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精选8篇)

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1

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府西街小学 张守宏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定位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拼音教学难度降低:

1.音节的直呼→音节的拼读

2.默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熟记

二、汉语拼音教材的准确解读

1、了解内容变化,明确编排特点。(一)综合性(二)科学性(三)启发性(四)开放性

2、准确解读教材,明确重点难点

情境图 :为了建立拼音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生活中其实早就有了拼音。

音形提示图:为了提示字母的音或者是形,帮助学生有效识记。

音节和音节词:为了让学生学习拼读或者是认读音节。音节词,把拼读或者是认读范围从单音节拓展到了双音节。

语境歌:在语言环境中巩固汉语拼音,同时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汉语拼音教学的两个重点: 1.读准字母的音和认清字母的形 2.教给正确的拼读方法

单韵母的教学:侧重书写指导和语感培养; 声母教学:注意音近、形近字母的区别与比较; 复韵母和鼻韵母教学:要注重体会口形的变化。

三、汉语拼音教学的步骤与方法

1、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步骤 第一课时:

(1)利用“情境图”引出字母。(2)认读字母。

(3)利用“表音表形图”加强对字母的记忆。(4)利用“语境歌”巩固字母的认读成果。(5)通过描红仿影学写字母。第二课时:

(1)复习字母的认读。

(2)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把握拼读方法。(3)运用拼读方法进行拼读练习。(4)描、抄音节练习。

2、汉语拼音教学的正确教授

(1)要正确使用“情境图” “语境歌”。

(2)要注意指导学生体会发音方法。

(3)要培养学生准确拼读音节的技能。

(4)要把握好拼音抄写的量。

(5)要指导正确书写拼音字母。

四、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1、激发兴趣学习拼音

听故事、做游戏、看图片、做比较、搞竞赛、做教具、绘图画、做运动、念儿歌

2、联系生活经验学习拼音--联系环境学习拼音

--联系实物学习拼音--联系口语学习拼音

五、汉语拼音教学的问题与建议

1、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学生拼音学习的要求普遍“水涨船高”。(2)有的教师过于注重灌输拼音知识。

(3)有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没有明确的认识。

2、几点建议:

(1)不宜各自为营,应瞻前顾后。

(2)不宜以本唯本,应因地制宜。(3)不宜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

六、小结

活动游戏趣为先 说话识字相结合 轻轻松松学拼音 掌握拼音效率高

结束语:

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2

为了了解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 我在所带的班级 (一年1班和一年2班) 进行了一项测试。这项测试分为声母认读、韵母认读和整体音节认读三个环节。我把测试的题目做成卡片, 让每个学生依次认读, 能够准确认读出来的画“○”, 不能认读出来的画“×”。根据测试结果, 我做了如下统计 (两个班一共90人) , 具体见下表。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 绝大多数学生对声母掌握较好, 其次是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的掌握情况则要差很多。尽管如此, 这也说明多数学生在学前已经对汉语拼音不陌生了。假如我们不能根据这个实际情况, 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不能根据现实情况去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很可能花大量时间做些无用功, 把学生已经掌握很好的或差不多的东西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来重复去, 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影响拼音教学的最终效果。

二、我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所采取的有效策略

传统的拼音教学课堂是枯燥的, 单调的。如何改变这种教学氛围, 让学生能在拼音学习课上有激情, 有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 不断摸索, 总结出来了以下几条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 倾心构建快乐课堂, 让学生体验乐学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刚刚满六周岁的小学生, 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 学生才能喜欢上学习, 才能更加主动地学习, 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试着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快乐课堂,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乐起来, 把学习不再当做一门苦差事, 而是一件想着、盼着的高兴事, 这节课上完了, 期待着下节课。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 自主地、合作地探究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 在声母的教学中, 鉴于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正确认读, 我就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观察、体会一个一个声母的音是怎么样发出来的。通过学生自己对着镜子体会, 到观察学习伙伴的口型, 然后到听我的发音示范, 课堂上学生学得非常高兴。

(二) 让学生把现有的经验和新的事物联系起来

一年级的学生尽管年龄尚小, 但也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 认识了许多事物。如果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 会加深学生的记忆, 更容易巩固学习效果。比如, 在进行声母教学时, 我就设置了“看看这个声母像什么”的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大胆想象并勇敢说出来。学生都抢着回答, 有的学生说“i”像台球杆, 有的学生说“y”像妈妈做饭时的铲子, 有的学生说“m”像拱桥, 像两扇窗户……学生兴趣高涨, 课堂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显著。

(三) 充分利用情境图片, 丰富学生内心感受

情境图片是形象的, 丰富的, 充满了生活气息的, 尤其是带有卡通特点的, 更是深受学生的喜爱。我根据这一特点, 充分利用教材配图, 以及教学资料中的附图辅助课堂教学, 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悟图片中的情境, 体验情境中人物的一言一行, 尽量做到身临其境, 并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在拼音教学中, 我还试着创作一些这样的情境图片, 有时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创作, 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设属于自己的图画作品。学生都十分积极, 创作了很多意蕴丰富、活泼喜人的图片, 给教学带来了很大便利。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学生由不会表达到会表达, 由不会怎样表达到能用规范、流利的语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 让我感到欣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自信心。

(四) 找出合作点, 初建合作意识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如何在汉语拼音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呢?一是加强同桌间的合作。比如, 在声母教学中, 我就在示范引导的基础上, 让学生和同桌建立起联系, 互相校对发音和口型。二是加强小组内部的合作。比如, 在教学到一定阶段需要进行检验效果时, 我就开展一次小组之间的对抗比赛, 看哪个小组的表现好, 成绩优。这样就激发了小组成员间互相合作的积极性, 大家互相提醒, 互相监督, 合作学习, 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共同进步。

小学汉语拼音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3

1问题的提出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及语文学习的有效工具,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极为强调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性。小学生年龄小,想象力丰富,喜动好奇,喜欢模仿,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行为很大程度随兴趣波动而变化。因此在实际学习汉语拼音中,有许多学生难以掌握相对枯燥乏味的拼音知识。要解决该问题,教师应努力把握拼音教学的特点,以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思维,优化拼音教学的策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汉语拼音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汉语拼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2汉语拼音教学的特点

2.1汉语拼音教学具有形象性: 汉语拼音教学形象性的特点是由儿童心理认知特点及教材的编写特点决定的。汉语拼音教材的本身就注重形象性。例如声母韵母的教学,教材几乎给每个声母韵母都配了插图,这些插图有的是描绘发音方法;有的是描绘字母的外形。教材的特点,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形象、生动。

2.2汉语拼音教学具有情趣性: 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对于富有情趣的教学方式更有兴趣,而且教师只有把课上得有情、有趣,学生才能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学习,从而保证学习质量。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汉语拼音教学具有记忆性: 汉语拼音教学要让学生会读,会写,所有的声、韵母,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记牢,记准,记得快。

2.4汉语拼音教学具有实践性: 第一阶段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是让学生会拼读音节。而且教材在编写时也是在学习声韵母的过程中穿插着音节的拼读,而不是学完声韵母,再学拼读。因而在教学拼音时不但要让学生会写、会读,还要会用。这就决定了拼音教学实践性的特点。

3小学汉语拼音有效教学策略

3.1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调动学生汉语拼音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义务教育教材语文汉语拼音部分编排有情景图、短语、句子、儿歌及常用字,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教师可将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许多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或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如学习声母g时,以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什么?”根据插图,学生可能回答:“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结合儿歌“鸽子鸽子ggg”,引导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教学b、p、m、f、k、h、j、q、x、z、c、s、zh、ch、s、y、w等声母。

3.2比较形近与易混淆的字母读音与书写,有针对性解决拼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受方言影响,有些字母读音比较难区分,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不分的现象,还有部分学生观察力差且不够细心认真,常将会读、写错一些形近的字母。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容易读混淆的音,然后再将其列举出来,进行比较、正音,如z-zh,c-ch,s-sh,an-anɡ,en-enɡ,in-inɡ等声母与韵母,并采用听录音、看图片、利用生活用词辅助记忆等多种方法进行强化练习。如:可让学生练习z —工资、姿势、自己,zh—只、知道、笔直等,区分z-zh,以便学生借助日常生活词汇记忆声母z-zh的读音。另外,可针对对学生作业中写错的字母进行总结,列出形近字母,张贴在墙报上,以提醒学生辨认,还可利用顺口溜、儿歌来帮助记忆。如b-d,p-q,b-p,f-t,n-u,ei-ie,ui-iu等。

3.3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总结并寻找规律学习汉语拼音发音与拼读技巧,加强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总结并寻找规律学习汉语拼音发音与拼读技巧,加强复习,提高学习与记忆效率。如帮助学生总结平翘舌音以及前后鼻音发音的规律,归纳出正确的发音方法。学生只要记住同类中的一个字母的发音方法,便能推断其它,避免学生反复练读每个音的麻烦,还提高学生所学拼音的系统性。还可组织学生做“找朋友”游戏,发现一些不能相拼的声、韵母,及时分类总结记忆。d、t、n、l除dèn nèn外,不与en相拼;d、t不与in相拼,只与inɡ相拼。

3.4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会拼读音节,提高拼音能力V 小学新生不会有意识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音节拼读是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教师应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教学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不同形状的卡片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让学生辨认生活中熟悉事物的名称,调用原有“语音储备”,引导学生思考拼读。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可结合图片,用课件展示声母和韵母及声调,启发学生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声调就能拼读字音,引导学生拼读五个音节的四声,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同时,教师应在学生初步掌握拼音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大量听说训练,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培养学生拼读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209个音节,从学生熟悉的口语、日常生活用品、学习文具、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读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3.5加强学生识字与阅读的训练,巩固提高学生运用汉语拼音的能力: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是其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教师应把握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充分利用拼音教学内容中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巩固提高学生运用汉语拼音的能力。每一课都有图画表示独体字的意义,字的上面都配有汉语拼音音节,图下又有汉语拼音短文和词组、句子来概括图意。学生通过读儿歌,轻松愉快地学会一些汉字。课中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引吸着学生,激发其拼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另外,教室还可利用教材与教辅资料,强化学生阅读的训练,如看图说话,了解图意;“借文识字”,自读音节,找出与图相应的短句;短文朗读指导,理解文意;扩展活动中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爱吃些什么;独体字“小”“鱼”“牛”的字形识记,进一步提高学生汉语拼音的应用能力。

3.6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化抽象为直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拼音教学活动。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拼音教学儿歌及j、q、x、u、i、o、d、e、a、ü等字母的动画设计,和着童谣“jqx真有趣,从不和u在一起。jqx真淘气,见了鱼眼就挖去……”给学生带来听觉视觉全新的感受,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兴趣迅速被激发起来,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学会了j、q、x与韵母的拼读,提高了教学效果。

4结束语

教师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引导学生把汉语拼音学习从理性转化成直观感性,在汉语拼音巩固教学中,注重习题形式的丰富多样,开展有趣的课课堂活动如游戏、儿歌、顺口溜等,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新宇主编.语文教育新论[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 篇4

1、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成长。

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应创造大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习拼音。但要注意,好的活动应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同时还应该是省时高效的,避免开展费时低效的活动。

2、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彰显汉语拼音的实用价值。

在教学中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角色,这不仅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角色。

3、体现弹性设计,恰当运用教科书中的课程资源

教师在开展拼音教学以前,可以为学生进行细致的前测每个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幼小一体化设计。不只在教学形式上游戏活动为主,体现幼小连接,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儿歌有较强的偏爱,在拼音教学中采用歌诀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声韵母,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记忆的速度。此外,如果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或编制歌诀,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ü上两点省写规则时,可编成这样的儿歌:“小小ü有礼貌,见了j q x就摘帽。”

教材中的插图,是根据声韵母的音、形特征配置的,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具有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插图的含义,体会编者的意图并创造性地运用插图。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老师问同学们,b像什么,学生说像收音机。左边的竖像什么?学生说像收音机的天线。最后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一台收音机,天线高高竖起,这就是“b”(边说边在黑板上书写)这样紧紧依靠插图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树立全局观念,不断提高学生汉语拼音的运用水平

浅谈如何有效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篇5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拼音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为此,必须根据儿童的学习心理,充分调动其感知、想象、思维、记忆等智力因素,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积极合理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乐学、好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探索总结了以下几种常用的汉语拼音教学方法,以增强汉语拼音教学效率,让学生愉快地掌握汉语拼音。

1、图、形、音结合识记拼音。

汉语拼音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号,而且这些符号既难读又难记,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教学中应该将字母的形状、发音和插图结合起来,将抽象字母具体形象化,避免枯燥乏味的练习,要充分借助插图的情景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在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中愉快的认读、书写。如在认识字母“o”时,插图画的是公鸡叫,模仿公鸡啼叫就发出了“o”;又如“t”插图是一条尾巴弯曲的鱼,与“t”形状相似;再如“a”插图是一个小女孩唱歌,嘴巴张大发出“a”的发音,脸和小辫子形状就像“a”。挂图中这种音图相融的画面,更容易达到见形如音,听音如形的教学要求,起到音形合一的效果。

2、读儿歌识记拼音。

儿歌由于其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们紧紧抓住一特点,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a o e”时,教学生朗读儿歌:“嘴巴张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学生边唱边记住了a o e 的发音。在学习“ch”时,教师教读儿歌:“小猴子,嘴儿馋,吃了杏子吃李子,吃了李子吃柿子,吃了柿子闹肚子。”在反复吟诵中,学生熟悉了“ch”的发音。

3、形近字母比较识记拼音。

汉语拼音是符号文字,在教学时可将形近字母比较识记。形近字母有b-p、f-t、p-q、u-ü、n-m等等,在比较时,如b-p可以引导学生想:b-p都是右半圆,听广播(b)天线往上拉,泼水(p)水往下流。还可同时加上手势和口诀:如n-m,“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这样学生在边看、边说、边比划的过程中就加深了对这些字母的记忆。

4、用实物识记拼音。

实物即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东西。学生在自己生活中见过,熟悉程度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这一点,通过认识现实实物过渡到认识字母,既加深学生的记忆,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如:在教单韵母“i”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说自己身上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式?教师再加以引导,(衣服—i)学生既认识了衣服,又学习了字母。另外拼读音节时也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效果一样的好。刚入学的学生在之前其实自己就已经能说一些简单的字、词,但是却不知道用音节该怎样拼?这样的话,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帮助学生记忆学习。如:三拼音节gua、guo、hua的教学时就可以根据生活中见过的东西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西瓜的瓜、煮饭的锅、路边开着的小花)。

5、在听故事、讲故事中识记拼音。

儿童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的语言智慧和学习兴趣。比如:教学j、q、x跟ü相拼去掉ü上两点这一拼写规则时,可编这样的故事:今天早上,小ü背着书包去上学,到了校门口见到老师j q x,小ü向老师脱帽行礼问声好。这多么好啊,把一个有礼貌的小ü写得活灵活现,就如现实中有礼貌的孩子。在上这课时,教师甚至可配上动作,绘声绘色地把这个故事教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表演或站在讲台前进行表演,再趁热打铁教育孩子们要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这样,不仅把j q x与ü拼写时的规则记住了,还教会了孩子们从小要懂礼貌。

6、在游戏中识记拼音。

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以多种形式的游戏和有趣的活动来组织汉语拼音的学习,如“猜一猜(看口形猜韵母,根据音节猜图画等)、传一传(一个接一个把看到的音节传下去)、变一变(用绳子摆成字母)、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声母一生出韵母,拼成音节读出来,谁读得又快又准,谁就赢了)、考一考(拿卡片去考别人)等。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和活动,学生对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对音节的拼读积极性更高,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7、在绘画中识记拼音。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画画很感兴趣。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如果把拼音符号转化为美丽的图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不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东西,用拼音来描述呢?如在“t”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发音后,可启发他们:“t”像什么,你们能把它画出来吗?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忙开了,“一把伞”“一条鱼”“挂着的半条丝袜”等五花八门的图案便在学生们的笔下涌现。这样寓教于乐,乐中生智,真正达到润物无声,实现教学目的。

8、以小组合作,优带差的方式识记拼音。

由于智力发展、思维能力等的个性差异,学习汉语拼音时有些孩子接受得就非常快,而有一部分孩子就接受得特别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成绩好的学生带着差的识记,成绩差的学生跟着好的学习,这样你追我赶,相互帮忙。整个教室里一片琅琅的读书声。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到愉快,教师教起来也很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6

望新小学 王后

汉语拼音是儿童从幼儿园走向小学的第一课。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讲,他们的第一课──汉语拼音的学习可以说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如何为学生架座拼音桥,把学生 带入拼音乐园,去生动、活泼、有效地学习拼音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将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引入课堂,使教学生动、活泼、有效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而言,汉语拼音是抽象的、难认又难记的符号,汉语拼音的学习相对较为枯燥。如果让学生整堂课都单调反复地认读、拼读、跟读,学生极易疲劳,还会感到乏味。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针对学龄初期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描、画、剪、摆、唱、猜、看、找、听、说、读、写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倾听、观察、模仿、发现,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与轻松,不知不觉地掌握新知。

比如,在教学韵母“a”时,可以再现这样一个生活画面“去医院看病”,老师当医生,学生当病人,或者病人、医生都由学生扮演。病人找医生看病,医生让病人张开嘴巴发“啊”。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看病游戏”中利用摹仿发出了“a”的音。

再如教学复韵母“ai”时,我就先带学生比一比,谁高谁矮,边做边带领学生强调“矮”的发音。发准音后,教师再出示复韵母“ai”,达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又如,在引导学生认识“j、q、x”和“ü”相拼规则时,就创设了这样一幅情景:u和ü一块儿出去玩,碰到了j、q、x,ü有礼貌地脱帽问好,而u却站到了一边,谁也不理。因此,j、q、x就和ü做朋友,不和u做朋友,因为ü懂礼貌。以后再看见j、q、x旁边的u时,不要认为那是小“u”,那是脱了帽的小“ü”。这样一来,一个教学难点就在形象、有趣的情境中得到了突破,而且印象较为深刻。

二、汉语拼音教学要与识字、认识事物和发展语言紧密结合

初入学儿童,具有认识的形象性、直感性,因此,有人不主张小学一入学就教拼音,因为拼音太抽象。这倒也未必,拼音是抽象的,但它也是具体的。只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感受它的具体形象,就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与认识事物的相结合,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翻开教材就会发现,每个新学的声母、韵母旁边都配有一幅彩图,彩图有的表音,有的则是音形结合体。彩图上的事物学生都较熟悉,这就是拼音教学与认识事物的一种结合,有形与无形的一种转换。但教师在运用教材时要注意,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事物,要从有形到无形再到无数构建的相关形。由事物到拼音再扩展到相关事物。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对相关事物的反复列举和认识,达到巩固声母、韵母和音节的目的。

如音节“qí”,书上配了一幅“彩旗”图,教师可由彩旗的“旗”引导学生认识音节“qí”,认识后,再让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如象棋的“棋”、骑马的“骑”、奇怪的“奇”,甚至可能是同学名字中的“qí”。学生在扩词的同时反复巩固了发音,也感受到了拼音的奇妙、有趣,从而增强了学习欲望和兴趣。

三、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拼音教学大多安排在新生入学初期,学生学拼音的过程也是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对于声母名称、发音要领、拼读方法等陌生的知识,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合作的,完全可以由老师来示范、讲解;一些规律性的诸如“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有a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的声调口诀、标调口诀也完全可以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以使用富有情趣的儿童语言来介绍枯燥的拼音知识。一位老师是这样给学生介绍四线三格的:“这叫四线三格,这四根线构成了三层楼。最底下的是一楼,向上是二楼,最上面的是三楼。单韵母a、o、e喜欢住在二楼里。”相信这样的接受性学习,学生一定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也不能过分依靠教师教授,可适当渗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认读、见形知音等能力。可采用多人异步的训练形式,让学生自主拼读音节、同桌互教互查、当小老师领读、小组内合作完成操作任务等,将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提高教学效率。

四、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

实际运用,是拼音学习的有效途径。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把汉语拼音放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学拼音的好处,重视它,运用它,逐渐掌握它。布置学生在家人的帮助下给家里的物件用拼音贴上标签并经常拼读;将作业本上的姓名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放作业本;在题为“温暖的家”的园地里贴上全班学生的照片,并在下面分别写上汉字和拼音的姓名,在观看、认读中巩固拼音、增识汉字、增强集体凝聚力;也可将教室内的板报办成拼音专刊,时常更换供学生拼读学习;教师用拼音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书写评语、用拼音在黑板的一角书写当天的课程表、用拼音布置作业、在教室里张贴拼音卡片等,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拼音的良好环境,加强汉语拼音学习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推荐、布置学生阅读一些短小的注音读物,还可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运用学过的汉语拼音写话、表情达意,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学习拼音的作用,在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同时,激发兴趣、发展语言、活跃思维。

五、汉语拼音的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追求一步到位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是阶段性的汉语拼音教学目标,它贯穿于整个第一学段。对于汉语拼音教学,我们的定位一定要准确,要有一个长远的、弹性的考虑,不能追求一步到位。千万不能认为学习汉语拼音是开学后一两个月内的任务,不能追求课课清、个个清,不能用形形色色的汉语拼音过关考试,搞得学生紧张兮兮、人人自危。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弹性的达标时间表,让孩子们都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汉语拼音。对待那些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不能因为对于汉语拼音的暂时“不开窍”而扼杀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小孩子的学习,有时候“入门”很困难,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顿悟”。“顿悟”了,自然会一通百通的。在他们“入门”之前一定要多鼓励、多帮助,在汉语拼音集中学习后长期的识字、学文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复习巩固,不断强化。

六、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现在的教科书在汉语拼音的编排上更趋科学合理,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但再好的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长期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如果我们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既遵循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就会使抽象的教材生动起来,统一的教材个性化起来。

一位老师在执教人教版实验教材《汉语拼音10》中声母与ao、ou、iu的拼读练习时,没有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循规蹈矩地让学生拼读音节,而是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

1、打靶游戏。分组下发靶心为ao、ou、iu,靶圈为能与ao、ou、iu相拼的所有声母的7张靶纸,通过小组内练习拼读——汇报拼读——自主选择任意一张自由拼读等形式,使学生自主地、兴趣盎然地进行了“军事游戏”、完成了拼读练习。

2、贴卡片游戏。教师在黑板上贴上精心制作的教材以外的诸如柳树、小草、葡萄、桃子、小狗、小猴、等精美图片,给各组学生发音节卡片,合作拼读后选学生上台,将音节卡片与黑板上的图片一一对应地贴在一起。

3、根据音节做动作或学动物叫。老师和部分同学戴上写有“gǒu pǎo yóu tiào māo niú zǒu”等音节的头饰,其余同学迅速拼读后做动作或学动物叫。学生看到头饰上的音节后大都立即作出反应,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或跑、跳、游、走,或学动物“喵喵”“汪汪”“哞哞”地叫,兴致非常高。

关于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策略 篇7

针对于此类事件, 具体的教学策略有如下三点:1.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教学变得更加轻松。2.改变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 使教学方法变得多样性, 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跃。3.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特点, 激发不同的潜能, 让学生在学会固定知识基础上, 形成自己的识记、拼读的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语文课标》) 指出汉语拼音的功能在“帮助认读生字, 学习普通话上”。汉语拼音为今后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奠定了基础, 它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现在很多教材已经尽可能地把拼音的学习变得更加趣味性, 但是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而言, 其枯燥性和困难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把汉语拼音的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是我们目前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激发学生的兴趣。

汉语拼音的教学相对比较简单和枯燥, 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来说, 记住拼音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确实是很困难的。然而分考虑到了孩子的这一特点, 将情景图画融入到了汉语的拼音的教学中, 使学生们看见了就有想要学习的欲望, 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下面举一个例子具体说明一下。

例如, 在教学声母“b p m f”时, 教师导入新课后, 投影出示“爸爸带小朋友看大佛的情境图”, 通过谈话引出有关的声母。

师: (指情境图) 爸爸带小朋友去看什么呀?

生:看大佛。

师:对, 这就是“大佛”的“f” (相机出示卡片“f”。指着山坡的部位) 他们看大佛, 先要爬一段什么呢?

生:山坡。

师:对, 这就是“山坡”的“p”, 出示卡片“p”。这个小朋友看到大佛很好奇, 就想———

生:就想用手去摸。

师:对, 这就是“用手去摸”的“m” (相机出示卡片“m”) , 这个时候, 旁边的大喇叭正在广播:“大佛是文物。我们要爱护文物不要用手去摸。”这就是“广播”的“b” (相机出示卡片“b”) 。

这样的设计引出“b p m f”, 然后再教会小朋友正确认读, 教小朋友念语境歌“爸爸带我爬山坡, 爬上山坡看大佛, 大喇叭里正广播, 爱护大佛不要摸。”学生们通过学习这个儿歌和情境剧, 学会了拼音的认读, 在快乐中学习。

二、改变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 使教学方法变得多样性

刚上学的孩子们对于学习这种枯燥的事情不能够集中精力和提起兴趣, 因此教师们就会想很多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使学生们学的有兴趣, 有乐趣, 寓教于乐。

1. 讲故事激发兴趣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 如在教学双拼音节时, 一位教师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在森林里住着两只猴子, 他们每天都在一起游戏, 生活得可快乐了。可是有一天, 他们发愁了, 因为森林里的游戏都玩完了, 怎么办呢?想啊想, 突然, 一只猴子说:“我们下山去看看吧。”于是他们来到山下, 结果发现了一堆积木。他们高兴极了, 就分别推着“b”“a”的积木往中间跑, 突然积木撞在一起发出一个声音“b-a ba ba ba”。孩子们, 你们想知道这个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吗?孩子们十分好奇, 兴趣盎然。抓住这个机会我带领学生们进行了拼音练习, 结果孩子们学得很快, 很轻松地过了以往教学中较难的拼音入门课。

2. 用音乐、舞蹈激发兴趣

小朋友都喜欢唱呀跳呀, 我们在教学中投其所好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引导。一位教师教学声母“d t n l”时, 为了拓展书本知识和训练拼读能力, 设计了一个音乐舞蹈剧《找朋友》, 把写有“d”的头饰戴在一个学生的头上, 随着音乐响起, 这个孩子就跳着、唱着下去找朋友———单韵母。找到后, 两人一起拼读, 读正确了就全班齐读。读完后, 拿着单韵母的同学把卡片传给另一个同学, 而戴头饰的同学则继续找朋友 (找不同的单韵母) 。唱的歌调如下:找呀找呀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来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d-u du du du du”就这样, 不仅学生得到了放松, 而且巩固和训练了学生的拼读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拼读产生了兴趣。

3. 做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语文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且兴趣盎然的活动, 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将活动引进课堂, 在课堂中发挥他们对游戏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刚刚踏入校园的孩子来说, 拼音教学如果过分枯燥乏味, 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 从而感到厌倦疲惫。所以教师应该寓教于乐, 使孩子们爱上学习, 主动学习。

(1) 唱拼音歌。

拼音的学习虽然枯燥, 但是我们把它们变成有意思的歌谣, 就会显得有趣得多。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 学习了应该学习的知识和技巧。因此编写大量的歌谣对于拼音学习的教程是不可或缺的。

(2) 游戏竞赛

拼音教学中的游戏竞赛形式很多。如摘橘子、看跳得高、看谁反应快、点兵点将、开火车、找朋友、你应我答……游戏的开展使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充满了兴趣, 同时也会根据游戏的规则学习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3) 表演激趣。

教师们根据拼音不同字母的不同特点, 给他们分好类, 对于同一类的拼音字母一起学习, 让孩子们自己扮演不同的字母, 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 增加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 使孩子们记得更牢。

三、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特点, 激发不同的潜能, 让学生在学会固定知识基础上, 形成自己的识记、拼读的方法

在教育教学中, 教给他们方法, 从而举一反三地让他们学会这种方法, 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例如, 在教她们b的时候, 开始教师做示范:小姐姐听广播, 右下半圆b、b、b。之后, 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的情境图找出与字母相似之处, 在学P时:再问同学们准备怎么记,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和方法, 学起来就会更加刻苦, 更加乐意学。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非常重视对于儿童的兴趣培养, 配合着语境歌、情景图等方法的合理利用, 使学生能够兴趣盎然, 信心大增。这样对于孩子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为以后识字、写作等方面也做了很好的铺垫, 增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汉语拼音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8

摘要: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已成为多民族国家实现国家一体化及多元文化和谐共处、融合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新疆喀什作为多民族的聚居地区,其双语教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双语教育既具有一般教育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通过分析少数民族中职生在汉语学习习惯养成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建议,有助于少数民族中职生培养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师生 汉语学习习惯 问题 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步进入了一个超越传统民族国家的新时代,世界正变成一个地球村。当前大多数国家都不是单一民族或语种的国家,多民族多语言的现状使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因此,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多元文化的体现即我们所说的双语教育。对于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已成为多民族国家实现国家一体化及多元文化和谐共处、融合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

近年来,新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都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双语教学”的提出,更是对我区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我校作为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小学教师“双语培训”的基地及学前“双语”师资的中职教育基地,长期承担着至关重要的培训教学任务,作为中师师范类院校是喀什地区培养教师的摇篮。同时汉语课程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艰巨使命。我们作为专业汉语教师从如何促进师范学校中师一年级维吾尔族学生良好汉语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

汉语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强化的过程,包括外部强化和自我强化。自我强化需要维吾尔族学生具备一定的汉语学习能力,而这种汉语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汉语教师不断培养,学生不断实践才能生成。而我校的维吾尔族学生90%以上没接受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教育,因此,汉语教师、家长及维吾尔族学生本人要充分利用好强化理论,在其指导下培养维吾尔族学生良好的汉语基本学习习惯及自我导向性学习习惯,纠正一切不良学习习惯。

一、双语教育的历史背景

我国是一个多种语言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新疆是一个多民族混合聚居多语言并存发展的省区。新疆各族人民创造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育是新疆各族人民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新疆地区双语教育是我国双语教育的典型代表,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理论,不能忽视新疆地区双语教育经验总结。新疆喀什作为多民族的聚居地区,其双语教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双语教育既具有一般教育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双语教育是当前许多多民族、多语种国家的重要教育政策之一,是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和谐稳定及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并贯穿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双语教育的实施提高了教育质量,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双语教育的实施程度也体现了国家对待民族问题的态度及各民族关系的融洽程度。在我国全面推进科教兴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背景下,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扬、开发与利用及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发展,对于全国各地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与和谐有利,对于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进步与提高有利。“民汉兼通”的语言与推行双语教育政策成为新疆地区民族政策的一部分,有利于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早日实现现代化,对于各民族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环境改善具有重大作用。

二、中师维吾尔族学生培养汉语学习习惯中遇到的问题

1.大多数中师维吾尔族学生缺乏汉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学习兴趣方面,根据过去和目前的普遍认识和社会事实,中师维吾尔族学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对汉语的依赖程度远不及其他专业的学生,因此很多学生就放松对汉语的学习,心理上的松弛致使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明显弱于其他的学生。因为缺乏学习汉语的兴趣及主动性,大多数中师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基础较差。

2.中师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不高,学习方法欠缺

中师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不高,学习方法欠缺,缺乏预习、听课、复习等策略,学习能力过低,而当前的中职教育中又普遍忽视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培养。在学校里,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得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对老师来说,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他们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能独立学习的人,这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手段,因此,针对新疆南疆喀什地区的特点,了解维吾尔族中师生的学习现状及策略,特别是研究喀什师范学校维吾尔族中师生的学习策略尤为重要。

我校维吾尔族中师生虽然在入学后系统地学习汉语,但汉语的听、说、理解能力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也就是说学生的汉语成绩在实际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即语言策略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让MHK考试与生活脱节。学生的母语是维吾尔语,而学校的授课是汉语,非母语情况下的教学对于维吾尔族中师生的理解力是个挑战。由于语言的障碍,一部分维吾尔族中师生不能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的内容,这是造成一部分维吾尔族中师生的汉语成绩不太理想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大多数的维吾尔族中师生在家中与家人交流都是用母语,因此,学生的汉语读、写、听、说能力只有在学校才能得以训练和运用。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认知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维吾尔族中师生汉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3.很多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适应,出现“有教无学”的状态

教育以教学为重,老师的教学方式在很大比重上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因为老师在课堂内外起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习惯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应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自己的“教”。每一门课程针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策略,而随心所欲拟订出来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够使学生维持长期的学习激情,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探究他们的汉语状况和学习汉语的心理,那么老师所制定的任何教学策略都不具有可行性。

4.汉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我校中师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在汉语教育教学中,对于我校中师一年级维吾尔族学生90%的学生没有课前预习习惯;50%的学生不能养成课堂听课习惯;70%的学生没有课后复习习惯;95%的学生没有课外阅读习;50%的学生没有养成做作业方面的习惯、写的习惯、背诵的习惯;92%的学生没有养成课外自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考试习惯、反思、质疑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95%的学生不能规范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方面的习惯设计。我校的中师生一年级是初中阶段与大专和本科阶段的过渡时期,对汉语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维吾尔族学生刚步入中师一年级这一新的阶段,来自不同县和乡的初中学生的汉语基础以及汉语学习习惯各不一样,这个时候汉语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其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并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如果师范学校中师一年级汉语老师再放手不管,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习压力的加大,以后的汉语学习习惯只会越来越差,会严重影响汉语学习兴趣和效果,还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及以后的成长。因此,师生一定要抓住师范学校中师一年级这个关键期,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三、维吾尔族中师生汉语学习习惯养成的建议和策略

1.善于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语感,这就要在教学中坚持使用汉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少数民族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汉语教学的负迁移。语感从字面看来就是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它总是发生在一瞬间,由此必须是基础知识扎实的积累,这样才能达到语言感知能力的最高境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用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艺术,注重情感投入,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一切资源及条件,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将抽象乏味的学习内容寓于融入到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使汉语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互动性,让学生在汉语课堂上学习一些汉语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深度融入教学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学生在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实现对汉语语言学习的认同。

2.要重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汉语的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所谓“会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见的难点问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经常进行写作练习、订阅汉语课外阅读材料、经常阅读汉语书、报、杂志、坚持每日收听汉语广播、能常上网查阅汉语资料。这些良好汉语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耐心与恒心,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就会成为可能。自信心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对汉语学习有新的认识,并排除其心理上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常规的传授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学好汉语的重要意义。如果缺乏思想意识方面潜移默化地教育与影响,部分中师生对于汉语的学习兴趣会逐渐淡化。

3.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原动力,从而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到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作为汉语教师,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学习,养成良好习惯。其实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股劲,如果学生有学好汉语知识的劲头,那么他们就会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努力,因此,不断地为学生的进步加油打气。经常花时间与学生交流汉语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技能,积极地鼓励他们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并且以此做为有效契机,逐渐树立起学生汉语学习的信心和想法。此外,以外在动机——社会现实、招聘教师考试等为压力,使学生明确如果不认真刻苦学习的直接后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学习汉语。

4.指导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地养成汉语学习的习惯

要让学生认识到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汉语远远不够,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汉语活动。如举办汉语演讲比赛、汉语知识竞赛、讲故事、课本剧等活动。举办这些活动,能够使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得以巩固,运用汉语的能力得到提高,把单纯学习汉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汉语进行创造的能力。再如创建多媒体语言中心,搭建校园网内部汉语学习平台,让学生自由使用语言实验设备听材料、看汉语电视、录像,或是利用软件进行专项语言练习,形成汉语言使用技能。此外,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较好的网站、权威的报纸杂志书籍以及电台、电视节目给学生,为学生学习汉语提供更多的环境和资源,培养他们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四、总结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汉语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一个长期强化的过程,包括外部强化和自我强化。自我强化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汉语学习能力,而这种汉语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学生不断实践才能生成。而我校的维吾尔族学生大多数没接受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教育,因此,汉语教师、家长及维吾尔族学生本人要充分利用好强化理论,在其指导下培养维吾尔族学生良好的汉语基本学习习惯及自我导向性学习习惯,纠正一切不良学习习惯。因此维吾尔族中师生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其选择与行为不能太狭隘,而应更多依据理性的思维和现实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陈请,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2]万明刚.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

[3]吉峰.习惯的力量[J].才智,2014,(6).

[4]阿不力孜·吾不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良好习惯及其培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2).

[5]比丽克孜·艾合买提.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

[6]曹红琴.新疆高校艺术类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5.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学案导学模式分析下一篇:市社科规划课题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