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讲稿(精选8篇)
中医内科学讲稿 第八章
经络肢体病证
第二节
痹
病(第351~358页)
教
材:中医内科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第六版)讲
授:林寿宁教授 【概述】 一.定义
⒈定义:痹病指因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及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⒉别名:痹证(现多数书籍为此名)、历节风(关节肿,游走不定)、痛风(李杲、朱丹溪言)。
⒊病名解释:痹者,闭也。闭阻不通之意。本病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脏的经络而引起的病证。但通常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肌表经络和骨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重着等一类疾患。本节讨论的也是此类病证。脏腑痹病(五脏痹、六腑痹、奇恒之腑痹等)不在本节讨论之列。二.历代文献简介 痹病首论于《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著)痹也。”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记述“历节”一病,创有桂枝芍药知母汤及乌头汤,为今常用。
后世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宋《济生方》,金《兰室秘藏》,元《格致余论》,明《景岳全书》,清《临证指南医案》、《医林改错》等对痹病都多有论述。三.范围(西医病名)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痛风等风湿性及一些代谢性疾病。【病因病机】 一.病因
⒈素体虚弱,腠理疏松,营卫不固,是为内因。
⒉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是为外因。
因于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感邪。湿邪也有因于脾虚失运,湿从内生而伤于肌肉筋骨者。二.病机
⒈风寒湿邪特性
风为阳邪,善行数变,具开发腠理,穿透肌肤之力;湿性粘滞重着;寒气凝涩,阻滞经络气血;火热之邪,伤津迫血。寒借风性内犯,风借寒性附邪于病位,而成致病之基。⒉三邪合至,夹杂而病 风邪疏泄之力,寒邪收引之能,湿邪粘着、胶固之性本相互为用,使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致筋脉失养,绌(chu音畜,伸屈之屈,今引伸为不足,相形见绌)急而痛。绌急现多用拘(ju音居)急,拘乃收引抽急之意。⒊风湿热邪致病
或有感受风热之邪,与湿邪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或素体阳盛、阴虚内热,感受外邪后易从热化,或风寒湿痹日久化热而病为热痹。因此,上述各种外邪是共同侵袭肌体而
致病的,说其共同,常是风寒湿邪,或是风湿热邪侵袭肌体。由于感受外邪种类的轻重不同,所以表现的证候各有特点,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病邪不存在。◆ 痹病病因病机示意图:
风邪善行数变
风借寒性附邪
风气胜为行痹
寒邪凝涩
杂
至
寒借风性内犯
痹阻经络,气血凝滞,合而为病
寒气胜为痛痹
湿邪粘滞重着
湿邪粘着胶固
风寒湿痹化热
湿气胜为着痹
热邪伤津迫血
风湿热邪侵袭
热痹 正气
不足
另有药物所伤
略。【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⒈临床表现: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及畸形等为主要临床表现。⒉病史:本病常有反复发作史。
⒊辅助检查:实验室及X线检查有助于痹病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
痿病:痹病久治不愈,可渐见痿瘦,而以痿病相似。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Lei)瘦无力,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但肢体多无疼痛,而痹病却以疼痛突出。
风湿热之关节病变、痛风性关节炎、膝眼风(鹤膝风)亦从痹病辨治。课本讲的不对。【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每个证的辨证)
行痹
着痹
痛痹
热痹
尪痹
气血两虚 主
症
游走、酸痛
重着麻木
剧痛不移
红肿热痛
僵痛变形
绵绵而痛
紧痛 病
邪
风邪胜
湿邪胜
寒邪胜
热邪胜
痰瘀胜、肾虚
气血虚
虚
实
实证多
实证多
实证多
实证
虚实夹杂
虚证
或夹脾虚
或夹虚证 二.治疗原则
以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大法。根据其邪胜之不同具体施治,并适时以扶正之品。如行痹以散风为主。
湿痹以渗湿化浊为主,佐以健脾益气之品。痛痹以散寒活血为主,适予助阳之品。热痹以清泄郁热为主。尪痹以祛痰瘀,益肝肾为主。气血不足以补益气血为主。
痹证的治疗因地域不同、季节变化而用药寒温补泻有异。三.分证论治 ⒈行痹 ※证候:
特点: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不局限于一处,关节屈伸不利。急发者可见局部红肿,触之热感。或躯干及关节端见环状红斑。伴外感风邪之证:恶风或恶寒,舌质淡红(课本说舌红不妥),苔白,脉浮或浮紧。结合图片讲解证候特点。※治法:宣痹通络疏风。
※方药:宣痹达经汤(该方出处不详,以下组成以课本为准,未经审对)
威灵仙、羌活、防风、秦艽、豨莶草
、清风藤:疏风祛邪; 蜂房、乌梢蛇、地鳖虫、螳螂:通经活血宣痹; 当归、穿山甲:活血导滞。运用:
本证也可用防风汤:防风、当归、茯苓、杏仁、黄芩、秦艽、葛根、麻黄、肉桂、生姜、大枣、甘草。该方有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功效。疼痛以上肢关节为主,酌选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等疏风通络止痛。
疼痛以下肢关节为主,酌选独活、牛膝、防己、萆薢等通活络止痛。评价与经验。
常见证候。本证用西药控制症状较好,中医对治标治本均有良好效果。前版教材用防风汤,故列之参考。治验举例。⒉痛痹 ※证候:
特点:肢体关节紧(剧)痛不移,局限一处,痛处喜温恶寒,甚至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课本说关节不肿不妥,应为可肿),触之不热。
见寒证之象:舌质红润或淡红,舌苔白而薄腻,脉多沉弦而紧,或沉迟而弦。
※治法:温经散寒和营。※方药:乌头汤。
制乌头(先煎)、麻黄、白芍(大量)、黄芪、甘草。运用:
注意制乌头的用法,必须久煎,最好为2小时以上,以减其毒性。用量可视病人情况而定,一般为10克,多不超过20克。
可加苍术、白术健脾祛湿。
可加姜黄、当归,或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活血养血通络。
腰痛为主,多以肾虚有关,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等。
舌苔黄,有化热象,宜寒热并用,投桂枝芍药知母汤合之。其他可参考行痹之运用项。
评价与经验。
常见证候。本证中医治疗有长处。
验案举例。
⒊着痹 ※证候:
特点:肢体关节酸胀、疼痛,重着不移,局部不红,重则关节肿胀,甚至屈伸不利。
寒湿:颜面苍黄而润,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而腻,脉濡缓。湿热:关节局部肿热,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或滑数。※治法:渗湿通经活络,佐以健脾。※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薏苡仁、川芎、当归、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制乌头、苍术、生姜、甘草。
运用:
以寒湿为主者,酌加干姜、细辛。
湿热明显者,酌去制乌头、桂枝、麻黄、当归等温燥之品,加黄柏与苍术为二妙散。
湿气盛,关节肿胀明显者,可加萆薢、木通、姜黄利水通络。肌肤不仁,可加海桐皮,豨莶草祛风除湿通络。
本证也可用蠲(juan 音娟)痹汤治疗: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甘草。(课本无此方组成,此补)评价与经验。
本证常不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证候兼夹出现。蠲痹汤是个好方剂,有祛风散寒除湿,活
血通络,扶正祛邪之功。对于风寒湿偏盛不明显的,可作为痹病基本方化裁治疗。⒋热痹 ※证候:
特点: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xin 音新)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稍好筋脉拘急。(红肿热痛)
伴实热证:发热,口渴,喜冷恶热,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
结合图片讲解证候特点。
※治法:清热解毒通络,佐以疏风。※方药:白虎加桂枝汤。石膏、知母、粳米、桂枝、甘草。运用:
可酌加忍冬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己、桑枝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也可用宣痹汤(《温病条辨》)加减治疗:防己、杏仁、滑石、连翘、栀子、薏苡仁、半夏、蚕沙、赤小豆、姜黄、生姜。
化火伤津,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可用犀角散(《备急千金要方.卷八诸风.贼风第三历节》)治疗(犀角、羚羊角、前胡、栀子、黄芩、射干、大黄、升麻、淡豆豉。本方经查对原文如此,第五、六版教材所录均错。)
可酌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凉血。
评价与经验。
西医西药可迅速控制病情,可中西医结合治疗。验案举例。
⒌尪痹 ※证候:
特点:肢体关节疼痛、肿大、僵硬、变形,屈伸不利,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紧,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但早期病变者多无关节关节变形,而以疼痛、肿大、屈伸不利。早晨关节僵硬疼痛是其特征性症状。
常见舌脉象:舌质暗红,脉细涩,或弦虚。结合图片重点讲解尪痹的证候特点。※治法:补肾祛寒,活血通络。
※方药:补肾祛寒治尪汤。(辽宁中医学院候平玺方)
续断、补骨脂、熟附子、熟地黄、骨碎补、淫羊藿、桂枝、独活、威灵仙、白芍。运用:
瘀血证明显者酌加桃仁、红花、血竭、牛膝,乳香、没药。痰证明显才酌加白芥子、胆南星。
兼有热证者去熟附子、淫羊藿、桂枝,酌加黄柏、知母、忍冬藤。
评价与经验。
疑难、常见病证。
1999年暑假在学院的组织下,与同学们到广西天鹅县向阳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曾见此证典型病例并进行了论治和摄有照片。(引导同学们回顾当时诊治情况并结合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症状状况开展简短讨论。)
通过对社会实践所见所闻的回顾与讨论,同学们应该对贫困山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大家都是新时代的医学生,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义务。
治疗本证要注意攻补结合,寒温并用。
尪痹并非都为此类证候,也有表现热证、寒证的,治疗方法不同。(扼要介绍相关证候的证治。)验案举例 ⒍气血亏虚证 ※证候:
特点: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多为久病,长期服用驱风活络之剂者。
伴气血两虚象:汗出畏寒,心悸时作,纳呆,面色无华,形体虚弱,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黄,脉多沉虚面缓。※治法:益气养血,活络舒筋。※方药:气血并补荣筋汤。(出处不详)
生薏苡仁、茯苓、白术、首乌、当归、熟地黄、黄精、蜂房、乌梢蛇、豨莶草、络石藤、狗脊、秦艽、菟丝子。运用:
本证有偏于气虚或血虚之不同,临证可相机处置。本证又常夹肝肾不足或营卫失调的。或相应治之。
本证也可用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前者为兼肾虚者用之,后者的营卫不和者用用之。并血瘀者酌合用桃红四物汤。
可参照前一证之运用项。
评价与经验。
常见证候。许多痹病气血两虚证者理化检验并无异常。本证的治疗为中医的特长。
验案举例。
【现代中医治疗与名老中医经验】 1.中医单味药治疗研究概况:
雷公藤。主要适应症为尪痹。介绍雷公藤煎及其制法。青风藤。主要适应症为尪痹。介绍中成药风痛宁。制乌头。主要适应症为痛痹。介绍制乌头煎及其制法。马钱子。主要适应症为痛痹。
以上除青风藤外均为毒付作用较大的药物,运用时务必要久煎,并注意用量不要过量使用。
2.名老中医经验:简介以下各位名老中医治疗痹病的经验。
焦树德补肾祛寒活血治尪痹经验。
朱良春用虫类药治疗痹病经验。
颜德馨活血化瘀治疗痹病经验。
林沛湘和营补肾,活血通络治疗痹病经验及通经行痹汤。【转归与调护】
※痹病的转归因其所病的性质有关。
风湿热之关节炎,有可能损害心脏,所谓“风心”是也;
类风湿性关节炎虽说可关节畸形,以致不艰行走,但对身体重要器官的影响相对较少;
许多结缔组织病所见的关节损害,只是其病的表现之一,预后一般不佳。
一般的风湿性关节炎或关节、周围结缔组织炎预后则较好。※痹病的调护应注意:适温寒,防寒保暧;久病者须防外感。【结语】
痹病的病因有内在的因素和外邪侵袭。内因为正气亏虚;外因以风寒湿邪为主。
痹病各种证候的临床特点有所不同。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治疗痹病的大法。
痹病的各种证候治法有所不同,即要注意正确运用,又要防止用药太过而生他证。复习思考题
1.痹病的病因病机是什么?如何理解正邪两方面的病因对痹病发病的影响及
外邪“杂至”和“合而为病”的含义? 2.痹病的辨证要点有哪些?
1 中医内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
为顺应高等职业教育操作、应用、实用等特色, 各主流出版社对专科层次《中医内科学》教材做了较大篇幅的修改。病种选择一般依据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内容, 较少从临床角度考虑;教材普遍弱化理论阐述, 简化总论, 对中医内科疾病普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规律阐述不足;为简化病证, 便于学生接受、掌握, 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 一般将教材中各病证和证型独立叙述, 各病证之间许多共同病因病机与方药就出现了重复。以上共同造成了病证内容被天然割裂, 学生中医内科知识薄弱、临床能力较差。
无论对于哪个层次的学生, 中医内科学都是一门学科性很强的课程, 能培养其临床思维。中医临床强调严格的理法方药一线贯通, 而不是简单的病证证型操作性应对, 即重在动脑而非动手。然而现代教材部分关键理论阐述的弱化对学生传统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极为不利, 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纠偏。
1.2 病例教学
由于教材弱化理论阐述, 内容由繁到简, 各病证及其证型相互独立, 因此目前的中医内科学教学一般采用自主编写的简单、典型、与教材符合的非临床实际病例, 采用启发式教学、病例教学、PBL教学、自助式教学、标准化病人教学等方法[1,2,3,4,5]。这些方法虽然能让学生掌握基本证型的诊治, 但其典型病例不符合临床实际。临床患者病证兼夹, 病理因素兼夹, 证型复杂, 教材中的典型病例让学生感受不到多病兼夹、病机转化和病理兼夹的复杂性, 导致学生将来适应临床实际尚需许多时间与精力。
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医药院校是从医药卫生中专学校升格而来, 高等教育办学时间不长, 直属、附属医院在当地实力不强, 中医类医院或科室更是如此。医院病床数、门诊量往往成为临床教学的短板, 大规模地将中医内科学课堂搬进医院并不现实。由于缺乏实践平台, 一部分临床课程教师不是来自于临床一线,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双师型教师。教师临床水平提高缓慢, 导致临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高职高专医学专业学生要在两年内完成校内的理论知识学习, 中医内科学课时严重压缩, 临床见习时间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临床能力, 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 选择适合的病例教学法, 值得探讨。
2 中医内科学关键教学目标
一位临床患者可能患有多种病证, 一个病证可能有多个病位和病理因素, 病机、证型复杂。传统中医内科临床病证处理关键在于望、闻、问、切, 先收集四诊资料, 辨清病理因素, 确定证型和相应治则治法, 再选择合适的方药, 此为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辨证论治, 是严格的中医临床思维。中医内科学关健教学目标:把基础知识综合应用以处理内科病证, 扎实掌握传统中医临床思维和内科病证的某些特性。然而, 现行大部分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都是基于单纯病证、证型的理论叙述及简单典型病例的推演, 与临床实际距离较远, 很难实现关键教学目标。
3 还原传统中医临床教学思路
3.1 改革教学内容
时代在变, 疾病谱在变, 高职高专医学专业中医内科学考试大纲、教材和教学病证也应随之改变, 其病种选择须从临床实际出发, 把重点放在常见病、多发病上, 其余的可作概述或让学生自学。由于考试大纲、教材修订往往略显滞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病种选择的临床真实性。综观整个内科病证体系, 许多病证在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基本证治方面是重复的, 即异病同证, 故应在病证各论讲述之前分专题概述其共性。实际上, 传统中医临床思维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来思考病证处理的, 而不是按照教材中某具体病证和证型来比照认识。
讲述总论时, 要增加内科病因病机专题, 使总结的共性病因病机具有显著代表性和高度概括性。中医内科病因多从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劳逸、久病体虚等方面考虑, 推演病机变化。病机演变是有基本规律的, 如外感六淫, 风邪为长, 兼夹而成风寒、风热、风暑、风湿、风燥等相应表现, 要注意其突出的主症, 如感冒、咳嗽、痹证等;饮食伤脾胃, 一虚一实两个方向, 或产生水湿痰饮阻滞气机, 或气血生化乏源而致气血亏虚;情志伤肝, 一则气郁, 二则郁而化火, 两者均常见横逆犯脾胃。
内科病证使用最多的辨证方法是脏腑辨证, 包括辨病位和病性, 因此讲述总论时的辨证技巧专题即以此为主, 内容需总结精炼。如胁肋胀闷, 与情绪有关, 病位在肝;心悸、失眠、健忘, 病位在心;腹胀、纳差、便溏, 病位在脾;咳痰喘, 病位在肺;腰膝酸软, 病位在肾;脘胀、嗳气, 病位在胃。再如短气、乏力、自汗、劳则更甚, 为气虚;血为红色, 血虚则淡或白, 表现在唇、甲、舌、眼睑与月经等方面, 再就是血不养心所致心悸失眠;阴虚则内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少津, 脉细数;阳虚在气虚基础上见寒象;水湿痰饮一为阻滞气机表现, 一为困阻脾胃表现;食积见嗳腐吞酸或大便臭如败卵;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均见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胀闷疼痛、不定与情绪有关, 为气滞;刺痛, 痛有定处, 夜间为甚, 舌紫暗、瘀点瘀斑, 脉涩结代, 为血瘀, 等等。这些辨证技巧知识量少, 是临床实用的, 也是教材中反复出现的, 对其作专题讲述很有必要。
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教材总论中没有安排外感六淫病证、内生五气病证、脏腑病证和气血津液病证辨治概要等内容, 而这些内容是各具体病证的共性内容, 尤其是脏腑病证中的五脏和胃病基本辨治, 故可作为总论中的一个专题。在总论中安排病因病机、脏腑辨证技巧、脏腑基本证治3个专题讲座, 为具体病证各论的讲述打下了坚实基础。
3.2 改革病例教学
依托病例教学能推演中医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内容, 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 在推演介绍病证内容同时, 还能培养学生传统中医临床思维。由于高职高专临床教学条件限制, 把整个课程教学搬进医院不太现实, 采用PBL等教学法也不太现实, 而以教材中的典型病例或中医医案作蓝本又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 可采用操作性强的病例教学法,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扮演患者, 学生扮演医生表现较复杂的实际病例中医辨治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由教师提供望诊、闻诊及舌脉资料, 能让学生掌握问诊思路和技巧。实施前, 教师可先作关于中医内科病证问诊思路、处方选药思路的专题讲座, 以实际病例演示说明, 让学生先掌握这些理论, 再在课堂上进行强化, 培养其传统中医临床思维。由于期末要进行系统临床技能考核, 故可将望诊、闻诊、切诊如何结合问诊应用于病证辨治作一次专题讲座。整门课程包括中医内科病证之病因病机、辨证技巧、脏腑证治、问诊思路、处方思路、望闻切诊6个专题讲座, 大约占6学时。
在讲述各病证前, 要求学生预习内容, 课上师生合作演绎一个较复杂的病例, 最好是教师在临床中实际诊治过的。教师先提供患者基础信息、望诊及舌脉资料, 再让学生扮演医生进行问诊, 收集主诉、现病史、辨证病位及病性等资料, 最后给出病名及证型诊断。教师应选择教材中多证型组合甚至多病种组合的复杂病例, 在问诊时有目的地多处设疑, 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处理临床复杂病证、病机。演绎完毕即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后完成处方, 提出医嘱。讲述病证具体内容时, 紧密结合演绎的病例, 可使教学更加生动,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
下节课上, 首先教师要简要复习上节课内容、抽背方剂、抽检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即学生的处方及医嘱) 5~10份, 并选出一份较好的处方写在黑板上, 然后讲解上节课病例正确的处方思路、医嘱和注意事项, 最后师生一起分析写在黑板上的处方的整体思路、具体选方用药、药物煎服法、药物剂量等方面的得失。实际上, 整个病例教学过程是完全模拟临床实际的, 对学生而言, 除望诊、闻诊、切诊能力未得到锻炼外, 能培养其从临床医生角度来思考、处理病证能力。教学过程中, 学生积极性高, 尤其是开处方的兴奋感和成就感, 能促使其拓展知识、熟悉方药、锻炼临床能力, 让学生有“开始会看病了”的感觉。若采用教师临床诊治过的实际病例进行教学, 现场展示病情资料、实际处方用药, 并反馈疗效, 则教学效果更好。
3.3 改革考核评价模式
传统中医内科学课程考核以期末理论考试一卷判定, 或增加期末临床考核、平时书面作业、考勤等考核, 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偏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对其临床思维及临床辨证论治能力考核不足, 以考促学效果不佳。在教学改革中, 可将课程考核评价分为课堂教学参与、期末临床考核及理论考核3部分, 所占比例分别为20%、20%、60%。课堂教学参与分为病证方药背诵、问诊与辨证处方、医嘱3个方面。这种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传统中医临床思维、方药背诵能力及辨证论治能力, 促使学生在临床方面狠下功夫,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更快适应临床。
摘要:高职高专在教材编写、实践学时和实践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使得中医内科学教学与中医临床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针对这些问题, 从临床角度选择病种, 在总论中强化共性中医内科病因病机、辨证技巧及脏腑证治理论, 在讲述病证之前师生分别从患者与医生角度演绎相应临床实际病例, 课后学生开出处方与医嘱, 下次课上再做典型分析, 促使学生在临床方面狠下功夫,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更快适应临床。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
参考文献
[1]朱雪雁.案例结合问题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 (4) :93-94.
[2]赵彦超, 苏励.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初探[J].河北中医, 2015, 37 (6) :955-957.
[3]杨勤, 杨德全, 李勇华, 等.学生标准化病人 (SSP) 在高职高专中医内科学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13 (1) :93-94.
[4]郑燕鸿, 陈旭, 李红梅, 等.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与探讨[J].河北中医, 2015, 37 (4) :638-640.
关键词:卫校;教学质量;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学科地位。对于目前学校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情况,笔者曾做过问卷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学安排不适应课程需要
(1)中医内科学内容繁多,涉及临床多科室、多病种,而教学时间安排较少。依据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医内科学共96学时,理论76学时,实践20学时。学校采用的教材是肖振辉主编的中医内科学(第2版),全书按脏腑系统分章,共介绍了46个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证概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要点、分证论治、预防护理、其他疗法和小结等。除去绪论和病历书写所占课时外,每个病种理论和实践加起来不到2学时。(2)在第一学年中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安排的课程时间不够甚至没有开设,这不利于中医内科这门临床课程的学习。中医讲究“理法方药”,这在中医内科学每个病中都是融会贯通的。(3)中医内科实训室不够完善。如,中医临床的望、闻、问、切需要在实训室中进行强化,实训室尚缺乏切脉需要的模拟脉象仪,光靠学生相互切脉难以体会涩脉、芤脉、结代脉等较病脉的感觉;没有望诊中面色望诊和舌色望诊的相关的挂图和模型;在学生进行病历书写时,没有病历书写的现实样本和练习用的病案题库以供参考。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中医内科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教学方法、形式单一;考试主要考查教师上课强调的重点。这种教学方法虽能满足一定教学内容的需要,考试也能达到一定要求,但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很难真正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以应付考试为学习目的,不可能培养出学生临床思维的方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以致出现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条主义现象。教师反映学生上课缺乏热情,不能主动提出问题,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
3.学生感觉教材内容不容易理解
如,对眩晕中的肝阳上亢和肝火上炎两个证的比较,有些学生就不能进行区分;有的学生对为什么肝肾阴虚用左归丸、气血亏虚用归脾丸不理解。对此笔者调查发现学生中对中医很感兴趣的学生不到20%,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导致学习不够认真,这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其次,中职卫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对本来就比较深奥的医学课程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再者学校第一学年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诊断学合在一起上课,学生理论基础没有打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对后续临床课程的不理解。
二、如何提高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相关文献研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中医内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1.学校应努力改善教学条件
(1)学校应组织中医教研组的专业课教师对现行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改进,适当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对专业课和非专业课的课时进行增减,以适应教学的需要。(2)努力完善中医内科学实训室建设,每年应保证一定的资金用于实训室物品的购置,提高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切实落实“科研引领、技能见长”的办学思想。(3)努力争取创办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不仅是教师发挥自身职业技能的平台,同时也是锻炼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平台,真正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对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2.教师需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培养出临床能力强的学生。首先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只有自己真正信中医、懂中医、用中医,才能用心去教学。在生活中,学生生病了,首先想到的是请教师看病,教师在学生身上去讲解中医内科学的理法方药,让书本的东西变得鲜活起来,而且开方用药后学生感觉病好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课堂上,教师自己临床经验丰富,一讲到某个病马上能想到几个病例,结合课本绘声绘色讲述一番,学生听了就如同身临其境。毕竟理论是苍白的,而病人的表现是生动的。这样学生就能认真听讲,教学质量自然提高了。除了提高临床水平,教师还要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PBL教学法等一些先进的教学法,针对不同的病种和教学进度,选择恰当的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中医的兴趣,一方面靠教师的激发;另一方面还要靠自己的培养。虽然学校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但是只要学生自己愿意学,通过借阅一些中医学相关的书籍或者在网上搜索资料,学习中医内科学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当教会学生如何自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曾见到一个农村医学专业的学生,因为对中医兴趣浓厚,自学了中医课程,后被选为针灸推拿协会的会长,其中医理论水平比中医专业的学生还要高。
4.积极发展校院合作的办学模式
学校近年来大力创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提出了很多新的办学思路,其中有发展“校院合作”的办学模式一条。结合到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上,可以请医院的各科医生到学校进行授课,给予相应课酬。比如,心悸、胸痹可以請心内科的中医生代课,淋证、遗精可以请泌尿科的中医生代课。这样可以既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临床进展,又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和医院医生的交流,缩短学和做的距离。这对于一些没有条件开设附属医院的学校来说确实是一个迅速提高临床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办法。
自汗、盗汗 【概说】
汗,为五液(汗、涕、泪、涎、唾)之一。是人体津液的代谢产物,为阳气蒸化津液,排出于体表而成。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指出了人体正常汗出的原因以及汗与津液的关系。
因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津血同源),血由心所主,故又称汗为心液。一,概念
自汗、盗汗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又作“汗证”。
特征:表现全身或局部非正常的出汗。其汗出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如气候炎热、衣被过暖、劳作急行、惊恐、情绪激动等)。
自汗
一般是指不在睡着时的出汗,如昼日出汗不止,活动更甚者。如《三因方》曰:“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自汗——汗出于清醒状态,动则益甚)盗汗
指寐中汗出,醒后即止;又称为“寝汗”。二者同是一个出汗的症状,故又统称为“汗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因某些疾病引起。
(盗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生理性汗出:
健康人身体平时隐约微似汗出,肌肤润泽,是脏腑经络交相贯通,营卫调和,腐秽自去,废液自除的正常现象。或因劳作急行,气候炎热,衣被过暖的汗出,如《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此汗出为散热于外,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或因饮食辛辣之物,以及大惊、大恐的一时汗出,或平素手足心轻微汗出,而无其它疾苦,亦属正常的汗出,不是病态。
二、沿革
(一)对汗液的认识始见于《内经》
1.汗液为血液所化生,为心所主,有“汗为心液”之说。《素问× 宣明五气论》:“五脏化液,心为汗。” 《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与血有着密切关系,汗血同源,为心所主,故血液耗伤过度之人,不可再发其汗,而汗出过多之人,也不可再伤其血。
2.生理性的汗出与外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灵枢·五癃津液别》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素问·举痛论》曰:“炅则腠理开,荣卫通 ,汗大泄,……劳则喘息出,外内皆越”此为病理状态下之汗。天热汗多,天冷汗出少,而小便相对增多。
3.谈到多种异常汗出的病证:多汗、寝汗、灌汗、绝汗等。
(二)《金匮要略·水气病》篇首先记载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
“食已汗出,又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
《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则有“自汗出”的记载。
(三)《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对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作了探讨。
如谓自汗主要由阳虚所致,“夫诸阳在表,阳气虚则自汗。心主于汗,心藏偏虚,故其液妄出也。”
又谓“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指出盗汗的临床特点是眠睡汗出,但指出其病机为“阳虚所致”,与后世认为多由阴虚引起的观点不同。究之实际,盗汗实以阴虚所致者为多。
(四)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
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着重针对病源进行治疗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历节、肠痈、脚气、产蓐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
(五)元代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 《丹溪心法》说:“自汗属气虚、血徐、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
(六)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提出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分;
提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为其“大法”,但“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
(七)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指出自汗重在补气、盗汗重在补阴。
(八)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将血瘀列为自汗、盗汗的病理因素,提出“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的见解。
综上所述,《内经》已有关于汗证生理病理的许多宝贵认识,并有寝汗、灌汗、绝汗等症候名称。盗汗之名首见于《金匮》。《伤寒论》有“自汗出”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则最早对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并认为两者均系阳虚所致。自《丹溪心法》之后,逐步形成了自汗主要属阳虚,盗汗主要属阴虚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经《医学正传》、《景岳全书》等书籍的补充而不断完善,对汗证的临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医林改错》补充了血瘀引起自汗、盗汗的情况。三.讨论范围
自汗、盗汗是一个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本篇所讨论的系指以此为主要表现的,单独出现自汗、盗汗。凡临床表现以自汗、盗汗为主证者,均属本篇讨论范围。如西医学中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亢、结核病、发作性低血糖虚脱、某些传染病恢复期以及胶原性疾患等及其它疾病伴自汗、盗汗者,如以自汗盗汗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施治。
又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平素易于出汗,而不伴有其他症状者,则不属本篇范围。正如《笔花医镜·盗汗自汗》说:“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然亦有秉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此为不必治也。”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久病体虚:素体不强,劳欲太过,以及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造成气、血、阴、阳亏损。气阳亏虚,则腠理不密,以致津液外泄;精气耗损,营阴不足,阴虚生内热,则逼液外泄。
素体不强,劳欲太过
气阳亏虚——腠理不密,津液外泄 体虚久病
气血阴阳亏损
慢性消耗性疾病
精气耗损——虚热内生,逼津外泄
(结核,肿瘤等)
2、情志不调::思虑烦劳过度,损伤心脾,因汗为心之液,血不养心,汗液外泄太过,引起自汗或盗汗。或由于思虑烦劳过度,耗伤阴精,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导致盗汗或自汗。或素体肝火湿热偏盛、恼怒伤肝,木火升腾,以致邪热郁蒸,津液外泄为汗。
损伤心脾——血不养心,汗液外泄 思虑烦劳过度
耗伤阴精,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
恼怒伤肝,木火升腾 邪热郁蒸,津液外泄 素体肝火湿热偏盛
3.嗜食辛辣:饮食不当,嗜食酒辣厚味,酿湿生热;
嗜食酒辣,酿湿生热——邪热郁蒸,津液外泄
二、病机
1.阴阳偏盛偏衰,营卫失和,津液外泄为汗:
汗是由津液化生而成。如《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是谓津”。若气虚卫外失固,阳虚腠理不密;或阴血不足,虚热内扰,均可导致津液外泄为汗。但肝火、湿热等邪热内郁,亦能熏蒸津液,影响腠理开合,热迫汗泄。故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是汗液外泄失常导致自汗、盗汗的总病机。
2.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但虚多实少,虚实之间每可兼见或相互转化:
就杂病范围来说,自汗、盗汗均以虚证为多,实证较少。虚证多由气阴亏虚所致,实证多由邪热郁蒸引起。
由于阴阳互根,邪正消长,故自汗、盗汗可以相互兼见及转化,表现为阴阳虚实错杂。如邪热郁蒸,久则伤阴耗气,转为虚证;虚证亦可兼有火旺或湿热。虚证之间,如自汗日久可伤阴,盗汗久延则伤阳,以致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候。
1虚多实少:气阴亏虚为多 2虚实每可兼见或转化 伤阴
阴虚火旺 自汗伤阴
气阴两虚 盗汗伤阳
阴阳两虚
自汗、盗汗病因病机示意如下:
气阳不足
卫外失固
体虚久病
虚
营阴亏虚
阴虚火旺
营卫失和,津液外泄
纵欲过度
阴精耗伤
饮食不当
脾运失健
湿热郁蒸
外感湿热
实
内伤七情
恼怒伤肝
肝火内迫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
2.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作为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自汗、盗汗,因疾病的不同,各具有该疾病的症状及体征,且出汗大多不居于突出地位。
3.有病后体虚,表虚受风,思虑烦劳过度,情志不舒,嗜食辛辣等易于引起自汗盗汗的病因存在。
二、病证鉴别
自汗、盗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
1·脱汗: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时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2·战汗:主要出现于急性热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3.黄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汗证类证鉴别表
border-left:double 2.25pt;border-bottom:solid 1.0pt;border-right:solid 1.0pt;
border-color:black;padding:0cm 5.4pt 0cm 5.4pt”> 病证特点
出汗特点
主要症状
主要病机自汗
白昼汗出,动则更甚
气短倦怠乏力,舌淡,脉细弱
阳气不足盗汗
寐中汗出,醒后汗止
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阴虚内热黄汗
汗出色黄,染衣着色
口中苦粘,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弦滑
湿热内蕴战汗
急性热病病程中突然恶寒战栗,继则全身汗出
发热口渴,烦躁不安(若汗出后脉静身凉,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情好转)
邪正相争脱汗
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如珠(绝汗)
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细欲绝或散大无力
1、感 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2、咳 嗽、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3、肺 痿、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痿如草木萎不荣,日炽霜杀叶萎弱,肺中津气失濡养,虚冷较少虚火多,滋阴润肺麦门施,草姜姜草虚寒卓。
4、肺 痈、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
5、哮 证、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
6、喘 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7、肺 胀、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缠绵,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越婢桑白适痰热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痰蒙涤痰安宫丸,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
各
论
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 冒
【目的要求】
1.了解感冒属外感疾病,明确临床主要特征。
2.掌握感冒的病因病机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
3.掌握风寒、风热、暑湿三个常见证型的证治方药。
4.熟悉治疗虚体感冒的变法。
【教学内容】
|
1.讲解感冒的特征,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痛、身楚为主症,并明确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2.讲解感冒病因以风寒、风热为主,夏令多属暑湿致病,病理重点为卫表不和。
3.讲解感冒的诊断要点,与某些温病早期的区别。
4.强调本病辨证属实证,治疗大法为解表达邪。
5.强调感冒常见三证的症状特点。风寒证用辛温解表法,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暑湿证用清暑祛湿解表法,新加香薷饮加减。
6.强调虚体感冒当扶正达邪,区别气虚、阴虚等不同表现,治以益气解表或滋阴解表。
7.讲解感冒的治疗禁忌,以及并发症和夹杂症的处理要点。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二节 咳 嗽
【目的要求】
1.了解咳嗽的一般概念。
2.掌握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而关系到它脏。
3.了解咳嗽的诊查要点。
4.掌握外感咳嗽治以祛邪利肺止咳;内伤咳嗽治疗重在扶正补虚。
5.熟悉常见各类咳嗽的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
1.讲解咳嗽的概念,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2.强调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有风寒、风热、燥热的不同,内伤多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痰湿蕴肺、肝火犯肺为多。病位在肺,但与肝、脾等其他脏器有关。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有互为影响的关系。
3.讲解咳嗽的诊断要点,提示相关辨病知识。
4.强调咳嗽的辨治原则。外感咳嗽属于邪实,治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治以祛邪止咳,兼以扶正。
5.强调咳嗽各证型的辨证论治。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用疏风散寒,宜肺止咳法,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风热犯肺证,用疏风清热,宜肺止咳法,桑菊饮加减。风燥伤肺证,用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法,桑杏汤加减;若凉燥用温润法,杏苏散加减。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用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法,二陈平胃汤、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郁肺证,用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法,清金化痰汤加减。肝火犯肺证,用清肺泄肝,顺气降火法,用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肺阴亏耗证,用滋阴润肺法,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6.提示咳嗽治睥、治肝、治肾的整体疗法,以及外感忌用敛肺、收涩的镇咳药,内伤忌用宣肺散邪法等治疗要点。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三节 哮 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哮病的概念和特征。
2.熟悉哮病的发生是痰伏于肺,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而诱发。
3.掌握哮病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发作期的病理关键是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4.熟悉病理性质有虚实之不同,而实多虚少,邪实正虚。
5.掌握发时当与治标顾本,平时当治本顾标的治疗原则。
6.掌握发作时区别寒、热、寒包热、风痰、虚哮,平时着眼肺脾气虚、肺肾两虚的基 本辨证及治法方药。
【教学内容】
1.讲解哮病的概念足发作性的痰呜气喘疾患,以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
2.讲解古代医家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特点。
3.强调发病的内因痰伏于肺是关键,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病后而诱发。病理变化是“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病位主要在肺,而关系到脾、肾。
4.讲解哮病的诊断要点,注意与喘证、支饮相鉴别,提示辨病诊查知识。
5.强调哮病的辨证属邪实正虚,发时以邪实为主,一般多见寒、热、寒包热、风痰、虚哮五类,而未发时主要为肺、脾、肾三脏之亏虚。若久发正虚者,每多虚实错杂,当按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以辨别其主次。
6.强调哮病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冷哮当宣肺散寒,化痰平喘,用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热哮当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当用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寒包热哮当解表散寒,清化痰热,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风痰哮当祛风涤痰,降气平喘,用三子养亲汤加味;虚哮当补肺纳肾,降气化痰,用平喘固本汤加减。平时以正虚为主者应扶正治本。肺脾气虚者,健脾益气,补土生金,以六君子汤加减;肺肾两虚者,当补肺益肾,以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7.讲解喘脱危证的处理。
8.提示哮病寒热、虚实相兼转化和风痰为病的治疗,以及有关哮病夹瘀血的认识。【教学时数 】 3学时
第四节 喘
证
【目的要求】
1.了解喘证的概念和临床特征。
2.掌握喘证的主要成因是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所致。病理机制,实喘在肺,虚喘在肺肾两脏。
3.掌握实喘、虚喘的鉴别和各型证治。
4.熟悉寒热互见、虚实夹杂和正虚喘脱的治疗。【教学内容】
1.讲解喘证的特征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介绍历代医家对喘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特点。
2.强调喘证病因为外邪侵袭{外感风寒、风热犯肺},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及劳欲久病所致。
3.强调病位主要在肺和肾,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为邪壅肺气,宣降不利;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阳气不足,阴精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气虚为主。反复发作可致喘脱。
4.讲解喘证要注意与气短相鉴别,喘证主在呼吸困难,气短主在呼吸浅促。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知以。
5.强调喘证的辨证要点当分清虚实。实喘者又当辨别外感内伤,虚喘则应辨清病变脏器。治疗原则实证宜祛邪利气,虚证当培补摄纳。
6.强凋喘证各证型的辨证论治。实喘: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华盖散加减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味;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虚喘: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补肺汤加减;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正虚喘脱证,扶正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五节 肺
胀
【目的要求】
1.了解肺胀的临床表现,并与有关病证的联系。
2.熟悉肺胀的病理因素是痰浊、水饮、血瘀,病他主要在肺,涉及肾、心等脏,后期可出现痰迷心包、肝风内动、喘脱等危候。
3.掌握肺胀的辨治原则以及各个证型的证治。
4.熟悉肺胀出现危重证候的处理。
【教学内容】
1.讲解肺胀的临床表现以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并阐述与痰饮、咳喘、心悸、水肿、厥脱的关系。
2.讲解古代医家对肺胀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特点。
3.强调本病多因久病体虚,复加感受外邪而诱发。
4.强调肺胀的病位在肺,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理因素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
并见,终致痰浊、血瘀、水饮交错为患。病理性质由气虚、气阴两虚,发展为阳虚。虚实 之间常常夹杂,表现上实下虚之证。重证可见气不摄血、痰迷心窍、肝风内动、喘脱等危候。
5.讲解肺胀与哮病、喘证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奁要点。
6.强调本病辨整总属标实本虚证,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偏实者需分清痰浊、水饮、血瘀;偏虚者当分清气(阳)虚、阴虚的性质,肺、脾、肾、心病位主次所在。治疗抓住治标、治本两个方面。标实者,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阳利水,甚或开窍、熄风、止血等法;本虚则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为主,分别治以益气、养阴,或气阴兼凋,或阴阳两顾,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
7.强调肺胀常见证型的辨证沦治:痰浊壅肺证,用化痰降气、健脾益肺法,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肌减:痰热郁肺证.用清肺化痰、降逆平喘法,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痰蒙神窍旺,用涤痰、开窍、息风法,涤痰汤加减,另服苏合香丸,热闭予局方至宝丹。阳虚水泛证,温肾健睥、化饮利水法,真武汤、五苓散加减。肺肾气虚证,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法,平喘围本汤、补肺汤加减。喘脱者,用参蛤散,或黑锡丹。
8.讲解防止感冒、咳嗽迁延成为慢性咳喘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以及避免感受外邪两发等护理知识。
9.讲解肺胀出现危重证候的处理。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六节 肺 痈
【目的要求】
1.了解本病特征,病因为感受风热,或痰热素盛,内外合邪。病机为热伤肺气,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
2.熟悉各个阶段的辨证要点,掌握治疗本病的主法。
3.掌握肺痈各个不同阶段的具体治法。
4.掌握肺痈当重视排脓解毒,不能早投补敛,以免留邪。
【教学内容】
1.讲解肺痈是肺叶生疮的病证。介绍历代医家对肺痈的认识。
2.强调病因以外感风热为主,或因痰热素盛所致。病机为热伤肺气,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
3.讲解肺痈的诊断方法,要注意与肺系病痰热蕴肺证、风温相鉴别等诊查知识。
4.强调肺痈的辨证主要分初期、成痈、溃脓、恢复期四个阶段,治疗以清热、解毒、化痰、排脓为大法。
5.强调肺痈各个病期的辨证论治。初期:用疏风散热,清肺化痰法,以银翘散加减。成痈期:用清肺解毒、化瘀消痈法,以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加减。溃脓期:用排脓解毒法,加味桔汤加减。恢复期:用养阴补肺法,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煎加减。6.强调肺痈当重视排脓解毒的原则,避免过早补敛,闭门留寇。提示防止并发大咯血、脓胸等临证要点。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七节 肺 痨
【目的要求】
1.了解痨虫感染与正气虚弱导致发病的相互关系。
2.熟悉本病病位在肺,但可传及其他脏腑,尤以脾肾为主的特点。
3.掌握本病要病机主为阴虚火旺,以及气阴两虚、阴伤及阳的病理变化。4.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补虚与抗痨“杀虫”的意义。
5.掌握肺痨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以及虚中夹实的临床处理。
【教学内容】
1.讲解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疾患,临床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四大主症为特点,并简述历代对本病的认识。
2.强调病因为“痨虫”,病位在肺,并与脾、肾有关,病理性质以阴虚为主,并可导致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甚则阴伤及阳。
3.讲解肺痨的症状、体征等诊断要点,与虚劳、肺痿的区别以及辨病方面的知识。
4.强调治疗以补虚培元和抗痨杀虫为原则以及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肺阴亏损证,用滋阴润肺法,月华丸加减。虚火灼肺证,用滋阴降火法,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散加减。气阴耗伤证,用益气养阴法,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阴阳虚损者又当滋阴补阳,用补天大造丸加减。
5.讲解肺痨的预后转归及禁烟酒、慎房事、怡情志等预防调护知识。
6.提示肺痨当掌握虚中夹实的处理方法,扶正要重视培土生金等临证要点。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 悸
【目的要求】
1.了解心悸的一般概念和特征。
2.了解心悸的病因,掌握心悸的病机主要是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3.掌握心悸的诊断要点,惊悸与怔忡、心悸与奔豚的鉴别,了解辨病诊查知识。
4.熟悉心悸辨证应分辨虚实标本主次,治疗当区分痰、饮、火、瘀的偏盛及阴虚、阳虚、血虚、气虚之不同。
5.掌握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瘀阻心络、痰火扰心、邪毒犯心等证的辨证论治。
6.熟悉心悸的轻重危急证候的辨别及治疗。
【教学内容】 1.讲解心悸的概念是指心中悸动,不能自控的一类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划。本病的认识,提示与某螳疾病的关系。
2.强调说明,心悸的病位在心,病因为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
3.强调心悸病理变化为心气扰乱,心主不安。虚证为阴阳气血不足,心神失养引起。实证因痰、饮、火、瘀扰乱心气所致。
4.讲解心悸的诊断要点,注意惊悸与怔忡、心悸与奔豚的鉴别,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及轻、重、危、急症的转归。
5.讲解心悸辩证应分辨虚实标本主次。治疗原则为:虚证宜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宜祛痰、化饮、清火、行瘀。虚实兼夹者,分清主次缓急,相应兼顾。
6.强调说明心悸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瘀阻心脉、痰火扰心、邪毒犯心等证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间联系、转化的关系。
7.强调说明心悸各证的治疗。①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定神,安神定志丸加减。②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③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④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⑤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⑥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加减。⑦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8.讲解预防调护知识。
9.提示脉率快速型心悸、脉率过缓型心悸及脉律不整型心悸的处理原则。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二节 胸 痹(附:真心痛)
【目的要求】
1.了解胸痹的一般概念和特征。
2.掌握胸痹的病因多为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年迈体虚等因素。
3.掌握胸痹的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遏胸阳,阻滞心脉; 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
4.掌握胸痹的诊断要点,胸痹与悬饮、胃脘痛、真心痛等的鉴别,了解辨病诊查知识。5.熟悉胸痹辨证宜分辨标本虚实、病情轻重,治疗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或兼顾同治。6.掌握胸痹心血瘀阻、气滞心胸、痰浊闭阻、寒凝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等证的辨证论治。
7.熟悉胸痹的轻重、顺逆证候的辨别及治疗。
【教学内容】
1.讲解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的一类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胸痹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 的关系。
2.讲解胸痹病因多由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年迈体虚等有关。
3.强调胸痹的病位在心,与脾、肝、肾相关。病机总属心脉痹阻,本虚标实。本虚为 气虚、血虚、阴虚及阳虚,标实为血瘀、寒凝、痰浊、气滞。
4.讲解胸痹的诊断要点,注意胸痹与悬饮、胃脘痛、真心痛等的区别,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
5.胸痹的辨证应分辨标本虚实。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人手,然后再予扶正,或兼顾同治。6.强调说明胸痹心血瘀阻、气滞心胸、痰浊闭阻、寒凝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等证候的临床症状特点及其相互间关系、转化关系。
7.强调说明胸痹各证的治疗。①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②气滞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加减。③痰浊闭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④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⑤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⑥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⑦心肾阳虚证,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8.提示预调护知识。
9.介绍活血化瘀药、芳香温通药在胸痹中的运用,真心痛的诊查、救治等问题。【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三节 厥 证
【目的要求】
1.掌握厥证的概念及临床特征。厥证可分气厥、血厥、痰厥三大类。2.熟悉厥证的病因有情志内伤、久病体虚、亡血失精、饮食不节等。3.掌握厥证的病机是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4.熟悉厥证的诊断要点及其与中风、昏迷、痫病的鉴别。5.熟悉厥证的辨址要点及治疗原则。
6.掌握气厥、血厥、痰厥各证型的证治方药。【教学内容】
1.讲解厥证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四肢逆冷为主要特征的病证。提示与相应西医疾病的关系。
2.讲解情志内伤、久病体虚、亡血失精、饮食不节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厥证。
3.强调厥证的基本病机为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病理属性有虚实之分,常见气厥、血厥、痰厥三大类。
4.强调厥证的诊断要点及其与眩晕、中风、昏迷、癎病的鉴别。辨证着重辨明虚实,分清气血。
5.讲解厥证的治疗原则是发作时回厥醒神,缓解后辨证论治、调治气血。
6.强调厥证的辨证论治。①气厥:实证,顺气降逆开郁,五磨饮子加减;虚证,补气回阳,生脉饮、参附汤、四味回阳饮加减。②血厥:实证,平肝息风,理气通瘀,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虚证,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用人参养荣汤加减。③痰厥:用行气豁痰法,导痰汤加减。
7.提示血厥之实注重者可发展为中风,临证应注意其变化。
8.提示气厥、痰厥既可单独发病,又可相互兼夹,治疗注意行气、化痰法的配合。【教学时数】
3学时。
第四节 不寐(附:健忘、多寐)
【目的要求】
1.了解不寐的一般概念及特征。
2.掌握不寐的发生是心神不宁,因饮食、情志、劳倦、体虚等因素而诱发。3.掌握不寐病理变化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4.掌握不寐的诊断要点,不寐虚证、实证的鉴别,了解辨病诊查知识。
5.熟悉不寐的临床特征及分清虚实主次,治疗上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6.掌握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等证的辨证论治。7.熟悉多寐、健忘的临床特征,辨证论治。【教学内容】
1.讲解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不寐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2.强调说明不寐的病因。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及病后体虚等因素影响心神不安而导致不寐。
3.强调说明不寐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病机为痰火扰乱心神,或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阴阳失交。
4.讲解不寐的诊断要点,注意不寐虚证、实证的区别,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5.讲解不寐的辨证当审其虚实。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
6.强调说明肝火扰心、痰热内扰、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等证的临床症状特点及其相互问联系、转化的关系。
7.强调说明各证的治疗。①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②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③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④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⑤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8.提示预防调护知识及不寐的用药注意事项。9.讲解健忘、多寐的诊查及辨证论治。【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五节 痴 呆
【目的要求】
1.了解痴呆的一般概念及特征。
2.掌器痴呆的发生是先天年迈体虚、七情内伤、久病耗损等因素所致。
3.掌握痴呆病理变化是脏腑虚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浊瘀血内生,脑失充养髓海渐空,神明日损,神机失统所致。
4.掌握痴呆的诊断要点,痴呆与健忘、癫证、郁病的鉴别,了解辨病的诊查知识。5.熟悉痴呆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均有关系。病理性质以肾虚为主,兼有痰浊瘀血、气滞,正虚、邪实互为因果。
6.熟悉痴呆以补虚泻实为主的原则。
7.掌握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心肝火旺等证的辨证论治。8.熟悉临证用药原则。
【教学内容】
1.讲解痴呆是指无知而废的一类神志疾病,叙述古代文献对痴呆的认识过程,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2.强调说明痴呆病因,多由年迈体虚、七情内伤、久病耗损等因素,致神机失统而痴呆。
3.强调说明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相关。病理性质以肾虚为主,兼有痰浊、瘀血、气滞。4.强调说明痴呆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年高体虚等因素,致脏腑虚衰,使其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浊瘀血为害,脑失充养,神机失统的病理变化。
5.讲解痴呆的诊断要点,注意痴呆与健忘、癫证、郁病的区别,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
6.强调说明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等证的临床症状特点及其相互间联系转化的关系。
7.强调说明各证的治疗。①髓海不足证,补肾填精,益髓养神,七福饮加减。②脾肾两虚证,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加减。③痰浊蒙窍证,健脾化浊,豁痰开窍,洗心汤加减。④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加减。⑤心肝火旺证,清热泻火,安神定志,黄连解毒汤加减。
8.讲解预防调护知识,提示痴呆治疗注意攻补适宜,要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智能训练、情绪调节、改善环境、消除病因等综合疗法。介绍痴呆临床保护胃气,使用血肉有情之品的经验。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六节 癎
病
【目的要求】
1. 了解癎病的一般概念和特征。
2.掌握癎病成因与禀赋异常、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或脑窍损伤有关。
3.掌握癎病病理变化为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脏腑功能失调,脏气不平,阴阳失衡而致气机逆乱,风火痰瘀等邪闭塞清窍而发病。
4.掌握癎病的诊断要点,癎病与中风、厥证、痉证的鉴别,了解辨病诊查知识。
5.熟悉癎病发作的突然、短暂、反复的三大特点,及标本缓急的区别,注意发作的先兆
6.掌握癎病阳癎,阴癎,肝火痰热证,脾虚痰盛证,肝肾阴虚证,瘀阻脑络证等证的辨证沦治。
7.掌握病病控制发作的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
1.讲解癎病是指发作性神志异常的一类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证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2.强调癎病的病因多由禀赋异常、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或脑窍损伤。
3.强调说明癎病的病理变化以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脏腑功能失调,脏气不平,阴阳失衡而致气机逆乱,风火痰瘀等邪闭塞清窍而发病。
4.讲解癎病的诊断依据,注意本病证与中风、厥证、痉证之区别,并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
5.讲解癎病发作的突然、短暂、反复的三大特点,并注意眩晕,胸闷,叹息等先兆症的表现。
6.强凋说明癎病的标本虚实,轻重缓急。发作期时,以开窍醒神定癎以治其标,治宜清肝泻火,豁痰息风,开窍定癎;休止期病缓以祛邪补虚以治其本,治宜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7.强调说明癎病阳癎,阴癎,肝火痰热证,脾虚痰盛证,肝肾阴虚证,瘀阻脑络证等证等证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间联系、转化的关系。
8.强调说明癎病各证的治疗。发作期时:阳癎,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泄热涤痰息风,黄连解毒汤合定癎丸加减。阴癎,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温化痰涎,顺气定间,五生饮合二陈汤加减。休止期时:1肝火痰热证,清肝泻火,化痰宁心,龙胆泻肝汤和涤痰汤加减。2脾虚痰盛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加减。3肝肾阴虚证,滋养肝肾,填精益髓,大补元煎加减。4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加减。
9.讲解癎病的预防调护。
10.讲解癎病虫类药的使用原则及临证注意事宜。【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三章
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 胃痛(附:吐酸、嘈杂)
【目的要求】
1.熟悉胃痛概念及临床特征。
2.熟悉胃痛病因主要是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及药物损害有关等,病变部位在胃,与肝睥关系密切。病理属性以虚实为常,而有演变多异的特点。掌握胃痛的病机是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
3.掌握胃痛诊查要点以及与真心痛的鉴别,熟悉胃痛与胁痛、腹痛、等的鉴别。
4.掌握胃痛辨治原则和常见的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湿热中阻、瘀血停胃、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证的证治。【教学内容】
1.讲解胃痛是发生在胃脘部近心窝处的,以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证的认识,提示与相关西医疾病的关系。
2.详细讲解胃痛的病因多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及药物损害有关等;重点强调胃痛的病机关键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分析其病机演化:急性者,多由六淫、饮食、情志所引起。邪犯胃脘,病多属实,邪盛正气亦旺,脾胃损伤较轻;若邪干胃脘日久,严重损伤脾胃生理功能,正气衰弱,可转化为慢性,出现气(阳)虚证和阴虚汪。胃痛久发可因气滞与气虚致血行不畅,血瘀胃脘络脉,形成瘀血,故慢性胃脘痛虽以本虚为主,但多夹寒湿、湿热、痰饮、瘀血,形成虚中夹实、寒热错杂证。
3.重点强调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并讲解胃痛与胁痛、腹痛、等的鉴别。
4.详细讲解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湿热中阻、瘀血停胃、胃阴不足、脾胃
虚寒的症状特点。
5.强调说明胃痛各证治疗。①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加味。②饮食
伤胃:消导导滞,和中止痛法,保和丸加减。③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④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⑤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法,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⑥胃阴不足:养阴益胃法,益胃汤加减。⑦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二节 痞
满
【目的要求】
1.熟悉痞满概念及临床特征。
2.了解痞满主要沿革及讨论范围。
3.掌握痛满病因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药物所伤等。病性分虚实,实则实邪内阻,虚则中虚不运。虚实可相互转化或兼杂,以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为基本病机。病位在胃,关系到脾、肝诸脏。
4.掌握痞满辨治原则和常见证型的证治。
【教学内容】
1.讲解痞满是指脘腹满闷不舒的一种病证,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西医疾病的关系。
2.强调说明痞满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药物所伤等,病性分虚实,实则实邪内阻,虚则中虚不运。初病多实,久病致虚,虚实兼杂。
3.讲解痞满与胃痛、胸痹、鼓胀,积聚的鉴别。
4.强调痞满要分虚实两大类辨证,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5.强调说明痞满各证治疗。(1)实痞:①饮食内停:消食和胃,行气消痞法,保和丸加减。②痰湿中阻:除湿化痰,理气和中法,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加减。③湿热阻胃: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法,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④肝胃不和:疏肝解郁,和胃消痞法,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2)虚痞:①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法,补中益气汤加减。②胃阴不足:养阴益胃,调中消痞法,益胃汤加减。
6.介绍痞满转归预后及预防调摄。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三节
呕吐
【目的要求】
1.了解呕吐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2.掌握呕吐的主要病因是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病机主要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位在胃。3.熟悉呕吐、反胃、呃逆的鉴别。
4.熟悉呕吐辨证要点,掌握呕吐的治疗原则。5.掌握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教学内容】
1.强调说明呕吐是由于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所引起的一种病证。其临床特征是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2.讲解占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某些西医疾病的关系。
3.强调说明引起呕吐的原因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脾胃虚弱,其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两个原因尤为重要。基本病机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病位在胃,与脾、肝诸脏有关。
4.讲解呕吐的演变规律是初病多实,呕吐日久,损伤脾胃,中气不足,由实转虚;或脾胃素虚,复为饮食所伤,或成痰生饮,因虚致实,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
5.介绍呕吐应与反胃,呃逆相鉴别,三者的共同点在于均有胃气上逆的病机,但在主证、病位上有所不同。
6.介绍呕吐的辨证应分虚实,可从病因、病程、起病缓急来鉴别,治疗以和胃降逆胃止呕原则,但应分虚实辨证论治。实者重在祛邪,分别施以解表、消食、化痰、理气之法,以求邪去胃安呕止之效。虚者重在扶正,分别施以益气,温阳,养阴之法,以求正复胃和呕止之功。
7.强调呕吐各证的证候特点及治疗。①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法,藿香正气散加减。②饮食停滞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法,保和丸加减。③痰饮内阻证: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法,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④肝气犯胃证:疏肝合胃,降逆止呕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⑤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法,理中汤加减。⑦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法,麦门冬汤加减。
8.讲解呕吐的护理及日常生活中饮食及情志调摄的问题。9.提示治疗呕吐不能见吐止吐等治疗要点。【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四节
呃
逆
[目的要求]
1.了解呃逆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2.掌握呃逆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正气亏虚。病机主要是各种病因引起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气逆动膈而发。病位在膈,关键脏腑在胃。
3.熟悉呃逆与干呕及嗳气的鉴别。
4.熟悉呃逆辨治原则。
5.掌握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
[教学内容]
1.讲解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伴有胸膈痞闷,脘中不适,情绪不安等症状。
2.讲解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某些西医疾病的关系。
3.强调引起呃逆的病因是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正气亏虚。轻证病人多以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为主,而重证患者则以体虚病后为主。病机的关键在于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气逆动膈而发,病位在膈,关键脏腑在胃,与肝、脾、肺、肾有关。并讲解呃逆因原发疾病病情轻重的不同,预后有极大的差别。
4.讲解呃逆应与干呕及嗳气鉴别。三者在病机上均与胃气上逆有关,但临床特征各异。
5.强调呃逆辨治原则。辨证要分清虚实寒热,治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基本大法。对于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逆,治当大补元气,急救胃气。
6.强调呃逆各证的治疗。①胃中寒冷证:温中散寒,降逆止呃法,丁香散加减。②胃火上逆证:清胃泄热,降逆止呃法,竹叶石膏汤加减。③气机郁滞证:顺气解郁,合胃降逆法,五磨饮子加减。④脾胃阳虚证:温补脾胃止呃法,理中丸加吴茱萸,丁香。⑤胃阴不足证:养胃生津,降逆止呃法,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
7.讲解呃逆的预防调护知识。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五节 噎膈(附:反胃)
【目的要求】
1.掌握噎膈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2.掌握噎膈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不节、七情内伤、久病年老。气、痰、瘀交结,阻隔于食道、胃脘而致。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
3.掌握噎膈的病机及虚实演变规律。
4.掌握噎膈辨治原则。
5.掌握常见证型的辨证施治。
[教学内容]
1.强调说明噎膈的临床特征是吞咽之时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食而复出。
2.讲解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某些西医疾病的关系。
3.强调说明引起噎膈的原因是饮食不节、七情内伤、久病年老。病机关键在于气、痰、瘀交阻,阻隔于食道、胃脘而致。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与脾、肝,肾关系密切。
’
4.讲解噎膈与反胃的鉴别。两者均有呕吐症状,区别点在于①有无吞咽困难,②食后呕出的时间。
5.讲解噎膈的演变规律。初起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形成气、痰、瘀互结,正虚邪实,使阴津枯槁,精血耗竭,进一步发展则阴损及阳,气虚阳微。
6.强调说明噎膈的辨治原则。初起以标实为主,重在治标,宜理气、化痰、消瘀、降火为法。后期以正虚为主,重在治本,宜滋阴润燥,或补气温阳。
7.强调说明噎膈各证的治疗。①痰气交阻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法,启膈散加减。②瘀血内结证:滋阴养血,破结行瘀法,通幽汤加减;③津亏热结证:滋阴清热,润燥生津法,沙参麦冬汤加减。④气虚阳微证:温补脾肾法,补气运脾扬加减。
8.讲解噎膈的护理及日常生活中饮食及情志调摄的问题。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六节
腹
痛
[目的要求]
1.熟悉腹痛概念及临床特征。
2.熟悉腹痛病因有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阳气素虚等,掌握病机特点、病位、病理性质、病理演变规律。
3.熟悉腹痛诊查要点。
4.掌握腹痛治疗原则和常见证型的证治。
[教学内容]
1.讲解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
2.强调说明腹痛的病因多由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阳气素虚等导致气机郁滞、脉络痹阻及经脉失养所致。其病机不外寒、热、虚、实四端。病位在气在血,在脏在腑。病理性质多属虚实夹杂,寒热虚实往往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3.讲解腹痛的诊查要点。
4.强调说明腹痛的辨证主要辨清气血、寒热、虚实及脏腑病位。
5.强调说明腹痛各证型的治疗。①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②湿热壅滞证:泄热通腹,行气导滞。大承气汤加减。③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轻证用保和丸,重证用枳实导滞丸。④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⑤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 汤。⑥虚寒腹痛: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法,小建中汤加减。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七节
痢
疾
[目的要求]
1.掌握痢疾概念及临床特征。
2.熟悉痢疾病因为外感时疫邪毒,内伤饮食。掌握病机特点、病位、病理性质、病理演变规律。
3.了解痢疾诊查要点。
4.掌握痢疾辨治原则和常见证型的证治。
[教学内容]
1.讲解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黏液为主症,多发于夏秋季节的病证。2.讲解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3.强调痢疾的病因是由外感时疫邪毒,内伤饮食,损伤脾胃与肠腑而形成。病机是由邪蕴肠腹,气血凝滞,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而成痢。病位在大肠,与脾、胃有关,可涉及肾。疫毒之邪侵及阳明气分,进而内窜血络,甚则进迫下焦厥阴、少阴,形成疫毒痢;若久痢伤正,胃虚气逆,胃不纳食者,而形成噤口痢虚证。病理性质可虚可实,可寒可热。病理演变暴痢多实证,久痢多见虚证。如反复发作之休息痢,则多见本虚标实证。
4.了解痢疾的诊查要点。
5.强调说明痢疾的治疗原则。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6.强调说明痢疾各证的治疗。①湿热痢: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芍药汤加减。本证型初起夹有表证者,可用逆流挽舟法,活人败毒散加减。②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法,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③寒湿痢:温化寒湿,调气和血法,胃苓汤加减。④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止痢法,驻车丸加减。⑤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法,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⑥休息痢:发作期: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法,连理汤加减。缓解期:①脾气虚弱证:补中益气,生养健脾。补中益气汤加减。②寒热错杂证:温中补虚,清热化湿。乌梅丸加减。③瘀血内阻证: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7.讲解痢疾的预防调护知识。
8.提示疫毒痢发生厥脱及噤口痢等的治疗要点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八节
泄
泻
[目的要求]
1.了解泄泻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2.熟悉泄泻的主要成因是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劳倦伤脾及久病年老,其病机特点是脾虚湿盛。
3.掌握泄泻的诊查要点,寒、热、虚、实辨证要点和运脾化湿的治疗原则。
4.掌握泄泻各证型的治疗。
[教学内容]
1.讲解泄泻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2.讲解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及泄泻别称,提示与现代医学某些疾病的关系。
3.强调说明泄泻病因病机是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劳倦伤脾及久病年老所引起的脾胃运化功能障碍。病位在脾,与肝、肾关系密切。脾病湿盛是导致本病的重要病机。
4.讲解泄泻与痢疾、霍乱鉴别要点。
5.强调泄泻寒、热、虚、实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并简单介绍治泻九法。
6.强调泄泻各证型的证治。暴泻:①寒湿证: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加减。②湿热证:清热利湿法,葛根芩连汤加减。③食滞证:消食导滞法,保和丸加减。久泻:①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法,参苓白术散加减。②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法,四神丸加减。③肝气乘脾:抑肝扶脾法,痛泻要方加减。
7.提示泄泻寒热夹杂、虚实互见等证的治疗要点。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九节
便 秘
[目的要求]
1.了解便秘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2.掌握便秘的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引起肠道传导失司。
3.熟悉便秘的诊查要点。
4.掌握便秘治疗原则和常见证型的证治。
[教学内容]
1.讲解便秘的定义及临床特征。感受外邪等,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引起倡导传导失常。
2.讲解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西医某些疾病的关系。
3。强调便秘的病因是由于素体阳盛、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导致腑气不通,传导失司。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引起肠道传导失司。病位在大肠,与肝、肺、肾、肺、胃关系密切。
4.讲解便秘的诊断依据,要注意与肠结相鉴别等诊查知识。
5.强调便秘各证型的证治。①热秘:清泄热导滞,润肠通便法,麻子仁丸加减;②气秘:顺气导滞,降逆通便法,六磨汤加减。③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法,大黄附子汤加减。④气虚秘:补脾益肺,润肠通便法,黄芪汤加减。⑤血虚秘:滋阴养血,润燥通便法,润肠丸加减。⑥阴虚秘:滋阴增液,润肠通便法,增液饧加减。⑦阳虚秘:补肾温阳,润肠通便法,济川煎加减。
6.提示功能性便秘、老年性便秘、产后便秘的证治特点。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
肿 [目的要求]
1.了解水肿的概念。
2.掌握水肿的发病因素及肺、脾、肾三脏在水肿病机中的作用。
3.熟悉水肿的辨证以阴阳为纲,治疗以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大法,但对攻逐法应慎用、少用。
4.掌握水肿的辨证论治。
5.了解水肿的预后及饮食宜忌。
[教学内容] 1.了解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溜,泛溢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甚则全身浮肿的病证。并阐述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西医相应疾病的关系。
2.强调说明水肿的病因是由于风邪袭表(风寒或风热)、外感水湿、疮毒内犯以及饮食
不节、久病劳倦所致。病理变化主要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潴留,泛滥成肿。三脏之中,关键在肾。
3.强调水肿的辨证以阴阳为纲。阳水属实,阴水多本虚标实,并交待阳水与阴水之间 的转化和联系。
4.强调说明水肿风水相搏证、湿毒浸淫证、水湿浸渍证;湿热壅盛证、脾阳虚衰证、肾阳衰微证、瘀水互结证的证候特征。
5.强调说明阳水与阴水的治疗。阳水:①风水相搏证,疏风解表,宣肺行水法,越婢加术汤加减;②湿毒浸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昧消毒饮;③水湿浸渍证,运脾化湿,通阳利水法,胃苓汤合五皮饮加减;④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法,疏凿饮子加减。阴水:①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法,实脾饮加减;②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法,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③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利水法,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并附述转归中出现证候的治疗。
6.讲解水肿的预后和生活起居,以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二节
淋证(附:尿浊)[目的要求]
1.了解淋证的发病原理和辨病知识。2.掌握淋证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3.掌握各种淋证的证治及相关联系。4.熟悉尿浊的病理、治疗原则及证治。[教学内容]
1.讲解淋证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简述古代对
淋证的分类。
2.强调淋证的病因病理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3.讲解热淋、血淋、气淋、膏淋、石淋、劳淋的临床特征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指出淋
病初病属实,以清利为主;久病多虚,以补益为主。本虚标实者,当补益清利兼施。
4.强调各种淋证的证治。热淋,治以清热利湿通淋法,八正散加减;石淋,治以清热
利湿,通淋排石法,石韦散加减;血淋,治以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法,小蓟饮子加减;气淋,治以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法,沉香散加减;膏淋,治以清热利湿,分清泄浊法,程氏萆薢分饮加减;劳淋,治以补脾益肾法,无比山药丸加减。
5.附述尿浊的概念与膏淋的异同点,指出本病初起属实,湿热居多,治以清热利湿;
久病脾肾两虚,治宜培补脾肾,固摄下元。虚实夹杂者,当补虚与泻实兼顾。[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三节
癃闭
[目的要求]
1.了解癃闭的病机主要是肾与膀胱气化功能失司,但与肺、脾、肝、三焦有关。2.掌握癃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掌握癃闭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4.了解癃闭的转归和预后。
[教学内容]
1.讲解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病证。并说明癃与 闭的区别与联系。提示与癃闭相关的诊查知识。
2.强调说明癃闭的病理性质有虚实的不同,膀胱湿热、肺热壅盛、肝郁气滞、浊瘀阻塞,膀胱气化不利者为实证,脾气不升、肾阳衰惫,膀胱气化无力者为虚证。
3.强调癃闭的治疗应根据“腑以通为用”的原则,着重于通利,但通利之法,又有虚
实之不同。实证治以清邪热、利气机、散瘀结而通水道;虚证治以补脾肾,助气化,使气 化得行,则小便得通。
4.强调说明癃闭的证治。①膀胱湿热证,清热利湿、通利小便法,八正散加减;②肺热壅盛证,清泻肺热、通利水道法,清肺饮为加减;③肝郁气滞证,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法,沉香散加减;④浊瘀阻塞证,行瘀散结、通利水道法,代抵当丸加减;⑤脾气不升证,升清降浊、化气行水法,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⑥肾阳衰惫证,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法,济生肾气丸加减。⑦肾阴亏耗证,滋补肾阴、育阴利水法,六味地黄丸合猪苓汤加减。
5.提示探吐、取嚏、针灸、按摩、外敷、导尿等疗法及其该病的调摄护理。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四节
关格
[目的要求]
1、掌握关格的概念及特征。
2、掌握关格的病因病机。
3、掌握关格的诊断要点,关格与癃闭的鉴别要点。
4、掌握关格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5、了解关格的转归和预后。[教学内容]
1.讲解关格是由于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导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危重病症。
2.强调说明关格的病因多是水肿、淋证、癃闭等病症在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太过等因素作用下,或失治误治,使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
3.强调关格的基本病机为脾肾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内蕴三焦。病理因素为湿浊、瘀毒。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以脾肾阴阳衰惫为本,湿浊毒邪内盛为标。病位在脾(胃)、肾(膀胱),以肾为关键,涉及肺、肝、心多脏。
4.强调关格的治疗应遵循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关格》提出的“治主当缓,治客当急”的原则。
5.强调关格应与癃闭、走哺相鉴别。6.强调说明关格的证治。①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温补脾肾、化湿降浊法,温脾汤合吴茱萸汤加减。②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滋补肝肾、平肝熄风法,杞菊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加减。③肾阳衰微,毒扰心神证,温阳固脱,豁痰开窍法,急用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七章 肢体经络辨证
第一节
痹
证
[目的要求]
1.了解痹证的一般概念及特征。
2.熟悉痹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病理转归。
3.掌握痹证的诊断要点,痹证与痿证的鉴别要点。了解辨病诊查知识。4.掌握痹证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5.熟悉有毒类中药和虫类搜风通络药物的使用。
[教学内容]
1.讲解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2.强调说明痹证的病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袭,为痹证发生的条件;劳欲不当,体制亏虚为发病的基础。风、寒、湿、热、痰、瘀闭阻经络气血是痹证的基本病机。病理性质病初以邪实为主,病久邪留伤可致虚实夹杂。病位初在肌表经络,久则深入筋骨,病及五脏。
3.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及疾病的转归预后。
4.强调说明痹证主要以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为主症,病变可累及单个或多个关节;久病不愈,因肢体疼痛不用而导致肌萎,当与痿证鉴别;部分病例失治或误治可累及脏腑等临床特点。
5.强调说明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寒热错杂、痰瘀痹阻、气血虚痹及肝肾虚痹证的症状特点及相互间联系转化的关系。
6.强调说明痹证的辨证治疗。①风寒湿痹证,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法,薏苡仁汤加减。②风湿热痹证,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法,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加减。③寒热错杂证,温经散寒、清热除湿法,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④痰瘀痹阻证,化痰行瘀、蠲痹通络法,双合汤加减。⑤气血虚痹证,益气养血、和营通络法,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⑥肝肾虚痹证,培补肝肾、通络止痛法,独活寄生汤加减。
7.强调说明辨证时注意邪实与正虚的关系,以及辨风、寒、湿、热、痰、瘀诸邪偏盛 的意义。治疗时注意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原则;强调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 瘀、通络止痛法的临床应用,及病位上下不同与用药的差异。
8.介绍虫类搜风通络药物和有毒中药的特殊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9.提示关节功能锻炼、避免诱发因素等预防护理调摄等知识。[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二节
痿
证
[目的要求]
1.了解痿证的一般概念及特征。2.熟悉痿证的病因病机。
3.掌握痿证的诊断要点以及与痹证中风后遗症等有关病证的鉴别。了解辨病诊查知识。4.掌握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损、脉络瘀阻等证的辨证论治。5.了解痿证转归预后、调护及康复措施。
[教学内容]
1.讲解痿证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证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2.强调说明痿证的病因主要为感受温毒、湿热浸淫、饮食毒物所伤;劳病体虚、跌仆瘀阻等。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但根柢为五脏虚损。外邪所致者,一般属实,但久延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内伤致病以虚证为主,但可夹湿、夹热、夹痰、夹瘀,表现本虚标实之候。
3.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注意疾病的转归预后。讲解本病与中风后遗症及
痹证鉴别。
4.强调说明辨证注意辨脏腑病位虚,审标本虚实。治疗实证以祛邪和络,虚证重扶正补虚。
5.强调说明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损、脉络瘀阻等证的症状特点及其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6.强调说明痿证的辨证治疗。①肺热津伤证,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法,清燥救肺汤加
减。②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通利筋脉法,加味二妙散加减。③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健脾升清法,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加减。④肝肾亏损证,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法,虎潜 丸加减。⑤脉络瘀阻证,益气养营、活血行瘀法,圣愈汤、补阳还五汤加减。7.讲解“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及临床指导意义 8.讲解护理调摄及康复等知识。[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三节
颤
证
[目的要求]
1.了解颤证的一般概念及特征。2.熟悉颤证的病因病机。
3.掌握颤证的诊断要点,颤证与瘛疚以及颤证各证型间的鉴别要点。了解辨病诊查知识 4.掌握颤证风阳内动、痰热风动、气血亏虚、阴虚风动、阳气虚衰的辨证论治。5.熟悉熄风类中药的临床使用。
[教学内容]
1.讲解颤证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证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2.强调说明颤证的病因多为年老体虚、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逸失当。其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其中以阴津精血亏虚为主;标为风、火、痰、瘀为患。
3.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及疾病的转归预后。
4.强调说明颤证主要以头摇肢颤为主症,病程长,病势缓;瘛疚病程短,病势急,以手足屈伸牵引,弛纵交替为主症,二者应予鉴别。
5.强调说明风阳内动、痰热风动、气血亏虚、阴虚风动、阳气虚衰证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间联系转化的关系。
6.强调说明颤证的辨证治疗。①风阳内动证,镇肝熄风、舒筋止颤法,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加减。②痰热风动证,清热化痰、平肝熄风法,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③气血亏虚证,益气养血、濡养筋脉法,人参养荣汤加减。④阴虚风动证,滋补肝肾,育阴息风法,大定风珠加减。⑤阳气虚衰证,补肾助阳、温煦筋脉法,地黄饮子加减。
7.提示熄风法的临床应用要点。
8.讲解功能锻炼、药物食疗等护理调摄知识。[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四节
痉
证
[目的要求]
1.了解痉证的临床特征。2.熟悉痉证的病因病机。
3.掌握痉证的诊断要点以及与痫病、中风等病证的鉴别。了解辨病诊查知识。
4.掌握邪壅经络、风痰入络、肝经热盛、阳明热盛、阴血亏虚五证的辨证论治。
5.了解痉证多为疾病的临床危重表现及其转归预后。
[教学内容]
1.讲解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
证。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证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指出破伤风不包括在本篇讨论 范围之内。
2.强调说明痉证的病因主要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壅阻经络,气血不畅,或热盛动风而致痉。内伤是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阳化风而致痉,或阴虚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而致痉。
3.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及本病多为疾病的危重表现,注意疾病的转归预后。
讲解本病与痫病、中风、颤证、破伤风等病证鉴别要点。
4.强调说明辨证应区别外感、内伤及其虚实。治疗注重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虚
实错杂宜标本兼顾原则。
5.强调说明邪壅经络、风痰入络、肝经热盛、阳明热盛、阴血亏虚五证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间关系。
6.强调说明痉证的辨证治疗。①邪壅经络证,祛风散寒、燥湿和营法,羌活胜湿汤加
减。②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法,真方白丸子加减。③肝经热盛证,清肝潜阳、熄风镇痉法,羚角钩藤汤加减。④阳明热盛证,清胃泄热、增液止痉法,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⑤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息风止痉法,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
7.讲解预防、护理、调摄等问题,强调急性发作时注意保护舌体和防止窒息。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五节
腰
痛
[目的要求]
1.了解腰痛的一般概念及特征。
2.熟悉腰痛的病因病机及其病理转归。
3.掌握腰痛的诊断要点及腰痛各证型间的鉴别要点。了解辨病诊查知识。4.掌握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的辨证论治。5.熟悉治疗腰痛的其他疗法。[教学内容]
1.讲解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跌仆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以及腰脊两旁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叙述古代文献对本病证的认识提示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2.强调说明腰痛病因为外邪侵袭、闪挫跌仆、年老久病。基本病机为经脉痹阻,腰府失养。病位在腰,与肾及足太阳、足少阴、任、督、带等经脉密切相关。病理性质虚实不同,但以虚为多,或见本虚标实。凡因寒湿、湿热、瘀血等痹阻腰部,经脉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者属实,因肾之精气亏虚,腰府经脉失养者属虚。
3.结合辨病,提示必要的诊查要点及疾病的转归预后。本病可涉及内、外、伤、妇等
学科,明确本节内容以内科疾病为主。
4.强调说明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等证的症状特点及其相互间的 关系。
5.强调说明腰痛的辨证治疗。①寒湿腰痛证,散寒祛湿、温经通络法,甘姜苓术汤加味。②湿热腰痛证,清热利湿、舒经通络法,四妙丸加味。③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法,身痛逐瘀汤、抵挡汤加减。④肾虚腰痛证,补肾益精法,偏阳虚者,温补肾阳,右归丸加减;偏阴虚者,滋养肾阴,左归丸加减。
6.强调辨证注重辨致病原因,外感多实,内伤和久病多虚,跌仆闪挫多瘀。治疗实证当以祛邪为主,重在温化寒湿、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虚证重在补肾益精、温阳益气、滋阴养血;虚实夹杂者,应分别主次兼顾用药。[教学时数]
笔者在进行了广泛的中医内科学教学现状调研和分析后, 发现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内容重复。中医内科学的许多教学内容与基础理论课程交叉重复, 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单一。偏重于教师课堂讲授, 忽视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和把握, 缺乏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启发与引导。 (3) 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较大, 强调记忆性知识和前人经验的继承, 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笔者从现实问题入手, 确立本课题的立题指导思想, 提出中医内科学教学应在中医理论精髓“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思想指导下, 构建临床模拟教学体系, 强调在教学中探索多种能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临床思维、临证能力的方法,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推动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与发展, 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水平, 形成较为完善的临床模拟教学体系。
中医内科学临床模拟教学体系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转变教学指导思想, 以提高学生中医临床技能为核心, 积极培养学生中医悟性, 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灵活掌握和理解, 丰富教学方法,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实践。突出中医治疗的优势与特色, 营造主动、积极探索的教学环境, 深化理论认识, 提高理论水平。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引入“点面结合、由点及面”的方法, 建立数据库, 采用实证研究法、病案教学法、名医验案分析法、模拟医疗场景法及问题引入法等, 将实践贯穿于教学各阶段, 突出各系统疾病的特点。重视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的讲授, 密切结合临床实际, 精选典型病案,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和努力探索的精神。如在学习脾胃系病证时, 针对“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升胃降为中焦平衡协调的关键, 提出:①常见的脾胃病证有哪些?②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③如何从“五脏整体观”角度看待脾胃系病证?④中医治疗脾胃系病证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得出答案,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 展示当脾胃病存在各种病理实邪时出现的舌体、舌苔变化, 并加以比较, 如白腻苔、厚腻苔、水滑苔、薄白苔等, 帮助学生理解。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病案, 由简入繁, 培养学生中医临证思维能力。可模拟临床场景提出问题, 学生表达各自观点并自由辩论, 教师总结分析, 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扮演医生角色, 提出理法方药的实施。
(2) 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数, 选择各系统重点病证进行讲授, 如肺系病证, 选择感冒、咳嗽、哮病、喘证, 而将肺痈、肺痨、肺胀、肺萎病证留在课下供学生自学。课堂教学重点突出, 重视同一系统疾病的内在联系, 如感冒是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 引起肺卫失和的外感病证;若外邪入里客肺, 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就表现为咳嗽, 出现咳嗽病证;若患者久咳, 伏痰于肺, 遇感引触, 痰阻气道, 随气升降, 可引发哮病, 并指出“伏痰”是哮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哮病具有“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特点;当咳嗽、哮病反复迁延, 临床以呼吸困难、喘息不已为主要表现时, 就当以“喘证”论治。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讲授内容的联系和变化, 如中医理论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 当肺失肃降, 肠腑难以通降, 不仅会引起肺系咳嗽、喘息等症状加重, 还会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 而同一病机也会出现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症状。提出问题让学生紧扣病机, 主动分析, 夯实中医理论基础, 变枯燥的课堂学习为积极的主动学习, 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重视学生中医悟性的培养。每个中医内科学病证, 既有整体相关性又有各自特点, 学习中既有整体又有个体, 寓简于繁、由浅入深, 体现中医教学特色, 发掘中医教学魅力,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近些年来,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同时面临各种来自社会应酬、家庭关系、子女教育等复杂挑战,加上这几年雾霾天等不良天气造成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中国数量庞大的城市职业人群更易失眠,成为想睡而睡不好的都市“失眠族”。
在世界睡眠日到来前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四科主任时国臣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如何认识睡眠障碍、失眠与抑郁的关系、怎样获得舒适和高质量的睡眠等话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时国臣指出,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在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反映,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可高达30%。长期失眠会使大脑功能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时国臣介绍说,人们在遇到不幸事件或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后,大都会有失眠抑郁症症状。其具体表现是半夜早醒,在黑暗中突然醒来、醒后不能再入睡;脑海里反复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往事或对前途忧心忡忡;还有的人入睡困难,中途易醒,多梦。晨起后无清晰感,不能恢复充沛精力;白天头昏、疲乏、无力或打瞌睡;认知功能受损,工作与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失眠抑郁症的症状伴随的心理学表现为焦虑、自责、自知力不完整;自杀、精神运动性症状。
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获得舒适、健康、高质量的睡眠,时国臣从合理饮食、控制情绪、规范作息等角度给出建议,睡眠困难者应该毫不犹豫地戒除以往的不良嗜好和习惯,如:戒烟忌酒;定时上床,早睡早起;睡前不喝浓茶、咖啡等兴奋饮品;避免饱食、激烈运动或刺激性游乐活动后立即上床;保持卧室通风,不蒙头而睡。同时,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饮食有节,注意营养。
时国臣还介绍了几种中医简便的助眠方法,只要认真按法施行,相信会收意想不到的效果。
枣仁桂圆粥适用于中老年长期失眠者。取酸枣仁(研成细末)、桂圆肉各15克,粳米100克,共煮为粥,早晚食用。如心肺功能不好者,可加少量百合、莲子;脾胃不健者,可加红枣、苡仁、山药;肝肾不足者,可加杞子、芡实。
糖、醋催眠法长途旅行劳累,难以入寐,可用食醋1~2汤匙,冲入温开水1杯慢服,尔后静心闭目,自然安眠。暴怒之后,可饮糖水1杯,即可荡涤胸中郁火而安睡。
茶婆枕陈粗茶泡饮后,将茶叶渣晒干,收集约500克,装入枕心(可加入干茉莉花适量),外加枕套,制成枕头。可清心安神治失眠。
沐浴法每晚临睡前,用35~45℃左右的温水洗澡,淋浴或盆浴均可,时间为1 5~30分钟,或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亦妙。有条件还可经常洗温泉浴、桑拿、海水浴、药浴等,有益于睡眠。
静卧放松法对临睡焦虑、难以入眠的人特别有效。方法是自然仰卧,双手重叠轻置肚脐上,呼吸均匀,排除杂念并全身放松。默念“天地悠悠,身心俱松,杂念不起,酣然入梦……”也可采用数息法,以帮助入睡。
足底按摩法临睡前用双手交互按摩整个脚底5分钟,再分别按压涌泉部位2分钟。
【中医内科学讲稿】推荐阅读:
中医内科学心得12-31
中医内科学考博真题10-27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考试大纲06-04
中医外科学重点笔记07-14
中医内科护理常规109-15
中医与科学技术发展01-07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10-05
中医外科学教学大纲12-08
第四章中医养生讲稿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