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学习交流会(精选8篇)
学校:淄角镇中心小学 姓名:崔雪峰 时间:2015.4.16
4月15日,我校召开淄角镇小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这次交流会发言的老师,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分享的经验有班级管理的,也有学科教学的。老师们总结的经验针对性特别强,听了前辈的经验、好的方法,如同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作为一名入职不到一年的我来说,这次活动对我尤其重要,以下是我对本次交流会的一些心得。
一、班级管理方面
1、良好习惯养成
良好习惯养成要在低年级就开始,教师心中要有一套良好习惯体系,整理文具习惯、上课习惯、及时完成作业习惯等等,从第一节课就要明确要求,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强化和细化,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2、选拔优秀班干部
一个班具有优秀的班干部,那么这个班的班风一定差不了。再之,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教室,在平时真正起作用的还是班干部,他会把班级管理的井然有序。把权力教给学生,让学生引领学生有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首先要对班干部进行正确的指导。
二、学科教学方面
1、精心备课,以新课标为中心。
由于自己是体育教育专业,在学校中同时担任着数学教学工作,虽然之前有过一定的教学经历,但自认为资质甚浅,远远达不到自己预想中的效果。因此在工作之余,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媒介手段参考学习了有关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优秀案例并以新课标为基准积极做好备课工作。
2、尊重孩子学习兴趣,提倡合作探究型学习。
教师往往会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工作,这就导致了教师讲的多,学生想的少,说的少,做的少的现象。虽然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是学生掌握的效果并不好,并且扼杀了学生思考、探索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有时候甚至考虑的比教师还要多,提出的问题比教材中的还要出彩,尤其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单纯的灌输式教育相比孩子们之间默契协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是望不可及的。
合作学习的思想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威廉·格拉塞提出,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学生学习气氛, 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 因此对当时的教育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并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后又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在现如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合作与交流学习模式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热爱集体、团结协作、友善待人的优秀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教学中合作与交流学习的基本模式
在教学中进行合作与交流学习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师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体现在多个方面, 如授课过程中的提问与解答、课后的辅导与答疑、作业的批改与讲评等等都是师生间合作与交流的体现。
合作与交流学习强调教员要坚持与学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变传统的“你不会学, 我教你学;你不愿学, 我强制你学”的教育观念为“你不会学, 我教你学;你不愿学, 我吸引你学”的新型教育理念, 使学员乐意参与到师生的共同学习过程之中, 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在合作与交流的内容上, 教员除了就课本所学知识和学员进行探讨外, 还应广泛地听取学员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以克服教学难点;同时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要真心关爱学员, 努力走进学员的心灵和情感世界, 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内心感受,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地世界观和学习观, 成为他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使学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试想, 如果教员凌驾于学员之上, 以永远正确地教育者自居, 以“严格要求”为借口, 用强制性手段来迫使学员服从教员的意志, 势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而学员也会因此丧失学习的兴趣。
1.2 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种合作与交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一是同伴间的互教与互学;二是集体共同研究。
同伴间的互教与互学, 也称“伙伴教学”, 本意是指一个学员教另外一个 (或两三个) 学员的一种个别化教学方法。前者通常称为“指导者”, 后者称为“受教者”。古语讲“教一遍等于学三遍”, 教别人的过程是最好的学习过程。由于教学双方都是学员, 彼此有许多共同点, 所以伙伴教学往往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之中, 教学中的信息交流会变得更加便利和顺畅;此外, 伙伴教学多采用“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形式, 因而有可能通过对“受教者”的更多个别注意、个别接触和个别反馈创造出一种与正规课堂教学迥然不同的学习效果, 促使学员和新知之间的矛盾解决。
在此模式中, 教员应是管理者, 给学员以鼓励和指导。伙伴教学的内容不应太难, 在人员组合上可采取好、中、差三位二体的模式, 也可由一个优等生、一个差生和两个中等生组成, 充分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伙伴的组成往往是班级成员的缩影或截面, 重要的是通过同伴间的互教互学, 让每名学员都能充分参与, 在教与学中都能有所收获, 共同提高。
集体共同研究模式也称为“小组合作学习”。它要求同组学员共同搜集整理信息, 共同讨论分析, 对学习课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共同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最后形成集体的结论或结果。这种方式涉及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合作, 能充分地体现出开放性教学的特点, 有助于提高学员与他人的协作沟通能力。
传统教学过多地强调教员对学员的单向作用及信息由教员向学员的单向流动, 忽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和信息的多向流动, 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及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而在小组成员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中, 教员只充当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与咨询者, 不是绝对的权威, 师生间由传统的“权威-服从”的关系转变为“指导-参与”的关系, 因此, 学员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主观能动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 从而将学习视为乐事。而当学习任务由独立完成变为共同承担时, 问题也往往变得更容易解决。特别是组员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大大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 非常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3 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种交流既包括本学科内教员间的合作与交流, 也包括不同学科间教员的合作与交流。由于教员的学识、授课经验、敬业精神等诸因素不同, 对同一教学内容, 同样的授课对象, 也会因不同教员授课而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教员主导作用, 成功上好每一堂课, 本学科内教员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合作与交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予以体现, 如主讲与助教之间的合作交流、集体备课商讨最优的授课方案、教员个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由集体共同讨论解决等等。通过学科内部教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启发思路, 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提高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
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员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学习可以大大丰富授课内容, 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以物理教学为例, 大学物理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 在培养学员的科学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往往由于教学内容比较抽象, 数学推导比较繁琐, 而许多军事院校的物理教员多毕业于地方大学, 对军事知识了解不多, 授课时往往是孤立地讲就物理讲物理, 再加之有些学员的物理基础较薄弱, 导致学员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 甚至认为学物理无用。在这种情况下, 物理教员如果能够加强与射击、侦察、军事高技术等不同学科门类的教员的合作与交流, 多了解军事方面的知识, 在讲授时结合物理原理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实例, 会使学员意识到作为一名现代警官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4 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传统教学中学科与学科之间彼此相对独立, 合作与交流渠道不畅, 导致教学效益低下, 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事实证明, 不同专业、不同专长、不同学科群体间的有效组织及合作协调是产生创新力的源泉。为此, 应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独立与封闭的现状, 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联系与沟通, 对不同学科门类中性质相同、内容相通的学科可进行整合重组, 变单一学科专业为综合性学科专业, 或将各学科中具有优势的教学资源进行集优整合, 这样能够较好地以克服以往各学科单科独行、难于聚合的弊病, 大大促进教学质量效益提高和人才素质形成。
2 教学中实施合作与交流学习模式应把握的基本要求
合作与交流学习模式不同于以往教员向学员的单向灌输模式, 因此, 它对教员教和学员学的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 师生要共同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模式中。在学习中, 师生不仅需要发挥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智力因素积极地参与活动, 还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所起到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师生只有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 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 教员要创造有利于学员大胆实践的情境。教员要积极地为学员养成合作意识和培养团队精神构建平台, 无论是在课堂上, 还是在生活中, 为学员提供更多的互相交流协作的机会, 使每一个学员都能在与人合作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进步与成功。学员有了进步和发展的快乐情绪, 学习兴趣就会不断高涨。
再次, 教员要注意平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些学员争强好胜, 缺乏合作意识, 如果对这些学员心理或行为引导不当, 势必会造成不良竞争, 削弱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 教员要善于在学员中营造出一种目标一致、共同协作、团结友爱、分享成果的氛围, 使学员班集体成为一个人人善于思考、人人好学不倦、人人温暖和谐的班集体;更要善于引导学员学会关心他人, 学会完善自己, 学会与人协作, 这是成为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素质。曾经有关学者对诺贝尔奖开设最初25年获奖者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后发现有近41%和获奖者是由于善于同他人合作而得奖, 到1972年, 更是有多达72%的获奖者是由于合作而获奖。显然, 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总之, 教员要以心理疏导为基础, 以思想教育为辅助, 平衡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使学员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帮互助的良好关系, 在团结协作中提升素质。
摘要:合作与交流学习模式是指为同一个学习目的或者为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共同进行的探讨、研究的学习活动。本文介绍了在教学中实施合作与交流学习模式的基本模式和应把握的基本要求。
一、创设轻松平等的氛围
教师要放下姿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去,成为学生的伙伴、合作者。对学生交流中一些不甚理想的表现,要理解、宽容并给予科学引导,切忌“讽刺挖苦”“大发雷霆”,这样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死气沉沉”的课堂只会扼杀学生的交流积极性。
在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让学生讨论,商中间为什么要上“0”后,学生在板演过程中又犯了商中间不上0的老毛病,评价时,同学们纷纷指出了他的错误,而板演的同学因犯了错误而羞愧地低下了头。面对此景,我就说:“刚才她是想考考其他小朋友的,谁知道她想考我们什么呀?”有同学们说她想考我们商中间有0的除法要注意哪一位上不够上1就上0。还有的同学说她想给我们提个醒而故意忘了写“0”。在这种气氛下,不仅那位同学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同时也调动了大家交流的积极性。
二、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
课堂中常见,教师因自己专业知识的丰富而好为人师,学生话说了一半,教师便“拦腰一刀”,以先知者的身份自居,评判学生的想法,把学生牵回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却不知道,这样做是给学生做了最糟糕的示范。有示范就有模仿,下一次,一个孩子没讲完,另一些孩子早已把手举得高高,不耐烦听了。这样的课堂可能发言踊跃,场面热闹,但充其量那只是一群人在自言自语,缺少思维的碰撞、沟通以及与他人交流后的内省与体验,交流并没有真正展开。因此,教师作为课堂交流中的重要角色,有必要率先垂范。教师要随时提醒自己摆正位置,把自己满满的头脑倒空,真心实意地去倾听学生在说些什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尽意而言,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发现,不要因观点不同、不好或者不在老师的预设之中而打断思路,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创新思维的火苗。
三、善于发现并及时鼓励
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肯定他们认真的态度,热情鼓励他们的新发现。久而久之,学生的成功感就会得到加强,并在学习中唤起更大的主动性。
例如:在低年级教学“小括号的应用”时,学生往往不会正确使用它,“一个班的男生有24人,女生有25人,如果平均分成7组,每组有几人?”一些学生很快列出算式:24+25÷7=7(人),也有的学生列出了算式:(24+25)÷7=7(人)。对这两种算式我没有急于否定他们,而是说:“我认为小朋友的解题思路都是正确的,那么现在和同桌相互交流说说你算式的含义,计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学生讲完后,没加小括号的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算式的计算顺序与题意计算顺序是不一样的,必须加上小括号才能达到目的。在此基础上,我问:“要使不加小括号也能对,怎么办?”学生经过自己的一番分析,有学生就提出:可以利用分式计算的办法解决,即24+25=49(人),49÷7=7(人)。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引导学生自己纠正错误。这样的教学才使师生交流更有默契。
四、优化课堂提问方式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科学思维的焦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并把握好问题的时机和方式,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交流。
1.针对学生知识现状,提出的问题要有趣味。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能吸引学生,问题要新、奇,问在质疑之处,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交流的兴趣。
2.针对学生课堂反映,提出的问题要合适。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对预先准备的一些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3.问题要有价值、有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师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所提的问题要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能引导学生的交流向纵深发展,而不仅仅是满足说出正确答案。这样整节课中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探索之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交流显得水乳交融。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观察钟面上大小不同的角时,我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两个角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哪?”同桌交流。(方向不同、大小不同、位置不同)抓住大小不同,接着问:“那么,你估计是哪个角大一些?”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后,及时提出了第三个问题:“那你想,在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了呢?”
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理解了两个角之间直接的关系,而且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10月21——23日,我与徐老师一起到武汉参加了全国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学习。在这次交流会中,通过观摩十几位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展示,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数学课堂原来不是死板板的,而是可以像语文课堂那样生动活泼的。通过这次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应该学习的地方。
第一,重视情境的创设。
创设具体的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此次交流会中,各位老师在进行备课时都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了具体的情境,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也表现出了他们对教材的高驾驭能力。
如:北京的薛铮老师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她创设了“小熊乘热气球旅行”这个情境,热气球每秒上升5米,热气球飞行2秒上升了多少米、4秒又上升了多少米、6秒、8秒„„在此情境中让学生列出算式,并思考为什么小熊会越飞越高。由此来寻找出积的变化规律:因数(不变)X因数(乘几)=积(乘几)
又如:广西的何佳老师在讲解《垂直与平行》时,通过动画创设了孙悟空金箍棒掉落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如果两根金箍棒掉到地上会是什么位置关系,并把它画出来。然后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几幅到黑板上展示,根据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让学生感知相交和不相交,在相交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垂直。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得心应手,学生积 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有目的地结合教材将情境教学引入课堂,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重视运用现代发达的科技教学技术。
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此次交流会中,每位老师对现在教学技术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充分展示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广东的骆奇老师在上《最小公倍数》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此课内容转化成了《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如: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骆奇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正6边形与正4边形的猴子图片,在课件上演示正6边形不动,转动正4边形,让学生大胆猜测正4边形需要转动多少次猴子的尾巴能重新接回。
利用同样的方法,骆奇老师又生动地利用了公鸡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讲解了5和6的最小公倍数。
本节课,骆奇老师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在场的老师叹为观止。我校教师队伍以老教师为主,他们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还不是十分娴熟。为此,我们年轻的教师首先需要将多媒体课件技术熟练掌握,再慢慢地将老教师教会,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良好作用。
第三,重视对学生的及时评价。
人世间最需要的是赞美,但人世间最缺乏的也是赞美。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需要赞美,人人喜欢赞美。小学生的这种需求得到别人赞美的心理比其他任何阶段的人们都强烈。在教学中,我们更要将“赞美”的作用发挥到好处。
此次交流会,这些优秀的老师们都很善于运用赞美的语言来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热情。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老师们会说 “掌声送给他/她”、“这里应该有掌声”、“给自己画一个笑脸”、“你觉得自己可以得到几个笑脸”、“你感觉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怎么样”等等。每位老师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的评价。反思我在课堂上的表现,深感愧疚。不是学生不聪明,而是我没能很好的利用及时评价的作用,没有好好的表扬表扬学生、鼓励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平等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适时给以他们表扬,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开心学习融入课堂。
灵活解读课标
智慧生成课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下午好!xx县教研室领导安排我在这次全县初中语文教研会上总结点评一下今天上午毛红玉老师所上的综合性学习课,并就我校语文综合性实践教学与大家做个探讨与交流,我感到无比荣幸。这既是教研室领导对我的抬爱与信任,也是同行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外国语学校全体师生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在这么多行家里手面前班门弄斧,夸夸其谈,我是战战兢兢,生怕贻笑大方。如果我的发言有什么不妥,敬请各位同行海量包涵,不吝赐教。
首先,我点评一下毛老师的公开课。毛老师是我县语文骨干教师。她今天上午执教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下面我抛砖引玉地谈一下,我校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方面的点滴尝试。
众所周知,“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下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同的一个方面。它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综合其它学科的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健康和谐发展。其内容分散在教材的各个单元中,与阅读课文相并列,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还是个难点。近几年,很多地方考试的分值在不断增加,我校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是高度重视。
一、心中有课标,灵活多元化解读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都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阐述是这样的: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学段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我校对课标的解读是:
1、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坚持姓“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顾名思义,它从属于语文学科,至于它和哪一学科综合或延伸拓展到哪个领域,最终还应该是“语文”一线在手,无论采用哪些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落脚点都在“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各门学科的简单整合,而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一切均以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性质为出发点,虽百转千回,但凝结不变的仍是语言的魅力。
2、牢固树立“学生”意识,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内心的需求
“学生意识”就是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好奇心强、肯动脑、爱表现、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渴望成功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应理解和鼓励学生的表现意识、期望意识、成功意识,要经常让学生担当角色,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在实践中思考,促进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自主发展,同时也培养他们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深挖教材,合理设置综合性学习话题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的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综合学习的内容。
1、深钻教材
七上:
1、学会利用图书馆
2、现代科技给我校带来什么
七下:
1、为本地人物立传
2、文学采风
3、主题探究学习:桥
八上:
1、旅游资源调查
2、主题探究学习:新闻
3、环保小课题研究
八下:
1、主题探究学习:妇女解放
2、编演短剧
3、从古诗看古代交通
九上:
1、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
2、举办中外戏剧知识大赛
3、主题探究学习:神话
九下:
1、自己给自己编一本书
2、我和亲人的故事
3、老年人生活情况及调查
4、初识诸子百家
2、以教材为依托,根据学生实际,我校教师将初中各阶段活动内容进行了重新设置
初一学年:
①我从哪里来——“寻根问祖”找祠堂活动
②xx饮食文化
③xx县城东门上那棵永不枯萎的黄角树,那一段保留的城墙------xx历史变革探究
④我那可亲可敬的先辈们
⑤<<到民间采风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⑥《科海泛舟-----探索月球的奥秘》
初二学年
①云游xx
②<<走上辩论舞台》
③佳联妙对庙柱寻
④寻觅xx农谚歇后语的足迹
⑤《漫游语文世界》
⑥《古诗苑漫步》
初三学年:
①古老而神奇的xx民俗风情
②《成长的烦恼》
③走近嫘祖-----探究蚕桑文化
④《青春随想》
⑤《微笑着面对生活》
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以上内容为三年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的话题。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引导的方向,本着"只求过程,不问收获"精神,想方设法去收集、整理信息。
三、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拓展“综合性学习”领域
1、教科书资源。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综合性学习要依托教科书进行开发。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都是综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按照课本主题或通过改进来设计的。如错别字调查、神话、青春期的困惑、学会利用图书馆、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什么、文学采风、旅游资源调查、新闻、环保小课题研究、妇女解放、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自己给自己编一本书、我和亲人的故事、老年人生活情况及调查、初识诸子百家等。
2、学校图书馆资源。课堂小天地,图书大课堂,图书内容包罗万象,汇纳百川,钻进图书馆,就是投身生活。我校规定学生购买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必读篇目,每学期规定读什么、读多少和指导怎么读,要求学生有读书笔记。学校公费给各班订阅一报一刊,部分学生还自费订阅了《读写天地)》、《作文报》、《故事会》、《语文报》、《初中生阅读》、《演讲与口才》等多种报刊杂志,交换阅读,资源共享。
3、影视资源。电影电视是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只要收视得当,学生收益也是很大。我校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等离子大屏幕电视,要求学生每周星期天第一节晚自习收看由学生担任记者采访制作的校园电视台自办节目,每周一三五晚上收看中央台新闻联播;要求学生周末、月假时间收看《电视散文》《百家讲坛》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栏目,指导学生在收看影视节目时,搜集优秀广告,以及富含哲理的歌词,节目串词,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网络资源。与影视相比,网络又是目前内容最丰富,速度最快捷的传播媒体,虽然良莠不齐,真假难辩,但我们不能全盘否认她对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我校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网络进教室,覆盖整个校园,平时、周末都对学生开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上网查找整理资料,制作网页,创建个人博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5、地方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多数学生生在xx,长在xx,她们对民间生活有深刻体验。xx历史上的嫘祖、文同、袁诗尧等名人,学生家乡的田园风光和野花野草中蕴含着的无尽知识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四、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1、结合课文内容、巩固语文知识。如课前三分钟演讲,创办手抄报,表演课本剧,举办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等。.①创建雨荷文学社,编辑<<丝雨>>社刊。学校文学社成立了写作辅导班,进行写作指导。利用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举办专题讲座,向文学社会员开放。辅导教师以我校语文教师为主体,外校名师,绵阳晚报教育周刊记者、绵阳师院、西华师大汉语言文学系讲师作为补充(我校是绵阳师院、西华师大挂牌的大学生教学实习基地)。文学社成员每学月上交一篇作品。由我牵头负责,每学月定期编辑文学社社刊<<丝雨>>,连同<<xx学报>>分发给全校师生。
②开展“校园之声”广播活动。成立“校园之声”广播站,播音员从各班优生中产生,分工负责,具体到人。每天早餐、晚饭后用15分钟时间播音。作品由语文老师轮流提供,主要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艺节目,如校园新闻、配乐诗朗诵、歌曲欣赏等。每学期评选“优秀播音员”、“最受学生喜爱的节目”进行奖励。
③辩论比赛。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我校伏亚芳老师在讲授《伤仲永》后在班上开展了辩论会,学生为“先天条件是成才的关键”还是“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而辩论。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每个班级每学期至少都要开展两次比赛。.④节目表演。学生学习了《范进中举》一文后,xx老师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此外,学生们还自编自演相声、小品在同学的集体生日晚会、中考庆典、中秋晚会、元旦晚会上表演。通过节目表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增强了自信和勇气。
2、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中的语言发展。如搜集整理xx民间传说、农谚、歇后语,深入街道社区做“错别字普查”的社会调查,到xx县县委、政府、教体局、进修校宣传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在班级开展一些语文竞赛活动。例如,西华师大到我班实习的顾锦老师就先后在八一班八二班组织了汉字听写比赛,李小燕老师在九一班组织了成语接龙比赛,王化友老师在七五班组织了诗歌朗诵会,王永明校长在班上组织了手抄报比赛、查字典比赛,使师生沟通,共同进步。
3、继承传统文化、学习民族语言。如语文楹联、唐诗宋词系列活动、格言集锦、谜语竞赛等。
4、每年九月份都举行推普周经典诵读暨普通话大赛,十一月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至今已举办七届。通过校内初赛,向省市语委推荐选手。许明虎老师,何倩同学先后获得普通话比赛国家级省级一等奖。
5、结合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传统节日的来临,开展纪念性语文实践活动。
综合性学习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必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服务课堂,开放课堂,引入竞争,想办法刺激学生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课内课外都营造一种想学勤学乐学会学的氛围。
五、引导自主评价,展示探究成果
时间上采用"先短后长"原则:初
一、初二上学期安排短一点,初二下学期、初三学年安排长一点,"一张一弛"的做法给学生自由余地。活动地点,因地制宜,灵活选择。
采用“我学习我成长”档案袋进行形成性的量化评价。档案袋内装入每次活动的计划、提纲、笔记、体会,以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获得的荣誉。
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文学社社刊、xx月报、学校网站、校园电视台、广播,为学生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提供平台。还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向<<绵阳日报·教育周刊》《读写天地》等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推荐发表,以鞭策他们更努力的学好语文。
以学年为单位将学生实践成果汇编成册,在校内交流评比。体现“教科书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的精神”。
我校的感悟
1、当代学生接触社会比较广泛,有丰富的语文视野,有多渠道接受语文信息的途径,有各种各样学习语文借助的工具。授课老师一定要认真设计、精心组织各种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科学合理引导学生走出语文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否则,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效果会很差,有时学生还会难住老师。
2、不能用语文活动代替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了语文课程的主导地位,盲目地根据活动提纲引入太多的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组织为“物理活动”“地理活动”,甚至是“节目表演”等文艺活动,偏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恰当的。
3、加强复习巩固,让学生有长远的收获
学生的材料在课堂上主要是以口语交际的形式展现,课堂上非常兴奋,记的快忘的也快,一下课可能就忘了,搜集的资料也可能课后就进垃圾箱。有鉴于此,老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材料归类整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使学生有一个长远的收获。
我们的困惑
现在的语文教学工作,我们大家都深感苦恼,天天忙着钻研课标和教材,忙着备批改,忙得天昏地暗,可以说语文老师是最辛苦的老师、最伟大的老师。要想搞好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人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校内开展活动的条件也非常有限,我们怎么样处理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和繁忙的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去创设开展活动的环境是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商榷的事情。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虽然我校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但是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要多向兄弟学校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全新的课程体系有太多的有待认知、有待探索、有待开拓之处,需要我们大家不断思考和实践。我坚信,在县教研室的引领下,我县每一位语文教师携手并进,开拓创新,我们xx的语文教学园地一定会春意盎然,硕果累累,我们xx的教育必将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读懂故事大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层次。
3、了解文中所蕴涵的道理,懂得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读懂故事大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清层次。教学难点:
了解文中所蕴涵的道理,懂得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孩子们,寓言故事我想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谁来说说你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生答)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短小精悍,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两则寓言,同学们课前进行了预习,你发现这两则寓言与我们以往读的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吗?(是用文言文写成的。)
关于文言文,你都了解到了什么?它与我们上学期一起学习的古白话文《用奇谋孔明借箭》一课,有什么不同?古白话文主要侧重于口头语,文言文则是书面语。但他们的学习方法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回忆我们在学习《用奇谋孔明借箭》一课时的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谁先来说说?
二、小组学习,读通课文。
1、借助资料和文旁注释尝试着读通原文,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读不懂读不通的句子做出标注。
2、读懂课文意思,说说自己从两则寓言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3、搜集资料了解文言文与古白话文的区别。
学习文言文,第一步仍然要正确流利的朗读,读通课文,这是我们理解寓言的前提。
4、小组交流,验收预习第一项。
过程:4人小组学习中1号同学当小组长负责组织,先把预习两则寓言故事时遇到的读不准的字音以及断不准的句子,在小组里尽力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长负责记录下来大家一起交流。看看哪个小组的学习效率高。
5、小组长汇报,集体交流。
小组长汇报小组没有解决的读音、断句问题,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助解决,你们是怎么确定的?根据意思来确定字的读音、断句,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一种方法。大家还有哪些疑问?(提出之后继续解决)
6、检查朗读。
同学们,这些句子你们会读了吗? ①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②芒芒然/归,谓其人/曰。③予/助苗长/矣!
④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⑤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7、教师配乐范读其中一则寓言《揠苗助长》,同学们认真听,注意断句,边听边在书上作出标注。
8、自己尝试把两则寓言完整的读一读。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借助注释和资料逐句的来看看这两则寓言都写了什么?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过程:4号同学做小组长负责交流活动,争取让每位同学都能用自己的话逐句说出它意思。
2、小组学习之后汇报问题,集体交流解决。
过程:哪个小组没有问题了,小组同学合作,用自己的话逐句说说寓言故事的意思,其余的同学认真听,看大家的问题在他们的解释中能不能得到解决。
(小组逐句说意思,大家开始做笔记,教师顺势肯定好的学习习惯。)
3、小组中每个同学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的意思。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指名分别说说两则寓言的意思。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文。试着背诵。
四、小结激趣。
我们知道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两则寓言又在告诉我们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读文导入。
同学们,谁来选择你感兴趣的一则寓言给大家读一读?
二、感悟道理,向生活拓展。
中心话题:认真读两则寓言故事,仔细想一想,宋人与楚人的可笑之处在哪?你从哪儿读到的?从他们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谈一谈。
1、学生结合中心话题自学感悟。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
《揠苗助长》预设点:宋人可笑在哪里?从这则寓言联系生活想开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举出实例说一说。
此环节可结合语境想象理解,如借助关于“急”的成语(如急于求成、急不可待、操之过急)小结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展开想象,体会农夫做法的愚蠢,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想象情境,再读文本。
《刻舟求剑》预设点:楚人可笑在哪里?他为什么求不到剑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又明白了些什么?
这一问题比较简单,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则寓言故事。
三、古文拓展,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研究性学习有3个层面含义:一是将研究性学习视为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相对应;二是将研究性学习视为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课程它是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标志的;三是将研究性学习视为教育理论,一种研究性学习理念。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是将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首先要分析研究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分析研究过程。
1.1分析研究教学内容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分析研究内容,要分析研究内容的特点、内涵以及与研究内容相关的知识等;分析研究内容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在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困难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教师先要对教材做全面分析,对教材各个章节深入剖析,将教材中适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确定为研究范围,也可将某个章节或几个章节作为专题研究的范围。例如,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学习中,笔者将教材中的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常用低压电器、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电路等确定为研究范围。而在异步电动机一章我又根据电动机的起动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将异步电动机分为电动机的起动、电动机的调速及电动机的制动等研究内容。
1.2分析学生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分析学生。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它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自主性和合作性为特征。了解他们已经掌握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及专业实训课,并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摸底以使学生的研究是在一个合理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例如,要对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电路进行研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对继电器和接触器等低压电器的结构、功能及它们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有一定了解 ( 这些内容最好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也要有控制电路相关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电气布线实训基础。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个性、兴趣等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科学引导。
1.3分析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还要求教师分析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不同于科学研究也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是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发展的,而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学生该做什么,该如何做,是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课程的特点及学习目标进行设计的。只有在详细分析学习内容、学生情况及学习过程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2 引导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科学研究,它需要教师的引导,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更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
2.1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
当研究方向确定后就要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了,教师要根据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和内容确定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及研究要达到的目标。首先要确定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一般来说,学生先要根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先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师要指导学生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同时结合自愿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内要注意学生爱好及特长,比如有的学生擅长网上收集资料;有的学生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的学生善于表达;有的学生基本功扎实等,将这些学生分在一个组内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也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每一个组的研究任务可以不同,这样可以使组与组之间成为亲密的合作者共同完成研究任务。研究内容也可以相同,这样可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为每一个组分配了大致相同的学习任务。另外,教师还要协助每一个组制定小组的研究计划,确定每一个组员的研究任务,以及最终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2.2引导学生研究
一般来说学生的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因而,在学习开始之前教师也可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学习。当然,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对所研究的内容有更深人更全面的理解 ( 可以为他们设计难度更大的问题,也可指定他们撰写小论文,对所研究内容进行综合论述 )。如果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还不是很熟悉,教师要对他们做更多的引导。比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研究性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起动方法有全面的理解,我帮助学生设计了一个表格 ( 表略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研究电动机的起动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了方向性和可行性,研究起来也就不会茫然不知所措。
2.3引导学生总结
研究总结是研究性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在研究中会有不少的研究体会,他们对自己的研究内容会有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研究体会、心得及自己对研究内容的理解、概括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使知识和能力得到提升。这使学生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巩固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总结。例如,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撰写研究心得,让学习中等的学生写研究报告,让优秀学生撰写小论文。
3 合作
研究性学习中的合作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和高级参与者。研究性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在中职学校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更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一,许多学生对于这种学习方法不太适应;其二,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学习上还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与督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积极参与能给学生很大的动力。教师一方面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与学生一起解决研究性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督促协调各个组的学习研究。
其次,学生之间的合作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学习中我将学生分成4个研究小组,这4个小组很快就成了四个竞赛小组,在小组内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小组的研究任务。由于小组内为每一个同学分配了具体的研究任务,有的人负责网上收集整理资料;有的学生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有的学生负责撰写研究报告;有的学生负责小组学习报告的宣讲。学习过程中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大家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小组研究任务,当然也完成了自己的研究任务。
4 交流
学生的研究效果如何,他们是否真正完成了知识的建构,能力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如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是我们必须要关心的。笔者用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将所研究的内容总结、升华,同时对学生的研究进行总结、评价。
在研究性学习中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深化,在交流中提高。同时教师在交流中也要对学生的研究进行有效的评估。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效果的评价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以学生为本的,评价的目的是检测学生研究的效果,通过评价中也是学生对知识的提升。
4.1 组内交流
在学习小组内,每一个学生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写成书面材料在组内进行交流,组内成员可以对交流材料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组内交流时,每一个小组评选自己的优秀交流材料为班级交流做准备。笔者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研究性学习中,要求每一个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写成学习报告或小论文。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可以针对某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进行论述,也可对整个研究内容进行综合论述。
4.2班内交流
班内交流是每一个学习小组充分展示小组实力的时候,每一个小组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拿出来交流。班内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研究性学习班内交流中,学生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小组学生利用自己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做出了高水平的星—三角形降压起动工艺布线;有的学生根据生产实际设计出了简单实用的电动葫芦控制电路;有的学生则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的各种方法做了全面的分析比较。难能可贵的是各个小组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特长,在班内交流中有的小组利用PowerPoint做出了优秀的研究报告课件;有的小组同学利用自学的Protel99知识绘出了比较专业的电气原理图:有的小组则将他们在课外了解的电动机的应用情况拍成照片展示给大家。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研究中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乐趣。
另外,研究性学习的班内交流不是简单的学生表演。在研究性学习中虽然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他们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有偏差的、甚至是错误的,在学习交流阶段老师的另外一个重要工作是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恰当的评价,纠正偏差,改正错误。在研究性学习的交流阶段,每一个小组将他们的成果进行公开讲述,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讲评,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评价中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工作给予肯定,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他们有成就感。
关键词:展示;交流;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14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26
在小学课程的不断改革中,有着许多新颖且独特的教学策略。但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展示交流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加强他们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分析思维。采用展示交流的教学模式还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一般来说,学生要解决的问题都是社会和科学上已解决了的问题,大部分问题所包含的原理都作为基础知识已列入教材中。不过,这对学生来说尚是未知的。数学教学能使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形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攻克难关、获取真知的意志和精神。对于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来说,不仅仅要使用展示交流学习的教学方法,还应该交错相容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得每堂课都生动多彩,不再单一乏味。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通过提升自我,进而提升课堂上的效率,最终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展示交流的方式
展示交流是“生本课堂”的核心环节,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展示就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导学案里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后,在课堂上把所学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呈现出来。不仅要展示学生对问题、知识的独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还要展示学生规范的解题过程,展示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疑难。交流就是师生、生生通过点评、争论、点拨和解释对知识的规律、方法进行总结和概括,共同解决所有知识点,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里,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靠教师的讲授来传播的。事实证明,“教师讲学生听”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没有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究和讨论中,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达到课堂的高效。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里的核心环节——“展示交流”,就是搭建一个能展示学生自我探究成果的平台,通过交流达到认知,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展示交流”是目前我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者探索出来的、最高效的课堂教学环节。
二、展示交流的形式——在情景中学习数学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一门要联系生活实际的学科,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知识水平来创设适合学习的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机会,进而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以及学习数学的欲望。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去结合实际,创设一节生动,有趣味又带有探索性的情景课程,最终来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我用语言法来进行情景创设。“同学们,你们以后想不想当老板啊?”(想)“那么我来出一个道题目来考考大家能不能当老板,如果你们能够独立完成的,以后自己可是老板了,如果几个同学一起讨论,你们可以一起合作当老板,完成不了的同学可就要当打工仔了。”用言语来创设情景,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小学生注意力水平有限,这样做就可以有效地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接下来提出问题:“现在有一个客厅需要铺设地板砖,长10米,宽8米,问需要边长为80厘米的瓷砖多少块?”之后学生就会开始激烈的讨论,有的自主探究,有的采用小组合作模式等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教师仅使用语言来创设情景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学习兴趣。
三、展示交流,注重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在我国,现阶段还是有很多地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采用“填鸭式”教学,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进而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教师要从生活实际来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旁,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以及价值,体验数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最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只有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时才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成功的感觉,才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以及价值。数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考试成绩,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进行几何体体积计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测量学校里实际的物体。通过布置作业等形式来先测量一些简单的物体体积,例如学校里的教学楼,课桌等等。然后,教师再来对学生自己亲自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讲解实际计算几何体体积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对计算几何体体积更加了解。计算椅子体积时,许多学生可能是以整体来计算,教师可以讲解将椅子进行分解,分别去计算各个部分的体积,之后相加就可以得到最终结果。这样不仅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模式。而这些也正是新课改要求数学课堂做到的。
【教学理论学习交流会】推荐阅读:
案例教学理论10-03
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06-16
教师教学理论学习计划05-29
大学教学论理论07-13
课堂教学理论10-03
体育理论教学反思11-18
外语理论教学论文06-08
教育教学理论摘要06-26
教育教学理论复习09-16
理论课程教学工作规范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