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会计主管岗位责任

2025-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会计主管岗位责任(共13篇)

综合会计主管岗位责任 篇1

一、严格、认真复核本部人员所做的会计凭证的完整性,审核会计凭证与所附的原始单据是否齐全、一致,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定期汇总会计凭证,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二、负责编制各期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送报及时。

三、负责填报“经济效益月报表”,按时上报企业管理部门。负责填报“统计报表”,每月按时上报公司经理。

四、月末负责编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营业费用表”、“管理费用表”、“债权债务表”及“营业部门回收情况表”。

五、根据在建工程合同支付工程款项及结转有关待摊、递延费用。

六、随时掌握公司在各个银行存款的余额情况,提出合理的调用资金方案。

七、复核签发审批权限内的支票现金,按时向税务局上缴税款。

八、负责工资提取与发放情况的分析,查明企业工资总额增减变动情况及原因,分析工资总额构成的合理性,供领导和有关人员参考。

九、督促下属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税收、外汇管理及结算制度等有关规定。

十、协助部门经理编制各项财务计划,做好管辖范围的管理协调工作及突发性事件的处理。

综合会计主管岗位责任 篇2

一、课程设计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使用该方法, 可以对现代职业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体化的深入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应用到教学设计中, 从而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 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特别是职业竞争力的根本目的。根据会计与统计专业对应的岗位及岗位群,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工作任务分析, 在此基础上, 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使课程的设计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岗位的工作任务相一致, 即做到课程与岗位的零对接, 那么工作任务分析就成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课程设计中的一个首要环节。工作任务分析主要包括两步:

(一) 实际的工作任务分析

这项工作在企业完成,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专家研讨等方式, 认真分析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结合各自企业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 由行业企业专家、一线会计实务工作者、毕业生、骨干教师、课程专家来共同完成。

(二) 由工作任务到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

这项工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采用由行业企业专家、一线会计实务工作者、骨干教师、课程专家研讨 (头脑风暴) 方式, 立足于工作过程, 对会计核算、纳税筹划、财务管理、统计核算四大类岗位群职业标准进行分析,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优化筛选, 使典型工作任务既体现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又涵盖相关职业标准, 按照认知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来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主要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如表1。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 归纳行动领域, 并实现向学习领域的转换, 构建出《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核心课程, 对该课程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在设计学习情境时, 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每个学习情境都对应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各学习情境都属于同一范畴;三是各学习情境之间应满足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学习规律和由生手到熟手的职业成长规律, 可以呈平行、递进或是包容关系。

(一) 根据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通过将企业实际会计岗位中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性任务为载体, 遵循从简单到复杂, 从单一到综合的逻辑, 安排分岗实训和混岗实训两大实训单元, 9个学习情境。第一单元涵盖了会计机构中的主要岗位, 通过实训了解各岗位工作任务, 掌握各岗位典型业务的处理技能;第二单元分别在手工、信息化环境下模拟企业一整套业务处理, 将第一单元岗位知识、技能串联起来, 使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更能熟练运用各个工作环节的核算方法, 强化核算能力。学习情境及课时设计如表2。

对每个学习情境制定其学习目标、教学实施方案、所需设备对象与使用工具、教学重点、考核与评价标准等内容, 采用“任务导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拓展”的逻辑开展学习。

(二) 根据学习情境设计工作任务

每个学习情境由若干工作任务构成, 如“出纳及货币资金核算岗位”工作由4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构成, 学生完成这4个学习性工作任务, 就基本掌握了该岗位的主要核算过程及操作技能。《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各学习情境中工作任务与学时设计如表3。

(三) 按“手工”———“信息化”设计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特点是在教学内容上将手工与信息化中各岗位的实训结合起来, 通过典型业务将会计岗位串起来, 使各个岗位的职责、工作流程与各个核算方法都得到训练, 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 先进行手工会计实训, 再进行信息化操作。这种安排解决了信息化与理论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提高学生使用财务软件的能力, 能够较自如地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增强应变能力。一套业务, 两种实训方法, 学生通过对比, 不仅提高了操作技能, 而且深刻理解了操作的理论依据, 减少了实际操作的盲目性, 增强了自觉性。

(四) 课程设计充分考虑新准则下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课程在设计时, 充分考虑了诚信执业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课程理论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前沿理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计的发展方向, 德国高职教育的成功证明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是成功的, 在我国的本土化中, 一些已经采用该理论实施教学的高职院校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说,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已经成为了深化“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人力培养模式, 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现方式, 应该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 不断创新, 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形成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6期。

综合会计主管岗位责任 篇3

1尊重会计教育的规律性

按会计教育的规律性教学是课程综合化的前提,会计综合化课程要符合会计岗位及其技能学习的规律性,会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分工明确、精细,每一个岗位都有不同要求。

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会计知识与技能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的特点,要充分认识学习的积累性和阶段性,所以在课程设计上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感到中职会计综合课程不仅是一门理论更是一门实操课程,它以理论作为基础,操作作为方向与目标。

3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指导

按照企业的发展形态与变化,会计岗位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综合课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知识的运用能力、岗位关键能力的教学与训练,以满足职业与生涯发展的需要。

一、有机整合会计知识与技能,形成综合化课程模式

以“按岗教学、分段实践、三证融合”的技能实训型教学为特色标志的教学体系,具有多向性和分层次性。

1“按岗教学”就是以岗位为教学单位,以应对这一岗位的教学任务为教学内容,例如针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实施,按国际趋同的原则,将会计课程按出纳岗、往来结算岗、工资岗、财务成果岗、报表岗等企业日常会计岗位来进行教学。

2“分段实践”就是循序渐进地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阶段、二十一个项目进行综合教学,把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具有不同阶梯的操作任务,每个综合内容都包括会计业务、理论知识、会计法规、岗位操作规范等,还有方法训练、实务示范等技能与方法。其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会计岗位核算能力和账务处理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真正能胜任出纳员、存货核算员、固定资产核算员、工资核算员、往来核算员、财务成果核算员、资金核算员、记账员和稽核、档案管理等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

3“三证融合”就是把课程与职业标准和职业证书结合起来,瞄准职业教育目标,做好就业准备,将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会计电算化证书进行融合,这样评价社会化、标准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教学中,出现票、单、表、证、账等仿真情境,让学生在真账实操中提升能力,培养职业态度。教学结构如图:

二、探索以会计岗位为目标的综合课程之教学策略

开展岗位与教材的同步实训,综合课程在仿真环境中进行教学,将知识与技能融合在实践课程中,根据学生参差不齐的现状,将具体工作任务进行难度分段,实施分层教学。

1综合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分层任务型显现

以工资计算项目为例,分层教学切实可行。在这一课程的教学安排上,教师将成绩较好的学生安排在负责产品销售部门的工资计算岗位上,成绩中等的学生负责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工资计算,而成绩一般的学生负责行政管理部门的工资计算,成绩落后的学生可以先从事助手工作,承担一些原始材料整理、统计的辅助计算。这样的设计可以把不同层面的学生组织在一个团队内合理搭配,形成合作、互补的学习环境,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学习和训练的机会。

依此在往来结算、资产存货、金融资产、低值易耗品、成本等核算岗位都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学科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之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比较典型的手段有:团队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层次进行同类编组和差异编组,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合作组织,提高学习效率。情景模拟教学是教师在实训场所设计与真实会计工作情景相仿的环境,使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进行技能实践。情景模拟的一个特点是会计岗位链的设计,例如小企业财务部门情景的设计,就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纳、成本、总账等岗位,银行营业所情景就设计前台、签发、总账等岗位,从而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和受到锻炼。

会计主管岗位职责 篇4

1全面管理企业日常财务会计工作

2控制预算案,指导制定企业财务管理政策及工作程序,负责经济合同的制定和执行

3管理现金流量,管理贷款,负责管理会计事物、出纳、收支核算业务 4监督编制预算表、现金流量报告

5负责与各部门进行业务沟通

6具体负责制定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建立各种物资、资金管理制度;

7审批财务收支,审阅财务专题报告和会计报表,对重大财务收支计划、经济合同进行会签。

会计主管岗位职责

1、按照《会计法》和有关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的规定,负责组织本企业的财会人员办理会计事物、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协助财务经理工作,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企业会计机构的核算职能、监督职能、规划职能、控制职能、调节职能和评价职能的作用。

2、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整体经营规划,定期组织有关岗位编制财务收支预算、成本计划和期间费用计划;

3负责的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管理。按期按其编制各种长短期负债的偿债计划;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财务收支;建立现金和各种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制度,经常检查货币资金收支和管理情况。

4负责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审查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和其他应交款,督促有关岗位办理转交手续,做到按期足额完成上交任务,不挪用、不截流、不拖欠。

5定期或不定期向企业和董事会、监事会汇报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报企业财务评价。按会计制度规定,及时向有关方面报送会计报表,认真审查对外报出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保证数字准确,真实可靠;

6、按国家《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有关岗位专门保管暂存与会计部门的会计档案,定期立卷按期移交档案部门归档;

7监督因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的会计工作人员,认真办理会计交接手续,保证会计记录的连续性和跨级资料的完整性;

8负责按有关规定,建立财产审查制度,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共同进行财产清查工作;

9组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学习现代企业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业务技术,不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

10承办董事长、总经理及财务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总出纳岗位职责:

1负责现金收入、票据及银行存款的保管、出纳、记录及管理,检查和清点每日收款点叫来的现金,填制松宽薄,及时存入银行。

2负责管理库存资金、备用金,掌握结算付款的管理规定,并计算收付财务费用;

3及时签收、整理和保管各种支票、汇票和本票等。填制送款薄,及时送

存银行;

4检查一切收、付、缴款业务凭证,做到有凭证、有审批,手续完备,项目内容清楚齐全,大小写金额相符,对检查无误的凭证及时办理; 5负责编制“企业每日资金报表”和“银行存款每日报告表”

6严格执行现金清点盘点制度,每日核对库存现金和备用金,做到账款相符,保证现金的安全。

7完成财务部经理安排的其他事项

8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现金尽量做到日清月结,月结盘库后做现金盘库表。

9负责每日营业额的追缴,按领导和财务经理的安排筹集现金。

10负责企业的工资发放,按时发放工资、奖金,并填制有关的记账凭证及报表。

11根据现金收付凭证,每日登记现金日记账和辅助记录

12银行账务和支票办理

13会计凭证的汇总和管理

14备用周转金必须每天核对,不得以白条抵库,一切营业收入和现金不准坐支,未经财务经理批准,不能任意挪用现金,也不能将现金借给任何部门或个人;

15负责所得税扣缴申报事项;

一、负责与收银有关账目来往的会计师职责;

1制定会计操作规程,控制及平衡预付定金,计算一切应付的佣金。2编制每月的会计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报告书;

3处理会计争端及疑问与销售部经理解决逾期已久而应收账目,并处理乱帐。负责保存企业内客户须按时支付的5负责审阅合同中有关的协议、价格及安排,审查或参与拟定经济合同、协议和其他经济文件。

二、负责企业日常所需费用(薪金除外)支出的会计师职责;

1核对及处理企业内部支付的费用,编织支出分析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月结单。

2根据企业支付情况作出分析报告供领导参考,以便控制费用开支,搞好平衡,不超出预算;

主管会计岗位职责 篇5

二、定期组织对公司固定资金和流动资产的清查、核实,确保财产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加强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做好记帐凭证的稽核及会计报表的编审工作,保证财务结算的正确、及时和真实,为领导提供可靠的经营管理资料。

四、及时掌握流动资金使用和周转的情况,定期向公司总经理汇报工作。

五、督导所负责岗位的工作情况,并对工作完成的效果负有间接的管理责任。

六、定期组织所属部门人员学习有关国家财政政策、法规、财经纪律和财会制度,不断提高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物业综合主管岗位职责 篇6

2.负责管理服务区域内出租屋、空置房的巡查管理。

3.负责编制部门各种制度、作业指导书,并推广和执行。对体系运行情况及时提出整改和纠正措施。

4.负责检查和监督物管员在岗工作情况及相关工作质量记录是否规范,及时纠正不合格项,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负责检查部门员工内务管理情况,及时纠正违纪行为

5.协助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招聘、录用、出勤管理。负责部门的消防知识、业务基础技能等培训工作,并评估培训效果。

6.负责组织和召开部门晨会、周会、月会等例会,总结和完善会议内容,督促考核下属工作

7.负责监督、检查服务区域内安防、消防设施及服务器材完好情况,确保器材完好、安全。

8.负责与安全相关的派出所、消防队等外联工作。

9.负责开展秩序各岗位的业主关怀服务工作

综合会计主管岗位责任 篇7

会计公共关系,是指会计部门、会计人员为了寻求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关系协调等方式,同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既包括与组织内部各相关部门、领导、职工等之间发生的内部会计公共关系,也包括与组织外部财政机关、税务机关、金融机构、审计机关、上级主管部门、投资者、客户等之间产生的外部会计公共关系。会计公共关系,是以会计管理为立足点的一种专业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理论在会计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是公共关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管理作为经济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开放式的子系统,与社会组织内部、外部的组织或个人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果关系沟通不畅,没有其他部门或个人的合作与配合,会计管理将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良好的会计公共关系,是整个会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搞好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会计公共关系媒介,是指联系会计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和渠道,塑造形象、传播管理、协调关系的载体和手段。符号、声音、图像、实物等都是重要的会计公共关系媒介。在会计公共关系工作中,财务报告作为一种容量大、数据多、传递及时的专业性媒介手段,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当然,在具体选择适当媒介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地采用一种或同时采用多种形式交替运用。

二、加强会计公共关系管理的策略

(一)会计主管与股东关系的协调

公司制企业是以股东所出资金为资本经营企业。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是最直接的关系人。会计主管对维持股东关系负有主要责任。会计主管应该明白投资人为什么要投资本公司,以及如何提出投资建议才能吸引投资人。所以应该定期向股东通报情况,而不仅仅向股东发送年中及年终报告和结算。会计主管在处理与股东的关系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投资建议。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很多,深沪两地交易所已有近1 700家公司股票上市,新股也在不断地上市,投资者面对如此之多的上市公司往往不知如何选择,其投资意向受公司发布的投资分析报告影响很大。所以,如果公司的投资建议能够打动投资者,并且配合一定的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公司的募股活动,则公司就会得到更多股东的支持。

2. 及时向股东通报公司发展信息。

股东利益与公司发展休戚相关,他们渴望了解公司经营情况,会计主管应定期向公众通报企业政策、目标、经营战略的变化、经营状况的各种财务数字和信息。公司在与股东沟通过程中,会计主管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是最重要的书面文件,它应对公司一年中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清晰的说明,应解释公司的目标以及公司经营的原则。公司年度报告应该具有特色,体现公司的风格,注意不应使用过于复杂的专业术语,应设身处地考虑投资者的需求,可以利用图表、图像或者插入解释性的说明等方式,增强年度报告的沟通效果。

(二)会计主管与金融机构关系的协调

银行与企业关系密切,与银行打交道就成为会计主管的重要工作。与银行打交道,应该获取一些经验,掌握一些应对策略,这样会使企业大大受益。会计主管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了解银行的特点。

由于银行的业务种类、服务项目各有侧重,彼此之间便有一些差异。每家银行都有其特点。会计主管应对此有清楚的了解,然后,根据公司的状况和目的,选择适合的银行。

2. 管好存款账户。

贷款前应该先存款,因为,存款是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每一个商业银行都要根据存款来发放贷款和投资。如果会计主管到一个未开户的商业银行去申请贷款,成功的希望不大。而如果公司的存款户头上有一定数目的资金保证,商业银行愿意贷款给这样的企业,会计主管也可以此为资本争得许多优惠条件。

3. 更多关注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

会计主管要做好企业的信用建设,只要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状况,对企业的贷款和与其他相关企业的关系处理就比较有帮助。

(三)会计主管与税务部门关系的协调

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和法人的法定义务,企业与税务部门之间是一种征纳税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协调主要由财会部门负责,会计主管需掌握一定的公关技巧,在企业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维护企业作为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1. 选好办税人员。

办税人员是代表企业与税务机关直接打交道的人员,人选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本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公共关系,进而影响本企业的利益,甚至是会计主管的切身利益。一般说来,办税人员应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知识和核算程序,懂得与本企业有关的税收政策规定和具体办税业务,具备一定的公共关系知识和交际能力。

2. 争取减免税。

减免税是国家对某些行业、企业的一种政策扶持。从客观上讲,国家扶持政策具有明确的方向,但在微观个体之间,却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在政策范围内,除了明文规定外,免甲还是免乙,减多还是减少,与税务机关的解释和态度、申请减免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认识、表达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有很大关系。企业会计主管的任务就是以政策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把本企业依法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充分地争取过来。

3. 处理好日常人情关系。

工作关系必然涉及到日常人情关系,反过来,日常人情关系又必然反作用于工作关系,可见处理好日常人情关系,也是当好一名管理者的重要方面。

(四)会计主管与财政部门关系的协调

《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可见,财政部门是各单位财会工作的管理机构,有权对各单位的财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故会计主管应尽量做好与地方财政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为本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提升部门形象。

财政部门为了提高本地区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会经常开展一些达标升级、经验总结、学习培训等活动,会计主管应积极配合,尽可能给予协助,获取财政部门的信任和好感,借此提升本单位财会部门在财政部门的形象。好的企业形象对于今后得到财政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是不言而喻的,甚至会把财政部门吸引到本企业来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借财政部门的力量宣传自己。

2. 督促本企业向国家鼓励的方向发展。

会计主管督促企业向着国家鼓励的方向发展,一则可直接得到政策上的优惠,避免国家政策的制裁;二则可获得财政机关的支持,积淀企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3. 主动汇报,沟通信息。

与财政部门的信息交流中,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特有的财政信息,增加双方的信任度。

三、会计公共关系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总结

会计公共关系工作策略,亦称会计公关技巧,是指社会组织的会计部门、会计人员在开展会计公共关系工作中,根据不同的会计公共关系客体、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不同的业务交往所谋划和设计的工作对策。会计公共关系工作一般策略主要包括:宽恕对方策略;取长补短策略;心理信息运用策略;动作语言运用策略;迂回公关策略;适当坚持策略;幽默语言运用策略;先予后取公关策略;同中存异公关策略;求同存异公关策略等等。在开展会计公共关系工作时,针对不同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又可以相应采取不同的具体会计公关策略。

此外,在开展会计公共关系工作时,还要充分与合理地利用会计公共关系媒介,采取各种不同的会计公共关系工作方法。一般来说,它主要有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关系协调等三大基本工作方法,而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有: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介发行股票、债券,公布财务报告;利用电报、传真、电话、信函等媒介核对账目、结算账款;利用会议、内部刊物等媒介向本组织员工传播财会法规、规章制度等。

总之,会计公关工作策略与方法都是为会计公共关系工作目标服务的。只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策略与方法,会计公共关系工作一定会取得理想的结果。

论事业单位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实施 篇8

一、实施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原因

在经济社会的实践中,由于作为国有资产产权所有者的上级主管事业单位(即委托人)与作为国有资产具体的控制者和管理者(即代理人)的下级事业单位之间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而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代理人的行为目标与自己的行为目标最大限度地一致,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会计主管委派制就是促使事业单位治理结构中权力制衡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强化行政管理,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实施有效监督,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事业单位,尤其是知名学校、医院等纷纷设立分支机构,确实存在着如何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的问题,会计主管委派制因而成为其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实施实时监督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实施会计主管委派制的意义

上级事业单位向基层事业单位派驻会计主管,一方面可以对基层管理者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其管理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两者在信息、风险等方面的不对称,维护委托方的权益。其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实践表明,多数虚假报表是在控制者和管理者的授意下产生的。为何虚假报表和报告总是屡禁不止,归根结底是由于对其监督弱化所造成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必须标本兼治。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实施,基层事业单位的一切重大财务收支、资金调拨以至重要的运行决策都必须有会计主管的审核认可,会计主管对有关原始单据的审核,犹如在基层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与会计人员之间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财政部有位领导讲过一句话: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这说明了监督的必要性,它是一项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有利于上级事业单位快捷地获取基层事业单位的信息

在现行财务报告披露制度下,上级事业单位获取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在会计年度终了由基层事业单位按年报提供的,因而上级事业单位的决策层只能靠披露的会计报告来了解和判断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而对于其营运情况和一些隐性问题或深层次的问题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滞后的监督往往失去了管理的意义,尤其对于故意弄虚作假的问题,常常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是从制度设计上保障了会计主管进入基层单位的决策层,参与制定重大事项和财务计划,实时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快捷地为上级决策层提供基层单位的财务信息和相关信息。

(三)有利于降低管理和监督成本

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除了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会计主管能将基层事业单位弄虚作假的问题及时制止,防范于未然。对于制止不了的问题,能够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便于上级单位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大大降低管理和监督的机会成本。

(四)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

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能够让受派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与上级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更加紧密联系,通过各种形式的联络与报告制度,上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对受派单位的财务动态能及时掌握,对不恰当的做法能及时加以指导,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

(五)有利于更有效地执行各项财经制度

由于基层事业单位管理者对财经制度的熟悉掌握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执行各项财经制度的自觉性不高,因此,通过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能够强化受派单位执行各项财经制度的自觉性,规范其财务收支行为,减少财务风险。

三、实施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办法

会计主管委派制作为一项制度,必然要有其可操作性,概括起来有以下具体实施办法:

(一)明确对派出会计主管的管理模式

采用会计主管委派制,委派的会计主管实行上级事业单位与受派单位双重领导的管理摸式。委派的会计主管一方面要就受派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向派出单位负责,发现任何危害国家利益和其他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要及时向派出单位报告;另一方面,要负责对受派单位的会计业务和财务人员的管理,日常具体财务会计工作向受派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对受派单位负有监督和服务职责。

(二)明确派出会计主管的归口管理机构

会计主管的归口管理机构可以是成立的专门管理机构,也可以是由派出单位的会计部门,负责对派出会计主管的统一管理。选派的会计主管必须素质较高、有较强责任心和事业心。对派出会计主管的编制情况、人事关系、工资福利、业务考核等应当进行统一管理。

(三)赋予派出会计主管相应的责权

要从制度上明确派出会计主管在受派单位的身份与定位。为了突出派出会计主管的监督职能,便于其顺利行使监督职能,应当规定派出會计主管列入受派单位的决策层,有权参与受派单位财务活动的决策和组织实施,全面负责受派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派出会计主管在服务于受派单位的同时对派出单位负责,对受派单位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有权制止,对受派单位领导执意违规的行为有责任向对派出单位及时报告。

(四)给予派出会计主管的利益保障

在明确派出会计主管责权的同时,要对派出会计主管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利”的方面给予保障,为保证派出会计主管工作的独立性,有效行使监督职能,其工资、福利待遇宜与受派单位脱钩,由派出单位统一考核发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

为确保委派制的落实到位,加强后续管理和可操作性,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的配套制度:

1、选拔制度。拟派出的会计主管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任职资格,具备较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德才兼备的人员,经派出会计主管的管理机构按有关程序考核合格后,由派出的事业单位领导批准后确定。

2、培训制度。派出的会计主管作为受派单位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责任重大,必须具备扎实过硬业务素质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对派出的会计主管进行派出前的培训,派出后的后续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知识、政治思想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培训,不断提高派出会计主管的思想道德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3、述职制度。派出的会计主管在年度终了或规定的时间以及离职时,应向其归口的管理机构详细报告工作情况。述职报告经受派单位负责人和派出的管理机构双方签署意见后作为其业务档案。

4、报告制度。可分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定期报告制度规定派出的会计主管按季或半年定期向其归口的管理机构作书面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定派出的会计主管对所在受派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否则追究职责。

5、业绩考核制度。派出会计主管的归口管理机构应制订科学的考核办法,对派出的会计主管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遵守会计法规、业务水平、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勤政廉政等方面的情况。年度考核必须有书面考核结论,进行定性评价(如优秀、称职、不称职),以此作为对其奖惩和续聘、解聘的依据。

6、奖惩升迁制度。派出会计主管的归口管理机构应制订明确的奖惩升迁制度。按照考核结果以及有关的审计情况,对于工作出色、考核优秀的派出会计主管,给予精神奖励、物质奖励以至晋升;对于考核不称职以及所在受派单位财务审计发现问题的派出会计主管,给予经济处罚、不予续聘和解聘。

7、交流轮换制度。派出会计主管的管理机构应制订相关的交流轮换制度,对派出会计主管的工作岗位进行有计划轮换,促进其横向和纵向交流。

8、离任审计制度。派出的会计主管在受派单位任职期满离任时,必须进行离任审计。派出会计主管对违纪违法行为不抵制、不报告甚至与受派单位串通一起实施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者,视情节给予教育、调离、撤职、追究法律责任等处理。

会计主管岗位说明书 篇9

一、岗位识别:

隶属部门: 财务部

职务名称:财务会计主管

直接上司:董事长

二、岗位要求:

1、男女不限,年龄25-35岁(专业知识优秀可适当放宽)

2、专业:会计(有专业职称优先)

3、熟练使用财务用友软件及办公软件

4、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有酒店或餐饮系统工作经验优先

5、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有合作精神,愿意在财务领域追求长期稳定发展。

三、岗位职责:

1、负责编制企业财务分析工作。

2、负责企业总账的登记工作,并保证在次月15日前核对无误。

3、督促本单位各会计完成本职工作。

5、负责对其他会计人员所做记账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进行稽核,保证原始凭证真实、合法、完整,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无误。

6、负责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

7、负责除货币资金、资产、成本、往来款之外的其他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8、在总经理安排下办好外部协调工作。

主管会计岗位职责精选 篇10

2. 建立建全会计各类总帐及明细帐,各类核算项目要清淅明了;

3. 完成凭证输入电脑工作;并在月结时安排并检查月结各费用项目的分摊与分配。按时完成装订会计资料;

4. 正确计算应缴税金,依时报税和缴纳;

5. 及时报送各种报表,保证数据准确,编报及时。

6. 负责酒店工程项目合同的审核及付款;

7. 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等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给领导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决策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8、负责组织公司年度及月度资金预算的审核、汇总工作,完成年度及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工作,严格按照财务预算结合合同支付进度审核资金支付;

9、审核财务报表、提交财务管理报告;

10、制度公司资金运营计划,监督资金管理保管和预决算;

综合会计主管岗位责任 篇11

一、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 财务监督职能缺失

当前企业对其下属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或者会计人员并非将有效的管理真正的予以实行, 会计人员的福利、工资以及人事等等, 均是由其所属企业所掌控的, 进而使得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履行中, 其职责权限受到了不利的影响。

(二) 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会计核算不规范

正是因为下属企业的会计人员地位和利益, 企业会计核算中的章程规定, 下属单位无法较好的贯彻, 这使得会计报表与会计核算无法真实的将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反映出来。

(三) 资金浪费、分散和沉淀严重

下属公司随意开设银行账户, 资金大量的闲置或者分散, 对企业的统筹调配是极为不利的, 对资金使用效益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以上诸多方面的原因, 如何使用及管理好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 促使会计人员为企业管理经营更好的服务, 并且将会计监督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 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企业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财务主管委派制的依法推行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非常重视及强调会计监督。不仅规定要求各个单位应当构建完善的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而且还强调实施外部监督检查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 进而将内外部互相配合且完整的会计监督系统建立起来。《会计法》的依法执行, 需要大力的鼓励企业对财务主管委派制加以推行及落实。

首先, 企业委派财务主管向分公司和子公司, 主要是针对当前企业的改革情况, 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资产流失, 保证最大化的企业整体效益, 实行强而有力的会计监督制度。推行财务主管委派制的目的是从会计专业的角度, 来控制与监督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行为。就当前的具体情况而言, 财务主管对于资产流失的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改善、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完善、资产增值保值的保证等, 均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其次, 实质上财务主管委派制对分公司及子公司是外部的一种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法》明确的规定, 企业的会计人员具备着双重职能作用, 也就是会计监督职能与会计核算职能。但是, 在许多的企业当中, 却没有真正的充分的发挥出会计人员的会计监督职能, 其原因就在于财务主管决定着会计人员发挥监督职能的质量水平。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者领导着财务主管, 因而此时的会计监督便属于一种内部监督。而分公司及子公司的财务主管如果是由母公司予以委派便有着较大的不同, 经委派财务主管进入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监事会亦或是理事会, 属于外部的人员, 有效的防止了会计监督中的尴尬局面。所以, 财务主管委派制使得企业加强了对分公司、子公司的外部监督。

再次, 财务主管委派制监督的是整个会计过程, 不但有助于会计监督效果的提高, 有助于实时控制会计监督效果, 而且还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约束及监督经营管理者的作用。

《会计法》指出, 单位负责人要负责本单位会计资料及会计工作的完整性、真实性。《公司法》规定, 经理要负责董事会, 同时还在职权行使中指出, 经理有权力提请解聘或者聘任财务负责人、公司副经理。由此可知, 要求单位负责人要切实的对法律负责, 而其他人员则对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对单位负责人负责;会计人员、总会计师和财务负责人由单位负责人任用, 均为企业内部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 会计人员以财务信息提供的形式参与且服务企业经营管理, 其在经济与组织方面依赖于经营管理者。所以, 会计人员并非具有监督经营管理者的职能作用。

监督主体为会计人员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具体是监督内部经办人员的行为。即便是《会计法》中明确规定, 企业的会计人员有权力纠正或拒绝不合法及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有权力根据职权或者拒绝办理违反制度、法律的经济事项;有权力根据国家的会计制度对会计事务加以独立处置。这便为会计人员对会计责任的履行提供了法律保护, 并且有利于约束经营管理者。然而, 政治地位却是由经济地位所决定的, 如果是由内部会计人员来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 则并非具备操作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这会导致会计监督陷入尴尬局面。由企业委派财务主管, 这样财务主管便属于外部人员, 直接由企业领导, 由企业来决定财务主管的工资福利待遇, 并且由企业负责评价与考核财务主管的业绩, 与经营管理者之间并非有被领导和领导的关系存在, 具备着较强的独立性。所以, 财务主管不会处在受胁迫的地位, 不存在与经理人“合谋”的动机且不受经理人控制。

三、完善财务主管委派制的有效措施

(一) 强化财务主管的约束激励机制

财务主管委派制的实行, 使得新的代理委托关系产生, 并且还导致了“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出现。企业不可以简单的假设财务主管是真正的利他主义者, 能够及时的反馈及掌握信息。其关键就是要像其他代理委托问题的解决一样, 也设计出约束激励的一套完整机制。对于财务主管的报酬而言, 应当实施固定工资加奖金的模式, 而不应当采取与分公司、子公司经营管理成果挂钩的模式, 由企业来承担财务主管的福利待遇和劳动报酬等。在制度章程中, 应当明确的指出, 不允许财务主管收受任何分公司及子公司的经济利益, 还要承担相应的失职责任。除此之外, 要将财务主管诚信信息库建立起来, 以此提高财务主管的竞争意识和声誉, 并且有利于避免“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风险的发生。

(二) 明确财务主管的职能

财务主管不仅代表的是企业派驻分公司、子公司, 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的会计监督, 那么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因此而会受到影响呢?详细的来讲, 财务主管所具备的职能不应当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正常的实行自主权带来阻碍。所以, 应当将财务主管的职能合理的加以界定, 将企业经营管理者与财务主管二者间的合作关系正确的处理。财务主管的主要职责为:及时制止、纠正可能导致资产损失以及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活动, 必要时要报告给委派机构;督促企业对相关财经法规、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领导会计人员对职权依法加以行使;审核财务报告的完整性、真实性;承担企业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监督制度和内部财务制度的责任;参与重大的经营方案、预算、计划, 并且监督相应的执行情况;向委派机构定期报告财务状况和资产运作情况。所以, 加强对分公司和子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是财务主管委派制的一大核心内容, 并且避免违规操作, 弄虚作假, 不会引发新矛盾, 也并非会干预企业的经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财务主管委派制对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均是十分重要,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 还影响着企业投资决策是否正确。所以, 企业应当真正的推行财务主管委派制, 通过财务主管委派制的实施, 来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并且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及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进而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摘要:近些年来以来, 随着企业集团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 各类企业集团相继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广泛的涉及到了各种经济类型与各个行业, 企业集团所具备的规模效益、整合效应和资源优势等得到了有效的发挥。然而, 在企业集团扩张的过程中, 却普遍存在着轻管理、重投资的不良现象, 对所属公司管理失控, 尤其是财务管理失控, 既降低了企业集团的整体效益, 又导致了资产流失。所以, 企业应当尽快的实行财务主管委派制, 并且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够强化对下属公司的管理以及财务管理。本文结合我国企业的管理及发展, 详细的论述了财务主管委派制及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希望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财务主管委派制,会计监督,企业

参考文献

[1]李晓青.论企业集团的财务主管委派制的利与弊[J].中国经贸, 2008 (15) .

[2]刘培.浅析集团公司财务主管委派制度[J].交通财会, 2009 (06) .

[3]刘宇红.完善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对策建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7 (11) .

主管会计岗位职责职责 篇12

2、负责公司日常的帐务处理、费用和工资表的复核。

3、审核工程台账、审核各项目经理、各班组往来款。

4、制定工程预缴、开票计划,进销项计划。

5、负责审核合同财务相关内容。

6、及时更新、跟进应收帐款以及往来帐情况表,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加速资金周转。

7、按月度及时填制并报送会计报表。每月15日前提交上月报表。

8、按月、季、年度及时进行税务申报及汇算清缴,依法正确计提和上缴各项税费。

9、对公司会计凭证、账簿、各类报表定期打印、收集整理、装订成册、登记编号,妥善保管。

10、管理公司财务软件系统、负责公司相关验资、审计、税务、银行等事宜。

会计部门主管岗位职责 篇13

2、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参与制定集团年度总预算,分析月度预算执行情况,确保年度计划的达成及经营成果的实现

3、负责搭建完整的经营分析体系,对集团的日常经营状况作出全面的财务管理及分析,推动集团经营的改善;

4、负责建立财务核算管理体系,负责审核财务报表,为集团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及经营数据。

5、负责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明确财务内部控制责任,对集团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财务监督和指导

6、全面负责集团税收筹划及税务管理,研究相关税收法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依法纳税,合理避税;

7、负责对重大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估、跟踪和财务风险控制,为集团的生产经营、业务发展及对外投资等事项提供财务分析和决策依据

上一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下一篇:帮助小白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