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的运用

2024-1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句的运用(共14篇)

诗句的运用 篇1

夜半神龟泣海滨。

日暮苍鹰归深谷,

垂泪岂非亲骨血,

滴血何止慈母心?

二二。虚阁晚凉图

悲风送君君何去?

飞鸿频传断肠句。

孤身青云何太急?

灵台不见天公怒。

不曾为君歌一曲,

万里严霜凝寒玉。

再往珠山寻隐珠,

泪水尽洒灵海路。

二三。枯木竹石图

风吹落叶舞晴空,

我奏狂歌唤英雄。

歌罢碰杯问彼苍,

彼苍亦笑我精诚。

作为高级植物的人类,具有抽象化头脑、逻辑推理本领、并有丰富的感情天下,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物种的特色。人类进化演化到本日的.前进,靠的便是这种能动性,去逐步认识自然,然后改造自然,使得自然界和人类能共存共荣。人们在认识和改造的历程中,掌握自然纪律,不断创造种种物件东西,去顺应并改良生存情况,随之才有科技文明的产生。本日我们所看到、认识到的社会,便是创建在这种持续的前进之后的、人类综合文明的情况之中。

于是,差别的人,由于其主观能动性的差别,对社会产生了差别的知觉和见解,种种差别深浅层次、差别东西、差别认知水平的认识,交结在一同,才产生了所谓的“大千天下”。“大千天下”不是单纯的对自然界的一种判断,更多地联合了人的因素在内。也因此,才有人说:有人在的地方,就有了社会、就有了社会层次。这句话,毫不浮夸。

二三。枯木竹石图

杯中自有天上月,

腹内更牵万种情。

一生大醉能几回,

何不豪饮到天明?

二四。超然台

万盏美酒浸衷肠,

乘醉聊发少年狂。

我独一人欺霸王。

诗句的运用 篇2

莱顿的“诗墙工程”由当地的一个基金会发起, 得到了热爱艺术的莱顿市民和市政府、莱顿大学的支持。诗墙的分布并没有严格的规定, 而是散落在莱顿各地。在莱顿小城漫步, 你会发现许多墙壁上绘着不同颜色、不同语言、不同风格的诗作。1992年, 一首俄罗斯著名女诗人玛琳娜·茨维塔耶娃的诗作被绘在莱顿新小街1号的侧墙上, 从而揭开了诗墙工程的序幕。到目前为止, 莱顿诗墙一共有101个, 诗作语言超过了30种。这101首诗像101幅壁画装饰着莱顿小城。

有一面墙上写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的名为《可惜》的诗, “宽心应是酒, 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 吾生后汝期。”让人体会到中国诗歌的韵味。

诗句的运用 篇3

一、借助“诗句化”教学,让学生明白触电的原因

很多学生都明白用电的危险性,也懂得一些简单的用电常识,但是对于具体的触电原因始终不了解。对此,笔者在该项教学中要求学生记住一首诗:人体为何会触电,是因人体如导线。加之大地零电位,没有绝缘祸跟随。电流要向地下跑,如同水往地下流。近离裸线有危险,接近带电会触电。

二、借助“诗句化”教学,帮助学生熟记防护措施

设置各种屏护装置和安全标志是最常用的电气安全措施之一。讓同学们熟悉国家的有关标准、安全标志的颜色形状是必须的,通过下面的一首诗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记忆:电气安全要注意,设置屏护和间距。若要进入用电地,首先断电防万一。安全标志做成牌,悬挂起来没有害。禁止工作红白色,警告标志黄黑色。有时指令蓝白色,也有提示底绿色。

三、借助“诗句化”教学,让学生熟知绝缘防护检查要诀

绝缘防护也是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经常检查各用电设备的接地和使用安全,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对此用几句话做了简单的总结:绝缘防护是关键,人身安全命相连。高温高热易老化,勤检勤验把关卡。接地装置接地线,泄雷降压防触电。金属设备均接地,电阻防腐要合理。

四、借助“诗句化”教学,掌握防火防爆要点

在电气电路中,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引发火灾或者爆炸。因此,教会同学们以下防火措施和设备的选用,是安全用电的必学知识,借助“口诀化”教学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教育目的:消防工作很重要,关键在于控燃烧。设备安装有要求,超荷用电不能有。发现起火速断电,及时报警是关键。泼水灭火选时机,正确选用灭火器。

五、借助“诗句化”教学,让电工安全用具用起来得心应手

对于电工作业人员,作业时保证人身安全和顺利完成任务是必须具备的素质。那么,学会相应的安全用具使用方法是前提。“口诀化”教学可以让学生记得更牢固,使用起来更顺手:电工作业有保障,防护用具须用上。上杆要用登高板,跌落保险绝缘棒。辅助用具多防护,绝缘好似护身符。妥善存放有位置,定期检查做测试。

六、借助“诗句化”教学,掌握正确的电器操作规则

在变配电以及用电设备的更换中,为了防止操作失误,对一些必要的操作顺序和要点,必须记牢。借助以下的“诗句化”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电器操作两人制,一个任务一记录。操作先看分合位,再核设备名称号。送电先送总开关,停电先断分闸处。守规程,按规定,强弱电线不混用。电话网络电力线,分开各敷己路线。

例如:带电更换RTO-100型熔断器熔芯,如果学生理解并熟记下面这首诗句,操作起来肯定正确无误:绝缘防护穿戴齐,专用工具放一起。负荷开关先拉下,再将熔芯来检查。卸下熔芯有顺序,先拉中间后两边。换上熔芯则相反,先装两边再中间。

安全用电包括的范围很广,以上“诗句”只做了一些简单的总结,有时表现地也不够直观,词难达意,概括面不广,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更多更好的诗句还源于以后工作的不断积累和总结,要善于做笔记,善于探讨,善于交流,更多地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笔者认为,将该方法与实践教学配合应用,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际操作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情景诗句运用 篇4

1.远眺洞庭,平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君山在其中,你不由吟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当你看到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草时,你会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小明读了战争的资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艰苦的边塞生活,说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毛毛读了古代清官们的故事,想到了那歌舞升平的迂腐生活,不禁吟起了《题临安邸》中的诗句:“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到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

7.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8.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9.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0.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满腔豪情。

11.月亮渐渐西沉,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2.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如李白的《赠汪伦》写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别董大》写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的《 芙蓉楼送辛渐》写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4.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 落的品格。曹植质问哥哥苦苦相逼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5.导游小姜领着一队华侨周游全国。应游客的要求,需要边赏景边吟诗。猜猜看,小姜会怎么应答:站在庐山脚下,小姜吟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听到瘦西湖内的民乐演奏,小姜吟道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到高邮湖边,小姜吟道“ 夜半湖心明月上,还疑神女弄珠游”…

16.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小明平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或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寸光阴” 这句话(格言)与他共勉;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之情;对有远大志向的小刚,你会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来祝福他;对为你操劳的班主任老师,你会这样赞美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7.“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梅花的诗句 古诗句 篇5

2.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3.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宋·晏几道《虞美人》

4.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5.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6.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7.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8.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

9.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宋·张道洽《岭梅》

10. 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11.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12.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13.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14.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15.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16.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晏几道《临江仙》

17.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18.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宋·辛弃疾《贺新郎》

梨花的诗句 赞美梨花的诗句 篇6

(一)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二)数树梨花,晚风吹堕半汀鹭。——吴文英《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三)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四)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五)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六)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七)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八)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丘为《左掖梨花》

(九)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十)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佚名《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

(十一)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元稹《离思五首》

(十二)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赵鼎《寒食》

(十三)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十四)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十五)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

(十六)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十七)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十八)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草》

(十九)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二十)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二十一)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吴文英《无闷·催雪》

(二十二)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二十三)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二十四)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二十五)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丘为《左掖梨花》

(二十六)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二十七)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二十八)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二十九)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三十)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三十一)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

(三十二)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三十三)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黄升《鹊桥仙·春情》

(三十四)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三十五)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三十六)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三十七)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三十八)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张炎《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

(三十九)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温庭筠《嘲三月十八日雪》

(四十)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

(四十一)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唐寅《美人对月》

(四十二)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四十三)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纳兰性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四十四)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四十五)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四十六)澹月梨花,借梦来、花边廊庑。——史达祖《解佩令·人行花坞》

(四十七)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四十八)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四十九)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仲殊《柳梢青·吴中》

诗句的运用 篇7

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于上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所谓功能对等,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在功能对等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仅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应[1]。由于古诗句的翻译过程是译者再次创作的过程,要保证其语言的自然流畅并尽量保留原有韵味。奈达认为,翻译要达到语言功能的对等,即读者反应的对等,要关注译文对读者来说是否和原文有同样的心理反应。

2 古诗句翻译的特点

中国古典诗句由于受历史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大,因而翻译时很难达到完全对等。译者要尽量契合文意,最大限度地符合古诗句的“视象美、音象美、义象美、事象美、味象美”[2]。

3 具体例证分析

1)尼克松访华时引用了毛泽东的诗词

"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and always urgently;the world rolls on,time presses.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seizethe day,seize the hour!"这段话出自《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英文部分并未盲目追求将“急”“天地”等词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回溯到汉语原文的语境之中,进行意译,如果翻译为"hurry"、"the top and bottom"则不妥,不符合原文意象。对“只争朝夕”进行变通,译为"seize the day",充分准确地把握的汉语原意,又考虑的英语语言习惯,使翻译更加贴切、自然,更好的表达了要珍惜时光,不放弃一分一秒的意义。总之,译文按照功能对等理论处理,实现了意象对等。

2)里根总统访华时,引用了"if two people are of the same mind,their sharpness can cut through metal"。原句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此处恰当地作了调整,“同心”并不是真的同“心”,而是说两个人要齐心协力,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发挥出无穷的力量。此处译为"of the same mind"十分妥帖,"mind"一词清晰准确,保留了原有的意味,引用地恰到好处。

3)克林顿总统访问中国时,引用了"When the great way is followed,all under heaven will be equal"。克林顿所说的出自《礼记》的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笔者认为,此处克林顿的表达并不十分恰当,过分拘泥于英语和汉语在形式上的对等,忽略了意象上对等的重要性。虽然表达出了原句基本的意思,但稍显刻板僵硬。可适当调整句式,译为"A public spirit will rule under the heaven when the great Way prevails","prevail"一词更能体现大道“行”于天下的气势,意思表达更加清晰明确,更好地实现译出语和译入语意象上的对等。

4)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致辞中引用了孟子语录。这段讲话的英语原文是:Thousands oyears ago,the great philosopher Mencius said:"A trail through the mountains,if used,becomes a path in a short time,but,if unused becomes blocked by grass in an equally short time."汉语原句为“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出自于《孟子·尽心下》

此处的英文部分处理得非常灵活,翻译行文流畅自然,衔接紧密。"if used"和"if unused"的使用令结构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实现了汉语和英语之间形式上的对等,准确地传递了说话者所要表达的信息。

5)奥巴马在上海时,谈到中美关系,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话。There is a Chinese proverb:"Consider the past,and you shall know the future."他说,“中国有句古言,温故而知新”。此句出自《论语》。

此处巧妙地对“故”和“新”进行了意义上的延伸,语气轻松自然,"past"和"future"的使用准确无误,为下边奥巴马引出双方面向未来,加强经济等多方面的合作内容作了铺垫,遵循了意、形的对等,使表意清晰明确。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古诗句英译确实有其特殊的特点与要求,一些涉及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部分很难完全为译入语目标读者所理解。功能对等理论能够较好地指导古诗句翻译,实现形式、意象以及音韵等各方面的对等,使译文生动自然。译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经验的积累,灵活运用功能对等原则,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奥巴马访华引用了哪句中国古诗文[EB/OL].http://news.tfe-du.org/html_21_4637.html.

那些散落在桃园里的诗句 篇8

我们骑着自行车早早地出发了,早晨乡野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不禁感叹:“好美呀!”学生们也都和我一样发出感叹:“嗯,真的好美呀!”我笑了,说:“你们能不能用具体可感的有文采的词汇来描述一下今早的天气?”学生们开始在大脑里找词了。有同学想起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句子:“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这样的日子里,想起这样美的句子,更有一番风味。有同学说:“我突然有种‘心被泉水洗过’的感觉。”我眼前一亮,多美的句子呀,以前怎么没在她们的作文中见过,我紧接着问:“你还在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同学们摇头,仿佛这是第一次。

离桃林越来越近了,我看着同学们激动的表情,问:“你们谁家是五马的?”朱妍同学举着手说:“我!”我问她:“你知道五马这个名字的来历吗?”她摇头,同学们都摇头。我就给她们讲了关于五马的有关传说:五马以前叫“卧马沟”,讲的是汉光武帝刘秀被追兵所追,他骑着战马跑到这里时,马突然倒在了小溪边的一棵大桃树下,死了。刘秀被掀倒在地上,后面的追兵也追上来了,刘秀气血攻心,也倒在了那株桃树下。就在这紧急关头,那株桃树后出来一位仙子,她长袖一甩,甩出了这片桃花林,拦住了追兵,救起了刘秀。后来刘秀当上了东汉的开国皇帝,他不忘那位仙子的救命之恩,回来报答,却不见仙子,只见片片桃花,他只好在自己跌落之地,钦赐地名“卧马沟”。后来,由于方言等原因,“卧马沟”就变成“五马沟”了。后来的“桃花运”一词好像也和这个典故有关。“老师,那‘桃之夭夭’,说的就是刘秀从这片桃林脱逃的故事吗?”有同学突发奇想问了这么个问题,问完他还一吐舌头,知道把时代都给搞错了。“桃之夭夭”是《诗经·国风·周南》里的一篇,是贺新婚歌,也即送新嫁娘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红灿灿的桃花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果实累累的桃树比喻新娘将会为男家多生贵子(旧观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兴旺。枝叶茂密的桃树比兴新娘子将使一家如枝叶层出,永远昌盛。现在我们亳州本地的婚俗里,还有往新人床上撒核桃的风俗呢。学生们开始把自己亲眼看到的和桃树有关的风俗都讲了一遍。生孩子的送核桃;孩子满月了,从医院出来,产妇要手拿桃枝等等。不过,我补充了一句:“时代不同了。多子多福的观念再强,也是只生一个好。”同学们都笑了。

同学们就这样在传奇故事和先民们美好的歌声中走进了这片桃花林,她们个个神情惊异。她们惊异于这片清幽淡雅的世外桃园,更惊异于自己的家乡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传说。她们有的在数桃花瓣;有的在仔细观察花瓣上面的那抹红,仿佛想到了很遥远的那个故事;还有的在和看桃林的老人攀谈,讲和桃树种植、桃花花期、结桃时间等有关的知识;还有一些调皮的男孩和女孩在演绎“刘秀桃林遇仙子”的故事;也有清秀内向的女孩子在扮演林黛玉的角色,把飘散在地上的桃花瓣拾起,小心翼翼地装进眼镜盒里。

“每一朵桃花都是一个桃子”看林老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将来的栋梁。”老人的话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这不仅是在教育孩子,还在告诫我们为师者,看护好每个孩子的心灵,每一颗心灵都是一朵可以结桃的桃花呀!我思考之余,和学生们说:“老爷爷用自己证明了什么?‘行动有时比知识更重要’,最经典的东西往往都来源于生活本身。螃蟹通过理论学习拿到了正规学校的博士学位,可它出了校门,照样横行!”

我正讲的时候,学生们走神了,原来来了一位老外,我趁势和学生们说:“和老外打个招呼,这是礼貌问题。”同学们都说:“Hello!”而老外却用汉语和我们交流,而且说的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知道他来自于英国伦敦,对亳州的人文景观特别感兴趣。学生们觉得该给他讲讲那个传说,有几个男孩子跑去给他讲那个传说去了,虽然用的是汉语,但有翻译在,老外是听得神乎其神的,特别感兴趣,最后还说呢:“我喜欢亳州这个地方,这里有太多的故事。谢谢你们!”我们集体留了影。老外走了,孩子们又开始围着我说和老外有关的故事。有的学生说:“那个老外真好玩,汗毛又黄又长,我还从来没亲眼见过英国人呢。他的眼睛真的很蓝,刚一开始看他,我都不敢看,蓝得像深潭,像海洋,还像什么来着,反正像很神秘的东西。”有的学生说:“他和我们照相的时候,我们都喊‘茄子’,他喊‘兔子’。看来他肯定是喜欢吃我们亳州的兔子肉。”同学们又围绕老外这个话题谈论了半天。有说他长相的,有说他发音的,有说他的兴趣点的。同学们谈论的时候都知道抓住细节了,这在课堂上讲的再多也用不上的东西,在这里不用讲,她们自然而然地运用自如了。

“我们在阿牛的《桃花朵朵开》的歌声里离开了桃林,总有很多不舍,桃林内片片白云伴着彩霞飞,桃林外依然是俗世的风扬着乡土喧嚣。”(学生习作《桃花朵朵开》)多么有诗意的句子,这竟然出自我的学生之口。我们回来后,每一位学生都结合这次出游写一篇千字美文,自主命题。孩子们终于有了“不写不行”的感觉了,她们“不能抑制内心的喜悦,终于有话可说了。仿佛很多年前就已习惯了不说话,沉默久了,都忘了自己曾经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学生习作《有话可说》)。她们希望“这样的经历再多一些,这样的感受再丰富一些,她们希望用自己最年轻的心守望这一片洁白的领域,用最大的热情撞开生命中的每一道门。”(学生习作《品味年轻》,此文已在《小溪流》上刊登并获一等奖)“行动比知识更重要。守林老人用他不变的信念实践着那个传说。”(学生习作《守林老人》)“我们应该多到外面走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给你一种神秘的感觉,我们的思想就在这样的一个个小角落里自由绽放。”(学生习作《邂逅老外》

新课标指出:教师必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们的视野就会开阔,思维就会放宽,想象就会丰富,从而使一些好句子自然而然地飘飞出来,如桃花瓣一样漫天飞舞,香气宜人。带学生们走出去,才会有更多的写作素材。

诗句的运用 篇9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3、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4、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元稹《离思五首》

5、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6、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7、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

8、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9、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10、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11、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12、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13、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14、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15、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6、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胡祗遹《阳春曲·春景》

17、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18、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戴复古《淮村兵后》

1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0、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2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2、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诗句的运用 篇10

1、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李商隐《对雪二首》

2、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3、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4、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5、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6、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8、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苏轼《定**·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9、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王守仁《春晴》

10、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1、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王令《暑旱苦热》

1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3、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14、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1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1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18、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19、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20、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李白《王昭君二首》

21、飞雪带春风,裴**绕空。——刘方平《春雪》

22、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24、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25、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26、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27、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2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9、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30、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3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32、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33、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34、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赵嘏《喜张沨及第》

35、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6、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37、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38、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拟人制造诗句 篇11

有人说,诗人是“疯子”,因为他们的思维是异于常人的,常常能想到、看到别人无法想到的、看到的。比如在他们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跟人一样,有自己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等。

台湾著名儿童诗诗人杨唤爷爷就特别爱用拟人这一手法,奇迹般地让事物“活”起来。

夏夜(节选)

蝴蝶和蜜蜂们带着花朵的蜜糖回来了,

羊队和牛群告别了田野回家了,

火红的太阳也滚着火轮子回家了,

当街灯亮起来向村庄道过晚安,

夏天的夜就轻轻地来了。

来了!来了!

从山坡上轻轻地爬下来了。

来了!来了!

从椰子树梢上轻轻地爬下来了。

花(节选)

丁零零,丁零零……

铃兰花摇响一串串小铃子;

呜啦啦,呜啦啦,

牵牛花吹起一只只小喇叭,

有细雨给漂亮的百合花洗脸,

有微风给白头的蒲公英理发,

有夜莺为红玫瑰歌唱,

有太阳跟康乃馨亲热地谈话。

有蜜蜂介绍花朵和花朵结婚,

花的家族,最美也最大!

杨唤爷爷挥动拟人这一神奇的魔法棒,让各种事物有了人的思维,做着人的动作,让童诗充满了童话韵味。

那我们该怎样运用拟人法,才能像杨唤爷爷一样,让诗句既有趣,又充满童话韵味呢?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两种好方法。

方法一:

属于“人的动作”

我们让笔下的事件、风景、物品等活过来,做着属于我们的动作。先来看个例子。

陈述句:阳光照进教室里,照在空桌椅上。我们正在上课。

拟人句:阳光偷偷溜进教室,坐在空桌椅上,跟我们一起上课。

这两句所讲的事情是一样的,但拟人句使用“人的动作”:溜、坐、上课,读完之后是不是感觉不一样?

你会不会觉得拟人句比较美,句子的背后似乎还有一层含意?阳光似乎变成了一个顽皮的小孩,有了这层意思,拟人句就成了很有诗意的句子。

换你练习看看,请你加入“人的动作”,将陈述句转化成拟人句:

陈述句:夏日,黄花风铃木开了一朵朵小黄花。

拟人句:

陈述句:一颗花岗石,放在院子角落任由风吹雨打。

拟人句:

冬风吹进植物园里

他要点点名

“银杏!”

银杏没有反应

“杨柳!”

杨柳无精打采

“桦树!”

桦树根本不知道在点名

冬风纳闷:

“为什么大家都没精神呢?”

“牡丹!”

“芍药!”

“向日葵!”

沉睡的沉睡,发抖的发抖

冬风继续点名,他大喊:

“梅花!”

“我在!”

一朵、一朵、一朵……

在冬风中盛开的梅花

让冬天有精神

方法二:

加入“人的情绪”

七情六欲是属于人的情感,让事件、风景、物品等也有像人一样的喜、怒、哀、惧等,那也是拟人。举个例子:

陈述句:大家都不喜欢台风,台风总是带来灾害。

拟人句:台风爱生气,大家都不喜欢她。她一发脾气,总是带来灾害。

同样是讲台风,第一句让人觉得,台风很可怕,让人厌恶。与之相比,第二句使用拟人法,“生气”“脾气”等情绪运用,是不是让句子生动起来了?反而让人觉得,台风有些可爱。

换你练习看看,请你加入“人的情绪”,将陈述句转化成拟人句:

陈述句:天气炎热,吹电风扇似乎无济于事。

拟人句:

陈述句:小河流过高原,流向平原,流进海洋。

拟人句:

方法二:

加入“人的情绪”

七情六欲是属于人的情感,让事件、风景、物品等也有像人一样的喜、怒、哀、惧等,那也是拟人。举个例子:

陈述句:大家都不喜欢台风,台风总是带来灾害。

拟人句:台风爱生气,大家都不喜欢她。她一发脾气,总是带来灾害。

同样是讲台风,第一句让人觉得,台风很可怕,让人厌恶。与之相比,第二句使用拟人法,“生气”“脾气”等情绪运用,是不是让句子生动起来了?反而让人觉得,台风有些可爱。

换你练习看看,请你加入“人的情绪”,将陈述句转化成拟人句:

陈述句:天气炎热,吹电风扇似乎无济于事。

拟人句:

陈述句:小河流过高原,流向平原,流进海洋。

拟人句:

童诗欣赏

地震

一定是谁?

剪开了

深夜的黑布幔

不小心弄出声

惊动熟睡的大巨人

他愤怒地跺脚

把高山、平原、农村和城市

把小猫、小狗、姐姐和我

都吓哭了

星星不忍心地闭上眼睛

看了这么多精彩的童诗,你知道该怎么运用拟人法了吗?现在正值八月,外面的蝉鸣非常响亮,请你以《蝉》为题目,尝试给蝉赋予“人的动作”或“人的情感”,写一首有趣又充满童话味道的童诗吧。

(责任编辑 司亚云)

诗句的运用 篇12

曹雪芹其实是一位诗人,但是他除了在《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之外,几乎没有以其他身份创作的作品,我们首先从作者题绝说起: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根据题绝的字面意义我们不难理解,一首题绝也流露出了作者对整部作品的评价,彰显出作品的格调是一种感伤和忧郁的氛围,并且作者也深深沉溺和陶醉于自己的情感世界。除了这首题绝是作者以第一人称所做的诗句之外,其余诗词歌赋都是以小说中的人物为身份而作的,也就是替人物而作的诗。

曹雪芹作品的第一美学目标,不是写成功一个诗情画意,而是应每个模拟人物的独特性情而营造出来的美学氛围。所以我们不能将《红楼梦》中的诗词当成曹雪芹诗集来欣赏,要注重读小说的角度,要读出诗词的情节化,个性话,以及他借题发挥而为人物作出来的诗词,例如香菱所作的《咏月诗三首》中的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这首诗是香菱的处女作,而作者应她首次作诗的稚嫩和经验不足写出的就是一首稚气十足的诗,她是在描写月亮,诗中除了单纯的描绘月亮很亮之外,还突出月的冷艳和高傲,每一句都是描述月亮,而我们都了解作诗的目标除了写景之外,更重要的是抒情,香菱这首诗却只是写景,没有人的主观情感,这就是她初次作诗体现出的幼稚之处。我们再来看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从第二首我们可以看出,香菱的进步在于在诗句中体现出了人的描写,而且学会了用烘染的办法来作诗,“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她在努力营造一个感人的气氛。虽然用了不少比喻手法,但还是不能寓情于景,用词过于烦凿,在一旁听诗的薛宝钗倒是觉得在“月”后加一个“色”字,更加的切题,因为“月亮”和“月色”是两个不同的景,所以这首诗还有跑题的嫌疑。然而到第三首的时候就显得成熟的多了: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第三首律诗除了颈联和颔联对仗工整之外,从意向上看,尤其在“红袖楼头夜倚栏”描写中不禁让人想起了著名的南朝民歌《西洲曲》中的“望郎上青楼,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二者的意向非常相似;另外,尾联与乐府《迢迢牵牛星》的结尾:“盈盈一水间,寂寞不得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月亮、银河寂寞,寒冷的描写,表现出了香菱悲惨被拐卖身世的凄惨,又对别离的无可奈何。

在《红楼梦》中体现明显特点就是“按头制帽”,这是文学前辈矛盾的观点,下面我们再举例说明,曹雪芹作品中的诗词如何为他作品中的刻画人物而服务的:

“珍重芳姿昼掩门”是描写薛宝钗淑女形象的端庄和矜持,又体现了古代女子的自重;而林黛玉的《葬花吟》则承传了唐诗的韵味,又颇具古典诗词的文化底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质本洁来还洁去”,都贴切的流露出林黛玉多愁善感的人物性格,都是她为自己量体裁衣而得的诗句描写。同时体现了曹雪芹悲天悯人的悲观主义情绪。又如:宝黛的“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这句诗,玉带林中挂——这句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看,可能又寓宝玉“悬”念“挂”牵死去的黛玉的意思。金簪雪里埋——这句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本是光耀头面的首饰,竟埋没在寒冷的雪堆里,这是对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薛宝钗的冷落处境的写照。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作叛逆者知己,一个为卫道而说教。脂砚斋曾有过“钗黛合一”说,其确切的解说如何可以研究,但无疑不是否定林、薛二人的差别或对立。作者将她俩三首诗中并提,除了因为她们在小说中的地位相当外,至少还可以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态度的比较,以显示钗、黛的命运遭遇虽则不同,其结果都是一场悲剧。另外,探春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及王熙凤的“机关算尽太聪明,枉费了卿卿性命”等也体现了对人物结局和宿命的暗示。

“葬花吟”“秋窗风雨夕”都采用的一种名为初唐体的写作体裁,何为“初唐体”,通俗的讲,这是一种让人易于接受的表达手法,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接受和理解,题材围绕“离别”“相思”,以及“岁月如梭,人生短促”的描述。初唐体的代表作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及初唐时期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著名诗句,“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直接影响《葬花吟》中的“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然而,曹雪芹承认《秋窗风雨夕》是仿照《春江花月夜》的格调而作的,这两首诗的诗题也体现了相同的风格,其中“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与“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是极其工整的仿照,“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与“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亦是如此。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中秋节诗句 篇1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诗句的运用 篇14

2、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何须如钩似i,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7、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8、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9、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0、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1、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2、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3、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4、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5、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6、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7、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8、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0、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1、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2、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4、问深宫,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5、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6、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27、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28、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30、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1、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2、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N《洞仙歌・中秋》

33、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4、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5、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6、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37、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8、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39、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1、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3、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4、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5、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6、何处飞来大明镜。――向子N《洞仙歌・中秋》

47、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48、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9、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0、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1、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52、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3、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54、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y》

55、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6、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7、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8、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9、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60、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62、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3、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64、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65、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66、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67、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68、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69、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0、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71、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72、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73、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4、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75、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7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77、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78、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79、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80、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81、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82、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N《洞仙歌・中秋》

83、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84、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上一篇: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华威大学哪个好下一篇:展览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