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说课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愁》说课(精选8篇)

《乡愁》说课 篇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乡愁》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所选的四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

同时《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初一学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学习这首诗,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会与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余光中自称《乡愁》具有“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又根据现代诗歌的特点,本诗的教学重点为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美。而教学难点则是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决定花两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第一课时重在文本解读,在听说读品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第二课时是拓展与实践,让学生了解古今不同作家就乡愁这一主题写的不同风格与类型的诗文,还有学生自身对诗的解读与拓充。这次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设计。

二、说教法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欣赏法、诵读法、发现法、联想法。

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联想法: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三、说学法

古人云: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本诗则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美”。我将结合教学中的四大模块,听读、朗读、品味、迁移,指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力争能通过这四个环节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

1、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就采用在课前3分钟播放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同时介绍相关有关的时政,营造氛围。

设计意图:播放一方面结合时政,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情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歌曲《乡愁四韵》是根据余光中《乡愁四韵》所谱的曲子,播放这首曲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乡愁》的印象。通过音画结合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情。

2、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所以我将在教学本课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经历及其作品。总结主题:乡愁。

(二)诗歌赏析

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环节与学法相对应

即: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

第一个环节:美美地听——引人入胜

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听美好的诗能让我们陶醉。播放配乐诗朗诵《乡愁》,让学生仔细地聆听。这时我将带领学生进入诗中美妙的境界。第一遍听,要求学生感受诗中的真情,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第二遍听,要求学生注意听朗诵的技巧。

第二个环节:美美地读——声情并茂(本节的教授重点)

诵读诗歌更是高雅之事,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也能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火花。我们只有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艺术殿堂。

1、试读、范读。

组织学生自我朗读,注意要融入情感,然后播放范读课件,比较学生朗读与示范朗读的区别。教师总结:吟咏诗文,关键是一个“情”字。顺势指出诵读诗歌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教师再示范朗读。

2、教读、学读。教师从以上五个方面教读,指导学生在诗中标记节奏、重音、语调等。然后学生学读。

(一)教师教读:

①感情基调:全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情感,因此感情应是忧郁深沉。不过诗人在作诗时将前三节与第四节的情感做了逐渐升华的处理,所以在处理朗读情感时,应由浅入深,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却又有丝丝甜蜜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情感由较平淡逐渐转为深沉。

②语速: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所选择的语速应该是稍慢且舒缓。③节奏的划分:以第三节为例。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④轻重音的处理:能够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需要强调,轻读和重读都是一种强调。以第三节为例,“矮矮”一词轻读。“坟墓”承载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这种思念是厚重的,“矮矮”一词轻读,正是与之形成对比,更衬托出乡愁的厚重。诗中另三个叠词“小小”、“窄窄”、“浅浅”也应用这种方法处理。⑤语调的升降:诗中“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头”“那头”出现四次,处理升降调时要看各节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以第三节为例,诗人在这节中表达了母亲去世,再也看不到母亲的哀痛之情,所以“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要

读出这种距离来。“母亲在里头”应读降调,往下读,要沉痛。要突出这种强烈的距离反差,“我在外头”则要用升调,语气要激烈些。

(二)学生学读:

一读:先把感情读出来。

二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三读:在二读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注意自己的表情、肢体语言,争取读得更美。

第三个环节:美美地品——评头论足

品诗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就像品茶,关键要品出“味”来。诗歌有其特有的韵味,也可以说就是诗歌中的“美”,从诗的结构、情感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发现贯穿诗歌的线索、感人的形象、感情的跌宕,从而感受诗歌的美。

1、诗文寻美,教师示例。

品茶要品味。品诗,关键要品出一个“美”字来。余光中的《乡愁》具有多方面的“美”。我们就一起来从诗文中“寻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 ,例如。”

教师先示范一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2、学生发言,教师评点。(从整体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3、教师小结,归纳整理。(学生听记,形成一个“板块式积累”)例如:从思想感情上

美在表情达意时人称的不断变化上。例如:母亲——新娘——母亲——大陆。美在每节诗都是一幅凄美的图画上。例如:两地书——新婚别——坟前泪——分裂愁。

美在主题的逐步深化、最后升华上。例如:思母之情——爱妻之情——丧母之痛——爱国之情(感情线索)。

小结:《乡愁》一诗中最可人的是第一节,最迷人的是第二节,最感人的是第三节,最惊人的是第四节。“可人”在于有母亲可依可恋;“迷人”在于有新娘可

思可愁,那愁是绮丽的;“感人”在于丧母之痛乃切肤之痛;“惊人”在于最后一段将全篇升华,愁系祖国,着笔惊人。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让学生自主地发现“美”、阐释“美”。品读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的过程。整个过程,学生是主体,而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感受的学习者。品读的过程是师生共同体悟情感的过程,也是在为下一个环节——诵读做情感上的准备。

第四个环节:美美地说——挥洒诗情

在读诗的过程中,学生和诗人的心灵进行了沟通,我们读懂了余光中那殷殷赤子情怀。诗言志,让学生用形象的语言,选定意象,以“乡愁是„„”的句式写一段有诗意的话,写诗即抒写情感,徐徐道来,不必刻意雕琢,只需表达出你想家的感情。

1、选择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作者为表达观点,抒发情感所借助的事物。简而言之,就是作者的情感载体。此时指导学生再次回归诗文,寻找诗人的情感载体。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绪。所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例如,月亮,“月圆人团圆”,所以月亮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我们可以将怀念家园、亲人的情思寄托于明月,把“乡愁”比作是月亮。

2、创作诗歌:

写诗,全在一个“诚”字。余光中抱一颗赤诚之心,向世人倾诉了他的乡愁。乡愁也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感,以“乡愁是„„”的句式、模仿《乡愁》一诗的结构,创作一首诗歌。

范例:乡愁是天边那弯残月,远在千山万水之外,又近在咫尺眼前,牵着我的心,模糊了你的眼。

设计意图:即兴作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正是一笔宝贵的语文资源。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被诗歌升华时,要适时地抓住学生的感情火花,让

学生有倾诉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不必刻意雕琢,纯任自然,这样诗也就水到渠成地出来了。

(三)深情朗读,课堂小结

设计理念: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为了检验全体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定目标的完成情况,从内容、语言、音韵等方面引导,鼓励学生对课文作小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最后再以朗读结束课堂。

(四)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下节课课前背诵比赛。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让学生自愿而又欢快地背诵诗歌,同时掌握如何完整地背诵诗歌。

在语音、感情、流畅度上下功夫。

2、课后搜集古今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歌,准备下节课共同探讨。

3、选取课文中任选一节诗,发挥想象,给它补充情节,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散文。注意要突出原诗的感情——乡愁,可借助景物描写来渲染。想象情节应紧扣邮票、船票等。准备下节课共同赏析。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课文,并给学生以优美的享受。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

板书设计: 乡愁

托物寄情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个人故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 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 普遍家国之思

六、说课结语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对于它的内涵绝非一两节课能够讲尽。考虑到这些我决定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推荐给学生选做。

1、习作园。请以大陆小诗人的身份写一首呼唤台湾归来的诗。

2、收藏室。收集有关乡愁的诗词、散文、小说。收集有关台湾地理概貌、风土人情、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乡愁》说课 篇2

《乡愁》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一、说教材

(一)对教材的理解

《乡愁》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是一个现代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像,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的感情。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动人的一曲,因为他抒写的不是一般的游子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年代由于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泊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层层推进,生动形象地抒发了乡关之思,故国之恋。全诗构思精巧,复沓手法以及叠音词的运用更增添了诗的音韵美。

(二)目标的设定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欣赏、分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特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本诗运用独创的诗歌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创设情景导入,激发情感,营造气氛。

2、诵读法。

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读。“三分诗七分读”,教学中,教师采用配乐朗读,学生练读,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蕴。

3、写作训练法。

本诗中的四个形象组成了四幅不同的画面,通过想景悟情,让学生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从而将飘渺抽象难以捕捉的乡思愁绪变得具体可感。

三、说学法。

1、诵读法。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歌内容,领悟诗歌的主题。即诵读——想象——悟情。

2、想景悟情法。学会展开想象与联想,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同时播放《天净沙·秋思》的画面,《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导入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一首秋思,道出了多少游子凄凉断肠的乡愁,是啊,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无论你走得多远,但总犹如风筝一样,有一根用眷眷爱心织成的线紧紧握在母亲手中。你的根是在故园的井土之中,故园暂不能还,便滋生了那宝马香车也载不了的乡愁!乡愁啊乡愁,你是什么摸样?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想起你总是心惊魄动,总是泪水涟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板书),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如烟如雾的乡愁世界。(声画结合,目的是塑造氛围让学生尽快的入情入境。)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要求:感受诗的感情基调,体会诗中蕴涵的感情。

2、生试读一遍,让生指出在朗读此诗时应把握的朗读技巧。

展示朗读要求:1、读出节奏 2、读出重音 语速(舒缓),语调(深沉),感情(真挚),节奏(多停顿,不宜读长句),

播放《乡愁》视频朗读。让学生自由练读2-3遍,抽查个读,师简评。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停顿,重音。

(三)解读诗歌。

1、想景捂情。

过渡语: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乡愁本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在本诗中作者用什么事物来形象写出。学生讨论回答: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创设意象是诗歌中经常用到的创作手法,抓住诗作中的意象来感悟诗歌是诗歌学习的一种方法,那么如何来感悟呢?展示:

诗是精当含蓄的艺术,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这四项事物上,要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更应该透过这些形象的事物来想象在何时、在何地、何人在做什么事,这样特定的氛围中流露出怎么的情感。请同学们就其中一节进行想象,从而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就第一小节,“邮票”作了个展开想象的范例。展示:

邮票,可以想象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但是路途遥远隔着万水千山不能回到她的身边。只有在昏黄的灯下把这份依恋和思念倾注在信笺间,再小心翼翼地贴上这小小的邮票。因为只有它可让自己的心儿飞越万水千山,李白是“我寄愁心于明月”,小作者只能“唯寄愁心于邮票”。他仿佛又想到离家时妈妈送他到小村 外,关心的话儿说不完,那温馨的春风多像母亲慈祥的爱抚,那三月的阳光多像母亲眷眷的爱心,那风中依依的柳条多像母亲那不舍的深情。真是邮票小小,深情依依。

下面大家展示想象,仿照范例也行,自由发挥也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也行,三两个同学完成也可以,把你的想象倾注于笔端。写过之后,让学生前后互评,推举写的好的在全班朗读。

2、归纳四种乡愁,展示: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对妻子的依恋: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对母亲的追念: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对故土的眷恋。

3、最后一小节与前三小节在情感的抒发上有什么不同和联系?

余光中 乡愁 说课稿 篇3

《乡愁》的意境是美的,没得忧郁而庄重,仿佛一丝苦苦的芬芳,那芬芳来自一支残荷。

一、说教材

《乡愁》是人教版初二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诗歌,本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欣赏诗歌凝练的语言。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盼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四大板块,即“美美地听—— 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指导学生通过“听读、诵读、品味、迁移”四个环节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根据新课标及单元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停顿、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会、欣赏诗歌中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把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爱国之情。余光中自称“乡愁具有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的现实感”。

诗歌教学重在朗读,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读和写是学生最为必要的学习方法”因此,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停顿、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读诗必须包含感情才能生动感人。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并且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听诗而不喜欢读诗,因此,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意境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组织教学

情境教学法: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人境始于亲”作者胸中的境界具体表现在文章,文学作品的言语情景之中,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在本课通过观看宋楚瑜在湘潭祭祖的录象片段,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

诵读法:这是本文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 诗歌教学重点应在读上下功夫,本文我采取教师范读、男、女间读、指名读、自由朗读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中品、读中悟、读中感。

三、说学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联想想象法:在语文学习中,联想和想象是最活跃的创造性因素。本文要求学生学会展开想象与联想,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并学会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诗歌。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比较分析能力,我又引入了比较法。让学生比较席慕容的《乡愁》与余光中的《乡愁》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四、说资源

整合了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的教学设计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网上的习题精选、媒体资源。有机地融入到我的教学之中,从而优化了我的教学设计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就播放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湘潭祭祖的录象片段,让学生观看,营造氛围。(设计意图: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认知积极性。通过音画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爱国之情,欣赏乡愁之美。) 2、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所以我将在教学本课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经历及其作品。

(二)诗歌赏析

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所以我将用课件展示提示学法 即: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

第一个环节:美美地听

播放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中下载的配乐诗《乡愁》让学生仔细聆听。

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听美好的诗能让我们陶醉。这时我将带领学生进入诗中美妙的境界。第一遍听,要求学生感受诗中的真情,第二遍听,要求学生注意听朗诵的技巧。

第二个环节:美美地读

《乡愁》说课 篇4

林珊,女,壮族,广西凌云人,1984年5月生,大学本科学历,7月参加工作,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共平塘乡宣传统战委员。

【林姗 - 另一种乡愁】

作词:谷村新司 作曲:谷村新司

--------

没有哭泣的那一种滋味

那种使人刻骨铭心的乡愁

如果深深经历那种感受

才会明白为何?满心头

啊……只要独处

日升日落 许多感触

啊……那种滋味

澎湃飞舞 怎么倾诉

那云和树

不要遮断那故乡的道路

我虽没有哭

只愿那云和路

----

闭上眼睛的那一种滋味

那种使人刻骨铭心的乡愁

就在眼前不断的难过

睁开眼睛它又?满心头

啊……只要独处

日升日落 许多感触

啊……那种滋味

澎湃飞舞 怎么倾诉

那云和树

不要遮断那故乡的道路

我虽没有哭

只愿那云和路

----

啊……只要独处

日升日落 许多感触

啊……那种滋味

澎湃飞舞 怎么倾诉

那云和树

不要遮断那故乡的道路

我虽没有哭

只愿那云和路

----

我虽没有哭

只愿那云和路

乡愁一等奖 篇5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乡愁》)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根据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谱曲改编的。他写的《乡愁》让他红遍了海峡两岸,享誉华人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乡愁》,去感受诗人那浓浓的情思,去体会这首诗的独特魅力。(板书:乡愁余光中)

二、一唱三叹诉乡愁

请大家齐声朗读一遍.想想 诗中哪些离别触动了他的乡愁?他的乡愁具体指什么?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初步感受到余光中先生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 生:用深沉的语调,舒缓的语速来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遍,感受诗人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余光中的《乡愁》?

师提醒:注意“这头和那头”,“啊”读作“ya”。这几个字的读音可以在课本上批注一下。指导学生放慢语速。

师:这两个同学越读越越有感觉,„„读诗就应当透过文字读出其中所蕴涵的感情。虽然这首诗只有四个小节,短短的十六行,但是,我们读的时候会发现,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结构相似,有些句子重复------师:这就是我们曾经在《诗经》学过的重章叠句,这样的句式表现诗人反复咏唱和缠绵无尽的感情。

师:下面我们分角色来朗读,第一组读第一小节,第二组读第二小节,第三组读第三小节,全班读第四小节。让我们用声音来传达出不同人生阶段的四种感情

师:从刚才的朗读中,我们还发现了什么顺序?

师:是的,诗人是按时间顺来写的,诗人一生的乡愁就浓缩在这四个时间里了。随着时间的变化作者思乡的情绪越来越浓,越来越厚。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乡愁的情感逐渐变浓、变重、变强,最后由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情。前面三小节写的是过去的的乡愁,那么与现在的乡愁是什么关系呢?

生说:诗人由小家到大家,前面三小节个人的故乡之思是为了衬托他的思想爱国之情。

三、巧借意向诉乡愁

师:同学们,乡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诗文中又是通过哪些独特的词语来抒发这种感情的呢?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不同时期的浓浓的乡愁。师:我们把诗歌中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事物称作“意象”。(板书:意象)

师:这四个意象分别表达了他对母亲、新娘、母亲和大陆的感情。请四个同学来分别读一读这四小节。

师:在他们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人生不同阶段那浓浓的乡愁。这其中最沉痛最感人的乡愁出现在第三小节,让我们来读一读,品一品其中深沉的感情。(生齐读)师:这个小节的结尾和其他三小节在用词上有一个变化,同学们发现了没有? 生2:这个小节和其他小节不同的是把“这头”、“那头”换成了“外头”、“里头”。师:那“外头”和“里头”的距离有多远呢? 生:

师:“生死两隔的距离”,让我们想象一下,母亲在矮矮的坟墓里静静地长眠,外面站着泣不成声的诗人。我想这世界上最痛苦的滋味,最遥远的距离,最永久的悔恨,莫过于这样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了。

我们课前都认真聆听了由毛阿敏演唱的《乡愁》。大家或许不知道,当时毛阿敏在录这首歌时,录了两次都没有成功,原因是每当她唱到“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时就痛哭不止,没办法往下录。当时毛阿敏的母亲刚去世不久,她唱到此处,感同身受,情不能自已,所以不得不停下来。我们应该从这个幕后故事中明白: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设身处地地体察、品味语言,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真正读懂一首诗。

那么我们怎么通过“外头”和“里头”这两个词语,把母子阴阳两隔的悲痛情感读出来呢?请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把握好。

师:这位学生读得很动情,效果非常好,说明她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而这正是品味现代诗歌需要达到的境界。老师建议大家在读这两句的时候把语速放缓,读出停顿,想象着诗人在墓前慢慢回忆母子共处时光的情景,重读“我”、“母亲”、“里头”,把“外”和“里”拖长,把作者心头的沉痛之感表达出来。

(生齐读)

师:我们在读这一小节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读出一个“呵”。这个小小的语气词,通过这个“呵”,我们可以想象出诗人放电影般追念自己和母亲共处时的温暖,还有母亲去世后的无限唏嘘、黯然神伤的悲凉。朗读时,可以先吸一口气,再把它慢慢吐出来,谁来试一试。(生读)

师:这位同学对诗歌停顿、节奏、重音、语气的处理不错,从她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先生对母亲啼血般的爱。那么是怎样的人生经历让她对母亲怀着如此炽烈的深情呢?

余光中的重大人生经历。

1928年,10月21日(重阳节)生于南京。

1937年,9岁,日寇的铁蹄践踏南京,他随着母亲逃亡,辗转苏州、上海,经香港、越南、昆明到重庆。1947年,19岁,考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

1958年,30岁,赴美国进修。这一年,他的母亲孙秀君女士在台北去世。

1971年,43岁,在台北写出《乡愁》。此时,他已离开大陆满20年,而母亲也已经去世13年了。

1992年,64岁,离开大陆已经整整43年后第一次访问北京,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余光中最最挚爱的母亲,不仅给予他生命,更在那战火纷飞的年月用自己瘦小的身躯悉心呵护孩子的成长。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这位母亲还千方百计地支持他求学。

如今,孩子功成名就,想要尽心竭力地报答亲恩,可母亲就在那矮矮的坟墓里头再也听不到孩子的呼唤了。此情此景,怎能不让先生痛断肝肠呢?带着“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永远的悔,诗人余光中写了很多诗来怀念他的母亲。老师找了两首诗,让我们朗读一下,用心去感受诗人这种乡愁的沉痛。(播放配乐,教师读《天国地府》生读《今生今世》。)

师:通过刚才我们对诗歌第三节的反复深入的品读,大家都感悟到“坟墓”一词中浓浓的深情。其实“邮票”、“船票”、“海峡”这三个意向也包含着深情,因为诗歌就是借助意向来表达感情的。

三、妙用叠词诉乡愁

师:那么除了借助,作者还使用了哪些独特的词语来表达他浓浓的乡愁呢? 生:“小小的”等

师:这几个词在形式上有一个重复,这就叫做——叠词。(板书:叠词)

师:我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诗经》,大量运用叠词,为什么要运用叠词呢?我们来做个比较,男读左边,女读右边。

乡愁是一枚小邮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船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坟墓—— 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湾浅海峡——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师:比较一下,为什么用叠词? 生:用叠词比一个字读起来声音拖长啦!

师:一个字,又叠了同一个字,读起来声音自然要拖长,而乡愁的深情也就随着声音的拖长变得绵延、弥漫开来了。我们慢慢地来读这些叠词,就仿佛聆听着诗人内心的叹息,悠远、绵长,有独特的味道。

生:运用叠词,感情变深,加重了。生:第三声的字叠起来

师:上声字叠起来,就会让人回环曲折,低回婉转,恰恰把作者作者那种百转千回,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表达出来。

师:一层叠一层,层层叠叠,乡愁自然随着感情的叠加变浓加重,下面我们就重点来品味第四小节。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这头,这浅浅的海峡到底有多浅呢?

补充:台湾海峡长38千米,宽19千米,平均深度100米,这么深的海峡却说“浅浅的”,矛盾吗?

生:“浅浅”的海峡反衬出乡愁之深,对祖国的眷恋之深。)

师:海峡是浅浅的,可是它却成了诗人返回大陆看一看的巨大阻隔。“浅浅”这个词恰好表达出作者有家不能回的沉痛感。1949年离开大陆,1972年写这首诗,23年不能踏入故土一步,那种感觉,那种滋味,向谁倾诉,又有谁能体会得到呢?在这个时候让我们一起把第四节再读一遍。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海峡浅浅,乡愁深深;坟墓矮矮,乡愁高高;船票窄窄,乡愁宽宽;邮票小小,乡愁大大。这其实就是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板书以小见大)

师:这四个简简单单的叠词,把诗人乡愁的浓重,绵长和百转不回表达出来,难怪有人说余光中是听觉的诗,音乐的诗。

还有哪些词语触动了你的心灵? 预设三

还有对诗中的词有新的发现? 生:一枚、一张等

师:诗人选择这独特的数量词,把大世界,大情感融于方寸之间以“一枚”等之小,反衬了内心深处乡愁之重。

------------总结拓展

通过刚才的反复品读,我们发现从“邮票”这些饱蘸深情的意向,到“矮矮”那些低回婉转的叠词,从“小时候”“长大后”这浓缩悲欢离合的漂泊人生,再到“外头”“里头” 之间遥不可及的生死距离。这些独特的词语无不寄托了诗人那血浓于水的的乡愁深情。乡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作者却能巧借意向,妙用叠词,以小见大,一唱三叹,化抽象为具体,让这首诗风靡全球。

余光中说:“我庆幸自己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的《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过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在心中。”“如果乡愁只是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现实无法穿越,但诗歌是自由的。他在诗歌里写那段历史,那段文化,写自己的回家梦,这里,老师另找了他的一首诗。(链接《春天,遂想起》)

乡愁杂文随笔 篇6

有一种孤寂,独自牵着瘦马,迎着夕阳西下的残辉,行走在小石子铺就的古道,看小桥流水人家。

有一种落寞,塞下营房,寒夜风声,一个人迎着朔风,听着羌笛悠悠,睡不着,望着万里之外家的方向,浊酒一杯。

有一种花落,抛家傍路,落红难缀,细看来,点点皆是离人泪。

这不是孤寂、落寞、花落,是乡愁,是生生不息、古往今来悸动在游子灵魂中对故土的留恋与牵绊;是如同叶子对树的眷恋,无法割舍、不容忘却;是“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泪眼婆娑。

对于家庭观念极强的华夏儿女,“家国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都是第一位的,午夜梦回时,“梦里不知身是客”、“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颠沛流离、故国难顾的苦闷,对故国的那份情感自然成了他们一个难以打开的“心结”。故乡是一种牵绊,是一种的眷恋,更是心的呐喊,这样魂回梦转的,又何止是只有这样的他们呢?

余光中先生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邮票,对现代游子,已经太陌生遥远了。家乡的影子,在照片的传递中倍感情切;妈妈的美味,会随着快递小弟的脚步送到千里之外的游子手中,在每一餐中,咀嚼着对妈妈的思念。最喜欢北石先生的《乡愁》:“我的乡愁,牵着风筝的线。离乡越远,思念越长;我的乡愁,是心中珍藏的酒,离乡越久,味道越醇厚。”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栏杆拍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愁,是夜深人静时,点亮天空的一轮圆月,不管再黑的夜空,远的距离,也阻隔不断那一片银辉的撒下—“千里共婵娟”;乡愁,是隔不断的山水,即使有再高山峰,有再远的路途,也阻挡不住穿越游子回望的目光;只要是离家的游子,都满怀着对家乡的期待。想着这么久没回家,隔壁大叔家的小狗是不是已经长大;幼时种下的枣树是不是已经枝繁叶茂、红果累累了;墙角的梅花是否还有暗香扑鼻的美景。

《乡愁》评课稿 篇7

——《乡愁》评课稿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余光中先生以民谣的歌调,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具体的物象,把绵绵的乡愁、无限的愁思注于笔端,把乡愁的产生,乡愁的无奈,巧借“距离”表现出来,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王老师的《乡愁》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以读为主,以读促思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王老师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又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对乡愁的感悟之中。这堂课的设计思路:听读:感受—朗读:理解—演读:想象—比读:发现—创读:创造。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而诗歌又是最富情感的语言。因此,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情。这首诗的“情”就重在“乡愁”上。整个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阅读过程是师生共同感悟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王老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将个人的阅读体验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第二、处理好学生、教师、作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王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在听读时,她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诗,用简洁的文字说感受;在朗读时,她让学生把各自放进诗歌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诗歌的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心声。而且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许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把迎合当作尊重,也不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作者,须知:书在谁的手里,谁就是书的主人。因此,王老师让学生去多读反复读课文,这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劳动。第三,处理好阅读和生活的关系。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阅读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应当树立为人生而阅读的观念,既要关照别人的生活,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既要为今天的应试去认知和理解,更要为明天的发展去批判和创新。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徐老师让学生用“乡愁是~~~~~”的句式说一句话就是一条有效途径。另外,王老师让学生选一小节用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也很有创新意识,和新时代的生活生动有趣的联系起来。当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被感性的文本升华时,抓住学生感情的火花及时点火,让学生有倾诉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诗情自然喷薄而出了。

精致的乡愁 篇8

姓名:卢斌

学号:2014301530097 班级:建筑二班

指导老师:庞辉

精致的“乡愁” ——当代民宿的商业转译

乡愁的产生于未来

开始讨论建筑设计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两个问题:乡愁,这一情感是否具有永恒性?乡村的真正价值在哪里?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乡愁是怎么产生的?谁有乡愁?要有乡愁,至少得现有个故乡吧,然后因为种种原因,你不得不离开故乡,于是乡愁便产生了。现在的情况是,城市化进程的趋势还在继续,《落脚城市》的作者甚至预言,2050年人类将成为唯一完全生活在城市里的物种。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会从出生开始就住在商品房里,然后又生活在都市夹缝里。当然,他们也会迁移,可能从一栋30层的楼里搬到另一栋100层的建筑的某一个房间里,这时候,他们会怀念过去的居住的地方,对按个地方产生所谓的“乡愁”吗?垂直耸立的商品房,剥夺了院子,将那么多人孤独的支撑在空中,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没有回忆,没有人与人的联系,也就没有乡愁可言。归根结底,乡愁是乡村的产物,城市的土壤长不出乡愁的种子。

从这个角度思考,未来乡愁可能会消失,当所有人都居住在城市时,乡村也就再也不是任何人的乡愁了。那么,到那时,乡村要以何种价值继续存在呢?这就要回答第二个问题了,乡村真正的价值在哪里?它不只是乡愁的载体,它与城市对立,也就是彻底不同的地方在于,乡村是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产物,而城市则是人试图战胜并掌控自然的结果。乡村里有真实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而城市里留给自然的位置只会越来越少。因此,乡村真正的价值在它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的热爱是人的天性,这才是使得乡村具有恒久价值的核心,这也决定了建筑师在乡村设计第一原则是,尊重自然。

乡村建筑诞生的方式

几年前,建筑师在乡村做个项目似乎还是一件很小众的事。但放眼今天,、在经济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遇到瓶颈,政府反腐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农村,建筑师们自然也不甘落后的蜂拥而至。几年下来,似乎是战果颇丰,各种大师层出不穷,各种论坛上窜下跳,各种理论花样翻新。但实际结果,山还是那么荒,村还是那么穷。书院里面麻将声脆,艺术公社人去楼空。既然社会已经不能阻挡建筑师进军乡村的脚步,做为一名建筑师,我们至少在参加战斗之前有责任去思考一个首要的问题:乡村传统建筑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改造后的山楂小院 既能够帮助我们客观理性的指导自己,更可以有效的避免误伤群众。

乡村是中国传统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元。原有的乡村结构是构建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的。中国书院院长王守常先生曾说过,中国的传统文化总结起来无非是这么几个字,“圆融,和谐”。它的稳定性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了人类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如果简单一点来看,其实每一个传统的乡村个体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稳定的独立的生态系统,这反映在了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家中养猪,猪粪养地,地种庄稼,庄稼养人,剩余养猪„反反复复,生生不息。另一个层面其实比较容易忽视,就是物质建设发展的缓慢。这一是因为村落的封闭,缺乏和外界的信息交换。二是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循环体系,大家自觉的去维护这个体系的正常运转。这体现在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靠祖上定下的伦理道德,村规民约,建造则依循前人留下的成熟经验,甚至个人的欲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人们按照父辈的经验生活,连幸福感都被在一定意义上不断的重复。与此对应的建筑形态则是个性化的削减。在一个建筑形式被经验证明了在各个层面都可以用合理的成本有效的适应到乡村的体系中以后(气候,环境,可得的材料,生活习惯„),就会被不断的复制,而复制的工作并不需要太多在形式上的创造,而只是对于已有建造经验的熟悉。

在保留了老式格局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现代都市人对居住舒适度的需求 这个工作大多数都会被匠人所承担,他们的经验来自于上一辈的传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看似成熟的建造体系下,他们需要去处理好各种关系,这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和特定的自然环境。最后形成的状态就是村落建筑永远是以一个族群的整体面貌出现,每一个建筑单体都相对“安静”的融入到了所处的场地中,在统一的形式特征下通过个体之间复杂有机的位置关系反映出丰富的生活内容。这种以复制为基础的建造方式也并不是完全的停滞不前,只是发展速度是非常缓慢的。每一次重大的变化都需要经过时间的验证,在被整个族群接受以后,再做为一种新的成熟经验被传承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被建筑师所鄙视的“复制“恰恰是乡村建筑的本质,这是一种对于保持乡村内部生态平衡来说最聪明的也是最合理的应对策略。它一方面减少了每一次设计创新所带来的成本损耗(时间,试错),同时也有效的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以一种物质的形式固化下来,使得文明得以延续。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的乡村是没有建筑师的,有的只是工匠。

外墙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建筑肌理 依仍然保留着有百年历史的门楼

管家模式:精致乡愁的商业转译

在目前绝大多数乡村建筑实践中,无论是建筑师业内还是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都经常集中在项目的形式外观上,很多人也把所谓的寻找“新中式”,“新传统”等形式创新的问题做为主要的讨论方向。我们热衷去夸夸其谈自己脑海中的传统,却无视身边真实的生活。我们一边为乡村勾画着图纸上美好的繁荣景象,一边对于村民的困窘置若罔闻。建筑师们对于项目的运营管理少有涉及,项目一完工赶紧拍几张照片走人,之后便不再过问。大家一做乡村项目言必谈情怀,责任,实际却是最不负责任。这样的一场运动,在很大的程度上误导了投资,迷惑了大众,耽误了乡亲,当然最终也害了建筑师自己。建筑师们看似得了奖,出了名,但之后呢?农民没有在项目中获益,建筑师也是赔本赚吆喝。农村在喧闹过后仍旧是一样的贫穷,我们的未来依旧是没有

内部保留了老房子的柱梁,夯土老墙通过镂空也成了一种景观。

答案。农村问题真的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今天看起来遍地开花的成果,无非是建筑师们在侵占了乡村资源后的自我表演,生产出一个又一个自己不会管,农民也无所适从的艺术装置。最后,建筑师们一边喊着保护乡村,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一边沦为了破坏乡村的排头兵。

而在众多的乡建活动中,独树一帜,做的很好的就是隐居乡里利用共生模式打造乡村旅游的新模式。比如他们打造的山楂小院和姥姥家一列,都取得了成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朴素的外表和温暖的室内环境,而是这些温柔的农村阿姨,叔叔们,他们是姥姥家的管家,照顾着每个客人的衣食起居,但是在他们眼里,每个客人都是他们的亲人,姥姥家就是他们自己的家,家里来了亲人,自然要热情的招待了,没有客人与服务人员之间的客套与模式化,反而让人感觉新奇。

隐居乡里解释,这是他们的一大特色,姥姥家所有的经营人员都是来自北京当地农村的四五十岁的大妈,大叔,隐居乡里的服务人员,有很严格的挑选程序,同时还要对大妈大叔有很严格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打扫庭院、迎来送往、端茶做饭,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把每个客人当成来家里做客的亲人,把自己当成主人,不需要拘谨。现在经济发展了,文明发展了,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了,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在城市,你很难找到,但是在这里,给你这种真情与温暖。

内院被空间艺术家改造成现代感明亮的厅堂和舒适的居所和脑洞大开的空间布局

小结

建筑师可以下乡,但首先要端正态度。想了一下,似乎有下面的几个问题可以提出来。第一,乡村建筑的主体是村子里的人,是村民。无论是居住还是经营,只有村民才是村子的主人。我们顶多算客人,有时只是路人。村民的习惯和能力可以被改变或是提升,但不能被无视。建筑的最终结果需要被使用,而使用的主体最终应该回归到村民,这样的建筑项目才能被乡村接纳,最终活下去。当然外乡人也可以在村子里面做生意,但村民一定要从中获益。二是建筑师的设计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可复制性”,这样的工作对于乡村的复兴才会真正的有意义。之所以加了个引号是因为乡村环境的复杂导致了没有一块场地会是一样的,不标准是一种常态。我们所说的复制其实也是一种非标准条件下的标准化。这样的复制与开放商那种做几个户型然后到处拷贝的做法不同,它是建立在尊重乡村环境的多样性的前提下的复制,是一种类匠人的建筑创作。只有这样,建筑师才能有效的降低单次建筑设计的成本,让农村市场成为一个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以合理操作的领域。也只有这样,新的建造才有可能被乡村体系吸收,适应,最后达成新的平衡。三是建筑师在农村的工作既没有创造新形式的使命,也没有恢复旧形式的责任,而是在一个完整可行的运营体系中去实际的解决问题。归根到底,形式就不是建筑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事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师的角色在乡村建设的事业中不能做为主导,而只能是配合。建筑师要放弃自我表现的冲动,象千千万万的匠人一样,我们的名字不需要被记住,留存下去的只

上一篇:[精编合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下一篇:现场招聘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