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单元小结

2025-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十一单元单元小结(精选8篇)

第十一单元单元小结 篇1

sb +adj

使。。2.be made

to do

被迫做某事

3.adj: angry 生气的/ awful 可怕的/ nervous 焦虑的/ uncomfortable 不舒适的/ annoyed 让人恼怒的/ sleepy 困倦的 / tired 累的/ scared害怕的/ frightened 害怕的energetic 精力充沛的 / relaxed 放松的 /soft 柔软的,柔和的 4.would rather=I’d

rather 宁愿 5.rather

than 不愿

6.so….that… 如此的。。以至于。。

7.the

more….The more….越。。越。。8.wealth

财富/ power 权利 /fame 名气/ health 健康

9.in

common 共同的

10.leave

out 忽视,不提及/explain 解释,说明 /realize 意识到

11.a long

time

ago=long

long ago 12.sleep badly 睡眠糟糕

13.feel

like

doing=want to

do 想做某事 14.call

in 召集,叫某人进来 15.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him.他没什么问题

16.neither….nor…既不。。也不。。both。。and。。两者都all三者都。none三者都不。。17.take

the position 占据某人的位置 18.to start

with 开始 19.the exam

results 考试结果 20.hand

back 分发 21.throw rubbish 扔垃圾 22.search

for 搜寻

23.walk home alone 独自一人回家 24.the worst

day 最糟糕的一天

25.on the school soccer field 在学校的足球场上

26.miss doing

sth 错过左某事 27.stupid / silly 愚蠢的 28.kick sb off 开出某人 29.knock on /at the door 敲门 30.let

sb

in 让某人进入

31.be

hard

on sb 对某人严厉要求 32.lose the game /fail

the team 输掉比赛 33.support each

other 互相支持 34.communicate

with

sb 和。。交流 35.learn

from sb 向某人学习

36.with

courage 鼓起勇气 encourage sb to do sth鼓励某人做某事

37.fear in the heart 内心害怕 38.be

close

to doing 接近做某事 39.pull 拉---push

推 40.pull

together 齐心协力

41.fault 过失,缺点 /relief 轻松 /perform 表演,表现

42.nod 点头----shake 摇头,晃动

43.on

a winning team 在一个即将获胜的队伍里

44.get

good

grades 取得好成绩 45.get into a

第十一单元单元小结 篇2

第一节常见的盐

盐的定义、几种常见的盐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 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就是分别加热, 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的, 就是碳酸氢钠, 否则是碳酸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消毒用盐

游泳池一般用硫酸铜消毒。

医疗上一般用高锰酸钾消毒。

过去习惯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现在用二氧化氯消毒。

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主要产物是碳酸钠, 此外还有副产品是氯化铵。

钠离子可以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 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氯离子可以促生盐酸、帮助消化, 增进食欲。

氯化钠等溶于水后, 会使水的凝固点降低, 以达到溶雪的目的。氯化钠作为融雪剂, 对植物有害, 会腐蚀桥梁等, 所以现在逐渐被绿色融雪剂代替。

第二节粗盐提纯

粗盐的初步提纯只是去除不溶性杂质, 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 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回收。

实验仪器

蒸发时要经常用玻璃棒搅拌液体, 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水接近全部蒸发时熄灭酒精灯, 停止加热, 利用余热使剩余水分蒸发。

第三节盐的化学性质

盐 (可溶) +金属1→金属2+新盐 (金属1比金属2活泼, 金属不是钾、钙、钠)

盐+酸→新盐+新酸

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物都需可溶, 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盐+盐→两种新盐 (反应物都需可溶, 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部分难溶于水的盐只具有性质2。

氯化银、硫酸钡既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酸 (不溶于酸就是不与酸反应) 。

第四节酸、碱、盐的溶解性 (室温)

酸:大多数都可溶。

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 其余均为难溶。

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可溶。

氯化物除氯化银不溶于水外, 其余多数均易溶于水。

硫酸盐除硫酸钡不溶于水, 硫酸银、硫酸钙微溶于水外, 其余多数易溶于水。

碳酸盐只有碳酸铵、碳酸钾、碳酸钠易溶于水。

第五节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

农家肥料的特点:营养元素含量少, 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化学肥料的特点:营养元素单一, 肥效快。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大, 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氮肥、钾肥、磷肥作用

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化肥, 并且尿素是有机物。

铵根离子的检验 (氮肥的鉴别)

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钾肥、磷肥作用

复合肥: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

常见的复合肥有: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磷酸铵

后三者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对待化肥的态度: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 合理施用化肥。

初中需要掌握的唯一一种农药就是波尔多液, 农药也需要合理施用。

第六节计算题

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第一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蛋白质功能、存在、构成

人体蛋白质代谢: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 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 生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 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 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 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 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几种蛋白质 (维持生长发育, 组织更新)

血红蛋白:由血红素 (含亚铁离子) 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 (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强2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 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亡。

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

酶:酶是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蛋白质的变性 (不可逆) :破坏蛋白质的结构, 使其变质。

引起蛋白质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 (银离子、铜离子、汞离子、钡离子) 、有机物 (甲醛、酒精) 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 (福尔马林) 制作动物标本, 使标本长期保存。

蛋白质的检验:点燃, 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就说明有蛋白质。

3.糖类作用、组成。

常见的糖

富含淀粉的食物容易发生霉变 (产生黄曲霉素) 。只有温度达到280℃以上才能破坏黄曲霉素, 所以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4.油脂分类、功能、作用。

5.维生素存在、作用。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 需从食物中摄取。

6.糖类、蛋白质、油脂的热值:脂肪>蛋白质>糖类

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组成人体的元素共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

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 称为常量元素。如氧、碳、氢、氮、钙等。

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 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铜、锌、氟、碘、硒等。

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钙摄入量过多的表现:结石、骨骼变粗

缺钙的表现: (青少年) 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 骨质疏松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 主要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在。

钠和钾

Na+:存在于细胞外液, 人体内含钠80~120g。

K+:存在于细胞内液, 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 H。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 (20多种)

铝、钡、钛等微量元素是人体的非必需元素。汞、铅、镉等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即使是必需元素, 也要合理摄入。

第三节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化合物: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

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 仍属于无机化合物。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

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在有机物中, 碳原子可以和氮、氢、氧等原子直接结合, 而且碳原子之间可以互相连接起来, 形成碳链或碳环。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有机物可分为小分子 (如甲烷) 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如蛋白质、淀粉等)

*含碳、氢 (含碳、氢、氧) 的有机物在充分燃烧时, 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在不充分燃烧时, 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

*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点燃后产生烧纸的气味。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

网状结构———热固性———如:酚醛塑料 (电木) 、脲醛塑料 (电玉)

具有热塑性的塑料可以进行热修补。

*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点燃后闻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乙烯塑料。

*聚氯烯塑料袋有毒, 不能装食品。

*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 易断的为羊毛线, 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 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 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危害:

(1) 破坏土壤, 污染地下水;

(2) 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3) 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 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解决途径:

(1)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2) 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3)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思想品德课单元小结设计 篇3

一、系统论认为,系统性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凡系统都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以每课为一个基本单元,层层分解成节、框、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内容四个内部层次;各个层次不仅存在着纵向逻辑联系而且存在着外向的横向联系,整个单元教学内容就是有种种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的网络整体。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紧跟时代形式,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使其及时得到贯彻与落实,其开发性的特征最为突出。我们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单元小结十分科学实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学习基本结构的好处,就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保留下来的东西将是我们在需要的时候把一件件的事情重新构思出来,这是一种再生的特征。”无论是思想品德课还是其它学科考试是少不了的,但如何提高考试成绩,是莘莘学子们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单元小结,通过知识构建,用它“再生的特征”去解决学生在考试中遗忘的内容,可以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知识结构是一种“图式”,具有“同化”和“顺应”的功效。“同化”就是以后所学的纳入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知识结构中去;“顺应”就是把以后所学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完成新的知识构建。在当今知识剧增的时代,知识更新极快,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所学的知识十分有限,被更新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是时代赋予每个学生的客观需要。单元小结就是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图式”,以适应科技时代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新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有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思想品德单元小结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其完成知识的系统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此种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知识网络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学习的核心可激发学生去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这种知识网络的建构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三、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小结

思想品德课单元小结是在每一单元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教师安排一到两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完成。

首先,让学生明确本单元教学内容分几节,哪几节;每节教学内容分几框,每框教学内容分几个知识点,有哪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次,让学生弄清节与节之间的知识联系,框与框之间的知识联系,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弄清不用节的知识点与不同框的知识点之间的客观联系。再次,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寻找与本单元知识内容相对应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党和国家的大众方针,现实生活当中的典型现象。

思想品德课单元小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开动脑筋,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控制下完成。在开始阶段,教师用板书形象绘制知识结构一览表或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提纲,让学生掌握单元小结方法。在以后的单元小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作业的形式绘制知识结构一览表或有内在联系的提纲。知识结构一览表是单元小结的结晶,是建构知识结构的一种手段,是单元小结的一种重要形式。

四、通过单元小结绘制的知识结构一览表,是学习、复习、考试的工具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训练2 篇4

[基础巩固]

1.广大新闻工作者响应中央号召,积极走乡村、进社区、到厂矿,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生活。集中推出一大批感人至深的报道,新闻报道更为清新务实。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唯一途径

C.新闻报道引导和决定社会发展变化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如实反映

2.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种商品不是人民生产„„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3.在美国历史上,华盛顿创立和缔造了美利坚合众国;林肯避免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内部分裂。因此,有人认为正是这些英雄推动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这种观点错在A.没有认识到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没有认识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没有认识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4.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5.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①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是通过传说实现的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A.①②

C.②③

[能力提升]

6.近些年来,南京市政府十分关注民生,积极推进“温暖工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初步构建起城乡统筹、覆盖广泛、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各项帮扶救助工作B.①②③ D.②③④

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南京市政府的这些做法,正确的说法是

A.这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B.政府要把人民群众的一切事务都管理好

C.民生问题是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

D.求真务实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7.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南京市的5位十八大代表走进龙虎网等联合直播室,倾听南京网民、百姓和党员的意见、建议与呼声,现场与网友互动,并承诺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带到十八大。党的十八大代表之所以要听民声、汇民愿,是因为()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③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 ④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②③ D.①②③④ C.①③④

8.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继续坚持有效的改革路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

答案

1.A 2.B 3.B 4.A 5.C 6.A 7.A

8.(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继续深化改革可以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第十一单元单元小结 篇5

mièjiètiědiēyè

消()()绍打()()倒()子

qièjuéquēxuělüè

亲()()对()少白()()过

yuè

()读

二、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扑之中包容的期侍,把我小小的心容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辉染红窗棂。()

2.我一垮进公园大门,就看见里边的一断围墙被暴雨冲夸了。()

3.他底着头,一面虚心地顷听老农民的谈话,一面凝神地思考土地的奥密。()

三、选择下面带点字的恰当字义填在括号里。

1.可怜九月初三夜。().

怜:①可怜②爱

2.半江瑟瑟半江红。()..

瑟瑟:①碧绿②形容寒风的声音不大。

3.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①独立②独自一人

四、填空。

1.《赠汪伦》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这首诗用___________比喻朋友之间的 深情厚意。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是写作者的联想。从这句中可以 看出重阳节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习俗。这首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在节日 间思念亲人之情。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

3.《暮江吟》是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这首诗是按照_____的顺序写的,前两句写了_ _____时的景色,后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时的景色。后两句中的“露”是指______,“月”是指,__________,这都是实在的事物。“______”和“_______”是诗人联想。这 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五、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不是„„就是„„

只要„„就„„宁可„„也„„

不仅„„还„„又„„又„„

无论„„都„„„„可是„„

1.邢丽()在校内做好事,()经常在校外做好事。

2.()春、夏、秋、冬,爷爷()想方设法坚持锻炼身体。

3.这条小路,()一下雨,()会满处都是泥。

4.邻居赵奶奶已经80多岁了,她()自己多受累,()也轻易地麻烦别人。

5.人们多想再看一会儿啊,()火烧云偏偏不让人如愿,不一会儿,就下去了。

6.这件()漂亮,()大方的外表,是妈妈亲手给我做的。

六、改正下面段落中的错误。

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佛着千万条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向赶集是的聚扰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玲利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七、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清丽迷人的阿里山

[香港]华沙

提起阿里山,我就不禁想起台湾民歌《高山青》。我一直喜欢这首歌,“高山青,涧水 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哟,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我喜欢它单纯得有如真理。

“高山青,涧水蓝”,这是比喻,然后就单刀直入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 的少年壮如山„„”因为喜欢这首歌,所以很早对阿里山有了憧憬。于是又知道阿里山是花 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花的海洋是要在春天才看得到的,当春神在阿里山迈开她的 脚步时,足迹所到,便是遍山盛开的樱花。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 错过了。至于“林的世界”,原来台湾因为山多,所以森林也多,岛上森林覆盖面积曾一度 达三分之二——现在仍达百分之五十二,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省。阿里山因为山势平缓,树林更显茂盛,所以便有“林的世界”的盛誉。在我们上山途中,两边一律是森林,而 且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森林带。换句话说,就是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 森林。在阿里山山脚,是热带林区,有龙眼树、姜花丛等;山腰是温带林区,有竹林、杉林 等;到了近山顶的地方,则有柳杉、红桧,甚至寒带的针类植物。在同一个山囊括了全球各 气候带的植物,这自然很难得,起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此山必须坐落在热带地带,这样山脚才可能有热带植物;其次此山必须够高,这样 山顶才可能有寒带植物。这两者阿里山都具备了,因此便成了植物研究者的乐土。山上辟有 研究植物的林区,专供有关人士进行研究之用。

阿里山的森林虽有不同气候带的差别,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律郁郁葱葱,极目望 去,阿里山的峰峦,无论高低远近,全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广阔而又深厚的绿,活跃而又 执着的绿。

1.解释词语。

(1)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囊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郁郁葱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

为什么说阿里山是“林的世界”?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几点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换句话说,就是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

找现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你对这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里山的峰峦,无论高低远近,全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广阔而又深厚的绿,活跃 而又执着的绿。颜色一般是静止的,为什么作者都说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自然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阿里山是个怎样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单元单元小结 篇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一)[教学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教具准备] 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

(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 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

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 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

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第二课时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 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第三课时

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i们正在干什么?(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矧在做什么?

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5)留心处处皆学问。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1 长江之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 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汁 哺 挽 涤 埃 灌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7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 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 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3)默读第1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

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6.精读第2节。(1)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4)指导朗读第2节。(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3.练习朗读。

第十一单元单元小结 篇7

因此,目前一期合成主装置PLC系统处于单控制器运行状态,无热备冗余功能。一旦在用控制器单元卡件出现故障,将导致合成装置跳车。同时,该型号控制器厂家已经停产,在市场上无法购买备件,目前主要设备备件已经没有库存,主要设备一旦故障将会造成严重后果而全面停车,长时间无法恢复。因此,为了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操作监视,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我们对当前的PLC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更新改造为横河电机(中国)有限公司目前最先进的ESD系统PROSAFE-RS。

1系统简介

1.1PLC系统简介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一期ICI-AMV工艺 1 000 t/d合成氨装置的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及联锁功能全部由PLC系统来实现。

注:(1)虚线框中内容全部属于该步骤;(2)其余步骤框图与第1步、第2步基本相同,但有些步骤不检测条件,故该步骤没有条件错分枝;(3)人工选择步骤后即可启动顺控程序,程序启动后投入自动顺控,会按上述步骤循环运行。

PLC是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缩写,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以微机为主体用作数字控制的专用电控装置,按用户程序存贮器的指令安排,执行逻辑运算或数值运算,并通过各类输入/输出模块控制生产过程。

1.2PROSAFE-RS简介

PROSAFE-RS是横河公司近期推出的安全仪表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于紧急停车系统、过程停车系统、火气系统和燃烧管理系统等领域。它是世界上首套能与DCS真正无缝集成的安全系统,首套符合IEC61511国际标准且达到SIL3安全等级的安全仪表系统。目前正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工、炼油、油气勘探、油气运输、电力等行业,为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效益。

2PLC的应用

2.1锅炉控制中PLC的应用

在锅炉控制系统中,只有与负荷调节相关的调节控制由DCS完成。其余的控制,如点火与停车、状态切换、运行状况监测及报警等都是由PLC来完成的。

现场有各种开关和探测器,将现场的各种状态报告PLC,如阀位开关用于检测阀门开关位置、压力开关用于设定该点压力的高限与低限、火焰探测器用于监测火焰是否正常,这些信号均送到PLC,PLC根据内部逻辑运算对锅炉进行控制。

2.2回收单元中PLC的应用

回收单元中PLC的应用最为复杂,除完成普通的报警联锁控制外,还要完成两干燥器再生和干燥的切换。报警与联锁的控制与前述相同。用顺控来执行干燥器的切换相对复杂些。回收单元PLC顺控功能如图1。

3设备更新改造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

(1)将合成主装置PLC改为紧急停车ESD系统,系统型号应达到当前先进水平。

(2)对PLC相关卡件进行整体更换。系统的电源、CPU、通讯总线需要冗余配置。若时间紧迫,可先更换控制器及输入输出卡件,其他部分待有机会再更换。

(3)程序在重新编写过程中应确保跟原PLC程序控制功能一致。

(4)更换现场所有继电器。改造后的系统可以与主装置的DCS进行通讯,将数据传送给DCS。

(5)利用现有机柜空间进行改造,不影响机柜内其他设备运行。

(6)利用现有合成尿素DCS工程师站,作为合成主装置ESD的工程师站,对其进行维护、程序修改、组态下装、监控及联锁切除等。

(7)现场合成操作站应能对合成主装置联锁情况进行监控。

4回收单元小结

回收单元分子筛流程示意见图2。

(1)由于原PLC系统改造为DCS系统,如图3所示的阀门(KV-11001~11012)的开/关控制可在DCS系统中通过软开关来实现,且能保持原功能不变,无需再使用原来的硬开关操作,同时也减少故障点。24个阀门(KV-11001~11012)开/关按钮(硬开关)全部取消,给工艺操作带来很大便利。

(2)程序因故暂停或停止时,在面板上原HS11003方框内显示第一故障报警内容,在DCS系统报警中显示报警明细。分子筛程序运行期间的暂停报警用黄色字体,分子筛程序停止运行的报警用红色字体。利用DCS自身的报警功能,能较好地反映系统故障情况,具体的报警信息通过在画面中做故障显示,便于工艺人员对系统故障的判断,并及时处理。

(3)根据工艺要求,为便于工艺操作,在每一步骤方框内显示本步骤的运行时间,以正计时方式计时。如KV-11011为充压阀门,充压时间为45 min。为便于工艺掌握KV-11011阀的输出情况,流程画面中KV-11011阀下方显示该阀MV值输出情况。

(4)程序运行周期为24 h,但每步有分钟、有秒计时,以方便统一和工艺对程序运行时间的掌控。流程画面中总时间A方框中显示程序运行剩余时间,总时间B方框中显示单步骤需要的总时间。

(5)主控盘后的MAN/AUTO钥匙硬开关保留,且在DCS系统画面中做开关位置状态显示,便于对MAN/AUTO状态的监控。

(6)报警复位及故障显示组合按钮(KV-11003阀门关闭按钮和KV-11005阀门关闭按钮,同时按下),改为通过一个硬开关在DCS系统中做确认复位按钮对系统报警进行确认复位(见图4)。原PLC程序中的跳步功能(当KV-11001阀门关闭按钮和KV-11002阀门关闭按钮同时按下,跳步功能打开;当KV-1101阀门关闭按钮和KV-1103阀门关闭按钮同时按下,跳步功能关闭),按照工艺要求做成一个硬件开关对其进行控制。即打开跳步功能后,只要下一步的条件满足可不受时间限制直接进入下一步。这有利于今后分子筛故障检修后开车,节省时间。

(7)程序中TI-11003和TI-11004的加热/冷却温度设定为180 ℃/40 ℃,在操作规程中的加热/冷却温度设定为200 ℃/20 ℃,在新的DCS系统程序中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设定值改为200 ℃/20 ℃。正常生产中,如果因为再生气量原因,或其他次要原因使TI-11003和TI-11004的加热/冷却温度未达到设定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减少事故。

5锅炉小结

(1)正常生产中锅炉发生跳车事故,工艺人员要第一时间到现场确认跳车信号。本次技改将锅炉联锁信号灯传送到主控室DCS上,这样,主控第一时间就可以确认信号。

(2)锅炉点火是程序控制,点火前需要吹扫。根据工艺需求,将吹扫条件的所有信号传送到主控室,同时还将锅炉各烧嘴状态,点火条件,点火方式切换条件(锅炉有FDF方式和TEG方式)的所有信号传送到主控DCS显示(见图5)。特别是锅炉两个方式切换时,常因为某个条件不满足造成切换失败。失败的原因排查一直是锅炉不能及时点火的致命因素。也正因为锅炉不能及时点火,造成蒸汽管网压力大幅度下降,合成系统停车。这次技改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了,给仪表、工艺都带来了极大地方便。

6结语

第十一单元单元小结 篇8

一、听写

幕()嫌()砰()抑()殉()慕()歉()怦()仰()询()暮()谦()抨()迎()旬()

架()敞()硼()账()撩()驾()敝()绷()帐()缭()

四.给加点的字注音 淌血()嚼东西()扎绷带()扎破()殡仪馆()文件夹()......正月()吊唁()怒号()咳嗽()敷药()颧骨()竟然().......匆忙()模糊()追悼()皱纹()呻吟()镊子()枪杆()....... 富翁()咄咄逼人()俨然()惩罚()霎时()勒紧()......凛然()气概()积攒()()胭脂()轧制()好闷().......横竿()()愣头愣脑()戳破()挑下()执刀而立().....水渍()点缀()攫住()晕头转向()晶莹()恰似()......抚摸()月牙泡()撩水()手腕()颤动()炫耀()......主角()应有()应和()厌恶()哧溜()..... 回眸()殉难()掖被角()叮嘱()头盔()企盼()怦怦.......跳()橱窗()撵出来()出殡()葬礼()冲鼻().....哽咽()()玫瑰()尽情()尽量()潜入()......

五.知识链接

1.鲁迅,原名浙江。是我国伟大的、、、我国现代文学的。著有、、、等多部作品,都收录在中。

诗句“” 充分表现了鲁迅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深恶痛绝的鲜明态度。2.《花脸》的作者是,踏实当代著有、3.《别挤了》作者是,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我读过他的作品。

六、根据课文填空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鲁迅的侄女回忆伯父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的人,表达了对伯父的感情。

2.用细腻的的文笔展现了天真而丰富的儿童心理世界。作者总结出了一个祖传的教训:

二、四字成语

1.填空()()吞枣张()李()()然大()横刀()马()()逼人张牙()爪了如()()小心()()问心无()()关()将不可()()()不成声 梦()以求迫不()()饱()风霜不()一顾2.根据意思写成语。

1)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近义词】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一目十行 一知半解【反义词】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 2)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3)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近义词】:豁然开朗、如梦初醒、茅塞顿开 4)指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

5)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6)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现实生活中的猖狂凶恶。()7)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对自己的手和手指那么了解。()8)比喻竞赛中战胜对手,进入下一轮比赛,也比喻在前进中克服困难。()9)低声哭。哭得噎住了,哭不出来声音。形容非常悲伤。()【近义词】痛哭流涕 【反义词】欢天喜地 3.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1)对这个小区的情况,他(),所以工作起来特别顺利。2)读书不能(),要勤思多想,细细咀嚼。3)他弄不清事实,(),闹了笑话。4)听了专业人员的讲解,我们()。

5)在黑夜中独自行走,一种()的恐惧感油然而生。6)在这次英语竞赛中,她一路()进入了决赛。7)他的问话(),让对方十分尴尬。

8)我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所以()。9)再次回忆起这段伤心地往事,她()。10)敌人(),进行疯狂的反扑。三.比一比组词

悼()诲()俊()峻()概()掉()悔()骏()竣()慨()励()娇()惟()唯()恬()厉()矫()帷()维()甜()

。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3.《荷塘旧事》回忆了童年时到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生活。作者既描绘了的美景,又塑造了一群的农村孩子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念之情。

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中记叙了雷棣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成长中经历的五件事:、、、、。其中重点记叙了、这两件。塑造了一个自强不息、热爱和平的少年形象。5.黑孩子罗伯特是一个、、、章表达了消除种族歧视,各民族平等生活的美好愿望。

6.《别挤了》中“挤”指“别挤了”指作者希望。文中相应的诗句是。

六、加标点

1.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 表一本是 小约翰 2.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3.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4.这刀这花脸 没想到一下子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5.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6.连总是厉害地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

7.舅舅还叫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 我姓关 名羽字云长 8.哗哗的撩水声呀呀的叫喊声乱糟糟响成一片 9.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救命啊

10.小罗伯特自从懂事后就不喜欢他那个破烂的家他讨厌那满地乱跑的老鼠他讨厌那冲鼻的霉臭

11.哦老师愣了一下 最好先回去跟你妈妈商量一下 12.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

七、读句子,按要求做题。

1.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改成陈述句: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3.水流向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这句话把比作4.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新月嵌在田野上。

这句话用比喻

5.绿色的荷叶铺在水面上,绿叶中点缀着许多粉红的荷苞和荷花,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

这句话用比喻

6.罗伯特没想到父辈得拥抱竟是这么亲切温暖,他更没想到拥抱他的竟是丽莎的爸爸。.......用加点的词造句:7.根据带点的字判断下列句子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句。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

他觉得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像春天开的玫瑰花。..

他太虚弱了,连一根绣花针都拿不起来了。............

8.难道罗伯特不是五年级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吗?

换一种说法:考得这么差,他也很难受。

换一种说法:9.仿写句子:

童年是清晨花瓣上的露珠,每一颗都晶莹剔透。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而又缤纷。童年是一首歌,旋律悠扬,回味绵长。

童年是八.阅读理解

(一)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⑴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⑵这句话体现了

(二)“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指的是(2)“四周围黑洞洞的”指(3)改为陈述句:

(4)这段话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

(四)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气,咄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缩脖子。要是把它挂在脸上,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1、“咄咄逼人”的意思是()

A、对别人的举动表示惊讶。

B、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C、很威风的样子,令人惊讶。

2、用“——”画出文中描写花脸的句子。这属于()描写。

A、外貌 B、细节 C、形状

3、“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表现了()

A、“我”对花脸的样子感到恐惧。

B、“我”既胆怯又渴望得到花脸。C、“我”渴望买一个花脸。

(五)1.走在路上,罗伯特发现玫瑰花开得好红,红得像丽莎的脸蛋一样漂亮。这个句子表现了罗伯特想到攒够了钱马上就能买飞机时高兴的心情。2.教堂外面的玫瑰花开得好红呀!

在文章结尾再次提到玫瑰花,表现了罗伯特因赢得了丽莎的父亲的尊重而激动、喜悦的心情。起到了衬托心情和照应前文的作用。

(六)1.默写《别挤了》

2.作者希望世界时怎样的?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上一篇:当前农村教育问题下一篇:三月份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