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精选6篇)
各科室: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进一步加
强公共卫生工作,保障人体健康,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保证传染病发生时不出现漏报,及时流调,开展疫点处理,避免疫情扩散。经研究决定开展传染病法律及相关知识培训
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医院全体医务人员
二、培训时间:2014年4月29日下午1点40分。
三、培训地点:医院会议室。
四、培训内容:《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
法及释义》。
五、注意事项:请参加培训人员于4月29日下午1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我市学校地域分布和生源情况, 共抽选14所学校, 其中以10所 (5所小学, 5所中学) 为观察组, 4所 (2所小学, 2所中学) 为对照组, 参与调查的对象为二年级到九年级学生。本次调查采用口头问卷和书面问卷相结合的方法, 四年级以下的学生采取口头问卷, 四年级以上采取书面调查。观察组共4 616人, 平均年龄 (12.15±2.10) 岁, 对照组2 215人, 平均年龄 (12.69±1.48) 岁;2个月后调查观察组4 501人, 平均年龄 (12.53±1.61) 岁, 对照组2 411人, 平均年龄 (12.08±2.37) 岁。2组学生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实施方法
问卷设计:本次调查所用问卷为笔者所在团队自行设计, 内容经过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检验。包括受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常见传染病知识、预防措施问答、个人态度等, 题型全部为选择题。书面问卷发下后由学生现场填写并回收, 口头问卷由老师及调查人员提问, 受调查者回答, 调查过程均不予以解释或建议, 由受调查者自行完成。
实施过程:在首次调查后, 根据计划对观察组进行2个月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教育内容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形式主要有四种:通过每2个星期1次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教育;举行传染病知识讲座;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和传染病知识宣传册让家长参与;举行相关知识的有奖竞猜。对照组按照学校平常计划进行各项教学工作, 不予以过多干预。
1.3 统计学方法
用SSP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长达2个月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末调查数据显示, 在常见传染疾病的认知水平上, 观察组中小学生的认知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大部分项目都提高了30个百分点以上, 首末调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经过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的卫生健康行为有较大的转变, 首调查中,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经常喝生水, 吃路边小摊, 无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等;经教育后, 以上现象发生率明显下降, 如近一星期有吃路边摊食物的比率从原来的81.0%下降到48.2%。此外, 通过健康教育, 学生的腹泻率、流感发生率也有所下降。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关教育的重要性后, 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态度也有了较大的转变。
注:χ2、P为2组组内比较检验值, χ21、P1为2组末调查比较检验值。
3 讨论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促进了人口大幅度流动, 为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了载体和机会。学校又是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公共群体, 相关报道统计:近期发生于我国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七成以上出现在学校, 这些事件中, 近八成为传染性疾病[2]。提醒我们, 必须对学校, 特别是中小学校做好、做足传染性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本次调查分析, 我们发现中小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相对较低, 在对如细菌引起的痢疾等肠道传染性疾病、乙肝等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的知晓度还有待提高, 对通过口粪传播、空气传播的传染疾病的预防意识尚未形成。因此,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到, 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对相关疾病的认识、预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观察组在开展健康教育前进行的首调查和开展教育后的末调查数据表明, 除了在“肠道传染疾病的预防措施”及“对预防乙肝措施的认识”两项提高幅度相对较低外, 其他调查项目比率提升均在30%以上, 证明通过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 能够促进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的认知。两种疾病都是“预防措施”的教育效果相对不够明显, 这也表明实践性的行为形成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本次研究历时2个月, 时间较短。启示我们, 对中小学生关于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要想获得理想的效果, 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有计划的长期教育[3]。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 掌握常见传染疾病的预防措施, 促进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摘要:目的 分析传染病防治知识在中小学的教育效果, 旨在寻找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 抽选我市14所学校, 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前传染病防治和对健康教育的态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经过健康教育后, 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对相关疾病的认识、预防及减少传染病的发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知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余小鸣, 张芯, 朱广荣, 等.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学生健康知信行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2) :111-123.
[2]姚士锦, 畅青霞, 时福礼, 等.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8, 15 (1) :44-48.
1.法定报告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种。其中甲类传染病:(),共()种。乙类传染病:共()种。丙类传染病:共()种。
2.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
3.乙肝病原携带者,包括()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不需要报告。以往曾在本院或其他医院诊断并明确报告过的乙肝病例,不需再次报告,应在门诊日志等登记册中记录为()。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和时限报告。答案:
传染病是指由病媒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为传染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传播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等。4.虫媒传播: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疟疾等。5.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见于乙肝、艾滋病等。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如寄生虫病。
防控措施
1.管理传染源,即隔离治疗,不到公共场所活动。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隔离和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锻炼身体)、提高特异性免疫力(注射疫苗或抗体)
流行特点
(一)极易发生
1.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集中在几十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校,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2.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三)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到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四)季节性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五)年龄特点
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
传染病觉症状
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卢,可分为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到39℃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
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以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柯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形态分4种
① 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② 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③ 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④ 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常见传染病种类
流行性感冒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水痘 手足口病
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3天 临床表现:
症状较普通感冒重,表现为突然起病的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
水痘
传染源:病人为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
2.疱疹:初期为红斑疹,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临床表现:
1.腮腺肿大:为该病的特征性病变,75%患者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2.起病急,有发热、怕冷、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流脑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健康携带者。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节高发。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左右。
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通、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
猩红热
一、传染淅:病人和带菌者
二、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三、潜伏期:通常2-3天
四、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持续性,可达39℃。
2.咽喉炎:表现有咽痛、吞咽痛,可以皮疹出现之前发生。3.皮疹:发热后第2日,由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发疹,分布均匀,针尖大小的丘疹,按压会裉色,伴有发痒的感觉。4.“草莓舌”、“杨梅舌”:舌乳头肿胀形成“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乳头凸起,被为“杨梅舌”。
麻疹
由于近年来麻疹疫苗的应用,使麻疹的临床症状变得不十分规律。
典型麻疹有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典型症状是高热、皮疹及呼吸道卡他等炎症。潜伏期:平均为10-14天。前驱前:2-4天,有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结膜炎等,此期后期可见到颊粘膜周围有红晕的0.5-1mm灰白色小点,称 柯氏斑,是早期诊断麻疹的标志。
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持续2-5日不等。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逐渐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恢复期:皮疹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落。如不出现并发症,病情自愈。
手足口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
1.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
一、症状:
初步检查有寒战、发烧(寒战后发生,大多为高热,而且短时间内可迅速升高,一般持续5-7天,有时也可有低热)、剧烈头痛、关节剧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遍布全身,一般持续5-7天)、淋巴结肿大、出血(只见于部分患者)、肝脏肿大、黄疸等症状,严重者还有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症状。另外,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下降。
二、传染途径:
传染病预防的途径有三条: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登革热属于虫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等蚊种的叮咬传播。对于登革热来说,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切断传播途径。
三、防控手段:
一般的措施如下(包括切断传播途径以外的预防方法):
1.清理积水,因为积水是蚊子滋生的天堂。
2.搞好卫生,保持所处区域的清洁,防止蚊子活动。
3.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
4.可以使当地使用驱蚊剂,防止蚊子叮咬。
5.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不要到比较潮湿或者是有积水的地方(蚊子的孳生地)去。
6.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止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
7.在疫情发生时,避免进入疫区。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 研究对象为小学四年级以上中小学生。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甘肃省境内抽取城市 ( 区) 、农村 ( 县) 各1个调查点, 并于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5所学校 ( 含中学2所, 小学3所) 。在抽中的样本学校中, 以班级为最小抽样单位, 按照调查年级分层, 随机整群抽取班级, 抽中班级的学生均全部参与调查, 且各年级所调查的学生人数大致均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925份, 合格问卷1 850份, 合格率为96. 1% 。其中城市学生947名 ( 男生455名, 女生492名; 小学生318名, 初中生332名, 高中生297名) , 农村学生903名 ( 男生454名, 女生449名; 小学生263名, 初中生337名, 高中生297名) 。两地区性别及学段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χ2值分别为0. 920, 4. 260, P值均 > 0. 05) 。1. 2方法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与技能 ( 试行) ”框架, 结合中小学生实际特点, 由项目组自行编制“中小学生传染病管理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主要调查中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 以及传染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等。项目调查员进入学校, 采用匿名、集中式、自填的方法完成问卷调查。调查以班级为单位, 利用课前或课间10 min时间, 经调查员统一宣读导语后, 由学生集中进行填写, 填写完毕当场审核并回收问卷。
1. 3统计分析用Epi Data 3. 1建立数据库, 对所有问卷采用双人双机独立录入的方式, 利用SPSS 17. 0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
2 结果
2. 1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表1所示, 出现哪些症状, 可怀疑患上肺结核知晓率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3. 991, P = 0. 046 ) ; 其他各项知晓率城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 0. 05) 。
注: ( ) 内数字为知晓率 /% 。
2. 2 个人卫生行为
2. 2. 1洗手频率吃东西前、排便后以及外出回家后洗手频率如表2所示, “每次都洗”与“基本都洗”为“洗手频率高”, “有时洗有时不洗”“几乎不洗”和“从来不洗”为“洗手频率低”, 城市学生的各项洗手频率均高于农村学生 ( P值均 < 0. 01) 。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2. 2. 2吐痰、咳嗽与打喷嚏方式如表3所示, 吐痰、咳嗽与打喷嚏方式上, 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 0. 05) 。将“吐在纸巾/手绢上”“吐到痰盂/厕所里”和“咽回去”合并为“不吐在地上”以及“吐在地上”进行城乡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χ2= 4. 444, P = 0. 035) ; 将“用手遮捂”和“用纸巾、手帕或衣袖遮挡”合并为“遮挡”以及“不遮挡”比较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 0. 505, P = 0. 477) 。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2. 3 知行一致性 “共用毛巾是否容易传染红眼病”的认知程度与“是否与他人共用毛巾”的行为, 如表 4所示, 两者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 r城= 0. 07, r乡=0. 08, P值均 < 0. 05) , 但相关性不高。此外, “认为洗手有助于预防流感”与“洗手频率高低”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
2. 4干预方式需求在获取有关传染病知识的10种途径中, 不论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均主要从家长、医生、教师 ( 70. 3% , 69. 8% , 65. 7% ) 获取。不同地区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有上网、课外活动、同学/朋友3种途径。其中, 通过上网以及课外活动途径获取知识的学生比例, 城市高于农村; 而从同学/朋友那里获得有关传染病知识的城市学生比例则低于农村。见表5。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
如表6所示, 在以下11种获取有关传染病知识途径中, 学生们主要偏好电视以及多媒体录像。不同地区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是现场咨询和网络新媒体 ( P值均 < 0. 05) , 其中, 喜欢现场咨询方式的农村学生多于城市学生, 喜欢网络新媒体的城市学生比例高于农村。
注: ( ) 内数字为报告率 /% 。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表明, 甘肃省部分地区中小学生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整体认知程度并不高。其中, 对于洗手能预防流感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 ( 85. 8% ) , 超过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3] ( 80% ) 。在疑似肺结核症状的认知程度上, 虽然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 但整体认知程度只有44. 8% , 远低于国内陈仁友等[4]及国外Gothankar[5]的研究结果。目前,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 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共识[5,6]。
Nicholson等[7]的研究表明, 洗手有助于减少儿童如腹泻、急性呼吸道感染、眼部感染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个人卫生管理状况相对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洗手, 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勤于洗手。由于甘肃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 学生的洗手意识低。另外, 在吐痰、咳嗽与打喷嚏的方式上, 大多数学生所采取的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传染性疾病 ( 如流感等) 的传播。而将痰直接吐在地上的城市学生少于农村学生, 此现象可能与城市生活环境及教育水平优于农村地区有关。
学生们对于共用毛巾能传染红眼病的认知与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的行为一致性不高, 而对洗手有助于预防流感的认知与洗手行为的相关性未能体现。可能存在如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卫生行为状况等因素影响, 导致学生未能达到知行统一。
干预方式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一项重要内容[8]。此次调查的中小学生主要通过家长、医生、教师获取传染病相关知识, 与陈仁友等[4]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其中大部分学生偏好观看电视节目以及多媒体录像, 可能与电视节目等多媒体影像资料生动形象, 利于学生记忆的特点有关。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越来越多网络新媒体的出现, 渐渐改变了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相比之下, 城市学生偏好从网络新媒体上获取健康知识, 而农村学生更乐于通过现场咨询来获取健康知识。城市地区接收信息的来源与条件优于农村地区, 而且偏向于通过高科技途径 ( 如计算机网络等) 。甘肃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 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信息获取途径单一且质量不高。而在现场咨询中, 学生们可从中获取宣传材料 ( 小纪念品、宣传图册等) , 农村学生对于这些材料的感兴趣程度比起城市学生更高。
综上所述, 甘肃省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应加强, 需有针对性地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 有效提高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使之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在提高知晓率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知识的实际转化应用, 达到知行统一。
摘要:目的 了解甘肃省部分地区城乡中小学生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行为以及干预需求状况, 为有针对性地优化管理, 实施有效干预, 预防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的方法, 对多层整群抽取的甘肃省境内城乡各1个地区的1 85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发热定义39.6%, 疑似肺结核症状44.8%, 共用毛巾64.5%, 洗手预防流感85.8%。洗手频率、吐痰方式和咳嗽/打喷嚏方式3个行为方式上, 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在共用毛巾问题的知行一致性上, 城、乡均具有相关性 (P值均<0.05) , 但相关性不高。获取传染病知识途径排在前3位的是家长、医生、教师 (70.3%, 69.8%, 65.7%) 。在网络新媒体和现场咨询途径上, 城乡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7.382, 7.011, P值均<0.05) 。结论 城乡中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有待提高, 行为方式存在城乡差异, 知行一致性存在偏差;城市学生偏好网络新媒体, 而农村学生更喜欢现场咨询。
关键词:传染病,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干预性研究,学生
参考文献
[1]杨玲, 陶芳标.农村学校卫生安全状况与学校传染病疫情[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9) :776-778.
[2]吴德平, 许建雄, 傅传喜, 等.广州市2006—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3, 34 (10) :1224-12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2010版) [S].2010.
[4]陈仁友, 张少华, 尹爱田, 等.中学生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和干预需求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 (4) :527-529.
[5]GOTHANKAR JS.Tuberculosis awareness program and associated changes in knowledge levels of school students[J].Int J Prev Med, 2013, 4 (2) :153-157.
[6]孙桐, 陈仁友, 张少华, 等.中学生重点传染病知识, 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3, 8 (6) :413-415.
[7]NICHOLSON JA, NAEENI M, HOPTROFF M, 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 hand washing intervention on health outcomes and school absence using a randomised trial in Indian urban communities[J].TM IH, 2014, 19 (3) :284-292.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推荐阅读: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09-09
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知识要点10-06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单11-02
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07-08
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总结06-04
传染病疫情报告知识培训制度投稿范文11-01
肠道传染病防治措施09-11
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治预案06-29
思南滨江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09-23
2024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