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一医院消防工程(共8篇)
放射科DR机房防护项目招标文件
一、工程概况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3号楼一层放射科DR机房防护项目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古城西路6号。施工范围详见附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3号楼一层放射科DR 机房防护项目清单》,控制价为人民币11万元。
二、招标项目及技术要求
招标项目及要求详见附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3号一楼放射科DR机房防护项目清单》,投标人按工程量清单项目报价(注:本工程报价为含税报价),投标总价按包干总价报价,投标人应充分考虑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等费用,以上均包含在投标总价内。招标范围内的项目结算不再调整。如有项目变更,增加的工程量按工程实际发生的数量为准,并经发包人确认签证,增加的工程量单价及工程结算价款结算方式如下:① 增加的工程量如属于承包人投标书中的实物工程量清单之内的项目,则按承包人投标书中的实物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计算,但最终的工程结算价款仍以第三方审核后确定的总价款为准;②增加的工程量如不属于承包人投标书中的实物工程量清单之内的项目,那么该部分的综合单价按承包人中标价的综合单价编制原则确定;其他措施费、规费及税金按承包人在投标报价中所计取的费率标准计取相应的费用,但最终的工程结算价款仍以第三 方审核后确定的总价款结算。
三、招标要求
1、资质要求:具有射线防护器材生产.销售.技术研究,辐射防护工程设计施工资质(要求提供有效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2、质量要求:达到(GBZ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3、工期要求:自合同签订之日起20个日历天内完成,逾期完成按每推迟一天扣除违约金人民币1000元。
4、施工要求:现场施工期间全封闭施工,并采取降尘降噪措施,施工进出口设粘性地垫,每天收工之前必须进行现场清理,垃圾外运。对病区住院病人应充分考虑,尽量做到不影响病人休息。否则,每发现一次罚款人民币500元,并从工程决算中直接扣除。因承包人违反以上规定而造成经济损失及人身伤害的,承包人应承担所有责任并赔偿一切损失。
5、保修期要求: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年。期间如需保修,中标人应在1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6、付款条件:工程竣工经检测单位验收合格后(出具《放射防护器材检测报告单》),一次性支付工程总造价95%的工程款,5%作为工程保修金待1年的保修期满后无息付清。
7、投标人必须对招标范围内所有项目进行充分掌握,投标文件对工程量清单不得变更,未尽事宜以双方签订的合同为准。
8、招标公示时间:2016年6月 15日至2016年 6月21日。
9、开标时间:2016年6月21日上午10:30 时。
10、开标地点:思明分院1号楼六楼会议室。
11、评标办法:招标控制价为人民币11万元。经评审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最低价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
12、投标文件要求: 资质证书及营业执照要求为有效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投标报价及工期质量承诺函要求加盖公章并经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人签字(授权委托人应提供有效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应加盖公章并经法定代表人签字),违反本条规定者视为废标。
13、查看工程现场或项目咨询联系人:陈国平电话:2662124;***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
2016年6月 15日
设计特点
1.门诊大厅采用微晶石仿天然白麻花岗岩地面, 七根20m高的圆柱采用热弯的玻化砖镶贴, 穹形屋顶采用球形网架和采光板, 使整个门诊大厅显得宽敞明亮、富丽堂皇。
2.室内装饰采用环保材料PVC聚氯乙烯地面和壁纸, 做工精细, 给人以舒适幽静之感;室外玻璃幕墙、石材幕墙与小规格面砖相结合, 既简洁明快, 又充满时代感, 与医院的园林绿化相呼应, 给人清新幽雅之意。
3.建筑内设置有中央空调、手术室洁净空调、消防报警灭火、保安监控、中央供氧、真空吸痰、污水处理等系统;大楼的综合布线楼宇自控系统采用一条标准光缆进行语音通讯、数据传输、图象传递, 可以实行远程会诊、国内外学术交流, 所有系统全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建造细节
1.门诊大厅穹形屋顶球形网架和采光板的安装一次到位, 轴线偏差不超过1.5mm, 无变形现象;门诊大厅附属建筑的无粘结预应力主梁张拉一次成功, 各项数据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要求;点式玻璃幕墙和花岗岩石材幕墙安装位置准确, 弧度没有偏差, 建筑造型十分美观。
2.外墙花岗岩幕墙面积为3660m2, 采用大面积块料分割, 阴阳角、挑檐、圆弧墙转角采用整体石材加工, 计算机排版, CAD放样出图, 严格保证其安装精度, 没有经过二次抛光打磨, 其整体强度高、光滑度好、无色差。并运用退缝打胶形式, 使墙面分格明晰, 十字交接清楚, 充分体现出建筑优美的造型。
3.卫生间洁具的水龙头在瓷砖的十字交接处;吊顶喷淋和烟感器成排、成线, 位置取中布置;洗面台采用无辐射的玻化砖, 既便于保洁, 又亮丽美观。
4.细石混凝土上人屋面采用环保型的防水地坪漆粉刷, 配以高分子密封胶分割, 屋面避雷带顺直, 通气管全采用不锈钢制作, 整体划一, 管帽造型新颖别致, 屋面落水管底部设置抛光花岗岩水簸箕, 美观大方, 管道维护过桥设计使其更具“人性化”。
5.全楼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 共计有810多台计算机终端, 实现医疗信息数据高速传输;有1240个语音通讯终端, 医疗服务通讯联系通畅;医疗设备、楼宇设备自动恒定开启, 消防、喷淋、自动报警监控点共计1470个, 所有网络系统运行均一次成功, 全楼实现楼宇自控。
在临床上,现有2名主任医师和2名副主任医师,博士2名,硕士1名。每日都有专家和专科门诊,可以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用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先进的医学理念获得患者好评。
高血压糖尿病研究所是集科研、临床及实验室检测为一体的科室,最早通过协和医院池芝盛教授的指导,在酒仙桥地区建立了全国首个糖尿病防治网。近期,开展了酒仙桥地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和分析、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分析、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损害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分析、高血压病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因子的研究等。参与了国家“七五”fSystolic-China研究和“八五”(Fever研究)课题协作,并参与了国际多中心协作降压降糖的临床研究(ADVANCE研究)。
自1998年以来,本院一直于每月最后一个周六上午9:00在医院报告厅举办糖尿病患者系列健康知识讲座,并安排2~3次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讲座,受到本地区广大糖尿病患者欢迎。
北京华信医院内分泌科已成立1 0年。现有医护人员26名,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6人,博士3人,硕士2人。科内设有病床32张。年门诊量1万2千余人,住院病人600余人。
近年来,内分泌科有了快速发展,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均显著提高。与糖尿病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多项国际、国内糖尿病研究课题,在中华内分泌杂志及国内其他核心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多所医学院学生临床授课及实习带教工作。成功抢救多例垂体危象、肾上腺危象、甲亢危象及黏液性水肿昏迷患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如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初发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等。并开展了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抢救治疗的临床研究工作。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等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极高。
求真务实抓行风优化服务促发展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以来行风建设工作汇报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广州华侨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建筑4.7万多平方米,编制床位650张(实际开放床位900张)。职工1519人,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330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达223人。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拥有专业学科43个,是临床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单位,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多年来通过优质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我院一直致力于行业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曾先后被授予“广东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先进单位”、以病人为中心“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抗震救灾温暖行动先进集体”、“全国侨办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医院”、“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等称号,多次受到了国务院侨办、省卫生厅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在2007年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我院成为数十家受评医院中获得加分的少数医院之一。2008年的“回头查”工作也取得了省直行评团“非常满意”的评价。2010年初,我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获得了国务院侨办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国务院侨办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在39健康网、新浪网、网易、淘宝网、MSN等多家主流网络媒体主办的“2010年中国健康总评榜”中,更被网民票选为“广州十佳医院”。这些荣誉和成绩,不仅是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我院行风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更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强大动力。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进一步完善了行风建设工作机制1、2009年初,医院制定了政风行风建设责任制,明确了开展政风行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加强了对行风工作的组织领导。医院在对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责任分工调整时,更是将行风工作任务有机融入其中,进一步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范围,强化了其所承担的组织领导、率先垂范、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的职责任务。
2、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通过院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议、党委会以及与职能部门共同召开的专题会议等形式,对每年的政风行风建设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进行集中学习、讨论。在2010年底开展的收受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工作中,院领导多次学习省卫生厅的有关会议和上级领导讲话精神,并将专项治理工作作为全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求各职能科室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并召开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会议,制定巡查计划安排表,推动了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立足教育、思想引导,进一步营造了行风建设良好氛围
1、优化教育形式。医院在采用传统的全院职工大会、院周会、行政例会、科主任联席会议等各类会议和简报、院刊、橱窗、横幅等各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注意开拓思路,结合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创新教育形式,使行风教育润物细无声。如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深入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主题教育;通过专业广告公司将服务格言制成精美标语牌,悬挂于院内显著位置;组织大家观看教育片、图片展,召开专题辅导报告会、专题教育座谈会,开展演讲比赛等。2009年6月份,我院与全国十佳检察院之一的天河区人民检察院举行了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签约仪式,还邀请了天河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综合预防科科长马建良给全体院领导、中层干部及部分重点科室重要岗位人员作了一场生动的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报告,加深了大家对职务犯罪及其严重后果的认识和理解。
2、优化教育内容。医院在编制、征订各类行风建设学习材料、制定下发学习通知时,注意结合当前工作的重点,精选学习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例如编制发放富有本院特色的《医德医风手册》,注重营造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良好氛围;评选院内医德医风先进工作者,号召全院职工向他们学习,引导广大医务人员自觉改进医德医风;通过加强和完善医院文化建设,将医德医风教育经常化、制度化。2010年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中,医院在发放《广东省教育系统反腐倡廉教育读本2010版》等相关学习资料的基础上,还专门购置了《卫生系统岗位廉政教育读本》,组织集中收看了《纠风工作专题暗访片》,精心制作并张贴了“医德医风建设及纠风工作标语”,将廉政教育和行业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医务人员自觉实践服务承诺,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优化教育策略。临床工作具有特殊性,要将学习教育活动传达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实现教育常态化,必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形成多线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机制。如在收受医药回扣专项治理工作学习教育中,我们组织播放《纠风工作专题暗访片》14场,共1649名员工和45名离退休出诊专家观看了此片,做到了在岗的工作人员一个不漏、不留盲区。此外,医院还组织全院临床科室主任、护长签订拒收红包、回扣承诺书,组织所有涉及用药信息岗位工作人员签订信息保密承诺书,要求各科室全面开展实施廉洁从医承诺活动和有针对性的重点教育,以此来深化宣传教育的工作力度。
三、强化管理、规范行为,进一步提升行业作风建设水平
1、继续深化院务公开制度。2009年6月,我院制定了《院务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成立了院务、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将院务党务公开的内容划分为八大类48个方面,明确了公开的类型、程序、形式和时间,意见的收集、处理和反馈。医院通过院周会、职工代表大会、院务公开栏等形式向职工公开各项工作及财务运行情况,院内各类文件均放置于内网供职工自行查询。坚持和完善医疗服务费用公示制、住院费用清单制,增强医药收费透明度,并将就诊流程、服务承诺等公示于院内显著之处。推行计算机价格管理系统,及时公布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药品价格目录,并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还设有电子触摸屏让患者及家属随时了解其住院费用。对一些价格较高且需病人自费的项目,主管医生均会在使用前向患者作详细解释,并签订使用同意书,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提高收费透明度。
2、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我院一直坚持严格落实各类医疗管理制度,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09年至今医院制定并下发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规定》、《严格控制药品比例的暂行规定》、《临床专科急诊接诊规定》、《临床药师制度》等20多项制度,并根据需要调整和增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确保我院医疗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我院还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2009年9月在全院启动了临床路径工作,通过反复地沟通协商和精心筹备,首批7个病种临床路径于2010年6月份全面推广实施。截止到目前,各病种的临床路径开展良好,住院日缩短,同时在临床路径实施中加强了合理用药的管理,提高了医疗质量。今年7月,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院建立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制定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目前我院已召开了抗菌药物遴选会,按规定将抗菌药物品种控制在48种。医院还与临床各科室签定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责任书,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3、积极落实阳光用药制度。医院高度重视阳光用药制度,按照文件精神开展学习、宣传和教育,在开展合理用药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好阳光用药制度的各项具体措施。2010年,医院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阳光用药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专门成立了阳光用药
监控小组,下设行政监督组和合理用药专家组,健全了组织机构。此外,医院投入25万元聘请专业公司定制开发的“医院管理数据分析系统”也于2010年7月份正式上线运行,此系统可按月统计某个医生某种药的用量情况,进行环比和同比分析,并配以多种图表显示,从而基本实现用药的电子在线监察。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对单个药品品种用药总量按使用金额每月进行统计排序,对用药金额排名前10名的抗菌药物、辅助用药等进行点名公示;全面落实处方点评制度,每月抽选处方点评,并在内网向全院公布点评结果;具体地核定各科室药品用量控制,对药超比超出核定标准的科室扣罚奖金;对用药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医生,或群众反映在药品管理过程中收受药商回扣等违纪问题的相关人员,由纪委与当事人进行诫勉谈话,经查实确有违纪违法行为的,给予严肃处理。例如曾对一名查实具有大处方行为的医生给予暂停门诊处方权三个月的处分;对一名查实有接受医药公司宴请等变相商业贿赂的药房工作人员给予了扣发工资和奖金的处理。我院还建立了药品、耗材的退出机制,如2009年有群众匿名反映“参麦注射液”存在给予医生好处费的问题,我院立即组织对该药的进购审批程序进行了重新审查。经过调查,虽然该药在进药流程中并不存在违规操作,给予医生好处费的说法也难以核实,但由于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警觉和注意的迹象,慎重起见,最后对该药采取了停购处理。
4、注重坚持招投标采购制度。在基建工程和物资采购方面,医院严格执行《暨南大学基建、修缮工程和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并不断完善招投标各项工作制度。2009年,医院组织各职能科室召开了招投标工作专项会议,经认真研究讨论分析后,对各类采购工作分门别类地用表格形式明确具体的工作程序,既理顺了工作流程,又确保了能严格按制度办事,防范了工作中的漏洞。目前我院在建的新教学大楼工程项目是暨南大学建校以来单体建筑最大的工程,受到大学、医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教学楼所有的招投标工作都严格执行国家、学校的各项法规,并建立了教学楼工程的招标程序、模式和审批等流程。在药品采购方面,我院坚持国营主渠道进药和药事委员会审批制度,参加省属单位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百分之百按中标目录进行药品采购;加强新药引进的审批程序,由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后进行无记名投票决定;严格规范药品采购手续,采购计划须经药剂科主任、主管院长、院长审批后方准予实施。
5、建立健全医德考评制度。2008年,我院即按照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出台了《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制订了切合实际、富有特色的医德考评表,将医德考评结果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医院人事管理体系。在近几年的考评工作中,我院严格坚持标准落实制度,考评有关资料和考评结果均由人事部门以档案形式固定和保存下来,作为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绩效工资等的重要参考。医德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医德考评中加扣分项和单项否决项的内容进行了细分,根据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负责部门和责任科室。由各责任科室采用“有案必录”和“年终考核扣分”的管理办法,共同做好此项工作。目前,我院已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医德考评工作。
四、以人为本、改进工作,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1、推行“健康服务新快线”系统,解决“三长一短”难题。今年初,我院推出“健康服务新快线”系统,提供了提前时点挂号、一卡通自助交费、检查结果自动提醒、一站式服务、医患互动服务五方面功能,为患者节省了大量就医时间,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和赞誉。患者可以利用网站、电话、现场自助、合作机构方式实现预约或提前二周挂号,就诊时间可以精确到时点,从而实现“足不出户”就能预约专家,免去排队挂号的等候时间,还可以通过羊城通或手机自助挂号付费。此外患者做完检查(验)后不必在医院等候报告,我院在检查(验)报告发出的第一时间就可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患者,免去患者因不知何时出结果而反复询问及焦急的等待。检验报告发出后,患者可凭就诊卡、阳光医疗卡在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机上打印,也可到服务中心打印。患者还可以在检查室、治疗室使用阳光医疗卡直接
进行交费,交费后可马上进行诊疗,避免患者在检查室、治疗室与交费窗口来回奔走及等候。患者在缴纳药费时,药房即开始为患者备药,患者在药房大屏幕的提示及工作人员呼叫后取药,免去等候备药的时间。我院还通过短信、网络等平台实现医患互动服务,为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患者可访问医院网站自行查询检验报告等信息,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平台、互联网等途径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
2、全面开展无假日医院,方便患者就医。今年1月份,我院制定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无假日医院实施纲要》,开始推行全年无假日医院工作制度,要求全年除春节两天假期外,普通门诊、医技辅检科室全部对外开放,为病人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医疗保健服务。无假日医院实施以来,临床、医技各科室积极配置人员,调整轮休制度,认真安排落实无假日医院的工作要求,目前我院基本实现了“所有诊室全部开放,所有项目全部开展”的工作目标,今年六月假日的门诊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15%。
3、以病人为中心,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2010年4月,我院在全院病区了开展新型的临床护士工作模式,使用多功能流动护理工作车实行床边工作制,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平均达到了95%以上。延续护理服务部还坚持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健康教育、电话随访,既为病人带来便利,又减轻病人及其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受到病人及家属的欢迎和肯定。我院还大力倡导细节服务,为病人“多做一点”,做好与患者的“第一接触点”,以周到、细致、体贴、服务于所有患者,以超前服务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赢得病人的赞许。今年,我院荣获了“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称号,还被评为全国“优质护理服务优秀医院”。
4、弘扬职业道德,送温暖于患者。2010年至今,我院先后在东莞、连平、和平、清远等地及天河区各社区街道开展义诊、扶贫活动30多次,为群众“送医、送药、送温暖”,均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好评。2010年4月,我院还派出了医疗队前往青海参加抗震救灾医疗救护工作。根据国务院侨办对甘肃积石山县定点扶贫工作的安排,我院专家医疗队连续三年来到积石山县开展医疗扶贫活动,为当地贫困群众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和各种诊疗活动。
创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国家优质医院
——专访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领导魏云峰
本报记者张绪鸿 实习生尹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推进综合改革”,充分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党加强卫生工作的新思路。十八大结束后,省卫生厅迅速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报告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切实用十八大精神指导推动各项工作,把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落到实处。
1.精编文件请专家全院学精神
记者: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了哪些具体部署,效果怎么样?
院领导:我们首先找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民生问题的新阐述、新提法、新要求,印发全院,以党支部形式组织全院职工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二是考虑到医院病人多医务人员忙的实际,把党的十八大精神编成“23个新提法”、“医疗问题新阐述”、“新党章新在哪里?”等简明扼要的内容,通过医院办公系统、网站、宣传栏张挂,供医务人员工休、业余时间学习;三是中层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骨干,医院专门请省委讲师团专家、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东有前来医院,专门对全院中层干部进行授课,使中层干部正确领会、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如此一来,全院各层面医务人员都知晓党的十八大精神,都能在自己岗位上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和管理理念。
2.艰苦卓绝打造“一附院”品牌
记者:贵院紧紧围绕“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最近又被作为“国家优质医院”创建重点联系单位推荐到卫生部,按照您的体会,这些年你们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院领导: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几代人不懈努力,我们在省内已经巩固综合实力领先地位,树立“一附院”品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学龙头地位稳固。我院与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拥有省高校重点学科6个,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各1个(均涵盖17个二级学科,15个三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点28个。博导31人,硕导246人。在岗正高166人,其中正高二级岗14人,超过省内其他医院总和,师资队伍较雄厚。毕业生就业率在南昌大学名列前茅。二是科研和学科建设省内领先。目前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质控中心9个,省医学领先学科和医学领先建设学科15个,省医学会主委挂靠专业28个。是江西省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所挂靠单位,拥有省级研究所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均为全省医疗系统之最,是全省科技奖项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医疗单位。三是人才梯队优势突出。拥有江西规模最庞大的医疗专家团队,其中全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全省共20名),赣鄱555工程人选15人(医疗专业全省共26名)。四是区域辐射能力较强。我院通过每年的国家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全省人员进修等形式,带动全省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取得这些成绩原因,在于这些年我们牢牢把握住以下三点:一是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二是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三是建设人才顺心工程,广纳五湖四海人才,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3.积极参与医改确保医患利益
记者: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要解决群众的看病难和看病贵,贵院在落实医改措施方面做了工作?效果怎么样?
院领导: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院自觉参与、主动创新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卫生部确定的改革试点中起表率作用。我院是全国临床路径管理首批试点单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卫生部重点联系医院,为推动全省试点工作起了表率作用。二是积极迎检迎评,通过不断迎检迎评使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向国家标准看齐。在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中,我院推出的一查、一议、一评、一罚经验受到肯定,并作为省纠风先进典型受到表扬。在历年的医院管理年和质量万里行等不定期专项检查中均为我省必检单位,每次均排名前列。三是认真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突出,每年自觉开展大量志愿服务,较好地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主导性。我院是“非典”、禽流感等多种疫情的定点救治医院,是抗灾救灾、援疆援川、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重点派员单位,新农合直补数量和直补金额均居全省前列,在江西出台的“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免费救治、免费血透等影响全国的重大医改举措中,都是主力军。四是质量效益较突出。我院在省内较早成立了质量控制科,较早开展手术分级管理,较早开展病历和处方内涵质量点评,医疗核心制度执行较好,在全省“三基三严”大练兵和大比武中成绩优异,各项医疗质量指标控制良好。我院人均住院费用(例:2011年12346元)、平均住院天数(例:2011年10.4天)、药品比例(例:2011年40.09%)均低于江西省直三甲综合性医院,且连续低于全国同级同类医院,病人数量逐年增加并稳居全省第一。由于控制了医疗质量和药品比例,加快了周转,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较突出,患者和职工满意度较高。
4.高科技信息系统升级再升级
记者:很多病人反映,在一附院看病越来方便了,高科技的东西更多了,请问你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院领导:当今时代,信息化是推动医院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一附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特别舍得投入,经过近10年大力推进,我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医院管理系统(his)、电子病历系统(emr)、检验管理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Pacs)、内镜系统、手术麻醉系统及重症监护系统、医保公费结算系统、网络办公系统、门诊分诊系统等。基于这些信息系统,医院服务和管理流程更加优化,可以实时监控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站在病人的角度,就是看病越来越方便了。
2012年,我院投入1400万元于今年全面升级医院门诊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升级后的新系统,对提高患者看病效率、监管医生医疗行为和防范熟人插队看病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此外,系统也为下一步业务功能拓展,如医保卡异地结算、医生工作站预约检查、银联卡缴费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好处真是比比皆是。
信息化系统还推动了院务公开工作,病人通过信息系统查询更方便了,明明白白看病有了新形式。
有了信息系统的基础,一附院2012年顺利地首批接入省卫生厅、省监察厅建立的全省“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将医院处方和医嘱全部纳入全省网络实时监控管理平台;初步建立了与基层和社区互动的网络视频医疗服务系统,预约挂号服务绝对量和比例逐年上升。
5.省急诊创伤救治中心年中启用
2013年在医院、学部、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PICU全体医护人员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克服困难,一年来,在医护工作、科室管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术活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总结如下:
一、医疗工作
1.全年(1月~11月)共收治危重病人1552人次,治愈及好转率93.8%;危重症病人抢救达300余人次,成功率在90%以上;除常规的诊疗项目外,全年共开展小儿深静脉置管200余人次,成功率96%,管理机械通气病人120余人次,顺利脱机率85%以上,开展神经系统危重症患儿脑功能评估与监测达243人次,小儿床旁血液净化近50人次,这些项目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危重症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全年经济收入23316037.31元,全年药占比31.07%,抗菌药物比例22%,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医疗纠纷事件。
2.为了缩短危重症患儿的入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从2012年8月以来,在我科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科医师还承担了儿科急诊的工作,及全院危重儿童的会诊工作,全年急诊量10000人以上,参与相关科室危重病人的急会诊、抢救及转运工作在700人次以上,为危重儿童的救治开辟了快速通道。
二、护理工作
1.通过不断学习及总结经验,制定出了适用于我科急危重症患儿的急救和护理的流程,规范了临床操作,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
2.提高应急抢救能力和水平。在危重患儿的抢救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抢救工作流程及抢救时的工作职责,通过模拟演练和不断培训,使得大家密切配合。
3.加强年轻护士的培养,重视进修护士的带教工作。我科重视和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培训工作,科里每周举行一次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既扩充了年轻护士的知识面,又锻炼了讲课能力。另外,还按照医院的分层培训计划组织、督促护士参加医院护理部组织的理论学习;2013年我科安排了两名N3级护士到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同时接收了院内及省内其他医院进修护士近20名,在理论和实践中亲传身受,让带教者学习提高,学习者有所收获。
三、科室管理
1.为了更好地迎接今年医院“三甲医院复审”及“创建国家优质医院”等重点工作,科室专门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核心制度,还进一步规范了常见疾病及抢救技术的诊疗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检验、修订。定期进行医疗护理质量检查,及时通报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科委会,讨论科室及个人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解决。让整个科室团结一致,让每个人明确责任,按章办事,规范行医。
2.坚持并加强疑难病例会诊制度,2013年我科共组织疑难病例讨论100余人次,解决了大部分患儿的诊疗问题,提高了诊疗水平。
3.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全年共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6次,并在实践中考核、监督,使医护人员知晓率达100%;密切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对科室目标性监测工作的开展,通过集束化管理,大大降
低了导管相关感染、血流感染、交叉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的发生率,2013年我科无院内感染暴发。
4.讨论并重新制定新的分配政策,多劳多得,同时又要加强协作,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四、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
1.我科承担了轮转医师、实习医师及进修医师的带教与培训工作。全年共接收轮转医师20余名、进修医师40余名,实习医师近百名。除了认真临床带教以外,结合科室人员培训情况,全年共举办学术讲座62次。内容包括急救技术、危重患儿的识别、气管插管、气道管理、急救药品的应用、ARDS/ARI的诊断与处理、急腹症的诊断与处理、肺炎及重症肺炎、肺炎合并心衰的处理、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处理、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休克的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流程、院感的控制等。通过培训,极大提高了实习医师、进修医师、我科青年医师、护士的急救意识、急救技术和急救水平,很多进修医师主动要求到我科学习。
2.科研方面,获批2013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文章1篇,中华系列杂志4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
3.为了不断的提高诊疗水平,今年派出1名青年医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派出6名医护人员参加国内举办的重症及急救知识培训班,3名医师在院内相关专业学习,为新业务的开展储备人才。
五、学术活动
1.2013年6月由我科主办、郑州市一院协办的“儿童机械通气
及呼吸系统重症感染性疾病学术论坛”顺利召开,邀请了全国著名的PICU、小儿急救医学的著名专家3名及我省的专家3名就PICU的热点问题作专题讲座,有来自省内及周边省份的300余名代表参加,对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彰显了我院儿科的实力,提高了我院PICU、小儿神经专业在全省的地位,扩大了影响力。
2.在科室内部,利用空闲时间,邀请了院内知名专家、教授及科内各专业的教授、青年医师,面向儿科全体青年医师、进修医师、轮转医师、研究生、实习生,围绕儿童急救与危重症的救治做了62次的学术讲座,受众达800余人次,得到了医护人员的广泛好评。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1.科室人员人员配备较少,本科室医师共11人,还要承担每天的急诊科值班及全院的急会诊、危重病人的抢救及转运工作,人员工作负荷过重,望医院再能招聘2-3位专业从事儿科急救、重症的人才。另外,部分以“医疗骨干”招聘来的医师,至今聘任手续未办理,严重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及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望医院尽早解决为盼。
2.PICU是一个危重症患者抢救、监护的平台,每一位医生、护士处在一个紧张、忙碌的工作环境中超负荷运转,密切监护每一位患儿的生命体征,并对细微的变化作出最准确的反应,保证患者安全。相比普通病区或成人科室而言,工作量大得多,但根据医院的经济核算办法,不能体医护人员“多劳多得”的原则,望医院有关政策能给与倾斜,让医护人员以更大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3.院内未形成良好的转诊机制,致使绝大多数患儿出现危重症
之前不能被发现,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一、一个奖项中的三个医疗建筑
1988年,夏昌世先生主持设计的中山医学院医疗教学建筑群获得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获奖的时间与设计起始之时已隔35年。这迟来的奖项是夏昌世一生当中获得的唯一建筑奖项。同时,他也是50年代华南地区此奖项唯一的获奖者。该奖项是中国建筑学会从建国40年以来所有建筑作品中选出的中国优秀建筑,是中国建筑界颁发的最高奖项。2)回顾这些获奖作品,唯有50年代有医学类建筑获奖。在获奖的19座建筑中,3座是医疗建筑,除夏先生的中山医学院医疗教学建筑群以外,另两座分别是华揽洪设计的北京儿童医院和冯纪忠设计的武汉医学院同济医院。虽然三位建筑师的留学国家不同,但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执着追求和个人遭遇有着惊人的相似,更相似的是他们都在50年代通过医疗建筑来表达现代主义建筑的理念。
现代主义建筑对医疗建筑的纯粹秩序和纯洁形式的追求一直锲而不舍,就如J·杜依克(Jan Duiker)的仲内斯特拉尔疗养院(Zonnestraal Sanatorium)和阿尔托(Alvar A a l t o)的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P a i m i o Sanatorium)。“在所有的建筑类型中,没有比医院更完美地符合现代主义运动的思想和意象了。现代医院代表了科学战胜了自然力量的侵略性(invasive)和混乱,现代医院不仅在字面上允诺了功能的高效性,还强烈地象征着纯净。”3)医疗建筑复杂的功能性、技术性、经济性等特点,使得一批“纯粹”的现代主义医疗建筑在50年代得以涌现,本文力图近距离考察夏昌世的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当把此作品放在一个具体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夏先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形成过程开始逐渐浮现。4)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政治环境、广州开明的领导人物、湿热的气候、医院建筑自身的特殊性、中山医学院复杂的基地条件、夏先生的德国现代主义教育背景,以上动因相互交织,造就了中山医学院医疗教学建筑群的成功,也促成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和岭南这片故土的相遇。
二、夏的机遇
在那个时代,执掌建筑过程的领导的判断和专业水准成为建筑向什么方向发展的关键5)。幸运的是,50年代广州有一批开明的领导。夏先生曾受益于两位领导的支持: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办公厅主任的林西和原华南医学院(中山医学院)的院长柯麟。6)林西对城市建设、建筑有着独到的专业眼光,对现代主义的理念有着执着的坚持,7)建国30年广州一批优秀的现代建筑都得益于他的直接引导。夏昌世于1951年在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设中初识林西。8)水产馆的设计让夏先生第一次崭露头角。9)1949~1956年,中国正开始建立适应计划经济特点的医学社会体制。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把中山大学医学院与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华南医学院。从1952年的合校到文革前,是医学院建设的黄金时代。时任院长兼党委书记的柯麟是老革命家及著名医学教育家,作风开明。他积极邀请夏昌世主持该院的教学、医疗科研建筑设计及组建工作机构,甚至妥善安排住宅,请夏昌世从中大北斋迁居执信台。10)此外,原中山医学院前身之一的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以德语作为第一外语。中山大学医学院的教授们与夏先生一样,同为留学德国,因而彼此有共同的语言,他们更容易接受夏昌世的现代主义建筑理念。
从1952年开始至1956年,夏昌世设计的一系列现代建筑作品在原华南医学院先后建成,包括原华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楼、华南医学院生理生化楼、病理科楼以及解剖科楼扩建、中山医学院药物科及寄生虫科楼,到走向成熟的“工字楼”——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中山医学院变成夏昌世最好的现代主义建筑创作实践田野,其中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成为他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并使其成为医疗建筑设计方面的权威。
三、基地:现代主义的场地精神
中山医学院最初于1909年由潘佩如等人创办,原广东公立医科专门学校,至1918年3月迁至当时广州东郊的百子岗、蟾蜍岗,11)即今中山二路北侧至东风路南侧的岗地,西临烈士陵园。该地旧时属老城东郊,大小高低起伏的岗地众多,沦为坟场(图1)。整个基地的南侧临主要干道分布着两个陡峭的山岗,北侧较低缓。最早建设的教学医院(今办学院公楼)和医科教学楼(今图书馆)选择了西南侧的岗地,两座建筑均是西洋风格。这两座民国时期东山风格的红砖楼在医学院往后的多次建设中都得以保留,成为医学院富有历史氛围的中心。中山医学院从选址开始就决定了日后建设面临复杂地形的挑战。
中山医学院的基地分为教学区和医院区。早在1952,夏先生已设计华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楼。该楼靠近南边马路,夏根据门诊部的复杂功能需求和多变地形,而尽力使得建筑的形体自由舒展。1953年,中山医学院的合并是医学院第二次大的发展,夏参与了医学院规划,该规划为日后教学医院的建设奠定了基调。整个规划主要集中在靠中山二路西南侧的医学院地块,东南侧留作教学医院用地,与东风路联系的北侧主要作为学院生活区。教学区以山岗上红砖楼改建成的图书馆为中心,其余新建教学楼分列平行布置在场地的中部,方便联系。生理生化楼是1953年最先建造的一栋教学楼,后来所有新建的教学楼都跟着这个方位——朝南略偏西,将建筑的东西长轴与学院东边干道相连。12)随后附属医院住院部的建设也是基本平行这条东西长轴(图2、3)。
1955年,住院部的建设用地已变得极其狭窄,周边民房散布、地形错落,南、北、西三面均受限制。13)环视整个校园,夏先生并没有将工字楼布置在平坦舒缓的北部,而是选择了场地上和民国的西洋红砖楼相平衡的东南侧山岗上,从而确立了医学院的另一个场所重心。附属医院住院部标高基本与学院东侧的标高基本一致,二者有道路联系并留出30m的防护林。
整个教学医院以“工字楼”为中心,四面布置各个系统,在交通上成为一个较少交错的十字交通组织流线。医务系统处于南面坡上,使医疗建筑物获得了最好的朝向。起伏的岗地没有被削平,所有建筑物都依地势而建,每幢建筑的标高都不相同。东西轴线上有较大的起落,南北方向,房屋顺地形安排,呈梯级状,使房屋都能获得良好的通风。这种处理方法,既可节省土方,又使位于狭窄基地的建筑群活泼而富有生气。14)貌似呆板的“工”字,从抽象的白纸中浮现到有着真实高差变化的山岗上,建筑的体量开始产生了便于阳光和空气进入的错动。当人们从中山二路的入口进入,昂起头来就会透过轻盈的连廊看到医院大楼前座两翼的平台花园,五层的退台式建筑和竖向构图线条为主的中央日光室,真实的场景显得更为雄伟和灵动(图4~6)。
顺应场地周边功能关系,尊重基地的高差变化,正是现代主义的场地精神之所在。
四、工字的秩序
中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选择工字型的平面,南北前后座布置病房单元,中段布置供应部门和教学用房。“工”的形式生成在于医院的严格分区和对地形的思考。回归到医院建筑的发展历史,在医院里,真实的纯洁和象征性的纯洁是混杂难分的,当人们开始认识到疾病中病原体的传播方式,严格的清洁制度就应运而生并延续至今。清洁都是不彻底的,人群开始实施隔离,不同的病理学科需要独立在不同的空间当中。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之一。杜伊克的肺核病疗养院、阿尔托的帕米欧的疗养院和冯纪忠的“米”字形武汉同济医院、夏的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都一直把病房分区以避免交叉感染视作是医院布局的核心。图7~10中所见的医疗建筑平面不尽相同,但却有着若干共同的平面特征:根据不同人群的活动流程而设计;体量进深浅;平面自由伸展。
从住院与门诊的关系去考察,坐落在高地上的工字楼和南侧的门诊部以连廊相连,功能上相互补充,并连成整体。建筑群的组合过程中除了满足各种功能及交通要求外,夏先生尤其考虑了如何适应地方气候的特点与利用地形环境。正如林其标老师的研究表明“建筑体型的合理选择关系很大,一般较为简洁完整,较少重叠曲折,民用建筑的体型常用‘一’型,‘L’型,‘工’型,‘∩’型,“王”型等,这些体型有一个明显的共同优点是:房间大部分朝向好,只有小部分东、西向,便于功能分区。15)在工字楼与周边门诊整合过程中,“工”字衍生成“飞”字。此处不但将建筑功能完整区分,还与地形紧密相扣。工字楼的正立面在高处舒展,门诊部的门厅更接近马路。在整个“飞”字群体组织中,若干建筑后座有微微的东南向偏移,避开了前座产生的阴影,而迎向常年主导季风风向。处在阴影中的庭院在炽热的炎夏中不失为一块清凉之地,并在前后两座之间产生窗前小气候和风压差值,在季风平静的日子里为医院带来阵阵凉风和新鲜健康的空气。
在夏先生的众多手稿里,有一张珍贵的门诊流线图,图中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门诊科室,并用四种线型去研究四种不同的病人流线(图11)。分析图中,红色区域是不同的门诊科室,病人和他的主治医师在此处会诊;淡蓝色区域为病人等候区和病房区,紫罗兰色彩标出各种治疗室,在门诊部中央的亮黄色是预备诊室和化验区。流线上,病人沿蓝线从楼梯总入口进入二层,紧接的蓝色点划线注明从此处分流到不同的门诊室。建筑体量中部的药房候诊室迎来了各方向红线表示的诊后取药病人,取药后,他们可以沿黑线从毗邻的楼梯回家,不再经历门诊人流交叉。夏先生特别强调现实问题对医院门诊部及其对设计研究的影响。何镜堂老师作为夏先生唯一的毕业研究生,他的研究生论文主要研究门诊部门厅的流线。据何老师回忆:夏先生常常教大家医院设计的窍门,例如把诊室的门口加宽以减少病床的转弯半径对廊道宽度的苛求。还在辅导他论文时强调要到各个医院的门诊做现场调研,收集记录人流的方向和数量等现场材料,从现实生活中去获取知识。
“工”字型的总平面和同济武汉医院的“一点通六路”在布局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即从中心分出几个相互间最短距离能直接联系的侧翼来,每一翼都成为不能穿行的“尽端封闭式”的独立病房区。“工”字型的中段一层除教学用房外,为血库部门。为照顾来往输血病人的便利和出入的独立性,设立了一个中段入口。如此,中段人流不仅不用与前座的东翼产房以及西翼妇科共用南主入口,更无需和后座西翼系统内科教研组以及东翼神经精神病科共用北入口。二层中段为药房部分和电疗室,前、后座全层分别为产科休养室和系统内科病房区。三层除中段为全院中心供应部分和后座西侧为病人检验区外,其余均为系统外科教研组病区。三层的更显著的是设有便利各层的中心供应室及检验室。四层全层均与手术外科相关,西侧布置手术室。五层中段作为图书室便于公共,后座高于其他病区,前座为儿科教研室减少对其他病区的干扰(图12)。
形体上,前座严格中轴对称,后座却是多变而自由。面向城市的一面仍然保持着庄严的对称,三段式的构图巧妙地将单调水平线条缓缓引向天空。面向开阔的田园风光,16)后座呈现出对不对称的追求,开始产生前后的错动和两侧自由的延展。仔细观察前座,两头的服务功能退台上升,而且女儿墙比主体病房区的微微下降50cm形成2.8m的层高。并且体量后退,主体上起伏的1/4砖拱隔热层此处变化为水平大阶砖隔热层,形成继二层露天之后的第二次体量叠级。主体病房区的水平线条被生活室(兼做日光室)的落地玻璃窗所打破,拥立出屋顶相对高出60cm的中央阳光室。中央日光室立面采用了综合遮阳处理,边缘略为收窄的次间和六条40cm进深的硬朗垂直线条更强化出第三次体量叠级。高出屋顶3.9m的电梯井,为建筑正立面中点画出最后一处高潮,让人联想到哥特式的竖向构图。
“工”字型的体量有着不可言喻的微妙之处。“工”字型中段是综合性的功能,其他各侧翼都是生成出来的独立病房区。此意味着“工”字是一种可以可持续发展的,在适应地形和功能分科等各种动因的情况下,“工”可以衍生成“王”字、“E”字和“飞”字等等。并且建筑每两个侧翼和中心都可以围合成单侧开放式的庭院。现代主义的建筑生长观念在此得到发展。
五、现代性:医院的人本意义
“建筑的中心是人,是人在建筑中的活动”17)。
1. 单侧候诊
门诊部中,传统内廊式候诊模式改为单侧候诊。与门诊室相连接的走廊加宽到6m作候诊室,增加通风采光的可能性;病人候诊在整个建筑体量南侧,在候诊的宽敞空间中有良好的通风采光,病人可以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和沐浴杀菌的阳光,庭院绿化舒缓病人在候诊时的心理压力。诊室在北,有稳定的漫射光线,这样有利于医生观察病人和会诊。每一个病区分区明确,不同病科的病人不会比邻而坐,减少交叉感染(图13)。
2. 基本功能单元组织:3床病房
近代西式医院的病房模式一直是广厅式又称南丁格尔式。18)夏昌世在病房单元上则尝试一个病房布置平行的3床形式,尊重病人的私密性,也可把病例分区。还有一点是使单元的进深不至于过深,便于通风和采光。夏的文章详细的把各医院指标与卫生部定额标准比较。其中表4《病房单元组成的比较(30病床的单元组合)》19)暗含着不少尝试,相比卫生部1955年和1956年定额标准草案中三人病床间的19.5㎡和18㎡,附属医院的工程设计完成量只是17.5㎡。夏先生用3.2m开间的3人病房作为基本单元的探索就像柯布探索马赛公寓的最小尺度户型一样。夏先生对病房布置3床最小单元尝试可以说是开了50年代中国病房的先河,直到今天也是非常好的单元方式。而随后的医院设计规范中也建议以3~4床为病房布局基本单元。
3. 日光室:阳光与空气,病人社会生活的关注
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把“日常生活”定义为一种“生动的态度和诗意的气氛”。
工字楼的平面布置体现夏先生对现代性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组织的探讨尝试。在夏的文章中,表格各项指标大多接近定额标准,有些参数还在试图压缩以求处于标准的下线,唯有日光室的面积指标在各项比较中额外的显眼。日光室在30床组合单元的配比面积是25㎡,比标准草案的15㎡和8㎡多出接近一倍的面积。标准规定三个单元设一个24㎡的大厅,在此两单元则有一个50㎡兼作食堂用的日光室。南向的直线病房布局被三个不同大小的日光室所分割。可见,日光室所承载的不只是温暖的阳光还承载着医院的社会性交往。实际上,长期的封闭对于一个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来说是非常令人沮丧的。医疗制度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规定了社会职责,对领域也有着严格的控制:谁,在什么情况下,允许进入哪里。事实上,日光室(生活室)和医护间南北贯通并夹着加宽的过道,二者之间并未有封闭的隔断存在,这意味着病人可以面对着社会,其中的任何活动都有机会被看见,而且被引到了公众的注意力中。阳光下的社会生活空间是令人惊讶的,站在50年代还鲜有出现的落地玻璃窗前,感觉好像你正站在整个世界面前。相遇在这里发生,病人不仅仅在其中沐浴着洗涤身体和精神的健康阳光,而且遥视那个远离已久的城市,期待着人群经过时的一次次不期而遇的诗意会面。这种阳光室的存在,我们同样可以在帕米欧疗养院中面向森林的一翼以及萨伏伊别墅(1928~1931年)回旋上升的坡道尽头看到。
日光室(生活室)和医护间成为了社会的大厅,合掌式的平面使得医生和病人在最短距离中完成服务和被服务,极近的距离使得最为急需的信任和关怀变得水到渠成,还有加宽的过道成为了实习医生的临时课室。最小尺度的标准病床单元,意味着在孤独环境中公共生活空间的最大化努力。阳光、新鲜的空气、社会生活和及时的医护关怀从来都是治病的真正良方。
六、经济的建造,灵活的应对
当把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楼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语境去解读时,经济的建造在20世纪50年代有着比今日更深层的时代意义。“中国建筑师是在极其严苛的设计标准下进行设计工作的。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不同的设计标准。而这些标准基本上是可能条件的下限。”20)50年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1955年,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浪费运动,国家对建筑造价控制很严格。如何灵活主动利用各种设计手段去解决和克服政治思潮以及建筑标准所带来的苛刻条件以达到自己的设计目的,成为夏昌世先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从中山医学院的年表和夏昌世本人论文的描述中,处处表达出他对节约造价的苦心思量。当时附属医院的建筑造价74元/m2,还要包括水电安装、土地征用等。工程完成后,夏还能做到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把造价降到71.8元/m2。21)在试图理清教学医院和一般医院的区别时,夏昌世先生就仔细的琢磨设计定额,利用数据图表去比较综合医院和教学医院的每病床建筑面积,设计力图不脱离官方建筑标准下,给予教学医院更多创造性的设计。
夏昌世善于统筹相关专业来实现建筑的目的。他与当时负责结构的陆能源教授合作,对结构进行主动设计,尝试经济性和实施性的探索结合。50年代国家限制对三大材料的使用,夏昌世不能整体运用可灵活分割空间的框架结构,只能用砖墙承重的混合结构,而在中间段积极应对特殊要求而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22)为了医院各科室布置上下的灵活性,他打破横墙承重的常规,利用三排纵向承力系统来解放平面。使得整栋楼房每层都拥有一副“龙骨”结构。“龙骨结构体系是夏昌世与陆能源教授的一个创举。龙骨的原型不是建筑,是船。……所谓龙骨者,即通过三道纵墙为整个建筑物的支承,横墙则是非承重墙,在建筑布置上,有其自由度。夏昌世根据包豪斯的准则,善于运用结构和构造手段,去实现自己的建筑理想。”23)在节约面积和造价上,三排砖墙厚度逐层向上递减。其中中排改用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省建筑面积约3.2%。同时,夏先生积极打破常规,利用空斗墙作为所有间墙,并将地面层的外墙减为一砖半厚,节省6.4%的建筑面积的同时减轻了基础总的荷载,仅以上的措施就降低了总造价的8.4%。
现代主义建筑的本质是结构与构造,夏昌世早年就致力于此。回顾夏先生用过的各种“土”方法,如此案例中的龙骨与砖墙承重体系和鼎湖山教工疗养院使用的竹筋混凝土等,可以不难觉察出他博士期间所进行的法国哥特式教堂研究24)和早期建造滇缅铁路的工作经历对他建构技术所带来的教益。25)
对抗气候的温度影响取决于墙体和屋盖的绝缘性能,其中阴影是关键。夏的建筑致力于阴影的形成。夏对建筑的阴影控制取决于对两方面:平面形状、外墙遮阳板。因此,工字楼的设计因平面形状而产生的庭院阴影形成阴凉的窗前小气候,有利于纳入凉风。在构件上。夏先生利用长远有效的遮阳隔热构件,就本工程遮阳板部分的总造价为10342元,隔热层为6285元,而若搭建凉棚每年维护就需要耗费5000到6000元,两年半的凉棚费用,就可以抵偿永久性设备的造价。
从1952年开始,夏昌世就开始在中山医学院建筑群的营建过程中进行遮阳板的建造实验。中山医学院生化楼的遮阳板是第一次“综合式”的尝试,并得到同行的认同。但夏昌世对此设计有所保留,他认为生化楼的遮阳设备施工困难,造价较高,更因现场浇制过厚,影响到立面有过重的感觉。随后的病理科楼、解剖科楼、中山医学院药物教学楼等一系列教学楼的设计都是在生化楼“综合式”遮阳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整体面状的遮阳结构逐渐消解,根据一栋建筑每层房间功能需求的不同而分别设计,或单层、或双层,挑出的长度也不尽相同。最后发展成如基础楼的“个体综合式”——每个窗户独立设遮阳板。整齐排列的遮阳板与连续起拱的隔热屋面构成富有韵律的景象。它是夏先生在中山医学院做得最纯粹的一座建筑。
1955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楼的遮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窗楣位置挑出混凝土框,其上安装混凝土预制百页。前座的南立面水平遮阳板形成的水平线条与中心入口处的垂直遮阳板形成对比,设计不仅满足病房的采光通风要求,还成为丰富大楼建筑外观的重要手段。遮阳板反映了夏先生对气候特征、工业化预装配以及节约造价的追求。夏先生认为:“遮阳板的设置,是做成了对墙壁及窗户防御过多阳光照射的第一重壁面,它既不会遮盖建筑的立面、反而产生显明的阴影对比,增加了建筑物的立体感,并产生一种新的建筑形式”。26)
另外一个发展是预制的百页取代了厚重的浇制混凝土板。在鼎湖山教工休养所和中山医门诊部的试验中采用了轻质的木百页代替厚重的混凝土板。菱形的百页断面与唐代直棱窗相仿,在遮阳的同时加速换气,犹如会呼吸的皮肤。木百页的维护性较差,在随后的中山医附属医院的设计中改用了预制混凝土百页。预装配的百页自重轻,可方便施工和缩短工期,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正是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
至1957年,夏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遮阳板形式语言。然而,他的实验并没有在发展的过程中流于形式主义,而是根据实际造价、施工便利、朝向、立面效果等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设计。甚至在华南工学院化工楼发展成一栋建筑有四个不同的立面。夏最在意的南面使用“个体综合式”,东面使用“综合式”,西面过廊采用“垂吊式”、北面不遮阳。广州的地域特征和时代造就了“夏氏”的独特风格。
夏昌世的遮阳实验从混凝土架子发展到轻盈通透的百页。夏先生将材料加技术的“技术理性观”带到对地域性气候问题的应对中去。现代主义建筑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提倡任何一个建筑形式都并非预设。新形式的探索意味着抛弃对外观的先入之见。夏昌世当然关心他的建筑看上去是怎样的,实际上他相当关心,但是他自己并没有用风格和外观来做预先的判断,而是依据理性的逻辑建立起建筑形象,并试图为他的故乡孕育出符合地域性的现代主义建筑。
七、尾声
随后的日子里,夏昌世也参与了一些其他医院的设计,但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终究成为了他医院建筑中的最高峰,其后更是作为一种范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系列创造性的探索影响了随后卫生部制定的医院建筑规范。与同时代的建筑师不一样,夏先生后来的遭遇,让他没来得及把自己的建筑思想继续延续下去。除了发表在《建筑学报》上寥寥的几篇文章,我们并不能得知夏先生对自己作品的更具体的评价。
夏昌世此作品在35年后被公开肯定。1963年他与莫伯治合作写成的《岭南庭院》于45年后,2008年出版。夏昌世一生力图表现现代建筑的本质。历史的特殊年代,建筑师通过聪明才智,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真正的现代主义建筑。
在命运的道路上,夏先生和冯纪忠先生有着相似的经历。刘东洋博士在纪念冯纪忠的博文中概括了冯老的一生。同样的,笔者也希望以此纪念夏昌世和冯纪忠等有着相同现代主义理念的建筑前辈们:“……好多年前,一位在欧洲苦学了10年的青年,回到了祖国,想要告诉祖国欧洲的种种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好多年后,青年变成了老者,祖国好像仍旧没有听清他的声音。然后,他在欲言又止中走到了遥远之外的遥远。”27)
——编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建于193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正副教授280余人。院内设有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以及15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4个博士后点。在心脏、肝癌、肾脏及肺部疾病诊治方面处国内领先,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地位。
现任院长杨秉辉,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评议组召集人。
重点学科(国家级和上海市领先项目)
1.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所长陈灏珠
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所长葛均波
医疗特色有:①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②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③心电生理、病理检查;④非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⑤心肌炎、心肌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⑥心脏超声检测和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状况、心功能评估。
2、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
所长汤钊猷中国工程院院士
副所长叶胜龙
研究所由肝外科、肝内科和实验室组成。以外科治疗为主.兼内外科、中西医治疗为特色。目前拥有60余张专科病床及面积达900平方米、设备精良的实验室。疗经验,疗效居国际领先水平。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综合已积累近4000例肝癌的诊
肝肿瘤科病种: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肝肉瘤、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肝包虫病、肝脓肿、肝炎性假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
3.呼吸科(内设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
科主任何礼贤
副主任蔡映云
所长何礼贤
副所长瞿介明
医疗特色有:①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②呼吸衰竭的抢救与康复;③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④介入和腔镜诊治技术等。
专家门诊地点:上海市斜土路1609号(电话:64041990)。专家有时因故不能应诊,请以门诊部挂牌为准。除上述三科专家坐诊外,另有40多个专家门诊,由各科教授或副教授应诊、时间安排请在网上查询。
高级专家会诊中心(地点:上海市枫林路侣0号内1号楼底层大厅)
24小时电话预约:64041990--2008(语音电话)
接待电话预约服务,挂号费100元,其他收费同普通门诊。—般检查优先完成,特殊检查优先预约。
体检服务
(电话:64037987,负责人:陆文珍,联系人:舒水仙刘德珍)
基本内容:①内科、外科。泌尿科、五官科、眼科常规体格检查;②化验项目:GPT、HBsAg、AFP、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小便常规、大便隐血;③特殊检查:日超(肝、胆、脾、肾、胰)、心电图、X线透视和摄胸小片。由教授写出书面结论,共收费131元。
添加内容:血黏度,每人80元
CEA(消化道肿瘤指标),每人10元
乙肝病毒两对半,每人60元
乙肝病毒三对半,每人254元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每人13元尿酸,每人5元
血型,每人10元
血常规,每人18元
低密度脂蛋白.每人15元
高密度脂蛋白,每人15元
PSA(前列腺肿瘤指标),每人80元X线胸片,每人64元肝功能全套.每人86元
CDS(脑血流图),每人200亓血脂全套,每人120元
妇科检查,每人23.50元
(口腔检查或治疗酌情收费)
上述体检内容均须事先预约,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该院体检
远程医学服务
已与全国14个省(自治区)、市、县近200所医院建立疑难杂症远程医学服务。病人可以在当地申请远程会诊,由当地医院将病人有关资料输入软件,再与中山医院远程医学服务中心预约会诊时间。在约定的时间,双方在电脑上共同分析病人的资料,讨论诊断和治疗问题。一般情况下,解决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困难,或者对已经明确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确认。远程会诊意见的处理原则是:会诊方提出建议或意见,收治病人方仍应对医疗负有全责。收费按会诊的科目而定。联系电话:021—64041990—2146(中山医院为各地医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名单,可在中山医院网上查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办公室主任:臧兰玲
网络中心主任:蒋金根教授
网址:www.zshospital.com
【附属第一医院消防工程】推荐阅读: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06-08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章程06-01
外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2-11
附属医院党支部生活会报告06-23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教案06-30
道路附属工程分包合同01-14
小区附属工程管理办法12-17
关于请求解决小学附属工程资金的请示范文10-3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07-12
广外附属中小学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