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1

一、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

由于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设计,施工,建设,使用,监督,监理,管理等多个部门,而建筑工程一般又是在露天环境中施工,所以质量事故的发生总与某种自然环境,施工条件和各级管理机构状况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紧密相关。

诸如,违反基本建设程序,不按有关规定进行工程招标投标,从而造成无证设计,超标承包,违章施工等,必然产生工程质量事故。工程地质资料不足和勘测不准确,加上处理方案不当或质量不高等,造成地基承载能力不足或地基变形太大,很容易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选择的建筑材料不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或构件制品质量不合格,也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设计构造不当,计算简图不准确,结构计算出现错误等。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严格按照图纸作业,不经设计单位允许,随意改变设计,造成结构存在严重质量隐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质量低劣。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较差,施工管理水平不高或混乱,施工顺序出现错误。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荷载超过了设计规定值,或者地面堆载太大温度、湿度及特区的变化影响;酸碱盐等物质的化学腐蚀。自然界的不可抗力,社会的战争,罢工等也有一定影响。

二、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特点

工程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为满足各种特定的使用功能要求适应自然环境的需要,建筑工程的产品种类繁多,且各地的气候、地区条件不同,施工条件不同。如建筑物的开裂,可能是设计构造不良,或出现计算错误,或地基沉降过大,或出现不均匀沉降,或温度变形,或干缩过大,或材料质量低劣,或施工质量较差,或使用不当,或周围环境变化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或几个。

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发生过程质量问题往往会给单位带来诸多麻烦和困难。有的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的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有的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会使建筑物成为危房甚至不能使用,最为严重的是使建筑物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所以要高度重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分析,提出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工程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多随时间、环境、施工条件等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例如,钢筋混凝土大梁上出现裂缝,其数量。长度和宽度会随着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能逐步发展成构建的断裂,以致造成工程倒塌。

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性。一些常见问题经常象病医院经常发生被称为工程质量通病。如,混凝土裂缝,砂浆强度不足,预制构件开裂,房屋卫生间和房顶的渗漏等。还有就是同类型的工程质量事故重复发生。

三、工程中一些常见质量问题及措施

(一)基础工程

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基础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有:桩基偏位,离析等。在桩基工程施工中,首先保证桩基不能发生超出规范的位移。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在正式施工前,场地平整,定位放线必须按照图纸进行,并经过严格校核无误后方能进入桩基施工;施工是要再说个场地周围或场地内不易发生位移的地方,根据施工需要作好控制桩。桩身离析主要发生在孔底,又是也发生在桩的中部,它将严重影响桩基的承载力,甚至造成整个桩基失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

我们采取的防止措施是:一是导管距孔底的距离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应保持在0.3~0.5米之间,不同孔径的钻孔应采用不同直径的导管。二是在正式浇注混凝土施工之前,要认真检查导管的密封性,不合格的不准用于工程施工中,在正式施工过程中清除导管接口上的杂物,连接端口涂抹黄油,在抖料灌注后检查是否渗漏,同时也得仔细检查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的决不能用于工程中。

(二)混凝土工程

在拆除模板后,发现混凝土柱、梁、板出现鼓凸或翘曲等,不仅影响外表美观,而且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有时甚至要拆除重新浇筑。在进行模板及支持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模板本身自重,施工荷载,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浇注及卸料所产生的侧向压力,进行最合理,最安全的荷载组合。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仅进行认真夯实,设置或水沟并铺设垫木或型钢。还有在模板拆除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构造筋和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很容易在侵蚀介质的作用下产生锈蚀破坏。露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重的质量缺陷,要认真处理。对于结构表面的露筋,在刷洗干净后,用1;2.0或1:2.5的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加强养护;对于露筋较深的部位,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振倒是产生漏浆,轻者使表面出现蜂窝麻面。严重的出现孔洞,漏筋。为防止该类问题发生,我们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及模板类型,选配合适的模板系统;木支柱规格不宜太小,并用对拔楔来调整标高级固定。

在检查核对绑扎好的钢筋骨架,当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纸对照时,发现某种钢筋发生遗漏。对于所遗漏的钢筋要全部补上,不得再出现任何遗漏。

混凝土构件在拆除模板后,当其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与麻点,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不影响结构的安全,处理办法很简单:在麻面部分充分浇水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使颜色保持一致,修补完后,应用草帘或草席进行保湿养护。

当混凝土强度偏低,不满足结构强度要求时,按混凝土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施工时,如果发现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过慢,可采取加强保温以及通蒸汽来加快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三)砌体工程

众多工程实践证明,砌块墙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有:砌体结构的强度不足,建筑物发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不同构件,材料兼变形不协调,和材料有很大的干缩变形,温度较大变化等。

我们要注意的是:一是在设计方面,减少屋面温度影响和变形,增强墙体抗裂能力。设置适宜的伸缩缝。二是在施工方面,确保砂浆的饱满度和提高强度,正确处理梁柱和接缝处,做好预留及二次装修的基础工作。

由于温差引起的裂缝,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如建筑是否保暖,所处地点的温度变化等,设置合理的伸缩缝;预留施工后浇带,等一段时间再浇筑带中混凝土,这样可以避免裂缝;混凝土要分段施工。但如果砌体的承载力不足,则在较大荷载的作用下,会出现各种裂缝甚至出现压碎,断裂,崩塌等现象,使建筑物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这类裂缝的出现是非常严重的,很可能导致结构的破坏,所以应对裂缝的长度,宽度随时进行观测,并采取相应措施。裂缝较细,数量较少,但裂缝已基本稳定时,可采用灌浆加固。当裂缝较宽但数量较少时,可在与裂缝相接的灰缝中,用强度等级高的砂浆和细钢筋填缝,也可用块体嵌补法即在裂缝两端及中部用钢筋混凝土楔子或扒据加固。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可用局部钢筋网外抹水泥砂浆的处理办法。

(四)脚手架,模板工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多次发生脚手架,模板倒塌重大事故,造成很大损失。如,1992年全国建筑施工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31起,死亡人数达156人,重伤34人,其中脚手架,模板倒塌造成死亡59人,重伤20人,分别占38%和59%。1993年脚手架,木板倒塌事故仍时常发生,在福建,大连,重庆等地连续发生由于支撑失稳,造成模板倒塌的重大事故。由以上重大工程事故可以看出,脚手架,模板工程在整个过程施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而且影响施工的声誉和发展。

对此,我们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检查脚手架所用钢管;模板共正式施工前应先进行模板设计,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合理选用支撑材料,多层和高层建筑必须禁止使用竹制脚手架,对模板支撑的空间高度小于4米。

(五)屋面防水工程

屋面防水工程位于房屋建筑的顶部,它不仅受外界气候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还与地基不均匀沉降和主体结构的变位密切相关。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历来普遍受到关注。

在进行屋面防水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如工业与民用,城镇与农村,南方与北方,防水与保温结合与否,雨量与风力大小等。施工人员还要现行防水材料品种,性能多了解,根据防水工程施工图,合理选择防水材料。防水工程的质量如何,一般要在建筑物竣工后2,3年才能定论,因为防水层要经受高温,冻结,雨雪,阳光,侵蚀介质等的考验,而此期间是屋面防水管理维护的关键时期。对屋面防水层和节点部位要不定期地检查;屋面的杂物等要及时清除。并在雨季来临前,对屋面进行一次大清扫,彻底清除积灰,杂物以确保雨水口畅通。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腾飞,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优质高效的完成,我们应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严格按照建筑行业规范行事,进一步完善建筑法规,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也将是建筑行业中的一员,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并做到与实践相结合,为我国的建筑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2

1 气孔

在电厂焊接时最常出现的是氢气孔, 分为内部气孔、表面气孔、接头气孔。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有:坡口边缘不清洁, 有水分、油污和锈迹, 焊条或焊剂未按规定进行焙烘, 焊芯锈蚀或药皮变质、剥落等。此外, 低氢型焊条焊接时, 电弧过长、焊接速度过快, 埋弧自动焊电压过高等, 都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电厂中的4小管焊接多为氩弧焊, 它对焊接条件要求很高, 环境因素致使产生气孔的概率更大。由于气孔的存在, 使焊缝的有效截面减小, 过大的气孔会降低焊缝的强度, 破坏焊缝金属的致密性。

预防产生气孔的办法是: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 认真清理坡口边缘水分、油污和锈迹。严格按规定保管、清理和焙烘焊接材料。不使用变质焊条, 当发现焊条药皮变质、剥落或焊芯锈蚀时, 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 焊丝要除锈, 使其表面光亮。埋弧焊时, 应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 特别是薄板焊, 焊接速度和线能量应尽可能小些。使用低氢焊条往往容易在焊缝接头处出现表面和内部气孔, 其解决办法是:焊接接头时, 应在焊缝的前进方向距弧坑9mm-10mm处开始引弧, 电弧燃烧后, 先作反向运棒至弧坑位置, 作充分熔化后再前进, 或是在焊缝处引弧就可以避免这种类型的气孔产生。

2 夹渣

夹渣就是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夹渣也会降低焊缝的强度和致密性。产生夹渣的原因主要是:焊缝边缘有氧割或碳弧气刨残留的熔渣;坡口角度或焊接电流太小, 或焊接速度过快;在使用酸性焊条时, 由于电流太小或运条不当形成“糊渣”;使用碱性焊条时, 由于电弧过长或极性不正确也会造成夹渣;焊条偏芯, 也易形成夹渣。

防止产生夹渣的措施是:正确选取坡口尺寸, 认真清理坡口边缘, 选用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 运条摆动要适当。多层焊时, 应仔细观察坡口两侧熔化情况, 每一焊层都要认真清理焊渣。封底焊渣应彻底清除, 埋弧焊要注意防止焊偏。焊条质量要过关, 不能有偏芯现象。

3 咬边

焊缝边缘留下的凹陷, 称为“咬边”。产生咬边的原因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运条速度快、电弧拉得太长或焊条 (焊丝) 角度不当等。埋弧焊的焊接速度过快或焊机轨道不平等原因, 都会造成焊件被熔化去一定深度, 而填充金属又未能及时填满而造成咬边。咬边减小了母材接头的工作截面, 从而在咬边处造成应力集中, 故在重要的结构或受动载荷结构中, 一般是不允许咬边存在的, 或对咬边深度有所限制。

防止产生咬边的办法是: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运条手法, 随时注意控制焊条角度和电弧长度;氩弧焊工艺参数要合适, 特别要注意焊接速度不宜过高, 手法平稳。

4 未焊透、未熔合

焊接时, 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称为未焊透;在焊件与焊缝金属或焊缝层间有局部未熔透现象, 称为未熔合。未焊透或未熔合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缺陷, 由于未焊透或未熔合, 焊缝会出现间断或突变, 焊缝强度大大降低, 甚至引起裂纹。因此, 在“4大管道”的重要结构部分均不允许存在未焊透、未熔合的情况。未焊透和未熔合的产生原因是焊件装配间隙或坡口角度太小、钝边太厚、焊条直径太大、电流过小、速度太快及电弧过长等。焊件坡口表面氧化膜、油污等没有清除干净, 或在焊接时该处流入熔渣妨碍了金属之间的熔合或运条手法不当, 电弧偏在坡口一边等原因, 都会造成边缘不熔合。

防止未焊透或未熔合的方法是正确选取坡口尺寸, 合理选用焊接电流和速度, 坡口表面氧化皮和油污要清除干净;封底焊清根要彻底, 运条摆动要适当, 密切注意坡口两侧的熔合情况。

5 焊接裂纹

焊接裂纹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缺陷。结构的破坏多从裂纹处开始, 在焊接过程中, 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出现裂纹。在焊接后要采用各种方法检查有无裂纹, 一经发现裂纹, 应彻底清除, 然后给予修补。焊接裂纹有热裂纹、冷裂纹。

5.1 热裂纹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焊缝金属由液态到固态的结晶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称为热裂纹, 其特征是焊后立即可见, 且多发生在焊缝中心, 沿焊缝长度方向分布。热裂纹的裂口多数贯穿表面, 呈现氧化色彩, 裂纹末端略呈圆形。产生热裂纹的原因是焊接熔池中存有低熔点杂质 (如Fe S等) , 由于这些杂质熔点低, 结晶凝固最晚, 凝固后的塑性和强度又极低, 因此, 在外界结构拘束应力足够大和焊缝金属的凝固收缩作用下, 熔池中这些低熔点杂质在凝固过程中被拉开, 或在凝固后不久被拉开, 造成晶间开裂。焊件及焊条内含硫、铜等杂质多时, 也易产生热裂纹。

防止产生热裂纹的措施是: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 减慢冷却速度, 适当提高焊缝形状系数, 尽可能采用小电流多层多道焊, 以避免焊缝中心产生裂纹;认真执行工艺规程, 选取合理的焊接程序, 以减小焊接应力。

5.2 冷裂纹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焊缝金属在冷却过程或冷却以后, 在母材或母材与焊缝交界的熔合线上产生的裂纹称为冷裂纹。这类裂纹有可能在焊后立即出现, 也有可能在焊后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出现。冷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 热影响区生成了淬硬组织;焊缝中存在有过量的扩散氢, 且具有浓集的条件;接头承受有较大的拘束应力。

防止产生冷裂纹的措施有:选用低氢型焊条, 减少焊缝中扩散氢的含量;严格遵守焊接材料 (焊条、焊剂) 的保管、烘焙、使用制度, 谨防受潮;仔细清理坡口边缘的油污、水分和锈迹, 减少氢的来源;根据材料等级、碳当量、构件厚度、施焊环境等, 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线能量, 如焊前预热、焊后缓冷, 采取多层多道焊接, 控制一定的层间温度等;紧急后热处理, 以去氢、消除内应力和淬硬组织回火, 改善接头韧性;采用合理的施焊程序, 采用分段退焊法等, 以减少焊接应力。

另外, 电厂的管道焊接裂纹还出现在管道的组装过程中。应考虑到管道的膨胀问题, 焊口由于热影响区的存在本身对于管道来说就是薄弱环节, 在热态和冷态情况下的膨胀收缩必须考虑到, 如果膨胀和收缩受阻同样会在焊口的热影响区, 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 产生冷裂纹。如电厂的机炉外管在走向上布局, “4大管道”的支吊架调整不合理就会出现膨胀受阻而将焊口拉裂。

6 其他缺陷

焊接中还常见到一些焊瘤、弧坑及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上的缺陷。产生焊瘤的主要原因是运条不均, 造成熔池温度过高, 液态金属凝固缓慢下坠, 因而在焊缝表面形成金属瘤。立、仰焊时, 采用过大的焊接电流和弧长, 也有可能出现焊瘤;产生弧坑的原因是熄弧时间过短, 或焊接突然中断, 或焊接薄板时电流过大等。焊缝表面存在焊瘤影响美观, 并易造成表面夹渣;弧坑常伴有裂纹和气孔, 严重削弱焊接强度。防止产生焊瘤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控制熔池温度, 立、仰焊时, 焊接电流应比平焊小10%-15%, 使用碱性焊条时, 应采用短弧焊接, 保持均匀运条, 防止产生弧坑的主要措施是在手工焊收 (下转第259页) (上接第271页) 弧时, 焊条应作短时间停留或作几次环形运条。

7 结束语

目前, 我国电厂金属焊接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 技术人员在焊接作业前, 应先熟悉焊接工艺, 掌握焊接技术要求。同时, 在焊接过程中, 应严格检验是否存在缺陷, 及时发现质量隐患, 并制定解决方案, 确保机组安全、经济地运行, 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S

参考文献

[1]欧阳新峰.大型火电厂的焊接优化措施[J].电力建设, 2009, 1.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3

关键词: 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内部空间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创造出一个优美和谐的工作或居住环境,各种室内造型艺术和灯光、色彩技术在装饰工程中的大量使用,常出现质量上的缺陷,针对这些质量问题,笔者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装饰工程中墙面涂料起泡、开裂、脱落的原因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组织措施不当,施工不规范,构造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合适以及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

1.1组织措施不当

建筑室内装饰工程应本着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同时按照以下先后顺序施工:先砌隔墙,预埋水电管线,到布水电管线,再瓦工镶贴,后木工吊顶、门窗套装饰,然后油漆工完成油漆涂料,最后安装水电设备、铺设木地板。如果组织措施颠倒,也会导致墙面涂料起泡、开裂和脱落。

采取的措施:(1)先设计后施工,设计前应充分与用户和使用单位沟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对某些技术问题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保证施工图设计完成进行施工不出现大的变动和调整,从而减少对墙体的损伤;(2)在砌墙时应做好预埋水电管线工作,尽量避免再在隔墙上开槽凿洞,因为隔墙的厚度原本较薄,开槽凿洞必会使墙体产生较大的损伤;(3)瓦工镶贴前应将水电管线、接线盒等槽口用砂浆抹好,接线盒、水管接头深度应控制恰当,避免不必要的二次开凿,损伤墙体。对厨房、卫生间和浴室等“三间”墙体的背面用内墙涂料装饰的墙,应在另一面找平找直,等墙体完全干燥后,用防水涂料涂刷2-3遍,下至底,上至顶,防止水气渗出背面,造成墙面涂料起泡、脱落。瓦工镶贴地面时,一定要做好找平工作,保证“三间”地面低于客厅走道20mm左右;(4)木工做吊顶、门窗套、装饰壁橱等之前,应保持基层干燥。如基层不干燥,应开窗通风,等干燥后再施工,以防止材质吸水变形、发生霉变,进而影响装饰效果。

1.2施工不规范

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往往没按照操作规范施工,片面追求工程速度,工作责任心不强,操作粗糙。拉结筋该放的不放,砂浆拌和不均匀,配合比不恰当,黏土空心砖在砌筑之前没有浇水湿润,组砌方法不合理,灰浆砌筑不饱满,砌筑质量较差,这些不规范施工也是导致墙面涂料起泡、开裂、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采取的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人员(1)对普通黏土砖、黏土空心砖应在砌筑之前1-2天浇水湿润,以水渗入10mm左右為宜,避免砖干燥吸收砂浆中过多的水分,影响粘接力,导致墙面裂缝;(2)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应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制,尽量采用机械搅拌,如采用人工拌制,应力求拌制均匀。控制砂浆的拌制数量,保障砂浆在规定的时间用完;(3)采用三一砌筑法进行砌筑;(4)保证墙体砌筑横平竖直,做到三匹一吊,五匹一靠;(5)保证墙体组砌方法的正确性,砖墙连续通缝不允许超过三匹砖;(6)砌筑灰浆应饱满,灰缝厚度控制在8-12mm之间,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7)保证上下错缝,要求上下匹砖的竖缝相互错开至少四分之一砖长。

1.3构造不合理

现代建筑绝大部分都为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这些结构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可以根据使用人的需求进行灵活分隔,能满足不同用户对建筑功能的不同要求。因此隔墙的设置几乎是大部分室内装饰工程都会遇到的基本问题。如果隔墙与周边的墙、柱、梁板没有可靠的连接措施,则必然导致在这些部位的开裂。

采取的措施:隔墙与周边的墙、柱沿高度方向每隔5-8匹砖放置一根直径为6mm的拉结钢筋(墙厚为120mm),伸入墙、柱与隔墙的长度不小于1000mm。如果周边墙柱没有事先预埋钢筋,可用冲击电钻打眼,将钢筋涂上环氧树脂插入孔眼,保证隔墙与周边墙柱的连接。砌墙到梁板底2-3匹砖时,应将砖斜砌,顶紧梁板。还可以在隔墙与周边墙柱、梁板连接的300-500mm范围内铺钉细铁丝网,进一步防止开裂。如用高干缩性砌体材料砌墙时,在砌体结构上设置控制缝和灰缝钢筋以及采用专用砂浆来防治干缩裂缝。

1.4材料选择不恰当

不同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一样,不同材料的吸水变形大小也不相同。如果选择变形相差较大的材料来装饰墙体,随着时间的延长,必然会出现裂缝。采取的措施:(1)尽可能选择变形相近的材料来装饰墙体,如选择纸面石膏板做假梁假柱,避免选择木工板甚至木板装饰;(2)如果选择变形相差较大的材料做装饰,应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对木工板刷1-2遍清油,对与墙接触的部位刷防腐漆2-3遍,并在构造上采取措施,避免用钉子四周钉死不留伸缩余地,应尽可能用承插连接,解决膨胀变形的问题。

1.5材料质量问题

由于材料在厂家生产的过程中的工序不同,处理要求也不要,所以相同材料质量有高低之分,有质量品质较高的材料,也有质次价廉的材料。如果一味追求经济,虽客人降低造价,但却带来严重的质量缺陷。

采取的措施:(1)尽可能采用产品质量有保证、企业的信誉好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牌材料;(2)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征,避免用错材料。

2木地板鼓翘

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木地板本身的质量问题,基层不干燥,施工中预留的木地板伸缩缝隙不够,室内地面面积太大为分区等。

采取的措施:(1)优选正规厂家生产的免漆免刨木地板,这样的木地板烘干处理较充分,伸缩变形小,厚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表面平整,凸凹弯曲小;(2)实铺木地板下应设置油毡或防潮薄膜一层,防止木地板在与基层直接接触中吸湿变形;(3)空普木地板下应洒普一层干燥剂,或设通风孔洞,以解决木地板吸湿变形问题;(4)木地板与四周墙面应留下足够的缝隙,然后用踢脚线盖缝,不能将木地板与四周墙面顶紧,不留余量;(5)对室内面积较大的房间,应进行合理的分隔,用石材过度,压线条盖缝,满足木地板的伸缩要求;(6)也可采用变形较小的强化木地板或复合木地板,同样可以达到相近的装饰效果。

3装饰工程中木墙裙霉变、门窗套线开裂原因

产生的主要原因:材料本身不干燥,基层不干燥而吸收基层水汽。采取的措施:(1)木墙裙面板要保持干燥;(2)木墙裙面板背面施工前涂刷1-2遍清油;(3)与墙面接触的木格栅应进行防腐处理;(4)也可以在墙面先用木格栅铺钉一层油毡防潮层;(5)墙面基层应平整干燥;(6)门窗套线要保持干燥;(7)门窗套线在安装前刷1-2遍清油;(8)采用不吸湿的门窗套线材料,如塑料套线或塑钢套线。

4吊顶开裂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室内温差较大,吊筋、龙骨数量较少、间距较大,龙骨截面尺寸较小,构造不合理。

采取的措施:(1)对顶层室内温差较大的房屋,应在吊顶的上部铺钉一层泡沫塑料板或其它材料的保温板,减小室内温差值;(2根据顶棚面积的大小,吊顶的自重、龙骨的强度与刚度,合理布置吊筋,吊点间距一般不大于1200mm,龙骨的截面尺寸应根据面板的重量合理选择,不宜选择太小,否则会使吊顶产生较大的变形,引起开裂;(3)选择合理的构造措施,对伸缩变形较大的衫木扣板等面板,四周采用承插连接,可以减小或避免吊顶开裂。

参考文献:

安防工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篇4

安全防范工程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为建立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功能(或其组合)的系统而实施的工程。安全防范工程涉及电子、机械、材料、计算机、网络信息等众多学科,技术比较先进,构成相对复杂,每个工程的规模和功能都不相同,因而安全防范工程建成后出现一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各种问题的出现原因多种多样,牵扯诸多因素,例如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现场环境、施工质量、人员素质、材料质量等。在工程的整个执行过程中,从方案论证、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我们就应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未雨绸缪,杜绝和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参与人员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际经验。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努力的去想到、做到,问题还是始终伴随在我们左右,无法回避。本文对如何预防、避免问题的出现不做讨论,仅对安全防范工程建成后容易出现、发生频率较高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简单总结和列举,同时叙述其可能的解决方法,仅供参考。

一、安全防范工程子系统分类

安全防范工程按其功能可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一般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楼宇对讲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紧急广播系统等。这种按功能的分类在行业内有很多种“版本”,根据分类的详细程度、划分原则等会有很多种分类结果,但安全防范工程中使用频率较高、必不可少、不能代替的主流应用子系统也就那么几种。正因为这些子系统使用频率较高,应用广泛,往往问题也就出现在这些系统中。这些问题有的是各种系统都会出现的通用问题,例如电源供应故障,线路传输故障,现场干扰等;有的是系统特有的问题,例如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问题,入侵报警系统的误报警等;有的是各系统同时出现或者相互之间配合的问题,例如视频监控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的联动等。为了便于分析讨论,本文将按子系统对各种常见问题进行分类叙述。

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设备、传输线路、控制及显示设备三大部分组成。前端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云台、解码器,以获取监视目标的信息;传输线路通过视频线、通讯线将前端设备所获取的信息传送至控制中心,并通过电源线为前端设备供电;控制及显示设备主要包括矩阵控制主机、录像机、监视器、图像分割器、电源、控制台、电视墙、控制机柜等,以完成对传送回来的信息的处理、切换、分割及控制。在视频监控系统中,设备自身的故障一般比较少见,即使出现,也比较容易解决,而大多数问题往往出现在传输线路的敷设、连接、控制设备的连接等施工、安装过程中。以下对视频监控系统常见的一些故障进行简要分析介绍。

1.无图像显示,无视频信号

故障现象描述:线路正常连接、通电后,中控室显示终端上无图像显示,硬盘录像机“无视频信号”、矩阵、图形分割器等“No signal”提示存在。

原因分析:此现象一般情况可断定前端视频信号没有正常传送回控制设备,有可能是摄

像机未正常供电,没有工作;电源线断路,摄像机未通电;视频线断路;BNC头焊接不牢靠等。

解决方法:首先确认摄像机是否通电,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摄像机未通电,则检查电源、变压器、电源线等;如果摄像机通电,则可用排除法将摄像机直接连接在显示终端观察,如还没有显示,则确定摄像机故障,如有图像显示,则可确定视频传输线路有故障,检查视频线及BNC接头,确认后更换线缆或重新焊接BNC接头。

2.无图像显示,有视频信号

故障现象描述:线路正常连接、通电后,中控室显示终端上无图像显示,黑屏,硬盘录像机“无视频信号”、矩阵、图形分割器等“No signal”提示不存在。

原因分析:此现象与前面介绍第一种现象类似但有本质区别,一般情况可排除传输线路故障,未出现“无视频信号”“No signal”等提示,证明前端视频信号已传送回控制设备,有可能是现场无照明;摄像机镜头光圈关闭;摄像机角度没有调整好;显示器亮度未调整合适;摄像机供电电源功率不够等。

解决方法:首先确认现场照明条件良好,摄像机监视区为可见区域,显示器亮度参数设置正常,然后调整摄像机镜头光圈,如仍然没有图像显示,可用排除法更换摄像机测试,如故障依旧,再更换电源测试。

3.图像质量不好,有干扰

此问题是一种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现象,表现形式多样,原因复杂,是一种不太好处理的故障现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下面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分类叙述。

A.故障现象描述:图像画面上出现一条黑杠或白杠,并且向上或向下慢慢滚动。

原因分析:此现象一般是电源干扰或者地环路问题。

解决方法:在控制主机上,就近只接入一只电源没有问题的摄像机输出信号,如果在监视器上没有出现上述的干扰现象,则说明控制主机无问题;接下来可用一台便携式监视器就近接在前端摄像机的视频输出端,并逐个检查每台摄像机;如有,则进行处理,如无,则干扰是由地环路等其它原因造成的。

B.故障现象描述:图像画面上出现木纹状干扰,轻微时不会淹没正常图像,而严重时图像就无法观看了(甚至破坏同步)。

原因分析:此现象产生原因比较复杂,有可能是视频传输线的质量不好,特别是屏蔽性能差(屏蔽网不是质量很好的铜线网,或屏蔽网过稀而起不到屏蔽作用);视频线的线电阻过大,造成信号产生大衰减也是加重故障的原因;视频线的特性阻抗不是75欧姆,参数超出规定也是产生故障的原因之一;由于供电系统的电源不“洁净”而引起的,这里所指的电源不“洁净”,是指在正常的电源上叠加有干扰信号,而这种电源上的干扰信号,多来自本电网中使用可控硅的设备,特别是大电流、高压电的可控硅设备,对电网的污染非常严重,比如本电网中有大功率可控硅调频调速装置、可控硅整流装置、可控硅交直流变换装置等等;或者是系统附近有很强的干扰源等。

解决方法:若是电缆质量问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所有的电缆全部换掉,换成符合要

求的电缆;若是供电系统不“洁净”引起的,只要对整个系统采用净化电源或在线UPS供电就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若是系统附近有很强的干扰源,解决的办法是加强摄像机的屏蔽,以及对视频电缆线的管道进行接地处理等。

C.故障现象描述:图像画面上产生较深较乱的大面积网纹干扰,以至图像全部破坏,形不成图像和同步信号。

原因分析:此现象一般是由于视频电缆线的芯线与屏蔽网短路、断路造成的,这种故障多出现在BNC接头或其它类型的视频接头上。

解决方法:仔细检查与出现干扰的摄像机相联接的所有BNC接头并处理。

D.故障现象描述:图像画面上产生若干条间距相等的竖条干扰。

原因分析:此现象一般是由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匹配引起的,也就是由于视频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是75欧姆而导致阻抗失配造成的,产生这种干扰现象是由视频电缆的特性阻抗和分布参数都不符合要求综合引起的。

解决方法:一般靠“始端串接电阻”或“终端并接电阻”的方法即可解决。

E.故障现象描述:图像画面上产生若干条细条纹的干扰。

原因分析:此现象一般是由于在传输系统、系统前端或中心控制室附近有较强的、频率较高的空间辐射源。

解决方法: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一个是对前端及中心设备加强屏蔽,对传输线和管路采用钢管并良好接地。4.电梯摄像机图像有干扰

电梯摄像机的干扰问题是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故障现象,此问题因为牵扯与特种专用设备(电梯)配合、线缆布设环境恶劣(电梯井道)、施工现场具有一定危险性等原因,往往不容易解决,下面对此问题单独分析说明。

故障现象描述:常见现象为电梯静止时图像正常显示,当电梯运行时,图像质量明显下降,受到明显干扰,甚至图像消失,此现象在电梯启动和停止瞬间尤其严重;别的电梯运行时,其它电梯图像质量明显下降,受到干扰,甚至图像消失,在电梯启动和停止瞬间尤其严重;电梯摄像机图像质量不好,出现各种干扰现象。

原因分析:电梯相关的各种干扰原因比较复杂,处理问题时必须仔细分析原因,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电梯井内通常布置了动力、照明、风扇、控制、通信等线缆,各种电缆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与天线接收原理相同,同轴电缆也会“接收”这些干扰,即干扰电磁场在电缆上产生干扰感应电流,这个干扰感应电流也就会在电缆外导体(编织网)纵向电阻上产生干扰感应电压(电动势),这个干扰感应电压刚好串联在视频信号传输回路“长长的地线”中,形成干扰;现在电梯中基本都是使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而变频调速器本身又具有很强的高频寄生干扰,这个干扰信号可以通过电源线和空间辐射两种途径进入视频监控系统,干扰视频图像;从电梯轿厢直接取电时,电梯照明用灯管通常都使用电子镇流器,电子镇流器工作时,也会产生很强的交流寄生干扰输出,影响视频图像质量。

解决方法及注意事项:加装视频抗干扰器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办法;选择衰减系数小、屏蔽性能好、抗拉强度高的视频电缆,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减小视频衰减;慎重考虑传输衰减问题,选择电缆时,粗缆优于细缆,SYWV物理发泡电缆优于实心SYV电缆,高编电缆优于低编电缆,铜芯缆优于“铜包钢”缆,铜编网优于铝镁合金编网;合理的布线可有效地避免干扰信号通过电缆“耦合”起来,尽量减少与其它电缆的平行捆扎距离,使视

频电缆远离干扰;视频电缆走出电梯井的位置应在井的中部,因为这时井内随行视频电缆长度,大约只有井深的一半多一点,最短,自然引入的干扰也最小;在电梯井内把视频线紧贴井璧垂直走线,并把这部分电缆穿金属管或走金属槽,以屏蔽干扰对这部分电缆的影响;摄像机供电应优选集中直流供电方式,尽量避免从电梯轿厢取电;从电梯井出口到控制中心的视频电缆,应走金属管或走金属槽,以屏蔽沿途环境干扰对这部分电缆的影响,并注意这部分屏蔽与电梯井内的屏蔽,应做好电气连接;摄像机金属外壳、NC头的外壳、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等视频信号的“地”,和电梯轿厢、导轨等要绝缘;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信号线单端点接地浮地输入方式。

5.云台、高速球无法控制、控制失灵

此问题也是一种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现象,同样有多种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处理起来需要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理论知识,并且要仔细的分析故障原因,确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下面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分类叙述。

A.故障现象描述:云台在使用后不久就运转不灵或根本不能转动,但安装调试时可以正常运转。

原因分析:只允许将摄像机正装的云台,在使用时采用了吊装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吊装方式导致了云台运转负荷加大,故使用不久就会导致云台的传动机构损坏,甚至烧毁电机;摄像机及其防护罩等总重量超过云台的承重,特别是室外使用的云台,往往防护罩的重量过大,常会出现云台转不动(特别是垂直方向转不动)的问题;室外云台因环境温度过高、过低、防水、防冻措施不良而出现故障甚至损坏等。

解决方法:严格按照云台、摄像机的技术参数、环境要求使用设备,排除其他原因确认云台等设备问题后,可考虑修理或更换设备。

B.故障现象描述:距离过远时,操作键盘无法通过解码器对摄像机(包括镜头)和云台进行遥控。

原因分析:这主要是因为距离过远时,控制信号衰减太大,解码器接受到的控制信号太弱引起的。

解决方法:这时应该在一定的距离上加装中继盒以放大整形控制信号。

6.DVR相关故障

DVR设备因为牵扯计算机相关知识及应用,使用过程中也会频繁出现“莫名其妙”的故障,而且往往都不好解决,无从下手。下面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分类叙述。

A.故障现象描述:数字硬盘录像机不能启动。

原因分析:主机电源开关失灵;主机电源损坏;主机主板或CPU卡坏;主系统硬盘引导区损坏,或者硬盘本身故障;操作系统被破坏等。

解决方法:对以上原因要仔细分析、逐一排除。

B.故障现象描述:数字硬盘录像机死机(现场监看的图像定格不动或图像上叠加的时间信息不走)。

原因分析:软件问题,对于PC式硬盘主机基中包括操作系统或监控软件两个方面的故障,对于嵌入式的硬盘录像主机是监控软件问题,系统软件某个文件被破坏;主机内硬盘存在磁盘坏道;主机内电源功率不够;主机内硬盘太多,发热量太大;主机视频卡发热过大等都会引起死机。

解决方法:对于PC式硬盘主机重新安装系统或者监控软件;嵌入式主机则需要升级软件;对硬盘进行修复或更换硬盘;更换大功率电源;更换视频卡或更换主机。

C.故障现象描述:自动关机。

原因分析:如今的主流主板对CPU有温度监控功能,一旦CPU温度过高,超过了主板BIOS中所设定的温度,主板就会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相关硬件。另一方面,系统中的电

源管理和病毒软件也会导致自动关机。

解决方法:上述突然关机现象如果经常发生,先确认CPU的散热是否正常。开机箱目测风扇叶片是否工作正常,再进入BIOS选项看风扇的转速和CPU的工作温度。如是风扇的问题,就对风扇进行相关的除尘维护或更换质量更好的风扇。如是电源老化或损坏,可以通过替换电源来确认,电源坏掉就换个新的,以防烧毁硬件。当然也可能是中毒,进入系统,从安装光盘中覆盖安装电源管理,再彻底查杀病毒。同时,要时刻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少用盗版碟,对不明邮件附件不要下载。

D.故障现象描述:硬盘录像机升级硬件后频繁死机、重起,例如增加硬盘,增加刻录机,更换高性能显卡等。

原因分析:给硬盘录像机升级时,例如加装高倍速光驱,由于转速较高,耗电也大,增加了电源的负载,就会出现死机或重启的现象。原有电源没有考虑到现在的硬盘、显卡和高倍速的光驱等耗电量,因此电源的输出功率并不是太高,再加上一些杂牌电源本身“缩水”,不能提供足够的电量,当系统中的设备增多,功耗变大,劣质电源输出的电压就会急剧降低,最终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出现自动重启现象。

解决方法:更换一个大功率的优质电源。

(二)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也叫防盗报警系统,一般由前端探测元件、传输线路、报警主机和电脑主机四大部分组成。前端探测元件主要包括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探测器、紧急报警按钮、红外入侵探测器,通过这些设备组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布控网络,将现场情况采集到并以各种类型的信号传回主机。传输线路通过通讯线将前端探测元件所获取的信息传送至报警主机,通过电源线为前端探测元件供电。报警主机在有报警信息输入时进行报警,就象人的大脑一样,是整个系统的处理部分。电脑主机安装有系统配套的报警管理软件,报警管理软件是与报警主机直接相连的管理软件,可管理报警主机,对报警主机的报警数据及处警方式以表格和地图的方式表现。报警系统的故障以能导致误报警类的故障现象居多,而且很多故障现象是和报警系统的品牌、型号有关系,也就是说不同的品牌型号的报警系统会具有自己系统所独有的一些技术特点,包括故障现象,所以报警系统的故障现象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法。下面主要就误报警类的故障进行简要分析。

故障现象描述:一般认为,没有出现危险情况防盗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即为误报警。在西方一些国家关于误报警的定义是指实际情况不需要而发出的报警信号,其中不包括那些因恶劣自然气候和其他无法由报警企业以及用户操纵的特殊环境引起的报警信号。

原因分析:报警系统产生误报警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设备自身的质量问题,有的是操作人员的操作问题,有的是自然环境的影响,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种:a.设备质量问题引起的设备故障,通常是由元器件的损坏或生产工艺不良(如虚焊等)造成,也有可能是由于环境温度、元件制造工艺、设备制造工艺、使用时间、储存时间及电源负载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元器件参数的变化所产生的故障;b.系统设计时设备选型不当引起的误报警,例如靠近震源(飞机场、铁路旁)选用震动探测器就容易引起系统的误报警,在蝙蝠经常出没的地方选用超声波探测器也会使系统误报警,这是因为蝙蝠发出超声波的缘故,电铃声、金属撞击声等高频声均可引起玻璃破碎探测器的误报警等;c.探测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角度不合适所引起的误报警,例如将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对着空调、换气扇安装时就会引起系统误报警;d.由于环境噪扰引起的误报警,例如热气流引起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误报警,高频声响引起玻璃破碎探测器的误报警,小动物闯入引起的入侵报警等。

解决方法:针对以上产生误报警的原因,一般可从以下几点考虑消除故障:a.用替换法排除设备自身故障,如果是设备故障,则维修或更换设备解决,若排除设备自身故障,则继续查找原因;b.由于设备选型不当引起的误报警,可在确认原因后考虑用其他方式的探测器

代替现有探测器;c.探测器安装位置及角度引起的误报警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探测器位置及角度,直到没有影响最佳;d.环境躁扰引起的误报警一般考虑更换双鉴或三鉴探测器(几种不同原理的探测器同时探测到“目标”,报警器才发出报警信号的探测器)来消除误报警,例如微波-被动红外双鉴探测器、声控-振动玻璃破碎双鉴探测器、超声波-被动红外双鉴探测器等。

(三)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是由传统意义上的门禁系统延伸而来,工程上一般认为出入口控制系统就是门禁系统,主要考虑到门禁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门禁系统在功能上的重要性。以下主要以门禁系统为主进行分析讨论。门禁系统主要由识读部分、传输部分、管理/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组成,一般包括读卡器、控制器、电磁锁、出门按钮、卡片和计算机等。而门禁系统的故障多和系统软件、控制器有关。

1.在独立门禁系统中,经常出现无法开门,即刷卡或输入密码后,锁打不开。

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首先确定卡或密码的有效性,在正常情况下卡或密码不会丢失。如果出现打不开锁,且情况紧急,直接把门禁电源断掉,锁就会打开,一般的门禁锁为断电开;其次就是一些质量不好的电插锁长时间工作,由于外界原因会造成机械卡死,如果轻轻震动锁部还不能开锁的话就直接断电,然后在锁没有工作的情况下,进行震动或拨动,直到开锁。

2.在独立门禁系统中,卡或密码可以开门,内部出门开关却打不开门。

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打开出门开关,查看里面的接线是否正常,如断线或接线脱落,接好就可以排除故障;如果系统用的是门禁专用电源的话,还要检查门禁电源的好坏;门禁控制机也有可能出问题,逐个排查便可解决。

结束语

安全防范工程涉及电子、机械、材料、计算机、网络信息等众多学科,技术比较先进,构成相对复杂,各种问题的出现原因多种多样,牵扯诸多因素。在工程建成后,我们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仔细的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的原则是从简单到复杂,采用排除法、替代法等常用方法确定问题原因;原因确定后,应针对问题原因研究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整改方案,尽量做到快速、准确、经济,以最小的时间、人力、经济成本解决问题。当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不让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的整个执行过程中,从方案论证、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就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未雨绸缪,杜绝和避免各种问题的出现

云台故障出现有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1.无法控制云台

2.无法控制解码器

3.部份功能无法实现

4.码转换器的信号指示灯不工作

分析: 1.码转灯不闪

软件设置(灯不闪,主要是码转换器未进行工作,先从软件设置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1.软件中的解码器设置(解码器协议、COM口、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2.更换一个COM口(检查COM口是否损坏),3.硬件,如上述设置后,还是无法正常使用,打开九针转25针转换器接口。检查接线是否为2-2,3-3,5-7,如果正确,检查码转换器电源是否正常(可用万用表进行电压和和电流测试(9V,500MA)),没有问题可判定码转换器己经损坏

2.无法控制解码器 解码器中无继电器响声。1.检查解码器是否供电。

2.检查码转换器是否拔到了输出485信号。3.检查解码器协议是否设置正确

4.检查波特率设置是否与解码器符合(检查地址码设置与所选的摄像机是否一致(详细的地址码拔码表见解码器说明书)

5.检查解码器与码转换器的接线是否接错(1-485A,2-B;有的解码器是1-485B,2-A)

6.检查解码器工作是否正常(老解码器断电一分钟后通电,是否有自检声;软件控制云台时,解码器的UP,DOWN,AUTO等端口与PTCOM口之间会有电压变化,变化情况根据解码器而定24VOR220V,有些解码器的这些端口会有开关量信号变化),如有则解码器工作正常,否则为解码器故障 7.检查解码器的保险管是否己烧坏。3.无法控制云台

1.检查上面第六项是否正常

2.解码器的24V或220V供电端口电压是否输出正常 3.直接给云台的UP、DOWN、与PTCOM线进行供电,检查云台是否能正常工作。4.检查供电接口是否接错

5.检查电路是否接错(老解码器为UP、DOWN等线与PTCOM直接给云台供电,各线与摄像机及云台各线直接连接就可以了;有的解码器为独立供电接口 4.云台控制的部份功能无法使用

1.界面上无法操作(无法点击或点击无任何响应)1.按上述步骤检查码转

2.安装相应的云台控制补丁程序 3.通知供货商

2.点击时码转灯亮或解码器里面有继电器响,但部份功能无法控制

1.检察无法控制的功能部份接线是否正确、云台、镜头等设备是否完好、解码器功能端口是否电压、开关量输出是否正常

3.控制时云台动作不正常

如出现转动无法停止情况,首先单独对该端口进行测试(直接向该端口通电,进行控制),如正常,则检查解码器对应的端口是否工作正常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5

问题1:砂浆强度不稳定

现象:砂浆强度的波动性较大,匀质性差,其中低强度等级的砂浆特别严重,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的情况较多。

原因分析:

(1)影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计量不准确。对砂浆的配合比,多数工地使用体积比,铁铣凭经验计量。由于砂子含水率的变化,可导致砂子体积变化幅度达 10%~20%;水泥密度随工人操作情况而异,这些都造成配料计量的偏差,使砂浆强度产生较大的波动。

(2)水泥混合砂浆中无机掺合料(如石灰膏、粘土膏、电石膏及粉煤灰等)的掺量,对砂浆强度影响很大,随着掺量的增加,砂浆和易性越好,但强度降低,如超过规定用量一倍,砂浆强度约降低 40%。但施工时往往片面追求良好的和易性,无机掺合料的掺量常常超过规定用量,因而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3)无机掺合料材质不佳,如石灰膏中含有较多的灰渣,或运至现场保管不当,发生结硬、干燥等情况,使砂浆中含有较多的软弱颗粒,降低了强度。或者在确定配合比时,用石灰膏、粘土膏试配,而实际施工时却采用于石灰或干粘土,这不但影响砂浆的抗压强度,而且对砌体抗剪强度非常不利。

(4)砂浆搅拌不匀,人工拌合翻拌次数不够,机械搅拌加料顺序颠倒,使无机掺合料未散开,砂浆中含有多量的疙瘩,水泥分布不均匀,影响砂浆的匀质性及和易性。

(5)在水泥砂浆中掺加微沫剂(微沫砂浆),由于管理不当,微沫剂超过规定掺用量,或微沫剂质量不好,甚至变质,严重地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6)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方法和强度取值等,没有执行规范的统一标准,致使测定的砂浆强度缺乏代表性,产生砂浆强度的混乱。

预防措施:

(1)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材质情况进行试配,试配时应采用重量比。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强度。如低强度等级砂浆受单方水泥预算用量的限制而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应适当调整水泥预算用量。

(2)建立施工计量器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3)无机掺合料一般为湿料,计量称重比较困难,而其计量误差对砂浆强度影响很大,故应严格控制。计量时,应以标准稠度(120mm)为准,如供应的无机掺合料的稠度小于120mm时,应调成标准稠度,或者进行折算后称重计量,计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4)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石灰膏、微沫剂的掺量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5)砂浆搅拌加料顺序为:用砂浆搅拌机搅拌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叶片和砂子搓动,将塑化材料打开(不见疙瘩为止),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用鼓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制砂浆,应配备一台抹灰用麻刀机,先将塑化材料搅成稀粥状,再投入搅拌机内搅拌。人工搅拌应有拌灰池,先在池内放水,并将塑化材料打开至不见

疙瘩,另在池边干拌水泥和砂子至颜色均匀时,用铁铣将拌好的水泥砂子均匀撒入池内,同时用三刺铁扒来回扒动,直至拌合均匀。

(7)试块的制作、养护和抗压强度取值,应符合规范要求。问题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现象:

(1)砂浆和易性不好,砌筑时铺浆和挤浆都较困难,影响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同时使砂浆与砖的粘结力减弱。

(2)砂浆保水性差,容易产生分层、泌水现象。

(3)灰槽中砂浆存放时间过长,最后砂浆沉底结硬,即使加水重新拌和,砂浆强度也会严重降低。

原因分析:

(1)强度等级低的水泥砂浆由于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和过细的砂子,使砂子颗粒间起润滑作用的胶结材料——水泥量减少,因而砂子问的摩擦力较大,砂浆和易性较差,砌筑时,压薄灰缝很费劲。而且,由于砂粒之间缺乏足够的胶结材料起悬浮支托作用,砂浆容易产生沉淀和出现表面泛水现象。

(2)水泥混合砂浆中掺人的石灰膏等塑化材料质量差,含有较多灰渣、杂物,或因保存不好发生干燥和污染,不能起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作用。

(3)砂浆搅拌时间短,拌和不均匀。

(4)拌好的砂浆存放时间过久,或灰槽中的砂浆长时间不清理,使砂浆沉底结硬。

(5)拌制砂浆无计划,在规定时间内无法用完,而将剩余砂浆捣碎加水

拌和后继续使用。

防治措施:

(1)低强度等级砂浆应采用水泥混合砂浆,如确有困难,可掺微沫剂或掺水泥用量5%~10%的粉煤灰,以达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目的。

(2)水泥混合砂浆中的塑化材料,应符合试验室试配时的质量要求。现场的石灰膏、粘土膏等,应在池中妥善保管,防止暴晒、风干结硬,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

(3)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和中砂拌制砂浆。拌制时应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并保证搅拌时间。

(4)灰槽中的砂浆,使用中应经常用铲翻拌、清底,并将灰槽内边角处的砂浆刮净,堆于一侧继续使用,或与新拌砂浆混在一起使用。

(5)拌制砂浆应有计划性,拌制量应根据砌筑需要来确定,尽量做到随拌随用、少量储存,使灰槽中经常有新拌的砂浆。砂浆的使用时间与砂浆品种、气温条件等有关,一般气温条件下,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后3h 和 4h 内用完; 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 30℃时,必须分别在 2h 和 3h 内用完。超过上述时间的多余砂浆,不得再继续使用。

问题3:砖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现象: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低于 80%;竖缝出现瞎缝,特别是空心砖墙,常出现较多的透明缝;砌筑清水墙采取大缩口铺灰,缩口缝深度甚至达 20mm 以上,影响砂浆饱满度。砖在砌筑前未浇水湿润,干砖上墙,或铺灰长度过长,致使砂浆与砖粘结不良。

原因分析:

(1)低强度等级的砂浆,如使用水泥砂浆,因水泥砂浆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费劲,操作者用大铲或瓦刀铺刮砂浆后,使底灰产生空穴,砂浆不饱满。

(2)用干砖砌墙,使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且与砖的粘结力下降,而干砖表面的粉屑又起隔离作用,减弱了砖与砂浆层的粘结。

(3)用铺浆法砌筑,有时因铺浆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的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层与砂浆失去粘结。

(4)砌清水墙时,为了省去刮缝工序,采取了大缩口的铺灰方法,使砌体砖缝缩口深度达 20mm 以上,既降低了砂浆饱满度,又增加了勾缝工作量。

防治措施: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详见“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的防治措施。

(2)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取铺浆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 “三一砌砖法”,即使用大铲,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3)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必须控制铺浆的长度,一般气温情况下不得超过750mm,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 30℃时,不得超过 500mm。

(4)严禁用于砖砌墙。砌筑前 1~2d 应将砖浇湿,使砌筑时烧结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含水率达到 10%~15%;灰砂砖和粉煤灰砖的含水率达到 8%~12%。

(5)冬期施工时,在正温度条件下也应将砖面适当湿润后再砌筑。负温下施工无法浇砖时,应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对于9 度抗震设防地区,在

严冬无法烧砖情况下,不能进行砌筑。

问题4:清水墙面游丁走缝

现象:大面积的清水墙面常出现丁砖竖缝歪斜、宽窄不匀,丁不压中(丁砖在下层顺砖上不居中),清水墙窗台部位与窗间墙部位的上下竖缝发生错位、搬家等,直接影响到清水墙面的美观。

原因分析:

(1)砖的长、宽尺寸误差较大,如砖的长为正偏差,宽为负偏差,砌一顺一丁时,竖缝宽度不易掌握,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游丁走缝。

(2)开始砌墙摆砖时,未考虑窗口位置对砖竖缝的影响,当砌至窗台处分窗口尺寸时,窗的边线不在竖缝位置,使窗间墙的竖缝搬家,上下错位。

(3)里脚手砌外清水墙,需经常探身穿看外墙面的竖缝垂直度,砌至一定高度后,穿看墙缝不太方便,容易产生误差,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游丁走缝。

防治措施:

(1)砌筑清水墙,应选取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的砖。

(2)砌清水墙前应进行统一摆底,并先对现场砖的尺寸进行实测,以便确定组砌方法和调整竖缝宽度。

(3)摆底时应将窗口位置引出,使砖的竖缝尽量与窗口边线相齐,如安排不开,可适当移动窗口位置(一般不大于 20mm)。当窗口宽度不符合砖的模数(如 1.8m 宽)时,应将七分头砖留在窗口下部的中央,以保持窗间墙处上下竖缝不错位。

(4)游丁走缝主要是丁砖游动所引起,因此在砌筑时,必须强调丁压中,即丁砖的中线与下层顺砖的中线重合。

(5)在砌大面积清水墙(如山墙)时,在开始砌的几层砖中,沿墙角lm 处,用线坠吊一次竖缝的垂直度,至少保持一步架高度有准确的垂直度。

(6)沿墙面每隔一定间距,在竖缝处弹墨线,墨线用经纬仪或线坠引测。当砌至一定高度(一步架或一层墙)后,将墨线向上引伸,以作为控制游丁走缝的基准。

问题5:“螺丝”墙

现象:砌完一个层高的墙体时,同一砖层的标高差一皮砖的厚度,不能交圈。

原因分析:砌筑时,没有按皮数杆控制砖的层数。每当砌至基础顶面和在预制混凝土楼板上接砌砖墙时,由于标高偏差大,皮数杆往往不能与砖层吻合,需要在砌筑中用灰缝厚度逐步调整。如果砌同一层砖时,误将负偏差标高当作正偏差,砌砖时反而压薄灰缝,在砌至层高赶上皮数杆时,与相邻位置的砖墙正好差一皮砖,形成“螺丝”墙。

防治措施:

(1)砌墙前应先测定所砌部位基面标高误差,通过调整灰缝厚度,调整墙体标高。

(2)调整同一墙面标高误差时,可采取提(或压)缝的办法,砌筑时应注意灰缝均匀,标高误差应分配在一步架的各层砖缝中,逐层调整。

(3)挂线两端应相互呼应,注意同一条平线所砌砖的层数是否与皮数杆上的砖层数相符。

(4)当内外墙有高差,砖层数不好对照时,应以窗台为界由上向下倒清

砖层数。当砌至一定高度时,可检查与相邻墙体水平线的平行度,以便及时发现标高误差。

(5)在墙体一步架砌完前,应进行抄平弹半米线,用半米线向上引尺检查标高误差,墙体基面的标高误差,应在一步架内调整完毕。

问题6:清水墙面水平缝不直,墙面凹凸不平

现象:同一条水平缝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层冒线砌筑;水平缝下垂;墙体中部(两步脚手架交接处)凹凸不平。

原因分析:

(1)由于砖在制坯和晾干过程中,底条面因受压墩厚了一些,形成砖的两个条面大小不等,厚度约差 2~3mm。砌砖时,如若大小条面随意跟线,必然使灰缝宽度不一致,个别砖大条面偏大较多,不易将灰缝砂浆压薄,因而出现冒线砌筑。

(2)所砌的墙体长度超过 20m,拉线不紧,挂线产生下垂,跟线砌筑后,灰缝就会出现下垂现象。

(3)搭脚手排木直接压墙,使接砌墙体出现“捞活”(砌脚手板以下部位);挂立线时没有从下步脚手架墙面向上引伸,使墙体在两步架交接处,出现凹凸不平、水平灰缝不直等现象。

(4)由于第一步架墙体出现垂直偏差,接砌第二步架时进行了调整,因而在两步架交接处出现凹凸不平。

防治措施:

(1)砌砖应采取小面跟线,因一般砖的小面楞角裁口整齐,表面洁净。用小面跟线不仅能使灰缝均匀,而且可提高砌筑效率。

(2)挂线长度超长(15~20m)时,应加腰线。腰线砖探出墙面30~40mm,将挂线搭在砖面上,由角端检查挂线的平直度,用腰线砖的灰缝厚度调平。

(3)墙体砌至脚手架排木搭设部位时,预留脚手眼,并继续砌至高出脚手板面一层砖,以 7肖灭“捞活”。挂立线应由下面一步架墙面引伸,立线延至下部墙面至少 0.5m。挂立线吊直后,拉紧平线,用线坠吊平线和立线,当线坠与平线、立线相重,即“三线归一”时,则可认为立线正确无误。

问题7:清水墙面勾缝不符合要求

现象:清水墙面勾缝深浅不一致,竖缝不实,十字缝搭接不平,墙缝内残浆未扫净,墙面被砂浆严重污染;脚手眼处堵塞不严、不平,留有永久痕迹(堵孔砖与原墙面色泽不一致);勾缝砂浆开裂、脱落。

原因分析:

(1)清水墙面勾缝前未经开缝,刮缝深度不够或用大缩口缝砌砖,使勾缝砂浆不平,深浅不一致。竖缝挤浆不严,勾缝砂浆悬空末与缝内底灰接触,与平缝十字搭接不平,容易开裂、脱落。

(2)脚手眼堵塞不严,补缝砂浆不饱满。堵孔砖与原墙面的砖色泽不一致,在脚手眼处留下永久痕迹。

(3)勾缝前对墙面浇水润湿程度不够,使勾缝砂浆早期脱水而收缩开裂。墙缝内浮灰未清理干净,影响勾缝砂浆与灰缝内砂浆的粘结,日久后脱落。

(4)采取加浆勾缝时,因托灰板接触墙面,使墙面被勾缝水泥砂浆弄脏而留下印痕。如墙面浇水过湿,扫缝时墙面也容易被砂浆污染。

防治措施:

(1)清水墙面勾缝所用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复验应合格。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2)勾缝前,必须对墙体砖缺楞掉角部位、瞎缝、刮缝深度不够的灰缝进行开凿。开缝深度为 10mm 左右,缝子上下切口应开凿整齐。

(3)砌墙时应保存一部分砖,供堵塞脚手眼用。脚手眼堵塞前,先将洞内的残余砂浆剔除干净,并浇水润湿(冲去浮灰),然后铺以砂浆用砖挤严。横、竖灰缝均应填实砂浆,顶砖缝采取喂灰方法塞严砂浆,以减少脚手眼对墙体强度的影响。

(4)勾缝前,应提前浇水冲刷墙面的浮灰(包括清除灰缝表层不实部分),待砖墙表皮略见风干时,再开始勾缝。

(5)勾缝用 1:1.5 水泥细砂砂浆,细砂应过筛,砂浆稠度以勾缝馏子挑起不落为宜。

(6)外清水墙勾凹缝,凹缝深度为 4~5mm,为使凹缝切口整齐,宜将勾缝馏子做成倒梯形断面。操作时用馏子将勾缝砂浆压入缝内,并来回压实、上下口切齐。竖缝馏子断面构造相同,竖缝应与上下水平缝搭接平整,左右切口要齐 c 为防止托灰板对墙面的污染,将板端刨成尖角,以减少与墙面的接触。

(7)勾完缝后,待勾缝砂浆略被砖面吸水起干,即可进行扫缝。扫缝应顺缝扫,先水平缝,后竖缝,扫缝时应不断地抖掉扫帚中的砂浆粉粒,以减少对墙面的污染。

(8)干燥天气,勾缝后应喷水养护。

问题8:配筋砌体钢筋遗漏和锈蚀

现象:配筋砌体(水平配筋)中的钢筋在操作时漏放,或没有按照设计规定放置;配筋砖缝中砂浆不饱满,年久钢筋遭到严重锈蚀而失去作用。上述两种现象会使配筋砌体强度大幅度地降低。

原因分析:

(1)配筋砌体钢筋漏放,主要是操作时疏忽造成的。由于管理不善,待配筋砌体砌完后,才发现配筋网片有剩余,但已无法查对,往往不了了之。

(2)配筋砌体灰缝厚度不够,特别当同一条灰缝中,有的部位(如窗间墙)有配筋,有的部位无配筋时,皮数杆灰缝若按无配筋砌体划制,造成配筋部位灰缝厚度偏小,使配筋在灰缝中没有保护层,或局部未被砂浆包裹,造成钢筋锈蚀。

防治措施:

(1)砌体中的配筋与混凝土中的钢筋一样,都属于隐蔽工程项目,应加强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存档。施工中,对所砌部位需要的配筋应一次备齐,以便检查有无遗漏。砌筑时,配筋端头应从砖缝处露出,作为配筋标志。

(2)配筋宜采用冷拔钢丝点焊网片,砌筑时,应适当增加灰缝厚度(以钢筋网片厚度上下各有 2mm 保护层为宜)。如同一标高墙面有配筋和无配筋两种情况,可分划两种皮数杆,一般配筋砌体最好为外抹水泥砂浆混水墙,这样就不会影响墙体缝式的美观。

(3)为了确保砖缝中钢筋保护层的质量,应先将钢筋网片刷水泥净浆。网片放置前,底面砖层的纵横竖缝应用砂浆填实,以增强砌体强度,同时

也能防止铺浆砌筑时,砂浆掉人竖缝中而出现露筋现象。

(4)配筋砌体一般均使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水泥砂浆,为了使挤浆严实,严禁用干砖砌筑。应采取满铺满挤(也可适当敲砖振实砂浆层),使钢筋能很好地被砂浆包裹。

(5)如有条件,可在钢筋表面涂刷防腐涂料或防锈剂。问题9:墙体因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 现象:

(1)在纵墙的两端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2)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水平裂缝,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

(3)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部窗台处出现竖向裂缝,裂缝上宽下窄。当纵墙顶部有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向裂缝较少。

防治措施:

(1)加强基础坑(槽)钎探工作。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坑(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待探出的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2)合理设置沉降缝。操作中应防止浇筑圈梁时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人缝内,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墙体拉裂现象。

(3)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增强墙体抗剪强度。应在基础顶面(±0.000)

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砖浇水润湿,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饱满度和砖层间的粘结(提高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可以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在施工临时间断处应尽量留置斜槎。当留置直槎时,也应加拉结筋,坚决消灭阴槎又无拉结筋的作法。

(4)宽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砌反砖拱以适应窗台反梁作用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可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来加强;另外,窗台部位也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砌筑。

治理方法:

(1)对于沉降差不大,且已不再发展的一般性细小裂缝,因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采取砂浆堵抹即可。

(2)对于不均匀沉降仍在发展,裂缝较严重且在继续开展阶情况,应本着先加固地基后处理裂缝的原则进行。一般可采用桩基托换加固方法来加固,即沿基础两侧布置灌注桩,上设抬梁,将原基础圈梁托起,防止地基继续下沉。然后根据墙体裂缝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灌浆充填法(1:2 水泥砂浆);钢筋网片加固法(250mm×250mm∮4—6 钢筋网,用穿墙拉筋固定于墙体两侧,上抹35mm 厚 M10水泥砂浆或 C20 细石混凝土);拆砖重砌法(拆去局部砖墙,用高于原强度等级一级的砂浆重新砌筑)进行处理。

问题10: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现象:

(1)八字裂缝。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 1~2 开间的范围内),严重时可发展到房屋 1/3长度内,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裂缝宽度一般中间大、两端小。当外纵墙两端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

(2)水平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下2~3 皮砖的灰缝位置,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往往形成纵、横墙相交而成的包角裂缝。

(3)竖向裂缝。对于一些长度较大的房屋,在纵墙中间部位可能出现竖向裂缝,裂缝宽度中间大、两端小。

(4)上述裂缝多出现在房屋建成后 1~2 年内,具有南面、西面重,北面、东面轻的特点,大多数裂缝经过夏季或冬季后出现。

原因分析:

(1)八字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房屋顶层纵墙面上,这种裂缝的产生,往往是在夏季屋顶圈梁、挑檐混凝土浇筑后,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两种材料线胀系数的差异(前者比后者约大一倍),在较大温差情况下,纵墙因不能自由缩短而在两端产生八字裂缝。无保温屋盖的房屋,经过夏、冬季气温的变化,也容易产生八字裂缝。裂缝之所以发生在顶层,还由于顶层墙体承受的压应力较其他各层小,从而砌体抗剪强度比其他各层要低的缘故。

(2)檐口下水平裂缝、包角裂缝以及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板邻接部位发生的竖直裂缝,以及纵墙上的竖直裂缝,产生的原因与上述原因相同。

预防措施:

(1)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至作好保温

层,中间有一段时间间隔,因此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同时应尽量缩短间隔时间。

(2)屋面挑檐可采取分块预制或者顶层圈梁与墙体之间设置滑动层。(3)按规定留置伸缩缝,以减少温度变化对墙体产生的影响。伸缩缝内应清理干净,避免碎砖

或砂浆等杂物填入缝内。

治理方法:此类裂缝一般不会危及结构的安全,且 2—3 年将趋于稳定,因此,对于这类裂缝可待其基本稳定后再作处理。治理方法与“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墙体裂缝”基本相同。

问题11:填充墙砌筑不当,与主体结构交接处裂缝 现象:框架梁底、柱边出现裂缝。防治措施:

(1)柱边(框架柱或构造柱)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2φ6钢筋,且在砌体内锚固长度不小于1000mm的拉结筋。

(2)填充墙梁下口最后3皮砖应在下部砌筑完7d后砌筑,并由中间开始向两边斜砌。

(3)如为空心砖外墙,里口用半砖斜砌墙;外口先立斗模,再浇筑不低于Cl0的细石混凝土,终凝拆模后将多余的混凝土凿去。

(4)外窗下为空心砖墙时,若设计无要求,应将窗台改为不低于Cl0的细石混凝土,其长度大于窗边lOOmm,并在细石混凝土内加2φ6钢筋。

(5)柱与填充墙接触处应设钢丝网片,防止该处粉刷裂缝。问题12:大梁处的墙体裂缝

现象:大梁底部的墙体(窗间墙),产生局部竖直裂缝。原因分析:

(1)大梁下面墙体竖直裂缝,主要由于未设梁垫或梁垫面积不足,砖墙局部承受荷载过大所引起。

(2)该部位墙体厚度不足,或未砌砖垛。(3)砖和砂浆强度偏低,施工质量较差。预防措施:

(1)有大梁集中荷载作用的窗间墙,应有一定的宽度(或加垛)。(2)梁下应设置足够面积的现浇混凝土梁垫,当大梁荷载较大时,墙体尚应考虑横向配筋。

(3)对宽度较小的窗间墙,施工中应避免留脚手眼。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6

有很多单位会共同进行电网工程的建设,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拥有统一的工程建设目标。在各个参与建设的单位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项基本并且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质量管理目标。质量管理要求参与建设的单位在工程设计环节、生产设备的环节、施工过程和运行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对质量的把控。

4.2 增加质量管理的创新和深度

在电网工程项目建设中要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并对优秀人才进行培训。保证各个阶段的设计完善程度,在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对项目的地况和其他涉及到的因素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考察,尽可能地减少在工程设计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电网工程项目中因为涉及许多的因素,在设计阶段对环境的考察可能出现偏差,所以要根据实时信息不断改进设计并进行创新,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4.3 建立承包商和分包商的稳定合作

注意规范分包管理,同时也要注重加大分包商人员教育的培训程度,与此同时也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进行保证;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人才流失,应该提供优秀的就业环境和良好的薪酬水平和优秀的员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分包部分的工程和工艺的质量。同时也要对分包商的好坏进行记录和评价并给予一定的奖惩措施,优秀的分包商给予一定的奖励并记录,日后进行后续的合作。但是对于不合格的分包商或是在工程建设期间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分包商,也要进行记录和进一步考察,在以后的工程建设中减少合作的关系直到不合格分包商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陷。

4.4 在明确管理目标和管理流程后对各个生产要素进行细节管理

为了完成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要做到在明确管理目标和管理流程之后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各个生产要素进行细节管理,最后要达成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需要通过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个要素的重视和提高来营造更好的作业环境,致力于改进参与建设的工程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更有效地保证工作现场的安全质量。

4.5 统筹规划整个电网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和质量

在对工程开始到工程结束投入的成本进行核算的都要贯彻平衡的寿命质量管理理念,争取让各个工程阶段的成本实现平衡,协调统一质量和成本。

4.6 将实现预期目标到检查和处置活动贯穿于每个环节

在电网工程建设时,将实现预期目标到检查和处置活动贯穿于每个环节,尽可能地将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规避和解决。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和管理能力,最终构建良好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1)计划:质量管理的计划职能有:确定或者明确质量目标和制定实现质量目标的策划方案两方面实践证明质量计划的严谨周密、经济合理和的确可行,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2)实施: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计划,在电网工程建设项目中无论是资源的配置还是施工建设方面,都要贯彻落实已经制定的质量管理计划;(3)检查:从各个角度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无论是参与建设的单位还是承包商或者专职的管理人员都要对电网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4)处置:在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对质量问题进行改正,寻找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避免之后再次发生质量问题,保证整个电网工程项目的良好运行。在事前要有应对紧急事故的预案,以免出现问题时因为缺少准备而无法解决问题给整个电网工程带来损失。

5 结语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7

1 建筑消防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 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

1.1.1 防烟楼梯间与防烟前室共用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有缺漏。

1.1.2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封闭楼梯间未采取防烟设计。1.1.3长度超过20米内走道未设机械排烟设施。1.1.4作为自然排烟用途的排烟窗设置的形式、位置及开窗面积不准确。

1.1.5 中庭排烟窗的设置形式不利于平时的操作。

1.1.6分段后的疏散楼梯间的下段未设置正压送风系统。1.1.7剪刀楼梯间的正压送风系统未按规定分别独立设置正压送风系统。1.1.8排烟阀安装位置不对, 合用前室因管理不到位而形同虚设。

1.2 消防给水管网方面方面存在的问题

1.2.1 消防给水管网试压没有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

1.2.2个别工程存在将塑料给水管道用于消防给水管道, 或者在建筑物内塑料给水管道与消防给水管道相连的情况。

1.3 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

1.3.1 室内消火栓安装及压力不符合要求。

1.3.2 在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

安装中, 未严格按照标准图集安装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和室外消火栓栓体上未安装泄水阀。

2 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低不同。

大多数施工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觉得只要基础、结构等重要方面不出什么问题就可以了, 而对其他建筑安装工程随意降低标准。再者, 在消防设施工程施工方面缺少相应的人才, 无法具备对消防设施监测时运用科学的试验方法, 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试验设备及政治和技术素质好的, 熟悉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并经过考核合格的试验人员这三个基本条件, 所以对此类工程的施工只停留于表面, 而未作技术推敲和运用科学、统一的检测和试验方法。

2.2 建筑物管理单位对消防管理工作薄弱、思想麻痹大意。

任何消防设施应时刻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需要对系统各组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管理, 以达到发生火灾时能及时的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但在实际中这些管理单位未做到应有的每日检查、季度试验和检查、年度检查试验和对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中的探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喷头等消防设施的专门清洗、消防给水管道冲沙等工作, 致使建筑消防设施自建好后就“一直沉睡”的现象时有发生。

2.3 各种管材和设备质量良莠不齐。

随着各地不断开发引进了各种新型的给排水管材, 常见的有:薄壁不锈钢管、铜管、PVC管、钢塑管、PEX管、球墨铸铁管和铝塑复合管等。新型管道材料的不断改进, 在施工中以次充好, 不了解产品性能的问题日益严峻。另外在消防设施的施工中, 追求设施设备的美观, 而未考虑设备的使用性能、可操作性和产品质量, 顾此失彼。

2.4 建立健全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现今在施工安装和监督检查过程中, 只能遵循原有的规范和相关的行业标准, 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J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96)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等。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充分暴露出建筑消防系统隐蔽工程安装、调试、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不规范、消防产品质量无保障, 消防系统总体功能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为此应当及时跟踪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过程, 坚决杜绝建设、施工单位不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和经批准的施工图纸施工、擅自降低技术标准要求、改变消防设计等问题的发生, 严厉整治建筑施工违规违章行为, 防止埋下“先天火灾隐患”。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讲求实效, 尤其要注意从“源头”抓起, 杜绝先天火灾隐患的产生。

要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确保安全, 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一是利用多种传媒手段宣传消防法律、法规, 提高社会对消防工作的关注程度, 营造社会“大消防”氛围;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联系和协作, 使建筑工程在审批阶段就开始接受消防部门的监督, 凡是未经消防部门同意建筑工程, 其他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从源头上杜绝建设单位不报审、不验收现象的发生。三是对社会单位的法人代表或负责人举办消防知识培训班, 重点是《消防法》,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学习, 强化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明确应履行的职责, 让他们从内心上真正重视起消防工作。

3.2 相关部门应加强本地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

对有关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职责不明确、建筑施工安装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等问题, 要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 彻底扭转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管理不严的现象。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行严管重罚, 定期检查, 对不按图施工、擅自改变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的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停止施工并处以高额罚款, 维护消防法律的严肃性。对已经消防监督部门验收通过的建筑工程, 要做好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 发现消防设施、器材损坏的要督促单位抓紧整改, 确实使建筑消防设施在关键的时候能发挥作用。

3.3 大力加强消防设施检验中介机构的发展和各项消防产品的检验。

对于建筑物中的消防设施在工程竣工后的验收中, 验收人员只能通过眼睛来看, 充其量也只是现场做出水测试, 看一下水压和水量是否合格, 无法来做深层次检测检验。这就需要加强消防设施检验中介机构的建设发展, 竣工验收时可以利用该中介机构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和检验设备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科学检测, 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 促使建筑物内各项消防系统真正发挥起作用, 提高建筑物抗御火灾能力。另外, 对于建筑物中所使用的消防产品, 包括消防设备和管材, 必须提供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的检测报告, 而且该报告在时间上应与最新发布通报的时间相符。

3.4 注重对施工从业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施工现场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首先应加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健全和责任的落实, 规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加大安全防护的投入, 让施工从业人员从思想意识上得到重视。其次行动上应规范施工作业, 严格按照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禁止随意动火、动电。加大对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工程监理人员、建设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等人员的消防培训, 使他们成为技术纯熟、消防素质高, 提高建筑物安全可靠性的行家里手。

随着建筑工程审批、施工、验收的长效制约机制和消防技术法规的不断完善, 广大干部群众消防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 消防给水新型管道材料、生产工艺和消防设施设备的不断改进, 我们应不断总结设计和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完善和提高整体的安装工艺水平, 增强建筑物抗御火灾的能力, 力求为社会提供功能齐全、可靠、美观使用的建筑精品。

摘要:针对建筑消防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消防,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8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解决对策;住房需求;建筑企业;建筑品质

中图分类号:TU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4-0093-02

1 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给排水设计一共经历了给排水专业、室内给排水及建筑给排水三个发展阶段。在现阶段,给排水设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建筑企业组织了与给排水相关的设计、安装、实施、管理的专业培训,有了一定的发展与突破,还成立了相关的组织和委员会。但建筑给排水的设计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还存在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必须发现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不断完善给排水设计,进一步提升建筑

品质。

2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 给排水管道的间距不合理

大多数建筑物在工程建造的时候,埋在地下的给排水管道的布局都不科学,有的间距太小,不符合工程规范,有的排水管和给水管混杂在一起,一旦管道破裂,那么渗漏的污水极易造成居民供水系统严重污染。按照建筑相关建造标准,建筑物埋在地下的排水管与生活给水管的平行间距不得少于0.5m,交叉铺埋时间距不得少于0.15m,且排水管应埋设在给水管之下,避免污水污染居民给水。

2.2 漏设倒流防止器

居民区的供水主要是从城市给水环网中借助不同的管道向小区供水,因而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该在引入管上安装管道倒流防止器。这是由于城市环网的水压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倒流防止器,那么环网中的水就会自动从压力高的一端流向压力低的一端,导致小区水表倒转,小区管道里的水倒流回城市环网中,造成城市环网水污染,进而恶性循环影响居民

供水。

2.3 地漏设置不合理

地漏即下水管道、化粪池与室内的连接口,传统的地漏大多依靠地漏自身存水形成天然水封,依靠水封将室内空间与管道隔开。现阶段大部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都忽略了实际排水状况,都没有对设计地漏标明水封深度的要求。排水时,地漏的水封会受管道内负压或正压的影响,若水封的深度不够,那么水封将会受到破坏,有害气体进入室内,导致室内环境被污染。同时,大部分企业为了减少建筑成本,通常采用水封为3m的地漏,这样的水封并不能达到标准水封的深度,很容易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此外,地漏的设置应当是经常排水的房间,否则地漏的水封将会因蒸发而干涸,导致有害气体进入室内。

2.4 室内排水管与排水通气管设置不科学

在设计室内排水管时,存在较多的排水管的管径不合理的现象,这很容易造成排水管堵塞,若排水管堵塞,不仅维修过程复杂、维修成本高,而且会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若此时室内排水沟和室外排水管之间的连接口漏设水封装置,那么室外排水管中的有毒气体将会随管道窜入室内,这将不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建筑企业在设计卧室附近的排水管道时,大多采用普通塑料作为排水管,没有采用可消音的内螺旋排水管道,这会导致管道内水流产生较大噪音,并沿着墙体和管道无限传播,进而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2.5 屋面及阳台的雨水排出问题

顶层住户的排水设计与其他楼层的排水设计略有不同,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屋顶及阳台的排水设施,进行合理设计。在现有的部分建筑中,由于阳台和屋面的排水设计不科学,雨水斗的安置和采集方法不合理,导致雨水流到阳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阳台排水条件不利的话,那么将会使室内地板造成浸泡,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所以为了避免雨水对居民造成不利影响,应该合理设计阳台及屋面的排水设施,确保雨水能够正常排出。

3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有效解决对策

3.1 安装倒流防止器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在供水干管和供水环网之间安装倒流防止器,控制管道内的水单向流动,在任何情况下阻止管道内的介质倒流,避免小区污水倒流回城市供水环网中,导致城市供水污染。此外,在安装倒流防止器时,要注意以下四点:倒流防止器应安装在引入管上,水平安装;安装的地点应该远离杂物,环境干净整洁,并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后期进行常规维护;倒流防止器应配合安全排水器或空气阻隔器使用,空气阻隔器的出口应连接到下水道中或排水管网,出口离地面主路不小于30mm,出口点要远离杂物和积水点;为了后期测试和维修的需要,空气阻隔器与排水器出口间应安装球阀,并在正常工作时处于开启状态。只有运用正确的安装方法,倒流防止器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2 合理设计地漏水封

在进行地漏设计和建筑工程建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地漏水封必须大于50mm,在进行地漏选择时,应选择水封比较不容易蒸发、被破坏的地漏。相应的位置最好在卫生间、盥洗室等经常排水的地方,若是不经常排水的地方可以选择不设地漏,以免地漏水封干涸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此外,设计地漏时,要充分考虑厨房的特殊情况,对不经常用水的厨房可以不设置地漏,但必须对洗涤池设置地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厨房因水龙头忘关造成水淹现象。安装地漏或者是更换地漏时,要避免挖掘过深导致地下防水层被破坏,要避免杂物掉到下水道造成堵塞,要避免使用玻璃胶,以免地漏不稳固,在特殊情况下,若地漏不带水封,那么必须在排水管配置水封深度大于50mm的存

水弯。

3.3 科学设计室内排水管与排水通气管

设计室内的排水管时,排水管的横管径必须大于75mm,干管(尤其是厕所的管道)直径不得小于100mm。这样才能确保管道通畅,减少后期维修成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屋面状况,要保证排水通气管比屋面高,这样才能避免臭气混入室内,确保室内空气质量,此外,在设置排水管时,要尽量远离卧室,减轻噪音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对高层建筑来说,为了控制水流的速度,排水管应设计为乙字管,借助导流装置使水顺着管壁流下,以减轻水流对排水管内壁的压力。针对卫生器具方面设计的时候,要将排水管远离卧室,最好使用最新的UPVC螺旋管或UPVC管道,尽量把噪音降到最低。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建筑中普遍使用的塑料排水管与内螺旋消音塑料排水管相比,噪音能高出10分贝,同时楼板之间的隔音效果也比较差,而内螺旋消音塑料排水管有效隔除噪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因水流而产生的噪音,沿着墙体、楼板无限传播。

3.4 合理设计屋面及阳台的雨水排放管道

针对顶层用户的屋面,相应的雨水斗应该采用侧墙式雨水斗,以便于扩大雨水汇集面积,对于阳台雨水排放,应当运用无水封地漏来收集渗入的雨水。因为屋面的雨水立管里面的压力主要是正、负压之间相互转变,在这个时候,应将屋面的雨水地漏接到屋面雨水立管的上部,借助地漏吸收大量空气,从而影响雨水立管水量。此外,应注意的是,对阳台雨水和屋面雨水的排放管道应该区别设计,不能为了省事而将两者合并为同一管道,必须确保雨水排放时的通畅性。

4 结语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给排水设计是其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家用电器的增多,居民对建筑给排水的标准也随之提高,但在目前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既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又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充分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以便在设计时选择合理的材料,提高建筑设计师的整体素质,坚持节能原则,优化设计方案,尽量减少设计问题,提高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单爱清.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外资,2013,56(384).

[2] 刘海涛.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1(4).

[3] 余波.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城市建筑,2013,11(4).

作者简介:张新民(1971-),男,广东广州人,广州市大安消防实业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给排水

上一篇:无限极基础技能培训下一篇:感恩演讲稿:感激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