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使人明智

2025-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使人明智(通用2篇)

历史使人明智 篇1

作者:新南

在百家讲坛的熏陶下,我喜欢上了历史。对西汉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品读《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后,细读了刘邦及刘邦集团各个中流砥柱的风流人物。有些在汉朝未建立前,风光无限好。大汉王朝建立后,他们却在不识时务与潜规则的厉害后。丢了性命。

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更有的身败兼名裂。他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在赫赫战功下沾沾自喜,愚昧地认为曾为大汉王朝做出贡献,自个乃至自个的家族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奖赏与地位!或说,他们居功自傲!但他们却不知道,王者立朝,诛杀功臣的潜规则。

是,他是个功臣,对当朝功不可没!在乱世,是帮君主打江山的能才将士。现在,乱世已被平定,新建立的王朝需要治国之才。如果他安安稳稳地,低调地,不惹是生非地,不充大头蒜地,或许他还能苟全保住性命,让家人平平安安地过着幸福生活。但他非充大头蒜,认为自己为江山涉及立下汗马功劳,便气焰嚣张,认为过去和君王一起共事,君王对在自己很铁很关心,——对自己有特殊的照顾与温柔的体贴,便误以为自个是个„宝‟乃一位„人才‟。其实,当这种愚蠢的思想在此人的脑中萌芽,这人已慢慢地将脖子搁在残酷无情的闸刀上了。

哪天,曾经对他很铁很关心的那位君王,忽然感到他已经毫无利用价值!并认为,此人在世间上的活蹦乱跳,就是对他王朝的潜在威胁。那么,恭喜了,天堂的大门已为他敞开!在„孤家寡人‟的一声令下。他便押赴菜市口,残忍地被咔嚓了。

更悲惨的是,他愚昧无知所犯下的罪恶,会牵连到一家老小的生命!甚至,亲戚朋友都遭灭门之

灾(那些人无辜的呀!)

峰回路转,看看大汉王朝眼下的张良,他是功臣吗?是,而且是大大的功臣!可张良看刘邦江山坐稳,就想辞职了!虽然不能立刻辞职,但张良低调,非常低调。他说,秦王暴政,民不聊生,自己过去辅助刘邦是应该的。

在刘邦入汉中,初定天下时,张良就经常托辞患病,闭门不出!在刘邦大定天下时,张良更是退居二线。恪守“疏不问亲”。在公元前197年,刘邦想改太子。想废吕后之子孝惠,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吕后(这位女政治家)求助„智囊‟张良。张良也很低调,知道皇宫内室之争自己是绝不能插手,这可是一趟浑水!所以希望吕后请“商山四皓”来劝刘邦。

由此可看出,张良很懂事。可这懂事的背后蕴含着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个道理很多功臣也懂,谁不知这个理儿呢!但他们实在舍不得交出——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久经沙场才好不容易争得的——权利与地位!他们舍不得!更接纳不了乱世英姿雄发,风流无限红,平定乱世建立新王朝后,却要灰不溜秋地退居二线的结果。于是他们心存

侥幸,结果惹的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有句话,新南感觉说的很好,那就是“舍得”有舍才有得!这才是处事之真谛。张良,这位懂事的老人,自知目的已经达到——为韩国报了仇!。现在家人生活环境也很好——封万户、位列侯。而且不想向韩信等人的命运那样,功成名就之时乃身败名裂之时。所以张良借鉴范蠡,托辞自己体弱多病,自请告退。

在此之前,刘邦论功行封时请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但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这种举动也使刘邦很敬佩张良。这也是张良为什么善终的结果。

一个有本事的人,总是低调做人,激情做事。从来不回首过去的丰功伟绩,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作出明智,适合事宜的举动。为什么?真正的财富是在思想里,而不是在手里。

读历史,就是以史为鉴。虽然时代不同,但很多道理是相通的。人心险恶更是有过而无不及!在单位,别感觉为领导做过什么,就沾沾自喜。认为我为领导做事了,领导和我关系好。我请领导吃饭了,领导认为我很不错。于是乎,得意忘形!在单位里狂的不得了,自认为有领导撑腰,和领导是老铁。其实,这犯了大忌!你做了很多事,领导心里都清楚。你越谦虚,越自然,无居功的样子,领导才越看好你。重用你!

交朋友不也一样吗?君子之交淡如水。心中的友谊很深,但表面看去却淡入水。朋友在一起相处,可能有些小事帮不上忙。但朋友有难处时,或朋友落难时,倾出全力。新南对朋友的原则也是这样:平时并不喜上添彩(因为没必要)但有求之处,有难之时,我必雪中送炭。

读书使人明智高中作文 篇2

起码金钱绝对买不到知识和智慧。读书要花钱,但花钱并不一定能读好书;能读好书的也不一定要花钱。世所公认的苏联大文豪高尔基靠的是自学成才,美国“文坛巨子”,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马克·吐温也只读过几年小学。

也许有人认为,有钱还要知识干什么?持这种观点的可不是个别;也许有人认为,他有了钱就是有知识的人了,所以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自我陶醉,自我发热,自我膨胀,自我作秀,殊不知这都是东施效颦。离开了知识,离开了文化,充其量只是一副没有骨架、没有人格的空皮囊,或是一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而已。

秦牧说,葡萄要一天一天地成熟,知识要一点一点地积累。智慧植根于知识,没有知识的智慧,缺乏大气魄,只能是小聪明,或小狡诈、小滑头,抑或小运气,成不了什么气候的。

钱如流水,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能够终生守住金钱。银行银行,银总归是要行的,行起来的银岂是你所能控制?岂是你控制得了的?这是一种人人都想谋夺的东西,拦截抢劫,坑蒙拐骗等等等等。这是一种令人欢喜令人忧的东西。只有知识和智慧才能令人踏实,令人快乐。知识与智慧不但谁都偷不了,也抢不去;反之,谁要都可以慷慨大方地给谁。于己无损,对人有益,何乐而不为呢?

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唱: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请听跛足道人对《好了歌》的注解: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此中真意,可以写成卷帙浩繁的巨著,但其真意却必须有缘的人才能领悟的!

当然,也许世上男女看跛足道人是一个疯子;而跛足道人眼中的世上男女却个个不痴则癫。

上一篇:网络学习汇报下一篇:文明小学生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