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教育管理学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汕头大学教育管理学(共8篇)

汕头大学教育管理学 篇1

 第一节 教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1教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对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教师 学生 教育管理主客体关系 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与认识。

2----特征;1 稳定性

2以考察教育管理活动者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教育管理主客体的存在与作用 这两个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基本内容。

3---是派生教育管理学其他所有范畴和理论问题的总根源。

 第二节 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1广义;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有无组织1教育; ○零散还是系统。

2狭义;专门组织的教育,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半日制、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

○电视教育,网络教育。

2---质的规定性;是不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3教育管理;对教育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4---的不确定性;1---客体不确定

2---运作的时空不确定---工具手段方法不确定

4---活动实施结果不确定

1二重性○2动态性○3科学性○4艺术性○5创造性○6经济性 5---特性;○6教育管理层次;教育组织内部按职责,职权的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1宏观管理 中观管理(中介性,两重性,相

对独立性)

3微观管理 7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管理活动过程及规律的学科。广义;以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为自己的管理对象,以中央地方的教育法令法规为指导,遵循教育的规律,对整个教育行政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进行规划织指导协调和控制,合理配置

教育资源,实现管理目标优化的一门社会科学。

2狭义;以一定类型的或一定层次的学校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构建学校和社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健全学校组织和它的运行机制,优化办学资源,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全面提高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的一门社会科学。

8---的核心概念;组织 计划 控制

9教育组织为什么需要管理;1不能自动运行,要管理保障

2资源稀缺,需要高校合理配置

3人存在知识能力价值的差异。

10教育管理学的价值取向;1现代教育成为庞大事业需要管理和领导

2教育管理利于协调教育系统内外关系,促进教育规模数量结构效益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于合理规划利用教育资源 4利于服务教育。

11---研究范围;1教育制度 ;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规定和行动准则。

2教育结构;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不同类型层次的教育组织,及其要素的组合和比例构成

3教育效益;教育培养的人才对社会产生的效果和利益。

(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教育体系和联系系统。

教育体质;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的总称)

12----的学科性质;1---是一门社会学科

2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是管理学的分支 3---的文化性

 第三节 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1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1经济科学——现代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基础

2公共产品理论——新视角 3人学理论——核心内容

第二章教育管理理论范式

 第一节 教育研究范式

1教育研究范式;1哲学思辨的研究范式

2科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3人文主义研究范式 2管理学研究范式;1结构主义范式

2职能主义范式

3诠释型范式

4人道主义范式

3西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1客观主义研究范式

2主观主义研究范式

3批判主义研究范式 4我国教育管理研究范式;1思辨研究范式

2实证研究范式

3实地研究范式

5范式;用以指导 观察和推理 的基础模型和参考框架。

第三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

 第一节 教育管理理论概述

1教育管理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教育管理活动中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认证和实践检验由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2---的主要特点;1以教育管理实践的观察为基础

2--趋向规范

3---趋向多元性和多维性

3----作用;1在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结构

2帮助工作人员认识到管理学是多种复杂因素的复合体不是狭隘的技术 3为特殊的管理环境进行解答,提出建议和研究途径 4为管理学的争议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5以系统知识武装工作人员,助于对资料信息观察结果的搜集整理 6工作人员可以就事件分类 假定结果和其他可变关系提出建议

7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8帮助人们阐明表面看似混乱的形式,辨别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4---不足;1限制了灵活性

2观点摇摆不定 3理论有一定难度 4对实际工作者抱有成见 5不稳定的坚持某种观点  第二节 教育管理理论构建

1教育管理理论构建;指提出或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2教育管理理论的形式;1思辨理论

2分类理论 3命题形式理论 4理论模型

3教育管理理论构建的方式;1演绎逻辑2归纳逻辑  第三节 教育管理理论与研究 教育管理理论与价值论、常识的关系;1---不是教育管理价值论2---不是教育管理常识 2教育管理行为研究模式;1信息输入系统

2分析与控制系统 3信息输出系统

 第四节 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1管理实践的特性;1--是具有广泛特约性的社会实践

2---时刻依附在其他社会实践之上

3---作用机制的成效须通过管理作用的对象来说明。

2教育管理理论与教育管理实践的互动关系;1实践与理论的同构性

2实践检验理论的复杂性 3对理论评价的多维性

3教育管理者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管理理论;1教育管理活动复杂,管理者无法从事情本身做决策需要一个参

照框架

2使实践者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他人广阔的经验与认识最终做出恰当的选择 3避免错误导致的资源浪费

4管理者需要解释新环境中的问题时,理论和实践的广阔性会发挥很有价值的作用。

第四章教育管理的主体

 第一节

教育管理主体性概述

1教育管理主体: 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管理素质,有一定权威,担任教育管理工作的人。2教育管理者的能力:1脑力与体力的统一

2品德与才能的统一 3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指责:1职务与责任的统一

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4教育管理客体:教育主题所认识管理的对象(人 财 物 时间 空间 信息)

1教育管理中主体与客体的状态 ;1本我状态

2自我状态

3超我状态

2教育管理主客体之间的状态关系;1顺位关系

2错位关系

3交错关系

3教育管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1对立统一----------是教育管理主客体关系的存在形式

2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是---的桥梁

3对象化---------------是—实现的结果   第三节

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运动 第二节

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与客体 教育管理主题与客体之间的矛盾;1利益与责任的矛盾

2智慧与服从的矛盾

3纪律与自由的矛盾

4集权与分权的矛盾

第五章教育管理思想

 第一节 人的思想

1人的思想;理性认识,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观念;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两者区别;思想强调思维活动,观念是长期积累的思想的总结。2-----的特点;1独立性与能动性

2内在性与复杂性 3主观性与现实性 4离散性与差异性

3人思想活动的基本规律;1思想反映环境的规律

2主观制约思想的规律

3思想支配行为的规律

4实践决定思想的规律

 第二节

教育管理思想

1教育思想;人们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人认识基本看法。与教育观念更接近。

1宏观层面的教育思想

2中观层面的教育思想

3微观层面的教育思想

教育理论;教育家对一些教育基本问题形成的系统认识并通过理论概括形式表现出来的教育思想。2教育管理者应自觉更新管理思想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关系

2理性管理与非理性管理的关系

3教育管理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教育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思想和理论来武装认得头脑,并用以指导教育管理的实践。4教育管理主体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1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本质观

2--------发展观

3---------制度管

4树立科学的教育管理目的观  第三节

教育管理观念与创新

1树立法制观念,依法治校;学校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从事教育及管理活动。

(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法,教育方面的其他法律和其他法规中的教育条款,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规范,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教育规范,学校各项规章制度)2-------的基本要求;1培养法制观念,增强依法治校的紧迫意识

2加强法律教育,增强学校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

3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规范学校管理行为。3-------意义;1利于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2利于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4教育管理的超越与创新;1学校要超越自我的局限和个别的生存状态,探索有效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管理

模式。

2学校要超越一个学校的经验,一个时期学校的经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

互动。

3学校要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超越现实的能力和状态,达到一个新的状态。

第六章人性观与教育管理理论

 第二节

教育管理伦理 第一节 人性观与教育管理

1教育管理伦理;国家公共权力部门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的,再分配与调节有限教育利益和资源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教育价值行为标准。

2------的意义;1揭示道德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发挥作用的途经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管理活动中道德的地位、发挥作用的途径方法,体现教育管理活动中教育组织与人的关系。

2学校的内涵包括道德含义,道德倾向,和道德影响,学校不同于其他组织,因为其产品也是人,而且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学校育人的功能体现了伦理精神。

3管理者行为中的道德内涵。

3教育管理伦理的原则;教育公平-----------------核心原则

4----------------------价值;使人的生命本质在教育中和教育影响后得到展开和升华。5-------------------的合理性依据;1合乎教育发展自身规律

2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3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和善的理念

4体现教育善的理念  第三节 教育伦理范畴

1教育伦理范畴;1巩利与人文

2人道与物道

3民主与集权

4权力与权威

5公平与效率

第七章教育管理理念

 第一节

教育管理理念概述

1教育理念;人们对教育本质 属性 职能及运作方式等问题的系统化理论化和规律性的观念和认识体系。2教育管理理念;是教育理念中对教育管理的认识和看法,是对教育管理本质 属性 职能及运作方式等问题的系统化理论化和规律性的观念和认识体系

 第二节人本管理

1人本管理;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

2-------内涵;1依靠人---------------------全新的管理观念

2开发人的潜能-----------最主要的管理任务

3尊重每一个人-----------教育管理最高宗旨

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教育管理成功的基础

5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管理的中级目标

凝聚人的合力------------教育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3人本管理的核心;1点亮人性的光辉

2回归生命的价值

3共创繁荣和幸福 4人本管理的机制;1动力机制

2压力机制

3约束机制

4保证机制

5选择机制

6环境影响机制  第三节

本能管理

1本能管理;以一种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2本能管理理念;以能力为本。1要求现代形态的文化价值观应该建立在能力价值观的基础之上。

2使组织和成员形成一个责 权 利统一的命运共同体。

3本能管理的基本原理;1能力提升原理

2能力实现与整合原理

3能岗 能级 能酬匹配原理

4本能管理的制度安排;1用工制度--------打破身份界限,特权门第,人情关系的干扰,凭才能进入用工,确立用工问题上的才能观

2用人制度--------根据德才兼备和政绩用人,把有能力有业绩的推到重要的合适的

工作岗位

3分配制度-------按能绩分配

4领导制度---进入领导班子的人必须有能绩而且是重能绩。

5本能管理组织运作实质;建立各尽其能的运作机制。(我国 需要建立-----能级制)

6能级制;依据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根据竞争上岗,创新管理制度的精神,通过在组织内部确立科学 合理 公认 可行的能力测评的标准体系,采用有效方法,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客观合理的测评。

7能级制的基本内容;1重视能力

2测评能力

3配置与使用能力

4开发能力

5核算能力

第八章教育行政体制

 第一节

教育行政体制

1教育行政;国家通过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领导和管理,属于国家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

2教育行政体质;国家管理教育的组织制度,整个教育行政管理的中心和关键,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即教育行政权力的确立与划分,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规范的总称。

3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1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2从属制与独立制

3专家管理制与非专家管理制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行政体质

1学制严格;

2教育行政制度;1中央教育行政制度

地方教育行政制度

 第三节

不同类型教育行政制度的比较

1中央集权制的利弊分析;

2地方分权制的利弊分析;

3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有待完善;1中央与地方合作制还要实践的检验

2中央与地方的权利再分配问题的矛盾的调节需要漫长的过程

3中央与地方对教育行政权利的再分配不可能是一个模式。

 第四节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1中国教育行政体质改革目标1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质

2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3转变政府教育职能

2-----------------的依据;1以中国现行教育体质的实际为依据

2以中国国情为依据

3以中外历史经验为历史依据

4以国体政体为依据

3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应处理的关系;1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行政组织的关系

2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3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4正确处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第九章教育政策

 第一节

教育政策基本问题

1教育方针;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人的发展规律,为实现教育目标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和教育基本政策的概括。

2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教育方针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认真学习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深理解,加快贯彻《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

2把贯彻教育方针纳入法制轨道

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科技体质改革的需要,积

极推进教育体质的改革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势利导,利用市场有利因素,克

服不利因素,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3我国未来10年的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全面推及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立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2工作方针;优先发展-----

育人为本------

改革创新---------

促进公平---------

提高质量--------3教育政策;负有教育的法律或者行政责任的组织及团体,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

4教育政策的本质;1是国家意志的表现,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2是统治阶级内部各个社会阶层利益调整与综合的产物。5教育政策的特点;1规范性与价值倾向性

2中介性

3相对稳定性与灵活性

4目的性与系统性 6教育政策的分类;A层次1教育基本政策

2教育具体政策

B作用1鼓励性政策

2限制性政策

C策略1改造型政策

2改良型政策

D目标1直接政策

2间接政策

E 内容 ;个项目部门政策

7教育政策结构;各类型、层次的政策数量及其组合形式。

8衡量教育政策合理化程度的标准;1教育政策在数量质量和功能上与经济文化政治等相适应,满足这些领

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的要求,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与上述领域的变化大致同步。

2-------------要满足处理教育内部各种关系、问题的需要。

3教育政策的层次应齐全,协调。

4各种功能的政策应配套,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持,相互制约,使教育政策稳妥,正确,切实得到落实。

9教育政策,教育方针与教育法律的关系;

 第二节

教育政策制定

1教育政策制定的问题;决策机关或者决策人员指定的相关政策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并对实践有消极的指导作用。1方向性偏离问题

2范围性偏差问题

3程度性偏差问题 2造成问题的原因;1外在教育政策环境因素的影响

2政策规划过程中的问题

3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协商的问题

4决策模式僵化,信息流转方式老化,决策模式中的非理性决策模式所占比重较大。3教育政策制定应处理好的关系;1从主体看,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主从关系。

2从决策方式看,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

3从政策决策主体的利益分配看,处理好平衡与失衡的关系。

 第三节

教育政策执行

1教育政策执行;教育政策执行者按一定的政策方案,运用各种政策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政策目标,把教育政策所规定的内容转化为有效现实成果的双向互动过程。

2教育政策执行的特点;1对象的实用性与范围有效性

2影响的广泛性与决策的层次性

3原则性与灵活性

4执行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5执行的协调性与同步性 6目标的统一性与途径的多样性 3教育政策执行的功能;1教育政策执行是运用政策解决教育问题的直接环节

2------------------决定的教育政策方案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范围

3-------------------是检验教育政策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4-------------------完善发展已有政策,与制定后继政策的依据。 第四节

教育政策评估

1教育政策评估;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准则和评价标准,对教育政策对象,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揭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为修订完善教育政策,并为实现教育政策的更良性运行服务,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2对教育政策评估的认识;1教育政策评估是一种客观性与主体性统一的价值判断活动。

2------------------的对象是教育政策的质量和结果

3------------------是由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方法,评估标准构成的完整的系

统。

3教育政策评估的特点1价值性

2依赖性

3取向性

4双重性

4教育政策评估的功能;1提升教育政策品质

2检视目标与执行的妥适性

3落实责任归属

4政策建议的依据

5提供政策信息。

第十章教育法规

 第一节

教育法规概述

1教育法规;广义;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和政府机关制定和发布的一切有关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狭义;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受国家强制力保障执行的有关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2教育法规的形式;1《宪法》中的教育条款

2教育法律

3教育行政法规。

4地方性教育法规

5自制法规

6条约和协议

3教育法规的类别;1全面调整教育关系的法规

2针对某类教育制定的法规

3规定和调整某方面教育工作的法规 4教育法规体系;

5教育法规的价值;在教育法规与教育主体的关系中,作为客体的教育法规以教育主体的需求为基础对其而对其产生效应的属性。

6教育法规价值的体现;1人本价值

2正义价值

3自由价值

4发展价值

7教育立法;广义;泛指一切国家机关或者地方政府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废止,解释教育法律,法规的专门活动。

狭义;国家立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制定,修改,或废止教育法规的活动。8教育立法与教育行政的关系;1现代教育行政始于近代教育立法。

2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行政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教

育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

1教育法律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一种,是体现统治阶级关于人才培养的意志的,经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活动的行为规则。

2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1法定条件

2行为规则

3法律后果

3教育法律规范的分类;1性质;1义务性规范

2禁止性规范

3授权性规范

2程度1确定性规范

2准用性规范

3委任性规范

4教育法律关系;根据教育法律规范产生的,调整教育活动过程中各方主体之间的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5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1是依照教育法律规范形成的社会关系

2以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为内容,是教育关系的法律化

3反映一定的教育规律 6教育法律关系的种类;1地位1横向教育法律关系

2纵向教育法律关系

2具体化1绝对教育法律关系

2相对教育法律关系

3法律制裁1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

2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 7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1教育权利与教育义务

2外部教育法律关系;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3外部教育法律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8教育法律关系的运行

9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教育法律主体,教育权利主体)依法享有教育权利,承担教育义务的人或组织。10教育法律关系主题的条件(教育能力);1依法律规定取得

2依法定程序,静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取得

3申请并经核准登记取得

4经培,养考试或考核取得 11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1必须是参与教育活动得人或组织

2必须为教育法所承认 12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

13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教育法客体,教育权利客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14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1具有教育性

2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同时

3符合政府的要求和标准 15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分类1物

2行为

3精神产物  第三节

学校的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

1学校的法律地位;学校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2学校的法人地位确立的意义1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各种民事活动

2确立学校的法人地位就等于承认学校有法定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可以独立经营学校的资源并获得更多的资源,使学校成为自我发展的政体 3可以使学校依法人的身份承担因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一切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3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4学校作为行政相对人的特点;1在行政管理中具有被动性

2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有主动性

3在行政诉讼中具有主动性 5学校作为相对人的权利;1自由权

2管理权

3救济权

6-------------------------义务;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2执行国家行政机关的委托的义务

3承担违法后受到处罚的义务 7学校的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与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8学校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情况提供便利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 第四节

学校的设置、职能与法律责任

1学校的设置;

2学校设置的条件;1有组织机构与章程

2有合格的教师

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及稳定的经费来源 2学校设置的程序;1审批

2等级

3学校的法律职能;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制定学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保证教育质量,按规定授予学业证书

3负责本校教师的任用考核和奖励

4负责对学生的管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合作

6占有,使用学校的校舍,场地,仪器设备及办学经费

7维护校内教学、工作秩序

8接受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学校的监督管理指导 4学校的法律责任;1行政法律责任

2民事法律责任

3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教育预测与规划

 第一节

教育预测

1教育预测;依据教育发展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前景做出推测的活动。2教育预测的作用;1为教育规划目标的设定提供科学依据

2为教育规划中可行方案的选择提供服务

3为教育规划中的修改,补充提供服务 3教育规划工作的前提;

4教育规划工作的主要步骤;1提出课题和任务

2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3建立预测模型

4进行预测

5评价预测结果

6将预测结果提交决策者和计划人员 5教育预测的种类;1与教育相关问题的预测1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

2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

3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

4其他相关问题的预测

2对教育本身的预测1教育发展模式的预测

2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的预测

3教育布局的预测

4教育科学研究和对教育科研成果应用的预测 6教育预测的方法1时序预测法

2因果预测法

3定性预测法

7选择预测方法应考虑的因素1预测的期限

2数据的散步形式

3模型的适用范围

4预测费用

5精确度

6预测人员的素质  第二节

教育规划

1教育规划;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校遵照国家对教育部门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任务,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设计和安排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2教育规划的地位;1使教育事业同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相适应的重要保证

2对教育事业进行统筹和调控的重要手段。

3促进教育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3编制教育规划的指导思想;

4编制教育规划的原则1不平衡发展的原则

2按照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发展的原则

3教育内部协调发展的原则

 第三节

教育规划的编制与执行

1教育规划的类别;

2教育规划基本要求;1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对现状的深入调查和分析为出发点

2--------------应由总目标和分目标构成的分层结构

3目标应是单一的,明确的,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具体化。

4确定目标的实现途径必须以科学的预测为基础

5实现目标要行动方案和必要资源作保证

6必须拟定两个以上的方案做选择

7规划必须是可以控制的

8规划的确定必须依照科学决策的程序 3编制教育规划的基本步骤;1现状调查与分析

2估量机会

3确定目标

4确定前提

5提供决策方案

6评价论证

7确定规划

8制定派生的计划 4编制教育规划的方法;1人为需求法

2教育投资收益分析发

3社会需求法 5教育规划管理过程1规划的编制

2规划的执行

3规划管理中的信息反馈

4规划管理的调整 6教育规划的执行;

7教育规划的控制;

第十二章 教育人事行政

 第一节

教育人事行政的概述

1教育人事行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人事政策,对教育行政干部和教育职工的选拔,任用,聘任,考核,工资,奖惩,福利,退休等事宜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2人员编制;

3教育行政人员以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编制

4学校行政人员与教师的编制

5教育行政人员及教师的任用

6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选拔任用方式;1 任命制

2选举制

3考任职

4聘任制 7教育行政人员及教师的调配与交流

8教育行政人员的及教师的职称

9------------------------------的工资

10------------------------------的其他福利

11-------------的退休及退职

 第二节

教师岗位设置

1岗位=职位;在特定的组织中,在一定的时间内,有一名职工承担若干的项任务,并具有一定的职务,责任,和权限时就构成一个岗位。

职位;专职一定组织中承担一定职责的职工工作的位置 职务;对职工所承担事物的规定

2职位的分类及发展过程

3职位分类的作用与意义;1可以理顺人事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统一的规格和标准,作为公职人员的录用,晋升,培训,等提供合理的依据,使人事管理工作正规化科学化。

2可以筛选合适的工作人员,实行职位分类,可可以根据职位说明书,根据职位所需人才,筛选出适合该职位工作的人选,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3可以形成合力公平的工资制度,4可以实行有效的考核制度

5可以为培训提供方便

6可以合理使用人才

7可以精简机构核定编定制

8可以避免工作重叠 4职位分类;

5职位分类原则;1工作种类

2职务内容

3责任大小

4工作难易程度

5工作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6职位分类的步骤1职位调查

2职位归类

3制定职位说明书 7岗位责任制

 第三节

教师工作绩效评价

1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表现及结果。

2教师绩效评价的特点;1教师评价需要多个过程

2------------能帮助提高教师的个人绩效水平

3需要学校全体成员都参加

4应该是连续的不间断的

5必须依据科学的标准进行观察和判断。3 教师绩效评价的作用:1 对个人的作用

2对学校的作用:1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改进学校工作

为教师资源计划的重新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为教师薪酬设计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是学校经行人事决策的依据

提供教师的发展和培训方向教师绩效的基本原则:1公开原则

2客观公正原则全方位评价的原则

经常化制度化的原则

5教师绩效评价的步骤:1 确定绩效评价的目标简历评价的指标和标准

确定绩效评价人

确定实施步骤

结果处理与反馈教师绩效评价的方法:1 交叉排序法

2等级鉴定法工作成果评价法  第四节 教师的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承担的责任、劳动强度,以及工作环境的好坏来确定岗级,以劳动者的实际劳动成果为依据,来支付劳动报酬。

(广义):依据个人或组织的个人绩效,在对个人和组织工作绩效评估的基础上,而确定的弹性薪酬。绩效工资的优点:1 与业绩挂钩,具有较强的公平性 报酬向业绩优秀的员工倾斜,激发替他员工工作积极性 反应同一岗位员工的业绩差异。拉开薪酬差距,有助于吸引和留住导向型的员工 3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特点:教师绩效的作用:绩效工作的原则:1 准中规律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注重实绩

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客观公正,简便易行

第十三章 教育财政

 第一节 教育体制概述 教育财政体制:是规范教育财政的秩序,指规范各级政府为发展教育事业而经行教育财力资源配置的活动的一系列制度,主要包括教育财政收入体制,财政支出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等三方面。教育投资 教育经费:为发展教育事业达到教育目地,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包括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实际用于财政教育的经费,以及社会各种力量和个人,直接用于教育的经费 教育投资体制: 教育投入体制: 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 第二节 教育财政的职能和特点 教育财政的基本职能:1 筹措资金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统一调节教育投资与教育事业发展

监督教育机构资金流动 2 教育财政的特点:1 一般特点 1国家主体性和强制性无偿性和社会基金性

具体特点 1非营利性与共同报偿性

2固定性和永恒性计划性和整体性 

 第四节 新时期中国特色的公共教育财政 第三节 新中国教育财政的制度变迁 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框架的确立:构建中国特色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探索:1 财税改革对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挑战

以县为主,义务教育财政体系的确立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 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迁的特征 1 集权化的特征管理权力集权的特征管理权力和办学责任分立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的确

立 我国教育财政投入改革的趋势:1 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投入机制加强经费管理

第十四章 教育督导和考试与评估制度

 第一节

教育督导制度 教育督导制度:教育督导部门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经行视察监督评价帮助指导的行政管理制度 教育督导制度的职能:1沟通评价职能

检查督促职能

指导推广职能

完善促进职能

反馈导向职能 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1我国施行依法督导,以法律建立督导制度的基础

督政与督学结合 4 我国近现代教育督导的历史演进:

 第二节 教育考试制度 教育考试制度:由国家组织实施,认可和监督的,以国家名义颁发考试合格证书,或其他证明以及发出告知的一种考试制度,和考试行政行为。考试制度的职能: 1督导职能评价职能选拔职能激励职能诊断职能调节职能 教育考试制度的分类:1教育方式:1素质教育考试制度

应试考试教育制度

考试类型:1 成人高校招生入学考试制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入学考试制度教育的级别: 1 高等教育考试制度

基础教育考试制度我国教育考试制度改革历程:我国教育制度考试存在的问题:1 片面追求分数,倾向应试教育考试制度,使考试激励功能发生偏离

考试内容不科学,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及个性发展

考试形式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考试制度中存在着考教合一的现象

考试成绩的评定方式不合理

考试制度的反馈体制建立不完善  第三节 教育评估制度 教育评估制度: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的联系与区别: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于发展:

4教育评估的意义:1 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帮助教育系统的运动于最佳状态

有利于促进竞争,调动办学积极性。

第十五章 学校管理组织

 第一节 学校管理组织及其产生 学校:

当代学校观:1 功能与结构的统合观

社会组织观 3 学校组织的产生:

4影响学校组织的因素:1意识形态

教育理想 社会制度与组织方式

社会文化价值 学生的亚文化与反文化  第二节 学校管理组织及其制度 学校管理组织:按照一定管理目标要求将职务、岗位、人员结合起来,形成层次恰当,结构严密的有机整体 学校管理组织的职能:

3学校组织的性质和特征:1组织是目标体系

组织分工协作系统

组织是等级权力链

组织是信息网络

组织是一个合理结构 4 建立学校组织的原则: 1 要服从于现实目标必须实现分工原则组织应该分层次组织应该信息通畅要坚持合理结构原则 5学校组织的类别:1 任务:1 主体组织服务组织

作用:1 专业组织

职能组织 需要:1 有权力链的权力组织

专业横向职能组织 6 学校组织管理幅度:学校组织形式:1直线式

职能式

直线职能式

矩阵式 学校规章制度:学校与条文形式对学校成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做出的规定 9 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1 保证必要的秩序

保证学校工作的稳定性

经行教育的手段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1 政策性民主性科学性教育性严肃性稳定性 11 学校规章制度的基本内容:学校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内容:1 组织的团队精神组织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组织行为方式 组织问价建设的基本内容:1 培植具有优良取向的价值观念,凝聚组织奋斗上进的精神

坚持以人为中心,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

提倡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

加强礼仪建设,促进组织建设的习俗化

改善雾化环境,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 15

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1 建立领导体制

建立独立的部门

制定计划 对组织现存文化的总结

实施组织文化建设目标

巩固和发展  第三节 学校校本管理校本管理:学习型组织时代态背景:1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需要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需要学习型组织

今天的学校要成功需要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1 他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他让成员体会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 他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大创造未来的能量的组织 4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1 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由多个创造性团体组成 3 善于不断学习

扁平式的组织结构

自主管理 组织边界被重新界定

领导者的新角色 5 学习型组织与五项修炼:1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愿景

群体学习

系统思考 如何向学习型组织转变:1 客服组织学习障碍:1 本位主义障碍

忽视内部障碍

经验学习方式

建立学习型组织机制:1 建立扁平化组织

重视学校规划

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

重视管理层的参与

第十六章 学校管理目标与过程

 第一节

学校管理目标 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组织为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从本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标准 2 学校管理目标的特点:1 指向性

社会性

可行性

层次性 学校管理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的区别和联系:学校管理目标的内容:1 一般管理目标 具体工作的管理的目标

学校领导工作的管理目标 5 学校管理目标的作用:1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控制作用

协调作用 学校管理目标结构的构成要素:1 目标方针 目标项目目标值学校管理目标结构中各要素结合的形态:1 单一目标结合 2 整体目标结合 8 学校管理目标的分类:1 时间:1 长期目标

中期目标

短期目标

性质:1 战略目标

战术目标

对象:1 团体目标

个人目标

层次:1 高层目标

中层目标

低层目标 9 学校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1 社会性质 学校管理活动的规律

学校的教育目标

学校的现实状态

学校管理目标执行的程序:1 全面搜集资料,掌握内外信息

提出目标方案

评估目标方案

比较分析,择优选定  第二节 学校目标管理学校目标管理:学校管理者和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的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于整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并以此推进学校管理活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管理方法。2 学校管理目标的特点:1公认性

自控性

激励性 学校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1 系统理论‘

控制理论

3激励理论 学校目标管理的中心问题:1 正确处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调动人的积极性 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5 学校管理目标的程序:1 确定目标

过程管理

结果评估 学校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要求:1 掌握目标管理理论,树立现代管理意识

结合学校管理目标,形成整体目标系统

运用有效地管理系统,经行科学的管理安排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客观经行工作评价  第三节 学校管理过程 学校管理过程:学校管理者为达到以育人为中心的预期目的,将管理要素经行组织协调,使其工作在积极相关效应中得以放大,从而共同经行有组织,有步骤的活动程序。包括 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学校管理过程的特点:1 以育人为中心的目的性以动态为特征的整体性

以阶段为特征的有序性 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实质的教育性以一定条件为前提的控制性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1 计划:1 是学校管理者为执行决策目标而根据目标设计可行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 –特点:1 目标性普遍性效益型------地位作用:1 执行决策的重要手段

实施其他管理活动的依据 给学校管理者提供的学校管理工作的方向

有效地协调学校的办学资源----程序:1调查掌握材料的预测阶段

确定目标以及次序阶段

确定熊东方案阶段

计划执行与控制阶段

5----要求:1 鲜明的方向性严谨的科学性切实的可行性明确的可验性

执行:1 把计划中规定的任务与目标贯彻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通过有效地执行,实现学校管理计划与任务的活动。-----内容:1 组织

指导

协调

激励

3----要求:1以身作则,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善于照章授权,赏罚分明

要体察实情,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检查:1 对下属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并给予指导的管理活动------内容:1 监督 考核指导

3------要求:1 明确计划,确定检查对象步骤与方法以原计划为依据,客观公正的予以实施将检查与指导调解,结合起来,讲究实效总结:1 对学校管理工作经行整体分析评价的活动------分类:1 全面总结专题总结

3----要求:1 树立正确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要有全面真实有效地检查考核材料用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总结要与计划要求相对应 4 学校管理过程4个环节之间的关系:1各环节相对独立,又贯穿全过程 各环节彼此结合,形成对立封闭的管理系统

各环节都有一定的活动顺序

各环节任务不同,但均以人为中心

第十七章 学校管理效能

 第一节 学校管理效能概述 学校管理效能:学校管理效能地几种观点:1 经济学观点:投入-产出效能观

行政学的观点:效率-效益效能观

管理学的观点:方向-效率效能观 3学校管理效能分析;

4影响学校管理效能的因素;1学校管理观念

2----------体制

3学校管理人员的素质学校组织氛围  第二节 提高学校效能的途径 提高学校效能的途径:1自主办学----根本保证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基本条件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素质----实践保障

 第三节 学校管理效能评价 学校管理各要素效能的评价:1人的效能评价财的效能评价 物的效能评价实践的效能评价 空间的效能评价信息的效能评价 学校管理组织效能评价:

组织效能的模型:1 巴斯的组织效能模型

2本尼斯的组织效能模型

帕森斯的组织效能模型 4 高效能组织的特点:1 适应能力

2决策分权化

融洽的心理气氛

高的经济效益 5 影响组织效能的因素:1 组织的内部因素

2环境因素

6学校管理组织效能评价:学校管理系统整体效能评价:

8学校管理系统整体效能评价的意义:1 有利于学校管理者树立系统的观点起到对学校管理工作导向作用

利于学校管理,发挥整体效益

利于克服追求数量的片面性 9学校管理系统整体效能评价的标准:

第十八章学校管理质量

 第一节

学校质量管理概述

1教育质量之歧见

2质量的概念

3关于教育本质的不同观点

4教育质量之分析

5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标准概述

6我国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重视以数量标准来衡量整体质量,轻视素质----------------。

2重视教育个体的发展质量,忽视其生存质量。

3重视教育个体全面发展的质量,忽视其个性发展的质量。、4不重视质量标准自身的构建的质量,也不重视质量标准达到过程的质量

 第二节

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标准构建

1构建我国教育质量管理标准的指导思想

2--------的指导原则;1量与质并重

2生存和发展相结合

3即重视标准自身构建的质量,又重视标准达到过程的质量 3---------的程序与方法

4----------体系的分解

5-----的阐释

6------的措施1建立健全教育体制

2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3提高教师的素质

4制定配套的评估措施

第十九章学校管理战略

 第一节

学校管理战略的概论

1学校战略;学校管理者为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学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制定学校管理战略目标,拟定优先战略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和控制的动态活动过程。

2---------特点;1具有总体性

2具有长远性

3战略管理的主题是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

4重在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重在改善师资队伍建设。3--------的作用;1

4----------的过程,内容,背景

5过程;连接战略的三个核心领域

 第二节

学校战略管理运作

1学校战略管理的过程;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全过程。2---------------------------的特点;1学校战略决策的高层性

2------------------的自主性

3------------------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过程的动态性和间歇性

5学校决策思维的理性化和决策结果的风险性 3学校战略方案的制定

4---------------------的评价

5学校战略实施过程的管理

6学校战略规划1规划的空间体系

2规划的时间体系

3规划的重心

7学校战略控制过程的管理;1战略控制的必要性

2学校战略控制的对象

3学校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1确定评价标准

2衡量工作绩效

3及时纠正偏差

4学校战略控制原则1预期未来的原则

2抓住重点的原则

3经济合理的原则

4奖惩结合的原则 8学校战略控制的方式1自上而下的控制

2反馈控制

3自我监控

4相互监控 9---------------------的方法;1间接控制

2直接控制 10-----------------------的手段1预算

2统计分析

3专题分析报告

4审计

5建立有关制度进行业务控制 11学校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12---------------------的方式方法;1方式

2方法1关键因素调整法

2备用方案调整发  第三节

学校战略管理变革

1战略变革;指组织对变革的预先管理行动以得到明确的战略目标,这可以在常规和自发性的路径下实行。2战略变革的压力

3战略变革的必要性

4战略变革的三个动态性原因1环境

2生命周期的不同

3组织内部的权力变化

5战略变革的四个变量1任务

2技术

3结构

4人员

第二十章教育领导及其行为特征

 第一节

领导者与教育领导者

1领导;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过程。

汕头大学教育管理学 篇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当前高等教育院校锁培养的大学生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 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种矛盾的发展之下, 人本教育理念的概念被提出来。这种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所培养的人才更加全面, 学生的潜力能够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这一教学模式首先在大学教育中开展也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二、人本教育的概念

(一) 概念

所谓人本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教学主题, 以人为本, 在教学中提倡人人平等, 以学生本身知识的增长作为目的。这是当前较为先进的, 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一种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地方主要是抛开了“填鸭式”教学方式, 更加注重学生的不同个性, 实行个体化教学。

(二) 人本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要发展, 国家要富强, 离不开教育, 而传统教学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 只有进行人本主义教育, 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到更高层次, 不断重视学生的需求, 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层次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大学教育也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 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人本教育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性格被更加的重视, 学生的潜能和特长被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出来, 学生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三、人本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 改变传统大学教育管理模式

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束缚了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阻碍了大学生思想的升华, 对大学生的管理过于死板, 违背了大学应该是纪律性和自由相统一的学术圣地这一概念。人本教育理念不同于以往传统教育管理模式, 要求大学要把学生从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 把学风逐渐放开。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体现人本主义的价值观, 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提升, 将学生的实践性不断加强。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两方面:

首先, 加强实践性教学。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即较强的实践能力,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在人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 学生的张扬个性和各方面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的教育管理理念, 经过正确的引导, 最终能够转变为其内在的素质。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要逐步实现平等化。大学教育不能延续高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也不能是传统的从上往下的灌输式教学, 而要引导学生重视学术性探讨, 转变师生关系为平等的交流关系。

(二) 改变传统大学教育教学手段

当前社会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社会, 大学生思想非常活跃, 因此以往传统的古旧的大学教育管理方式, 例如对学生进行威胁, 进行恐吓等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人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扬学生特有的创造性和活力, 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 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不但不能打压, 还要进行有效的引导,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发挥出来。

人本教育最基本的一个观点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 从学生的性格、感情和态度入手。因此, 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 首先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 消除学生对教师传统的恐惧感和敬畏感, 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了解学生的想法,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制定出特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正在做到因材施教。

(三) 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正是以人为本, 其凸显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成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目的, 发挥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是其首要的条件。站在大学教育管理的角度,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他们独有的意识和思想, 根据个人的特性, 帮助其树立独有的优势, 培养学生个人充满竞争力的特点。同时, 大学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这一点上, 又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正视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 力争做到不歧视不轻视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能够很快的正确的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在极力发展自己特长的同时, 也尽量的将自己的短处所规避, 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真正的人才。

四、结束语

大学新生思想教育管理初探 篇3

关键词:大学新生;思想教育;管理

一、大学新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1.摆脱高中题海战术重压后学习的失重感

突然间摆脱高中题海战术重压后学习的失重感是大学新生普遍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对于一个通过十年寒窗苦读步入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哪个不是在络绎不绝、无休无止的重压中成长的孩子。一旦高考成绩公布,家长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不仅心花怒放,对孩子的要求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孩子电视“通宵”、电脑“达旦”,一种对学习的失重感油然而生。

殊不知,大学仅仅是步入社会前的一个人生阶段,在漫长的人生和复杂的社会中,需要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历练过硬的生存本领,培养直面现实的良好心态。因此,大学时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如果敷衍塞责将会前功尽弃,当学生还是一个含苞待放、没有灿烂盛开的花蕾时,却盲目地把自己当作盛开的花朵去炫耀,过早、过度地陶醉其中将是很危险的。所以,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一定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树立远大的目标,切忌盲目乐观。

2.新环境、新诱惑下的迷茫感

大学的生源来自天南海北,各种习俗、信仰、爱好在大学校园呈现出纷繁的多样性,文化的包容性又使这些思潮产生统一性。如今,大学课程内容逐步向专业化、社会化过渡和靠拢,学习方法、考核方法也较中学时期发生了变化,尽管校园这方净土中正能量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性格特点各异,又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其主流价值体系必然受到挑战和冲击,原先的价值观会遭到质疑,乃至被否定。当市场经济将效益作为首选价值时,也就等于在规则的设计上将金钱提升为衡量社会价值的重要尺度之一,尽管这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使然,但是时下这种金钱与人的双重异化已经在大学生身边以不可小觑的数量出现。在这种背景下急速形成的新的自我价值观,其表现形式有的是正确的,有的部分正确,还有的是错误的,这让新入学的大学生很费解,甚至产生了不知所措、怀疑自己的迷茫感。

二、针对大学新生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自觉形成文明习惯

当今的大学生都是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对高科技、信息化接受很快,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他们往往一味地认为网络上的一切都是最先进、最进步、最正确的,师长的教诲太陈旧、太落伍、不时髦。这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最容易在五颜六色的网络世界中动摇自己的是非观,很难坚守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份纯真的是非标准,不知道自己是要做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还是要超凡脱俗,所以有时他们也会口是心非。为此,教育与管理要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首先,对于新入校的大学生,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校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校园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新生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其次,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公德教育。这不仅仅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育人,一方面要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管理措施做保障。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容易流于形式,文明习惯、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不容易养成。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但在内心里并不自愿,甚至形成抵触、逆反心理,在行动上往往会背道而驰。只有管理措施而不强调养成教育,也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行为。只有把养成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形成自觉的文明风尚和文明习惯。

2.加强自主自律性教育,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有的学生认为上大学了,终于摆脱了高考的重压,在大学生活中以社交、会友、刷屏为主业,轻视文化课的学习。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就是混个60分万岁,有的甚至出现不及格的现象,实际上这正是成熟的生理与未成熟的心理矛盾交织下产生的转折时期的困惑,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自我。

这一时期,学校应特别重视新生的思想教育,要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的教育,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知道大学是对自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的地方。因此,学校要多方面、多途径地指导和训练新生学会独立探索,认真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自觉抵制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中的负面诱惑和消极影响,做自我的主人。学校还应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意志,刻意培养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作为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一定要自觉加强自我修养,以淡定的心态明辨是非,正确对待身边的各种不良诱惑,为自己树立起远大的目标并锲而不舍地践行。学校要教育学生,不要以得休息时且休息、得放松时且放纵的态度对待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中的分分秒秒,到头来会后悔不已。

3.以顽强的意志和宁静的心态对待自己生活的每一个节点

多元化的社会和五彩缤纷的生活,很容易让人产生欣喜若狂之感。欣喜本无错,但用无休止的“若狂”对待学习似乎就不“宁静”了,宁静才能致远,学习之余应当“狂”,但学习之中还需“静”。大学里无论学习理论还是学习技能,或者社会实践,都应该用心、专心,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好。否则,热热闹闹,忙忙碌碌,三心二意,到头来将是一无所获。

古之成大器者“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虽然成就事业的辉煌不需要“饿其体肤”,但未必不需要“劳其筋骨”。当别人成功,我们羡慕其美丽而耀眼的光环时,扪心自问,是否感受到他人背后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就连颜值指数颇高的大明星范冰冰为了成就她的事业,每天还要坚持练长笛六个小时以上;人们在仰慕世界游泳冠军菲尔普斯时,又有谁能体会到终年不间断练习的艰辛?要想使自己有一个灿烂的未来,大学生一开始就应该用顽强的意志广泛涉猎知识,不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知道能力的提高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质变,只有有顽强的意志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汕头大学教育管理学 篇4

摘要:目前,大学官员越来越多,大师却越来越少,大学是应该尊重学术权威还是看重行政力量?大学该如何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避免行政化倾向?文章通过解析大学内部行政化的现象,追溯其根源,对淡化大学行政化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大学;管理;行政化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实行的是行政本位和官本位制度,如教育部管辖的大学中有十余所为副部级,其他的和省属的一些大学,其级别则是厅级、副厅级。与此一致,大学的书记、校长也享有与之相应的待遇,这已成为我国大学内部的痼疾,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大学内部行政化朱清时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我理想的学校以后开会应该是这样:主讲人是最有活力、干得最出色的年轻人;老专家、像我这样的老院士,坐在底下听,给他们服务、帮他们组织,我们不直接讲话的,话语权让给最有创造力、最出色的年轻人。从而让整个学校有氛围去崇拜学术卓越而不是崇拜地位或权力”。而如今,大学的管理越来越像政府,大学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像官员,大学的运行模式越来越像政府机构,进而不按照教育规律、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办事,用行政手段和思维来解决学术和教育问题。在一些高校,有的教授宁愿放弃一些学术成就,而去行政部门当个副处长,或者到行政部门做兼职,这样其就有调控资源的权力了。现在一些留校毕业生,也愿意往科长、处长的岗位上发展,而不愿意搞科学研究,这在大学校园里是令人担忧的现象。大学的行政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行政和学术不分家,没有起码的界线。行政权力可以对学术事务随意进行粗暴干预。行政权力掌握着大学所有资源的分配,它不仅决定大学内的行政事务(如后勤、基建等),而且决定大学的学术事务,包括学术位置的安置、大学教师的聘任、学术成果的评价等。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名存实亡,完全处于行政权力的控制之下。第二,学术权力行政化。这是学术权力自身的异化。学术的宗旨本是寻求真理,以真理为最高价值追求,在学术问题上,谁掌握真理谁说了算。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学术权力也讲级别,也奉行下级服从上级的运行规则(这本是官僚机构的运行规则),根本不讲学术贡献,而是讲资历或学术职位。我们现在的学术会议,主席台上坐的都是清一色的学术官僚。第三,行政权力官僚化。所谓行政权力官僚化,是指行政权力背离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不是为教学科研服务,而是处处管着教学科研。行政机构根本不是服务机构而是统治机构。大学的行政权力本原本是为大学的学术使命而设,是为了大学的核心目标而设,其本质上就是服务的权力,但现在却成为高于教师权力的官僚权力。

二、行政化之根源大学行政化对大学本身和社会已经产生了严重侵害,行政官员成为学校资源的最大享用者和学校利益群体中的强势集团。由大学官僚化折射出的诸多问题已成为大学运行和发展的绊脚石,官僚化现象已是大学身上的一颗毒瘤,要根治这种现象,还需诊断其成因。

第一,特殊的文化环境致使大学校长角色定位复杂化。我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度,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残余———官本位思想不仅蔓延至今,而且渗透到大学内部。这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使大学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文化环境的浸染。其突出表现在大学校长角色定位复杂化,校长变成了政府在大学的职能代表。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校长的产生机制和任期制上的诸多弊端。

第二,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不得不屈从于社会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我国高校难见大学本应该有的格调。社会上有一句戏言:“跑部(步)钱(前)进”,仅此一语,则可道破为何高校需要庞大的行政机构。由上所述,高校行政化之弊病明显,不改变行政化倾向,我国的高等教育就难以健康发展,创新型国家之路也会更艰难。现在应该把改变行政化倾向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能任其成为顽疾。然而,高校行政化之成因复杂,绝非仅靠高校内部或教育部所能解决。因此,改变行政化倾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三、扭转行政化倾向欲改变行政化倾向,就要改变政府部门中的风气。人们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潜规则,不能使之大行其道。有些不良行为之所以能形成潜规则,之所以能让行为的当事者泰然处之,说明风气已经败坏到相当深的程度。不良风气会侵蚀党和政府的肌体,蔓延到高校中,可能会使某些大学的精神和格调荡然无存,这必须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应该逐步淡化社会中的官本位思潮。这不仅需要制度的完善,还需要社会的文化批判与文化自觉。仅仅依靠在高校中取消行政级别,可能无济于事。第一,大学校长的遴选方式需要改革。大学校长的选聘和任免往往是政府意志的表达,其具体表现在于大学校长的选聘方式范围单

一、缺乏竞争机制,很难选聘到最合适的体现民意的人选。可以考虑成立一个由党政部门、教职工、学生代表参加的遴选委员会,把竞争性选举作为校长的遴选方式。这种改革显然也需要上级部门的认同与推动,单靠学校自身难以实现。第二,有效地制止大学内部管理官僚化,适当在现有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权利基础上,设置各类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规章的制定,对规章的落实进行有效监督。第三,张扬学术权力是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要使学术权力得到张扬,得到合理行使,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每个高校都应该有《大学章程》,章程应该规定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范围、边界,两类权力行使的程序和原则。大学内各个学术性的委员会必须对其成员进行严格的限制,绝不能让各类行政“长官”控制学术机构、行使学术权力,而应该由学科带头人、教授来行使大学的学术权力,要让教授的意志主导学校的发展。行政部门管理人员是为教授服务的,他们的职责是落实教授委员会的决策,而不是指挥教授。要强化学生和教授的话语权,这两个群体的话语权强了,行政化倾向就会弱化,这符合和适应教育培养人的使命和责任。第四,精简学校机关的处室,合理配置学校领导和学校机关中层领导职数,削减学校机关冗余工作人员,人尽其用,用尽其才。除掉机关的衙门作风,要求机关工作人员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对学生来说,管理人员是教育者,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行家里手,平等对待学校的教职员工,实事求是地处理自己份内的工作。第五,健全监督检查机制,自觉接受党委领导,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大学内部的管理要加强党的监督、行政监察和群众监督,使各种监督手段形成一股强劲的力量,保证监督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总之,改变高校行政化倾向势在必行。同时应该全社会都意识到,改变行政化倾向任重道远,需要高教系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汕头大学教育管理学 篇5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人文本教育教学模式成为高校组织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主流,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适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高校在组织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将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确保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基于此,从柔性管理的角度研究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柔性管理

1.柔性管理的含义。所谓柔性管理指在研究人们心理、行为的过程中,借助非强制性措施,对人们进行引导,同时将组织意志转变成自觉行动,通常情况下,柔性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柔性管理符合人们的心理、行为规律;其次,柔性管理属于非强制性管理;第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第四,培养人们自觉行动的习惯。从管理效果来看,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人,侧重人与人之间需求的差异性,采用柔性、非强制性方式实施管理,对人给予高度尊重。

2.柔性管理的特点。对于柔性管理来说,其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管理的对象是具体的人。在人与人之间,无论是思维,还是情感需求,彼此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需要以人为本,正确协调处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其次,管理方式的多样性。从应用领域来说,最初人们将柔性管理应用于企业管理,后来逐渐向其他领域扩张。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不断扩大,能够对其进行约束的条件已经非常宽松。第三,管理侧重稳定性、动态性。在管理过程中,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或改变,确保柔性管理不断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需要重视管理人员的稳定性,进一步建立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管理队伍。第四,管理效果的实操性、塑造性。对于高校来说,实施柔性管理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树立自觉的意识。

二、组织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缺乏人本理念。以人为本需要高度重视人的主导性地位。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所以社会构成要素需要被人掌握和利用,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开展管理工作才有意义。然而,当前高校在组织开展教育工作时,普遍缺乏人本理念,没有对人给予高度重视。长期以来,高校在组织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沿用刚性管理思想,教育管理者借助规章制度对大学生进行约束,进而制约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尤其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高校主要采用处罚的方式进行管理,很少使用耐心教育的管理方式。

2.目标抽象。高校在组织开展管理工作时,与其他管理工作相比,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侧重点集中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高校通过制定实施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衡量,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对于高校来说,实施刚性管理的前提是组织的理性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行政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强调高校的权威性、规范性,弱化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世界观等柔性能力或技能。高校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实施管理,忽略横向沟通,弱化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没有考虑学生的情感、文化等因素,进而难以帮助学生做到自我管理。

3.心理与行为管理存在脱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发生改变,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例如紧张、自卑、抑郁等,一方面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对他人构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在组织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情感、心理等方面与大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大学生消除负面情绪,树立阳光心态,同时,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跟踪,避免将心理管理等同于治愈百病的良药。

三、柔性管理视角下完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1.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优化教育管理体系。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评价方面侧重量化,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相反,采用柔性管理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这是由柔性管理的对象决定的。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难以通过数字的方式量化人的心理、思维、行为等,而柔性管理的模糊性,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进而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高校来说,通过柔性管理模式组织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从生活、学习方面关心大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表扬、鼓励,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增强自信心,搭建一个互尊、互爱的教学平台。在学习、生活中,教学管理者需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将有困难的学生作为重点帮助对象。借助心理咨询对困难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这些学生真心感受教学管理者的关心与照顾。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要用柔和的语气,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育管理工作,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调整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系。从矛盾论的角度说,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可以说,刚性管理是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刚性管理,管理工作就会难以开展。而柔性管理则是刚性管理的一种补充,如果没有柔性管理,刚性管理就会缺乏持久性,进而难以实现管理效果。在新时期,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时,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调整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系,帮助学生实施自我管理,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时代发展趋势,对于高校来说,借助柔性管理有利于顺利开展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借助柔性管理对大学生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并不是排斥、否定刚性管理模式,而是对刚性管理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借助柔性管理模式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之间的融合,确保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以刚性管理为基础,然后融入柔性管理,以此提升教育教学的时效性。所以说,高校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措施,充分挖掘柔性管理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价值,以此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生教育管理实习周记范文 篇6

这周我依然在教务处实习,通常教务主任或教学组长不会请实习生做很多事,只有在忙不过来时,请我们一同帮忙。

像这周四下午教务处必须同时派人到永和送美术作品参赛,以及在学校办三莺区社区有教室的一年成果发表,所以教务处这周相当的忙碌,事前我忙着协助主任做各校代表者的三角立牌、装订各种资料…不过也因为如此,让我知道做立牌时,如何使用word里面的文字艺术师来快速制作,以及资料用订书机装订後还需要一种像胶带的书背胶黏贴起来…等,这些都是我在大学时未曾看过,甚至动手做过的,虽然忙的昏天暗地,但是也让我学到不少实务经验。

然而,这周我是属教务处的实习生,所以我与教学组长负责去永和送美术作品,其他实习生则是留在学生协助活动举行。这次送美展的经验让我知道「训练自己不晕车」是件很重要的,以往坐车时都是一上车就赶紧睡觉,来避免晕车的情形,但是这次我坐在教学组长的旁边,我知道我不能睡觉,因为这是基本礼貌,所以来回的两个小时我都没有睡,一到学校,我的胃真的快翻过来了,感觉非常不舒服,根本无法再协助收拾社区有教室的会场,由此看来,训练自己不晕车也是件很重要的事呢!

级务实习

这周是六年级的毕业旅行周,所以三至五年级必须平均分配六年级的扫区,我们班则是被分配的校门口的扫区,离我们教室很远,老师说她要去看六年级的扫区,所以我们班的扫区这周就由我来看,在看扫区时会出现很多状况,像是学生在玩、或是学生认为垃圾桶太脏不想整理垃圾桶太脏不想整理之前美君美君垃圾桶太脏不想整理类的事,我都会以身作则,做一次给学生看,然後跟他们说觉得很脏的话,就清理完之後用香皂洗手不就好了,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因为老师已经以身作则而心甘情愿地打扫。

可是当扫地时间,有学生问我说:「老师,我已经扫完,也已经通过卫生股长的检查了,可不可以去玩呢?」我顿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最後我跟学生说,扫地时间最好不要玩,会打扰到别人扫地这样不是很好,所以还是不要玩比较好。不知道这样回答会不会有破绽?还是说有更好的回答方式呢?

教学实习

这周原本我要开始上课了,但是婉琦老师说她要先教完难的单元,再让我教对於学生较简单的统计图,如此学生的复习时间会比较多,所以我就延至下周才开始上数学。

第八次实习周记

教学实习

这周终於开始上数学课了,由於我和佩萍都在北部,而我们又都是在五年级实习,所以在上课之前我有和佩萍一同讨论课程,两个人讨论起来在时间上并没有比较节省,但是在课程的设计上丰富了许多,而且在提问技巧方面,都比一个人想时严密多了,我觉得我真的很幸运,有一个大学的夥伴离我这麽近,可以相互扶持!

由於我上的单元是统计图,是属於较具体的课程,所以只要配合课本的情境图,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在教学上并没有什麽太大的观念问题。不过我觉得我在秩序方面管理的不是很好,在上课时,有几位学生总会顶嘴,说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逗的班上同学哈哈大笑,该开始我先问笑的学生说,这有什麽好笑,笑要有原因,以後笑的人都要说出原因,之後班上笑的人就减少了许多,不过对於那些顶嘴的学生还是没用,我就用约三分钟的时间跟大家说明,「因为常常会有说说与课堂无关的话,所以我们班的进度才会那麽慢,以後这样的话要罚」,结果学生不讲与班上无关的话,反而一直告一位控制不了自己嘴巴学生的状,使我更加难处理!唉,这方面我是真的没辄了。语

事後我有再跟老师讨论,老师说,「可以多用成与来骂学生,当学生不懂时,就请他们自己去翻字典,如此不仅可以达到警告的效果,也可激励学生多念一点书」我觉得这个方式不错,待下次上课时我会试试看的,不过在这之前我必须要多做一些有关成语的功课了!

第十一次实习周记

行政实习

这周的行政实行较为忙碌,第一、我和一位实习老师要协助教务主任想三个方案的名称,最後将方案列印并烧录出来,参与比赛;另外,在学务处方面,我必须协助许多运动会的相关事务,像是制作秩序册、当预赛的终点登记裁判、将成绩公布…等的事,所以这周算是教务与学务两边跑,几乎完全没有时间待在班上。

不过也因为如此,我算是对运动会最为熟悉的实习生,其中我在当终点纪录裁判时,我也观察到终点计时裁判如何按码表、如何讨论秒数的过程,这是我在之前实习运动会时所没有看到的东西,在协助的过程中,虽然比其他实习生都还要忙,但是看到实务上的东西真的比较多,我想这应该是值得的。

教学、级务实习

由於这周忙於行政实习,所以很少时间待在班上,很多事情只能在四点下课後,以聊天的方式询问老师今天有没有发生什麽事。而这周比较重大的事件就是我们班有两位学生在回家之後,相约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总共三个去7-11偷东西,老师会知道的原因是因为偷东西的隔天早上,7-11的老板在柜台跟我们班的学生说,他们的犯罪过程被录影机拍下来,但是老板只要求学生写悔过书,而这个经过恰巧被隔壁班的老师遇上,隔壁班的老师来跟婉琦老师说,婉琦老师才知道的,经由这件事可以看出老师之间的互助合作真的很重要,可以及早了解事情状况并进而解决,以免无法补救。

然而,在7-11偷东西就已经让老师很生气了,老师花了很多的心思了解真相、辅导他们、盯他们写悔过书,没想到当天回家後其中一位家长打电话跟老师说,他们现在正在我家,商讨他们在全家偷的东西要不要还给商家,结果老师请家长带他们一起去还东西并且跟商家说对不起,若要赔钱的话只好三个一起平均分担了,这次老师真的是比较灰心了,因为学生并没有一次就将全部的实情跟她说,虽然知道学生是因为有心想悔过才讨论是否还东西,但是婉琦老师仍然很难过,於是这次老师使用的方式就是一周不跟他们说话,冷漠他们以表示老师对他们的失望,当然一周後老师还是会跟往常一样关心他们,但是学生是否会感受到老师的用心我就不得而知了。

这种事件,我是第一次遇到,看着婉琦老师这样处理,我也不知道如此处理算是好还是不好?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还是大部分的老师都是这样处理呢?

第十二次实习周记

教学实习

这周连续带了三次课,第一次是代自己班(五年一班)的两节课,主要内容是国语的形式深究,由於在吉安国小集中实习时就是上国语课,所以只要重新熟悉课文,在教法上并没有什麽太大的问题,又加上是自己班的学生,师生都相互熟悉所以没有什麽太大的问题。

第二次是代五年四班星期三整天课,其中内容是上两节国语、一节数学以及一节电脑,代课的前一天,原班老师有跟我说他们班的情况,说他们有点吵闹,我要凶一点,否则会治不了他们,至於上课内容就按照我的方式上就行了,她没有什麽太大的意见。当天,我一到班上发现他们班没有分组竞赛,我就在黑板上简单的将班上分成四组,其中包含的认真上课以及常规的奖惩,所以整个班我都还算掌握的住。只是在数学课方面,是上因数与倍数的第一节课必须建立起学生的因数概念,但是我很少有上数学课的经验,又遇上如此抽象的单元,让我在前一天花了不少的时间准备,上课过程中我有把所准备的内容都上完,但是我不知道我所表达的话语,学生是否真的了解,然而这是代课,我无法观察到学生的状况,我想我必须在找时间问问看原班老师,学生在上完我的数学课是否有达到我所期待的效果吧!

第三次是带六年二班星期五的整天课,同样的我在事前都有先跟班上老师讨论过原班的状况,只是这次原班老师跟我说我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他们班在每位代课老师带过一次之後就不想来代了,因为他们班有所谓的四大金刚,常常会用斜眼瞪人、易出现不屑的态度,另外,有一位情绪障碍的学生,他常常会误会人家的好意,而莫名的生气,当他发作起来就会像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原班老师并没有安排我上课,只请我监督他们考试,并让他们制作运动会海报。

代课过程中,我觉得他们的确是比一般班级还吵,但是原班的女生会自行管秩序,所以还算控制的住,我想也许因为我没上课的关系,所以并没有什麽太大的问题,唯一出现的一个问题是,那会情绪障碍的学生在分组制作海报时,突然跑到教室阳台蹲在隔壁班的门边,当我去了解情况时,原来他认为大家都排挤他、不用他的纸、不采纳他的意见,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是他自己误会别人的意思了,我跟他说明後他还是不理我,不停喃喃自语自怨自艾,当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还好隔壁班的一位男老师出来协助,因为他们班恰巧没课,於是他将学生叫进他们班上,过了十分钟左右,那位学生恢复正常的回来,似乎什麽事都没发生。我很庆幸有这位老师的协助,下次我一定要好好的请教这位老师,当时他到底是用何方式使这位学生冷静!

第十三次实习周记

行政实习

这周六是运动会的日子,学务处大部分的事情皆已忙完,所以主任教我看有关学务处的公文,并且让我练习拟,当我在拟的时候很紧张,迟迟不敢下笔,但是主任跟我说因为是用铅笔写的,所以不要紧,让我稍微松了一口气,拟完之後,主任随即帮我修改、检查我拟的是否正确,虽然只有拟了几张的公文,不过对我来说可是很棒的实务经验呢!

级务实习

这周有两次运动会的预演,因为运动会当天我被安排於奖状组,所以预演时我都跟着我的班级,因为相信学生的缘故,所以第一天的预演,我将包包放在教室,此时全校都应该在操场上预演,但是我回教室时,赫然发现我的皮夹被偷,重点是小偷将我的钱和证件完全抽出还给我,只拿走我的皮夹和钥匙,因此这周我一直在调适心情,我在想该如何面对学生,想着为何学生会对我做出类似恶作剧的事呢?心理对学生真的很失望。然而,运动会当天,我的钥匙被班上的学生给捡到了,这件事情让我更加确定这是恶作剧的行为,让我好难过,接下来的两天我沉淀了很久,也想了很多,我想我不该那麽大胆的将包包放在教室,以後我一定要将包包随身携带;而在学生方面,我选择不去怀疑、试着遗忘,因为看着学生的脸孔我不想去怀疑他们会做出这种事,这件事就当作给自己一个警惕吧!

运动会

运动会时,我的工作是当比赛结果一出来,必须要马上算全校各班的积分并且公布於大海报上,这个工作是与时间竞争的工作,虽然忙碌的时间很短,但是过程相当的紧张,所幸以前常与海报为伍,又加上这个月在学务处见习,对於积分的概念比较熟悉,所以整体上没有任何问题。

第十四次实习周记

教学实习

周三我去三年五班代课,其中有两堂是美劳课,老师交代我要请学生用陶土捏出「运动中的人」,恰巧我在原班实习时,看过婉琦老师教过我们班的小朋友捏陶土,题目也是运动中的人,我就回想老师的教学过程,首先就要先告知学生每个人都有脖子,手和腿也都有关节,关节的前後粗细也是不一样的,并且不一定都是一直线,提醒学生观察到细节部分,避免学生做出来的成品缺少脖子,或者是僵化的四肢。另外,我也跟学生说可以四到五个人一组,组一队篮球队或棒球队…等的,最後一点,是很多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人都捏的很小,所以我在开始做之前就提醒学生说:「给你们这麽大块的陶土,就是要你做大一点,这样人的细部才捏的出来,所以不要舍不得使用陶土」。学生捏陶土的过程中,几乎每位都是从头部开始捏起,我就利用堂间巡视,看看学生所捏的头部大小是否太小,若太小就请学生赶紧加大,避免最後才要改进,增加学生的困扰。以上这些都是在班级见习时,所观察到的要点,没想到这麽快就可以派上用场,我想以後我得要更加留心观察每件事物了!

行政实习

这周因为运动会而周一放假,周三又到三年级代课,加上我周四周五报名了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办的教师研习营,所以这周几乎没有时间行政实习。

校外研习

这次研习的主轴是希望推广客家课程的数位化,使我们可以好好的利用「哈客网路学院」这个网站,藉由此网站可以线上听课以获得更多的资讯,另外也教我们该如何录制线上教学教材,以便线上教学,以上是属於资讯的部分。当然这两天的课程几乎都是绕着客家为中心教学,像是请客家委员会的副会长来说明客委会的组织及功用,其中有提到今年的客语认证才刚考完,希望我们明年可以参与,因为以後会慢慢的推动各机关可以依自我需求而要求应徵者必须持有客语检定资格才可应徵,所以以後这个证照对我们来说以後可能也是一大利器;还有请一位精通客家俗语的讲师来介绍属於客家的谚语,讲师利用故事的方式跟我们说许多谚语的由来,不仅将课程变的更加有趣,也让我更容易了解谚语的涵义,使我印象深刻;最後还有请一位制作客家流行歌的歌手-谢宇威,帮我们介绍客家的歌曲中,至今不仅只有老山歌、山歌子…等,还有许多的创新作品,因此他放了多不同的客语歌,像是客语的hit hop 还有新创作的流行及改编歌曲,这些歌曲等级与现在流行歌曲听起来没两样,唯一的不同只是它适用客语发音罢了!这些歌曲可以当做一个桥梁,使年轻一辈的客家人更愿意及了解客家文化,进而认同自我。这次的研习对我来说,冲击还蛮大的,让我发现客家原来是这麽多元的,他并不是我想像中的如此单一,让我对客家文化更加了解。

第十五次实习周记

教学实习

周三时,我去三年七班带了半天课,这次我已经是第二次与三年级接触,但是我似乎仍抓不到与三年级沟通的语言,总觉得他们不像低年级那麽不成熟,又不似高年级听得懂许多词汇,所以我是是抓不到用适当的语言来和他们沟通,我想这是因为我在大学时代,不是带高年级,就是教低年级的缘故吧!大家都会认为中年级很好带,但是依我现在的经验来说,实务经验还是很重要的,即使带中年级也会因为没有经验而产生挫折的,我想我必须再多花一些时间在中年级琢磨罗!

行政实习

这个月我是在总务处实习,我一去就协助主任和组长搬水沟盖,原因有老师反应内庭不断发出恶臭,总务处怀疑是因为太久没下雨,水沟的水无法流动,因此静止过久才会发出恶臭的,所以我一去就协助搬水沟盖,当作锻链身体,其实还蛮很辛苦的,但是换个角度来想,在寒流来袭的日子,这个工作却让我的身体格外暖和咧!

协助摄影并见习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管理之我见 篇7

1 军训——磨练意志, 脱离稚气的第一课

军训, 是教育部为新生进入大学设置的第一门必修课程。它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同时也是我们抓好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所要打响的第一炮。

军训之苦是一种强制性的苦, 是一种能磨炼人的意志的苦。一是训练的艰苦。从集合、解散、立正、稍息、起立到齐步走等这些在学生眼里从小就会的动作, 到了这里一切重来, 严格要求, 做到动作标准、到位、整齐划一,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什么是纪律严明, 什么是令行禁止。二是环境的艰苦。无论是在高温酷暑的热天还是在雷雨倾盆的雨天, 无论环境如何恶劣, 都必须照常军训。三是教官的严厉。在训练中, 教官对每一个动作的要求都一丝不苟, 常常会因为一个人动作没做好, 而要求一队人不停地重复练习, 使其余的人被连累而觉得很委屈。我们所要培养新生的正是团队精神和服从意识。

在军事训练中, 艰苦的训练及严格的管理, 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不少新生改掉他们的“娇”气, 明白什么是纪律、什么是命令、什么是争分夺秒。

2 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新生调整心态, 融入新环境

军训结束, 新生入学之初的好奇与兴奋渐渐淡去,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 又产生了新的困惑与迷惘。

一是学习缺乏自觉性, 自学能力差。在大学, 老师上课重在引导, 授课内容多, 没有过多的课后作业, 没有频繁的考试, 更没有老师、父母在耳旁的督促, 主要靠自学, 一些新生不习惯这样的学习方式, 严重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学习成绩与自己期望值形成落差, 产生心理矛盾。能考上大学的同学在高中时期大多是班里的佼佼者, 但在这里, 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心里感到失落, 自信心受到打击。三是没有父母在身旁, 没有熟悉的朋友, 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不太信任, 不愿向人袒露心声, 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 内心感到孤独与郁闷。

面对这种情况, 如何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如何帮助学生将这种心理不适调整过来?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重拾信心。在学习上, 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端正心态, 保持上进心,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使他们不断地去探索新的学习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会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去猎取新的知识。在与人交往中, 学会为人处事, 学会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不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让自己陷于“孤独”之中。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和大家在“一起”, 在和同学交往过程中, 多发现别人的优点, 寻找共同爱好, 逐渐摆脱内心的孤独与烦闷。二要做好新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多与其交流谈心, 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学习情况以及情绪变化。对有情绪的学生应迅速了解情况,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要多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让他们在团队活动中发挥自己的长处, 并给予肯定,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从而恢复自信。三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家长的溺爱是孩子不良习惯养成的温床, 是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根源。搞好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尤其重要:通过家长的反映, 使我们能从不同方面去了解学生之所想与所需;有了家长的积极主动的配合, 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3 成才与就业教育——明确奋斗目标, 努力成才

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成才, 为了将来有份好的工作, 有好的生活。那么, 在大学的几年里应该怎样学习?怎样才能成才?怎样实现就业愿望?这些都是新生从一入学就应该思考的问题。但有的学生却认为, 我们才大一, 刚刚熬过高考, 正是彻底放松, 好好玩玩的时候, 就业应该是大四才考虑的事。也有的学生过于担心今后的就业, 担心自己所学的专业是不是对口?担心自己能不能学好?过分的担忧使他们还没学就开始打退堂鼓。更有的学生为父母读书, 觉得只要自己毕业后能拿到一张文凭, 就业之类的问题都由父母安排。因此, 我们必须教育学生, 让他们知道:学习不是为父母, 而是为自己;大学阶段是成长的关键时期, 也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时期, 现在能否成才, 直接决定今后的人生;珍惜时间, 从现在开始, 明确方向, 确立奋斗目标, 认真过好大学里的每一天。

怎样确立奋斗目标?一是了解社会, 了解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 致力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二是自我审视, 客观分析和评估自身情况, 找出自己的优势, 看到自己的不足, 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求职要求确定奋斗目标。

柔性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 篇8

关键词:柔性管理 大学生教育 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深入,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也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不断的改善和创新,实行柔性管理的模式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现代大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中体现出了时代的差异,对理念的塑造、价值的构架、人格的关爱和人性的理解上都存在着较为强烈的情感需求,所以引进柔性管理理念进行教师管理,成为了促使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 柔性管理理论和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一) 柔性管理理论的概述与特点

柔性管理理论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全球化经营管理模式和知识经济的结构提出的,是一种新型的思维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促进稳定的新型管理战略。柔性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以人为本,通过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对企业员工进行日常工作的指导。柔性管理的意义在于为企业员工营造出公正、公平和平等的工作环境,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能够让员工竭诚的为企业服务和贡献。柔性管理是区别于刚性管理的管理模式,它是充分研究人类的心理的行为规律,从而采取非强制性的手段,促使人们在内心中形成一种潜在说服力,进而将思维意识自觉转变成为人类的行为。柔性管理可以主要归纳为心理重于物理、内在重于外在、身教重于言教、激励重于控制、肯定重于否定、务实重于务虚。

(二)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柔性管理理论的关系

基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教育管理,现代管理理论指出,刚性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需要,不能帮助教育管理工作实现规范性,所以要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引进柔性管理的理念,才能促使学生完成既定目标,高效率的学习和生活。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已经逐步向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传统的教育格局将被时代打破,同时在受到国际上多元化化、全球化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呈现出多元化且复杂的发展趋势。

教育工作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不但要遵循严格规范化的管理原则,还要针对大学生的差异特点激发他们的潜力,帮助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个性方面的培养。在柔性管理的体制下,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应该进行全新的认识,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应该侧重于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精神激励、情感关怀和交流沟通,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应该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二、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实施柔性管理的意义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基于对大学生人性的理解和认识,在任何一项规章制度的设定上都会在“人”的角度上开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实施柔性管理时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帮助大学生全面的发展。柔性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建设科学教育观的需要,教育观的重点在于科学,这就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大学生的核心地位,实施柔性管理进行理论指导,在具体的管理中,要克服刚性管理沉淀的影响,尽可能的少用规章制度约束大学生,对大学生的管理要多进行沟通工作。第二,实施柔性管理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需要。高等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让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在人格和个性上得到充分的成长,要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努力。柔性教育管理工作要教育工作者站在大学生文化性、社会性和情感性的发展角度考虑的,重点在于改变传统的刚性模式,对大学生进行监督、约束和惩罚等行为,柔性教育管理侧重于调整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第三,实施柔性管理的是完善管理机制的需要。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有创新型的转变,才能保证大学生在性格特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发生彻底的改变,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依据大学生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方式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健康平稳的成长。

三、 柔性管理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一) 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方式分为两种:外在管理与内在管理。外在管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刚性制度,对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这种管理具有明显的不可抗拒性和强制性,显然这对维护校园秩序和稳定校园环境是不利的,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柔性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内在重于外在原则。内在管理的主要方式是运用“润物细无声”的手段,在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持久且深刻的影响,激发大学生自觉的形成良好的意识,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的柔性管理显然会增加情感的色彩,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情感的凝聚能量,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使大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选择者。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扩宽管理渠道,创新管理方法,才能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尊重学生个体化发展

将柔性管理融入到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始终贯彻落实个体重于群体的工作理念。群体也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个体是群体中单个的人,所以在柔性管理应用于具体的工作时,要尊重个体化的发展个性,要承认个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大学生拥有不同的爱好、志向、性格和需求,教育管理者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制定符合大學生发展规律的制度,才能避免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矛盾,阻碍大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空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中要引入柔性管理的理念,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才能总体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水平,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成长的能力。现代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情感管理,才能最终实现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利娜.刚柔相济的艺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

[2]王文利,许伟丽.高校留学生柔性管理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3).

[3]王毅华,柯毅萍.柔性管理在现代大学的模式建构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上一篇:物料提升机安装拆卸安全协议书下一篇:杨桥小学控辍保学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