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docx

2024-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docx(通用11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docx 篇1

张敏

摘要: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贝多芬的内心

痛苦,学习他对命运的顽强抗争精神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与学生情况的分析

1、教材分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本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人物传记,他们中有的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这篇文章是本单元第三篇,又是一篇自读课,要在前两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贝多芬的内心痛苦,学习他对命运的顽强抗争精神。

2、学生情况分析

有关人类史上的名人,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的了解基本停留在知道名 字上。虽然贝多芬是举世瞩目的大音乐家,并且我任课的两个班级以前都曾在中午自习的时候播放过他的《命运》,但学生也只是熟悉音乐,不了解贝多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学习本篇文章就不能仅仅停滞在课文内容的教学,而是要帮助学生借助这一平台向更远处了望,也带动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搜集资料、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为“杰出人物”。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贝多芬正是这样的一位伟人。作为“乐圣”,他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作为和苦难命运做斗争的榜样,贝多芬更是令人崇敬。

课文写的是“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通过女佣的介绍、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和贝多芬自己袒露心声,由表及里,成功地表现出了他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文中贝多芬的性格是双重的:他有巨人般顽强的品格,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这正是本文的独特之处:把伟人还原成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

二、教学内容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 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是一个名人单元,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能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有超凡的能力外,首先在精神和品格上超凡脱俗。《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讲述了被称为“乐圣”的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故事。

内容分析:《音乐巨人贝多芬》层次清晰,脉络清楚,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生活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作者让主人公自己开口,坦露他的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三、学情分析:

在我们的印象中,贝多芬是高大的,音乐成就和音乐地位无人能比,作为与苦难命运作斗争的代表,同样令人敬佩。而本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成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去掉耀眼的光环,让人了解真实的贝多芬。因此,在学生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别样的贝多芬。

四、课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和管理教学的基本依据。

从这一理念出发,我将这堂课的重点定位于探究、归纳分析人物形象,教会学生收集有用信息,能够初步用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以及体验贝多芬的痛苦、孤独和永恒的欢欣,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的语文素养的认识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学习并实践刻画人物的方法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方式,同时在理解文中难句的时候,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使他们的感情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4)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或图片。

2、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精神和本课的课型特点,针对七年级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描写历史人物的感人故事。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贝多芬的故事,初一的学生有所了解,但其了解是浅显的,模糊的。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法,形象的描写了这位音乐巨人独特的个性和精神。走近他,了解他,学习他,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贝多芬这一人物形象; 2.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学法指导:

1、速阅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回读、不指读、不唇读,搜索重要信息;

2、读写结合法:读是基础,是吸收;写是表达,是创造。

3、自主探究法:小组间的讨论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思,遥看贝多芬:

播放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沉思遐想。追问:你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吗?(生回答)他的创作者是谁?(生回答)此时在你的耳畔回响的正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倾其心血谱写的《命运交响曲》,这首雄壮激越的交响曲唱响天下,曾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除了他的音乐,你还知道他更多的故事吗?你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去聆听他的故事,阅读他的灵魂,感悟他的精神。(板书课题)

说明:音乐是宇宙通用的语言,通过听,激发学生想象和阅读的兴趣,自然的导入课文,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二)检查预习。

(1)(大屏显示)生字词(见课件)

(2)印象贝多芬。

(学生介绍贝多芬)屏显贝多芬知识,生齐读并识记红字部分。

(三)我的任务(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大屏显示任务,学生齐读明确任务。(教师,带着任务开始我们本节课愉快的学习之旅吧)(四)感知贝多芬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生1:客人拜访贝多芬的事。教师:概括的很精练。

生2:客人采访贝多芬,并与贝多芬热烈交谈的事。教师:你概括的很全面。

(2)课文些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中,写了哪几件事?

生1:”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与客人会面交谈、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教师:是否有遗漏,你有不同意见吗?

生2:女佣接待“客人”并简单介绍贝多芬也是。教师:对,你补充以后就更完整了。问题是写了几件事?不是主要写了几件事,同学们要看清题目要求。说明: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一环节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五)畅谈贝多芬

作者在题目中称他为巨人,一方面是赞美他在音乐艺术上作出的卓越贡献和达到的很高的造诣,另一方面是说他的精神品质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敬仰。那么课文中对贝多芬描写的语句,那些带给你深深的感动?

(1)请同学们读课文(6----9自然段),勾画出有关贝多芬穿着和外貌描写的句子。读读看,说说他的个性特征。(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成果交流展示 外貌描写

生1: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身材虽矮小,但坚定刚强的性格)教师:你的回答很漂亮。生2: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 十分陈旧,甚至不整洁。(生活的窘迫)教师:你归纳的很精练、准确。

生3: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一副早已失效的助听器)(生活的窘迫,不拘小节)教师:你回答得很好,还有补充吗? 生4:承受的苦难之重。教师:你分析的更全面。

生5: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色的眼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贝多芬对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

教师: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贝多芬的?

生回答:外--内、前--后、上--下 教师:对,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特点,蓬勃的头发、深邃的眼睛、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紧闭的嘴,这一切都显示了贝多芬面对不幸遭遇却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让我们打生齐读第9段,体味作者传神的描写。(学生齐读)

教师:(2)除外貌描写外,文中还有大量的描写贝多芬的语句,从文中画出这些句子,读读看,说说他的个性特征。

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同学们找的很好,归纳的既准确有全面。

(3)通过这些语句,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用一个词语回答。教师及时评价,哪位同学总结一下贝多芬的性格特点?

(师板书)独立、坚强、追求自由,,献身音乐、严肃、善良。

(六)对话贝多芬

贝多芬天赋的才华,不幸的命运,复杂的性格,不屈的抗争,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你从贝多芬的生命力量中,获得了那些人生的启迪? 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班内展示。教师做好评价。

(七)小结;从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与苦难和命运顽强抗争的贝多芬,因此他得到了世人的称赞,罗曼.罗兰曾这样赞美贝多芬,(生齐读)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教师寄语

苦难,是一剂良药,让我们的身心更加壮实康健;苦难是一块磨石,让开拓者的利剑更加光芒四射;苦难是一笔财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亮丽多彩。让我们扼住命运的咽喉,勇做生活的强者吧!

(八)课后作业

学习借鉴本文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写一段描写老师外貌的文字。板书设计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docx 篇2

一、语文课堂应赏识学生, 着力于能力培养

欣赏音乐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 特别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这给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我想利用巨大的反差效应 (遭受如此大的打击与挫折, 却能创作如此震撼人心的惊世名作) , 强化教学效果。之所以选择《命运交响曲》, 是因为从古至今, 贝多芬这个名字就始终与古典音乐等量齐观, 他的才能和他的坚毅精神以一种独一无二的音乐方式结合在了一起。特别是这首人人皆知的贝五, 即贝多芬第五交响乐, 又名《命运》。有时音乐给人心灵上的震撼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虽然在课堂上学生对《命运》的理解还是那样肤浅, 可他们却有了挑战自我, 感动心灵的机会, 敢于发表见解的勇气, 这不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吗?

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文章深厚的情感

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 而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他们真实地融入课本。如果没法真实, 也可以类比式的仿真体验, 使文本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从而有利于引起学生与作者或文中主人公情感的共鸣。否则, 学生就只能徘徊在文本之外, 无法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因此, 学生在体味贝多芬的伟大时, 可引导他们联系自己受到挫折时的表现, 经对比之后, 学生就不难真实地体会到贝多芬面临毁灭性打击时的那份坚定与执著, 由此会对这位既平凡又伟大的人从心底产生钦佩之情, 同时获得有益的思想启示:平凡铸就伟大。

三、还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

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中, 课堂由“满堂灌”发展为“启发式”, 这是一种进步, 但却不容乐观。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上, 为了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 老师仍固执地按“教学重点”加以引导、点拨, 以完成预设的任务。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感悟的时间太少, 引导学生思考也是流于形式, 没有落到实处。“启发式”课堂中, 学生只不过是教师思想的俘虏而已, 他们崇拜师长, 迷信权威, 不善发问, 更不敢怀疑, 如果说有“思考”的话, 那不过是揣测老师的“标准答案”而回答老师的提问, 根本没有自己的创见。这样学生表面上“思维活跃”, 实质上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自由, 因此, 在课堂中应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 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 给学生提供一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 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向书本、向老师、向名家、向一切“权威”说不!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docx 篇3

【关键词】小组大学;教学反思;《音乐巨人贝多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学案两大问题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性

讨论的第一个中心话题是“课文中的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导学案中分成了三个问题,也分别由三个小组进行展示:一是我眼中的贝多芬,通过对比教学法加深学生印象,并造成一个悬念,吸引学生继续阅读下文。在这一个环节学生讨论激烈,各抒所见,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二是女佣眼中的贝多芬,这个话题不难,学生很快能找出相关语句,但是联系其背景进行说明稍有难度;不过在别的小组同学的补充下,这个问题的回答逐渐丰满起来。三是客人眼中的贝多芬,这里重点讲解外貌描写,展示的学生很快找出了相关句子,但是对于人物的描写手法没有进行过多的讲述,需要教师的点评补充。

第二个话题“文中令你印象深刻的话”,由三个小组展示并进行质疑。学生在合作探究时会出现重复讨论,所以教师要有所敢于,最好在小组讨论时进行有目的地指导,以免造成重复劳动和小组打分时的困难。这道题的设计是本文最出彩的地方,对于贝多芬一句话的含义探究,每一个小组都有不同想法,他们在展示、点评、补充时言语激昂,针

锋相对,颇有辩论手的风范。一位学生回答完,接着第二位继续点评或者针对前面同学互相点评,在这个过程中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收获。同时,学生思考角度有限,终究不能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也有一些句子不能理解。比如文末贝多芬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是一个透视贝多芬心灵的窗口,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似懂非懂,然而有学生提出来了,并且在小组之间引起充分的争论,有反驳才能产生真理,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在于此。

二、建议若干小组:以读为本,运用各种朗读法,欣赏品味文章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语言比较生动传神,也有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话,不可能光靠着语言的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学生多次的朗读的展示后,才能使他们自主地欣赏品味这些语言,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比如用快速阅读、默读、齐读、分角色等朗读法。学生自然会逐渐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美和内涵美,逐渐培养起自己的朗读能力。

三、采用小组合作导学教学方的意义

小组合作教学法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这意味着我们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将要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个学生的个体获得充分地发展,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这个案例就本着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小组讨论再展示的方式,实现“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目标,把课堂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得到自我解决,在展示时得到完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做到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自主地合作、探究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四、在实践中去体验文章深厚的情感

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小组的讨论,使文本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本案例两个主要问题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在困境中如何爆发就生存。此时学生对贝多芬的崇敬之情绝不会只是浮于表面的,他们对“巨人”这个词会有新的体会。

总之,这案例本着新课程新理念的思想,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讨论、展示中得到了自己的真切体验。

参考文献

[1]陈平.对合作学习的观察与再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4).

[2]杨腾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

[3]提福利,廉梅.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J].吉林教育,2004(9).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篇4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会从肖像描写中展现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2.揣摩文中有关语句,感受其深刻意义。

3.感受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树立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肖像描写的手法。2.感受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教学难点:

揣摩文中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查字典,读准并写会生字词。2.了解贝多芬其人。教学过程:

导入:讲小故事引入。(一天,一位音乐家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他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他身边:“先生,上菜吗?”他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不!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他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家对音乐的痴迷程度,这位音乐家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人公贝多芬。

课题板书:音乐巨人贝多芬

一、预习反馈

1、简介贝多芬其人。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1820年两耳失聪,但从未辍笔,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理想。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另有歌剧、小提琴曲等。被尊为“乐圣”。

2、指名学生读生字,明确读音。

下颏(kē)蓬勃 含蓄 徒劳 流氓 门槛(kăn)头颅

二、整体把握,了解内容

1、浏览课文,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与客人谈话——贝多芬与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2、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详略得当,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叙事性作文中)

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贝多芬与客人谈话 贝多芬回忆往事

三、重点学习文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表现性格的技法。

指导学生回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正面(直接)侧面(间接)描写。

1、明确本文在塑造贝多芬形象的时候运用到了哪些方法? 肖像、动作、语言、神态、正面(直接)、侧面(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主要是以女佣的视角体现的,其他则是从客人的角度对其进行的正面描写。其中本文最明显的是肖像和语言描写。(重点从肖像和语言来展开)

2、浏览课文,找出关于贝多芬外貌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 反映了他怎样的状况。

身材矮小但两肩极宽—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命运的担子。(坚强)

衣服陈旧,衣服后面脱着失效的助听器—生活窘迫、苦难的压力。衣服陈旧不整洁--不修边幅,贝多芬作为艺术家所具有的浪漫气息。有力的大手—刚毅。(动作——骄傲)

一张凝聚了愁苦跟力量的脸--战胜悲剧的力量。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生命的热情与活力。深邃的、不可逼视的眼睛—忧郁、严肃。

笨重的鼻子、紧闭的嘴、方形的下颏—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作者不单纯是外表和外貌的简单描绘,而是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品质和精神风貌,写作文时要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3、除了从肖像写中,还可以从其他描写中得出贝多芬的哪些性格特征。

女佣的侧面描写:追求自由和独立,不拘小节 神态(第十五段):严肃而善良 语言:脾气暴躁、热爱自然

四、合作研读赏析语言美,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细读贝多芬语言部分,找出自己不理解或者你认为耐人寻味的句子,四个人合作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比喻手法,“狮子”指的是贝多芬,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未经允许就让客人进门,贝多芬感到吃惊。体现贝多芬在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幽默善良的心灵,使得他能够在被打扰的情况下用这种幽默的说法表达他的吃惊。

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悲哀)

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了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你如何理解。

把自己比作倒落的火山,熔岩是指他的创作激情,意思是在贝多芬创作欲望正盛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拼命巴望”表明他与不幸做斗争的决心与勇气

4、“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贝多芬是以整个生命与心灵来进行音乐创造,音乐在贝多芬眼里是生命的象征,乐队只能演奏出音符却无法传达出心灵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五、贝多芬形象总结。

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六、教师总结

我们这一节课重点学习了如何运用肖像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品质和精神风貌的方法。同时也学习了贝多芬那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短短45分钟的课堂很快就结束了,但是老师希望这一堂课的收获能持续到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面对挫折,老师希望每个人都能像贝多芬一样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挫折,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

七、作业

运用本文学习的肖像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可以是你的同学、老师、父母等等,字数不限。

八、板书

外貌:坚强、刚毅、忧郁

语言:脾气暴躁、热爱自然

神态:严肃而善良

动作:骄傲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 篇5

一、教学背景:目前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对于课堂上的学习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他们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所以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我们的教学,是大势所趋。

二、教材分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的文章写的都是各个领域的名人,都涉及到人物的描写,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些不平凡的气质和精神品质,在教学时,这两点应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2.难点: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五、教学方法: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文章的描写,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利用音乐较强学生对“命运”的理解,对贝多芬的认识。

六、学生预习和教师准备: 1.上网查找有关贝多芬的资料。

2.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并划下感悟较深的语句。

3.教师在网络上下载《命运交响曲》的音频资料,以及这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并将朗读录音进行剪裁,截取第9自然段的朗读。教学过程:

一、[播放交响乐]导入课题: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你对贝多芬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来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二、展示学习目标[ppt展示]

1.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2.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了解字词预习情况[ppt展示填空题]

四、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速读课文,思考: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2.去拜访的客人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贝多芬的情况的? 女佣的介绍、客人的观察、贝多芬的倾诉。(过渡)

五、学习本文描写,了解人物性格。

1.看彩页插图“贝多芬像”,仔细观察,并听语音描述[播放制作好的朗读录音]

回到课文中,大家齐读第9自然段,这一段是什么描写?(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技巧指导]

这一段描写抓住了最能反映贝多芬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

外貌描写时还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

进行外貌描写时使用修辞手法来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如比喻、夸张等。小结:贝多芬的性格(抑郁、坚忍无比、不屈不挠)齐读一遍

2.外貌只是对一个人外在形象客观的描绘,要窥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最好是通过他自己的言行来展现。课前预习同学们找出了感悟较深的语句,老师将它们进行整理展示出来。[指名三名学生朗读] 来看看,透过这些语言,我们看到怎样的贝多芬?

分小组讨论,每组任选一句,理解并回答。(选择—思考—讨论—交流)小结:(孤独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追求自由、献身音乐)齐读这三句话。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学习本文精彩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了解了贝多芬的性格和他顽强的精神。现在让我们来一次拓展演练。

3.外貌描写活学活用

以吴老师为描写对象。

三、五句话即可,看同学们写得像不像我,能否做到以形传神。

请几位同学来交流交流。

六、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请同学们从这首曲子里感受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七、音乐中总结:贝多芬是伟大的,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更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的人。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要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去战胜他们。

八、课外作业:

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与命运抗争的人还有很多,请大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历,再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上传到班级博客中。

教学反思:

七年级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清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探究质疑问难。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走进巨人的心灵世界,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②学习运用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难点:理解文中几个难句的含义。教学方式:自主

合作

探究

课前准备:

1、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2、录音机、磁带《命运交响曲》、贝多芬图像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检查字词、释义。

2、理清本文线索,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

3、用女佣的口吻介绍那天发生的事。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交流资料,导入本课学习重点:认识贝多芬,体会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学习运用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探究形象

1、跳读全文,勾画文中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出示贝多芬画像,进行外貌对比,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

2、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用几句话概括文中贝多芬的形象。(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形象)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

1、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感受深刻的句子。小组讨论: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②各小组之间互相质疑

③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

教师:适时点拨释义,并加以提炼补充,师生合作完成板书:

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超越——领悟。小结:研讨学习的经验:联系背景理解句子含义。

2、师生共同为本文重拟标题,将全文思想加以最高程度的提炼,并将板书补充完成。

四、体验反思、结束全文

1、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这次访问的收获。

2、聆听《命运交响曲》深切感悟。

五、应用反馈,拓展延伸

1、完成研讨练习二

2、像贝多芬这样“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人”很多,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见闻,再举出一些例子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

板书设计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形象:独立而骄傲

沉郁而坚强

严肃而善良

热爱自然

献身音乐 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超越——领悟 主旨:顽强意志

执著追求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docx 篇7

案1鲁教版

件 音乐巨人贝多芬

教学目标

①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②理清脉络,把握内容。

③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④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清脉络,把握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把握全文内容。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①导入新课:

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五交响曲》)。让学生回答曲名、作者。

问:你从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乐曲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

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17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二十余年时光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

②教师范读课文

③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朗读,教师正音。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明确:

“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研读与赏析

①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能触动心弦的句子,用笔划来。四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义,然后全班讨论明确,教师适时点拨或补充。

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

b.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

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应如何理解?

d.“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引申开的。”应如何理解?

e.“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是指什么?

f.“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②我们理清了的脉络,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我们再一起认真听一听《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明确:对不幸命运的抗争。

③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小结: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亡,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亡。整个世界死亡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亡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的创造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师生共同为本文提炼中心思想,以此,将全文的思想性、艺术性进行高度的概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诵读课文学习并掌握勾勒外貌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设计

①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进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初步了解了贝多芬,却仍对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怎样刻画的?

②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导学生朗读。

③学生精读6、7、8、9段,勾画出关于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讨论明确:

两肩极宽——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脱着失效的助听器——浪漫不拘小节,典型的艺术家性格。

有力的大手——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不朽之作。

外貌描写(神情、脸、头发、鼻子、嘴)——是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着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体验与反思

①学生朗读6、7、8、9段。

②教师点拨: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面面俱到,切忌脸谱化。

③学以致用:用学到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作5分钟人物速写,所刻画的人物均是同班同学,不说出姓名。然后,全班交流,由大家根据所写的外貌来判断是谁,最后学生互评,论其写法的得失。

④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这次访问的收获。

⑤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并听莫扎特的一段音乐,说说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明确: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⑥拓展作业

a.听贝多芬其他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b.将外貌速写整理出来,写在作文本上。

c.课外阅读《约翰·克利斯多夫》。

音乐巨人贝多芬 篇8

人们都说:贝多芬这一生是伟大的,但也是充满痛苦的。这个世界不曾给予他什么快乐,但他却用自己的一生创造了永久的快乐奉献给了全世界。他们说的真的非常对,世界让他最痛苦的是耳聋。耳聋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噩梦。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甚至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而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却失去了听力。让我敬佩的是,贝多芬在耳朵完全听不见的情况下依然不肯放弃。

有一次,贝多芬住宿在一家旅馆,他坐在钢琴边弹奏,他不分昼夜地弹奏着,手弹的又红又肿。如果是常人绝对会去休息了,但这时他一定不会休息,而是端来一盆水,等到手弹钢琴痛得再也忍不住时,他就把手放进水里浸一浸,随手一甩,他一直这样,一直这样……积少成多,水居然渗到下楼,干扰到了别人。那人就来找他评理,看到贝多芬忘情地弹着,这才知道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对他又增崇拜。

贝多芬在死亡来到的前一些日子,他又创作了两部音乐着作。真不愧为“乐圣”。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案 篇9

何 为

教学目标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3、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4、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难点: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预习导学

1.给加粗字注音。

深邃()重荷()磐石()蹲伏()踌躇()下颏()兽穴()

2、解释下列词语(1)杂乱无章:(2)不见天日:(3)惹人注目:(4)零乱不堪: 3.选词填空。

客人带着好像()又好像()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敬佩 敬畏 怜惜 怜悯)

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了一会儿„„(注视 凝视 凝望 关注)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不可逼视的光;(沉重 凝 重 凝固 凝视)虽然严肃,但脸上()出善良的微笑。(表现 出现 再现 浮现)4.你对课文了解吗?

(1)《音乐巨人贝多芬》写的是________全过程,基本上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2)本文的主要事件有三件:A. ________;B.贝多芬和“客人”会面;C.________。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其中一共写了哪些事情,试加以分析并概括。

2.“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体会其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眼睛——因为要用眼睛来观察世界、调配色彩;对于一位歌唱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嗓子——因为要用嗓子唱出美妙的歌曲;那么,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因为要用耳朵来聆听音乐、谱写乐曲。可是,有这样一位音乐家,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他是谁?——贝多芬。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与作家何为一道,共同体验贝多芬的心路历程,感受伟人高贵的灵魂。

二、整体感知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2、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

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3、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揭示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学生自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重点句子见课后练习题 小结

先请学生欣赏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谈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教师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三、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1.导人: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 2.要求学生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教师: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3.实践: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四、总结

1.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选派代表概括小组学习成果。

2.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深切感悟。

总结:文中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进行描写,次序井然,以行传神,表现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五、布置作业:

1.听贝多芬名曲,提高艺术素养。2.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教师精选篇)答案:

2.文多又乱,没有条理 看不见天和日 引起人注意,吸引人去看 形容很乱,不能入目

3、敬畏 怜惜 凝视 凝重 浮现

4、(1)“客人”访问贝多芬的 时间

(2)A.“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C.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3.答:按照访问的顺序,一共写了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音乐巨人贝多芬》课堂实录 篇10

二、导入:

昨天我们已经通读预习了《音乐巨人贝多芬》,现在结合你的阅读和积累,说说你对贝多芬的了解。

生:贝多芬,德国著名作曲家,不过20多岁就聋了。

生:贝多芬聋了以后5年就去世了,同时创作了不少著名的作品《命运交响曲》就是其中之一。

生:老师,我在阅读贝多芬时,觉得他这么有名,为什么觉得这么贫穷?

师:那谁还有疑问或者是看法?

生:老师,我想知道贝多芬为什么失聪了还会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师:失聪与不朽,这就是贝多芬在音乐作品中呈现给我们的。

大屏幕:生读――贝多芬被称为乐圣,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

师:所以巨人贝多芬说过:命运给予了他不幸,但是他要用不屈的灵魂来――扼住命运的喉咙!【积累】

三、主要部分:

师:下面让我们随着这篇文章,一起走进贝多芬!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围绕“命运给予了他不幸”话题,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体味。

【明确:1、第7段和第9段: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服,拖在衣服后面的咋已失效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印证着生活的苦难的压力。【肖像描写】

2、第10、11段:造人嘲笑和捉弄【不耐烦,不想被人打扰】

3、第15、18、20段:不被理解【三个孤独,一株树,一个人】

【重点处理:15段的兽穴句;18的一滴泪,因什么落泪,是。。的泪;孤独,开头2,结尾24,重点处理24句意。处理20段句意。】

4、第26段最后一次指挥。彻底失去能力。】

师:对,贝多芬在身体上遭受着病魔的打击,这对于音乐家是再悲痛不过了的。看着当时贝多芬凌乱的智慧,还依然坚持,我们在这种不幸中,更透漏出怜悯。鲁迅说什么是悲剧:把最美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同时,贝多芬更遭受着精神上的不幸,他不被人理解,没人懂得他的追求,他的愿望,他的心声!对于无法交流的贝多芬,孤独是他的主旋律,甚至觉得自然是他的唯一知己!就是这样不幸,但是,不幸造就了“巨人”!不幸造就了永恒!请大家再次品读课文,围绕“命运造就了他不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体味。

【小组合作学习】

【明确:1、第5段:独自整理房间,自己做饭,不用帮忙。尝试独立,与身体抗争。

2、第6段:两肩宽阔,挑起生命的重荷。

3、第9段:力量的脸,深邃的不可逼视的眼睛,紧闭的嘴,无比的生的意志。【两段:肖像描写】

4、第22段:拼命挣扎出来。句意理解。】

【只要学生找到了肖像描写那一部分,就进行肖像描写的指导,要让大家从肖像描写体味出那种贝多芬的形象,不屈的生的意志。同时必须总结出肖像描写的方法和特点。并带领大家研究重点句含义!】

四、贝多芬是不幸的,但是贝多芬更是不朽的。

他之于世界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许多艺术经典,更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命运面前,强者和弱者的区别仅仅是前者因为不屈而抗争,后者因为屈服而束手。扼住命运的喉咙!现在,音乐巨人!我们来说说“巨人”的理解。

大家说得都很好。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最大的打击莫过于耳朵听不见音乐,但贝多芬并没有在这巨大的打击之下消沉下去,而是敢于面对困难,用“心”去观察和思考人生,并把这种思考付诸音乐,使音乐成为思想的载体,心灵的归宿。可以说。正是苦难,炼就了贝多芬的灵魂,也正是苦难,成全了贝多芬的不朽。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贝多芬传》中这样说道:ppt、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快乐来给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就欢乐。【生读】

师:这不由让我想起孟子说过的一句话:生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师:这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个不朽的人,贝多芬――一个与苦难和命运顽强斗争的人。 【批注】

五、播放: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全面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走进他丰富的精神世界。

2、感悟贝多芬博大的胸怀、忘我的精神以及挑战命运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学会用贝多芬事迹勉励自己,用贝多芬精神鞭策自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学会聆听、欣赏贝多芬留给世界的伟大的音乐作品,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贝多芬的多重性格,从普通人、不幸的人、巨人多角度了解贝多芬。

2、从平凡小事中感悟贝多芬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伟大的人格力量。教学方式:

1、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法。

2、网络教学。

3、学生根据影片《贝多芬传》中的一个情节,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尝试为人物配音。教学过程:

一、初识贝多芬:

通过视屏介绍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导入课文。

运用网络,为学生提供贝多芬的肖像画,学生凭借仔细的观察,用语言描写贝多芬的肖像,阐释自己眼中的贝多芬形象。

二、走进贝多芬: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

2、再读课文,认识人物形象:

要求学生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用“ 贝多芬”概括人物形象,并抓取课文的细节描写以及网上资源对自己的概括进行具体分析。

学生的分析可以是多角度的,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分析对贝多芬作如下概括:普通乖僻的贝多芬、不幸孤独的贝多芬、伟大的音乐之神贝多芬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贝多芬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的人——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和许多人一样有着相似的性格、遭遇,而作为一个伟人,他身上表现出的对人类的博大的爱,对音乐的无限执着以及对命运的顽强抗争,使他成为光辉闪耀的巨人而千古不朽。学习分析课文,既要全面了解贝多芬,更要感受他身上的精神美,人性美。

3、三读课文,质疑问难: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问,教师从中归纳、概括出一、二题,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析。

三、感悟贝多芬:

1、播放影片贝多芬遭遇耳聋的一个情节,学生在观看时认真体会其内心世界的矛盾变化,根据自己对影片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内心世界的体会,尝试为影片情节配音。

2、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学生仔细聆听用心体会乐曲的内涵,借助网络学习的平台,结合本节课学习内容,用一句话,一首小诗或一段文字来表现自己对贝多芬(或作品)的理解感悟,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乐圣贝多芬一生屡遭不幸,凄惨悲凉,他没有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幸福,然而,他却用自己的生命捧起世间的血泪,谱写出一首首辉煌的乐章,为更多的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与生命的依托。今天,当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世界,我们仍能感受到他的坚强与伟大。他的精神,他的音乐,将永远烛照世界,与天地共存,同日月生辉。

附配音资料:

(画外音)我的遗书

半年来,我双耳失聪,每况愈下,眼看灾难降临,我怎么活呢?现在我形影孤单,飞向死神。

永别了,别把我忘记,我是值得思念的,因为我经常思念你们,想使你们幸福。我悄悄来到人世,又悄悄离去。

路德维希·贝多芬

一八0二年于艾利根斯塔磨房

上一篇:幼儿园优质公开课 大班综合课件教案《鸭子骑车记》下一篇:大班语言公开课悯农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