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与合作共存(通用9篇)
摘要:中美关系是影响当今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对国际战略格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牵动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近年来,中美两国的互动更趋频繁,总体呈现出相对稳定性,这与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强大有重大关系。从世界和平和统一发展的共同主题下,两国关系将主要以合作共赢的形态存在,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存在,必然也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冲突性。
关键字:合作竞争经济发展战略利益
自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一超多强”的条件下,它有恃无恐地推行霸权主义,海湾一战,布什借大胜之威,以“美国领导”为旗帜的“世界新秩序”正式出台,不顾西欧盟国的反对,搞“单边主义”,单挑伊拉克,这都是美国以霸主的姿态显示其超强大国的威力。金融危机后,虽然美国的经济有一定的衰落,但这是从顶峰上的衰落,它在经济力、军事力、文化力、科技力、人才力等方面仍具有优势,仍是世界最强的大国。但不管美国是否足够强大,他都不是单一的存在,他不能通过单干实现自己的国家发展,它需要盟国需要合作才能实现。而从我国发展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正在日益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国家正朝着宏观可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我国已经渐渐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由经济发展可见,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将是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大力量。因而我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强国,必然会成为美国为谋求国家利益发展战略盟友的重要选择之一。同时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中,各国合作互赢,良性竞争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中美两国的关系必定是以稳定的合作为前提的,但由于两国的文化政治差异,必然也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冲突。
在举世关注中,2012 年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现任总统奥巴马成功连任,将继续执政四年。在奥巴马第一任期内,奥巴马政府表示“欢迎一个和平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寻求与中国更多的合作。曾任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东亚事务的高级主任杰弗里 • 贝德(Jeffrey A.Bader)也论述道,奥巴马政府打算“用一种平衡的方式应对中国的崛起”,为此确立了对华战略的三大支柱 :其一,美国欢迎中国的崛起、中国影响力的提升 ;其二,美国决心让中国的崛起符合国际规范和法律 ;其三,美国要努力塑造亚太地区的环境,以确保崛起的中国成为地区的一个稳定因素。
中美之间既有利益交汇点,也有明显的分歧和矛盾。各种因素纠结其中,使得中美关系出现非常复杂的局面。但概述之,都是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主观上中美两国决策层都认识到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中美合作对于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上升,美国上下日益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发展对华关系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已成为两党主流共识。2012 年 11月20 日,奥巴马总统与温家宝总理在金边会晤。温家宝总理指出,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奥巴马表示,“美方继续致力于与中方建设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他提出,双方高层可尽快进行沟通,为下一个四年美中关系发展制定具体路线图。
其次,客观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不断拓展。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两国关系愈发重要,已经远远超越了双边关系范畴,有着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全球性的内涵。除了传统的安全威胁之外,中美两国还面对许多非传统安全的挑战,两国利益的交汇点在增多。中美两国无论是在双边问题上还是在多边层面上,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涉及国际反恐、军控与核不扩散、地区安全与稳定、打击贩毒和非法移民、能源与环保、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事实上,在许多涉及地区和全球的重大问题上,中美之间都会事先进行沟通和磋商,协调立场。
再次,中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推进双方经贸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目前中美互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美国在华有巨额投资,中国是美国海外第一大债权国。在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推进对华经贸关系的发展对美国极为重要。奥巴马政府一直要求中国遵循国际规则,对华不断施压,但并不希望出现贸易战,因为那样只会两败俱伤。
最后,中美之间的磋商与合作日益机制化,并能就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有助于减少双方的误判。自 2009 年以来,中美元首会晤多达 12 次,胡锦涛与奥巴马成为中美建交以来会面最多的中美最高领导人。中美两国领导人还多次通过书信以及电话方式就双边关系以及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进行交流。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至今进行了四轮,促进了两国高层战略沟通,加深了对彼此战略意图和政策的了解,有力地推进了互利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中美缺乏战略互信的情况下,这些机制有助于增信释疑、促进合作,对于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对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还要有充分的认识。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中,中美两国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明显不同,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的和平发展与美国单极霸权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个是当今世界唯一的霸权国家,一个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 ;一个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头羊”,一个是当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个是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些明显的差异决定了中美两国看待当今世界的不同。
总之,未来美国对华政策依旧是两手 :一手是直接同中国接触,试图影响中国发展的方向,寻求中方在一些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合作 ;另一手则是在中国周边地区布局,对华施压,包括利用第三方来牵制中国。随着中美力量对比进一步拉近,双方关系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博弈都会有所加强。而加强协商与沟通、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将成为中美关系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一、竞合网络系统
学术界大多认为竞争与合作同时存在。我们认为竞合是多个个体 (包括个体、群体或组织) 之间在利己与利他行为同时存在的一种关系状态, 是由某类群体中个体之间在利己与利他行为同时并存方式下为个体与群体达到利益的一种活动过程。参与竞合活动的所有个体构成竞合系统的基本单元, 他们之间连接构成一个网络系统, 竞合网络系统中的个体都是同时利己与利他的, 在某些目标上是完全利己的。
一个竞合网络系统的基本要素有:个体 (局中人) 、主体 (控制者) 、项目 (决策) 、策略 (方案) 、回报 (目标) 、规则 (契约或约束) 、环境和时间等。现实生活中很多经济系统都属于竞合网络系统, 称为经济竞合网络系统。例如, 区域经济系统就是典型的竞合网络系统, 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企业和集团构成个体, 主体一般是由政府或主管部门, 但更多是以联盟形式构成的虚拟主体, 特别是同一行业中个体经常为了竞争相互之间结成同盟。竞合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控制主要是通过规则或契约来实现竞争与合作强度。这种竞合规则是给出竞争与合作的可能性, 所以制定规则是主体或个体之间保障竞和系统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竞合规则是系统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竞合规则分为两类, 一类是竞争规则, 另一类是合作规则。
竞争规则是个体在竞合系统中必须执行的公共法则, 个体完全遵循利己主义, 一切规则按自己的利益出发。竞争规则具有几个作用:对每个个体是公平的, 会减少系统个体总数量, 提高个体竞争实力, 弱的个体会被自然淘汰。竞争可定义为在他人的成本付出基础上追求个人利益。在经济竞合系统中竞争规则主要是通过3种方式来带动经济效率的:1.促进资源优化配置;2.推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3.减少交易成本。
合作规则是一个基本竞合系统中针对某项目上制订的具有一定时间效应的法则, 是基本竞合系统中所有成员需要遵守的规则。在经济竞合网络系统中, 其中所有的个体形成联盟或其中一些个体组成多个联盟进行合作竞争。合作可能会给参与个体带来更多利润, 增加个体的竞争力, 合作不会减少个体数量。当一个竞合系统只有一个主体时, 个体的生产效率会减少, 甚至产生与竞争规则相反的方向发展。
总之, 在竞合系统中需要有合理的竞合规则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当竞争规则为主时, 系统的个体竞争会变的更加激烈残酷;当合作规则为主时, 系统的个体之间的竞争能力会下降, 但系统的整体收益可能会增加。主体可以通过调节竞合规则有效协调个体之间竞争与合作活动。
二、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通过对浙江省各个城市区域经济在资源、人才、科技和教育投入等方面发展的在竞争与合作方面的差异分析 (详细数据分析略) ,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全省在经济方面的整体竞争力、规模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抗污染能力、融资能力、适应环境和资源政策变化能力等方面的不协调发展, 直接影响了全省经济整体协调发展, 主要原因是城市之间缺乏合作, 政府对落后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仍然不够。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对整个系统提出一系列的有效的竞争与合作规则。
(一) 加大城市中各行业制度创新力度, 提高系统总体竞争力并协调发展
经济竞合系统研究表明, 经济系统的市场化主要的特征是自由竞争力强, 合作力弱, 这是导致许多个体在竞争中被消灭的主要原因。
(二) 建立省内各种竞合模式, 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合作力协调发展
合作是提高个体在系统中生存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有效的合作模式可使得竞合系统变得更强大稳定。下面我们提出区域经济竞合系统的四种竞合模式。
1.核心模式:是以某个城市中一个比较强的个体与其他城市许多弱的个体构成基本竞合系统。选择省内城市中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间相对稳定的分工协作体系来构建。以某个城市大企业与其它城市的中小企业可以建立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其分工配套的纵向生产协作体系, 达到城市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目的。
2.联邦模式:是若干个体组成联盟形式的基本竞合系统。建立区域经济竞合系统中以若干相似行业的中小企业进行跨区域的一种联盟, 他们之间主要靠业务协作, 有时缺乏核心企业, 可以在服务业中建立, 如在旅游业中旅行社、景点、运输公司、旅馆和餐馆之间的一种联盟。
3.连锁模式:是指在省内各城市之间同行业的个体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基本竞合系统。这种模式可以在商业行业中进行, 形成一种连锁式经营, 有时规模大到跨区域垄断市场, 具有很强的合作力和竞争力, 减少城市之间的竞争损耗, 提高各城市之间的协调能力。
4.集团模式:是由许多不同城市的各种行业的个体组成的一种集团联盟的基本竞合系统, 它有时可以积聚不同行业的各个城市中许多企业在一起形成集团优势。这种模式在制造业、商业、服务业中同时形成, 形成产、销、修一条龙经营。这种模式对于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 加强省内各个城市与外部城市的合作, 提高城市的自身竞争力协调发展
竞合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合作提高个体自身的竞争力, 也可以通过与系统外其他的竞合系统中的个体合作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浙江省内各城市的企业可以通过与上海、江苏等省市的企业合作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 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 提高省内各城市协调发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同样也是呼吁合作的社会,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竞争是合作的目的,合作是竞争的基础。正是我们的合作意识使自己变的如此高大,我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登上成功的顶峰。使自己有了竞争的实力,并最终胜利下去。
作为初三的我们,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是中考,我们同学之间一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信心,那么我们在学习上就不敢与其他对手对抗竞争,争取理想的成绩,那么我们就是学习上的手将败将,我们的学习不在于单单只想有理想的成绩,而且为了成功,不想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交流,不想告诉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那可以摆明是不想互相合作,也是做人的懦夫,一个不想与他人合作的人,就算现在取得优秀的成绩,到头来以后就不能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了,因为在这个社会中合作是社会的立存,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掌握所有的知识。
竞争与合作是彼此之间不能分离的,如果没有合作的竞争,只会弄的两方都两败俱伤,合作不竞争,社会就不会向前发展。
竞争与合作是相随相生的,只有共同发展,我们人类才会有所真的发展与进步。
现在,我校正大力推广散卡教学,也就是小组学习。小组学习,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只要合作的好,每个同学都会有进步。比如我,我以前不了解合作,为什么要合作?合作可以干什么?因为如此,我的成绩像滑梯一样下滑。终于有一天,老师想我说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只有你心里有集体,有合作的意识,你会适应这个环境的。
当我认识到集体发挥出的力量远比个人的力量大的多,我就明白了合作的重要。合作并不仅仅是成员的多少,而是成员之间的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团结起来的合作才会有更大的成功。
关于合作的谚语,俗语很多,比如“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谚语告诉我们合作的重要。
在生活中,不懂的合作会做成很大的麻烦,如:“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这三个和尚不懂得合作,所以都没有水喝。为了我们不会有这样的麻烦,因此,我们就要认识合作学会合作,喜欢合作,让我们在合作中发挥更大的力量。
哲人则言:“狭路相逢,唯勇者可胜。”
一曰“合作”,一曰“竞争”。在“山羊过独木桥”的游戏中,勇者以抵角之姿得胜,智者则以环抱转身之举双双过桥,“竞争”与“合作”似乎更难言喻。
然,深思之,即可知。转身换位之举妙在双双过桥,在不违背规则的前提下实现双赢,更显团结合作的精神。但不可否认,它也败在双赢上。正因双赢,反而背离了比赛“一决胜负”的初衷。即为比赛,即使可以由此过关,恐怕最后一局仍会以抵角之姿决胜于桥。
竞争可使人锐意进取。君可见诸子百家为传扬学说而争鸣深思,君可见莘莘儒生为金榜题名而寒窗十载……小到“绿山墙的安妮”为成绩而努力,大到国家之间军事、文化、经济的比拼进取……正是竞争的存在,才使内心有一种渴望,有一个声音在喧嚣,而血液里则流淌着激情与梦想。为无数球迷所喜爱的科比,亦是以勇往直前的“曼巴精神”征服着每一个人。
合作则使人思想碰撞,互利共赢。相如正是与廉颇携手方能卫赵;儒家正是因与道家互补,方才千年传扬……如今之国际,更是如此。世界如此之大,只有各国互相合作,方可保民生之安。
由此观之,竞争使人进取,合作使人双赢。倘若欲知:竞争、合作,当走哪边?我只可说,《於陵子》中那只欲越北海的蜗牛倘若没有雄鹰的帮助,永生不过行咫尺而已;而山中之猛虎若不脱离母虎协助的怀抱,永生亦难成林中之王。 人生之中,“竞争”还是“合作”的问题似乎永难摆脱。
其实,在我看来,并非难以抉择。当你弱小,当你年轻,不要忘记合作,先借助力量使自己的羽翼丰满。可是当你羽翼已丰,千万不要畏惧外界的风雨,选择“竞争”,去拼搏出自己的一方蓝天,而非堕为他人永久的附属。
关键词:战略联盟,二元性,竞争与合作
许多理论视角都可以用来研究企业战略联盟行为, 包括战略定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价值链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博弈论等。Child&Faulkner (1998) 指出战略定位和资源基础理论两种传统思想可用来对竞争合作战略进行研究。Stiles (2001) 偏爱用博弈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来研究战略联盟中的合作与竞争, 他认为这两个理论的结合能有效地推进这一研究。本文将价值链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博弈论融合起来, 试图提出一个研究战略联盟合作竞争动因、本质和策略的多重范式。
一、合作竞争的动因
迈克尔·波特 (Michael E.Porter) 认为, 每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相互关联的价值增值活动, 如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 这些增值活动构成价值链。一个企业只要在某一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 就可以与在其它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展开合作。价值链理论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多个企业通过价值链某项或某几项活动的协调和共享达到扩展价值链和增强竞争力目的的活动。对于一般的竞争性企业, 可以选择在价值链中某些环节如技术开发、营销或服务进行整合, 或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或共同合作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 这样每个企业都受益于战略联盟, 最终反映为企业价值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
注:领导企业指拥有品牌、提供最终产品的企业, 核心企业指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企业间竞争不断升级, 原来不断一体化的大型企业相继进行战略调整, 将不擅长的价值链环节剥离出去, 专心于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环节 (如图1所示, 一体化的企业分离成核心企业、零部件供应商、领导企业和经销商, 但领导企业可能也是核心企业) 。一些学者认为, 企业集中于与核心竞争力直接相关的活动是最佳选择, 非核心活动可通过外部采购解决。结果, 这些归核化的企业往往以战略联盟形式保持与上下游环节的稳定关系。相对于单个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 全球价值链具有源自整合各环节企业竞争优势的系统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企业所拥有、所嵌入的全球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价值链中的领导企业或核心企业利用全球价值链的系统竞争力在市场中参与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 全球价值链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过去人们总认为价值链之间只有竞争, 而同一价值链的企业只有合作。其实, 合作与竞争就象一对孪生兄弟存在于价值链内部和不同价值链的企业之间 (如图2) 。价值链内部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进行合作是为了提升整个价值链系统和单个成员的绩效, 合作成功的基本前提是整个价值链和所有成员都创造更大利润。价值链上每个企业都是单独决策者, 即使领导企业或核心企业在价值链协调与管理中拥有较大的决策权, 也不可避免会出现价值链上各企业为了提升绩效而展开竞争。不同价值链的企业之间同样存在竞争, 且这种竞争是不同价值链系统性竞争力之间的竞争, 集中体现在最终产品竞争上。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价值链之间在竞争的同时却也存在合作, 例如不同价值链上同一环节上的企业可能是同一家企业 (如不同价值链上的领导企业从同一家企业采购零部件的情况) , 即使是不同的企业, 他们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或共同研发可能建立战略联盟。因此竞争合作就象硬币的两个面, 同时存在于价值链系统内部与不同价值链间的战略联盟中, 这种竞合关系使产业系统并不纯粹地表现为几条平行的具有不同特征和优势的价值链, 而是一个相互关联、充满竞争与合作的价值网络 (如图2) 。
说明:每一条曲线表示一条价值链, 价值链之间的切点表示相应环节上的企业组成的战略联盟。
二、合作竞争的本质
资源基础理论指出, 企业业绩差异本质上是由每家企业所拥有资源的异质性决定的。能积累或获取稀有、有价值、不可替代和很难模仿的资源和能力 (即独特资源和能力) 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 (Wernerfelt, 1984) , 而一家企业拥有的独特资源往往因为专用性、信息不对称或企业依附等原因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被另外一家企业获取。于是, 我们发现了价值链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的融合:价值链理论认为产业链分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价值链之间的竞争;战略联盟是为了充分发挥链条内或链条外企业间竞争优势的协整和互补效应, 为成员巩固现有的优势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资源基础理论解释的是, 不同企业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上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是其拥有的稀有、有价值、不可替代和很难模仿的资源和能力, 而链条内或链条外企业间形成战略联盟展开合作竞争的本质是为了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以提升各自的竞争优势和企业所属价值链的整合竞争力。
价值链上下游企业间和不同价值链间合作的目的是接近对方的独特资源和能力以产生协同效应。成功的企业将联盟看作通向伙伴的广泛能力的窗户, 联盟每一方都相信能从另一方学到东西, 同时能控制技术外流。竞争性合作还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充分接近竞争对手, 预测联盟拆开或到期后竞争对手行为的方式, 通过揭示竞争者的管理哲学和理念, 合作能增加企业在未来残酷竞争中的成功几率。企业通过合作可以获取别人的独特资源, 但前提是自己拥有独特资源。同时, Lei (1997) 还指出与竞争对手合作存在风险。因此, Hamel et.al (1989) 相信合作是竞争的不同形式, 公司间关系主要是竞争性的, 并且这种竞争性由彼此能力和策略所支配。他通过对美国、欧洲和日本15个战略联盟的研究, 发现联盟企业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张力, 我们叫它竞争性合作, 它暗示了合作不是无限制的。
三、合作竞争的策略
如果说价值链与资源基础理论分别解释了联盟合作竞争的动因和本质, 那么博弈论为联盟合作竞争行为选择提供了巧妙的剖析工具。联盟成员的合作竞争行为分析可从囚徒困境模型开始, 但缺点是该模型建立在零和和非重复博弈基础上, 而战略联盟因考虑合作而主要涉及非零和与重复博弈。Child&Faulkner (1998) 指出, 在战略联盟中, 背叛在一次性囚徒困境博弈中是短期占优策略, 但它却不适合结果不确定的多重博弈。因为在重复博弈的条件下, 合作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即使是一次性博弈, 如果背叛的惩罚很高, 或者合作各方都重视合作并且关心自己在商业圈子里的声誉, 背叛同样不是占优策略。
Key (1993) 对战略联盟的两分法 (“共同目标”和“相互利益交换”联盟) 对于理解合作与竞争十分有用。前者是指合作一方的独特能力需要另一方的互补资产, 或者两种独特的能力互补;后者是指联盟双方具有对另一方有价值的技能、信息和专门技术。在“共同目标”游戏中, 结果———收益或损失对于双方是对称的, 所以合作是双方的占优策略———它促使双方投入最大的努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在“相互利益交换”游戏中, 结果是非对称的, 可能出现一方获益一方受损———那是每一方都在努力获取的结果, 因此双方占优策略是隐瞒。在“相互利益交换”联盟中, 如果游戏是重复的, 囚徒困境的结果可能被修改, 因为双方都希望联盟继续存在。如果联盟即将结束, 每一方都会开始看到隐瞒的好处, 而不是考虑使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临时性的联盟很难成功。
博弈论的标准假设是“完全理性”, 它假设代理人有偏好并尽可能用最有效的方式满足它的偏好 (Hay, et.al., 1996) 。Hay和其他学者也强调有必要考虑人的信仰系统, 使游戏的结果具有新的特色。一些学者指出博弈论的“完全理性”模型假设太严格, 不能包含游戏者个性、社会关系、社会习惯和制度规则等, 我们需要更合适的例如考虑有限理性和过程理性的模型 (Hay, et.al., 1996) 。有限理性暗示代理人的理性被一些形式的计算能力和信息限制所限制, 他可能走捷径或采取“试验——错误——调整”路径来进行决策 (Stacey, 2000) 。过程理性暗示面对计算能力限制的代理人遵循已经建立好的程序或标准而不是严格遵循利益最大化标准来选择行为, 行为被描写为满意而不是最大化。如果我们采用有限理性或过程理性重新观察“共同目标”联盟, 合作伙伴的战略选择可能与来自严格的“完全理性”行为模型不一样。当历史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因素被考虑时, 结论将变得更复杂, 例如“相互利益交换”联盟中背叛 (竞争) 和合作的并存。即使在无限重复博弈中, 合作还是受到限制, 因为双方发现情况发生变化、采用捷径、历史和社会规范以及经历都可能引起合作行为的改变。另外, 信息不对称可能影响游戏者的行为, 它可能降低威胁和许诺的可信度。
博弈论能帮助我们理解联盟中的合作竞争现象, 也能为联盟成员合作竞争行为选择提供依据。当我们将企业间一连串博弈看作一个整体或过程, 博弈论便可以揭示合作与竞争的复杂联系, 也能证明合作竞争关系在战略联盟成员间是与生俱来, 它们中任何一个都不可能从博弈中去掉。同时, 战略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博弈是一种自定规则的博弈, 不同的规则可能产生不同的合作竞争效应, 因此战略联盟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战略联盟本身的不合理, 而是双方或多方在战略联盟时规则制定的失误。
四、结论
联盟伙伴的战略焦点不是在合作与竞争之间作出选择, 而是如何去管理好它们之间的张力。在“二元”概念的基础上, 本文将价值链、资源基础和博弈论融合起来, 提出了一个研究战略联盟的多重范式。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只要在某一环节具有竞争优势, 就能与在其他环节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不同价值链上的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共同开发产品或市场、共担成本等目的也可能展开合作。无论在价值链内部还是价值链之间组成的战略联盟中, 成员关系都不是单纯的竞争或合作, 而是两者并存。正是这种竞合矛盾二元性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价值网络。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在价值链环节上竞争优势的最终来源是独特资源和能力, 而链条内或链条外企业间形成战略联盟的本质是为了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以提升各自竞争优势和价值链的整合竞争力。以“完全理性”为假设前提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为分析合作竞争行为提供了基础。当考虑有限理性、过程理性、不完全信息和信仰、经验、历史规范以及制度习惯等因素时, 问题的分析更接近现实。它的结论暗示任何游戏者为了实现战略联盟目标, 在博弈过程中一定要管理好合作与背叛之间的张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003.6.
[2]Child, J.&Faulkner, D.Strategies of Co-operation:Managing Alliances, Networks and Joint Venture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Hamel, G., Doz, Y.&Prahalad, C.K.Col-laborate with Your Competitors–and Wi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 1989, pp.133-139.
[4]Hay, F.G., Oughton, C.&Skinner, A.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A Perspective on Price Theory[M].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6.
[5]Stacey, R.Strategy Management&Organisa-tional Dynamics:the Challenge of Complexity[M].3rd ed., Harlow, Pearson Education, 2000.
[6]Stile, J.Strategic Alliances[M].in H.W.Volberda&T.Elfring (ed.) , Rethinking Strateg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
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获取知识。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本节课我通过给学生做游戏和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做到让教学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本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回顾校园活动比赛,交流自己身边的竞争现象,探讨自己与人合作的经历和收获,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探讨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发展自我。
三、教学过程充满人文关怀。
新教材具有人文性,这一点从教材编写的内容可以看出。那么作为新教材的教学者——教师也应该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在教学设计中我用“让我们一起听”、“让我们一探讨”和“请您评析”等语言,用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满足学生被尊重的心理需求,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
Some people think people should learn to compete, but others think that people should be taught to cooperate.What is your opinion?
Sample Answer: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re both essential to people.They are equally necessary for a person to achieve success in his or her future life.But if I must choose one, I would say that competition is more important as, if not important than, cooperation.Competition helps enhance individual abilities.Competition makes people creative.Competition is a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it gives people a sense of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This is people’s inborn nature.Without competition, people would remain idle and have no ambition.Many people are fond of competition because it enables them to bring their knowledge or skills into full play.If you want to remain competent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you have to spend much time reading to make yourself qualified for your present job.Competi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enterprises’ existence.They have to produce better things.Otherwise, they will have no customers.So in fact they produce better things for their own benefit.At the same time, people’s various requirements can be satisfied and our society can develop as well.Society, through competition, has developed a lot.Fair competition promotes progress and renews the looks of our society.Without competition, people would create nothing.They would feel satisfied with their present condition.With no competition, therefore, there would be no progress.Cooperation is also indispensable for a better life of the people.Cooperation helps bring individual abilities into full play, make up for each other’s inadequacy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But cooperation without competition may bring about a peaceful life to all but destroy individual’s initiative and eventually affect social development.参考译文:
合作和竞争对人们都很重要,它们对一个人在将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同等重要。但是如果我必须选择一个的话,我认为竞争如果不比合作重要的话,至少和合作一样重要。
竞争帮助提高个人的能力。竞争使得人们有创造力。竞争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且它给人们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没有竞争,人们将会懒散、没有雄心壮志。很多人喜欢竞争因为它使得他们能够完全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如入你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胜任,你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以使得你胜任当前的工作。
竞争是企业存在的保证。他们不得不生产更好的商品。否则,他们就不会有顾客。所以事实上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生产了更好的产品。与此同时,人们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我们的社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社会通过竞争,有了很大的发展。合理的竞争推动了进步,革新了我们社会的面貌。如果没有竞争,人们什么也创造不了。他们将会满足与当前的条件。因此,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合作是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合作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展示,可以相互弥补不足,以增加该团队整体的实力。但是,没有竞争的合作会带给所有人安静的生活,但是会毁灭个人的创造性,甚至影响社会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树有长短,人分高矮,水有清浊,面分丑俊。形形色色的人们分布在社会的行行业业,任何工作的开展与完成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与合作,所谓“最可怕的对手就是你的伙伴,最好的伙伴能使你战胜一切对手。” 合作与竞争永远是紧密相连的一对连体兄弟。超越他人的欲望激起竞争 在合作与竞争要注意什么呢?
竞争与合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矛盾统一的关系,我们应该认识并理解这种关系,并要注意:
1、正视竞争现象,明确竞争的意义,不要认为竞争等于攀比。
2、要有竞争意识,积极参与到竞争中去,同时也要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3、要选取正确的竞争方式,在公平、平等的基础上竞争,竞争的手段与方法应该光明正大、切忌用卑鄙的、损人利已的手段搞不正当的竞争。
4、要胜不骄,败不馁,不欺软怕硬,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立足。要知道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更直接、更激烈、更严酷。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仍然是今天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竞争与合作作为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对其关系的任何简单化处理是不可取的 ●个体如何有效地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取决于其自身的主体性通过教育与自我教育而不断得到发挥
选择与超越:关于竞争还是合作的思考
广州大学教科所研究生 李国强
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仍然是 今天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最近,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太平绅士潘宗光博士在一重要场合强调:高科技时代精神——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1〕这一呼吁,再次引起人们对竞争与合作问题的重视。就我们所知,“人与人之间是要竞争还是要合作”这一古老的问题,随着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日益成为我国道德建设中的争论焦点并困挠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人们为此作过大量探讨,尤其是我国学者张人杰教授针对90年代末期我国流行的竞争观并对其作审视后指出:对于合作与竞争关系的问题不宜泛泛而谈,有待于从理论或认识上作深层次的探讨,尤其涉及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道德观等更具根本性问题的认识。〔
2〕我们认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目前之所以更具紧迫性,不仅出于理论的需要,还主要基于如下现实的原因:
首先,竞争日趋激烈是现实社会不争的事实。当前就总体而言,在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仍然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正如有专家指出的,迈入21世纪,人类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激烈竞争的挑战是其之一。80年代以后,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冷战的局面已经结束。世界各国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转入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高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3〕在各国、各地区内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同样面临各种竞争,如职业竞争。最近有人介绍,“由于结构调整的消极后果和职教能力的削弱,德国青年接受职业教育和进入职业生活的前景不容乐观。” 〔4〕 就我国而言,人们面临的竞争挑战亦是巨大的,同样就就业竞争而言,由于绝对就业人口数量巨大,这方面的竞争较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其次,现实中的激烈竞争使许多人感受到巨大压力、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失常,并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最近一则材料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增大,各种心理应激因素增加,导致儿童的行为、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老年期精神障碍、酒依赖、麻醉药品滥用及吸毒等问题不断增加”,我国“国内各种精神病的患病率已由1982年的12.96%,上升到1993年的13.47%,现在则更高。据推算,广州市各类精神疾病人数约12万人。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排名第一。” 〔5〕
再次,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教育本身而言,在社会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我国教育领域中的竞争有增无减,并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及其家庭均深受其害。如据介绍,“4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外公布了一项不太乐观的调查结果”,“运用SCL—90心理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已构成‘心理疾病’„„”,而其原因在于“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新的竞聘机制使不少处于弱势的教师不适应。如某市教育系统曾开展教师竞争上岗,结果在聘任名单还未公布时,就有6位不同学科的老师相继自杀。”〔6〕由于社会激烈竞争渗透到教育之中,对青少年构成损害的事实则更是触目惊心,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人们至今在争论的学生“减负”问题即与之密切相关,恕不一一列举。
仅从上述几点可见,当前人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竞争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未得到解决,反而日益严重和涉及更为复杂的社会背景。我们认为,人们不能不思考的是,在社会的竞争压力面前,人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有无选择?能否承受竞争的挑战?该如何承受竞争的挑战?总之,在现实面前,竞争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面对的问题。
二、竞争与合作作为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对其关系的任何简单化处理是不可取的
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在竞争与合作问题上一再陷入困境,既出于上述现实原因,亦与人们对这一问题仍缺乏全面、深入的理性分析,甚至存在一些错误或模糊认识有关。当前而言,对两者关系的认识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界定竞争与合作的内涵。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对竞争与合作的内涵缺乏正确认识,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这从人们一贯的“竞争与合作谁更重要”这一二元对立式提问中便可以看出,似乎一谈竞争,就会有损合作,一讲合作,就要摒弃竞争。其实从社会学观点来看,竞争与合作同属于最基本的社会互动形式,两者既相区别,更紧密相连。对此,国内外社会学界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如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合作是指这样一种互动形式,即由于有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对于单独的个人或群体来说很难或不可能达到,于是人们或群体就联合起来一致行动。正如功能主义理论所强调的那样,在广 义上讲,所有社会生活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合作,社会不可能存在。” 〔7〕 从这一认识出发,有人可能认为,似乎合作更应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主要互动形式。然而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首先,合作本身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波普诺就介绍了尼斯比特(1970)提出的四种合作形式:自发合作、传统合作、指导合作、契约合作
〔8〕
;此外,社会是复杂 的,人们的需要与追求也是多样的,它们既可能倾向一致,也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对立,加之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价值观、道德取向等方面亦如此,因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合作,还有其他与之不同的社会互动形式,与之相对立的就是冲突。波普诺借用尼斯比特的定义(1970)指出,“冲突是对珍惜物品或价值的竞争”,〔9〕并介绍了乔治.齐美尔概括的人类的主要冲突类型:群体之间的战争、群体内的冲突、打官司和理念之间的对立。他还指出,作为合作的对立面,冲突与合作并非截然水火不容,其中,“竞争是遵循某些规则的一些合作性冲突,在这种形式的互动中,达到所追求的目标要比打败对手更重要”。〔10〕为了理解的方便,我们在此不妨把冲突视为那种极端的社会互动主体双方的对立形式,而竞争则是介于一种合作与冲突之间存在一定张力的中介状态。这样,人们就不难理解,在生活中,人们面临的问题其实不在于在竞争与合作之间作出选择,而是在合作与冲突之间面临选择,更确切地说,是在如何防止竞争转变为冲突的问题上面临挑战。对此,波普诺的观点是,“竞争双方必须先就‘游戏规则’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在遵守这些规则上必须协作。这一点适用于市场竞争、教室里学生之间的竞争以及足球队之间的竞争。” 〔11〕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的竞争,是一种“契约竞争”,其遵循的规则大至国际条约、国家法律、商业合同,小至个人之间的君子协定,是一种在规则、规范约束下的有序的、建设性的竞争。它不仅不与合作相悖,往往还会发展为纯粹意义上的合作。至于那种将竞争导向对立冲突的情况,我们可称之为恶性竞争,它无视互动双方存在利益的一致性,也就无规则可言。总之,我们认为,合作与竞争同属于人类的基本社会互动形式,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常常在同一层面或不同层面之间产生关联并相互交融在一起,按其表现形式与性质的不同,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既可能具有积极意义,也可能具有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影响,这里恕不一一展开分析。
其次,应考虑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如前所述,当前人类社会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但另一方面,如同潘宗光先生指出的,在高科技时代,人们越来越呼唤合作。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趋向呢?我们认为,当前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状况,这是历史的惯性使然。当前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模式,其所挟历史之惯性源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的不断膨胀与发展,在这一历程中,尽管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与形态,并受到社会主义强有力的挑战,但总的而言,它尚未完全走到其历史尽头,因为人们今天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伴随其发展,个人主义倾向仍在不断膨胀,每一人类个体倾向于以一种彼此分离的、孤立的、封闭的单子式生存方式而存在,对物欲与功利的追求被视为人类的本性、共同的价值取向被否定,人们由崇尚科学、滥用科学到成为科学的奴隶,而精神则日益萎缩„„在这一进程中,不仅一般平民百姓被挟裹其中而为命运所主宰,即便被视为人类理性与良知代表的知识阶层亦未能幸免,在某种意义上,恰是知识阶层自身为这一进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培根发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呼喊,到边沁、亚当.斯密等人对人的快乐欲望的肯定,到霍布斯对“人对人是狼”的断定等等无不如此。人们今天才幡然醒悟,历史与人类自身为两者共同设置了一个导向毁灭的陷阱,人们不仅面临自身精神的困惑,更为急迫的是,已面临诸如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人口超载、核威胁、臭氧空洞等日益增多的威胁自身生存的现实问题,而其根源即是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人们今天对竞争的困惑亦源于此。以当代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美国为例,恰如波普诺所言:“竞争在西方社会中尤其普遍。例如,它就是美国式个人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 〔12〕
那么,另一种趋向的根据又何在呢?我们认为,虽然受历史惯性所决定的当前人类社会存在激烈竞争的事实仍将长期存在,但人类历史已进入这样一种时刻,即如我国学者鲁洁教授指出的:“到了当代,人的生存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也在加速形成。”
〔13〕
即人们不仅面临生存困境与危机,人类生产实践的全球化、复杂化,交往格局 的世界化、信息化、多样化趋势等促使人类存在的历史根据正发生实质性变化,这给人类的社会生活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人们日益认识到彼此利益的一致性、命运的共同性,人们开始对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提出质疑。正如鲁洁教授在另一文中所概括的:“单子式个人正逐步丧失其存在的历史根据,作为个体的人正朝着与他人共在生存方式前进。与此同时,人们对单子式个体范畴得以建立的原子论方法也开始作出了反思与批判,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有机论方法论。其中如‘共在’、‘主体间性’、‘共生’、‘关系性自我’等等,开始成为理解人、建构人的新的概念范畴,成为一种新的人格理想。” 〔14〕
总之,基于上述简要分析,我们认为,在两种趋势中,竞争仍占优势,而合作更具生命力,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后者的趋向“成为人们所普遍经验到的事实时,而在人的观念中所把握的‘个人’却依然是一种唯我为中心的单子,这种范畴与现实的背离,是造成当今文化冲突和分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15〕亦即造成人们对竞争与合作关系产生困惑的根源将长期存在。
再次,应考虑中国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我们认为对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理解,必然涉及人们所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比如在一项研究中,人们曾对中、日、美三国的3575名初高中生作过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的不同,三国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学生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集体主义色彩,而日美 学生则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 〔16〕
显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当代中国人在文化意识的深层结构中,必然存在集体、群体的价值取向,但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市场文化的侵袭下,人们难免对个人取向的价值观念给予相当程度的认同,若个体缺乏一种主体的判别意识与价值整合能力,则当其面临具体情境时,就必然会在竞争与合作的问题上产生困惑。当然究竟哪一种取向最终决定人们的选择与行动往往因人而异。就当前中国而言,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及其价值取向正面临激变,人们作过诸多探讨,如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多元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总体状况与趋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1)两极对立的消解;(2)英雄主义时代的隐退;(3)高层精英文化的失落;(4)理性主义的弱化;(5)人类精神家园的困惑。”〔17〕人们还注意到,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市场失范、道德失范、法制失范、文化失范、环境失范、价值失范等等方面,对于整体社会文化的转型与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18〕 我们认为,就当前中国文化的转型而言,其主流方向必然是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性的前提下,其具体的表现形态又必然具备多元性特征,碰撞与冲突仍然会长期存在,人们在这种文化转型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头脑,而不是简单地为市场价值取向所左右,对于其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至关重要,否则,难免陷入价值或道德取向的混乱,导致对竞争与合作的问题无所适从与被动状态乃至走向其反面,主体会面临各种自身的、与他人的、与社会的种种冲突而难以解决。
三、个体如何有效地参与社会竞争与 合作取决于其自身的主体性通过 教育与自我教育而不断得到发挥
如前所述,个体在竞争与合作的问题上必然受制于社会现实,对于社会而言,个体是无力改变的。但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尤其是人们在社会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个体可以通过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为自己开出一条超越现实之路。张人杰教授论及的“成功青年的研究”即表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19〕成功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既能保持个性的独立性,又能积极参与社会合作与竞争,在这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得到了有机的统一。我们之所以强调个体能动性,因为这是今天人们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反思和对人自身思考的必然要求。所谓个体的主体性或主体作用,“一般是指作为主体的人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的影响,而是能动地反映”,“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弦律。” 〔
20〕我们认为,发挥主体性,就要求个体努力通过接受教育和加强自我教育,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因为不论是竞争还是合作,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均是以人的高素质为前提,缺乏一定素质,不仅难以竞争,合作亦乏可能性,甚至可能因为素质的低劣而导致退缩行为、心理失衡或陷入恶性竞争的泥坑。一般而言,关于现代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人们提出过各种观点,无绝对标准,我国学者成有信教授认为主要包括:“一是人的独立性方面的特征,如自尊、自信及平等意识、民主意识等等,这是现代人最主要的特征,它是区别于古代人身依附条件下的主要特征;二是人的开放性、创造性、开拓精神等方面的特征;三是具有科学知识、技术、理性和科学精神方面的特征;四是效率、时间观念及自律、责任感和群体意识等方面的特征。” 〔
21〕我们认为,除此之外,个体还应注意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等等。由于人们对此已作过大量研究,故笔者不再赘述。
【企业竞争与合作共存】推荐阅读:
竞争与合作企业09-19
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10-09
企业文化与竞争优势11-14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关键人才-试卷12-04
竞争与合作07-04
合作与竞争辩论赛07-10
高三年级英语作文:竞争与合作11-17
高中作文1500字:竞争与合作12-13
以竞争与合作作为话题的作文07-03
企业竞争策略探讨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