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摘抄(精选5篇)
一、教学目标:
1、解读文本所引辛词及其他作品,体会“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的意蕴。
2、认读文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辛弃疾这个人,感悟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3、比较,拓展,进一步引发学生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脊梁的精神实质。
二、教学设计:
1、重点。
体会“把栏杆拍遍”的内含,引起学生对辛弃疾其人的认识。
2、难点。
学习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脊梁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辛词代表作《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演示稿1)
2、词人辛弃疾渡江淮回归南宋已八、九年了,却被南宋王朝闲置一旁。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这位江南游子,因为“无人会”,“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演示稿2)把栏杆拍遍。
(二)解读文本。
作者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一文中为我们塑造了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他以宏大的历史视野,选取八首辛词,勾勒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
他凭借独特的视角指出“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辛弃疾一人”(第1段),“辛弃疾的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人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第15段)
(三)问题设计。
阅读时,学生的思想受到文本内容的强烈震憾:
真没有想到辛弃疾原来是武人出身,还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文章的内容很深,写辛弃疾让我看到了当时宏大的历史视野,作者写辛弃疾,选一些词来写,很 1 新颖;还将辛弃疾和苏轼等人比较,视野宽,有文化气;老师,我不理解为什么题目叫做“把栏杆拍遍”,很特别的……
有了,我不是也被题目吸引的吗?于是,我顺势带出:
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为“把栏杆拍遍”?大家想想“把栏杆拍遍”有哪些含义?(演示稿3)
学生进入研读、思考、讨论、再研读、再思考、再交流的氛围中。要求:
1、结合文本内容,认读理解表达,提倡见解独到。
2、启发点拨,肯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互补提高。落实:
1、介绍《水龙吟》中“把栏杆拍遍”的典故。
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日:“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演示稿4)
2、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
注:演示稿(5)《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朗读、感悟)
而如今自己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板书:悲愤)
所以,我们今天读其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3、作者花了六年时间解读辛弃疾,还原出一个普通而真实的辛弃疾。让我们感受到辛弃疾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在其悲愤的血肉之躯中震颤,跳动、呐喊……
作者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
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板书)(演示稿6)在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在被抛弃的感叹和无奈中,他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用刀和剑、用血和泪铸成的词作。
4、辛弃疾在痛拍栏杆时,内心积聚的复杂情感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 2 积聚,化成忧心如焚,百感交集的人间愁绪。
出示《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演示稿7)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四)解读时代背景,领悟以辛弃疾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脊梁的精神内含。
1、示“辛弃疾生平经历”(演示稿8)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率领2000多人起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辛弃疾后归南宋,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
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成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地方官职,但很快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才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含恨辞世,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2、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呢?
(1)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2)在南宋生活了40年,近20年被闲置一旁,在20多年被断断续续使用的过程中,又遇37次频繁调动。每当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
(3)40年间无论在何时何地任何职,甚至赋用,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明确:
1、辛弃疾这个耿介的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
2、弃疾这个精忠报国的武人,这个亡国浪子,实在太爱国,怨愤“生于所爱”呀!
3、词人甚至自我解嘲自己的姓氏:
(演示稿9)永遇乐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弃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词人戏赋辛家门这个“辛”字,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总是与“辛酸、辛苦”的命运结成不解之缘!辛弃疾天生具有耿介正直的家族性格,做人行事,刚直 3 泼辣,忠心不二,火辣辣的个性就是不招南宋小朝廷的喜爱、赏识。
四、归纳:
1、词人本身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政治家、军事家。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把爱国之歌一首首唱响,把悲怆之声一声声喊响。他曾经埋头苦干,他曾经拼命硬干,他曾经为民请命,他是中国历史的脊梁,他是中华民族的支柱,他是中国文化的血肉。
中国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演示稿10)
2、朗读课文第17段作结。
五、布置作业:
1、认读文中另外四首辛词,进一步体会词人的精神内涵。
2、拓展比较阅读。(1)辛弃疾与岳飞(2)辛弃疾与陶渊明(3)辛弃疾与苏轼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
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是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就读过的那首著名的《菩萨蛮》。他得的是心郁之病啊。他甚至自嘲自己的姓氏: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永遇乐》)
你看“艰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世上许多甜美之事,顺达之志,怎么总轮不到他呢?他要不就是被闲置,要不就是走马灯似的被调动。1179年,他从湖北调湖南,同僚为他送行时他心情难平,终于以极委婉的口气叹出了自己政治的失意。这便是那首著名的《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据说宋孝宗看到这首词后很不高兴。梁启超评曰:“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长门事”,是指汉武帝的陈皇后遭忌被打入长门宫里。辛以此典相比,一片忠心、痴情和着那许多辛酸、辛苦、辛辣,真是打翻了五味坛子。今天我们读时,每一个字都让人一惊,直让你觉得就是一滴血,或者是一行泪。确实,古来文人的惜春之作,多得可以堆成一座纸山。但有哪一首,能这样委婉而又悲愤地将春色化入政治,诠释政治呢?美人相思也是旧文人写滥了的题材,有哪一首能这样深刻贴切地寓意国事,评论正邪,抒发忧愤呢?
…………
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大有耳目一新,醍醐灌顶的感觉。抛开花草闲情,小性情和琐碎事,丢弃无病呻吟的惆怅和故作深情的朦胧,原来以大人物,大事件,大道理入题,散文可以写得如此酣畅淋漓,回肠荡气;政治类的题材原来也可以摆脱干干巴巴的说教,与文学性融洽的那么水乳交融,天衣无缝,且有留给人棉长隽永的意味。
看多了花花草草,风花雪月的文字;读多了琐碎细小,无病呻吟的散文,心中常常会产生一种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无奈的绵软以及腻味的厌倦。也不是说这类文章的文笔不佳,或者说文章的作者缺乏才气,实在是这类散文在提供给人们阅读的同时,能提升读者“精,气,神”的主旨太少。
只有被感情浸透了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才能打动人。读着梁衡的文字,被那一段段意味深长,震耳发聩的历史叙述的感染,被那一个个彪炳的史册,栩栩如生的风云人物感动,那是一种过目不忘的深刻。无论是金戈铁马,“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报国无门痛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还是”振臂一呼,跃向黑暗“,舍弃生命,拯救人民于水火的革命先驱瞿秋白;也无论是1700多年前头戴纶巾,手摇羽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哲人诸葛亮;还是那胸襟博大,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几次落难,几经沉浮,大智大勇,矢志不移,带领共和国走上了新的长征的伟人邓小平······梁衡笔下流淌出的是篇篇精品,字字珠玑。掩卷之余,再三咀嚼,回味弥远。这些精美的文字除带给我阅读上的艺术审美愉悦之外,更多的是责任的深深思念。
回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面对民族历史的突变,面对国家兴衰,面对人民遭难,多少国之栋梁义不容辞的肩担起道义,舍身救社稷。沙场英雄,爱国将领辛弃疾,当他再也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之时,他只能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笔走龙蛇,泪洒宣纸,“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临江水,登危楼,望长安——他一生都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卧马横刀,驰骋沙场用血和泪报华夏的机会!稼轩将责任抗上肩,可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往何处使哪?在那个朝廷和苟安的时代,那个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唯有随着滔滔江水,掩埋在历史长河的浪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这位中国最后一代“罪臣”,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功臣,铁骨铮铮,上书道光帝力主禁烟,并在南海并点燃了硝烟的熊熊烈火,然他的雄心壮志未酬却被朝廷发配新疆大漠之中,可他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民族之责,紧系心头,以罪臣的身份在伊利带头捐银垦荒,兴修水利,造福人民。在那个忠臣见逐,弃而不用的时代,林则徐摆脱了权力高压和私利荣辱,直接对历史负责,历史因而记住了他的不朽。
秀而苍白的面容,年轻而柔弱的双肩,一个书生,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却以柔弱之躯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以珠玉之身出演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瞿秋白,这个已深深刻入史册的名字,在他生命的渡口,没有为成为文学泰斗而停泊,也没有为成为一名金石家或名医而靠岸。当他目睹了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毅然登上了那条载着光明和烈焰的小舟······他短短三十六年的生命之舟也许最终没有靠岸,但他从容斗敌,英勇就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却被历史永世铭记!“轻解罗裙,独上兰舟”,秋白扛起了肩上的责任,也扛起了历史的希冀。
读这些散文,心灵在动荡乱世中穿梭,目光在沧桑历史中徘徊,早已尘封于历史的点点滴滴被梁衡先生用一枝笔勾勒出来。很佩服先生跨越时空的想象力,或者说,先生是真的用心去感悟了一番,所谓“苦苦用情“,否则,又怎能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灵魂,讲我们早已”认识“的古人化为身边的挚友,或是挚友。时间和时空的遥隔,就在用心感受的同时,化作笔尖与纸的亲密了。有人说,”好散文总是以心灵的形式存在“。握笔之人必定早于笔下之人有精神上的冲突,思维上的交汇,才能袒露心灵,直逼心灵。在今天这个物质的有些异化的时代,浮华与喧嚣,声色与娱乐的充斥,正逐渐使我们的心灵趋向枯竭,那就不妨于繁忙中暂时抽出身来,读一读梁衡先生的文字吧,或许,他们就是那一眼你苦苦寻觅的清泉,给予你无尽的润泽。
高二语文组:刘瑜
18前,诸葛亮在与曹魏的战争中去世,蜀国一时失去栋梁,霎时间,蜀国像一个没有支柱的楼摇摇欲坠,举国上下无不悲痛,在民心难违,武侯寺就这样建成了,是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合庙,在人们心中永久的保留了下来。
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仿佛跃然心中,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又仿佛看到了他身着八卦衣,借东风的场景,这位哲人,就这样在人们心中扎根,仿佛还能看到他为蜀国凝神沉思的情景,正如梁衡所说:“我看到了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80万曹军灰飞烟灭,我看到了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浑浊泪,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是那一颗无私的心……
1700年前,他输给了曹魏,但却赢得了从此以后所有人的心,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成为了我们的榜样,也许曹魏并没有那么”恶”但诸葛亮却像在眼前一般,手挥羽扇,微微笑着的那么亲切。
基础知识 字词注音
行伍()蹂躏()说服()押解()纸笺()磅礴()金瓯()诠释()浅斟低唱()咀嚼()淬火()遒劲()杖屦()翠奁()炽热()麾下()
成语积累:
马革裹尸 望眼欲穿 浅尝辄止 振聋发聩
作者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率兵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后归南宋,力主抗金。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
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带湖近20年,中间虽短期任官,但很快被罢免。到晚年,朝廷情势危急才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品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辛弃疾是一个怎样的“武人”?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件来表现他的武人性格的?
2、作为“政人”的辛弃疾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弃疾南归后为什么不为朝廷喜欢呢?
3、武人出身、一心报国的政治家辛弃疾为什么终至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词人”?
4、正因为他特殊的经历,辛弃疾的词有什么特点?(提示:把握关键句——找出文本中的话回答)
5、“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有几层深刻的含义?
6、文章共选取了辛弃疾的八首词作,连缀成辛弃疾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请用简短的词句概括每首诗所折射的词人的内心世界。①《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②《水龙吟》(楚天千里青秋)③《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④ 《永遇乐》(烈日秋霜)⑤《摸鱼儿》(更能消一番洗清秋)⑥《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⑦⑧《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少年不识愁滋味)
7、梁衡为什么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8、本文多处运用对比,从文中筛选出来,分析其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把栏杆拍遍 导学案答案
1、辛弃疾是一个血气方刚、骁勇善战的武夫,“为了光复大业”,他决心“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
文章选取了他单人独马追杀偷印之贼、跃马横刀突入敌营生擒叛将两件充满传奇色彩的典型事件来突出他的“武人”性格。写法小结: 选用典型事件(细节)
2、“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辛弃疾被任用的20多年期间竟然有37次的频繁调动。“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工作”,简直是个工作狂。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其一,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于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其二,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也就对他时用时弃;其三,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辛弃疾的这些特点在今天看来都是优点,是大大的优点,但在当时的朝廷看来却都成了令他们心烦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缺点。于是他就只能痛拍栏杆,吟诗寄恨了。
3、作为“武人”,他不能血洒大漠、马革裹尸;作为“政人”,他虽满腹经略,却招谤被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于是他只能把满腔的悲愤之情倾泻于笔端,成为“词人”。
4、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5、1)政治是他的词源,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的特殊经历加上政治对他的锤打炼就了他的词魂。
2)辛弃疾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生活哲理,使他的词闪耀着永恒的思想光芒。
6、①《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豪情。②《水龙吟》(楚天千里青秋)——忧愤孤寂的悲壮呼喊
③《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忧愤。④ 《永遇乐》(烈日秋霜)——为国为民五内俱焚的自嘲。⑤《摸鱼儿》(更能消一番洗清秋)——政治失意的自嘲倾诉。⑥《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壮志难酬,幽居江南的闲愁寂寞。⑦⑧《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少年不识愁滋味)——看透炎凉的缄口沉默
7、因为作者读懂了这位爱国词人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了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的英雄之势。而如今自己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志,空有一颗爱国心,又能向何处使呢?唯有痛拍栏杆,把栏杆拍遍,才能发泄出郁积已久的悲愤之心。所以,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8、第一处运用对比是在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与之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像、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第二处对比是将他与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 第三处对比是将辛弃疾的豪放与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苏辛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因此文学史上是将“苏辛”连称的,但梁衡却在同中见出异来,他认为:“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因为“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而“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捶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而辛弃疾的诗正是这样的诗。
【把栏杆拍遍摘抄】推荐阅读:
安装栏杆请示06-02
栏杆承包合同10-22
围墙栏杆工程合同10-13
铁艺栏杆围墙施工设计06-17
铁艺栏杆制作施工方案09-20
栏杆工程分包合同范本06-10
摘抄笔记卡05-27
摘抄加感悟06-05
气象谚语摘抄06-06
英语短文摘抄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