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 李白(精选4篇)
秋浦歌十七首
作者:李白朝代:唐体裁:五古 其一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其八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
逻人横鸟道,[1]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2]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其十六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D映深竹。
其十七
祧波一步地,[3]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注释】 [1]人一作叉
[2]舟一作行
[3]波一作陂
[出处]
全唐诗:卷167_1
细析《峨眉山月歌》一诗, 我们也不难体会到诗人独特的月亮情结。诗的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共七字, “月”字位于正中, 前后分别有三个字加以修饰、补充。前三字“峨眉山”, 点明了地点, 即映入作者看到的不是别处的月亮, 而是峨眉山上的月亮。后三字“半轮秋”, 我们应重点抓住“半轮”一词。“半轮”, 即半月形, 这里是补充说明月亮的形态。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 我们发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往往被视为人间聚散离合的标志。苏轼曾写道:“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将人的悲欢离合寄托在了月的阴晴圆缺。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 月的形态是“半轮”, 这残月为我们营造出一缕缕离的氛围, 给读者流露出作者悲的感受。作者从小抱有“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宏大抱负, 此时作者“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于是写下了这首离蜀远游的启程绝唱之歌。作者告别故乡, 辞别亲友, 独自一人在外, 度着孤独、漫长的羁旅岁月。因此, 作者内心充满了离愁别绪, 这种离愁别绪在作者心中不断地涌动, 进而产生了“悲”的情绪与感受。
首句写的是峨眉山上的月亮, 可谓之“天上之月”, 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则描摹了月影倒映在川流不息的平羌江中的美景, 即“水中之月 (影) ”。在天上月光的注视和水中月影的陪伴之下, 李白连夜登舟出发, 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则讲述了他出发的境况。第三句以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诗人出发的时间 (夜) 、出发的地点 (清溪) 、作者的去向 (三峡) 。
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揭示了这首诗歌的主题, 即对“君”的思念之情。对这首诗歌主题的把握关键在于对“君”字的理解。过去, 人们常常把“君”字理解为“友人”, 但是纵观全诗, 我们很难发现有“友人”存在的踪迹, 因此, 我们也很难推究出思念朋友的意思。现在, 有人提出可把“君”理解为“月亮”, 这种观点是否恰当?我认为, 把“君”理解为“月亮”是可行的。李白“偏爱”月,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暮从碧山下, 山月同人归”。在他的诗歌中, 常将月亮人格化, 常视月亮为自己的契友。李白为什么常将月亮视为自己的契友、知己?古人常说“同志为友”, 要成为友人, 而且是契友、知己, 显然, 彼此要有共同的志向、追求, 换言之, 需在心灵上形成某种契合。月亮往往散发着光明、圣洁的象征意义。再看看李白, 李白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变时期, 在当时腐朽的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之下, 他怀才不遇, 但他不屈服于黑暗势力, 不苟同流俗, 始终保持着傲岸不群之姿态。正如他自称自己为“青莲居士”一样, 李白有着一种“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优秀品质;又如同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写到的那样, 李白有着一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的人格品质。由此可见, 月亮的圣洁、光明与李白高洁的人格品质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契合。因此, 李白常将自己的生命、情感寄托于月亮之上。
把“君”理解为“月亮”, 那么最后一句可说成是“思月不见 (月) ”, 意在说“想看月亮, 但是看不见月亮”。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 诗歌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上高高悬挂着半轮秋月) , 显然是能够看见月亮的;这里, 将“君”释为“月”, 即“思月不见 (月) ”, 看不见月亮。那么, 我们把“君”释为“月”是否造成诗歌首尾矛盾呢?我们仔细分析诗歌会发现, 其实并不矛盾。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是不矛盾的。
一.从理性的角度上来看。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 写出月亮的形态是“半轮”, 即“半圆形”。结合地理学科有关月相的知识, 我们可以得知, 这种半圆形的月亮从月相上我们称之为“弦月”。“弦月”有“上弦月”、“下弦月”之分, “上、下弦月”除各自形成具体月相的时间不同以外, 它们月出、月落的时间也不一致。“上弦月”月出于正午, 月落于半夜;“下弦月”则刚好与之相反。由首句我们已知月亮为“弦月”, 从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我们得知作者是在夜晚出发, 而此时要形成“思君 (月) 不见 (月) ”的意境, 则可推出这半轮秋月是“弦月”中的“上弦月”。此时的“半轮秋”已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中, 所以有“思月不见 (月) ”之说。
二.从感性上加以分析。“思君 (月) 不见 (月) ”体现了作者对家乡、亲友、月亮等的浓浓的思念之情。作者乘船漫溯于蜀江之上, 渐渐远离自己的故乡。此时, 作者眼中的异地之月显然与作者心中的家乡之月是有区别的。在作者心中, 故乡是自己熟悉、喜爱的, 所以, 一种“月是故乡明”的独特情感油然而生, 作者想念的是故乡的月亮, 而不是异地之月。因此, 作者身处他乡, 仰望异地之月, 不禁发出“思君 (月) 不见 (月) ”的感慨。作者在这里为我们展示的是一种“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
回顾整首诗, 全诗以“峨眉山月”为主线引出了作者浓浓的依恋之情。这种依恋之情有对家乡的思念;有对亲友的想念;当然, 经我们仔细地品析也不难看出作者对月亮 (尤其是故乡之月) 的爱恋, 也让我们领略了作者独特的恋月情结。
“一朝”句:极言鬓发很快脱落变白。飒,凋零。衰,头发疏落变白。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这两句是说,悲凄的猿声,使人增添愁怨,催人年老,长发和短发都已斑白了。秋浦多猿,猿声悲凄,然非猿声催白发,而是诗人愁心催发之白,猿声仅为增添愁绪而已。
评析:
秋浦:唐代属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元和郡县志》卷二八江南道池州秋浦县:“秋浦水,在县西八十里。”秋浦水,一名秋浦河。公元753、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二、三载)间李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往来于池、歙诸州,《秋浦歌》十七首即此时游寓秋浦所作。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参考译文
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
简析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