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及其影响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社会及其影响

信息社会及其影响 篇1

信息商品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初探

【 作 者 】钱兆华

【作者简介】钱兆华 副教授,江苏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镇江市,21

【内容提要】信息商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信息商品化过程

向深层次的发展,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 键 词】信息商品化/信息/交换/经济

【 正 文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F062.3

所谓信息商品化,就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进行各种现实的产品和

服务交换的基础上,逐渐把属于自身的、物品的和社会的各种信息也用来进行交换的过

程。

信息作为商品与物质和服务作为商品相比有其特殊性质:1.非一次性转移。物质和

服务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从本质上说都是一次性转移的。买主付了钱,就得到了物质或

服务;对卖主来讲,就一次性地把一定量和质的物质或服务付给买主。但“信息作为一

种资源……最突出的性质是它的无限性和共享性。”〔1〕因此,信息作为商品来交换时

, 卖主可以把信息卖给尽可能多的买主,而且卖主原来所拥有的信息一般并不会减少。

2.无法进行计划或调控。大家知道,国家或地区对经济生活的计划和调控都是根据对经

济发展前景的预测作为前提的,而信息作为商品从根本上说是无法预测其生产量和消费

量的,因此任何人都无法对作为商品的信息进行计划和调控。3.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为商品的物质和服务的成本可以进行定量计算,因而价格也

很容易确定。但作为商品的信息的成本则难以估算,甚至根本无法量化,所以信息的价

格必须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由于信息这种商品与物质和服务这两种商品相比具有非常不同的性质,因而它的交

换、流通、消费就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物质和服务这两种商品所不具有的特殊影

响。

一、信息商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纵观社会发展史,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社会逐

渐过渡的。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只能通过集体劳动勉强维持生存,根本

不存在什么交换。后来,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了社会分工,并有

了少量剩余物品,这就为交换提供了必要条件。然而这并不是交换的充分条件,要使交

换能够现实地进行,用来交换的物品还必须属于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物品的不同所有者,

而且这些物品还必须能满足其他人的某种需要。当社会发展到这些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都具备的时候,商品交换就水到渠成了。

人类进入了封建社会后,商品交换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商品已经成

了人们社会生活必需品的一部分。不过此时的商品,从形态看,基本只限于有形的物品

;从范围看,基本只限于像粮食、工具等维持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从来源看,

基本是家庭或作坊的劳动产品;从数量看,商品在社会物质财富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

就是说,此时人类仍处于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商品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仍非常有限,当然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方面会产生什么

影响了。

18、19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两次技术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也极大

地提高了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水平,任何生产过程都成了整个社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链节

,任何个人都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为他人或为社会而工作。社会生产和社会职业的专业

化使得商品的范围迅速扩大,商品的数量和类型迅速增多,商品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根

本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此时的交换已不仅仅限于物质产品,人们把

属于自己的体能也用来进行交换。这就意味着,不仅物质,而且能量也成了商品,劳动

力市场的迅速崛起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人类进入20世纪,尤其是二次大战以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世

界各地蓬勃兴起。正由于此,信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少西方学者甚至提出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社会,信息化革命的概

念以强调信息对现代社会的决定性影响。例如,奈斯比特就认为,在“信息社会中起决

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的信息知识。”〔2 〕这样一来,信息就

理所当然地成了商品。

信息成为商品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首先,随着科

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越来越要依靠知识和管理,即信息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生产

要素。其次,由于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商品类型的多样化,因此相距非常遥远的人们

也能进行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换,这就必然会促进通讯事业的发展。再次,随着社会生产

力的提高,人们维持正常物质生活所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相对来说越来越少,从而可以

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金钱花在精神生活上,这样就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从事非物

质性劳动来谋生。因此,信息不仅已经成了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也成了人们日常生活

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二、信息商品化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按大多数学者的意见,信息社会的标准主要是:1.从事信息业工作的人数超过总就

业人数的50%;2.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约占或超过50%;3.知识成为社会发展

的巨大资源。按此标准,美国进入“信息社会”的时间大约是1967年,日本大约是1977

年。〔3 〕从实际情况看,在信息社会中人们所从事的职业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程度

也越来越高。这种趋势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了买主和卖主,每一个人

都得依靠商品交换来维持生计。这就意味着,随着信息的商品化过程整个社会必然要求

商品的交换和流通应当做到公平化、合理化、有序化和规范化,否则它就将影响到社会

成员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商品流通和交换的公平化、

合理化、有序化及规范化呢?不言而喻,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做到

这一点。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信息的商品化看作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巨大推

动力。

此外,信息作为商品其分配、消费和价格也必须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众所周知,在

人们生活水平还较低,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对居民的各种物质需

求进行粗略地统计,通过对社会劳动服务的报酬或劳动力总量的较有效地控制而对社会

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进行预测和计划,并进而把居民的经济生活控制在一定

的计划范围内。然而,当信息成为商品后,国家就无法通过各种计划形式对居民的经济

生活进行控制,因为国家实在无法确定信息这种商品的价格,更无法确定它的供应量和

流向。这样一来,国家就失去了对居民经济生活进行计划调节的最重要的基础。

事实上,计划经济之所以能够顺利地付诸实施,并在实践中还取得了很大成功,其

主要原因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商品的范围仍囿于物

质和服务这两种类型,而

信息还未成为商品,或者用人为手段使之未能成为商品。换句话说,计划经济体制的运

行及其在某些方面的成功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商品只限于物质产品和劳动服务,代价是

信息不能作为商品,或至少不能作为重要商品在社会上流通,这当然会阻碍商品经济和

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不以

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过程。所以说,信息商品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一趋势

正是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不断完善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三、信息商品化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4 〕很明显,人的这些需要是从物质性需要

向精神性需要逐渐过渡的。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纯粹是物质性需要,而最高层次的自我

实现需要则完全是精神性需要。不过应当指出的是,至少从统计学角度上讲,人的不同

层次需要的.实现强烈地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古代社会,绝大

多数人都只能勉强满足生理和安全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是极少数人的“奢侈品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次的精神性需要已成为越来

越多的人追求的目标,而信息商品化的出现不仅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

且还成了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种巨大的刺激力量。因此我们说,信息商品化有

力地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一)信息商品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前面我们已经指出,人们把信息作为商

品来消费,从总体上说是属于满足自己的精神性需要,如欣赏艺术作品,交流感情,接

受各种形式的教育等等,即使企业把作为生产要素的信息看成是一种创造经济效益的生

产投入,但在本质上这仍属于“精神变物质”的范畴。

不仅信息的消费和流通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社会上信息的急剧增加

(所谓“信息爆炸”)和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信息的交换本身,也是精神文明进步的一个

重要标志。由于信息具有一种共享性,因而与人们的物质和服务消费不同,人们的信息

消费不仅使买者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而且使卖者同样受到其信息内容的感染和熏陶。

所以说,作为商品的信息无论是买或卖,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信息商品化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作为商品的信息的消费和流通,既

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暂时需要,同时又会在人们的思想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而产生长期

的影响。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消费将会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事实上,

当今社会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之所以越来越快,正是由于信息消费范围的不断扩大所

致。如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平等,相互信任;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协调和谐;市场竞争应

当公平;政治生活应当民主;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等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吻合、

相一致的健康积极的思想观念,随着信息的交换和流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三)信息商品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之间进行

着各种形式的竞争:对于生产者来说,他们之间进行着商品的质量、价格和品种等方面

的竞争,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他们之间进行着就业的竞争。市场主体如何才能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不致于被淘汰呢?不言而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信

息这种特殊商品。“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

的。”〔5〕科学技术知识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信息, 无论对企业的生产、管理而言,还

是对社会成员的就业而言,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随着信息的商品化,它有力

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四、信息商品化促进社会的稳定

概括地讲,信息商品化促进社会的稳定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信息商品化是现代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之一。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社会是一

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它的稳定主要靠自身的调节功能来达到。然而我们知道,系统的

任何调节活动都必须以信息反馈为基础,没有信息反馈就不可能有系统的调节,当然也

就不可能有系统的稳定。〔6〕这就是说, 社会系统的自身调节功能和稳定完全取决于

社会信息的反馈。而信息的商品化恰恰可以使社会中的各种信息能够在社会系统中作立

体式的自由流动,信息的这种自由流动最终将以法律的、纪律的、道德的等途径影响社

会的各种组织和各个成员,促使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保持与社会的一致。社会组织和

社会成员对社会各种信息的能动反应,对社会规范的自觉遵守以及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

,从本质上说正是社会系统保持稳定的基础。反之,如果没有信息在社会系统内的立体

式流动,社会系统的调节功能就会大大削弱,这无疑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二)信息商品化使每个社会成员各得其所。我们已经知道,信息商品化使社会分

工更加专业化,使社会职业更加多样化,这无疑扩大了社会的择业范围,为更多的社会

成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实际情况看,现代社会中以信息交换和处理为职业的人

在全部人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无疑,每个社会成员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内心满足可以

促使他们对自己角色规范和社会普遍规范的遵守,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而这正是一

个社会保持良性互动,保持和谐和保持稳定的最重要基础,因为社会动荡的产生就是由

于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整个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的增长所致。所以说,信息商

品化通过扩大社会就业机会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

五、信息商品化的负面影响

从总体上说,信息商品化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并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它对社会也

有其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削弱社会的凝聚力。由于信息商品化促进了社会的分工专业化,因此它使得

社会成员越来越成为一个一个的“经济人”,变成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

的自私自利者,从而大大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而且随着不同信息在整个社会内的立体

流动,不同社会成员就会对之作出不同反应。这就意味着,信息的多样化或分散化导致

了不同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这无疑极不利于社会内部的

整合和团结。

(二)使社会的许多犯罪和腐败现象更加隐蔽。当信息成为商品,成为社会财富后

,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就可能利用自身的有利地位或采用非法手段非常容易地攫取他人或

社会信息,并用来进行交换,而把交换所得占为己有。还有些人,可能通过炮制假信息

来非法谋利。由于信息的非物质性和非有形性,因而利用信息进行犯罪和非法占有属于

他人或社会的信息就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不易被察觉,惩治起来也较困难。可以预料,

随着信息商品化过程的进一步深入,此类犯罪和腐败现象还会更多。

那么如何才能最

大限度地抑制信息商品化的这些负面影响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

社会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社会的民主化可以使不同的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行为

方式相互制约,从而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而社会的法制化则是抑制社会犯罪和腐败现

象的最佳途径。从这种意义上说,社会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也是信息商品化的必然要求。

收稿日期:―08―06

【责任编辑】农必胜

【参考文献】

[1] 钟义信:信息对于人类的意义.载《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1995年,第642页。

[2][5] 奈斯比特:《大趋势》,中国社科出版社,1984年,第15、16页。

[3] 邬kūn@①:《信息哲学》,陕西师大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4] 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00页。

[6] 邹珊刚等:《系统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7页。

字库未存字注释:

信息社会及其影响 篇2

一、社会信息对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确信,社会信息的主流是健康的,它包蕴大量有益于农村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因素。

1. 在个性心理方面。

时代对未来的新型农民的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勇立潮头,一显身手,在发家致富的实践中,铸就奋发向上、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敢于开拓、善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时代销蚀了他们当中由于历史形成的目光短浅、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忧柔寡断、小富即安、自卑散漫等不良习气和小农心理。所有这些无疑对激发广大农村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锻炼强健体魄、立志勤奋读书、勇于开拓创新、尊重科学知识等健康心理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大有裨益。许多农村青少年积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从市场经济大潮中汲取养分,开放意识、自主意识、生存意识明显增强,自立、自强、自尊、自律、自爱精神在他们身上扎根、开花、结果。

2. 在伦理道德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农民,在伦理道德方面体现了高尚的情怀。在旧社会,商场,往往被人们理解为不择手段、你死我活的丑恶竞争圈子。而竞争这种本应有利于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的合作和交往方式,赖商场之功蒙上了厚厚的自私自利的个人功利色彩的阴影。然而,人们处处提防“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同时,欣然领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涌动的另一番喜人景象———新时期的竞争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个性互补、团结协作和共同致富的精诚合作精神。合作在复杂竞争中的渗透,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农村的主旋律,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

3. 在政治思想方面。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塑了旧时那种“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狭隘的封闭的小生产者形象,使得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把农村的发达、家乡的昌盛、国家的富强看作自己的社会历史责任的思想,在广大农村大地扎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广大农村青少年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老训条悟之犹深,铭刻于心。在道德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他们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无形之中产生一种“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诸如“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对广大农村青少年的政治思想素质无疑又是一次次心灵上的涤荡。在“一方有难,四方援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的互助氛围中,自私、怯懦已不属于他们,关心他人、富于正义感成为新时期农村青少年的象征和追求。

4. 在智力素质方面。

社会发展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对农民的定义赋予了新的内涵。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广阔的农村大地显示了无穷的震撼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尊重科学、渴求知识在农村成为时尚。无论是家庭还是农村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都明显增加,“不能穷教育”成为农民的共识。这种始发于心灵深处的渴求及其形成的良好教育氛围非常有利于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要学”成为农村学生的心声,促使他们走向成功之路,对他们智力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总之,我们应清醒地认识社会信息所产生的正面效应,有必要对其中的德育因素加以分析、梳理、鉴定,对症下药,加以调适,充分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影响。

二、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对社会信息的调适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逐步形成、思想日趋成熟的关键阶段。青少年要长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就得接受丰富的社会信息。农村青少年在接受社会信息方面有许多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研究他们接受信息的特点,利用农村学校德育的主导性、可控性,适时、适地、适当地进行科学的调适,有效发掘社会信息中的德育资源。

1. 加强领导,改造社会信息来源。

农村青少年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各种社会信息对他们都极具吸引力。毋庸置疑,加强领导,对社会信息源加以适度改造和调节,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要从社会信息的传递和散播途径入手,进行正确引导和适可控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传统教育,防止精神鸦片对广大农村青少年的身心侵袭和腐蚀,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创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通过耳濡目染,对学生产生养情怡性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社区教育观念,加强社会、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掌握农村青少年学生已有信息的来源和内容,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2. 加强指导,优化农村学生素质。

青少年处于成长期,思想活跃,对各种信息比较敏感和表现出极大兴趣。然而,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他们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情感、意志、气质、志趣、爱好等方面均不够稳定,动摇性强,可塑性大。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有时显得亢奋异常,有时表露出无所适从,往往存在极端化、片面化倾向。由于个体德育素质结构差异的存在,不同信息对青少年的作用和影响固然不同,而且,同样的信息对不同青少年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完全一样,可能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从中不难看出,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固然受社会信息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自身主体的内在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着眼于农村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好对社会信息的分析综合、调节处理教育,使真、善、美在假、恶、丑的衬托下更加鲜明,从而抵制消极的社会信息,运用积极的社会信息开拓创造。

3. 加强引导,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农村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他们接受社会信息往往是盲目从众、不自觉的,不善于对信息加以选择过滤、取舍,并且不善交流,封闭心灵。这就使得他们限于被动接受社会影响的地位,造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消极情形,教育者要恰到好处地引导他们形成交流和讨论的习惯。在交流和讨论中,使他们互通有无,认清是非,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检查、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意识和能力,达到自我识别、自我管理、自我磨炼等自我教育之效,充分利用学生中的正确观点、积极因素消除他们中的错误观念、消极因素。

社会信息及其反馈 篇3

读了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的《人當作人来使用——控制论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以后,谁都会感觉到眼界为之一开。原来社会中也充满着信息因素,而且社会信息的传输和反馈也正是社会得以存在并发展的条件。维纳在本书中把他的控制论原理在伦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某些含义作了说明,因而使得他的思想不但为自然科学家,而且也为社会科学家所注意。维纳写道:“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到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接受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也是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有效地生活的过程。现代生活的需要及其复杂性,对这个信息过程提出了比以往高得多的要求。我们的报刊、博物馆、科学实验室、大学、图书馆和教科书都有责任满足这个要求,否则就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要有效地生活就要有足够的信息。”

人类社会的事物无不处在社会信息流的某一循环之中。就拿一本书的命运来说吧。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籍,是依赖于编辑提供了信息,而编辑的信息则是从作者那里获得的,作者又是从其本人所接触到的生活中摄取原始信息的,经过思维活动和艺术加工而定稿。反过来,一本书籍出版了,给读者带来了新的信息,读者对书籍的反应和意见又成为一种信息,再输送到作者那里,供其作为再版、修订或写作新书的参考。

这后面一个相反的过程,就是维纳所谓的反馈。反馈是从英文“Feedback”译过来的,照字面译是“反过来喂”的意思,译作“反馈”显得更文学化、技术化了。馈者,送也。简单地说,反馈就是信息的反向输送。比如上述的读者对书籍的意见再输送到作者那里,就是一种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如果反输的信息强化了原来的过程,叫做正反馈;如果是削弱,就谓之负反馈。

运用这种反馈理论,能说明社会上的很多现象。例如,文学艺术是社会信息大系统中反应极为敏感的一个子系统,信息的反馈作用也体现得尤为明显。作者(包括作品的所有创作人员)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原始素材,在符合一定的文艺政策的前提下,通过艺术加工,创作出新的作品。作品进入社会,在群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等)中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这种社会效果必然会导致一定倾向的评论,而这种评论又对作者及其再创作产生影响。而且,文艺领导部门对文艺政策的决定和调整又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实践和作品倾向所导致的社会效果。要之,上面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反馈关系能够构成一个封闭的体系。

上述多信息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和相互作用的。对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来说,存在于环节之间的信息流的传输和反馈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评论信息从质的方面来说有两种:赞扬和批评。前者可以看作是对系统的正反馈;后者则可以看作是负反馈。这两种反馈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是极为重要的。正反馈有利于肯定佳作,鼓励作者,激发才智,不至于埋没有生命的萌芽;负反馈则有利于揭发错误,纠正偏颇,克服缺点,不至于助长邪恶。

信息社会及其影响 篇4

调查目标:分析社会诚信度现状

调查时间:一月十五日至二月十日

调查对象:企业、大学生 调查方式:走访调查、调查问卷

【正文】

一、企业诚信建设现状

1、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据统计,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不高乃至失信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千亿元,直接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在我国每次召开的大型商品交易会上,很多国内企业宁愿放弃大量定单和客户,也不愿意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

上述这些现象表明目前我国的信用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瓶颈,严重阻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2、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危害

诚信缺失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社会现实状况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当人们发现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对自己或企业这个小集体而言有更大的实际利益可图时,信仰、信念容易缺失或动摇,从而导致大量失信行为的出现。因而,失信成本偏低是当前诚信缺失现象较为严重的直接原因。

其次,从体制看,我国信用制度的不健全是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目前,我国没有建立完善、合理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没有为个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难以给社会提供有案可查的信息和数据。由于对不讲诚信的行为没有什么约束机制,信用危机才会蔓延得如此之快。

再次,法制不健全也是造成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目前,诚信仍停留在道德范畴,没有与法律形成有效联结。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与法治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健全的法制体系既是诚信的前提和基础,又为诚信规范的确立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再者,企业信用建设与市场化改革密不可分。企业信用缺失不但妨碍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增长,而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市场经济采取自愿平等交换方式,是一种形式

平等的经济。要实现平等性,除了法律赋予每个市场主体平等权利外,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市场主体之间能以诚相待,诚信交易,任何一方的欺诈都将导致交易关系的最终消亡。因此,我们必须在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制度。

3、在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加快企业诚信建设

1)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为企业信用的建设奠定市场基础。企业信用的基础是清晰的产权,产权不清晰是不可能有良好和持久信用的。2000年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国有经济、混合经济、民营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近年来又通过国有民营、职工持股等多种形式打造多元化市场主体,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致力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严格意义上的董事会,完善公司的外部和内部监控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企业家群体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形成对企业管理者诚信的内在约束力,使诚信经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2)注重道德教化,强化监督,着力提高职工素质,弘扬诚信道德观念,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我们一定要把讲诚信、遵守职业道德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形成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体系。

3)以加入WTO为契机,促进企业诚信建设。在这种更为全面的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荡涤下,我国企业的信用体系将加快得到重构和完善。

4)从培育和维护有效率的市场环境的角度看,政府应该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以信用为立法基点,制订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三是引导企业切实讲究诚信为本;四是推进和培育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五是发挥积极的监管作用,惩戒失信行为。

二、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大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大学生的健康思想,使大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

1、大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大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10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认为“会”的占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结果认为“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资助他(她)车费,你会不会给他(她)钱?结果认为“会”的占15%,认为“不会”的占85%。

(4)如果走在街上,看到名目繁多的招工广告、购物广告等,你对它们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14%,70%以下的占86%。

(5)如果你在摊位上购物,与店主讨价还价时,店主说你所购商品进价太高,没有钱赚,实在不能再便宜了,你会不会相信?结果认为“会”的占7%,认为“不会”的占93%。

(6)你讨厌不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讨厌”的占100%,认为“不讨厌”的占0%。

(7)你有没有在社会上受过骗?结果填“有”的占65%,填“没有”的占35%。

(8)你认为你自己是个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是”的占93%,认为“不是”的占7%。

(9)你认为现代社会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32%,70%以下的占68%。

(10)你认为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大部分认为现代社会风气不正,骗子较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复杂。

2、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对策

1)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摆在教书育人的首位,让大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道德教育。教师对其进行教育时,切忌大道理连篇,唠叨不停,这样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碍。

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应注重规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要求在校内必须佩戴校徽,注意仪表,并提倡在校内使用普通话及文明语言。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言传身教,以情动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交给大学生一把做人、学习的钥匙,以今后适应各种环境。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让每个大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守法公民。

2)严防不健康的广告入侵校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科技、新产品的出现,广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一些广告内容“华而不实”,甚至是“黄色广告”、“传播封建迷信广告”,四处”泛滥“,充斥校园这块净土,严重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甚至还会扭曲大学生纯洁的心灵。全社会都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谨防一些不健康的广告侵入校园。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知道,只有身心健全,才算健康。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通过多种媒体对其进行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先进行教育时,要让他们看到社会的亮点一面,不要过分渲扬社会阴暗面,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的真实,以增强对社会的信任。

4)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万事万物都具有一片真诚的“爱心”,这样,社会就多了一片爱的天空,并且社会也会给予真诚的回报。不能让受骗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受了骗却去骗别人。要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辨别社会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骗,同时,也不会去骗别人。这样,社会才会得到净化,才会让“爱心”滋润人间每一个心灵。

结论

信息社会及其影响 篇5

[内容提要]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适时调整公共财政政策取向,包括:公共财政应真正公开化;公共财政应为国民提供均等的致富机会;公共财政必须适度规范财政分权;公共财政必须支持解决“三农”问题;公共财政必须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稳定社会。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和谐社会 财政调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建设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时地调整公共财政政策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公共财政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三大职能,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公共财政虽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缺位”和“越位”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在总体经济持续繁荣的背后,也逐步积累了诸多“不和谐因素”,如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不断拉大、“三农”问题非常突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这些“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和存在,与转轨时期公共财政政策的不完善不无关系。

(一)财政配置资源的低效率,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一方面财政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公共品供给较为缺乏,对边远地区、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用于脱离实际的非生产性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投入较多、行政经费开支不断膨胀等。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1985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1.86倍,2004年为3.25倍。从人均GDP角度看,1991年东部与西部的比例为1.86倍,2003年扩大到2 52倍。省际收入差距更大,浙江省与贵州省,人均GDP之比由12年前的2 7倍扩大为2004年的5.6倍。[1]城乡经济、地区经济的不协调发展,给社会政治稳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财政管理预算约束软化,预算编制方法落后,预算编制过粗,预算透明度低,公众无法对财政支出安排进行有效监督,导致财政资金被截留、挪用、贪污等现象严重。从“铁面审计长”李金华提交的《关于2004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来看,审计出的问题令人震惊!通过对38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金额高达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经审计查出,12个中央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问题,一些部门的下属单位虚报多领预算资金多达4.91亿元;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9.35亿元;19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共3.5亿元;31个部门挤占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21 42亿元。这种状况加剧了财政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科教文卫、边远落后地区等经费供给的紧张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经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财政调控经济的作用发挥不够,导致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近年来,我国财政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支持了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等,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是,应该看到,目前的财政宏观调控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够,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财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作用效果不明显,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仍是高能耗、低效益、高污染的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资源与环境问题仍很突出。另一方面,财政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政策作用发挥不够,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程较慢,导致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

(三)财政调节收入分配欠合理,导致社会有失公平。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形成的分配格局是由市场机制运作的“初始状态”决定的,而市场机制形成的这种初次分配格局可能是不公平的,只有依靠政府力量(主要是财政政策),才能对不公平分配格局加以调整和改变,实现社会公平。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不合理,无法担当起公平收入分配的重任,影响了公平社会的构建。财政预算体系不完善,导致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多年来,我国财政资金分为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两大部分。后者是由不同政府部门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而自收自支的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虽然在性质上同预算内资金相一致,但由于其管理方法不同于预算内资金,财政不仅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调剂,而且也难以控制其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益。因此,这部分财政资金实际上游离于财政控制之外,处于一种管理失控状态。目前我国仍有占财政收入20%以上的大量预算外资金游离于财政体制之外,这还不包括难以统计的相当数量的制度外收入,它们既不受市场调节,又不属国家计划安排,管理上各自为政,严重侵蚀了财政收入(税基),加剧了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增大了公平社会构建难度。税收未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导致收入分配有失公平。一方面由于现行税制不完善,特别是对个人收入具有重要调节功能的个人所得税的不完善,对个人存量财产及财产转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遗产税、赠予税的缺失等,使税收对高收入群体的“削峰”作用远未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由于税收征管水平和征管手段的限制,导致对高收入群体税源缺乏有效的调节和监控手段,高收入群体的逃税、避税行为较为普遍,形成了高收入者的纳税额低于工薪阶层纳税额的极不合理状况。从近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基尼系数不断增大并远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来看,目前我国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公平分配方面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大量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非常困难,影响了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健全的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扩大了社保对象范围,并适当提高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等。但是,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线仍然很低,2004年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只有152元,难以满足城市贫困家庭的最基本生活需要。特别是,现在我国还有很多困难企业的职工及广大的农村居民均未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一旦遇到大的家庭变故如疾病、天灾等,就可能会使他们陷入生活绝境。因此,在坚持“效率优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政府必须时刻牢记“兼顾公平”,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都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改革现行财政制度,发挥公共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它具有公共性、非盈利性和规范性的特征。公共财政特征决定了公共财政制度符合公平、民主、公共资源在政府各职能间分配最优原则,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

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应按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进行。首先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范围,使公共服务的提供达到最优。其次,在各级政府间合理划分财权,一方面按税种的性质划分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考虑给地方政府适当的税权。这样可以在保证地方拥有充足财力的同时,将地方的收费转为税收,改变地方可以随意收费的状况,使地方政府行为得到约束。最后,通过归并现行种类繁多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范现有专项补助、用“因素法”替代“基数法”、建立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等措施建立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制度国家资金使用监督手段的作用,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实行零基预算和部门预算;在编制现有的以税收收入为主体的预算基础上,逐步将非预算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最终实现预算内外资金的统筹使用,建立统一、规范和更为全面的国家预算。

信息社会及其影响 篇6

郓城县委党校讲师丁玮

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认识发展现代慈善事业的意义

2、营造全民慈善的环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内容要点:

慈善事业发展现状;我国慈善事业欠发达的原因 教学重点: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及欠发达的原因 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弘扬慈善文化,加强慈善立法,对慈善机构规范管理 导语:

各位上午好,很高兴能再一次和大家相聚,今天探讨一下慈善事业方面的问题。慈善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而现代慈善事业是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为价值取向的。中国走向世界,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事业,需要从人类共同的慈善文化中汲取精华,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慈善价值观,使其在展现中华文明、缩小贫富差距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正文:

慈善分为传统慈善和现代慈善。传统慈善,往往只涉及捐赠方和接受方。比如张三心肠好,经常拿钱财接济比他穷的亲友,这属于传统慈善;现代慈善事业就是一种有法律规制的行为,就是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个人出于自愿,把个人财富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救助困难群体,显然这种救助不是针对亲朋好友,而是面向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并且要有相关法律制约。

现代慈善制度在西方有着近200年的历史,一般认为,现代慈善事业20世纪初创始于美国,美国的慈善事业非常发达。在我们中国,现代慈善事业起步较晚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而真正达到全民广泛参与,明星积极动员的程度,也只有八、九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国家的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

(一)、“为富不仁”现象普遍 全社会慈善意识淡薄

中国富人的奢侈全球闻名。在全球经济环境空前恶劣的20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仍然增长了近12%,达到9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7.5%,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企业家都在压缩开支。唯有中国富豪财大气粗。一方面是我国奢侈品消费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是我们国家贫困人口的数量居世界第二,两者并存于我们这个社会,真是绝妙的讽刺。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1万5千781元,家庭平均收入大约3万元,还要应付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和日常开支,实际上生活水平并不高。至于城镇低收入人士象我们郓城就有不少职工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更低,只有四千七百多元。

富豪们有了钱,当然有充分的理由提高生活质量,但如何消费还是需要保持理性,不应该大事挥霍。国外的富豪们都在积极捐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我们中国富豪在慈善事业方面却极端吝啬。

富裕阶层的为富不仁也促使 “仇富”这个词应运而生:这些年来,豪华私车被砸、被划事件频繁发生,富豪被杀、被打、被绑架的事不断出现。案发原因固然有许多种可能,但是社会上的仇富心理却也很难被彻底排除。富人们无论是出于良心、责任、自身安全以及个人形象和自己企业的形象考虑,都应该积极从事慈善事业。

(二)、形形色色、真假共存的慈善现象

1、明星和企业家做慈善:高调地向公益机构捐赠善款是明星们和社会名流们非常推崇的一种捐赠方式,因为这样不仅能提高曝光率,还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明星和社会名人做慈善常见的方式除了个人捐款以外,主要有义拍、义演和利用个人号召力募捐。著名儿童文学家被称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曾为汶川灾区捐款38万元,这次又为玉树捐款100万元,网上都贴出了发票,这两次他都是作家中捐款最多的,尤其这次对玉树捐100万元,更是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作家。08年就获得中华慈善楷模奖,胡锦涛主席给他发的奖,他感觉特别幸福。所以他越来越觉得只有帮助别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他就下定决心,后半辈子做慈善家,要在死前捐出他所有的钱。

也有很多企业和个人把慈善当做免费广告,借机大肆宣传炒作,事前“承诺”、事后“赖账”。据媒体报道,1998年洪灾,企业承诺捐款达到6亿元,但是到当年年底,兑现到位的捐款仅有一半;2008年初的雪灾中,据湖北省民政厅公布的消息,1.06亿承诺捐款实际到账仅7383万元;湖南湘潭市一些企业在抗冰雪赈灾晚会上承诺捐赠1845.8万元,也有800多万元没有到位;2008年6月23日民政部也通报,当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承诺的捐赠款物524.78亿元,未到账金额高达14个亿。

为什么会出现“诺而不捐” 和“诺而少捐”现象?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很难募款,平时地方上募款,经常是慈善组织找到当地的市级领导,由当地领导跟企业打招呼,企业就跟领导讨价还价,比如企业老总说‘我可以捐,但我捐100万,对外必须说高点,我还要举个牌,还要某某领导出席这个慈善募捐现场,有现场直播’。这样,三方都同意了,企业才会捐出钱来。企业对外可能宣称捐了1000万,但慈善机构实际只拿到100万,但甭管拿到多少,总归拿到善款了。至于企业,也会认为自己通过100万达到了需要花1000万元才能达到的广告效应。所以,像这种承诺捐多少,其实只捐了百分之多少的情况,是政府、慈善组织和企业三方默许的‘潜规则’,所以,就算出现捐款不到位的情况,慈善机构一般也不会声张。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企业领导看到别的企业报的数字大,自己不 甘落后,也许诺捐多少多少,结果没有能力捐那么多,还有的是想先虚报个大数目赢得公众好评,以后找门路不了了之。本来,慈善不需要攀比,量力而为即可。企业应该从自身实力考虑,许诺捐多少就捐多少,不能满嘴里跑火车。《慈善家》杂志社社长王立伟说,“诺而不捐”是中国慈善业的潜规则,平常年份捐款的到账率一般仅为7%。捐款企业为什么敢开“空头支票”?“潜规则”为什么能在慈善行业滋生并蔓延呢?中国的慈善环境和慈善法律、法规滞后是主要原因。

在企业界还有一种普遍现象是“避捐”与“薄捐”:有一项调查表明,在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有90%从未参与过慈善捐赠。而据上海慈善机构的统计,近十年来,上海参加慈善捐赠的企业仅占本市登记注册企业的1%左右。面对数千万庞大的贫困人口和巨大的社会救助需求,国内许多企业和富人对慈善的态度是冷眼旁观,避而不捐。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房地产界大多反应平淡。当时地产界真正“一掷千金”的举动,也只有多年投身慈善事业的世纪金源董事局主席黄如论、黄涛父子捐出善款1820万元以及身价过千亿的杨国强、杨惠妍和他们的碧桂园集团合计捐助1300万元。而一直被认为是“明星企业家”的王石在博客中说:中国灾难频发,企业捐款应可持续,不能成为负担,而且200万元已是自己的最大限度。结果导致王石和他的万科集团的形象一落千丈。

2、政府逼捐和派捐:慈善应该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行动,谁都无权逼迫别人行善。但是还真有不少地方政府在逼着辖区内的臣民们行善。前一段时间,《扬子晚报》多次接到泰州市海陵区教师的投诉,反映在补发增补工资的过程中,他们每人被强行要求“捐”出两个月工资共计4000元左右。当地教育局有关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两点理由:一是,“捐”两个月增补工资给政府建立慈善、解困基金,只是教育部门的建议,并没有强迫教师,2000多名教师都已经捐了,自愿认捐率达到98%,只有四五十名教师没有捐,让这2%的人补捐,不能算我们强。”2000多名教师捐了就算自愿认捐!他们在上级命令下敢不捐吗?这种捐款也算自愿吗?第二个理由是说早在08年该区公务员就已经捐出了两个月的增补工资。教师也应该捐2个月的增补工资,这也够荒唐的,教师待遇不与公务员看齐,捐款却要一致,这正说明了权力既无情又无理。被动的慈善不是慈善,权力威胁逼迫下的慈善也不是慈善。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当仁不让地把“慈善”看成自己分内的“业务”,别出心裁地做“慈善”事业。通常的做法是,领导带头,首先捐款,然后明码标价,层层摊派,厅长捐多少,处长捐多少,科长捐多少,一直到普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都有捐款标准。在“慈善”、“解困”、“自愿”的字眼背后,其实都是赤裸裸的逼迫和强制。同时,收上来的款项都要归政府或者归到财政那里,真正用到扶贫济困方面的捐款能有多少呢?政府只能鼓励引导人们做慈善,无权逼迫和摊派。

3、各式各样的慈善排行榜和上榜的慈善名人:

我国富裕阶层的为富不仁这些年来已经激起众怒,对富人的口诛笔伐一浪高过一浪,于是,一些明星声名狼藉,大批著名企业业绩下降,有句谚语说得好“唾沫比大海淹死的 人多”,舆论的力量真是不可低估。同样,正确、积极的舆论对鼓励富人们行善也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各式各样的慈善排行榜也就应运而生而且倍受人们关注。

在各类中国慈善排名当中,“《福布斯》榜”、“胡润榜”以及由咱们国家民政部指导编制的“官方榜”,是目前国内外最权威的中国慈善排行榜。

(1)胡润慈善榜:是英国胡润研究院在编制了5年《胡润百富榜》之后,从2004年开始编制的。胡润研究院认为慈善是一项需要持续的项目,是逐渐形成的生活方式。所以今年采用从2005年至今连续5年现金捐赠、和现金相关的捐赠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捐赠作依据,对咱们中国的慈善家进行慈善排名。

这几年的胡润慈善排行榜,余彭年一直是最耀眼的慈善家。据香港《东方日报》统计:到2000年6月为止,仅学校一项,余彭年已在内地捐助400多所。捐给长沙的10辆设备齐全的进口三菱救护车。应该对受捐单位的急救能力有所提升,并最终让病人受益。但两年后他却听说:救护车外观依旧,里面的设施却被改造,本应用于急救病人的车子成了领导人的专车。余彭年多次交涉无结果。最后一怒之下,余彭年将改变用途的车全收回,转赠别的几家医疗单位。出乎意料的是,转赠的救护车换了地方再一次被改变用途作私人用;捐出去建学校的钱也被骗去数百万元。其它捐赠项目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足见国内的慈善环境多不如人意。

余彭年的“光明行动”,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免费治疗15万到20万白内障患者。整个计划将花费5亿元。现在已经陆续对内蒙古、西藏、甘肃、湖南、辽宁等9个省市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了免费治疗。在他的资助下,已经有3万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2)《福布斯》慈善榜:《福布斯慈善排行榜》与胡润慈善排行榜不同的是,《福布斯》榜一直以来的评价标准是参照了美国惯常使用的现金捐赠的多少来衡量,捐的衣服、棉被、药品之类不作统计,只按捐款来排名次。

《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0年“亚太慈善家榜”,姚明、成龙都榜上有名。台湾妇女陈树菊是今年《福布斯》亚洲慈善英雄榜上最受瞩目的一位。

陈树菊自一九六三年起,就在台东中央市场卖菜。她年轻时为了帮补家人而辍学。她的善举,包括在二○○四年捐款三万二千美元给一家儿童基金会,以及捐款十四万四千美元给她以前上过学的学校建图书馆。她计划今年建立一个三十一万三千美元的基金,在教育上和保健上帮助穷人。据台湾《苹果日报》报道,陈树菊今年已经60多岁,一辈子省吃俭用,将辛苦赚的钱都存起来行善,她每天早晨4点起床批菜到市场卖,经常晚上9点才收摊,吃一碗面条就算一餐。台湾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廖永静称赞“陈树菊的善行为台湾人点了一盏明灯。”其实也为全中国人点了一盏明灯。

(3)中国慈善排行榜:中国慈善排行榜始于2004年,由咱们国家民政部、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委指导,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今年是第七届。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08年和今年两次获得“中国首善“称号,2009年获得中国慈善排行榜最高奖项“最具号召力的中国慈善家”称号。前面老外编制的两个慈善榜提到过的世纪金源集团黄如论、黄涛父子09年和今年连续两年也位居这个排行榜第一名。陈光标可能不是中国最有钱的企业家,但很可能是中国最爱捐钱的企业家。他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连续四年荣获“中华慈善奖”、“中国慈善奖特别贡献奖”;被中宣部授予“全国道德模范”;08年和10年两次获得“中国首善“称号;2008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首榜大奖;2009年获得中国慈善排行榜最高奖项“最具号召力的中国慈善家”称号。他曾被温家宝总理高度赞赏并说要“向你致敬”。

陈光标引起轰动最大的一次是今年1月22日,在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会议厅里,陈光标将百元大钞票以十万元扎成一捆、一共330捆,垒成十三行,犹如一面用人民币堆砌起来的墙。这面“钞票墙”非常震撼,很多媒体都在第一版刊发了这张大照片。这些钱共计人民币3300万元,和一些没有亮相的支票,加起来一共是4316万元。是由陈光标发动下,全国513名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共同捐赠的,陈光标自己这次捐了两百万元。在现场,陈光标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名企业家将现金分成一千元、二千元不等,装入红包,做上标记,这笔钱一共装入了八万个红包。陈光标和其他参加活动的126名企业家在春节前分成五个小组陆续出发。按照当地民政、教育部门提供的困难群众名单,把这些钱送到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区的特困户手中,并和那里的贫困家庭一起过年。

陈光标的公司有一条财务纪律,每年将净利润的50%以上,捐给需要社会帮助的人。近年来,公司70%的利润都让他给捐了。

4、我国平民做慈善:我们国家有很多的平民行善者。与富豪慈善家相比,虽然捐不出大笔的钱,但他们的行动同样令人感动。天津老人白芳礼靠蹬三轮车攒35万元全部捐助给贫困学生、自己生活却很贫寒。我们附近也有一位了不起的慈善榜样:就是单县的孟昭良。家境贫穷的孟昭良在单县县城发现被人遗弃在路边的湖南妇女田云。田云当时47岁、来自湖南张家界永定区,高位截瘫,身上有多处伤口,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善良的孟昭良毫不犹豫地把田云带回家,当作自己妹妹一样细心照料,一住就是半年。田云身体逐渐康复后对老孟说想回家乡湖南。老孟没钱作路费就用三轮车载着田云,经过40多天的艰苦跋涉,行程1700多公里,纵贯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省,一路乞讨,载着田云回到了湖南张家界。在路途中,因为饥寒交迫,一次突发的高烧还差点要了老孟的命。老孟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他因此被推荐为200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候选人。

二、发达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我们主要来介绍一下美国。

1、富豪多慈善

说到美国的慈善事业,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慈善家排行榜上都首屈一指的比尔•盖茨,还有赫赫有名的安德鲁•卡耐基、沃伦•巴菲特等慈善巨人。06年沃伦• 巴菲特捐出了自己持有的370亿美元的股票;370亿美元,相当于德国年度国防预算,也相当于纳米比亚50年的医疗预算,它甚至超过了科威特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08年,比尔•盖茨刷新这一记录,捐出580亿美元。

慈善的方式千千万万,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巴菲特,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靠炒股成为世界级富豪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和妻子共同策划了一个绝招---从 2000年推出“巴菲特午餐”,每年拍卖一次,巴菲特每年都把“巴菲特午餐”拍卖所得的善款全部捐给旧金山慈善机构葛莱德基金会,用于帮助旧金山海湾地区的贫困人群。

美国还有一位77岁、资产近百亿美元的超级富豪查克•费尼,这位,他没有轿车,更没有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之类,他戴着从杂货店里买来的廉价的塑料手表,用塑料袋做公文包,他从不穿名牌服装。并且和妻子住在旧金山一套租来的一居室里,平时外出乘公共汽车、地铁或坐出租车。费尼有五个儿女,在假期时,他们都要到宾馆、饭店和超市打工。他捐款都是匿名进行,偷偷地捐,就怕别人知道。后来无意中才被人发现了是他匿名捐的一笔笔巨款。他说:“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的悲惨的事情,因此在捐助方面来不得半点延误。截至2007年,“大西洋慈善基金会”在25年内已经捐出了40亿美元,目前该基金会还有40亿美元等待捐献。他的正以每年四亿美元的速度往外捐款。除了盖茨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之外,没有哪家美国慈善基金会比查克•费尼的“大西洋慈善基金会”捐献规模更大。而且,费尼还在董事会上要求,在2016年前必须捐掉所有资产。他说:“这钱要是不能花掉,我死都不能瞑目”。

他的善行震动了美国慈善界,和卡耐基一样对于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查克•费尼这样的慈善家,恐怕在全世界也称得上“凤毛麟角”,中国人会觉得查克•费尼更像人间的活菩萨。

在美国,平民百姓的捐款热情也令人惊叹。《时代》杂志曾发表文章称:“在每一个‘比尔•盖茨’的身边,都站着数以百万计的普通美国人。”成千上万普通公众每月几美元、几十美元或几百美元的小额捐款也很普遍。虽然普通民众能捐的财富是有限的,但很多西方人都会去做志愿者,他们叫作义工。巴菲特的妻子就在巴菲特捐款的基金会做义工十多年,只干活不领报酬。

2、美国人为何热衷于慈善事业

美国富豪如此的慷慨,的确让我们中国人感叹:美国人为什么这么仁慈呢?美国富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捐款而不象我们中国富豪那样把巨额财产留给子孙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美国特有的慈善文化造就了众多的富人慈善家。美国特有的慈善文化主要体现在“罪富文化”上。早期基督教对商业活动持极端否定的态度,认为商人贱买贵卖,他们的罪恶甚至超过盗窃;商业贸易会助长人的贪婪而放弃对上帝的追随;基督教义认为“基督徒绝不应该做商人”。因此,在基督教的传统中,认为富人天生就是“罪恶之人”,并以下地狱 和“上帝”的震怒作为对罪恶之人的威慑。而富人要想进入天堂,唯一的途径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财富都捐赠给穷人。尽管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迫使基督教教会不得不重新以上帝的名义解释商品经济。但整体上讲,基督教义中关于富人原罪的说法却早已深入西方人的骨子里,影响着人们的财富观。

一般认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始于20世纪初。1911年,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了“纽约卡内基基金会”,奠定了现代慈善事业的基础。安德鲁∙卡内基被公认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在1919年去世前,作为美国第一代超级富翁,卡内基最终捐出了他的全部家产,卡内基累计捐款3.3亿美元,而他所创立的“卡内基基金会”至今仍在造福世人。

作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卡内基启发了包括盖茨在内的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卡内基曾留下名言,“拥巨富而死者以耻辱终”,意思是,“一个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卡耐基这句话不知影响了西方多少富豪的财富观。另外一位美国现代私人慈善事业的奠基者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从小也笃信基督教。他一直践行着基督教义所倡导的最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并在去世前将他的绝大多数财富捐赠出来。

那么富豪们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在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富豪看来,拥有不劳而获的财富,对于站在人生起跑点的子女来说并不是好事。正因为如此,美国许多财产过亿美元的家庭,决定让后代继承的遗产比例不超过10%,而且主要用于子女的购房和教育,算做人生的“启动”资金。今年2月初,身家超过20亿美元的俄罗斯著名企业家弗拉基米尔•波塔宁宣布,他死后只留100万美元给孩子,其余10亿美元全部捐出,因为“100万美元遗产能帮助一个人接受良好教育,慢慢找到工作,发现自我价值;获赠10亿美元则能害死他并剥夺他生命的意义”。波塔宁的财富理念与美国多数富豪是一致的。

如今,美国三大主流财经杂志——《福布斯》、《财富》和《商业周刊》每年都会推出全球慈善家及慈善企业排行榜。这无疑也促进了美国慈善文化的推广,使慈善活动得到长久的关注

美国慈善事业发达的第二个原因:慈善减免税收和征收遗产税制度,促使富豪选择做慈善。美国人虽然热衷于慈善捐赠,但是像卡内基和盖茨这样捐出全部家产的富豪仍然占少数。大部分美国人以及美国公司捐款行善,是出于既利己又利人。就是通过捐款帮助了别人同时又能减免个人的所得税,还得到好名声。可以说,慈善减免税收的制度,是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催化剂。

美国政府从1913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早在1917年就出台了相关的免税政策鼓励捐赠,规定捐款或实物捐赠可用来抵税,捐出多少钱就在所得税中相应扣除多少。进行慈善捐助不仅可以免税,而且有助于树立公众形象和产生模范效应。政府税法甚至鼓励不是很有钱的人也可以从自己的工资中捐出一部分来免除自己的所得税,所以后来捐赠就变成非常普遍的现象。

刺激美国人,尤其是美国富人慈善捐款的还有美国的遗产税。美国遗产税在1797年 首次开征,当时是为发展美国海军筹集资金。1916年,遗产税成为固定税。美国的遗产税、赠予税实行高额累进制,继承的遗产越多,缴税的比例越高,遗产超过300万美元以上时,税率高达55%,而且遗产受益人必须先缴纳遗产税,后继承遗产。高额遗产税也促使富翁做慈善。据统计,在美国,一些遗产继承人须缴纳的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联合税率可能高达所继承遗产价值的70%。也就是说,应该继承的那些遗产要先拿出70%交纳遗产税和个人所得税,能继承的只有30%。

尽管有一些美国人认为,征收遗产税是对成功者的惩罚,应该取消。但更多的美国人则认为,征收遗产税为美国增加了数百亿财富。如果取消,将导致政府削减开支或提高其他税收,从而加重普通民众的负担,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更是通过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全面加强对富人的税收管理,集中打击偷税、漏税等行为。这样的管理也促使富人更加明智地使用财富,尤其是将财富用于慈善事业。

在美国,富人热衷慈善事业的第三个原因是各类慈善组织管理严格,消除了人们对善款可能被滥用的担忧。美国慈善基金的管理透明度很大。税法规定他们每年要向税务局作报告,陈述他们要做哪些项目,需要多少钱,资产是多少。因此他们每年都有年鉴,在网上可以查到,任何一个公民都可以去查账。服务人员会给你打印出了一份很详细的报表。它没有什么秘密。而且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处罚相当严厉。

另外,以盖茨基金会为例,基金会内部还同时建立了著名的“15条军规”,以确保善款不被挥霍浪费或贪污,还要用得合理。盖茨基金会还明确表示,欢迎外部监督,并设置了热线电话;如基金会存在违法操作行为,还欢迎人们直接向司法机关举报。为避免卷入纠纷,盖茨基金会不参与政治事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上网查看基金会相关项目的具体要求,符合受助条件的家庭或者社会团体可以直接填表申请慈善救助。09年1月26日,盖茨接受巴菲特的建议,首度公布了其慈善基金的年度报告,并称其目的是“透露哪些地方取得进展、哪些地方没有进展”。

慈善事业促进了美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也提升了人们的道德境界。

三、中国慈善事业欠发达的原因

与美国富豪热衷于慈善事业相比较,尽管中国富豪中也有不少慈善家,但从整体上看,中国富豪们大多在生活上穷奢极欲,对慈善事业相当吝啬。我们国家不缺富豪,我们的民族有乐善好施的传统。那么我们的国人为何不积极捐赠呢?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慈善环境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一)、慈善文化不成熟:中华慈善总会理事章立凡说,良好的民间慈善需要有三个层面的土壤,法律、道德和文化。慈善文化其实是慈善最内核的东西,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美国的慈善事业非常发达。无论是富豪大款还是一介官员,乃至平民百姓,对慈善事业都怀有一种虔诚的情结,他们认为做慈善不是用来标榜和哗众取宠的,也不是用来沽名吊誉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二)、、慈善组织缺乏公信力。今年两会期间,20多名代表联名建议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宋纯鹏委员说:“只有让大家都知道,捐款是怎么来的、用到什么地方了,才能更好地调动起大家捐款的积极性。”

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曾对中国公益事业作出过评价,:“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新闻中心及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参与最多的慈善方式,是“单位组织的捐款捐物”占70.8%,其次是“给街边乞丐扔些零钱”占67.6%,只有21.5%的人“曾主动向基金会或公益组织捐款”,而有64.5%的人表示,如果手中有闲钱想用于慈善事业,他们宁可“自己去找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通过基金会。为什么?信不过!陈光标在连续几年向社会大量发放现金之后,尤其在西部发放红包的新闻出来后全国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大善人。陈光标说,西部地区总共发了97000个红包,发放了7100万。后来媒体报道以后,他接到的社会各界的捐资突破了1个亿。有的企业家想行善就把2000万要打到陈光标个人的银行卡帐号里。陈光标让他打到慈善机构的帐户他不打,他说“你把两千万给我列一清单就可以了”。一位做化工的老板也打到陈光标卡里600万。为什么这么信任陈光标而不信任慈善组织呢?因为陈光标的行动证明了一切。

(三)、慈善机构管理不规范,慈善资金的监管不透明。现在我们国家的慈善机构普遍存在账目不公开、善款去向不明晰的弊端。如果公众可以从慈善机构那里很方便地查询到所捐款项,也不会有诈捐和善款被挪用等现象,真心想做慈善的名人们也不用担心自己好心捐的钱到不了该救助的人手里,反而被贪官和其他坏人装进腰包。

在美国,哪怕是一美元的捐款,慈善基金管理者也要告诉捐赠的人,你捐的这一元钱我们慈善机构用到了哪个地方,否则将要承担法律责任。

我国大多数慈善机构在内部管理上还比较混乱,中华慈善总会可以称得上是咱们国家最权威的官方慈善机构。但也不断传出丑闻。浙江身家过亿元的陈幼兴骗领药品价值51.15万元,时间长达近两年,他提供给中华红十字会项目办所要求的所有资料,全是造假,却获得了批准。如果没人举报,可能还要骗下去。中华慈善总会有人解释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个人进行详细的评估,陈幼兴只是极为罕见的个例,这种解释显然不能完全取得公众的理解,不能从根本上打消公众的质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救助白血病患儿的“小天使基金”中官方透露数字是有30多万元被不法分子截留挪用。据调查资料统计实际有55.5万元善款去向不明。查明基金会志愿者之一马书军两次交出截留款共5万元,其它50万元成了一笔糊涂账。

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慈善组织接受捐赠整个过程必须做到六公开:公开捐赠数目、公开捐款细项、公开捐赠对象、公开救助过程、公开救助金额、公开救助结果。同时,慈善组织须接受捐赠人质询,为捐助人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现在新的慈善法草案正在国务院法制办组织修改,新慈善法的出台一定会带动我国慈 善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阅读参考书目:

1、王泽应.邓小平义利学说探论[ 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3)

2、杨方方:慈善文化与中美慈善事业之比较《山东社会科学》 2009 第1期

3、齐红倩 李民强:发展慈善事业,破解老龄化困境《人口学刊》 2010 第3期

4、王小波 《道德与文明》 2006 第2期

5、《海峡科学》 2010 第1、2期

6、马平: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经济与慈善事业 《宁夏社会科学》 2010 第3期

7、刘秀君:清后期至民国前期九江地区慈善公益事业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 2009

8、张晓红.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瓶颈分析及模式选择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3 思考讨论题:

1、请就企业界“诺而不捐”“诺而少捐”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2、慈善排行榜在我国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哪几种?请选一位上榜慈善家作简要评价。

争议性事件报道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篇7

一、争议性新闻事件的内涵与传播特征

争议性事件涉及现代生活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众多领域, 涵盖医疗、卫生、教育、法律、劳动、体育以及娱乐等诸多议题。所谓争议性事件, 是由社会生活中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触发, 引发社会参与, 牵动广泛争议或质疑, 形成“争议场”的热点事件, 一般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新闻性。这类事件通常都是具备独特新闻元素的新闻事件, 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而且时效性强, 如近期发生的“梁丽300万金饰案”就是一件极具新闻价值的争议性事件, 有专家提出此案比“许霆案”更有普遍意义, 也更具争议性。[1]

2.聚焦性。这类事件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 一经媒体的报道就会立刻成为社会聚焦的焦点与热点, 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争论, 如“先跑教师事件”, 当媒体报道了中学教师范美忠在经历地震后的言论之后, 其迅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3.冲突性。这是这类事件的本质要素, 通常社会对这类事件的认知富有争议性即认知存在多元化, 在相当长时间内对这类事件的认知没有标准答案或者社会共识, 如清洁女工梁丽的“罪与非罪”、范跑跑的“跑与不跑”以及人肉搜索“是否”该禁止等等。

另一方面, 通常争议性事件是由一个事件或社会现象引发的, 而这类事件经媒体报道与再现后, 成为在社会与公众之间广泛传播与互动的焦点事件, 具有独特的传播规律与特征。主要体现在:触发争议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是传播的表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背后触及的公共利益、传统道德、伦理抑或社会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法律、法规等是隐性本质;从表征到隐性本质的解读、认知多元化, 存在“争议场”, 在一定程度上, 没有“标准答案”或者缺乏社会共识, 这是争议性新闻事件广泛传播的源根;存在争议化传播现象即“愈争议愈传播, 愈传播愈争议”, 这是争议化传播的一个传播规律, 事件的争议程度与新闻价值、传播速度、范围成正比, 事件的争议越大, 新闻价值就越高, 传播速度和范围就越大, 而传播速度和范围越大, 则引发的争议就更大。

二、争议性事件的产生背景与传播价值

争议事件的出现以及传播是伴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 而争议性事件由于其富含争议以及高聚焦性成为媒体报道的稀缺资源, 具有显著的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

(一) 争议性事件产生与传播的背景

1. 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与变迁是争议性事件产生的最重要的社会性因素与环境。当前, 我国正经历着体制、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形态的转型, 社会转型给社会以及生活在社会中的群体及个人产生的影响与改变是多样的。对社会而言, 社会进一步分层、分化, 社会性的冲突与矛盾更易显现, 认同上的失落与冲突增多;而对社会中群体或个体而言, 在社会转型时期, 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其变化之一就是公众的参与和协商意识大为提高。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社会、群体及个人的变化是争议性事件出现的社会因素和土壤, 而对其的报道与传播则是这些争议背后的认知与认同上的冲突在大众传媒这个平台与领域中的折射和反映。

2.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为争议性事件广泛进入社会与媒体的视野提供了制度及政策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 信息公开促使社会信息的传播相对更加透明, 使社会沟通更加畅通。争议性事件的传播从本质上看, 是争议事实以及关系群体参与社会沟通的过程, 信息的公开使许多争议性事实或社会现象由过去被忽略或被屏蔽到现在广泛进入媒体和公众的视野。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 争议性新闻事件一直是媒体报道的重要主题, 在信息公开之前, 争议性事件的内容主要以社会现象、社会思潮以及传统道德为主, 如“大学生救掏粪工值不值”、“上学是否有用”等等。而在信息公开之后, 争议的主题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 “教育类10大争议新闻”、“经济类10大争议新闻”、“医疗卫生类10大争议新闻”等等, 频繁出现在媒体上。

3. 新媒体的发展与兴盛

新媒体的发展与兴盛为争议性事件的出现与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渠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主要是相对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媒体而言的, 当前新媒体主要包括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基础之上的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IPTV、MP4等等。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强, 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这为争议性事件的传播提供了技术便捷的平台和渠道, 在一定程度上, 更是加大了争议性事件的传播速度, 拓展了传播空间。2007年的“星巴克该搬出故宫吗?”的争论以及2008年的“先跑教师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 这两个事件都是最早由当事人在网络博客上的博文触发, 进而媒体跟进引发全社会广泛参与讨论的争议性事件。

(二) 争议性事件报道与传播的价值及社会影响

《中国经济周刊》在评选“2007年10大争议事件”中认为“争议的存在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有争议, 才会有方法, 才会有正确的决策;有争议, 老百姓才能说出自己的声音;有争议, 这个世界才会有真理。”[2]在未来, 争议性事件这类新闻题材将会愈来愈多, 新闻价值也越来越突出, 争议性事件的报道与传播, 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和显著的社会影响。从媒体角度讲, 由于事实的争议和公众的持续关注, 争议性事件是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资源, 对其的报道与传播是大众传媒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同时也可以充分体现和彰显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影响力;对公众而言, 以大众传媒为平台和载体, 参与事件的讨论, 发表意见和观点, 可以有效地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深化对事件的认知, 进而推动事件的良性发展;而对整个社会而言, 争议性事件的报道与传播, 可以有效释放社会争议、焦虑, 平衡社会分歧, 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当前争议性事件报道与传播的困境与重构路径

在报道和再现过程中, 由于争议性事件的特殊性和传播规律, 使大众传媒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难点。

(一) 当前新闻媒体对争议性新闻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1.“零和”游戏式的报道模式

通常, 面对争议性事件这一特殊社会事实, 媒体一般都是简单地将事件内涵复杂的争议简化为赞成、反对或者中立加以罗列。如在2008年《湖北宜都市委书记提倡发展洗脚业引发争议》、《山东投资300亿建中华文化城》、《比豪宅还要贵几倍!深圳建20座天价公厕引争议》等新闻都采取了这种“零和”游戏式的报道手法和模式。零和游戏理论 (zero一sum Theory) 源于博弈论 (Game Theory) , 这种理论认为, 一项游戏中, 胜方所得与负方所失相同, 两者相加, 正负相抵, 和数必为零。在争议性事件报道中, 媒体采取客观平衡式的报道手法和架构, 罗列各方不同观点, 各种正反观点互相抵消, 产生了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 其观点之和为零。新闻媒体为了体现其客观和中立, 采取这种公正甚至平衡式的报道模式与框架, 已经成为当下媒体对争议性事件报道的常用手法, 几成惯例, 其容易造成社会大众在议题的讨论上, 选择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争议性事件背后的争论与认知是多元, 其体现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 媒体局限于这种“零和”游戏式的报道手法和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 模糊甚至限制了社会及公众对争议性事件的讨论与认知, 缺乏多元对话与沟通。

2. 争议娱乐化

一些争议性事件在媒体的参与下而流变异化为社会甚至全民的娱乐活动抑或游戏的现象是需要反思和警醒的。在2008年的“先跑教师事件”中, 围绕范美忠在震后的争议性言论, 媒体大量报道了“范跑跑PK郭跳跳”、“范跑跑要出书了”、“范跑跑在看西方哲学史”等等, 将“范跑跑”塑造成为一个娱乐化的标志性人物。在此前的“真假华南虎照片事件”, 在真相披露之前, 围绕照片的真与假, 媒体组织了大量报道, 在有力地推动事件进展的同时也生产了“一场全民的娱乐化运动”, 当时就有记者指出, “这一新闻热点, 已被娱乐化和戏剧化”, 已经变成了一场“闹剧”。[3]媒体对争议性事件的无节制娱乐化炒作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容易造成是非混淆、曲直模糊的负面社会效果, 削弱了媒体在公众中的公信力。

3. 臆造信源, 制造争议

当前对争议性事件的报道还存在着臆造信源、制造争议的现象。争议性事件具有高聚焦性, 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 也是极易吸引受众的内容, 面对争议性事件, 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扩大影响力, 在缺乏深入采访或者调查的情况下, 臆造信源, 主观制造甚至夸大争议, 通常表现为争议事件中争议的参与是多方的, 包括当事人、专家、学者、市民、政府官员等等, 一些媒体为了呈现争议, 在没有进行第一手的采访与调查的情况下, 主观设置甚至臆造了争议的参与者, 以推动和夸大争议, 制造争议场。

(二) 争议性事件报道的重构路径

由于争议性事件的高聚焦性、强争议性等被认为是考察和体现新闻媒体专业主义素养以及公信力的最佳场域之一, 如何做到理性而又专业的报道和再现争议, 进而引导受众的认知, 是媒体对争议性事件报道的关键以及价值所在。

1. 确立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 注重对公众的引导。

通常, 争议性事件背后触及的公共利益、传统道德、伦理抑或社会的基本价值、行为准则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和社会以及公众利益密切关联的, 这也是争议产生的根源所在。中国台湾媒体对争议性事件的报道尝试确定一个基本的原则———公众利益优先, 媒体对争议事件报道与否以及如何报道, 强调对公众利益的考量与权衡。[4]

公众利益优先原则的确立, 要求媒体对争议性事件的报道应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在对公众利益维护的前提下, 注重对话与沟通, 避免将争议娱乐化与低俗化, 强调对公众的理性引导。“新闻的主要目标是尽量增强公众对于塑造环境的当前事件和议题的理解, 以赋予公众力量”。[5]

2. 重大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注重深度发掘。

重大争议性事件都是极具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新闻事件, 对这些社会影响大的重大争议性事件的报道, 媒体的视野应该更开阔, 突破千篇一律、就事论事、空对空讨论的固有模式。重大争议性事件如“许霆案”、“先跑教师事件”等, 由于事件复杂、牵涉面广, 媒体可以报道和发掘的空间很大, 应该注重深度发掘, 及时跟踪进行连续报道, 尤其是对争议中容易忽略的或者一些新的视角、新的热点的报道, 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媒体的专业品质, 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显著的社会效果。

3. 强调深入采访与调查。

对争议性事件的报道, 深入的采访与调查尤为关键。当前, 大多数媒体对争议性事件的关注和报道, 由于地域以及其他原因所限, 更多的是采用稍加编辑的“通稿”, 或者是直接转载等方式, 深入的采访和调查较为少见。对争议性事件报道尤其是重大争议性事件, 媒体应尽可能地进行较为深入的采访调查, 定位权威、真实信源, 或者进行地域性的嫁接, 突出本地化和原创性, 以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纳, 《女工“捡”300万金饰恐被诉意义堪比许霆案》, 广州日报, 2009年5月11日。

[2]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 《中国经济周刊》, 2008年1期。

[3]潘晓凌、周思妤, 《疯狂的老虎——“照片猛兽”衍生利益链条》, 《南方周末》, 2007年10月25日。

[4]陈东园, 《从争议性新闻的传播探讨社会性的冲突事件》, 台湾空大人文学报, 2005年第2期。

信息社会及其影响 篇8

摘要: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还未正式出台,但是针对这个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早就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这个政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基于该背景下,社会公众对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出台将有何反应,以及公众的观点和意见有哪些,成为研究者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影响 控制

2015年12月2日,《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报告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早前,人社部发言人介绍,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的过程中,我国会根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小步慢走,渐进到位”。这与此次报告提出的建议相吻合,形成了“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于2016年2月27日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2017年正式出台,之后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实施。

一、政策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发展使得婴儿出生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共同导致了中国从一个年轻型国家快速过渡成为老年型国家。预计到2035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与退休人数之比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0:1上升到21世纪初的3:1。如果现在的养老账户入不敷出,那么可以想象若干年后,政府公共财政将不堪重负。

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也是延迟退休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是依据19世纪50年代的人口预期寿命所制定的。1957年,我国的人口预期寿命约为58.4岁,而2010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3.3岁。人均寿命的延长就意味着人退休后领取养老保险的时间延长,加重了公共财政的负担。除此之外,随着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实际上开始进入劳动年龄的下移,如果退休年龄不延迟,就会使每个劳动者的平均工作年限缩短,致使社会损失一部分劳动资源。

最后,“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的出现也是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出的导火索。据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由此论证了延迟退休有助于改善目前养老金的“空账”问题。

二、社会影响

关于即将推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传言”由来已久,但是迟迟不见动静,直到2016年2月,人社部的发言又一次引出了这个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我们通过调研走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对江苏省南京市范围内的民意数据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

从此次调研得到的反馈来看,不赞成延迟退休年龄或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弊大于利的人占了大多数。有15.79%的人认为这一政策对自己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在其余的大多数被调查者中,有65.63%的人认为其影响弊大于利。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

第一,老职工上了年纪以后,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力都会有所下降,身体状况也会越来越差,有些繁重的工作岗位不适合让年纪较长的人坚守。

第二,延迟退休年龄后,老职工占据工作岗位,阻碍了年轻人就业和升迁。

第三,老职工在思维观念方面逐渐落后,阻碍创新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四,延迟退休会导致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期限延长,增加人们的经济负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第五,继续延迟退休年龄未免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有违敬老的风俗和观念。

而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理由主要有:

第一,延迟退休年龄可以减轻年轻人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减轻国家养老的压力。最近,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也是因为老龄化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而延迟退休年龄能减轻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二,有些岗位需要有资深、有经验的老职工,老职工过早退休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第三,有些精力充沛的老职工有留在岗位继续奉献的意愿,充实的生活更有意义。

第四,延迟退休年龄虽然会加剧就业压力,但也能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由此可见,社会对于是否延迟退休年龄这个问题还存在极大的争议。据分析,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分工,是导致这一分歧的最主要原因。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相对于公务员而言,企业职员更倾向于早点退休;相对于中、高级管理层而言,基层职工更倾向于早点退休;相对于脑力、技术类工作人员而言,体力工作人员更倾向于早点退休……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分工,意味着福利待遇的不同、权力大小的不同、劳逸程度的不同以及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同。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听到不少人提出延迟退休年龄应当根据不同的行业或岗位做具体分析,而不应该“一刀切”。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国家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国情出发,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出台的一项措施,其本意是好的,但如果因为脱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指导,而使得群众对这一政策怨声载道,普遍不接受和不满,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三、控制研究

推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几乎已成定局,想要一蹴而就是不科学的。因此,推行这项政策不能有硬性标准,毕竟从社会影响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这项政策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利用行政力量强制人们服从的话,难免会失去民心。寻求合理的方式来平衡各方,这就是我们提出的控制研究。

其实,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和我国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国家,在延迟退休年龄方面作出了努力和尝试。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案:①不做硬性规定,奖励延迟退休年龄;②按照工种的不同,划定不同的退休年龄;③按照参加养老保险时长的不同,划定退休年龄;④划定一个年份,出生于该年份前后的人实行不同的退休年龄政策;⑤逐步分阶段延长退休年龄;⑥多种方案并行。endprint

如果延迟退休不可避免,是否可以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方案,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呢?我们让接受调查者在诸多选项中选择了自己最赞同的延迟退休方案,其结果是:第一种方案以29.82%的支持率排在了第一位,其后依次是第二种、第三种、第六种、第四种、第五种。

第一种奖励延迟退休年龄的方式是让公众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延迟退休,“愿者多劳”更加人性化,同时也满足了那些忙碌了大半辈子想要好好享受生活的人的需求,以自愿为前提,能提高公众的工作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想要延迟退休的部分人群只是因为工作轻松,拿着工资却享受着退休般的生活,反而会造成国家资源浪费。对于按照参加养老保险时长不同划定退休年龄,以及划定一个年份,出生于该年份前后的人实行不同的退休年龄政策的方式,显得过于死板,不能灵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事体力活的人群延迟退休年龄显然不合适。因此,我们认为按照工种不同,划定不同的退休年龄比较科学,从实际出发,特殊问题特殊考虑,不一概而论,在学习、参考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国情,应根据影响退休年龄因素在本国的实际状况,适当地调整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使其能够与本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相适应,实行有中国特色的退休年龄政策。

最后,现阶段民众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存有抵触心理,部分原因是因为误解或者不了解政策,民众的反对并不是反对延迟退休制度本身,而是担心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在政策实施之前,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化解民众对延迟退休年龄的误解。在政策制定时,政府需要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注意退休者、就业者和失业者三方利益的相互协调。与此同时,政府还要完善综合配套措施,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取信于民,也是保障政策有效推行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罗馨.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社会效应及其对策建议[J].改革与开放,2016,(3).

[2]苏春红,张钰,李松.延迟退休年龄对中国失业率的影响:理论与验证[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3]廖楚晖,刘千亦.事业单位职工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4]姚远,原新,史佳颖,谭琳,杨慧,姜向群.退休年龄调整:为何如此纠结?[J].人口研究,2012,(6).

[5]张士斌,王祯敏,陆竹.退休年龄政策调整的国际实践与中国借鉴[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4).

[6]李海霞.关于中国延迟退休问题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3,(19).

上一篇:市场部人员工作总结下一篇:胡佩兰人物事迹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