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心得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心得(精选8篇)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心得 篇1

经过这学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的学习,我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趋于科学化和理性化,认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有助于为以后人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指明方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世界上逐渐赢得了许可和认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增加我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心。面对新世纪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必要继续发扬科学社会主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挫折和挑战

20世纪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低谷。科学社会主义遭遇了巨大的挫折,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形势的发展。当今社会主义各国,面对挫折,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本国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和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当今这样的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正面临两大时代性、全球性的挑战:其一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其二是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这是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努力发展实践,逐渐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这样才是对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挑战的最好回答。

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科学社会主义受到了质疑,为什么被科学社会主义断定为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还能带头掀起以信息化为先导的、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从而使资本主义更加发达?为什么奉行科学社会主义的苏联东欧等十几个国家都竞争不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巨变,并且倒退去发展资本主义?这些都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给予明确的令人信服的回答。

另外一方面,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也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挑战。为什么,在资本主义世界,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越来越超过科学社会主义?苏联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为何都社会民主党化并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也需要做出明确合理的回答。

这两大挑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能否获得新发展和大发展的重要机遇。只要我们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纠正长期以来的根深蒂固的“左”的观点,又防止转向右的方向,善于采取正确的对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就必定会达到新境界,开创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说得好,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面对目前的挫折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新振兴的中坚。我们应该坚信,社会主义运动的前景是光明的。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未来

面对未来,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与时俱进,从历史的本来面目和现实的真实情况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各国各地区的实际总结经验。另外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局面。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主要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理论、政治、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确保党的有力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之所以能够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克服重重艰险,就是因为作为革命核心力量的共产党人始终如一地相信社会主义必胜和共产主义必然在全世界实现;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定不要把马克思主义同各国的国情和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反映时代特点、适合本国国情和具体历史条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善于把握时机,用于在历史转折关头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我们不能僵化学习,而应当活学活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敢于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提出新见解、新观点和新对策。

第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是共产党的领导。毫无疑问,共产党自身状况如何也就直接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带领我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我们必须不断的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三,努力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世界各国文明和社会制度具有多样性,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尽相同。我们应该坚持多样性,不应搞“一刀切”,适合才是最好的。经过吸取教训和不断地探索,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正全力进行经济建设,努力促进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科学社会主义在经历巨大的低谷和挫折之后,终于在中国开出灿烂的花朵,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一、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

1.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他们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以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

3.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

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标志 1848年,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接受为同盟起草新纲领的委托。1848年2月,同盟的新纲领发表,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绝牧人,正确指出了改造资本主义的途径。从此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理论。列宁对《共产党宣言》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于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以对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是最好的阐述。”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因此,《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历史意义。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四、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历史教训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二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历史教训: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心得 篇2

一、《历史与社会》和《历史》两个学科之间的不同

《历史与社会》的本质是文综学科,涉及到地理、历史与政治的多科结合。学生通过初一地理,初二古代史、近代史,初三现代历史、政治三个阶段的学习,来掌握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历史》仅仅是一个单门学科,教学内容只涉及到历史的史实,不含有政治、地理等其他社会因素。学习社会学科,要区别开两门学科之间的差别,在避免混淆的情况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社会学科的内在动力,借助情感调动学习兴趣

(一)激发内在动力

社会学科的学习与许多学科一样,学习的主要障碍不在于知识的理解难度,而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为了改变学生学习的懈怠状态,要以“内因”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身为主体的学习意识,令学生意识到自身主动性在学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鼓励自己、调节自己来激发知识求知欲与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情境来主动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性提问与创造性意境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激发自身的思维活跃性。最后,学生要重视教师使用的探索性教学手段,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与提问,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不忘思索,加强知识的掌握深度。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节《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为例,地理知识本身是极为枯燥的,地理学科虽然是文科学科之一,其内容却偏向理科,比较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播放纪录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如我们中国的经纬度是多少?中国在地球仪上的哪里?中国的面积有多大?中国的地形和气候是什么样的?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二)激发情感动力

情感因素可以推动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依靠教师使用情感手段来调节。《历史与社会》究其本质是人文学科,丰富的情感策略可以带动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教学内容的传递目的也就达到了。以七年级第五单元的“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为例,课堂上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歌曲,学生倾听教师讲述的各个民族的传说故事,在情感上加深与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达到爱国感情的共鸣。

三、改变传统对结论的过分注重,并重知识与能力的体验过程

传统的学习目标片面注重知识的获得结果,而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社会学科的学习,必须要重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结论的双重满足。以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一方人”为例,在向学生传递我国南北东西各个地区的情况时,可以从整体角度统一教学,通过小组形式安排学生进行详细探讨,使得学生既获得了足够的知识理论,多种社会能力也得到培养。

学生观看教师展示的东西南北各个地区的不同优美风光,注意力被大大吸引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学生按不同分组选择不同的旅游区域设计个性化的旅游路线和旅游方案。制定好旅游方案后,由教师提供课堂进行演示,学生演示的手段不受限制,游记、日志、信件、影像图片、新闻报纸,各种形式均可。展示完成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与人文特征的巨大差距。

同时也可以采用洽谈会形式,以西线旅游为例,可以设定学生在西部旅游线路中遇到西部开发项目,学生通过模拟形式探讨如何进行人才招聘与贸易的投资,积极思考提出众多的“金点子”。

四、多加利用课外资源

校本学习资源的使用固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社会学科的效果,校外的社会学习资源若被善加利用也可以提高学生社会学科的学习成绩。对比校本学习资源的单调枯燥,课外资源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吸引力,如学校所处城市的烈士陵园、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参观游览,在取得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学习素材的同时,学生也培养了自身的研究能力,在实践过程中解决了教师制定的课题。

信息课外资源与社会课外资源同样具有丰富的形式与数量,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得社会学科题材的信息资源比以前更加容易获得。以《百家讲坛》为例,学生日常在家中就可以观看,在学校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参与讨论。同时,学校建立电子图书室,学生可以自行查阅社会学科资料。

现代学科趋向综合发展方向,社会学科也可以借助他科的资源进行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浑天仪、土电话等模型,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五、结语

初中阶段的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史、地、政三个学科领域,学生若要提高学习成绩,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要从自身出发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要依靠教师的适当引导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教学,学科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手段辅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学习方式。

摘要:初中阶段的社会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涉及到丰富的人文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角度分析学生如何借助教师的帮助,建立科学的学习方式,提高社会学科的学习成绩。

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看翻译学习研究 篇3

关键词: 社会科学方法论;翻译学习研究;学术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02-01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

从学科性质角度出发,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此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而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即方法论。

(一) 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现状。

如何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是一个重要、复杂的方法论问题,而这个问题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有关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如社会科学史、 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学,仍然不被看作专门的学术领域,至少可以说, 远不如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

(二) 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意义。

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或哲学研究,不仅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建立,对于社会科学的规划、组织和管理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加强理论的宣传、加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用于翻译学习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的反思性前提, 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要重视社会科学史;要把分科研究和综合研究结合起来,运用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把握社会科学的性质和规律;要立足于社会科学总体结构,来探索和使用社会科学的具体方法和研究程序;同时还要重视社会技术的研究。

(一)哲学思辨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第一,必须从社会科学史入手展开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和方法论研究, 探讨现代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近现代,社会变革中来探索和把握社会科学这一研究方式和知识体系的性质和作用,避免作简单的哲学思辨。

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看翻译学习研究,首先要克服定向思维,避免将方法论与学科研究脱轨。

(二)分科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第二,在学科史研究的基础上,把分科研究和综合研究结合起来,运用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把握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方法,揭示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应该重点把握社会科学的现代性背景, 研究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社会科学对现代社会的发育、发展的贡献,以及现代社会的结构和特性对现代社会科学这种知识形式的影响和结构化的作用, 在这种互动中来把握社会科学的功能及其发展方向。

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看翻译学习研究,就要把基本学科与分支学科结合起来,翻译学包含很多分支:应用翻译、文学翻译、经济翻译等等,分支学科与综合学科有共性也有个性,运用特殊问题特殊分析的方法,可以使学者更好地把握综合学科的统筹作用和分支学科的具体作用、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立足全局研究。

第三,立足于对社会科学的总体结构和关系的理解,探索社会科学的具体方法和研究程序。只有有了对社会科学的学术和文化地位的全局的理解,才有可能对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的特性和要求形成内在的认识,从而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找到适合具体研究对象和具体条件的研究方法。

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看翻译学习研究,要求学者着手于总体构架,多维分析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程序。

(四) 开发有效技术。

第四,探讨社会科学理论的技术化的可能性和途径,把握社会科学与社会现实沟通的桥梁。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终究是为了社会实践,技术这个概念不仅适应于自然科学,也适应于社会科学,开发有效的社会技术,提高社会规划和管理的能力,也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的课题。

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看翻译学习研究,当然也离不开社会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翻译这门学科也是如此,翻译理论加之翻译的先进技术,就如同先进的知识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定会产生先进的研究成果,用以实现学科研究的真正意义。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社会科学方法论内涵、现状、意义的分析,多角度、多层次、深刻地分析了社会科学方法论。认识并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论会在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倡导把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相结合,旨在培养人们在而对和处理理论思维的能力,进而帮助我们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土学川,杨克勤.社会调查的实用方法与典型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肖龙福,肖笛,李岚,宋伊雯.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

[3][美] 艾爾·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9.

[4]黄友义.在第四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J].上海翻译,2011, (3).

基金项目:《从<红楼梦>在国外的传播与接受看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问题研究》,项目编号:ycjj2015126;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项目:西华大学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川学位[2014]1号)成果之一;西华大学学科平台项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婷婷(1991—),女,汉族,山西原平市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研究生,翻译硕士,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研究方向:英语文学及翻译理论研究。

陈达(1963-),男,汉族,四川成都市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文学及翻译理论研究。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研修班学习心得 篇4

我认为本期研修班的学习和研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正确理解“新疆精神”;

二、加强新疆“三史”教育,牢固树立“四个认同”,保我新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三、以长治久安为基础,推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下面我对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正确理解“新疆精神”

“新疆精神”是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它凝聚了新疆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各族人民的素质等诸多因素,是“现代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新疆各族人民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是引领新疆发展的精神动力。下面我谈谈对“感恩”的认识: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新疆精神”的内涵。作为新疆工作者,作为受益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温暖,也理当时刻知恩,深怀感激之情、感恩之心,热爱伟大的党,热爱伟大的祖国,感恩这个充满关爱的社会,热爱美丽的新疆。

如何感恩祖国、感恩党、感恩全国人民,那就是要把感恩之情转化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新疆的实际行动。

时下,新疆正处于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的关键时期。保持新疆的发展与稳定,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神圣使命,也是维护和巩固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牢固树

立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感恩之心积极投身于新疆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去,要树立“政府机关服务广大群众”的观念,切实改变工作作风,从自身做起,不断解决问题,用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风,脚踏实地的干好各项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创造“新疆效率”。

要怀着感恩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去,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做新疆的宣传员和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充分展示新疆各族人民知恩感恩、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

要深怀感恩之心,以强烈的责任感,把党中央的关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把“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引向深入,在全社会弘扬“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激发各族人民知恩感恩的热情,凝聚各民族的力量。

要把感恩之情转化为用自己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抓住机遇,扑下身子,后发赶超,努力工作,扎实工作,在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前,泽普人当以百倍热情激发智慧,同心共创泽普美好的明天,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加强新疆“三史”教育,牢固树立“四个认同”,保我新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新疆发展和稳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总结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疆工作,明确提出了做好新

形势下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于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重大政治意义。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正确把握新疆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新疆工作的自觉性、紧迫性、主动性。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郭永辉同志在“新疆地区长治久安发展战略”的专题报告中用严谨的态度向大家分析了“长治久安战略”的内涵,并解释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正确理解“长治久安”的发展战略和其重要意义。郭永辉同志在报告中指出“长治久安”既是目前新疆地区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所在,同时还是对新疆地区各族人民各项工作的要求;并运用大量古今中外的实例向大家生动地解释了“长治久安”在新疆及祖国的历史上既是我们的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广大人民的殷切期望。而在今天,“长治久安”更加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除了宏观大面上的正面阐述,郭永辉同志还细致地指出了目前新疆地区要实现“长治久安”这一重要战略所要面临的实际困难,比如大家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新疆复杂的历史地缘环境、当今世界错综的国际形势等,对参会的所有学员说都是一针清醒剂,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即要看到未来光明的前途,也要正视并恰当处理好现实的各种问题。

三、以长治久安为基础,推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新疆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一穷二白落后面貌得到明显改变,各族群众得到巨大实惠,天山南北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新疆的各项事业站到了历史的新起点。面对巨大成绩,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新疆同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新疆迎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新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把人心和力量更好凝聚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立足点放在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全国各地的支援,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着力推动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全局。新疆跨越式发展进程中,要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新疆,归

根到底要靠发挥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民智、民力,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更加注重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定不移地把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资源向基层一线、向艰苦边远地区、向困难群众倾斜,着力办好老百姓所思所盼的事,加快改善各族群众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长期共同在新疆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的各族人民,早已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始终是关系新疆工作全局的重大任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不变的主题,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是正确的选择,全面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全面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各民族坚持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就有强大的动力。

加快建设繁荣富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可靠保障,有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有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实现,新疆各族群众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做好新疆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心得 篇5

一、研究性学习是学习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

学习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与增强发展本领的主

要手段,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人之所以能够有义,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关键的一点是人能够不断地学习并继承和积累学习的成果。对人类来说,最初学主要是模仿,习主要是演练。后来,由于知识的积累特别是语言的发达和文字的发明,使学习变得相对简单,人们有了更多的间接学习的可能性。这样人类的学习从目的与性质的角度大体可以分成:为掌握基本知识体系与学习技能而开展的基础性学习,从小学经过中学到大学的学习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为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而开展的应用性学习,各类成人非学历教育培训和每个人在工作岗位上自觉的学习大体属于这种类型;为探索新的未知领域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大学的研究生和各类研究院里的学习主要属于这种类型。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面向未知领域、继承前沿成果、指向事物本质、发现新的规律,因此,是人类科学探索的必然要求,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当然,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仍然属于学习,相对于以破解认识难题、发现新的规律、形成新的原理的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来说它只是研究的基础性的工作而不是主体性的工程。对各级各类研究机构来说研究性学习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对社会科学院来说这是其发挥功能的基本要求。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社科院主要应该通过强化自身的研究性学习来发挥助推作用。各类智库机构功能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首先取决于其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状况。

二、强化研究性学习有三条主要的途径

那么,如何强化自身的研究性学习来助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呢?我个人认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强化自身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三条基本的途径:

一是深入到理论的最前沿掌握最新理论与方法。

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及时跟进学术理论进展的最新动态,随时掌握本学科学术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只有紧跟学科前进步伐的学者才能在自己所在的学科领域有发言权,才能用最新的理论说明和解释以往难以说明和解释的社会现象;也才能用最新的科学方法破解新的实践难题,为人们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参考方案。因此,一个优秀的研究人员首先是本学科领域一个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人,不勤奋学习就很难赶上迅速发展的时代和不断更新的学科进展;只勤奋而不善于把握规律性的东西也很难有所作为。

二是深入到实践的第一线了解最新情况与经验。

我主张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工作方式是“三分之一在书房、三分之一在现场、三分之一在交往”。在书房是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进行学术理论研究,紧跟学科前沿、思考学术问题、开展精神生产,没有座冷板凳的精神是什么学术成就都不可能取得的;在现场是为了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亲身感受社会问题的存在与表现程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实验场地就是火热的实践第一线,从来就没有不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而能在社会科学领域真正有所建树的所谓专家学者;所谓在交往就是开展学术交流、实践对接和直接进入社会生活,没有这些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了,社会科学研究就是死水一潭甚至帮倒忙。

三是抓住实践对接的关键点得出最新结论与对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前两个深入的基础上搞好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抓住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关键点是社会科学发挥自身功能的核心所在。因此,研究性学习在深入到理论的最前沿的过程中主要是一种带着问题去学习的过程,在深入到实践的第一线过程中则应该是运用科学理论去观察社会的过程,在实践对接层面主要体现为用最新实践检验最新理论,用最新理论说明最新实践,用最新方法破解实践难题的过程。为解决实践难题而寻找最新理论武器,为检验最新理论而寻找最新实践依据,这就是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关键点。寻找到了这个关键点,我们就有可能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对策。

三、通过四种方式助推学习型组织建设

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怎么样通过自身强化研究性学习来助推学习型组织建设呢?我觉得主要有四种基本的方式。

第一是通过研究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本质与规律强化理论支撑以知识传播直接助推学习型组织建设。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个人体会学习型组织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有共同的愿景,二是双动学习,三是团队成长。共同愿景实际上就是共同理想,“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直到一起来了”这就是我共产党人共同的理想,今天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第一要求还是坚定理想信念、形成共同目标。双动学习就是互动

学习与行动学习,没有这两个“动”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三是团队成长即共同进步与整体提高。

第二是通过弘扬先进文化强化理念引领以影响力扩散助推学习型组织建设。社会科学研究者由于经常深入到理论的最前沿,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会提前接触到一些新的文化动态与思想观念,通过弘扬与传播这些大众尚未完全了解与接受的信息与观念,发挥理念

引领作用,以其社会影响力来助推学习型组织建设。如果说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支撑的是知识经济的话,社会科学倡导与引领的就是智慧经济。前者依赖的仍然是技主义的路线,他们面对的是冰冷的自然规律与生理意义上的人;而社会科学则面对的是创新文化与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社会人。马克思曾经批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这样或那样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指出:文化或观念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她能够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第三是通过宣传普及社会科学基础知识,通过用科学理念武装头脑,以培养科学精神助推学习型组织建设。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的主要内容,中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思路、把握规律,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成为本领域本行业的行家里手,不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这就给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光荣而艰巨的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任务。

第四是通过推介自身最新研究成果,以应用对策建议助推学习型组织建设。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的智库型机构,开展地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是我们的主业,为此,近年来我院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服务、面向社会、崇尚科学”的科研理念,明确提出“以科研项目为龙、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应用研究为中心、以服务为目的、以科学管理为保障”的办院方针,取得了一系列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通过大力推介这些成果,可以使广大干部群众比较全面地认识加快发展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从而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可能达到中央提出的“要围绕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围绕解决突出矛盾、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工作水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深化规律性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 篇6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2评:

《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陈宇翔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出发,着重探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特别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基本规范,以及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问题。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学术研究规范。《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一课程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好的应用价值,适合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深入学习。

3评:

这一课程不禁使我联想到马克思·韦伯(德国)的学术名著《社会科学方法论》,此书以严谨的逻辑结构探讨了以下内容:1.理想与价值判断之科学批判的意义;经验知识与价值判断的原则区分。2.文化科学认识兴趣的根本意义;文化科学中理论考察方式与历史考察方式的关系;理想典型概念形成的逻辑结构:经验社会认识的“客观性”的意义;文化价值理念和文化科学兴趣的易变性,以及历史因果考察中的客观可能性与恰当的因果关系;社会学与经济学的“价值阙如”的意义;“目的”与“手段”之批判;“伦理学”的界限;价值讨论和价值诠释;“发展趋势”与“适应”:“进步”的概念;理性的进步;规范性因素在经验学科中的地位;关于经济的科学学说的任务。在为期较短的教学实践中,学校站在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应用层面,精心为文科硕士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我们的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课件、板书设计合理,以纲扣本,言简意赅,有艺术性,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授课娴熟;我们的任课老师课堂教态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课上堂下能虚心和同学共同交流研习问题。(扯屁的话还是要说得有点水平的,大家自己再琢磨琢磨、删减删减)

有人说过,从孔德,到涂尔干、韦伯,再到后来的吉登斯,一代又一代社会学人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想想,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关于整个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沿革的经典理论日渐充实,已经基本形成一个体系了。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学习,较少操作层面的方法学习,侧重于理论层面的揣摩、感悟,因而比较抽象,但是回答了一些方法论层面的深层问题。我们应该细细地揣摩理解,这样才能吸收其中的精华,培养硕士研究学习的理论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学术研究规范。

4评: 巴班斯基(苏联教育家,1927)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从教学效率上来看,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习相对枯燥,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学习中,能够安排学习的课时较短较少,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既要兼顾上课质量,又要按时完成课程安排,实属不易,在大量的案例学习和小组讨论中,我们深刻学习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我们的老师特别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基本规范,以及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问题,可谓是深入浅出、小中见大、受益匪浅,同时学生通过讨论和上台讲课的方式,能把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学生受益面来讲,这一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学术规范、形成较高的学术修养具有关键的作用,可谓是功在今时、利在恒久。从学生学习的状况来说,在上这一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有机会提出问题,并与老师进行密切交流,乃我辈学子之幸!细想起来,依然后悔不已,这里有三个课堂遗留问题想向谭文华老师请教:其一,您如何看待哲人文化是最不道德的文化?其二,神是什么?其三,有两句谚语,一为中国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二为美国谚语,一个美国人做生意,两个美国人开银行,三个美国人开殖民地。您如何看待这种文化差异、观念差别?

5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社会科学家研究和认识社会的工具和手段,在我国,这是近年来适应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受人注意的一个课题和学科。它以哲学、自然科学和一般科学为广阔的学科背景,以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为结构主线,深人探讨和具体描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及其一般方法。

本课程内容主要分做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探讨了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门独立的方法论学科存在的根据、意义及其与相近学科的关系,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容、结构及其总的方法论原则,同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流派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和批判; 第二部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和研究程序。从实践、系统、发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统一、方法多元化原则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方法论原则问题,并认为要特别注重理解与吸收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阐述研究程序中主要应用案例分析,简明扼要的分析确定选题的原则、选题的方法,并提出社会科学的解题模式(分析问题—探索答案—检验结论); 第三部分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描述了社会科学研究巾的一般方法,并就“物理学中‘微子假说’的提出与证实“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实践”这两大问题作了案例分析,鞭辟入里的分析了科学假说及其检验问题。本课程把探讨的重点放在第三部分,休现了授课老师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殊困难和问题的深刻理解。第四部分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方法。这部分最大的两点并不在于授课老师认真解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常识性问题,而在于授课老师结合了“大学生‘宅’之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这一案例以及“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所做的社会调查”和“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这两大经典案例,实现了理学习论与实践应用的完美结合,可谓是令人豁然疏通、如得真经。

私以为,要在脑中建构起一个较完整和合理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实属不易,因此,在这一方面的学习尚须深入,若止于此、不求个通透明亮,乃学业生涯一大憾事!

6评:

此评以独立了的社会科学作为反思对象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和把握社会科学的特殊性质作为阐述对象。社会科学是一个相对晚出的学科群,这种晚出既为它提供了便利又带来了灾难。说便利是指社会科学能运用其他科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所谓灾难则指在历史上它几乎完全被其他科学统治和支配。以独立了的社会科学作为反思对象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一方面必须正视已经历史地应用一于社会科学中的其他科学方法,而更重要的则是把握社会科学的特殊性质。

该课程所着力把握的关于马克思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之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与其他

方法论学科的关系的理解以及第2讲所提出的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上。本课程按普遍性程度和运用范围将思维方法和方法论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考察它们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关系。第一层次是哲学思维方法,与之相应的是哲学方法论;第二个层次是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模型方法和因果分析方法等。研究这些方法的各门科学,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意义;第三层次是一类学科的思维方法,与之相应的方法论学科有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第四层次是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非逻辑方法)和方法论;第五层次是社会科学研究方式方法,侧重于实用主义。

自然科学以其自身的巨大进步、巨大成就而赢得了人们对它的尊重。在整个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还激发了人们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热情。孔德把社会和自然作简单的类比在社会学中生搬硬套自然科学模式制定了一系列实证社会学概念论证了社会学的科学地位,他把社会学叫做“社会物理学”并参照力学的静态和动态概念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孔德的这一主张是合情。恩格斯认为,尽管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有区别,但是社会历史领域同自然现象一样有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科学在本质上与自然科学一样,就是要发现这些客观规律。迪尔凯姆(又译涂尔干)《自杀论》的问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用事实证明了社会学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科学是可能的。全部科学应该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在像文艺、美学、哲学以及语言学这样一些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确是难以发现现象在自然科学中所发现的那样一些精确的规律。但是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中,人们更容易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发现类似于自然科学中那样具有普遍性、可重复性的客观规律。可见,在这一系列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可能是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在此问题上,存在两种谱误倾向:一种是用自然科学方法取代和否定社会科学方法的科学主义,另一种则把两者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科学的主观性、个别性和历史性,否定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该书认为,无论是自然科学理论还是社会科学理论。第一,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客观性,第二,对人类具有价值,有利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这是客观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可以而且应该借用和移植自然科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引进分析化的实验技术、定量化的方法和手段,增强社会科学方法的操作性,促使社会科学日益精确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7评:

此评主要着重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研究路径和方法阐述意见。

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科学内部的方法论意识日益自觉,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正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激烈讨论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真理观,特别是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社会科学的性质、功能和方法,是我国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学术要求和前提。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心得 篇7

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而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发展是硬道理,也只有不断发展进步,才能解决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地发展。中央在全党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2.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0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和伟大成果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符合党心民意,顺应时代潮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总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今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制定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3. 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近代中国,由于实现闭关锁国政策,几次失去了开发和发展的机遇。如今党和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针政策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顺应国际潮流的伟大举措。我国一定要从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利用好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科学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得到更多实惠,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得更加紧密,实践证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做出的各项重大决策都是基本正确的。党的十七大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和赞扬。

4.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心得 篇8

22年前,陈钟梁先生的论文《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作为我国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篇力作,不仅在当时的语文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与广泛的共鸣,而且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如今重读这篇文章,深深感到作者语文教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的理想还远远没有实现,甚至“科学”“人文”两者的“分离”比以前或许更加严重,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普遍存在着“泛人文”现象

语文教学的“泛人文”现象主要表现为:离开学科特性,背离语文本味,抛开文本,架空语言,忽视能力,鄙视训练,张扬个性人格,强化感情体验,陷入人文的过度阐释,造成语文的实用性减弱。语文能力下滑,语文功能瘫痪。

比如教材编写,全盘否定知识体系,甚至“能力训练”一类的词语也被视为禁忌。许多教材都不提语文知识。似乎一提知识、能力、训练等就触犯了禁忌。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已有8年,回过头看看教学实际,高中语文教师抱怨初中语文教师连最起码的“短语”“句子成分…‘比喻”都不教: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才来补语法修辞,大大加重了高中教学的负担。而且,学生过了那个“打基础”的年龄,语文知识也不太容易学进去,以致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不能掌握。语文教学应该涉及的字、词、句被代之以“自己去感悟”“在悟中学”“再揣摩揣摩”。由于“语文没有体系”“不应该讲体系”等观念的大肆宣扬,一线教师当然只有跟风跑。新课程主张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但教材编写者、教学实施者都心中无数,放弃了主导作用,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生的自我建构又从何谈起?

上公开课,不管什么文本、什么课型,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设计美丽如画的课件,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设置生动感人的情境,设计声情并茂的导入语。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现场的“精彩”,精彩的标志就是让学生感悟。感动,甚至流泪;让几个聪明一些的学生站起来发言,从他们的嘴里引出带有白胡子的哲理,以赢得观众的满堂喝彩。课上的“堂练”砍掉了。静思默想的时间没有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挤掉了,只剩下人文兮兮的热闹场面,漫无目的的师生对话。语文课成了单纯的人文熏陶课、情景表演课,美学欣赏课、文学解读课、哲学研究课、科学普及课……目前这种“泛人文”的课堂比比皆是:脱离文本,一味放纵学生所进行的“个性表达”“独特感受”“情感体验”,已经成了无本之木的非语文行为。

课堂教学目标,理应是单位时间内学习结果的具体化表述。具有可观察性、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可是几乎全国所有的中学语文教师备课笔记的“教学目标”都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他们尽管在备课笔记中也标上“教学目标”四个字,但所用的动词却是“理解”“了解”“感悟”“体会”“感受”“热爱”之类的模糊笼统的心理动词。这类模糊笼统的教学目标根本不具备导教、导学、导测的功能。第一。不利于明确教学任务。“理解”“体会”之类的教学目标,会给教师分析教学任务(目标确定后的教学思考)和指导与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带来很大的困难——从学生的起点能力到达这些学习结果之间究竟需要多少距离,应该经过哪几个阶段,其间的具体目标又是什么。有哪些支持性条件等,都很难确定。第二,不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理解”“体会”之类的教学目标,会使师生双方在选择和使用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时受到很大的制约。目标不明确,怎样达到目标就更难以确定。第三,不利于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模糊的教学目标意味着测量和评价的标尺也是含糊不清的,这就给测量和评价工作带来困难。衡量“理解”“体会”之类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准确判断学生有没有达到这些目标?教师和学生对这些问题心中无数,只能凭经验对学习结果进行估计,根本谈不上准确的测量。可是估计出来的结果与真实的学习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更谈不上效度和信度。

(二)有的方面泛滥着“科学主义”

现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也导致“科学主义”大泛滥。考试成风,除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调研考试外,还有月考、周考,甚至有一日一考、一课一考。应试教育所主张的考试中心、认知至上、分析本位、技术主义为科学主义语文教育观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这种语文教育观表现出来极端的唯科学主义功利性的价值趋向与唯科学方法论的实践走向,其实是非科学的与反科学的。

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迷信某一类教学法,把本来生动的语文课堂弄得呆板,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对文学作品的教学,他们总喜欢抱住固定的教学程式: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练习1、练习2……一首名诗、一篇美文、一曲好戏常常被上成一堂知识传授课。毫无文学性可言。他们习惯以科学主义的手段把优美的文学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干着焚琴煮鹤的勾当。笔者就多次听过把《荷塘月色》分解成多少种比喻、多少种拟人、多少衬托、多少种通感的分析课。这里,带有自然科学特色的解剖刀刺向了文学,刺向了审美。要知道,语文教学应有必要的人文教育,首先应该目中有人——有学生、有作者、有编者、有教师,应该“四心合一”。可是这些人笃信科学。心中只有这个法那个式,唯独就是没有“人”,没有情感,没有人文。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现在几乎消失殆尽:因为语文课上学生根本“作不了主”,课堂中的学与教全由教师控制与作主。教师要求看投影,学生不可能看别的;要求听录音,不可以不听;要求朗读一遍,不可以读两遍;要求讨论3分钟,到时不停止不行。教师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没有自主探究的权力。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奴隶,教师成了课堂教学的奴隶主。教师从过去的“满堂灌”发展到现在的“满堂问”,学生从过去的“满堂听”沦落为现在的“满堂答”。一次在苏州举行的新课程展示课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语文教师所执教的16节课,没有一节课跨越“满堂问”的藩篱,有的一节课竟发问了64次。

此类问题,诸如考试练习过多,阅读分析过细,作文标准过繁,备课过于统一,拓展阈限过窄,教学生成少,都是科学主义泛滥的表现。科学主义要求人应当不带感情的认识事物,做到客观、冷静、理性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此种情境中的语文教学,其根本属性已经异化为唯理性的可分析性、逻辑性与系统性:其内容已经弱化为单纯对实用知识的追求:语文已经变成了记诵之学、推理之学、乃至“屠龙”之学:学习的主体已经蜕变为失去人文情怀的应试机器与答问木偶。

无论是普遍存在的“泛人文”现象,还是局部泛滥着的“科学主义”倾向,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莫大的损失。

上述种种问题严重歪曲了语文教育的学科性质,妨碍了语文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误导了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造成了语文教育的重大混乱。在我们认识到

22年前陈钟梁提出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之际,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以为,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厘清一个二维结构,清除“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人为对立

以前一些人曾以“人文性”来攻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企图以此来纠正语文教学里的诸多弊病,但很快就没有市场了。原因在哪里?逻辑梳理混乱,概念含混不清,匹配对象搞错了。“人文性”与“科学性”向来是相对应的概念,它们分别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派生出来的,二者共存于某一事物体内并形之于外:“物理”与“人情”兼具相融,这个事物才是一个完满健全的。杨叔子说:“科学人文,和而不同。”“工具性”是同“目的性”相对应的一对范畴,“工具性”是指某一事物在它与诸多事物构成的链条或系统里,处于手段、桥梁和中介的地位,这一事物的存在价值是通过使其他事物更好地存在而体现出来的。这是一个事物陷于某个关系链或某个系统里而拥有的相对性很强的事物的属性:改变一下链条长度或调整一下系统的要素数量和结构方式,这个具有“工具性”的事物可能就成了这个链条或系统的终极,成为“目的性”了。一个具有完美“工具性”的事物,必须将“人文性”与“科学性”共同纳于体内并形之于外,才能充分展现其“工具性”,才在事物链条或系统里具有存在的价值。

“工具性”“目的性”与“科学性”“人文性”,是一个“二维结构”。“工具性”中有“科学性”也有“人文性”:“目的性”中有”科学性”也有“人文性”。要追求融合,只能说工具性与目的性相融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合。换句话说,“科学性”与“人文性”相融于语文的“工具性”之中,才是真正完满健全的“工具性”:反之,其“工具性”则是残缺不健全的。如此认识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就是充满人文性的科学训练与充满科学性的人文滋养的并存不分。而以往人们对“工具性”的指责有过激偏颇之嫌。“工具性”内所含的“人文性”不足是教学实践里出现的事实,但不能因此而把整个“工具性”也抛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工具性”里增添“人文性”的内涵,使之与存在于“工具性”体内的“科学性”相融。

联系到语文课程标准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看来需要改一改了。比如“工具性”与“目的性”的融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厘清了这样的关系。就不至于再出现“人文性”“工具性”谁重谁轻的无谓之争了。

(二)明确两条途径。避免陷入虚无融合的境地

作为人文性的上位概念“人文主义”,偏重人、主体、人生、主观、个体存在、自由意志、价值、直觉、体验、情感等;作为科学性的上位概念“科学主义”,则侧重物、客体、自然、客观、普遍规律、因果决定、知识、逻辑、实证、理性等。二者关注焦点的差异既显示出各自的长处和优势,也是其不足和缺憾之所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观各自的基本主张,都有符合教育规律与发展趋势的正确合理的一面,也有背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足的一面。而一方的不足,正是另一方的优势所在,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它们各自的片面性也日益暴露出来。科学主义教育观重视教育的直接社会作用,但忽视了更为深刻的促进入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责任:人文主义教育观注重人性的陶冶与完善,但有脱离客观物质世界和漠视人类对现实价值追求的倾向。所以,对待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教育观,重视其一与忽视其一,都是片面与错误的。因为这两个教育观本来就是教育发展中相辅相成与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只是由于人类知识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才导致它们不平衡发展与彼此割裂。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并坚持一个完整的,既包括人文主义教育目标又包括科学主义教育目标的教育目的观。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使人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健康而全面的发展。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具备科学技术知识素养,也应具备社会人文知识素养,这才是我国乃至全人类的整体目标。正如美国圣母大学校长郝斯柏指出:完整的教育同时包括“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两大部分。在他看来。“学会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会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成人文精神。

从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来看,语文教学必须改变非此即彼的状况,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机整合。当年陈钟粱的推测与期盼“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很可能是科学主义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无疑是正确的。只是如何结合,具体方法是什么,具体的途径在哪里,由于时代局限未能解决。我们已经知道,语文教学既不属于单纯的科学主义,也不属于单纯的人文主义,而是二者的相关要素的和谐融合。不过。两者融合之后尽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并非完全你我不分,应该各有侧重;否则,将会消弥各自的个性。陷入虚无融合的境地;所以我们认为,侧重人文主义的融合叫做“科学的人文主义”fscientific humanism),侧重科学主义的融合叫做“人文的科学主义”rhumanistscientisml。科学的人文主义,在保持和光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它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所以又称之为新人文主义(neo-humanism):人文的-科学主义,在发掘和弘扬科学主义的宝贵遗产的前提下吸收它所不足的仁爱情怀和人文精神:所以又称之为新科学主义(neo-scientislm)(见李醒民《中国科学哲学论丛》(总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所以,人文的科学主义这条途径,不会像单纯科学主义那样导致漠视人文关怀的繁琐化与机械化:科学的人文主义这条途径。也不会像单纯人文主义那样忽略科学精神,不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基本知识的积累。

(三)纠正几种偏向,追求合理的匹配方式

在语文教学实际中,到底是科学的人文主义好,还是人文的科学主义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有教师在执教《夏》(作者梁衡)这一课中,单纯引人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活动,可以表现夏日紧张、热烈、急促的情景。结果,为活动而活动,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舞蹈课、美术课等,冲淡了语文学科的本味。这是“泛人文”——人文主义——的体现。如果简单地取消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活动,直接肢解优美的散文,逐句逐字地分析夏日农村“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这便是科学主义的做法,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果在肢解散文、逐句逐字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接受,讲究循序渐进,注意讲解的生动性、形象性、具体性,这属于人文的科学主义前一种教法不可取,没有实施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后一种教法也不行,虽然有所融合但途径不对。不应该选取人文的科学主义,而应该走科学的人文主义之路。采取第四种教法:在用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活动表现夏日紧张、热烈、急促的情景之后。再回到文本。让学生利用文本内容解说如此

唱歌、跳舞、绘画的原因:“我这个舞蹈节奏较快是为了表现文中‘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的情景;‘挥镰“弯腰“流汗分别用这个(舞蹈模拟)动作,‘快割在前,‘快打在后,先后用这两个(舞蹈模拟)动作。”为什么第三种教法(属于人文的科学主义)不如第四种方法(属于科学的人文主义)呢?道理很简单,《夏》这篇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人文色彩浓厚,此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与之匹配:单纯选用人文主义的教法自然不可。因为没有融合:选用人文的科学主义的教法不相匹配。因为虽然融合但教学内容侧重人文性:只有选用科学的人文主义的教法才是匹配的,

或许有人会反问,一个具体的教例能拘泥到某个主义上来吗?要知道。抽象的理念常常能物化到具体的事物上来,更可以具象到人们有意识设计的教学方法上来。语文教学实际中的具体做法是可以体现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人文的科学主义、科学的人文主义的:一个教学活动、一个教育行为、一个评价措施、一节课、一道题、一个提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它是什么“主义”的产物。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主要属性(是人文主义的还是科学主义的)取用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学内容属于人文主义的(如诗歌欣赏),适宜采用科学的人文主义:教学内容属于科学主义的(如科学类文本解读),适宜采用人文的科学主义。如果教学内容两者综合,一般做法是,侧重科学的则选用人文的科学主义,侧重人文的则选用科学的人文主义。分不清侧重什么,两者都可以考虑,只要便于学生接受即可。当然“教学无法”,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变式”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一定固守一些框框套套。

人文的科学主义与科学主义,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其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都是相通的;科学的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其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精神也是相通的。人文的科学主义与科学的人文主义,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只是彼此对方化的表现。人文的科学主义系科学主义人文化的结果,科学的人文主义则是人文主义科学化的结果,这也是“科学”“人文”融合的简单道理。

上一篇:最美的笑容心情随笔下一篇:小学食品食品安全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