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阅读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造宣言阅读(精选8篇)

创造宣言阅读 篇1

创造宣言(节录)陶行知〖注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注陶行知(1891),中国现代教育家。

21.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4分)

五种错误的观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22.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好,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F.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

试题答案:

21、(4分)

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大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或“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答“等死而已”不算对〕。

意思对即可。答对四个得1分,五个全对得2分。

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

意思对即可。“处处天天人人”1分,“都能创造”1分,每超过3个字扣1分。

22.(4分)

“刀法”比喻教育方法。(1分)

“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1分)

“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2分)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考生只说出比喻,没有对比喻作出解释或解释不当的不得分;表述方法不限,意思对即可:

可以不对全句的意思作出解释。

23、(6分)

教育的最大成功:

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2分)

只答“教师”或“先生”一面的得1分。

教育者要注意的问题:

①要敢于创造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际,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造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4分)

以上各点意思对即可。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3分。答出四点即

可得满分。

句子不通顺或有错别字,酌情扣分。

24、(4分〕

BE

创造宣言阅读 篇2

关键词:文学文本,知音式阅读,创造式阅读

阅读文学作品, 既需入得其内, 又需出得其外。入得其内, 然后才能批文入情, 含英咀华, 这种阅读方式可称之为知音式阅读;出得其外, 然后才能去粗取精, 为我所用, 这种阅读方式可称之为创造式阅读。在知音式阅读中, 读者甘居被动的地位, 尊崇作者的权威, 努力探求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思路及创作技巧, 其主要特征可用“客随主便”一词加以概括。在创造式阅读中, 读者以自我为中心, 不惜曲解作者的原意, 夺作者之酒杯, 释自己之胸怀, 其主要特征可用“反客为主”一词加以概括。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接受美学兴起以来, 人们把关注的目光过多地集中于读者的再创造能力, 而对作家素质的超群性和作品价值的客观性有所忽略。作家是社会的精英, 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作家群体的素质远远高于读者群体的素质, 这是不争的事实。马克思曾经说过:“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以他们那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 向全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 比起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作的还多。”[1]因此, 真正地读懂作家, 努力地做作家的知音, 这应该是文学接受活动的首要任务。

世上须有伯乐, 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故而古今作者常有踽踽独行之感。楚辞《宋玉答楚王问》中有个“曲高和寡”的故事:有个歌手在楚国唱《下里巴人》, 群众能够与之唱和的多达数千人;当唱到《阳阿薤露》的时候, 群众能够与之唱和的降至数百人;再唱到《阳春白雪》时, 群众能够与之唱和的仅剩数十人而已。可见作品越高雅, 知音就越少。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出版时, 文坛上的反应非常冷淡, 司汤达失望地说:“我的作品也许一百年以后才会被人理解。”数年后, 受尽冷落的司汤达饮恨而终, 他的葬礼也是冷冷清清, 只有屠格涅夫、梅里美和表弟三个人参加了安葬仪式, 这就是曲高和寡的缘故啊!

优秀的作品往往被误读得面目全非。例如:伊索寓言《狐狸和乌鸦》本意是讽刺狐狸贪婪狡猾, 巧取豪夺;个别小学生却错解为赞颂狐狸足智多谋。又如:朱自清的《背影》本意是表现父爱的伟大, 个别中学生却错解为父亲因为失业了, 怕儿子嫌弃他, 所以才那样辛苦地买橘子来讨好儿子。岂止是普通的读者难成知音呢?即便是有些文化修养高的读者也未必能够做到真正的知音。例如:杜甫的《古柏行》中有佳句“霜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 宋代文人沈括却指责道:古柏直径仅七尺, 高度却达二千尺, “无乃太细长乎”!杜牧的《江南春》中有佳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明代文人杨慎却指责道:“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做十里, 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诸如此类的误读层出不穷, 这真是把麒麟当做麋鹿, 把凤凰当作野鸡, 把珠宝当作砾石啊!

知音难遇,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人相轻、崇己抑人。在古今文坛上, 文人相轻的事例不胜枚举, 例如:汉代班固与傅毅的文学水平本来不分伯仲, 班固却讥笑傅毅写起文章来下笔千言, 不知节制。西晋陆机的文才本不及左思, 听说左思写《三都赋》, 陆机却大加嘲讽道:“京城里有位狂妄的家伙写《三都赋》, 我看他写成的东西只配给我用来盖酒坛子!”其他又如邢邵不满魏收的陈腐, 李清照不满苏轼的豪放, 杜牧不满白居易的艳俗, 韩寒不满巴金的语拙,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知音难遇,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贵古贱今、贵远贱近。例如:秦始皇读到韩非子的《储说》, 非常佩服, 以为是古人的杰作, 叹息自己不能和作者同时代;一旦得到韩非子之后, 却听信谗言, 将他打入囚牢。汉武帝读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非常喜欢, 以为是古人的杰作, 叹息自己不能和作者同时代;一旦得到司马相如之后, 却不愿封以高官, 委以重任。像秦皇汉武这样的做法, 不就和“古代的月亮更加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一样无知可笑吗?

要做到真正的知音, 先要做到“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之法自古就是读书的要诀。所谓“知人”, 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等;譬如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先要考察李清照晚年国破家亡的不幸遭遇, 然后才能领悟作品感情的沉痛, 这便是“知人”。所谓“论世”, 就是要了解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 作品产生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宗教背景、风俗背景等;譬如读关汉卿的《窦娥冤》, 先要考察元代吏治腐败的背景, 然后才能领悟作品批判现实的深刻, 这便是“论世”。鲁迅先生说过:“倘要论文, 最好是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 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2]这句话便是对“知人论世”的现代阐释。

要做到真正的知音, 还要做到“积学储宝”。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精神的宝库, 读者要想进入这个宝库, 需有深刻的思想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否则永远只能是个门外汉。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一个名句“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大多数师生在赏析这句话时仅注意到通感的修辞手法, 这就好比买椟还珠, 忽略了该句的精神内核。在中国文学的传统中, “高楼”的意象往往有特殊的含义, 譬如汉乐府民歌《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 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马致远的《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九天雕鹗飞, 困煞中原一布衣。悲, 故人知未知?登楼意, 恨无上天梯!”可见, 在中国文人的眼中, “高楼”常引发登高望远的遐想, 催生逃避现实的愿望。《荷塘月色》中出现高楼的意象并非偶然, 实际上是作家内心苦闷情绪的委婉表达。

当然, 知音式阅读并非是适合一切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有时候, 读者与作者在生活环境、人生遭遇、价值观念、艺术修养等方面存在巨大反差, 难以产生共鸣, 在这种情况下, 知音式阅读失去了用武之地, 创造式阅读便派上了用场。在创造式阅读中, 读者不为求知, 不为受教, 不求甚解, 只管把别人的作品当作原材料, 对其肢解, 加工, 润饰, 重组, 使之变成一部完全适合自己价值取向和审美理想的新作。那么如何进行创造式阅读呢?技法不拘一格, 兹举如下三法:

第一是“饰演”法, 即读者钻进作品中, 饰演其中一个角色。例如:德国诗人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发表后, 在年轻人中间掀起一场“维特热”, 许多读者把自己想象成了维特, 他们穿“维特装” (黄裤子、黄马甲、蓝外衣) , 用“维特杯子”和“维特香水”, 甚至还有读者模仿维特自杀!读者对作品中角色的兴趣并非总是和作者一致, 读者不仅仅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主角, 有时还会把自己想象成是作品中的某个年龄性别、身份地位、价值观念等方面和自己相似的配角, 读者一旦饰演这个配角, 便把这个配角改造成主角, 并对作品的背景、情节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造, 以便使自己在饰演角色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

第二是“补足”法。德国文论家伊瑟尔曾指出:“文本是某种竞技场似的东西, 在场子里, 读者与作者参与一场想象比赛游戏。如果向读者提供了全部的故事, 没有给他留下什么事情可做, 那么, 他的想象就一直进入不了这个领域, 结果将是, 当一切都现存地设置在我们面前时, 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厌烦, 在某种程度上说, 文章未写出的部分刺激着读者的创造性参与。”[3]可见, 文本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文本中大量存在的空白, 这些空白强烈地刺激着读者“补足”的欲望。文本空白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情感空白、情节空白、思想空白, 等等。例如:欧·亨利的小说《警察和赞美诗》写流浪汉苏比在教堂外受到赞美诗的感化, 正打算痛改前非, 重新做人时, 却被警察当作小偷抓去坐牢;小说写到这里就嘎然而止, 那么苏比被抓时没有有据理力争呢?入狱后对这黑白不分的社会有没有丧失信心呢?出狱后有没有重新做人呢?这些是都是文本留下的情节空白。又如冯骥才的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最后一段文字:“逢到下雨天气, 矮男人打伞去上班时, 可能由于习惯, 仍旧半举着伞。这时, 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 觉得那伞下好象有长长一块空间, 空空的, 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小说从头至尾都没有描写主人公的心理, 矮男人在丧偶之后为什么一直坚持独身呢?他那半举着伞的姿势是否意味着对亡妻的怀念呢?这些都是文本留下的情感空白。读者一旦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补足文本的空白, 这就等于参与了文本的创造。

第三是“夺胎换骨”法。宋代文人黄庭坚提倡以“夺胎换骨”法来创作诗文, 意即对别人的作品加以改编, 使之变故为新, 变俗为雅。在创造式阅读中, “夺胎换骨”法的含义是指读者对作品的立意、语言、情节、背景等方面加以改编, 使其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和心理需要。例如对作品的立意进行“夺胎换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本意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现代读者多解读为“真理、正义或新生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又如对作品的语言进行“夺胎换骨”:庚信《马射赋》中有句“荷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 王勃将此句改造成“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音律和意境皆胜一筹, 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合情合理的创造有如妙笔生花, 点铁成金;拙劣的胡编乱造则如狗尾续貂, 大煞风景。例如:陶渊明《饮酒》诗中有佳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苏轼评论说:“因采菊而见山, 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 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4]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字千金, 随意一字的篡改, 就是化金为土了。还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孔乙己》这一课时这样启发学生:丁举人把孔乙己打成这样, 孔乙己为什么不去告状?于是她和学生组织了一个模拟法庭, 让孔乙己洗尽冤屈, 扬眉吐气;甚至有个同学在《孔乙己告状》的作文中, 不仅让孔乙己伸了冤, 还让孔乙己当了官。这样, 原本庄严肃穆的悲剧添上了一条光明的尾巴, 结果变成了一部轻松逗乐的闹剧, 真令人啼笑皆非。

俗话说,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知音式阅读有助于读者触摸到作家纯洁而高尚的灵魂, 接受新知识, 获得新教益;其短处在于容易使读者丧失自主性, 过分迷信作者的权威。创造式阅读有助于读者培养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其短处在于容易使读者空疏不学, 固步自封。因此, 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 读者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最适合的阅读方式, 以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2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402.

(2) 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44.

(3) 伊瑟尔.阅读过程---一个现象学的论述[J].上海文论, 1988, (5) .

创造宣言阅读 篇3

【关键词】阅读环境 物质环境 人文环境 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阅读的场所和我们阅读的兴趣、情绪、专心度有极大的关系。当然,阅读的兴趣不仅取决于场所,它和读什么书、当时的心情、什么样的时间以及是否被打扰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以上所说的“阅读环境”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如果我们期待学生成为深爱阅读的读者,就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阅读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阅读的人文环境,这也是我们通常容易忽视的地方。人文环境,主要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去建构。

一、物质环境的有效创设

所谓物质环境就是阅读的场所,作为孩子阅读的指导者和陪伴者,我们要从图书的准备、陈列和阅读场所的布置等诸多方面为孩子考虑。

(一)图书准备

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的阅读环境》一书对于买书选书有以下三种建议:

其一是以班为单位讨论,由选书委员会整理清单,进行选购。

其二是学校的图书管理员根据出版信息,列出清单,进行选购。

其三是由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出版商列出清单,进行选购。

(1)课前5分钟讲故事推荐读物。在班级中,要给学生学自己推荐读物的机会,每天语文课前的5分钟可以留给学生轮流讲故事,在这5分钟里,讲故事的孩子在讲故事的同时又向其他孩子推荐了读物,这其实是一种有效又便捷的阅读唤起。

(2)老师的积极推荐不容忽视。除了学生自己推荐阅读之外,作为老师也给孩子推荐一些书,这些书的推荐,是在老师自身阅读、参考专家的建议下,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而出,要适合本班的情况。利用家校交流平台和家长讲明阅读的重要性,倡导家长自己购买或到图书馆去借阅,同时也鼓励孩子们自己相互借阅。

(3)多种多样的图书交流活动。如:“图书漂流”活动。每个孩子购买一本书,然后全班轮流阅读这些书,40个孩子可以拥有40本书。另外,每个星期,还会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班级里的孩子到学校的图书室里去看书、选书。

(二)阅读氛围的营造

要让孩子真正爱书,就必须营造一个充满浓郁读书氛围的环境。在班级环境布置方面,可利用班级书柜,开辟并布置班级读书角,向学生推荐介绍必读书等优秀的读物,记录学生阅读的过程,为学生搭建阅读的场所。要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一定要让他们置身在一个与读有关的环境中。

二、人文环境的创设

人文环境,主要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去建构。

(一)是创设学生在校的阅读环境

在学校,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展示阅读效益搭建平台。

针对儿童喜欢刺激、挑战性的心理特点,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展示阅读效益搭建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一而终”下去,实现阅读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1)开展每天讲一个故事活动

每天语文课课前的5分钟,可以留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提前准备自己所读课外书中的小故事,前一晚在家里表演好,以更好地吸引众多的观众。这一活动不仅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可以吸引更多的孩子去读这个孩子感兴趣的书。

(2)确定不受干扰的阅读时间

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利用读或中午到校前的时间带领孩子们一起读自己喜欢的书,大家都是自由读书,不受约束,当然老师也是读书参与者。孩子们看着老师在读书,自己读书的热情也就渐渐增加了。

②在学生还没有阅读兴趣时,教师要布置一定的課外阅读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品尝到阅读的乐趣。

③每周一次的图书馆时间。每个星期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班级里的孩子到学校的图书室里去看书、选书。讲一些选书的方法,或推荐一些书,但更多的时候是不打扰孩子们,让他们静静地看书。

三个时间段相结合,既有硬性的规定,又有孩子自己选择的余地,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3)课内和课外结合,培养阅读兴趣。在预习课文时,为了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可以指导学生搜集资料,除了能更好地为理解文章而服务,还可搜集到书本介绍以外的知识。

(4)坚持做阅读笔记

坚持记录、交流阅读笔记能激发学生持续地阅读,学生将因此察觉到自己的不足,也将因此更明白这么做的理由,并持续地做下去。不要强迫学生写下他们对书的评语,这只是一份简单的阅读书目记录,不要把它当成一项作业。有些孩有必要去更正他们。不过,我们得注意,不能将这份记录沦为无关紧要的琐事。

(二)创设学生的家庭阅读环境

最完备的教育方式是学校——家庭教育,顺利实施阅读活动一定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对于中低年级学生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读故事,讲故事。要求每一位家长都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给孩子布置一个独立的书房,陪孩子到书店买一些孩子爱看的书,有计划地为孩子逐步积累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库。阅读时,家长要和子女阅读、讨论、互相提问,教学生放声地朗读精彩句段,适当地做摘抄笔记,写写读书笔记……然后,利用“阅读记录卡”,做好阅读记录。

创造宣言导学案及答案 篇4

【学习目标】

1.掌握反驳论点的驳论方式,把握运用事实论据进行反驳的论证方法。2.理解演讲稿富有号召力、鼓动性的语言风格。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反驳论点的驳论方式,把握运用事实论据进行反驳的论证方法。2.理解演讲稿富有号召力、鼓动性的语言风格。【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一、自主学习案

(一)走近作者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又名知行,后改为行知,安徽省歙县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革》《行之书信》《行之诗歌集》《斋夫自由谈》《古庙敲钟录》等,并有合编《陶行知全集》(六卷)。

(二)文化常识

《易经》即《周易》,春秋之后儒家主要经典之一。它与《诗》《书》《礼》《春秋》合称“五经”。《易经》里每一个卦都有一个卦辞,这些卦辞里的“图形线”叫爻辞。每一个卦辞和爻辞都有它一定的意义。

《正气歌》:南宋文天祥抗金失败被俘后在狱中所作,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文体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

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3.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 4.议论文有哪几类?

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驳论: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5.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

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四)预习课文 1.字音

遁辞()玄奘()()懦夫()苏彝士().....供奉()供给()()..2.词语

遁辞:。鲁钝:。众叛亲离:。

二、合作探究案

(一)阅读课文,理清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 段),提出中心论题。

第二部分(第 —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二)互动探讨

1.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2.本文属于驳论文,第二部分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来进行反驳?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3.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后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4.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5.本文作者的出发点和写作意图是什么?

(三)方法探讨

1.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什么不开门见山地提出?

2.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3.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三、反馈训练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塑像(sù)遁词(xún)玄奘(zàng)... B.曾参(shēn)鲁钝(dūn)崇拜(chóng).... C.监牢(jiān)遭遇(zhāo)喑哑(yā)... D.懒惰(duò)雷赛布(sài)创伤(chuā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经历这次劫难后,让一度辉煌无比的他竟然一时间走头无路。B.须放开时,挥亳泼墨,写意人生,激扬文字,随意天然,不拘小节 C.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D.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钢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4.本文在反驳“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举了谁的事例()A.米开朗基罗 B.爱迪生 C.玄奘 D.哥伦布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举例论证)B.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 弃呢!(引用论证)C.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对比论证)D.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类比论证)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B.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采用了反驳论点的方法。C.课文列举了大量详实的论据,构成富有气势的排比句,使文章激情澎湃。D.课文采用以叙为主,叙议结合的方式,极富感召力。

(二)课内阅读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1.作者反驳了哪几种错误观点?

2.文中画线的语句应如何理解?

3.如何理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句话?

4.“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这是什么意思?

(三)拓展阅读

善待挫折

①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天灾人祸。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1.第①段所列举的事例,证明了什么?

2.第②段是一个设问句,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第③段的两个事例直接证明了什么观点?取消一个事例可以吗?为什么?

4.第④段中,科学家贝佛里奇的话直接证明了什么观点?

5.第⑤段中,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的“绊脚石”、“垫脚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七课 创造宣言

一、自主学习案

(四)预习课文 1.字音

遁辞(dùn)玄奘(xuán)(zàng)懦夫(nuò)苏彝士(yí)......供奉(gòng)供给(gōng)(jǐ)..2.词语

遁辞:因理屈词穷而避开正题所说的推托应付的话。鲁钝:不敏锐,笨拙。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二、合作探究案

(一)阅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第l—3段),提出中心论题。

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驳斥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

第三部分(第11段),呼唤创造,表达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

(二)互动探讨

1.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2.第二部分,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 ①环境太平凡;

②生活太单调; ③年纪太小; ④太无能;

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作者以古今中外典型事例为事实论据,以名人名言为理论论据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3.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4.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5.作者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有力的反驳,是为了大大增强人们的创造意识。

(三)方法探讨

1.本文是驳论文,驳论的一般写法是“先破后立”,作者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同时也渗透了自己的观点,当读者已被充分的例证折服后自然也接受了文章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和说服力。

2.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3.排比

(1)“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总结: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国际歌》。

总结: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总结: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创造出来的。总结: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5)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总结: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总结: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森林。

总结: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比喻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总结: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三、反馈训练案

(一)基础知识

1.D 2.C 3.D 4.A 5.D 6.D

(二)课内阅读

1.一是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另一个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2.被我们认为“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终归获得了成功。3.只要用勇气,我们即使身陷绝境也能创造出一片天地。4.引用古语说明要走出绝境,获得成功,就要“变”,这里的“变”知道就是“创造”,而创造则需要智慧、勇敢和坚定的信念。

(三)拓展阅读

1.生活道路上充满坎坷。2.引出下文,提醒读者注意。3.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取消一个不可以。因为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写《史记》的事例,是从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角度来证明的;贝多芬遭受挫折成为世界音乐大师的事例,是从外国近代仁人志士的角度来证明的,如果去掉一个,证明角度少了,就不全面了。4.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5.前进路上的障碍;前进的基础。

创造宣言阅读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层次。2.过程和方法:学习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

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层次。2.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教学准备

学案、课前搜集资料、电脑、投影仪。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作者。

2.了解演讲词的特点。3.理清文章的脉络思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他教育思想的核心理论是“生活教育”。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你知道他是谁吗?陶行知)

郭沫若曾赞称赞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用宣言的形式表明自己创造教育主张的《创造宣言》,来感受他博大的教育思想和情怀。

2.链接作者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是创造教育。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二、检查预习,积累知识 1.读准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

中伤(zhònɡ)遁词(dùn)鲁钝(dùn)玄奘(xuán)(zànɡ).....懦夫(nuò)屋檐(yán)樵夫(qiáo)经石峪(yù)....六贤祠(cí)趋向(qū)烟囱(cōnɡ)剃头(tì)....镰刀(lián)灌溉(ɡài)豢养(huàn)崇拜(chónɡ).... 曾参(zēnɡ)(shēn)2.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2)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山穷水尽:意思是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识链接:

(1)演讲词,俗称演说词、演讲稿、讲话稿,旨在表达感情,发表建议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通过它,讲话的人可以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以及思想感情传达给与会者,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3年,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每一个人时时处处都要创造。

明确: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属于议论文(驳论文)。

2.速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学生读课文,交流明确: 第一部分:(1~4段)作者将创造主、美术家与教育者进行对比,引出本文的论题,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5~11段):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即“人人是创造之人”。

第三部分(12~15段):进一步阐明了点滴的创造也能出现奇迹的观点。第四部分(16段):进一步阐明“人人能创造”的观点,提出创造宣言。

四、细读课文,探究问题

阅读文章第一部分,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精彩的驳论文,那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议论话题的?

将创造主、美术家与教育者进行对比,引出议论的话题,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定了创造的重要性。

2.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表达作用?

第3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成功与失败,从而突出创造的重要性,极具说服力;比喻论证。把“刀法”比作教育,把“交响曲之节奏”比作正确的教育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教育过程中创造正误的重要性。

第4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把“刀法”比作教育,“万象”比作众多教育对象;“画龙点睛”比作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的观点。

3.为获得教育的最大成功,教育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育者要敢于创造,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的,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要鼓励学生创造,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1.掌握文章的重点词语。(字音、字形、词义)2.完成《自主探究》积累运用部分。

板书设计:

创造宣言

阅读《共产党宣言》感悟心得 篇6

《共产党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40年代西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同资产阶级、同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革命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的产物。《共产党宣言》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

《共产党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作用导致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类历史上的社会形态变革都是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它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少数资产者对广大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群众进行剥削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包含着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并突出地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种社会瘟疫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创造性阅读三步曲 篇7

创造性阅读是阅读类型之一, 是指带着提出某些新见解的目的去发现以前未曾有过的答案, 能超越作者本意、产生创造性结论的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活动中心与接受性阅读的活动中心不同。接受性阅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身上, 注意作者提出了什么, 是怎样提出、怎样论证的。阅读就其本质来说, 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契合, 它不是对文本的简单破绎, 而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 是读者通过阅读建构自己的知识、精神、人格的过程。西方有句格言:一场戏的生命是观众走出剧院后开始的。而对一段文字, 真正的阅读开始于对信息直接形象地感知后的冷静的理性思维。简而言之, 阅读是读者将别人的“言”转化为“意”, 并内化为自己收获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要经过三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读通———消遣

一、文懂字顺

所谓“文懂字顺”, 是指对文章的文字都读通畅了, 文中的故事情节都知道了, 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略微明白了等。这也需要对学生循循引导。

如对杜牧《秋夕》的阅读: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当我问学生读懂了没有, 有些学生便轻言说:“这有什么不懂的, 不就是写宫女如何如何的事吗?”诗自然是写宫女的事, 但如果以为这便叫读懂了, 那就大谬!诗中的第二句, 许多同学看完后就只明白字面意思, 宫女拿着扇子扑弄飞动的萤火虫儿。此时, 我们可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题目“秋夕”与“轻罗小扇”的矛盾, 秋天的夜晚, 用什么扇子?扇子早该遗弃或藏之高阁了, 这仿佛预示着宫女的命运。其实, 传统文化中也常以秋扇喻弃妇;二是“流萤”也包含着许多相关的信息, 传统中有“腐草化萤”的说法, 凭生活经验, 我们也知道流萤常出现在杂草丛生之处, 但联系诗歌的环境, 却是皇宫之中。于是宫廷荒凉的意味就出来了;三是宫女扑萤这件事本身就说明宫妇的生活状态是闲极无聊的。三种信息合起来看, 宫女生活的寂寞、孤独、悲苦便跃然纸上。

“读通”也算“读懂”, 但只属于读懂的初级阶段, 不必费多少脑筋, 属于消遣的境界, 读着玩, 听故事, 瞧热闹。

二、知人论世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生平、经历、境遇、审美理想与追求等, 如陶潜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王维的生活情趣、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等。掌握了生平和风格, 就可由此及彼推断其他作品。“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 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 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在教杜甫的《兵车行》时, 我同时把《望岳》与之放在一起对比阅读。从而点出杜诗由抒发个人情怀, 发泄个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 到摆脱自我, 面向广阔的社会的经历, 杜甫向“诗史”迈出第一步的诗作, 就是《兵车行》。

《望岳》一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 是现存杜甫诗歌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当时诗人风华正茂, 满怀抱负, 遍游祖国大地。在北游齐、赵时写了这首诗。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 (“齐鲁青末了”) 、景色之秀美 (“造化钟神秀”) 、山势之高峻 (“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顸, 一览众山小”) , 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最后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深化主旨:不止于望岳、登山而已, 也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

《兵车行》大致写于天宝十载 (751年) , 这正是安史之乱前夕, 大唐帝国表面上处在歌舞升平的全盛时期, 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唐明皇自以为大功告成, 沉迷于歌舞酒色之中, 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把大权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李、杨把持朝政, 胡作非为, 穷兵黩武, 把庞大的军费开支, 沉重的赋税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徭役、征丁使田野荒芜, 乡村萧条。杜甫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 他的政治抱负是“至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而永无休止的东征西讨, 扩大疆界, 使得民不聊生, 这与诗人的政治抱负背道而驰, 他虽也算世宦之家, 但困守长安的屈辱生活, 使他饱尝生活的艰辛, 受尽了达官贵人、权势者们的冷眼, 因而开始不自觉地向人民靠拢。当他亲眼目睹征兵征夫那撕裂人心的场面时, 不禁悲从中来。《兵车行》便油然而生。

《兵车行》给杜诗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从此, 杜诗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历, 也记下了那个时代的历史, 诗人的前途命运与唐王朝兴衰的历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杜甫较其它同时代的诗人更深地植根于人民的土壤中, 又站在时代的最前面, 因此, 读杜诗总给人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结合初中学过的杜诗《望岳》作比较, 从而看到了杜甫前期诗歌和晚年作品风格的不同。为以后学习杜甫的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因此, 学生要更准确地了解诗歌的意境, 就必须“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阅历、情趣、心境以至他作风格。了解这一作品是诗人在怎样一个特定时期创作。“知人论世”主要靠平时对有关资料和知识的积累, 如苏轼的作品往往豪放旷达、杜甫的作品沉郁、李清照则柔婉幽深, 等等。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由于人的境遇、情感不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同一诗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所写的作品, 表现的意境也会有所发展的变化。

“读通”能感受到文章的一些魅力, 从中得到一些愉悦。但还不能说是“欣赏”, 更谈不上是“研究”。

读深———欣赏

文章读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读深”?吴组缃先生所说得好, 《红楼梦》好比一座冰山, 露在水上的少, 藏在水下的多。阅读其他文章也如此, 读通就是只看到了“露在水上”的部分, 没有看到“藏在水下”的部分。简单来说, 就是要看文章这座“冰山”藏在水下的部分, 即“不写之写”“瞒过阅者”的东西, 要参透作者所藏的玄机。

一、大胆设想, 小心求证

胡适之先生曾提出“大胆设想, 小心求证”的学术主张。即在解读文本时不迷信、不盲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否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文本, 主观臆断。

如在教学《琵琶行》这一课时, 我就要学生大胆高想琵琶女的身世, 并让学生言之有理。学生们踊跃回答, 十分精彩:

生一:我认为诗中的琵琶女不是娼女。“十三学得琵琶成, 名属教坊第一部。”教坊是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 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这个女子十三学得琵琶成, 在歌台舞榭混迹从年, 捧她场的都是“五陵年少”。五陵指的是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 是当时富豪居住之所。五陵年少通常指贵族子弟。所以她只是一个唱歌艺人, 不是卖身的妓女。

生二:我甚至认为诗中的琵琶女是一个演奏家。“曲罢常教善才伏”。善才, 唐代用以称琵琶演奏家。而且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都在写琵琶女演奏技艺极为出色, 它使听者时而悲凄, 时而舒缓, 时而心旷神怡, 时而又惊魂动魄。

这样的阅读能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勇于创新。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欢乐与成功。

二、质疑问难

袁枚说:“苔花如小米, 也学牡丹开。”只要不断发问, 新颖别致的观点就会出现。质疑问难就是要让学生同自己的思维惰性作坚决的斗争, 要细致大胆解读作品, 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 探索出道路。

如对鲁迅《阿Q正传》中下面一段的教学, 我是这样引导的:

……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 洋钱, 洋纱衫, ……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 先搬到土谷祠, 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 ———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 叫小D来搬, 要搬得快, 搬得不快打嘴巴。

这是阿Q“造反”后回到土谷祠“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做梦时梦中的憧憬。我们一看过去, 可能就得出个一般的见解:这是农民革命的庸俗理想之一———为了钱财。但如果我们细读就不难发现一组反差:秀才娘子讲究的宁式床、钱家或赵家的桌椅与阿Q那土谷祠的小屋的反差。于是“为什么”来了:为什么阿Q不把自己搬进钱家或赵家的“大宅门”, 而要把钱家或赵家的豪华家具搬到自己寄居的破屋呢?联系传统, 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阿Q“安土重迁”的思想无意识的流露。联系阿Q卑微的身份, 我们还可认为这是阿Q骨子里“奴性”的下意识体现, 钱家或赵家是让他惶恐惊惧之所, 他哪敢到那儿去“逍遥”呢?即便只是留下一座空宅子, 那依然是让他“敬而远之”的地方。这样一思考, 一流文学家的“苦心”我们才能真正懂得。

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各种积极因素, 为发现问题作好充分的准备。质疑问难隐藏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自觉主动的探究精神, 它们往往使人的注意力特别集中, 洞察力异常敏锐, 思维更加活跃, 从而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的所在。这是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

读透———研究

最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集中表现在对读物的评价鉴赏上, 能够很好地休现思维的创造性品质。对读物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评赏, 除了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丰富的基础知识、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外, 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接受性思维而言的, 具体地说, 就是在理解读物思想内容的表现方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就原文的篇章结构、写作技巧、语言特点以及思想内容的高低优劣, 来一番“评头论足”, 提出新的见解, 从而获得具有创造性的新认识。比如, 评赏文章, 能道出人之所未道, 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再如, 从阅读文章中发现了别人未发现的问题, 且确实是问题, 这也是创造性思维。阅读训练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思考, 发现问题

阅读应该坚持独立思考, 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 既注意发现其中的妙处, 认真学习和领会, 又注意发现其中值得商榷的地方, 不足不妥之处。其关键是不迷信、不盲从, 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 特别是对名家名篇更需要有这种态度。

如在对韩愈《师说》中“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观点进行分析时, 我是这样引导的:

对于第一句, 我们联系现实人生:今天, 一些人官做高了, 就看不起普通老百姓;有了钱了, 就不屑于与穷人打交道, 更不必说请教老百姓, 拜他们为师了。结果, 做事为人, 尽出丑态, 贻笑贻患。这些人, 真该听听韩愈的这番道理;对文中“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观点, 老师不赞成:在韩愈看来, 圣人一定高于普通人, 这恐怕太绝对了。韩愈自己说“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古圣人不一定门门术业都精、都高, 普通人中精专一术一业者更不乏其人。说普通人远不及圣人, 韩愈的这个观点是有偏见的。

二、需要发挥想象力

科学家说, 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学生在阅读中善于联想, 具有智力活动的强度和广度, 促进思维能力的增强, 就能不断有所创见。如阅读材料中的短短一句话, 一个素材, 一个情节, 常常有意有未尽之处, 在符合原文写作意图的条件下, 开动脑筋, 展开想象的翅膀, 思考更为广泛的总问题, 或大胆设想, 增添补充扩展一些内容, 或用不同的方式, 改造原有的材料。这对于深透理解原文大有益处, 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强烈的撞击意识

阅读文章时, 引导学生朝着与常规性思考相反的方向去思考, 评价总结, 则经常可以从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的撞击之中获得新想法, 认识到常人不易认识到的问题, 提出不同于一般人的创造性见解。如对阅读材料中的用词、造句、构段、表述、语言风格, 等等, 均可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必须这样, 而不是那样, 或不能那样;如不这样, 将会怎样等。经过这样的反思,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定能逐步提高。

在品读《守财奴》的人物对话描写时, 我单选了小说中描写葛朗台扑上女儿的定情物———镶着金板的梳妆匣, 想掏出刀撬一块金板下来, 女儿阻止的一段话:

“父亲, 不能动呀, 你教我见不得人啦!父亲, 听见没有?”

“老爷, 求你!”母亲跟着说。

“父亲!”欧也妮大叫一声, 吓得拿侬也赶到了楼上.

这段对话只有女儿的哀求, 妻子的求告, 尤其是女儿受惊后的一声大叫, 却没有对话的另一方———葛朗台只言片语的应答。初看时, 似觉难解, 再细仔想, 发现了文章, 原来, 此刻的葛朗台老头一心只在梳妆匣的金板上, 即便天塌地陷, 他也无暇顾及, 哪里还能听到女儿、妻子无力的哀求?当然不会应答她们。他在干什么呢?也许在寻找匣上缝隙, 也许缝隙找着了, 你听, 又是女儿一大声惊叫:葛朗台分明正要把刀子插进缝隙撬下金板。这里不答却胜答, 葛朗台老头的贪婪、无情, 活脱脱地画出来了, 真是“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由此可以悟出小说对话描写中的“留白”艺术, 更见识了巴尔扎克这位艺术大师的风范。

陶冶阅读性情,激发创造思维 篇8

一、培养兴趣,激发情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一篇篇文章,一部部作品,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去耐心地阅读,细心地体味,潜心的思考,并不是一件易事。所以,首先就该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

1、听读相联,以之诱读

一篇优美的散文,一段动人的歌词,一首激昂的诗歌,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或哲理……都会让学生触景生情,心旷神怡。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或其他课余时间让学生听教师范读、听磁带录音,讲究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但又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学生听了常常心驰神往,可又雾里看花,究底不能而欲罢不行。这样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一读为快的心理。像朱自清的现代散文《背影》《匆匆》《荷塘月色》,郭沫若的爱国抒情诗《天上的街市》《炉中煤》等,都会给学生的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除了产生兴趣之外,更会有渴读之感。此为“诱读”。

2、 说讲并举,以之激读

兴趣的培养需要多途径、多形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锻炼表达能力,展示个人的风采,那就离不开“说”和“讲”。阅读一篇课文或一则故事或一部作品,然后让学生进行复述。要复述好,就要理解和领会书中的内容。否则,就会条理无序,内容也会面目全非。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读完能做到完整地、有条理地、比较生动地复述阅读的内容。这样,学生既能锻炼口才,又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真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此谓之“激读”。

二、有的放矢,开卷有益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并具有好奇心的初中生来说,在是非判别能力还未成熟之际,如何引导其去选择书本,成为我们教师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他们的年龄和知识层次变化而适时的调整和引导。所谓“开卷有益”,指的是只要打开书卷阅读,总会在知识上有所收获。一般说来,这种观点是对的,但是,浩瀚的书海中也充斥着一些歪理邪说,这些书籍千万不能流进学生的书包,侵蚀学生的思想。故先“有的放矢”才会“开卷有益”。

1、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学生所读之书应是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之书,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知识质量和道德水准,像名家名篇、伟人著作等。我常常鼓励学生平时看些作文书,假期里多阅读一些名著,如《居里夫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不管学到多少,总之是有益在先。让马克思主义观,健康向上的思想来武装学生的头脑, 让他们从书中不断地吸取精神营养,健康地成长。

2、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只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学生才会有阅读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只有选择通俗易懂的文章,才能避免学生阅读时的为难情绪,才能避免产生“望而却步”的感觉。平时,老师除引导学生进行选择课外阅读书本外,也可让学生自订一些学生书报,让他们自觉地阅读。这样,既贴近他们的生活,又符合他们的心理,正中下怀,让他们在不自觉之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素材。

三、水到渠成,循之有序

培养了读书的兴趣,又选好了书,无疑为顺利开展课外阅读打下了坚定的基础。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去开辟书源,潜心研读,持之以恒地读下去,如果方法不当或随意乱读,那就成了空中造楼,水里捞月之事了。所以,我们还得想办法让学生觉得“书好读”,才会读而有法,读而有乐,读而有效。

1、开辟书源,循之有序

要读书,先得有书,书从何而来,光靠自己去买或自己去借那是极为困难的。这就得开辟书源,可以采用多种途径:一是让学生自带书籍成立班级图书室,由学生负责,循环借阅;二是学生向他人借阅,只要有可能或希望就去争取,把教师推荐的书籍借阅过来;三是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向当地文化站或图书馆去借阅(包括学校图书馆),尽可能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2、潜心书味,得心应手

阅读一篇篇文章或一部部作品,不能只求完成任务,追求故事情节,要想从中有所收获或借鉴,那就得潜心细读,读出感情,读出主题,读出书味。这其中的“书味”自然就是该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各种思想感情及作品的艺术特征。如果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就说明书读进去了,达到了“书我合一”。学生在日积月累当中,欣赏水平提高了,看问题的能力加强了,那么在写作当中就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上一篇: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与创新管理论文下一篇:观《李镇西讲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