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须知银行篇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人须知银行篇(精选5篇)

新人须知银行篇 篇1

去新加坡工作,到当地不可避免要去银行办理一些业务,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新加坡有哪些银行,以及银行的所在位置和服务,希望能够为大家了生活工作提供方便。新加坡境内三家本地银行

DBS(星展银行)/POSB(邮政储蓄银行)

OCBC(华侨银行)

UOB(大华银行)

中国银行(BOC)坐落于中央商业区的中心地带——百得利路4号。中国银行是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连续18年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排行 榜。拥有70多年历史的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是新加坡当地唯一一家持有全面银行执照的中资银行,可提供公司银行服务、个人银行服务、贸易融资及汇款服务等一 整套金融服务。此外,其它三家中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也先后在新加坡开设了分行。

新加坡政府对银行业采用宽松的监管政策,并且批准部分外资银行成为特准全面银行(QFB)。一旦获准,特准全面银行就能设立25个营业网点,其 中包含10家分行。除了办理个人常用业务外,特准全面银行还能办理诸如退休补助计划(SRS)专用账户和公积金投资计划(CPF Investment Scheme)专用账户等新加坡特有的业务。

新加坡特准全面银行

荷兰银行(ABN AMRO)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花旗银行(Citibank)

汇丰银行(HSBC)

马来亚银行(Maybank)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各大银行的ATM机遍布新加坡的各个角落。想要了解各家银行ATM机的分布地址,可以登陆相关银行的网站进行查询。此外,上述五家 特准全面银行还采用了统一的ATM系统,这样,任意一家银行的客户便可随心所欲地使用其他四家银行的ATM机,无需另行支付交易费用。

由在新加坡的银行以新元形式开出的银行汇票,可以方便地实现钱款入帐。这笔钱在收到汇票的一两天内即可进入你的帐户。而由在新加坡还没有分行的银行所开出的支票,可能需要长达三个星期的时间,钱款才可能真正到帐。

银行营业时间在周一至周五为上午10:00至下午3:00;周六为上午9:30至下午1:00(少数银行于周六营业至下午3:00)。

一些位于乌节路的银行则于周日上午9:30至下午3:00继续营业。

大多数银行办理旅行支票和外币兑换业务。但某些银行于周六不办理外币兑换业务。

关于职场新人求职篇 篇2

首先,简历“贴金”,言过其实。职场新人都很年轻,也正因为年轻,所以他们做事有时候不够仔细不够稳重,注重表象而容易忽略内涵。我面试过的应届毕业生,前前后后加起来起码有1000人,看他们的简历,你会发现,强调自己是班干部,是三好学生,获得过奖学金,实习的时候工作得到领导好评的字眼特别醒目特别多。我不否认他们当中肯定有人的确如简历所描述的那样优秀,但是,10份简历当中起码就有一半都是这样描述自己的,那么我想问,这是真实的吗?对于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没有工作经验的优势,那么就在简历上给自己贴贴金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是,你要知道,你面对的面试官是阅人无数的,他们一眼就可以看穿你的内心。有好多份简历上都写着,在实习的时候就帮助某大型且知名的公司卖出100万的产品,成为当月销售冠军。我在想,你还是实习职员的时候就能创造如此惊人的业绩,那么为什么不留在那家公司再创辉煌呢?为什么还来一家跟销售没有任何关系的相对小公司呢?为什么编瞎话都一模一样呢?这其中的问题发人深省啊。我看简历的时候,最喜欢看的是“自我评价”一栏。对于职场新人,自我评价是很重要的,你要结合自身的能力以及对希望从事的这份工作的态度,做一个很客观的自我评价。我也由此可以了解到应聘者最本真的一个想法。但是就是这个原本应该是求职者最真实写照的“自我评价”,往往也是不着边际。要么是从网上拷贝别人的要么就写得天花乱坠。我比较喜欢那种很朴实但能突出自己个性的简历。我遇到过一个面试平面设计的求职者,他直截了当的告诉我,说他自己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但是他却很喜欢平面设计,而且学的也是这个专业,他希望我给他一次机会,还主动提议让我给他一个作业,回去完成后给我看。大家可以想想,我也是一个80后,我面对一个只比自己小几岁的小伙子,我能不给他机会吗?我被他的真诚和自信所打动,而结果证明,我没有看错人,小伙子的确很能干,现在已经升为设计部经理了。

所以,我给职场新人的建议是:实事求是,突出个性,用你的真诚去打动你的面试官!

第二,眼高手低,不切实际。我想这跟我当年到社会上找工作时的想法是一样的。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觉得自己是个人才,于是找工作的时候,简历只投那些大公司,而且只看重工资高的岗位。我记得我当时就在招聘会现场投递了一份简历给一家大公司,应聘部门储备经理。我认为自己有能力而且还有悟性,这储备经理肯定能应聘上。结果面试的时候,被面试官的几个问题就问得云里雾里了,我只是一味的强调自己可以进公司来学,可是面试官说:你连最起码的基层业务都不了解,怎么能做储备经理呢?你要是真想到公司来,那就先把最基层的业务做好再说吧。你的勇气可嘉,但是公司需要真正有能力的人。当时脸都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赶紧钻进去。现在的应届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也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公司小,工资低,任务重的看不上,总是希望可以去大公司做一份高收入的工作,而事实上却很难很难。现在的企业用人,学历是敲门砖,而真正看重的还是人才的能力。换句话说,谁能够独当一面,谁能够以一敌三,谁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谁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很多职场新人都觉得自己还年轻,工作嘛?实在找不到好的,就随便找一个先干着,先养活自己吧。这种现象可以说非常普遍,我所在的公司以及很多朋友的公司,都反映出很多新员工来公司少的3、5天,多的3、5个月就离职了,一方面说明可能公司的项目和发展不适合他,他也觉得挣不到钱所以选择离开,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是太过浮躁,没有耐性去踏踏实实的做一份在他们看来没意思的工作,于是也一走了之。我就接触过好多这样的人。在公司呆几天就走了,而且也不跟公司打招呼,后来我给其中的几个去电话,他们的回答大致是觉得公司的朝九晚五的上班制不适应,加上觉得在公司做业务很累,很没面子和前途。我不想去评价他们的想法,或者他们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份工作都是一点一点,慢慢的从最基层做起的,不是说你生来就是当经理当总监当老板的。还有就是离开公司的时候,一定要跟你的部门领导或者公司的HR打个招呼,这是最起码的礼貌问题。很多人都忽视这点,认为没有必要和意义去打招呼,而事实上,这恰恰是职场新人应该注意的。我公司之前莫名其妙的就走掉了1个刚入职几天的员工,我打电话给他,他却不接,后来我还发现他擅自将公司的一台电脑格式化了,里面存有的客户信息都丢失了。我不知道是不小心为之还是故意为之。过了大概一个月,我的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他也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他说有个叫张某的人今天来复试了,是他亲自接待的,他发现张某的简历上写着曾经在我的公司上过班,于是就想问问我,这个人怎么样?是否可以聘用。我一下子想起来张某是谁了,就是之前走掉的那个员工,于是我这样回答道:此人慎用!大家可以想象,张某最终可能会跟这份唾手可得的工作失之交臂,不是我小心眼,也不是我记仇,我只是实话实说告诉自己的朋友而已。其实这个世界有时候真的很小,

新人婚礼主持词开场白4篇 篇3

通俗婚礼主持词开场白

各位来宾,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xx年xx月xx号(农历xx月xx)。今夜轻风徐来,星光灿烂。今夜欢歌笑语,温暖人心。今夜喜气满庭,春情永驻。今夜鸾风合鸣,秋色迷人。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相聚在凯登大酒店。共同庆祝xx先生xx小姐喜结良缘。

现在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今天我和xx婚典十分荣幸地接受新郎新娘的委托在这里为他们主持隆重的婚礼庆典。好,良辰已到。我宣布,xx先生xx小姐的婚礼庆典现在正式开始。奏婚礼进行曲,恭请新郎新娘入场。

幽默的婚礼主持词开场白

新人须知银行篇 篇4

写给初入会计行业的职场新人

〖职场法则一〗:认真学习和努力工作永远是会计职场上的两条腿,少了任何一条腿,你就不可能走的好,走的稳。

会计这个职业,社会化程度很高,从会计证到会计师,再到CPA、ACCA等,社会上准备了太充分的考试。这是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也是特色所在,如果我们没有这些大家所熟知的东西,就没有一个敲门的砖,可能就很难进入一个公司,即使我们很有实际工作能力。学习是保证进入理想公司的一条腿,也是保证在实际工作中不落后的一条腿。

到了一个新公司,只有我们能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的工作。会计这工作有太多的行业特色,公司特色,我们以前的任何经验,都不可能在新公司中完全照搬,所以实际工作的学习能力也非常重要。到了一个新的公司,如果不努力工作,即使证书多,也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因为会计看中的还是实际工作能力。

〖职场法则二〗:永远把自己当作一个会计

由于会计的主人翁精神都比较强,很多时候,作会计的,把自己当作了公司的主人,这没有问题,但是过头了,就完蛋。

实际工作中,看到会计经理在公司的管理会议上,出谋划策,如何提高公司的销售业绩;看到很多会计人员,天天想如何为公司谋划少交税金;看到很多会计人员,如何计划为公司采购到便宜的商品。不是说财务不应该做这些,而是会计作这些实在有些越位。〖职场法则三〗:永远不要把自己只当作一个会计

前几天,公司一位年轻的女同事,老公不幸去世,按照公司制度,可以拿发票报销一部分安慰金的。这位伤心的同事填写好申请,准备好发票,到财务领款,财务这个年轻的小姐,看了看发票,头也不抬的说:发票不合格,应该什么什么发票。当时的情况大家可以想象,这位不幸同事的遭遇不幸第一天上班。

很多时候,由于财务人员每天都在核对数字,都在“平”与“不平”之间奋斗着,看到的除了发票、进帐单就是数字,让我们自己也变的枯燥起来。

〖职场法则四〗:第一:领导永远是对的。第二,如果领导不对,请

参考第一条。

领导永远是对的,有点社会经验且懂的人性的都能认同这条规则。

在会计领域,认为领导不对的想象非常普遍,尤其对于刚工作2、3年的大学生或者工作多年认为自己很不错却没有得到重视的老会计,会经常认为领导不对,或者认为领导经常不对。

这里的领导可能是会计领域的主管、经理或者财务总监,也可能是非会计领域的包括总经理等非会计专业的公司高层管理者。

这也是因为会计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而造成的,会计人员有自己的专业,且每个公司的会计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部分。

认为本会计领域的领导是不对的,发生在两种情况:空降的领导和从同事中提拔的领导。

〖职场法则五〗:永远不要试图和你的领导或者和你工作关系密切的同事交朋友。

我们工作都是为了谋生,那些说工作是享受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假道子,这是我这个论点的前提,不认可这个前提,那么这条就不成立。

工作既然是谋生,工作外的时间才是生活,分清了这个,也就知道如何与领导和关系密切的同事相处。

试图和领导交朋友的,并且确实交了朋友的,一般情况下,可能相安无事,但绝对不能经受时间和事故的考验。

交了朋友,对对方的期望值就高,那些所谓公私分明的说法,骗自己自己都不能相信。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故事,一个同事和一个领导交了所谓的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很多,后来同事提出辞职,原因就在这个努力工作的同事,发现领导给她的远没有自己期望的多,而领导认为自己已经给了足够的多。

不平衡的同事提出辞职,领导更加愤怒,双方都认为不仅工作上背叛了自己,感情上也背叛了自己,朋友做不成,同事也做不了。当然,不交朋友,并不意味着不合作,不交朋友是为了更好的理性合作,这是两件事。

朋友注定要注入私人感情,而工作需要更多的是理性判断。做销售的,可以在公司中和领导和同事称兄道弟,但也未必是朋友,称兄也许还是为了工作。

我这里讲的朋友,是纯感情的朋友,而非有任何工作目的,有了目的的朋友不叫朋友。

对于会计这个职业,不和领导交朋友,显的更加重要,交了朋友有内控失效的嫌疑,所谓瓜田李下。

〖职场法则六〗:永远以最正面、最高质量的对领导的临时安排给予及时反馈。

很多人不喜欢变化,尤其对于会计人员,更加不喜欢变化。对于一个正埋头录入凭证,或者正在试算总也不平衡的会计来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讨厌的领导又派了一个新活。

但我恰恰要说的是,临时工作可能能更加考察你的工作能力和对领导的支持态度。

及时反馈不同于及时完成,有的工作可能确实不属于你来做,或者以你的知识和能力,你不是最合适做这项临时工作的人。

那么即使反馈很重要,及时把你的看法和领导交流,不会的,请教,迷惑的澄清,不属于你的,及时沟通。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努力的希望自己独立完成这项工作的前提思想下,去做这个沟通。

最忌讳的是发现你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按照领导要求的时间表完成,也不去与领导主动沟通,等到领导来问你时,一大堆理由等着领导。

这时被动情况下的的理由,非常苍白。

说到底,老板安排我们的工作,一定有他的理由,而领导是决定你业绩考核的最主要的因素,你即使在为你日常工作忙碌,也是为了一个好的业绩。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评价我们自己如何的,永远都不是我们自己本人。

〖职场法则七〗:永远记住,你如何穿戴,决定你将来在公司的位置如何。

看到一篇文章,说第一次见面,谈话效果如何取决于以下因素:7%的谈话内容,38%的语气,45%的穿着。具体如何说的,我记不得了。尤其会计这个行业,永远是专业、职业的象征,你的职业形象永远决定着你办事的效果和质量以及在公司的地位。

在我开始从事会计这个职业的8年时间中,每天上班哪怕是加班,我都是西服领带,虽然不喜欢,虽然很难受,可是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只能如此。

面对税务,面对银行,因为有了西服,我所有的事情都代表公司,让对方知道,我的背后是一个公司在支撑,而非只代表我自己。是一个人的力量大呢,还是公司的力量大呢?

当然也有吃亏的时候,当税务好几个所长兴致昂然的和我们吃饭的吃饭时,发现我们三个都穿着西服带着领带,却怎么也不能很放松的吃饭,呵呵。

新人须知银行篇 篇5

动物游戏之谜

人类社会越来越现代化,到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由此而来的是生活的快节奏,学习和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一直波及到了儿童,加之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使作父母的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祖孙三代4、2、1的局面,使12 只眼睛都盯在了孩子身上。过分保护、溺爱及过早地灌输知识会得到什么结果呢?乐观者说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早熟,将来能更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悲观者则认为豆芽菜式的孩子将来经不起风浪,小皇帝太多了很难凝聚成统一力量,将来谁去当兵,谁去干那些艰苦创业性工作……

让我们来看看动物世界吧,也许会得到某种启迪。■库宝善\动物的游戏(节选)

玩耍,按原意来说应该是从觅食、自卫和各种约束的活动中解放出来,使肉体和精神充分放松的行为。但对野生动物来说这种机会真是太少了。例外的只是一些幼崽,围绕在母亲身边戏闹、玩耍。因为有母亲守在旁边至少不用愁吃,不用担心敌人攻击等等。这和人类一样,儿童时代好玩耍,一到成年则越来越少。设身处地想一想,一点也不奇怪,成年食草类动物,为维持其庞大身躯,不得不去寻找、嚼食大量食物。一头大象每日要吃200~300公斤树叶和青草,为此24小时中就要花费12~14小时。熊猫食竹,牛羊食草每每要跑几公里到十几公里;食肉动物也并不轻松,它们的食物是活的、能自动避开,并非肚子一饿立刻就可以到手,有时一周也吃不上一顿,加上它们自己也要躲避人类和更强悍的猛兽,有时还会生病,也有年老体衰,为满足食欲经常要处于精神和肉体极度紧张状态。所以不管哪类动物,在这个弱肉强食的野生动物世界里,真正能放松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动物,其幼年时代的游戏,除了单纯玩耍目的之外,与其将来生活(这里主要是指觅食、繁殖和护身)是密切相关的。肉食性动物如虎、狮子,经常见到亲子间玩耍的场面,虽为猛兽但看到其兴高采烈的样子也颇为有趣。小老虎或狮子追着咬父母的尾巴,而尾巴就像一只活的小动物那样甩来甩去,逗得小家伙又蹦又跳,又滚又闹,不时跃起,用前肢捕捉。高兴时可以玩上一个多小时,累得小老虎或小狮子呼呼直喘。这样的游戏与长大后真正的捕猎很相似:看定猎物、俯身潜行、悄悄接近、猛然大吼一声跃起,利爪如钩、大口如盆、牙排利刃、尾似钢鞭,试想在这种凶猛的冲击下有何种猎物能幸免于难呢?有时看到有的小老虎在前方潜伏,一只则迎面走来,突然前者跳出,两只小虎便争斗起来,煞有介事打得不可开交,过一会儿可能会交换一下所扮演的角色,这一只伏卧,另一只走来,一场闹剧就又开始了。这些亲子之戏、兄弟之耍,到长大成熟后也就变成真实的生活了。联想到儿童们的追逐嬉闹,骑着人装的马打仗,也许就是人类争斗欲望的一种雏型。肥胖粗笨、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玩起来却很灵活:攀杠、钻圈、踏球、爬山、滑梯,逗得游客哄笑不止,流连忘返,但这些对其长大后起什么作用呢,目前正在研究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相信将来会得到答案的。

成年兽类几乎没有时间游戏,是说其主要精力用于找寻食物,防止敌人攻击,到了生殖季节还要为争夺配偶而与雄性同伴进行激烈格斗。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到它们戏耍的场面。有人曾见到过黑猩猩在表演“滑稽戏”和“雨中舞”。两只雄性同伴,彼此搔首弄姿,像人一样大声嘻笑;天下雨了,这些“男子汉”在雨中发疯似的奔跑转圈、撅断树枝、拔掉青草,雄赳赳作示威状;而这时的雌猩猩则带着幼猩猩们躲在周围的树丛内,围观眼前发生的这场闹剧。难道这只是玩耍吗?还是出于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恐惧感而故意作出的姿态?其真正含义不得而知。如果野生动物被关进了动物园,情况就变了。在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世界里,它们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冲动;关进动物园,丧失了紧张感,不必担心外敌的突袭,肚子饿了准会有人送吃的,发情期用不着争斗新娘就送上门。这样一来,它们的所有时间几乎都变成了自由时问,但是所过的也就只限于槛中生活了。和人间一样,虽有余暇但不能干自己所喜欢干的事情:滑雪、溜冰、观剧或看电影,只能在这种受限制的条件下来打发自己多余的精力了。长此以往,有些动物精神就会出问题,就像人类患神经症一样,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行为,一种在野生状态下看不到的玩“耍”。黑猩猩所演出的闹剧,也许就是这样发明出来的:早晨,饲养员送来了食物,还没等吃完,游客就进园了,越聚越多,它们会突然摇晃起庞大的身躯,像大相扑运动员那样直立站起,拍手打胸,在众人围观下也许会突然将手中拿的食物,如桔子、香蕉等抛了出去,打游客一个措手不及,引起一片喧哗一阵骚动,哄然大笑会招引来更多观众,将黑猩猩或大猩猩栅栏挤得风雨不透。有人还会再次将手中桔子、香蕉、巧克力等抛向它们,于是刚才的一幕可能又会重演,这是一种戏耍,但仔细看来大猩猩或黑猩猩的行为似乎显得有点奇怪。这也可能是猩猩们一种解闷的方式,借此来打发自己的余暇。但是,这样的消遣法,有时会将猩猩的精神和行为引向歧途。桔子、香蕉扔完了,它们可能会抓起粪便抛洒,这样一来就要乱套了,客人可能再也笑不起来了,满头满脸臭气哄哄,新衣新帽沾满污秽,其狼狈之状可想而知。猩猩这种恶作剧在各动物园并不罕见,人少时还好,人越多越来劲,俗称人来疯,在猩猩眼里也许这才够开心。有时还能见到猩猩们在运动场内的池子里洗手,玩水,突然会将水泼向人群,瞬间的惊愕之后又是一阵哄笑。水还算是干净东西,有时犯坏,蹲下身子不知干什么,突然用手把尿洒向游客。动物有时也会拿东西玩耍,在猴山放一面小镜子,勇气十足的年轻猴子首先拿起来,左照右照,近看远看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看到自己的影像倒觉得挺有意思,一会儿举起来,一会儿放下去,招来群猴看热闹,有时把镜子摔碎,一只猴抢一片躲到角落去玩,高兴了甚至可以玩上一天。最后传到猴王手里,它把这件不寻常之物托在手里看了又看,面部毫无表情;若把一条口袋扔给大猩猩,它们左看看右看看,张开口袋往里瞧,把头伸进袋子,套住头摇晃两手,玩一会儿就嗤地将袋子撕破,扯成几片,拿了浸在水里洗,就像妇女在河边洗衣服一样,这里边到底有什么含义谁也猜不透,看来洗得还很认真,显示极大乐趣。在大象栏内放几根木头,可以看到它们用木头来玩耍,先是用脚踏,一看踏不坏,就用鼻子卷起来,一会儿搬到这一会儿搬到那儿,或者高高举起摔到地上,再举再摔。狼圈、狐圈周围是铁栅栏,基础是水泥,但中间应留出一块空地,这类野兽的兴趣是挖洞,这里挖一个那里挖一个,有时还用刚挖出的土将原先的洞填起来。挖洞,这在野生状态时是为了作窝,繁殖后代,但现在挖好后并不是为了住,仅仅是为了游戏,借以发泄过剩的精力。大猩猩小时候很愿意找饲养员玩,拉着手跑,非让抱一抱,逗逗闹闹,但这只能在小时候,最多是其体重与人差不多时,等长到二百多公斤了可就要小心了,这东西力大无穷有时不知深浅,一掌下去就会把饲养员打个鼻青脸肿。

由以上可以看出动物与人间的游玩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幼儿期、儿童期玩耍时间多,越大越少,这是因为小时无忧无虑一切依赖父母;长大一切要靠自己,精神紧张、任务繁重,毫无玩耍的余暇。动物园里的动物与野生状态不同,时间有余,所以应该研究增加些什么科目进行训练更为合适,忽略了这点有时动物可能会产生神经症,有的则陷于极度紧张,最终会招致躯体疾病。由此想到人问,如何减轻儿童负担,恢复童年的天真,在游戏、玩耍、娱乐当中训练孩子们的才能,培养起有益的兴趣;过保护方式,强迫性灌输,禁锢式生活,放纵任性等等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可能不会有益处。

──选自《动物与人行为探秘》,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 ■林承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动物游戏之谜》导读

科学性、艺术性是科普作品的两个要素。《动物游戏之谜》一文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科学性就是科普作品不仅要准确地普及科技知识,而且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以帮助人们真正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本文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知识准确、真实。本文从动物行为研究的视角介绍动物游戏方面的科学知识,不管是已经成为共识的普遍规律,还是尚待进一步深入验证的各种假说,都言之有据、实事求是。在讨论动物游戏原因这个问题时,作者提供的种种假说均立足于科学家对动物行为的长期的观察与研究;而且在介绍这些假说时,既列举具体动物的行为现象,又分析其行为动机,例证确凿,推理缜密。

2、思维严密、清晰。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正是遵循这一特点来安排思路的。课文的结构采用“总—分—总”形式:先总结归纳,列举动物游戏之谜,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然后分项解说,先指出动物游戏的基本类型,进而围绕“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这一问题,举出研究者的假说,促使读者思考;最后比较总结,提出新的展望。如此环环相扣,使文章结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态度严谨、认真。文章不仅给我们介绍了关于动物游戏的科学知识,而且使我们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的态度。从文中研究者们的观察研究与所提出的假说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他们对动物生命存在的尊重,对其生命奥秘的敬畏,以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治学方法,不因循守旧而勇于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如“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这一句就充分地表明了动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体,人们对动物游戏行为的研究还很肤浅,必须更加深入地研究。

再说艺术性。

艺术性指的是科普文的写作技巧。科普文的艺术技巧主要体现在通俗性和趣味性这两个方面,即要“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下面着重谈谈趣味性。本文的趣味性主要得力于下列几点:

1、描写:

形象的描写,可以把抽象的、枯燥的知识说得具体、生动,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文章开头三段以描写来蓄势,简洁地勾画出叶猴“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北极渡鸦的“像小孩坐滑梯一样”的滑雪游戏,露脊鲸高举尾鳍“得意洋洋”地“扬帆”行驶等奇妙的景象,来吸引读者注意,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动物游戏所表现的智慧的惊叹和喜爱之情。举例时也用简笔描写,以增添情趣。如介绍动物的单独游戏,作者这样写:“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这里用了“欢快”“荡秋千”等拟人化的词语,传神地写出了动物游戏的可爱。

2、举例:

举例,也是增强科普文的通俗性与趣味性的一种常见方法。对一般读者而言,动物游戏行为研究是一门比较陌生的科学。为了将动物游戏的动机这一科学原理说清楚,作者通过举例,给读者以具体实在的感性形象。如文中在介绍“操纵周围事物的游戏”时,作者举了北极熊、野象的游戏来诠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动物支配环境的能力”这一观点。又如在提出各种关于动物游戏动机的假说时,作者也都举出大量的典型的实例来说明其理论的自洽性。

3、设问:

科普文重在普及科学知识,因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写作时要充分考虑的一点。采用设问辞格激趣是常用的方法。如开头三段连续提出三个问题:“它们是在打架吗?”“它们是在表演吗?”“露脊鲸又是在干什么呢?”这就设下了悬念,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如第10自然段中的“那么,动物为什么要消耗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游戏呢?”用这个问题来使人们已知的(“生物世界有一条普遍规律,就是尽可能节省能量”)和未知的(动物何以消耗大量能量游戏)形成矛盾,以激起探究的兴趣。还有结尾第15段的“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戏”,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这个选择问句,则引导读者在对上述假说进行比较探究中尝试着去寻求更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使读者对动物生命智慧油然而生敬畏。■问题探究

1、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

智力潜能: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

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创造性和想象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

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

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动物游戏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说的各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并不是说一种游戏只包含一种能力。

2、课文为什么没有确定的结论?

第一,动物游戏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动物的游戏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人类对动物了解得还不多,现在提出的各种假说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深入研究,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

第二、科学注重求实,即使作者倾向于某种假说,也要经过实验的证明,不能贸然下结论。

第三、包容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作者列举各种假说,其本意就有这方面的含义。让各种观点在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终才能辨伪存真,求得真理。【探究】

游戏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很难想像没有它们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更很难想像没有它们的童年将会留下怎样的回忆。有人说体育的本质就是游戏,甚至有人认为文学也起源于游戏。总之,是它们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我们健康快乐地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读完本文我们会以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这些动物,还会让我们在新的高度上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

§·Ⅲ-13 宇宙的边疆 ■探索宇宙的文明层次

当UFO现象使人类感到困惑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1969年7月人类宇宙飞船的登月,标志着人类文明向地外伸延、扩展的起点;意味着人类去地外认识未知世界的必然性。那么,是否有制造超光速飞行器的地外智慧生物去他们的地外,认识他们的未知世界呢?应该是毫无疑议的。

超光速运动的UFO现象是规则、程序的物质运动,是来自不同星系世界的超级文明者操纵的探测器和宇航器。

本文决不包罗万象,先抛开UFO的动力源及性能不论,围绕宇宙生命物质、UFO的超光速运动和智能生物层次之间的关系加以陈述。宇宙生命物质是普遍存在的,宇宙物质有着同步的形成史、演化史,恒星与恒星之间,行星与行星之间,生物行星与生物星之间(所谓生物行星,既是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它是稀有的行星,然而,在整个宇宙仍然是无穷的)虽然同种物质的含量决非相同,但必然能够找到相同的物质。哪怕是地球上的稀有元素,在太阳系的类地行星上是可以发掘到的,但只是含量多少不同而已。那么在银河系其他行星系就难道找不到和地球类同的质量、水体和接受阳光的适度以及一切生命所必须的因素吗?我们又有何理由说,在河外星系没有和地球相同的化学组成和适于生命存在的一切条件呢?

如果我们地球人类认为自己居住的地球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这不正是用孤立的眼光看待自己吗?用孤立的眼光看待自己,就等于彻底否认了自己的存在!至少没有挣脱“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学说的又一道桎梏。

那么,UFO现象究竟是主观精神或客观物质导致的恶作剧,还是生物操纵的程序物质运动呢?倘若我们地球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将要冲击太阳系,跨越银河系,那我们必须具备的自然是超光速飞行器了。飞行物速度的快慢决定着人类认识视野拓宽的程度。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前的时代,有谁能够想到对岸会有自己的同类?那时人类仅有的交通工具,远远不能将幻想变成现实。随着动力车和飞机的出现,人类才把对彼岸的幻想变成现实的邻居。今天人类拥有的宇航工具,对光速、超光速的UFO望尘莫及,对于宇宙中是否有自己的同类则又不可思议。人类将随着光速或超光速宇航器的出现,将会把人类在宇宙中有无自己的同类的幻想变成现实的毗邻。所以,超光速运动的UFO决非主现臆造和自然因素所致,恰恰是从银河系、河外星系和总星系驶来的不同宇宙层次的探索者所乘的宇航器。请问这些使者,从遥遥数百光年来地球干什么呢?在此我们暂且抛开外星生物光顾地球的目的不论,让我们先谈谈地球人去地外认识未知世界的目的和意义,就会设想外星生物来地球认识未知世界的可能性了。

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其目的既是要认识太阳系的形成史、演化史,研究太阳系的行星与地球的同异,甚至企图从类地行星上开发资源、能源和探寻环境等等。这一切活动给地球人未来更广阔的宇宙探索奠定了科学基础。但我们不要忘记人类的这一壮举,较超级文明仅仅是脱离地球“母体”的蹒跚学步而已。因为人类宇宙飞船的时速约1018万千米左右,所以决定我们不能彻底认识太阳系。对于银河系、河外星系及总星系只是“万里长城”走完了第一步。发现超光速运动的UFO自然会哗然,因为低于光速的运动是囿于人类认识范围的,光速或超光速则是人类必将开拓的未知领域。

我们知道地球人去地外探索未知世界的目的和意义,就可以站在自己角度上去推想。认识本来就是踩着自己知识的阶梯伸视和侦破未知世界。那么,外星人莅临地球的目的和意义就不言而喻了:文明赋予了他们研究宇宙的发展使命。这些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不同星系世界的考察者,他们虽然认识了他们居住的行星系,但没有认识银河系、河外星系和广阔的宇宙;银河系不同行星系有无生命;生命物质的异同。他们更没有认识星系之间的整体运动规律和宇宙的起源、构成、演化等等。无论是低级文明、中级文明或超级文明都有各自的未知世界。因为宇宙无限地演化着,所以,作用于智慧生物头脑中的意识亦即永无止境。认识倘若有了终结,生命不就意味着终止吗?

我们可以追溯文明生物,在古代就研究过地球,那他们现在哪去了呢?去更遥远的地方考察去了。现今有的正在研究着,有的正在准备着,有的正在发展着──就这样形成了宇宙中不同文明的自然层次。环顾地球的则是不同宇宙层次的超级文明者:就是说,有的来自银河系,有的来自河外星系,有的来自更遥远的天体系统。

文明生物对地球的研究有自然形成的高峰期和低峰期。低峰期给了地球人一个自我酝酿的机会,冷静思考的默切,心里准备的契机。为什么能形成高峰期和低峰期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有时一辆接一辆地驶过,有时数分钟甚至半小时不等。何许人给安排了车辆驶过的高峰和低峰呢?是车辆在时间中出现的几率。

今天我们地球人有了独立的思维能力,外星人考察的低峰期,正在激发着地球人的自我能动性。等到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心里准备的时候,那将是超、中级文明相互沟通的一天。有人疑问,外星人既然是存在的,为何不与地球人公开接触呢?这回答是肯定的:超级文明如果直接与中、低级文明接触,就等于“炸毁”了中、低级文明的自然生存、自然进化和自然发展,导致其精神解体。文明生物在宇宙考察中,发现宇宙中广泛存在着的生命物质后,他们并无敌意。有人说“有外星人的入侵”的可能性,我们上溯到有文史记载的古代,对碟状飞行物现象,诸如神说论也好,鬼怪论也罢,考究其运动规律和运动程序,都和当今世界的UFO现象极其相似或完全相同。持这种论调的人既然承认UFO是外星人所为,并且有入侵的可能。那么,外星人既要入侵地球,为何不在那时趁古人手无寸铁的时候毁灭他们,何必等到今日地球人较有相对抵抗力再入侵,岂不是有些为时已晚吗?何况外星人今天要入侵,双方的力量足以将地球毁灭,自然就失去了某种入侵的意义了。很遗憾,有什么理由说“有外星人的入侵”的可能呢?倘使我们在原始森林里发现猿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用现代化武器消灭它们,而是任凭它们去生存、去进化。侵略和战争是同等文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角逐,决不是极大差距之间的迫害。倘若有人疑问,既然宇宙有同步的形成史,为何有着文明的极大差距呢?因为,同一个地球不也有着发展的不平衡性吗?

目前我们对UFO现象的认识行为,实在是地球人类认识水平的时代局限。例如:迫击、缄默、官方控制。人类在地外认识未知世界的时候,应校正自己的态度,不应该有哪怕是一点恶意行为和保守行为,这才是地球人类向太阳系深层探索所必须的。UFO是萌生后茁壮成长的幼苗,还未真正开花结果。所以,掺沙拌土的假报道也有机可趁。然而,我们应该乐观地是制造假象的行为,不也证实着“反作用力”是正面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吗?我们应该相信,无论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总是以它的对立面而存在着。人类对UFO现象的灵性反应,是UFO存在的征兆。UFO现象是生物操纵的物质运动,当今世界对UFO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研究,牵引着科学向着揭开迷宫的方向迅速发展。■发现号即将展开告别之旅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官方网站消息,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目前正在进行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发射时间初步定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24日16:50(北京时间2月25日5:50)。这次发射将是它的告别之旅,任务编号STS-133,期间将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一个永久性多功能舱段以及机器宇航员-2号。此次飞行由宇航员斯蒂夫·林德赛(Steve Lindsey)担任指令长。

发现号航天飞机是所有美国航天飞机中执行任务最多,将宇航员送入轨道人数最多的一架。它曾经执行了首次轨道卫星回收任务,并将这颗卫星带回地球。它曾经带着宇航员造访过两颗运行中的卫星。它执行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部署任务。它还两次向世人展示了美国在重大挫折后重返太空的决心和勇气。

尽管美国宇航局下属的全部5架航天飞机每一架都功勋累累,但发现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它执行过的全部38次飞行任务中,它总共在太空度过了352个日夜,几乎相当于一整年。它一共围绕地球运行了5628圈,时速高达17400英里(28000公里),总飞行里程近1.43亿英里(2..3亿公里),这相当于往返月球288次,或者到太阳距离的1.5倍。

发现号航天飞机总共运送过246名宇航员进入太空,这一数字无人能及。这其中包括世界第一位女性航天飞机驾驶员,世界年纪最大的宇航员,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非洲裔美国人,首位乘坐美国航天飞机升空的俄罗斯航天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美国议员。

发现号是美国建造的第3架航天飞机,整个建造过程历时4年。发现号的名字源自于一艘18世纪时的英国探险船,即著名的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远征南太平洋时乘坐的发现号(HMS Discovery),以此表达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它于1983年10月离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戴尔(Palmdale)的组装工厂,并于次月搭乘波音客机改装的背负式运输机飞往美国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1984年8月30日,发现号航天飞机执行其首次飞行使命,任务代号STS-41D。那次任务中,发现号成功将3颗通信卫星送入轨道,并对一个实验性太阳能电池翼进行了测试。该任务由宇航员亨利·W·哈茨菲尔德(Henry W.Hartsfield)担任指令长。

在它的第二次飞行中,发现号执行了首次在轨回收卫星并将其带回地球的任务。借助舱外喷气式宇航员背包,宇航员们进行了一系列高难度的舱外行走,并最终成功地将两颗出现故障的卫星放入发现号的载荷舱,并于随后送回地面。

1985年,发现号是唯一一架在当年执行了4次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其中一次任务:STS-51D,实现了首位美国议员遨游太空的壮举,这位议员是犹他州参议员杰克·伽姆(Jake Garn)。

1986年发生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之后,美国航天飞机的发射经历了两年半的停滞,发现号在此期间也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性能升级,随后在1988年9月,发现号再次升空,执行STS-26任务,这次任务的指令长是宇航员里克·霍克(Rick Hauck)。这次飞行任务检验了航天飞机所进行的安全性能升级措施,并成功地将一颗美国通讯卫星送入轨道。这是发现号的第七次飞行,也是美国经历创痛之后重返太空的标志。

1994年2月,昔日的冷战对手在发现号上握手言和。在STS-60飞行任务中,谢尔盖·克里卡列夫(Sergei Krikalev)成为首位搭乘美国宇宙飞船升空的俄罗斯航天员。那次任务的指令长是宇航员查尔斯·F·博尔登(Charles F.Bolden, Jr。)。

一年后,发现号更是将当年美苏之间的冷战阴霾清扫一光。在其执行的STS-63任务中,发现号首次演练了与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交会对接。这次任务同时还创造了另一项第一:首位驾驶一艘美国宇宙飞船的女性:伊林·柯林斯(Eileen Collins)。此次任务的指令长是宇航员詹姆斯·D·韦瑟比(James D.Wetherbee)。

1998年6月,发现号再次与和平号进行空间对接,任务代号STS-91。此次对接任务标志着美俄合作实施的“航天飞机-和平号”项目结束。在整个项目合作期间,一共有9架次的美国航天飞机实现与俄罗斯空间站和平号的对接。

1998年10月,发现号再次执行开创性任务,将人类最年长的宇航员送入太空。美国宇航员约翰·格林(John Glenn)当时已经77岁高龄,他跟随发现号STS-95任务进入了太空,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太空旅行。在此之前,格林曾于1962年进入太空,成为首位围绕地球飞行的美国人。除了和年轻同事们一起执行STS-95项目制定的工作之外,格林本身还是一项有关太空飞行与宇航员年龄限制的实验研究对象。

2000年10月,发现号执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00次飞行任务。任务编号STS-92,目的是为正在加紧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送去部件。此次为期12天的太空之旅中,宇航员们为国际空间站成功地安装了一个航天飞机泊位,以及首个外部结构桁架,为数周后迎来首批空间站长期值守乘组奠定了基础。

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大气层时解体爆炸,全世界都沉浸在痛失7位勇敢的宇航员的巨大悲痛之中。随后,美国宇航局再次着手对航天飞机的安全措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升级。发现号再次担任探路先锋,它执行的STS-114任务成功地飞向国际空间站,标志着美国航天飞机的再次恢复飞行。此次任务的指令长由经验丰富的女宇航员伊林·柯林斯担任。在任务执行期间,乘组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安全措施,包括在接近国际空间站时要求空间站宇航员拍摄航天飞机外部隔热瓦的高分辨率图像以便确保安全。

美国宇航局在2006年执行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被公认为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这一任务要求为国际空间站送去5副桁架部件,并对空间站的电源系统进行一次大修。发现号再次承担重任,执行了STS-116次飞行,成功完成了上述使命。

2007年10月,发现号执行的STS-120任务再次成为一个里程碑。因为此次飞行标志着首次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两大机构的指令长都是女性。当时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指令长是女宇航员帕姆·米罗伊(Pam Melroy),与其对接的国际空间站的指令长则是女宇航员佩吉·惠特森(Peggy Whitson)。此次任务中,宇航员们为国际空间站加装了“和谐”号舱段并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了修复和调整。

2008年5月,发现号执行STS-124飞行任务:将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JAXA)研制的“希望”号实验舱(Kibo)核心部件送至国际空间站。这一大型实验舱段需要3次航天飞机飞行方能运送完毕,STS-124任务是其中的第二次飞行。

在其最后的告别之旅中,发现号将为国际空间站送去美国负责部分的最后一部分部件:莱昂纳多永久性多功能舱(LPMM)以及首个人形机器人宇航员:“机器宇航员2号”(Robonaut2)。这个新的舱段将作为储藏室,并提供额外的研究工作空间。而机器宇航员2号则是一次技术验证性演示,主要目的是考察人形机器人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在轨工作的宇航员起到帮助作用。发现号还会同时为空间站带去一些备用设备,以备不时之需。发现号航天飞机服役的一生是在不断开创新纪录中度过的,甚至这一次告别之旅也不例外:它的此次飞行恰逢人类长期外空居留十周年纪念。(晨风)

(http:// 2011年02月24日)

§·Ⅲ-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相关知识 1、统一场论:

根据现代物理学知识,将我们的宇宙结合起来的力有四种: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物理学家运用量子力学,已经把后三种力统一起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他的学生米尔斯提出杨—米尔斯场理论,解决了这一问题,被称为“标准模型”。但是这一理论因为计算繁复无比而让人头疼),但是引力仍然游离在外。爱因斯坦毕终生之力想寻求四种力的统一,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最终也没有实现。2、高维空间:

现代理论物理学认为,统一四种力的前景,在于高维空间(如十维或更高)理论的确立。比如对于古人来讲,风暴是怎样产生的,风暴会袭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袭来,什么时候结束,他们是一无所知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平坦的大地上,只能靠肉眼从近似于二维平面的角度来观察,即使有简单的预报,也都是靠经验来推测的。现在有了气象卫星,从太空这样三维角度观察地球,在地面上看来神秘莫测的风暴被看得一清二楚,可以精准地预报风暴的动向。同样,理论物理学家认为,传统的四维(空间三维加上时间)理论太“小”,不能解释宇宙中的四种力。当他们超越四维而在更高维(如十维或更高)中寻求统一这四种力时,就能得到一种简单、漂亮的解决模型(科学家认为宇宙应该是简单、和谐的)。

高维空间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后10-43秒,十维宇宙分解成四维宇宙和六维宇宙,四维宇宙暴胀,经过近150亿年,演变成今天我们生活的宇宙。大爆炸后10-35秒,大统一力分开。但是高维空间理论很难在实验室中得到证实,因为要模拟当时的环境,需要的能量太大,根本无法做到,所以现在高维空间理论只能是“理论”。■加来道雄\面向第五维

由于家境贫寒,我的父母担忧我将不能把自己的实验和教育继续下去。幸运的是,我为我的各种科学计划争取助学金的行动引起了原子科学家泰勒(EdwardTeller)的注意。他的妻子慷慨地安排我接受四年的奖学金去哈佛大学学习,允许我在那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我在哈佛开始了自己在理论物理方面的正规教育,但也正是在这里我对更高维数的兴趣消失殆尽。像别的物理工作者一样,我开始严格而又全面地学习与每一种自然力所对应的高等数学,这些自然力彼此之间是完全孤立的。我仍然记得给我的电动力学老师解题,然后我又问他如果空间在更高的维数中弯曲,那么答案可能会是怎样。他以一种奇异的方式看着我,好像我有点疯狂似的。像比我先来的人一样,我不久就学会把孩提时代关于更高维数空间的念头搁置一边。我被告知:超维空间不是一个合适的严肃研究课题。

我从来就不满足于对物理学的这种支离破碎的处理,思绪常要飘回到茶园中鲤鱼的身上。虽然我们常用的电磁场方程在19世纪就被麦克斯韦发现,他的这一工作十分完美,但方程好像相当随意。我觉得物理学家们(像鲤鱼那样)发明的这些“力”,实际上掩盖了我们对物体怎样能够不彼此接触而运动这一问题的无知。

通过学习,我知道19世纪有一场大争论,就是光怎样在真空中传播。(事实上,从恒星上发出的光可以通过外部空无一物的空间毫不费力地传播好几万亿千米。)实验也毫无疑问证明了光是一种波。但是,如果光是波的话,那就需要一些使它发生“波动”的媒质。声波需要空气,水波需要水,而在真空中却没有可以使光波动的东西,人们对此深感疑惑。没有使光波动的媒质,它怎能成为波呢?于是,物理学家们就捏造出一种所谓的以太物质,这种物质作为光的媒质而充满整个真空的空间。然而,实验却无可辩驳证明了“以太”并不存在。令人惊奇的是,直到如今,物理学家对这一难题仍然没有作出真正的回答,但数十年来,我们却对这样的思想习以为常:即使没有什么媒质,光照样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作者注。

后来,当我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研究生后,我非常意外地发现有一个变通的办法,尽管这个办法会引起人们的争论,但是它可以解释光怎么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个变通的理论十分古怪,因此当我偶然间发现它之后十分震惊。这种震惊与许多美国人乍闻肯尼迪(JohnKennedy)总统被枪杀的感觉颇为相似。他们能永远记住他们听到这一惊闻的那一刻正在干什么,正在和谁说话。当我们第一次偶然遇到卡鲁查-克莱因(Kaluza·Klein)理论时,我们这些物理学家也深感震惊。因为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一种不成熟的推测,因而从不在研究生课程上讲述。于是,留给年轻物理工作者们的只是在有关读物中偶然地去发现它。

这个变通的理论给光作了一个最为简单的解释:它实际上是一种第五维(或如神秘主义者通常所说的那个第四维)上的振动。如果光能通过真空传播,那是因为真空本身在振动,因为“真空”实际上存在于四维的空间和一维的时间之中。加上第五维之后,引力和光就能以惊人简单的方式统一起来。回顾我童年时代在茶园的体验,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数学理论。

然而,老的卡鲁查-克莱因理论有许多困难和技术问题,这就使得它半个多世纪来一直被束之高阁。可是,过去10年中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一理论的更高层次的翻版,如超引力理论,特别是超弦理论,已经最终消除了该理论的不自洽性。突然之间,更高维数的理论正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被竞相检验。世界上许多头面物理学家现在相信,在普通的四维时空之外存在有更高的维数。这一思想事实上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的确,许多理论物理学家现在认为更高的维数是导致某种无所不包理论的关键步骤,这个理论──超维空间理论──将把许多自然规律统一起来。

如果这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未来的科学史家们可能会很好地记下:20世纪科学一大观念性革命就是懂得了超维空间可能是解开自然和宇宙奥秘的关键。

这种富于启发性的概念导致这方面的科学研究纷至沓来:世界各国主要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家们写出了好几千篇探索超维空间性质的学术论文。《核物理》和《物理快报》这两种重要的科学杂志中登载着大量这方面理论分析的文章。已经举办了两百多次国际物理学会议来探索高维数的重要性。

不幸的是,在验证我们的宇宙存在于更高的维数中方面,实验与理论还相差甚远。然而,这个理论现在已经作为现代理论物理学一个合法分支而牢固地确立起来。例如,爱因斯坦度过他生命最后时光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我在那里写成了本书)现在是一个研究高维时空的活跃的中心。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伯格(StevenWeinberg)最近在评述理论物理似乎变得越来越像科幻小说时,对这一观念革命作了总结。我们何以不能看见高维?

这种革命性的思想初看起来似乎很奇怪,因为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天天生活在三维世界之中。已故物理学家帕格尔斯(HeinzPagels)曾说过:“我们物理世界的一个特点如此显而易见,以至于大多数人从未怀疑过空间是三维的这一事实。”几乎是出于本能,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物体可以用它的长、宽、高来描述。通过给出三个数字,我们就可以在空间确定一个位置。如果我们想在纽约请某人吃饭,我们就说:“在第42街和第1大道拐角处那座大楼的24层楼见面。”头两个数字给我们确定的是街的拐角处,第三个数字则描述离地面的高度。

飞行员也可用三个数字来确定他们的精确位置,这三个数字是他们的高度和在坐标网格或地图上确定其位置的两个坐标。事实上,通过精确测定这三个数字,就可以把世界上从我们的鼻子尖到可见宇宙中的每一点都准确地定出位置。甚至婴儿也懂得这一点。婴儿实验已经证明,他们将爬到峭壁的边缘,看看边缘的对面,然后就又爬了回来。另外,他们也本能地懂得“左”“右”“向前”“向后”“向上”“向下”。这样直观的三维概念从童年开始就牢固扎根于我们的脑海之中。

爱因斯坦扩展了这一概念,把时间作为第四维包括进来。例如,请某人吃饭,我们必须讲明中午12点30分在曼哈顿见,即为了详述一个事件,我们必须对它的第四维──事件发生的时间加以描述。

当代科学家对爱因斯坦第四维概念以外的东西产生了兴趣。流行的科学兴趣集中于第五维(在时间和三维空间之外的那个空间维度)和五维以外的东西。(为了避免混淆,在本书中,我们屈从于习惯的说法,把第四维称为长、宽、高之外的空间维。物理学家实际上把它当做第五维,但是我将遵从历史的惯例。我们把时间称为第四时间维。)

我们如何看见第四空间维呢?

问题是我们不能看见。高维空间是不可能用眼睛观察的,因此再努力也没用。著名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HermannvonHelmholtz)把人们不能“看见”第四维和盲人不能想象颜色的概念相提并论。无论我们怎么滔滔不绝为盲人描述“红”颜色,但是用语言总是不能确切地把丰富的颜色告知盲人。甚至已经对高维空间做了多年研究的有经验的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也承认,他们不能形象化地描述高维空间,而是退到了数学方程的世界中。尽管数学家、物理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在解多维空间的方程时并没有什么困难,人类发现还是无法想象他们自己这个宇宙之外的宇宙。

我们充其量只能利用各种数学技巧来一睹高维客体的影子;这些技巧是由数学家兼神秘主义者欣顿(CharlesHinton)在20世纪伊始构想出来的。其他数学家,如布朗大学数学系主任班乔夫(Thomasbanchoff)已经写出一个计算机程序,它能把高维客体投影到二维平面即计算机显示屏上,而让我们来操纵它。就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所说的那样,我们像穴居者一样抱怨只能看到洞外丰富生活的朦胧而灰暗的影子,班乔夫的计算机程序也只能让我们瞥见高维客体的影子。(事实上,由于进化的原因,我们不可能目睹更高的维数。我们的大脑已经进化到能在三维之中处理大量的紧急事件。我们能即刻认出跳跃的狮子或突袭的大象,并作出反应。事实上,那些能较好地看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如何运动、旋转、扭曲的人,与那些不能看出这些运动的人相比,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遗憾的是,人类并没有需要把握在四个空间维度中运动的生存压力。能够看见第四空间维当然无助于人们抵御剑齿虎的突袭。狮子和老虎不会通过第四维来袭击我们。)

自然规律在高维中更简单

芝加哥大学著名的费米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教授弗罗因德(PaterFreund),是喜欢用高维宇宙的性质来愉悦听众的一个物理学家。他是超维空间理论的早期工作者之一,当时这一理论与主流物理学相比被认为是奇谈怪论。他和一小部分科学家孤立地对高维科学研究了多年。而现在这门学科已经变成一个时髦而又合法的科研分支。使他高兴的是,他早期的兴趣最终得到了回报。

弗罗因德与传统的那种狭隘、顽固、不修边幅的科学家形象极不相符。相反,他文雅、口齿伶俐而又富于教养。他善于诡谲而顽皮地笑,他的笑使那些非科学家人士为突破性科学发现的迷人故事而倾倒。他会随意写上满满一黑板方程式,或者与别人在鸡尾酒会上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他说话时带着浓重而明显的罗马尼亚口音,拥有生动迷人地解释那些极为神秘复杂的物理概念的绝技。

弗罗因德通常会提醒我们,科学家们已用怀疑的眼光来评述更高的维数,因为它们既不能被测量也没有特殊的用途。然而,当今的科学家却逐步意识到,任何一种三维理论都“太小”,不足以描述控制我们宇宙的力。

像弗罗因德强调的那样,过去10年中贯穿于物理学的基本主题是:自然规律在高维空间表述时会变得更为简单和优美。高维空间是自然规律的天然栖息地。光和引力的定律在高维时空中找到了一种天然表述。统一自然规律的关键步骤是增加时空的维数,从而能合理安排越来越多的力。在更高维中,我们有足够的“空间”来统一所有已知的物理力。

在解释为什么更高的维数正在激发起科学世界的想象力时,弗罗因德用了下列类比:“想想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中的猎豹,它皮毛光滑而又美丽,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漫游。在它的天然栖息地,猎豹是一种了不起的动物,简直是一件艺术品,它的奔跑速度或奔跑动作的优美简直无与伦比。现在,”他继续说道:

想想被捕获并且投进动物园简陋笼子里的猎豹吧。它已失去了原有的优雅和美丽,为了我们的娱乐而被安排去展出。我们只看到笼子里神情绝望而不是原来那种优雅和精力充沛的猎豹。猎豹可与物理规律相提并论,物理规律就其本身而言是优美的。物理规律的天然栖息地就是高维时空。然而,我们只能测量那些被拆散且放在笼子里展出的物理规律,这个笼子就是我们的三维实验室。我们只能看到已经被剥夺了优雅和美丽的猎豹。

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们想知道为什么四种自然力以如此支离破碎的形式出现──为什么在笼子里的这些“猎豹”看起来神情如此绝望和可怜。弗罗因德注意到,四种力看起来似乎大不相同的基本原因,是我们一直在观察“笼子里的猎豹”。对于物理规律而言,我们的三维实验室是一个无能的动物笼子。但是,当我们在高维时空(它是物理规律的天然栖息地)中表述物理规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们名副其实的显赫和有力,物理规律就变得简单而富有生命力。现在这场席卷物理学的革命,就是认识到了猎豹天然栖息地也许正是超维空间。

为了阐明如何加进一个较高的维数就能使事情变得简单,试想古罗马人是怎样打那些大仗的。伟大的罗马战争常常包含了许多较小的战场,它一定伴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谣言和误传,把事情弄得混乱不堪。战争在多个前线进行,罗马的将军们却常常盲目指挥。罗马人往往是靠暴力而不是靠优美的战略赢得战争的胜利。那就是为什么战争的首要原则是占领高地──即上升进入二维战场上方的第三维。在可看到战场全景的巨大山丘的有利地位上,战争的喧嚣突然变小了。换句话说,从第三维(即从山丘的顶部)来观察,较小战场的混乱结合成了一幅首尾连贯的单一画面。

这个原理──自然规律在高维中表达时可以变得较为简单──的另一个应用,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背后的中心思想。爱因斯坦揭示了时间是第四维,证明了在四维理论中时间和空间能够便利地统一起来。这进而必然导致所有用时间和空间来测量的物理量的统一,比如质量和能量。他还发现了质量和能量统一的精确数学表达式:E=mc2,这就是所有科学方程式中最为著名的质能公式。高维理论绝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理论,因为爱因斯坦理论最简单的结果乃是原子弹,它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在这一意义上,引入高维已成为人类历史中至关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作者原注。

为了鉴赏这个统一的巨大威力,现在我们来描述四种基本力,强调它们如何不同,如何在高维中给出这四种力的统一表述。过去两千多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我们宇宙中的一切现象能够被归结为四种力,它们从一开始就彼此互不相似。

电磁力

电磁力以多种形式存在,它包括电、磁和光本身。电磁力照亮我们的城市,可使收音机和电唱机发出的音乐充满整个空间,可用电视给我们以娱乐,用电器来减少家务劳动,用微波炉烘烤食物,用雷达跟踪飞机和进行空间侦察,用电厂发电。最近,电磁力已被用于电子计算机(这使办公室、家庭、学校、军队大为改观)和激光(这对于通信、外科手术、光盘、五角大楼高级武器系统,甚至于售货台的付款机有重大意义)。在某种意义上,地球上多半的国民生产总值(它代表着人类积累的财富)都依赖于电磁力。

强核力

强核力为恒星燃烧提供能量,它使群星争辉,产生哺育生命的太阳光。如果强核力突然消失,太阳将一团漆黑,地球上一切生命将会灭亡。事实上,一些科学家认为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前的原因,是一次彗星撞击的碎屑来到高空大气层之中,使地球暗淡无光,引起整个地球温度骤然下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也正是强核力可以一天之间收回它赠予的生命。如果不限制氢弹爆发,强核力就有可能在一天之内结束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弱核力

弱核力控制某些形式的放射性衰变。因为放射性材料在衰变或分裂时发出热,弱核力使地球内部深处的放射性岩石变热。这种热又偶尔会使火山把熔岩猛烈地喷向地球表面。弱核力和电磁力还被用来治疗严重的疾病:放射性碘被用来杀死甲状腺肿瘤和抑制某些种类的癌。放射性衰变力也能致死:它在三英里岛和切尔诺贝利造成严重破坏;它也产生放射性废料──核武器生产和商用核电厂的必然的副产品,这些废料都有可能贻害几百万年。

引力

引力使地球和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运动,引力也约束整个星系。如果没有地球的引力,地球的自转将使我们像布娃娃一样被抛进太空。我们用以呼吸的空气将快速地扩散到太空中,从而使我们窒息或使地球上无法存在生命。没有太阳的引力,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行星将被从太阳系扔到寒冷的太空深处,那里阳光不足,生命无法赖以生存。事实上,没有引力,太阳本身也将爆炸。太阳是引力和核力精确平衡作用的结果,引力企图挤碎太阳,核力却又想把太阳分开。没有引力,太阳将会像千百万亿颗氢弹那样轰然起爆。

现在理论物理的主要挑战是把这四种力统一成一种力。从爱因斯坦开始,20世纪的许多物理学巨人已经寻求,但苦于找不到这样一种统一方案。然而,爱因斯坦一生最后30年没有找到的答案可能就在于超维空间。

寻求统一

爱因斯坦曾说:“自然呈现给我们的仅仅是狮子的尾巴。尽管因为狮子身躯庞大而不能立即展现其自身,我也不会怀疑长着这条尾巴的那头狮子之存在。”如果爱因斯坦是正确的话,那么可能这四种力就是“狮子的尾巴”,而“狮子”本身就是高维时空。这种思想已经激起人们向往有一天宇宙中的物理规律可以用一个方程来阐释,而这些规律造成的结果则由充满着图表的书籍布满了图书馆的墙壁。

对于宇宙的这一革命性前瞻的核心,就是认识到更高维的几何可能是统一宇宙中物理规律的最终源泉。简言之,尽管宇宙中的物质和把物质束缚在一起的力以一种使人困惑不解和变化无穷的复杂形式出现,但是它们可能只是超空间上的不同振动而已。然而,这一概念与科学家们的传统思想相抵触,他们把空间和时间视为一个被动的舞台,而恒星和原子是其上面的主角。对于科学家而言,可见的物质宇宙似乎比空无一物而又不能运动的时空这种不可见宇宙舞台更加丰富和变化多端。从历史的角度看,粒子物理方面几乎所有的科学努力以及大量的政府基金都被投入到诸如“夸克”和“胶子”等亚原子粒子的性质上,而不是领悟其几何本质。现在,科学家们正在意识到时间和空间这些“无用”概念可能是大自然之美与简单性的最终源头。

有一种把光解释为在第五维中的振动的新型引力理论,按提出该理论的两位科学家的姓氏被命名为卡鲁查-克莱因理论,它是有关高维空间的第一个理论。把它延拓到N维空间(这里N代表任何整数)之后,原先看起来很笨拙的这个亚原子粒子理论便戏剧性地呈现出一种惊人的对称性。然而,原先的卡鲁查-克莱因理论不能决定N的准确值,在描述所有的亚原子粒子时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这个理论更为先进的叙述,即所谓的超引力理论也有问题。近来,在理论上的兴趣是由物理学家格林(MichaelGreen)和施瓦茨(JohnSchwarz)在1984年引发的,他们证明了卡鲁查·克莱因理论的最新翻版,即所谓的超弦理论的自洽性,这个理论假设所有的物质都由细小的振动弦组成。令人吃惊的是,超弦理论预言了时空的精确维数:十维。①

十维空间的优点是可以给四种基本力提供“足够的地盘”。此外,我们有一种简单的物理绘景来解释由大型原子对撞机产生的亚原子粒子的杂乱的混合物。过去30年中,物理学家们已经仔细编排和研究了轰击原子中的电子和质子所产生的几百种亚原子粒子。像昆虫捕捉者耐心地给大量昆虫品种命名一样,物理学家时常被这些亚原子粒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困惑。今天,这令人糊涂的一大堆亚原子粒子可以被解释为只是超空间理论中的振动而已。

①弗罗因德被问及我们何时能够看见这些高维时,他报以一笑。我们不能看见这些高维,乃因为它们“蜷缩”成非常小的球,这些球无法被检测到。按照卡鲁查·克莱因理论,这些蜷缩维的大小叫做普朗克长度4,相当于质子的万亿亿分之一,小到用我们最大的原子对撞机也无法探测的地步。高能物理学家曾经指望造价110亿美元的超导超级对撞机(简称SSC)能够间接揭示超维空间的某些线索,但SSC于1993年10月被美国国会所否决。──作者原注。■《超越时空》序言

科学革命,顾名思义,是向常识挑战。

如果我们关于宇宙的寻常观念都是正确的,那么科学早在数千年前就已揭开了宇宙的奥秘。科学的目标就是剥去客体的表层,揭示它们的内在本质。实际上,如果外表和本质是同一回事,那么科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对我们世界的认识,最牢固树立的常识性观念可能就是:世界是三维的。不言而喻,长、宽和高已经足以描述我们的可见宇宙中的所有物体。婴儿和动物实验已经证明,我们固有的观念──世界是三维的──可谓与生俱来。如果我们把时间作为另一维包含进来,那么四维足以记录宇宙中的所有事件。不管我们的仪器探测到哪里,从原子内部直到最遥远的星系团,我们所发现的都是这四维的踪迹。公开否认这种看法,即可能存在其他推度,或者我们的宇宙可能和其他宇宙共存,都会招致冷嘲热讽。对我们世界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首先由20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作出推断。然而,它将服从于科学的进步。

本书涉及一场科学革命,这场科学革命由超空间理论所引发。超空间理论认为,有超越于人们普遍接受的四维时空的维度存在,宇宙可能确实存在于高维空间中。对此的认识,在世界范围的物理学家──包括好几位诺见尔奖得主──中正在扩大。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它将会在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上产生意义深远的哲学革命,用科学术语来讲,超空间理论是以卡鲁查一克莱因理论和超引力的名称出现的。但是它的最高级的表述形式被称做超弦理论,这一理论甚至预言了精确的维数:十维。通常的四维即空间的三维(长、宽和高)和时间的一维,现在被六个更加宽广的维度所扩展。我们注意到,超空间理论还没有在实验上被证实。实际上,在实验室中证明它极其困难。但是,这个理论已经横扫了世界上主要的物理研究实验室,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现代物理学的科学面貌,在科学文献中产生了数目大得令人惊愕的研究论文(每统计一次均超过5000篇)。尽管如此,却几乎没有为非专业听众解释高维空间的迷人性质而写的东西。

因此,公众至多也只是模糊地注意到了这场革命。实际上,在大众文化中随随便便提及其他维度和平行宇宙时常会引起误导。这是令人遗憾的,因为该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在一个惊人简单的框架内统一所有已知的物理现象,本书第一次在科学上就有关超空间的引人入胜的现行研究作了可信易懂的捞述。

为了解释超空间理论何以在理论物理学界产生如此巨大的骚动,我阐述了四个基本论题,它们像一根线贯穿在这本书中。这四个论题将本书分成了四篇。在第一篇中,我强调的主题是:自然规律在高维空间中表达时,会变得更加简单和漂亮,并由此展开了超空间的早期历史。

为了理解所增加的更高维度如何能简化物理问题,可以考虑下面的例子:对古埃及人来说气候完全是神秘的。是什么引起季节的更替?为什么当他们往南走时天气会变暖?为什么风一般往一个方向吹?气候不可能从古埃及人很有限的实用观点得到解释。对他们来说,大地显然是平坦的澈像二维平面。但是,现在设想用火箭把古埃及人送到处层空间,在那里他们可以看到简单而完整的地球正在它的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刹那间,这些问题的答案变得清清楚楚。

从外层空间看,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的轴偏离坚直方向约23度(“竖直方向”是指地球环绕太阳的轨道平面的垂直方向)。因为有了这种偏离,在它的部分轨道上北半球所接收到的太阳光比在另一部分轨道上接收到的少得多,所以我们就有了冬天和夏天。又因为赤道接收到的太阳光比北极或南极地区接收到的多,所以当我们接近赤道时,气候变暖。类似地,由于地球相对于站在北极的人作反时针自转,因此寒冷的极地空气朝着赤道往南移动时会突然转向。热空气团和冷空气团在移动。在移动中,地球的自转决定了它们的方向。这样的空气团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风总是朝一个方向吹,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吹的方向不一样。

概括他说,一旦我们从太空眺望地球,相当的气候规律就很容易被认识。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上升到太空、进入第三维,当在太空眺望三维的地球时,在平直世界上不可能明白的真相。就突然变得清清楚楚。相似地,引力的规律和光的规律看起来完全不一样。它们遵守不同的物理假设和不同的数学。试图拼这两种力总是归于失败。但是,如果我们在先前的四维(空间三维加时间)中增加一维即第五维,那么决定光和引力的方程看起来就像拼图游戏中的两块合并到了一起。光实际上可以被解释为第五维中的振动,以这种方式,我们发现光的规律和引力的规律在五维中变得更为简单。

因而,许多物理学家现在相信,传统的四维理论太“小”而不能充分地阐明描述我们宇宙的那些力。在四维理论中,物理学家不得不用笨拙的、不自然的方式把这些自然力挤压到一起。此外,这种杂配理论是不正确的。然而,当基本力在超越四维的维度中被表达时,我们就有了“足够的空间”可以用漂亮、独立的方式去解释这些基本力。

在第二篇中,我们强调了趁空间理论可能能把所有已知的自然力统一到一个理论中,并详尽阐述了这一简单思想。因此,超空间理论可能是2000年来科学探索的最大成就:所有已知的物理力的统一。它可能把难倒爱因斯但(Einstein)好几十年的物理学圣杯即“万物至理(theory of everything)赠送给了我们。

至于使宇宙结合在一起的基本力──引力、电磁力以及强核力和弱核力──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别,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科学家们一直为此感到困惑。凹皿世纪最伟大的头脑企图提出某种统一所有已知力的绘景已告失败,但是,超空间理论可能能够用非常漂亮的方法解释四种自然力,以及解释貌似随机群体的亚原子粒子。在超空间理论中,“物质”也可以被看作波动着穿过空间和时间结构的振动。因而可以得出一种迷人的可能性:在我们周围所能看到的一切东西,从树木和山脉到恒星本身,只不过是超空间中的振动。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它给了我们一种漂亮而简单的几何方法,对整个宇宙提供了一种条理清晰、令人信服的描述。

在第三篇中,我们探讨了在极端环境中空间可能被拉伸乃至被撕裂的可能性。换句话说,超空间可能提供了穿越空间和时间的一种途径。尽管我们强调指出这还是高度推测性的,但是物理学家们正在严肃地分析“蛀洞”的性质。这些至洞是连接互相远离的各部分空间和时间的隧道。例如,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严肃提出了建造时间机器的可能性。这种机器包含一个连接过去和未来的至洞。时间机器现在已经离开了推测和幻想的王国,已经变成合法的科学研究领域。宇宙学家还提出了一种令人大吃一惊的可能性,即我们的宇宙只是无穷多个平行宇宙中的一个。这些宇宙可以比作飘浮在空气中的巨大肥皂泡群。正常情况下,这些气泡宇宙之间的连接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分析爱因斯但方程组,宇宙学家已经证明连接这些平行宇宙的至洞或者管道网的可能是存在的。在每个气泡上,我们可以定义我们自己特有的空间和时间。它们只在气泡的表面有意义;在这些气泡以外,空间和时间都毫无意义。

尽管这类讨论的许多结果都是纯理论的,但是超空间旅行有可能最终提供所有结果中最为实际的应用:从宇宙的死亡中拯救包括我们在内的智慧生命。科学家们普遍相信宇宙最终必定死亡,已经进化了数十亿年的所有生命也将随之死去。例如,根据时下流行的被称为大爆炸的理论,发生在150亿年到200亿年前的一场宇宙爆炸致使宇宙膨胀,恒星和星系都以巨大的速度猛然相离。但是,如果宇宙在某一天停止膨胀井开始收缩,那么它最终将坍缩到一场被称为“大坍聚’’的灾难之中。在这个大火球中,所有的智慧生命都将被巨热所蒸发。然而,一些物理学家已经推测,超空间理论可能为智慧生命提供一种逃亡的希望,而且是唯一的希望。在我们宇宙死亡的最后几秒钟里,智慧生命有可能通过躲进超空间而逃脱这场坍缩。

在第四篇中,我们对一个最终具有实用性的问题作了推断: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具有利用趁空间理论的能力?这不只是一个学术上的问题,因为在过去仅仅是利用了四种基本力中的一种,就不可避免地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把我们从古代的无知和贫困、前工业社会提高到现代文明。在某种意义上,甚至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可以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即人类渐次掌握了四种自然力。文明史随着这些力中的每一种被发现和掌握,而经历着意义深远的变化。例如,当牛顿(Isaac Newton)写下经典引力定律时,他发展了力学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掌握机器提供了规律。这反过来又极大地加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产生了各种政治力量,它们最终推翻了欧洲的封建王朝。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当麦克斯韦写下电磁力基本定律时,他开创了电的时代,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发电机、收音机、电视机、雷达、家用电器、电话、微波炉、电子消费品、电子计算机、激光以及许多其他奇特的电子产品。

游戏曾经伴随过我们的童年,但我们并没有在意游戏对于我们的意义。有人说体育的本质就是游戏,甚至有人认为文学也起源于游戏,游戏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我们健康快乐地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当我们换一个视角看动物的游戏,从中会受到更高更新的启迪。

现在理论物理学界有人认为,我们所在宇宙的空间超过四维,如十维空间、十二维空间等,其他多出的维蜷缩得微小,以现有的科学手段探测不到。统一场理论数学模式支持高维空间──在数学上,直线就是一维空间,无数的直线构成了一个平面,平面就是二维空间;无数的平面并列构成了三维空间,也就是立体的空间。“有些人通过个人所得、个人关系或者个人经历寻求生命的意义。然而,在我看来,有幸得到能领悟自然之最终奥秘的智慧,才赋予生命充分的意义。”——加来道雄

【探究】

哲学家康德终生像猫一样蜷于城市一角,拜伦如火的情诗背后是蛇一般的神经质,路易十四的奢侈掩不住蝴蝶般绚烂的艺术气质,猪一样过活的第欧根尼却赢得了亚历山大的崇敬……美丽的动物与卓越的人在内在气质上总是有着天然的联系。

我们与动物以及其他生灵一样共生共享着这个星球这个宇宙,我们何曾思考过作为动物的“我们”究竟有多少“美丽和卓越”? 【推荐阅读】

 张永生《动物与人生——影响人个命运的12种生存方式》 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  箫箫《动物生存智慧》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年

 加来道雄《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刘玉玺 曹志良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上一篇:各教研组组长总结下一篇:期中考复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