施工安全是水利施工活动中所明确强调的,不论是排灌工程,还是水电站项目,其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都比较复杂,在施工中可能遭遇的施工问题比较多样,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较大。这就需要机械选择对安全性加强考量,不仅要在施工中能够有效规避风险问题出现,保证施工活动的安全;也要能够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后,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有效保证。不仅如此,安全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周边建筑的扰动低等方面。

其次,机械选择需要满足经济性。经济性的要求是从工程成本的角度来说的,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施工成本预算是一定的,而要应对潜在的风险,必须要在各个施工环节做好成木控制,这就体现在机械选择的经济性上。经济性的体现需要结合工程实际,若工程规模较大,那么就适宜选择大型机械,这样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投入数量,一台机械的费用分摊到各个环节也就很少了。对于规模较小的工程,则适宜选择小型机械,避免大型机械出现性能浪费的问题。

再次,机械选择需满足适应性。在不同的水利工程之中,其具体的施工环境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机械设备的选择上,需要对实际的施工条件加强考量,是施工机械和施工环境体现出相互协调的特性。比如地形、场地大小、天气、施工断面等因素,都需要和施工机械对应。不仅如此,施工进度、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等也需要和施工机械形成对应,即施工机械的选择要保证进度、安全和质量。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合理选择的论文 篇2

1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主要依据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主要依据是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一般情况下, 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 而工程量小时则应采用中小型机械和现有设备。但这不是绝对的, 因为影响公路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 某大型公路建设项目由于受道路、桥梁等条件的限制, 大型施工机械不能通过, 若为了解决运输问题而另修道路, 显然因耗资很大而不经济, 因此使用中小型施工机械则较为合理。又如, 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 即使工程量不是很大的公路建设项目, 也必须选用配备增压柴油机为动力装置的施工机械。

2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一般原则

公路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 目的是为了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这是公路建设机械化施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 在公路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时, 选择施工机械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适应性———施工机械与公路建设项目

的具体实际相适应, 即施工机械要适应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例如, 路基工程的施工范围广、施工条件变化大, 选用的施工机械一方面应适应公路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土质、场地大小、运输距离、施工断面形状与尺寸、工程质量要求等, 另一方面施工机械的工作容量、生产率等要与公路工程进度及工程量相符合, 尽量避免因施工机械的作业能力不足而延误工期, 或因作业能力过大而使施工机械利用率降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购买新的施工机械, 或租赁施工机械或挖掘现有设备潜力) , 尽量选择最适合公路建设项目内容的施工机械。

2.2 先进性。

新型的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具有高效低耗、性能优越稳定、工作安全可靠、施工质量优良等优点, 产品单价虽然不同于一般, 但其性价比仍较高, 更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公路工程施工任务。此外, 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 由于其性能优点、安全可靠、故障费低, 最终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2.3 经济性。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经济性选择的基础是施工单价, 它主要与施工机械的固定资产消耗及运行费用等因素有关。采用先进的大型的施工机械进行公路工程施工, 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 但它可以分摊到较大的工程量当中, 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成本影响较小。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施工机械时, 必须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 同时要考虑施工机械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这是影响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2.4 安全性。

在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保证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 应充分考虑施工机械的安全可靠性, 如行驶稳定、有翻车或落体保护装置、防尘隔音、危险施工项目可遥控操作等。此外, 在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安全的同时, 应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及已有的建筑设施, 不致因所采用的施工机械及其作业而受到破坏。

2.5 通用性和专用性。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要求, 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此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施工机械的通用性和专用性。通用施工机械可以一机多用, 用一种机械代替一系列机械, 简化工序, 减少作业场地, 扩大机械使用范围, 提高机械利用率, 方便管理和修理。专用施工机械生产率高、作业质量好, 因此某些作业量较大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 选择专用性强的施工机械较为合理。

3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合理组合

施工机械合理组合也是公路建设中选择施工机械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施工机械的合理组合分为技术性能组合和类型、数量组合。

3.1 施工机械技术性能的合理组合

施工机械技术性能组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1 主要机械与配套机械的组合。

配套机械的工作容量、生产率和数量应稍大一点, 以便充分发挥主要机械的作业效率。例如, 自卸运输车的车厢容积应是挖掘机铲斗工作容量的3~5倍, 但不要大于7~8倍。

3.1.2 主要机械与辅助机械的组合。辅助机械的生产率应略大一些, 以便充分发挥主要机械的生产率。

3.1.3 牵引车与其他机具的组合。

两者要互相适应, 不能出现“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现象, 以便获得最佳的“联合作业”效益。

3.2 施工机械类型与其数量的合理组合

3.2.1 施工机械类型及数量宜少不宜多。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作业内容, 尽可能地选用大工作容量、高作业效率的相同类型的施工机械。一般来说, 组合的施工机械台数适当减少, 有利于提高协同作业的效率。施工机械品种、规格单一时, 便于施工过程中的调度、管理和维护。

3.2.2 并列组合。

只依靠一套施工机械组合作业, 当主要施工机械发生故障时, 就会造成公路建设项目全线停工。若选用两套或多套施工机械并列作业, 则可避免或减少全线停工现象的发生, 沥青路面施工中人们多采用两套沥青摊铺机、压路机并列作业即为典型实例。

4 施工机械的选择方法

4.1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作业内选择施工机

械以路基工程施工为例, 路基工程作业内容包括土石方挖掘、铲运、填筑、压实、修整及挖沟等基本内容, 以及伐树除根、松土、爆破、表层清理和处置等辅助作业, 每种作业可根据所列的工程类别选择机械与设备。

4.2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选择施工机

械在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期限内, 按照施工计划中的月作业强度和日作业量选择施工机械。

4.3 根据运输距离和道路情况选择施工机

械在沥青路面施工中,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工序所需温度 (≥110℃) 和压实工序所需温度 (≥90℃) , 自卸车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距离不宜超过30km。在路基工程施工中, 选择施工机械时应考虑运输机械的经济运距和道路条件。所谓经济运距, 是指机械施工时较为经济的范围。道路条件是指道路的类别、路况、坡度和路面阻力等。

4.4 根据土质选择施工机械

在路基工程施工中, 土壤是施工机械作业的主要对象, 其性质和状态直接关系到施工机械的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和成本, 因此土质是选择施工机械的重要根据之一。根据土壤性质和状态, 我公司可供选择的土方施工机械有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挖掘机等, 压实机械有光面压路机、轮胎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

4.5 根据气象条件选择施工机械

雨水会迅速改变土壤状态, 特别是粘土。因此, 选择施工机械时要充分考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气象情况。例如, 久晴不下雨、土质干燥时可选择轮式施工机械进行作业, 反之, 旷日持久下雨、土壤过分潮湿和作业场地及道路泥泞时, 则选用履带式施工机械进行作业为宜。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合理选择 篇3

关键词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合理选择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187-01

公路建设中的路基、路面和桥梁工程等均需要采用相应的施工机械去完成,或按施工工序连续作业,或若干种、若干台施工机械联合作业。而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种类、型号、规格很多,各自又有独特的技术性能和作业范围。为了保证公路建设的施工质量、 按时完成施工任务、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公路建设项目要求和具体施工条件,对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是公路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时必须首先妥善处理的重要问题。

1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主要依据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主要依据是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而工程量小时则应采用中小型机械和现有设备。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影响公路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该根据施工条件、自然环境、工期要求等合理配置施工机械。

2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一般原则

公路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目的是为了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这是公路建设机械化施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公路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时,选择施工机械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性。施工机械与公路建设项目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即施工机械要适应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适合公路建设项目内容的施工机械。

2)先进性。新型的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具有高效低耗、性能优越稳定、工作安全可靠、施工质量优良、性价比较高等优点,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公路工程施工任务。此外,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由于其性能优点、安全可靠、故障费低,最终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3)经济性。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经济性选择的基础是施工单价, 它主要与施工机械的固定资产消耗及运行费用等因素有关。采用先进的大型的施工机械进行公路工程施工,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 但它可以分摊到较大的工程量当中,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成本影响较小。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施工机械时,必须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同时要考虑施工机械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这是影响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4)安全性。在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保证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施工机械的安全可靠性。另外,在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安全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及已有的建筑设施,不致因所采用的施工机械及其作业而受到破坏。

5)通用性和专用性。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机械的通用性和专用性。通用施工机械可以一机多用,用一种机械代替一系列机械,简化工序,减少作业 场地,扩大机械使用范围,提高机械利用率,方便管理和修理。专用施工机械生产率高、作业质量好,因此某些作业量较大或有特殊施工要求的公路建设项目,选择专用性强的施工机械较为合理。

3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合理组合

施工机械合理组合也是公路建设中选择施工机械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施工机械的合理组合分为技术性能组合和类型、数量组合。

1)施工机械技术性能的合理组合。施工机械技术性能组合包括三个方面:①主要机械与配套机械的组合。配套机械的工作容量、生产率和数量应稍大一点,以便充分发挥主要机械的作业效率;②主要机械与辅助机械的组合。辅助机械的生产率应略大一些,以便充分发挥主要机械的生产率;③牵引车与其他机具的组合。两者要互相适应,以便获得最佳的“联合作业”效益。

2)施工机械类型与其数量的合理组合。①施工机械类型及数量宜少不宜多。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作业内容,尽可能地选用大工作容量、高作业效率的相同类型的施工机械。一般来说,组合的施工机械台数适当减少,有利于提高协同作业的效率。施工机械品种、规格单一时,便于施工过程中的调度、管理和维护;②并列组合。只依靠一套施工机械组合作业,当主要施工机械发生故障时,就会造成公路建设项目全线停工。若选用两套或多套施工机械并列作业,则可避免或减少全线停工现象的发生。

4 施工机械的选择方法

在多年的公路工程施工实践中,我公司从实际出发,根据公路建设项目和我公司施工机械情况采用如下不同的方法选配施工机械。实践证明,这些选择方法是科学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且所完成的公路工程建设任务的技术经济效益较好。

1)根据公路建设项目作业内容选择施工机械。以路基工程施工为例,路基工程作业内容包括土石方挖掘、铲运、填筑、压实、修整及挖沟 等基本内容,以及伐树除根、松土、爆破、表层清理和处置等辅助作业,每种作业可根据作业内容选择机械与设备。

2)根据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选择施工机械。在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期限内,按照施工计划中的月作业强度和日作业量选择施工机械。

3)根据运输距离和道路情况选择施工机械。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工序所需温度 (≥110℃)和压实工序所需温度(≥90℃),自卸车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距离不宜超过30 km。在路基工程施工中,选择施工机械时应考虑运输机械的经济运距和道路条件。

4)根据土质选择施工机械。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土壤是施工机械作业的主要对象,其性质和状态直接关系到施工机械的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和成本,因此土质是选择施工机械的重要根据之一。根据土壤性质和状态,选择的土方施工机械有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挖 掘机等,压实机械有光面压路机、轮胎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

5)根据气象条件选择施工机械。雨水会迅速改变土壤状态,特别是粘土。因此,选择施工机械时要充分考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气象情况。

由于影响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的因素很多且很复杂,除了上述因素外,还要考虑调燃料供应、机械维修与管理、机械的调迁与转场等,因此要针对公路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的具体条件,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着重解决重点、困难问题,选择高效、经济、实用的施工机械。

参考文献

[1]浅谈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选型及配套组合[A].2008中国公路筑养路机械技术大会[C].2008.

[2]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J].科技风,2010,15.

[3]公路施工机械的合理选择方法[J].交通世界,2011,7.

[4]路面施工的最佳机械组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9.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 篇4

【内容提要】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目前,我国企业理财的目标有很多种,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说法没有统一,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对其现实目标的选择加以分析。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当前较有代表性的若干企业管理目标,并通过分析从中选出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合理选择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它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财务系统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达到或追求的境界或目的。财务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研究财务管理目标这一基本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财务管理是一项组织公司财务活动,协调公司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理财目标的作用首先就在于为各种管理者指明方向、树立目标,使公司按照既定的方向有目的、有计划的运作。

(二)激励作用

目标是激励公司全体成员的力量源泉,每个职工只有明确了企业的目标才能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能力,尽力而为,为企业创造最大财富。公司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关系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当内部各级利益主体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达成利益一致,企业的发展才有可能,企业在竞争中才会更显活力。

(三)凝聚作用

企业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只有增强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公司才能发挥作用。企业凝聚力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目标。企业目标明确,能充分体现全体职工的共同利益,就会极大地激发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献身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四)考核作用

目标是企业绩效和各级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利于评

价公司职工工作的好坏,推动各部门改进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以明确的目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就能按职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进行评价。

二、具有代表性的若干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

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四种,其观点分述如下: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家以边际

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来确定企业的产销量,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并以利润最大化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业绩。

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目标的优点是:它强调了资本的有效利用,可以用这个指标来衡量企业是如何理性增长的,同时在实务中它容易被人理解操作性也很强。它的缺点是: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片面的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它忽视了企业每天都要面临的两大因素: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还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利润最大花忽视了成本的投入与利润的比例关系。

(二)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以一定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量的收益,它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我国理财目标的总思路是有客观依据的。我国企业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公司财务管理目标应体现这一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企业的基本目标。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一种定性要求是合理的,但经济效益本身并不是具体经济指标,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经济指标才能表现出来,在实践中难以计量,缺少可操作性,而具有可操作性是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约束条件。所以,经济效益最大化可以作为一种定性要求或理财目标的总思路,却不能作为具体的理财目标。

总的说来,传统的理财目标主要是站在企业利益主体的立场,从追求直接经

济利益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更突出直接地反映了企业经营的基本目的和生存的基本要求。他们存在的一个共同缺点在于:这类理财目标都过多的强调企业本身追求的直接经济利益因而忽视外部环境对它的影响,忽视了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必然决定其将被现代理财目标所取代。

(三)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

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论依据是资本的强权理论和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理论。资本强权理论认为,资本的专用性,非流动性,稀缺性和信号显示功能等,决定了企业的“剩余控制劝”或所有权天然的归资本所有者所有,“资本雇佣劳动”是最合理的企业制度,因此企业的财务自然也应当以股东利益为基本取向。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理论认为,最大限度的为股东赚取钱,就能极大的增进社会福利

股东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优点是:它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它注重企业利益的长远性;它和企业的价值最大化有一定的一致性。它的缺点是:随着产权的交易,股东凭借自己的有利地位侵犯其他利益主体的行为时有发生,平等保护各产权主体利益的要求则不容质疑,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也不符合商业道德原则,因为它忽略了利益相关人的重要性。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西方经济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逐渐由追求

股东财富最大化发展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近现代最为流行的理财观点,被当今理论界视为最优的财务管理目标,受到高度评价。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已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理财目标,具有其合理性。企业价值是指企业的市场价值,它是社会公众对企业总价值的市场评价,它取决于企业潜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集团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团的利益于不顾,不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集中于某一集团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讲,股东财富最大

化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从理论上来讲,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提高,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借此来实现其最终目标。所以,应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并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①它更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②创造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③关心本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④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凡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加讨论,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⑤真正关心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有较高的投入,不断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⑥讲求信誉,注重企业形象塑造与宣传;⑦关心政府有关政策的变化,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以便争取出台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或法规。但一旦通过立法形式颁布并付诸实施,不管对自己是否有利,都必须严格执行。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衡量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符合我国的国情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应更注

重员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更加注重协调各方的利益;更加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另外,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尚处于弱式有效的状态,如果片面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则会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风险增大。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符合我国当前的产权制度

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结构具有多元化、分散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企

业将成为整个社会群体中紧密相联的一员。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兼顾产权主体利益和其他关系人利益。企业价值最大化旨在把体现企业整个经营成果价值的蛋糕做大,保证利益关系人各方应分得的份额, 符合产权制度的内在要求。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再只强调企业当前的微观经济利益,更注重微观经济利益

与宏观经济利益协调一致;更讲求信誉,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宣传,更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保持企业销售收入长期稳定增长。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了股东利益

在企业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股东的权利必须受到其他关系人权利的制约。只

有在各方的参与和努力下,才有可能将体现企业经营成果价值的蛋糕做大。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股东在追求自己财富的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同时考虑其他关系人的价值也最大化。

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

基于上述讨论,笔者认为在我国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因为只有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投资者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但是,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强调的是在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

对大部分管理者来说,长期稳定发展也许只是个概念。三十年前,IBM公司

就几乎垄断了商用电脑市场。那时,操作系统和芯片让他们烦透了心,他们认为这是个既费神又没有收益的买卖。于是他们作出了放弃的决策。这个决策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内来看并没有错,但现在看来他们放弃的是核心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也就是说他们放弃了未来。

(二)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兼顾相关者利益

企业与其相关者组成一个利益集团,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集团内部

如何进行利益再分配?这不仅是投资者的问题,企业的财务管理者会发现他们在做决策时,经常要面对各种要素的权衡,实践证明,利益相关者没有能够得到公正的报答,企业会产生困惑、冲突、效率低下,甚至竞争失败。实际上,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告诉一个组织的所有参与人,他们唯一目标就是价值最大化,那么我们是无法得到组织价值最大化的结果的。管理者必须向参与人阐明价值的逻辑结构,以使他们理解价值最大化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能够以此为指导,并有机会来真正实现它。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效应的重要性。

企业及其利益集团在追求价值最大化同时,必须充分考虑非相关群体的利

益。我们看到许多污染型企业,在获得企业价值最大化后,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灾难,其结果是这类企业在发达国家已无立足之地,在发展中国家也是人人喊打。为什么?因为他们为了追求利润,把庞大的治污成本省下了。再看,目前房地产企业哄抬房价,获取高额利润。应该说任何暴利都是侵占了另一方利益。这种侵占不可能长期存在。目前,国家已对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主要参考资料】

【1】常兴华浅谈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济师》2011(11)

【2】赵庆新论财务管理目标《现代经济信息》 2011(24)

【3】龚丽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模式《中国城市经济》 2011(29)

【4】杨东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初步构建《职业》2011(36)

【5】饶峰旭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及实现《技术与市场》2012(01)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合理选择的论文 篇5

经济因素是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开展的基础前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模式有多大的经济效益、其自身的持续发展程度就越大[2]。在实际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的过程中,在个体单元开展管理治理的同时,可以积极地通过租赁的形式,促进单元个体与专业组织部门之间的合作。这样不仅能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切实的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工作的各项要求。通过社会组织部门专业的维护管理手段,切实的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各项基础设备的长效运行,切实的践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最大程度上展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经济效益。定期、高效、专业的治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各项环节的损害,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因素。

2.2实际地理因素选择

就我国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发展来说,个体单元参与治理的实际意义是非常显著的。在实际选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经济水平、农业发展水平等各项内容,选择合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方案。区分清楚集权治理、个体单元治理与双层经营治理工作的特点与区别。结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中外成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案例,选择出适合本地区实际发展的治理模式。个体单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需要广大用户具备良好的自主管理意识,并全心全意的融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过程中。集权治理模式更加注重公平性,但是治理成本相对较大。双层治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需要个体与政府组织部门之间的良好互动[3]。所以,在选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时,还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

2.3生态环保因素选择

生态与环保是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方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直接影响着水资源利用程度,想要保障水资源最佳合理的运用,就要具备专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技术与手段。所以,在选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地按照生态性的原则,选择生态性最佳的手段。个体单元治理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户缺乏专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技术与经验,就必须要及时的与专业水利组织进行合作,将科学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融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中,保障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效率。纵观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但是还需广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人员的共同努力。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农业情况、生态情况选择治理模式,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于练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模式比较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10).

[2]刘仁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研究[J].农家科技,,(12).

公路工程机械设备合理选择及管理 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在道路施工方面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先祖为了更好的生活在山间慢慢的勾勒了交通网, 通过交通网进行活动, 慢慢的经过朝代的变迁, 形成了城镇, 道路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们在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进行施工。我国的公路建设真正的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迎着改革的春风, 为了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大力的发展公路建设。经过四十年间的发展, 我们的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使得我们的交通网四通八达, 但是发展中总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要正确地面对, 如何地面对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我们应该更多地借助于科学力量, 这样才是最为坚强的后盾。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全国各个企业的走访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归纳, 主要针对于问题方面以及良好的措施写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希望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帮助。

1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主要依据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主要依据是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一般情况下, 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 而工程量小时则应采用中小型机械和现有设备。但这不是绝对的, 因为影响公路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2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合理选择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 正确拟订施工方案和选择施工机械是合理组织施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因此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采用不同的方法选配施工机械。

2.1 以运输距离和道路特点选择施工机械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 对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有着明确的规定, 沥青混合料摊铺工序所需温度 (≥110℃) , 压实温度 (≥90℃) , 自卸车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距离不宜超过30km。同时在选择运输机具时, 应综合各方面进行考虑, 选择施工机械时应考虑运输机械的经济运距和道路条件。

2.2 依据现代公路建设项目作业内选择施工机械

在路基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选择, 首先路基工程的工序为:准备工作、土方开挖、土石填筑、运输和平整场地, 其各项工序应选择的工程机械, 如准备工作中需要做清基 (树丛、草皮、淤泥、黑土、岩基、废墟、冰雪等清除) 和料场准备以及松土。就需要推土机, 挖掘装载机, 平地机, 水泵等机械设备。

2.3 以不同的季节天气情况选择施工机械

施工现场气候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土体状态的改变, 如雨水会迅速改变土壤状态, 尤其是粘土, 所以说在选择施工机械时要充分考虑施工期间的气候状况而定。

3 加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3.1 管理专业化

3.1.1 管理人员专业化。

施工的过程中会经常的出现责任责任不明确, 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人员的分段管理, 不同的地方进行专业的培训, 人员的配置要科学合理, 人员要持证上岗, 进行设备操作的过程我们要做到严格按照规章流程进行处理。就我们管理层人员, 一定要有大局观, 更多地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 加强员工的后期培养, 是的团队更加的专业化, 只有这样我们的团队才能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效果。3.1.2日常管理数量化。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传统的管理方面有着很大的弱点, 账目不够明确, 处理问题的时候存在着隐患。正是这方面的问题的存在, 使得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针对于这方面我们必须要做好各个方面的核算工作, 在各个环节都要做好数量方面的安排, 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更好地开展起来。管理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到我们企业的运转, 工程的成败,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必须要做好这些方面的相应的工作。3.1.3项目目标责任化。管理人员应对机械设备管理目标责任制定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和考核制度, 做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成本核算、项目细化, 以确保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

3.2 作业规范化

3.2.1 施工作业操作规范化。

作业规范化是我们今天必须要考虑的, 在很多的地方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 管理跟不上去, 作业的过程过于随意性, 没有按照具体的施工方案开展, 尤其在设备使用这一块体现得非常的明显, 所以我们工作的过程必须要严格地遵守流程与规章制度, 每个岗位都需要专人的责任制, 对于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详细的培训, 对于人员不允许无证操作, 不断的梳理工作的流程与环节。3.2.2安全教育经常化。现场安全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无论在什么样的企业都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要不断地进行生产与作业, 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样就对于安全方面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针对于这些方面, 我们的企业一定要加以重视, 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很好的监控, 加强员工的教育, 使得我们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很好地认识到安全的意义, 也许某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会造成自己以及其他人的安全问题。针对于现场应该设置安全员, 每天进行转职的检查工作, 针对于问题的方面进行处理, 每天做好相应的笔录, 慢慢的变成规范化职业化, 只有这样我们的管理才能更好的跟上发展步伐。

3.3 维护科学化

3.3.1 预防检查日常化。

实践证明, 设备的大多数故障如能在日常检查中早期发现并采取措施, 就能及时有效地防止突发故障的发生。预防检查能够很好的发现问题在其萌芽期间, 通过整体的记录能够很好的对于整个事件进行描绘, 通过总结对以后形成了很好的指导意义, 在巡检的过程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3.3.2设备维护科学化。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维护是完好率、利用率、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设备维护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的进行, 避免盲目维护带来的危害。像是保养等环节, 我们进行某些方面的维护, 因为一些很小的差异都会在后期的工作中造成极大的影响, 危害到设备的工作的效率以及实用的寿命, 所以必须要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3.3.3专业检修定期化。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是制定维修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施工机械设备故障检修大多是维修工靠经验来判断, 进行解体———更换配件———再组装的工艺流程, 这种作业方法及时、方便、但也造成故障判断失误率高, 返修率高等缺点。应通过必要的仪器设备来测定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劣化程度, 确定机器的性能, 决定其修理的内容和时间。

结束语

总之, 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 必须重视施工机械管理。切实执行相关的机械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规定, 同时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 优化管理制度,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保障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白增明.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合理选择的原则构建和实践[J].价值工程, 2014 (34) .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合理选择的论文 篇7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利工程;坝址选取

1. 引言

水工建筑物不同于其他建筑物,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水工建筑物的建成,而使广大范围内的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可能引起水库岸坡再造、水库渗漏、水库淤积和坝下游河床冲刷等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否则,后果极其严重。在坝址选择时除了考虑主体建筑物拦水坝的地质条件外,还应研究包括溢洪、引水、电厂、航闸等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为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2. 坝址选取的工程地质勘察

在自然界中,地质条件完美的坝址很少,尤其是大型的水利枢纽,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很高,更不能完全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所谓“最优方案”是比较而言的,最优坝址在地质上也会存在缺陷。所以在坝址选择时,应当考虑不同方案,并采取改善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因此,地质条件较差,预计处理困难,投资高昂的方案,应首先被否定。坝址选择时,工程地质论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稳定性、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物理地质作用以及建筑材料等,还要预计到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和处理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等,下面分别论述。

2.1区域稳定性。

区域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围绕坝址或要开发的河段,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区域场地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是一项战略任务。特别是地震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坝址和坝型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地震烈度由地震部门提供,但对于重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要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因此,对于大型水电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组织专门力量解决区域稳定性评价。

2.2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条件是确定坝型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它对工程布置和施工条件有制约作用。狭窄、完整的基岩“V”型谷适合修建拱坝,宽高比大于2的“U”型基岩河谷区宜修建混凝土重力坝或砌石坝。宽敞河谷地区岩石风化较深或有较厚的松散沉积层,一般适于修建土坝。不同地貌单元,其岩性、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河谷开阔地段,其阶地发育,二元结构和多元结构往往存在渗漏和渗透变形问题。古河道往往控制着渗漏途径和渗漏量等。因此,在坝址比选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条件。

2.3岩土性质。

岩土性质对建筑物的稳定来说十分重要,对坝址的比选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在坝址比选时,首先要考虑岩土性质。修建高坝,特别是混凝土坝,应选择坚硬、完整、新鲜均匀、透水性差而抗水性强的岩石作为坝址。我国已建和正在施工的70余座高坝中,有半数建于强度较高的岩浆岩地基上,其余的绝大多数建于片麻岩、石英岩和砂岩上,而建于可溶性碳酸盐岩、强度低易变形的页岩、千枚岩上的极少。通过结合工程实践,根据不同成因类型岩土的建坝适宜性及其主要问题作简要概述。

(1)侵入的块状结晶岩体,一般致密坚硬、均一、完整、强度大、抗水性强、渗透性弱,是修建高混凝土坝最理想的地基,其中尤以花岗岩类为最佳。这类岩石需注意它们与围岩以及不同侵入期的边缘接触面,平缓的原生节理,风化壳和风化夹层的分布,选坝时避开这些不利因素。

(2)喷出岩类强度较高、抗水性强,也是较理想的坝基。我国东南沿海、华北和东北有不少大坝坐落在这类岩石上。喷出岩的喷发间断面往往是弱面,存在风化夹层、夹泥层及松散的砂砾石层,还有凝灰岩的泥化和软化等,对坝基抗滑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玄武岩中的柱状节理,透水性很强,在选坝时也须注意研究。例如:桑干河干流上的山西省册田水库大坝坝基为新生代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极发育,坝基及绕坝渗漏严重,影响着水库效益。

(3)深变质的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石英岩等,强度高、抗水性强、渗透性差,也是较理想的坝基。但是在这类岩体中选坝址,必须注意片理面的各向异性及软弱夹层的存在,选坝时,应避开软弱矿物富集的片岩(如云母片岩、石墨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在浅变质岩的板岩、千枚岩区,应特别注意岩石的软化和泥化问题。

(4)沉积岩中,以厚层的砂岩和碳酸盐岩为较好的坝基。这类岩石坝基较岩浆岩、变质岩的条件复杂。这是因为在厚层硬岩层中常夹有软弱岩层,这些夹层力学强度低,抗水能力差,易构成滑移控制面。碎屑岩类如砾岩、砂岩等,强度与胶结物类型有关,一些胶结物在水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溶解、软化、崩解、膨胀等。在构造变动下往往发生层间错动,经过次生作用易于发生泥化。在坝址比选时必须十分注意这一问题。此外,碳酸盐岩的岩溶洞穴和裂隙的发育,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渗漏。

另外,在坝址比选中,河床松散覆盖层具有重要意义。修建高混凝土坝,坝体必须座落在基岩之上,若河床覆盖层过厚,就会增加坝基的开挖工程量,使施工条件复杂化。所以当其他条件大致相同时,应将坝址选择在覆盖层较薄的地段。有的河段因覆盖层过厚,只得采用土石坝型。比选松散土体坝基的坝址时,须研究渗漏、渗透变形和振动液化等问题,而且应避开如淤泥类土等软弱、易变形土层。

2.4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在坝址选择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对变形较为敏感的刚性坝来说更为重要。在地震强烈活动或活动性断裂发育的地区,选坝时应尽量避开或远离活断层,而位于区域稳定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上。在选坝前的可行性研究时,应进行区域地质研究,查明区域构造格局,尤其要查明目前仍持续活动或可能活动断裂的分布、类型、规模和错动速率,并预测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及震级。国外有些水坝就因横跨活断层而坝体被错开或致垮坝。地质构造也经常控制坝基、坝肩岩体的稳定。在层状岩体分布地区,倾向上游或下游的缓倾岩层中存在层间错动带时,在后期次生作用下往往演化为泥化夹层,若有其他构造结构面切割的话,对坝基抗滑稳定极为不利,在选坝时应特别注意。因为缓倾岩层的构造变动一般较轻微,容易被忽视。陡倾甚至倒转岩层,由于构造形变强烈,岩石完整性受到强烈破坏,在选坝时更要特别注意查清坝基内缓倾角的压性断裂。总之,要尽可能选择岩体完整性较好的构造部位作坝址,避开断裂、裂隙强烈发育的地段。

2.5水文地质条件。

在以渗漏问题为主的岩溶区和深厚河床覆盖层上选坝时,水文地质条件应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从防渗角度出发,岩溶区的坝址应尽量选在有隔水层的横谷、且陡倾岩层倾向上游的河段上。同时还要考虑水库有否严重的渗漏问题,库区最好是强透水层底部有隔水岩层的纵谷,且两岸的地下分水岭较高。当岩溶区无隔水层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坝址应尽可能选在弱岩溶化地段。这就要求仔细分析研究岩层结构、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

2.6物理地质作用。

影响地址选择的物理地质作用较多,诸如岩石风化、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但从一些水库失事实例来看,滑坡对选择坝址的影响较大。在河谷狭窄的河段上建坝可节省工程量和投资,所以选择坝址时总希望找最窄的峡谷段。但是,峡谷地段往往存在岸坡稳定问题,一定要慎重研究。如法国罗曼什河上游一坝址,地形上系狭窄河段,河谷左岸由花岗岩和三叠纪砂岩及石灰岩构成。右岸是里亚斯页岩,表面上看来岩体较完整,后经钻探发现页岩下面为古河床相的砂砾石层,表明了页岩是古滑坡体物质,滑坡作用将河槽向左岸推移了70m。因而只得放弃该坝址而另选新址。

2.7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也是坝址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坝体施工常常需要当地材料,坝址附近是否有质量合乎要求,储量满足建坝需要的建材,如砂石、黏土等,是坝址选择应考虑的。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开采条件及运输条件对工程的质量、投资影响很大,在选择坝址时应进行勘察。

3. 结语

从实践表明,选择坝址是水利水电建设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工程地质条件在选坝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选择一个地质条件优良的坝址,并据此合理配置水利枢纽的各个建筑物,以便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因素、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

参考文献

[1]卢元静.水利工程中的地质勘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28(10):118~119.

[2]董在付.论述水利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31(12):31~33.

合理选择机械零件的材料 篇8

1 零件的机械性能要求

由于机械性能是保证零件工作安全可靠和经久耐用的先决条件, 故选择零件材料时应当考虑材料的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 多次冲击抗力及疲劳强度等机械性能。选材时应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 通过力学条件及失效形式往往非常复杂, 因此在选材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找出最关键的抗力指标, 同时兼顾其他性能, 这是满足机械性能要求的基本原则。

1.1 分析零件的工作条件

零件的工作条件是复杂的, 要从受力状态、载荷性质、工作温度、环境介质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受力状态有拉、压、剪、扭、弯等;载荷性质有静载、冲击载荷、交变载荷等;工作温度可分为低温、室温、高温、交变温度;环境介质为与零件接触的介质, 如润滑剂、海水、酸、碱、盐等。

1.2 分析零件的失效形式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断裂———包括静载荷、冲击载荷造成的断裂、疲劳断裂、应力腐蚀断裂等;表面损伤———疲劳点蚀, 由于磨损而造成表面龟裂;变形———过量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高温的蠕变等。

1.3 计算确定抗力指标

对机械零件进行受力分析, 画出弯扭矩图, 并进行相关的强度计算。不同零件所要求的主要抗力指标不同, 传动轴类零件通常要求疲劳强度、屈服强度及表面硬度等;齿轮类则要求表面硬而心部强度及韧性好;紧固螺栓类零件则要求屈服强度, 对称拉伸或压缩应力时的疲劳强度及硬度;弹簧类零件则要求弹性极限、屈强比及对称拉伸或压缩应力时的疲劳极限等;工具模具则要求硬度、强度韧性等;滚动轴承则要求弹性极限、抗压强度、对称应力时的疲劳强度及表面硬度等。

2 零件的工艺性能要求

产品工艺方案的好坏不仅决定了产品的制造可行性和产品质量的保证性, 而且它将对产品制造成本和企业效益产生影响。只有制造成本符合赢利的经营目的, 我们的生产活动才有意义。而不同的工艺设计方案对材料要求也有所不同。

2.1 铸造

铸件由于它具有成本低、极易获得形状复杂, 尤其是内部形状复杂的零件, 故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较广。选材时应注意材料的良好铸造性能, 包括流动性、收缩性、偏析及吸气性等。灰口铸铁性能最为良好, 铸铁铸造性能好于铸钢。

2.2 锻造

零件加工使用锻造时, 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锻造性能, 即可锻性、冷镦性, 锻后的冷却要求及氧化皮性质, 低碳钢可锻性最好, 中碳钢次之, 高碳钢较差;低合金钢的可锻性类似于中碳钢, 高合金钢的可锻性比碳钢差。

2.3 机械加工

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数量及经济性。机械加工性能一般是用切削抗力的大小加工表面所达到的粗糙度和加工时切削排除的难易程度以及刀具部磨损大小来衡量的。一般来说, 当材料硬度值在160~230HB范围内时, 切削性能较好, 过高的硬度, 不仅加工困难, 而且刀具磨损快。过低的硬度则易产生“粘刀”现象, 使刀具过热磨损加快, 零件表面质量降低。

2.4 焊接

对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产品或大而笨重的零件或急需零件的制造中, 常需进行焊接。焊接性能的优劣用焊缝形成冷缝的倾向、脆性、气孔或其他缺陷的倾向来衡量;一般低碳钢及低合金钢有较好的焊接性, 中碳以上钢的焊接性能较差;灰口铸铁比低碳钢差、球墨铸铁焊接性能最差。

2.5 热处理

金属材料为了改善机械性能, 零件在加工工序中往往要穿插多次的热处理工序。热处理工艺性能包括淬硬性、淬透性、变形开裂倾向、过热敏感性、回火脆性、氧化脱碳及冷脆性等。钢的淬硬性与其碳的含量有关, 含碳量越高硬度也越高, 但淬火变形倾向严重, 钢的淬透性与其合金元素有关, 对于弹簧类零件选材时, 要注意材料的氧化脱碳倾向, 在选择渗碳钢时要注意材料的过热敏感性, 在选择调质钢时要注意材料的回火脆性。

3 材料的经济性要求

材料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材料本身的相对价格

用价格低廉的材料能满足使用要求时, 就不应选择价格高的材料。这对于大批量制造的零件尤为重要。

b.材料的加工费用

例如制造某些箱体类零件, 虽然铸铁比钢材价格低廉, 但在批量小时, 选用钢板焊接反而合适, 因为可以省掉铸模的生产费用。

c.材料的利用率

例如采用无切屑或少切屑制造毛坯 (如精铸、模锻、冷拉等) , 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此外, 在结构设计时也应该设法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d.节约稀有材料

对于合金元素, Ni、Cr、Mo的价格高, Si、Mn的价格低。所以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 应优先选用含Si、Mn元素的材料。

e.采用组合结构

例如涡轮采用青铜齿圈和铸铁轮芯组成;车轮在一般材料的轮芯外部套上一个高硬度、耐磨损的轮毂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降低材料的成本。

4 材料的供应状况

选择材料时还应考虑到当时当地材料的供应情况。为了便于采购及保管, 对于小批制造的零件, 应尽可能在同一台设备采用一致的材料品种和规格。

5 面向节省资源

长期以来, 工业生产主要依靠高投入、高物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方式谋求经济的增长, 使得资源被过度开发, 低效率利用和大量浪费, 社会生产对资源的摄取能力远远地超过了环境资源对经济的承载能力, 从而造成严重的资源枯竭危机 (尤其是对非可再生资源而言, 这种危机更为严重) , 形成了所谓的资源稀缺性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性。同时资源的低效率利用, 还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 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制造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因此在面向节省资源设计对于缓解资源危机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向节省资源设计主要考虑面向制造过程节省资源设计, 面向使用过程节省资源设计和材料选择三方面。面向节省资源设计在材料选择上, 应该尽可能选择非危险 (无毒、无害) 、非可耗尽 (即可再生、材料自然再生能力强) 、低能源含量 (材料制备和加工过程中能耗少) , 可再循环 (产品报废后, 材料易于回收, 并经经济性的适当处理后能再资源化) 、低或无污染 (材料制备过程中污染小, 一旦产品报废后如确因技术水平限制无法实现废弃资源再资源化, 也应易于降解, 且最好是生物降解) 的具有良好环境协调性的绿色材料。解决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关键环节是资源的再生 (包括自然再生和废弃资源再资源化再生) 。

因此, 材料选择中应特别强调“再生”原则, 主要包括:尽可能选择自然再生能力强的资源;在经济、技术许可的条件下, 应尽可能用可再生资源功能性代替非可再生资源;产品报废后, 废弃的资源应尽可能实现回收再生。

摘要: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合理安排加工工艺, 使产品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 篇9

一般水利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 地势较为特殊, 环境较为恶劣;水利工程施工在天然河道作业, 硬件设备、工程机械、资源调配、施工等都受到环境的约束和控制, 这些就决定了水利工程施工较为困难。从水利工程自身的特点来看, 工程周期长, 涉及到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因素较多。水利工程施工体系是动态的随机变化的系统,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发生变化, 就需要制定新的适用的施工方案。水利工程的建筑物都是固定不动的,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人、物和资金都要围绕工程本身流动作业, 一是时间上的流动, 二是空间上的流动。

因此,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 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选。首要的是, 要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既定目标, 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案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

2 水利工程施工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

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中包括很多项目: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分析、工程时间跨度、施工工程成本费用、施工设备配置、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整体的工作效率等方面。水利工程施工方案是一个系统、详实的方案, 不仅包括理论方面的分析介绍, 还包含了具体的执行方案。选择一个优秀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 涉及到诸多因素, 从不同的角度来讲, 这些影响因素不同。

2.1 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

根据影响因素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性质来分析, 影响方案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定性因素是指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如①对周边人民生产生活和工程管理的便利程度;②在工程开展过程中人财物资源的协调性;③水利施工对整个工程主体和工程目标的影响;④能否满足危机处理方面的要求, 如防洪、防火、环保等;⑤临时建设与永久建设之间的结合。定量因素是指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物力等对数量上有影响的因素, 如①施工地点土地平整所用土石的数量和经费;②土石开挖和再利用的水平;③水利工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和资金费用;④各项物料的物流、存储和调用及费用。

对于定性因素, 可以根据业内专家的施工经验和专家测评等方法, 将这些因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因为专家的经验丰富, 知识结构构成元化, 可以将主观因素控制较小。对于定量因素, 可以根据工程量和资金费用, 参照相关文件进行数值的确定。

2.2 随机因素和模糊因素

由于水利工程自身的特殊性, 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 是人们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对施工期间的一段时间内的可能发生情况的推测。所以,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 不论是定性因素还是定量因素, 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很多表形形式:某个事件是否发生, 表现出来的是“随机性”, 它是外在因素的不确定性;某个事件本身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 就是“模糊性”, 它是内部因素的不确定性。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中涉及到的内容较多, 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因素也较多, 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仅是考虑到了模糊因素的存在, 但是在具体的方案落实中却将模糊性的因素进行了精确化, 这样就不能真正地对模糊因素的方案进行优化选择。

对于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来讲, 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权重指标, 将每项可变因素考虑在内, 避免水利工程施工方案选择上的片面性。

3 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优选

3.1 灵敏值分析法

在工程评估和决策选择时, 较为常用的一个方法是灵敏值分析法, 这种方法可以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变化对目标的影响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在这种方式中, 通过可以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时间跨度、投入经费、现场设备和施工人员等因素对工程本身的灵敏度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一个较为优化的施工方案。水利工程施工中进行灵敏值分析方法, 有很多优点, 同时, 也存在较多缺点。首先, 这种方式无法对分析对象进行主动寻找优化。需要人工根据多个实验或数据模拟绘图和分析, 来实现分析对象参数的优化, 这种方法繁琐、冗杂、耗时而且耗费人力, 当同时有多个施工项目进行方案选择时, 效率极其低下。其次, 这种方式对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 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 客观性较弱。灵敏值分析法是人工根据自己工作经验对分析对象的灵敏值进行感知, 并没有切实可靠的依据, 也没有统一的分析标准和评价原则, 因此, 分析出来的数据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最后,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 有一个对施工周期和施工费用产生影响, 其它条件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就无法对确定详细的方案, 虽然最终的方案有所优化, 但仍然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3.2 层级目标优化法

层级目标优化方法, 是针对不同目标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 这种方法在方案的选择是, 要实现不同的目标达到最优, 这种方法涉及到数学模型的建立, 是用数学思维的方法进行方案的选择, 这种方法需要决策者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而言, 各项变量因素和工程目标二者存在是离散的一一相应的关系, 不存在绝对的连续的变量关系。因此, 要设定层级化的多个目标, 并对各项变量因素和层级化的工程目标进行变量关系的分析, 并给各级目标设定重要性系数, 建立连续性的数学模型, 并应用到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之中。最后, 对于优化结果进行数据化整理, 并结合工程本身特点进行方案的敲定和选择。层级化目标优化方法避免了灵敏值分析法的人工优选的弊端, 减少了人力的消耗, 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套可以参考的科学的指标和准则。然而, 这些优点是建立在各项变量因素和工程目标二者关系基础之上的, 不能够较为全面地体现出施工方案与变量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且, 采用这种方法具体使用何种数学模型, 如何进行排序求解, 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

3.3 模糊因素决策法

模糊因素决策法是对水利工程施工中模糊因素进行分析选定施工方案的一个重要方法。模糊因素决策法的决定空间是离散性的, 它的选择空间较大, 可以对已知的和未知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和选择, 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施工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最终决定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在模糊因素决策法中既可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进行分析, 也可以对随机因素和模糊因素进行分析;所涉及到的数据可以是精确的, 可以可是模糊的。因此, 这种模糊因素决策法具有其它水利工程施工方案选择方法所不具有的优越性, 在具体的工程施工方案选择中, 我们可以深入研究模糊因素决策法, 对水利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优选。

4 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意义非凡,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方案选择时, 要考虑全面的因素, 避免在方案选择中出现片面性和局限性。希望本文的分析, 可以有助于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宋力, 孟仁富, 周金山, 薛松.基于层次分析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优选[J].人民黄河杂志, 2009, (07) .

[2]杨宝兴, 朱昌华.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实践探讨[J].科技信息, 2007, (35) .

[3]宋智强.浅析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22) .

上一篇:四年级26古诗二首教案下一篇:参加青年志愿者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