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共17篇)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篇1

⑴ 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③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 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设计交流,观摩优秀课件及教案,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现在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但提高了自己相关的业务技能,同时也为全体小语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课件交流服务。

3、认真学习新课标要求,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并成功的运用电脑多媒体课件上了一节语文研讨课《菜园里》,借以带动现代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

4、“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授课时会出现重点不够突出明确、平时对于学生整体照顾不够、学困生辅导工作还做的来够细等,现在,我也正在不断改进中。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篇2

针对他的情况, 我首先从他的家庭入手, 了解他不好习惯的来源。利用家访的机会, 我与他的家人取得联系。从中得知, 他从小就有心脏病, 前年刚做完手术, 而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 他没上学前班, 现在妈妈一直在陪着他, 只是关心身体和生活, 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因为他这种情况, 家长处处迁就他, 使他养成了这种性格。和他的家长谈完话, 家长愿意和老师配合, 监督他。现在他完成作业的情况变好了。我在学校经常对他进行思想教育, 上课时多夸他, 教育他等。经过一段时间, 季同学每天坚持完成作业, 书写认真, 学习态度端正。进步的孩子都值得表扬, 在课堂教学中, 我及时表扬他, 班级中的事情尽量叫他去完成, 让他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其次, 充分发挥集体和班干部的力量。我组织几名同学来帮助他, 把品学兼优的班长调去和他同桌, 跟他一起玩, 一起做作业, 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帮助。使他养成课堂上不再讲闲话、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为了让他找到自己在班级的位置, 树立自信心, 我决定让他负责教室的开 (关) 灯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我发现他有了可喜的进步。再次与他聊天的时候, 他告诉我, 现在他在班里很快乐, 因为他觉得老师喜欢他, 自己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员。现在的他, 是我们班里的小明星, 还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班主任如何在班级中与学生相处融洽, 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成长呢?

1.与家长多沟通, 用爱心感化

每个问题学生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对于班主任来讲, 不能因为他难管, 就置之不理。教育学生, 首先要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一座家校连接的桥梁。本案例的家访就是很好的方法,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性格的养成, 这样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于季同学这样的孩子, 要多与家长沟通, 敞开心扉, 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对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用师爱去温暖他, 用情去感化他, 用理去说服他, 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2.展开友情攻势, 感化学生

学生在学校相处时间最长的是同班同学, 同学互助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 是建立友谊的桥梁, 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融洽的同学情谊能使学生在学校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同时, 班主任要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 通过引导同学之间相互教育、感染, 可促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使其努力积极地学习。

3.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班主任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 让每个学生都有班级荣誉感。在本案例中, 我让季同学负责灯的开关工作, 既是任务, 也是给他的信任, 这样能使他找准自己在班级的位置, 从而肯定自己。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以赏识的眼光和积极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了老师的信任、尊重、理解, 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3

明确认字任务

一年级教师的工作量大,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一年级的课业负担也非常重。如:一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就第二学期而言,要求学生认会500个汉字,写会250个汉字,800个汉字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难道容易吗?虽说二类字只要求认,不要求写,但是怎样才能记牢这些面孔各异的汉字呢?恐怕还是要写才能记住吧?所以一节课40分钟要认会写会十几个字,任务是很繁重的。再加上8个识字,8个语文园地,34篇课文,要在一学期四个多月一百多天(包括节假日和双休日)完成教和学的任务,对老师和孩子们都是一种挑战。我常想,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地接受这些汉字而不觉得枯燥呢?如何让他们尽快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灵魂?首先要从挖掘教材做起,利用教材吸引他们,把他们引进一个有声有色,有泪有笑的情感世界。

形象生动的认字方式

开学初,走进教室,我拥抱每个孩子,第二节课,孩子们不再用怯生生的眼神看着我,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他们已经对我有了亲近感,我告诉孩子们我的喜怒哀乐,要他们也能说出心里话,我帮他们解决,有了这份亲密的师生关系,我的课堂一定会吸引他们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这些故事呀,是由一个个字宝宝‘手拉手讲出来的,他们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还有感情,你们相信吗?”孩子们眼神流露出好奇。我说:“你们听到‘小雨沙沙和‘瓜果飘香这两个词有什么感受没有呢?”学生纷纷举手:“我好像听到了下雨的声音”,“我好像感受到下雨的清凉。”“我想尝尝雨水甜甜的味道”,“我看到好多果树”,“我闻到了水果的香味”……多好啊,这就说明我们中国的汉字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字宝宝,看到他,你就好像能听到声音,看到颜色,闻到气味!他们各有各的家族和名字,你要认准他,记住它,他才会领着你走进知识的大门,你们喜欢上他们了吗?”就这样,我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汉字是有趣的,我常常带领他们一边认字一边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样孩子们能根据字的偏旁部首记住很多字,不再混淆形近字,同音字。

我在课余还编了许多字谜,在游戏中识字。容易写错的字,把它们编成一句话,一边说一边写,比如,许多孩子容易把“春”下面的“日”写成“目”,我叫他们记住这句话,“三人同日去春游”,他们边说边写,就不会写错“春”这个字了。有的字蕴含着一些道理,让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懂得道理,他们会记得比较牢固。比如,我教值得的“值”,我说“直”字加单人旁,就说明做人要正直才是值得人们去称赞。有一次,一个同学问“臭”字怎么写,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自”,又在下面写了一个“大”,我说你们把这俩字组成一个词叫什么?孩子说是“自大”,我说自大是什么意思,自大的人会怎么样呢?孩子們说:自大的人让人讨厌。我又在“大”上加一点,说“这就是‘臭字”,你明白这个字的含义了吗?孩子们知道做人一点也不能自高自大,不然就“臭”了,没人喜欢了。只要多钻研,每个字都能让孩子学得快记得牢。

我再谈一谈阅读教学。课堂上常常是“乱哄哄”,孩子们不是静静地坐着听课,而是“动”的,根据课文的内容,我会给自己做好不同的头饰戴进课堂,让孩子们先根据我的头饰来编一段故事,训练他们的表达和想像能力,然后,我再把课文内容边表演边朗诵,孩子们模仿能力很强,他们能准确地模仿老师的发音,语气和动作表情很快把课文读下来,有的甚至都能背诵下来,阅读教学变得轻松了。掌握了老师教学的特点,孩子们也会在课下让家长做好头饰的,所以,语文课让孩子们充满了期待。有一次,要学习《棉花姑娘》一文,我戴着棉花头饰走进课堂,看到教室有“蚜虫”、有“青蛙”、有“啄木鸟”、还有“七星瓢虫”,我说:“棉花姑娘生病了,身上有许多小蚜虫。”只见那些小“蚜虫”在“棉花姑娘”身上蠕动,“棉花姑娘”很痛苦,然后,“棉花姑娘”请“蚜虫,青蛙和啄木鸟”帮忙捉牙虫,他们都因为帮不了“棉花姑娘”而惋惜。看到孩子们投入的表演,真诚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小小的心里装满了善良,这样的课堂“乱”得值。

结束语

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真情投入,是衡量一节语文课的标准。真情投入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一抑一扬,眉目之间,语调之中,包含着的爱憎,喜恶,褒贬之情。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沉浸于美的享受之中。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努力发掘语文教科书中的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性之美等。要渲染这些美,表现这些美,主要是教师的语言艺术,要声情并茂的去感染学生,做好示范。让课堂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接受教育的场所。而这些,更能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地发挥。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 篇4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3)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3)

我从来没有教过新教材,这个学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级的数学,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责任促使我做好工作,无怨无悔的做好工作。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气向前进,一学期过去了,很有必要小结一番。

一、我觉得做得较好的方面

1、不局限教材,要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例如:教学“第几”,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几个学生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猜第5个小朋友是谁,然后让第5个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学们猜的是否一致。

2、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如教学“6的组成”时,学生不仅能总结出5种组成方法,还会把5种方法并成3种。

3、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各种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分鞋子时,学

第 1 页 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

二、不足与困惑

1、我虽然参加了过培训,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

2、像好多课得准备很多的材料,但平时上课,自己本来就很忙,不可能一一去准备的。

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学校的有些设施也跟不上,像我们学校还算好了,有多媒体教室,但没有配套的课件等。

4、一年级学生起点不同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这在我们学校显得更为严重,住读生较多)。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三、几点思考

1、自己的教育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学生不懂的问题,有些学生站起来想解答,可是我第 2 页 们就是不让,偏要自己点一个学生起来讲;又如学生列出的式子是对的,但由于不合常规,而我一时没想透就不予肯定等(当然这有时我也怕考试不这样考),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学观念还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还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2、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其他人的观念,但家长对教师的做法未必理解。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怎么质量这么差,计算都不如以前熟练了等,这些都是对课改要求不理解的反应。

一年级班主任工作反思 篇5

福益学校:陈艳丽

好久不教一年级了,面对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心平气和的约定,有时还是被某个上课调皮,玩耍的孩子气的火冒三丈。半学期下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反思,从不知所错中一路走来,逐渐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的想法和体会:

一,培养良好习惯

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抱着这个想法我把工作重点落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上。

习惯培养第一步——激发兴趣,树立榜样。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好孩子,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好好学习。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有很多坏习惯的孩子。好的习惯有很多,一年级重点是:爱护书本文具,专心听讲,良好作息,良好坐姿,有礼貌,讲卫生,勤劳,平时写完作业认真检查等等。

树立榜样。选择学生或学生喜欢的名人做榜样,加以正确引导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习惯培养第二步——低起点,细要求。

一年级的学生平均六岁,年龄小,依赖性强,有的甚至很任性。这时教育不可心急,可先降低要求,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如刚入学学生不懂怎样做作业,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写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是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这样的要求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成功。

明确行为规范,让学生对养成某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用儿歌来指导行为习惯,学生一听就懂可操作性强如;头正,身直,脚并齐;一尺,一拳,一寸高。眼睛仔细看,耳朵认真听。要发言,先举手。写好字,记得

牢······教育学生不光有耐心,还要细心。因为只有细致入微的指导,才能养出真正的好习惯。

习惯培养第三步——坚持不谢的行为训练,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良好习惯。

心理专家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90天的重复形成稳定的习惯。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行为习惯形成时间也不相同。坚持时间越长习惯越牢固。如: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光靠课上的讲练还远远不够,我利用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分组进行“坐立行姿势”的比赛,请各组做的好的同学上台示范,做的不规范的大家一起帮助他纠正。平时也以比赛,竞争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

习惯培养第四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老师怎样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里,我平时细心的观察,进步的表扬,有时是一个竖起的大拇指,有时是一次赞许的点头,有时是一句由衷的称赞,有时是一朵小红花,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往往更加积极,表现更出色。

习惯培养第五步——形成良好班风

培养学生好习惯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班主任在实际生活中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正气。在班里“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

二.真诚交流

一年级学生天真无邪,对什么事都好奇,爱问为什么。班主任要带头倾听学生的发言,坚持个别谈心和辅导,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听他们讲讲心里话,平时除了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生活外,还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三.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本,电话,同家长及时沟通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

一年级《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篇6

“我的发现”是三组根据偏旁归类的形声字,旁边有学习伙伴的提示:“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让学生在偏旁归类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的内容。

“字词句运用”有两项内容。第一项是“选一选,填一填”,要求学生能辨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第二项是查字典的练习,让学生继续巩固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四句歇后语,学生在积累歇后语的同时,感受这种特殊的传统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

“和大人一起读”安排的是《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狐狸和乌鸦》,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

一、教学效果

1、正确、有节奏地读字族文,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字族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熟读之后,利用“定位联想法”,认识“饭、能、小大茶、轻、鞭、饱、泡、炮”8个生字。在认识“饱、泡、炮”时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再联系句子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举一反三,字族文中其他含有“包”这个部件的字,也可以让学生说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我的发现”版块,使学生正确朗读每一行生字,像旁边小朋友那样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能够适度拓展。拓展延伸时,引导学生翻翻识字表,说出一组同偏旁的字,如,虫字旁的字、月字旁的字,再请其他同学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3、“字词句运用”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使用。能用提高速度用音序查字法查询生字。

4、“日积月累”熟读成诵,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对积累其他歇后语有一定兴趣。教师讲解:这样的句子叫做“歇后语”。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义,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不言而喻。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课外搜集自己喜欢的歇后语,在课堂上交流。

5、和大人一起阅读寓言,了解了寓言的内容,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出共读的乐趣。

二、成功之处

1、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小青蛙》和《猜字谜》中的第二则,都是关于“青”的字族文。还可以拓展其他的字族文让学生读一读。

2、歇后语是学生第一次见到,本来就对此有一定的好奇心。我抓住学生的这个好奇心,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知大意,初步感受了歇后语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

三、不足之处

“字词句运用”版块中,只是和学生一起探究两个字的区别,未能引导学生能在句子、词语等语境中理解字义,从而辨析填空。如,“青山”是指绿绿的山,应选择表示颜色的青色的“青”;“清泉”与水有关,应选择三点水的“清”。在教室门口的“在”表示在哪里,与“再见”的“再”是不同的。也没有进项适当的拓展,可以补充“请、情”“巴、把”“做、作”。致使学生学得很机械。

四、改进措施

1、本次语文园地,应该根据版块内容按顺序教学,也可以对相关栏目进行整合。如“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都包含了形声字构字的规律,但角度又有所不同。在教学完两个板块后可以总结:相同的部件“包”加了不同的偏旁,意思就完全不同了,说明形声字的偏旁有表意的作用,但是这些字的读音比较接近,说明“包”有表音的作用。从同偏旁的一组字中,我们又发现相同偏旁的形声字,往往指的是同类的内容。

如何做好一年级拼音教学工作 篇7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特点及个性心理特点方面都存在差异,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看, 初入学的孩子在知觉、记忆方面带有很强的直觉性、形象性, 抽象思维较弱, 注意力容易被新颖的刺激吸引。因此, 要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枯燥乏味的拼音, 就必须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使他们初次接触学校与课堂就建立愉悦的心理体验, 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激发兴趣, 授之以渔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首要因素, 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感兴趣是关键。在拼音教学中, 如果总是授之以鱼, 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怎么读、怎么记, 久而久之必定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那就要授之以渔,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求乐趣。我在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时, 每个字母都会编一句儿歌, 以便学生记住它们的音和形。如:“小姐姐爱唱歌, 张大嘴巴aaa。”, “清晨公鸡要打鸣, 圆圆嘴巴ooo。”当教学汉语拼音第3课“b”的字形时, 说:“小姐姐听广播, 右下半圆bbb。”学到声母“p”时, 问:“你准备怎么记住p的样子呀? ”一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着编了句儿歌:“小弟弟爬山坡, 右上半圆ppp。”我听后大加表扬, 后来的汉语拼音学习, 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编儿歌记字母, 我只是稍加指点。如:“姐姐弟弟来摸瞎, 两个门洞mmm。”“椰子树上椰子多, 左i右e ie ie ie。”“我爱北京天安门, 左a右n an an an。”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且使学生的语言得到发展。

三、形式多样, 丰富课堂

一年级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需要借助外部刺激集中注意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游戏、儿歌、活动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

1.游戏。教育家洛克说 :“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 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 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 轻轻松松地记, 深受学生的欢迎。例如在教学“ai ei ui”时, 我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 两名学生边表演打电话边对话:“ui ui ui, 我是小ai你是谁? ”“ui ui ui, 你是小ai我是ei。”通过游戏, 学生反复朗读, 加深记忆, 取得良好的效果。

2.儿歌。儿歌由于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受到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 我们紧紧抓住一特点, 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 使儿歌成为增强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 在教学“a o e”时, 教学生朗读儿歌:“嘴巴张大a a a, 嘴巴圆圆o o o, 嘴巴扁扁e e e。”学生边唱边记住a o e的发音。在教学“ch”时, 我教读儿歌:“小猴子, 嘴儿馋, 吃了杏子吃李子, 吃了李子吃柿子, 吃了柿子闹肚子。”在反复吟诵中, 学生熟悉了“ch”的发音。

3.图片。从儿童心理角度看 , 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 , 对抽象的字母的学习, 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需要借助直观教具这一外部的刺激集中注意力, 图片能把抽象的无意义的字母和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字母的读音和字形, 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语境, 驰骋想象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 要让学生想学、乐学, 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 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 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编故事、表演等途径让学生生动有趣地学拼音。 我在教学ba的四声时就是用故事穿插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聪聪。我说:“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 有的喜欢画画, 还有的喜欢玩, 那聪聪喜欢做什么呢? ” (多媒体显示喇叭花面) , 接着出现音节bā, 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 “有一天, 天气特别好, 聪聪出去玩儿, 走到院子旁看到了什么呀?” (多媒体显示小女孩打靶画面) 再以多种方式练读bǎ。“聪聪继续走啊走, 又看到什么呀? ” (多媒体显示小男孩拔萝卜) “聪聪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事, 真高兴, 他要回去告诉爸爸。” (多媒体显示爸爸画面) 一个故事讲完, 学生兴趣盎然, 学会了ba的四声。

五、活跃思维, 灵活运用

在教学汉语拼音的过程中, 切忌为教拼音而教拼音, 不应把教学与语言学习割裂开来。因为声、韵母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单靠死记硬背行不通。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启发学生根据声韵母说词造句编儿歌, 赋予字母以意义, 这样能引起儿童注意和学习兴趣, 让他们用上所学的拼音知识, 体验到获取新知识后的成就感, 并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而且进一步训练儿童的思维, 丰富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 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 给每个学生展示、表现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哪怕是小小的成功的快乐。只要赏识所有学生, 那么每个学生都不会让你失望, 每个学生都会喜欢你、喜欢拼音、喜欢语文。

六、加强实践, 巩固成果

在增强课堂四十分钟教学效果的同时,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除了常规性的拼音验收以外, 我校每年举办拼读拼写比赛, 表彰拼音学得好的学生, 激励学生学好拼音, 说好普通话。我们还鼓励学生订阅《小学生拼读写》杂志,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阅读。除此以外, 还鼓励学生用拼音学写简短的日记。尽管学生还写不好, 有许多写错的音节, 而且只能写一句话, 但通过写日记, 他们充分认识到学拼音的重要性, 并学以致用, 巩固学习成果。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一二 篇8

关键词:培养;反思;探索

G633.6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只有在思考、再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才能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拓宽思路,优化解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学习水平。本文针对初中的数学内容,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对解题作了如下的探索。

一、反思是纠错的重要手段

当代科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因此,反思错误,弄清哪些地方易犯错误,回忆自己解决问题的结果和过程,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出错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有知识缺陷造成的,又有能力缺陷造成的,也有逻辑上、策略上造成的,更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解完一个题目后就有必要对解题的正误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及时总结、纠错,反思可改善学生思维能力和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1.反思概念,培养学生知识的全面性

.如初学直线、射线、线段时同学们常因概念不清、考虑问题不周密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例如:已知三点,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一共可画几条直线?往往错解为3条。如果反思一下便知道正确的答案是1或3条。由于已知条件并未指明三点的位置关系,因此三点可能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

2.反思隐含条件,提高思维能力

解数学题时往往有这么一种现象:对有一些含有附加条件的问题简单易解,但结果都是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没有充分考虑条件中隐含的深层含义,挖掘所有的内容。如整式加减问题,欲求值,却没有直接给出字母的值;欲加减,却缺少具体明确的加减式。这类问题解题所需要的条件往往隐藏了,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条件及有关定义、性质等将它挖掘出来。

例如:已知x , y是互为相反数, a , b 互为倒数 , 求x+y-ab(x+y)/a+b的值。由于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互为倒数的积为1。因此很容易得到x+y=0,ab=1。

二、解题反思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学习中,许多同学只注意解题的数量,而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只重视解题的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过程。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必须把学生从题海中领出来,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反思,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1.反思解题规律,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习惯及探索精神

同一类型的问题,解题方法往往有其规律性,因此当一个问题解决后,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认真总结解题规律,力图从解决问题中找出新的普遍适用的东西,以现在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帮助今后的问题解决,提高解题能力。

如求代数式的值是初一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中考和竞赛中一个必考内容。求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是先化简,再代入计算求值。但在实际解题时,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求值,现介绍求代数式值的一些常用方法。

(1)单值代入法:这是常规的方法,即按照求代数式值的一般步骤进行求解

当a=3,b=-2时,求代数式(a+b)(a-b)的值。

解:代入值后,原式=[3+(-2)][3-(-2)]=1×5=5

(2)整体代入法:就是根据条件,不是直接把字母的值代入代数式,而是根据代数式的特点,将整体代入以求得代数式的值

已知2x+y=1,求6x+3y- 2的值。

分析:根据所给的条件,不可能求出具体的x,y的值,可考虑采用整体代入的方法,所要求的代数式可变形为3(2x+y)-2,从而直接代入求出答案。

解:6x+3y-2=3(2x+y)-2=3×1-2=1。

(3)方程的思想方法

例3、已知当x=1时,代数式px?+qx+1的值为2001,求当x= -1时,代数px?+qx+1的值。

解:由已知求得p+q=2000

当x= -1时px?+qx+1= -p-q+1= -(p+q)+1= -2000+1= -1999

(4)定元法:当有几个字母,并且这几个字母不能同时求出,此时,可以选定一个字母作为已知,其它字母用含它的代数式表示后再代入

例4 已知m/n=2,求代数式(3m-2n)/(3m+2n)的值。

解:因为m/n=2,所以m=2n,把它代入,则原式=(3×2n-2n)/(3×2n+2n)= 4n/8n=1/2 。

(5)换元法:当已知中出现比值时,可以考虑用换元法

例5 已知x:y:z=1:2:3,求代数式 (3x+2y-z)/(2x-3y+z)的值。

解:可设x=k,y=2k,z=3k,代入后,

原式=(3x+2×2k-3k)/(2k-3×2k+3k) =4k/(-k)=-4。

(6)特殊值法:在選择题与填空题中,由于不写计算过程,也可以用特殊值法来计算,即选取符合条件的字母的值,直接代入代数式得出答案

例6 当a < b < c,x < y < z时,下列四个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 )。

A. ax+by+cz B. ax+cy+bz C. bx+ay+cz D. bx+cy+az

解:取a=x=1,b=y=2,c=z=3,代入四个代数式,结果分别为14,13,13,11,故选A。

(7)凑值法

例7 已知abc=1,求a/(ab+a+1) +b/(bc+b+1) +c/(ca+c+1)的值。

分析:本题是求三个代数式的和,已知条件是三个字母的积,而每个代数式中的分母不同,考虑将异分母问题凑成同分母的问题,不妨以第一个代数式中的分母ab+a+1为参照,将其它两个分母也化为ab+a+1。

解:因为 b/(bc+b+1) = ab/(abc+ab+a) =a b/(ab+a+1), c/(ca+c+1)= abc/(caab+abc+ab)= 1/(ab+a+1),所以原式= a/(ab+a+1) +b/(bc+b+1) +c/(ca+c+1)=1

通过反思,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而推广出一类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深入钻研的良好习惯,提高解题能力。

2.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可开阔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和未知中寻找解题途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的反思,不仅是简单回顾或检验,而应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与特殊因素,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联想.反思自己的解答是否有错,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若解答正确则想一想有无新的解题途径?若有另解则应分析比较,找出最佳解法,最后再总结一下解答此类题目有无规律可循,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变换和化归的训练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通过对解题思维的反思,重新审查题意,更正确、完整、深刻地理解了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使各种技能与方法相互渗透,使较多的知识点得到了复习巩固,学生自己通过实例还“拓展”了一个定理,虽然此结论早就有了,但学生自己发现了并合理地运用了,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了提升、发展。

数学的性质决定了数学教学既要以学生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数学思维的品质的差异集中体现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要照顾到不同学生之间数学能力的一种差异,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应当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多思善问。能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数学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自我鉴别。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识字一》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9

一年级的第一单元教学已经结束,总结这一周以来的教学。首先的感觉就是识字教学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图——学习情景歌——认识新的生字——游戏识字。在这四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训练了孩子某种习惯和素养。看图是为了引出新的知识,也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细心的观察,有序的观察。看完图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今后的写作也有帮助。学习情景歌是对现在知识的一个总的概括,变换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不同情景中认识相同的字。最后就是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快快乐乐的记住这些生字。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从第一节识字课一直到最后基础训练一直这样学习过来。的确有许多的重复,也有点单调。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缺少了吸引力。就一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说,大部分孩子在小学之前就已经认识了很多字了。因此,能吸引住孩子似乎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听了有经验老师的课,也根据自己上课的感觉来说。要上好一堂一年级的语文课,首先就要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通过游戏带动每个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到各种竞赛游戏中去。其次,老师的精神面貌同样能影响和带动整个班级孩子的情绪,因此老师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另外还要有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在肯定中充满自信。面对各种类型的问题一定得冷静处理,转变心境的经过,回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摆一摆各自的关系,设想一下各种处理办法的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也许这样,我们的会更好一些!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篇10

在日积月累板块,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因日积月累板块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课内的知识向课外拓展延伸,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将会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要做的就是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去自己理解、运用。趣味语文板块是个趣味盎然的小故事,故事通俗易懂,教学时重点抓住有趣的对联,引导学生理解短文的趣味所在。教师鼓励学生练习讲述,课后讲给别人听,进行语言积累,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上好课:

一、回忆所学课文,归纳阅读方法

首先,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发现(说说为了能使身边的动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并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再看看小林和小东同学的发现,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他们的发现。然后,让师生归纳小结阅读方法。如:采用明贬实褒的方法能使句子变得更生动形象。最后,让学生从自己的习作实例中总结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做有心人,多发现,多收获。

二、积累关于动物的成语,激励学生成长

在学习日积月累时,我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词典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动物的成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小组里自由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成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使学生意识到这些成语中都含有动物名称,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已对成语的理解,并从中选择一些说说自己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说话练习。

为了使内容更加的丰富,在语文活动课时,我还设计了考考你环节,继续交流自己平时积累的包含动物名称的其他成语,以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激发主动积累成语的兴趣。

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这三大板块内容的教学中,是否注意了训练方式的新颖和鲜活,是否注意了“由此及彼”的适度拓展,因为这类型的教材,在传统教学中,一直被定位于“基础训练”的层面,教学的主要策略亦长期没有跳出“熟读强记”、“烂熟于胸”的怪圈,枯燥乏味之极;而今,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教学应赋予这些“死”的教材以“活”的情趣,让它深深的吸引学生。

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篇11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学习能力;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身为教师,深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一、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我创设了录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中的课文,仅靠教师的一张嘴和手中的一支粉笔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而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

二、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要。集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吸引了学生,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丰富了语言的文化内涵。

三.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参与可以为朗读平添色彩,也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地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篇12

一、“一双手”的正反表示教学

1. 引导学生弄清一双手正反表示的范围。

双手正面时,十根手指表示1~10,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1~10的数字。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1~10在手上如何表示,加深体验1~10各数的多少。双手反面时,十根手指表示10~20,明确正面拳头是0,反面拳头是10。同样的,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10~20在反手上表示,明确反面全部张开是20,并熟练地在手上表示10~20中的各数。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的练习,让学生在说数的瞬间用手表示出来,这样有利于提高计算速度。

2、熟练掌握“一双手”的正反转换,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正反转换主要是正面的“十”与反面的“十”之间的转换。正面的“十”是十根手指全部张开,反面的“十”是一个拳头。为什么要进行转换呢?如:在“8+5”这个算式中,我们应在手上正面举出8个手指,再加上5个手指,你会发现刚加完两个手指,正面的十根手指就用完了,这时就要把正面十根张开的手指转换成反面的“十”,一个反面拳头。再加上3个手指,就把5加完了,这时手上表示为反面的3,就是13,这就是正面的“十”转换为反面的“十”。还有在做减法的时候,有时我们也要将反面的“十”转换为正面的“十”。如:在“12-5”这个算式中,我们先反面举两个手指,表示12,然后在12的基础上减去5个手指就可以了,可是你会发现刚减去两个手指就变成了一个反面的拳头,它就是反面的“十”,没有手指可减了,这时要将它转换为正面的“十”,十个手指全部张开,再减去3个手指就可以了,这时就剩下正面的7个手指,因此“12-5”就等于7。这样的相互转换,使一年级数学计算变得很容易。

二、走出双手演示计算中的“误区”

1. 学生在用双手表示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表示错误的现象。

如:在表示7的时候,我们经常都是一只手出两个手指,另一只手出5个手指来表示。而有的学生在表示时,经常会只出两个手指就表示为7。

2. 学生在计算加减法时,正面相加满十后,应转换为反面的十,而学生在转换中粗心大意,错误地转换为正面的0。

这样导致学生最终算出来的结果总是差了10。在做减法的时候,学生会出现反面的数减完后,而不知所措,导致等于0的现象常有发生。

3. 在做加减法时,学生手指的伸、卷方式不灵活。

手指的灵敏度与想象思维不统一,导致最终计算的结果出现误差。

以上的三个误区在平时的计算中经常出现,怎么才能让学生走出误区,进行准确计算呢?归根结底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平时的练习。教师应加大学生的练习力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双手在计算中的正反运用,久而久之,对于经常出现的错误,学生就了然于胸了。

三、以练为主,做到有手算到无手算的转变

数学教育都是在已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来解决贴近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加强练习双手的正反运用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分小组竞赛、全班抢答赛等方式来体现实践出真知的理念。课堂上,老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迅速将学生引入竞赛场,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利用有限的几分钟,以练为主,以各种方式来强化双手在计算中的正反运用,在练习中去发现不足,弥补缺陷。无论课上或课后都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来掌握方法,使计算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最终变用手为不用手,变无手为心中有手。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短暂的,比起其他的计算方法是具有优势的。

四、培养“心中有手”式的口算能力

刚上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会用手计算时,短时间是离不开用手计算的,在反复的训练中,可以使数与数之间的“凑十”式试题得以熟练掌握。如何让学生离开双手,独立进行口算是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的一个难题。个别智力好的学生可以为之,而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做到。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逐渐让学生离开双手进行独立的计算。如:在计算“8+5”时,可以先让学生用手算一次,记住答案,再试着不用手进行计算,先观察8还差几满十,可以提问,差2个去哪里找?(5里面分2个出来)现在合起来是多少?(10) 5里面还剩下几个?(分出来2个还剩3个)10个和3个合起来是多少?(13)因此,“8+5”等于13。在计算中体验双手在计算中的重要性,心中用手把5分成2和3。又比如:在计算“13-6”时,先将13分成10和3,提问:10减去6是多少?(4)刚才还剩下几?(3)把两个剩下的合在一起是多少?(4和3合起来是7)因此,“13-6”等于7。在加减法的训练中,我们要时刻回想用手是怎么算的,这样在口算时才能更好地用心中的“手”进行口算。在练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凑十”法和“破十”法试题的训练,这样在口算时可以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使计算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训练,牢掌握,在生活中应让学生多训练,更灵活,时刻以提高计算能力为目的,使学生明白“一双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白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解决的道理。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3

开学前两周,一年级所有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都在马不停蹄地奔忙着。从第三周开始,一个多月以来,我陆陆续续听了朱老师7堂课。每一堂课都是准备精心的教学大餐,让我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也激发我产生了许多感触和思考。走进他人的课堂,尤其是更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我会从情绪上感到平和与宁静,像回到了学生时代,专注聆听老师的课。可以理性地思考分析,也可以激动地对自己的课展望回想。我在听评课中徜徉,思索着,品味着,兴致勃勃。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基本理念,在朱老师的课堂上,体现得非常充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文素养都能得到培养。在最初的拼音教学里,我紧盯着教学目标中的“认清形,读准音,正确书写,能拼读音节”,单调地重复着拼音读写的教学环节,也感到学生的兴味不足,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语文教学参考》中建议的,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动一动,创造创造,常常忽略掉。有时因为课堂纪律不好,花费了大量时间来维持纪律,因而教学时间不够,只是一笔带过地走走过场,并没有用心地实 1 施这些环节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朱老师的语文课上。课堂秩序良好,教学环节紧凑,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素养都得到了培养。小耳朵竖起来,仔细聆听其他同学的答案,补充纠正或评价。看图说话,按一定顺序,用一两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画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在锻炼中能够非常明确,小眼睛要仔细观察,每句话之间要衔接流畅。自编顺口溜,敢于在给了学生1、2节课的支撑示范以后,放手让他们自己思考创造,学生也真的能还你以惊喜,思考迅速,答案丰富,争先恐后,小手直举。学了《月儿弯弯》,还有哪些东西是弯弯的?弯弯的香蕉、小船、耳朵,小桥,换一换课文诗歌中的词汇——孩子们已经能写美丽的诗歌了!各种形式,变着花样的读。格式规范,有详有略的写。听、说、读、写、想,样样都不落。学生的语言积累绝非一日而成,它来自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濡染,关注,和有意识的积累。

二、用千变万化的形式吸引低年段学生。

从高中转到小学,教学对象的转变,曾一度让我恍惚错愕。一年级6岁多的娃娃兵们,和花季雨季的小大人儿们,真的像来自两个世界。我的一切教学经验似乎清零了,教学方式要即刻转变,教学内容虽然浅显,教学方法却必须花样纷呈。低年段孩子天性好动,每天有着旺盛的精力。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2 对于单调刻板的东西毫无兴趣,课堂教学如果缺乏吸引力,他们可以亢奋激动地说话嬉闹,或者涂涂画画完全自沉于一个世界。你一直在告诉自己,平和、耐心、包容,活泼,交流……却仍然每天忍不住地咆哮,嘶吼,拉长脸气得血压狂飙。对待孩子,一味的鼓励赞美,或者批评惩处,都没有用。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你能吸引住他们,小眼睛自然目不转睛闪亮亮。

在朱老师的语文课上,他会利不同的教学道具,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着教学形式,让孩子们目不暇接,意想不到,期待不断,跟着朱老师的节奏,一个都不掉队的再语文王国里自由驰骋。仅仅是一个奖励磁铁花,朱老师就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运用。有时她用来给小

1、小

2、小

3、小4这4个小班奖励,课堂表现优秀得一枚小花,有任何一位同学开小差则扣掉一枚珍贵的小花。这比武断的压制有效多了,而且润物细无声,不需要任何咆哮。有时朱老师在黑板上画上登顶阶梯,山顶插一面小红旗,每个小班在山下排好队,每完成一个环节,就登上一个阶梯。什么菜肴吃多了都会麻木,换一换做法,又新鲜了!

朱老师对课堂小游戏的运用,也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识字第四课《操场上》,学习带提手旁和足字旁的运动词语,朱老师会用贴合孩子们心理的话问:“做了这么久,你们想不想活 3 动活动手脚呀?”孩子们当然积极踊跃,于是,一边抢读词语,一边做动作,只是加入了一个做动作的小游戏,孩子们激动不已,非常有劲地反复读着要记住的词语。她还会让孩子们小组讨论,把黑板上打乱顺序的生字分分类,孩子们小脑瓜动起来,合作探究,自己能领悟出不同偏旁的意思。这可比生硬的讲解,告诉,有趣高效多了!“你演我猜”“小老师上讲台”“教教朱老师”,每天都有新活动!到了复习板块,朱老师又会设计闯关大比拼的小游戏,难关层层升级,唯有勇者胜,孩子们斗志昂扬,争相夺取小红旗。

三、以童趣童语走进儿童的心灵。

只有教师心中燃着一盏不灭的灯火,才能有光辉照进孩子纯真的心灵。你若灯灭,心门自关。教育家说,孩子的叽叽喳喳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我也的确在教小学一年级以前,由衷地热爱孩子通红的脸蛋,灿烂的笑脸,清脆的童音。他们是纯洁的天使,他们是活泼的精灵。然而,我在一开始走入娃娃群内部,需要管理一个班级,教授低年级语文课程,与娃娃们长时间相处后。面对误以为无限多的问题,各种告状,打断课堂,自由散漫不可控时。确实有过一阵心毛气躁,觉得一群娃娃,简直就是一群小魔鬼,烦扰着我,折磨着我。好动,闹腾,听不懂要求,学不会最简单的收发本子,不长记性刚强调马上忘……抱怨之词,如许蔓延。我懂得道理,却难以调整好情绪,以善意温和的眼神去凝 4 视他们,以善解平和的态度去聆听他们,与他们对话,和他们交流,走进孩子的心灵。

所以我走进朱老师的课堂,来到一方静土,去感受这种需要岁月历练的平和与恬淡,去品味这种需要底气和厚度去承载的丰富。从拼音家庭,来到汉字王国。朱老师的课堂语言总是充满童趣,活泼生动。“声母爸爸和韵母妈妈组成幸福地音节家庭,只有妈妈才可以生孩子,所以韵母才能戴声调帽子。”“鼻音n读的时候有没有皱着你们的鼻子呀?”“拼音宝宝们会悄悄告诉朱老师哪个小班读得最棒!”“生字宝宝们脱离了词语家庭,你们还认识他们吗?挥挥小手,跟他们打打招呼吧!”只有以孩子的话语来诉说,孩子们也才能全神贯注地来倾听。比喻、拟人的手法,亲切温暖适度的语气词,抑扬顿挫又轻声细语的语调节奏,在孩子们听来,朱老师不就像一位少儿节目主持人嘛,谁不爱看少儿节目,谁不想看动画片,谁不乐意去儿童乐园玩耍呀!

我无法一一列举那些用心编排的课堂设计,只能以一斑而窥全豹,多听,多看,多思考!没有永不结束的课堂,没有永远跟班的学生,只有在点拨下,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思想者,践行者。共勉!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4

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学生基本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方面,首先汉语拼音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一年级上学期是意义识字的关键期,不仅要求对课文内容熟悉,同时加强了课外阅读。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并通过一段时间后又对多篇课文进行阅读训练,使学生逐渐认识汉字,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强化刺激,达到识字的目的。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学生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语文水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读书的训练上我采用了当天阅读最认真的小朋友就可以当隔天的小老师进行带读的办法,或者是小组读、合作读、擂台读等多种形式的手段来提高孩子们对课文进行多次阅读的兴趣。课前我要求每天学生需预习课文,在学习课文的开始阶段,教师不需要过早给学生加以引导提示,让学生先行感知课文,那么这第一次的感受能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错误,经过之后的共同讨论、共同订正、理解课文,都能够解决。先学后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课文的感知和学习。课后要求不定时复习,巩固原有知识,承上启下帮助新知识的掌握。关注差异,并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解决辅导上的难题,也同时认清自己教学上各个方面的不足。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孩子们愿意读了,课文中的、课外的故事也愿意读了,不仅增加了他们识字量,而且认识的词语也越来越多。组词训练不再是单调的了,总听到“我还有”“我还会别的”这样的话,课堂生动多了,有更多学生愿意展示自己。

要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了,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次在作业中我发现有孩子已经在写日记了,由开始的一两句变成了一版、两版,于是我适时的对这个孩子进行表扬,并要她自己读出来,之后谁写了日记都进行点名表扬,鼓励。慢慢地写日记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写的越来越好。

——和林二小李彩先

不足和需要反思的地方:

1、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活动时间过多,有时候一节课的内容没有完成。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篇15

多年以来, 语文一直在政治的高压下背负着沉重的枷锁, 而丧失了作为语文课程本身应有的独立性, “戴着镣铐跳舞”就是极形象而又生动的说明。近几年来, 语文教改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我们也欣喜的发觉语文课程的编排发生了深入的变化:新课程渗透了许多人文的色彩, 一些优美的文章选入课文, 少了很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文章, 这, 无疑是教育的进步!但笔者同时也发觉, 对于语文课程文本的解读并未因此上升到一个高度, 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停滞不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参上对于文本的解读并不是很理想, 总是牵扯了过多的政治色彩与背景, 语文依附于政治的时代似乎尚未过去。文本解读的核心是教师本人的解读, 教师本人的解读主要来源于教学参考书。而教学参考书不是多元的、开放的、超越性的, 而是单一的、封闭的、非超越性的。这势必会影响教师正确合理地引导学生, 使语文课进入“走火入魔”的怪圈。下面结合我自身解读文本作一具体说明。

苏教版八年级下选编了郭沫若先生的《石榴》, 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石榴的形态, 可谓栩栩如生, 穷形尽相。其语言之优美精炼令读者叹惋。但教参上对于文章主题的分析, 我却不敢苟同。故写此文, 对文章疑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感情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通过层层分析理解文章内容, 从而把握文章主题是教学的重要一环。主题分析准确、理解透彻, 那么教学的最重要目标就已经完成;若是牵强附会、歪曲作者的本意则会使学生陷入迷茫的境地, 因而教者必须有较高的观察力和领悟力去领会文章主旨, 而后方能胸有成竹引导学生去理解把握文章中心。

教《石榴》之前, 教者细细的看了教参, 看完之后却十分迷惑。掩卷沉思, 教参中对文章主题的分析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文章描绘了石榴的外在特点和内在品格, 弘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 表达了正义必胜的信念, 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 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我不知道编者怎么能从小小的石榴中看出郭沫若先生在弘扬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 表达正义必胜的信念的, 又是如何讴歌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的。

诚然, 也许有人要说, “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本文写于1942年抗战时期, 应该弘扬这样的一种气节和精神。我不否认特定的时代会产生特定的作品, 就如文革时浩然头顶《艳阳天》, 走在《金光大道》上一样, 但是否每篇作品都要划上时代的烙印呢照此类推, 现在是和平年代, 那么所有作品的题材就都要反映和平吗文学只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一个载体, 不能将文学中的东西和生活一一对应。如果一定要生搬硬套的话, 那只是歪曲历史和本意, 而给后人留下笑柄。

细读课文, 不难发现这篇状物抒情散文通过描绘石榴的外部形态美和内在精神美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觉得主旨分析到这里足矣, 这样去分析理解对于学生而言难度应该不大。如果硬要扯上“表达正义必胜的信念”, 我觉得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而学生定然也是稀里糊涂的无法理解。只是照本宣科, 生搬硬套那实在是做老师的悲哀。我觉得有时候“知人论世”是必要的, 因为这有助于了解写作背景, 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但切不可过分的去生搬硬套, 一定要把作品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 竭力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可能作者只是为了抒发一种感情, 而未想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目的呢通读全文, 我所感受到的仍然是作者对石榴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 而和所谓表达“正义必胜”等相去甚远。

类似于这样的在分析文章思想内容时渗透过多政治色彩的例子还有许多, 如教参上对于孔一己这一人物形象, 几十年都没有改变, 总是说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是个可怜可悲的“多余人”;还有《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的评价永远是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的走狗形象。这样的文章分析还有许多, 我不一一而足。

教育需要创新, 需要灌注新鲜的血液, 而我们课程改革终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想编写教参者是否也应让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节拍, 能从多角度去看问题, 去解读文本, 因为教参毕竟是权威的, 它的影响力是极为巨大而深远的。

孟子说的好“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教者更不能完全迷信教参, 而要在细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参的内容加以选择, 通过自己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文章。

以上是我对语文课程解读的一点反思,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强烈地呼吁让语文恢复其应有的地位, 让它拥有一双轻灵的翅膀, 在语文天地中自由的翱翔;而不是在语文中渗透过多的政治色彩, 这样语文还只是政治的一个工具。时代发展至今, 难道还要继续重蹈文革时的覆辙吗我们语文教参的编写者应该让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 而不能一直停留在原有的立场上, 一直抓住政治不放。作为一个中国人, 我们都应该学好我们的国语, 要让语文中渗透进传统文化的精髓, 让语文带给学生愉悦轻松的感受, 开启人们的心灵, 而不是让语文僵化人们的思想, 让人觉得压抑枯燥。

还语文应有的地位, 让它插上轻灵的翅膀飞翔!

八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篇16

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难点

我认为这是教学中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如果无法很好的把握重难点,则会对重点知识的讲授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也无法分清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零散知识上,而忽视了重之之重。教师为了更好的把握重难点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仔细研究教学参考,并且做好教学反思,从同学们的错误中反馈自己的失误,不断地摸索和探索。

二、其次语法讲解一定要清楚,透彻

在讲解重点语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例子,并且要学生造句子,不能光停留在枯燥,抽象的讲解过程中。

三、应加强学生的对话强度,鼓励不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开口

有些学生是对自己不自信,是因为曾经对话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却被老师尖刻的言语刺伤,所以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应微笑着让他坐下,然后再纠正错误。有些同学的对话可能会脱离现实生活,但只要开口说英语就要鼓励。

四、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整个课堂是学生在开口说而不是老师在干巴巴的讲授,尤其是教材的最后一部分,阅读部分。要使同学们在默读的前提下做课本上要求的练习题,也可以确定几个话题,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锻炼他们用英文思考的能力,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文3a部分教材给出了一篇文章然后学生进行阅读,并且每篇文章后面都有若干个问题,在这一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在默读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应试能力。

五、八年级英语教学单词仍然是基础

我个人认为应该打好学生的单词基础,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记它们的同义词及反义词,并且让同学们自己造句子。

六、培养学生们的课文背诵能力

严格要求学生要背诵下来课文,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

七、当堂巩固,注重反馈

教学时要处处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评价的得失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尺度,所以,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活动后,进行归纳分析,以鼓励表扬为主,满腔热情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当堂巩固,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易出错的地方,如人称变化,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某些习惯表达的异同进行归纳分析,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得。

八、注意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能力。因此,我重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⑴早读课,坚持听新教材的课文录音,加强听力训练,让学生模仿地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

⑵指导学生订出学习英语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每天坚持搞好课前预习,发动家长帮助督促实施。

⑶扩大学生课外英语的摄入量.建议学生收看<<希望英语>>等节目,并鼓励他们多读一些英语小故事,尝试去读一些英文原著。

⑷强调作业的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作业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的运用过程,一定要养成自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⑸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初步运用英语思维和理解。

⑹从音、形、义几方面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打好语音基础。

⑺用联想对比,归纳演绎等记单词和语法知识。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17

从本单元开始,文章明显段落增多,篇幅增长,增加了孩子朗读的难度。上课感觉孩子读通顺文章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样的课文检查朗读,学生的差异性就更加明显了。往往拼音掌握得好的学生,即使在初读时也能较流利地读下来;而拼音基础较弱、识字本身就存在问题的学生读课文的话就变得坑坑洼洼,十分吃力了。

为了解决朗读的问题,费了不少脑筋。先让孩子自己去读,读顺,把生字都圈出来,读熟。再请孩子个别站起来读,一是检查自读情况,又为基础较差的孩子提供范读。接着再让孩子去自读,在原来初读的基础上提高要求。这样反复地读,发现基础较差的孩子读起来还是有困难。再反思是不是我教得太急躁了,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舍不得花掉整节课的时间让孩子去读。放慢脚步,放手让学生在读中“磨”,或许效果会更好些。

上一篇:物业管理经理工作职责和任职要求下一篇:难忘蝴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