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宽窄巷子介绍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成都宽窄巷子介绍(共8篇)

成都宽窄巷子介绍 篇1

宽窄巷子历史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年6月,为期三年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是的一张有着悠久历史成都名片,在这里您能触摸到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也能体味到咱们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活方式,走进宽窄巷子,就走进了最成都、最世界、最古老、最时尚的老成都名片、新都市会客厅——宽窄巷子。

成都的千年少城能保留下宽窄巷子,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该区域是我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成都宽窄巷子客栈

距宽窄巷子最近的宾馆之一:成都梦之旅文君楼宾馆

要溯源宽窄巷子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那个时候所建的成都少城。《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国在古蜀国灭亡后的两年,即公元前341年移秦民到成都。通常的说法,公元前311年,秦国大夫张仪筑成都城,成都城市的历史自此开篇,距今已有2300多年。

传说张仪筑城,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屡筑屡垮,总是立不起来。这个时候忽有一只灵龟前来相助,绕行一周后死去。张仪心领神会,沿龟迹再筑城,果然城墙牢牢站稳了。其实这个故事背后,有着现实的依据,因为张仪筑城之初,试图把成都的城墙筑得像秦国咸阳的城墙一样方方正正。然而成都平原不是关中平原,这里土地潮湿,难以找到坚实的地基,有了多次失败的教训之后,聪明的张仪根据地形,把城筑修在地势较高而又坚实的地方,但是这样修出来的城墙非方非圆,曲缩如一个乌龟。无论是城墙的形状,还是神龟相助的传说。张仪第一次筑城并没有包围整个成都城区,城墙只框住了东边的一大半,西边还有一片没有被圈进来,于是便有第二次筑城。一座城市被分隔成了两座城,东边的较大,称为大城,西边的较小,也就是小城了。古代“小”和“少”二字通用,因此小城在习惯上被叫做“少城”。一个城市一大一小两座城,这就是古人所说的 “重城”,这种形式在成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2000多年来,少城历经无数社会风云变幻,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形成如今窄巷子四合院格局的时代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在当时比较残破的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不过成都的老百姓习惯了称这片城池为少城,所以那个时候的宽窄巷子就属于清朝八旗军队及家属住的新少城。少城的中轴线是南北向的长顺上街,而宽窄巷子则是当时42条兵丁胡同中的两条。宽巷子在清朝宣统年间的名字叫兴仁胡同。据说这里所驻的是镶红旗的清军,宽巷子中一位懂蒙语的满族人介绍,胡同是蒙语的音译,关于胡同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指蒙古人在草原上扎起的蒙古包之间的通道。而到了民国年间,在中国一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气下,清朝的叫法“兴仁胡同”改名为“宽巷子”。如今的宽巷子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您在这条巷子中游览,能走进老成都生活体验馆,感受成都的风土人情和几乎要失传了的一些老成都的民俗生活场景。而四合院中您可以品上盖碗茶,吃上正宗的川菜。宽巷子唤起了我们对老成都的亲切回忆。

穿过南北向的通道,我们就到了窄巷子,窄巷子在清朝的地图上的名字叫太平胡同。清兵的进驻给了战乱中的成都人希望,胡同的命名也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窄巷子又叫太平胡同,名字”太平”自然是希望没有战争,成都的老百姓能够平安祥和的过日子。如今的窄巷子的业态以西餐、咖啡、会所、主题文化商业等为主。这里是国际化的业态,是拥有世界眼界的时尚中心,这里又是最成都的生活,在巷子里品味缓慢的下午和时光的停驻。窄巷子,是老成都的“慢生活”。

井巷子紧邻窄巷子南,清满城时名为如意胡同,后因巷北有明德坊,又称明德胡同。辛亥革命后改为井巷子,并沿用至今。关于井巷子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顾名思义这条巷子中因井得名,井在哪呢?走到那的时候我再告诉你。井巷子主要就是成都的新生活区域酒吧区,这里成都的夜晚最热闹的地方,是华灯初上的成都风华,是笑靥如花的芙蓉女子,井巷子,是老成都的“新生活”。

宽窄巷子是老成都生活的“原真生活体验馆”宽窄巷子的核心概念是“宽窄巷子,最成都”,它将成为“成都生活标本”,使传统的成都生活在宽窄巷子中得到集中。

老成都的闲适 新成都的时尚 都在巷子里

宽巷子的“窄”是逍遥人生的印记,窄巷子的“宽”是安逸生活的回忆;逍遥安逸,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乡人居环境的神韵;短短的宽窄巷子承载着少城太多的历史信息与历史印记,令人遥想,慨然不已„„耳边回响着省历史学会会长、省中华文化学会副会长谭继和先生极富感情的演讲辞令,本报记者于昨日来到“千年少城”的核心地,采访了参与宽窄巷子规划设计定位的相关负责人王华银,提前揭秘即将开街的宽窄巷子。

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

“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语汇;宽巷子,呈现了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王华银一边翻着规划书,一边讲述。老人在老茶馆门口安详地喝茶摆龙门阵,猫懒懒地盘在脚下打盹,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院落里的树上挂着一对画眉„„在宽巷子中,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将成为宽窄巷子的封面和游览中心。它将集中展现宽窄巷子所代表的成都生活精神。体验馆里将展示民国时期一户普通成都人家一天的生活场景,用一个院落复原这个家庭的厨房、书房、堂屋、新房等,向参观者呈现老成都的生活状态。观众还可以在其中听几十年前的老成都人摆龙门阵,看成都女孩绣蜀锦,晚上看皮影、看木偶戏、即兴写书法等。在业态上,宽巷子将形成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宽巷子、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

“窄巷子的特点则是老成都的慢生活。”成都是天府,窄巷子就是成都的“府”。一为收藏,一为丰富,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院落,上感天灵,下沾地气。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一种传统的雅文化。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这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也是窄巷子的生活梦想。通过改造,窄巷子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将

透过橱窗展示其业态精髓。窄巷子将形成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井巷子的定位是成都人的新生活。”通过规划改造,井巷子将是宽窄巷子的现代界面,是宽窄巷子最开放、最多元、最动感的消费空间——在成都最美的历史街区里,享受丰富多彩的美食;在成都最精致的传统建筑里,享受声色斑斓的夜晚;在成都最经典的悠长巷子里,享受自由创意的快乐。“井巷子将形成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主题的时尚动感娱乐区。”王华银透露,小洋楼广场将是井巷子中最具特色的建筑,法式小洋楼据说曾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私邸,后来成为教堂。这座法式风情的小洋楼展现了成都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以小洋楼为核心的广场将成为井巷子的中心节点。同时,这里将成为婚恋主题消费场所,成为恋爱、婚庆的经典场地,成为甜蜜、时尚的不二代言。

宽窄巷子的发展前景:

2003年,宽窄巷子历史文化区在下半年全面动工改造。该历史区的改造工程与以往一般的旧城改造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它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为了再现老成都的历史文化风貌而进行保护性甚或是抢救性地改造。

其涉及的范围是北起支矶石街,南至金河街,东抵长顺街,西含同仁路,这个占地面积近300亩的区域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核心保护区,一个是环境协调区。其中,核心保护区主要是地处支矶石街以南、井巷子以北的宽巷子、窄巷子两个街坊,这片区域大概占地 80多亩,剩下的 200多亩为环境协调区。此外,两个区域在具体实施中着重点不同,前者强调的是保护,后者则着重开发,而开发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具体做法是,核心区内本着“只迁不拆”的实施原则,即采用产权买断、调换等方式,获取该区域内所有房屋产权,并外迁原所有人和使用人。该区域内近40%的建筑将要保留,对它们将采取修缮的方式,按照原有的特征进行修复,并完善内部设施;剩下近60%的建筑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做到“整旧如旧”。而环境协调区内原有的大部分建筑予以拆除,纳入到重新开发建设范围内,新开发的建筑将为成都市内最顶级宽窄巷子的产品———独立仿古宅院式别墅,其风格、尺度与材料将与核心保护区保持一致,做到“整新如旧”。

改造后的宽巷子、窄巷子,其旧有的单一居住功能将得到置换和丰富,向以“文化、商业、旅游”为核心的功能转变,其间设置一些区域,专门用来展示一些早已失传或将要失传的古老艺术和文化,如蜀绣、蜀锦、竹编及漆器工艺等,还修建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纪念馆、旧时的画馆、文馆、茶馆、戏馆等,并且邀请一些顶级艺术家以及文化名人来这里从事创作。院落文化共分为三个主题。宽巷子是“闲生活”区,以旅游休闲为主题。改造后的宽巷子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在这条巷子中游览,能走进老成都生活体验馆,感受成都的风土人情和几乎要失传了的一些老成都的民俗生活场景。而四合院中可以品上盖碗茶,吃上正宗的川菜。宽巷子唤起了人们对老成都的亲切回忆。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给富有传统气息的巷子点缀上了时尚的气息,是老成都的“闲生活”。

窄巷子是“慢生活”区,以品牌商业为主题,这里是国际化的业态,是拥有世界眼界的时尚中心,这里又是最成都的生活,在巷子里品味缓慢的下午和时光的停驻。窄巷子,是老成都的“慢生活”。

井巷子是“新生活”区,以时尚年轻为主题,是成都的新生活区域酒吧区。这里是成都的夜晚最热闹的地方,是华灯初上的成都风华,是笑靥如花的芙蓉女子。井巷子,是老成都的“新生活”。

历史的车轮匆匆的在时光的车道上风驰而过,三百多年的宽窄巷子却在历史中保存下

来。从最先的八旗清军,到后来的满族后裔,再到融居于此的成都人,到如今成都政府对它的修复与打造。民间有“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的说法。两条250米长,不足8米宽的巷子,正因为有了历史,装载着的故事,宽窄的感觉更在于人们的心中。

宽宽的窄巷子,窄窄的宽巷子,经历着历史的风雨,细细密密的述说着成都的旧事和如今。

旅游攻略

2008年6月14日,备受成都市民关注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完工,新建成的宽巷子、窄巷子步行街和45个院落开街,以“老成都的新名片,新成都的老客厅”亮相市民,同时传递汶川大地震后“成都旅游正式启动”的信息。

宽窄巷子由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中间划线并纳入成都画院北墙为界,南以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子西街口为界。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同仁路以东,长顺街以西。

出租:长顺上街出租点、下同仁路出租点。

成都宽窄巷子介绍 篇2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 与 、 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 保护街区。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使宽巷子与窄巷子成为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 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

宽窄巷子也因为这样的修葺似乎也成为了来成都旅游人士的一个必游之地, 成为了成都的一个地标。一位外地来的朋友曾这么形容过宽窄:“宽窄巷子没有像许多恶俗复制、肆意拼凑的步行街一样在商业文明里沦陷, 是因为她有着度量与拿捏, 较好地处理了城市特有精神与商业推广需求之间的矛盾!”“走在宽窄巷子里, 你会找到现代与古典的完美融合。时光如蜀秀里的飞丝走线变得闲淡幽雅。她不像丽江的喧嚣与妖艳, 也不像北京南锣鼓巷的浮躁与厚重”“去栅子巷可以体会年轻人的喝茶态度, 三五好友寻一家复古氛围或者地域特色浓厚的小酒馆, 来些小清新或者小惆怅未尝不可”, 这似乎说明了宽窄的改造成功。

在假古镇, 假古街泛滥的环境下, 如何让成都的宽窄成为“最成都”, 而不是一如所有的古街一样, 少了份人情味。它到底是怎样成为了现在能代表成都的一个名词呢?

在整个改造方案的构思中, 考虑到对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呈现的一定保留, 于是宽窄历史区的改造工程与以往一般的旧城改造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它不是推倒重来, 而是为了再现老成都的历史文化风貌而进行保护性甚或是抢救性地改造。在追加了现代商业文化的同时, 保留了具备老成都特色的元素。巷子的建筑, 内部装饰设计都紧密地结合了巴蜀的文化, 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包括休闲成都的特有文化茶馆, 名列四大刺绣之一的蜀绣等所带来的地域文化, 你还可以在巷子里找到那份老成都闲适的生活影子。当游人伴着夕阳, 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 一种久违的市民化生活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

宽窄, 因为在一个全国范围类兴起的本土文化复兴的氛围里, 得到了大众的关注, 它也真的成为了成都的一个代名词, 这似乎是赶上了好时候。但, 同样它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比如说, 大众的关注所带来的对于整个巷子改造设计的许多质疑, 怎么才算是既有本土文化的氛围又有随着社会发展的现代气息。质疑就说明了人们在接受它的时候有些疑问, 对于此种问题我们要去释疑, 前面也提到过, 现在许多街道的改造其实是一种将现代建筑和生活模式披上复古的外衣, 几乎所有的建筑或者是街道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我们要知道, 宽窄巷子在现在成都人心中之所以那么重要, 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它很有历史, 即使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 但是这里保留着成都人的魂, 一种纯粹的成都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成都人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属于成都人的实质。这里的茶馆, 小吃店, 老邻居老街坊, 人与人融洽的关系, 整天泡在茶馆中“摆龙门阵”……这样才是成都人对老宽窄巷子的留恋。我们要保留着这种生活的韵味又要适合现代社会的审美, 这就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度”。

我们生活在一个典型的消费社会中, 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相对于后现代之前的精神对话。现在的我们对什么都要求新鲜, 要求标新立异, 甚至是怪异, 等等, 人们要用这些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对于什么都不要一成不变。而这些正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星巴克入驻宽窄, 就是完全新的东西对于宽窄自己的文化来说, 因为星巴克是典型的美国文化, 但是, 它在宽窄中的确不像在美国街头或者是本地商场里那样, 肆意地宣扬着美国的随意、不羁。它似乎被宽窄影响, 变得收敛, 变得能够融入宽窄的整体氛围。我想首先是因为它是出于一个明清建筑的四合院里吧, 建筑本身的青砖小瓦表现出了本地巴蜀的味道, 所有雕刻着传统花纹的门窗, 包括内部装饰也随处吐露着中式美的气息。比如它的灯饰是采用有中国风味的花式做的, 摆放在桌上的小动物身上也画着传统的卷草纹, 等等。但是它销售产品或者要传达的信息理念却完全是美国的生活气息。这样, 就既满足了宽窄的整个生活气息的融合问题, 也满足了大众对他国文化的好奇心。

对于类似街道的改造, 也有很多是原原本本的保留了原来的风貌, 但, 这似乎就成了一个博物馆, 死气沉沉, 毫无时代的朝气;为了打破这样的格局于是就加入了现代商业文化, 然而这个“度”的把握是异乎重要了, 把握不好, 就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商业街, 让人嗤之以鼻。要做到有自己独有的元素在里面, 还要能够与世界接轨, 似乎这是设计师们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

同时, 面临着如雨后春笋的古街不断地冒出来, 而且很多都只是抄袭或者是照搬场景, 如何让新的东西在不断衍生出新的事物, 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对于一个好的设计, 肯定是要结合当地人的审美或者是说需求来进行构思的, 它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也要是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每个地区都有地域文化或者习俗上的差异, 我们必须面对这个差异, 并找到一个很好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一个设计脱离了它的受众群体, 那即使它很漂亮、美观, 也不是一个好的设计, 因为没有人接受它。

在全国范围内提出的“中国设计”或者说是“中国创造”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设计要求创新, 而怎么创新?并且你的创新还要“中国”或者是某地区的标签, 那对于本土文化的推陈出新也应该是很重要的。用自己的文化、语言去构造一个适合于自己环境的设计。

对于本土设计的改革创新, 很多都是滥竽充数, 由此可见, 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需要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当创想成为一种时尚, 中国离创造时代也就不远了。

如宽窄巷子的改造, 现在它被当地人所接受, 因为它保留了一定的当地文化气息, 同时也展现出了现代社会的时尚商业元素, 在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气息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一个城市的繁华, 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和消费需求的同时, 也让他们感受到了那份老成都的闲适。当然, 伴随着它的还有一定的质疑, 但是, 至少它不同于其他古街的临摹, 它有着自己的人情味儿, 这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这是不容复制的。

参考文献

成都宽窄巷子介绍 篇3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

当游人伴着夕阳,望着炊烟,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得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成都人对宽窄巷子的概括更精炼: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T I P S

地址:

成都市青羊区同仁路以东长顺街以西

交通:

可以乘坐5路、13路、43路、47路、58路、64路路等公交车在“金河路”站下车,或乘坐62路、70路、93路、163路、340路等公交车在“长顺上街”站下车。

美食:

宽巷子二十七号:子非,可在此用餐、品茗,下棋,KTV;宽巷子二十号,提供新派川菜;宽巷子十九号:养云轩,提供深海奇珍及绿色保健养生汤锅;宽巷子三十三号:法国餐吧,正宗的法国大餐、法国甜点,品到最上等的法国红酒和咖啡;宽巷子一号:一饮天下茶馆。

成都宽窄巷子介绍 篇4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游记也是小学阶段常见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主要记录出行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人文风貌。写游记最忌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要像写读后感一样,找到感点,找到那些最吸引自己的地方,语言要生动,要有细节描写,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写游记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锻炼方法,一来不枯燥,孩子容易接受,二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同时可以极大地丰富孩子的词汇。当然,多走多看,是能很好地扩展孩子的见识,便于用现实对照书本中所学知识,全方位提升思考能力,所以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我个人觉得应该是,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边走边看,多看多写,既增加见识,有提高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任昕怡小朋友在“宽窄巷子”中都经历了哪些好玩事情。

宽窄巷子

任昕怡 四年级

今年国庆长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成都,那是一座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历史名城,武侯祠、都江堰、青城山,名胜古迹,美不胜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宽窄巷子。

在那里——不管是宽巷子还是窄巷子,街边两旁都有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商铺,其中最多的是民间技艺,比如:吹糖人、变脸、泥塑……下面我给大家一一介绍。

一走到窄巷子,就有许多剧场,门头的招牌千篇 一律都是川剧变脸(当然了,变脸是川剧的代表,是国粹级的艺术瑰宝)。我和爸爸妈妈走进了一所剧场,首先表演的是长嘴壶。一个青年男子穿着单衣,抬着长嘴壶走上台来,那壶嘴总有妈妈伸展开的两只手臂长,台上还有九个茶碗。只见那男子一会儿把长嘴壶举在头顶上,一会儿背在背后,一会儿猫在腰间转圈儿。最惊险的是这个男子在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的同时,还要把水倒入茶碗里,而且要保证一点水都不洒出来,就这样来来往往地把九个茶碗倒满了,那男子扛着长嘴壶深深地鞠了一躬,获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看过长嘴壶表演,我们还看了小丑戏“皮金滚灯”和“变脸”。非常有意思的是变脸,在互动环节他向人频频握手,时不时让人摸一下他的脸,摸完那一刹,脸突然变了,让人惊叫连连。

吹糖人时,我转到了一只鸡,老爷爷做完了拿给了我。我惊喜地发现,他画的各种东西都栩栩如生。我的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公鸡,真可爱。吃一口,麦芽糖的香在唇齿之间久久不绝。

到了成都,一定要去吃著名小吃:三大炮。当厨师在厨房里“铛、铛、铛”铿锵有力地丢“三大炮”时,我心里不禁想到了战争中大炮的声音,可真像呀!三大炮是把蒸好的糯米饭舂茸捏成饭团(做法像我们昆明的现做饵块),甩进豆面里,再淋上红糖汁,一碗三大炮就做好了。慢慢的吃一口,红糖汁的香甜和撒了豆面的Q弹糯米团在口中越嚼越有劲,让人吃了一口还想吃一口。

在泥塑屋里,有各种各样的手工泥塑,有卡通人物、有动物、有星星、还有食物……

宽窄巷子我玩了又玩,玩了又玩,在回酒店的路途上,回想着宽窄巷子的各种趣事,恨不得第二天再去一次。

到了宽窄巷子,才不枉到成都一趟。

宽窄巷子游记作文 篇5

巷子名叫“官人巷”,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老人们总说,以前这条巷子中出过不少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在旧社会,这里还有一个社会名流的宅邸呢,所以它叫“官人巷”。至于名字的缘由到底是何,我也不想去多做研究。只隐约记得成长岁月中,那些和这条巷子有关的童年记忆。

巷子最东头有一家油条铺子。天色熹微,奶奶便拎着铜盆,去油条铺子买油条了。油条有的成长条形,是咸味的;有的是长方形,是甜味的;还有的像一个布袋,中间打进去两个鸡蛋,就叫“气布袋”,类似于现在人们吃的鸡蛋灌饼。每每站在油条铺子前,浓浓的油烟从那口大油锅中冒出来,熏得人头脸发黑,咳嗽不止。大油锅下是一个用黄泥围做的炉火,炉火中干材噼啪作响,火星子四射。每天还未亮,买油条的人已经拍出去一百米远,人们各个头脸模糊,睡眼惺忪。是呀,这条巷子中的老百姓呀,就算没睡醒,也不忘记买两根热气腾腾的油条回去做早餐。

油条铺子旁边,是一家酱菜铺子。大大小小的罐子中装着各色各味琳琅满目的酱菜。一走进这家铺子,你的口水便会不争气地流下来,咽口唾沫是必须做的一个动作。你瞧那泡椒,绿丢丢,黄青色的酱菜汤中飘着一层油。再看那酱萝卜,肥圆个大,一个个像大石头块子。你若是来买,买囫囵一个是不必要的。酱菜小生就会给你切个一半,再剁成丝儿,装进袋子中,上了秤盘,称斤重去了。我最喜欢吃的一种酱菜是酱黄瓜。一整条黄瓜在酱油、香油等佐料的腌制下,已经变成黑青色。虽卖相不好,但是味道极佳,就着小米粥喝,准能让你喝三碗。

酱菜铺子往西几十米长,是一家挨一家的买菜摊子。没有铺子,各家骑一辆三轮车,把新鲜的蔬菜摆在三轮车上卖。再配上花样百出的吆喝声,你会忍不住去这家买点香菜,去那家买一兜子胡萝卜,或者干脆把那家摊子上所剩不多的西红柿统统收归你买。当然,小商小贩们是最喜欢碰到这样的顾客的了。

这条巷子很长,长到满载了我的童年。

记不清是几岁时,每到饭后,妈妈总会抱着我从巷子这头,走到巷子那头。教我念唐诗,教我背儿歌。我摇头晃脑的背着,背着背着,就把巷子走完了。再折过头,重新背。背到月上槐树梢,铺子打烊关门,家家户户窗棂子中探出昏黄的灯光。路灯也纷纷敞亮起来。

成都宽窄巷子介绍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历史街区,空间建构

1 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背景

200多年前, 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席卷了整个世界, 由此奠定了今天世界文明的方式。人们在创造出极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加剧了地球的变化, 也加剧了对赖以生存环境的恐惧。我们的未来会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千百年前那些在风雨沙尘中兴衰明灭的帝国和家园, 会不会就是我们将要经历的未来。

面对工业文明进程的反思, 20世纪60年代末, 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这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 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 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也成为各学科领域所关注的重大课题。

当前, 在景观设计领域,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可以说, 这是千百年来, 人类梦想着在自己的生存环境里能拥有理想的景观, 是人们所渴望的一种美好的栖息环境和一种舒适的生存状态。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 是这种理想景观的载体,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 城市不断演绎着兴衰变迁。有幸留存下来的古城、街坊、建筑犹如城市的见证者, 传递着时代与历史的气息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也是城市不可再生的独特遗产资源。我国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初始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 然后发展为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 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从国内外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模式来看, 旅游与商业地产结合的开发模式在市场的运作下占据着主导地位。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复兴了上海的里弄文化, 而近几年开发的成都宽窄巷子则延续了成都市井生活气息。不同的地域场所, 但空间的建构却具有相似之处, 那就是基于场所历史文化价值的空间重构。

历史街区不可再生, 物质的建构亦禁不住时间的侵蚀, 但场所的文脉却可在建构中传承与再现。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 以成都市宽窄巷子的街区空间改造为例, 从场所文脉和物质空间的建构两个方面, 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可持续的历史街区的空间特性。

2 成都市宽窄巷子空间改造分析

2.1 宽窄巷子改造背景

成都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几千年来积淀的众多历史建筑与街区交织出一个休闲文化气质的古老城市。早在20世纪80年代, 成都市便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专项规划》, 宽窄巷子在当时被确定为成都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

宽窄巷子街区是体现成都少城传统民居特色的旧居住区, 其前身是清朝时期驻守在成都的八旗清兵军营宿舍, 其中军官居住宽巷子, 士兵混居在窄巷子。在历史变迁中, 街区原有的生活设施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改造也势在必行。但是宽窄巷子“鱼脊”形的道路格局, 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素净雅致的街巷景观, 清新恬静的居住气氛;丰富多变的庭院空间, 灵活巧妙的处理手法等等这些特色体现了成都独特的市井生活文化, 对清代川西民居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 成都市启动了宽窄巷子的保护性改造, 并于2008年建成开放。

2.2 宽窄巷子改造后现状体验

改造后的宽窄巷子, 由居住转向商业模式, 功能重构后的住宅空间用于餐饮、休闲、娱乐、服务等多功能、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据资料显示, 改造后的核心街区内保留了14.5%左右的老建筑, 空间结构则保留了原有“鱼脊”形街道格局, 空间尺度也基本保持。在整个街区的改造设计中, 设计者透过历史片断的重构, 以此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与场所的认同。穿梭其中, 慕名而来的人群熙熙攘攘, 成都市井的生活事件依然在上演, 虽然街区已完全充斥着商业气息, 但在周围都是同质面孔的现代城市肌理中, 这里上演着时空的体验与场所的认同感。

2.3 宽窄巷子的街道空间建构分析

2.3.1 场所文脉的建构

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可由空间整合、功能重构、文脉延续来实现。其中空间整合是基础, 针对三维实体围合的物质空间;功能重构是变化, 是让历史街区适应城市现代建设的途径;文脉延续是提升, 它关注的是居民对精神空间的需求。

诺伯舒兹《场所精神》一书中, 认为当区位、空间形态和具有特性的明晰性明显表达出来, 并成为人的方向感和认同感的客体时, 这样的场所是值得保存的。显然尊重场所的主要结构特质, 如类型、营建方法以及具有特性的装饰主题。这些特质总是具有各种诠释能力, 在适当理解的基础上, 并不影响式样的变迁和独特的创意。如此, 当主要的结构受到尊重, 场所的体验将不致沦丧。以此为参照, 即使原有的建筑功能转换, 设计者别有创意地融入对材料的诠释与历史场景的再利用, 但是建筑采用原有形制与相似的建造方法, 整体的街巷空间格局得以保留。当行为主体的人在场所中体验与感知时, 所获取的信息仍源于场所固有的特性, 由此, 文脉得以在保存中发扬。

2.3.2 街巷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

场所文脉的传承需要物的建构, 从空间构成要素来看, 传统街巷基于步行尺度而建, 具有典型的线型特征, 并以此构成空间网络。

1) 街区形态与整体格局。

街区形态的保留为整体风貌鉴定了基调。改造后的宽窄巷子整体空间风貌较为完整, 建筑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 街道在形制上属于北方胡同街巷, “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是其主要特征。这样的空间格局层次完善而清晰, 从街到巷, 再到门厅、院落, 营造出了从公共空间到半私密空间, 再到私密空间的完整序列, 这样的空间, 便于满足从游赏到休闲到品位的不同公共活动需求, 对创造多样的生活场景, 构筑有活力的街区创造了条件。

2) 街区线型空间尺度与界面处理。

宽窄巷子的街道空间尺度由建筑和院墙界定, 宽巷子宽度7 m左右, 窄巷子5 m左右, 沿街建筑为1层~2层, 高度在5 m~8 m间, 这样形成的街道断面高宽比约为1∶1。观赏视角设定大约在30°~45°间, 这个角度在观赏景物细部的范围内。这种空间尺度有助于行人将视线吸引到建筑上, 并通过门窗引入庭院空间, 形成亲切宜人的街道氛围与封闭内敛的院落比照。

巷中建筑由清代营房演变, 并与川西民居融合, 虽大部分建筑经整修重建后, 更多地体现了设计者的创意。但建筑形制与立面传统特色基本保留, 细部处理上仍再现如窗扇、雀替、垂花柱等建筑构件。院门的设计形式更是丰富多样。不同的风格、材料、朝向、尺度, 加上黑灰墙与小青瓦做的窗花, 彰显着院门内别样的风景与格调。

对于种植设计, 据说, 原有的巷子内外是遍植树木的。现虽已不见“东望少城花满烟”的光景, 但与建筑相伴存留的少许植株, 在街巷中自然地生长, 倒也具有生态的意味。

3) 传统建筑材料的再利用与历史片段的再现。

街区改造中, 井巷子有一段400 m东西向的墙体, 将古老的建筑物质元素“砖”作为构筑材料, 从历代古砖、近代老砖到现代新旧砖, 经过多种样式的铺装、垒砌、重构, 展现了这种平常而又古老的建筑材料的独特魅力, 同时按序列讲述着成都与老宽窄巷的历史。其残断、印痕、斑迹, 以独特的装置、垒砌、陈列与历代地图、图像、图景嵌合并置、记载、纪实、记录着消失的时空气质与信息记忆。可以说这段墙的设计, 在整个街区中是最能体现场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对材料的再利用, 对原真生活场景与物件的再现, 历史与记忆在此展现, 驻足于此, 场所感油然而生。

3 结语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读的城市样本所具有的特性。城市历史街区具有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征, 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宽窄巷子改造中的空间建构建立在对街区历史文脉的尊重与传承基础上, 设计有创造性地对原来街道空间进行了梳理, 构建新的功能空间, 同时, 保留了市井生活的气息, 展现了现代生活与历史的对话。如今, 漫步宽窄巷子, 穿梭的人群依然, 青石板路面有了磨光的痕迹, 砖墙上有了摇曳的青草, 时间在此悄悄流逝。不经意间, 场所的特质在此延续。

参考文献

[1]李晖, 丁宏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街区保护[J].规划师, 2003 (4) :37-39.

[2]李艳莉.成都市中心城历史建筑及街区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大硕士论文, 2009.

[3]林强, 梅媚.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空间营造途径——以成都市宽窄巷子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19) :50-51.

[4]陈彦男.宽窄巷子传统价值的挖掘与更新研究[J].山西建筑, 2012, 38 (2) :30-31.

[5]阮仪三, 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 2001 (10) :14-15.

的四川宽窄巷子导游词 篇7

一走进宽窄巷子,一阵清风迎面扑来,像是一位温婉大方的女子上前迎接你回家。街道两旁的四合群落众多,到处可见成都少城遗存和百年原真建筑。修葺如旧,保持原貌。店铺临街经营。沿街即为市,吆喝不断,招揽游客,品茶打尖,观景休闲,游人的五官得到了尽情的享受。

当我一走进宽窄巷子,就被一个做糖人的老爷爷给吸引了。只见那位老爷爷依靠在一张木质的椅子上,悠闲地吸着烟斗,在他的旁边有一块牌子——“吹糖人”以及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有个大勺,中间放满了糖稀。虽说是糖稀,却也还是金光闪闪,兹兹诱人。我可是只听过画糖人,这吹糖人也是头回见。见我走过去,老爷爷笑笑说:“小妹妹,要糖人吗?”“恩,爷爷你给我做一个大公鸡吧!”只见爷爷拿起一小块棕色的绵芽糖,用手捏了捏,又吹了吹,又拉了拉,扯了扯,拽了拽,再用嘴衔起一端,然后轻轻地吹了起来。那糖块竟然像气球一样,慢慢地胀了起来。这可是与成都的画糖人大不相同啊,可算是开了眼!

正当我惊叹于老爷爷的高超技艺之时,一阵叫喊声又将我引领到了过去的日子里,“打尖住店勒!”在一家小吃店门口站着一位叔叔在吆喝,络绎不绝的路人都被吸引了进去,我也被朋友拉进了里面。木制的桌子木制的椅子,桌子上有木制的酒壶,木制的碗筷,客人们坐在椅子上享受着人间难得的美味。小二在人潮中不断地来回走动,厨子不断地坐着美味的菜肴,老板晓得咧开了嘴。

宽窄巷子的事物自当是写不完的,而老成都人的生活自当也是叙不清的,不如乘个时间,来到这个地方。走一走宽巷子,挤一挤窄巷子,体会体会那心灵的享受与放松。

从华西口腔医院出来,爱人生病的口腔通过专家复诊,问题不大,终于能让悬着的心放下。时间还不算迟,但车车被孩子的舅舅开去办事还需要等待好长时间。等着也是闲着,于是,我们打的来到了宽窄巷子。

成都的宽窄巷子,从很多朋友的空间中见到过相关的照片,感觉还不错。虽然到过成都多次,总是没有亲身经历的机会,略有些遗憾。

闲走在宽窄巷子中,感觉休闲逸致。这两个巷子与周围高大的现代楼群和人群、车辆川流不息的街道相比,确实是与众不同。就是与以往到过的丽江古城、柳江古镇等也有很大的区别。

宽窄巷子是有文化底蕴的,每一个商铺或私家宅子都有一个很有味道的名字,绝没有重复。许多名字让人第一时间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像不二、可居、宽径、听香、宽居、三只耳、静苑和宽云窄雨等,有些我们也弄不懂是什么含义,但看着这些招牌,自然让人感觉到人一种浓郁的氛围,这感觉不是现代人的哗众取宠,而是从久远的过去中透显出的时代气息,相信这每一个招牌名字的背后都有其故事,品味十足,若不是时间的伧促,把这些全部探究出来,相信会是一场丰富的成都故事会。

宽窄巷子的建筑,以青砖砌墙,灰瓦为顶,有的围墙里还用瓦片堆砌有花格子,让人从外边可以清楚地看到院子院坝里的绿色植物花卉与摆设,每一个庭院的院门都很讲究,院门的两侧都摆有石质的不同样式的狮子、石盆景等,这就是它与其他古镇古街所不同的地方,每看一处,没有雷同,让人不生倦意。在巷子的一些青灰色墙壁上,巧妙地以浮雕或实物呈现等方式或虚或实地展现着巷子里过去的生活场景,拴马石、耙耳朵嘛、呼吸瓦墙等成为好多人争相拍照的地方。

宽窄巷子里的吃食很有四川的味道,真正体现着大成都的过去与现在。两旁的零食摊点,总是在自己的地盘内通过招牌、声音和现场制作等方式诱惑着路人的嗅觉、视觉,那些小吃的名字本身就透露着十足的川味,像叶儿耙、酸辣凉粉、鸡汁锅贴、三大炮、夫妻肺片、回锅肉、吃莽莽、肉嘎嘎和牙尖嘴嚼等名字,看上去就过瘾,听起来亲切,作为地道的四川人,走进这儿,再坐在竹椅上,来一碗盖碗茶,听听茶客们的故事,舒服至极。

成都的宽窄巷子,据说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在这儿可以找到成都以至四川的许多过往,所以有宽窄巷子最成都之说。

成都的宽窄巷子,我匆匆地来,满意地离开。

早有耳闻,成都的宽窄巷子是着名的景点,这次过来也不容错过,吃过晚饭妈妈说带我去那边,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出发了。

刚到巷子门口,就有一股凉风吹拂着脸颊。哇!好凉快啊!宽窄巷子地处繁华的都市中,却保留了明末清初的建筑,洁净的青砖黛瓦旧式的木制门窗,老墙边的栓马石。街檐下的老茶馆,浓郁的梧桐树和古老的银杏树,还有碧绿的青藤迈上了屋顶,这些古韵明澈的物象与城市的喧哗,隔了一道音墙,就显得格外幽香。

里面有许许多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金发碧眼的老外朋友们,他们纷纷举着相机贪婪的拍着,拍着相片,都想留住这里美好的回忆。

巷子两边卖的东西都是那么独具特色,有当地的名小吃,还有传统的手工艺品,尤其是吹糖人,一位阿姨用冰和糖混在一起一捏一揉就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的站着,有的趴着,有的坐着,有的像要跑似的......晶莹透明,既美观又精致。剧院门口有位帅哥吆喝着,游客们进去看川剧演出,川剧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精髓,在这里还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真是倍感荣幸啊!我也偷偷的好奇的进去看了一眼,只见舞台上的演员穿着明艳的戏服,戴着华丽的桂冠,那神情,那动作,那特有的音腔,一板一眼,真是让人一饱眼福。

宽窄巷子的小吃非常诱人散文随笔 篇8

在成都的一个早上,偷得半日闲与友人去了宽窄巷子,目睹了一个城市百年原真建筑格局最后遗存的文化保护区。

宽窄巷子从前的繁华烟云,化为如今的青砖老巷。在这里还是让我有许多的惊喜!宽窄巷子的房子,中西合璧很有特色。一些院门用特制的青砖砌成了带有弧形兀起的拱形宅门,门的上方又嵌入中式传统石匾,宅门石匾上方由精砖砌成的硕大的椭圆形图案,代表高悬的“避邪镜”,据说可以镇住各方各路邪神恶鬼,永保平安呢!美丽的小洋楼西洋风格突出,罗马圆柱,西式拱形门窗,窗棂上的大五星装饰为西洋符号,而木刻栏杆,雕花斜撑及挂落为传统中式构件,显露出中西合璧的文化。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间的大门两侧八字照壁,门旁老墙嵌有红砂石材质拴马石,门头顶部冠之宽窄巷子内唯一歇山屋顶,高大气派。

宽窄巷子除了有特色房子、餐厅、茶坊、咖啡座,各种风格的酒吧汇聚于此,让宽窄巷子越夜越美丽。各种餐厅里有经典地道的川菜、粤菜、湘菜,西餐都开启了游人的“食尚”之旅!窄巷子里好几间的咖啡座各具不同的风情文化和艺术气息,喝杯香浓的咖啡,再让音乐荡漾在耳边,悠闲中你就体会到“一杯咖啡,一片天地”的情怀了。时间许可的话,茶坊将是我最想久留的地方。这里的茶坊都是精妙的建筑、视觉设计、园林景致中融入茶香的恬淡神韵。除了茶,这里更是建筑、设计、艺术沙龙。在淡静的氛围,茶艺师的优雅茶道演绎,伴着天井中潺潺的流水,尽现茶艺那清幽恬淡的气质。再看那精细的木雕装饰、繁复的中式画柜、各色的纱幔垂帘的青瓷、柔和的.灯光……古典、怀旧,品茗于此,闲适、安然,时光已经忘却。

宽窄巷子还有一个让我难忘的文化景观墙。这一条400米长的东西走向的雕塑墙,是中国第一个以砖为载体的博物馆,一块块不同历史断面的旧砖,经过艺术的创作,垒砌成台、城、壁、道、碑、门等的成都历史文化片段,阐述着千年成都,演绎出百年历史。一段段老墙娓娓讲述着成都的沧桑历史。文化墙的东段,从“巷窄回眸、夹道洗刷、公馆封门”到“街沿斗鸟、杂院堆藏,天井搓牌”;从“砖门喝茶、土墙鸡啄、砖混篾笆”到“半巷刨饭,窄巷水凼凼、宽巷暖烘烘”。每一幅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都构成了老成都活生生的影像与回忆。

上一篇:心理人格测试下一篇:客户参观活动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