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

2025-0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精选8篇)

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 篇1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序幕。

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①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最后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②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4、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大败日军,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5、百团大战

1940年,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百团大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规模的战役。

6、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1)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2)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4)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7、南京大屠杀给人类怎样的启示?

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历史真相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中国人应如何看待日本否认历史、修改教科书这一现象?

(1)启示:珍惜生命,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2)目的:这种行为表明他们不但没有诚意反省战争罪恶,而且企图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 篇2

一、历史教学应与时俱进、敢于创新

2013 ~2014年,《中国远征军》和《壮士出川》两部反映抗日战争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热播,以及历史“档案解密”,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人们不禁要问:《壮士出川》是历史事实吗?学生要问: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什么我们的教材和其他教辅资料上没有?我们使用的教材,虽经审定通过,但史实的记述甚至观点的阐发难免滞后,与教师、学生通过多种传媒、媒介了解和感知的历史之间总有些落差。这需要教师对历史教材勤于探究,敢于开拓,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去对待教材,充分利用乡土教材、视听教材、实物教材以及多媒体信息丰富历史教学,教好历史。

二、历史教学要辩证地研读历史

历史教学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人文性,教材中丰富的史实让学生爱读、爱看。教师要在认真教好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时补充、拓展史实,丰富、充实课程的时代性、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求知、解疑、释惑打好基础。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由“难忘九一八”、“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三组内容构成。但是,随着档案解秘、对历史人物的访谈公开、一些历史影视剧的热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感知已超越教材所选编的内容,有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出现在现行教材中,比如,中国远征军出缅抗战,川军抗战等等。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勇于探索,用辩证的观点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丰富和充实历史教学,以弥补教材的不足,使学生更加真实、完整地认识历史,树立唯物史观。

三、历史教学要改变“唯教科书”现象

历史教学既要尊重历史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又应辩证地看待和正确处理教材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缺漏。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中,我们应从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视角把握教学。如果仅仅依据教材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战场两个方面来论述抗日战争是不够的。因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是由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共同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的抗日战争史实进行整合,对教材内容有所增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示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例如,可根据授课的具体环节添加: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和渤海地区的回民支队共同对日作战的史实;卢汉率领由云南各族子弟组成的滇军60军参加台儿庄会战的史实;蒙古族同胞先后组建的蒙古游击队、鄂尔多斯草原游击队英勇杀敌,涌现出巴云英、齐俊峰等抗日英雄的史实等,充实教学。侨居海外的广大爱国华侨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无私表现很值得我们去赞美,仅抗战的头五年,海外华侨义捐的款项就多达50亿元,3000多批紧缺物资,包括飞机217架、救护车1000多辆、坦克数百辆等,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陈嘉庚等,所有这些都可作为史料让学生了解,深入体会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只有把以上内容适当地整合到教学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主题思想才能完整地体现出来。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大量的乡土教材、视听教材丰富本单元的历史知识,比如令日寇胆战心寒的铁道游击队,华北平原的地道战、地雷战,东北抗联等史料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教师是沟通教材编写者与学习者的桥梁,也是教材的补充、完善者。历史教科书的定位应该是“学本”而非“教本”,这需要教师除了依照教科书传授历史知识外,还应充分开展校本历史课程的研究,以乡土教材、视听教材的研发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教好历史奠定基础。

摘要: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的基本凭借、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运用教材要改变“唯教科书”现象,辩证地看待历史、研读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个民族的抗日史诗 篇3

——凤凰网

中 文 名:赛德克·巴莱

外 文 名:Seediq Bale

其它译名:真正的人

出品时间:2011年

出品公司:威视电影公司

制片地区:台湾

导 演:魏德圣

编 剧:魏德圣

制 片 人:黄志明/吴宇森

类 型:历史/剧情/战争

主 演:林庆台/马志翔/徐若瑄/

温岚/田中千绘/马如龙/罗美玲

片 长:153分钟

上映时间:2012年5月10日(中国大陆)

对白语言:日语/闽南语/赛德克语

《赛德克·巴莱》是台湾新锐导演魏德圣的新作,以其宏大的场面,壮烈的气氛,如歌如泣的故事,以及高大坚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物形象受到观众的好评,不愧为一部具有史诗气质的恢弘巨制。

赛德克·巴莱,出自赛德克语 (Seediq Bale),意为:“真正的人”。该片分为《太阳旗》和《彩虹桥》两个部分,讲述了世世代代居住在台湾岛上的原住高山狩猎民族赛德克族,过着狩猎、农耕、编织的丛林部落生活,虽有各部落的纷争,但也算相安无事。直到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把台湾岛割让给日本人,从此,自由自在的赛德克人就处在异族的高压统治之下,男人伐木做苦工,女人帮佣做奴隶,生活苦不堪言。终于,在沉默中,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雾社事件”爆发了,以马赫坡的头目莫那·鲁道为首的几百名赛德克人在雾社运动会那天成功袭击了驻守的日本人。日本人怒不可遏,派出更多的军队,拉来飞机大炮,疯狂地向马赫坡进攻。赛德克人寡不敌众,最终遭到围剿,但是并不投降,纷纷以自杀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灵魂救赎,到达彩虹桥的另一端,和祖先们相会,成为真正的英雄——“赛德克·巴莱”。

在日本人统治之下,有了邮局,有了商店,有了学校,大家可以更加文明地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之下,很多年轻人被慢慢同化,变得没有了血性和灵魂。而且,他们被禁止文面,失去了成为“赛德克·巴莱”的信仰和图腾,渐渐地,就会失却梦想和尊严。这正是作為酋长的莫那·鲁道不愿意看到的,是为了延续种族,苟延残喘,还是为了尊严,做最后的抗争呢?

虽然敌众我寡,“日本人比森林的树叶还繁密,比浊水溪的石头还多”,他们还有飞机大炮,先进武器,但是,莫那·鲁道还是选择了抗争,并且,“反抗的决心比奇莱山还要坚定”!失去了高山和猎场,赛德克人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失去了血性,赛德克人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无法成为“赛德克·巴莱”。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与其忍辱偷生,不如有尊严地死去。于是,虽然聚众也就三四百人,莫那·鲁道还是与侵略者拼死一搏,顽强战斗!

即便有飞机大炮,还有正规军,日本人并没有占着一点便宜,赛德克人顽强的意志力,强健的体魄,能在丛林中健步如飞,如鬼魅一般转瞬消失,加上熟悉地形,让日本人不胜其扰,伤亡甚重。几百个赛德克族战士,竟对抗了成千上万的日本兵。失败之后,无一投降,自杀殉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赛德克族抗争的精神和各个民族的抗日史交融在一起,汇合成千古不朽的中华民族斗争精神,可歌可泣!

在好莱坞大片疯狂来袭的今天,中国电影尤为艰难,但并不是无路可走。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民族风格,不盲从,不跟风,不功利,用心去做好每一部电影,我想,中国电影的出路应该会很广阔,很明朗。这一点,大陆电影不妨跟台湾电影学习学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案 篇4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华北事变;“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2. 能力方面:

( 1)通过华北事变及日本对华北地区侵略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日本对华妆地区侵略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实质——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2)通过“一二九”运动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人生观的教学,激发学生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相联系的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过程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的分析,使学生们认识到当时团结抗日已成为全民族的呼声,中国共产党善于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及时制定出符合民族利益需要的正确政策,顾全大局,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也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4. 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日本对华北地区侵略的史实,培养学生掌握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书中及补充的有关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史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分析:

( 1)中国共产党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是重点。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制造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政治上的主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国革命的成功、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逐渐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 出发,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

(2)西安事变是重点。西安事变是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发生的。它的发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它是否和平解决,又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这个内容是学生把握本节的关键,也与下个章节的学习密切相关。

2. 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局势的发展存在着两个可能性。这是中华民族命运如何发展的大问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当时中国时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结束了国共两党十年来的对峙局面,停止了内站,又为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赴国难,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此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应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为什么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史论结合深刻地认识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等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由来已久。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讲过的,日本为实现其侵华野心,制定了什么方针?采取了什么措施和行动?

生:(思考并回答)

一、华北事变

师:按照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设想,“灭亡满蒙”只是日本“征服中国”的第一步。为了继续实现其侵略中国的野心,日本把侵略的目标放在了华北。同学们想一想,华北为什么成为日本大规模侵略的目标呢?先看二段材料。(投影)

材料一:全国煤产量不过2800万吨,而(华北)五省每年所有产量约在1300万吨左右;河北棉花和山东小麦的产量,均为当时全国之冠;全国国有铁路实有长度13017公里,……五省境内实有4631公里,占实有总长度的35%;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等地,为五省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进出港口;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中,五省关、盐、统三大税收合计,每年有13200万元。——《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第688~689页材二: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在给关东军的秘密情报中说:“1931年九一八,发动满洲事变而占据之,一时帝国市场与原料、得稍缓和。……现在,满洲市场亦臻饱和,短期间亦难再行扩大,即不能与帝国生产率之增进相调和。”“帝国原料与市场问题的解决是不能不注意易于进攻的。……中国华北。”“华北,诚我帝国之新殖民地。”——《中国现代史大事纪事本末》(上)第688~689页

生:(研读材料,然后回答)

师:正由于华北在全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日本为了满足其扩展有的需要,自然就把新的侵略目标放在华北。那么,日本对华北地区的态度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课本第38页上的材料,再结合刚才看到的材料,从中可以看出,日本侵略华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生:(回答)

师:为了达到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的目的,1935年,日本在华北先后制造了一系列的事件。同学们看第37页有关何梅协定的背景和内容。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何梅协定签订,使华北危机日益严重?

生:(思考并回答)

师:日本通过何梅协定,实际控制了河北省。日本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又策划了“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1935年10月,日本内阁会议正式确立了《鼓励华北自主案》。接着,河北省河县汉奸在日军掩护下,占领县城,实行“自治”。随后,河北数十个县相继“自治”。11月,汉奸殷汝耕在通县发表宣言,宣称冀东21个县“脱离中央”,“自治独立”,成立了“防冀防共自治政府”,他自任“政务长官”。日本在华北制造的这一系列事件,统称为“华北事变”。国民党政府不允许华北脱离中央政府的管辖而“自治”,但又慑于日本的武力威胁,采取了适应日本“华北政府特殊化”要求的方针,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会名义上隶属国民政府,实际上具有很大的独立性。日本把它看作是使华北成为第二个满洲国的过渡。同学们再看看第38页上的小字,结合华北事变的史实,归纳一下日本是如何侵略华北的?

生:(思考,并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归纳)

师:华北事变的影响是什么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加以归纳)影响有两个:一个是使华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日趋殖民地化,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二是损害了英美在华北的经济利益,引起英美对日本的不满。

二、瓦窑堡会议

师: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在政策上作出重大调整。同学们先看课本第38~39页。想一想,哪些史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生:(回答)

师:第一是发表“八一宣言”。请同学们看第39页“八一宣言”的这段材料并思考两个问题:

(1)材料中的三个“无论”,表现出中国共产党有什么变化?

(2)中国共产党向全中国人民发出什么号召?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生:(思考并回答)

师:“八一宣言”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在大敌当前之时,中国共产党向全中国人民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反映了当时全国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第二是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到来之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党就要及时地制定出适合新情况的政策路线和革命策略。1935年底,结束万里转战的中央红军,刚刚在陕北站稳脚根,中共中央即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第三是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结束后,在一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请同学们看书第39页第一段,思考并讨论三个问题:毛泽东的这个报告讲了几个内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什么必须由共产党领导?为什么说这个报告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生:(思考并回答)

师:第一和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我们看看第三个问题。(看投影)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这就迫使一切不愿当汉奸亡国奴的中国人起来参加抗日民族战争,党就要“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55页师:毛泽东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回答)

师:我们再来看一段材料。(看投影)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中国的工人和农民都是要求反坑的,小资产阶级也是要反抗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态度在今天的时局下有起变化的可能性。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破裂的。……他们中的英美派,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英美的督促下,是有可能参加抗战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136页

师:毛泽东这段话讲了什么观点?

生:(回答)

师:在这两段话里,毛泽东阐述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毛泽东的这个报告从主要矛盾变化入手,分析了当时中国政治形势的特点,论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建立统一战线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时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的报告表明党已克服和长征以来“左”的思想干扰,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因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就要到来的时候,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表明中国共产党已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能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自己的方针政策。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呢?用史实来说明。

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 篇5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

爆发原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时间: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自发)和抗日游击(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杨靖宇为代表)

3、西安事变

背景:①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

③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④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与红军实行停战。目的:逼蒋抗日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 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课本原话: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第15 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3、南京大屠杀

1937年底,日军在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据战后远东军事法庭统计六周内共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给人类留下了怎样的教训?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真相,其目的是什么?掩盖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法西斯沉渣泛起的表现

为遏制日本右翼势力的死灰复燃,做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时时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尽力地去维护和平。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主要战役

战役名称地 位(特点)指挥者党派

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林彪共产党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李宗仁国民党

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彭德怀共产党

2、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3、中国共产党“七大 ”:(1)时间、地点:1945年延安(2)主要内容: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间、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字仪式,抗战结束。1945年10月25日,台湾从日本殖民者手中回到祖国怀抱。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③中国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抗战胜利的原因:①从性质来看,中国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③中共实行全民族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作用。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战场的抗战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④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对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⑤世界人民和爱国华侨的援助。

单元小结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时 间行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 篇6

抗日战争胜利昭示民族振兴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昭示我们:中国人民既然能以艰苦卓绝的努力,赢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新的振兴。

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毛泽东曾以气吞山河之势向世人宣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

一个民族要走向振兴,就必须挣脱枷锁走向世界,争取国际荣誉,争取国际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中国人民的浴血抗战不仅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更重要的是自身地位空前提高,具体表现在:首先,废除了不平等条约。1942年10月9日,英美政府分别通知中国政府,声明愿意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之后,经过谈判,于1943年1月11日完成了中美、中英新约,并于是日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字。英美两国取消不平等条约,促使在中国享有特权的国家仿效。其次,收回了大部分失地。由于战争的胜利,不但收回了抗战以来被日本侵占的大片领土,而且光复了已被日本割占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除了香港、澳门外,一切由帝国主义租借或占领的领土均被收回。外国列强攫自中国的殖民地,终又回到祖国怀抱。再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得到加强。1942年1月1日,中国以重要成员国的身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1月22日,中国政府作为战争中的三个大国之一与英美共同参加了开罗会议,这次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国研究与确定对日作战,处理战后日本问题的重要会议。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由中、苏、美、英4国发起,邀请《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和参加国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联合国制宪会议。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而载入史册,中国还成为这个最广泛的国际组织的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实现了自民国以来一直未能实现的统一与团结,这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前提。

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 篇7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指导和推动中共制定和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究竟应如何评价共产国际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 ,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以往的许多文章往往过多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形势,果断地摈弃“ 下层统一战线”策略,独立自主地制定的,而忽视共产国际对中共在这一政策转变过程中的重大影响。

胡乔木在《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 一书中曾说:制定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是1931年到1934年的党中央所不能完成的,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的长征中也不可能完成的。 ”以后,“ 在共产国际关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确政策的帮助之下,党在8月1日发表了号召统一战线的宣言, 特别是党中央政治局在12月25日通过了《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 ,毛泽东同志在12月27日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 《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的报告,才满足了这个要求”[1]38。 胡乔木在这里合情合理、 实事求是地点出了共产国际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重大影响。 可以说,没有来自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推动, 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可能这么快就建立起来。

一、共产国际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帮助及正面影响

由中共倡导并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从萌芽、提出、不断修订与完善,直至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最终确立, 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机构的共产国际都给予了重大帮助,对这一时期的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1.在思想上 , 共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思想 , 推动了中共统战策略的彻底转变,指导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在1932—1934年间,鉴于德、意、日法西斯 势力日益 猖獗 ,共产国际开始在全局范围内逐步调整其“ 左”倾关门主义的“ 下层统一战线”策略。 与此相适应,为了克服中共和苏区在政治上日益严重的孤立状态, 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酝酿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思想, 推动了这一时期中共与冯玉祥的察哈尔抗日人民军和福建事变中的19路军的合作,虽然是不成功的合作,但毕竟为中共彻底摈弃“ 下层统一战线”策略奠定了基础。

1935年 ,共产国际七大完成了意义重大的政策转变 ,制定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 正是在这一政策转变的推动下,与共产国际直接接触的中共代表团提出了“ 反蒋抗日” 的统一战线思想, 此后这一思想又在共产国际的直接参与下不断得到修改与完善,直至最终促成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抗日的实现。 虽然中共在制定和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过程中, 也曾结合中国国情,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立自主倾向,但这种倾向确是有相当的局限性。 中共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的每一个重大步骤几乎都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分不开。

2.在组织上 ,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期间,为中共输送和培养了大量干部。 1930年代初期,中共的“ 左” 倾冒险主义使中共党内力量遭受了惨重损失, 大量干部被捕牺牲。 因此从1935年底开始,共产国际执委会对培养中共干部问题特别关注。 1935年12月25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校长赖特为中共培养干部问题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书面报告中建议: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分校现有学习70人的基础上,到1936年春天再接收200人入学( 从满洲招收150人,从华北招收30人,从远东招收20人) 。“ 中国分校按其比重来说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占第一位”[2]79。 在报告中,赖特还要求加强东 方劳动者 共产主义 大学中国 分校的物 质基础和 教研力量。 根据此报告,1936年2月11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决定“ 要采取扩大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国际列宁学校中国部的方针,使其学生总数到1936年秋季达到200到250人”[2]131, 与此同时 , 共产国际还决定 , 到1936年夏季在国际列 宁学校组建总共有50人的苏维埃中国系和非苏维埃中国 系两个系 的中国部, 并给每个系提供一个不与国际列宁学校其他部分相连接的单独地方。 为安排中共的系统干部工作,5月19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特成立一个由三名同志组成的小组 ( 两名顾问和一名助理) 。6月23日,又决定“ 从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系统中分出外国部作为独立的高等学校”,出于保密考虑,“ 表面上将其作为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分部———民族殖民地问题研究会”[2]209。

为了扩大干部培训的人数, 共产国际还打算利用逃亡到新疆的中国红四方面军西路军战士中的干部。 季米特洛夫在1937年6月17日给斯大林的信中建议:( 1) 将这些“ 游牧人”转到苏联进行学习;( 2) 在学习问题安排好以前,暂时安置他们到克里米亚军营; 并建议接收100到150人到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分校学习,其余的人则在以后安排到其他学校[2]308。虽然此时苏联学校到底为中共培养了多少干部, 根据现有资料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此时共产国际在为中共培养干部问题上花费了不少力气。

由于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的这一艰难时期在干部培养方面对中共的大力帮助, 使中共在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储备,从而渡过了土地革命后期组织力量匮乏的困难局面,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做了准备。 如果没有这一时期必要的干部准备,很难想象,中共能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有足够的人员来应付各种问题,并起到政治领导作用。

3. 在物质上 , 共产国际 在指导中 共建立抗 日民族统 一战线期间,向中共及红军提供了巨大的财政援助。1936年6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中断了一年多的电讯联系恢复以后,中共中央 发给王明 的第一份 电报中就 迫不及待 地提出了 经费和各 种武器援 助的问题 ,要求王明 询问共产 国际 ,中共联合 东北军和 西北军成立西北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共产国际能否每月提供300万元的援助 , 此外 , 中共还希望共产国际提供飞机 、 重炮 、 弹药、高射炮等军事援助[2]226。 为答复中共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军事请求 ,共产国际 和苏联于9月份决定 :在中国红 军占领宁 夏地区后,将给予大 约1.5万到2万支步枪 ,8门加农炮 、10门迫击炮和相应数量外国型号弹药 的援助 。 这些武器 将在1936年12月前集中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南部边境 , 并通过著名的乌里茨基外国 公司出售 ,同时准备 运输工具 把它们运 到宁夏[2]252。 但是,遗憾的是该项军事援助计划随着红军宁夏作战计划的失败 而泡汤。 未能得到武器援助,加上此时中共的财政日益困难,故此时中共要求共产国际紧急寄送款项的心情极为迫切。 张闻天就曾明确电告王明,要求迅速将经费从天津、上海两处寄来,不论五万、十万都要快。

实际上,还在9月20日,共产国际领导人就已 经开会讨 论了对中共提供财政援助的问题。 季米特洛夫为此向联共( 布) 中央政治局写了专门的报告,请求提供200万卢布的贷款,得到批准。 11月12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又通过王明和陈云电告中共中央:准备向中共提供55万美元的财政援助,第一批总额15万美元的援助 ,计划于11月底通过宋庆龄转交在上海的潘汉年。 这批款项于12月初到达了上海,并很快被送到甘北苏区[3]79。 随后,共产国际又进一步扩大了援助的规模。 据季米特洛夫日记记载,他曾于12月2日,致电苏联政府财政人民委员会,要求在拨出200万卢布之外,再提供50万美元另5000卢布给中共。 在与联共( 布) 中央政治局反复商量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于1937年3月2日电告中共中央 :“ 拨出80多万美元供你们支配 。 转交给你们这笔款项的指令已发出。 除这笔钱外,你们还可指望得到与这笔款项数目相当的一笔补充经费”[2]397。

共产国际这一时期给中共提供的物质援助, 对于维持处于西北一隅的中共中央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要。 如果没有这些援助, 中共也很难熬过土地革命后期军事力量严重不足的艰苦局面,也很有可能像大革命后期一样,被国民党的军事机器再次压倒在血泊之中。 正是由于共产国际的这些财政援助, 中共武装力量的基础被保留下来, 并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得到发展和壮大, 为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掌握政治领导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共产国际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共产国际在思想、 组织、物质等各个方面给中共以指导和帮助,对中共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的前期, 由于共产国际 “ 左 ” 倾关门主 义的“ 下层统一 战线 ” 策略尚未 从根本上 彻底转变, 因此也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 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套用国际关系是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对立这一公式, 过分强调帝国主义国家反对苏联和反对中国革命的一致性, 忽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发展。 认为日本入侵中国东北,不仅是反对中国革命,而且向反苏战争前进了一步。 因此,共产国际此时要求中国共产党既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又要反对一切帝国主义, 并强调以民众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革命战争的先决条件。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形势、阶级力量的分析,直接导致中共“ 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这种错误一直持续到1935年 ,中共的“ 左 ”倾路线作为“ 有源之水 ” 也一直持续到1935年,共产国际的政治路线没有动摇,党内“ 左”倾路线的指导思想亦没有改变。

2.无论是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执委会 ,还是派驻到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及军事顾问,由于对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知之不多, 其在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做出的决议、指示,有时脱离中国革命实际。 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共产国际在对待淞沪抗战中的19路军、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以及福建事变的态度上。 在19路军将领及冯玉祥等表现出民族大义,奋力抗日之时,共产国际却依旧向中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斗争目标, 认为只有中国红军才能够保证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及统一中国 ,所以必须推翻出卖民族的国民党政府,对与19路军及冯玉祥等的合作疑虑重重,几次错过发展力量的大好时机。

抗日保台的民族英雄刘永福 篇8

临危接圣旨

1894年,清政府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也乘机派军队开进朝鲜。起义平息后,7月17日,日本大本营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明治天皇发布特旨,任命海军中将桦山资纪为海军军令部长。这个对中因发动武装侵略的倡导者和积极鼓吹者一上任,立即奔赴佐世保军港,部署战争准备。

7月20日,他将原来的警备舰队改为西海舰队,并将常备舰队、西海舰队及其他一些舰只集中起来,组成一支适应战时体制的联合舰队,任命原常备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伊东枯亨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7月23日,伊东枯亨接到大本营的作战密令,率军舰、鱼雷艇22艘,由佐世保出发,向朝鲜西海岸进发,准备发动侵华战争。舰队出发时,桦山资纪亲到港口送行,进行战争鼓动,要联合舰队“发扬帝国海军荣誉”,为国争光。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朝鲜牙山口外丰岛海面,以偷袭的手段击沉了中国运兵的英轮“高升”号,掳走“操江”号,发动了丰岛海战,悍然挑起中日甲午战争。丰岛海战后,联合舰队在桦山资纪指挥下,积极寻求与中国海军主力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权。不久,中日海军主力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遭遇,黄海大海战爆发,台湾军务告急。

为加强曾于1874年(同治十一年)遭日军侵犯的台湾的防卫,1894年6月24日,承准闽浙总督谭钟麟转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电奉上谕:“南澳镇总兵刘永福,著谭钟麟饬令酌带兵勇前往台湾,随同邵友濂办理防务,钦此。”刘永福在南澳镇总兵府接“圣旨”后,接着把南澳总兵印,移交给继任者英顺。

刘永福先赶回广州燕塘旧居,布置招募旧部将士4营2000人的事宜,然后赶回南澳备战训练,将改拨给他的1000潮勇(分作两营)和“仅存三百余人”的黑旗军带到岛南临海的云澳北帝庙,插旗(黑旗军七星旗)宣誓。

刘永福高声说道:“兄弟们,28年前在广西归顺州安德北帝庙,200多名兄弟推我为‘义哥’,祭旗誓约,成立了黑旗军。事后,在越南打法国仔,打到番鬼亡魂丧胆,黑旗军威震天下。如今,日本仔犯我中华,对台湾虎视眈眈,为保卫台湾,我们扩充了黑旗军。今日,我们又在海岛的北帝庙前祭旗誓约,这是历史的巧合。现在,我们在此宣誓:‘有黑旗军在,就有台湾在!’”

9月2日,清政府电令:“刘永福着赴台南”。刘即启用“邦办台湾防务闽粤南澳镇总兵关防”大印,于9月3日携带义子刘成良、女儿刘秀蓉,率领2000多名黑旗军将士,乘坐专程前来接运的“威靖”、“驾时”等数艘轮船,离开深澳湾渡口,驶赴祖国宝岛台湾。

与台共存亡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以武力胁迫清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行霸占了台湾。5月10日,日本政府任命功晋海军大将的桦山资纪为“台湾总督”,24日率“台湾总督府”官员赴台。27日,陆军中将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统率精锐近卫师团2万兵员,军舰29艘,从冲绳出发入侵台湾。29日,在台湾三貂角澳底登陆,后占领基隆、台北。6月2日,桦山资纪与中国割台专使李经方在基隆口外的日本军舰“西京丸”上办理交割手续,17日在台北正式成立“台湾总督府”,举行所谓的“台湾始政典礼”,开始对台湾施行殖民统治。

《马关条约》签订,台北失守,全国各地掀起反割台、反日本武装入侵台湾的怒潮。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维新派志士康有为、梁启超等1300多名举人,联名向光绪帝上书,义正辞严地反对割台议和,主张迁都抗战。许多诗人写诗作文,对“缔约”口诛笔伐。台湾的爱国军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投降、反割让的武装斗争。但是,清政府不顾人民的反对,5月20日,电令在台湾的文武官员“陆续内渡”。5月22日,台湾省巡抚唐景崧电询刘永福意见,刘永福复电:“与台存亡”(引自连横撰《台湾通史》)。6月4日,唐景崧携子出逃后内渡。

台湾省三府(台北、台湾、台南)一州(台东直隶州)的文武百官抱头鼠窜,纷纷内渡。坚持抗日保台的刘永福,在台湾镇总兵万国本辞职内渡后,即接任台湾镇总兵,并于6月发布《署台湾镇总兵就职告示》。《告示》中说:“自问年将六十,万死不辞……愿各众志成城,制梃胜敌,军民共守,同心戮力,自可转危为安……”(见1895年6月25日《申报》)。日军侵占台北后,桦山资纪致函刘永福,送去劝降书,逼他撤离台南。刘永福在8月23日《致日本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函》中说:“台湾隶我中国二百余年矣……余奉命驻防台湾,当与台湾共存亡。一旦秀而弃之,将何以对我先皇于地下?……余既不敢忘效死勿去之心,又何忍视黎庶沿抡之苦?爱整甲兵,保此人民,成败利钝,在所不计。”(见《中日战争》(六)),显示了刘永福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这种以国患为忧、以保民为念的爱国精神,深受台湾人民拥戴,极大地鼓舞了台湾军民抗日保台斗争。

拒任“总统”职

台湾巡抚唐景崧于1895年内渡。在唐景崧出逃、台北陷于敌手的情况下,台南抗日绅民多次推拥刘永福继任“总统”,刘永福坚决拒绝。他说:“吾中华统一疆土,岂容分割?”1915年,由刘永福口述、黄梅安撰写的《刘永福历史草》(见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中日战争》),记载了刘永福三次拒授“总统”大印的史实:

至6月间,台南各界大集公民大会,到会者数千人,集议公推刘永福为台湾民主大“总统”,众皆赞成。议决,即铸银印一颗,文曰“台湾民国总统之印”八字。铸就,各界代表邀集3000余人,将印送与刘永福,并说明全台各界敷百万生命,公意举他出任“总统”。再过两日,各界委派代表耆老等,又将印送与刘永福。又过三日,代表们再行送印。刘永福每次皆慷慨陈词,说明原因。第一次,刘永福说:“尔等众百姓公举我做‘总统’,送印而来,可以不必多此一举!此印不能打得的,无论如何均要打赢,方可完全

领土。今日之事,军事也,土地之存亡,人民主关系,千钧一发,甚宜注意。其实事在将兵互相得力,咸皆用命,或者易亡而存,转危为安,从此上国衣冠不沦夷狄耳。区区此印,无能为力……请将印带回销之可也。”第二次,刘永福说:“前次送来,吾已不受,今又何劳诸君耶?夹势如斯,情同骑虎,朝廷忍舍锦绣山河又不愿置数百万生民于不理。今诸君送此印来,无非欲保自家,固土地,不甘为蛮夷牛马而已。诚宜决意抵敌,务须互相协力,筹军饷,为第一着紧要之事……吾在越国时,三次与法逆交兵,一战而法附马安邺授首,再战李威利分尸,三战而法全军焚灭,共计法兵死者不下万人……彼时并无‘总统’印绶,不过奉命讨逆将士用命而已,印何为哉!”第三次,刘永福说:“你送印交我,更不能做事矣。尔们回去,那系有银帮银,有钱帮钱,无钱帮米,无论多少均善;至其无钱米之人,别要帮力,我须用人出力,则相帮之至。”

刘永福三次拒任台湾“总统”,堪称“中华民族反‘台独’的先驱”,为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了更有力地展开抗日斗争,事后不久,易顺鼎等人与刘永福商议,台南文武百余人并集,于6月29日歃血同盟,公推刘永福为盟主,主持抗日斗争,并发布了《抗倭盟约》。在盟约中,刘永福说:“呜呼!为大清之臣,守大清之地,分内事也,万死不辞,一时千载,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充分表达了刘永福对台湾的深情和抗日保台的决心。

募款筹军饷

刘永福到台南后,军情紧急,军饷困难。他在1895年1月致《上总理衙门禀》中说:“粮饷、军火均关紧要”,而“台湾孤悬海外,口岸甚多……既无粮饷,何能招军?言至于此,不禁痛哭。”日本人侵台湾后,省会台北府库存银两,全被唐景崧卷走。刘永福虽有“统兵之名”,但无“统兵之实”,孤悬海外,饷械两缺,处境极其困难。

为坚持抗战,“护我炎黄子孙,保我神圣国土”,刘永福把“筹军饷为第一着紧要之事”。一是频频去函去电求援,如8月19日《致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电》中说:“闽粤饷无济,台南已无法可筹……痛哭乞援,望切望速。”当时,大陆同胞纷纷响应,掀起了支援台湾的抗日高潮。但清政府公然阻挠,严令沿海各省总督、巡抚“不得丝毫接济台湾”。李鸿章竟令上海电报局,扣留各处汇去台南作为军费的款项。刘永福悲叹:“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

二是派人到内地乞饷接济。刘永福先后派了易顺鼎、罗六琴、吴桐林以及知县刘禹卿等回内地找总督、巡抚乞饷求援。但所到的直、鲁、闽、粤等省都封疆,大吏“无一应者”,均以不敢违圣旨、碍大局、罹重咎为辞拒绝接济。湖南人易顺鼎,举人出身,原在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幕下任职,日本侵占台湾后,毅然离开刘坤一,渡台投靠刘永福抗日。刘永福委之以筹饷重任,他风尘仆仆往返于两江、两湖之间,向张之洞、谭继绚、谭钟麟等总督及巡抚求援。在闻知清廷授意各省总督不准支持刘永福守台抗日的消息后,又回到台湾与刘永福同赴国难。四川人吴桐林,闻刘永福在台湾抗日,便毅然渡海参加守台抗日。当时黑旗军将士有8营,每月要开支10万两银,刘永福便委他专负筹饷之责。时仅存两个月军饷,经吴桐林努力,军饷可延至5个月。刘永福又派他回大陆求援,他跋山涉水,先后到了福建、广东、天津、南京、北京,行程万里,谒见边宝泉、谭钟麟、王文绍、张之洞、翁同和等政要。众人皆言“承朝廷之命,不敢接济”。吴桐林在国难当头,为抗日保台鞠躬尽瘁,殊堪敬仰。

三是以台湾省台南官银钱票总局和“护理台南府正堂忠”的名义,发行台南官银币。刘永福命安平县知县兼摄台南知府忠满,印行面额为“壹大员”、“伍大员”、“拾大员”三种银票,向各商户借款筹饷。台南人亲切地称为“刘钦差银票”,对筹集军饷起了积极作用。

大战八卦山

台北失守后,日军步步进逼,依靠优势兵力攻占了台中等地。刘水福预料一场大战即将到来,于是将部队重新部署。以黑旗军统领吴彭年为前敌总指挥,守将孔宪勇、王德际、王德胜、罗树勋、罗汝泽、李继义、沈福山、刘成良等、各率所部扼守彰化等地重要阵线;义军首领吴汤兴、徐骧、李士炳、汤仁贵等,各率所部坚守八卦山阵地及往来接应;知府黎景嵩,率义军两营守彰化城;刘永福自领亲兵营与刘成良的福字常胜军及数营义军守台南及茅庄一带。

彰化地势平坦,城东的八卦山是惟一的屏障。8月26日,日军能久亲王和参谋长鲛岛、旅团长山根信成率部从台中出发,开抵大肚溪北岸,隔溪侦察八卦山黑旗军阵地虚实。黑旗军用望远镜发现,立即发炮轰击,山根信成及绪方中佐等官佐中弹,伤重毙命。日军恼羞成怒,次日黄昏,日军大队强渡大肚溪,义军首领徐骧等部利用夜幕,突然袭击,歼灭了不少敌人。日军逼近大肚溪南的菜光寮时,吴彭年左手握枪,右手抡大刀,率黑旗军奋力抗击。28日拂晓,日军大队人马绕道偷偷摸到八卦山的背后,双方展开激烈争夺战,义军吴汤兴、汤仁贵、李仕炳和沈福山等将士壮烈殉国,日军占领了山头。吴彭年望见八卦山顶插了敌旗,知那里阵地已失,立即亲率七星队——黑旗军的敢死队驰往援救。半路上会合从山上退下来的义军,又像猛虎一样冲上山去,冲在最前面的林鸿贵率领黑旗军一个小队,与敌肉搏,全部牺牲。吴彭年奉七星队300余人,一路直上,锐不可挡,终于夺回了山顶阵地。日军依靠兵力和火力优势,将七星队层层围住,四面环攻。我军浴血奋战,吴彭年多处负伤,和七星队战士带伤力战,最后全部战死在八卦山头,实践了吴彭年“宁死不放神圣海疆台湾”的誓言。

八卦山租击战,是刘永福领导抗日保台斗争中最为壮烈的一场战斗。此役,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1000余人,打死少将山根信成。在这场悲壮的血战中,义军首领吴汤兴中炮牺牲,黑旗军统领吴彭年英勇战死,刘永福黑旗军的精锐七星队300余人也壮烈殉难,彰化失守。1965年,当地农民在犁地时发现一个埋有600多具尸骨的坟茔,经鉴定,这些尸骨均为当年战死的将士,于是台湾人民在八卦山上建立了一座抗日纪念公园,以缅怀英烈。

台南保卫战

台南府城是台湾的历史名城,刘永福的抗日统帅部就设在台南府城。为攻占台南,日本急调第二师团和混成第七旅团来台,其中日军第二师团在南部登陆,第七旅团在嘉义登陆。这时日军海陆军已达4万多人,对台南形成了包围之势。

10月8日,日军能久亲王率部疯狂进攻台南南部的嘉义城。刘永福指令守将王德标在城外暗埋地雷,炸死日军700多人,其余仓皇溃退,半路又被黑旗军、义军伏兵截击,死

伤甚多,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中将亦重伤毙命。翌日,日军用大炮猛烈轰击,城墙崩塌,日寇拥入城中。王德标率领黑旗军和义军战士与敌人展开巷战,终因势孤力弱,退到台南曾文溪一带。10月15日,日本又疯狂进攻凤山县城,先是200多名士兵击鼓鸣号,齐步开进,刚到南门,城上突然枪炮齐发,一刹那间敌人被击毙数十名,其余抱头鼠窜。次日上午,敌人大队人马猛扑县城,炮轰城中。城破后,日军见房就烧,见人就杀,许多无辜居民惨遭杀害。

10月15日,敌舰6艘还袭击了打狗港(今高雄市)。打狗港北距台南府城约47公里,是台湾西南海岸的重要港口。刘永福命其子刘成良率领黑旗军一营驻守。清晨6时,日舰先发炮进行火力侦察,炮台守军偃旗息鼓,一弹不发,观察敌人动静。当敌舰靠近时,刘成良指挥炮台战士突然群炮齐轰,炮弹飞向6艘敌舰,有的被击沉,伤亡甚多,有的掉头后退。狡猾的敌人另派陆战队在背后偷袭登陆,守军抵抗两天,伤亡很重,刘成良率余部退出打狗港。这时,台南抗日兵力已十分单薄,黑旗军和义军及义勇武装总共才1万多人,弹药和粮食供应更是来源无着。10月9日,张之洞筹得饷银10万两支助刘永福,从上海汇出时又被李鸿章截留。在十分危难的局面下,台南爱国军民仍然忠贞不渝地继续抵抗。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两幅宣传画,一幅是刘永福的女儿率众聚歼鬼子兵;另一幅是桦山资纪已被刘永福下令斩首示众,在危难中以这种方式来激励抗日军民的士气。

扼守在台南附近曾文溪的黑旗军和义军将士,在王德标、徐骧的指挥下,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王德标牺牲,台南最后一道防线失守。日军攻占曾文溪后,桦山下令调集海陆精锐部队,夹攻台南城,所有军舰驶靠岸边,向台南城开炮。义军首领徐骧、柏正材、林义成相继殉难,刘永福的女儿刘秀蓉壮烈牺牲。刘永福即召集部将商讨战守之计,10月19日,日军大举进攻安平炮台,刘永福亲手点燃大炮,轰击敌舰。刘永福的炮兵死守阵地,无比壮烈。日方一些资料记载:“直至我军突人阵地时尚不退走,炮手6名终死在炮侧。虽为敌人,其勇敢真值得赞叹,可称为中日战争以来未曾有的勇兵。”

在艰苦的恶战中,城内粮尽弹绝,士兵精疲力尽,至不能举枪挥刀。府城内秩序混乱,刘永福欲冲回城内,部众极力阻道:“各路倭兵大至,此城不可守,请公去。”刘永福仰天捶胸,潸然泪下说:“我刘某为国为民,今日受困已到极点。”当天深夜,刘永福在台湾渔夫的帮助下,搭上英轮“迪利斯”号,回到福建省厦门港。21日台南陷落,台湾全境被日寇占据。

刘永福领导的抗日保台武装斗争前后5个月,虽然遭到了挫败,但已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据日本史学家的资料记载:“日军投入49,835人的兵力和26,214名随军夫役,付出了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近卫第二旅团长山根信成以下4,642人阵亡牺牲的代价,花了4个月时间,才勉强地占领了台湾。”据中方估计,“侵台日军共50,000人,因伤亡和疾病而遣送回国者达32,000人,其中死者4,600人”,比在整个甲午战争中伤亡2,647人的损失大得多。台湾爱国军民抗日保台斗争,英勇壮烈,可歌可泣,永载史册,中国人民永志不忘。

人民念英雄

刘永福在民族危难时刻,高擎抗日大旗,领导台湾爱国军民浴血奋战,抗倭寇、保国土、反“台独”,为中华民族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一代伟人孙中山赞:“余少小即钦慕我国民族英雄黑旗刘永福。”当代著名诗人田汉赋诗颂:“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台湾苗栗市福星山公园(现改为猫狸公园)忠烈祠大殿供奉三位神像,正中是明朝民族英雄郑成功,左边是抗日义军志士丘逢甲,右边是黑旗将军刘永福。广州有刘永福村、永福路、刘义亭。刘永福的故乡钦州市,建有永福大街、永福广场。1996年9月,国家教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6个单位命名“钦州市民族英雄刘永福故居”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有4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数百万中外游客前来参观,留下100多件赞颂英雄的墨宝。

上一篇:全球金融风暴解析下一篇:小白兔童话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