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竞赛

2025-0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地理竞赛(精选11篇)

八年级地理竞赛 篇1

八年级地理座位号_____

23.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A.蒙古B.哈萨克斯坦C.伊朗D.老挝24.中东哪一城市是三个宗教的圣地 A.伊斯坦布尔B.大马士革C.耶路撒冷D.麦加 25.我国分为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请问:甘肃兰州位于哪个地区? 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26.长江三峡位于最西面的一个峡谷是:A、西陵峡B、巫峡C、瞿塘峡 D、三门峡

27.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唐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在的问题是:阳关在哪个省?

A.甘肃省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陕西省D.宁夏回族自治区

28.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令世人瞩目,每天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如果你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下列几个节日中,升旗最早的是 A.元旦B.“五·一”劳动节C.“六·一”儿童节D.国庆节

2014年6月13日至7月14日于巴西举行2014世界杯,回答以下问题: 29.巴西人最喜爱的一种舞蹈是:A.桑巴B.华尔兹C.探戈D.踢踏

30.2014世界杯足球赛开幕时间为北京时间(所在时区为东八区)6月13日凌晨两点开始,那么巴西(所在时区为西三区)的时间是()点

A.6月12日15点B.6月13日15点C.6月12日21点 D.6月14日15点

八年级地理竞赛 篇2

一、八年级上册新旧地理教材宏观知识体系分析

新旧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均为中国地理总论, 组织顺序为:世界视角中的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组织顺序既符合学科逻辑, 由整体向局部, 由自然向人文, 也符合学生心理逻辑, 从易到难。现将教材知识体系比较如下。

第一章内容都是“从世界看中国”, 介绍中国最基本的情况, 新旧教材基本知识体系没有变化, 均是“疆域→人口→民族”。

第二章内容为“中国的自然环境”, 知识体系及组织顺序不变, 为“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但在局部做了调整和增删。旧教材介绍了我国南北东西的差异, 还着重介绍季风与气候类型, 而新教材则将其概括为气候的主要特征, 化繁为简, 降低了正文部分的难度, 并新增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新教材删除了“湖泊”, 对“长江”增加了“治理”内容, 侧重于“开发”;对“黄河”增加了“开发”内容, 侧重于“治理”, 让学生明白长江除了开发之外也需要治理;而黄河也并不是只带来灾难, 经过治理也可为人类所用, 完善了学生知识体系, 且增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辩证思想。除此之外, 新教材还增加了“第四节自然灾害”, 能够贴近最近几年中国的现状, 有助于学生了解全面的中国, 增加防灾减灾的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具体如附表一所示。

第三章内容为“我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体系不变, 以“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顺序展开, 只在局部做了改变:新教材在第一节中引入了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在土地资源中符合中国现状地增加了“耕地比重小, 耕地正在减少”内容。

第四章内容为“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体系不变, 按照“交通→农业→工业”的顺序展开, 局部知识做了改变。“交通”部分, 内容减少且顺序发生改变。旧教材详细地介绍了交通、交通与经济的关系、交通枢纽、铁路线与高速公路线。新教材则化繁为简, 删除了这些内容, 详细介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铁路干线的分布, 且改变组织顺序。旧教材最后编排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而新教材则最先对其介绍。农业与工业的组织顺序不变, 只是文字表述变化了。

综上, 新旧教材的宏观知识体系没有发生调整, 仍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 知识体系间联系性增强。因增加和调整了部分内容教材知识联系更紧密, 如新教材增加了“自然灾害”内容, 将学过的地势地形与地质灾害联系起来, 将气候和河流与气象水文灾害联系起来, 不仅将已学知识加以综合, 也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增加联系性。

二、八年级上册新旧教材课文系统分析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是以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形式储备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是地理教材的主体。本文将在地理教材结构与地理教材文字表述两方面做比较。

(一) 地理教材结构

笔者现以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例比较新旧教材在地理教材结构的异同, 其他章节均是以表格中所呈现的教材结构来组织内容的, 如附表二所示。

据上表可发现新教材在结构方面有以下特征。

1. 阅读材料增多, 内容丰富度提高。

新教材中阅读材料数量 (23篇) 多于旧教材数量 (17篇) 。相关阅读材料增加, 不仅能够使所学知识易被学生理解, 且能开阔学生眼界, 幽默的语言还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地理。

2. 配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增加了许多景观图, 几乎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地理景观图。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印象深刻。

3. 活动数量大, 目的性强。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 在每个知识点之后均设有活动

(二) 地理教材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可以深刻地解释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本文将对引言部分、基础知识这两方面来比较。

1. 引言部分, 重视学科逻辑与学术理性, 需重学生生活与感性认识。

地理教材由问题作为一个章节的引入, 新旧教材问题的基本方式都是“你能说出……吗”“你知道……吗”。虽然问题做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 但上述问题并不与学生生活贴近, 且过于学术化和理性化, 问题中多含专业术语, 如“内流区、外流区、水文特征”, 这些都是正文部分要重点说明的概念。上课之前, 学生对学术知识不了解, 难以产生兴趣。且先让学生接触理性的概念, 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因而这样编排教材符合了知识逻辑却不符合心理逻辑。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到这些地理知识, 但仅停留于感性认识, 那么在课文之前设置启发性的、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就应遵循学生的体验与感性认识。

2. 基础知识部分, 语言生动, 图文并茂。

文字表述部分用轻松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 且配有各种图片, 如景观图、直观图、图表等, 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且用形象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地理知识。在需要科学阐述时, 教材用到大量数据来说明, 如气候中介绍南北气温差异与东西降水差异时, 介绍土地类型及耕地比重时, 用到大量数据和图表, 具有科学性。

综上, 课文系统方面新教材有进步的是阅读材料的丰富度直观性提高及活动设置目的性增强。在教材表述方面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系统各具特色且相互补充, 但仍过于学术化。

三、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通过上文对新旧地理教材的比较,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新教材传承旧教材优点, 知识体系较为完善, 局部内容有增删。 (2) 文字表述简单易懂, 图文并茂。 (3) 新教材阅读材料增加, 附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图表增加, 科学性增强。 (4) 活动数量较多, 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 引文设置学术化, 具保守性, 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 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兴趣。

(二) 建议

教材编制时, 每章开头所设置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生活经历相符合, 具有生活气息。

八年级地理会考如何复习才有效率 篇3

八年级的地理会考是规模化的考试,因而不会出现偏难、偏怪的题型,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对基础知识要格外重视。

在复习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引导学生通过目录,写出每一章中的主干知识和分支知识,然后检查是否有错误存在,并及时更正。这样做,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了刚刚梳理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帮助学生将所巩固的知识逐渐在脑海中形成知识链,系统性更强,印象更加深刻,这样在考试中便能做到得心应手了。

二、结合图像及地图的使用,使复习生动化

在地理复习中,教师千篇一律地讲解是极其枯燥的。地理学科是一门与地图联系极其紧密的科学,会考中对地理图形的考查题型还是常见的。适当地运用地球仪及地图,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复习“水循环”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图片,向学生逐一讲解水的运动,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中的“水”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

同时,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识图、读图、画图、填图,进行地理图表专题复习,让学生针对一些常见的地理图表,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水循环等图形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画出正确的图形,充分提高学生识图、读图、作图的能力。

三、积极开展问答,让知识活起来

在会考复习中,频繁、多方面、多层次的提问,能将学生们学习的知识有效调动起来,实现活学活用的目的。

复习中的提问不同于一般课堂上的提问,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要能涵盖多个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们知识联想与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复习中国地理时,提出问题:“怎样证明中国之大呢?有多少种方法?”这问题乍一看是考查中国领土疆域大小的单一问题,但若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开放性极强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中国疆域大小、国土面积世界排名、邻国数目、海岸线长度、南北跨度、温度带分布等多方面进行阐述。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活学活用。

四、复习要结合生活实际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运用,尤其是在会考复习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在会考复习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在会考中才不会乱了阵脚。

例如在讲述地质灾害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一定的梳理,让学生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等后,教师结合2013年雅安地震、黑龙江洪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对其进行地理学分析,将所复习的知识投入应用,并对学生的错误分析做出一定的更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在会考中出现类似题型时学生就能应对自如了。

五、及时查漏补缺

地理会考复习进入后期,很多学生对之前学习的知识遗忘得较多,即使没有遗忘也会心存困惑,产生不自信的心理。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查漏补缺,弥补知识上的空缺和不足。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地理课程,对每个章节进行简要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进行备注。其次,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查漏补缺,并适时对章节知识进行考查。最后,在学生查漏补缺工作的尾期,进行综合知识的考查,并增加考查强度,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检测中弥补知识上的空缺。

六、积极鼓励,增强训练,增加信心

八年级学生在准备会考时,因缺乏类似的大型考试经历,会产生极度焦虑或者没有信心的状态。因而,作为教师,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首先,教师在复习中要对学生多加鼓励。教师的肯定是对学生最好的嘉奖,因而在复习阶段,教师应多以赞扬为主,同时指出学生知识上的不足,让学生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也会积极努力,这也能极大地缓解学生内心的焦躁不安。

其次,多加训练,做好应试准备。地理会考毕竟是考试,因而一定要在平时加强训练,丰富学生的考场体验,使学生能在真正上考场时做到不慌乱。同时,地理会考中是要填写答题卡的,对学生来说,提前训练,能减小考场上涂错、涂乱的几率。

总之,八年级地理会考一方面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心态的考查。因而在会考复习时,学生要做到提高复习效率,抓紧时间查漏补缺,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要树立积极的心态,在考试中不慌不乱。

八年级数学趣味知识竞赛 篇4

一、指导思想

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数学组开展以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数学趣味知识竞赛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推动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的进程。

二、活动目的为了丰富学校校园生活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成果,特举行城南中学八年级数学趣味知识竞赛活动。

三、活动安排

负责人:八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时间:2014年5月14日(周三下午第三节,考试时间:30分钟)考试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赛对象:八年级--每班选拔 10-15 人参加数学试题竞赛。

参加选手名单请各班教数学教师在4月底之前上交。

四、命题原则

命题力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主要以数学谜语形式体现,能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易适中。

五、奖项设置

根据分数的高低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获奖者颁发奖品和奖状。

八年级物理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篇5

组织学科竞赛是适应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求,促进优秀学生成长的重要措施。本次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八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的掌握,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改进物理学习方法,增强物理学习能力,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为确保此次竞赛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竞赛形式:

本次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采取口答的形式。以组为单位,每组六名成员,分成A、B、C三层,每层两名同学,B、C层同学抽取必答题进行回答,C层每名同学回答两道题,每答对一题得5分,回答错误不负分;B层每名同学回答两道题,每答对一题得10分,回答错误不负分;A层同学抽取风险题(可放弃)进行回答,每名同学回答两道题,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负10分。

二、参赛对象:

八年级全体学生,经过初赛,每班选出三组学生进行决赛。

三、内容与范围:

竞赛内容从我校八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基础,以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为重点作为考试内容,对A层同学主要考查知识点的应用,以简答和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对B层同学主要考查知识点的基本运用,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对C层同学主要考查知识点,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四、奖项设置:

经初赛、决赛选出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两组、优秀奖三组,颁发个人物理知识竞赛获奖证书。

五、赛程安排:

1.初赛时间:2013年11月25日进行初赛,确定决赛名单。

决赛时间:2013年12月2日

2.初赛地点:二年一班、二年二班

决赛地区:多媒体教室

八年级地理竞赛 篇6

关键词:新教材,旧教材,教材结构,教材内容

随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依据2011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人教200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以下简称”旧教材”在使用了10年后改版,于2013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以下简称“新教材”)经过审定。对地理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明确内容变化和发展特征,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地理教学。

从教材对比看,新教材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很大变化。以下就新旧地理教科书内容的体系结构、章节内容、人文地理知识、具体内容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新旧教科书体系结构

旧教科书共五章12节,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分3节: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分4节,1.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2.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4.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分2节,1.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2.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分2节,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2.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区。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新教科书共六章14节,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六章北方地区,分4节,1.自然特征与农业;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4.祖国的首都———北京。第七章南方地区,分4节,1.自然特征与农业;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3.“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八章西北地区,分2节,1.自然特征与农业;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第九章青藏地区,分2节,1.自然特征与农业;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从上面对比可以看出,新旧教材的体系结构做了重大调整。旧教材从第一部分内容综合介绍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继而分为省级、省内、跨省区域三个框架分别介绍代表性的区域,知识框架为“总—分”结构,但整个教材的衔接性和章节之间的联系性体现不明显。新教材体系结构更简单明了,全书先介绍我国划分地四大地理区域,继而依次介绍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每一章节内,又将每个区域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综合介绍,再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介绍。大框架为“总—分”,个分区又以“总—分”结构再具体介绍,各区域内部联系紧密。这样的框架体系,更简洁明了,学生更易理解,体现了更强的综合性和区域性。

二、新旧教材章节内容安排比较

从章节来看,新教材对内容进行了增减。删减的内容包括:“新疆、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和长江沿江地带。”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包括“东北三省、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三江源地区”从这几个章节内容对比来看,新教材删减的主要是内容有重叠的部分。如:新教材虽然删减了“新疆”一节,但是在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干旱原因以及人口城市的分布时,也突出了新疆的地理人文特征。新教材删减的“珠江三角洲,长江沿江地带”分别和“港澳地区、长江三角洲”这部分内容有重叠。从新教材新增的内容来看,新增了四大区域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如“东北三省”和“三江源区”分别是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区域。有很强的区域特色。

三、教材具体内容方面的比较

新旧教材在内容设置中,都体现了培养学生地理思维,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全球意识观、环保意识观等内容。但对比看来,新教材也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容方面时代特色明显,资料新颖,与时俱进。如“同城效应”“零关税”“南海争端”等时事材料进入教材内容。

(二)开放性强,热点地理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途径,符合地理学思想的精髓。

例如“在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怎样体现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看法,而且每种看法都有其合理性。

总之,2013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教科书有很多方面都有很好的编排,还有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钻研,最终利用好教材,让学生学好地理,学会地理。

参考文献

[1]张素娟.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对比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05).

[2]熊建新,王志文.新版地理教材中的活动系统分析.现代教育科学,2014(08).

[3]张晓燕.《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进步与缺憾[J].教育科学论坛,2012(06).

八年级地理竞赛 篇7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为依据,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关键词]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地理教材 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119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地理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为依据,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料,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编排。新教材的出现,不得不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它与湘教版旧教材相比,究竟有何变化?下面对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新旧教材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一、 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而且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总—分的传统思维方式,从一般到具体,先介绍中国的产业,包括上一册的中国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内容繁杂,追求面面俱到,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都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度的变化。旧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图注更加清晰,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比如在教材第12页,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观,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更强的说服力。除此之外,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时,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新版教材也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它是“十年磨一剑”的成果,现在又正返回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怀抱着这样的期望,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中学八年级作文题目竞赛800字 篇8

做完家务活儿以后,妈妈笑着提议说:“今天咱们搞个‘家庭知识竞赛’怎么样?”我和爸爸正闲着没事,就爽快地答应了。妈妈说:“答对一题10分,答错一题扣5分。”“ok!”我和爸爸纷纷赞成。

妈妈开始提问了,首先是必答题:“请问,我们家的花生油是什么牌的?”我和爸爸一听,愣了一下。“还有这种问题?”爸爸想了想说,“应该是金龙鱼牌的吧。”“不对,不对!妈妈,是鲁花牌的!”我连忙大叫。妈妈笑着说:“是鲁花牌的!小杰赢了10分,爸爸扣了5分。”

妈妈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家有多少把椅子?”我马上抢答说:“有五把椅子!”爸爸也毫不示弱地说:“有六把椅子!”妈妈摇了摇头说:“是四把椅子,你们都错了。你们都要扣5分。”

几个必答题之后,妈妈开始说抢答题了:“我把拖把放在那了?” 爸爸指了指阳台说:“在那边的阳台上。”“错误。”妈妈画了一个叉。“在厨房里!”我快速地说。“错误。”妈妈再次画了一个叉。我想了想说:“是在门后面吗?”“答对了,就在门后面。”妈妈点了点头,“小杰加10分,总分15分。”

抢答题之后是猜字谜,妈妈说:“请听题!水少还有鱼,打一字。开始!”我很快就想出了答案,写了一个“鲨”,爸爸虽然也写了,但却写了都不认得。妈妈朝我伸出了大拇指说:“儿子答对了,加10分,爸爸扣5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竞赛题 篇9

(一)一、积累运用(27分)

1、楷体字书写(2分)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美好的享受。请你用蓝黑墨水钢笔或蓝黑笔芯圆珠笔书写下列文字,力求写得规范、清晰、美观。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2.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nì()名信去。②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限的宇宙。

③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 hàn()首低眉。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⑤其言兹若人之chóu()乎?

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正确的一组是(2分)()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了外衣,()自己的肌肤筋骨。

A.裸露 脱尽 露出 B.裸露 脱下 裸露 C.裸露 脱下 露出 D.露出 脱尽 裸露 4.根据要求默写。(6分)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格调截然相反。

⑤赞曰: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⑥录毕,走送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5.根据例句,仿写一个与其相同格式的句子。(3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仿句: 6、2005年2月20日下 午,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在温州打工的商丘青年李学生救出一名男孩之后,又去抢救另一名女孩时,被火车撞倒,壮烈牺牲。他的事迹被媒体宣传后,感动了中 国。在腾讯网、温州网等网站

共话“河南英雄感动中国”网页上,网友评论如潮。新浪网也作了专题报道。如果你看到了这个报道,登陆了其中某网站,看到了网友 们的留言,请你对下面选摘的两位网友的留言加以评论并写下你的留言。(4分)新浪网网友:你不再救另一个不就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了吗?你真傻!

温州网网友:每一个生命都是偶然,生命的意义何在,你做了最好的诠释。向你致敬!

你的评论:

你的留言:

7.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请说说“诸葛亮、刘备”是哪部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并写出有关他们的两个成语或典故。(3分)①“诸葛亮、刘备”是 里的人物。

②成语或典故:

8.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献给母亲的歌》。请根据你开展活动的积累,写出与母亲有关的古诗一句和格言两句。(3分)

古诗:

格言:①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17)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段中加横线的词。(3分)

风烟俱净 水皆缥碧 猛浪若奔 鸢飞戾天者 经纶事物者 窥谷忘反

2、理解填空。(3分)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

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4、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2分)

5、翻译句子(4分)

(1)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横柯上蔽,在昼尤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本文有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也有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请分别找出两方面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3)

(1),视觉上的对偶句

(2),听觉上的对偶句

(3),表达效果

(二)雪(18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 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 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 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1、作者写“江南的雪”,是写的眼前的景物,还是回忆中的景物?从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2分)

2、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描写时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3、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又倾注了怎样的情感?(2分)

4、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中。中间用了“但是”一词,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5、作者从来惜墨如金,何况又是散文诗,可是作者却用较多笔墨描写雪罗汉的形象,你怎么理解,请简单谈一谈。(3分)

6从对北方的雪的描述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北方的雪的哪些个性?(2分)

7、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的雪的什么态度?(2分)

8、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不少于80个字(3分)

(三)十一支康乃馨(18分)

记得那个母亲节,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也是我们留在澳洲的最后一年。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妈妈一打康乃馨。我们整整一个月没光顾游戏机室,终于有了小小一笔钱。

下午,当我和弟弟兴冲冲地打算去买礼物时,却发现了一桩糟糕的事情,我把攒的那笔钱给丢了。“我记得是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我惊慌失措地说,弟弟已经快要哭出来了。

我们俩翻遍了上衣口袋,都不见那钱的影子——在我们的计划中,那钱够买一打包装精美的康乃馨和一大块巧克力。所有的希望都断绝之后,我们决定马上上附近的花店去打临时工,在节日里,花店是最需要一些送花的小工的。

休斯太太的花店,就在学校边上。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我和弟弟都相信她会给我们一些帮助的。

老板娘正在忙着招呼顾客。在她身后,全是新鲜的康乃馨,小小的店铺弥漫着一种馨香。

“买花吗?”漂亮的老板娘看见了我们。“素色的康乃馨,送给你们的妈妈。”

“是的,噢——不,我们是想找一份工做,您这儿还缺人手吗?——我们打算用自己挣的钱给妈妈买一份礼物呢。”

“好孩子,你们等一等,就会有活儿干的——哦,瞧——”老板娘从一位先生手中接过扎好的一束花,打上蝴蝶结,附上地址交给我们;接着又有人电话来订花。不一会儿,我和弟弟都有了满满一筐子待送的鲜花;我们把筐子挂在自行车前,骑着车出发了。

“能 不能向收到鲜花的母亲们要一支?”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第一位主顾收到我们送去的鲜花后幸福快乐的样子时,我突然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这个办法一定行,谁不 愿意将幸福与人分享呢?况且我们可以不要小费。”弟弟也说。于是第二位主顾收下鲜花后,我鼓足了勇气说道:“是真的,太太,你要相信我们,我们

就要离开澳 大利亚,爸爸带我们回到中国,可是妈妈有事没法走,这是我们跟妈妈在这里过的最后一个母亲节——你知道我们多想送妈妈一束康乃馨,叫妈妈开心。”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我自己也奇怪,等到这位好心的太太出人意料又如我所愿地递给我一支漂亮的康乃馨时,我红着脸竟不知道该怎样表示感谢。

三个钟头内我们跑了大半个堪伯宁,累得气喘吁吁,却异常兴奋。因为每一位接受礼物的母亲,在听我们的解释之后,都乐意只留下十一支康乃馨,而让我们选取一朵最漂亮的。

桑费尔德区,格林伍治街,72号„„我按着地址按响了门铃。这是最后一位主顾。

开门的是位老太太,披着针织的披肩。一见到我手中的花,就先笑了。

“谢谢!”她接过花,深深地闻了一下,带点骄傲地告诉我们:“我儿子再忙也记得今天这个日子的,我已经有二十七张烫金的收据了。”说着就掏出小费。

“不。”我说,“我只希望你能允许我在这束康乃馨中挑一朵。我只要一朵,可以吗?” “噢,当然,如果你需要的话。”老太太显得很惊讶,“可是,你要它做什么呢?” “送给妈妈。”并说我们已经有十支了,就要实现我们的计划了。

老太太听完我叙述,就从花束中挑出一朵最漂亮的,交给我说:“多好的孩子,快回去吧。我祝福你们的妈妈。”

近傍晚了,我们快乐地回到家,送给妈妈的,也是十一支康乃馨。1.十一支康乃馨是怎么得来的?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3分)

2.为什么每位收到祝福的母亲都乐意让“我们”选一支最漂亮的康乃馨?(3分)

3.请你想象一下,当“妈妈”知道这十一支康乃馨的来历后,她会怎么说。(3分)

4.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文中加点的“漂亮”一词除写花的漂亮外还有没有别的更深的含义?(3分)

5.文中对“我和弟弟”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请各举一例说明。(举出两例即可)(3分)

①()描写。例: ②()描写。例: ③()描写。例:

6.有人说“十一支康乃馨”表达了孩子们对母亲的祝福和爱心,也有人认为它同样表达了母亲们对孩子们的爱。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在文中找出理由说说你的观点。(3分)

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幸福,追求幸福,其实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的身边。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

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是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 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 那也是幸福„„当然,不同的人对幸福也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

请以 “幸福”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可以记述抒情,也可议论。

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略

2、匿、mào、颔、yuān、俦、shí sì sì

3、A

4、①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④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⑤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⑥不敢稍逾约

5.①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色的基调。②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③人生如一局棋,应该多一些主动的出击,少一些消极的龟缩。

6.提示:能否定第一位网友的观点,赞同第二位网友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如从珍惜生命的角度谈赞同第一位网友的观点,没有反对第二位网友的观点的也可适当给分。

7、《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8.古诗: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②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格言: ①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② 世界上有一种最 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二、阅读理解

(一)1、A全、都B、青白色C、飞奔的马D、至E、筹划F、同“返”,返回

2、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清、深、急;高、多、寒(意思对即可)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全文由总到分结构全篇,并由水写到山,由近而远。

5、略

6、(1)(2)略(3)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8、“乱鸣”描绘晓雾消散后禽鸟之乐。以禽鸟之喧闹来反衬山林的幽静

(二)1、作者写“江南的雪”,主要写的是回忆中的景物。这从第一自然段中的“我可记不真切了”可以看出。

2、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却不持久。对江南的雪的感情是在赞 美中流露出些许遗憾。

3、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有着与江南的雪不一样的美丽,这种美是经过磨炼并能保持长久 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的体现。作者更欣赏北方雪的壮美,在孤独中抗争、奋斗、向上,这种张扬的个性与精神正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4、凸现了作者情感的倾向性,引出了为作者所称赞的朔方的雪。

5、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在内容和结构上是联接朔雪之景的桥梁。雪罗汉虽然“洁白”“明艳”,非常优美,但却很快消融。作者更欣赏的还是朔方雪的壮美,那种在苦寒中独立抗争的形象正和作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不屈不挠战斗的形象吻合。6.独立的个性,斗争的激情,献身的精神 7.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对北方的雪的喜爱

8、略(运用描写即可)

(三)1.是我和弟弟送花时不要小费,向十一位收到祝福的母亲说明原因要来的。它们代表了孩子们对母亲的那份爱,也表达了母亲们共同的爱心。

2.因为她们都愿意在母亲节里将自己的快乐与别人分享。3.如:我有这样可爱的孩子,我真幸福!

4.还指文中那些把自己的幸福与人分享的十一位母亲的美好心灵。5.① 语言 略 ② 行动略 ③ 神态 略

6.赞同第一种看法和赞同第二种看法或答兼而有之,只要言之有理均可以。

2016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八 篇10

读我国某河流源区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该河源区地势:

A.东南高,西北低 B.北高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南高北低

2.该地区大气降水主要来自:

A.东南季风 B.西风 C.西南季风 D.东北信风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影响下,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主河系。图2中乙图是甲图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回答3~4题。

3.甲图中河流流量最终减少的河段是:

A.a B.b C.c D.d

4.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对我国未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影响甚大。读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未来走势示意图(图3),回答5~6题。

5.二胎政策的放开,将使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降至8亿人到来的时间约延迟:

A.12年 B.16年 C.20年 D.24年

6.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老龄人口增加 B.用工成本上升

C.环境承载力降低 D.人才外流严重

弃风限电是指风机设备状态正常,但限制风电场发电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风能波动性大,且风电并入国家电网困难。读内蒙古塞罕坝风电场日出力统计曲线图(图4),回答7~9题。

7.塞罕坝风电场日出力:

A.5点至9点出力最小

B.零点至5点出力较大

C.最小为5万千瓦

D.城市居民用电高峰时出力较大

8.我国风能限电集中在:

A.三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经济发达地区

9.在风能限电地区,下列解决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B.利用风电进行海水淡化

C.加大风电装机容量 D.利用风电进行城市供热

地球的磁场强度与方向随时间而改变,图5示意1900年以来北极地区磁极点变化及未来预测位置,磁纬度是相对于磁极点某地的纬度。Kp指数反映了全球整体的地磁活动水平,Kp指数越大对应的极光活动水平越高。图7示意现今全球不同Kp指数下,所能观测到极光边界。读图完成9~11题。

10.1900年以来:

A.磁极点与地理极点重合

B.某地的磁纬度是一个定值

C.磁极点的位置越来越接近北极

D.磁极点移动的速度越来越小

11.下列地区中,最易观察到极光现象的是:

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B.南美洲最南端火地岛

C.中国漠河村

D.美国五大湖地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色列应用高新技术使奶牛养殖业得到健康发展,近年来,规模牛场的发展使以色列在奶牛养殖技术、规范管理、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图7为以色列奶牛养殖场分布图。

材料二:以色列和中国正联手打造一条打通欧亚大陆、连接“地中海—红海”的铁路线,该项目起点是特拉维夫,终点是埃拉特港,长约350千米(图8)。

(1)描述以色列奶牛养殖场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2)简述修建红海—地中海铁路分别对以色列和中国的积极影响。

(3)我国某大型奶业集团拟在以色列投资建设奶牛养殖场和乳品加工厂,你是否赞同,表明态度并陈述理由。

13.(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9为准噶尔盆地地貌及沙漠—黄土分布图,图中黄土为风力堆积地貌。

材料二:春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有的短命植物迅速萌发开花,沙漠里一片草绿花鲜,繁花似锦,把沙漠装点得生机勃勃。

(1)描述黄土的分布规律。

(2)简述图中黄土地貌的成因。

(3)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短期生长的原因。

[选作题]

14.(10分)旅游地理

张家界市1988年因为旅游立市,飞机飞越天门营销事件让张家界名闻天下。张家界旅游发展从1990至2010年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读张家界旅游成长过程图(图10),回答问题。

指出张家界旅游发展两大阶段的分界并简述依据。

1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1为某年8月6日0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的6日至9日台风“梅花”过境造成的降水量预报示意图。

简述台风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危害。

16.(10分)环境保护

图12为我国西部某城市用地布局示意图,该市建立了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简析该市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A 6.B 7.B 8.A 9.D 10.C 11.D

12.(1)空间分布不均,北方多于南方(2分),沿海多于内地(2分) 原因:降水量北多南少,北方草场资源较丰富;沿海地区海运便利,饲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方便;北方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相对较多,市场广阔(6分) (2)对以色列:避免经过苏伊士运河的风险和复杂局面,具有“战略意义”;建成后两港口城市的车程减少,有助于港口城市埃拉特的发展和以色列南部的经济发展(4分) 对中国:促进中国对以色列的投资,有利于拓展海外市场;绕开拥挤的苏伊士运河,有利于中非和中欧贸易发展(4分) (3)不赞成 理由:以色列干旱地区面积广,草场资源缺乏(2分);以色列国土面积小,人口少(2分),市场规模有限(2分) 或赞成 理由:以色列有消费牛奶习惯,且距欧洲近,市场广阔(2分);养殖和加工技术先进(2分);随着红海—地中海铁路建设,海陆交通将更加便利(2分)。

13.(1)黄土主要分布在沙漠主导风向下风方向(2分);盆地南缘的山前冲洪积扇、阶地等地貌面上(4分) (2)来自西部和北部的西北风和东北风风力强劲(2分),受山地阻挡,风力减弱(2分),将携带的粉尘堆积在沙湾一带,形成黄土堆积地貌(2分) (3)沙漠周边山地冬季有较多积雪(2分),春季融雪后,沙漠中水分较多(2分),沙漠特有植物迅速萌发开花(2分),但随着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2分),水分条件变差,植物枯萎死去(2分)。

14.第一阶段为1990~1999年,旅游人次缓慢增长(2分);第二阶段为1999年以来,旅游人次迅速增长(2分) 依据:1999年后第三产业急剧提升,第二产业迅速下降,旅游人次迅速上升(6分)。

15.形成过程:在(低纬度)热带海面,大量海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低气压中心(2分);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转,流入空气形成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热带气旋)(2分);热带气旋逐渐发展、强大,形成台风(2分) 危害:大风摧毁船只、造成人员伤亡;暴雨造成洪涝;风暴潮引起海水入侵等(任答两点得4分)。

八年级地理会考 篇11

位置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美洲、北美洲之间。

面积

南北长约15900千米,东西宽度约19900千米,面积16624.1万平方千米(不包括属海)。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占地球总面积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深和岛屿、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范围

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东经147度),东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西经68度),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印度洋,总轮廓近似圆形。

深度

平均深度为4187.8米(不包括属海),深度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内,深达11,033米,是目前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点。

总结:太平洋是在地球早期形成的巨大撞击盆地。但在漫长的地史时期中,它经历了多次的改造。

盆地

盆地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变得弯曲或产生了断裂就会使有些部分的岩石隆起,有些部分下降。

许多盆地在形成以后还曾经被海水或湖水淹没过,像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都遭遇了这样的经历。后来,随着地壳的不断抬升,加上泥沙的淤积,盆地内部的海、湖慢慢地退却干涸,只剩下一些河水或小溪了。但是,那些曾经存在过的海、湖河流中,曾经生活过的大量生物死亡以后被埋入淤泥中,就会成为形成石油、煤炭的物质基础,这就是科学家们非常关注盆地研究的重要原因。盆地中的岩石沉积大多相对比较完整而连续,生活在那里的动物、植物死后也比较容易保存成化石,所以盆地也是古生物学家们寻找化石的好去处。

还有一些盆地,主要是由地表外力,比如风力、雨水等破坏作用而形成的。河流沿着地表岩石比较软弱的地方向下侵蚀、切割形成各种不同大小的河谷盆地。在我国西北部广大干旱地区,风力特别强,把地表的沙石吹走以后,形成了碟状的风蚀盆地。甘肃、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的一些盆地就是这样形成的。

另外,在一些地下有石灰岩发育的地区,常年流动的地下水会使那里的岩石溶解,引起地表的岩石塌陷,也会形成盆地,地质学家们把这类成因的盆地称为岩溶盆地。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和广西等地就有很多这种类型的盆地。

地幔

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是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前者由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发现,后者由美籍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于19发现。

1914年B.古登堡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测定地核的深度为2900千米,比现代精密测量的结果只差15千米。因此,地核-地幔边界又称古登堡不连续面。

探测地幔的最有力的工具是监测来自世界各地的地震波。地震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地震波:P波(纵波)和S波(横波)。这两种波都是穿越地球内部的体波,它们分别对应于地震波通过岩石时产生的物理特性,纵波与声波相似,就是传播方向与波动方向在同一水平线上,速度比横波快。横波与抖动的绳子产生的波形相似,即横波通过时岩石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像光波一样,当穿越不同密度的岩石边界时,地震波也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利用这些特性,我们就可以对地球内部成像。

我们用于探测地幔的方法足以与医生检查病人的超声波照影媲美。经过一个世纪对地震数据的收集,我们已经有能力制作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幔图。

3月,科学家利用近地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成像技术,绘制出了地球深部核幔边界构造的高解析度三维图像。这次绘图使用了世界各地1000多个地震台站记录的数千次地震的数据。这些数据使科学家能够分辨有关核幔边界构造的细节,这些构造反映出复杂的下地幔结构,这是先前从未见过的,也是第一次估计出核幔边界附近的温度大约为3700℃。

上一篇: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下一篇:旅游区总体规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