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经济发展(精选8篇)
2011年,苏州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转型升级取得成效。经济持续平稳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1.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预计达到105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00.9亿元,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2亿元,增长24.4%。
2.实现工业总产值3.3万亿元,增长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万亿元,增长17.7%。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4.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8.1%,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
3.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入融合,涌现出一批“两化”融合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8.1%。新增制造业地标型企业7家,累计达到21家。
4.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实现增加值44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2.6%。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达到60个。
5.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苏州高新区馨泰社区被评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
6.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接待入境游客296万人次、国内游客7775万人次,分别增长10%和13%;旅游总收入达到1190亿元,增长17%。我市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和全国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7.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80亿元,增长25%。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8.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新建高标准农田6.9千公顷,建设粮油万亩高产示范片29个,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新增高效农业面积8.5千公顷、设施农业面积4千公顷,现代农业园区扩大到40千公顷,太仓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新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189个。吴江市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
9.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经济国际化水平又有新提升。进出口总额突破3000亿美元,增长9.5%。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重达到23.7%,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实际利用外资89.1亿美元,增长4.4%。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29.3亿美元,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实际利用外资33.5亿美元;新增外资企业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45个。
10.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实现接包合同额35.4亿美元、离岸执行额20.1亿美元,分别增长56%和57.9%。江苏花桥国际商务城成为全国首个服务外包认证国家示范区。
11.“走出去”步伐加快,中方境外协议投资额达到7亿美元,增长48%,总额位居全省第一。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 形成总部集聚效应, 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的发展, 实现区域分工协作的态势。总部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总部剥离——总部集群——总部经济集聚区的趋势。企业总部入驻, 可以提高区域知名度, 促进政府提高服务质量, 优化商务环境,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 同时能够为区域发展带来一些列的效应, 包括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劳动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
本文选择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其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优劣势、机遇等确定工业园区未来总部经济的发展战略措施, 最终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园区经济大步前进的目标。
2.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总部迁入中国, 各城市纷纷加入发展总部经济的行列。伴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 企业总部逐步向大中城市迁移, 民企总部受到重视, 苏州市也出台一系列的政策, 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如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总部经济总部资源, 更好地发展总部经济, 是未来苏州工业园发展上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1跨国公司企业总部向中国国内迁移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市场容量的扩大, 法制环境的改善, 跨国公司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和规模, 纷纷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总部等。为了进一步管理这些生产链、控制更大的市场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科研资源以进行本土化创新, 这些跨国公司又不断将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投资性公司、办事处等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总部环节向中国转移。苏州政府计划出台《苏州市外资总部机构认定和扶持暂行办法》, 办公用房补贴、高层人员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更多便利服务等方式, 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机构来苏设立总部。面对好的发展机遇、响应市级政策, 工业园区在处理跨国公司总部入迁上要发挥自己的优势, 包括苏州自身基础, 中新合作的前例, 从而进一步助推苏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转型。
2.2企业总部出现向大中城市迁移的趋势
近几年来, 国内欠发达区域的大型企业集团为突破其面临的技术、人才、信息等战略资源的瓶颈约束, 纷纷将企业总部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迁移。这是由于这些城市具有总部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 包括如融资、高级人才、品牌塑造、信息、发展平台、基础设施等等。这一过程中, 乡镇开发园区中的民营企业为突破企业发展瓶颈而成为迁移总部的主力军。东方希望集团、雅戈尔、杉杉, 正泰、均瑶等都迁都上海;东风公司、葛洲坝集团将总部迁址武汉;中电科技公司总部迁移南宁;吉利集团迁都杭州;顺德的科龙集团迁都香港。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 以苏州市作为依托, 工业园区符合大中城市所具备的条件, 同时结合苏州市的经济实力, 逐步将工业园区发展成为整个苏州的企业总部基地。
2.3民企总部基地培育受到众多城市的重视
近几年, 各大城市纷纷实行了民营企业总部的建设与基地创建, 如中国首个民营企业总部基地落户丰台;东莞欲建全国首条“民企总部街”;厚街划出2240亩土地, 打造民营企业总部;深圳宝安区政府计划拿出地块规划为民营企业总部;上海普陀发展民营总部经济, 打造科技亿元楼;杭州将打造民营企业总部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南宁加强民营企业的总部基地建设。各地争先发展民企总部经济的情况, 为园区发展既提供了借鉴, 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工业园区要在竞争中求发展, 应该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并不断交流合作, 最终实现“接轨大上海, 融入长三角”的民企总部经济的目标。
2.4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带来更多的总部资源
长三角地区已经步入了发展企业总部集聚的阶段, 目前已有大量企业将总部迁至长三角地区, 如东方希望集团迁往上海、吉利集团迁址杭州等。而伴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日益推进, 园区未来发展总部经济要充分享用长三角的总部资源, 并通过一定的措施吸引总部入驻;同时由于上海的发展土地资源条件的限制, 一些企业总部撤离上海为园区总部发展带来了机遇。首先园区具备了发展总部经济需要的人才、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条件, 其次工业园区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将发挥重大作用, 拥有满足总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系统, 交通便捷度高, 能够及时地获取各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2.5苏州出台有关总部经济发展鼓励政策
苏州出台的《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指出苏州市引进企业总部的类型;苏州市鼓励本地现有大企业申报总部企业认定并在苏州做强做大, 鼓励在外地开设分支机构的本地企业到苏州本地申报总部企业认定;苏州出台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 到2015年, 力争入驻苏州的国内外知名总部企业达200家以上, 把苏州建设成为在国内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总部经济品牌城市;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包括发展总部经济的目标、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鼓励政策、突出人才补助及奖励以及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加强与总部企业沟通机制。可以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总部经济是在雄厚的政策保障基础上运作的, 这些保障政策, 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入驻条件, 将促使工业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发展更具目标性、可行性及优势性。
3.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
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具备一定的先决条件, 包括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作为保障, 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 以及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信息网络、高素质的人才、专业化的服务。那么苏州工业园区目前的条件状况如何, 是否有实力发展总部经济?分析如下:
3.1经济实力打造发展基础
优良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基础,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市的一个部分, 发展总部经济可以其为依托。据2009年中国城市GDP统计年鉴介绍, 苏州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第五, 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作为苏州的一部分, 工业园区具有较高的经济竞争优势, 有条件吸引企业总部入驻, 发展总部经济。
同时, 苏州工业园区还具有较强的民营经济基础, 从整个苏州自身的民营企业来看, 到2006年6月底, 苏州市民营企业总数已突破10万户, 成为全国第5个民营企业数超10万户的城市, 近几年更有了较好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可以抓住这一强项, 发展民企总部经济, 既可以降低苏州对外资依赖程度, 又可以解决苏州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路上面临的如布局分散, 在供水、供电等方面缺乏完善配套的难题。
3.2中新合作提供发展平台
15年前新加坡将国际企业带入苏州, 这一成功的经验使工业园区在这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品牌, 同时可以继续借助新加坡这个合作伙伴, 不断输入新的企业入驻, 并将其逐步发展为外企在华总部。
其次, 周边兄弟县市都未将发展总部经济定为各自的发展方向, 工业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相对同等级区域较为先进。中新平台的建立, 在政策上有了一个先试先行的经历,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中新合作的成功经历, 使得苏州政府更愿意积极融入到海外先进发展模式的经验借鉴中, 吸取更多的关于总部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 为更好地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保障。在中新合作的过程中, 也积累了一些对信息人才等整合学习的能力, 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外来企业相处, 互求发展的能力, 在未来工业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宝藏。
3.3黄金区位吸取总部资源
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和加工基地的空间分离, 而企业及时沟通和交流信息需要便利的交通和运输设施, 同时要得到来自各地的信息支持。工业园区位于苏州, 毗邻上海、无锡、杭州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大中城市, 区位条件佳。随着长三角同城一体化的加速, 园区能及时获取上海、杭州等周边地区的信息资源, 而其便捷的立体交通, 可以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同时苏州市铁路的发展开拓了其周边的腹地, 使得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总部经济拥有广阔的腹地支持。当一个企业的总部搬入一个城市, 相应地在周边腹地上建立自己的产业基地, 以便及时沟通管理。苏州工业园区周边的广阔腹地, 为产业基地的建立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在这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吸引外来总部的进驻。
3.4优惠政策提供政策保障
优惠政策可以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后台保障作用。为了较好地发展总部经济, 苏州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保障, 如《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等, 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目标、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鼓励政策、突出人才补助及奖励以及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加强与总部企业沟通机制等措施。
3.5资源条件保驾总部发展
企业总部主要依靠高素质人力资源进行运作, 工业园区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以苏州为依托, 云集了各大高等教育类学校, 也引进了不少大学的科研机构、研究院, 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 同时拥有来自上海的“周末工程师”。
其次, 园区具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 并拥有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通过这些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可以从中培育出自生企业总部, 同时也可吸引相关产业的外来企业总部迁入, 方便交流并吸取经验。
最后, 近些年, 工业园区紧扣一个“特”字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为企业总部提供优越的商务、金融、交通、通信等基础条件以及总部政策、总部文化等相关总部发展软环境配套服务。
4.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措施
4.1立足现状, 明确发展方向
园区未来应该充分把握长三角一体化机遇、中新合作的平台优势、毗邻上海的区位交通优势, 以及雄厚的民营经济的基础, 主攻两个方向发展总部经济:
第一, 主攻民营企业总部, 园区近期发展民营总部是在考虑自身基础的条件下提出的, 园区民营企业总部的发展要与上海形成错位, 构建民营企业对接世界的窗口, 实现苏南模式的新发展。
第二, 发展区域性总部, 主要是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大型企业总部、区域性企业总部入住工业园区。通过未来园区发展总部经济, 为其长远的经济发展作贡献, 直接带动上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4.2系统规划, 明确发展定位
确定总部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对各发展阶段所应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具体措施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同时在总部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上对各地块明确定位, 防止不分层次的一哄而上。
在发展定位方面, 民企总部的定位为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及上海大都市圈总部经济分中心, 区域性总部经济定位为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中型企业在华中地区的分支机构和区域总部。吸引入驻的企业包括高科技产业的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以及新兴产业总部等, 顺应社会发展的的需求。
在选择入驻行业时, 要注意专业化的集聚, 形成专业化总部经济基地:一是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 选择已经取得一定优势的行业, 同时融入到整个长三角, 挖掘产业基础雄厚、处于转型升级加速期的行业来发展总部经济, 如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模具制造、机械装备等;二是选择在苏州工业园区有研发、教育等机构支撑的行业, 如纳米技术相关行业、汽车行业等;三是选择新兴行业门类发展总部经济, 苏州工业园区也应经出台了“3+5”产业规划, 提出未来发展生物医药、纳米光电新能源、融合通信、软件及动漫游戏和生态环保等行业;四是发展金融行业的总部经济, 既顺应工业园区出台的政策对金融行业的重视, 也为发展其他行业的总部经济提供了一个更好的金融平台。
4.3打造载体, 专业集群化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围绕选定的行业, 集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入驻,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总部集聚区, 可以选择月亮湾作为高端总部的集聚区, 唯亭商务区作为民企总部集群区, 并通过专业的总部经济园中园, 甚至专业楼的形势, 如总部大楼, 总部园, 形成总部经济集聚发展的趋势。同时要规划好区域外企业总部的招商程序, 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 最终向总部集聚区发展。
4.4建设平台体系, 集聚发展要素
苏州工业园区成功发展总部经济, 首先应该注重经济中心、信息中心、人才中心、科研技术中心, 最重要的是金融中心的培育, 形成完善的专业化服务业平台, 涵盖金融、担保、投资、保险、创意、会计、会展、商贸、物流、航运、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管理、评估、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领域, 形成网络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以优质、完备的服务吸引总部经济集聚。如创建金融区, 吸引金融机构聚集发展,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金融合作;推动信息化建设, 促进信息服务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建设现代化公共信息平台;推动会展业的产业化发展, 注重发挥商会的作用;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集聚多类型研发机构;加大人才引进和开发力度, 吸引更多高层次的金融专才等。
4.5完善软环境, 提供政策保障
1) 健全服务体系,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吸收
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 组建总部经济促进中心, 承担促进工业园区总部发展的具体职能, 使其成为园区沟通、交流和服务总部的综合性平台。同时, 扩大引才渠道, 积极参与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 积极拓展高端人才开发境外合作;加大育才力度, 以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和开发效能为核心;完善人才激励, 园区需出台一系列针对企业总部的人才激励政策, 可以通过优惠措施的出台来完成。
2) 超前制定空间布局规划, 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和载体
研究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 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空间, 加快建设相关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设施、总部经济楼宇;建设发展总部经济相关的高端人才居住园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 为总部经济入驻提供基础条件。
3) 加强政府服务意识, 改进总部经济发展政务环境
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机制, 加强对外宣传, 为总部经济营造一流的软环境。把发展总部经济列为重要战略。此外, 定期举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 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和全国各地总部经济发展的管理机构, 共同探讨总部经济的问题、对策及发展思路, 充分“借脑”、“借智”, 发展工业园区总部经济。
4) 制定完善优惠政策, 加大总部经济扶持力度
抓紧制订鼓励和扶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 对入驻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工作享受相应政策扶持。对有关人员的落户、子女入学、住房补贴等问题, 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同时制定特定总部集聚区扶持政策, 鼓励引导同质行业聚合, 发挥政策的区域导向作用, 打造特色总部圈、总部楼和总部区块。
5) 加大宣传造势, 营造外部良好发展环境
精心组织、精细策划, 就工业园区总部经济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宣传, 具体包括宣传总部经济的优惠政策, 工业园区在苏州的地位, 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发展总部经济具备的基础和优势, 以增强社会各界对园区发展总部经济的认知度和认同度。
5.结语
总部经济的发展能够给区域带来颇多效益。随着城市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发展总部经济将成为一个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措施。苏州工业园区独特的地域、经济、平台优势, 使得其总部经济的发展更为客观。当然从苏州工业园区分析, 得出的相关建设措施、政策, 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的目的在于引起区域对总部经济发展的认可及重视, 为城市发展的进步做贡献。
摘要:随着城市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用地的约束性, 发展总部经济越来越成为大中城市经济转型与升级的一个重要举措。苏州工业园区目前的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期, 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发展总部经济, 最终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园区经济大步前进的目标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本文选择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探讨总部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条件、战略政策等, 并提出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服务的一系列措施, 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总部经济,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对策,政策
参考文献
[1]张永庆, 徐淑英.长三角总部经济发展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5) :28-33.
[2]林胜君, 王修东.杭州图谋总部经济需战略出新[J].浙江经济, 2008, (21) :64.
[3]柯广源.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条件及措施分析[J].商业经济文荟, 2006, (3) :82-84.
[4]周春芳.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定位[J].江苏经贸, 2007, (4) :3-5.
[5]余朝明, 刘小红.上海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的现状与对策[J].新重庆, 商业地产, 2008, (4) :43-44.
[6]万容.论我国总部经济的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 2010, (1) :113-116.
[7]万容, 陈树桢.总部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及对策研究[J].求索, 2010, (2) :32-34.
中国转型发展高层峰会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得到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注、支持,和海内外众多知名大企业的积极参与。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贺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候云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以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孙晓华等领导和企业家代表,共约800余人出席峰会,围绕“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展开精彩的研讨。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党中央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苏州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它以占全国不到0.1%的国土面积,不到0.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超过2.3%的生产总值,近10%的外贸进出口额。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苏州又总是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而领风气之先。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的苏南模式,世纪之交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苏州经验,都曾经是历史潮流中最为激荡人心的一幕。
由苏州历届政府打造的“苏州经验”,曾被全国各地竞相效仿。30多年里,苏州经济的转型变化和演进,其社会意义巨大,几乎成为中国宏观层面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苏州还是我国全面小康建设的模范城市,在产业基础、人文环境、体制机制和经济实力方面有综合优势。
吴江是隶属于苏州的县级市,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大力推动像亨通集团这样的支柱型企业加快转型步伐,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乐居吴江”及“55352人才工程”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吸引海内外资本与人才集聚吴江。目前,吴江不仅促使传统支柱产业丝绸纺织、光电缆、电子信息和成套设备转型升级,还构建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平台。
面对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珠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备受考验。本次峰会上,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中国转型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思考”、“宏观管好货币,微观激活企业”、“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与面临的形势”、“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基本设置”等精彩报告,共同为当下及未来五年面临迫切转型升级难题的中国城市出谋划策。
【亨通集团】
工作动态1加入时间:2012-2-2 13:42:19admin点击:456
据全省收入快报,2011年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达到3455.7亿元,比2010年增长25.7%。其中烟台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3.2亿元,增长27.5%。
全省30强中,地方财政收入超过40亿元的县市区共5个,分别是龙口市47.6亿、邹平县44.6亿、寿光市41.6亿、滕州市40.2亿、诸城市40.1亿。2011年龙口市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达到29.6%,已连续三年居全省县级榜首。(预算科)
苏州宁波等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2006-01-16 13:58:58
县域经济发达,是苏州和宁波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2004年,苏州所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吴江5市共实现生产总值2299.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3.5亿元,新增注册外资78亿美元,分别占全市的67%、56%、55%;在2005年的全国百强县排名上,分列第1、4、5、10、11的位置。宁波所辖各县市也都位列百强。可以说,苏州、宁波(简称苏宁)之强强在县域经济之强。
近几年两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显现出五个明显特点:一是高度外向化。近年完成进出口总值都在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接近或远超当年生产总值。其中,昆山市2004年完成生产总值57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就达235亿美元。二是产业集群化。支柱产业都实现了集群发展,并基本实现了几业甚至一业兴市。如慈溪市以家电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上千亿的生产规模,家电行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三是成分民营化。2004年,苏州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79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5.4%;民营经济更是宁波各县(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四是主体特色化。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主体产业,如张家港的冶金、常熟的服装、慈溪的电器和昆山的信息产业等都成为城市的名片,靠鲜明的比较优势,形成了在长三角甚至更广阔的区域中的较强竞争力。五是城乡一体化。在苏宁,很难分清城区和农村的界限,苏州的5个县级市均取消了村级建制,转为社区和居委会,农民宅基地可与城镇等额置换。苏宁各县(市)的发展除客观上有近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和从商创业的人文传统外,主观上在发展思路、工作措施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接轨上海,以配角姿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发挥紧邻上海的优势,与其“主动接轨、加强协作、发挥优势、实现共赢”,借助上海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苏宁各县(市)加快发展的共同主题。
(一)以交通对接压缩时空距离。他们在全面接轨上海的方案中,特别突出了构建区域大交通网络内容,通过更加便捷的交通进一步拉近与上海的空间距离。苏州各市正抓紧建设和扩建几条连接上海的快速通道,比如建设沿长江6车道的滨江大道。同时完善城乡道路网,做到全市所有乡镇进入高速
公路不超过20分钟。宁波也正通过建设杭州湾大桥实现与上海全面接轨。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对接,实现与上海在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等方面的“无缝接轨”,更好地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
(二)以配角身份展开交流合作。他们努力破除以我为中心的“独赢思维”,确立了追求共同利益的“双赢思维”,按照配套、协调、互补、服务的要求,更加主动地与上海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承接上海浦东两岸开发带来的产业转移,他们不断优化沿沪宁、苏嘉杭甬等高速公路的产业布局,建立起与上海互补的、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与上海打成一片、抱作一团,实现极化中心与辐射区域的良性互动。电子、汽配、模具、塑料等行业已成为上海大工业、大企业的零部件配套加工基地,宁波有 6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企业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营销关系。同时,适应上海需要,建设了高水平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大型交易场所和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使自己真正成为接受上海产业梯度转移的配套“工业园”、市民农产品安全消费需求的绿色“大菜园”和休闲旅游“后花园”。
(三)以上海为扩大对外开放的更高平台。上海是外资进入中国大陆的“桥头堡”,也是世界制造业转移、扩散、协作、配套的一大基地。他们把紧邻上海变成了招商引资的名片,以上海为桥头堡加快走向世界,逐步形成了外商投资密集区。
二、抢抓机遇,乘势推动经济腾飞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和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与他们善于认识和抢抓机遇有着直接的关系。回顾起来,他们认为抓得比较成功的重大机遇有三次:
(一)抓住乡镇企业发展的机遇,为县域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初期至80年代末的商品短缺、企业生产什么就能卖出什么、根本不用找市场、找销路的时候,他们率先抓住这一商机,树立起“工业立乡、全民创业”的思想,发扬“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利用上海“星期天工程师”,以及与上海工业配套,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到80年代末,乡镇企业达到16000户,乡镇企业总产值占据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0%,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千亿元,成为苏州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实现了农民到乡镇企业劳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模式,开创了中国农民输出的先例。到90年代初,乡镇企业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的参天大树,总产值占到苏州GDP的2/3,几乎是每3年翻一番,使苏州经济总量迅速膨胀起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历练了一大批从事市场经济的专业队伍,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二)抓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推动县域经济跃上了新的发展层面。1985年,国务院批准苏州为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各县(市)紧紧抓住扩大开放的历史性机遇,纷纷调整发展思路,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把利用外资作为重点,外贸、外资、外经一起抓,全民、集体一起上,形成了齐上“三外”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中,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他们这种抢抓机遇的事例俯拾皆是。如昆山在全国第一个自费办开发区,在江苏第一个办中外合资企业,第一个向外商批租土地„„正是这许许多多的第一,使昆山市牢牢把握对外开放不同阶段的一次次重要机遇,不断巩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先发优势。200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35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521多个,合同注册外资24亿美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2.2亿美元。宁波各县(市)的快速发展也主要得益于抓住了外向型经济的先机,如慈溪市的出口依存度1998年为21.77%,2002年为51.28%,2004年超过70%,使慈溪成为经济活、人气旺、后劲足的地区。
(三)抓住发展民营经济的机遇,用民营化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九五”以来,他们借助厚实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学习浙江经验,积极推动国有和集体资本从竞争领域退出,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使经济实现了又一次飞跃。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大瓶颈”(受计划经济影响的观念瓶颈、原始资本积累尚未完成的资金瓶颈、缺乏高层管理和技术人才的人才瓶颈),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他们提出了发展民营经济要着力解决6个方面的问题,即在思想上解决观念问题,在资金上解决融资问题,在技术和企业制度上解决创新问题,在管理上解决规范服务问题,在环境上解决完善问题,在长远发展上解决提高素质问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造就了一大批活力十足的民营企业,使民营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逐年扩大。目前,昆山市私营企业总数已超过
1.3万家,注册资本突破150亿元。张家港市2004年有7家民营企业进入江苏省100强,营业收入合计达到691.07亿元。沙钢集团以311.24亿元的营业收入成为全省最大民营企业,全国排名第四。宁波奉化市的波导集团、雅戈尔集团,慈溪的方太集团等民营企业在国内同行业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培育特色,着力增强区域竞争的比较优势
差别化、特色化、规模化是县域经济竞争力之魂。苏、宁各县市坚持面向世界,面向市场,发展特色经济,不断增强在区域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力,成功地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一)将优势特色产业培植成支柱产业。他们立足比较优势,选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大胆进行体制创新、产品创新、科技创新,形成市场容量广、科技含量高、比较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如象山的针织、机械、水产品加工业,余姚的电子电器、机械仪表、塑料模具业,张家港的冶金、纺织、机电、化工业,吴江的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产业;等等。他们就是凭着这些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实现了几业甚至一业兴市。家电作为慈溪的最大产业群,经济总量和出口均占慈溪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2005年4月举办的春季广交会上,慈溪家电获得保证性品牌和名优新特类企业12家,与青岛、顺德齐名。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不仅实现了县域经济从“配套经济”、“配角经济”向“产品经济”、“品牌经济”的大步跨越,也实现了各县(市)之间的优势互补、错位竞争。
(二)将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发展成产业集群。目前,各县立足自身实际培养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如奉化的波导、余姚的鑫高益、舜宇,宁海的天明电子等;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逐渐脱颖而出,如服装业有“杉杉”、“雅戈尔”、“罗蒙”等,油烟机有“帅康”、“玉立”、“方太”等。他们一方面依托这些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将大量的民营企业集中起来,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块状特色经济。另一方面把企业做大做强,使其裂变发展。如太仓温氏家禽有限公司拥有农业部认定的4个疫苗生产基地中的一个,1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2座,40万套种鸡场3座,4000万羽苗鸡孵化厂2座,日上市肉鸡10万只的一级交易市场2座,技术服务部4个,创造了产业整体运作的高效益。慈溪的“振邦化纤”、“卓成化纤” 2004年销售分别达14.76亿元和7.64亿元,两家企业销售占到全市涤纶短纤的四分之一。
四、见短就补,从自己的不足中寻找发展动力
发展中,苏宁各县(市)总是不断主动寻找自己的“短腿”,并尽快加以弥补。补短,既为发展的平衡,更是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改革开放之初,工业是苏州各县的“短腿”,他们就拼命发展乡镇工业,使工业占GDP比重从不到50%上升到“三分天下有其二”。但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出现了政企不分、债务沉重环境污染
严重的问题,并一度严重制约了苏州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大胆实施了两个阶段的企业改革。第一阶段从90年代中期到2001年,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形式将市县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纳入改制范畴,经济由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在实践中他们又发现这种改制是不彻底的,国有股、集体股仍占大头,许多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是党委指派,相当于县处级干部,由组织部门管理,最突出的就是国有资本仍然占多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为此,他们从2002年开始至2004年上半年,痛下决心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即企业转制。重点解决国有、集体股占大头的问题。但又发现在转制中存在操作不规范问题,从2004年4月1日开始,他们全面实行了市场化操作,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许多企业进行公开拍卖。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职工问题、医疗费问题、离休人员问题,主要靠强大的财政来解决,由政府进行买单。当年,苏州市政府拿出21个亿建立了基金,用来保障老干部的离退休待遇。2002年,他们的外向型经济已经驰名全国,但与广东、浙江比,民营经济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又成了苏南的“短腿”,他们不甘愿只做一个外资的“大作坊”,于是民营经济和“自主发展”又成为发展重点。政府官员下浙江,入广东,目的就是考察如何发展蓬勃的民营企业。并开始要求前来投资的外商,把投资地作为技术开发的实验室,建立“产、学、研”的结合体。用他们的话讲,就是吸引外资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慈溪家电已成为全国三大电器制造基地之一,但他们在巨大的成就面前却看到了危机:缺少像海尔、海信、澳柯玛这样的抗市场风浪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植家电产业“航母”,又成为他们新的努力方向。不断补短的结果,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五、争先进位,不断寻求更高的发展坐标
现在,苏南干部讲得比较多的话是“现在人家在走,我们就得跑;人家在跑,我们就得奔”,各市大有赶超标兵、甩开追兵之势。
1992年,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瞄准周边先进县(市),明确提出要行行工作争第一。每年,市里都要提出“跳一跳才够得着”的发展目标,通过地区争先、企业争先、条线争先、人人争先,在全市形成了争作贡献、共谋发展、开创大业的生动局面。在成为首家“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要争创全国第一批生态市;在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又向“中国人居环境奖”发起了冲刺。正是这种“不甘落后、敢于争先”的锐气,张家港人不仅“争”到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扬子江化学工业园、冶金工业园,也“争”到了一大批外资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10年来,张家港捧得了85项国家级荣誉称号、102项省级荣誉称号;10年间,张家港市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是1995年的3倍,财政收入是1995年的11.5倍。
2002年,昆山市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第五位,2003年上升到第二位,此时,他们吹响了向第一强县冲刺的号角,果然,在今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百强县中昆山已稳居第一。1985年昆山的财政收入在4000万元左右,20年后达到了85.5亿元。常熟、太仓、慈溪等市也都在全力拼抢,加速进位。县与县之间叫板较劲的竞赛氛围日益浓厚。
六、亲商安商,努力营造全新的发展环境
现在世界投资商的目光之所以聚焦苏南浙北,就是因为这里的投资环境更适宜。
在硬环境建设上,他们着力抓好城市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凡是愿意到他们这里投资创业的,都由当地政府做好前期基础工作,搞好“九通一平”,确保投资企业很快投产运行。下大气力建设好
企合作签约仪式暨优秀学子奖学金颁奖典礼主持词
江苏吴中集团全资子公司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太湖、石湖版块的旅游产品开发,对太湖新天地生态公园、环秀晓筑养生度假村、黄金水岸大酒店、涵碧晓筑度假酒店等苏州太湖沿线进行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公司将通过持续的优化与发展,努力成为具有区域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主力运营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优秀学子奖学金颁奖典礼的活动现场,我是今天活动的主持人潘正兵,很高兴能够主持今天的签约庆典仪式,一、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以及嘉宾,他们是: 吴中区教育局副局长 周兴元先生
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敏女士
新天地公司下属企业苏州环秀晓筑养生度假村总经理刘军先生
新天地公司下属企业黄金水岸项目总经理叶活荣先生
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菁女士
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王霞清女士
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沈昶先生
吴中区旅游职业学校校长 徐军 女士
此外,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媒体的记者和获奖学生的家长们也来到了我们的活动现场。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嘉宾、新闻界的朋友、学生家长们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优秀学子奖学金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二、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徐军校长致辞
是的,正如徐校长所说,历经10多年的发展,吴中旅校在困境中崛起,在创新中前进,在发展中壮大,办学思路更清晰,办学特色更鲜明,“和谐、负责、多元”校园文化氛围正日益厚重。在我们努力前进的过程,我们又欣喜的结识到一位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那就是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三、下面掌声有请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孙敏总经理讲话。
多年来,我校每一点的发展和进步都倾注了吴中区教育局和度假区社会事业局领导的关心和厚爱。本次的活动也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接下来,让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有请
四、吴中区教育局副局长 周兴元先生
五、请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孙敏总经理与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徐军校长共同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和设立奖学金协议。请双方单位领导上台。(张莉、徐丽萍、刘立超)
好,让我们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校企合作协议和设立奖学金协议取得圆满的成功。协议上所有内容也都将于今天正式生效。今后我校将根据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实际需要向贵公司输送优秀的实习生和毕业生。我校也会定期邀请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及下属企业的行业专家来我校指导教学、培训技能、交流探讨。共同推进咱们苏州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为促进校企合作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从即日起我校特聘请:刘军先生、叶活荣先生、李菁女士、沈昶先生、王霞清女士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专家指导委员成员》聘期三年,下面就有请校教务处副主任张莉女士上台为专家们颁发聘书,大家欢迎。合影留念。恭喜五位成为我校行业专家。希望我们能够常来常往,互相增进彼此之间的往来。
七、下面有请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王霞清经理 宣读“苏州太湖新天地优秀学子奖学金”获奖名单。
八、下面有请学生代表09(4)班侍冰冰同学做获奖感言
九、下面有请09(3)班马晓春同学的家长——唐俊英女士上台发言
十、下面到了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有请太湖新天地旅游领导向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和奖学金,首先是为酒店管理专业获得三等奖学金的同学颁奖。请上台领奖
首先有请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黄金水岸项目总经理叶活荣先生为获得三等奖学金的同学颁奖
孙晓敏费敏徐玲计泱江孙悦萍
2.苏州环秀晓筑养生度假村总经理刘军先生 为获得二等奖学金的同学颁奖:马晓春侍冰冰邰铭伟
3.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敏女士 为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同学颁奖:王亚静俞智超
好,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获得优秀学子奖学金的这10位同学。结束语:
愿今天获奖的这10名同学能够不负众望,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做一名知书达理的旅校人,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吴中人。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吴中区教育局、度假区社会事业局领导对我校的殷切期望,不会忘记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各级领导对我校学生在学业上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让我们学校与企业强强联手,加强合作,在旅游行业共同创造出新的辉煌。相信苏州太湖新天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让我们再一次祝贺全体获得奖学金的同学们,并祝愿大家再接再厉,用更加丰富的学识回报学校、回报企业、回报社会。
为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先进经验,2007年9月26日至28日,由市人民政府组织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和各旗区分管发改或规划工作旗区长、发改局长、规划局长以及华研物流公司、东易达物流公司、凯顺物流公司负责人参加的现代物流业考察组赴苏州市和上海市考察了当地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参观了具有代表性的物流园区(中心)和物流企业,并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物流企业负责人就现代物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上海市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做法
(一)苏州市开展现代物流工作的主要做法
江苏省是全国现代物流较为发达的省份,8月份自治区专门在此举办了培训班,这次考察重点学习物流企业内部运作机制,包括集货、加工、配送、信息等物流运作流程。在江苏省苏州市,我市物流考察组一行先后考察了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苏州市服务业发展重点企业苏州赛格电子市场、苏州物流中心(SEALL)及苏州市江通货运有限责任公司。经过考察和认真研究,考察组认为苏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做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五个突出。
——突出比较优势。苏州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苏州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集群特色明显、经济外向度高、专业市场众多、陆路交通发达、沿江、沿海港口资源丰富、航空运输需求量大等优势,探索出了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物流发展之路。
——突出现代物流理念。苏州市发展现代物流,坚持系统整合的理念、坚持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一体化运作的理念,突出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注重提高物流整体效率,从而加快推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突出地区分类指导的原则。苏州地区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各地物流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苏州市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适应产品高附加值与高时效性需求,现代物流强调多功能集成与一体化运作;对于发展水平稍低一些的地区则把解决“长、大、粗、重”产品的物流放在基础地位,既发展现代物流,也相应地搞好传统物流。
——突出协调发展与机制创新。苏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破行业界限与地区界限,坚持需求引导、效益为本,大力进行各类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系统整合,逐步形成了协调发展、多方收益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同时不断加大物流管理体制、机制,物流组织和运行方式的创新力度,逐步构造出了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突出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苏州市不断加强对物流业的宏观规划和管理,对于涉及全市现代物流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与论证,合理安排重大项目,努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改善物流供给,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通过加强宏观规划和管理,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上海开展现代物流工作的主要做法
上海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全国物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我市物流考察组一行先后考察了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上海北芳储运实业有限公司等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考察组与上述园区、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听取了西北物流园区发展情况和北芳物流企业内部运作情况。经过了解,考察组认为上海市发展现代物流业主要和正在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建立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机制
上海市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联席会议的制度,以完善协调机制和形成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推进合力。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来研究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解决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而推进上海市现代物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2、改进行政审批和管理方式
上海市按照国家改革货运代理行政性管理的要求,不断优化行政管理方式,扩大货运代理企业参与面,规范物流企业工商登记注册前置性审批,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经营资质、经营行为的后续监管和检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对于物流企业管理方式的改进,显著地提高了全市物流企业的素质,增强了物流市场主体的活力。
3、扩大开放物流市场
上海市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入驻,鼓励其参与物流设施建设和物流市场经营,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来大力发展物流服务外包。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从而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4、积极支持物流企业创新
上海市积极支持物流业务流程创新,对物流领域提供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服务的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国有大中型制造企业进行业务外包,采购第三方的物流服务。对改造提升传统仓储、运输等物流系统的立体仓库、电子标签、物流信息平台等项目,给予融资等方面的重点支持。对为制造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仓储建设项目,减免民防工程建设费。
5、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上海市积极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物流专业学科建设,积极支持物流先进技术方面的产学研结合,建立校企结合的物流综合培训和实验基地。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引进市场急需的物流专业人才。
6、优化城市配送交通管理
上海市通过规范货运市场管理,实施城市配送货运车辆的技术标准,加快了城市配送物流的发展步伐。通过加强对交通流量的科学组织,适时适度调整货运车辆在中心城区通行的限制政策,来适应快件运输、商业配送等新型业态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也积极支持节能型、集约化的公共物流配送企业优先发展,对列入城市配送物流重点企业的物流配送车辆予以优先通行。
二、苏州、上海市现代物流工作的主要经验
通过考察和研究,考察组一致认为苏州和上海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经验可以总结为:
1、专业化程度高。苏州和上海市在积极整合原有物流资源的基础上,鼓励生产和销售企业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作。这种企业物流的外包培育了物流业的市场需求,也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两市现代物流业基本形成了高度专业化基础上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各个物流企业依据自身优势,集中发展某一物流环节的业务,将其做强、做大、做精,不断地提高业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的质量,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自身成为整个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不去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我市生产和销售企业将其物流业务滞留在企业内部的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运作方式急需转变,以尽快地为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培育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市物流企业搞集住宿、餐饮、酒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也需要引起注意,应当借鉴苏州和上海市发展物流企业的经验,突出现代物流理念,并结合我市各地实际,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物流业专业化分工模式,增强物流企业的业务水平和物流网络的协调运作能力。
2、规划起点高。科学、合理地做好物流业发展规划是今后顺利地开展物流工作,促进物流业良性循环的必要前提。在苏州和上海考察时,有关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在座谈时都提到,要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物流业发展的思路、目标、规划布局、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上海市物流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推进办主任王大明在给考察组介绍发展物流业的经验时,特别强调建设物流园区一定要超前规划,一步到位,高起点、高规格地做出最好的方案来吸引大客户入驻物流园区。我市在发展现代物流业过程中,必须认真制订发展规划,科学论证,然后分步实施,逐步推进,避免走弯路,同时也要高度重视物流规划与城镇总体发展规划等其它规划相协调,重视物流园区规划与全市整体物流规划的衔接,重视物流规划的贯彻落实,维护全市物流规划的权威性。
3、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苏州和上海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时,政府在组织战略研究,制订发展规划,改善基础环境,整合物流资源,加强综合协调,对外招商引资,加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等多个方面积极搭建平台,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也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政府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环境优化、配套设施完善、物流主体招商、物流市场培育等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在此基础上以市场化运作来推动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
4、着力培育重点企业。无论从苏州还是上海的经验看,发展现代物流业都必须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以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为主、以政府的政策引导为辅。两地都把大力培育重点物流企业作为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在财政上安排引导资金对重点物流企业予以资金支持,迅速地培育了一批现代化物流企业。我市在发展现代物流业时,也要大力扶持本地物流龙头企业,积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使其逐步地做强、做大,同时积极培育为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相关卫星企业,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企业网络组织,从而推动全市物流业协调发展。
5、信息化程度高。高度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的基本特征,只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才能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上海现代物流信息产业园,是集物流产业投资与咨询、技术服务与展示,科技成果转化与生产的功能中心,其中无论是国有大型企业,还是私营小企业,无一例外都搭建了基于园区或企业的信息平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作系统。信息平台的搭建极大地推动了物流效率的提高和物流成本的下降,提高了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也必须坚持信息带动的原则,积极搭建包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园区信息服务系统和物流企业信息服务系统三个部分的鄂尔多斯物流信息平台,推动全市物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现代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苏州、上海市现代物流工作的成效
(一)苏州市开展现代物流工作的成效
目前,苏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运行呈现快速稳步增长的态势,为苏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以开发区物流、港口物流以及道口物流为重要内容的境内外物流市场迅速扩张,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成长,业务量约占物流市场的15%左右。工业园区唯亭物流园、高新区物流园、苏州港港口物流园、昆山物流园、吴江物流园和吴中区等一批物流园区,通过新建、扩建、改造和整合,已初具规模;白洋湾综合物流园、张家港冶金物流园、相城区物流园已经启动。从数量指标上来看,苏州现代物流业发展非常迅速:
1、社会物流总额
2006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为2238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4.14%,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4.64,即全市每单位GDP产出需要4.64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
从物流总额的构成来看,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较大,达到了14183.9亿元,比上年增长28.05%,占社会物流总额的63.36%,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进口物流总额6342.45亿元,增长17.35%,占社会物流总额的28.33%;农产品物流总额13.26亿元,增长14.84%,占社会物流总额的0.06%;再生资源物流总额为7.36亿元,增长24.11%,占社会物流总额的0.032%;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为12.18亿元,增长12.47%,占社会物流总额的0.054%;外省市商品购进额1825.36亿元,增长19.95%,占社会物流总额的8.15%。
2、社会物流总费用
2006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804.42亿元,比上年增加116.33亿元,增长16.91%。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6.69 %,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二)上海市开展现代物流工作的成效
上海市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尤其在“十五”期间,上海市物流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使上海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1、物流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物流业增加值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1年至2005年,物流业增加值从628.6亿元增加到1175.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物流货运量持续扩大,2001年至2005年,货物运输量从5.4亿吨增加到6.9亿吨,年均递增6.3%;港口货物吞吐量从2.2亿吨增加到4.4亿吨,年均递增18.9%,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从634万标准箱增加到1808万标准箱,年均递增30%;航空货邮吞吐量从80.4万吨增加到221.6万吨,年均递增28.8%。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和第三,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也跻身于全球前十强。与此同时,全社会物流成本逐年下降。据统计,2005年全市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5.5%,比2001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企业流动资产和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有所加快,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2、现代物流支撑体系日渐完善
“十五”以来,上海加强了支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设施、信息、政策三大平台建设。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洋山深水港一期正式开港,外高桥港区四、五期建成,浦东国际机场二跑道投入运营,高速公路网初具规模,浦东铁路建设和内河航道改造进展顺利,为促进物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物流信息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大通关”平台和电子口岸建设不断深化,上海口岸通关效率和物流信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电子标签及标准化立体仓库、自动拣选设备等物流技术装备得到逐步推广和应用,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物流政策和环境不断优化,上海市政府制定的《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相关行业协会开展了物流企业综合评估试点和物流师资格认定等,营造出了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
3、重点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稳步推进
“十五”期间规划的四个重点物流园区开发建设,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深水港物流园区以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建设为依托,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洋山保税港区已经封关运行;外高桥物流园区以全国第一家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为标志,率先开展了“区港联动”试点;西北综合物流园区以发挥市内外陆路集散功能为重点,已成为连锁商业和医药物流配送的集聚区域;浦东空港物流园区以建设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为契机,逐步形成了航空产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发展格局。随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多层次、互补型的保税物流框架,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口岸功能,推动保税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
4、市场主体多样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十五”以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上海物流业已经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三方物流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球10大物流企业和20大船公司的分支机构或办事处都已进入上海;中海、中远、中储等中央企业通过整体改造、整合内部物流资源,以上海为基地组建了第三方物流公司;上海本地企业也通过合资合作等资产重组方式进行流程再造,形成了一批国有控股和民营的物流企业。通过各类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服务和运作,支撑相关产业和连锁商业发展的物流配送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四、对我市开展现代物流工作的思考
(一)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物流业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合理的服务模式,正在国内外得以迅速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切入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就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鄂尔多斯市是自治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2006年,全市人均GDP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2.7亿元。从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来衡量,鄂尔多斯市已进入西部强市之列,步入跨越式发展轨道。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产品、原材料和设备、零配件将会大量运进运出,城乡居民的消费势头也将带来消费品的大量增加,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商业将迅速发展,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将对物流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极具潜力的物流需求市场。
2.打造核心城市的功能要求
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区域核心城市是区域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的集散中心。鄂尔多斯市确立了打造“服务内蒙古、联动晋陕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以我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协调发展,增强我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
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而现代物流业的实质是第三产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4.扩大劳动就业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市正在实施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战略,大批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急需就业机会。物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门槛低、容量大、见效快的特点,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等方面需要大量人员,可解决农牧区的富余劳动力;发展物流业也可以推动商品零售业、餐饮等生活性和汽车及其配件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间接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增加物流效益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政府和企业重生产,对生产环节上的产值、税收、利润和管理等重视,而对生产环节以外的运输、仓储、代理、包装、加工、配送等考虑甚少。过去重点抓生产环节上的产值和利税,而使运输和加工环节上的产值和利税很大一部分流失到了包头和呼市,甚至北京(神华神东公司生产税收体现在了我市,而运输环节税收有部分体现在了北京),使我市损失了大量的利益,为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增加我市在运输和加工等环节的税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企业战略层面提升到了当前的社会经济战略层面,从“产业支柱”的地位提升到了“支柱产业”的地位。鄂尔多斯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构成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推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方向构成了发展的拉力,一推一拉的合力作用必将促进鄂尔多斯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逐步实现从“产业支柱”向“支柱产业”的演变。因此鄂尔多斯市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更是适时的。
(二)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SWOT分析
1、优势(S)
(1)自然资源富集。鄂尔多斯盛产煤炭、化工、建材、羊绒等自然资源,是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和纺织基地。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为1496亿吨,天然碱储量为6000多万吨,芒硝矿储量70亿吨,食盐储量1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7000多亿立方米。此外,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等资源的储量也相当可观,且品位很高。
(2)交通条件便捷。2006年,全市公路、铁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2184公里和360公里。“十一五”末铁路与公路等将构成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每条铁路均与外围铁路相连,基本达到出市达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大准、准东、东乌、准朔铁路和沿黄河铁路横穿东西,包西、包神铁路贯通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形成“十字”型主骨架,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鄂尔多斯机场已投入使用,开通了通往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等主要城市的航线,全市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3)经济发展迅猛。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增长24%;人均GDP 6600美元,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财政收入达到145.8亿元,增长56.2%;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2.7亿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08元。预计到2010年,煤炭产量将突破2.5亿吨,水泥、玻化砖、玻璃等建材产品将达到1000万吨,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天然碱化工等化工产品将突破1000万吨。
(4)辐射范围广阔。鄂尔多斯市与黄河北岸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形成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金三角”,东距出海口秦皇岛港1035公里,距黄骅港960公里,与相邻的银川、榆林、朔州等晋陕宁的城市距离均在300公里交通圈内,周边辐射人口约2000万人,具有连接西部地区的传承作用。
(5)产业基础雄厚。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能源战略西移的良好机遇,全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构筑形成了能源、化工、绒纺、建材、汽车制造、冶金、农畜产品加工、林沙等优势特色产业。目前,鄂尔多斯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煤化工项目区,大批国际、国内500强企业相继与鄂尔多斯携手合作,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第一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世界最大的煤炭单产矿井、鄂绒大化肥、亿利PVC、博源天然气制甲醇、意大利VM发动机、水利部沙棘加工园区、自治区第一条轿车生产线等一批世界一流、国内最大和填补内蒙古空白的项目相继落地。物流业发展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
(6)政策环境优越。鄂尔多斯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良好的政策空间。国家和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全国“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及《内蒙古自治区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市委、市政府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和发展“大物流”战略,为鄂尔多斯市发展现代物流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劣势(W)
(1)观念落后。我市部分干部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对现代物流业的概念、地位、作用等认识不足,看不到流通领域蕴藏着的巨大经济增长潜力;绝大部分企业目前以自营物流为主,“大而全”、“小而全”,认识不到现代物流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
(2)缺乏高级层次人才。我市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严重地依赖于从外部引进,自身缺乏造血功能,造成了适用人才的短缺。目前,从业人员中拥有高级职称的物流人员和物流高级技师的比例较小,熟悉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人才严重匮乏,直接限制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3)管理体制不顺。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产业、跨地区的复合型产业,其健康发展必然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协调和管理机构。目前我市物流管理体制相互交错,机构多元化,铁道、交通、民航、邮电通讯、内外贸易等物流相关部门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造成物流组织布局分散,部门、企业间缺乏横向联合,这种管理状况导致了我市当前发展现代物流业难以在全市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
(4)发展基础差。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市物流业基本上处于70年代的储运物流阶段,现有的物流企业多数只是开展简单的“运输+仓储”业务,远没有达到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物流的物流业发展阶段。从产业基础来看,我市物流业基本上呈现出小、散、弱的局面,缺乏掌握先进物流技术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从发展的基础条件来看,我市公路运输网络相对完善,但是铁路运输系统外运能力较差,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市在物流信息的应用和资源整合,利用电子化、信息化手段提高站前作业和疏运效率等方面还相当落后。
3、机遇(O)
(1)当前国内外对我市的广泛关注为我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绝好的机遇。经济飞速发展使我市的城市竞争力迅速上升,我市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知名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是我市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难得的机遇,极其有利于我市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入和知名品牌的打造。我市将有更多的利用外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更有利于我市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现代物流企业。
(2)中央、自治区和我市对现代物流业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今年国务院、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从财税、信贷、土地、价格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优惠,大力支持服务业的发展。我市当前也正处于由以工业为主体向加快发展服务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全市也非常重视发展“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重视培育现代物流业发展。各级政府的支持给予了现代物流业发展极为难得的机遇。
4、挑战(T)
鄂尔多斯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国内许多地区和城市都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抢占现代物流业发展先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要实现预期目标,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快鄂尔多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抢抓机遇,加大力度,统一规划,重点推进,实现全市现代物流业的突破性发展。
(三)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我市现代物流业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006年,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20.5亿元,同比增长38%,占GDP的15%,占第三产业比重为38%;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为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全国2006年为18.4%)、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发达国家为11%)。全年完成货运量28515万吨,其中铁路货运量7145万吨,公路货运量21370万吨;全社会货运周转量达277亿吨公里,其中公路160亿吨公里,铁路117亿吨公里。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12家,规模以下从事与物流产业相关的企业为1385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26.4%。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企业法人单位1179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41家,以煤炭、化工产品和农畜产品为主的货运站(场)65家;另外,从事商品贸易的个体工商户5.8万户,占第三产业个体经营户的72.2%。
随着现代物流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我市现代物流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重点储备和扶持了华研物流园区、大路物流园、蒙西凯顺物流园区等一批现代物流业项目。同时,煤炭物流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在建的煤炭物流项目已有罕台川铁路货物储运中心项目、新街铁路货物储运中心建设项目、达旗靖源煤炭市场综合服务项目、蒙西物流中心项目、大路物流园煤炭物流工程等。
总体来看,我市物流业在相对较差的基础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逐步发展和正在培养着一批本地物流龙头企业,这将为我市物流业今后的迅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四)今后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措施
借鉴所考察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政策体系、基础设施、资金支持、招商引资、市场培育、企业培植、人才培养、行业管理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全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强大合力,同时也要突出重视煤炭交易中心的建设,重视城乡的统筹发展。
1、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全市服务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服务业对于提升各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像重视工业那样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是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包括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科技、中介、房地产、商贸、餐饮及社区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几乎涉及到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参照国家部委及所考察苏州、上海市的做法,建议成立由市发改委、商务、交通、煤炭、规划、国土、财政、税务、建设、粮食、信息、铁路、邮政、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市服务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分管服务业和规划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发改委主任兼任,同时建立全市物流业部门协调会议制度,研究确定全市物流业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定期召开物流业发展工作会议,研究和协调解决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推动物流业重大项目的落实。各旗区也应建立相应的综合协调机构,形成市、区联动工作机制,明确牵头部门,形成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物流业管理体系和工作推进制度。
2、广泛征求意见,出台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要依据煤炭、化工、冶金、机械制造、商贸和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布局及相关产品和原料的运量和运向,科学规划建设物流节点,特别是对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等重大物流公共基础设施,应统筹规划,科学论证,防止盲目建设,避免资源浪费。目前市现代物流业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已完成,通过这次考察,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同时近期也征求了各部门、各旗区的意见,下一步需组织各有关部门集中论证,尽快出台并实施《规划纲要》。
3、优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鼓励国内外的先进物流企业到我市投资,在土地、税收、投融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注册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土地管理部门要在用地价格方面按照政策规定给予优惠。规划、土管部门应对物流用地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实行一定时期的预留制度,优先安排物流项目用地计划。税务部门积极开展研究,针对物流产业不同的业态提出合理的有利于物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税目及税率。对物流领域提供软件开发、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服务的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对于投资规模较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可通过投资、补贴等方式参与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扶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中的杠杆调节作用,降低物流企业投融资成本。研究制定物流业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的并轨方案,允许按照行业特点降低物流企业注册资本限额,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减免登记注册费用。同时要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协调机制,简化办事程序,提高物流项目和物流企业审核登记效率,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规范物流市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4、加强现代物流业基础建设。加强物流通道项目建设,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管道、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据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不同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占地面积、交通、地势、风向、水源和环境容量等因素合理布局物流节点,加快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网络互通互联,降低物流运作成本,全面提升我市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加快物流服务网络建设。鼓励非物流工商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内部产权改造,剥离物流业务。加快销售物流向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延伸,促进现有运输、仓储、外贸、货代、批发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尽快培育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
5、切实增加投入,支持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市财政和各重点旗区都应投入部分启动资金对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政府为主体,联合担保公司设立“鄂尔多斯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基金”,作为启动和引导资金支持物流业发展。基金由服务业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监督;设立现代物流发展基金办公室,办公室具体负责基金的管理和安排,在全市物流业发展中统一调剂使用,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对于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企业,根据项目建设情况,给予按注册资金10—15%的配套支持,或者按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给予贴息补助,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增加对现代物流业投入和扶持力度,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建立全市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和综合交通网络平台;对企业自建物流基础设施,银行和财政应给予融资和贴息支持。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加大物流业的开放引进力度,把知名物流企业、物流项目及资金引进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进驻我市物流园区。重点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塑造先进的物流服务业态,为工商企业提供专业化和全方位的服务。积极引导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尤其要鼓励已经具备一定物流业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私营物流企业加强联合协作,加大对物流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的投入,尽快形成竞争优势,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7、优化物流管理,大力培育物流市场需求。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改变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实现物流服务的社会化。鼓励大中型工商企业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有效分离出来,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重组,将其部分或全部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企业承担,以培育和发展物流市场。推动工商企业与运输、仓储、货代、信息咨询、新兴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构建物流服务体系。把培育物流企业作为加快物流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
8、突出重点产业,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针对我市实际,当前应大力发展煤炭、化工产品、农畜产品、建材和日用百货物流,抓好市场体系、营销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构筑起以工业物流为主体、商贸物流为支撑、农畜产品物流为补充的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重点抓好康巴什物流基地、煤炭交易中心、东胜商贸物流园区、东胜建材物流园区、重点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和主要城镇配送中心的建设,积极培育重点物流企业,组建规模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集团。
9、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我市教育部门要有计划地与区内外高等院校合作,尽早开设现代物流专业,在我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物流专业,采取物流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外出考察相结合等多种办法,尽量在2010年之前培养一批我市急需的熟悉现代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业务的专业人才,规范物流培训和认证工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规范化的岗位培训、专题讲座、继续教育、特别是资质证书教育,组织人员赴区外、国外学习现代物流的先进管理经验,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人才支持。
10、成立行业协会,推进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尽快筹备组建鄂尔多斯市现代物流行业协会,加强与企业、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物流行业协会要紧密联系物流相关企业,指导物流企业依法规范经营,建立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和资质认证机制,完善物流市场监管制度,制定出台重点物流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从服务的角度加强自律,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定物流行业的服务标准,大力宣传“诚信物流”,促进开展信用交易,完善信用交易的相关政策。同时要牵头组织全市物流企业联网,加快与商业、工业、对外贸易、邮政通信等相关局域网的连接,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业和会员提供广泛、及时的信息服务,要加强行业知识教育培训,推动物流行业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实现物流行业整体协调发展。
11、统筹城乡,加快商贸物流发展。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连锁经营为纽带,按照“城区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的发展模式,加快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配送物流,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布局合理、运作有序的现代商贸物流发展格局。坚持便民、利民原则,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切实改善物流条件和环境。抓住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历史机遇,发挥城市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大集团、大公司向农村牧区利通领域延伸,促进农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大力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建设农家店、便民店和放心店,有效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12、突出建设煤炭交易中心。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融汇社会资本组建集煤炭交易、信息交流、金融服务、质量检验、电子结算等于一体的国家或自治区级的大型煤炭交易中心,为煤炭生产企业、营销企业、运输企业、煤焦企业、煤炭用户搭建一个统一、开放、透明、公正的交易平台,实现中心交易、园区交割、集中配送,吸引全区和毗邻地区的企业和客户入驻交易,不断扩大交易规模和影响力,强化我市在能源重化工产品产、运、销等重大环节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关键词:民营经济,经济转型,民间资本,产业结构升级
一、引言
在后危机时代, 我国经济面临着国际市场大幅度萎缩, 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国内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民众收入相对下降, 使内需难以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苏州以外资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受到严峻挑战, 苏州通过产业结构转型,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来促进经济增长。而民营经济也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虽然在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作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民营经济的投入和产出稳定向好, 2010年全市民营经济的主要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总量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升、贡献不断提高”, 民营经济规模和结构凸现新变化, 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但在产业转型中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 如何将民营企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和科技型转型, 是苏州民营经济是否能够适应当前形势, 迅速完成转型升级, 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本文通过研究苏州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苏州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1、规模总量越来越大, 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全市民营企业产出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 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09亿元, 同比增长20.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1.3%;。2010年末注册资金超1000万元的私营企业有9806户, 同比增长44.5%, 并有超过40家企业公开上市。以工业园区为例, 目前有150多家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 其中1家企业营业收入过50亿元, 3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 9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已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图1可以看出, 2006年至2010年期间苏州私营企业发展数量呈上升趋势。
2、工业发展稳定, 优质民营企业涌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产值7709.05亿元, 同比增长20.7%, 实现利润386.94亿元, 利税561.9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48.2%、34.2%。全市规模以上民营百强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67亿元, 同比增长20.4%, 占全市民营工业的70.4%,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6.1%。民营百强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后税收330亿元, 增长42.9%, 占民营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65.7%。已经形成了沙钢、永钢、梦兰、隆力奇、波司登等一批上规模、高效益的优势龙头企业。其中, 沙钢集团在2009, 2010年成为我省第一家, 也是中国内地唯一一家入围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图2表示2006年至2010年苏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户数和总产值的变化状况, 从2006年至2009年呈大幅度上升, 而2010年较2009年有所下降。
3、国内外投资快速攀升, 外贸增速迅猛。2010年, 全市私营个体固定资产投资1154.51亿元,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9%, 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私营个体投资比上年增长25.9%, 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4个百分点, 分别比国有、集体和三资企业投资增速高4.7、11.4和20.2个百分点。私营个体企业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以制造业, 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二、三产业领域, 对经济合理转型和发展助推作用明显。2010年全市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总额为248.95亿美元, 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9.1%, 同比增长65.9%。其中出口总额142.94亿美元, 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3%, 同比增长68.9%。私营企业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8和34.7个百分点。2010年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71个, 占全部境外投资项目的60.2%, 中方协议投资额为3.49亿美元;民营企业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合作合同额61577万美元, 占全部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的6 7.4%;对外工程承包合作营业额43475万美元, 占全部对外工程承包合作营业额的76.2%。从图3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0年苏州私营个体经济和全市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都处于上升趋势。
4、科技创新能力加强, 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的共识。至2010年末, 全市经确认备案的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达3174家, 占全省的20%, 名列全省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10家, 其中民营企业531家, 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60%以上。与此同时, 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的品牌战略也取得了明显承销, 全市民营企业共拥有世界名牌1个, 中国驰名商标35个, 中国名牌产品56个, 全国质量奖2个。
5、优秀企业家不断涌现, 企业社会贡献越来越显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脱颖而出, 涌现出了如沙钢集团、恒力集团等一大批规模大、水平高、贡献多、反响好的地标新企业和一批民营企业家。在社会贡献方面:税源贡献不断增加, 2010年, 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收占全是入库税收总额比重将近30%, 成为政府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就业贡献不断增加, 2010全年民营企业吸收劳动力万人, 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60%;公益贡献不断增加, 大批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灾后重建, 扶贫帮困, 义务教学等各种公益事业。
6. 政府加大对民营企业政策扶持力度。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曲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国际贸易前景不明朗, 加上汇率的不稳定, 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波动、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给苏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全市各级各部门与企业共度时艰, 建立市领导与企业挂钩联系制度, 深入基层、进入企业,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和解读, 帮助广大民营企业学习、掌握、用足用好政策。同时, 切实加大对上争取力度, 拒不完全统计, “十一五”以来, 全市对上争取各类扶持资金累计将近40亿元。
二、当前苏州民营经济结构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
1、规模以上企业少。在全市超过18万家私营企业中, 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不多。2010年, 全市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民营企业仅有100多家, 超百亿元的仅有10家, 超千亿元的仅有1家。规模型企业所发挥的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 产业集群效应不能充分显现。
2、产业结构不合理, 新兴产业少。苏州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性行业。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所占的比重很小, 并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资金少、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和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2010年, 苏州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 产值中, 民营企业完成产值1970.20亿元, 占全部新兴产业产值的比重为27.7%, 远低于外资新兴产业70.5%的比重。
3、自主知识产权少, 创新能力不足。许多企业对自主创新的意识尚显不足。这些企业通过近年发展也相对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实力, 然而, 这些企业对于自主创新的必要性、紧迫感缺乏一个系统而客观的认识。多数企业认为在自主创新上投入资金与人力是要冒极大风险并且收益周期偏长。直接表现为企业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足, 投入不够你, 最终会影响产业结构的顺利转型。
4、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欠缺。无论是企业的自主创新, 抑或是市场的品牌角力, 其最终归属的决定性力量仍然是“人”。如今的苏州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与完善。而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的苏州民营经济更应该把握住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将人才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 将人才优势作为企业一切优势的起点与根基。2008年经济资料显示, 全市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中拥有技术职称的26.11万人, 其中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14万人, 分别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和0.65%, 技术人员比重较低。
5、部分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 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些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还存在一些误区, 存在“玻璃门”和“弹簧门“的现象。处理民营企业问题的工作机制不健全, 没有建立联系会议制度, 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能及时进行沟通、协商解决, 往往导致小问题放大化。
三、实现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推动企业集约发展, 扩大企业规模。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作, 例如股权收购、产权受让等多种形式, 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资产并购重组, 在做大做强主营业务, 提高企业自主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 谋求裂变增长, 争取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政府也要加大、面向全市新兴产业基地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建设, 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集群, 着力建设新兴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客观载体。
2、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民营企业要抓住如今国家对于新兴产业大力扶持的机会, 加快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要干预改造提升传统落后产业, 淘汰落后设备, 转移落后产能, 降低资源消耗。要着力摆脱传统的“家族企业”的陈旧管理模式, , 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 通过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发展促进企业自身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的优化重组。以管理促效益, 以改革促发展, 构建合理的民营企业成长梯队。同时, 政府也要大力引导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 在提高技术水平上求突破;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在发展品牌经济上求突破;促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型民营企业, 在提高规模效益上求突破;不断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 在完善激励机制上求突破。
3、推进创新发展, 完善创新创业体系。一是企业要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充分利用一切科技和人才资源,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并要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依托大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及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开通和建设好“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合作网”, 利用这一网络平台, 发挥其在信息发布、产学研对接、成果转让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企业要强化质量立业、品牌兴企的先进理念, 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质量意识, 全面推进标准化工作, 树立民营企业产品质量新形象。进一步提高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水平。三是要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 增强研发能力。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快研究开发并投产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有品牌、有较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尤其是高新技术新产品和机械装备终端产品, 促进我市产品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提升、由价值链低位向价值链高位提升。
4、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企业和政府要积极参与实施“姑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 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利用“苏州国际人才精英周”、“苏商发展年会”等国际活动平台, 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 打造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引进一批优秀的经营、管理、技术团队, 带动一批精英人才扎根苏州创新创业。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新兴产业, 打造引进高端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服务平台, 帮助民营企业引进和培育更多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广大民营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在招才引才、用才留才等方面下功夫, 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合本企业的优秀人才, 如具备国际视野与宏观经济理念的战略型人才, 具备先进管理经验与开拓精神的管理型人才, 具备丰富法律知识与熟知市场规律的营销型人才等等, 为实现转型升级和在更高平台上的发展集聚人才。
5、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加快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政府要建立联系会议制度期召开民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 对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定期沟通、协商解决。并且要加大政府财政的扶持力度吗, 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对上争取资金支持。市财政在产业专项引导资金中每年可以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该部分资金重点用于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品牌建设、搭建服务平台、企业上市培育、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等方面。同时, 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专业服务, 按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原则, 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面向重点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 建设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 满足中小企业共性发展需求。建立异地商会, 为“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提供桥梁纽带和交流平台。例如2007年10月成立的苏州市首家异地商会——宿迁市苏州商会, 积极发挥自身作用, 努力打造苏商品牌, 以苏州企业的产品和爱心为社会作贡献, 其经验可作为借鉴。
参考文献
[1]、苏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苏州市中小企业局, 江苏省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2010苏州民营经济发展报告[R]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1
[2]、周松山.信贷结构调整支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J]中国金融2011 (8)
[3]、苏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2010年苏州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苏州市统计局网站:http://www.sztjj.gov.cn/
[5]、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网站:http://www.chinanosz.com/dyninfo.aspx
【摘要】目前,苏州众创空间爆发式增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金鸡湖创业长廊、启点咖啡、36氪、XLAB、创客邦、苏大天宫,苏州创客巢等等。这些众创空间依托苏州已有的基础优势,孵化了众多优秀创新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但苏州众创空间还仅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模式单一,提供的服务不够专业和全面,多数创客空间社交、辅导、培训、融资、设计和知识管理等增值服务实效不足,发展模式单一,软实力偏弱,市场化程度低,创新资源集聚功能有限,创新转化创业案例的社会影响力较低。针对苏州众创空间发展的现状,研究认为提升众创空间功效,打造苏州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不熄引擎还需提升众创空间的软实力,打造更加完善的创业生态圈;提升科技型大公司及其员工参与众创空间运营的积极性;创新政府服务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弱化直接补贴与投资,强化规范、制度建设,着力创新创业市场环境完善等。
【关键词】众创空间 经济发展 创新政策
一、绪论
2014年9月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大众创新创业做出指示,视察深圳柴火空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打造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引擎”的号召。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8项重点任务,旨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群众创新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4月,江苏省也出台了《“创业中国”苏南创新创业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借助众创空间,大力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城市的重要战略。
苏州多年来打造创新城市,积累了大量的产业创新优势,众多的企业孵化园也为苏州提供了大量经验。近年来,苏州大众创业生态体系不断优化,创业观念与时俱进,出现了海归创业、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现象。随着一系列计划的推出,一批模式新颖、形态多样的众创空间诞生,如启点咖啡、36氪、XLAB、创客邦、苏大天宫,苏州创客巢等,部分“创客”也已“脱壳腾飞”,对激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苏州大众创业仍面临一些问题,全社会对大众创新创业的认识也有待提高,缺乏全国性公认的有影响的案例产生,而且,新式的众创空间模式也区别于苏州以往的孵化器模式,众创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相反,其核心价值在于参与主体的调动和创新创业活动的服务支撑,即最大程度上调动一切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使创业精英大众化,促进各类主体的共同参与、相互帮助,以资源的聚合产生聚变效应。在功能上既服务创业,也服务创新,形成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引领创新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因此,众创空间并不是苏州以往发展的企业孵化和产业集聚模式,而是一种基于创新商业化,综合硬件和软件的循环生态圈。
目前我国众创空间仅有70多家,还处于起步水平,苏州虽具有一定优势,但众创空间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积极总结政策及发展成效,借助国内外先进经验都有助于苏州众创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对苏州经济转型,建设创新驱动型城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苏州市众创空间发展环境评价
(一)苏州具有一批创业孵化器及创业园,创业创新基础较好
目前苏州已经具备众多孵化器基础,其中国家级的创意孵化园8个,如工业园区金鸡湖创业长廊、高新区苏州创客峰会、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苏州自主创新广场苏创空间等,已经孵化像同程旅游、苏大维格、元禾创投等行业领头企业,这表明,苏州在众创空间建设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硬件和服务基础,拥有孵化优秀项目的经验。
(二)苏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突出,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
作为新兴发展城市,苏州自身就具有较强的高新技术创新能力。这为苏州市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硬实力。
表2表明,近年来苏州开展科研的企业及科技机构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虽在2013年有所下降,但随着创新发展和经济转型,近两年高新科技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这表明苏州具备了较好的科研实力。
(三)苏州私募和风险投资基金快速增长,为苏州大众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苏州打造众创空间,推进经济进一步发展,连接各方生产资源,最主要的是打通资金渠道,保证发展血液的供应,否则会极大的降低创新向创业的转化速度,以及苏州经济结构转型的效率。
苏州早先就成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苏州市发展众创工程,而苏州目前众多的创投基金和私募基金,则更好的结合了民营资本,进一步注入众创空间发展中去,为苏州发展大众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表3表明,2015年上半年,苏州有限合伙型股权投资基金井喷式增长,新设320户,备案截至2015年8月底,备案创投企业已达123户,认缴出资额215.2亿元。
众多创投资本为苏州众创平台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筛选了高质量的创新项目。苏州目前已经建立了苏州创投基金,用以支持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的发展,而民营风投资本更是可以强化服务功效,使创新更有效率。
三、苏州市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众创空间发展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内在要求,对主动适应当前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苏州众创空间虽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激发了全市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支持了创业项目的发展。但是,苏州众创空间发展还仅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模式单一,运作机制市场化程度低,创新资源集聚功能发挥有限,对转型升级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缺乏。
(一)基于众创空间角度的问题分析
1.难以保持持续盈利。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众创空间基本以政府资助的方式运作。在发展初期,其主要盈利方式仅仅来源于平台咖啡馆或租金的微薄收入。庞大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生存盈利仅依靠咖啡馆或租金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2.规模扩张后的管理效率不足。调研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苏州市众多发展已初步成型的众创空间面临着扩张后的管理问题。只要有点子、有想法就可以加入众创空间使得平台服务对象的数量快速增长。然而后期的服务管理跟不上降低了平台的创业成功率。
3.众创空间发展参差不齐,缺少资源合力。在基础创新体系尚不够完善的社会中,众创空间需要创造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生态微环境”,对单个平台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常常在基础服务、常规服务上牵扯精力,难以在专业领域中更精深;另一方面,机构之间也尚未形成稳定有序的外包合作和结算机制,空间与园区、新区重点区域的开发结合紧密度不够,尚未形成稳定的“孵化+生产基地”的联动机制。
(二)基于创客角度的问题分析
1.技术原创能力有限,产业分布单一。苏州现有众创平台上的企业互联网公司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缺少数据)。当前中国正处于互联网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时期,创业者喜欢扎堆互联网,然而行业的竞争力大、可施展的行业空间较小也成为重要的问题。缺少能够在互联网、生物制药、新能源、媒体、餐饮等多领域自由发挥创意的创新创业氛围。与此同时,与发展相对成熟的区域相比苏州的创客们更侧重市场而非核心的技术研发。更重要的是,虽然苏州涌现出了一大批创新企业但是像美国创业者的产品和服务一样都具全球性和高科技性的很少,苏州的创客大部分盘踞于中国市场,很少有影响世界的创新项目。
2.实质性人才的缺乏。据统计,苏州市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为(缺少统计数据),较发展相对成熟地区偏大。家庭不支持孩子走出校门摸索创业接触市场,不支持孩子上学期间休学或退学创业。因此,导致创客人群出现了人才不足、专业知识欠缺的难题。
3.缺乏先进有效的管理经验。苏州市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中欠缺优秀的导师体制,教育制度单一缺乏创新性。多数众创空间在产业化及公司治理方面的咨询很少,无法满足创客对自己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咨询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客创业的进度和成功的概率。
四、促进苏州市“众创空间”发展的建议
基于对苏州众创空间发展情况的调研,结合苏州众创空间发展的分析和存在的不足,研究认为提升众创空间发展实效,当前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提升软实力,打造完善创业生态圈
众创空间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其核心关键在于空间的功能,能够方便普通大众实现创新创业。面对缺乏技术和商业经验的普通大众,要提高创业效率,创客空间则必须具备非同一般的软实力,打造完整的创业生态圈。提升众创空间发展软实力,当前需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1.在制定和执行支持政策时,突出软实力的考核与支持,关注其落实发挥的真实情况。对某些软实力不强,甚至抱着投机而来的众创空间及创客,应及时取消支持。
2.以专业定位提升众创空间软实力。在大力发展普适型众创空间的同时,苏州市应适度支持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重点支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划与代表未来产业主流趋势众创空间的发展,及支持能够发挥现有产业研发优势的众创空间。
3.借助互联网打造创业生态圈。依托于互联网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是众创空间优势形成的客观基础。打造创业生态圈,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优化增量存量资源,实现1+1大于2效应。例如,因特尔就借助互联网打造了“联合众创空间+开放的线上创新中心+创投与产业孵化”三级推动模式。该模式借助互联网能够实现8个众创空间的社交互动,撮合项目开发团队,提供项目知识管理。并借助互联网创客还能获得英特尔工程师的技术支持,利用英特尔庞大的知识库和供应链等资源。
(二)提升科技型大公司参与众创空间运营的积极性
目前,苏州众创空间部分由原有创业园按照众创空间模式改造而来,还有是在科技创业园和孵化器中新辟空间新建而来,也有部分是商业地产开发商改建而来,而科技型大公司创建的内部创客空间或面向社会公众的众创空间则比较罕见。尽管,政府建设的众创空间也是面向社会招聘管理团队进行运营,但是,同政府还是关系过于密切,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不利于培育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目前,苏州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339家,上市公司97家,新三板挂牌125家,构成了众创空间发展的优质资源。有关部门应引导这些企业建立内部创客空间,鼓励企业及企业高管参与众创空间建设、运营和服务,提升现有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破解众创空间同质化发展难题,以及弥补苏州研究院所不足的劣势。
(三)创新政府服务众创空间发展的模式
支持创客空间发展,有关部门宜以规划引导,完善制度,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和创业生态圈为工作重点,而对众创空间创建和引进创客项目的补贴宜逐步缩减。当前应重点关注:
1.加快顶层设计。在《江苏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适宜本苏州地实际情况的创客空间发展措施和行动计划,系统和前瞻谋划创客空间发展,完善具体有效扶持措施。
2.优化创业环境。如果对创客空间和创客的补贴方案重量不重质,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补贴金额偏低对优质创客空间投资者和创客项目缺乏吸引力,而普惠式的补贴又很容易造成滥竽充数、半途而废,甚至创客项目改头换面后多地重复申报。政府应以集聚优质创业创新资源为目的,以创业生态圈建设的大视野开展工作,以优化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建设为工作重点。苏州可以做多方面的创新,例如,建立创客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杠作用。在科技局科技服务系统添加创客空间模块,利用大数据整合众创空间及相关科技资源,提升科技资源供求配置的便利性;加大对创新产品服务的采购力度,以市场化手段激励创客空间发展。
3.加强创新文化培育。国外创客空间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那些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乐于将创意变为现实创客们的需求。众创空间的兴衰和区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当前,苏州众创空间爆发式增长,但是,“有店无客”现象也较普遍。创客少,优质项目更少,固然和苏州科研院所少有关,但是,苏州有着庞大的制造业和企业研发人才,如果激发全社会的创新与冒险精神,提升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度,将有利于改变这一现状。为了加强创客文化培育,苏州在“五四青年奖章”、“五一劳动奖章”及其他表彰活动中,应对创新创业优秀人才适当倾斜。在新闻媒体宣传中,对创新创业精神也宜加强引导,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发展的城市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2015 10332055X”(编号201510332055X)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苏州经济发展】推荐阅读:
苏州大学企业管理资料微观经济学习题06-01
苏州工会经费06-03
苏州居民电价06-09
苏州古典园林浅析06-04
游苏州日语作文06-16
苏州大学专业10-01
苏州市简介11-08
苏州公务员考试:2015年江苏苏州市公务员考试公告07-01
《苏州园林》说课稿06-09
011苏州中考满分作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