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语文复习讲座(精选13篇)
——歧义句的诊断及歧义的消除
一、考点分析
1.“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年年必考的考点,能力层级为D级。所占分值不低于3分,有时高达7—8分。题型有两种:①辨析语病(第Ⅰ卷,客观题,3分);②修改病句(第Ⅱ卷,主观题,4—5分)。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考查的重点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几种类型。考查注重实用性,病句题来源于当前的报纸杂志和当前社会所关注的内容,突出时代特征。
病句类型主要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大类。而歧义句属于“表意不明”一类,对于它的考查,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其实有时候这种语言现象能增加趣味,但大多数情况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
2.考查内容:
所谓的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高考题型有两种:①一般会出现在客观题中,要求判断“语义是否明确”;②参看一些地区考题我们还会发现在主观题中也有可能会涉及,要求修改歧义句。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考查,关键在于明确歧义产生的原因。
二、歧义产生的原因诊断 例:
①这个人好说话。
②至2006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③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④小王把信认真读了两遍,指着一处说:“这句话说重了。” 原因之一:读音不确定产生歧义
例:
①楼下有两自行车没锁。
②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③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03年全国卷)原因之二:词或短语的多义引起歧义
例:
①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笑了笑。②今天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我觉得还需继续努力。(05全国卷)③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重庆模拟)原因之三:指代不明引起歧义
例:
①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②我室代为办理下半年报刊征订手续,凡需订阅的我厂职工请在本月10日前来我室办理。
③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04全国)
原因之四:停顿不当引起的歧义
例:
①数百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04全国)
②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05江苏)
③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
④荣获了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的杨浩海的爱人于小梅,昨天去南京旅游去了。原因之五:结构不明引起歧义
例:
①开刀的是他父亲。
②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04全国卷)③李大姐到这才几天,许多人还不认识。
④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原因之六:施受不明引起歧义
三、消除歧义的方法:
(一)更换词语
如:1.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改为:躺在床上没多久,他回忆起来了。
2.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改为:独联体国家看不到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二)增删词语
如:1.至2006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改为:至2006年底,他还了欠款1000元或至2006年底,他还款1000元。2.我室代为办理下半年报刊征订手续,凡需订阅的我厂职工请在本月10日前来我室办理。
改为:凡需订阅的我厂职工请在本月10日来我室办理或凡需订阅的我厂职工请在本月10日之前来我室办理。
(三)增改标点
如:1.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改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2.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改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四)调整语序
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改为:他和副总经理背着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
(五)明确指代
如:1.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笑了笑。改为: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小张笑了笑。2.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改为: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师傅急坏了。
(六)补充语境
如:1.开刀的是他父亲。
改为:开刀的是他父亲,他得去照料。2.李大姐到这才几天,许多人还不认识。
改为:李大姐到这才几天,许多人还不认识她。
四、轻松练习:
1.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
2.他背着媳妇做了不少事。
3.咬死了猎人的狗。
4.鸡不吃了。
5.鸟不打了。
6.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
7.空房间做什么用?
8.这苹果不大好吃。
9.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
10.他爬过山没有? 11.我要炒肉丝。
12.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
13.红烧牛肉。
14.看到你那年才8岁。
15.一边站着一位同学,守卫着校门。
16.八旬翁难忍老伴闹离婚。
17.万候鸟飞羊城高度戒备。
18.现在可不比父亲那个时候,人要强悍,才能生存。
19.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上联)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伤悲。(下联)
20.小张,谁会想到他是小偷?
21.这本书是黄色的。
22.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23.我吃了三个姑娘送来的地瓜。
24.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上联)
一、心中有“库”。讲的就是学生心中要有一个庞大的语言材料库,即进行字、词、句、篇等原材料的积累,可以在语言文字运用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唐代的韩愈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劝学》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讲的就是积累对于语文学习重要性的道理。积累要分层次、有系统性:一类是显性材料,指事实性的、知识性的知识。如词语、语言运用、句子的表达、文章。二类隐性材料,指思想积累、生活经验积累、情感体验积累、方法积累等。如生活经验中的事例,它普通但是里面蕴含道理对人的成长会有很多的启示,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提醒、激励作用,又是一个写作的素材。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应考知识性的积累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积累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二是善于对易混字音、字形和同义的词语、成语进行搜集整理:包括教材注释中提到的字、词;分考点训练的资料中的列举的字词;综合训练试卷中出现的字词等。三是掌握词语搭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
二、手中有“法”。讲的是如何进行科学高效的积累,需要掌握一些操作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讲,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具体来说,可分为:
第一、要养成诵读的习惯,加强语感的积累。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其本质就是加强语言积累。朗诵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写作无可替代的门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百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精炼、生动阐述朗读、背诵的积极意义。于永正说:“要引导学生背诵。积累语言,犹如银行存款,我们将一生享用它的利息。”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必须去关注语言材料,背诵名句,最好用“陌生化”来提高积累效果。作为一名高三学生,除了在规定的时间内熟背老师指定的篇章外,每人每周还应背诵一两首古诗词、每日摘抄记诵一两句经典、名言 (诗句、格言、俗话、歇后语),这些做法必定能极大地激发自己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言,提高自己考场写作时遣词造句的水平。
第二、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加强材料的积累。
心理语言学家克拉申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 (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也就是说,要使学生获得母语书面语的能力,必须使学生大量积累书面语的语言材料,而读书,正是学生积累书面语言材料的最好手段,让学生在读书中进行积累: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思想。阅读是语文的根、作文的母。对语文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平时多引导学生读读那些文学大家们的优美著作,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体会其中优美的意境、语言,难道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么?读得越多,越有语感,基础知识就雄厚了,语文成绩就越高了。
第三、要养成练笔的习惯,加强实践的积累。
一、培养制定计划的习惯
进入高三语文复习,考生首先要了解自身语文学习和语文功底的现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语文学习状况和语文功底现状,就是了解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语文阅读能力、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等状况。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向了解自己的语文老师咨询,二是分析以往语文试卷的答题状况,三是分析自身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强弱。从语文试卷答题情况,可以基本判断出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缺陷。因为一般来说,某个知识点错误率越高,越说明该知识点没有掌握好。语文复习计划就是针对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和训练。进入高三,语文复习的使命并非是推倒重来,重新建构,而是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语文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和准确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因此,个人复习计划非常重要。只有针对自身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薄弱环节重点训练,才能避免因全面出击而分散精力。
第一轮语文复习计划要与老师的复习计划基本保持一致,可以实现同步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当然,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的复习最为系统和全面,但它是针对全班同学的,全班同学语文功底各有差异,老师安排复习内容时只能照顾大多数同学。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复习效果灵活调整,加强复习的计划性,这是基于把握复习的主动权而考虑的。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主动出击的复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盲目跟从的学习,往往使自身的中枢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学习的效率会大打折扣。
二、养成勤思考的习惯
很多学生对语文复习的理解还停留在初中,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机械记忆一般知识上,导致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还是未能形成语文知识体系,语文能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是不理解思维在语文复习中的优势地位。思维是实现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桥梁,如果说语文知识是一粒粒的珍珠,那么思维就是贯穿语文知识的丝线。人的思维活动具有目的性、概括性、间接性、能动性的特点,考生要把握这些思维特点,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复习过程中对包罗万象的语文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概括,综合抽象,从中寻找出规律;或者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去解析复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思维是借助语言作为物质外壳进行的复杂心理活动,在复习的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不仅能让人从记忆库中调出相关的知识,而且会调出适合表达的词汇和句式,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锻炼。
三、养成勤于练笔和书面表达的习惯
首先,要提高作文水平,仅靠课堂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堂练习充其量是两周一篇的大作文,这个训练量是不足的。所以考生的写作水平要想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坚持每周至少一篇练笔,要按一定的规范写作,标题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行文如何等等。一篇精品,看似妙手偶得,实则千锤百炼。
其次,做题时要勤于动笔,注重表达能力的训练。如果表达的结果与老师或书本上的答案不一致,甚至漏洞百出,有的学生可能由此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语文学习的能力差,更加羞于表达。须知,只有千百次训练过程中的失败,才有可能带来最后一战的胜利,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实现成功的跨越。考试实质上就是信息输出,而且是以书面语言的形式,按照试题的要求完整、准确、快速地从大脑中输出对应的信息。因而,我们必须加强书面语言的训练,切不可满足于已经记住,已经理解,或者能够在大脑里得出的答案。一切未经外化的语言,都是模糊的。停留于满足“意会”,而不愿意动手动口“言传”,其答案的误差率会大大增加,这是语文复习中极为忌讳的。
四、养成积累和反思的习惯
语文知识很琐碎,很容易忽略也很容易遗忘,所以一定要养成随手积累的习惯。考生可以准备两个笔记本:一本是作文素材积累本。写作素材可以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但常被忽视的细节,但都必须是能给我们启发的,能震撼我们心灵的。第一,内涵越开放越好,应“横看成岭侧成峰”,能以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做人的道理,这样在写作时,碰上不同的话题都可用相同的材料,只需在论述时围绕材料和话题吻合的那一侧面展开论述便可。第二,注意素材的多样性,应尽可能涉及不同领域,古今中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注意素材的新颖、别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当这样的材料准备到50个左右,就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再也不会害怕高考作文。另一本是应考知识积累本或是改错本。遇到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识点或很典型的知识点,随时记录下来。这个笔记本就是考生个人的复习资料,时常翻阅,熟记于心,考前看一看,去去心疑,稳定心理。这些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有成效。另外,在每次考试测验后要反思。高考前的每次考试,既是对前阶段复习的检验,又是对下阶段复习的指导。如果冷静、客观、科学地分析语文答卷,就能够从中了解语文复习中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的迁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训练程度以及答卷时的心理状态、答题技巧,并据此制订有针对性的弥补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复习。每次考完之后,不仅要认真听取老师对全班同学答卷情况的分析,从中学习分析答卷的方法,还要借鉴高分同学的答卷,分析与高分同学答卷中存在的差异,向他们学习答题的技巧。
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读书看报可以扩充视野,了解时代动态,把握时代脉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填补新鲜血液。从某种程度上说,不读书看报的人,要想取得优秀的语文成绩是不可能的。当然高三学习时间非常紧张,无须用太多时间,也无须看大部头,每天用一二十分钟就够了,看时要注意随手积累写作素材,每天如此,积少成多,写作就不会无话可说,阅读理解能力也会越来越好。
六、养成利用工具书的习惯
查找工具书,是高三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语文知识很琐碎很广泛,每个人了解和掌握的情况都不一样,老师讲课复习不可能面面俱到。做题时遇到不懂的或疑惑的知识一定要查找工具书解决,这是最好的解决问题和积累知识的方法,远胜于单纯的死记硬背。
七、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习惯
在考场上,学识与思想的传递完全依靠书写,如果书写不好的话,再好的学识和思想,评卷老师都无法了解和感受。可以说书写规范工整,是考试成功的一半。因此,书写工整非常重要,平时养成习惯,考试才能正常发挥。
任何优秀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这些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出色应对高考,还可以受用终身。
学案
2018—2019高三年级
一
设计:程桂芳
校对:李霞
学案
总第(33)期
班级
组
姓名
一.古诗浅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春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译文】
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来源:学科网ZXXK]
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
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不消失的清凉。
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注释】
屠:屠杀。这里意为止住、驱除。
着翅:装上翅膀。这里形容太阳腾空,久久不肯下山。
昆仑:昆仑山,中国西部高山,传说为擎天柱,是神仙东王公、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蓬莱:传说中海中三仙岛之一。遗:留存
【鉴赏】
诗围绕暑热写。暑天的清风是最受人喜爱欢迎的,但诗说清风本来能送凉,现在却无力驱除热浪,表示对清风的失望,加深暑热给人的难受。诗用了一个“屠”字,令人叹为观止。诗人在用这字时,不言而喻是把风当作了刀。古人把风比作刀,都是说寒风;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歌颂的是风的巧,与说风的凛冽属不同的范畴。王令在这里把风比作刀,是寄希望于风,表示对热的强烈憎恶。次句与首句一样,也是故作拗折。日落后天就会凉快一些,可太阳偏偏仿佛胶住了,动也不动,犹如生了翅膀,飞上了山。
“着翅”二字,固然是由神话传说日中有三足乌而后世往往以“金鸟”称太阳联想而来,但王令首次运用,充满生新感。落日飞上天当然是假象,却很深刻地表现了盼望太阳赶快坠落、凉爽快些到来的心理,大似后来《西厢记》中张生盼日落,说太阳黏在天上,“捱一刻似一夏”的迫切难忍的心情。
颔联转入议论,还是表现“苦热”,又照应“暑旱”。三伏干旱,其热尤盛,天旱得久了,眼前的小河小沟便都干涸,但干旱似乎没有尽头,使人们不禁担心连江海也将枯竭。暑天正是庄稼生长最需要水的时候,如此干旱,收成即将无望,生计将出现危机,于是诗人由担心变成对上天的责问:“天难道不怕银河也会因此而干枯吗?”这联虽是议论,但由地上的江海而想到天上的银河,思路广阔奇特。
颈联宕开一层,由热想到避热。现实中既然没有可以躲避的清凉世界,诗人的思绪便飞向了虚幻的神仙世界。他想到神仙居住的昆仑山顶常年有雪,那海上仙山蓬莱岛,四季阴凉。对热想冷,由暑思冰雪,是诗人常用的构思,如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履层冰。”王令由冰雪而进一步扩展到神仙所居地的高寒,更为奇特。人间苦热,属意仙境,诗意到此似乎已尽,王令却又把思路猛地拉回,说即使有神山仙岛、清凉世界,但不能与普天下人一起享受,自己决不会独个前往。这尾联直接展示诗人广大的胸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完全一致,也是他“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助于天下”(王安石语)的品质的表现。同时,“手提天下”,又展现了诗人勃勃壮志,及睥睨天下的豪情。
王令这首诗力求生硬,想象奇特而不怪谲,在宋人诗中比较少见,诗既有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济世拯民的思想。[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屠”字写得尤为精妙。“屠”是杀的意思,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第三句的一个“惧”字,写出百姓对眼前的酷热、未来的灾荒及腐朽社会的忧虑之情。
C.“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D.“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E.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王令称,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去享受那清凉世界,他宁愿不去。[来源:学科网]
答案:
B
D【解析】B项,“对腐朽社会的忧虑之情”在本诗中并没有依据。
D项,“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不正确,这四字其实表达了作者想要帮助苦热中天下百姓的豪情,整联抒发了作者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博大胸襟。
2.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旱”,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❶对比(衬托),作者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热之甚,用昆仑蓬莱的清凉来对比暑热之苦,巧妙得当。
❷比拟,首联分别赋予清风、热、落日以人或动物的特性,说清风没有力量去屠热,落日长了翅膀飞上山,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天气酷热的特征。
❸反问,第四句作者责问上天难道不怜惜银河也会干枯?怎能任旱情肆虐,不顾人间黎民,感情色彩强烈。
④虚实结合,诗人将现实中的“暑旱苦热”与想象到的昆仑、蓬莱,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相结合,丰富了内涵,突出了暑旱之苦。(答出三点并分析即可)
二.古文积累
李士谦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重点字词】
①髫龀,幼年②辟,征召③骨立,形容人形貌极为消瘦④就,就职⑤重,看重⑥讽,劝说⑦高会,大规模地聚会⑧尚,崇尚⑨容,难道⑩肃然,严肃的样子德,有道德[来源:学科网ZXXK]
【译文】
李士谦幼年丧父,因侍奉母亲孝顺而闻名。十二岁时,北魏广平王元赞征召为开府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高睿以德行科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士谦知道后,竭力推辞,得以作罢。李家是豪门旺族,每年到春秋两个社祭日,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人人大醉,喧闹不堪。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堂房亲属摆出了黄米,对众人说:“孔子称黄米为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东西先吃黄米、小米,古人所崇尚的东西,难道能违背吗?”老少都严肃起来,退席后相互说:“见到君子以后,才发现我们这些人的道德不够高尚。”
三.成语积累
1.寒冬里,虽然万物在混沌和阴暗中沉睡,但是在这混沌和阴暗中,却正蓄势待发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苏醒!
不合语法,蓄势待发:指随时准备进攻.原意好像是半蹲着的人随时准备站起来冲出去.不能接宾语
2.因此,凭借围棋比赛就说“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显然失之偏颇。,而断言人工智能将要取代、威胁甚至控制人类,同样为时尚早。
正确,失之偏颇:在公正与不公正方面有失误,即不公正.符合语境
3.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望文生义,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不能形容自然界的江河
4.对于消费能力有限的大学生来说,发现一道物美价廉的创意美食,何尝不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美事。
不合语境,大快人心: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语境中是“发现一道物美价廉的创意美食”,不符
5.毫无疑问,地区的动荡与失序,欧美等西方国家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西方强权干涉作为背后推手难辞其咎。
正确,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符合语境
四、文化常识积累
四、风俗礼仪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重点摘记】
学科讲座课件要求
8月17日将在我校举办“走近全国名校——2013年全国新课标试卷评析暨衡水二中2014年高三复习备考策略现场会”,会上将由我校备课组长代表和各学科高考研究专家给与会的代表做报告。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任务,彰显我校的风采,要求相关老师要做好讲座的准备,具体要求如下:
一、参与本次活动的备课组长代表:
语文:刘冬梅、数学:王亚所、英语:韩晓伟、物理:张慧英、化学:杜永响、生物:王少卿、政治:史爱华、历史:杜娜、地理:李星灿。
二、课件内容具体要求
1、宣传我校历年高考成绩,重点是13年高考成绩(清华北大人生25人,连年翻番),以及我校高考成绩的惊人变化。
2、对学校全方位的宣传。
① 学校的快速发展(自07年以来高考成绩的变化)
② 学校的文化建设(学校的文化环境,名校林、廊道文化等)③ 学校的人文管理(以人为本、制度治校,评职评优的政策)④ 二中人的敬业精神(自上而下的付出,备课组长、高三老师、班主任等的努力付出)
以上内容不要泛泛而谈,要有具体的数字、具体的事例,可以从学校网站上挑选相关的图片材料、具体数字、具体的事例。
3、宣传学校的低进优出,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学校的原生态教育 ②习惯的养成教育 ③ 快乐高考
4、科学备考的内容,不能空空而谈,要有具体的理论支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① 2013年考试大纲的分析与启示 ②近三年新课标卷的研究分析与启示
③ 衡水二中高考一轮复习策略:知识储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方面。
整个讲座的时间控制在120分钟左右,前面三个内容的时间控制在60分钟左右。另外各位老师制作过程中,要根据课件形成讲座使用的讲稿,按照讲稿和课件准备讲座。
三、有关的时间要求:
1、初稿完成时间为8月12日,将完成的初稿在12日之前发至教科研信箱jky@mail.hsez.net,进行审核。2、8月15日之前进行修改,完成最终的课件和word版讲稿,将以上两于15日上午11点之前发至教科研信箱jky@mail.hsez.net。
3、要求在课件的准备过程中,讲课老师要提前进行模拟演练,对整个的讲课流程要烂熟于心,保证讲课的质量。
1.(2018·江苏扬州模拟)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F组可以分离出S和R两种肺炎双球菌
C.F组产生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
解析:选D。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F组加入了S型菌的DNA,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而出现的S型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组经煮沸、D和E组为R型菌,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所以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B、C和F组,D错误。
表达过程与细胞器分工合作的综合考查
2.(2018·安徽淮南一模)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引导蛋白质定向转移)及信号序列的差异。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过程形成多聚核糖体,加快了多肽链合成的效率 B.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中信号序列被切除属于对蛋白质的加工 C.无信号序列参与的蛋白质留在了细胞质基质 D.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相应结构时无选择性
解析:选D。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A正确;粗面内质网负责加工来自附着于其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B正确;从图上看胞质可溶性蛋白没有信号序列,C正确;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相应结构是由于信号序列差异造成的,D错误。表达过程中不同酶活性联系的综合考查
3.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β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0~50 min,细胞内无β半乳糖苷酶基因 B.50~100 min,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
C.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 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
一、夯实基础
高考语文重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像文字、词汇、句子、修辞及文言文知识等都是中学课文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有文学常识, 虽然《考试说明》中不考, 但是如果缺少一定文学常识的积淀, 在理解诗歌及文言文时就一定会有困难。语文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无法一蹴而就, 夯实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必经之路。所以复习中该记住的要记住, 该背诵默写的要背诵默写, 一点不能放松。对于易混难记的知识点, 如字音、字形、熟语、名句背诵部分则应在复习之后随时回顾, 间时巩固, 对于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和现代文阅读这三大难点则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适量的间时练习, 在多次间时练习中, 逐步提高评鉴、翻译能力和答题技巧。心理学研究表明, 间时复习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 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好。因此, 化整为零、日积月累的间时复习策略应当成为化解疑难、夯实基础的复习智慧和方法。
二、知识系统化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打比方说:“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倒塌了的建筑物, 而是为了加固原来的结构, 并且添建一层新的楼房。”这话很精辟, 它告诉我们, 应有效地指导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归纳梳理, 形成知识系统。教师要传授解题方法, 帮助学生尽快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使之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充分利用教材
形成知识体系最好的办法是整理教材。在语文复习中, 很多教师认为高考语文中教材几乎不考, 就忽视教材。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因为教材是知识归纳整理最好的依据, 可以使知识形象化。对教材的回归, 对文本的关注, 首先应在“夯实”二字上大做文章。比如字音、字形的识记, 词语 (成语) 的掌握, 名句名篇和文学、文化常识的温习都与高考考点及其能力要求密切相关。尤其是课本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等相关语言知识, 翻译技能的演练, 更是高考古诗文阅读所需知识的源泉, 所备能力的直接生发点。那种脱离教材和文本, 好高骛远式的文言文复习之举是舍本逐木、缘木求鱼的低效劳动甚至无效劳动。其次, 深入“挖掘”文本固有信息是我们应当树立的又一教材使用策略。文章不厌百回读, 常读常新收获多。比如, 我们可以再次挖掘文中人物、事件的全新内涵, 丰富作文素材, 以此来诠释、支撑相应的作文话题或主题;也可挖掘、借鉴文本中适用于高考作文的构思、立意及表达的技法, 还可从课后练习中挖掘、归纳出一些阅读理解的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总之, 偏重课外复习用书, 而又始终不废教材, 课内课外双管齐下, 彼此兼顾, 应当成为我们复习时恪守的基本原则。
四、注重课堂的语文素养培养
高三复习课一般都和高考挂钩, 注重实用性, 注重利用方法解决问题。这无可厚非, 但难免过于功利。这使得学生过多地注意文章或诗歌会出什么样的题, 标准答案是什么。这样只能“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只会简单记忆知识, 而不能陶冶性情。所以, 即使是高三的语文课堂, 也一样应该注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近几年的语文高考命题, 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检测, 强化问题意识、探究意识, 完成有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这与新教材的改革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对于高考迎考训练, 我们往往把它局限于字词句的语文知识的分解, 局限于纯知识的讲解, 认为加强素养的考查就是强化知识点的考查。这样已不适合高考的要求。语文教学应该是丰富的, 既有基础知识的积累, 又有文化素质人文素养的养成。
五、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 应注重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精选典型例题, 在学生“悟”的基础上讲清知识规律和解题思路并以做出示范。高三的复习课典型例题既可以是高考经典题, 也可是教材中典型的例子。我选择的典型例题有2006年和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还有第三册教材中的典型例子。这样既让学生明确高考的考查倾向, 又对教材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时还要精选练习题, 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也是复习课的一个中心环节。学生通过实践, 搞好知识迁移, 形成能力。
六、增添一些趣味性
由于高三的复习课注重方法规律的整理归纳和针对性的练习, 所以复习课难免程式化, 难免枯燥机械。结果是老师教得索然, 学生学得无味。所以, 在复习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诗歌鉴赏专题。中国古典诗歌, 内涵丰富深刻, 聚集、积淀了人类智慧和文化精髓。但现如今的中学生读起来, 总有几分隔膜。因此, 教师应注重提供感悟背景, 铺设欣赏情境, 渲染欣赏氛围, 诱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古诗鉴赏”世界。
七、关心时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 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 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和“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恰恰形成对比。其实, 当代青年学生更应该有这样的胸怀。我们培养的下一代不仅要有真才实学, 而且要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和壮志, 这也是新课改语文高考的方向。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读报时间结合新闻选修教材内容精选一些时评文章让学生去看去读, 这样, 学生既能了解国际国内时事, 又学会了新闻的写作方法, 还能积累新鲜的写作素材, 是非常有用的。
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读报时间看书报, 了解社会, 写新闻评论, 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总之, 高三的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 这需要我们探索如何优化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更好地面对高考。
摘要:高三语文如何复习是高三语文教师面对的棘手问题。如何高效复习, 直接影响学生高考语文成绩, 关系重大。提出夯实基础、知识系统化、充分利用教材、注重课堂的语文素养培养、突出知识的应用、增添一些趣味性、关心时事等是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方法
参考文献
[1].《人是教育的对象》.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教育心理学著作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很多人看来,学生语文学不学都差不多,高考成绩区别不大。殊不知,高考成绩的好与差,关键还是在于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于学生有没有兴趣来学。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形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但现在不少学生不爱学语文,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因此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去,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树立高分意识
一个人的目标越高,他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大。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应该在平常的教学中为学生树立高分意识。要让学生明白选择题要力争得到满分,主观题要尽量少丢分,掌握答题技巧,多得一分是一分,作文要争取得高分甚至于满分。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评分,不仅注重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注重作文内容上的深刻、材料上的丰富、语言上的文采、构思上的创意,而后面这四点正是考生力争高分的着眼点。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必须让学生树立争高意识,以发展等级为目标,向发展等级要分数,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分项训练,必然会有其收获的。
加强基础知识积累
高三的复习要讲效率,学生不能被动地、盲目地复习。老师要带领学生了解高考的考点,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复习中,要夯实基础,学生的头脑中要构建出系统的知识体系。从成语、病句、语言表达到古诗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等专题,老师要引领学生掌握各个板块的知识点及答题技巧,让知识提升素养,让技巧提升能力。
早读是学生加强知识储备的最佳时机。老师应该做好规划,让学生知道每天早读该读什么,该记忆什么。有了目标学生才会有动力,效率自然会高出许多。针对高三背诵的特点,以高考要求背诵的64篇古诗文为主要对象,每个早读合理进行落实,当堂背诵,当堂检测,在诵读中领略古诗文的魅力,在检测中提高背诵的准确度。除了背诵,早读还可留下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成语复习、美文朗读、作文素材积累等,加大知识储备。
注重答题方法与技巧
近几年高考采用网上阅卷的方式,“马太效应”应引起学生足够重视,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认真书写、规范作答,避免因非智力因素丢分,同时还要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大家知道,理科特别注重答题方法与答题技巧,语文学科也一样要注重;理科答题有套路,其实语文学科也有。做选择题,认真解读题干和选项,利用排除法能较准确、快速地完成这一部分内容,其中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解题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做完选择题,相信第一直觉,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的解答有明显的套路可操作,要注意总结。比如,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的答题套路有: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情节,烘托人物心情。
加强备课组成员的合作
在高考中,要与其他学校、其他班级展开激烈的竞争,但是备课组成员间应该进行紧密的合作,决不能各自为战。一个人成功了,几个班级优秀了,那不是真正的成功,而是需要打漂亮的整体战。在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里,备课组全体教师要认真解读高考大纲,准确把握高考动向,做到资源共享。语文知识点繁多,备课组应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每一个专题、每一个板快可以分给每一个对应的教师,由一个教师负责研究整理一个专题、一个板块,这样一对一的方式会保障每一个教师的时间充裕、精力充沛。这样的知识点研究得透、题选得精。备课组把所有专题板块汇集在一块共同使用,可以避免走弯路,更可以避免题海战术,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
面对新课改下高考的新挑战,语文教师要继续努力、开拓进取,探索出一条让农村高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大幅度提升,让理科尖子生的语文成绩拔尖的成功之路。
古诗词默写虽然只有6分,但是想在语文学科上拉开分差,这6分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同学们应该争取拿到满分或者至少得5分。
古诗词默写是没什么技巧的,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不要认为为了得那6分而去背诵64篇古诗,付出的代价和得到的结果不成正比就放弃。64篇的背诵任务是不轻,但你并不是篇篇从零开始,只需稍微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
最后要注意书写的正确,避免写错字,这是默写的大忌,写错要及时改正。
2、文言文
文言文复习要巩固120个常用文言实词和18个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别要注重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的实词词义。复习最好的方法是结合课文来巩固,同时可以找相关的复习资料来加强训练。
最主要是强化文言文翻译训练,并注意答题规范。要根据高考的评分标准来作针对性训练,有意识地落实好省略、倒装、活用等知识点,要注意翻译错采分点的关键词。
3、作文
平时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搜索整理多种新颖的话题素材10篇注意左右。要学会运用素材的内容,不然一到写作文的时候,拿不出内容来写,会很紧张的。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之成语运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1、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却很鲜明。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C.魅力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D.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
2、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A.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小屋,推开门,果然发现了他。
B.儿子大了,现在,让你搂着他想楼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C.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尽所能,终不愿意。D.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你不能自作主张,送给他人。
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A.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接受。B.如果蝈蝈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C.小李玲是个近视眼,黑板上的字对于坐在第三排得她来说还是遥遥在望。
D.大公鸡昂首挺立,吹响了新一天的号角。
4、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宁获得了全市数学竞赛一等奖。
B.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英语课,每节课对于老师的提问都随声附和。
C.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虚张声势,树立信心。D.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你那进取的心。
5、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这次艺术节办得千姿百态,全校师生交口称赞。B.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使人感慨万千。
C.老师几句点评,使我忍俊不禁:“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鸟儿也回来了。
6、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7、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8、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面对这道难题,他漫不经心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B.当四川汶川大地震不期而遇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C.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D.车展会的展位供不应求,得到展位的各个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
9、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我今年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C.这位老革命家的正直、善良、与真挚的爱国情怀,让每一位参观者受益匪浅。
D.亚冬会的游泳比赛真是精彩纷呈,津津有味。
10、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A.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只要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就会攀登理想的高峰。
B.自习课上,我们班的数学尖子张玉同学正在异想天开地做数学题。
C.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语重心长的谈话,使犯了错误的小明心悦诚服。
D.天津市著名艺人“泥人张”捏的泥塑像个个栩栩如生。
11、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A.晶莹的雪花轻飞曼舞,洗涤万物,飘逸着美丽,创造着神话,轻柔的花瓣妆点你的心情。
B.中国人自古就崇尚休闲生活,闲情逸致乃是其至高的情境与至高的雅兴。
C.三十多岁的哈丁行为举止像个可爱的小孩子,但是授起课来这位年轻的大师可是一丝不苟。
D.在“美化环境有我一份”活动中,许多班级的同学都倾巢而出,参加卫生扫除。
12、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A.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你那进取的心。
B.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的窃窃私语。
C.他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D.这些事得发动群众,大家一起干,如果只凭几个人忙乎几天,也只能是事半功倍。
1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邓小平同志的精辟科学论断,使这位经历了思想波折的莘莘学子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B.在新开张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美轮美奂的时装,五彩缤纷的饰物,真叫人目不暇接。
C.苏凤麒以他惊人的天才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在天文学方面崭露头角的机会。
D.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B.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C.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D.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
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C.“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D.大家认为张湛同学提出的“争做奥运文明小卫士”的倡议很有意义,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
17、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细节来自观察,真知出于实践,语感源于积累。唯有深入细致的观察、苦心孤诣(A)的实践、持之以恒(B)的积累,才能妙笔生花(C),才能用少数几个句子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D),活灵活现!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5月26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古城泰州传递,从省泰州中学到新区人民广场,沿途街 道门庭若市。
B.发令枪响后,刘翔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夺得了金牌。
C.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D.面对藏独分子突如其来的袭击,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毫不畏惧,双手紧紧抱着火炬,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19、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防止疫情流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为素材。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D.为了备战空前绝后的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同心协力争创佳绩。
策略一:分析学情,在提高复习针对性上下功夫
成功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否则因材施教将是一句空话。所谓分析学情,就是要了解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薄弱环节,进而以学生的知识短板为导向设计复习教案。许多教师往往不重视学情分析,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习惯于按照《考试说明》和考点,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式,对凡是考点涉及到的知识进行一字不落的复习,结果不仅耗时长,而且收效甚微,吃力不讨好。笔者认为,高三备考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我们把有限的时间花在刀刃上,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对于识记类的成语、名句名篇默写等内容的复习,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老师重在做好督促检查。而类似文言断句这一考查点来说,如果学生做题准确率已高达90%,就没有必要进行详细复习。否则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为此,我非常注重学情分析,努力把复习点落实到学生的知识能力上,使复习课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开展古诗鉴赏题的复习时,我通过分析学生的答卷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答案不是错在答题步骤,而是错在答案内容,学生丢分的真正原因在于读不懂诗歌,不了解诗歌大意。为此,我改变了以往重在解题模式讲解的方式,将复习重心放在教会学生如何读懂诗歌大意,了解诗歌主旨上,当为学生除去症结后,此类题型的得分率便大大提高了。
策略二:精练细评,在增强复习实效性上下功夫
练习是高三语文复习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我们把握好训练的度,并不是练得越多越好。“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铺天盖地的习题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令学生不堪重负,面对海量的习题,有的学生变得麻木和无所谓,做习题时采取应付式态度。有的学生甚至把习题束之高阁,视而不见。我们要进行精练,所谓精练,就是要求我们精选习题,做到有优中选优,为学生量身订做份量适度、分层达标、高质高效的练习题。为此,在选练习题时,自己先做一遍,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学生水平的习题,对于本校学生来说,太难的题就要舍弃,避免挫伤学生积极性。所谓细评,就是讲评答案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讲题,而是以题引出知识点,启迪解题思路,点拨解题技巧,探寻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现在一些老师在讲评答案时,一味低头读题、分析题目,学生埋头听讲、疾笔记录。这种做法,其实是老师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这与单纯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没什么区别,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正确的答案,非常不利于引导学生对答题规律的探究和思维方法的改进,使讲评课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为此,我在讲评时一般不急着公布答案,而是与学生分析出题意图以及答题盲点,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知道为什么。同时我还尝试在原题的基础上借题发挥,将答案要点进行拓展延伸,力求评一题,通一类。比如,讲解广东高考小说阅读《面包》的第一题: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先引导学生审题:回答这道题的关键词是情节,因此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情节,并弄清情节由几个部分组成。从而得出这道题变换一种问法就是——概括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据此,再引出此类题的其它问法:①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文章的情节是怎样展开的?由此,让学生明白同一个考查点问法不同,答题思路、答案要点随之变化。
策略三:尊重学生,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下功夫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是基本的教学常识。然而一些老师为了赶进度或给学生多讲些内容,而喜欢“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让人昏昏欲睡。一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游离于课堂之外,一些原本语文成绩不错的学生也被这样的授课方式弄得“思维惰化”,难以再进一步提高成绩。为此,我在复习课堂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让学生组织试卷的讲评、某个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推选成绩优秀的学生走上讲台,激励他们通过“讲课”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也让其它同学领略其语文素养,让这学生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又能激发他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比如讲评试卷时,让学生互换答卷,相互点评答案,使学生在相互点评中促进思考,巩固消化考点知识,进而提高审题、解题能力。
策略四:注重激励,在增强学生自信心上下功夫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高三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应该说大多数学生主观上都想追求进步,渴望自己考上理想的大学。然而在学习困难面前,许多学生又极易丧失自信心。成绩差的学生常会因跟不上学习步伐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成绩好的学生也时常因为某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名次后退而大受打击,进而灰心丧气,情绪低落,此时特别需要老师的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重拾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当中去。然而,我们一些老师非但没有暖融融的鼓励,反而是冷冰冰的责骂,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评练习时,经常会因学生对比较简单的题目做错而大肆责备学生,“这么简单的题做错,怎就这么笨,这样的水平还参加高考?”看到成绩好的学生因某一次测试不理想时,一些老师立马沉不住气,破口就对学生说“你这是走下坡路,高考时候,危险啊!”等诸如此类的话,令学生的自信心倍受打击。为此,我非常注重给予学生正能量,鼓励他们奋勇前进。比如面对成绩不理想就情绪低落的学生,我会耐心地安慰他:“考试的分数并不完全等同于自己的语文能力。一次考试,只是对前阶段复习效果的检验,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复习。对待复习考试,我们不能只看重分数,更要注重分析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认真听取老师对答卷情况的分析,学习分析答题的方法和技巧,避免重犯错误。”同时,我处处留心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学生。比如,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我一定细批,在每一篇文章里,我尽量找到“肯定”他的地方,哪怕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用得精彩,我都会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上课时,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
2010年秋季学期一开学, 随着工作的变动, 我接触了新的学生, 第一节课下来, 我就陷入了深思:课堂上, 面对我的启发引导, 面对我的滔滔不绝, 学生们竟浑然不觉, 整整一节课, 变成了我的“独角戏”。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板书, 学生记忆;教师带一张嘴巴, 学生辅一双耳朵。这样的模式怎么能实现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面对困境, 我深深的反思:必须对课堂动“大手术”, 才能承载高考的期盼, 也才能将新课程理念真真切切地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而动这一场“大手术”必然会带来阵痛, 只有阵痛, 才能带来新生。纵观市教研室近年的活动主题, 我看到了两个教学改革关键词:转变、效益。找到了病症, 找到了“手术刀”, 接下来的工作不管有多困难, 也能看到希望了。
第一关键词:转变
1.转变角色
市教研室马老师强调, “转变教学观念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先导, 而观念的转变首先表现在教师角色的转化上”, 应“以‘导演、演员’来对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目前的问题是, 很多教师把学生当成观众, 教师自己作为演员, 其结果是作为观众的考生虽然很欣赏教师的表演, 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却因为缺少体验而无法高质量地完成答卷。因此, 教师应把自己转变为导演, 让学生成为演员, 成为课堂主角,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课堂由“教堂”转变为“学堂”。
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来教学, 这样有利于师生合作的加强, 有利于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俯瞰学生, 摆出一副布道者的形象, 师生之间就很难形成共鸣。这一点, 我很受著名节目《非诚勿扰》的影响。之所以喜欢这个节目, 不仅是因为主持人孟非、点评人乐嘉个性的打扮, 更吸引我的是整场节目主持人犀利的点评、正确的舆论导向, 那种温和轻松的氛围, 自然平淡, 没有丝毫的做作, 给人一种很睿智、很亲切的感觉。我想, 教师能否也如主持人一样的睿智, 在课堂上营造出宽松的氛围呢?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做到鼓励、尊重、理解、关爱、宽容。教师只有本着一颗慈爱之心, 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而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必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注重感情的投入。
2.转变观念
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过去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的层递式认知目标体系, 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 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观念不再是“学生一杯水, 教师一桶水”, 而是教师“一眼泉”的观点, 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新课标下, 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的需要,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中心, 灵活安排教学环节, 设计教学过程, 创造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 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参与、体验和感悟, 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足够的时间, 让他们体会过程和方法, 接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使三维目标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第二关键词:效益
转变了角色, 转变了观念, 这使得课堂效率的提高成为可能。而高课堂效率也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终极目标。但也有部分教师认为, 实行新课改, 就有可能看不到成绩, 就要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学生家长看不到成绩, 就可能关系到学校的发展甚至存亡;教师看不到成绩, 就可能遭到学校的否定甚至待岗停职。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家的手脚。而事实情况怎样呢?本人认为, 传统的教学无异于给病人输血, 但是要想病人彻底痊愈, 我们要做的不是输血, 而是让病人自己造血。所以, 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高考,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发展学生的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必须做到摸透学情, 教而有法。
所谓摸透学情, 指的是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如在习题讲评课中, 课前我对学生的试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对学生的得失做到了如指掌, 进而对讲评内容做了大胆而科学的取舍。在客观性试题的选取上, 由初步的四道题到最后只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两道题;而在主观性试题上, 则选择了考查诗歌鉴赏能力和考查鉴赏评价及作品结构把握的三道典型性题型进行讲解。正是科学合理的取舍为学生的分析讨论和知识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稽首/无稽之谈 模具/模棱两可
摒弃/敛声屏息 ......B.干练/天干地支 差遣/差强人意 剽悍/虚无缥缈 ......C.测量/量入为出 当权/独当一面 契约/锲而不舍 ......D.称赞/称心如意 请帖/俯首帖耳 罢黜/相形见绌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今年年初,中国股市首次实施熔断机制,引起了社会,中央政府要求证监会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2)自郎平执教以来,中国女排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水平突飞猛进,令关注女排的人们无不。
(3)虽然早已知晓杨绛的声名,我 从未读过她的作品,没有关注过她的生平,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A.振荡 刮目相看 却/也 B.震荡 侧目而视 竟/更
C.震荡 刮目相看 却/也 D.振荡 侧目而视 竟/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我国使用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 不仅登上了榜首,而且“超算”上榜总数也首次名列第一。
B.瑞士就给全体国民普发奖励工资的提案进行全民公投,76.9%的国民投了反对票,这一结果引起了各国人民的思考。
C.一味使用别人的话语体系解释自己,结果往往自我曲解,能否说好故事,让别人理解自己,关键在于找到适合的话语体系。
D.承载着无数人童年记忆的蓝精灵再度成为热点,影片《失落的村庄》将以全新的动画形式,讲述可爱的蓝精灵与邪恶的格格巫斗智斗勇。
4.下面文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过去80年,物理学家一直未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存在的证据。②基本粒子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都有反粒子。
③但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种反粒子就是自身的马约拉纳费米子。
④中国科学家率先观测到了在拓扑超导体涡旋中存在马约拉纳费米子的重要证据。⑤费米子和它的反粒子“脾气”完全相反,无法同时出现。⑥这个发现或将使人类进入拓扑量子计算的时代。
A.②③⑤④①⑥ B.①④⑥②⑤③ C.④①②③⑤⑥ D.②⑤③①④⑥
5.下列诗句的意境,与“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最为相似的一项是(3分)(▲)
A.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B.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C.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D.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一)陈豨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节选自[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二)陈豨以宾客盛,为周昌所疑。高祖使案其客,始反耳。未必素有逆谋。韩信处嫌疑之地,轻与..一陈豨出口言反,此亦非人情。信以淮阴侯家居,虽赦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也。上自出,关中虽虚,未能全无备,亦不可信也,论者却未及此……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现。
(节选自[清]冯班《〈史记〉会注考证》)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部署已定,待豨报 报:报告 . B.相国绐信曰 绐:欺骗 . C.秦之纲绝而维弛 弛:松懈 . D.高祖使案其客 案:追究 .
7.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子可与言乎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
B.人言公之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C.且喜且怜之 彼且奚适也 .. D.陈豨以宾客盛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3分)
译文: ▲(2)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3分)
译文: ▲(3)虽赦诸徒奴,合而使之,未易部勒也。(3分)
译文: ▲
9.冯班认为“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现”,请说明选文
(一)中哪些地方能看出韩信的“冤”。(3分)
答: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和答郭监簿咏雪
黄庭坚
细学梅花落晚风,忽翻柳絮下春空。家贫无酒愿邻富,官冷有田知岁丰。夜听枕边飘屋瓦,梦成江上打船篷。觉来幽鸟语声乐,疑在白鸥寒苇中。
(1)简要分析首联是怎样“咏雪”的。(4分)
答: ▲
(2)结合诗句说说颔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3分)
答: ▲
(3)有人认为诗中“疑”字用得佳妙,请结合最后两联简要分析。(4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春江潮水连海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竹喧归浣女,▲。(王维《山居秋暝》)
(5)▲,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
(7)细雨梦回鸡塞远,▲。(李璟《浣溪沙》)
(8)离愁渐远渐无穷,▲。(欧阳修《踏莎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采 春 乔忠延
①冬季日短夜长。农人说,十月里天碗里转,好婆姨做不熟三顿饭。是呀,刚刚日头还在当顶,扫了扫院子,喂了喂鸡,出溜一下便滑到西山梁上去了。白日真短,短得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气气喘喘。城里人也不例外,上个班两头不见太阳。早晨起床屋里黑,晚上下班外头黑,回到家里倒是亮堂,可那不是阳光,却是灯光,忙忙碌碌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②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没有,丝毫也没有。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一个个都感到缓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伸出手,手冻得疼。走几步路,脚冻得疼。手脚冻木了,不疼了,鼻尖却辣辣地疼。疼得眼睛直想流泪,却强忍着不敢流,怕流出来把冰碴子挂在脸上。这日子还能说是过吗?不,是在熬,在煎熬。一煎熬日子就长,唉,好漫长,好漫长的冬天呀!
③好不容易熬到立春了,可春天只在日历上露脸,天地间还是冬天的鬼样子。寒寒的,秃秃的,没有一点生机。就盼惊蛰,一天一天盼,盼来了惊蛰,似乎也没啥改观。寒还在寒,秃还在秃,要摧毁冬日根深蒂固的营盘不那么容易。没有耐心,没有韧劲,还真不行,那就打消脾气,耐下性子,慢慢熬吧!
④忽一日,地皮软了。踏上去不再像往日那样硬邦邦,倒似是踩在了海绵上,软软的,柔柔的。抬起头,高高的杨树梢垂挂起絮穗穗,萧疏的柳树条奓开了黄翅翅。哈呀,河边沿,垄堰根,一色的绿气正在蔓延。真让人摸不着头脑,春天却悄无声息地来了。
⑤好啊,春来了!
⑥春来了,哪里还能在屋里憋得住?憋屈了一冬天的肢体早该展放了,憋闷了一冬天的浊气早该释放了。街市上不行,挤窄;村巷里不行,弯折。只有阔野,只有山梁,才是展放肢体、释放浊气的理想地方。二月二,龙抬头。人们出了城,出了村,原野里、山梁上到处是人。小路上是人的溪流,大路上是人的河流,平地上是人的海洋,山巅上是人的峰峦。随便拦住一个打问,这是干什么?回答简练干脆:采春。
⑦采春!
⑧采春?怎么个采法?采法不复杂。满地是春气,走一走浑身是春情;小溪流春水,洗一洗满脸是春意;山壑荡春风,爬一爬萦怀是春温。更别说,枯树丛里的松树叶柏树叶早变绿了,绿得像是点缀的翡翠;更别说,崖壁岩角的连翘花山桃花早已开了,粉嘟嘟的像是仙女的笑靥。有人手痒了,折一节松枝带回去,往花瓶里一插,满屋子清香,春天的气息驱走了冬日的萎靡。有人心痒了,掐一朵粉桃花簪在乌黑的头发上,走到哪儿,都是笑笑的,笑开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春温时令。采春,采出的是欢乐,采出的是笑颜!
⑨还有人比他们更贪婪,见到春色手也痒,心也痒。手痒没动手,心痒大动心,把那春意、春情、春光,甚而春枝春叶、春蕾春花,装满一肚子,塞满一脑子。回到家里放不下,躺在床上推不开,睡在梦里仍是春水流淌,春鸟啼鸣,春条喷绿,春花怒放……梦醒了,人未醒,反而醉得迷迷离离,痴痴幻幻。迷离中展开纸,痴幻中拿起笔,于是,世人看见:“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是杨巨源采回来的春天;“二月初惊见草芽”,那是韩愈采回来的春天;“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
绣,一枝枝不教花瘦”,那是辛弃疾采回来的春天;“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是白居易采回来的春天。
⑩凡人采回的青枝绿叶,香着香着淡了,散了;凡人采回的蓓蕾花朵,开着开着败了,干了。而诗人采回的春天,却永恒地绿着,香着。白居易的春草,从唐朝绿满书卷,绿到了今天;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选自《散文百家》2016年第6期,有改动)
12.“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人们为什么又觉得它“漫长”?写冬日“漫长”有什么作用?(6分)
答: ▲
13.结合语境,简要分析下列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感情。(4分)
(1)好啊,春来了!
答: ▲
(2)辛弃疾的春花,从宋代香满庭堂,香到了今天。
答: ▲
14.散文的美往往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请简要概括第④节的语言特色。(4分)
答: ▲
15.“采春”一词极具形象性,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丰富内涵。(6分)
答: ▲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星空的奥妙 ——刘慈欣访谈
刘慈欣(以下简称“刘”),科幻小说作家,代表作《三体》。吴言(以下简称“吴”),文学评论家,自由撰稿人。
吴:听说您在《三体》开始创作的时候只计划写一部,后来延展到了三部,而且感觉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期间应该有出版方、科幻迷的影响,这也是个创意激发的过程。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您觉得呢?
刘:《三体》开始构思时倒也是三部,但后两部是不是能写则要看上一部的销售情况,科幻小说是一种类型文学,有很强的市场属性。《三体》是有扩展的可能性的,现在我还是集中精力试图创作全新的作品,以后也许有机会再回到这个题材。关于和读者的互动,在我是不存在的,我的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在写作过程中没有与任何人讨论交流的习惯,也没有这种愿望。同时,我基本上不认识自己的读者,与他们也基本没有交流。当然这些只是个人的习惯,其他的作家不一定是这样。
吴:我感觉电影是您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这一点同主流作家主要依靠阅读来源不同。对于科幻作家这是正常的,您怎么看创作素材的来源问题?
刘:我感觉主流作家创作中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生活本身吧,这是科幻小说很难做到的,因为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世界一般都远离现实。其实我创作的素材也是大部分来自阅读,科幻电影给人的启发并不多,从市场考虑,科幻电影中一般不会出现很新的创意。
吴:您虽然称自己不是文学爱好者,但我发现您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天赋。看到一些资料,您说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想具体问问受哪些作家、哪些作品影响较深。
刘:主要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比较深,对我影响最深的小说是《战争与和平》。吴:想请您谈一下,在您的知识结构里,支撑科幻写作的构件有哪些?
刘:我对科学技术比较感兴趣,同时对军事也有一定的兴趣,支撑我科幻写作的构件主要是自己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知识,具体说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大爆炸和暴胀学说。至于更为现代的弦论,太深了,有些搞不懂。我的生物学和经济学知识是个短板。
吴: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
刘: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比如说,传统的文学评论认为,文学是人学,由此推论包括科幻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中的那些类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创意、侦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终目的是用来表现人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学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说中,环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种族,都可能成为与人物一样的独立的文学形象。有许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戈尔丁的《蝇王》、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当成科幻小说。
(选自《名作欣赏》2016年第1期,有改动)
16.采访者所提问题可以概括为哪三个方面?(6分)
答: ▲
17.对科幻文学的创作,采访者和受访者的认识有哪些差异?(6分)
答: ▲
18.对于科幻文学评论,刘慈欣有什么样的看法?请结合访谈内容具体分析。(6分)
答: ▲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一项关于秦腔的保护与传承的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坚信秦腔不会消亡,虽然他们自己没有学,但认为总有人会热爱的。
“总有人会”已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验或感悟?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语文附加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页。满分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张玉田盛称白石,而不甚许稼轩,耳食者遂于两家有轩轾意。不知稼轩之体,白石尝效之矣,集中如《永遇乐》《汉宫春》诸阕,均次稼轩韵。其吐属气味,皆若祕响相通,何后人过分门户耶!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
(选自[清]刘熙载《艺概》)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处)(4分).4.. 21.“白石”“稼轩”是哪两位词人?请写出他们的姓名。(2分)
答: ▲、▲
22.材料中,作者主要批评了什么观点?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4分)
答: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红楼梦》中,贾府丢了玫瑰露、茯苓霜,宝玉主动认下,保全了柳五儿和彩云,也顾及了探春,可见其关爱女性、平等待人的品性。
B.《子夜》中,受进口火柴冲击,难以支撑的火柴厂主周仲伟只好选择停工,后多方求助,在益中公司资助下,火柴厂才重新开工。
C.葛朗台从索漠城里走过的时候,人们对他又钦佩,又敬重,又害怕。他的说话、衣着、姿势甚至瞪眼睛,都成了地方上的金科玉律。
D.《茶馆》的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如崔久峰的“中国非亡国不可”、常四爷的“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等,三言两语即勾勒出众生相。
E.《女神之再生》中,本是炼石补天的神女,不愿再补天,她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要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
24.简答题(10分)
(1)《哈姆莱特》第一幕中,鬼魂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4分)答: ▲(2)孟浩然有诗云:“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羊公是谁?《三国演义》第120回写他镇守襄阳时采取了哪些策略?有什么成效?(6分)
答: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他建筑之影响。
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性相反,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所见,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中国石匠既未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决之努力。垫灰材料多以石灰为主,然其使用,仅取其粘凝性;以为木作用胶之替代,而不知垫灰之主要功用,乃在于两石缝间垫以富于粘性而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石面完全接触以避免因支点不匀而发生之破裂。故通常以结晶粗沙粒与石灰混合之原则,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古希腊罗马对于此方面均早已认识。希腊匠师竟有不惜工力,将石之每面磨成绝对平面,使之全面接触,以避免支点不匀之弊者;罗马工师则大刀阔斧,以大量富于粘性而坚固之垫灰垫托,且更进而用为混凝土,以供应其大量之建筑事业,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产生。反之,我国建筑之注重木材,不谙石性,亦互为因果而产生现有现象者也。
此建筑系统之寿命,虽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面所遗实物,其最古者,虽待考之先秦土垣残基之类,已属凤毛麟角,次者如汉唐石阙砖塔,不止年代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为产木之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
(选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有改动)
25.中国建筑“未受其他建筑之影响”有哪几方面因素?(5分)
答: ▲
26.作者认为中国重要古建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
答: ▲
27.结合材料分析,在研究中国建筑史时应持什么样的态度?(6分)
答: ▲
南京市2019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
语文参考答案
1.A(3分。A项qǐ/jī;mú/mó;bìng/bǐng。B项gàn/gān;chāi/chā;piāo。C项liáng/liàng;dāng;qì/qiâ。D项chēng/chân;tiě/tiē;chù)2.C(3分)
3.B(3分。A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C项两面对一面;D项成分残缺,“讲述”后面缺宾语中心语)4.D(3分)5.C(3分)6.A(3分。回复)
7.B(3分。A项,和、同,介词/和、同,连词;C项,又/将;D项,因为/拿)8.(1)竟然被小儿妇人欺诈,难道不是天意吗?(3分。“乃”“为„„所”“岂”各1分)(2)况且天下磨利兵器、手执利刃想要做陛下所做的事情的人很多,只是力量不能达到而已。(3分。“且”“锐精持锋”“顾”各1分)(3)即使赦免了各位囚徒和奴隶,聚合一起驱使他们造反,也不容易统领约束啊。(3分。每句1分)
9.(1)韩信与陈豨辟人挈手之语,无人听闻,说明是诬告;(2)韩信诈诏赦诸官徒奴来攻袭吕后、太子,不合情理,表明韩信可能有冤。(3)韩信被斩时的后悔,说明他没有造反之心;(4)高祖“且喜且怜之”的心理,暗示韩信可能被冤;(5)蒯通痛骂韩信不用自己的计策导致被诛,表明韩信没有造反之意。(3分。每点1分。答对三点即可)10.(1)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形态和飘落的姿态。(4分。手法、内容各2分)(2)悲悯情怀。(1分)诗人虽然自己家境贫寒,仕途不顺,但希望邻居百姓富裕,来年丰收。(2分)(3)将醒来后现实中鸣叫的幽鸟错觉为出没寒苇中的白鸥;将想象中舟行白鸥出没寒苇的白茫茫江面的画面和梦中的白茫茫雪景相互勾连;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11.(1)辩乎荣辱之境(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海上明月共潮生(4)莲动下渔舟(5)同是天涯沦落人(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7)小楼吹彻玉笙寒(8)迢迢不断如春水(8分。每条1分)
12.漫长:寒冷,没有生机;难熬。(2分。每点1分)作用:日子过得快与漫长对照,使行文富于变化;写漫长也是写煎熬,为后文写“采春”的欢乐做铺垫。(4分。每点2分)13.(1)经历冬日煎熬后,对春天终于来临的喜悦。(2)对诗人将春意凝为诗歌、传承后人的赞美。(4分。每点2分,各点中情感、内容各1分)
14.多用口语、俗语;长句短句结合,整句散句交错;多用叠词,富有节奏音韵美;使用比喻、对比等修辞,形象生动。(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15.春天里展放肢体,释放浊气(采春气);来到野外,让身心获得春天的气息(采春意);将春的气息融入心里,熔铸成诗(采诗情)。(6分。每点2分)16.《三体》的创作过程;科幻写作者的知识结构;对科幻文学评论的建议。(6分。每点2分)
17.(1)与读者的关系:(采访者)科幻文学作为大众文学,跟读者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受访者)创作过程是完全个人化的,不存在与读者的互动。(3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2)素材来源:(采访者)电影是科幻创作中重要的素材来源;(受访者)创作的素材大部分来自于阅读。(3分。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18.遵循所有文学体裁的共性规律;从科幻文学体裁的特点出发:科幻元素是科幻文学本身的目的。(6分。每点2分)
19.略
20.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4分)21.姜夔、辛弃疾(2分。每点1分)22.观点:白石和稼轩词有高下之分。(2分)理由:姜夔曾经学习过辛弃疾;两人词作有相同之处,各有所长。(2分。每点1分)
23.B、D(5分。B项中是被王和甫拒绝而不得已与日本人合作,D项中第二个人应是松二爷)24.(1)第一次是(第一场中)守城卫兵向霍拉旭谈论鬼魂出现的现象时;第二次是(第四场)霍拉旭带哈姆莱特去等鬼魂出现时。(4分。每点2分)(2)羊祜(1分)。以德治军;审时度势,静观其变;与吴军和平相处。(3分。每点1分)甚得军民之心,军中有十年之积。(2分。每点1分)
25.材料选择;技术取法;思想观念。(5分。每点2分。答满三点得5分)26.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垫灰技术不完善;受不刻意求原物长存的观念影响。(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2019高三语文复习讲座】推荐阅读:
2019杨浦高三语文一模06-03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复习06-01
高三语文期末复习计划07-20
高三语文材料作文复习09-26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方法11-28
高三语文的复习策略12-11
高三语文复习方向有哪些10-02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书12-03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总体安排06-02
乐昌一中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计划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