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共13篇)

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篇1

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2009到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考试已经结束,此项措施有利于全县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经一部深化,有利于全县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全县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下面就本次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 一. 试题概况: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题由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个部分组成,考试内容是中国古代史。所用的教材你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命题涉及教材五个学习主题,考点覆盖面广,试题能够抓实双基、突出重点。立足教材基础知识点。基础知识是在学习和深造的基础,万丈高楼凭地起。此次历史命题特别强调学生对知识准确性的考察,其实就是学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选择题部分,突出基础知识的考察最为明显,喜爱重视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试卷也体现了兑现了对学生的学科几本能力的考察功能,主要表现为知识的运用和至少得迁移;材料的阅读能力和材料的归纳能力;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目表述明确简练,强调在教学重点处命题,符合初中生年龄特征和至少水平。这次考试的方位限制在现行教材应当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内,没有偏题、怪题和难题,难度与考试说明的难度几本持平。

二、考试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本次考试的成绩较好,学生基础知识落实的较好,重点知识能认真掌握。此次考试的内容基本上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较为熟悉,答题正确率较高。全卷的各大题得分率都比较理想,解题正确,完成情况较好。大多数学生能采取正确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操作;学生基本能够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信息来解答问题;大部分学生能 认真的按质量完成答卷任务,从材料解析题的得分情况和对问题的表述情况看,阅读材料的能力、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三、质量反思

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篇2

2014 年12 月, 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1], 其中指出考生可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 (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等7 门设有加试题的高考科目中, 选择3 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简称为“7 选3”高考模式。新高考模式下, 信息技术的学科地位和考试形式发生显著变化:学科地位由原来的学考变成现在的高考科目, 由原来的副科变成现在的主课, 学科地位提升至主课范畴。信息技术考试形式由原来的无纸化上机考试变成现在的纸笔考试。学科地位与考试评价方式的变化, 对信息技术现行教学策略提出挑战。

2016 年1 月,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对我市五所普高高二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期末统测。信息技术统计的满分是35 分。考试的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考试基本情况如下表1 所示:

表1 数据显示, 五所普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差异显著。通过调查各校授课的信息技术教师, 了解到各校开设信息技术时间不统一, 导致信息技术进度不统一, 考试总体不理想。通过每小题得分率分析 (如表2) , 导致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因素是忽视知识整体性, 教学内容碎片化;不重视概念教学, 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上机操作体验不足, 观察不够仔细, 缺乏技术思想理解;审题不仔细, 书写不规范。

如何在笔试模式下开展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实现上机操作向笔试思维能力的有效过渡, 提高学生笔试作答能力,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主导转变的有效性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 要求教师区分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 合理控制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难度, 大力促进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学校采取“选课走班制”, 打破原有“行政班”, 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比较原来“行政班”信息技术教学, “选课走班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7 选3”模式下, 我校信息技术课制定了技术“走班制度”, 分成选考A班类, 学考B班类。分别确定座位表, 任命班长 (负责点名, 上课纪律) 、学习委员 (汇总作业, 传递信息) 、各班小组长 (收发作业) ,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生学科期末总体评价。

“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学场地灵活切换, 以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因此采取上机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将计算机教室与普通教室结合进行教学, 即针对具体教学内容, 选择计算机教室还是普通教室, 例如:进制数转化、计算机编码原理、ASCII编码、汉字编码、存储量的计算、颜色的表示方法等偏理论教学内容, 适合采用普通教室。笔者认为, 结合多媒体投影仪, 板书讲授,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避免学生注意力转移在计算机上,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反, 对于涉及软件操作体验与问题解决情境设置, 教学场地选择计算机教室展开, 培养学生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高考模式下, 将过度依赖上机操作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 应重视概念教学, 理解技术背后的技术原理,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教师演示, 任务驱动, 学生跟练”的机房教学模式, 运用教学软件“点这里”、“点那里”等口语式操作示范都需要转变。在纸笔模式下, 对知识和原理深度剖析, 多问“为什么”, 比如:为什么图层没有显示出来?为什么控制动画的按钮没有作用?通过分析2015 年10 月的浙江省第一次“7 选3”技术试卷, 试卷的题型与考查内容倾向于这些“为什么”, 更加注重学生对操作性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纸笔形式下, 学生失去软件自动化帮助功能, 不能在答题过程中不断尝试与修正机会, 比如:以往上机考试中, Flash添加动作命令可以运用“脚本助手”, 即使在不是很清楚脚本动作命令语法格式的情况下也能轻松书写正确动作命令;而现在的笔试中, 需要学生完整书写动作命令, 分清动作命令添加对象是“帧”还是“按钮”, 鼠标触发事件是什么。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采取黑板板书, 动作命令语法及书写格式, 要求学生在Flash软件设置题目要求的脚本动作命令时, 关闭“脚本助手”, 采取键盘输入动作命令。通过Flash纠错辅助功能, 让学生慢慢理解动作命令, 培养学生转化“操作技能”为笔试能力。

新高考模式下, 注重学生计算思维培养, 强化思维训练[3]。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计算机应用软件, 而是分析问题, 对问题进行重构和建模, 将“内化”的操作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对计算机及软件的工作原理和特征有更充分的认识, 强调学生思维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笔者采取“学案导学”巩固学生计算思维, 将教学重难点以“任务要求”形式放在学案中, 让学生通过预习并尝试借助软件操作体验来解决学案中的问题;课后采取“一课一练”, 精选历年学考高考题、新题、好题, 让学生将操作知识应用于笔试;采取“专题突破”、“专题复习”, 如:计算机进制数转化专题、计算机计算专题、Excel专题、VB数据类型、循环语句等进行精讲;将概念性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形成“思维导图”。

新高考模式下, 笔者认真解读《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指导意见》, 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设计, 将上机操作与纸笔练习有机结合, 加强“命题”研究, “教考”结合;将网络资源与传统资料的结合, 资源共享, 统一教学进度, 加强校际校内之间交流合作。

三、学生主体提升的有效性

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根据自身特质、科目高考竞争力、高校专业要求、个人职业规划来选择科目, 学生要尽快适应新高考模式, 适应“走班制”。笔者对技术课堂进行强化管理, 采取多种措施弱化学生机房“开小差”动机, 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如:机房硬件还原卡, 屏蔽监控技术, 典型学生谈话疏导, 学习任务完成奖励, 学科竞赛促教学等。

学生自学有效性提高。由于教学场地、教学师资、教学课时等条件的限制, 教学计划与进度、课时的冲突, 采取“学案导学”策略。学生通过学案导学, 提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 当天所学知识检测与课后拓展延伸检测。笔者严格控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不超过20 分钟) , 精练任务安排, 不占用其他科目时间。

学生课堂积极参与性提高。教学情境合理创设是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基点, 笔者精心设计情境, 激活知识, 注重生活实际引入教学,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如在信息技术第1 节课, 采取介绍前沿技术、未来技术, 科幻电影片段视频观看的手段, 引入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双面性, 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 正”、“反”, 进行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与展望知识的讲解, 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兴趣。在Excel复习课中, 笔者采取基于网站的学校汉字使用情况调研报告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对于普高学生, 作文用字量的多少反映了普高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用字教学是否有效。通过学生用字量、用字频度的调查, 可以让教师发现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 。表3 所示为数据汇总的结果展示。

学生课堂巩固有效性提高。笔者采取“趣、精、活、思”四个步骤进行, 兴趣是开启课堂教学的起点, 精讲精练是巩固知识的根本。如:Photoshop操作性的PSD文件, 学生操作完成后, 教师可以围绕主题设置“故障”填空题, 让学生在Photoshop操作体验中发现“故障” (错误) , 解决问题, 如某图层不能进行操作, 原因是什么?文字图层能否设置滤镜操作?让学生活学活用, 借助软件去制作精美的作品, 如运用Excel统计月考成绩, 运用Photoshop设计精美的广告创意作品等。反思总结是巩固知识的终点, 也是新知识的起点, 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捷径;教学的难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也是最容易犯错的地方, 让学生在“犯错与改错”的思辩中成长, 巩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双向互动, 有效沟通

新高考模式下, 信息技术师生互动形式多样化, 师生有效沟通, 增进感情, 利于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互动。从教学情境中互动, 正面引领, 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机房教学, 更多的倾向于“为什么”。教师通过“设疑”, 学生“设问”等方式, 深入挖掘技术原理, 比如:“错误百出”的Flash作品, 让学生观察, 操作体验, 分析原因, 解决问题;再比如, 讲解数据压缩的概念时, 演示包子与气球的压缩的动画, 形象讲解有损压缩与无损压缩。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形成“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用计算机处理”的思路。在课堂讲授中, 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比如:Excel中数据显示:“##”、“#DIV/0!”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请学生帮忙解决, 解决以后, 给予学生表扬与肯定, 让学生获得成功喜悦。

在作业评价中体现师生互动。选取“典型作品”进行师生互评, 包括好的作品和差的作品, 对共性问题进行评价, 并分析出错的原因, 借助网络学习支持系统, 支持作品在线上传与互评。充分肯定学生完成的作品, 指出有待完善的地方, 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 课后师生互动可以借助班级虚拟学习社区、微信、QQ群等交流工具进行交流, 形成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上机操作的学生成果体验要转变为师生互动体验, 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知识的“内化”, 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这给新高考模式下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许多挑战。因此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结合笔试题型与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重整教学内容, 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完成操作性任务与作品, 更需要深挖作品完成中出现的“问题与错误”, 注重学生思维培养与实践技能的锻炼, 在“7 选3”模式下才能实现信息技术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_zt/142002594919058137.html.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4:1.

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篇3

[关键词]闭卷考试易错类型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115

2013年,我校政史科教师为适应政史科闭卷考试的新形势,进行了《闭卷考试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校本课题研究。从当年上学期开始,我们对本校学生的政史学科各次考试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初中学生历史学科考试常错题型及其对策。

一、考试题型、考查能力及存在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历史考试中,单项选择题一般侧重考查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而近年广西各地中考试题的单项选择题中大多提供了课本以外的新材料,形成新的问题情境,并与课本主干知识结合来命题。即现在的单项选择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在对我校各次考试试卷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做单项选择题中,学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知识储备不足,史实记忆不牢,知识内容张冠李戴;二是对单元知识体系没有形成整体认识,未能构建知识网络;三是对历史现象缺乏正确的分析与认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到位,不能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

例1: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在1862年慈溪战役中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A.戈登B.西摩尔C.华尔D.瓦德西。这是一道典型的记忆型选择题,但测试时仍有部分学生做错。

例2: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欧洲扩展到亚洲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C.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这是一道考查同类事件比较的题目,从该题得分率较低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单元主线的梳理及对历史事件的比较能力还有待提高。

例3: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总兵力近4万人左右;抗战胜利时,人民武装达到200万人左右。这表明抗日战争及其胜利的意义是()A.壮大了人民军队B.洗刷了民族耻辱C.指明了中国的前途D.人民付出重大牺牲。这道题学生的得分率不高,从中可以看到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仍需要加强培养。

(二)材料分析题与问答题

历史考试中,主观题包括了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其中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它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解决问题及文字表达等能力的综合考查。

问答题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准确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清楚历史事件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互动与结合;同时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过程和方法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对我校学生考试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主观题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基础知识不过关,史实记忆不准确;二是阅读材料的能力尤其是图表型材料的能力不强;三是没有掌握历史发展主线,不能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迁移能力弱;四是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对专有名词记忆不准确;五是审题能力不强,对题意理解不透,抓不住题目的关键词;六是答题不够严谨、规范,语言表述不准确,错别字多。

例1: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部分学生回答“设立伊犁将军”,这反映出学生不能正确区分清朝早期和晚期加强对西北地区管理的措施,史实记忆不准确。

例2:当问洋务派创办了什么类型的企业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答民营企业的,有答地主阶级企业的,有答重工业企业的。当问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时,有答资本主义性质,也有答资产阶级性质或资产主义性质等。这反映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内涵没有掌握好。

例3:当问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影响时,一部分学生答成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关于“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只答设伊犁将军,漏答了设置哨所和派军队驻扎。这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好。

二、应对措施

(一)加强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记忆

熟练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不仅是快速、准确完成选择题的基本条件,也是完成材料分析题、问答题的保证。可以说,没有足够的历史知识储备,是不可能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尤其是在考试形式由开卷转为闭卷的情况下,准确无误的史实记忆更为重要。为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中考方案》出台后,备课组按照《考试说明》和课标的要求,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归纳整理为复习提纲,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早读课记忆和背诵,利用课余时间巩固知识点。

2.单元复习中,以填空题的形式将单元知识网络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完成填空部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单元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同时也强化了知识的识记。

3.每周按单元复习进度进行一次小默写。

4.帮助学生找到记忆的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巧记知识。比如《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按由南向北的方位记为“广厦福宁上”;《马关条约》的内容归纳为“二亿三地四口开工厂”;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为打败了……赢得了……确立了……促进了……对……产生影响等等。

(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是做好材料分析题及新形势下的单项选择题的基础。阅读理解材料及解答问题的能力高低,直接拉开了学生分数的档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加强了这一方面的训练。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论从史出的思想。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材料,教会学生从材料中找到关键词句,掌握材料主旨并将材料与教材结论相结合。

2.训练中,通过习题训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求学生拿到题目时,先看题目设问,明确此题考查什么知识。其次,阅读材料,包括材料的出处。在材料的阅读指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看三种标点符号:句号、分号与省略号。通过这些标点给材料分出层次,再按不同层次圈出本层次中的关键词,明确材料的主旨,获得有效的信息。再次,思考材料提供的信息与设问的关系,并找出其与课本知识点的联系,在脑海中回忆课本相关的历史结论。最后,按题目的要求作答。解答材料题的四个原则是:第一,看前缀,决定答题的范围。如果是根据材料回答,则运用材料找答案;若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则答案不局限于材料提供的信息,还要与课文相结合。第二,看分值,决定答题的要点数量。第三,看标点,决定阅读的重点。第四,看限制词,决定答题的文字表述方法。题目中若是出现“概括、特点、观点”这几个词则要归纳材料句意,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表达出来。

3.加强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教学。所谓主干知识就是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并对今天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在历史教材中前后连贯,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在单元复习中,教师通过导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网络,从一个知识点开始,逐步扩展到单元知识网络进而到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的知识结构。在学生自主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再展示课件,帮助学生加以完善。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一开始会感觉很吃力,但当他们逐步适应这一方法后,就能较好地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在专题复习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某一阶段特征进行归纳、概括,以及对这一阶段中主要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历史概念是人们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最本质的认识,它反映着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时,首先要讲清史实,给学生提供相关史料,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形成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如“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概念贯穿整个中国近代历史,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其含义?在复习中,可以要求学生整理出近代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掌握中国主权不断沦丧的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半殖民地”的含义即是“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接着通过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等史实的复习,使学生理解“半封建”的含义即是“形式上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三)强化训练,规范答题,避免无谓的失分

针对学生答题的不规范,我们强调学生答题时要按题目设问的顺序写上序号答题,避免不按顺序答题失分;答题要点化,语言简洁;对专有名词的使用要准确等等。

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篇4

高玉美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共两大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计25小题50分,第二大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5小题50分。

1.试题紧扣课标要求,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又有所创新,内容比较丰富,不超纲

2.选择题量适中,体现新理念,难度比较适中,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3.材料题要求学生能读懂材料,理解材料,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回答,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二、成绩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较高,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较好。学生总体得分情况较好。

2、学生的材料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逐渐加强。但对于中等难度的材料分析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3、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角度把握不好,容易漏点。

4、学生还不能熟练运用以史论证的方法和观念。

三、存在问题

1、概念混乱,学科知识记忆不准确,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

2、语言不规范,概括归纳能力较差。

3、理解掌握知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缺乏历史知识相互联系的基础和能力。

4、不善于读文言文等信息,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掌握设问的要求,知识迁移能力差等。

四、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认真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高考方向

2.提高课堂效率,狠抓三基,加强知识巩固、知识迁移与应用。

3.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积极性。多鼓励、不打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落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享受学习的快乐。4.在课堂上及课堂外对学生加强对材料分析题的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材料。

初中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篇5

巧家县药山中学 杨友华

时光流逝,我们迎来了全市期末统考。统考让我们了解到我们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来年新学期的教学。下面通过对这份试卷的分析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现将统考情况分析如下:

一、全年段考试成绩分析:

全年段参考人数为420人,平均分为52.2分。其中80分以上为87人;及格人数为179人。总体成绩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及落实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试卷分析:

这份试卷难度适中,紧扣中考考试大纲及教材的要求来出题。但由于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且本学期的知识以植物学为主,而学生平时生活中较少了解植物,导致整体答题得分不理想。

主要失分点和原因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第7、11、12、13、15、24、25题

以上7题错误较多,其中第7题错误率最高,此题选项C的描述不清楚,导致学生错选。第11、12、13题错误的原因是对知识点掌握不熟而造成的。第24、25题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些接触较少,导致易记错而造成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第42题学生失分率较高,主要是平时教学中少接触及学生对题目的不理解。

第44题学生得分率较高,学生基本都有掌握生物的四个特征。第47题:(1)学生基本上都能分辨出动植物细胞。

(2)失分原因主要是:学生审题问题,题目要求填写字母代号学生多数写出结构名称,写字母的也出现多写、少写。

(3)出现错别字失分较多,如“遗传”→“遣传”,“移传”。

(4)很多学生知识点记错,多数填写为调焦距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1)错别字,语病较严重。

(2)答题不规范,不严谨。

(3)审题不够细心,如第35题,将“湿度”看成“温度”。

(4)探究题的解题要领未完全把握,表述不清楚。

(5)部分学生答案不符合材料分析题题意,知识面较窄。

三、教学建议:

根据以上学生答题情况,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多强调学生知识点的记忆落实。

2、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加强生物学专业术语的要求;加强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应多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多训练学生审题细致,提高理解题意的能力。

3、在教学中相关的知识点应多引深,多理论联系实际,且及时传递社会热点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

四、对试题的评价:

总体难度适中,各章节知识点分配比例合理,能基本考查知识点,能将知识点灵活考查,且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且题型及内容具有时效性,反映当前社会热点和先进的环保理念。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发挥主观思维能力,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

2012年秋季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 质量分析

巧家县药山中学 杨友华

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试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二大题型,本套试题立足于教材,符合昭通市初中生物教学要求,试题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体现一定的能力测试导向,考查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适中。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40题,60分。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满分50分。失分最多的是12、22、25题,整体做得较好。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答题存在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不会联系生活现象。

4、试验原理弄不懂,没有深入研究,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二大题,填空和识图作答题,共6题,40分。

本块失分较多的有43、45、46等题,反映出学生审题不仔细,慨念模糊等问题。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字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与学生写字基本功较差有关。

2、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生物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背练习册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对生物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这些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与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针对本次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对照课程标准,细化教学目 标,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加强对学生规范应用生物学术语、规范答题的训练,避免不必要的失分。3.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然后按需而

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5.加强与家长、班主任的联系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理解记 忆、灵活应用的能力。

2013年春季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考试 质量分析

巧家县药山中学 杨友华

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一、试卷总体情况

本次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制订的《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命题思路明确、试卷编制规范,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有利于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重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覆盖面全,题量适中,难度适宜,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内容丰富,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特别注重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一份比较理想的生物试卷。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两个大题,卷面满分一百分。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40题,60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失分最多的是第8、15、21、23、31、36、39等题,整体做得较好。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答题存在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不会联系生活现象。

4、试验原理弄不懂,没有深入研究,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共7题,40分。

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字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与学生写字基本功较差有关。

2、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生物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背练习册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对生物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这些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与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基础不牢固的同学得分是比较低的,就是没有把知识点记牢固,没有吃透。

三、考试反映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把问题解决好;

4、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与灵活应用。

整改措施: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要深入了解。

3、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

四、考后的感想与反思

从这次考试可看出,在生物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教师要转变生物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生物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然后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强烈呼吁学校尽快把实验开通,想法设法创造条件做好课本中的每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改变用录像、演示实验等代替学生实验,更不能用讲实验代替学生实验。多做一些探究性实验,最好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可以使遇到同类问题得以借鉴。

4、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再背下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一些生产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多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5、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6、恰当选择和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自制教具,充分运用实物、标本、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重点、难点及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尊重学生,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2013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生物期末考试 质量分析

巧家县药山中学 杨友华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今年的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试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二大题型,本套试题立足于教材,符合昭通市初中生物教学要求,试题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体现一定的能力测试导向,考查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适中。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40题,60分。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满分54分。失分最多的是8、15、24题,整体做得较好。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答题存在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不会联系生活现象。

4、试验原理弄不懂,没有深入研究,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二大题,填空和识图作答题,共7题,40分。

本块失分较多的有42、45、47等题,反映出学生审题不仔细,慨念模糊等问题。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字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与学生写字基本功较差有关。

2、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另外,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生物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背练习册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对生物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这些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与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针对本次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对照课程标准,细化教学目 标,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加强对学生规范应用生物学术语、规范答题的训练,避免不必要的失分。3.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然后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篇6

高二历史(文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本次考试是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的阶段水平性测试,主要目的是考查文科班学生达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评价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反馈依据。

二、命题依据: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本次参与联考的六区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实际。

三、命题原则:

1.内容选择体现主干性和基础性。以课标要求为准则,以考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题量适中,分布合理,不出难题、怪题和偏题。

2.能力要求体现学科性和发展性。落实新课改理念,适度考查学科能力,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融会贯通,联系现实选编材料情景型题目,着重考察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3.试题指标体现科学性和目标性。语言表述要规范准确,结构简明,目标有效,答案与评分标准合理,确保考试具有适当的难度和较好的区分度。

四、能力与目标要求:

1.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重大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过程)。

2.材料的阅读与运用(阅读、理解、整理历史材料,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3.历史阐释(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事件、观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及其本质)。

4.探究学习(联系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鼓励创新)。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主义、人文主义、世界意识等)。

五、命题范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全册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六、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卷满分为100分。

七、试卷结构与难度:

全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其中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2分,计70分;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30分。

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篇7

关键词:历史开卷,问题,应对措施

由于学生对开卷考试的认识, 存在种种错误认识, 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和学生都不满意,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 就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错误认识进行了分析, 摸索出一些应对开放性考试的措施和策略。

一、学生对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错误认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我们发现, 大多数学生在重庆中考历史学科考试成绩不理想, 这与学生的错误认识是紧密相关的。我在历史课教学中, 由于重庆中考历史学科是开卷考试, 发现学生对开卷考试存在几个方面的错误认识。

第一、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和历史知识的积累。我所在的学校, 初中历史课比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课程, 是被称为“副课”、“小科”。由于中考时, 历史学科占的分值50分, 所以大多数学生和一些家长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历史课被边缘化, 甚至个别学校领导也重视不够, 从而导致七、八年级历史教学的某些不到位, 致使许多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差, 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时间、朝代概念都没有, “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由此看来, 进行新课程改革, 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综合业务水平要求较高。实际上, 从业务能力上, 别说一些老教师或“改行”的教师, 就是部分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在七、八年级, 大部分历史教师并非科班出身, 他们往往是语、数、外等科多了的教师, 或者过几年要退休的教师被领导“照顾式”的安排教历史的。试想这样怎能真正保证历史课的教学效果呢?尤其历史这一学科, 如果一开始学的历史观点不正确, 以后再要改变就是很难的。

九年级的历史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 然而由于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 所以, 学习起来必然感到稀里糊涂, 不知所云。这也就给九年级历史老师的历史课教学, 提出了新的难度和更高的要求。所以, 九年级历史教师在上课时, 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 不得不额外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 这就增加了教学时间和容量, 导致多数教师感到课时过紧, 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必须提升初中历史课的地位, 重视历史课的学习的意识, 加大初中历史教学的力度。

第二, 重视资料轻轻课本。近年来, 重庆历史中考, 要考六本书和重庆历史, 政史合堂, 时间是90分钟, 中考涉及的内容真不少, 由于有的学生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历史课, 这会让学生望书生畏, 让学生失去了靠好的自信, 转而产生了对资料的依赖。把课后复习的时间花在资料上, 练习资料上的题, 梦想资料上也许会有一模一样的题目, 会有现成的答案, 而很少去翻课本, 这是舍本逐末的。

第三, 抄得多就考得好。因历史考试可带课本和历史地图册, 许多学生为充分利用好“开卷”, 大多不相信自己, 生怕漏要点失分, 便将自己感觉正确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搬到试卷上, 他们大多不经思考就将查阅到的所谓的正确答案生硬地往试卷上套, 导致所查阅的内容与题目结合不紧, 或答非所问, 既浪费时间, 又做了无用功。

第四, 见考题就翻书。为确保答案的正确, 很多同学做试卷时喜欢见题就翻书, 由于平时不烧香, 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基本的历史知识没有去记忆, 一个简单的选择题, 就要翻半天书, 才能找出一道题的答案, 更不用说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题了。同时, 也感到时间不够用, 大多不经思考就将查阅到的所谓的正确答案生硬地往试卷上套, 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第五, 开卷不用记忆。开卷考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基本知识点不需进行记忆的想法, 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开卷了就万事大吉, 都相信自己的抄功。事实上, 历史学科中考考题灵活, 注重联系实际, 历史学科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次考试都是以知识的记忆、理解为基础的, 开卷不用记忆的想法是不对的。

二、教师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学生认识上的误区, 结合这几年历史开卷考试情况, 我觉得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端正学生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

开卷考试仍旧需要记忆。开卷考试时, 思考空空如也, 抄书无从下手, 这是在考场常见的情景, 主要是学生对历史考试很少作记忆准备的结果。学生没有必需的知识储备, 对课文内容和基本知识点很陌生, 考试时影响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因此只有学生有了历史知识熟练的记忆, 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才能在历史考试时取得满意的成绩。

2. 课本比资料更为重要。

课本是学生参加历史中考的依据, 上课时把笔记记在历史书上, 不要记在笔记本上, 学生重温起来感觉不是那么陌生, 而有的历史资料是不适应重庆中考的, 不是根据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材编写的, 更重要的是资料上一般不会有和试卷上一模一样的题目, 查不到答案还浪费了时间。

3、做好应试技巧的训练。

解题时要整体把握试题, 给毕业班学生训练, 近3年的重庆中考历史真题, 考试过程中要求学生应该精心审题, 先易后难, 并注意书写, 做完后反复检查, 历史开卷考试注重能力的考查。因此, 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解答材料题和探究题时一定要思路清晰。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5页.

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篇8

我校组织了2015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工作,考试结束后对我校全体教师要求认真分析自己的学科成绩并要求写出自己的试卷分析与反思,我们也通过分析各班和各个学科的的成绩和上学年期末和本学年的期中考试进行比对分析,现将期末考试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数据统计

1、一年级、二年级,无论是从平均分还是从优秀率方面都在后面,二年级数学及格率处于中游。从数据分析来看,一二年级和前几名对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平均分相差最多18分,及格率相差最多20个百分点。一二年级我们不止要保证及格率还应该保证优秀率。对于学差生的培养和提升是我们一二年级老师应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数据分析

2、三年级较好,数据显示我们的各项统计都处于中游,和前几名的优秀年级对比我们的平均分差距不大也就在5分左右,语文数学的及格率存在很大差距,英语及格率很好100%。这就要求我们三年级老师把好及格率这一关。

3、四年级:语文成绩统计不好,各项都比较靠后。数学英语处于中下游。语文数学平均分和前几名对比相差在12分左右,英语相差在5分左右。四年级也主要体现在平均分和及格率的差距上尤其是及格率相差很多。

4、五、六年级从各项数据上看,都处于中游,其中六年级语文及格率偏低。

五、六年级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同前几名对比分数差距不是很大。

三、总体分析

学生总体来说考的不是很理想,平均分、及格率和兄弟学校对比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三、五、六年级相对较好,语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看了一下各位老师的试卷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如下。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致使平均分、及格率偏低。考试的内容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考试,题随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张试卷并不只是针对学习较好的同学的试卷,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是我们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2、试卷分析中老师们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书写潦草、答题不认真仔细,中高年级审题不清。这确实也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们平时要严格要求,使之形成习惯,尤其一二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3、各班的中下等生偏多,致使我们的各项数据统计都很低。小学阶段我们不能让大部分学生掉队,及格不应是我们对学生要求达到的最终目标,而应该是在85分优秀以上的人数占的比重大。如何抓中间、促学优、消灭不及格是我校全体教师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4、通过我们观看试卷语文写作方面。学生的作文分数普遍较低。平常教师训练的不够,致使作文题学生对于作文的整体把握不够,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是在一味的要求字数的多少。

5、通过看老师们的试卷分析,老师们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就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差,所以很难形成能力,致使这方面丢分太多。各个年级在阅读理解方面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所以也就很难答题。

总之基础、习惯、能力是我们面临提高的三个重点。

三、改进措施:

1、各位任课教师要狠抓基础知识。认真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对于学生的作业要求一定要严格,今天要学生学会什么、要学生掌握什么、要学生预习什么、通过作业和检查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一方面我们通过教师平常的做法和考试成绩不难看出。

2、老师课上所教的知识除了我们的课上巩固练习以外、课下的作业、练习同样很重要。课上教师要精讲多练,最大限度的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教师每讲完一个问题要辅助相关的训练。所谓的精讲多练,还需有教师在课下备课时多下工夫,今天我要讲什么,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另外我们在练习课和课下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多做有效题,练习题的设计不能盲目性的贪多,更主要的还是应该有很好的针对性,从而培养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增长能力。

3、对于平时学生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严格把关,日日有检查、周周有小结、月月有回顾。让学生养成不拖欠的好习惯。

4、家是学生学习的第二环境,但也是学生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和家长勤沟通,及时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只有我们和家长齐抓共管才能收刀良好的效果。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分析与反思 篇9

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试卷题型分三大类:选择题、图表和问答题。本套试题总体评价很好,但对于试卷的作答出现了如下几点问题:

一: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自信心不足,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如一些问答题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答不准确,其中很多优生都是吃亏在这一题上,书上现成的知识点,考前刚领着两个过了一遍,结果仍是这样。甚至连经济危机的特点,有个别的优生竟不知道从书上抄,却自己总结。当询问他们为什么放着现成的答案不用时,学生们竟说:他们认为不会那么简单。

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一些重要知识点也掌握了,但不会运用。三:教师过于相信学生,整理资料力度欠缺,对一些知识点在自认为讲透的情况下没让学生及时整理归纳。

历史期末试题的启示和体会

1、注重教材资源:试题中材料、题目情景可能来自课外,但答题、知识要点均在书本上,所以要注重教材。

2、重点知识强调基础:主要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训练培养学生专题意识,把握热点、焦点。

3、培养认识历史问题能力:要体现新课标精神,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要有浓烈的时代气息:要具有基础性、灵活性、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融为一体,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与时代同步。

整改措施:

第一:端正学生思想,帮学生树立自信,让他们认识到考试时试题的不确定性,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当然,如遇到难题,更应冷静分析,沉着应对。

第二: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每周的早读保证任务布置到位,力求高效; 第三:注重结合会考题型和最新试题加强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做题的训练力度,并尽可能给学生改出分数,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同时结合试题传授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注重战略战术,既要相信学生的实力,也要给学生整理补充必要的参考资料。第五:要始终瞄准优生不放弃,既要坚定他们必胜的信心,也要借此机会给他们施加一

定的压力,让他们端正思想,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第六:严格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篇10

安定区红堡学校

2014年7月14日

本学期我校在学区的正确领导下,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教师专业搭配不平衡、个别科目缺少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的困难,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前半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并于7月7日至7月9日对小学5个班和初中1个班(其中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九年级已毕业,初中八年级全区统测已提前考完)进行了学习质量检测。本次检测本着科学、公正的原则,采用插班安排考生,交换监考,集中阅卷的方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教导处成立专人对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成绩真实有效,是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参考。现就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小学部

小学成绩总体略有提高,但三年级语文、六年级数学,由于以往任课教师请假,临时安排的教师专业不对口,或对学情不了解,教法欠妥当,导致成绩与学区其他学校、全区其他学校差距比较大,直接影响了我校、我学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初中部

初中九年级成绩下滑明显。九年级七科成绩都特别低,数学、历史、化学、物理均分仅为40 来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中考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七八年级比较九年级来看,成绩略有提升。尤其是八年级,在全区评比中居于中游,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学校领导未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对理论理解不深,又不够务实,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和深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没能给教师以必要的要求与指导。

二、个别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进取心不足,不能借助高效课堂的构建改变自己以往简单机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把高效课堂当成投机取巧的保护伞,工作效率低下;个别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不强,责任心不够,对班级的管理缺乏热情,没能体现出精细化。

三、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变更频繁,给师生心理上造成不小的波动,带来了新的不适应,同时造成部分学科难以顺利开展,也成为教学成绩下滑的一大原因。

针对上述情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加强激励机制,带动师生的积极性

学校将结合《安定区教职工考核细则》的相关规定,及时对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并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教师彻底摒弃“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积极主动、满腔热忱地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同时也要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通过树立先进,带动后进,结对帮扶等形式,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教育追赶战略夯实基础。

二、抓好教学“小事”,提高课堂效率

早晚自习的跟班,练习册的讲解与辅导,作业中错别字的标示与更正,这些教学中的“小事”,反应在教学质量上就是大事。因为它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外在条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基础。只有重视这些小事,干好这些小事,才能有效解决缩小差距、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难题,使各项目标落到实处。

教导处要结合学校计划安排,切实抓好教研教改工作,以构建高效课

堂为抓手,使各项工作常规化、具体化,并力争使之得以落实。要继续实行分组赛课制,各包组领导要积极组织负责,协调好组内关系,使这项活动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应特别注重评课交流环节,通过授课教师说课、自评,听课教师评课和学校领导总结反思等形式,使每一位与会教师都能发现问题,寻求方法,实践探索,最终得以反思提高,为课堂效率的提高夯实基础。

三、实行学校领导包班(组)制,抓好各年级质量提升

小学六年级、初中九年级在本次考试中成绩不甚理想,直接影响着学校、学区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学生成绩的提高。鉴于这种情形,学校领导要勇挑重担,深入五个教研组,指导配合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齐抓共管,共同致力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成绩的提高。各年级组的成绩与包班领导的考核挂钩,力求切实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篇11

李大波

一. 试卷分析

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采用市教科院试卷。总的来说试卷能比较客观的反应学生对book5(必修)和book 6(选修)知识点的掌握,但与湖北高考题相比,这套在第四部分多了一个短文填空题(满分10分),增加了题量,也相应的增加了学生的难度。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间上安排不过来,导致有些题空缺,失分。

听力题难度不大,但重理解。有很多选项带有明显的诱导项,学生在听题时如果不从整体理解,就会失分。听力最高分27分,及格人数较多。

单项选择题考查词汇比较典型和基础,涵盖了两册书本的重要词汇。相对来说此题得分较高。最高分9分。

完型填空题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词汇的运用能力。我们的学生在了理解文章大意上不够,导致很多上下文推理题失误,也导致对文章意义深化的理解不够。但学生的一些基础词汇还是能够掌握,基础分能得到,最高分24分。

阅读理解题包含了遭遇洪水(记述文),种树圆梦(记述文),新产品介绍(说明文),未来机器人(说明文),子女教育(议论文)五篇文章,话题与学生比较接近,学生易于掌握。在深华的题意上学生容易失误。最高分34分。

完成句子包含了这学期的大部分知识点。现在分词作状语(71),省略(72),虚拟语气(73),倒装(75),强调句型(78),it作形式主语(80),时态(74,79),从句(76),词汇(77)。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上理解力不够,导致很大的失分在于结构不完整。主要得分是71,73,75.最高分10分。

短文填空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大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做题,加上时间不够带来的心态紧张,学生只能抓住几空,如82,83,85.87,但词形没有注意充分。

作文的话题是我们学过的文章,也比较熟悉。还是由于时间问题,学生在作文时语句不够流畅,有些乱,想表达多一点,但又缺乏层次。学生的基础表达不强。而且字迹不够清晰。

二. 反应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缺漏多,遗忘率高。

2.推理判断能力较差,语言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3.写作语病多,中文意思重。

4.听力习惯不够好,解题能力不强。

5.书写态度不好。

6.考试心理素质不强,遇到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差。

三.后期任务

1.加强词语,词组,重点词汇句型教学,平时多操练,狠抓过关。

2.加强阅读技能训练,尤其是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增强语感能力,紧盯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多读多背优秀句子段落,强调语法和词汇的运用能力,提高语法和写作。

4.多关心鼓励“学困生”,树立他们学英语的信心。平时作业布置上要兼顾他们的能力需求。

5.强调英语书写习惯。

6.多进行大型考试训练,增强应试心理。

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篇12

一、关于试卷分析

1、创设试卷的策略思想

本次命题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试卷中把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如:听力题的一题、二题;笔试题的一题、二题等,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确立以听说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读写跟上的原则,试卷从教材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着重考查学生听力、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在试卷的设计上,增加了对学生活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如:听力题三、四题;笔试题的三、四、五题等。试题难易适度,题型灵活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2、试卷考查的内容

本学段教学的内容:(1)能听懂,会说所学对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2)能听,说,认读98个单词并且能听,说,读写54个单词和进行简单的运用。(3)能了解简单的中西文化知识。(4)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三年级已经掌握了26个英文字母及简单的问候,能做简单的表演,在此基础上加深学习。巩固性试题有听力题三题,笔试题二题A部分。

3、试题的分数权重

试卷满分100分,听力题40分,笔试题60分。知识型、能力型的分配比例为4:6。

4、试题的难度、信度和效度。

5、听力部分

听力测试满分为60分,分别为:

一、听录音,判断正误;

(1)、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2)、听录音给下列图片用数字1,2,3,4,5标上序号;

(3)、听录音,根据所听到的内容,把左图与右图用直线连接起来;

(4)、听录音,根据录音内容涂颜色;

(5)、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语,将其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听力部分得分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失分较多的是第四题,学生有的不能认真审题,理解判断能力较差。

6、笔试部分

笔试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分述如下:

7、看一看,选一选,是属于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意思的认识。失分率较低。

8、将下列单词分类,完全都是平时所熟悉的四会单词,考察单词的记忆能力,部分学生的失分原因是学生的单词记忆不够牢固。

9、情景选择,内容都是书上平时的对话内容,部分学生做得很好,但也有很差的,原因是因为不能弄清楚句子的含义故不能准确找出答句,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整体认读综合运用能力。

二、关于答题情况

本试卷共两部分,听力部分,共四道大题;笔试部分,共五道大题。

1、得分情况

年级人均分达到90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57分。85%的学生达到优秀,良好占8%,一般占6%,不及格占1%。

2、失分情况

听力题第二大题听音选词第一小题失分较多,A.read B.ride C.pass 正确答案为B,一些学生没有分清read和ride, 所以选错了。笔试部分第一题将单词补充完整,有的需要填一个字母,有的需要填两个字母,有些学生是不会拼写单词失分了,有些学生是马虎了,只填一个字母失分了。笔试题第三大题第三小题失分较多,学生不知道now的位置。还有第五题单项选择,对题率为70%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特殊疑问词的运用,句意不理解,第三人称单数的运用等。

3、对学情的分析

(1)从卷面反映出85%以上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答卷书写较以前工整、干净、认真、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学习基本功训练效果显著。

(2)基础题型普遍完成较好,如听音选图、看图判断学生的得分都较令人满意。

(3)学生对单词补充的选择,都较以前进步不少,有60%-65%的同学能顺利完成。

(4)试卷表明,学生对句子的意思不能完全掌握,透视出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

考前预测与结果基本相符,尤其是基础题的得分率与预先估计的十分相像,这说明我们的教学夯实了基础,抓住了重点。排词组句四道题中有两道是书中句型,学生完成很好,另两道句型相似,改了单词,有些学生不会变通,这是事先未想到的。

4、对教学成败的分析

教学中注重正确的语音输入,创设情境理解语意,加大基础知识的训练力度,才使得本次考试得到了较好的成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但还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面狭窄,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差; 以上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加强。

三、学校学科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引领

2、课堂教学模式不灵活。

四、今后采取的措施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的训练,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常抓不懈。词汇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熟练地用英语读和写;能否顺利地用英语思考。从阅卷所反映的问题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拼读与拼写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应加强对词的用法及内在含义的理解,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单词的能力,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单词教学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学生在学会了单词的同时,也学会了词的一些基本用法。

2、基本的语法教学一定要与语境相结合。进行语法操练时,要坚持“四位一体”,即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抓住话题,联系语境,确定语法结构,明确语法功能。要重视语法知识对于培养语言运用功能的基础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3、培养阅读能力,在讲解阅读题时,着力帮助学生分析语言材料,而不是核对答案。

4、规范要求、强化技巧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传授知识要过细全面,要求学生要从严,并对学生的作答技能进行规范化训练。

1、努力更新语言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主,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听、读和说的机会,让学生围绕所学内容,并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进行对话练习,将所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少一些机械记忆,多一些灵活运用。同时,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游戏、对话表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既容易又有趣。

3、狠抓基础,培养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必须在扎实和活用上下功夫,因此在听、说的基础上,注意抓好学生的写训练,要求学生在校与老师及同学用英语打招呼。

4、适当增加语言的输入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还应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总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首先要实践,其次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要经常地接触,反复运用。实践越多,提高也就越快。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培养起来的,只要有心、只要用心你的付出就会获得收获,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孩子们的英语水平会越来越好。

总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首先要实践,其次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要经常地接触,反复运用。实践越多,提高也就越快。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培养起来的,只要有心、只要用心,你的付出就会有收获,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孩子们说英语、用英语的水平会越来越好,也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做一个快乐教育者。

三年级英语期末试卷分析

一、整体来看。

本次命题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试卷从教材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着重考查学生听力、理解、运用语言以及书写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度,题型灵活多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听力部分,第二部分是笔试部分。

二、试卷的分析

期末考试初中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篇13

一、考试成绩情况:我校本次期末考试共有240个考生参加,其中平均分56.1分,合格率为49.6%,优秀率为22.5%。最高分100分。总体来看,学生成绩较好,及格率和均分都较高,反映出现阶段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好。

二、试卷情况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采用闭卷试题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题型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型,符合中考要求。

2、试卷的基本特点:(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设计问题情景,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第21小题的四幅图片,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33小题的四幅图片,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美国内战的四大历史人物哥伦布、克伦威尔、瓦特、林肯,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广度,生动了试卷。(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如第31、32小题要从材料中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与所学相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5)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其中第1小题考查的是人 1 类出现的大约时间;第2小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的“红十字”标记;第3、4、5、6、7小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线的开辟的内容;第8、9小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与《权利法案》的内容;第10、11、12、13、14小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容;第15、16小题考查的是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与共同意义;第17、18、19小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与反殖民地的斗争;第20、21、22、23、24、25小题考查的是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第26、27、28、29小题考查的是美国内战与俄日资产阶级改革的内容;第30小题考查的是近代自然科学成果。该题的得分率大约为70%。第二大题是非选择题,其中第31小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内容;第32小题考查的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第33小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美国内战的内容。该题的得分率大约为40%。

三、考试情况分析

1、失分题目:从试卷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失分较多的题是第1、2、15、16、24、26、31、32、33题。

2、学生失分的原因有:(1)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如第1、2题,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获取信息,造成答题困难,从而失分。(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如15、16题,部分同学原因是没有理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与意义。(3)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欠缺。如第24、26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三大领域与美国内战颁布的法律文献,如果学生对课本知识不熟容易出现错误,误选其他项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没能抓准关键词。(4)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如第31、32、33小题失分较多,原因是不能理解材料内 2 容,抓住关键,找出突破口。

四、今后的打算

1、强化训练。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整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适时组织复习和检测,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检测试卷要创新,问题情境要精妙,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比较、综合的能力。

2、个别辅导。对于各科成绩都较好,而历史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全年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3、激发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牵引着他们探究历史的奥秘,靠强制手段强迫他们去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4、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讲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堂课的小结部分都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1)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读懂题,明确问题。(2)加强记忆训练,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3)认真钻研教材,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

上一篇:环保一家人下一篇:学生会演讲稿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