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歌:论孩子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诗歌:论孩子(推荐9篇)

英语诗歌:论孩子 篇1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你的儿女并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自身憧憬的儿女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自你而来

并且,尽管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栖息于明日

那是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地方

你可以拼尽力气变得和他们一样

却不可以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逗留在昨日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射出的

朝气蓬勃的箭

弓箭手望着无尽的前路上那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可以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愉快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这飞翔着的箭

英语诗歌:论孩子 篇2

一.诗歌与大学英语课堂

多层面智力理论指出, 人类从潜能或从教育性方面来讲拥有多种不同有待开发的智力与能力。诗歌风格独特, 大可用于外语教学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有老师提出对于诗歌的理解人各有异令诗歌教学无法开展, 但笔者以为我们的工作是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以便于之后由他们自己去欣赏, 鉴别诗歌的优劣。在课堂上, 我们通过教授诗歌来练习学生们尚未成熟的学习技巧, 并尽量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为促进学生们自主学习, 自我评价和小组互动提供平台。根据Voller (1997) 的观点,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过程中担任促进者、咨询者, 或有益来源的角色, 而以诗歌为基础的学习活动更为这一角色扮演提供社会心理和技术支持。

二.诗歌与英语学习活动

笔者对诗歌进行简化, 重写, 比较和对比, 使之能为学生所用, 所用诗歌来自大学英语精读课本 (1-6册) 。

1. 诗体化文本写作:相似性诗句。

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或共同将混乱无标点的诗句重新排列为他们满意的句子。如将学生分组, 则给每位组员一个句子, 之后他们通过商议将诗句组成诗。如果各组重组诗歌的结果不尽相同, 则将众多版本加以比较并共同讨论其中优劣。例:

Hold fast to dreams That can not fly.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For if dreams die Life is real!Life is earnest!

根据学生的能力, 将诗中的各句打乱, 让学生挑出不可与其他句相融合的句子。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其语法和字法关系将四句相连的句子重新排列。我们不难发现第五句话与其他几句并不一致。根据线索词“for”, 我们可将四句诗组合成为: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if dreams die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That cannot fly. (College English, Book 1, Lesson 2.)

2. 补全诗行空缺。

直接给出原诗, 但其中一部分词是空缺的。此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入适当的词。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帮助学生意识到遣词造句的重要性并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例:

Beauty is________In the night,

Winds________, rain falling,

Or a singer__________,

Anything in earnest. (College English, Book 2, Lesson 8)

在这个诗节中, 三个动词被剔除。在第三行, 动词“falling”向学生提示第二和第三个空必须要填动词形式“N+V”, 因此学生可想出许多动词如“blowing”, “roaring”, “singing”, “crying”等, 教师可要求学生选出最适合的动词。根据上下文, 我们不难得出这些空缺依次为“heard, sighing, chanting”的结论。此练习也可变换为其他形式, 移除更多的空缺或移掉整个句子, 或者提供可选项。

3. 文本间比较和变体的运用。

说到文本间的比较, 教师可将原诗的格式变化, 将之重写为另一版本, 之后要求学生对两种版本进行比较, 选出合理项。例:

Once in a dream I saw the flowers

That bud and bloom in Paradise;

More fair they are than waking eyes

Have seen in all this world of ours.

And faint the perfume-bearing rose,

And faint the lily on its stem,

Compared with them. (College English, Book 2, Lesson 8)

改写后:

I once in a dream I saw the flowers

They bud and bloom in Paradise, They are more fair than waking eyes

Compared with what I have seen in the world.

The perfume-bearing rose faint

The lily on its stem faint The perfect violet faint How beautiful the flowers in the dream!

通过比较两种版本之间的诗句, 学生们会发现重写版本中的词序较为平淡, 没有变化, 从而减弱了原诗所达到的效果。这个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意义的探究意识, 而这样的意义只有诗歌的特殊语言模式能够表达。

摘要:诗歌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具有极强的表达力, 它以其节奏感强, 形式多样, 便于记忆背诵, 娱乐性和语言交互性兼备等特点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论述了将诗歌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并对具体的教学活动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诗歌,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Bisong, Joseph O.1995.An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Poetry in Nigeria.In Guy Cook&Barbara Seidhofer.Principles&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OUP.Pp.289-302.

[2]Malay, Alan.1997.Poetry and Song as Effective Language-learning Activities.In Wilga M.Rivers.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UP.Pp.93-109.

[3]Voller, P.1997.Does the Teacher Have a Role in Autonomous Language Learning In P.Benson and P.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New York:

[4]Addison Wesley Longman.Wid-dowson, H.G.1999.Practical Stylistic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论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诗歌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诗歌教学 教学效果

英语诗歌语言浅显,节奏感很强,且内容丰富,能为学生提供独特的魅力,创造优美的意境,因此英语诗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英语学习效果。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要重视诗歌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学习诗歌教学理论,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诗歌教学策略,改善英语教学效果。

一、诗歌教学的价值

英语诗歌鉴赏能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形成,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积极开展诗歌教学。在牛津版教材中,英语诗歌自6A便开始出现,在7B中,更是出现了具有一定长度的英语诗歌。牛津版教材通过逐步向学生渗透诗歌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素养。

1.英文詩歌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第一,英文诗歌有利于学生改进发音。英语诗歌的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符。由于英语诗歌的句子带有反复性,也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如:在“Spiders, Beetles and Puppies”中,Spiders, spiders, spiders in the sun. Spiders in the sun, having fun. Beetles, beetles, beetles in a bunch. Beetles in a bunch, having lunch. Puppies, puppies, puppies in a box. Puppies in a box, chewing socks. 很明显,这首英文诗歌具有明显的韵律感,非常活泼自然,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改进语音语调。

第二,英文诗歌有利于学生积累词汇。通过学习诗歌来积累英文词汇是一种在英语教学中极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必须在遗忘周期内多次复习,才能将知识转变为长时记忆,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如果教师能通过诗歌的形式呈现新单词,学生一定会提高单词记忆的乐趣。富于韵律感的诗歌不仅提高了学生记忆单词的乐趣,也能提高学生单词记忆的效率。

第三,英文诗歌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法和句型。如果教师一味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或句型,学生不仅会感到枯燥无味,而且记忆效果也一定不会明显。如果以诗歌的形式为学生呈现语法或句型,学生会在反复诵读中很快掌握语法或句型。

2.英语诗歌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认知资源和文化资源。英文诗歌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因而如果思维得到发展,语言也一定会发展。如:“In a dark, dark wood In a dark dark wood there was a dark dark house In a dark dark house there was a dark dark cupboard ”,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英文诗歌蕴含着丰富的英美文化,学生在诵读英文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如学生通过吟诵有关圣诞节的诗歌,可以更好地了解有关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信息,了解西方文化。

英文诗歌能够为学生带来愉悦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条件下积累词汇,掌握语法和句型,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同时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除此之外,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语感和敏锐的听力等。

二、选择诗歌教学材料的原则

英语诗歌必须同恰当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加入英文诗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良好条件。初中阶段的诗歌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如果违背这些原则,可能会事倍功半,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1.适度性原则。英文诗歌的长度和难度都应该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如果诗歌太长,且难度过大,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选择英文诗歌时,必须从学生兴趣出发,而且一定要保证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句子,诗歌中单词的难度一定要稍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

2.兴趣性原则。为了充分发挥英文诗歌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选择英文诗歌时应该从学生兴趣出发,坚持兴趣性原则。如果学生对英文诗歌材料缺乏兴趣,或者与学生生活距离太远,学生肯定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三、英语诗歌教学现状

尽管英语诗歌语言优美、简练,且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可是它却带有一定的跳跃性,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英语诗歌并没有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诗歌抽象性太强,不好理解。正是因为英语诗歌在表达上极为精炼,而且常常一词多义,句子与句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牵制,再加上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性,学生理解诗歌的难度大大增加,导致很多学生只能远远地观望,不敢走近诗歌。

从教师角度来看,很多英语教师对英语诗歌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看到英语诗歌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因此英语诗歌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英语教师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他们很少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更不会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进行诗歌教学实践。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英语教师仅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诗歌教学,诗歌教学的课时被压缩到最少。大部分被调查教师提到,尽管多阅读和多听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可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很紧张,再加上诗歌学习所产生的效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无法在诗歌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很多被调查教师表示,诗歌教学一般用于课堂导入环节或者知识的复习巩固环节,主要采取传统的听读学习法,很少有教师结合先进的教学理论来创新诗歌教学方法。

四、英文诗歌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1.学生通过英文诗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学生会养成主动听磁带跟读、模仿的好习惯,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由于英文诗歌中的句子浅显易懂,语法结构简单,因此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学生接触的英文诗歌通常由英美人士录制,他们的语音语调标准化程度较高,因此学生的语音语调也一定会有较大提高。另外,相比较利用录音机听枯燥的语言材料,学生更喜欢听英文诗歌,也更愿意跟随磁带模仿,因此会在模仿中逐渐掌握最地道的英语。

其次,学生通过英文诗歌培养自身想象力,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学生普遍对英文写作感到头疼,语法错误很多,即使没有语法错误,也会出现句型简单、文字不优美等问题,而英文诗歌语言优美,因此如果学生在英文写作中融入英文诗歌,不仅能突出主题,而且还能够充分表达出英文的优美。如:教师为学生播放诗歌“The Sky and The Sea”:Oh, the sky and the sea are beautiful tonight. The sky and the sea are blue and very bright. There are stars in the sky. There is an island in the sea .There is a moon in the sky and it is shining over me.

再次,学生利用英文诗歌,逐渐养成主动纠正错误的好习惯。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语感很重要,而语感的形成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反复练习,即必须反复说、反复练习,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英文诗歌欢快,充满了律动感,学生乐于诵读,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时间一长,学生会在头脑中积累很多正确的句型以及大量的词汇,大脑皮层中会形成“信息突”,一旦学生在英语写作或者口语表达中遇到使用不正确的句型或者词汇,信息突马上就会发挥作用,提醒学生立刻改正错误的句型或词汇,最终帮助学生养成主动纠错的能力。

2.学生通过英文诗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英文诗歌节奏感强,且轻松活泼,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无论在诵读英文诗歌,还是在表演英文诗歌,都不可能独自完成,脱离开与其他班级成员的合作是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的。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扬班级成员的合作精神,共同提高。其次,培养学生的赞赏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家或学校享受着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因而普遍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很少注意周围人的优点,也不善于表达对他人的赞美。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教育学生学会赞赏。

五、结束語

现代诗歌 孩子 篇4

孩子,你没有什么给我 只给我一朵甜美的笑

我担心,那笑从我的手心飞走 会变成一只会唱歌的小鸟

孩子,你没有什么给我 只给我一朵甜美的笑

我担心,那笑从我的指缝漏掉 会变成一株开紫花的小草

孩子,你没有什么给我 只给我一朵甜美的笑

我担心,那笑从我的`布兜溜走 会变成一只蝈蝈又蹦又跳

孩子,你没有什么给我 只给我一朵甜美的笑

我担心,那笑落入一条小河 会变成一条鱼儿游进波涛

孩子,你没有什么给我

孩子的世界诗歌 篇5

其次要让孩子理解诗的内容,俗话说:“若要记得,先要懂得。”虽然幼儿死记硬背的能力比较强,但还是理解以后记得更快。你可做个实验:先让孩子记“家、个、娃、胖、我、姐、有”等七个字,教两遍,看他能记住多少。再让他记“我家有个胖娃娃”,也教两遍,再看他能记住几个字。从这个实验的数据上就可看出,理解对记忆有很大影响。所以要想让幼儿记得快,就要想法让他理解所记的内容。

怎样使幼儿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呢?首先,选择的诗歌应是幼儿能理解的,最好简短、押韵,与孩子结合较紧密的儿童诗。如“小手绢,四方方,天天挂在我身上,又擦鼻涕又擦汗,干干净净多好看。”孩子易理解,还可配上动作,使他更容易记住。开始教这样的诗,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等他稍大一点,对背诗有一定兴趣和习惯以后,再教幼儿背古诗,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些。如果一开始就教一些他完全不懂的诗,一旦记不住,就容易产生畏难和厌倦情绪,如果家长再不会引导,只能强迫,那就会损害孩子学习的兴趣,后果会很不好。

论《聪明的孩子》的叙事 篇6

从叙事角度出发, “一部小说作为一部作品的整体性, 并非源于其故事的戏剧化语境, 而是源于一种高于字面的统一性……它围绕着一个精神上的中心点建立起来的概念上的联系, 借此而成为一部作品。”[2]因此, 笔者认为, 从叙事角度出来, 《聪明的孩子》之所以成为一部作品, 在于整部作品围绕着为了突出“女性”精神上的中心点, 建立了只属于它本身的叙事维度:整部小说的叙事统一于女性叙述者一种强烈的叙述声音, 在“寻父“叙事文本下, 通过第一人称自传体叙事方式以及戏剧化与狂欢化的叙述语言完成。

《聪明的孩子》是卡特的最后一部小说, 发表于1991年。莎尔曼·拉什迪称其是卡特最好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 我们可以聆听到她文本之外的充满生活的真实声音, 可以看到她独特的“狂欢性”标志。安吉拉·卡特在这部小说中, 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叙事, 通过女主人公多拉的回忆, 从女性视角出发, 叙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的成长历程和自我认识的过程。

一、第一人称自传体叙事

在小说叙事中, 第一人称叙事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正如韦勒克和沃沦认为, “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的方法是一种精巧的, 比其他方式更有影响力的方法。第一人称叙述增加了叙事的亲历性, 其目的和效果是富于变化的。”[3]简单来说, 第一人称叙事的优势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叙述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在自己的感知范围内叙述自己所亲历的一切和内心想法, 从而增加故事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以及达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的效果;另一方面第一人称叙事可以将第一人称叙述者边缘化, 也就是说, 同时作为故事人物的叙述者可以暂时淡化或放弃其人物角色, 而将自己隐退在故事之外, 犹如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讲述自己活动范围之外人和事, 从而扩大了叙事的范围和增加了叙述的自由度。

《聪明的孩子》正好将这两方面结合地恰到好处。首先,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的。多拉作为叙述者“我”, 也扮演着故事主要人物的角色。小说一开始多拉就跳出来开始和读者热情地打招呼, 开门见山地介绍自己:“早上好!让我来介绍下自己。我叫多拉。欢迎大家来这贫穷卑微的地方。”这种轻松调侃的开场白让读者眼前一亮, 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读者在阅读心理上产生的拒斥力, 因为读者仿佛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多拉站在面前, 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

在小说的第一章, 随着多拉的叙述, 读者可以了解到她和她的双胞胎妹妹诺拉在她们七十五岁生日当天所发生的一切。由于“我”的直接出场, 有一种“不由你不信”的意味, 伴随着这种真实感而来, 是一种强烈的亲切感。

但是, 卡特并没有一直强调让多拉扮演行动者“我”的角色, 而是让其边缘化, 转而突出多拉作为叙述者“我”的功能。换句话说, 多拉将自己暂时隐退在故事的边缘, 开始向读者交代人物背景以及叙述“我爷爷爷奶奶”, “我父亲母亲”的过去事情。如多拉这样说道:

“让我们暂停一小会, 先不去管崔斯特瑞姆和蒂凡妮是谁, 还是让我先来说说背景吧。现在正是时候啊!你们想必会问, 梅尔基奥尔·哈泽德究竟是何许人也?他的家族、他的妻子们、他的孩子们以及他的奉承者们又事怎么一回事?正是为了给你们一个交代, 我, 多拉, 正好借整理自传的机会, 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 却不经意地成为了哈泽德家族的记录者……。”

从这段开始, 卡特巧妙地打断了读者的阅读惯性, 不再继续描写当天发生的事情, 而是有效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自然地过渡到回忆过去的事情。在这种浓重的追忆色彩下, 读者能更好地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历史背景。然而这种方式并没有给读者带来丝毫的阅读障碍和产生任何突兀的感觉, 因为“让我们暂停一小会”、“你们想必会问”以及“正是为了给你们一个交代”之类的叙述将读者受述者的角色跃然纸上, 让受述者与叙述者自然地达成一种心理默契。

更为重要的是, 小说《聪明的孩子》是多拉的一部“回忆录”与“自传”。换句话说, 小说所采取的第一人称叙事是以一种自传体的叙事形式完成了, 而小说的“自传体”的叙事形式是建立在女主人公多拉的回忆的基础之上, 在“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两种视角的交互作用下完成的。在小说中, 多拉在她七十五岁生日那天正在写自传。正如多拉所描述的:

“有的时候, 我会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我使劲的看, 我可以看到过去……现在, 我正在整理我的回忆录, 研究我的家族史。瞧, 这是文字处理机, 档案柜, 旁边都是沾满灰尘的卡片。”

自传体的叙事使多拉的叙述声音具有一种强烈的影响力, 能够深深地嵌入读者的内心, 唤起读者的共鸣。读者仿佛越过了她正在输入的文字处理机, 犹如被置于一个剧院内的观众席中, 听着这位喜剧演员的声音。

在小说《聪明的孩子》中, 这一以女性为叙述者的“自传体形式”使故事的进程完全控制在主人公“我”的有限视角下, 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中心地位和自我意识。作为故事中唯一的叙述者, 多拉是故事的绝对主导者。从小说的第二章开始, 多拉一直在回忆与诺拉的成长历程以及发生在哈泽德家族身边的事情。读者只能通过多拉的“所见所闻”去感知其他人物的言行, 而多拉的“所想”也无可避免地制约着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主导着读者的思想感情。

此外, 卡特采用这种“自传体”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女性个人叙述声音, 增强了女性话语的空间, 使女主人能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自我控制、自我塑造以及自我认同。同时, 这一以女性为叙述者的“自传体”叙述方法突出了女性叙述者的话语权威, 使女性从表述的他者变成了说话的主体, 消解了传统的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体制, 是对现实中和文本中父权权威话语的反抗。

二、“寻父”叙事下的女性自我

透过多拉“自我言说”的回忆, 读者可以了解到女主人公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她们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按照“寻父”的经典叙事模式发展而来, 即由于父亲形象在女主人公生活中的弱化或缺失, 给女主人公的成长产生了一种制约性影响—在“寻父”过程中的“女性自我”的逐渐形成与最终建构。

在“寻父”的叙事模式中, 毫无疑问, 主人公首先必须面临一种由于父亲角色缺失所造成的身份困境。小说中多拉多次直接地提到她们俩不光彩的身份。“我和我的妹妹诺拉, 我们俩一直生活在卑微的世界下。”“我们两个女孩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光彩的。”

除此之外, 小说开头第一句话就暗示出了叙述者多拉感觉到的身份困境:“为什么伦敦象布达佩斯?因为一条河将伦敦一分为二。早上好!让我来介绍下自己。我叫多拉。欢迎大家来这贫穷卑微的地方。”

这句话的的突出效果表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伦敦被泰晤士河一分为二”暗含了女主人公与父亲之间的不可逾越的巨大差异, 为叙述者后面的叙述埋下了伏笔。双胞胎姐妹多拉和诺拉, 作为哈泽德家族中不被父亲承认的私生女们, 从出生起她们的身份就被边缘化, 而她们的父亲是一位伟大的莎士比亚剧的演员;她们生活在伦敦南部, 那里充斥着贫困与低俗, 而父亲生活在富裕舒适的北部;她们从小就靠唱歌和跳舞养活自己, 天生注定是踩在舞台上的, 这与父亲所创造的上流高雅的悲剧艺术格格不入。多拉用以下这段话概括了父女之间的鸿沟:

“那么, 我们不了解哈泽德一家为什么总是高人一等。悲剧, 永远强于喜剧。我们仅仅是唱歌跳舞的女骇, 怎么能渴望高高在上呢?打从一出生, 我们就注定是舞台上的昙花, 我们就象生日蜡烛一样闪耀, 但最终会燃尽”。

其次:“欢迎大家来这贫穷卑微的地方”这句话让读者深切地体会到多拉一种“看似调侃, 实为无奈”的心态。它说明女主人公的边缘身份与父亲角色的缺失给她造成了一种身份危机感和不可避免地困扰。正如小说中所提到的:

“我一直在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 而这个问题仿佛一直躲在窗帘的某一处, 偷偷的取笑我:我们从那里来?要走向那里?”

这种危机感, 随着多拉的成长, 逐渐地演变成一种渴望得到身份认同的父爱情结。

“但是, 从那天下午起, 一些莫名的东西扎根于我们俩心中, 一丝好奇。起初, 只有一点点好奇。在报纸上发现他的照片, 我们会尖叫……多年以后, 这种好奇变成了一种渴望……我觉得, 你们也许会说, 我们和其他女孩一样, 喜欢上梅尔基奥尔·哈泽德了。你们也许还会说, 这是我们第一次恋爱, 到头来应该是伤心而愉快的。

不可否认的是, 父亲的“象征性死亡”确实给女主人公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并没有阻碍她们完成寻求自我的过程。一方面, 小说中女主人公亲生父母不在场的空缺, 由她们的叔叔和奶妈所代替。如小说中提到的:

“她哄我们睡觉, 喂我们吃饭, 她是我们的避风港, 她让我快乐”。“他之所以抚养我们既不是出于什么责任, 也不是什么渊源, 而是因为无私的爱。”

另一方面, 正是这种“空缺与弥补”所产生的张力, 让女主人公在“寻父”过程中, 远离了那些建构“父权”, “上流”, “正统”与“高雅”文化的因素的限制, 给她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塑造自我, 从而完成她们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我意识的建立。

在《聪明的孩子》中, 在多拉的“自我言说”基础上, 卡特有意识突出女性在文本中的地位, 将女主人公的形象凸显地清晰有力。她们被刻画成具有独立意识的新女性, 不再是“囚禁在屋中的天使”。虽然不被亲生父亲所认可, 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虽然沉浸在劣势文化下, 但她们在父权制社会下, 勇于打破传统的女性形象, 颠覆正统与权威。她们一生中既不为人妻, 也不为人母, 但在男人面前去游刃有余;她们行为大胆乖张, 有悖于常理, 但却恪守着奶妈的谆谆教导“存最好的希望, 做最坏的打算”;她们的职业虽然卑微, 但是也通过自身的努力, 在风华正茂之年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最终在众人的注视获得了父亲的认可。相反, 父亲的形象却被大大地弱化, 读者只有通过女主人公的叙述才能感知。

三、戏剧化与狂欢化的叙述语言

安吉拉·卡特擅长叙述。而叙述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巧妙运用。小说《聪明的孩子》采用了一种戏剧化与狂欢化的叙述语言, 其优势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小说中戏剧化的语言使叙述者与读者进行着零距离的有效互动, 凸显了女主人公强有力的叙述声音。与任何话语一样, 叙事必定面向某个人, 要和读者形成一定的联系。通过戏剧化语言, 小说营造了一种叙述者在真诚地向读者“打招呼”的阅读环境, 叙述者“我在讲”与“读者在听”的互动氛围。如小说的开头几句话:“早上好!让我来介绍下自己。我叫多拉。欢迎大家来这贫穷卑微的地方。”让读者直接的进入的“听”的过程, 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同时, 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 时而采用一种略带夸张的欢快语言, 以达到了一种戏剧化效果。如“是啊!七十五岁了。祝我生日快乐!……。“快看啊, 快看啊, 这儿是一只小猫咪, 在衣柜旁伸着懒腰, 打着哈欠。”

在《聪明的孩子》中, 读者, 作为潜在的受述者的角色, 时常被叙述者“我”呼唤出来, 这样一来, 读者不仅在“听”, 而且真正地融入到故事中。这样做有时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 如:“生活确实很艰苦的。我来向你们说说她的生活是怎样……”, 有时是为了暂停下来, 更好地控制叙述节奏, 并向读者交代一下故事背景:如“哦, 不, 等会吧!我在适当的时候, 会告诉关于这个的一切。”

其次:读者阅读《聪明的孩子》时, 想必很难想象叙述者“我”叙述故事时已是七十五岁, 因为在“我”讲故事时, 语言表达中透露着孩子般的狂欢与热情, 并没有一名年老叙述者所具有的睿智与成熟。如“我”在讲故事的过程中, 多次突然停下来强调的一句话是:“能唱歌和跳舞是多么高兴啊!”。

“狂欢化”的叙述语言是安吉拉·卡特后期作品的标志性特征。笔者认为, 她之所以将自己最后的文学语言深深地打下“喜剧”与“狂欢”的烙印, 并不是为了狂欢而狂欢, 而是为了通过狂欢化的叙述语言, 突出女主人公不拘泥于小节, 敢于反抗权威的鲜明形象, 反衬出一种“颠覆传统与主流”和“打破规矩与秩序”的内在精神。

多拉的“狂欢化”式叙述语言占据了文本的主导地位, 增强了叙述话语的力度。从文化话语的角度出发, 多拉的“狂欢化”叙述语言反衬出传统文化与父权世界日渐衰弱, 正如小说中描绘的:“一个巨人就这样倒下了”。多拉的父亲, 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和父权社会的权威者, 这样一位巨人, 湮没于通俗文化的浪潮中。

卡特希望建构一种与传统文化相互对峙的通俗文化, 在这种“外围的”, “世俗”的文化中, 所有生存在父权世界之外的人, 尤其是女人, 都可以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就叙事而言, 作家创作小说的过程, 可以通俗地解释为“作家如何讲故事”的过程。《聪明的孩子》这部小说完美地诠释了安吉拉·卡特是一位“会讲故事的女性主义作家”。小说“寻父“和“自我成长”的故事情节是通过第一人称自传体叙事完成, 采用了戏剧化以及狂欢化的叙述语言, 传达出了一种强烈的女性个人叙述声音,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烘托出小说的女性主义主题。

参考文献

[1]张中载:《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8年:226.

[2]J-希利斯-米勒 (申丹译) , 《解读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叶燮诗歌风格论 篇7

关键词:陈熟;生新;正变;杜诗风格

叶燮论诗重“神明”,《原诗》中就有很多关于“神明”的论述。“神明”一词本来就有变化不测之意。叶燮这种主“变”的诗歌观也使得他在诗歌风格论也有比较通达的见解。下面主要从叶燮的陈熟、生新之论、诗歌正变论、杜诗风格论等几方面对叶燮《原诗》中的风格论进行阐述。

一、陈熟、生新之论

陈熟和生新的问题一直是论诗者争论的重要问题,也是划分诗歌流派的重要依据。如宋代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就追求诗歌风歌的瘦硬生新,而起而矫之的江湖诗派则向晚唐学习追求声韵的圆美流转,但却不免落于腐熟。对于这个诗学史上的重要论题,叶燮也不偏执一端,以“神而明之”论之:

知惩 “七子”之习弊,扫其陈熟余派,是矣。然其过:凡声调字句之近乎唐者,一切摒弃而不为,务趋于奥僻,以显怪相尚;目为生新,自负得宋人之髓。几于字似秦碑,字如汉赋。新而近于俚,生而入于涩,真足大败人意。夫厌陈熟者,必趋生新;而厌生新者,则又返趋陈熟。以愚论之:陈熟、生新,不可一偏;必二者相济,于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方全其美。若主于一,而彼此交讥,则二俱有过。然则,诗家之工拙美恶之定评,不在乎此,亦在其人神而明之而已。[1]44

与宋诗相比,唐诗有音韵流转之美。明代以王世贞为代表的前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不读唐以后书 ”走上了师古的一个极端。清代诗坛反对前后七子的这种偏颇之见,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读唐以后之书,连近乎唐诗的字句声调一例排斥,专门追求“生新”,结果又流于奥僻、险怪。叶燮认为关于诗歌的陈熟、生新问题,不能刻意求其一端,应当二者相济“于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方全其美。”叶燮论诗歌风格之陈熟与生新,先从批判“近今诗家”的学古弊病入手,再论及作品风格上,提出了陈熟、生新二者相济的问题。但叶燮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阐述道:

陈熟、生新,二者于义为对待。对待之美,自太极生两仪以后,无事无物不然……生熟、新旧二义,以凡事物参之:器用以商周为宝,是旧胜新;美人以新知为佳,是新胜旧……推之诗,独不然乎!抒写胸襟,发挥景物,境皆独得,意自天成,能令人永言三叹,寻味不穷,忘其为熟,转益见新,无适而不可也。若五内空如,毫无寄托,以抄袭浮辞为熟,搜寻险怪为生,均为风雅所摈。[1]45

在这里叶燮借助了庄子“齐物论”阐述了 “陈熟”和 “生新”二者相对待,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在哲学层面上对这一诗家争论已久的论题予以阐释。作者认为真正的诗歌,是“境皆独得,意自天成”,所谓陈熟和生新之风格,也不是创作者刻意追求而能得到的。正如作者后文对于“体格、声调、苍老、波澜”的论述一样,所谓陈熟和生新之论,聚讼纷纭,各执一端,其实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叶燮认为创作者本人必先具有诗之性情、诗之才调、诗之胸怀、诗之见解才可去谈风格。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者最后说:“吾故告善学诗者,必先从事于‘格物,而后以识充其才,则质具而骨立,而以诸家之论优游以文之,则无不得,而免于皮相之讥矣。”[1]47叶燮对于所谓风格论的的陈熟和生新之论不仅追寻其产生的原委,而且归之于囊括创作者本人的性情、才调、胸怀、见解的创作修养论上来, 这充分体现了叶燮论诗通达的学识和眼界。

二、诗歌正变观

关于诗歌发展正变的问题,也是说诗者争论不休的问题。对此叶燮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外,叶燮关于诗歌正变相继,长盛不衰的诗歌史观还使他在评论诗风时具有通达的见解。

《诗大序》中就有诗之正变的说法:“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所谓变风、变雅是针对正风、正雅而言的乱世之音和亡国之音。 明代高棅的《<唐诗品汇>总序》中也提出的批评鉴赏诗歌的主张:“诚使吟咏性情之士,观诗以求其人,因人以知其时,因时以辨其文章之高下,词气之盛衰。”[2]10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将唐诗分为“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 [2]14,从诗歌的正变始终的发展中考察唐诗,阐明唐诗发展的过程和各个阶段。这种主张对后世对唐诗的学习和鉴赏都有很大影响。

与叶燮同时的汪琬也谈“正变”。汪氏追溯诗之正变的起源,指出诗之正变“以其时,非以其人”,他还讨论了唐诗的发展,称贞观、永徽之诗称为正之始;开元、天宝之诗为正之盛;大历以至贞元、元和之际,其诗虽变而仍不失正;而晚唐的诗歌可以比作“郐曹”,是亡国之音。[3]叶燮则反对汪琬的这种诗歌正变论,他认为政治兴衰虽然影响诗歌之正变,但二者并无必然的联系。不能以政治作为衡量诗歌正变之唯一标准。叶燮清楚地指出了诗歌发展的辩证运动的全过程:“乃知诗之为道,未有一日不相续相禅而或息者也。但就一时而论,有盛必有衰;综千古而论,则盛而必至于衰,又必自衰而复盛。非在前者之必居于盛,后者之必居于衰也。”[1]3叶燮论诗突破传统正变观的偏见,既肯定时代对诗的影响,又承认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颇有远见卓识。

基于这种通达的正变观,对于晚唐诗歌叶燮也有自己的独到之见。关于晚唐诗的评价,论诗者也众说纷纭,各执一端。历来以亡国之音和衰飒之意来诟病晚唐诗者颇多,而叶燮认为:

论者谓“晚唐之诗,其音衰飒”。然衰飒之论,晚唐不辞;若以衰飒为贬,晚唐不受也。夫天有四时,四时有春秋。春气滋生,秋气肃杀。……晚唐之诗,秋花也:江上之芙蓉,篱边之丛菊,极幽艳晚香之韵,可不为美乎?[1]67

晚唐之诗,虽然与盛中唐诗,风格殊异,但如天地有四时,四时有春秋一样,晚唐以其“幽艳晚香之韵”独树一帜,亦为诗国花园中之奇葩,其产生也在于运会世变,不可多得,也不可再得。

三、杜诗风格论

叶燮论诗肯定诗之变,因此对杜甫诗风格外推崇,《原诗》中也有很多文字论及杜诗的风格,历来论诗者多强调杜诗集大成的特点,叶燮论杜诗风格既强调集大成的一面,又强调其开先河的特点:

杜甫之诗,包源流,综正变,自甫以前,如汉、魏之浑朴古雅,六朝之藻丽秾纤、澹远韶秀,甫诗无一不备。然出于甫,皆甫之诗,无一字句为前人之诗也。自甫以后,在唐如韩愈、李贺之奇奡,刘禹锡、杜牧之雄杰,刘长卿之流利,温庭筠、李商隐之轻艳;以至宋、金、元、明之诗家,称巨擘者无虑数十百人,各自炫奇翻异,而甫无一不为之开先。[1]8

叶燮认为杜诗风格多样其中既包涵了汉魏诗之浑朴古雅,又包涵了六朝之藻丽秾纤、澹远韶秀。而杜甫之后的许多诗人名家的诗歌风格皆得杜之一脉,从中也可见杜诗的含蕴深厚,有容乃大。

叶燮主张诗为心声,不可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他还以是否能见性情面目作为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所在,并把杜诗作为有独特个性、面目的诗歌的典范。他在《原诗》外篇上中说:“作诗有性情必有面目此不但未尽夫人能然之,并未尽夫人能知之而言之者也。如杜甫之诗,随举其一篇,篇举其一句,无处不可见其忧国爱君,悯时伤乱,遭颠沛而不苟,处穷约而不滥,崎岖兵戈盗贼之地,而以山川景物友朋盏酒抒愤陶情:此杜甫之面目也。我一读之,甫之面目跃然于前。读其诗一日,一日与之对;读其诗终身,日日与之对也。故可慕、可乐而可敬也。”[1]50所谓诗如其人,叶燮认为杜诗的成功之处在于每句、每篇中均见其性情面目,读杜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叶燮论诗推崇自然,他常将诗歌创作的过程与天地自然之生物相比拟:“天地之大文,风云雨雷,变化不测,不可端倪,天地之至神也,即至文也。”[1]22他认为风雨雷电变化不测,不可端倪,为天地之至文。而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也应同造化生物一样变化不测,因此他对杜甫诗歌神明变化的一面十分推崇,他在《原诗》中说:

变化而不失其正,千古诗人惟杜甫为能。高、岑、王、孟诸子,设色止矣;皆未可语以变化也。夫作诗者,至能成一家之言足矣。此犹清、任、和三子之圣,各极其至;而集大成,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惟夫子。杜甫,诗之神者也。夫惟神,乃能变化。[1]19

叶燮把杜甫称之为诗之神者,将他比之为诗国之圣人。除此之外,叶燮还以杜甫之《赠曹将军丹青引》为例来论杜甫在法度之外的神明变化:“杜甫七言长篇,变化神妙,惨淡经营之奇。就《赠曹将军丹青引》一篇论之:……章法如此,极森严,极整暇。余论作诗者,不必言法;而言此篇之法如是,何也?不知杜此等篇,得之于心,应之于手,有化工而无人力,如夫子从心不踰之矩,可得以教人否乎?使学者首首印此篇以操瓠,则滞板拘牵,不成章矣。决非章句之儒,人工所能授受也。” [1]73这里的变化神妙应该指诗歌创作中作者的匠心独运、变化不测,神应该指的是杜甫诗歌创作所达到的纯熟的境界,有化工而无人力,如夫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叶燮看来,杜甫诗歌并非不守诗法,而是章法森严,但是其诗歌却能达到浑然天成的至高境界,这一点与造化生物的变化莫测、鬼斧神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对杜甫诗歌的至高评价。

参考文献:

[1]叶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高棅编选.《唐诗品汇总叙》,《唐诗品汇》卷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0.

孩子不哭诗歌 篇8

黑夜的星辰依旧那么灿烂

宇宙不会因你的哭泣

而停下运转去等待

你依旧是你

不需要因任何人去改变

不要为了迎合而放弃原本那一份

属于自己的纯真

孩子!不哭

你被远离,若不是你的错

你因该庆幸

因为你将会获得更多的时间

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不用花再多的时间去等待

不用花再多的时间去顾及他人的感受

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扮演没有必要的小丑

取悦别人

这样,你就可以放开的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所以!孩子你因该开心

孩子!不悲

若是你被远离,只是因为你的追求

你因该高兴

因为你有自己的原则

不会在生活中因迷茫而失去方向

更不至于对某人某物形成依赖

这样的人生

你将可以去接触更多的人

扩展自己的交际圈

不必局限于仅仅的几个人

浏览更多的风景

不要总是滞留在同一个地方

回想同一件事

此时!孩子

你的心因该感到空明……

孩子!你被身边的人孤立

若不是你的错

若仅仅是因为你的追求

若只是因为你的梦想

那么,孩子!

此刻的你因该是最大的赢家

因为相比于失去的你将会得到更多

所以,孩子!

放飞你的心

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吧!

孩子!若你被孤立

不要哭泣,要振作起来

不要强迫自己

去背负太多,太多

因为它只会影响你的速度

影响你的心智与毅力

最终将你蚕食

让你陷入一个连自己都不待见的处境

所以,孩子!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他人不过是你生命中匆匆的一个过客

何必太过于在乎他人的喜怒哀乐

你的世界仅因你而存在你只是为了该为的人而活

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去追逐吧

孩子,放开

未来的路就在你的脚下

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意象  诵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09

诗歌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财富,如何去品读、研析、讲授,是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由于古汉语音义的特殊性,使得以它为载体的诗歌艺术,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同时,诗歌教学和其他语文教学一样,核心在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去理解诗歌所蕴含的美,增加他们的学诗热情并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

一、鉴赏诗歌要重视诵读

诗歌原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音韵、节奏,只有通过反复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曾说过“三分诗,七分读”。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的韵律美、音乐美、绘画美,进而体味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诵读可以读出诗歌所传递的美感,诵读大致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1.正确朗读。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要读准字音,并在朗读的时候要做到不颠倒、增减字、词,并要力求读通顺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

2.流利朗读。这是以第一阶段为基础,朗读时做到节奏分明,句读清楚,并且能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这一阶段是诗歌鉴赏的基础,是由诗歌的表层意义向深层含义过渡的必经阶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诗是诗人心灵的燃烧,情感的喷发。《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也就是领悟到了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有了以上诵读的基础,就可以为我们进一步鉴赏诗歌带来了便利。诗歌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诗歌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总之,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可以较深刻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较好的鉴赏诗歌。

二、鉴赏诗歌要抓住意象

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诗是言志的,歌是抒情的,诗歌的主旨就是用来言志抒情。志与情在人们认识事物的概念中属于理性的内容。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有哪些呢?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以下几个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等等。诗歌如果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就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的关键一步。

所谓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体现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往往以个体形式出现并营造出一种氛围,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因此,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仔细品味,通过联想、想像感悟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风、酒、雁、黄花、细雨、梧桐等意象来诉说词人战乱漂泊历尽磨难与内心痛苦煎熬的孤独凄惨心情,倾诉着词人哀愁凄凉、孤寂无依且无比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象并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文本,就能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不过,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让学生积累一些常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月(明月,新月、残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思念家乡、亲人,渲染悲寂氛围;斜阳夕阳,大多表现昏黄暮色中万千愁思;大雁,多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柳,表达对人的留恋。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了诗歌中意象就很容易理解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好的鉴赏诗歌

古典诗歌大多是想像和激情的语言。它或寄情于花草山水,或抒发个人情感人生遭遇。诗歌中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和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由文字感知升华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弥补教师常规教学中的不足,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他们投入到诗歌所营造的特定的氛围情趣中,并通过声音来传递情感,用形传意,寓教于乐。比如在讲授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可用图片将清晨的冷月,清冷的客店,孤寂的板桥和冷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用多媒体表现晨起鸡的鸣叫声音。又例如在教柳永的《雨霖铃》时,可以用画面展示怎样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直观而醒目的画面学生容易理解且也容易接受。语文课上,教师只需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在短时间里使学生看到清晰而直观的画面,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作品的审美情趣。

上一篇:小班第二学期游戏总结下一篇:江门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