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案例分析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赔偿案例分析(精选8篇)

国家赔偿案例分析 篇1

上周五(4月24日),坐在轮椅上的刘规划在离乡10年后踏上了回河南老家的列车。临行前,这名37岁的男子忍不住哭了,他向新疆赛德巨臣律师事务所律师梁征念叨着:“我一个服刑人员能打赢官司,这让我坚信法律是公正的。”

服刑期间被砸瘫痪

10年前,刘规划独自离开河南老家来到乌鲁木齐市以拾废品为生,并以此养活在老家的妻子以及一对年幼的儿女。

2003年底,刘规划偷了一家工地的配件,打算卖废铁挣钱,被民警抓获,后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2005年1月17日,刘规划在自治区某监狱服刑期间,他的上铺意外坍塌,睡在下铺的他被砸瘫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经鉴定属于一级伤残。

2007年12月11日,经减刑后,刘规划出狱,由于查不到刘规划妻子的下落,而且其远在河南的父母已年迈,监狱将刘规划安置在乌鲁木齐市养老福利院。费尽周折拿到补偿

在乌鲁木齐市养老福利院,刘规划天天牵挂着远在河南的家人,他希望监狱能给他支付一些补偿,他好回老家与家人团聚。

为刘规划提供法律援助的梁征律师说,当他们得知刘规划的遭遇后,决定免费帮他打官司。之后,梁律师多次与该监狱协商补偿问题,但始终无进展,他们便将该监狱诉至法院。

新市区人民法院政工科工作人员介绍说,刘规划曾在2008年4月以人身损害为由向新市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该监狱赔偿他50多万元,但刘规划在刑罚执行过程中遭受人身损害,与监狱并非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2009年6月18日,刘规划再次向新市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但行政赔偿必须由行政单位先做出确认,刘规划撤了诉,向监狱递交确认赔偿的申请书。监狱认为其无违法事实,不予赔偿。刘规划不服,向监狱管理部门申请复议未果。于是,刘规划于今年3月19日又向新市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承办这起案件的法官介绍说,她先与监狱管理部门取得联系,说明造成刘规划一级伤残的原因在于监狱,监狱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之后,通过调解,刘规划和监狱之间达成了补偿协议,由监狱补偿刘规划30万元。上周四,刘规划拿到了补偿款。

国家赔偿案例分析 篇2

1、国家审计是一种制度安排

杨时展(1983)认为,受托经济责任是审计产生的原因,并使审计随着其发展而发展。刘家义(2012)在《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中指出国家审计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安排。段兴民(2009)尹平(2012)也认为国家审计是一种制度安排,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1张文祥、马绪忠等人(2006)认为,国家审计能够在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乔新生(2008)杨肃昌(2012)认为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国家审计工作应该以政治发展为基础确立工作重心,随着国家体制的建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蔡春、蔡利等(2012)认为要构建全新的受托经济责任报告体系,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推动责任政府的建立。

2、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论述

廖义刚、陈汉文(2012)认为国家治理是指国家通过配置和运作公共权力,执行一定的政治理念,始终围绕着特定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调控、引导和支配,保持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善治状态和过程。2尹平(2001)认为国家审计所反映的本质是代表公共资财所有者和社会根本利益的独立的经济监督,审计工作与国家审计的基本定位相同都是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谢志华(2009)、张庆龙、陶玉侠(2013)也对国家审计维护经济安全,国家审计角色定位方面进行了论述。2013年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发布的《北京宣言》中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明确提出,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是促进国家良治。

3、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

李金华(2005)认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关键在于明确责任进而落实责任。蔡春、李江涛等(2009)认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3肖振东(2011.)从政治视角讨论了国家审计和经济安全的关系问题。乔新生(2010)认为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强化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许莉(2010)、王素梅、陈艳娇、李兆东(2009)等对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及其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

二、国家治理、国家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架构

1、国家治理理论

洛克(1964)基于自愿平等的社会契约建立了国家理论模型。他主张区分政治事务与经济事务,公民社会拥有对国家的革命权,人们通过平等自愿的社会契约将自身的部分权利转交给政府,国家有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立法权至高无上,司法权隶属于执行权即行政权。孟德斯鸠继承了洛克的分权理论,他的代表思想是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宪政原则,他将国家权力赋予不同的机关,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论证阐述。巴泽尔在《国家理论》中表示委托人控制了保护组织的政权才是法治政权,国家权力只有真正地得到控制、不被滥用、不触碰损害人们的利益,法治国家才可能真正形成。近代国家治理学说在西方先后出现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观点,恩格斯指出:“国家治理是和大众分离的权力”。4中国传统理念中对国家治理也有相应的阐述,《吕氏春秋》有言“治国无法则乱”,喻义国家治理的长期稳定需要通过有效的法律规章来维护,“国治而后天下平”则更直接地说明成功的国家治理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2、受托经济责任论

美国审计责任署(GAO)认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指政府和机构向公众说明他们全部受托管理活动和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的义务。原则上,公民是委托人,掌握行政权力的政府则是受托责任人。同时,公民对政府进行监督,包括监督政府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包括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的履行情况。国家就是基于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而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架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保持对政府的长效监督,政府每年的预算决算必须经过人大审议,政府年度报告也必须得到人大的通过,政府领导人员需要向人大述职,进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治理体制。

3、国家治理、经济安全与国家审计的理论架构

国家审计通过监督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的活动,监督政府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包括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的履行,从而促进社会委托受托关系有序有效运行,促进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是实现国家良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国家审计的职能是“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国家审计可以“预防、揭示、抵御、修补”职务经济犯罪等作用,增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力”,使经济运行处于安全有效的状态。通过审计的评价与鉴证职能,可以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关注影响宏观调控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保障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国家治理、经济安全与国家审计的理论架构如图1。

图1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职能及作用

三、基于案例的国家治理及经济安全的效用分析

京沪高速铁路2008年4月正式开工,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总投资2209亿元,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为铁道部所属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公司)。为了确保建设资金的正确高效使用、铁路建设项目管理规范,保障高速铁路顺利建成,审计署进行了三年的追踪审计,并在2011、2012年向社会公布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公告。

1、京沪高铁跟踪审计的积极效用

(1)采用跟踪审计,提升审计理念。高铁工程建设涉及资金量大、范围宽、管理环节多,存在项目审批、工程预算、工程招标、设备选购、工程款结算等多个环节,若缺乏独立的强有力的监管机制,易发生腐败及工程质量问题。跟踪审计变事后审计为全过程跟踪,是国家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的一个重大变化。其克服了竣工结算审计的“滞后性”等缺陷,并通过事中控制使得审计人员及公众更好地参与到监督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妥善处置和避免损失,从而比竣工结算审计更能起到遏制、预防腐败作用,保障政策的有效落实,加强国家治理的力度及透明度。

(2)监督查处问题,维护经济安全。审计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有碍国有资产安全的问题包括个别分项目投资控制不严、少数分项目承发包不够规范。根据2011、2012年京沪高铁审计公告,可以看出两次审计发现大量违法、违规等问题(详见表1)。

另外,由于我国《招标投标法》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渠道,部分招投标及采购环节是交给社会中介机构代理的,中介环节的腐败屡见不鲜,在对高铁建设的跟踪审计中也发现类似问题。国有企业从铁道部拿项目不需介绍费,然而审计到一家国有施工企业时却发现,将一笔款项汇给了一个第三方———个体老板,调查发现该个体老板收的是项目介绍费即中介费。审计署进行了追究,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

表1 2011、2012年京沪高铁跟踪审计揭露问题汇总

注:基于审计署2011、2012年京沪高速铁路审计结果公告编制。

(3)监督服务并重,关注管理评价。京沪高铁跟踪审计关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绩效、漏洞和问题(详见表2),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如审计提出在工程各阶段强化监管的建议:一是增强预算审查、物资管理;二是监督资金使用过程,保证每一项开支都有固定合法的发票;三加强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相互监督的关系,防止建设单位监守自盗。从而从管理方面达到帮促功效,不仅保障了铁路工程建设安全,更是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

(4)促进整章建制,参与国家治理。京沪高速铁路跟踪审计发现基本建设程序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客观上存在一些漏洞,让一些建设单位产生不规范的行为。对此,国家审计积极在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提出完善措施与建议。铁道部积极整章建制,完善整改措施(详见表3)。

表2 审计发现的管理问题及绩效列表

注:基于审计署2011、2012年京沪高速铁路审计结果公告编制。

表3 铁道部采纳审计意见的完善措施汇总表

跟踪审计注重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控制与防范,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揭示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纠偏修复、发挥审计的预防预警作用。铁道部、沿线地方政府、京沪公司以及各参建单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完善国家制度设计与政策制订,实现国家良治。

2、京沪高铁跟踪审计的不足之处

(1)预防预警性问题揭示尚显不足。在京沪高铁两次跟踪审计中,尽管三年中发现的问题基本整改到位,跟踪审计揭示的问题大多属于合法合规层面,两次审计结果公告共提出11项问题,均为违规、管理薄弱等微观问题。

(2)未能从制度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2011年审计结果报告“违规查处”项涉及金额55亿元,管理薄弱项导致损失0.56亿元;2012年结果报告“违规查处”项16亿元,“经营管理薄弱”项涉及金额4.13亿元。我们可以看出两次跟踪审计结果都存在招投标工作不合规、建设资金挪用问题,属于屡犯错误,未能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层面、制度层面提出前瞻性、建设性意见。

(3)审计与其他治理要素整合不够。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如招投标问题,未能与国家治理大系统中的其他监督要素相结合,未能从系统的协调配合的角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综上可见,国家审计在工程项目中发挥了审计监督、免疫系统的作用,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通过审计监督,揭露和查处弄虚作假、重大违法违规问题,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维护了国有资产安全。在国家治理方面,督促正确履行受托职责和正确运用经济权力,对预防舞弊、提高投资效率、加强廉政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与国家治理及维护经济安全的目标相比,在预防预警宏观制度层等方面还有差距。

2、建议

从审计的功能出发,建议在以后的审计实践中,一是要从经济效益方面、环境方面、民生方面等多个角度进行审计与评估,确保审计评估的结果与政府投资的实际绩效相关,使审计工作能够保证政府投资惠及民生,化解可能带来的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二是要强化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揭示风险、预防预警功效,加强制度建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三是要创新审计方法,不断探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形势需要的事中控制、跟踪审计的新模式。

摘要: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国家审计的内涵很丰富,任务很艰巨,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成效在经济监督方面有突出的体现。本文基于京沪高速铁路跟踪审计案例,从国家治理角度研究国家审计理论,为国家审计实践提供参考。

国家赔偿案例分析 篇3

关键词: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现状;国家赔偿

一、我国法律关于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一般规定

无论是1994年的《国家赔偿法》,还是经过2010和2012年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都未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纳入到国家赔偿的范围。实务界在解决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时适用的仅是《民法通则》的一般规定,以及一些行政管理部门的单行法律中的特殊规定。下面将对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1994年的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本条所规定的国家赔偿的适用范围是违法行使职权,但对于公有公共设施致害是否属于行政主体行使的行政行为,学者们存在着争议。行政行为不仅包括行政职权的行使,也包括行政职权的履行,不仅包括行政权力的积极运用,也包括行政权力的消极放弃,即行政不作为行为。①有学者认为,公有公共设施致害是由于行政机关或其授权的组织在设置或管理公共设施时没有积极履行职责或消极履行职责,是行政不作为行为,应属于广义上的违法履行职权,属于国家赔偿法的调整范围。但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国家赔偿法》草案中作了如下说明:“桥梁、道路等公共营造物,因设置管理欠缺发生的赔偿问题不属于违法行使职权的问题,不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受害人可以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向负责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请求赔偿。”②由此可见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赔偿范围并不包括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赔偿问题。

若如《草案说明》中所阐述的,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依据的是《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那么主要是《民法通则》的121条和126条。其中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部门法对国家赔偿问题最早的一般性规定。《民法通则》第126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但是本文认为,公有公共设施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126条中的建筑物,也包括非建筑物(如桥梁、公路等),对于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适用《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显然不能解决此类的全部案件。因此对于此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作了以下补充:“下列情形,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一)道路、桥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构筑物因维护、管理瑕疵致人损害的;(二)堆放物品滚落、滑落或者堆放物倒塌致人损害的;(三)树木倾倒、折断或者果实坠落致人损害的。前款第(一)项情形,因设计、施工缺陷造成损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与设计、施工者承担连带责任。”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适用《民法通则》的范围,但是无论怎样的进行扩大解释,都始终不能解决无法全部涵盖公有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的全部情形。

二、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定位于民事赔偿的局限性

虽然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按照民事相关法律规范进行调整,受害人可能得到更加全面的赔偿,在强制执行上也更有制度保障。但是公有公共设施致害民事赔偿既不符合公私法的划分逻辑,也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1.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进行民事赔偿会使国家对公有公共设施的管理由公法向私法逃逸,不符合严格的公法、私法的逻辑划分

民事赔偿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属于私法调整的范畴。但公有公共设施中的设置者、管理者与利用者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是属于公法范畴。在传统的公私法二元制国家中,一般以公法约束行政法律关系,包括公有公共设施的设置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法律关系。而让属于私法体系的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带有公法性质的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问题,也有可能对私法体系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可能在普通的侵权赔偿体系中创造特殊的赔偿规则,造成逻辑的不统一和判决结果的不一致性。另一方面,在司法实践中,以普通的侵权赔偿法审理公有公共设施赔偿案件会使审理者受私法规范思维的影响,忽略公有公共设施案件的性质,也不利于保护受害人权益。

2.不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民法通则》126条规定适用范围仅仅是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而公有公共设施的范围既包括桥梁、办公楼等不动产,也包括汽车、航空器等动产。因此此条并不能全部涵盖的公有公共设施的范围,那么受害人在遇到此条范围以外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情形下,无法得到国家赔偿。

其次,在归责原则上,《民法通则》126条并不是严格的归责原则,适用的是过错推定原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公有公共设施的设置者和管理者证明自己没有过错作为法定的免责事由。公有公共设施的设置者和管理者是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或法律授权的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一旦其能够证明自己具有免责事由,受害人将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进而增加受害人的举证责任。就归责原则而言,一般认为,为了有效保障受害人实现国家赔偿,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宜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③如果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进行国家赔偿将会更加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三、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国家赔偿的现实可行性

既为了符合公私法二元结构体系,又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到国家赔偿的范围。

1.制约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纳入到国家赔偿的经济因素得到改善,使得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重新纳入到国家赔偿具有了新的意义

nlc202309041523

1994年《国家赔偿法》制定之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才开始起步,几乎所有关乎公众服务的公共设施都是归国家所有,如工矿企业、邮局、水电站等。如果将此类的公共设施致害赔偿全部纳入到国家赔偿的范围,那么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经济的飞跃式发展,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财政负担能力的提高,已经具备了将公有公共设施纳入到国家赔偿的经济基础。另外,公共服务的扩大和给付行政的增加,公民自我权利保护意识的提高,这些都为扩大国家赔偿法的范围和将公有公共设施纳入到国家赔偿的范围提供了必要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行政法的不断完善和立法技术的成熟,可以通过建立行政追偿等制度来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以后,可以向其有证据证明造成公有公共设施瑕疵的人进行追偿,既包括设计人、承揽人、第三人,也包括公共设施管理机关的公务员。如日本的《国家赔偿法》第1条第2款规定:“公务员在行使公权力时,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他人损害的,国家和公共团体对该公务员有求偿权”。

2.世界多数的国家和地区均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到国家赔偿的范围,这为我国将公共设施纳入到国家赔偿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日本在20世纪初发生的德岛游动圆木事件中即以判例形式确立了国家对公共营造物的设置、管理瑕疵承担赔偿责任。④日本的《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项规定:“因道路、河川、或其他公共营造物之设置或管理有瑕疵,致他人受损害时,国家或公共团体对此应负赔偿责任。”法国作为行政法母国,把国家行为分为权利行为、管理行为及统治行为,对于管理行为中由于执行公务、公共财产管理、国立学校、医院、公路造成的危险责任,判例法承认由国家赔偿。⑤

另外,在英美法系国家,英国最早的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判例是上议院1866年审理的默西码头和海港管理局诉吉布斯一案,一审原告认为海港职员疏忽未清理码头入口处的泥堆,使原告商船受损,要求赔偿。上议院判决认为,应当要求公共机构在行使权力时遵守合理注意的义务。⑥美国的《联邦侵权赔偿法》在对桥梁、高速公路等公有公共设施致害也将其纳入了国家赔偿的相关规定。

四、小结

因此,需要修改《国家赔偿法》,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纳入到其中,但是同时又要对国家赔偿的规则原则和赔偿的标准以及赔偿的实现等问题上,需要提前考虑并进行完善,这样才不会导致公有公共设施国家赔偿制度水土不服。

注释:

①周佑勇:《行政法原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

②胡康生于1993年10月22日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草案)〉的说明》。

③高家伟:《国家赔偿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3页。

④林准,马原:《外国国家赔偿法制度》,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40页。

⑤马怀德:《国家赔偿法的理论与实务》,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

⑥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页。

作者简介:

方玮,(1991~),男,汉,安徽安庆人,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2014级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法学硕士,学生。

七级工伤赔偿案例分析 篇4

8月,杨某入职西安市某某制造厂工作,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该单位未依法与杨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依法办理社会保险。205月19日下午,当杨某在单位操作车间工作时,右手拇指直接被切割机切断,其他手指也不同程度的受到损伤,事故发生后,单位及时将杨某送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救治,后经医院诊断为:1、右手拇指离断伤;2、右手食指、中指、环指、小指切割伤,住院治疗期间单位支付了全部的医疗费用,但等到杨某出院后该单位却拒绝再支付任何费用,也拒绝申报工伤。

杨某无奈之下找到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王科律师,王科律师在详细了解案情后,随即作为张某的代理律师,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提起工伤认定的申请,年12月1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依法认定杨某受到的事故伤害为七级工伤。

2月27日,杨某经西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法评定伤残等级为柒级,属于因工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经确认停工留薪期为6个月。

工伤十级赔偿案例分析 篇5

周某某系贵州省黄平县人,在苏州吴中区甪直镇台资企业上班,11月22日在组模时模具掉下来砸到左手,手指骨折,工伤鉴定十级。周某某受伤时所在单位未为其缴纳社保。因此,所在单位拒绝为其申报工伤。周某某向单位提出5万元赔偿,公司拒绝。于是,周某某委托苏州周仲生律师办理其工伤赔偿事宜。周律师分析:周某某系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原因受伤,是典型的工伤。于是,周仲生律师受理该案。

周律师首先向苏州市吴中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定劳动关系,此过程中公司提供了劳动合同。然后经过劳动部门的认定为工伤,鉴定其伤残等级为十级。周律师先是和公司协商未果,于是向苏州市吴中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该案于2月21日开庭,开庭时双方达成和解:公司于203月10日前一次性支付周某某工伤赔偿款八万元。年3月8日,公司支付了周某某工伤赔偿金八万元。

两会国家职能分析 篇6

两会提案最新消息:王滨: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充分释放老龄人口红利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任务紧迫。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事业,老龄人口在消费、就业、投资等方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老龄人口红利有待充分释放。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意见》要求。建议:

一、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立法。

二、放宽行业准入,引进民资、外资等社会力量。

三、整合养老服务资源,促进医养结合。

四、扩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农村保障覆盖率。

五、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释放老龄人口红利。

从两会提案最新消息,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充分释放老龄人口红利可以看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财政通过资金的分配,引导人力物力的合理流向,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养老服务系统是指既包括家庭提供基本生活设施和生活环境,也包括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和条件,更加包括政府、社会提供的有关服务的形式、制度、政策、机构等各种条件;一般不包括物资和经济供养内容。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群体,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的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督制度。

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担,最终达到资源结构合理化的目的,使社会资源达到最有效的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口红利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人口红利指劳动力人口非常多,从而能够提供廉价劳动力,经济中存在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

第二种人口红利是指进入老龄化后,人们特别是高龄劳动者预期将来会变老,会有更强的储蓄动机,从而会形成额外的积累。

第二种人口红利在第一种人口红利即将结束的时候就开始积累,而且第二种人口红利是可以无限延续的。

对于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充分释放老龄人口红利不仅可以看出财政的资源合理配置的职能,还体现了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充分释放老龄人口红利,减少高龄劳动者的储蓄动机,减少额外的积累,从而避免由于长期的人口红利,可能形成偏离资源禀赋的经济增长。达到稳定经济并使经济能持续、适度的发展。

国家创新系统的仿真分析 篇7

近年来, 对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特性和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但大多数的研究焦点都集中在探讨国家创新系统内, 研究不同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要素如何促使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然而, 在国家创新系统内, 除了各种不同的要素、组织机构以及关键因素外, 更重要的是创新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包括:正向反馈作用、负向反馈作用、增强作用及抑制作用, 等等, 虽然这些要素之间的联动作用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但是在相关的研究中, 大多数学者仍仅限于对国家创新系统作理论性的描述, 很少通过创新系统的模型分析以了解在系统内各因素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过程。

Anderson和Arthur指出, 在经济结构中, 由于各种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正向反馈作用, 使得各要素 (如科技发展、产品、市场和产业发展) 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 有着共同演化的现象。而Levinthal和Myatt、Nelson也再一次说明经济体制内交互作用的存在, 提出如果通过科技、产业及政府机构彼此之间的交互影响作用, 可以使得新产品和新市场得到共同开发和成长。Nicolis和Prigogine认为, 复杂系统中包含着各种行为的可能性变化, 基本上它是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 只要初始的环境、结构或要素有一点改变, 在系统中随时都会出现分叉点, 使得最后结果出现多种可能性,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混沌现象, 而这也导致复杂系统结构的难以预测性。正如Rosenberg所说的, 国家创新系统不稳定的特质, 正与其是复杂系统有关。Janszen和Degenaars试图以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分析国家创新系统内各结构和要素间的动态调整过程, 并且利用荷兰国家创新系统在生物科技部门的创新过程为实例, 用以验证其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谷国锋和张秀英引入系统动力学探讨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

由于国家创新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 所以可以确定在创新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是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 因此, 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可以用复杂系统来描述。其边界模糊, 有多重反馈环, 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具有难以揣度的相互依赖关系;由于时滞作用, 使得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现象在时空上往往是分离的, 当系统内任何基本结构要素的本质发生改变时, 立即造成整个国家创新系统发生连带性的变化, 因此整个国家创新系统可以说是充满不稳定性而难以预测, 所以单凭直观认识、经验判断和人脑推理来分析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是很困难的, 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本研究为了解决创新系统内不稳定的问题, 尝试在Janszen和Degenaars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可以动态仿真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型, 利用模型仿真的方法来比较国家创新系统在不同环境或结构下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以便对国家创新系统内动态调整过程中各因素所起的作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 模型的建立和描述

为了研究国家创新系统中各因素的作用, 首先需要定义一个最简单的国家创新系统, 随后在这个系统中加入其他因素以考察其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动态影响。定义国家创新系统:假设国家任一产业只存在两家公司 (i与j公司) , 两家公司均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研究三大部门, 彼此的新产品在市场上互相竞争,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如图1) 。为了简化整体模型的设计, 本文假设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越高则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 所以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衡量各国创新系统内创新绩效的标准, 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取决于产品的相对价格高低、质量优劣以及上市时间的快慢, 这三大因素互相作用影响且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假设这两家企业均以占领整个市场为目标, 通过创新以获取在这三个关键因素中的领先优势来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要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动态分析, 还需要将国家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动关系用方程进行描述。根据前面所定义的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 两家公司内部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研究三部门均会互相影响, 亦即在三部门之间存在着反馈作用, 因此, 本研究假设公司内部的三大部门都具有学习功能。也就是说, 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研究水平都会随着时间逐渐成长而持续不断累积, 而这种累积与成长的形式, 以逻辑曲线 (Logistic Curve) 来描述最为合适:

式 (1) 中, K表示知识或技术水平, A为常数, L则是潜在知识或技术的极限值。

逻辑曲线是一S型曲线, 其特性为初期成长速度快, 成熟期成长速度减弱, 最后在末期则成长速度为零, S曲线收敛于极限值L, 这些是逻辑曲线所特有的性质。逻辑曲线最常用于描述科学技术和产品等的生命周期。除了知识技术K及其极限值L外, 常数项A在式 (1) 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例如:在发展的初期, 就是当知识技术水平还远小于其潜在极限值时, 常数项A会决定着知识技术成长的速度。也就是说, 在K<

下面将介绍本研究模型中的方程, 这些方程将用来描述三大关键要素 (市场研究、技术水平以及产质量) 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1) 市场占有率:

式 (2) 中Mi表示i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Mpi是i公司的市场渗透率, Mei是i公司的市场流失率, 对时间t求导表示其变动程度。式 (2) 表明, i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变动是由市场渗透率与市场流失率两者的变动相减后计算得来的。这是本研究模型的重要假设, 即从两个部分来探讨市场占有率的变动程度。在正常情况下, 当公司推出一件新产品, 使用此新产品的消费者会随着时间而增加 (但增加的速度因不同产品而不一定, 甚至可能为零) , 亦即d Mpi/dt≥0;而同一段时间内, 因为各种因素放弃使用该新产品的消费者也是随着时间增加, 即d Mei/dt≥0。因此, 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 需同时考虑两部分的变动。

(2) 市场渗透率:

式 (3) 中Mpi、Mpj分别是i、j公司的市场渗透率, Pi、Pj分别是i、j公司产品的价格, Qi、Qj分别是i、j公司产品的质量, M是两家公司潜在的市场总量, 以Pi+Pj来衡量。式 (3) 表明, i公司的市场渗透率除了根据逻辑曲线设定外, 还考虑到j公司市场渗透率、产品价格和产品质量三项因素对其的影响。在市场总量固定的前提下, 产业内两家公司互相竞争:j公司的市场渗透率Mpj越大, 会使得i公司市场渗透速度越来越慢, 因此两者成反向关系;而i公司的市场渗透率与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相对价格成反比、与相对质量成正比, 也就是说, 当i公司产品相对价格高于j公司时, 则i司市场渗透率会下降或是为零, 而质量的影响方向正好相反, 若i公司的相对质量较优良, 则i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会提高。

(3) 市场流失率:

式 (4) 表明i司的市场流失率与产品相对价格成正比、与相对质量成反比。式 (3) 、 (4) 都涉及到产品价格与质量, 但是影响的方向是相反的;还有一点不同的是 (4) 式是计算出价格、质量的差异程度, 并且没有考虑j公司的市场流失率。这是因为前提假设为市场的总量是有限的, 因此两公司的市场渗透必定会互相影响, 但是对于市场流失的部分则彼此并不会出现关联性, i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流失并不一定会造成j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扩大或是缩小。

(4) 技术水平:

式 (5) 中Ti表示i公司的技术水平, LTi表示i公司技术水平的极限值, ATi是技术开发强度 (以技术开发投入占企业总产出的比例来衡量) , MTi是技术开发的方法。式 (5) 是在式 (1) 的基础上把式 (1) 中的常数项A分为两项 (ATi及MTi) 而得到的。

(5) 产品质量:

式 (6) 中, Qi表示i公司产品的质量, LQi表示i公司产品质量的极限值, AQi是产品开发强度, MQi表示产品开发方法。式 (6) 中, i公司产品的质量的极限LQi受到i公司技术水平的影响, 当i公司技术越发达, 产品质量就有可能越高, 这二者的关系表示为LQi=25+Ti。与式 (5) 相同, 式 (6) 把式 (1) 的常数项A分为AQi与MQi两项来表示。不同的是, 对于产品开发方法MQi的设定方法, 当公司把新产品推向市场时, 消费者的反应与意见往往会反馈给公司, 使公司可以针对产品的缺点再进一步改正并提升质量, 因此本模型假设MQi与市场上消费者反馈给公司的信息是正向的线性关系, 即MQi=0.2+CKi/100。

(6) 消费者信息:

式 (7) 中CKi是市场上消费者反馈给i公司的信息, 简称消费者信息。Amri是i公司对市场上消费者反馈信息的研究或重视程度。式 (7) 表明, 消费者信息的变动与市场渗透率的变动成正向关系, 并加入了参数Amri, 用来表达出各公司对于消费者信息的重视程度可能不同, 以求更符合实际状况。

上面所介绍的函数, 描述了国家创新系统中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市场研究对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影响, 构成了国家创新系统仿真的基本模型。为了研究国家创新系统中各因素的作用, 还需增加一个对照组的国家创新系统, 两组国家创新系统内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 如图2所示。

前面已经完成了国家创新系统动态分析基本仿真模型的建立, 并且采用了实验设计的方法, 分为实验、对照两组进行比较。为了仿真创新因素与政策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 本研究将依次把代表各因素或政策的方程加入实验组内以便进行各种分析, 而其仿真分析的结果将在后面介绍, 下面先列出代表各类创新因素的方程。

(1) 科技基础建设:

式 (8) 中, Si是国家Ⅰ的基础研究水平, LSi是国家Ⅰ基础研究水平的极限值, ASi是国家Ⅰ基础研究强度, MSi是国家Ⅰ的基础研究方法。加入科技基础建设因素会改变式 (5) 中的参数, 包含i公司技术水准的极限值LTi, 设LTi=100+Si/4, 即LTi会随着创新系统内科技基础建设而成正向成长, 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了。

(2) 技术引进。当i公司有来自其它国家的技术供应时, 本研究仍维持与式 (5) 相同的设计, 唯一改变之处在于技术供应会带来i公司技术水平极限值LTi的改变。虽然获得技术供应会带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 但是由于技术供应具有依赖性、被动性, 与从事科技基础建设以培养自主创新与研发设计能力不同, 所以当技术供应的情况发生变化, 只会造成技术水平极限值的改变。

(3) 风险投资:

式 (9) 中V表示风险投资的投入额, LV表示风险投资的投入额上限值。在期初风险投资会激励公司的R&D, 但随着公司逐渐成熟, 风险资金会减少投入额度, 甚至会回收投资以取得应有的投资利润。风险投资的进入使得技术开发速度变化, 即风险投资作为技术开发速度的一个乘数, 这个乘数期初在1~2之间, 随后降为0.5~1之间。

(4) 有利的国内市场。有利的国内市场是指企业在国内处于一个有利的市场销售环境或是发现了较大的潜在市场, 其产品将比其他竞争者更快进入市场销售, 产品销售额将可以大幅增加, 进而增加了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研究中, 在模型的程序中设法加速市场渗透率并扩大潜在市场, 因此设定有利的国内市场参数F, 对于式 (3) 中的参数M (潜在的市场) 与d Mpi/dt都乘以参数F。

(5) 专利制度。专利制度是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推动技术进步的一种管理制度。专利制度实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 它激励企业或个人投入资源进行研究开发, 然后凭专利在一段时间内“垄断”某种产品的市场从而获得回报。因此, 在本研究模型的设计中, 用实验组的技术开发强度的增加来反映专利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也是比较合理的, 即对于式 (4) 中的技术开发强度参数ATi乘以专利制度效应的参数H。

3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下面是在国家创新系统模型的试验组中分别加入科技基础建设等5种影响因素的仿真结果, 并据此探讨各创新因素或模型参数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性。本研究所采用的软件为Vensim PLE 5.4B仿真软件的个人学习版 (见Ventana Systems公司的网站www.vensim.com) , 仿真模拟的结果及分析如下所述。

3.1 科技基础建设

科技基础设施包括用于科技研发的各种硬件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设施等) 和软件 (计算机软件、数据、文献等) , 及其技术支撑、服务与研究空间等物质条件和信息条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科技创新活动所必要的、不可或缺的要素组合, 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信息及创新环境所构成的保障体系, 它类似于国家“基础设施”资源。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科技资源的核心和基础层次, 是新时期的战略资源, 是科技资源建设的关键领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保障, 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工具手段、途径和场所, 尤其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源头。

在了解科技基础建设的重要性之后, 本研究在实验组中加入式 (8) 来分析科技基础建设对国家创新系统绩效的影响。图3充分显示出科技基础建设所带来好处。实验组中, 因为技术提升使产品的质量提高且价格 (成本) 降低, 于是市场占有率不断地提高, 但对照组的市场占有率却是一直减少, 在约100期之后几乎完全丧失竞争力。

3.2 技术引进

技术引进可以加快企业的R&D进程, 避免投入过多的研发成本及时间, 加速了技术的商品化。利用与先进技术供应者的合作来共同发展, 这一点符合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 整合各地所拥有资源, 共同获取利润与成长。但是, 只依靠外来的技术供应不是产业长久发展之道。因为, 先进技术的授让权仍在技术供应者身上, 单纯靠技术供应来提升科学技术具有依赖性、被动性的缺点, 其使国内企业受制于外来的技术供应公司, 导致利润空间受压缩, 丧失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 甚至会使企业控制权操纵于他人之手;同时,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加强和知识经济的兴起, 依靠技术引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 后进国家引进技术实现高速增长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进国家原有的技术能力、工业基础以及制度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不少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不良, 自主创新能力迟缓, 难以离开引进外国技术, 无法培育起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技术体系, 导致产业技术空心化。图4是在试验组中加入技术引进因素的模拟结果。

由图4可以发现, 技术引进使得实验组的市场表现优于对照组, 显示技术引进对产业创新绩效有所帮助, 但若比较图4与图3之后却发现仍有差异性存在, 因此得到一个结论:从产业长久发展的观点来看, 技术引进仍然比不上自主创新, 通过自主研发提高本国的技术能力是更好地引进技术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最终摆脱对国外的技术依赖, 在技术发展方面避免受制于人的根本保证。

3.3 风险投资

要使知识有效地转化为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有效地实现产业化, 需要建立一个能有效地动员和集中创业资本、促进知识向高新技术转化、加速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进程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规范的风险投资机制, 对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 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 对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其成果的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本研究实验组的模型中加入式 (9) 风险投资因素进行仿真, 其结果见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 实验组在初期即获得创投资金的帮助, 所以公司在科技、产品以及市场占有率方面都领先对照组, 但是因为任何的风险投资都有回收的时候, 因此风险投资不可能无限投入而不回收, 所以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的市场占有率差距会因为面临风险投资回收而无法持续扩大。

3.4 有利的国内市场

影响企业产品销售好坏的关键, 除了产品本身质量和价格之外, 还有有利的国内市场这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采购支持、国内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速度快等都会使企业处于有利的国内市场环境当中。在当前, 利用政府采购推动本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是各国的普遍做法, 包括通过政府采购保护本国产业,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支持企业掌握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有利的国内市场对于加速企业壮大并增强其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有利的国内市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正是在于加快了企业创新的速度。

图6是在试验组中加入有利的国内市场这一因素后的仿真结果。从图中可以发现, 在两家竞争公司中, 实验组如果处于有利的国内市场环境下, 则实验组的国际市场份额也会不断地向上成长;但是对照组则因为没有国内市场的支持而市场占有率上升乏力, 而且在70期后一直向下萎缩, 甚至会在约77期完全丧失市场竞争力。

3.5 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最重要的动力和激励机制。专利制度是用来保护发明创造的独占权, 拥有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就可以通过创新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发明创造的独占权没有得到保障, 那么一项新技术出来后任何人都可以仿制和抄袭, 就会打击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专利制度在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7是在试验组中加入专利制度的仿真结果。从图中可以发现, 如果实验组所处的国家有着完备的专利制度, 则实验组公司的国际市场份额也会不断地向上成长;但是对照组则因为缺乏专利制度对创新成果的保护而创新激励不足, 影响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致使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一直偏低;不但如此, 而且长期内会导致该国的企业完全丧失市场竞争力。

4 结论及研究展望

面对全球激烈的竞争,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感受到强烈的竞争压力, 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技术追赶以及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抗衡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健全的国家创新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及科技创新基础, 使企业可利用国家创新系统获得竞争优势。构建创新系统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推动知识和人才资源流动、技术扩散, 不断采用新工艺、催生新产品并取得较大的投资回报率, 有效地实现科技创新。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发展国家创新系统应该以科技基础建设、知识产权制度以及政府采购支持为优先策略, 再加上风险投资以及技术引进政策的配合, 以增加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本文的研究还表明, 仿真模拟有助于增加对国家创新系统这一复杂系统的理解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参考Janszen和Degenaars两位学者的研究模型, 以逻辑曲线为基础建立仿真模型。由于模型无法结合实际资料, 如科技基础建设实际投入金额、风险投资额等, 以计算出各创新政策或因素对国家创新系统中创新绩效的真正影响值, 因此, 研究模型仅能衡量各因素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相对影响力、影响方向及性质, 结果可能不是十分完美, 期待后续研究可以加入实际资料进行仿真与分析。另外, 基于研究的方便, 本研究以市场占有率为国家创新系统的绩效指标, 忽略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不一定成正比的事实, 但利润最大化才是企业的目标, 这一点也可能会影响到仿真的分析和结论。

摘要:以逻辑曲线为基础, 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仿真模型, 并通过国家创新系统的动态分析, 找出影响国家创新系统绩效的关键因素, 以便为政府与产业界构建合适的国家创新系统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发展国家创新系统应该以科技基础建设、知识产权制度以及政府采购支持为优先策略, 再加上风险投资以及技术引进政策的配合, 以增加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还表明仿真模拟有助于增加对国家创新系统这一复杂系统的理解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仿真模拟,系统动力学

参考文献

[1]P W ANDERSON, K J ARROWS, D PINES.The economy as an e-volving complex system[M].Redding of Massachusetts: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1988

[2]W B ARTHUR.Increasing returns and path dependency in the econo-my[M].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

[3]JANSZEN, H A FELIX, DEGENAARS, H GRADA.A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Systems of Innovation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the case of the Dutchbiotechnological sector[J].Research Policy, 1998 (27) :37-54

[4]D LEVINTHAL, J MYATT.Co-evolution of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y:The evolution of mutual fund processing[J].Strategic Manage, 1994 (15) :45-62

[5]R R NELSON.Co-evolution of industry structure, technology andsupporting institutions, and the making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J].Int.J.Bus.Econ, 1995 (2) :171-184

[6]G NICOLIS, I PRIGOGINE.The fourth european framework programand research on complex systems[C]//Paper on The university, Facing Up Its European Responsibilities, Pisa, 1994:23-26

[7]N ROSENBERG.Inside the black box:technology and economics[M].New York:Cambridge Univ.Press, 1979

海上油田漏油赔偿三案例 篇8

在中国,商业活动的利益相关方除了一般性企业以外,还包括政府及国有企业、国际组织(政府间组织及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体。这些利益相关方,均是社会责任这个大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而国际合作项目比独资项目更复杂、牵涉利益相关方更多,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世界各国来说,能源都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石油更是被称作“工业的血液”,是一国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然而,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推动一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石油的开采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2011年6月发生在渤海湾的中海油-康菲蓬莱油田漏油事件不啻为一声警钟,在错综复杂的原因和责任背后,凸显出来的不仅是石油工业的隐患,更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行政能力的拷问。

国内外的人们普遍认为,国际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已经从一个商业性质的问题逐渐转化为和市民社会、国内政治及国际关系均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有人指出,在当今的企业社会责任践行当中,由于其生产活动的特殊性,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已经成为了位处前沿的先行者。

本文举出的国内外三个环境事故案例中,处理与国际石油企业有关的环境事故的方式与后果均不相同,引人深思。

一波三折的英国石油公司漏油案

英国石油公司于2012年上半年与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诉讼案中的原告方就140亿美元的和解方案进行了谈判,和解费用来自于英国石油公司最初为庭外和解准备的资金。据悉,英国石油公司将关闭其投资额达200亿美元的墨西哥湾事故赔偿基金,将目前所剩的140亿美元支付给原告方。英国石油公司在2010年8月设立了墨西哥湾事故赔偿基金,目前为止已经支出约60亿美元。由于巨额的赔偿,这起事件为各国政府所关注,更为今后其他漏油事故的处理提供了范例。

2010年4月在美国境内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附近发生的漏油事故,堪称石油工业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漏油事故,白宫能源顾问指出,这是美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事故给整个大西洋渔业和墨西哥湾沿岸的旅游业带来的打击也很沉重。

事故发生后,在美国政府的号召和敦促下,美国军队、英国石油公司和一些商业渔船很快加入了清污行列。同年7月5日,英国石油公司公布,到当日为止,用于处理泄漏事件的花费,包括搭建沿岸防油栅栏、采用更昂贵的低毒清污剂、对蒙受损失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赔偿,以及安置因事故而失业的大量石油工人的费用,已经高达31.2亿美元。按照美国1990年公布的石油污染法案的规定,肇事公司所承担的非清洁费用不应超过780万,一些民主党议员因此呼吁通过新的法律来提高企业在处理污染时所应承担的费用上限至100亿美元。该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与英国石油管理层会面,英国石油公司同意出资200亿美元建立事故善后基金,用以支付对受害者和受害单位组织的赔偿金。

根据瑞士银行的估算,英国石油公司最终将因此次事故损失120亿美元。而由于这次严重的事故,英国石油公司的股价大幅下滑,总市值缩水了1050亿美元,2010年第二季度的亏损则高达600亿美元。

同时,相关责任公司面临着大量来自私人的法律诉讼,指控他们的安全预防系统的缺失和不负责任的商业行为。2012年3月,英国石油同意法院审理所有的法律诉讼:如果判定英国石油确实犯有上述责任,那么英国石油公司就必须支付超过一万件由个人或企业提出的赔偿。

美国内政部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要求所有海洋钻井平台停工六个月检查安全隐患。美国海洋能源管理、立法、监督局局长迈克尔·布隆维奇指出,今后国家在颁发作业许可执照之前,必须让企业出具作业评价记录报告以作为评定根据。美国的近邻加拿大国家能源局要求所有在加拿大沿海进行钻井作业的石油公司出具本公司对钻井安全的评估报告。由于海洋钻探所获得的石油占到美国石油总产量的23.5%,这次事故所导致的海洋钻探萎缩也更加促进了美国对非常规能源,尤其是页岩气的开发。

2011年1月5日,美国白宫漏油事故调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漏油事故责任调查报告。报告称,“无论是有意或是无意,英国石油、哈里伯顿以及泛洋公司一切为了削减成本的工作态度是导致事故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英国石油及其他相关公司能够建立起更有效的决策机制,在本公司和其他公司之间能够有一个更健全的沟通渠道,并且对关键项目的工程师和钻井工作人员有更好的培训体系的话,事故是完全能够避免的。”

“遍体鳞伤”的尼日尔河三角洲

然而,在西非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当地的生物和居民却没有似在墨西哥湾这般幸运。尼日尔河三角洲是一片面积达70万平方公里的沉积平原,其中包括20万平方公里的湿地。三角洲的生态系统多样,动植物种类比西非任何其他的生态系统中的都要多。1958年,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在尼日利亚南部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区域经营石油勘探和开采业务,这是尼日利亚石油工业勃兴的开端,亦是三角洲污染的开始。根据尼日利亚石油资源部的资料,自尼日利亚有商业石油活动以来,总共发生过4835次泄漏事故,总共泄漏量达到240万桶;但是世界银行指出,真正的泄漏总量可能是官方数据的十倍之多。

石油泄漏对尼日尔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三角洲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鱼类和畜禽因为水质污染而死亡,土地无法耕种;呼吸疾病和皮肤感染困扰着居民的健康。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三角洲原住民精英组建了旨在为三角洲众多民族争取应有利益的非政府组织“奥戈尼人民生存运动(MOSOP)”并起草了《奥戈尼权利宣言》,向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当地居民的要求,包括给予自治权、分享石油开采的收益以及处理石油工业所带来的污染,却受到尼日利亚军政府的暴力镇压。1994年5月,MOSOP领袖萨罗-维瓦被诬陷刺杀奥戈尼族保守派长老,并遭到军政府逮捕,军政府通过特别法庭缺席审判了萨罗-维瓦及其他八名MOSOP领袖人物并于次年将他们处以绞刑。萨罗-维瓦的死让全世界大为震惊,英联邦宣布将尼日利亚即刻开除出联邦,许多国家也召回驻尼日利亚大使。联合国及其他很多国家提出对尼日利亚实行经济制裁。

上一篇:商务日语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下一篇:布置性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