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精选9篇)

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篇1

一、突出主体,享受思考的快乐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改的春风已吹拂了好几年,但我们的老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显得过于权威。这个权威表现在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无视学生的生长点,一味地将预设进行到底。一位老师在执教《买木雕的少年》一课时,在进行词语教学时,她精心地将文中的“名不虚传、爱不释手、语无伦次”排列在一起。以“名不虚传”为例,试图传授抓住词语中的后部分重点字“不虚传”进行理解,从而理解整个词语的方法。由于学生对“名不虚传”中的重点字:“虚”不理解,因此,他们就是很难理解“不虚传”,只是一味地进行猜测。猜到最后,学生一脸的晦涩,因为他们的猜测和老师的预设存在距离,得到的竟是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到最后,老师不得不告诉学生“不虚传”就是没有编造地传的意思。不知是哪位教育家说过,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儿童的这种心理尤为强烈。在上述案例中,虽然学生思考了,但思考带来的却是否定,而没有丝毫成功的快乐。如果这样的课堂长此以往,学生依然爱思考,那才怪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当然,在课堂教学中,猜测也是必要的,但案例中的教师如果机智地改变预先的设计,一旦发现学生对“不虚传”很难理解时,就应该先让学生借助字典理解“虚”在词中的意思。有了字典老师的帮助,我想孩子们就能轻松地理解“虚”的意思。然后,教师再请学生汇报他们的学习结果。这会儿,一大班的孩子肯定都知道“虚”的意思了,从而理解整个词语意思就不用老师的相扶也能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天真的学生以为自己竟能独立学习了,这将是一种多大的学习快乐呀!教师也能就这样灵动地交给学生“抓住词语中的重点字”理解词语的方法,这真是一举两得。这样的教学岂不是更有意义?

二、充分预习,铺设思考的平台

在农村执教的我,常常碰到一些课堂不思考的学生,追溯其缘由,主要在于课前没有做到充分预习。自信是成功之母。一个没有预习的孩子哪来那么多学习的自信?

奥苏贝尔认为:在设计课程时,最重要的是要时刻记住:“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只有当学生把课程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试想一下,一个没有预习课文的孩子,在学习新知时,储存在他们大脑深处的要学习的文本的内容是那样地少之又少。如果这时候,你叫他思考文本中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可想而知,那要付出多几倍的课堂等待的时间呀!在我们的课堂上,不可能为了照顾就那么几个“懒惰“的孩子,而视一大部分的学生于不顾。我们要做的只能是牺牲少数。长期以往,这一少数就成了真正的牺牲品了。因此,为了让思考”有话可讲”,又具意义,学生非预习不可。有了预习的铺垫,思考就有了一定的平台。

三、丰富阅读,开掘思考的源泉

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篇2

一、身边素材取之不竭

在阅读《病榻杂记》前, 笔者曾多次猜想, 国宝级文学泰斗的文字, 应该不是我们能轻易读懂的, 内容也应该是极不平常的。所以备好诸多工具书后才敢坐下来准备“攻坚”。哪曾想, 季老的文字如同一汪清泉般明澈, 绝对“大众化”。特别是该书开篇“我的小学和中学”这部分内容, 竟然是“平常”到似乎毫无讲究, 仅以罗列清单般对自己学生时代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素描:校舍的模样, 街边花生米的价格, 国文竞赛的题目, 校长的训导词, 热血青年打群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季老用了较大篇幅回忆了教过自己的老师, 不论学科, 不论执教时间长短, 这么多的老师, 季老大多都能连名带姓地展示在文字中, 令人叫绝。就是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 读起来却特别有味道:一个求学时期的季羡林站立在我们面前, 有生活的背景, 有情感, 有脾气, 有缺点, 是个活脱脱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读者, 笔者的心灵为之一震。一个近百岁的老人, 居然如此尊师重道。笔者自信, 我教的孩子们应该不会逊色吧, 平时可没少和他们灌输这些道理啊。于是, 一个灵感随着阅读产生。笔者设计了一道作文题《我的老师》, 请即将毕业的孩子也以“记流水账”的方式, 回忆小学阶段的老师, 要求尽量写出全名。原以为孩子们应该游刃有余, 毕竟他们还在校, 毕竟他们最多不过12岁。然而, 看看下面这个孩子的文章, 你在伤感之余也会发现问题了。

回忆我的老师

六年二班陈慧凌

六年级:语文:何捷, 数学:张德强, 英语:吴维清, 体育:刘志勇, 音乐:张萍, 思品:叶艳, 美术:陈宗新;五年级:语文:何捷, 数学:高雪琴, 英语:吴维清, 体育:刘志勇, 音乐:张萍, 思品:李……一年级:语文:杨……, 数学:朱……

看了上面的名单, 你可能觉得奇怪。不过稍过几分钟你应该猜出来了吧?对!这是一份从小到大教过我的老师的名单。可惜, 有的老师我只能勉强地说出姓, 名字已经被省略号代替, 表示我只知有其人, 不知其名。其中三、四年级的老师我忘记的最多, 不要说姓名, 连老师的面容也几乎忘得一干二净, 这让我很惭愧。

其实, 这是何捷老师的一次测试, 他说要看看我们这些毕业班的孩子对老师的情谊如何。很明显, 我失败了。何老师看了我的作文后说:“你们还不如一个90多岁的老人呢。他是谁?季羡林先生。”原来, 何捷老师的这篇作文创意来源于他最近阅读的“国宝级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新作——《病榻杂记》。季先生回忆到自己的学生时代, 回忆起自己的每一个老师时, 却是那样的清晰。季老将每一位老师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教物理的、有教化学的……总之, 一个不落地“点名”。对比之后我才发现, 他对老师的尊敬可是“来真的”。还有更可笑的呢, 我们的何老师教了我们四年了, 可是还有人在这次的测试中将他的名字——“何捷”写成超级女生的“何洁”。如果我是何老师, 我会感到心疼, 以及无奈, 既然大家都是老朋友了, 连老朋友的名字都会写错, 谁能不失望呢?

我想, 从现在起, 应该还是可以做些什么的吧?从明天起, 熟记每一个老师的名字, 让爱无微不至吧。

注意, 这不是个案。在62人的班级中, 能完整写下教师姓名的仅有2人。很多孩子连笔者的名字也写错。要知道, 笔者已经连续执教该班四年之久。笔者不禁联想起闽派语文领军人孙绍振教授讲的一个教学案例。他让孩子写熟悉的10元纸币, 孩子观察后, 孙教授将纸币收起。孩子们一下笔就犯难, 甚至忘记了正反各是什么图案, 更不要说花边、底纹、字体等细节了, 之前的观察形同虚设。这些案例正折射出无话可写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熟悉素材的忽视。都说作文源于生活, 可孩子们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生活”之中, 大有“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之感。他们对身边的一切已经熟悉到厌倦的程度了。他们开始失去观察的兴趣, 失去有意识记忆的热情, 自然也失去了写的需要。作文在他们眼中仅是一道特别烦人的作业罢了。此时, 我们会期待靠教师的“教”来扭转乾坤。但现实是很多教师也感到同样迷茫, 虽然大家对罗丹的话“生活处处充满美, 只不过需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早已经了然于胸, 但实践起来仍然无奈。面对每周一篇的作文指导, 感觉自己也在“炒冷饭”, 频频抛出类似《难忘的回忆》《激动人心的一刻》等大而空泛的题目出来。恕笔者做个极不恰当的比喻, 这就像丢一根早已经啃过多次的骨头, 强制让孩子再好好吮吸一番, 能有味道吗?

何必舍近求远呢?鲜活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每一处景, 每一个物, 每一件事, 都可以常写常新, 关键在于你要有“心”:有一颗爱心, 作者有了爱, 写作对象才会变得可爱;有一颗细心, 能够化整为零, 关注每一个细节;有一颗耐心, 正所谓日久生情, 一而再, 再而三地关注, 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熟悉的事物都是那么陌生;一颗求变的童心, 从不同的切入口观察所得必定不同。在用心对待身边事上, 《病榻杂记》给我们启发, 季老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二、玩和写作不矛盾

季羡林在回忆中提到了几个让他终生难忘的事件:看捆猪, 九月九庙会, 看马市, 看戏, 偷看小说, 和老师“造反”, 看蝗灾, 打群架, 毕业筹款……这些事件均不是发生在课堂上的, 是他在课余玩闹中经历并留存于心, 最后发展到终生不忘的。这些事件一旦入文, 就成了最特别的内容。看来, 玩和写作不矛盾, 文章要吸引读者, 还有赖于作者在玩中积累的素材。翻翻身边的作文, 凡是和玩有关的都特别有童趣, 像是真正出自孩子之手。请看一篇玩出来的作文, 这是无法在课堂上“教”出来的。

勾勾草

四年二班刘琪瑶

勾勾草是我妈妈童年时代的一种玩具, 今天, 我们也来玩斗勾勾草。

我们各自摘了一株勾勾草, 仔细看起来。我发现勾勾草的茎是上绿下红, 茎上还长有一些细小的毛, 再仔细一看, 勾勾草竟都是三瓣, 每一瓣都像一个爱心, 都是绿色的。

怎么玩勾勾草呢?这也得需要加工一下。首先, 把嫩红的茎轻轻一折, 然后里面会露出一段细丝, 把里面露出的细丝慢慢地、轻轻地往下拉, 拉到接近叶片时即可。整个过程要小心, 最后扯掉剩下的绿茎, 这样就完工了。勾勾草制作好后, 就可以玩了。玩法是:用自已做好的勾勾草和别人斗, 钩住别人的草, 往自己这边拉, 谁把对方的草拉断, 谁就赢。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我和军翔斗, 因为前几个人和她斗, 全都败下阵来。由于紧张, 我和军翔的草一直勾都没勾住。后来, 我们都像个有经验的老手, 屏息凝视地望着对方的草。隔了一会儿, 我们几乎在同一时刻勾住对方, 往自己这边用力拉, 我们僵持了不久, 我闭上眼睛想:一定要赢啊!只听“啪”的一声, 我那弱不禁风的“小兵勾草”和那已领先占上风的霸王草一比, 还是断了, 我以失败告终。

勾勾草真好玩, 难怪妈妈小时候也喜欢玩它!

历史上玩出名堂的不少, 他们在玩的时候没有过多约束, 更没有因当头棒喝而变得循规蹈矩。我们的责任心有时大得过头了, 一看到孩子在玩闹, 就斥责其“不务正业”, 特别是那些写作有障碍的孩子, 我们常训斥他们:就懂得玩, 多花些时间在作文上, 也不至于写得这么差。其实, 不仅仅是他们, 就连那些你眼中的好孩子也应该多玩、多体验。这不仅有益于写作, 而且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其实, 玩得充分了, 经历丰富了, 文章内容自然精彩。在《故乡》中, 像鲁迅初见闰土时, 闰土口中的月下刺猹, 夏夜看瓜, 海边拾贝, 冬季捕鸟等新奇事, 哪一件不令身在四角天空里的鲁迅感到羡慕无比。倘若这两个孩子同时参与写作, 文章谁优谁劣呢?当然, 这是极可爱的假设, 毕竟闰土大字不识一个。可今天的那些因缺乏素材而难以下笔的孩子们, 他们不存在识字、写字的困难, 他们需要的不是写作知识的灌输, 而是“有米可炊”。与其一味约束、监督、灌输知识, 不如让他们在儿童天生就擅长的游戏中去发现新的素材, 去丰富自己。

三、阅读“闲书”有益无害

季羡林在回忆中, 多次提及童年时看的“闲书”。他直言不讳地说《红楼梦》《西游记》一类的“高级”书当时得不到, 也看不懂。特别爱看的是《彭公案》《施公案》《七侠五义》《济公传》《封神榜》等一类的“闲书”。要知道在那个年代, “闲书”就是低级趣味的代表, 是被师长们明令禁止的。可季先生认为阅读这些书有益无害, 反倒是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垫了些底子。季羡林后来成为翻译学界的权威, 完整翻译了7部难度极高的印度诗文《罗摩衍那》, 季老笑称这都和他年幼时爱“啃硬骨头”, 看那些难懂却很有意思的“闲书”有关。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这已成为共识, 可是我们对这一观点的认识非常片面, 这直接导致孩子们阅读的基础不牢, 写起来当然蹩脚。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我们常向孩子推荐我们认为有益的书目, 一般以名著、古籍经典、学习指导丛书为主。敢问推荐的老师们, 这些书籍您都看过吗, 看得懂吗?即便世人都说好, 它适合孩子吗?鲁迅就曾委婉地推辞为青年推荐书目, 他说不想把自己没看过的书让青年去啃。他还非常反对青年相信《文章作法》一类的书籍。可见, 推荐是很有讲究的, 更何况教师的推荐一般带有强制性, 那些孩子们自觉喜欢的“闲书”根本就不可能在推荐之列。当我们发现孩子们所阅非“推”时, 往往予以喝斥或没收。这种推荐, 其实是一种限制。

第二, 我们在孩子的阅读积累上急功近利, 喜好迅速看到成效。很多教师让孩子做“采蜜集”。从积累的角度看, 确实有益。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在作文中要看到新近采集到的好词好句, 要使文章立刻“美起来”, 这采来之“蜜”就毫无“甜头”了。许多教师喜欢说:你的书都看到哪去了, 怎么作文还是写得这样差?殊不知阅读积累好比中药温补, 怎能立竿见影?

第三, 让孩子爱上读书, 养成阅读习惯, 我们的方法很单一, 除了要求外只剩下批评。其实, 这也是一件慢功细活, 讲究些艺术性。大家不妨从小事做起:每天为孩子朗读20分钟;在班级里宣扬读书之好, 以集体带动个人;定期开个阅读交流会, 分享阅读心得;不管他读什么, 让读成为习惯……做这些事, 您还得有包容的智慧, 允许孩子在和同伴的交流中找到自己的差距, 不要横加干涉。

季羡林的童年是幸运的, 他读了自己喜欢读的书。虽然这些书在常人看来是不雅的,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今后选择读高雅的书, 写出让世人叹服的著作。可见, 要想让孩子有话可写, 广泛的阅读积累是有效保障之一。如果每一个孩子在童年时代都能像季羡林一样, 尽情地读到自己喜欢读的书, 你还会愁他无话可写吗?

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篇3

参加2013年重庆市高考作文评卷,无数的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这些人物的材料直接照搬上考场(才不管它跟本次作文主题有没有关联呢?),然后在结尾来个霸道无理的“强点题”,这便完成了800字的作文。这样的“套作”之作,少有学生自己的情感、思考的元素,更可悲的是在千篇一律的大形势下,他们也并没有尝到甜头,拿到好的分数。

一、面对如此强大的“套作”潮流,不得不思考,到底得有多么强大的力量,才能使得成千上万的高考考生这么义无反顾地陷入“感动中国人物”门里

观念引领行为。 学生的如此行为直接反映先生们的观念,可能真还有很多老师以为,只要采用当年感动中国人物的材料,就会在阅卷老师那里博取好印象。殊不知,高考阅卷场对于作文材料的最根本的第一要求是:恰当准确。感动中国的材料不是不可用,前提是要与题目吻合,否则再新鲜的材料也是牛头对马嘴。更何况千篇一律地地被引用,阅卷老师看过数十遍、数百遍,早有些败胃了,何来的好感?

惰性害死猫。因为学生“有备而来”,拿到作文题目之后,自然要去捡现成,便不肯给自己重新思考,重新选择的机会了。试想,学生在准确理解作文题旨的基础上,冷静地思考,哪怕是痛苦的几分钟,未尝不能找到更恰当更好的材料。

缺乏分解提取材料细节的能力。正如前文所说,感动中国人物里肯定是有很适合于本次高考作文的材料,但是很多考生只是把自己熟悉的内容——事先准备好的材料——照搬上试卷,而不能分解过滤材料,不会从中提取与主题相契合的细节,从而最终沦为照搬和套作。

二 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使用材料时,能够远离套作,实现自由自主的创作

大力宣传高考作文阅卷标准,改变传统观念。高考作文阅卷场主张先定类,再给分。

阅卷场将考生作文分为五类。“一类(56——60):扣题,脉络清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亮点;二类(49——55):扣题,脉络清楚,有一个亮点;三类(43——48):扣题,脉络清楚,但泛泛而谈,找不出亮点;四类(36——42)扣题、脉络清楚出了问题;五类(36分以下):跑题,偏题。”

仔细阅读此标准,你会发觉标准制定者旨在倡导学生真实自由创作,期待学生个性之作。凡是满足了脉络清楚和扣题准确这两个要求之后,只要有一两个属于自己的亮点便可以得高分。如果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熟知此标准,相信他们就不会再盲从迷信于李白杜甫,以及“感动中国”,而给自己自由创作的机会了。

让学生真正有备而来。 不要让学生们在最后三个月才开始准备作文素材,而是让他们有三年的时间来储备。从高一开始,便让学生准备素材本,精心记录自己生活中、阅读中真正有感动有感触的素材。充分利用早读、语文课,让学生多读书,多背诵古文诗词。相信三年积累下来,在高考考场上学生便可游刃有余地选择素材,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而真正有所悟的东西去写。

训练学生分解、提取材料细节的能力。只有训练学生具备此能力,他们才不会照搬材料。如何训练,才能使得学生合理利用材料,而不是照搬和套作呢?利用好每次的课文阅读,要求学生自己做好课文的分段分层工作。分出层次,概括出每层的大意。这些工作都交给学生来做,这就是在让他们做分解和概括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老师也可以给出话题,就以课文为素材,训练他们提炼其中的细节,去服务于话题。如此,学生或许就能对材料进行创作,而不是套作了。

三 远离套作之后,如何才能使得考生真实自由之作受到高考阅卷老师的青睐呢

(1)学生应让自己的作文真正“生动”起来。学生要能熟练掌握“立象”这种思维方式,让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例如你想要表达“个体不代表全体”这个意思时,你可以使用“立象”思维:一棵树不能代表森林。例如你在表达“人需要依靠”时,你可以使用“立象思维”:没有庙宇,心就会流浪;没有给心擎一把伞,灵魂就会被打湿。所谓的“立象”思维,就是借助形象、借助意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张晓风的《遇》这篇文章,便是对“立象”思维的一个很好诠释。且看她的开头部分: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睢鸠,——于是有了诗。

黄帝遇见磁石,蒙恬初识羊毛,立刻有了对物的惊叹和对物的深情。

牛郎遇见织女,留下的是一场恻恻然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米开朗基罗在浑炖未凿的大理石中预先遇见了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从此就不一样了。

就不一样了,我渴望生命里的种种遇合,某本书里有一句话,等我去读、去拍案。田间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惊识。山风与发,冷泉与舌,流云与眼,松涛与耳,他们等着,在神秘的时间的两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刹——一旦相遇,就不一样了,永远不一样了。

我因而渴望遇合,不管是怎样的情节,我一直在等待着种种发生。

人生的栈道上,我是个赶路人,却总是忍不住贪看山色。生命里既有这么多值得伫足的事,相形之下,会不会误了宿头,也就不是那样重要的事了。 ”

所以,“立象”是语文最基本的模式,也是使作文生动形象的最有效的方式。

(2)考生应让自己的作文“深刻”起来。学生应掌握以小见大、由表及里、比较、探究因果等思维模式,并能在自己的作文中灵活应用。例如《郭沫若的成绩单》就很好地使用了以小见大、比较这两种思维方式。

“四川乐山郭沫若故居保存着两张郭沫若的成绩报告单。一张系嘉定府官立中学堂于宣统元年五月二十八日所发,郭沫若时年16岁,读完了中学二年级。成绩单上的成绩是:修身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5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图画35,地理92,体操85。

另一张成绩单为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所发。郭沫若当时18岁,读完了该校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成绩是:试验80,品行73,作文90,习字69,国文88,英语98,地理75,代数92,几何97,植物80,图画67,体操60。

从两张成绩单上的成绩看,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优等生。第一张成绩单平均成绩79分,包括国文、图画在内的3门功课不及格,最差的仅35分。第二张成绩单上。图画、习字的成绩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如幾何、代数、生理等反而高。

不过,郭沫若后来终究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成了诗人、书法家。令那些信奉“从小看到老”者大跌眼镜。

本文先将郭沫若的理科文科成绩相比较,得出郭沫若理科成绩不错的结论。接下来又将郭沫若的处境与当代学子的处境做比较,以小见大,引发对当代教育的思考。

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篇4

——学生网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引发的思考

案例主题:

本案例研究的主题是:通过对个别学生沉迷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的使用网络资源,切实有效的通过网络文明和网络建设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促进作用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

案例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时随身必备“大三件”即:电脑、手机、mp3(mp4),而进入学校后,很多同学流连于学校附近的网吧,“通宵上网”现在在我院也普遍存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合理运用网络不但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对专业课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则会打乱自身的作息时间、打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更有甚者可能面临留级、退学。由此可见引导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和主要内容,对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问题事件:

靳XX,2008级工程测量与技术学生,大一上学期控制测量等三门课不及格。

王XX,2008级工程测量与技术学生,大一上学期公路概论等三门课不及格。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

在他们大一第二学期一开学我找了以上两名同学谈话,发现他们出现如此多门不及格科目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由于沉迷网络游戏所致,而且这两名同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当我问他们不及格的科目考了

多少时,两人都不知道,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考了多少分根本就不在乎。为了帮助他们摆脱网瘾,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他们进行了分析和要求:

以上两名同学一个来自农村,一个虽是来自城市但父母均为下岗工人,两人的家庭条件都很困难。通过谈话我发现他们两人虽然对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在乎,但当谈及我院的学籍处理制度时,两人却都表现的很紧张,他们感觉如果因考试不及格留级或退学而不能顺利毕业,将无颜面对为了自己上学而辛苦挣钱的父母,只是目前关于上网一方面他们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每当他们想到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是否能毕业时,心里会更加觉得恐慌,从而借助更加频繁的上网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抓住了他们“孝敬父母”的心理,我从一个朋友的角度和他们仔细分析了一个农村家庭和一个下岗工人家庭要供一个大学生是何等的不易,而这样家庭的父母对自己孩子望子成龙的那种期盼通常是高于其他家庭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大学的学习,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说到动情之处我发现这两名学生潸然泪下,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给他们制订了相应的计划:

1、重点关注这两个同学。我安排了他们班级和宿舍的学生干部,让学生干部重点关注这两个同学,如再发现这两个同学沉迷网络,则马上给我打电话。

2、要求他们借一套测量仪器,然后利用周末时间在校园进行测量实训,一方面转移他们注意力;另一方面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

3、我找了他们所在班级的体育委员,让他们每到周末就带动这两个同学去打篮球,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他们和班内同学的交流,同时将他们的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体育运动上来。

4、加强对这两同学的检查,如果发现这两个同学上课时间不在教室或夜不归宿,则找两个同学谈话。

谈话结束后,我一般每周都会找他们简短的了解一下情况,通过

几周的努力,这两名同学的情况都有所改观,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加了不少,加上有我和学生干部的监督和同学的帮助,他们在随后时间里不仅解掉了对网络的迷恋,而且学习成绩逐渐上升,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再没有出现过挂科现象,王XX同学还在大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获得了三等奖学金。现在两位同学已经上单位顶岗实习一年了,而且据了解两个同学在单位表现都很优秀。

分析与启示:

现在大学生上网是一种普遍现象,除了像以上两名同学那样的上网者,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宿舍或教室利用自己的电脑玩游戏、看电影,而利用电脑查阅资料则只占了很少一部分时间,因此我有了以下的分析:

1、大学生接触网络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对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一个好的引导。平时在我们的班会中,或者在和同学的聊天中,要给同学有这样一种导向:适度的玩游戏看电影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是我们学习之余放松的一种方式,但绝对不可以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娱乐当中,要分清主次,学生应当以学业为主,利用电脑多查阅资料,多浏览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是对我们自身素质提高的一种良好手段。

2、经常和学生进行谈心,了解学生本人及他周边同学的思想动向。如果发现有同学经常在宿舍上网玩游戏一定要及早对其进行引导,对于有网瘾者要给予帮助。

3、成立宿舍文明公约。要求宿舍同学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形成一种浓郁的学习气氛,杜绝在宿舍内长时间玩游戏、看电影。

4、以班级为单位经常组织一些积极上进的活动,如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模拟招聘等,一方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一方面适度的降低了他们上网的时间。

网络带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可怕的。网络给我们假象:都是虚拟的,都是假的,因此没有风险没有责任。但另一方面,当这些看似

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篇5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考。可见数学思考弥散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贯穿于数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只有在有效的数学思考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获得思考方法,建立数学思想,从而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数学思考的具体任务,也是数学思考的有效载体。《体积与容积》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了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思考的具体任务、作为数学思考的有效载体。我在教学《体积与容积》这课时,精心设计了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引发学生数学思考,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下面谈一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在问题情境中引发学生数学思考

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进行数学思考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所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如:在《体积与容积》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出示一个土豆和一个芋头(肉眼不能分辨它们的大小),让学生比较大小。在学生发现用“观察的方法”不能准确比较时,我及时提问:“有什么方法能准确比较出这两个物体的大小?”从而引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进行搜索的数学思考: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称重量:谁重谁大”,还是“排水法:用同样大的量杯装入同样多的水,分别放入土豆和芋头,水面上升高的量杯中的物体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为下面选择最合理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作充分的准备。在学生动手实验后,教师抓住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追问:“水面为什么会上升?”“水面上升的部分为什么不同?”引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产生数学思考:“水面会上升是因为土豆和芋头都占有水的空间”,“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那是因为土豆和芋头占有的空间不一样有大有小”。从而亲身感受“物体占有空间”“物体占有空间有大有小”。使“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真正体现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让学生理解体积的实际含义,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容积的概念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杯子和一个饮料瓶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两个容器谁容纳的水多?”在学生观察得出饮料瓶所容纳的水多时,继续追问:“瓶子所容纳的水多,指的是所容纳的水的什么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对比与辨析的数学思考:“饮料瓶所容纳的水多,就是饮料瓶所容纳的水的体积大。”从而实现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目标——理解容积的实际含义,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住容积念。由上可见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有效途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下,学生会去主动地进行数学思考,不断变换思维的角度,不断的深入思考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才有利于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认识更深刻,理解更深入。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二、在动手实践中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之前会进行实践方法筛选的数学思考、合理安排实践步骤的数学思考、实践中搜集有用数学信息的数学思考、实践后得到什么结论的数学思考等等。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动手实践,引发学生进行有序的数学思考又是至关重要的。如本节课我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先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准确比较出土豆和芋头谁大?在交流中选择最合理最可操作的实验方法——排水法;在合理选择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明确分三步:①在同样大的量杯中装入同样多的水,而且水不能太多,②分别把土豆和芋头放入水中③观察有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你看到了哪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进行动手实践;最后分析现象理解体积的实际含义,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进行有序的数学思考、选择策略的对比数学思考、确定实践步骤的统筹数学思考、分析现象的数学思考、归纳整理形成结论的数学思考„„明白动手实践进行实验的方法分四步:首先选择实验的策略,其次明确实验的步骤,然后动手实验,最后得出实验的结论。让学生不仅掌握了本次实验所要理解的体积的实际含义,也学会了如何动手实践进行实验。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三、在“错觉”中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数学教学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当有一个错误的见解后,正因为这种错误点燃了其他同学思维的火花,使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教师需要炼就一双慧眼,敏于捕捉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思维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有意给学生创造“错觉”,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思考、求知、探索。体积和容积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如何引导学生区别这两个概念,让学生真正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是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有意利用学生的“错觉”(体积大的容器,容积也一定大。)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课件出示两个体积一大一小的有盖水箱,让学生猜一猜谁的容积大?”由于学生受已有认知水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猜体积大的容器容积肯定大。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引发学生进行对比辨析的数学思考:体积一大一小的两个容器,容积的大小不确定,因为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从而引发学生在对比辨析中明白,容积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容积的大小只能看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的大小。让学生真正区分体积与容积,真正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引发的思考作文 篇6

漫画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天,两个小学生——小明和小红结伴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忽然,小红发现,路旁垃圾箱外有许多没投进箱里的垃圾,严重影响了城市卫生。小红赶忙上前一步,一边清理一边叫着发愣的小明过去帮忙。可小明似乎想到了什么,向路边的桌椅跑去。。。。。垃圾清理完了,小明却手拿一张纸,粘在了垃圾箱上,哦,原来纸上写着:文明——只差一步。是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管理好自己手中的垃圾,不让它“跑”到公路或路边,不就不需要环卫工人日夜辛劳了吗?

近日有个报道,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有很多难以清除的口香糖渣,环卫工人每天都要用钻头钻,用铲子铲,才能勉强把它消灭。为了维护首都的形象,为了清除“可恶”的口香糖渣,环卫工人每天要弯大约一千三百多次腰。。。。。

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篇7

进入21世纪以来, 全球的科技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更新换代。创新是企业持久发展的动力, 企业未来成功的关键必须不断创新 (王宗鱼, 2005) 。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 只有不断的改变, 不断及时优化企业的发展路径, 才能实现可持续的持久发展 (叶陈毅, 唐国平, 2001) 。企业在激烈竞争过程中想要避免被淘汰, 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历久弥新。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改变, 企业的发展模式必须适应时代的潮流才能避免故步自封 (田国立, 2014) 。所以, 从时代发展的需求来看, 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矛盾是如何能够在新时代仍然能够一直持续发展下去。本文通过分析商业巨头雅虎企业的失败来进一步厘清成功企业倒下的原因, 为类似企业的发展改革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意见。

二、案例背景简析

雅虎企业是在1995年成立的, 创立之初, 雅虎的主要功能只是对分级目录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 这样能够使杂乱无序的资源变得更加有层次和逻辑性,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节约大量搜索和整理的时间。随后雅虎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 建立了搜素引擎、电子邮箱、即时通讯、网页广告等于一体的生态系统, 覆盖人们生活的诸多领域, 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门户网站。创立一年多后, 雅虎就登录了纳斯达克, 仅当天股价就上涨154%。2010年1月, 雅虎的市值曾达到1280亿美元。雅虎企业是世界上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 开创了互联网免费模式, 即内容免费, 广告收费。雅虎从创立到辉煌的顶峰成就, 代表的就是互联网初步形成的存在。但最终却在2016年被通讯巨头Verizon收购了。

三、“雅虎之殇”的过程分析

曾经的互联网巨头, 当年的雅虎“帝国”却没能守住自己的江山, 没有实现从优秀卓越到企业长青的转变。

(一) 在1997年, 斯坦福大学的两个学生建立了一个“Back Rub (网络爬虫) ”的研究项目, 想要以100万美元卖给雅虎, 这就是谷歌的雏形。但高冷的雅虎却无动于衷, 到2002年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开始认真考虑收购谷歌, 才发现已经买不起了。今天, 谷歌的市值达到了5000亿美元。

(二) 在2006年, 雅虎企业准备收购Facebook。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投资者几乎同意了这个交易。但是当时正值Facebook的内忧外困阶段, 雅虎便趁火打劫, 起初的报价为10亿美元, 但是在最后关头雅虎却将报价降到了8.5亿美元, 倍感羞辱的扎克伯格, 在董事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撕烂雅虎递交的协议书。过了几个月, 雅虎又提出10亿美元甚至更高的收购价, 被Facebook拒绝。现在Facebook的市值是3000亿美元了。

(三) 在2008年2月1日, 微软开出450亿美元的高价, 溢价60%, 向雅虎抛出橄榄枝, 希望通过两者的联姻, 打破谷歌在搜索和在线广告市场的垄断地位。雅虎却认为报价大大低估了雅虎的市值。3个月后, 微软为了极力促成与雅虎的联姻, 在原来的报价基础之上又增加了50亿美元, 不过依旧被后者拒之门外。其实微软当初对雅虎的收购业务是一直被业界人士所认同的, 认为此举将是雅虎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但是雅虎并未吸取教训, 导致又一次错过了幸运的机遇。从此, 雅虎便失去了“主角光环”, 逐步走向了衰落。

(四) 在2016年7月25日, 美国通讯巨头Verizon宣布以48.3亿美元收购了雅虎。对于雅虎在巅峰时刻的市价而言, 以这样的一个零头价格被收购, 代表了雅虎企业最终失败的结局。

四、“雅虎之殇”的原因分析

(一) 产业方向迷失

虽然没有把握住搜索引擎的发展机会,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发展机遇。雅虎致命的做法是在电商、视频、社交网络、游戏、微博等兴起的时代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 导致其地位日益边缘化。2012年, “硅谷女神”玛丽莎·梅耶尔出任雅虎CEO, 先后收购了50多家公司, 这些被收购公司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 包括社交网站、轻博客、视频、游戏、电话会议系统等领域。但是, 雅虎企业在收购了这些公司后, 并未积极整合资源进行优势互补, 很多被收购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行业被无故关停了, 导致雅虎企业丢失了诸多领域的突破机会。

(二) 大公司病上身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 雅虎官僚作风日盛, 造成组织资源的大量浪费。迄今为止, 互联网领域最成功的公司基本都是创始人主导, 唯独雅虎是职业经理人主导。另外, 雅虎在22年换7任CEO, 最长的任期6年, 短的仅4个月而已。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 雅虎却在管理层频繁的变动与更迭中, 摩擦内耗、左右摇摆, 与其他互联网巨头的差距越来越大, 逐步地衰退。

(三) 短期利益作祟

任何企业建立的组织必须能够持久适应数代领导和多个产品生命周期。雅虎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 满足于现有的状况, 只知道一味的“报时”却没有真正的“造钟”, 导致雅虎不能连续性持久发展。

五、“雅虎之殇”带来的启示

(一) 要明确身份定位

没有身份定位, 就只能在生死边缘挣扎。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一书中提到过一个很实用的观点:企业需要占领消费者心智阶梯中的某一级, 才能让消费者做决策时第一个想到你。过去20年间, 雅虎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 始终没有能够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没有明确的身份, 也意味着没有明确的核心业务和商业模式, 也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以门户网站起家的雅虎, 却没有专注成为最权威的门户网站;没有维护和拓展品牌大客户资源;与谷歌竞争, 却没有做成搜索界的领头老大。雅虎始终没有属于自己的定位, 始终在科技公司与媒体公司之间不停摇摆。雅虎企业没有真正巩固起自己的发展方向, 就不会有真正的努力方向, 选择好再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二) 要汲取前车之鉴

对于雅虎而言, 机会一直是存在的。市场一直非常偏爱雅虎, 把很多好机会单单留给了它, 可作为“全球访问量第一”的最大网站, 雅虎却一次又一次傲娇地把送上门来的机会拒之千里。如果说雅虎当初对于谷歌的请求并购是一次高傲的失误:雅虎以互联网起家, 目光却忽视了搜索领域的未来, 拒绝了谷歌。那么, 对于后来微软的置之不理, 可谓是被自身的聪明姿态所耽误了:对于一个正常的个人或者企业, 在发生了一个因为自身原因导致的重要失误后, 都会进行认真的分析, 避免今后同样或类似情况的发生, 前车之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然而雅虎却依旧发生了相同的失误, 并未着眼于历史的教训。

(三) 要勇于担当责任

发展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雅虎虽然后期收购了很多企业, 涉及行业也丰富, 却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虽然追求本企业的自由发展, 关闭了收购企业的一些基础行业, 使得被收购企业无法进行正常运作, 没有对被收购企业承担起母公司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 最终无疑会错失信任。

六、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雅虎企业的兴衰过程, 结合现有理论和实践经验,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 企业的领导人和企业的自身素质必须真正拥有自己的核心观 (王唤明, 2008) 。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 一味的追寻和模仿可能在初级阶段取得快速的发展, 甚至可以超过追随的目标。但是, 如果没有自己真正的核心观, 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创造和竞争力, 就无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紧跟正确的方向。只有具备属于自己层次的责任意识, 以自身素质引导核心观, 才有强有力的组织动力。

(二) 环境会因为各种原因不断改变, 但天道持久发展却是一直不变的, 必须因变制变才能改善固有的劣性 (孔颖颖, 2014) 。无论是什么行业, 只有不断的改变, 不断迎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不断改造升级, 不满足于现有阶段的成就, 发展具有更高水平的技术和产品, 才能在激烈的环境中伫立。

(三) 虽然说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是十分艰难的, 但是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思路努力总会有所成绩。企业建立起来之后如何能够可持续的长久发展下去, 是一个企业无论在任何阶段都不能忽视的关键问题。无论企业是处于低谷还是发展的鼎盛时期, 危机意识是不可忽略的, 居安思危是任何企业发展过程都不能忽视的 (段俊平, 2015) 。因为潜在的威胁和不可确定的因素随时可能发生。时刻意识到目前的状况水平, 用危机意识提醒自己才能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宗鱼.创新是中小企业持久发展的动力[J].江苏商论, 2005 (04) .

[2]田国立.保持百年大行基业长青[J].中国金融, 2014 (05) .

由学生暴力引发的教育思考 篇8

每有学生无视课堂的情况,任课教师总会负责地暂停上课进程,或者暗示,或者明示违纪学生。性格急躁的教师可能会使用批评性的语言去阻止学生违纪,而在众多同学面前受到点名“待遇”的学生肯定会不甘示弱地与老师争辩以挽回面子。这样,一场师生间的语言冲突就产生了。

首先,教师应该放下“唯我独尊”的姿态,主动把孩子叫到办公室,请他把刚才的事情经过复述一遍。这个过程非常必要,教师可以通过这个举动让学生消除心里的过结,而且仔细聆听,教师也可以辨别出该生的个性,然后根据他个性的特点进行谈话教育。教师可以诚恳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讲给学生,让他能体会到老师的真诚和尊重,尊重是顺利交流的基石。

老师对学生的爱,必须以尊重为前提。爱学生,就要相信他,尊重他,以合理的方式教育他。有道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每个学生发展的起点不同、发展的优势不同,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与特长,让每个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去关爱他们,了解他们,用真诚与爱心去跟他们沟通,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对他们的爱一定要真诚,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用真诚打动他们,他们才会为你打开心扉。无论怎样交谈,想得到好的教育效果,前提是我们必须对学生投入感情,从心里热爱学生,才能走进学生多姿多彩的心灵。记得有位哲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恰恰被赋予是神圣的职业。

批评要讲目的:批评的目的是启发觉悟,不是为了伤人自尊心,不是为了解气。语言要有分量但不伤人,求效果而不是求痛快。批评要讲态度:要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少发脾气,避免粗暴。批评要讲说理:通过分析,肯定其合理的成分和积极的因素,要联系时间、地点、条件作具体的分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批评要讲方法:有的需含蓄一些,有的需个别谈心,有的则非当众指出不可,有的要通知家长配合,有的则不通知家长为宜。批评要讲谨慎:该处分的处分,但处分的决定最好不要在火头上做出,要冷一冷,待大家冷静下来,把感情的成分排除后再做决定,处分达到教育的目的即可。

批评后要注意观察改正情况,发现微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这样,有批评有表扬,才能做到是非分明,奖惩得当,树立正气。

总之,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深深地铭刻在学生心中,可以给学生带来永留心中的温馨,也可以给学生带来深藏心底的伤痕,做一名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工作影响的不只是学生的一时,更有可能是学生的一生。

习武引发的思考 篇9

透过为期不长的戳脚翻子拳练习,更多的是透过洪志田师父的言传身教,我逐渐对中国武术产生了不一样的认识。更多地,在习武的基础之上,我开始思考并重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自幼喜欢历史和军事,对世界各地的军事史和兵器都有广泛的兴趣。在阅读外国战争史时,我不时会发现一件武器的发明、一种战术的使用很可能会左右战争的胜负。于是,我开始对武器的演变产生了兴趣。从古希腊的青铜剑到百年战争的英国长弓,从文艺复兴中的德国双手剑到拿破仑战争的滑膛枪,透过武器的演变整个欧洲的起落兴衰生动的展此刻我的眼前。透过武器的进步,我进一步了解了欧洲甲胄的进化,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社会生产和文化的发展。能够说,武器让我了解了这个世界。

但是,反观中国,我却很难获得这样的学习机会。也许是因为宣传的需要,我们的历史书中充斥的是“人民”而非“技艺”的力量。我很难梳理出中国的兵器演化,更难明白过去的人是如何使用它们战斗的。而所谓的十八般兵器,在各个时期本身就有各自的含义,加上当今武术中多为套路表演,实在让人怀疑这些兵器的实战好处。

我练习日本剑道的时候,我的师兄鲍立斯曾向我展示了一种名叫双手代的中国兵器。它那中国抗日大刀的外形让我产生了怀疑,难道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兵器,它是否真的拥有实战价值?在第一次见到双手代大约半年后,我最后有幸在洪志田师父的指导下学习操练这一纯正的中国兵器。在师父的讲解和演示中,我惊讶地发现双手代的使用是如此的灵活而实用。双手代刃与柄等长,柄在手中能够如棍棒一般灵活把握,而刃既能够突刺亦能够劈砍。在防御中刀背能够拦住对方的攻击,而柄亦可随时上挑辅助。在看似简单却充满实战好处的套路中,我第一次认识到中国古代兵器在战场上的价值。当然,师父不光了解双手代,他对各式各样的兵器都用他独到的研究和理解。在和他交谈的过程中,我过去肤浅的认识开始逐渐改变,开始从中国特有的兵器中慢慢了解中国古人所具有的智慧。

随着练习戳脚翻子的不断深入,不光是兵器,我还透过武术的学习方法开始发现和理解中国文化思维。经过长期的西式教育,我已经习惯了西方人极有条理的逻辑思维。在大学学习生物学期间,我们要从人体中找到一个器官,从器官中提取细胞,再提取细胞中的DNA进行检测。西方的科学是如此的系统、完备,它透过层层梳理的方式将一切已知的事物清清楚楚地摆放在所有人面前。不论问谁,只要这个答案是已知的,那么到达这个答案的途径也都是绝对清楚明了的。

刚开始学习戳脚翻子时,我也总是用西方式的思维去思考、理解。比如,在开始学习易筋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问这样的动作对不对,这样的感觉对不对,每次呼吸需要多长时间等等。我期望透过将这个练习拆分为细节,再一点点拼凑学习。师父一开始会为我做出基本的解释,但是随后他更多的是强调自身的体会。师父总是说,每个人练同样的东西体会是不一样的。随着不断坚持的练习,我发现师父所说的是正确的。虽然练习的是相同的东西,所使用的方法也一致,在不同的身体上方法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些师兄在练习后会大汗淋漓,而我则会感觉浑身酸痛,而最后获得的效果都不尽相同。中国传统的学习思路和西方有很大差别。西方人的知识是将路修到完美,让你没有任何疑问地到达知识的顶尖,再去透过实验科学的方法探索未知。而中国人的学习方法似乎是给你一个大致的方向,在学习的道路上允许你试错、体验。而在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走错时,你会突然发现目的地就在脚下。中国的传统思维和西方的逻辑思维有许多区别,各有优点。我想,透过中国武术的学习和体认,我能从中获得西方教育体系中所缺乏的智慧。

而在了解武术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这一中国传统技艺发展的问题。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武术并不能像日本的剑道、西方的击剑一样发展成竞技体育。而武术自身的实战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但是,在我学习戳脚翻子的过程中,师父时不时地会显露出他过人的技击技巧,总是让我吃惊不已。显然,在师父那个年代,武术不光是好看的套路表演,更是强调实战的防卫术。而戳脚翻子更是防卫术中的佼佼者。

上一篇:“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学习心得下一篇:夸男人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