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综合实践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4年级综合实践

4年级综合实践 篇1

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教学设计

校名:

活动指导老师:

安全教育第一课

1、外出活动保安全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2、培养学生调查、考察、交流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

3、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4、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活动重点和难点】

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活动准备】

校外安全隐患的图片、安全标志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确定实践活动主题

1、开阔思路

了解校外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2、确定活动主题

(1)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话题。

(2)根据学生的兴趣,把对同样话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3)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制订活动计划

三、开展实践活动

(一)了解外出活动的安全问题。

1、调查

(1)组织学生在组长是带领下开展调查活动(2)指导学生填写学校安全事故统计表

2、采访

(1)组织学生在组长是带领下采访相关部门,了解本地区近几年外出活动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和原因,并做好记录。(2)指导学生填写采访记录表

3、交流

(二)学会保护自己

1、收集资料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访问等多种方法,了解外出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和避免各种意外伤害的防范措施。

2、咨询请教

咨询专业人员,或者请教老师和家长,了解外出参加各种活动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3、实地考察

就近选择公共场所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这些地方活动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4、整理资料 小组合作,把收集的资料分类进行整理并制作成资料卡片。

5、进行外出安全的基本知识竞赛

6、观察分析

四、总结与交流

1、交流

同学间或小组间把了解到的远离校园意外伤害的常识进行交流,分享。

2、收获和反思

(1)学生思考活动过程中的收获(2)谈收获(3)谈反思 【活动拓展】

一、评价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成员间评价

二、拓展

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其它问题开展活动。

活动方法导航

【活动目标】

1、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了解并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2、初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3、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

4、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重点和难点】

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了解并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活动准备】

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交流生活中的小窍门

2、分组,确定小组活动风主题。

2、查找资料

二、我们在行动

(一)确定查找资料的途径

(二)搜集资料

1、访问

2、走进图书馆

(1)了解图书馆的资料储存方式。(2)了解图书馆查找资料的几种方式。

3、走进网络

(1)了解上网找资料的方法(2)学生尝试上网查资料。

(三)整理资料

1、了解整理资料的方法(筛选资料、制作资料卡、分类整理)

2、学生尝试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整理材料。

三、收获原地

1、展示活动成果

2、交流活动收获和体会

3、总结查找资料的基本过程。

3、粮食知多少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接触自然,丰富自然的认识,发展探究自然的能力。

2、初步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3、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4、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5、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活动重点和难点】

1、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2、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活动准备】

粮食图片、各种农作物实物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来之不易的粮食)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二、确定研究主题

1、开阔思路,讨论关于粮食有哪些感兴趣的话题。

2、确定本次活动要研究的话题。

3、根据学生的兴趣,把兴趣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

4、确定每个小组的活动主题。

三、指导制订活动方案

1、指导填写活动方案,交代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分工。

四、开展实践活动

1、了解

学生利用各自的资源分小组开展活动,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了解当地主要种植哪些粮食作物,并做好记录。

2、考察

实地考察了解寻找答案。

3、体验

学生亲自参加劳动进行体验。

4、收集

收集粮食作物的果实和种子

5、交流

观察、了解人们浪费粮食的情况,并记录真实的场面和具体数据。

6、计算

五、总结与交流

1、总结活动收获。

2、展示

出一期主题墙报,进行主题图片展

六、谈收获和反思

1、指导写收获和反思

2、交流

第二课时(多种多样的粮食制品)

一、激趣导入新的活动。

二、开展实践活动

1、讨论,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粮食制品?

2、观察,看看我们的三餐有哪些主食,是有哪些粮食做成的?

3、查资料,各种粮食有哪些营养,对人们身体有什么作用?

4、调查,粮食除了制作主食外,还能做什么?把调查结果进行交流。

5、收集各种粮食作品。

6、制作,用五谷杂粮制作贴画、面人等各种手工艺品。

四、总结与交流

1、交流活动心得

2、展示活动成果

3、组织学生谈收获与反思

五、组织做好评价工作

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

六、拓展

继续研究感兴趣的问题。

【活动目标】

4、探秘身边的植物

1、培养学生接触自然,丰富自然的认识,发展探究自然的能力。

2、初步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3、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4、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5、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活动重点和难点】

1、培养学生接触自然,丰富自然的认识,发展探究自然的能力。

2、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活动准备】 植物图片或实物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校园植物调查)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确定研究主题

1、开阔思路

讨论:你想研究关于身边植物的什么问题?

2、确定主题 根据学生兴趣,把相同兴趣的学生分成一组。

3、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订活动方案,教师注意指导。

三、开展实践活动

1、实地观察

分小组对校园中不同区域植物的品种、数量以及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观察。

2、调查采访

访问老师、家长或园艺工人,了解校园中植物的种植、生长情况等问题。

3、实地测量并做好记录。

4、设计制作(1)交流设计草案。(2)制作植物标牌。

四、总结与交流

1、总结活动情况。

2、展示

分小组展示研究的成功。

3、谈收获与反思(1)交流收获(2)谈反思

第二课时(我为我家做绿化)

一、谈话导入

二、开展实践活动

1、调查访问

(1)确定被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内容。(2)开展调查活动,填写调查表。

2、收集资料

(1)查阅资料,访问专业人员了解:哪些植物适合家庭养殖,哪些植物适合摆在居室里?(2)分类整理填表。

3、学习种植(1)了解种植方法(2)亲手种植植物

4、观察记录

三、总结与交流

1、展示交流

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经验。

2、谈收获和反思

(1)学生谈活动收获和感想。(2)谈反思。

5、清洁工具的设计与改造

【活动目标】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初步具有自主选择和独立做出决定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3、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4、初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感。【活动重点和难点】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感。【活动准备】

各种清洁工具实物或图片 【活动时间】 2—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二课时(清洁工具的调查)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二、确定研究主题

1、开阔思路,讨论关于清洁工具的设计与改造的话题。

2、确定本次活动要研究的话题。

3、根据学生的兴趣,把兴趣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

4、确定每个小组的活动主题。

三、指导制订活动方案

1、指导填写活动方案,交代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分工。

四、开展实践活动

1、了解清洁工具

2、参观市场,了解清洁工具和它们的优缺点。

3、调查

(1)调查清洁工具的种类、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人们对清洁工具的要求。(2)填写表格

4、体验(学生利用各种清洁工具劳动)

5、分析(你发现现有的清洁工具存在哪些问题)

五、总结与交流

1、总结调查与分析的结论

2、交流活动过程的收获。

六、谈收获和反思

1、指导写收获和反思

2、交流

第三课时(设计清洁工具)

一、谈话导入新的活动主题

二、开展实践活动

1、讨论

(1)讨论目前使用的清洁工具还存在哪些不足,怎样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

(2)指导填写表格

2、查资料

3、设计

(1)指导学生写设计方案

(2)学生画设计草图,(师生共同出谋划策)

三、总结与交流

1、展示设计的清洁工具

2、交流评价

3、谈活动收获和反思

四、组织做好评价工作

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

五、拓展

在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哪些新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

6、我们身边的一次性物品

【活动目标】

1、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培养学生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的能力,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5、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的意识 【活动重点和难点】

1、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初步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2、培养学生亲近并探究自然,热爱自然的能力,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活动准备】

各种一次性物品的实物或图片,【活动时间】 2—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一次性物品使用状况调查)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确定研究主题

1、开阔思路

讨论:你想研究关于一次性物品的什么问题?

2、确定主题

根据学生兴趣,把相同兴趣的学生分成一组。

3、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订活动方案,教师注意指导。

三、开展实践活动

1、调查统计

(1)调查身边的一次性物品使用状况(2)设计调查统计表

2、查阅资料(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情况)

3、问卷调查

4、考察(了解本地一次性物品一年的使用量)

四、总结与交流

1、整理资料

2、展示研究成果

3、谈收获与反思(1)交流收获(2)谈反思

第二三课时(一次性物品的利与弊)

一、谈话导入

二、开展实践活动

1、查资料

通过各种途径查资料并做好记录。

2、调查访问(了解各行各业的人是怎样看待一次性物品的)

3、辩论(组织学生举行一次性物品的利与弊的辩论会)

4、建议(指导学生就如何解决一次性物品带来的弊端提建议)

5、创新设计

(1)思考讨论设计“一次性物品解决妙招”(2)指导填写表格,画妙招创意图

6、专题研究(制作一次性物品的利与弊的宣传材料)

7、公益行动(1)写倡议书(2)分发传单

三、总结与交流

1、展示活动成果。

2、评价

3、谈收获和反思(1)学生谈活动收获。(2)谈反思

四、单元评价和拓展

1、评价

2、拓展 对发现的的问题可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进行研究。

7、中国传统节日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3、初步具有自主选择和独立做出决定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初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5、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活动重点和难点】

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活动准备】 各种庆祝节日图片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清明节)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二、确定研究主题

1、开阔思路,讨论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想了解的话题。

2、确定本次活动要研究的话题。

3、根据学生的兴趣,把兴趣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

4、确定每个小组的活动主题。

三、指导制订活动方案

1、指导填写活动方案,交代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分工。

四、开展实践活动

1、查阅

(1)学生利用各自的资源分小组开展活动,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有哪些活动等。(2)整理收集的各种资料,并填写表格。

2、采访(了解当地的人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3、讨论(在清明节的祭祖活动中,有哪些是不提倡的迷信活动,有哪些是不环保的行为。)

4、体验(参加扫墓、踏青活动)

五、总结与交流

1、整理得到的各类信息

2、交流活动过程的收获。

六、谈收获和反思

1、指导写收获和反思

2、交流

第二课时(端午节)

一、谈话导入新的活动主题

二、开展实践活动

1、讨论有关端午节的有关话题

2、查资料(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及相关诗词)

3、整理了解的有关资料

4、采访当地人怎样过端午节。

5、实践(包粽子)

6、体验(1)包粽子(2)观看划龙舟

三、总结与交流

1、汇报活动成果

2、组织学生谈收获与反思

四、组织做好评价工作

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

五、拓展

在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新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

8、可爱的家乡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2、初步具有自主选择和独立做出决定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3、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4、初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5、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活动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家乡的建筑等,有关家乡的图片等。【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家乡的建筑)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二、确定研究主题

1、开阔思路,讨论关于家乡建筑有哪些感兴趣的话题。

2、确定本次活动要研究的话题。

3、根据学生的兴趣,把兴趣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

4、确定每个小组的活动主题。

三、指导制订活动方案

1、指导填写活动方案,交代注意事项。

2、指导学生分工。

四、开展实践活动

1、查阅有关家乡建筑的相关材料。

2、参观家乡的著名或有特色的建筑物。通过访谈、实地考察的方法了解家乡的建筑物的情况。

3、整理收集的相关资料。

4、设计制作(家乡未来民居的模型)

五、总结与交流

1、展示活动成果。

2、交流活动过程的收获。

六、谈收获和反思

1、指导写收获和反思

2、交流

第二课时(福建的古民居)

一、谈话导入活动主题

二、开展实践活动

1、收集整理有关福建古民居的资料

2、参观考察古民居。

3、走访咨询(为什么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差异大?)

三、总结与交流

1、编写当地古民居的简介

2、宣传当地古民居

4年级综合实践 篇2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课前采用flash柱形动态上升, 呈现学生自主选题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启综合实践活动之旅。 经过摸底调查, 最后有4个主题脱颖而出。课前呀, 我们开展了研究意愿的最终PK, 大家完成了这份调查表。 (PPT出示)

【环节评析】这样的课前互动点燃了学生研究的激情, 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课堂上。而且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显现, 他们感觉自己的意愿得到了老师的尊重, 研究起来当然就更加有冲劲、有力量。这样的课前热身来源于热播了十几年的《星光大道》, 它最后的评分环节就是如此, 扣住了观众们的心弦。

二、着眼学生年龄特征, 导入采用动画片改编视频, 切入研究主题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 有一部动画片大家一定看过, 叫《大耳朵图图》, 看过吗?里面有一集《照看小豆丁》想必大家印象也比较深刻。请看视频, 话说呀, 这可爱小豆丁长大了, 有一天他也邀请图图去他家做客, 天气很热, 小豆丁递给图图一瓶矿泉水, 图图咕噜咕噜地喝了两大口, 接着就和小豆丁快活地玩耍。时间一晃, 图图该回家了, 小豆丁让图图把没喝完的矿泉水带上, 并且神秘地说了一句:“图图, 图图, 我们得争做‘节俭’小达人。”

【环节评析】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 这一年龄层次的孩子对动画片非常感兴趣, 一些动画片里的主人公、主要情节孩子们都可以娓娓道来。当导入时采用播放动画片形式, 他们研究的激情则如春日泥土里即将破土而出的芽儿蠢蠢欲动。更何况看到的动画片是经过改编的, 是在家里电视、网络上看不到的。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关注, 不引发他们的思考呢?

三、把控学生能力范围, 过程指导借助手机上网百度, 拓宽研究思路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 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可老师发现, 玻璃小组制作的主要材料全部是瓶瓶罐罐, 未免太单调了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小豆丁拍摄的视频。 (播放塑料花瓶制作过程) 它的制作不仅用到了塑料瓶, 还用到了旧袜子, 旧袜子属于什么类?各种类型的废物可以有机整合, 合理运用了组合法。

师:你们制作的主要材料该如何与其他辅助材料进行组合呢?小豆丁也特地给大家准备了小礼物——小组一部手机, 就在桌兜里, 大家可以推荐小组内的一名高手使用。当然, 非常荣幸, 今天咱们上课的教室里也覆盖了无线wifi, 密码是123456。

【环节评析】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指导者, 面对的是四五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学生表现欲望强, 思维发散活跃, 即便课前再充分、再完美的预设也无法满足于各色各样的生成。与其师生对答时老师处于暂时的“被动”, 不如教师主动出击, 向外部借力, 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 辅助课堂, 成为课堂实施的有效手段。这样, 教师省力了, 学生的探索能力、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立足学生积极生长, 采用多式互评激励机制, 呈现公平公正

【课堂实录】

师:发言非常精彩, 想必竞争非常激烈。这次的评分我们采用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形式, 现场的三位评委现场打分, 0~5分;还有我们的技术顾问——美术王老师现场打分, 0~10分。每一小组的得分是 (A评委给分+B评委给分+C评委给分) ×王老师给分。最后将获得大奖一份。

师:班级里谁的电脑水平比较高?待会现场录分。今天, 你们两个活动时很积极, 请你们一个人读分数, 一个人在旁边监票。

师:纸质组最终得分是 ( ) 分, 看玻璃组能不能超过?

【环节评析】经过一节课的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学生从材料、设计、制作、使用等几个方面探索实践怎样让“废物”变成宝物, 看着小组制作的“成果”, 他们渴望被肯定、被点赞。 那么, 如何做到公平公正, 既表扬了优胜者, 又不打击其他小组的积极性呢?如果只是执教老师的一言堂, 未免显得草率而不服众了。如果单纯地让学生互评, 他们略显自私的心态又会暴露无遗, 而且没有说服力。而邀请现场听课的几位老师参与评分, 则显得科学得多。更何况是打分机制比较流行的《最强大脑》形式, 学生熟悉它、认可它。

4年级综合实践 篇3

1. Good books ____ again and again.

A. should be readed B. should be read

C. must read D. ought to read

2. The children ____ by the nurse.

A. were lookedB. looked after

C. were looked afterD. looked

3. He ____ some pieces of advice, but he ____ to them.

A. gave; didn’t listenB. was given; wasn’t listened

C. give; wasn’t listenedD. was given; didn’t listen

4. When ____ the accident ____?

A. was; happenB. did; happen

C. is; happenD. was; happened

5. The question ____ by us soon.

A. is going to discuss B. will discuss

C. is going to be discussedD. has been discussed

6. The lab ____ about five years ago.

A. was builded B. was built

C. buildsD. has been built

7. A lot of tall buildings ____ in his hometown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A. have set up B. have been set up

C. were set up D. set up

8. They ____ printing 500 copies by the end of last month.

A. had finishedB. have finished

C. had been finishedD. have been finished

9. Rice ____ also ____ in their hometown.

A. is; grown B. is; grewC. was; grew D. was; grown

10. He ____ by the teachers.

A. is always praisedB. praises

C. have been praisedD. always is praised

11. I’ll go to meet you, if I ____ free then.

A. will beB. would beC. amD. was

12. ____ you don’t get up now, you’ll be late for school.

A. WhenB. BeforeC. IfD. After

13. Are you shy or are you outgoing and ____?

A. confident B. nervousC. tiredD. energetic

14. I haven’t learned enough for this test. I’m really ____.

A. confident B. nervousC. tiredD. energetic

15.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lost your math book?

——____.

A. I’d ask my friends to look for it

B. I’d give it to the police

C. I had asked my friends to look for it

D. I had given it to the police

Ⅱ.完形填空

In the park I sat down to read on the bench, disappointed by life with good reason to complain, for the world was __1__ letting me down.

Then a young boy came up to me and said with great excitement, “Look, what I found!”In his hand was a flower and he placed it to his nose. He said with overacted surprise,“It sure __2__ pretty and it’s for you.”

The flower before me was dead. But I knew I must __3__ it, or he might never leave. So I reached for the flower and replied, “Just what I need.” But __4__ placing the flower in my hand, he held it midair without reason. It was then that I noticed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that the boy was blind.

I heard my voice trembling(颤抖), tears __5__ in the sun, as I thanked him for picking the “best” one. I sat there and wondered how he managed to see a self-pitying woman.

Through the eyes of a blind child, at last I could see, the problem was not with the __6__, the problem was me. And for all of those times I myself had been __7__, I made up my mind to see the __8__ in life.

1. A. onceB. hardly C. alwaysD. seldom

2. A. feelsB. smells C. keeps D. seems

3. A. getB. try C. give D. take

4. A. as forB. instead of C. except for D. because of

5. A. shiningB. fallingC. runningD. drying

6. A. worldB. flowerC. boyD. life

7. A. annoyedB. sillyC. proudD. blind

8. A. futureB. problemC. beautyD. reason

Ⅲ.阅读理解

(A)

How old is “old”? The answer has changed over the years. Twohundred years ago, you were old at 35.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average life span (平均寿命) was 45. In 1950, 70-year-olds were really old. Today, a healthy 70-year-old is still thought young.

So, how old is old? The answer is one you’ve heard many times, from all kinds of people, “You are as old (or young) as you feel.” Your age only tells you how many years you have lived. Your body tells you how well you’ve lived.

“Nobody grows old by living a number of years,” wrote a writer.“People grow old when they don’t have their ideals(理想).” People shouldn’t have the wrong ideas about aging. Sometimes, older minds can be as bright as young minds. Alice Brophy once said,“It makes me unhappy when people say,‘You look young for your age.’” What does that mean?You know you can die old at 30 and live young at 80.

1. About 100 years ago, the average life span was ____.

A. 35B. 45C. 70 D. 80

2.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aging” is ____.

A. growing B. staying young

C. keeping healthyD. feeling unhappy

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____.

A. Older people are not as bright as following

B. All older people are healthy and strong

C. Aging does not mean you become unhealthy

D. Most older people are unhealthy and poor

4. Which question is not answered in the passage?____.

A. Can old people be as bright as young people?

B. What tells you how well you’ve lived?

C. How old is “old”?

D. What is the average life span today?

5.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

A. the average life spanB. aging

C. the 20th centuryD. older people and young people

(B)

In 1996, Subaru sailed (航海) alone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 Many other people did this before Subaru, but he was special. At age 14, he was the youngest person to sail across the Pacific by himself.

Subaru left Tokyo on July 22, 1996. In the boat, he had food and water for a two-month trip. He also had a radio and other modern machines for sail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trip went very well. Subaru often talked to his parents by radio. He didn’t have any problems with his boat. Then, on August 11, the engine(发动机) in his boat stopped. Suddenly, Subaru was without electricity(电). This made it difficult to go on with his trip.Then, five days later, his radio stopped. Now he wasn’t able to communicate(联系) with anyone. And he was still 2,770 miles away from San Francisco.

By the end of August, many people believed that Subaru was lost. No one was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him by radio. His parents expected him to arrive in San Francisco on September 3, but he didn’t. Then,on September 13, Subaru sailed into San Francisco. After 55 days in his boat, his trip was finally over.

Many people believed that Subaru was too young to sail alone. They say that parents shouldn’t allow children to make such dangerous trips.However, Subaru’s parents say that children should have such experiences.

6. Subaru’s trip was special because he ____.

A. was strong and brave

B. had a long trip

C. was very young and sailed alone

D. didn’t have a radio

7.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ip, Subaru didn’t ____.

A. sail alone B. have electricity

C. have any problemsD. eat well

8. During his trip, Subaru wasn’t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for

____.

A. five days B. a week

C. about a monthD. about two months

9. Subaru’s parents think that the sailing is ____.

A. safeB. excitingC. interestingD. rewarding

Ⅳ.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下列单词

1. I think t____ should be allowed to go out with their friends every night.

2. I don’t think twelve-year-olds should be allowed to get their earsp____.

3. They talk i____ of doing homework.

4. We have a lot of r____ at my house.

5. She has to c____ up her room every morning.

6.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on the l____?

7. He doesn’t know what to w____.

8. If I were you, I’d wear a shirt and t____.

9. I get n____ before big parties and then I get pimples.

10. C____ people aren’t afraid to speak in public.

Ⅴ.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It doesn’t look ____(clean).

2. We should teach them ____(build) their lives on hard work.

3. Our English teacher is very ____(experience).

4. We should ____(concentration) more on our studies than our clothes.

5. Everyone ____(need)to have at least eight hours’ sleep a night.

6. I spent most of my time ____(read).

7. Have you ____(invitation) our teacher to our party?

8. Do you enjoy ____(watch) TV?

9.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injured your knee while ____(run)?

Ⅵ.句型转换

1. He was so anxious that he couldn’t sleep. (改为同义句)

He was ____ anxious ____ sleep.

2. You are very friendly. (改为同义句)

You are ____ to ____ ____ ____.

3. He should stop wearing that silly earring. (改为否定句)

He ____ ____ stop wearing that silly earring.

4. I can’t choose which book to buy. (改为同义句)

I can’t choose which book ____ ____ buy.

5. He needs time to do work.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he ____ time to do work?

Ⅶ.根据汉语完成句子

1. 中学生应该被允许选择他们自己的衣服。

Teenagers should ____ ____ to choose their ____ clothes.

2. “我们家有许多规矩。” “我们家也是。”

——We have a lot of rules at my house.

——____ ____ ____.

3. 如果我彩票中奖一百万元,我要把它给慈善机构。

If I ____ a million yuan in the ____, I’d give it to ____.

4. 你不应该担心别人在穿什么。

You ____ ____ ____ what other people are wearing.

5. 我宁愿呆在家里看电视也不愿意去看电影。

I ____ ____ stay at home and watch TV ____ go to the movies.

Ⅷ.短文改错

When Billy got home, he can’t find his 1.____

key. The front door was close. He tried2.____

the back door, so it was locked, too. Billy decided3.____

to climb in by the kitchen window. But4.____

suddenly a big black dog jumping at him from5.____

behind. Billy was surprising. He didn’t have6.____

a dog!Then he knew that he was at the right7.____

house. Poor Billy was even much tired after 8.____

he tried every possible ways to make the9.____

policemen to believe that he was not a thief.10.____

Ⅸ.书面表达

以“My Ideas about the School Rules”为题写一篇70—100个单词的短文。要求观点正确,语句通顺,书写认真。

My Ideas about the School Ru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级综合实践 篇4

活动1《摄影初体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了解相机的基本构造及按钮功能;

2、通过有结构材料及情境下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学会摄影取景、对焦的基本技巧;

3、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对摄影的兴趣爱好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摄影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难点:掌握取景、对焦的基本技巧。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数码相机

教师准备:课件、照片、数码相机 教学过程:

一、欣赏照片,引导学生认识“一幅照片的构成要素” 出示《父亲》这张照片,理解:主题、主体、陪体、背景; 通过分析《小狗》,认识到主体和背景在一张照片中是必须要有的,而陪体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二、火眼金睛找秘密,探究出有关摄影的一些基本信息。教师在本环节中精选了一组有结构的材料——7张照片,包含了“距离远近”“拍摄角度”“横拍竖拍”“彩照黑白”“拍摄姿势”等信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取景构图中的这些信息。

结合学生的发现,教师及时总结提升,予以归纳概括。如:根据“距离主体的远近”可以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思考:如何实现对远景、全景等照片的拍摄?(变焦按钮),并实践练习。

结合一张拍摄较为模糊的照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教学“对焦”的内容。

三、情景模拟比眼力,从中发现摄影构图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通过营造有结构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前景、背景”的布置、避免“不良衔接”、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九宫格构图法”等拍照应注意的方面或技巧。

四、大显身手秀技艺,在取景构图中实践应用所学技巧。教师出示三个主题,学生分小组围绕不同主题进行创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4年级综合实践 篇5

小学综合实践性活动实施主要包括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开展活动和成果展示。在这四个实施环节中,制定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是后续活动能否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指导孩子们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时,制定方案每每会成为孩子们开展活动的瓶颈。

本次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文化蜜旅——走进叶适》综合实践活动时,发现孩子们对于了解文化名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要了解什么?非常茫然,更别提让他们制定研究方案了。如果这时我过多地参与其中,为他们梳理研究内容,制定活动方案,那么必将会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宗旨相悖。正当我们一筹莫展之际,无意中了解到这些孩子们平时上科学课,是用思维导图来做课堂笔记的,何不将这一学习工具也应用到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借助思维导图,发散思维,理清思维脉络,从而能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研究。

【案例一】巧用思维导图,制定课题方案

第一次指导

我给学生们发了一张白纸,让孩子们围绕叶适提几个问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孩子们的问题有:叶适是哪里人?他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做什么的?孩子们提的问题都比较浅显,于是我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查找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整理不难发现孩子们的问题都指向叶适的生平简介。于是,我引导孩子把第一次画的思维导图做如下调整:把各成员手中的思维导图合并为一张大图,把之前各成员提的问题以“生平简介”来概括,建立一个子节点,再把孩子们搜集到的相关问题答案写到“简介”这个子节点下面。

这时,我发现孩子们围绕叶适所提的问题比较单一,需要要进一步进行引导。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指导,和孩子们一起完善方案。

第二次指导

看着这张思维导图,我问孩子们:“关于叶适,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面对这次提问,孩子们似乎有些茫然,不知要问些什么。于是我引导孩子去想一想,平常我们了解名人一般从哪些方面着手,孩子们的思维被打开了,有些说,“可以去了解叶适有什么成就”、“他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的”“温州还有哪些和叶适有关的地方”„„孩子们梳理了自己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思维导图。围绕叶适,我们将进一步探究他的“成就”、“生平”和后人“对叶适的纪念”。和第一次比较,这次的方案要全面很多。

【案例二】巧用思维导图,制定展示方案

回顾这次“走近叶适”文化蜜旅活动,孩子们不难发现,我们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着一张思维导图展开,这种探究方法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成果展示阶段,我让孩子自己着手去准备时,他们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思维导图这样的方法来设计展示方案。

孩子主要从三方面展示:一是制作叶适名片,简单地介绍叶适的生平;第二方面是学习诗词;第三方面是宣传保护的措施。以下是孩子们根据自己制定的展示方案,制作的作品成果。

叶适生平手抄报:

孩子们把搜集到的有关叶适的资料进行整理,用最简洁的语言来介绍叶适,制作了名人卡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搜集到的叶适诗词配上了插图,完成了这本手绘本《叶适小诗集》。

【案例反思】

回顾本次 “走近叶适”文化蜜旅活动,我们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题方案的制定和展示方案的设计上,收获了许多,也带来了许多思考。

1.思维导图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在以往的研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主题的局限,很难把一个主题内容研究深入。在《文化蜜旅——走近叶适》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最初只是探究了叶适是哪里人?做什么的?后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相关因素的联想,完善了他们的课堂方案,孩子们将进一步探究叶适的“成就”和“后人对他的纪念”这两方面的内容。不难看出思维导图在制定方式这个环节中,发散了孩子们的思维,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呈现了学生多方面的相互关联,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2.思维导图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思维导图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随着《文化蜜旅——走近叶适》活动的结束,在活动展示环节时,孩子们自然而然想到了用思维导图设计展示方案,并根据组员的不同意见,进行调整,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思维导图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4年级综合实践 篇6

活动教案1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活动主题:纸

一、教学目标:

教师:

1.将学生引向生活,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引导学生明确活动意义,了解纸的发明及变迁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

1.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通过调查、收集、讨论,让学生获得与纸有关的知识。

3.树立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方式:收集、调查、访谈、讲座、宣传、三、上课时数:6课时

四、教学的过程:

一)课题的提出

谈话:同学们打开书包一定会发现我们的学习用品中纸最多。纸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纸最初是做什么用途的?现在又有那些用途?

除了书上图片里的纸制品,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是用纸做的?

当代的纸产品已不单纯是书写和印刷的文化用品,它有了更广泛的用途。让我们走进纸的世界,了解纸的诞生、探索纸的发展和未来。

(板书:纸的变迁)

(二)课题的确立

谈话:你对纸有那些了解?哪些与纸有关的问题是你感兴趣的/

引导学生把想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类。经过整理后,最后确立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大体确立了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

1.纸是谁发明的,发展史是怎样的?(查阅图书资料或上网查找)

2.纸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在生活中观察、并通过调查、访问等)

3.造纸的原料有哪些?过程是怎样的?(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

4.纸的浪费(1)学生用纸的浪费(2)教师用纸的浪费(3)由于垃圾分类不当而引起的纸的浪费(调查问卷、实地采访并和暗访相结合)

5.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查阅资料、上网查找)

(三)自主合作、确立小组

1.思考:确定研究主题和相应的方式后,如何将课题付诸实施呢?

2.分组 让全班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特长及家庭住址等因素,从五个问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凡是选择同一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并推选出一位组长和副组长。最后老师对组成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协调。在组长、副组长的召集下,小组讨论,并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需要,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请教有关老师。

3.各小组制订活动计划

4.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活动二:资料交流

(一)整理资料

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做好资料交流的准备

1.资料汇总

2.分类

3.汇报方式

(二)各小组汇报调查研究成果

活动三:小组汇报

一、各组汇报

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资料:纸的发展历程

(一)通过那些途径查找到资料并通过多次整理而得出纸的发展史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师傅来画像修谱。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由此可以断定:利用树皮制造宣纸,在唐朝时候就比较盛行了。)

4年级综合实践 篇7

项目化学习也叫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真实主题,利用各种认知工具进行调查、资料搜集、分析研究,最终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动手实践、思考内化和探索创新之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并获得全面发展。[2]其项目载体、任务驱动、学生主体、素质渗透、工学结合等特点与“综合实践课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的课程特征有很大的契合点。[3]

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项目化学习,围绕“我们班的兔宝宝”这个真实的主题,依托博客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而开展小学综合实践课程。

●研究背景

本研究的对象是南京市白云园小学三(3)班的学生,共28人(女生13人,男生15人),学生很熟悉博客的使用方法(班级博客群:http://yingping2013.blog.163.com/)及项目化学习流程,能够根据要求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课程从3月下旬开始实施,历时三个月,以周为时间单位推进,通过引进学习主题、完成搜集相关资料、设计兔笼、撰写主题作文、设计兔舍标识语等一系列任务,并将生成的“人工制品”发布到班级博客,形成了依托博客平台、利用项目化学习来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

●研究结果分析

笔者通过参与课堂教学,统计博客群中的日志数量、阅读、评论量,分析生成的“人工制品”,访谈教师、学生等形式搜集数据。并从学习组织形式、创造性思维能力、作文写作质量三个方面来探讨该创新教学模式对教学的影响。

1.借助博客平台,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在本研究中,班级中学生间的网络交往是通过发布日志及对他人日志进行评论、回复建立和发展的,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紧密度可以根据相互间发布日志的数量以及获得其他学习者的响应回复数量加以分析确定。[4]整个学习进程中,博客平台上的日志数为89篇,总阅读量为833次,总评论回复量为192次。

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博客的评论和回复功能,班级共同体成员之间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相互交流、互动,共同建构、分享知识,形成了以任课教师为助学者、全班同学为学习、博客为结构化信息流的网络学习共同体。[5]在这个共同体中,班级各学生在已有个体知识网络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其他同学的日志内容,在对他人进行评论和回复的过程中,形成了连接网络。同样的,班级的知识网络又将知识回馈给个人网络,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重组自己的思路。这种知识的发展循环使学生在不断地建立新的连接和更新已有连接的过程中深入学习,形成了有效的班级网络共同体。

2.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驱动式的任务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其中“兔笼的设计”分任务是分小组设计兔笼,并在全班多次讨论中,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和建议修改设计图,形成本组设计图终稿。在评选出班级最佳设计图的基础上结合各小组设计图之所长,形成班级兔笼设计图。

创新思维是指在创作作品时解决美术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思维形式,一般包括灵活性、精致性、流畅性、新颖性、敏捷性五个方面。[6]在兔笼设计活动中,每个小组在设计、修改、深入讨论其他组设计图的过程中,经过观点的碰撞,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一定的拓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得到一定的提升。各组的设计图在符合兔笼设计基本要求之外,还有1~2个的创新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本班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新颖性。通过博客群可以看出,各小组设计图的浏览量是十分可观的,每组的平均阅读量都高于20人次,更有小组阅读量高达116人次、评论量达25人次之多。学生通过阅读其他同学的设计图,对其创新思维的敏捷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经过访谈了解到每个小组上传至博客的设计图都是经过小组讨论后的二稿或三稿,小组同学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创新思维的精致性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3.通过丰富和真切的项目化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客观性、可量化的原则从日志的内容形式和日志的文字输出量两方面探讨了基于博客的项目化学习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7]

下图是三年级三班群博客博文写作形式矩形图,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前后六次的日志内容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前五次的日志中,内容只有图片的日志数量,虽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但总量是很突出的。表明学生在利用平板及博客平台记录事物时还停留在直观表象的观察阶段,是对内容的直观记录。而随着项目的进行,学生在完成搜集资料、设计兔笼和照顾生病的兔子等真实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的积累和真实的情感经历,第六次的日志内容则有了很大的不同,内容主要以文字描述为主,写作趋于流畅,大部分学生在原有的基础表述之外都有情感方面的升华,学生所表达的内容、思想也都深刻了许多。

由下页表可以看出,第六次的写作输出量与前五次相比也有很大的变化,前五次日志写作中,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输出量都集中在150字以下,而第六次写作的输出量则集中在200字以上,这种写作量化的改变和进步是很明显的。这种可以量化的进步不仅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心理变化,更多的是项目化学习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持续性影响,通过对兔子的观察,他们熟悉了描写事物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兔子的照顾和观察,他们有物可写,有感而发,因而对“我的新发现”这个主题写作也驾轻就熟。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是“根本停不下来”。

因此,从学生写作的内容深度和思想深刻性以及文本输出量来看,学生的写作的质和量是有一定的进步的。

●研究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1.研究结论

从学习组织形式来看,利用博客平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班级博客群的联接作用下形成班级网络共同体,共同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实现技术从支持个体活动到为支撑互动关系的工具的转变。通过分析学生设计的作品可以看出,基于博客的项目化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分主题,增长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获得丰富和真切体验的同时,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从学生的写作内容形式和写作的文字输出量上可以看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创作素材与角度,写作的质和量在兴趣盎然中就会有所提高。

2.存在的问题

当然,通过本研究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年级课程设置与项目化学习主题存在脱节问题,导致项目化学习没有一定的持续性;项目化学习进程中,部分学生不按时提交作品至博客平台、博客群中学生互动性不高;教师对学生的线上学习缺乏一定的关注和指导等现象,希望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能有一定的改善。

摘要: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革新方法层出不穷,并正被教师们积极地运用于各学科教学实践中。怎样开展小学综合实践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深思。本研究结合综合实践课的课程特点,依托博客平台,开展了一个学期卓有成效的项目化学习。

4年级综合实践 篇8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高年级 实践与思考

前言

依据课程标准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做出的要求,这类课程应当是在老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完成的,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充分的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活动,达到让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更要突显语文的特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于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并且对很多东西都有浓厚兴趣,教师掌握了解学情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础大前提。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如何更好的引导他们上好综合实践课程,并且从中学到知识。下面我们以几个例子作为参考,谈谈教师应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

一、综合实践课要突显语文特征

实践课的开展是为了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但是说到底还是以语文为依托来进行的,所以说,实践课应该要充分的突显语文特征,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入的了解语文,理解语文。学习的过程要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制造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制造听说读写的环境。比如,以综合实践课的“我读书,我快乐”为例,要想进行好这一课,首先,教师应当对学生们进行课前指导,让学生们提前收集好自己读过的,觉得内容很好的书籍。在课堂中,让学生们把自己搜集的书向大家以讲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总结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潜移默化的考察出学生对此书籍的理解程度。当一位同学讲完自己所看过的书籍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提问别的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自己的一些感想感悟。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让学生们更好的聆听别人的发言,同时动脑筋思考。还可以举行一个读书小竞赛,评比出谁读的书最多,这会激发学生们之间的竞争力,通过与他人相比较来引发自己的学习斗志。最后,可以在课堂的尾声中,选一本书,让大家写一些读后感,读后感不用太多,几句话就可以,这样可以减轻学生们的压力,以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在这样的一个氛围方式之下,实践课的进行,就很好的突显了语文的学科特点,而且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们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二、实践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们,不应该再像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一样,在老师的严加看管或是诱哄下学习。要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更上一层楼。以古诗探趣这一课为例,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整理一些喜欢的古诗和背景资料,因为学生的独立自主,每个人的喜好和选择肯定是不尽相同的,让学生将整理的古诗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留心哪些学生的喜好是相同的,搜集的古诗类型是大致一样的。然后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划分几个临时的学习小组。自主学习在整体上而言上基本都是以小组合作中的方式展开的。在小组合作的时候,每个小组所探讨的都是同一类型的古诗,一离别愁绪类的古诗为例,小组同学会把学习目标定为是怎样的原因使他们在分别的时候会忧愁伤感,然后他们依据诗中语境与整理的背景资料,自主的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而以四季美景作为类型的小组的学生,找到的就是描绘美丽景色的古诗,可以让他们选择以语言来表达诗中所呈现的美景意境,并且可以为古诗附上一幅精美的图画。总之,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老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动向,为他们稍作引导,使他们能够自主的学习。

三、实践与学习、思想相结合

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迈入中学,为他们学习程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必要的的,也是主要的。实践课的开展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学生们倍觉新鲜感的同时,教会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启迪他们的思想也是实践课开设的目的。比如在进行“保护水资源”这一实践课程的时候,让学生们首先在课前收集资料,我国哪些国家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由于学生还比较小,可能搜集的资料并不完备,教师自己备课的时候也要找几个能触动人心的例子和图片,让学生们知道水资源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节约用水。然后,让学生们在课上说说自己的感想,今后应该如何去做,怎样节约用水,怎样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不被浪费,培养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教师适当的补充一些节约用水的好方法,比如水资源的二次利用等等,有些学生们想不到的教师及时做补充。让他们从小就养成一种责任感,对资源的爱护和珍惜,这样在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中都是极其有利的。培养他们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更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行的修养也是教师应该为学生传授的必须课程。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习,启迪思想相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学习到很多的知识,拥有很多的感悟。

四、结语

从以上我们所说的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中可以看出,想让学生们学好这门课程,课前的准备工作是重要的,让学生们提前做好课程准备更加有利于课程的进行。同时,实践课在开展的同时,不仅仅能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能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他们的思想。对于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们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才可以让他们今后的学习历程变得更加光明而有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即将步入中学,走入一个全新的学习历程,教师在实践课上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将是以后语文综合实践课开展进行的主流。

【参考文献】

[1]胡华琴.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实践与思考 [J].教育科研论坛.2006,(07):96-97.

上一篇:鄂教版五年级第三单元 我爱你中国下一篇:寻找幸福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