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探讨(精选8篇)
辽宁盖州林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对策
文章就盖州的`林业生态环境现状做了全面的阐述,对造成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就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作 者:马德坤 MA De-kun 作者单位:辽宁省盖州市林业局,辽宁,盖州,115200 刊 名:防护林科技 英文刊名: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171.1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 现状 对策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 地势由北向南, 自东、西向中部倾斜, 东西两侧山地丘陵起伏, 中部平原坦荡。平原占总面积的34.4%、山地占59.8%、水面占6.8%, 故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全省总面积为14.8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土地面积1.5%, 其中耕地408.5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6%, 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4%。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 辽宁以占全国2.4%的农业劳动力创造出占全国4.5%的农业增加值,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31个省 (市、自治区) 中排名第九位,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03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为2.65∶1, 在全国排名第七, 远远低于全国数值 (3.33∶1) ;全省人均地区总值已突破5000美元。可见, 辽宁目前正处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加速期。
一、辽宁发展现代农业现状
辽宁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经济实力倍增, 已经具备反哺农村、反哺农业的实力。同时, 国家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辽宁省相继出台的各项支农政策, 以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大量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支撑。因此, 辽宁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基于对现代农业的理解, 结合我国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辽宁发展现代农业的现状分析应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现代农业量化标准、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业标准化水平、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等六个方面进行。
(一) 为建设现代农业打好基础
从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2009年, 辽宁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综合指标值均位于全国前列。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704.6亿元, 全国排名第九位;农业增加值达到1414.9亿元, 全国排名第十一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58元, 全国排名第九位。辽宁省主要农产品人均产量已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见图1) 。其中人均粮食产量374公斤、蔬菜产量612公斤、水果产量154公斤、肉类产量92公斤。可见, 辽宁省农业经济水平较高, 已经打好建设现代农业的经济基础。
(二) 基本步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
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 它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 可分为农业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等五个阶段。
根据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制定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提出的10项量化标准 (见表1) , 对辽宁农业现代化进行量化分析。农业现代化10项量化指标辽宁都远远高于起步阶段, 部分指标已接近或超过初步实现阶段目标值, 即当前辽宁发展现代农业基本步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
注:*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比重是据“辽宁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统计数据计算, 数据为2006年年末数据
(三)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逐渐增强
从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来看, 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坚持“科教兴农”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载体, 大力引进、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 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 良种覆盖能力。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辽宁省大力实施良种化示范工程, 推广粮食增产技术,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统计, 截至2010年, 辽宁省新建高产示范区219个, 全省五大作物良种推广面积达到4106多万亩, 良种覆盖率高达98%。通过良种推广, 全省共增加粮食产量11.3亿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8.8元。
目前, 辽宁省种业的科研育种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已进入以优质、高产、专用、多抗为标志的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阶段。在海南建立了辽宁省南繁基地, 使辽宁省作物品种的更换速度由以前的10年缩短为目前的3-6年。且在辽北、辽西以及西北等种子生产优势区建成了一批相对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 形成了良种生产能力1.6亿公斤、加工能力增加到2.1亿公斤的基础产业规模, 种子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7个省 (区、市) 550多个县, 蔬菜种子远销23个国家和地区。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已由“十五”期间的36%提高到目前的40%。
2. 良法应用能力。
近年来, 辽宁引进并推广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水稻拋秧、玉米的合理密植、测土施肥、蔬菜多层次立体栽培、马铃薯“三增五推”高产栽培、水果“三避” (主要有水果套袋技术、拱棚盖膜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等) 、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先进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玉米、特色蔬菜、马铃薯、草莓、苹果、樱桃、葡萄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单产, 同时也为这些特色农产品的栽培技术提供了科技保障。
3. 自主创新能力。
农业历来重视创新, 农业成果是自主创新较高的行业, 辽宁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逐渐增强。近年来, 辽宁省相继开展了组培育苗、新品种引进、品种选种、品种改良等试验, 取得了重大进展。
(1) 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改革开放以来, 辽宁省稻谷新育成常规稻品种287个和杂交稻组合21个。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辽粳系列水稻新品种选育。1981年至2006年审定25个水稻新品种, 其中高产品种辽粳326、辽粳454、辽粳294分获1995年、1998年、2001年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2) 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十五”以来,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审定“辽单”系列玉米新品种31个, 目前辽宁省育成与应用的主要自交系有37个。专用玉米育种及配套技术发展迅速, 到2007年, 全省已有22个鲜食玉米专用品种通过省级品种审定 (鉴定) , 其中有普通型甜玉米3个, 超甜型甜玉米5个, 糯玉米14个, 选育出饲用玉米、耐密型玉米、高淀粉玉米、高油647玉米、优质蛋白玉米、爆粒玉米等。
(3) 蔬菜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在蔬菜方面, 辽宁的番茄育种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3年至2007年, 选育出辽园多丽、金冠1号、金冠5号等抗病系列番茄新品种。除番茄以外, 其他蔬菜也硕果累累。辽白12号大白菜、辽葱6号大葱新品种以及黄瓜、茄子、辣椒等在新品种选育、抗病性研究和配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也取得巨大进展。
(4) 果树和花卉产业的发展。在果树和花卉方面, 仅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获得成果数209项, 育成新品种100余个。目前, 辽宁省已形成了以晚熟鲜食品种、中晚熟鲜食品种和中早熟鲜食品种为主的“晚”、“中”、“早”、“加工”为一体的生产模式。除苹果、梨、桃、葡萄等大宗品种外, 蓝梅、草梅等小浆果发展非常迅速, 种植面积超过2万公顷, 占全国的25%。
4. 发展现代农业模式。
辽宁结合近年来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 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 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区。农业经济区建设是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的新发展, 是农业生产力诸要素的重组和优化配置, 是农业生产力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高度集聚而发展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集群。
农业经济区并不是专门划出一块区域搞封闭式开发, 也不是搞完全的企业化运作, 而是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进行建设, 主要立足区域内现有产业基础, 突出产业特色, 拓展发展空间, 扩大主导产业规模及其横向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把种养、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农业的专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由于各地资源禀赋、社会条件等因素的不同, 在农业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主导产业带动型、市场需求拉动型、龙头企业牵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科技实体启动型、乡村组织推动型等多个现实模式, 大大丰富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形式。
目前, 沈阳市各县区 (市) 完成了13个农业经济区发展建设规划, 规划总面积为5251平方公里, 涉及55个乡镇、623个行政村, 108万人。政府将投资2.9亿元, 吸收农民投资6.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200亿元, 农民人均年收入可达到7000元。农业经济区初步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 主导产业发育很快, 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2) 发展都市型农业。都市型农业是指靠近都市, 在城乡边界模糊地区发展起来的, 可为都市居民提供优良农副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高集约化、多功能的农业。都市农业不仅可以提供农业产品, 还可以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
大连依据全域城市化整体规划, 结合各地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概括为“三圈、两区、一带”, 即主城新城都市农业发展圈、黄海城市组团都市农业发展圈、渤海城市组团都市农业发展圈、丘陵山区农业发展区、水源涵养地农业发展区、滨海农渔业风情带。
沈阳于洪区立足亦城亦乡的基本区情,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引导近郊支持远郊, 工业反哺农业, 将“都市近郊版”现代农业作为全区农业的发展定位, 确定了以九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优化农业发展空间,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提升区域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工作思路, 初步形成了陆家工厂化农业示范园、开隆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光辉优质精细农业及加工物流示范园、九龙河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四大发展板块。
(3) 北镇三种创新模式。北镇举全市之力实施“农业稳市”发展战略, 全力打造全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基地, 在抓好科技示范、市场体系、园区建设和名优品牌的基础上, 加大力度、奋力突破, 创新了三种模式, 引领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创新了山地生态农业产业模式。依托山区山水相依、生态良好、风景秀丽、适宜采摘的优势, 集中资金项目, 重点扶持集农业文化、农村文化、山水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 农业产业与旅游休闲相衔接的龙宝峪生态农业基地建设, 打造出山地农业产业新的发展模式。
二是创新了棚菜立体循环生态模式。在总结粮菜间作经验基础上, 结合万亩高产田建设, 示范性建设了1600亩连片、基础设施完备、林渠路配套、主题公园点缀的高科技高标准棚菜增效粮食增产的经营模式。
三是创新了“五位一体”的科技兴农模式。在乡村普遍实施了“看、讲、答、送、帮”的科技普及推广机制。“看”就是加大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让农民亲眼看到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成果, 引领农民自觉接受和应用新的农业技术;“讲”就是制定并落实层层深入的科技培训计划, 将培训的触角延伸到每项产业、每个环节, 让农民真正了解和掌握农业技术;“答”就是完善和建立120农技咨询平台, 增加服务范围和项目, 及时有效地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送”就是继续加强市、乡、村、组四级科技指导体系建设, 特别是通过开展农技人员“百人包百村、科技送万家”活动, 将农业适用技术面对面传授给农民;“帮”就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质量检测、病虫害检测预报等基础性服务的覆盖面, 完善检测设施,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难题, 为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提供有利条件。
以上发展现代农业模式均有利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 推动了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势头, 使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 同时也为辽宁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 农产品质量基本得到保障
从农业标准化水平来看, 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 保障广大消费者食用农产品安全, 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无公害食品认证体系等一系列农产品检测标准, 确保了辽宁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1. 生产标准体系。
辽宁省先后制定实施了蔬菜、水果、水产品、中草药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创建了一批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沈阳、大连两个市率先实施了农产品无公害生产, 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 建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截至2010年, 全省无公害食品生产面积达到7500万亩以上, 无公害农产品1892个, 绿色食品734个, 有机食品267个 (各市具体情况见表2) 。抽样结果显示, 全省蔬菜样品合格率达到93.7%, 水果样品合格率达到98%, 食用菌样品合格率达到100%。
单位:个
注:本表数据源自省农村经济委员会201 0年公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录 (简称‘三品’) ”
为了更好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003年, 辽宁省建立了2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和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建设东北乃至全国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为继续落实农业标准化生产, 2006年决定在苏家屯、新城子、岫岩、新宾、抚顺、桓仁、凤城、北镇、大石桥、阜新、西丰、开原、建平、凌源、大洼、建昌等16个县 (区、市) 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整体推进工作。
2. 质量监管体系。
辽宁省筹建了省级水产品质检中心、市级农业质检中心、县级农业质量检测站 (建在主要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 以及快速检测点 (建在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 并配置农药速测仪, 形成国家、省、市、县、市场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监测的农产品主要包括粮油、果蔬、水产品、畜产品、中药材、食用菌等;监测的农用生产资料主要包括肥料、农药、饲料、种子、种苗、兽药、渔用药品及农膜等。
(五) 初步奠定农业产业基础
从农业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来看, 为了更好地推动辽宁省蔬菜、水果以及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省政府先后发布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快全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05]97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关于加快水果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06]53号) 以及《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2010年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纲要的通知》, 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激励下, 在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以优势、特色农产品为支撑的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在辽宁省逐渐形成, 初步奠定了当前农业的产业基础。
据统计, 截至2010年, 辽宁省农业产业化“一县一业”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全省日光温室面积突破600万亩, 居全国第一位;阜蒙县的花生种植面积132万亩, 占全省的20%, 居全国县级第一位;岫岩县的食用菌设施面积6万亩, 居全国县级前十位;东港市草莓种植面积15万亩, 居全国县级第一位;北镇市设施蔬菜面积56万亩, 与山东寿光相当, 居全国县级前二位;瓦房店市的苹果种植面积40万亩, 产量40万吨, 均居全国县级第一位;凌源市的花卉年产值8.15亿元, 居全国第二位;开原市的生猪年饲养量145万头、出栏91.7万头, 年加工能力400万头, 居全省县级第一位, 居全国领先水平;庄河市的海参、贝类养殖面积93万亩, 占全省的10%, 产量38万吨、产值115亿元, 居全省县级第一位。
(六)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从农业产业化水平来看, “十一五”是辽宁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的5年, 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狠抓农业产业化发展,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培育了一大批龙头企业, 推动了全省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
到2010年底, 全省包括生产型、加工型、流通型三大类在内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266个, 比2006年增长81.5%;实现销售收入3596.2亿元, 比2006年增长158.7%。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553个, 比2006年增长168.4%;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9个, 增长50%, 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数量在全国位居第四位。
这些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到2010年, 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民390万户, 比2006年增长15.4%;全省农民人均从产业化链条中获得收入2640元, 比2006年增长101.5%, 产业化链条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38.2%。基本形成了企业与农户互动, 每个农业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格局。
二、辽宁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辽宁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较好, 已经进入了加快推进阶段, 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保障农产品供给, 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是促进全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保障。目前, 辽宁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然处于薄弱环节。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通过对全省水利设施情况的统计 (见表3) 可知, 辽宁拥有的水库总数、水库总库容量“十一五”以来与“十五”末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且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 老化失修严重、设施不配套、效益衰减。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偏低, 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为151万公顷,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7%。二是有限的资源与加快发展、人口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水等自然资源有限, 加快发展对资源的利用以及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显得尤为突出。三是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2005年以来, 每年农作物受灾 (涝灾、旱灾) 面积都超过88.5万公顷, 占农作物播种面积21.8%以上。
(二) 农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辽宁省农业内部结构还不尽合理, 农业比重过大、林牧渔业比重太低, 农产品深加工体系不够强大, 还不能适应辽宁省力争“十二五”时期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要求。
据统计资料对辽宁省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家庭经营纯收入内部构成百分比以及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占农业纯收入的百分比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小幅增长, 在纯收入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见表4) 。家庭经营收入产业结构小幅调整 (见表5) , 但是农业收入比重仍然过高。虽然辽宁省农业内部结构比较稳定, 但种植业比重过高、林牧渔业比重过低的状况还是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见表6) 。
由此可见, 农业结构不合理是辽宁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之一, 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可以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近年来, 辽宁省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但仍然存在一些差距。一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企业规模偏小、品牌效应不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特别是缺乏在全国和世界有影响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知名品牌, 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二是农业产业链条短, 农产品加工以初级加工为主, 高端及终端产品少, 科技含量不高, 附加值低。产业关联度和外向度不高, 农业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区域特色优势。三是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农村市场体系和物流产业发育不全, 大宗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农村物流产业的手段和设施落后。
(四) 农业组织管理水平落后
现代农业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并成功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 主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是通过提升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不断完善农业的经营机制, 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近年来, 辽宁省农业已有很大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有了较好的基础, 但仍然存在着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小农经济的经营格局没有被打破, 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之间矛盾突出, 农业整体经营效益不高的状况也没有根本性改善。有必要加快促进农业经营组织创新, 强化农业专业合作社, 建立起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 用现代的经营理念来引领农业。
(五) 农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辽宁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 2006年末, 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按文化程度分:文盲33.2万人, 占2.2%;小学文化程度455.9万人, 占29.8%;初中文化程度918.3万人, 占60.0%;高中文化程度102.5万人, 占6.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0.0万人, 占1.3%。可见, 辽宁省农村从业人员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工农互动融合的不断加深, 辽宁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已跃升成为仅次于家庭经营的、支撑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据调查, 2006年, 辽宁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201.4万人, 其中, 男劳动力144.8万人, 女劳动力56.6万人。在这些人员中, 绝大多数是年富力强、懂技术、会经营、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经济能人。这就导致留守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水平严重下降, 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埋下人才隐忧。
三、辽宁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 健全农业投入保障机制
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辽宁省应从农业实际出发, 加快对农业开发项目的论证、申报, 搞好对口衔接, 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并用好、用活、用足这些政策和资金。加大各种支农、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 提高其使用效率, 把各种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支持农村建设的政策落实到位, 形成现代农业的投入保障机制。
此外, 辽宁省还应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 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 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 逐步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农民积极筹资筹劳、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稳固发展现代农业。
(二) 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首先, 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贸易龙头和中介组织龙头, 培育能真正参与国际竞争的市场主体。根据各市实际, 分别制定市、区县、乡镇级龙头企业标准, 并确定各级别重点龙头企业。政府本着重点扶持的策略, 使一批龙头企业发展起来。同时要冲破行政区域和行业的界线, 实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促使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延伸, 塑造从产地到餐桌的产业链。其次, 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 促进行业自律和整合, 使合作组织上规模、上水平。此外, 还要注意推进合作组织的网络化建设, 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的同时, 加快农产品行业协会建设步伐, 逐步形成网络化的多层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和框架。
(三) 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提高, 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 地方政府也开始走特色农产品路线, 进行品牌化经营。农产品的品牌化时代已经来临, 要适应发展的潮流, 辽宁省农业应按“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把辽宁农产品打造成知名品牌。
当前, 辽宁有獐子岛海参、三沟酒业、雪花啤酒、柏慧燕都、道光酒业等60个获驰名商标的产品。然而, 辽宁特有的朝阳大枣、盘锦河蟹、旅顺樱桃、丹东草莓、瓦房店苹果、熊岳葡萄等虽名声在外, 但是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因此, 必须加快实施辽宁的农业品牌战略, 要在唯一性产品的生产, 个性化需求满足的同时, 打造辽宁地方品牌优势。打造辽宁品牌农业, 实施体制创新是一个政府引导下的系统工程。通过连续扶持, 辽宁农产品完全可以借“十二运”契机, 以品牌农业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为辽宁省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强化农村人才培训
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培养现代农民, 没有现代高素质的农民, 就没有现代农业。在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进步和高素质人才推动的条件下,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关键词】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0.概述
我国的农业生产事业,相对于过去有了质的飞越,随着经济腾飞,农业生产越来越倾向于机械化和自动化,尤其是在大规模喷洒农业、化肥及污水等垃圾处理不当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不容忽视的,对土地、空气、水资源和生态平衡都产生了影响,对此应从农药、化肥本身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进行严格把控,建立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尤其迎从新认识科学化的施肥和喷洒农药技术的重要性,按大自然生态原理与农业技术结合产生有机农产品,科学有效的对农业土地及水资源保护等,这些措施是实施都可以阻止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象。
1.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虽然没有工业污染带来的危害那么直接,但多种环境状态都遭到了破坏,分别是土地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空气环境污染和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下面分为三点进行分析:
(1)土地资源污染,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但这样的数据没能一直维持,因为在2009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退耕、沙漠化和灾化的发生让我国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在2008年末时只剩下了约18.3亿亩,所以我国的耕地人均面积并不富裕,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农用土地的污染愈演愈烈,现代耕种主要依靠化肥和农药来帮助农作物的生长,但这样长期使用农化产品的危害就是土壤结构被改变, 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大减少, 让本身肥沃土壤的产力每况愈下,然后为了提升产力,再次施加更多的化肥和农药,如此形成大量恶性循环,最后将导致土地彻底不能继续耕种的后果。
(2)水资源污染,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分配在全世界一直处在下游位置,而农耕所用的恰恰又是可以引用的淡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就是对未来的下一代最不负责的体现,对于农用水资源的污染,化肥、农药、排污和农膜都榜上有名,化肥的使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按播种面积计算,我国化肥使用量40.0 t/km2,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规定的22.5t/km2的上限”[1]这样的用量直接将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化学元素会被带进河流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药同样带来的污染同样可怕,由于机械化大面积喷洒,导致农药必须用更大的量才能覆盖到农耕作物上,这样多余的农药会被各种渠道带入到水体河流中从而污染了水资源,农业生产的排污并不是指有毒有害物排放,而是畜牧和家禽养殖中产生的粪便、壳蛋、血水甚至尸体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其造成这些污物与水源溶解发酵变质,让河水变成了死水臭水。再有就是蔬菜大棚的广泛运用,让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水果蔬菜,但使用后的农膜确实实实在在的白色垃圾,由于其特殊化学构造器不容易降解,不能焚毁都让这种白色垃圾,无法回收结果污染了水资源。
(3)空气资源的污染,空气作物我们每时每刻生存的必须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北方地区大面积雾霾就是空气污染的最有利证据,雾霾虽然不是农业生存污染空气导致的主要原因,但是空气的质量是有众多因素积聚而成的,所以在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的同时,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空气污染也应予同样的重视。农业生产里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来自,秸秆的焚烧,如今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以前靠秸秆生活或者喂牛养羊的生活方式已经被电器化所替代,所以导致大量的秸秆被废弃和焚毁,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气体,会随着风向漂浮到空气中,甚至形成了可吸入颗粒物。还有一项污染就是农药的喷洒,刚才我们提到过多的喷洒农药一部分会落到河流里,另一部分就会漂浮于空气中进入云层,如果其中的氮元素堆积过多就会产生温室气体形成严重的“温室效应”。
以上几点就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危害到环境的几种主要内容和现状。
2.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从上面的现状来看,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在“海、路、空”三方面都已经被染指,如果要治疗这种环境污染情况可以分为两方面入手
2.1建立法规改变思想
尽快设立相应的法律来约束环境污染行为,现状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还应当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关污染的防治法案,加大对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义务,这样可以从法律角度对污染人或单位进行约束作用。还应该从思想上改变农业生产者较弱的法律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应当在农村的中小学校里开始普及环境保护常识和知识,还应经常性的的对乡镇尤其是农村的农业生产者宣讲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其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我们当下及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这项对策应配合指定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实施效果会更好。还有就是各地的政府部门要首先改变传统农业生产中的落后思想,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改进方法的学习,从而带动管辖区域的农业生产者更快的接触到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生产方式,而且政府还要“疏堵”同时进行,对当地环境进行监测管理,制定有关农业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奖惩制度,加强对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2.2改变现有技术
学习先进经验 首先要对污染的源头进行治理,污染土地和水源的主要是农业、化肥和农副产品排污造成的,对于大规模的农药和化肥进行疏导,走生态农业道路,全面的有效的推广无公害综合防治的新技术,对农药、化肥的制剂进行全面的升级,让专用型肥、复混型肥、生物型肥等等新型肥料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农药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购买高效新型的防虫农药,脱离原来的“以多靠量”的喷洒模式,对于污染水资源的污水直接排放,垃圾随意堆放的行为要坚决禁止,在处罚这样行为的同时,建设污水回收管道沟渠,将污物汇集在一起,进行集中的污水处理,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可以由政府补贴农户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备,以保障水体质量。最后,对于垃圾和农作物副产品的焚烧上,也应当进行集中管理,进行垃圾回收和分类,是一个可行的方式,将可降解与不可降解回收或再利用,对于需要焚烧处理的可以回收用作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
总之,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治理要遵循大自然的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争取早日走上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道路。
3.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以及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除了农民和生产者,政府及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认识和意识,现在很多政府部门都把工作重点设定在了农业生产中的经济建设,而忽略了保护环境是一项关于生存状态和造福子孙的必要性,所以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可循环性的农业生产经济利益链是今后这项工作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迅速,一场以高新技术为中心 的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推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和社 会经济的发展。农业这个传统产业正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 战。很多高新技术正逐步走进我国农业,使我国农业不断由 “资源依存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时
机,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对传
统农业技术的改造,争取在2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水平迈进一大步。
一、现代农业的涵义及特征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继传统 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其内涵是以统筹城乡社会 发展为基本前提,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以科技进步为驱动力,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实
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与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
场竞争力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新型产业形式,是保护生态平衡和 可持续发展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其基本特征是“十化”:产业化、要素投入集约化、经营企 业化、农业机械化、技术资金密集化、多功能和多形式化、农业
发展的生态化、农产品安全化、农民现代化、农业的商业化。⋯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正沿着资源投入、生物生产和经济增值三方面迅速发展,从而把平面结构的农业
转化为空间结构的三维农业。三维农业把产前、产中、产后的
各项内容及其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基本形式显示出来。现代农业是历史的、发展的动态概念,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现代农业建设不仅限 于农业本身,还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现代化,包括
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改造农业、用现代市场体系和产 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与经营管理培育新型农民 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和认识的深化,现代农业的
系统建设具有了阶段性和层次性,即可以划分为低级和高级 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容和主要目标 也是不尽相同的。从我国各地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情况来 看,苏南、上海等长江三角洲地区起步较早,大概在20世纪 80一90年代就进行了探索,雨广大中西部地区到近年才开始 ·64·
起步,湖南起步也较晚。
二、湖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湖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我国的主要粮仓之一,其现代 农业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将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全局。本文采用我国各地通用的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 用率三个衡量标准来评价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湖南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 大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实力和农民生活水平
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主要表现是,首先,农业结构有了新 的调整,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295.85千
公顷,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2189.44千公顷,增长7%左右。农
业区域布局优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初步形成 了优质稻米、柑橘等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粮油棉麻、肉奶
水产、水果蔬菜、竹木林纸、烟草等五大产业链。全省220家国
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830亿元,增长22.1%;实
现利润35亿元,增长14.8%。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0个。其次,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
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54.35亿元,增长20.0%。财政农林水
事务支出19r7.40亿元,增长42.O%。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278.9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68千公顷,新增节
水灌溉面积8.06千公顷。农村用电量81.46亿千瓦时,增长
6.7%。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021.14万千瓦,增长9.1%。第
三,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湘米优化工程”和“优质种
苗工程”的启动,一些优质早稻新品种、新组合已大面积推广,湘米正在改变。超级水稻、两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油菜、两系
杂交高梁、两系杂交棉花、三元杂交猪、湘云鲫、湘云鲤、湘研辣
椒、无核柑等新品种的问世,以及水稻早育稀植和抛秧技术的
应用,为湖南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若用现代农业的标准来衡量,湖南省的农业与现代 农业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事实上,湖南省农业发展中还存 在比如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增长方式
粗放、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低、农产品加工率不高,对农业的
投资低等,这些都是非常致命的也是急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特别是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也不高,农_产品优质率低,全省农副产品优质率不到40%,其中稻谷优
质率不到20%,良种瘦肉型猪仅30%,名优茶产量不到5%。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强,农业长期存 在的比较效益低。农民不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的局面在短期 内还难以改变,农民面临着农产品卖难、结构调整难、进城务 工难、收入增长难的局面,从而导致了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 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的“三低”问题。
三、制约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资金投入不足。湖南人多地少,山多平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基本生活需要与发展建设之间的矛盾、资源开 发与环境保护之问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农业投入始终没有 形成制度保障的稳定增长机制,农业投入难以增加。2008年 湖南省对水利建设的投人达到91.15亿元,对农村的投资达 到654.35亿元,增长20%,财政支农资金197.4亿元。但直 接用于农业的资金不到1/3。通过对湖南省水利设施情况的 统计(见表1)可知,湖南拥有的水库总数、水库总库容量进入 21世纪以来没有太大变化,与30年前相比也没有多少增加。我国水库寿命一般只有50年左右,而湖南大部分水库已经年 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农业保障功能大大下降,这 是造成湖南省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下降(见表2)、农作物成灾面积和成灾率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非常不 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三)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湖南省农村交
通不便、水利设施差、农业抗灾能力弱、电力、通信条件差等是 不争的事实,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病险水库多,灌 区配套设施老化、湖区渠道淤塞等问题也较为严重。湖南农村 的基础设施大大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农业机械化水平来 看,2007年末湖南省农业机械使用大中型拖拉机只有2.45万 台,共78.9万千瓦,排全国第16位,与之配套的大中型农机具 1.39万部,排全国第22位;小型拖拉机18.8万台,共189.20 万千瓦,排23位,与之配套的小型农机具7.8万部,在全国排 24位。这种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四)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产业链还没有形成。湖南省 农业科技的现状存在“四低”:即农民科技素质低、农业科技和 适用技术普及和应用率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学技术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贡献率低。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的数据来看,2006年末,全省农业从业人员1959.27万人,其中 农业技术人员只有7.14万人,所占比重极低。农业科技应用 不到40%。在农技推广主力军的农业事业单位中,虽然有初 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但是由于经费运行困难,各类活动难 以开展,要为农民提供周到的服务,障碍重重。湖南农业的生 产力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导致了农产品优质率低,全省农副产品优质率不到40%,p1其中稻谷优质率不到20%,良种瘦肉型猪仅30%,名优茶产量不到5%。农业产业化经营 水平低,结构调整难,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低,附加值低。湖南 农副产品加工率一般只有10%一20%,而发达地区高达80%o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生产产值之比,发达国家为3:1以上,我国为1:2,而湖南为1:3,这些都制约了湖南农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2008年湖南农产品出口4.22亿美元,增长20.5%o 占湖南的总出口3.36%,占全国农产品出口的1%。市场竞 争力不强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湖南农业龙头企业 的带动力不强,难以发挥带动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的作 用。另外,湖南省大部分县域粮食加工停留在大米、饲料、淀 粉、酿酒上,向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延伸不多。从产业内部(二)农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湖南省农业内部结
黄卫国(西湖区农业局)
生态农业,国际上又称作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有机食品。虽然,各国对生态农业提法不尽相同,但宗旨和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食品,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农业专家指出:21世纪,生态农业不再只是一种时髦,它即将成为世界农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一、我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后,我区各级都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区委、区政府相继制订出台了《加快推进生态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生态区建设规划》、《西湖区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措施,全区生态建设的氛围已经形成,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良好。
1、无公害农业发展较快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区以“树立绿色理念、保护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生产、推广绿色技术、培养绿色产业”为目标,近年来,累计制定西湖龙井茶、西湖莼菜、西湖野鸭、九曲红梅茶、罗氏沼虾、中华鳖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6个,另外还有15家农业企业先后制定企业标准23个。到目前,我区已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个、面积11999亩,其中茶叶基地4个、面积5031亩,蔬菜基地2个、面积1530亩,水产基地2个、面积3800亩,西湖野鸭基地1个、1000亩(200万羽),粮食基地1个、638亩。其中袁浦千亩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区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已通过认证的浙江绿色农产品6只,其中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只(袁浦牌无公害罗氏沼虾)。
2、农业生态环境整治扎实开展
搞好农业生态环境整治,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一环。为此,我区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广无害化治理技术,提倡科学使用农药、化肥,与此同时,还加强了执法监管力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003年起,结合农村环境建设,启动了“百村整治”工程。
3、畜牧绿色养殖顺利推进
畜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畜牧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02年底始我区顺利实施了畜禽限养禁养措施,目前禁养限养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与此同时,畜牧绿色养殖顺利推进,出现了一批充分利用三园一塘(果园、竹园、茶园和鱼塘)进行综合生态养殖的典型模式。
4、生态旅游农业方兴未艾
近年来,我区农业依托杭州大都市发展,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积极嫁接旅游业,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全区垂钓休闲渔业经营水面3215亩,占总水面的10.8%。蒋村乡三深垂钓场成为西溪风景区的一大休闲亮点。周浦绿慧生态农庄以市“放心菜”
基地为依托,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别具特色。周浦乡姚家坞村100余亩垂钓鱼塘利用其依山傍水的优美生态环境,把生态文化、生态养鱼等经营理念融入休闲渔业开发的全过程,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转塘双流农庄一产与三产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水产和鸽子养殖、垂钓、观光、餐饮、烧烤娱乐一条龙休闲模式。龙坞镇大清村通过发展茶林休闲产业,该村今年春茶亩产值达到10421元,一季收益超过上年茶叶总收入的14.45%,获得了显著效益。龙坞镇上城埭村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开发了以茶观光、茶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原生态乡村休闲旅游。浙江海皇星生态乐园有限公司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一期工程项目已动工建设。
(二)我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
虽然我区发展生态农业有上述优势,然而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仅在起点阶段,与发达国家城市相比尚有很大的距离,存在着众多制约因素,主要有:
1、土地资源激剧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激剧减少。据调查统计,我区从2000年到2003年底4年间,共减少耕地近2万亩,平均每年减少耕地5000亩,这些减少的土地多为优质良地。土地资源的激剧减少,使发展生态农业的空间受到了限制。
2、农业面源污染不容乐观。环境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然而近年来,因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大量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无序排放等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严重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3、生态农业监管体系尚不完全。当前,虽然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查、检测力度,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仍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处罚手段。由于区、乡(镇)没有专门的农业行政执法机构、无专职人员,影响了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全区没有建立完整的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影响了对农业环境的监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影响了农产品安全质量的管理。
4、生态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是超前的、渐进的,生态有其内在的自然规律,生态的恢复与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既要有阶段性投入,又要有长期渐进的投入,投入要有高瞻远瞩战略的眼光,要有大手笔。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对生态农业已引起了普遍的重视,但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尚不足,而且投入的资金少、项目散,没有一块专门的农业生态建设经费,使循序渐进的生态农业发展缺乏前瞻性和计划性。
二、我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要求及发展模式
(一)总体要求
我区发展生态农业总的要求是: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遵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市、打造绿色杭州”的发展战略和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我区的自然生态优势,以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生态农业的支撑作用,通过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改良耕作制度,推广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等措施,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保护与生产、生活,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生态产品与生产效益的诸多关系,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统一起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文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目的。
(二)我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探讨
根据我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应重点发展以下五种模式。
1、生态科技型。生态农业的许多生产环节实现了返朴归真,但生态农业绝不是原始农业,必须以科技为支撑。为此,要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把我区农业从常规型转到科技生态型上来,从资源消耗型转到科技振兴型上来,从量的扩张转变到质的提高上来,使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有机结合起来。要化力气建立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采用现代农业科技和“3S”技术(RS、GPS、GIS),由点到面,层层辐射,逐步推开,加快生态农业科技步伐。
2、生态品牌型。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能孕育出著名的品牌。要在充分发挥现有名牌、品牌效应优势的同时,充分挖掘秀山丽水的潜在优势,紧跟世界农业绿色浪潮,再创一批新的生态农产品著名品牌,并加强对品牌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包装、商标的管理和宣传,保护好品牌生态农产品的声誉,以品牌开拓市场、促进营销、增加效益。
3、生态设施型。根据杭州都市农业发展要求,中心城区部分为城市生态农业圈,传统农业应从该圈层内全部退出。因此,要充分利用技术、资金优势,采用太阳能温室大棚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微滴灌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和快繁技术等,积极发展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高度精准化的生态型农业。还要根据生态农业建设要求,发展生态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充分发挥先进农业设施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积极作用。
4、生态旅游型。根据都市农业发展要求,旅游农业已成为农业新的发展亮点。一是要整合秀丽的自然风光,建设生态林、生态公园、垂钓园区等生态观光型农业旅游项目;二是要以各农业产业带为基础,积极挖掘农业旅游潜力,建立生态农产品旅游项目,实行生态农产品收益和生态旅游收效双赢;三是利用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开辟有人文典故特色的生态人文农业旅游项目。
5、生态外向型。“入世”以后,农产品双向贸易大幅度增加。生态农业已经在国际上形成燎原之势,要尽快与国际生态农产品接轨,努力增加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生态农产品品牌,瞄准国际生态农产品市场,打响生态农产品品牌,使我区的生态农产品产品优势转为商品优势。
三、我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结合我区实际,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主要是:
(一)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个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为此,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领导,将其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是要成立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能,各司其职,切实做好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尽快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西湖区
城区建设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已经形成,都市农业建设规划正在深化完善中,要加快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并与上述规划相衔接,以达到城建、农业、生态三赢。
(二)突出生态农业的工作重点,强化各项措施的落实
为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要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三项措施的落实。
1、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奠定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条件。要在认真总结前几年实施“放心菜”、“放心肉”工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区生态环境的优势,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其中一部分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并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与此同时,要努力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超市(网点),努力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辐射功能,使生态农业形成气候。
2、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生态农业整体水平。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技教育,要把科教兴农战略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积极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大力引进、选育、推广优质高抗品种,改善种养业的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创新农业科研体制,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增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大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项目要向生态农业倾斜,使之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样板;要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农民开展生态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源头提高生态农业整体水平。
3、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监管,提高发展生态农业的规范化程度。为促进生态农业的顺利发展,满足人们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管理。要建立和健全农产品检测网络,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控制在源头。要加强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监控。要全面实施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无公害化处理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要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农产品条码管理追溯制度,向消费者作出安全承诺,并负责对不合格农产品召回、消毁、理赔和退出市场。
(三)切实加强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民众的生态农业意识
生态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朦胧。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教育。首先要运用多种宣传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生态农业,使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生态农产品的健康性和优越性,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农业认知度,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其次,要将生态农业作为对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以生态农业的原理为指导,引导农民采用生态优化组合技术,实施生态型种养模式,使之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良好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要教育和引导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农产品“绿色品牌”,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开发无公害农副产品深加工,使生态农业建设成为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的自觉行动。第三,要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努力实施“百村整治”工程,通过针对性的整治、按规划的建设、有序的管理,改变农村“脏、乱、差、散”的局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使绿色村庄和绿色生产相得益彰。
(四)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生态农业保驾护航
要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农业行政执法,加强对农资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主要农产品产地进行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安全,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资源环境、损害农产品安全和假冒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开展“绿剑打假”统一执法行动,保护广大农民和人民群众利益。在加强行政执法的同时,要根据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
(五)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保证生态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摘要: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地概括了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及现状,并分析了目前生态农业的种植面积,生态农产品产值,生态农产品需求,通过借鉴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国外生态农业发展背景
20世纪初以来,为了克服常规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发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为自然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等。尽管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均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 的统一。
简单地说,生态农业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借鉴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思想,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步优化,促进生态保护和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1 人类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问题
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石油农业” 生态弊端的讨论,发现“人口-资源-环境” 结构危机实质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类面临着许多危及生存的生态问题,如大气和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海洋环境恶化、土壤退化和沙漠化、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猛增等,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为处理和解决人类环境和生存问题,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世界各国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主要文件,一致承诺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长期共同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了可持续农业的地位,可持续农业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
1.2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强烈需求
人既是系统中的消费者又是生态系统的精心管理者,人类的经济活动直接制约着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有生命的复杂系统,包括人类在内,系统中的生物
成员与环境具有内在的和谐性。20世纪后半叶,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它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疯牛病灾难、二英恶性事件,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转
基因食品安全争论等,都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生态食品,从而推动了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
1.3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陆续采用绿色壁垒来限制农产品的进口。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它是指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产品的进口国以保护有限资源、人类、动植物的卫生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通过制定、颁布、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使国外产品无法进入或进入时受到一定限制,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为目的的贸易保护措施,实质上是技术壁垒。生态农业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成为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途径,因而促使各国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制定鼓励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门政策发展生态农业。2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2.1 探索阶段
生态农业最初只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的需求而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些生产者组合成社团组织或协会。英国是最早进行有机农业试验和生产的国家之一。自30年代初英国农学家
A.霍华德提出有机农业概念并相应组织试验和推广以来,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在美国,替代农业的主要形式是有机农业,最早进行实践的是罗代尔(J.I.Rodale),他于1942年创办了第一家有机农场,并于1974年在扩大农场和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罗代尔研究所,成为美国和世界上从事有机农业研究的著名研究所,罗代尔也成为美国有机农业的先驱。但当时的生态农业过分强调传统农业,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未能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发展极为缓慢。
2.2 关注阶段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共同行动,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各种替代农业思潮。法国、德国、荷兰等
西欧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英国在1975年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使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日本生态农业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重点是减少农田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安全。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玛雅(Maya)农场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典型,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生态农业的发展在这时期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3 稳步发展阶段
90年代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如奥地利于1995年即实施了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国家提供专门资金鼓励和帮助农场主向有机农业转变。法国也于1997年制定并实施了“有机农业发展中期计划”。日本农林水产省已推出“环保型农业” 发展计划,2000年4月份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发展中国家也已开始绿色食品生产的研究和探索。一些国家为了加速发展生态农业,对进行生态农业系统转换的农场主提供资金资助。美国一些州政府就是这样做的:依阿华州规定,只有生态农场才有资格获得“环境质量激励项目”;明尼苏达州规定,有机农场用于资格认定的费用,州政府可补助2/3。这一时期,全球生态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单
一、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生产运动。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广大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关注,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量,不仅在其世界主要市场的欧洲、北美和日本,而且在许多其它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都在增长。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1 生态农业面积
据德国生态与农业基金会提供的数据,2002年末世界生态农业面积达2 300万hm2,比2000年增长了31.4%。生态农业遍布几乎世界各国,在耕地中的比重和从事生态农业的农场都在增长。从图1、2显示: 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中以澳大利亚的生态农地面积最大,拥有1 050万hm2,其次是阿根廷和意大利,分别有3l9.2万hm2和123万hm2:若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
计为4万hm2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hm2,日本占5000 hm2,以色列和中国各约4 000hm2。
3.2 生态农产品产值
据国际贸易中心(1TC)报道,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有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2003年澳大利亚有机食品销售额为1亿澳元,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量每年的增长速度为60%。2005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额为4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4%,约占全部食品市场销售额的3%。德国的生态食品市场占整个欧盟的30%,可以说德国是生态食品的消费大户。据测算,2002年美国有机农产品零售额达到110亿~13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15%~25%之间,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态农产品销售市场。由于2001年JAS法的实施和对有机农产品的准确定义,日本农林水产省估计2000年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最高不超过2.5亿美元。由于消费者对健康和环境的日益关注,有机市场将持续增长。特别是JAS有机标识的引入,将对未来有机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机零售额在2003年增加到3.5亿~4.5亿美元,发展态势令人乐观。
3.3 生态农产品需求
美国Rodale·Press在199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87%的美国商店购买者愿意购买与常规食品同样价格的有机食品,每3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改变了饮食习惯,其中72% 的愿意购买有机生产的蔬菜和水果。在瑞典,绿色食品被称为生态食品。2001年据瑞典《南方瑞典日报》报道,瑞典绿色食品的销量1997~2001年的4年来激增了30% 以上。全国绿色食品的销售额从1997年的6.5亿瑞典克朗左右增加到2000年的近10亿瑞典克朗。同时有调查资料显示,85%的瑞典人愿为环境清洁支付较高的价格。根据“生态和农业基金会”(Stiftung Oekologie & Landbau,SOEL)最近的市场研究表明,在大部分主要的有机品市场中消费者需求量迅速增长,2005年一些国家的有机食品在整个食品销售的份额中占到5%~10%。而在瑞士,丹麦,瑞典,英国等欧洲主要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每年消费量增加率超过l0%。而英国权威认证机构——土壤协会预计,在2010年前,英国有机食品和饮料的销售额将达到25亿~30亿英镑。4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
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无论从各个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还是现状来看,均得到了政府的大力的支持。政策上的支持,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多数项目,在短期内没有直接利润产出,因此市场无法予以有效调控。同时,环境净化、生态建设的对象多系公共资源,对该类资源的浪费具有无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国家必须通过法制手段,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予以有效约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其内部软环境整合。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年政府都拨出专项资金以发展生态农业,对实施生态耕种的农场进行补贴,既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也刺激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其次,各国都非常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的研究,成立了许多的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培养大量的科研人员,参加生态农业研究的人员包括遗传、育种、栽培、生态、生化、土壤、植保、园艺、水产养殖、畜牧、林学、生物工程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方面的人员。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组织工作,机构健全,并以现代化科技为依据把科研与教学、推广密切结合起来,所有的这些都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生态农产品的需求旺盛,经营生态农业有利可图。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食物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特别是疯牛病等疫情的先后暴发,造成了人们对食物安全的恐慌,同时引起了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广泛关注。生态农业不仅提高了食物的质量同时也保护了环境,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市场逐渐成为食物的“主流”市场。对于农场主而言,生态农业生产同常规农业生产相比,其特点是:实物产出数量少,而可获得的价格较高。在为农场主提供新的就业途径的时候,也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另外,各国政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财政政策等,也为经营生态农场提供了保障。
最后,培训、信息服务及观念的推行。为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各国政府在对生态农业这一跨学科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同时,也建立了许多的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为农民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使农民真正地理解生态农业可以促进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培训及信息服务的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等技术来发展生态农业,还包括对目前的食物市场的新认识。促进有关的研究和技术发展,以及对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同时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使?肖费者取得这样的共识,即农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部门,而且更是一个与整个国民的健康和安全休戚相关的部门。农业生产必须日益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1.1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林、人争地和林、粮争地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 围海造田、围湖造房的现象长期存在。森林、草地的减少, 直接后果就是涵养水源的功能大大削弱, 一旦大雨来临, 裸地很难吸纳水量, 大量流水直下江河, 造成江河水位暴涨;其次森林、草地可以覆盖土地, 保护土壤不被雨水冲刷, 而在森林大量减少之后, 沙尘暴日趋严重, 水土沿江河流下, 在水势趋缓之处淤积, 垫高河床, 缩小湖面。湖泊的消失, 不仅使淡水生物的活动空间减少, 而且使湖泊的调蓄能力大幅度减弱, 增加了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
1.2 受气候变化和不适当的耕作制度的影响, 淡水资源日趋匮乏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 排名第100位之后, 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 而全国80%的河流和45%的地下水资源被污染而影响使用。然而长期以来, 我们盲目热衷于扩大水浇地, 加剧了农业缺水的严峻局面。特别是近年来, 一方面由于受气候变化影响, 目前在缺水地区往往常年少雨, 甚至无雨, 而在多水地区却洪涝灾害不断, 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严重灾难;另一方面工业“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加剧了水资源污染,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
1.3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草原退化
据调查, 因乱砍滥伐等原因导致我国每年毁林达151万hm2。1998年以来这种毁林势头虽然得以控制, 但森林资源赤字欠账太多, 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 全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范围的洪涝灾害、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都与森林赤字有关。预计森林覆盖率将下降到8.5%, 而草场总面积将减少20%, 单位面积产草量将下降30%, 草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1.4 农民过分依赖化肥和农药, 使水、土严重毒化
由于我国农民长期受“农业化学化”片面宣传的影响, 缺乏科学施肥的知识, 结果造成了化肥的巨大浪费, 真正被作物吸收的化肥不足三成, 其余部分都被冲进水体, 渗入土壤, 或挥发进入大气, 严重污染了水土和空气资源。特别是在急速发展的温室蔬菜及其他高价值农产品的生产区域, 化肥及剧毒农药的过度使用, 还严重地毒化了土壤及农产品, 直接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2 治理对策
2.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提高思想认识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们的农业长期以来只注重产量的增加, 而忽视质量的提高, 植保工作也是注重减灾保产, 忽视农药残留的问题。因此, 农业生态的建设要加强农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遏制和减少重大和恶性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 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组织、法律、政策、规划、财政和技术等各方面采取相应措施而建立的一整套保障体系。我们要做好宣传发动及组织协调工作, 必须要统一认识, 统一行动, 做艰苦细致的宣传工作。为解决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广大技术干部要不定期深入各村屯外, 多层次开展宣传培训。一是印发技术资料, 制作多媒体, 通过大众传媒、咨询、进村入户进行宣传;二是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宣传培训;三是聘请区、地专家到示范村屯开展专题讲座等, 确保生态农业的建设顺利开展。
2.2 开展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和增加蓄水面积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
高植被覆盖和水体覆盖的地面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稳定度, 而低植被覆盖和干旱的地面具有脆弱的生态环境稳定度。前者如森林、水体和湿地, 后者如荒漠、沙地和裸土地等等。因此在生态环境建设中, 除了开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育林、荒地造林等提高植被覆盖度和措施外, 还应开展兴修水利, 增加蓄水面积和蓄水量;开展湿地保护、退牧还湿、退耕还湿;在生态脆弱区和生存条件恶化区兴修大中型水电站, 增加高山峡谷地区的水面面积, 开展生态移民等措施, 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3 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破坏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资源短缺和匮乏是生态不安全的重要体现。因此对现有资源, 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及废弃物的利用一定要合理规划, 加强保护、合理使用和管理。针对当前农业自身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破坏的实际, 应不断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具体做法是, 一是在农村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模式。建立沼气池, 对人畜粪便进行处理, 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二是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 大力宣传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 同时推广青贮、干贮和秸秆还田、加工食用菌原料、快速腐熟制肥等新技术, 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开展。三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场。采取“综合处理、多途利用、变废为宝”的方法, 建立废弃物加工厂, 将各种废弃物集中起来, 制成优质有机生物肥。
2.4 大力推广有机肥和测土施肥, 发展循环农业, 控制农业的面源污染
当前化肥使用量超标, 而化肥利用率偏低, 大量化肥流失, 这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 当前农田有机肥施用量减少, 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土壤理化性质不良, 土壤肥力降低;大量的牲畜及家禽粪便未加处理或利用随意排放, 又造成环境污染, 这种情况在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尤为严重。应大力推广有机肥利用, 从根本上提高土壤肥力;开展测土施肥, 根据土壤养分实际情况和作物需要确定化肥种类和使用量, 从根本上控制化肥使用量;改进化肥使用技术, 提高花费利用率, 减少花费流失, 控制农业的面源污染。
2.5 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
为了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应积极建立全面协调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以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科学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组合的特点以及其相互作用变化的规律, 选择最优要素组合, 以发挥资源的优化组合功能。要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实际要求, 建立各具特色的持续平衡的农业生态体系, 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兼顾的前提下, 提高综合效益, 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要逐步对主要农业土地、水资源、森林、草地、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并形成科学的监测管理系统, 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资源增值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使有限的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使可再生效益获得更多的增值。
摘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是绿色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不容乐观, 以破坏环境和资源高消耗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许多地方污染十分严重。分析了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提出了可行性的治理对策, 希望能对各地建设绿色农业体系、发展绿色经济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摘 要 分析三都县山地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现代山地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农业服务保障体系、现代农业信息化工程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山地;高效农业;现状;对策;三都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4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稳步推进,对广大的山区农村而言,发展山地高效农业是山区农业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重要途径[1]。贵州省三都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其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使得发展山地高效现代农业非常必要。立足于三都县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三都县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现状
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
2016年三都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8.3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农业增加值为14.8亿元,同比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50元,同比增长13.5%。从农业发展的各业来看,种植业的发展相对稳定,其中粮食作物的总产量为10.11万t,总产值为2.47亿元,均与2015年持平;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总产量为61.98万t,总产值为9.97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与2015年相比略有下滑。畜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全县大牲畜年末存栏13.36万头,同比增长3.5%,肉类总产量达到37900t,禽蛋产量3890t,水产品产量2350t。畜牧业总产值达11.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1.7%。
1.2 农村工程建设稳步提升
近年来,三都县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富民的发展理念,努力培育果、菜、畜、茶等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016年共完成“185工程”2.43万hm2,并建成“185”工程示范点109个,示范面积0.40万hm2。在开展植保工程方面,做好了3个全国系统监测对象、5个省级系统监测对象的监测工作,完成了虫草鼠害综合防治3.03万hm2,完成了红火蚁普查和稻水象甲疫情的调查,并全面展开全国植物检疫宣传活动。
1.3 农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种植技术推广方面,全县完成杂交水稻推广面积1.03万hm2,杂交玉米推广0.53万hm2,作物测土配方施肥2.40万hm2,并建成各种农业示范点120个。在养殖技术推广方面,全县共建猪改点109个,完成杂交改良母猪20 500头,推广杂交猪16万头;建羊改点共3个,杂交改良配种母羊共570只;完成池塘养鱼、坑塘养鱼57hm2,稻田养鱼0.4万多hm2。在农技培训方面,全年出动技术干部4000多人次,完成了农业技术培训250多期共4万人次,培训内容主要有无公害蔬菜和水果种植技术、粮食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技术、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和农机安全使用技术等。
2 三都县山地高效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品牌效益较低
茶产业和葡萄产业是三都县农业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发展起步较晚,后劲发展缺乏活力,资金投入少,品牌效益较低。同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整体与局部效益的考量,出现脱离市场需求、分散经营、跟风发展、盲目投入等现象,各区域各类农产品没有特色和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效益呈现低水平循环。
2.2 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三都县的农田、果园、茶园、大中型养殖场等基础设施整体较为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又受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致使当地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极大影响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基础设施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欠债较多,并且农桥、排灌设施老化,水系紊乱,水资源浪费严重[2],农田抗御自然风险的标准不高,全面实现农业设施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2.3 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首先,三都县的山地农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产业规模尚小,难以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管理松懈,导致经营失败;其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的支持,农村工作局各下属单位人员配置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使农业科技创新难有突破,同时缺乏专项经费开展葡萄、蔬菜、畜禽等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农业产业转型受到一定影响;再次,农业在形态布局、组织化程度、资源集约利用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使得农业零星分散的经营方式还占较大比重,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 三都县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对策
3.1 完善现代山地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精准农业,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并持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加大农业生产集聚区建设,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茶、山地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三品一标”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3]。三是强化茶业、蔬菜、精品水果及生态养殖四大区域性主导产业的扶贫作用,扎实推进“生态鸽养+福猪工程+葡萄种植+茶叶种植+蔬菜种植+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培训转移就业+生态移民”三都扶贫模式,重点发展具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特色品种,鼓励贫困农民通过参与扶贫项目增收致富,并通过会员制模式打开高端销售渠道,提升农民收益。
3.2 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贵州省健康茶科技有限公司、三都县绿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快形成以家庭承包户为基础,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并支持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其次要加快水晶葡萄、茶、中药材等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建設,支持各类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和扶持企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特色农产品就地深加工及交易,提高附加值。再次要构建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超对接,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讲诚信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强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4]。
3.3 构建完整的现代农业服务保障体系
完善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的县乡两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一是继续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坚持开垦与复垦并举,加快全县中低产田改造,完善基本农田区域水利、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骨干型水源工程和机耕道,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二是健全化肥、农药销售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对辖区内农产品产地周边污染源尤其是重金属污染源的监管,加大对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并加大对违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的处罚力度。三是建立农业生产环境监管体系,建成一批固定监测网点,形成县、乡、生产地三级监测网络,重点加大对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质量监测,形成对重点污染源、入河排污口等环境监管常态化。四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加强对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加大对农业科技、农业担保、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民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
3.4 实施现代农业信息化工程
抢抓贵州省“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机遇[5],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加快推进全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设施等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农业信息数据库,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抓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气象灾害信息的监测、采集、分析、预测和发布,提高信息时效性、准确性与安全性,形成覆盖广、功能强、高效稳定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增强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加强农业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强化三都原产地属性,提升对溯源信息的采集、智能化处理和综合管理能力,保障食品安全。此外,还要依靠互联网+农业,适时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把三都特色的农产品推广到全国,让三都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赵岩.安顺市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06-307.
[2]陆光海.贵州三都推进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探索[J].新西部旬刊,2016(1):16.
[3]杨成.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5):181-185.
[4]韩贞康.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困境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36(6):252.
[5]杨芳锡,陆健.加快推进从江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農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6,28(4):73,75.
【辽宁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探讨】推荐阅读:
辽宁经济振兴中城镇就业问题与对策05-28
辽宁省2015年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调试与维护考试试卷09-17
辽宁省农村道路建设10-31
辽宁省政府文件11-30
辽宁省基础教育学会11-12
辽宁省公安基础知识12-06
辽宁省五校联考高二05-28
辽宁省艺术类文化常识07-05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07-20
辽宁省退休金调整细则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