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电影台词(精选13篇)
2.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3.我已经努力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了。 可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4.I miss you I miss you too 不,我说的是我错过你了, I missed you。
5.为什么从来没有一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幸福的呢?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那我不想跟你之间发生什么故事了 …… 你见过爱情放过谁?
6.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
7.如果没有如果,后来没有后来,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了我们。
8.该说的 别说了 你懂得 就够了 真的有 某一种悲哀 连泪也不能流 只能目送 我最大的遗憾 是你的遗憾 与我有关 没有句点 已经很完美了 何必误会故事 没说完 还能做什么呢 我连伤感都是 奢侈的 我一想念 你就那么近但终究 你都不能 陪我到 回不去的远方
9.重逢之时愿彼此都成为幸福的人。
10.他能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11.美好的`爱情大都相似,而不幸的爱情最后都成了故事,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12悲哀的是,我没有权力悲哀,我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权力为你做任何事情。
13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当时你有勇气上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 如果那时你没有跟我分手呢 那我们之后也会分手 如果我们一起坚持到最后呢 那也许你就不会成功 如果当时我足够有钱,我们住进一个有大沙发的大房子 那你可能已经找了不下十个小三 如果当时我们就是不管不顾,我们就是结婚了呢 那我们离婚好多年了 如果我们没有离家去北京 如果没有如果 后来也没有后来 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 却没有了我们
14.缘分这事,只要不负对方就好,不负此生太难了。
15.见清:如果当时你没离开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小晓:当时如果你和我一起走,那么我会和你结婚 见清:如果…… 小晓:可是没有如果 见清: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只是没有了我们
16.心灰了还未碎,心死了还在醉 尘埃落定之后,回忆别来挑拨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17.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或多或少都会有过那么一个教你学会成长,难以忘怀的Ta吧!
18.假如你那天上了车,我会跟你一辈子,但是注定它那天就是不会跟你上车的。
19.“I miss you” “我也很想念你” “不我的意思是,我错过了你啊。”
20.如果痛苦这件事有尽头的话 其实我愿意等的 我愿意等到灯火通明的那一天的。 “我当然知道人都是会变的 也从未指望过你永远如初 但感觉到你对我不似从前的时候, 还是忍不住 偷偷难过了很久。” 遇见你之前万万没想到 我的世界会变得这么甜 也不敢相信 没有你的世界竟然这么黑 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 所以别等到什么都有了 才发现没有我们了
21.没有你在身边,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
22.我觉得,吃饱了比梦想重要我还是去上班吧
23.林见清说:我真的已经很努力的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了 方小晓说:可现在我已经不是我原来的样子了
一、概论电影台词的特点
(一) 具有较强的瞬时性
同此他文学作品相比, 电影台词没有重复性阅读的特征, 只是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由演员演绎一遍, 而观众则可以在看电影的时候一边看字幕一边聆听配音, 不能重复地关宽或者聆听同一段台词。所以, 电影台词必须在短时间内让观众理解相应演员所要表达的情感及内涵。例如《狮子王》当中, 刀疤叔叔想谋害辛巴, 就骗辛巴说爸爸要给他一个惊喜, 当辛巴问自己是否会喜欢这个惊喜的时候, 刀疤叔叔却回答, "Simba, it's to DIE for." (辛巴, 你会喜欢死的。) 短短的依据双管次在电影中会转瞬即逝。这时候如果观众不注意其中的内涵, 就会错过一些精彩片段。
(二) 具有较高的通俗性
电影是一种比较流行的传播媒体, 它的语言一定要符合大部分观众的欣赏水平。所以在制作电影的时候必须准确把握台词的内容和难度, 因为太难的台词会让观众感觉枯燥和艰深身, 太简单的内容又会让人觉得无聊。例如《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当中, 导演有效的弱化了电影的哲学思想, 从而符合多数观众的欣赏水平。
(三) 具有一定的简洁性
一般情况下, 电影台词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表现的, 因而在台词中大部分内容都遵循了口语对话当中的简明扼要的特征。例如《黑暗骑士》当中, 在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小丑的生死的时候, 哈维·丹特仅仅用了四个词语:“You live. (Heturns the coin 0一ver.) You die.” (你活, 你死。) 通过电影屏幕及四个单词, 观众很容易理解他表达的内容, 有效避免了繁琐而啰嗦的对话。
二、在英语电影台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所有的电影故事都要发生在有着一定文化底蕴的情节当中, 而观众只有真正了解或者理解了其中的文化才会更深刻的理解相应电影的主体。在翻译英语电影台词的时候, 不光是要转换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意义, 更要进行两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因而相应的翻译人员不仅要很好的理解两种语言, 更要细致的掌握两种文化中的不同。要想做好英语电影台词的翻译, 就必须在最大范围内有效的传递原文的信息, 实现文化的转换。
(一) 在翻译中进行文化移植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不断加深的情况下, 不同的语言间的引入和交流也日渐增多, 而语言中承载的文化更是慢慢融入到了不同的文化当中, 因而不同的文化间会产生一些相同的内涵。例如《史莱克的圣诞节》当中, 在布置圣诞树的时候有这样一句台词:“Tha’s not with the Fengshui.” (那里风水不合。) 这句台词就充分反映了西方文化已经吸收了我国古代的风水占卜这种现象, 两种文化出现了相同的内容。再如电影《狮子王》当中, 当辛巴犯错以后, 木法沙要教训他的时候说道:“Take Nala home.I've got to teach my son a lesson.”。词组“teach sb.a lesson”的意思是“给某人一个教训”, 汉语受到影响, 就说成“给某人上一课”, 所以在翻译这句台词的时候就可以翻译成“带娜娜回家, 我要给儿子上一课。”。利用直译, 一方面可以充分表达原文的意思, 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相应的文化内涵进行生动的表达。在两种有着一定文化相同点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有效采用文化移植这种翻译方法, 否则就会使观众感到困惑。
(二) 采用文化转换法进行翻译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产物, 在一定的场景当中语言会体现相应的文化内涵。任何一种语言都能够反映自身独有的文化内涵。英语电影台词反映的文化同我国的文化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所以翻译人员在翻译台词的时候一定要有效转换二者间不同的文化内容, 这样我国的观众才能更有效的理解英语电影的文化内涵。进行翻译的时候, 相应的翻译人员一定要有效结合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 如果脱离相应的文化背景进行翻译, 就很难做到对两种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例如“龙”, 虽然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这种动物, 但是在各自文化当中的意义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我国, “龙”象征着吉祥和神圣, 但是在英语文化当中, “Dragon”则象征着贪婪和邪恶。所以在《倒霉爱神》当中, 当两个员工在谈论女上司的时候说道“Weshould try to find the dragon ldy one for the bash”的时候, 翻译的时候就不可以按照汉语翻译成“龙女”, 而是要根据英语文化翻译成“女魔头”, 所以可以把这句台词翻译成“我们应该为女魔头找个舞伴”。利用有效的文化转换, 可以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可以轻松准确的理解其文化内涵。
(三) 运用移转融合法进行翻译
因为汉语和英语文化自身发展上的差异及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 英语电影当中的文化有非常复杂细致, 所以单纯的使用文化移植法或者文化转换法来进行翻译还不能充分体现英语中的文化, 这时候就要恰当的使用移转融合这种翻译方法。例如电影《在云端》中, 对于是否要采用新的技术的时候, Craig和Ryan就有这样的对话:
“Craig:You are a little too young to be comea dinosaur.”
“Ryan:I am not a dinosaur.”
在这段对话当中, Craig认为Ryan不同意使用新技术, 因而加以劝说, 使其支持并且学习新技术, 从而说出第一句话, 如果利用文化移植方法, 可以翻译成“想变恐龙你还年轻了点。”在朗文当中dinosaur的意思和汉语中的恐龙、老套等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 因而这样翻译会使观众很容易理解, 可是Ryan否认自己是dinosaur, 这时候如果还翻译成“恐龙”就会让人觉得Ryan并没有完全理解Craig的意思, 所以这时候就要用文化转换的方法进行翻译, 译成“我才不是老顽固呢”。利用移转融合这种翻译方法能够充分展现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结论:
电影台词翻译这项工作长期而艰苦, 翻译人员不光要考虑相应英语电影的主题及台词所表达的意思, 更要有效掌握不同语言间的文化意象传递。为了保证英语电影台词的翻译质量, 相应的翻译人员一定要灵活的使用文化移植的方法、文化转换的方法及移转融合的方法, 从而有效传递汉语和英语的文化内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文化事业也日益兴盛, 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近年来, 我国引进了大量的英文电影, 对英语台词的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英语电影台词自身的特点和汉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相应的翻译人员会遇到很多问题, 从而对语言的翻译差强人意, 其中对文化的理解和处理上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本文将简单分析英语电影台词翻译中文化的传递, 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语电影,台词翻译,文化传递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3]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柬愈重要的领城[J].中国翻译, 2000 (1) ;61-65
[4]毕文达.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J].宁渡教育学院学报, 2003 (4) :50一53.
[5]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涧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24 (4) :91--94.
[6]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 1998 (2) :50一53.
陈珊妮就是这样的。
1994年,陈珊妮出版了《华盛顿砍倒樱桃树》。一本小女生的生活日记,用生涩而小可爱的旋律和伴奏唱出来,词、曲、编都是自己全包,完完全全陈珊妮。看第一眼(其实是用耳朵),我在心里说:她可真敢写呵,去海边儿玩呀,到餐厅吃饭呵、生病呵、串不起来的童年琐事呵、朋友送的三个瓶子呵、女人肚子饿呵、坐公车呵。极短极简单的几句词儿。叙事性的,个性化的。决不怕小,决不怕琐碎。反正什么都可以随手拈来,写得津津有味。
1995年,《乘喷射机离去》,陈珊妮变成一个在一支地道的90年代电声摇滚乐队里唱歌的女生。常规的摇滚乐,常规的诗歌/歌词形式,不常规的表达。在表达上,她始终有着常人没有的小机灵,用这种方式写出都市女孩的生活心思。歌词则在继续实现着某种文学思维方式上的突破,趣味特异卓然。
1996年的《四季末的唱游》是《华盛顿砍倒樱桃树》的升级版,本质没变,变的是水平:简单的变复杂,单薄的变丰实,显示了她第一个时期的成长高度。但她的心思,心思呵,变得沉静了许多。这女孩子开始变了,她开始感受人生,开始观察,不只是自己,有时不说话,看周围的人。这女孩长大了。在末尾,她说:“我相信台湾有打不死的好音乐。”
开始的陈珊妮,旋律怪怪的。但她的表现好像是,不是她不想写出大众化的旋律,而是她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她的能力是把碎片、一般材料做得有趣,像一个自得于自己的小趣味儿并欣然自赏的女孩儿。与此同时,那些在幕后伴奏的乐手却绝对的有料有才,一个个演奏得分外精彩。
开始的陈珊妮,唱腔有一点特色,但是全无感染力。歌声是当时在欧美流行的独立民谣类型。歌词是古怪精灵的,内容题材的开拓对小众音乐具有启发性,成为后来“自然卷”、“苏打绿”的滥觞。与此同时她还展出小绘画、小留言方面的小才气和可爱劲儿,这也成为他们的模范。
多少年来,陈珊妮一直是一个独立民谣的女生,带着台湾一群玩乐队的人,也许是玩乐队的人带着她,往前走,再往前走。从中可看到一年年来台湾乐队音乐的进展,看到台湾摇滚乐语言的进步。
2004年,對陈珊妮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或许是值得我们纪念陈珊妮的年份。这一次,背后的乐队领袖改成了李雨寰、徐千秀,加上玩混音的李端娴,玩DJ的小四。过去陈珊妮喜欢展示全才,连编曲也包办,这回她把编曲让出来了,让给乐队音乐操练得成了精的李雨寰和徐千秀,加上嗅觉灵敏的前卫电子好手助阵,把这两种音乐的最新词汇往大众的路上狂奔,陈珊妮脱颖而出了。
这张叫《后来,我们都哭了》的唱片,用王菲那种半真半假的唱腔,虽没有王菲的嗓音天赋,但个性逼人,怪旋律的歌唱性也出来了。加上那夜色迷离的、繁华妖邪的、残酷美丽的配乐,原来没有感染力的地方全有了感染力,不只是有趣了,而是有趣得感人!陈珊妮一下子成了小众中的大众音乐。
有多好呢?完全听进去,你决不能说这只是都市里小白领的抒情点心,它深厚而博大,见证人性和人心,具有时代经典的力量。
两片甜品过后,你就不能再无视这个女人,对的,女人。开始时她用你已经熟悉的趣怪方式与你调情,风味儿独特,若即若离,表情和心思忽隐忽现,好像爱情小调,好像性爱小曲。忽然你发现不对劲儿了,没有了你的女孩、你的女人与你依依偎偎,自第三首歌曲之后,它进入了现代都市的现场,不,是中心。
《后来,我们都哭了》的一系列歌曲不是那么容易读懂的,也是读不尽的,具有与我们这个超酷而倦怠的世界相匹敌的无法解释的魔力。这观察者的面目模糊,放荡而超然,既是参与者又像旁观者,你找不到她在这个夜色中心的准确位置,甚至有时怀疑是浮在这浮华世界里的一个幽灵在目睹着一切,晚会、夜生活、演唱会、寂寞独对时刻、虐爱……那么细腻、绝望、模糊暧昧又清晰强大,半真半幻地出现、包围、抱紧你。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感受,你肯定,就是它,但是你很快又怀疑,就是它吗?她唱:“我们继续变老,就快变成不在乎的人。”还在一个地方说了一句奇怪的话:要怎么抱紧你啊?
这张唱片我是不敢解释的,但是,真好。有着人生的幽深和难解,以负面的方式。
这部影片是由周冬雨和井柏然主演的,讲述的是两个年轻的北漂十年时间从相识相恋、相知相爱、分手错过、再到重逢最后正式的告别的一个悲剧爱情故事。他们经历过在隔板房中两个人吃着一碗泡面的简单幸福,经历过一起在地下室卖碟片的快乐时光,看到这里原以为结局会是会苦尽甘来,然后幸福度余生。然而他们却渐渐变得陌生起来,不再交流,不再相互关心,不再一起开心的吃着同一碗泡面。小晓离开了,这时见清才着急的追了出去,直到地铁站,他找到了小晓却没有挽留而是目送着她离开……(也许当时的他以为小晓是因为嫌弃自己没有大房子,没有北京户口,没有稳定的收入才放弃这段感情)后来他努力工作,拼力完成自己的游戏编程,终于他成功了。他以为这时候小晓会答应跟他回家,然而小晓却说:“我已经不是那个时候的我了”就这样他们又一次擦肩而过……是的他们拥有了当初想要的生活可为什么结局仍旧是分道扬镳?看到这里我有些心酸……
再后来渐渐成熟的他们再次重逢,他们一起回忆着曾经的幸福时光,可以看出彼此明明还深爱着对方,有好多好多爱想说出口,却不能说,因为这时的见清已身为人父人夫。他很想为此时无依无靠的小晓兑现当初“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承诺,可是却没有任何的资格,小晓也含着泪说“I miss you”并解释这个“miss”是错过的意思……
在简陋的的隔板房里,只要能在一起感觉就是最幸福的,可爱情终究没有成为婚姻,承诺亦然成为了大海中的一粒沙。当初在一起以为就是一辈子,可是爱着爱着两个人却走散了,牵着的手不经意间就分开了……爱情有时真的特别脆弱,它经不起不在乎,经不起任性,有些人错过了才后悔了,再重逢时依然爱着却不能爱。见清问小晓:“如果那时候你没有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小晓说:“如果那天你有勇气就上了地铁,那我会跟你一辈子”如果没有如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有些人离开了就不会再回头。正因为当时的你没有挽留,我也没有回头,所以才造成了今天不可能的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撕破脸皮的情侣老死不相往来,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不再有交集和重合。相恋时小晓问见清在他的游戏里如果伊恩永远找不到凯莉,那会怎样?见清说,伊恩的世界从此便没有了色彩。后来的见清事业有成,却弄丢了能带给他色彩的小晓。所以我感觉见清后来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即便有一个很可爱的儿子……因为没有色彩的人生是没有滋味的……
2) 我想过很多次跟你再度重逢的情景,但绝对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应该比这煽情,至少也得在海边湖边你一袭白衣长发飘飘之类的。
3) 时光再也无法腐蚀她的青春。
4) 有多少爱经得起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放手,即使他曾经站在离她最近的地方。
5) 生命中很多人注定无法预见。很多人,一旦错过了,就是陌路。
6) 和你在一起以后,我再也不是原来的自己了。
7) 我见过太多像我一样的人,正因为如此,后来我才知道独一无二的小飞龙是那么可贵。
8) 人世间的感情为什么不能像打地基一样,挖一个坑,就立一个桩,所有的坑都有它的那根桩,所有的桩也能找到它的那个坑,没有失望,没有失败,没有遗恨,永不落空。
9) 反正我不会放弃的,你喜欢他,我喜欢你,而且我告诉你,你得不到他的,因为你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10) 原谅她不能给他安慰,每个人最终都能自己舔着自己的伤口。
11) 我吃了什么亏?谁拿枪逼着我了?别跟我唧唧歪歪地说吃亏,没谁逼良为娼,这事就图个你情我愿!我愿意傻,他愿意走,谁也不欠谁的……即使他走了,在一起的快乐也不可能喂了狗!
12) 白色原来是世界上最绝望的颜色。
13) 得到一样东西,就意味着另一样东西必定要失去。
14)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独岛,一个人怎么能那么依赖一个人呢。
15) 郑微,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人首先要爱自己。
16) 没错,他没你家里有钱,长得也不见得比你好,他什么都没你好,但是你爱我,我却爱他,就凭这一点,你就永远输给了他!
17) 你喜欢我,我喜欢他,光凭这一点你就永远输给他了。
18)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
19) 爱情的分量,也不过是一枚落叶和死后地尘灰。
20)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而且一步步打碎我们青春时的梦。在爱情里付出的心血和收获的幸福从来不成正比,越想去爱的人,就越得不到爱。
21) 跟一个陌生的男人就这么过一辈子,我会认命。但如果那个人是你,我不甘心!
22) 月亮只有一夕如环,夕夕长如玦,何况是人?那就一辈子吧,大多数女人都没有嫁给最刻骨铭心的那一个,她得到了林静,并非不爱,何须伤感?
23) 我讨厌他,却不喜欢他讨厌我,他说我很烦的时候我很想哭,我想问一下,我究竟是怎么了?
24) 我曾经以为我没有你的爱会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陈孝正,我很庆幸我终于可以不爱你了!现在我们彼此都是无用之物!你可以走了!
25) 我的梦想就是永远青春,幸福安逸,然后再最幸福中死去。
26) 碰到爱情,没一个女人有智商!不说我了,也不知道现在朱小北在哪儿呢?我很想念她。
27) 快乐转瞬即逝,唯有疼痛铭记于心。
28) 是不是你发现我过得没有你想象中的幸福,所以你准备回头来拯救我?你是不是想说,就当这七年不存在,我们还像以前那样?林静!我不再是那个小飞龙了,我爱过别人!如果你给过我爱情梦想的话,那陈孝正才是真正给了我爱的启蒙的那个人,我是因为他才学会怎么去对一个人好,怎么千方百计地去爱!
29) 没有人知道我一直爱着你,我怀揣着对你的爱,就像是怀揣着赃物的窃贼一样,从来不把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那段青春没人陪我度过,但我却认真爱过。
作为青春片,《那些年》摒弃了台湾青春电影过于浓烈的本土气息和边缘色彩,影片所专注的始终是具有共通性的青春情感,所以能够在台湾、香港和内地先后引发大规模热潮。无论是热血兄弟还是青春初恋,所指向的都是对青春的膜拜和赞美,那些青春朦胧的爱恋、感伤和困惑,单纯而直接地点缀其中,没有刀光相向的残酷物语,有的是小清新里积极健康的心态,就像影片里的沈佳宜那样单纯向上。不过完全将影片归为“小清新”的行列显然有失偏颇,柯景腾们时常脱口而出的“污言秽语”,勃起、四脚兽、六脚兽以及课堂打飞机、集体看爱情动作片等等明显具有性色彩的名讳和场景充斥其中,在一向讲求清新风格的青春片里,这些标准的重口味场景可谓凶猛异常。但是,恰恰是对重口味的自信且合理地运用,才使影片脱离了单纯温情催泪的清新,这完全是自信爆棚的九把刀才敢做的事情。小清新与重口味完美结合在一起,你很难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观众既为小清新所感动,也为重口味会心一笑,两者的结合,共同导向温暖的记忆,引发观众的青春感怀。
在兄弟友情与校园爱情之间,影片显然更专注于后者。主次分明的叙事线索有效地将观众情感引导向柯景腾与沈佳宜的恋爱故事。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却也最容易走向俗套。其实,《那些年》中的爱情同样是由一些俗套情节组合而成,好学生与坏学生总会被捆绑成一对一的互助小组而后渐生情愫,坏男生总会变着花样以自虐的方式讨女孩欢心,还总是出现偶像剧一样的台词和互打互闹的场景。不过九把刀却成功的化腐朽为神奇,将俗套情节变成整体叙事中错落有致的组成部分,在音乐、镜头、台词烘托下的纯美情感,成功地引发共鸣。
1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1971年, 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度》中建议根据译文的功能和读者的类别对翻译进行分类, 在翻译时应考虑译文的特殊功能和读者, 采用与功能类别相关的标准。费米尔1978年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提出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认为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翻译行为要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 而非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诺德在skopos rule的基础上提出了忠诚原则 (royalty rule) , 强调目标语文本的意图必须与原作者的意图一致。目的原则与忠诚原则是翻译目的论的两大基本原则。目的论学者提出翻译过程必须遵照三大法则:目的原则:即译文由译文的交际目的决定;连贯性原则:即译文必须对目标语言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下的接受者是可理解的;忠诚原则: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功能翻译理论不再进行直译与意译的争辩, 而是从翻译的功能和目的出发, 强调某一具体翻译目的要求相应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 为达到某一翻译目的可以采取多种翻译方法。
2 电影台词翻译
电影台词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注意语用、文化、语言和文体, 力争做到“信于内容, 达如其分, 切合风格” (刘重德, 1995) 。成功的电影台词翻译标准是既要符合目标观众文化特征, 又不失源语言的独特风格, 让目标译文观众能够获得同样的艺术感受。总结起来, 电影台词翻译主要有4个特点:
一、口语化
电影台词多是人物对白, 由于电影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娱乐休闲方式, 其对白必然要适合大多数观众, 所以电影台词的对白基本上是以口语为主。
二、瞬时性
受视觉的影响, 电影台词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非常短, 所以译文的长短必须适应其可停留的时间度。
三、简洁性
电影是视频和音效的统一。由于时间和注意力的关系, 观众不可能去思索理解复杂的台词, 也没法阅读长篇大论。所以电影台词的译文必须简洁明了。
四、综合性
电影台词的翻译不仅是字对字的转换, 而且要让目标语言的观众获得于源语言观众同样的语景的感觉。
3 功能翻译理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冰河世纪为例
与传统翻译自下而上的翻译流程相反, 功能翻译理论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翻译流程分析。即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首先要明确翻译目的, 再根据翻译目的确定翻译类型, 进而分析环境制约因素、受众特点及文本的语言特点因素, 最后选择具体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语用、文化、语言、文体这四个层次上的翻译问题, 依据英文字幕的语篇内与语篇外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成功实现字幕的目的和功能, 成为电影字幕翻译的核心问题。另外字幕翻译还面临选择在何时何应补充额外的信息及如何能在不影响功能的方式下进行修剪, 适合显示的字数是多少, 什么样的句子结构是更易理解等问题。下面以《冰河世纪》为例来说明功能论的翻译策略的具体应用。
3.1 语用的翻译问题
每部电影台词翻译都会出现语用问题, 它广泛涉及的语言、文化或翻译方向。语用问题被认为是使用额外的文字来说明诸如说者、听者、媒介、时间、地点、动机等问题。在直译表达不清或目标受众难于理解时, 应采用更地道的方式表达, 并适合使用一些成语和谚语。《冰河世纪》中的几个主角, Manny稳重善良。Ellio理性优雅, Diego爱面子, 有点冷幽默。Sid有爱心。Buck有正义感且有点神经质。例如Manny由于太想做老爸闹乌龙时说:“Sorry, folks.False alarm.It was just a kick”。Sid说:“Do you know who I want to kick?-That's the third false alarm this week.”。译为:“抱歉了各位虚惊一样宝宝只是提了一下。你知道我想踢谁嘛?-你这周都已经"虚"了三次了”。译文前后对应, 既表现出地道的中式口语又表现了Sid的幽默感。Sid想离开时Ellio说:“He'll bounce back, it'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Sid”, 译为:“他会自己蹦回来的, 这也算是希德的一样特异功能。”Advantages直译是“优点”, 而这里译为“特异功能”, 将原文的形式和风格都巧妙地保存起来, 非常贴近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3.2 文化的翻译问题
中国观众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观众在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选择易于理解的台词需要发费很大的努力。“功能论”的观点是对一些以传递文化因素为主的影片如记录片、宣传片, 必须完好地保存其文化要素, 但对于娱乐片, 这些因素可能不是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由于台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需使台词易于理解。例如”a fortress of solitude”, 若直接译为“孤独城堡”, 大部分中国观众肯定不知所云, 加上帝旁注:“超人在南极的家”, 中国观众就可以获得同样的感受。又例“You can be on ours”直译为“你可以成为我们一员, 肯定不如”你可能上我们家的全家福“更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
3.3 语言的翻译问题
翻译问题可以从两种语言的用词、语法和超音段特征的差异表现出来。正如前面所说, 快速理解是电影台词翻译的重要原则。那么, 如何适用这一原则?就是要应尽量选择结构简单、观众熟悉和易于处理的译文。例如:“Well I've put in the, blood, sweat and tears to raise them”, 译为:“我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们拉扯大”。”I'm responsible, loving, nurturing“译为“责任心、爱心、细心”, 典型的中式排比句, 能使观众在快速理解的同时留下深刻的印象。英文通常用名词来表示动作, 而中文更倾向于使用动词, 在翻译时就要改变语言的结构, 例如:“And your gonna have to go through me to get them!“, 译为:”想抢孩子先过我这关!“
3.4 文体的翻译问题
鉴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台词要尽量简练, 在删除一些过于分散和不必要的信息的同时, 使观众更清晰地理解电影。例如:“Well that's super, lets give him a gold star!Kid of the week!“, 译为:”那真了不起啊再给他发朵大红花吧!“。”You're a brave little squirt, I'll give you that."译为:”你这小鬼还挺勇敢“。这些翻译在保留中心词汇的同时, 大幅删减了不必要的信息, 同时也使观众更易于理解电影信息。
4 结论
虽然台词翻译与传统意义的翻译有所不同, 但在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 只要译者正确分析影响原文字幕和译文字幕的语用、文化、语言和文化的因素, 就可以让目标观众获得与源电影观众同等感觉, 这说明功能翻译理论对电影台词蝗翻译具有指导意义。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 成为不同语言相互了解的重要的媒介。由于电影根植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 所以对电影台词的翻译要体现原作的语用、文化、语言、文体。本文以电影《冰河世纪》为例,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功能翻译理论在电影台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台词翻译,目的论,对等论
参考文献
[1]克罗宁.电影中的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3
[2]杨敏.功能对等原则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 155-56, 2011.8
[3]张媛.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研究字幕翻译[D].华中科技大学, 2008.9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中,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刘若英的《后来》唱哭了我们,而现在电影版的《后来的我们》看哭了我们,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人一旦错过了,我们也不再是我们。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有人说,如果那个时候我们有足够的钱,我们现在是不是过着幸福的日子;如果那个时候我有足够的勇气让你留下来,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如果当初我有足够的钱,你是不是会更爱我多一些。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总是幻想如何去改写这个变化,让结局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可是,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只有后来的后来。关于过去和未来,过去的事情也无法无改变,后来的那个人也不会在我们生命中重演。
有些人只适合遇见,有些事只能适合珍藏
有些时候,我们也努力去爱过一个人,也被一个人爱过,同样也会辜负别人,别人也会辜负你。曾经想尽一切的方法想要得到一个结果,却总是让人失望。曾经,我们总是发誓,说非你不娶的那个人,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的伴侣;那个曾经给你温暖浪漫的人却最后给了别人温暖。也许,我们只是在不懂爱的年纪拼尽全力去爱一个人,然后再用很长时间学会忘记,最终,找到一个对的人,过着一般的`生活。
也许,我们会发现,有些时候,陪伴到最后的那个人都不是我们最爱的那个,也不是最心动的那个,而是能平平凡凡过日子的人。也许,有些人只适合遇见,却不适合在一起。
不辜负对方就好,不负此生太难
曾经的誓言多感人,曾经的画面多浪漫,但那终究只是曾经,不是后来,后来的我们不负对方,却做不到不负此生,终究这段情会留下遗憾,曾经那个说过给我一辈子幸福的人,最终还是消失在人海中,我们还没来得及道别,他却走了。
你终究不再是我生命中的讳莫如深
终究,我们都辜负了这段海誓山盟的情,终究,我们不再是我们,终究,我们活成了大人的模样,终究,你不再是我人生中的讳莫如深,终究,你只能成为我的回忆,偶尔想起你,嘴角还能微微一笑,却不能再爱了。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不再有我们
很多人,曾经也很努力去爱过一个人,曾经也想过给她幸福的生活,曾经也想过未来的样子,但是,不知道何时,我们喜欢上匆匆告别,在相遇中告别,在告别中怀念。在不懂爱的年纪见识爱的真实样子。
后来再无后来,有些人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即使最后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丢失了我们,唯一剩下那个爱了很久的旧人。
★ 关于我们
★ 我们怎么了
★ 我们就是90后
★ 我们不哭
★ 我们和好吧!
★ 我们散文
★ 我们一家范文
★ 我们自己诗歌
★ 我们的绿化带
十年前,见清和小晓偶然地相识在归乡过年的火车上。两人都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一起北飘,一起打拼。一段相聚相离的情感之路,也一并开始。十年后,见清和小晓在飞机上再次重逢,命运似乎是一个轮回,一次次偶然,又一次次相交。
现实中的画面总是黑白色,回忆却是彩色的。十年后他们是否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生活?我只是感叹一点:两条平行线相交后,如何才能保持交点?
懂,是爱情的粘合剂。在红尘中,遇到爱很容易,遇到懂却很难。懂得,并不是激情澎湃的宣言,而是简简单单的感动;不是一味的付出和委屈,而是灵魂的默契。懂你受过的所有委屈,懂你难说出口的话语,他能用一双肩膀支撑你的疲惫,纵有千言万语只需一个眼神都可以体会。可是,又有多少人在生活中能真正走进对方的心呢?也许开始是满怀好奇而走近,相处相知后,才发觉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么神秘,个人的认知程度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于是渐行渐远。即使当初的热情似火,也会在为生活操劳中冷淡下来。影片中的小晓与见清,在火车上的最后一别,决定着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有了我们的结局。
现实生活中,女人需要其实并不多,能有基本的物质就很满足。但命运似乎经常为女人开玩笑,比如,小晓为了获得栖息之地,而被一次又一次的欺骗。但如果女人一旦获得真爱后,她们的要求真的不算高。只要女人觉得值得,觉得爱上了,哪怕蜗居,哪怕粗茶,都会觉得幸福满满。她一样风雨同舟,一样携手前行,风轻云淡依然安然。
可是影片中的见清懂吗?他以为有了大房子,有了豪车,有了金钱就能有一切,包括爱情也会天长地久。可是追求物质的过程也不是心想事成,必须付出艰辛和汗水;也不是付出了都会得到回报,很多时候汗水会白流,各种艰辛难以言表。不知不觉中,他与小晓有了观点的不同,这是价值观的不同,人生观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悄悄地侵蚀他们的感情。由于忙于生计,没有很好的沟通,于是见清把烦躁、怨气和坏脾气统统留给自己最亲的人,他不仅对小晓大吼大叫,对他老爸也是不耐烦,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欠他的。
小晓不了解自己爱的人为何变得如此不可理喻,除了争吵后的冷漠,没有了语言和回应,她觉得这样下去很压抑,不仅自己不快乐,看着自己的心爱人也是日渐颓废而不可思议,她毅然选择了离去。而见清心里的苦没法诉说,爱的种子失去阳光雨露的滋润,没有了飞翔的翅膀,眼看爱人消失在自己视线里也没有想挽回的动力。
很多人都以为你无坚不摧,但某个人会知道你坚持背后的疲惫;很多人都觉得你开心无比,但某个人会明白你眼角暗藏的热泪。小晓不懂见清内心深处的焦虑和压力,没有温暖对方的心扉,没法感知见清的憔悴!见清也不理解小晓的泪。如果他们彼此都懂对方,不会一个转身,一个回眸便是天涯。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人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回忆和各种的假如。
人生就是单行道,没有退路,也没有假如的假如。不管你在哪里上路,前行是唯一的选择。经过风雨,经过荆棘坎坷,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相遇,错过,再相聚,人生就是这样的分分合合。所以说,后来的我们不管留念也好,回忆也罢,爱情路上没有什么是最好,也没有什么是最不好。
因为喜欢刘若英,因为“之后”是我在歌厅里仅能唱囫囵的几首歌之一,也因为最近朋友圈里泛滥煽情的好评,晚上“绑架”着老公去看了电影《之后的我们》。
剧情其实也很平淡,无非是年轻人恋爱时都有的争吵与分分合合,无非是夹在小县城与大都市之间的北漂族打拼的艰辛和内心的撕扯挣扎,无非就是一个“青蛙”变成王子后却又失去了公主的老套故事。总之,我没有被如期的感动。老公更夸张,打哈欠期待影片早点结束。当然剧情平淡的电影也不见得的没有深度不感人,表现手法不一样而已。
一句话、一首歌、一部电影,仅有某一点迎合了你经历中的片段、你曾走过的风景、你所爱过的人、你的成功与失败、你的盔甲和软肋~~~~~只一瞬间我们就被细软的感动了。
上次看哭,是巩俐陈道明的《归来》;上上一次看哭,是吴倩莲黎明的《半生缘》顾曼桢在电影院里边笑边流泪的样貌;上上上一次看哭是《廊桥遗梦》结尾的部分。以上这些,于我就是所谓的感动了。
小的时候总是憧憬长大后的自己,可是长大后却没有成为自己小时候羡慕的那个人。刘若英的新电影《后来的我们》4月28号正式上映,我很期待看到她的新作品。因为这部电影是刘若英通过《后来》这首歌改编的。《后来》是她演唱会的时候唱哭的一首歌,那会觉得她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所以我满怀期待。
《后来的我们》上映了,我自己买了张票去看,因为其实我自己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悄悄掉眼泪的样子。我坐在那个座位上,今天来了好多人,我想她们都和我一样。电影就要开始了,女主演是我最喜欢的明星周冬雨。电影的刚开始讲的是方晓晓和林见清在火车上第一次遇见,这就是他们俩故事的开始。他们斗志满满一起奋斗去北京,可是事与愿违慢慢的他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方晓晓和林建清关系比较好,那个时候,方晓晓总在林见清面前说她找了一个男朋友,有北京户口,可以给她买一个很大的房子。就那样来来回回换了好多了男朋友。一天方晓晓和林见清说他又谈了个男朋友,然后林见清就问晓晓她可以为了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吗?方晓晓没有回答,一个星期过后方晓晓分手了。两个人就那样阴差阳错的走在了一起。那时候林见清总以为方晓晓需要的是北京户口和一个很大的房子。她变得并不懂晓晓,晓晓只需要他喜欢她爱护她就够了,两个人的日子过越过越清贫,苦到两个人吃一袋方便面,而林见清却每天萎靡不振在家打游戏,晓晓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和他分手,他追了出去可是并没有上那辆车,而是亲眼看晓晓消失在他的眼前。失去晓晓后的林见清慢慢振作起来,把他的游戏注册成功,伊恩和凯丽,伊恩如果找不到凯丽的话他的世界就是黑白色的,所以故事的开头一直都是黑白的,只有回忆的时候是彩色的。十年后,林见清已经娶妻生子,而晓晓却还爱着他!很感人,林见清父亲最后的话:缘分这事,不负彼此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
看完以后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慢慢的大家都会明白无法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是人生常态。有些事遇见过就好,能过相逢是种福气,错过也是。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珍惜我们所拥有的。
可能有人会说,井柏然和周冬雨多青春啊,《后来的我们》怎么就不是青春片呢?因为青春片的核心是描绘青春群像,而本片的核心则是描写主人公林见清(井柏然饰)和方小晓(周冬雨饰)之间的完整的爱情脉络。虽然这个爱情故事里包含了青春时期的心理,但却远远不止于此。刘若英所描绘的这段爱情,远比青春要宽得多。她还加入了社会、家庭、事业、生存,甚至价值讨论。这一点和张艾嘉很像。估计是合作多次后,奶茶从嘉姐那边学到了不少做电影的经验吧。
从角色设定上来看,见清和小晓就是两个普通的北漂青年。两个普通年轻人的爱情,有什么看头呢?原来《后来的我们》一直在扣着影片的主题——后来。没错,刘若英可不仅仅是从自己的成名曲借来了一个名字,而是借来了一个影像主题。为了诠释“后来”这两个字,影片在还没有介绍两位主人公的时候,就用黑白画面推出了两人十年后的偶遇。在观众还不知道这俩人十年前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就先抛给了一个十年后,而且还是黑白色的十年后。导致囤儿在看他们彩色日子的时候,分分秒秒都惦记着那个黑白色的“后来”啊。
即便是彩色段落,影片的情感触点也是接二连三地爆出来。刘若英很懂北漂困境,并且将其拍摄地极为细腻。比如见清在面对小晓时的自卑、无措,在追逐梦想时的急切、不甘,都是每个出外打拼的年轻人所亲身感受过的。还比如因为社会的压力,小晓对待婚姻的理念在某些时间段里是不太正确的,但最终还是被见清的真诚带回了正轨。刘若英镜头下的主角既没有主角光环也不完美,而是和观众一样,感情观需要随着人生的延续而变化、成长。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感,被她准确地呈现在了银幕上。见清和小晓虽然也会强颜欢笑地安慰自己很幸福,但其实内心的那份孤独,每个观众都看见了。
经历过孤独的人在银幕上看到了孤独投射的阴影面积,还怎么忍住眼泪不流呢?人生,只有经过了,才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甜蜜回忆和刻骨遗憾。纯与杂、浪漫与感伤、爱情甜与现实苦,奶茶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就能做到不去妄做判断,而是静静描绘,给观众空间去消化和品味,真是令人惊喜连连,好生欣慰。
★ 后来的我们台词
★ 后来的我们电影台词
★ 后来我们都哭了经典语录
★ 后来我们没有在一起作文1200字
★ 我们和后来不曾相遇情感散文
★ 那时候,后来诗歌
★ 后来的抒情散文
★ 假如与后来作文
★ 后来的时间都与你散文
“当我们学会去爱,却弄丢了彼此”
和很多人一样,林见清和方小晓只是两个普通的北漂族,恰好在绿皮火车上相遇了。他们的爱情真的很简单,一起等车,一起入睡,一起为了梦想而拼搏。可是,不成熟让他们无法明白对方的心意,走得马不停蹄,所以辜负得轻而易举。
时间不等人啊,等我们终于明白了爱情,其实已经失去了爱情。因为当局者迷,在我们还没学会珍惜彼此的`时候,吃尽了苦头,历经了磨难,最终不得不放手。感情不由人,说着说着就淡了,走着走着就散了,错过似乎是注定的结局。
“故事没有然后,我们也没有后来”
其实,林见清都不知道方小晓想要的是什么。他以为这个女孩和所有的北漂姑娘一样,想要钱,想要房子,所以他拼了命地去赚钱,却把心爱的姑娘越推越远。不是他们不再爱了,只是爱了很久,还是连朋友都做不成;只是没有坚持到最后,以至于两个人走散了,以至于故事没有了后来。
【后来的我们电影台词】推荐阅读: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经典台词06-25
最好的我们电影观后感500字01-29
我们的大学,我们的班级01-01
倾听我们的声音06-02
我们的教师作文06-02
感动我们的话语06-09
我们的存在作文06-29
我们未来的家07-05
我们的遇见散文07-15
我们的骄傲作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