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合作合同范本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移动支付合作合同范本(精选8篇)

移动支付合作合同范本 篇1

编号:20140821A

二0一四年X月X日

甲方:

法定代表人:

住所地:

电话:

乙方:

法定代表人:

住所地:

电话:

甲、乙双方(下称“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在项目领域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拓市场,在资金结算、技术平台的开发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收益共享而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1、双方本着“友好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共同原则,建立长期的、全面的唯一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双方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创造一切条件和便利,在领域各个层次展开全方位的业务合作;

3、双方互为对方重要大客户,彼此为对方提供大客户应享有优质、优先及优惠服务;

4、双方本着友好务实、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协商处理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合作内容

(一)双方同意,根据本战略合作协议的约定,就项目进行合作,包括但不限于:

1.收支结算服务:包括 ipos移动支付,POS收单产品系列

2.数据增值服务:包括信息归纳,分析,量化

3.信用评级服务:为会员商户,商户主等提供信用身份证

4.信用金融服务:投融资,理财,保险,担保,商业保理等

5.其他创新应用服务:跨境贸易服务,移动商业应用等

(二)双方充分利用各自的网络资源、客户资源、宣传渠道宣传推广所开展的合作业务,联合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有利于市场拓展的活动;

(三)在合作期间内,双方将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互相沟通业内信息,提供信息和有关人员的沟通渠道,使双方能够及时对有关信息做出反应。

三、声明

1、双方均保证于签署本协议时提供的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以及签约/履约过程中提供的文件、资料均真实、合法、完整、有效,若一方需变更上述资料,须提前十五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否则由此导致的损失由变更资料方承担。

2、双方均保证于合作期间提供的任何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业秘密等均为其合法持有或提供。合作期间,任何一方以开展合作业务为目的、按照协议约定或经另一方书面同意而使用另一方提供的上述资源时,应明确指明该资源的所有者。合作期满,一方应停止使用另一方提供的上述资源,但双方另有约定除外。

3、本协议达成的合作关系不改变双方各自独立地位,双方的产品和服务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各自的产品或服务引起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

四、保密条款

在本协议有效期间及双方合作终止后两年内,双方同时对各项合作业务的相关技术、信息和商业秘密以及因业务展开而获取的另一方保密信息和资料承担保密责任,除下列情况外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泄露或者利用该等保密信息、资料为自己或任何第三方谋取本协议约定以外之利益:

1、经一方书面授权,为业务顺利开展的目的使另一方的其他合作伙伴获取保密信息;

2、向法律上有权利知悉有关保密信息的司法、行政机关披露;

3、基于有关法律、具有约束力的法院判决、裁决或命令要求的披露或有其他法定义务的披露。

五、争议的解决

1、本协议及与本协议相关事项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并据其解释。

2、任何因本协议及其有效组成部分引起的争议和纠纷,双方均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被告所在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六、其他

1、本协议仅为双方合作的框架协议,双方应就各项合作业务另外订立具体协议,对开展合作的相关事宜进行具体约定,该等具体协议作为本协议的有效组成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除法律另有规定或本协议另有约定外,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提前解除本协议,一方确需变更或解除本协议的,须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对方,并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书面协议后方可变更或解除,书面协议达成之前,本协议应当继续履行。

3、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有未尽事宜,或因业务发展需要对本协议现有内容进行补充、变更、修改时,由双方或任何一方提出补充、变更、修改的建议和方案,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书面协议,并经双方签字盖章后,成为本协议的有效组成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本协议期限为 5 年,自 2014 年 X 月 X日起至 2019 年 X月 X日止。

5、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以下无正文)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

移动支付合作合同范本 篇2

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产业链模式,即运营商主导模式。在该模式中,电信运营商既是移动支付业务数据传输网络的提供者,又是移动支付账户的管理者,电信运营商直接向用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此时,电信运营商作为支付服务的提供者存在。

以金融机构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产业链模式,即银联主导模式。目前,国内以金融机构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主要是指以银联为主导的移动支付。由中国银联向用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电信运营商只作为管道存在,或者中国银联绕过电信运营商,直接向最终客户提供移动支付业务。

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主导的产业链模式,即第三方支付主导模式。这种模式是指独立于银行和移动电信运营商的第三方支付向用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利用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资源和金融组织的各种支付卡,进行支付的身份认证和支付确认。目前,国内支付宝、易支付等已经开展相关业务。此时,电信运营商作为管道存在。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链主导权争夺非常激烈。在现场支付场景中,目前中国移动选择了R FID-SIM技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选择了SIMPass技术,而中国银联选择了智能SD卡解决方案,各方都试图掌控产业链主导权。

电信运营商积极介入移动支付。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移动支付业务作为移动信息领域的创新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借助手机支付提升传统话音用户黏性,改变因语音业务收入下滑而引起的用户价值降低。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涉足了移动支付。然而,移动支付业务存在一定的政策壁垒,大规模推广面临瓶颈。银行成为电信运营商拓宽移动支付业务领域不可能绕过的一环。目前,各大银行推出的移动支付业务所产生的数据流量费用由移动运营商收取,账户业务费用由银行收取。电信运营商没有相关的金融手段和权限,例如代理银行的转账和汇款等业务,就必须与至少一家银行进行战略合作才能有效实施。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移动与浦东发展银行结盟,中国联通与交通银行、兴业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银联力争掌控移动支付主导权。银联作为银行卡联合组织,占据国内银行卡产业的核心位置,各银行通过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进而使银行卡得以跨银行、跨地区和跨境使用。目前,银联的收入来源以对银行的转接费(网络服务费)和对一般商户的佣金分成为主。为了增加收入,银联不仅要继续增加发卡量,还要靠手机支付等新业务。一方面,中国银联与设备厂商、运营商合作推动各种模式的手机支付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央行着力构建的第二代支付系统的“先行军”——网银互联应用系统,试图阻止第三方支付平台接入,这体现了银行业试图主导移动支付的想法。

第三方支付力图占据一席之地。从理论上来看,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卡住了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咽喉,而从这两家的表现来看,第三方支付平台仍然大有可为。电信运营商和中国银联都处于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并且支配欲都非常强烈,尤其在非接触现场支付领域,双方的冲突严重。这样,却把远程支付的市场空间留给了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有着众多的电子商务客户,拥有一定的信誉度。第三方支付可以借鉴在PC上的发展经验来发展手机支付。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借助手机的移动上网功能,利用手机客户端软件实现无线支付。2009年年底,淘宝和中国电信合作,发布了三款定制手机——支付宝手机,利用支付宝推出的手机客户端,便可实现查询、交费及转账等支付服务。今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在未来5年内,向支付宝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立一个真正全球化的、第一流的支付体系,移动支付将是这笔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银联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都试图掌握更多的产业主导权,但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越是想掌握主导,最终发展的手脚就被束缚得越紧,合作共赢才是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之道。

移动支付合作合同范本 篇3

近日,移动支付热点不断。先是年初苹果推出Apple Pay;随即2月24日,小米发布了新款小米手机5,支持NFC支付(近场支付);同一天,Samsung Pay也开放了公测;接着Google也紧跟步伐,推出支付应用“Hands Free”。只不过,Google测试的是全新的“语音支付”功能。

用户只需在在收银台说出“I’ll pay with Google”就可以完成付款了,相较于手机支付,“Hands Free”听起来确实很方便。

一时间,随着国内外移动支付新进入者的逐步增多,移动支付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尤其是NFC阵营重整旗鼓。

国内卖方分析师纷纷看好NFC支付前景,建议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NFC支付重整旗鼓

Apple Pay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种基于NFC的手机支付功能。凭借独特的NFC技术,Apple Pay能够实现快捷方便支付,用户只需将iPhone靠近支持银联闪付的刷卡机,就可轻松完成支付。

与苹果支付相比,三星支付的使用范围要更为广泛,除了可用于NFC终端POS机,也可用于没有NFC功能的磁卡式POS机,能够在绝大部分有POS机的线下商家中使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银联早在2012年就已经推出NFC产品,但由于NFC支付对硬件设备要求严格,产业链很长,需要具有NFC功能的手机、POS机以及商户,拓展成本很高,因此之前一直未能大规模普及开来。

而随着此次中国银联与苹果支付、三星支付的合作,近场支付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面对移动支付的巨大前景,国产手机厂商也自然不甘落后,包括华为、小米在内的国内手机厂商的NFC支付方案都在备战中。随着越来越多手机的加入,支付场景会更加推广到公交、地铁等高频、高黏性应用,2016年移动支付主题投资可持续。

短期难撼动支付宝、财付通

咨询顾问公司Ovum近日在其最新的移动支付行业报告预测,到2019年全球将会有接近10.9亿人使用近距离移动支付服务,其中将有9.391亿是通过NFC支付来完成。而移动支付的总交易额(无论是NFC支付还是非NFC支付)将会在这一段时间内实现快速增长,由47.7亿美元增长至1412.1亿美元。

不过也要承认的是,尽管手机巨头纷纷选择近场支付,但短期来说,以APPLE pay为代表的NFC支付难以撼动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二维码占据的主流现行移动支付格局。

比达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到9.31万亿元,同比增长57.3%,其中支付宝以72.9%的份额居首,财付通以17.4%位居第二,前两家市场份额在90%以上。

除了需要面对强大竞争对手的挤压,NFC支付推进也并不容易。

兴业证券分析师吴畏说,Apple pay的使用需要相对应支付NFC技术的POS机,也就是支持闪付的POS机,可国内目前支持闪付的POS机占比不到三成,POS机升级与铺设是闪付支付的首个拦路虎。Apple pay 进入内地是通过银联合作,目前仅支付十几家银行,而且线上和线下场景目前都很有限,如何切入更多线上线下场景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推广。另外一方面,支付宝和微信的二维码绑定优惠码以此来吸引客户,Apple pay应对此竞争难度很大。

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价值

这两年,阿里、腾讯在移动支付市场跑马圈地,随着手机巨头加入战局,2016年的NFC支付推广应该会重新塑造新的移动支付生态,只不过还需要时间。

NFC支付功能由于具有扫描速度快、便捷、耗电低、无需网络等天然优势,必然成为未来手机的标配。长期来看,Apple pay的引入必将带入NFC 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根据IHS Technology的数据,配备NFC功能的智能手机2013年出货量为2.75亿台,2018年出货量将达到11.7亿台。随着更多企业用产品投票,有机构预计,2016年NFC将成为旗舰智能手机标配,产业链各方重拾信心,NFC环境将得到加速改善,这也将反哺产业链的加速成熟。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关注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东兴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从产业链来看,移动端的NFC设备、刷卡端的POS机以及第三方支付公司都将有较大的受益。

兴业证券分析师建议可以关注两条主线支付标的:一是和NFC技术相关的硬件和平台公司,如恒宝股份;二是通过外延切入第三方支付的标的公司,如永大集团、海立美达、西藏旅游。

国金证券认为,随着用户教育的深入,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整体产业链的硬软件厂商必将会从中受益。软件方面,国金证券推荐了NFC应用的新开普。硬件方面,推荐了NFC-POS机的新国都、新大陆;NFC-SIM卡的天喻信息、恒宝股份、东信和平;NFC天线的硕贝德、信维通信。第三方支付推荐海立美达。

移动支付(本站推荐) 篇4

从2008年开始,中国移动便开始关注第三方支付,并尝试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遂于去年6月份正式成立了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目前,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手机支付,可以实现手机上的远程支付;第二类是手机钱包。

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主要是通过由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推出的专业客户端软件来实现的。用户可通过该支付客户端在手机上使用中国移动提供的综合性移动支付服务,如缴话费、收付款、生活缴费、订单支付等,在带给用户随时随地随身的移动支付体验的同时,还可确保用户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据相关人士透露,中国移动推出手机支付钱包以后,推出了很多应用。去年,该业务已经覆盖了40多个城市,上半年交易额接近了1亿元,月交易额达到了4000万元以上,用户规模也已达到了4000万。

中国电信

成立于去年3月的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投资组建的全资子公司,业务涵盖移动支付、固网支付及积分支付等领域。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依托于自有账户和第三方关联账户(包括银行账户及公交卡等准金融账户),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IVR自助语音、IPTV、公话信息亭、自助终端服务机等各类渠道的近程和远程方式的支付服务。

“翼支付”是目前中国电信主推的手机支付业务,它利用RFID近场射频通信技术,实现了手机刷卡、手机乘车等支付功能。从去年5月开始,京城百姓即可通过一张特殊的射频手机UIM卡,将中国电信的3G移动通信功能和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功能有机融合在这张手机卡上,只需携带手机就可以轻松实现刷卡乘坐公交、地铁;商家刷卡消费、网点电子钱包充值、手机空中电子钱包充值等服务。

中国联通

早在2010年底,中国联通手机支付业务便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个城市正式商用,并逐步在全国其他省市推广。2011年4月,中国联通支付公司(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获得营业执照,去年12月,该公司获得了国内第三方支付牌照。作为中国联通的全资子公司,联通沃易付公司注册资本2.5亿,业务涵盖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和银行卡收单等支付业务。

中国联通手机支付业务采用的是握奇公司提供的SIMpass移动支付技术。该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SIM+天线”的“辫子卡”,用户不需要更换手机,但需要在营业厅更换一张SIM卡;另一种是定制手机方案,即天线集成在手机中而不需要外置天线,用户需更换手机。据了解,手机支付账户与通信账户相互独立。也就是说,用户办理手机支付业务之后,将有两个账户,其中手机支付账户中的充值上限为1000元。

三大因素决定移动支付胜负

三大运营商手握庞大用户资源,此次加入移动支付战局,令整个行业发展升温,更让移动支付的两大标准问题凸显出来。

目前,国内移动支付行业标准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是移动主推的2.45GHz方案,二是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受到电信、联通的拥护。据悉,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平台接入了15000余家各类合作商户,覆盖国内所有主流电子商务网站,注册用户超过4540万,月活跃用户达500余万。然而,银联标准的技术成熟度更有优势,支持企业数量也不逊移动标准,业内人士预计还将拉开与移动标准的差距。

对此,王鹏辉认为,从标准的选择来看,电信和联通选择银联标准,未来的前景会比移动的标准要好。但是,移动并没有放弃银联标准,在标准上目前尚无法判断。不过,可以从三个方面考量:

第一,用户基数。移动占有比较绝对的优势,电信和联通的差距不是非常大。第二,签约商家。目前移动和电信的签约商家较多,联通在签约商家这一方面比较落后,这也与移动的用户基数不无关系。第三,支付渠道。目前主要发展线下支付,线上支付渠道并未拓展,三家的情况基本差不多。在线下支付环境中,更多的是小额支付,公共生活的支付渠道比较重要,移动比较典型的有地铁,联通有公共汽车,电信有校园市场,但都没有很明显的优劣之分。

电信联通移动支付前景看好

近年来,3G终端普及速度加快,消费者对移动购物需求日益迫切,这为移动支付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据研究机构MIC估计,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有望增至 6.14亿部,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另据来自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1年移动支付用户将达到2.2亿户,市场收入规模达到52.4亿元。而2013年将则有望突破200亿元,达235.1亿元。

可观的市场前景立马吸引了各方的目光,银联、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均开始摩拳擦掌欲切入市场。但就三大运营商来说,由于背靠不同的标准,三者注定要面对不同的发展局面。

王鹏辉对此表示,对联通和电信的前景比较看好。在签约商家方面,电信与移动的差距越来越小,电信在传统的企业客户方面有较大优势。在支付环境方面,未来联通应该会成为最好的,并且随着联通网络优势的越来越明显,移动转向联通和电信的用户越来越多。手机支付并不能对用户形成黏性,是可以随着用户的转移而转移的。

另外,王鹏辉表示,手机支付毕竟属于金融范畴,银联本身属于金融系统,在很多方面占据了优势。电信和联通选择银联标准,其实是随大流。并且,这种大流会影响今后的发展,就像目前三大运营商的3G制式。所以,暂时还是更看好银联标准。

多标准并存有益产业发展

从以上分析看,王鹏辉更加看好银联标准,但他也鼓励移动支付行业里多标准并存。他认为,对于整个产业来说,单一的标准无疑有好处,可以减少重复建设投入。但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来说,又会扼制创新。因为单一的标准,往往会形成垄断,垄断的最终结果就是固步自封。因此,鼓励多标准并存对于产业未来有好处。具体到移动支付领域,企业可以采纳官方标准,也可以在标准范围内制定标准,对于移动自定的标准应当鼓励,只要不违背整体发展原则就该提倡。

事实上,多标准并存的现象很可能长期存在。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在2011年底表示,工信部已与央行共同启动移动支付标准制定工作,国际通行的13.56MHz方案和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2.45GHz方案各有优势,都将纳入行业标准。

最后,由于移动支付行业尚无成熟的运营模式,银联与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怎样才能够理顺,需要业界不断摸索。当共赢机制真正树立起来的时候,移动支付市场活力才能真正迸发。

数据报告显示,移动广告和移动购物在2011第二季及第三季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移动购物在第3季度规模达到21.9亿元,增速达31.14%,变化较为明显。笔者观察,移动购物等的流行也滋生了移动支付的快速成长。再联系到之前我们看到的一些其他讯息,移动支付已经从原来的小打小闹逐渐开始步入正轨。尤其是移动运营商的推介变得强烈了许多。

从资本市场获悉,恒宝股份公告称,拿到了中国电信手机支付卡订单,公司与中国电信就手机支付业务签订了采购合同,后续将向电信供应13.56M翼机通卡、2.4G翼机通卡、13.56M公交卡、13.56M银行卡共4个品种的产品,合同总金额达到1.06亿元。在我国移动支付产业中,中国银联居于主导地位,三大电信运营商则在现阶段承担了实际推广的角色。今年2月,中国联通宣布对外成立单独的支付公司,联通的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电信的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移动的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继出笼,三家都将原移动支付业务部门独立出来升级为子公司规格,此外还齐齐递交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申请,虽然未能入围前两批获牌企业名单,也已全部进入公示阶段。

相较其他两家运营商,中国电信在手机支付上的进度要快很多。除了集采业务开展所需硬件外,中国电信还率先与银行合作在国内城市进行试点,将手机支付应用的范围从校园卡、公交卡等小领域扩大到金融流通领域。据悉,中国电信与工商银行合作,在厦门启动手机支付业务试商用,推广在用手机在POS机上进行小额支付的消费模式。

此外,据悉中国银联打算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四个城市举办银联手机业务推介会,完善其手机支付服务商圈,推动在公共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票务订购、电影票和彩票购买、小额刷卡等方面的应用。移动和银联的双向互动,推动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不过,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将给整个商业网络和结算系统带来新的机会,13.56MHz与2.4GHz两种标准目前仍将并存。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预测,2011年移动支付用户有望同比增长139%,用户总量突破8000万。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也显示,到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未来几年中国移动支付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

目前,近场移动支付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包括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在内的各方都在积极部署。2010年银联“手付通”大规模试点,预计年底前改造POS终端的银联卡商户数量将达10万家。随着三大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申请即将获批,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必然会进入到一个发展的快车道。

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将是市场的培育。不过,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以及网购培育好的市场参与度,人们对移动支付的认可将不是障碍,尤其对于80、90后一代,对这种应用将会日益普及,这也是智能手机的消费主体,他们的接纳程度决定了移动支付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可期的。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对商家支付网点的铺设,这是发展的根本,尤其是对便利店、餐馆、影院等地的支付引导也会是率先尝试的地方,在这方面,就看银联和移动运营商谁的力度更大一些了。

一、从用户体验谈起

让我们回到最初,客户们(或者说用户们)为什么需要移动支付?传统支付究竟是如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呢?我的看法是,传统支付其实足够好,足够安全,如果它们能够更简易的完成交易过程,能够让用户操心更少,那么,移动支付出现的意义就不大了。因此,移动支付相比较传统支付的优势如下:

1、更简易,一种支付方式应对所有购物场景。

时至今日,你是否觉得你是一个分裂的卡族呢?充值卡,会员卡,银行卡,公交卡,现金(当做一种卡来使用),种种的卡占满了你钱包里的最后一块地方,而且根据墨菲定律,你将会发现,你会在最需要某一种卡的时候。。找不到它,带着不能在这里用的另一种(或是很多种)卡。

2、无需关注,你的钱总在那里(或是不在)

你总是在担心换完衣服钱包忘带吗?你总是把所有的卡都打包带在身上哪怕只是应对一次15分钟的简单行程吗?你会为了忘记带某张卡而不能积分,或是不能享受优惠吗?你遇到过某种卡不能在这家商店支付,而你没带可以支付的卡,所以囧在当场的经历吗?你遇到过丢了钱包,专门请假一天跑遍各个银行办理挂失,然后等待新卡到你手中的情况吗?

可以看出,通用的移动支付会在很大程度上把你从这些问题中解脱出来,你所需要关心的,就是增加你账户里的余额数量。

所以,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技术的侧重点不在于安全程度,加密等级,加密方式的高低与否,核心需要关注的,是购物体验本身的流畅程度。

二、关心下服务提供商的想法

这个世界是属于用户的,也是属于服务提供商的,当然,归根到底是属于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商喜欢移动支付这个点子吗?

1、电信运营商

他们爱死移动支付了,这个世界上还会有比告诉他们,你所提供的手机可以做任何事,可以让用户24小时携带,24小时使用,并且每分每秒都在产生收益更美妙的事吗?电信运营商是一个激进的推动者,可惜,他们对金融和互联网行业不熟悉。

2、互联网企业

他们爱死移动支付了,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应用占用的都是人们的碎片时间,有什么能比碎片时间的收益除了广告收入,还有冲动消费更美妙的事情吗?互联网企业是一个激进的推动者,可惜,他们不熟悉金融行业,在传统行业的力量太弱,在通信渠道上受制于电信运营商。

3、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

这看起来是个好点子,但是我们更希望你用我所提供的银行卡。银行(和与它功能相似的金融机构)虽然希望用户可以有更多,更广泛的支付渠道来满足多样化的购买需求(特别是零散需求),但是他们更关注的是扎好自己的篱笆,免得高价值客户(信用卡用户、小额消费贷款用户)被其他企业分流,作为个人金融服务里最大的收入来源(不考虑理财产品),绝不容他人染指。还好,用户的力量在这件事上要明显大于银行的力量,所以,银行是一个稳健的跟随者,眼巴巴盯着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决定只有他们做出点儿模样之后再跟进。

4、传统商业企业

(大中型商业企业)我讨厌这个点子。移动支付会显著削弱用户的购物忠诚度,一方面、冲动型消费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需求,另一方面,移动支付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机会进行比价,无论是在线上(传统搜索,垂直网商,淘宝类B to C)还是线下(户外广告、分众广告、DM直邮、产品宣传册),精心打造的购物氛围的迷幻效果会被削弱,比起互联网企业,成本将会是个很大的劣势。所以,传统商业企业将会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只有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加入这场盛宴。

(小型商业企业)他们爱死这个主意了,没有POS机的高额初装费,没有1%的强制分成,所有需要的是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和一个支付配件(或者你可以想的更激进一些,一台集成了支付终端功能的手机),在现在,这还是个问题吗?更别提移动支付能够让他们远离假钞的困扰。但是他们太小,数量太多,力量太分散,所以,小型商业企业将会是一个积极的追随者,在投入成本不大的情况下愿意一试。

三、纵观技术的相似性

在我看来,NFC,RF-ID SIM卡,甚或是Bluetooth Low Energy(BLW)之争实在是一场无聊的闹剧,每一种技术都可以实现必要的安全性(当然,RF-ID技术所受到的诟病似乎更多些),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1秒钟之内)建立连接并传输足够多的数据(200kbit/s)以上,换句话说,所有的技术都能够满足需要。

四、移动支付之路如何打造?

笔者认为,新型移动支付需要满足下述条件:

1、一卡多用,允许在一张卡内储存多个机构的数据,用一张卡代替原来的公交、门禁、会员卡、银行卡

2、适宜的安全性需求

首先,介质本身难以复制(SD卡,专用SIM卡,NFC卡,甚至是集成的蓝牙模块显然比非接触IC卡或是银行卡难以复制),其次,应对不同的授权场景有不同等级的验证手段,如低安全性需求的门禁功能(无需身份验证),小额支付,如公交卡(简单身份验证),大额支付,如购买高价值商品(复杂身份验证,动态密码,甚至指纹上传)

3、多途径查询账户内余额,数据同时储存在本地及远端,随时可查对数据不符状况,避免盗用发生。

五、完美的移动支付展望

当然,做到以上要求,只不过是在竞争中取得了入门资格,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完美的移动支付呢?

其实,移动支付也不是一种支付手段,它是一种生活手段。

设想移动支付占据了每一笔交易,我们可以赋予它什么样的功能?

1、移动互联网出口

每一笔交易都产生于用户的手机,电信运营商将可以通过操纵手机操作系统,偏向性的给予某些软件以”软件内购买“的权力,并通过调整支付积分,抽奖,及其他手段,调整用户流量及碎片时间占用情况,最终实现控制整个移动互联网价值。

2、用户行为模式分析数据库

用户的活动半径、购物习惯、重复消费情况、冲动消费理由,一切的一切,重来没有这样完整的展现在服务提供商面前。这个数据库的建立,对于用户来说,可以提供给他们自己完整的消费路径,满足他们”理财“的需求;对于商家来说,从新店开张到新品促销,从广告投放到市场营销,所有关键商业流程,都可以实现量化比较,不再两眼一抹黑。

3、SNS

熟人营销,或者说基于真实用户反馈的体验式营销从来没有这么简单过,从购买到分享,无需经历设备转换,时空转换,平台转换,随时,随地,随心分享。Facebook诱导着用户分享自己的生活感受,如果我们想象再加入分享购物体验呢?

4、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及流量

移动支付高考作文 篇5

没有了现金,国家也就不用大费周折的,印刷张张不同数额的钞票,和零零碎碎的硬币了,所以社会上才有提倡“无现金时代”这样的声音;没有了现金,假钞票也就得以消停了;没有了现金,国人也就轻松了,不用带钱包,只要带手机,减轻了身上的“负担”。

无现金,又该如何支付钱呢?就用手机的扫码功能扫一下二维码就行,简称移动支付。

当然,移动支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纸钞流通,和货币的流通。在一定意义上,它可以保护我国的环境。

但什么事什么东西,总有好与坏之分,优与劣之别。无现金时代,真的这么好吗?不,并不是的,他也有坏处。

,马云推出了阿里巴巴无人售货的超市。

他很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就业问题,他可能会因为有了一个没有人就能够营业的超市,而导致很多人失业。

而近日黑产人员利用共享单车扫码开锁的特点,伪造了虚假二维码进行诈骗。共享单车二维码诈骗主要目标集中,在诈骗共享单车押金环节。黑产人员对共享单车二维码进行测量和拍摄后,印制伪造的共享单车二维码,再将其贴上,迷惑快及强。

这一件事情,引发公众舆论,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公共空间里面展开了讨论,讨论这件事情关于二维码的利弊问题。这也能说明,即便步入了无现金时代,诈骗行为也不可能匿迹。

那么无现金时代是否利大于弊呢?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无现金社会是支付方式一个巨大进步,至少能减少不少的社会经济问题。大多数民众认为利大于弊,因为可以减少道德风险,节约社会资源。而且移动支付的最大便利就是不懂电脑的人能够直接步入移动时代,学习成本低,并且当今社会乞丐乞讨都用二维码。当然,也应该去克服网络诈骗问题,加强监管。

移动支付英语作文 篇6

Mobile payment is a new trendency to pay.It provides us with more convience.By mobile payment,we can save a lot of time when purchasing on the internet platform,such as taobao or tianmao and so on.With mobile payment development,there will be less and less important to the real one in contrast to visual money.

At the same time,it will take more risks protecting your private posessions.For example,you might be monitored while paying for what you have bought so that your account could be stolen.That is not very commen ,however,so do not be scared as long as you log in the authored website.

Of course ,the mobile payment is under construction now .It would be more popular in the years to come.

移动支付合作合同范本 篇7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金融环境的不断规范、价值链各方的逐步清晰, 移动支付近年来在全球得到了长足发展, 其价值也不断得到验证。然而与火爆的网上支付相比, 移动支付仍稍逊一筹。手机和银行卡, 两种消费刚性很大的产品结合, 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商业领域。我们不妨从移动支付发展的具体案例来分析其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讨论移动支付发展状况之前, 我们先讨论一下评价其发展状况的标准, 即什么意味着移动支付发展得“好”。很多人会对短信实现、NFC、移动钱包等方式进行优劣比较, 但用实现手段去评估移动支付的好坏非常片面, 而应包括功能、效果、实现方式等更为丰富的角度。一是支付产品的类型和广度, 即覆盖了多少领域的支付, 仅仅是小额支付, 还是包含了更多日常消费行为中的支付?二是移动支付客户占总客户的比例, 不言而喻这体现了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的接受程度。三是移动支付价值链各方的利益是否得到充分保证,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实现移动支付的方式有很多种。

运营商小额支付显身手

德国是移动支付开展较好的国家之一。2012年8月, 德国电信宣布与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Wirecard合作, 这一合作不仅为德国电信在今年底推出的支付卡提供了技术基础, 还涵盖了其计划于2013年推出的手机钱包。与此同时, 德国电信还与Google就合作建立移动支付平台进行谈判, 这一个支付平台可能包含信用卡公司、银行等多个角色, 目的是让用户通过自己的移动设备支付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美国, 德国电信也和at&t、Verizon开展合作, 建立了一个名为ISIS的移动支付系统。

在小额支付领域, 大显身手的是移动运营商。早在2006年, 德国铁路公司就联合运营商利用NFC技术推出了手机购票服务。乘客用手机上网购买车票, 扫描仪将乘客手机接收的多媒体购票信息读入系统, 即可确认是否通过网络购买了车票。

银行主导的移动支付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推出了针对各类智能终端的移动支付服务。这一支付服务非常强大, 除了账户信息查询、转账、联系客服等, 还提供有价证券买卖、资产管理、个人账户管理、网点查询等功能, 是一个切切实实的“掌上银行”。除了德意志银行外, Sparkasse还推出了支持查询和转账功能的App应用, 可以以0.89欧元的价格从App Store购得。

最近, 德国银行在移动小额支付方面又有新的举措。从2012年4月开始, 一项命名为“Girogo”的新技术在汉诺威试点。当地的储蓄银行希望给客户提供带这种芯片的EC卡, 到今年底将有1600万德国储蓄银行客户使用新式EC卡付账, 到2015年底, 全德国将有4500万张EC卡被更新。在这种新式EC卡上, 客户可以充值, 最高上限是200欧元。在付款时, 客户将新卡保持在距离收银台终端4厘米处, 通过射线扫描, 应付款项即从卡中扣除, 不需要签名或者密码。对于那些想拓展小额支付的银行, “Girogo”具有一定的启示。

可以看出, 银行在移动支付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的参与能够解决很多移动支付的难题, 例如, 客户支付习惯的培养、卡片多功能应用的实现、各种金融渠道之间的打通等。与将关注点集中于短信实现、NFC、移动钱包等实现方式不同, 银行发展业务更多是从与现有业务的整合、融合、业务拓展等视角出发。

银行远程支付有特色

回到德国的例子, 研究一下该国的银行业务是如何推动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

德国银行为个人提供的账户有两种。一种是存款账户, 这种账户和我国的银行账户差别不大, 另一种是个人结算账户, 在德国称为Girokonto。这种账户不仅具备活期存款的基本功能, 还可以实现ATM存取款、刷卡购物等。

在德国银行体系中, 每个银行都拥有一个8位数的银行编码作为德国国内转账业务的识别代码。使用个人结算账户汇款转账, 只需在统一的转账凭证上填写收款人姓名 (或单位) 、账号、银行编码等信息, 即可实现转账业务。在用户看来, 并不存在同行转账和跨行转账的区别, 因为通过银行代码进行统一结算, 差别只体现在银行内部操作过程之中。

这种方便的转账功能为个人汇款提供了便捷服务, 诸如在水、电、暖等公用事业缴费方面, 德国的个人结算账户为人们提供了委托代扣等结算方式。例如, 用户在签署用电合同时, 提供给电力公司个人结算账户的账号, 并授权电力公司每月从该账户划拨电费。凭借用户授权, 电力公司可以每月通过开户银行向所有用户的结算账户发起收款, 电力公司的开户行可以通过联网的银行结算系统完成对所有用户的电费收缴。与此类似, 水、暖等公用事业缴费, 医疗保险、电话费、上网费的支付以及信用卡还贷等周期性业务, 甚至包括电视购物、网上购物、邮购等单次消费业务都可以委托代扣, 而且一个账号可完成所有的支付业务。时间一长, 客户自然形成了利用安全的远程手段进行支付的习惯。在智能手机普及、应用丰富的情况下再从网上支付拓展到移动支付, 就颇有些水到渠成的意思了。

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的新方向 篇8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安全性 前景

一、引言

目前的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以有线的方式进行。客户在网上购物后,必须支付现金或者在指定的机器上进行支付,使用上诸多不便。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支付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支付系统正在从有线走向无线,电子支付也逐步向移动支付过渡。

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载体,提供了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支付服务,并从安全性及监管上加以完善,逐步走向成熟。由于业务需求种类繁多,业务量巨大,使移动支付成为极具潜力的巨大产业。

二、移动支付业务概述

1.移动支付的定义

移动支付是指借助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所进行的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

2.移动支付业务分类

按照欧洲银行标准化协会在TR603(European Committee for Banking Standards,“Business and Funtional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Payments”)的定义,可按照支付金额的大小和地理位置的远近,对移动支付业务进行分类。

(1)按支付金额划分

微支付:支付金额低于2欧元的情况下,一般划归为微支付类型。

小额支付:支付金额介于2欧元~25欧元之间,称为小额支付。

大额支付:支付金额在25欧元以上,则为大额支付。

(2)按地理位置划分

远程支付:远程支付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以银行账户、手机话费或虚拟预存储账户作为支付账户,以短信、语音、WAP等方式提起业务请求。

本地支付:利用红外线、蓝牙、射频技术,使得手机和自动售货机、POS终端、汽车停放收费表等终端设备之间的本地化通讯成为可能,用手机完成面对面的交易。

3.移动支付相关技术

(1)远程支付

①SMS技术

短信是移动通信里应用最广泛的服务。目前,短信作为移动支付的手段,可以实现诸如“手机钱包”、充值、缴费、买彩票、电影票及手机银行等功能。也是在我国比较成熟,采用较多的移动支付技术。

②WAP技术等

移动通信协议,如WAP、CDMA 1X以及未来的3G等。

WAP2.0模式有利于实现电子商务所需的端到端安全性,可以提供TLS隧道。

3G,能够处理图像、话音、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其高速率、移动性和高安全性等特点,必然会给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带来巨大商机。

(2)JAVA/ BREW技术

两者都是支持无线数据业务开发的技术,在手机中增加软件。

与无线JAVA相比,BREW是更底层的技术。BREW能够更多地调动底层的应用,它的应用效果和对手机终端的支持会更好,应用开发商可以更为方便地开发出表现每个终端特性的应用。

但是无线JAVA是开放的,而BREW则被高通所垄断。这一点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BREW的发展。

目前,联通与高通一起推BREW,而移动则看好JAVA。

(3)近距离非接触技术

目前用于移动支付业务的近距离通信技术有RFID、FeliCaIC等,RFID是一种无接触芯片技术。未来,蓝牙、802.11等也非常有可能应用在移动支付业务中。

在我国,NFC和SIMpass被视为目前国内非接触式移动支付领域最有可能的两大技术标准。二者都在手机中加入了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芯片,用于与支付应用时的收单设备进行近距离的实时通讯,并同SIM卡进行连接,以实现把支付业务捆绑在持有手机的用户上。只是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有所区别。

近距离非接触支付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支付行为完成耗时短。

缺点是:用户要使用移动支付业务必须更换手机,而现在具有此种功能的手机不仅种类少,而且价格昂贵。但可以预计,随着终端问题的解决,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将成为未来移动支付业务的主流实现方式。

4.移动支付的特点

(1)具有随时随地的特点

(2)用户规模大

目前,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过4亿,是全球之最。在某种程度上说,以移动电话为载体的移动电子商务不论在用户规模上,还是在用户消费能力上,都优于传统的电子商务。

(3)有较好的身份认证基础

对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用户的消费信用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手机号码具有唯一性,手机SIM卡上存贮的用户信息可以确定一个用户的身份。对于移动商务而言,这就有了信用认证的基础。

三、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现状

从全球来看,随着3G商用进程的日益推进,从日韩到欧洲,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成为移动运营商十分看好的业务增长点。在我国,移动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广移动支付业务。

1.移动支付业务开展情况

国内:据百纳年初发布的《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国内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560万,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4%,产业规模达到3.4亿元。百纳预测,由于产业链的成熟、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完备,到2008年,移动支付用户数将达到1.39亿,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24%,产业规模达到32.8亿元。

国外:Juniper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2010年移动支付应用与服务有望被广泛接纳,全球移动支付总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目前,日韩欧美,移动支付业务都呈快速增长趋势。

2.移动支付的应用业务形式举例

(1)手机钱包

面向六大领域,包括购物、交通支付、票务、公司卡、身份识别、在线金融等。其中也包括买保险、充值卡、买彩票、炒股、缴水电费、订杂志等各种各样的功能

(2)手机银行

目前,各银行的手机银行产品纷纷上线,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理财需求。从功能上说,银行的所有非现金类业务都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完成,包括查询、缴费、转账、汇款、支付、结算、外汇交易等等。韩国SKT和各大银行还合作推出了NEMO电子货币服务。

(3)分享

“分享”是指使用者能更加方便与朋友交换音乐、图片等信息;

(4)服务

“服务”则是指提供下载服务,移动认证业务服务等。

四、移动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1.面临的风险及问题

(1)信用体系风险

无论是网上银行,还是移动银行,都涉及到信用体系,而我国目前的个人征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信用体系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技术安全的风险

电子商务交易必须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等特性。

无线网络技术也面临着黑客的挑戰和木马等网络病毒的威胁,而目前还没有有效抵制手机病毒的防护软件的手段,此外,还要考虑无线数据传输安全性、交易中途打断而没有重新认证的机制,以及无线终端容易丢失和被窃的问题。

(3)产业链成熟度问题

①移动支付产业链构成

移动支付业务产业链由设备制造商、银行、信用卡组织、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或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商业机构、SIM卡供应商、手机供应商、用户等多个环节组成。

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产业链,各个环节准确定位、合理分工并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移动支付业务才能获得健康发展,而产业链上的各环节才能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②移动支付业务的商业运作模式

目前,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四种,即以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以银行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以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运营模式。

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产业链主导者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商业运营模式。

从我国国情来看,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或是以银行为主体单独经营都存在很大的困难。移动运营商有用户资源,但信用度不如银行,银联可以平衡银行间以及银行和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关系,但在业务创新和市场反应能力方面不够。

因此,目前最适合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商业模式是银行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协助支持的整合商业模式。采用合作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构建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促进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

(4)用户习惯及便利性问题

长久以来,绝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使用货币或信用卡消费,对移动支付还比较陌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对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安全性心存顾虑。实际上,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但人们仍然不放心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信用卡信息等保密信息通过移动网络传输。

此外,移动支付是否便利,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开通手机钱包业务的移动运营商多采用短信、WAP等远程控制的方式完成支付,过程繁琐,其便利性还不如传统的货币或信用卡。

(5)隐私问题

移动支付,也涉及到个人信息的管理,及如何保护客户隐私的问题。

2.金融监管与标准规范

移动支付是一项新兴的支付业务,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没有一家机构和组织能够提供一个为多方所接受的移动支付技术。

此外,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都是比较新的行业,法律法规相对比较少,虽然目前已经颁布了《电子签名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等。但是这些条款还远远不够,面对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还需要更全面的法律条款来约束交易行为,还需要在责任、权利、义务、赔偿、罚款以及信用机制方面细化法律法规。

在业务运营方面,也需要在行业自律、产品价格、增值业务方面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有法可依,那么银行与电子支付公司的合作就更市场化,其共赢共融性就更强。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对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实行“牌照制”,移动支付的市场秩序将得到规范和整顿。存活下来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将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资金和技术力量,将承担起协调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之间关系、发展客户的重任。

五、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分析及展望

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移动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对于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而言:庞大的移动用户和银行卡用户数量提供了诱人的用户基础,信用卡使用习惯的不足留给移动支付巨大的市场空间,发展前景勿庸置疑。

1.巨大的潜在客户群

截至2005年5月,我国手机用户达到4亿户,银行卡发行总量超过8亿张,预计到2008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将达到5亿户。如此巨大的手机消费群体和银行卡持有者数量,为移动支付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用户基础和发展空间。

2.利益驱动

对通信运营商来说,在话音业务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移动通信与金融业务的结合,无疑将成为发展移动增值业务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对于银行来说,移动支付则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链条上的各方,在利益驱使下,会积极推动移动支付。

3.应用需求决定市场

移动支付应用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大,将加快移动支付的发展步伐。市场最终是由需求决定的。

4.克服问题和障碍

随着技术的完善,制约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因素也正在逐步减少。产业链也日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服务提供者,也会提供更贴近客户需求的服务。

综上,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技术、产业链和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移动支付必将成为电子支付的主流。

參考文献:

[1]A.F. Salam L.Lyer:P. Palvia et al. Trust in e-commerce.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48(2), 2005,73~77

[2]曾志耕等编著:《网络金融风险及监管》,西南财经大家出版社 ,2006年5月

上一篇: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练习卷下一篇:配电工技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