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事件案例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然事件案例(共6篇)

安然事件案例 篇1

• • • •

• • • • • • • • • • • • • 失败案例——安然事件

案例背景

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美国企业500强2001第七位;

2001年12月突然申请破产保护,导致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倒闭;

首席执行官及首席财务官被联邦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会计造假

设立复杂的公司组织结构,通过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

利用“特别目的实体”隐藏企业债务;通过SPE空挂应收票据,高估资产和股东权益;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

主要问题

公司文化重视短期业绩;

公司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

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采取不干预态度,缺乏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

管理者的奖励直接与公司股价挂钩。

失败案例——巴林银行

案例背景

成立于1762年,倒闭前是英国历史最久、名声最显赫的商业银行。

1992-1995年期间,新加坡分公司的期货交易员里森刻意隐藏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所造成的亏损,至1995年2月总亏损累计达14亿美元。英格兰银行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最终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主要问题

内部职责划分存在严重弊端,里森身兼双职,既担任前台首席交易员,又负责管理后线清算;

公司管理层不重视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

管理层未能及时就1994年底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5000万英镑的不明差额采取行动;内部控制制度在资金管理流程方面存在缺口,里森在过程中多次成功地向伦敦总部取得大额资金,以支付衍生产品交易亏损所需追加的保证金,但内部监察机制未能由此发现问题。

失败案例——中航油、伊利、巨人

案例背景

中航油——因石油衍生品交易巨亏5.5亿美元。

伊利乳业——2004年12月,公司董事长郑俊怀等5名高管因涉嫌挪用公款谋取私利被逮捕。

巨人集团——拆借8000万港币投入保健品业;投建耗资10亿元巨人大厦;对生物工程的盲目乐观。

主要问题

内部监督机制形同虚设,集团公司控制不了下属公司的“人”权;

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危机处理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出现漏洞;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监控公司资金的不法流动;

盲目多元化,没有任何风险管理措施或观念,导致巨人集团的没落。

失败案例——四川长虹

案例背景 • • • • • • •

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曾一度是国内股市少有的绩优股。

2004年12月28日长虹发布了上市10年以来的首次预亏报告,亏损主要缘自对单一应收款帐户(美国APEX公司)的坏账准备。

APEX公司已经累积拖欠四川长虹4.67亿美元货款。

主要问题

对主要经销商的运营缺乏充分了解,对运营风险掌握不足;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反映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

安然事件案例 篇2

一、“安然—安达信”事件概述

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 安然公司 (Enron Corporation) 拥有约21000名雇员,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 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然而, 如此庞大、具有实力的公司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 在美国社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巨型大厦顷刻间化为乌, 并不是空穴来风。从其成立之初就担任其外部审计工作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 (Arthur Anderson) 也因为这起会计信息造假事件的披露而身败名裂。2002年1月10日, 就在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不久, 安达信公开承认销毁了与安然审计有关的档案。很快, 安然公司丑闻转化为会计丑闻。作为安然公司审计单位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 因长期未能发现安然公司隐瞒的大量债务及逃税行为, 并销毁有关安然公司的审计材料, 在其受到人们的谴责的同时, 也受到美国司法部的犯罪指控。

二、会计诚信缺乏的后果和影响

安然公司的破产我们就从失业方面来看。拥有这样庞大员工数量的公司一旦破产, 就使得当时的社会的失业人数大大上升, 这是政府最不想看到的, 因为失业率的上升会加速社会的不稳定性。并且, 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审计造假使得社会对于会计师审计的不信任度明显提高, 这也为将来的会计与审计工作带来了隐患。实际上, 安然公司内部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和监控得到缓解甚至解决。将会计信息造假, 反而是把自己逼上了一条死路。

社会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稳定。回想2008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导致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现在任历历在目。由此可见经济市场的稳定是多么的重要。再例如, 投资者要依据每年会计提供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提供的审计报告来判断对这家公司的投资与否, 是否能带来可观的利润实现双赢。但是当会计师事务所对于被审计单位出具的是没有可靠信息的审计报告。那么投资者原本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等一系列信息做出的投资决策都将是错误的。这样的错误可能会使得大量的投资者陷入经济困境, 严重时甚至导致其家破人亡, 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上升。由此可见, 会计诚信的影响之深远, 不仅仅是对单纯的内外部使用者, 更是在这些使用者使用之后所带来的后果。

总而言之会计诚信缺失及其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 可以使市场信号是真造成政策制定的失误, 阻挠市场的发展, 降低资源的优化配置, 使国家利益受损。从企业的角度来首, 首先企业的生命线——生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企业生产发生的滞涨, 企业就会失去抢夺市场的先机, 从而失去市场机遇。最终, 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都会遭受损害。同时会计行业本身也是深受其害危害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 使内控体系秩序失控, 会计秩序混乱, 滋生腐败和犯罪。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安达信—安然”事件, 它所危害不仅是两家公司而是两个行业, 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乃至世界的经济。

三、采取措施, 加强会计诚信

虚假的事物总是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但是到了那一天就已经“亡羊补牢, 为时晚矣”。注册会计师要做的就是出具审计报告让这些虚假大白于天下, 而不是利用自己的审计知识去掩盖虚假的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身处在一个充满着诱惑的位置, 在利益的驱动下, 一些人开始摇摆不定。但是正因为会计师们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就更要铭记作为一个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并且要牢记, 一旦利欲熏心的严重后果。

现在社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会计诚信问题, 为了加强经济和市场的稳定, 从根本上杜绝他们才是各国政府要做的。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会计诚信问题。首先, 把教育放在首位, 明确会计诚信的重点对象, 营造良好的会计诚信氛围。其次,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财会法规的宣传力度, 改善会计执业的外部环境。再次, 规范会计核算, 加强内部控制基础管理, 改善会计执业的内部环境。最后, 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机制, 建立切实可行的会计信用评价制度。虽然现在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但是我相信,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 会计诚信一定会成为每一个会计执业人员自我规范的道德准则。

参考文献

[1]刘玉廷.深化会计改革全面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商业会计, 2004, 1.

[2]杨雄胜.会计诚信的理性思考.会计研究.2002, 3月

[3]陈玉清, 王琳.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财会通讯, 2007, 1期.

[4]黄爱明.浅谈会计人员的诚信问题.决策探索.2006, 09B期.

美国安然事件成因的浅析 篇3

关键词:安然事件;会计准则;信息披露

一、背景介绍

纵观历史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不免出现各种危机。本文所针对的安然事件便是一次震惊全球的会计审计危机。之所以如此轰动看了一下数据便知:第一,安然公司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破产案(2008金融危机前),它是得克萨斯州的第二大公司和美国的第七大公司,其破产金额高达500亿美元,投资者损失达320亿美元,雇员退休金损失超过10亿美元。第二,它的审计师是国际“五大”之一的安达信(AA)。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对安然进行非正式调查后,AA竟销毁了大量有关安然的档案材料。第三,它的主要债权人是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等华尔街最负盛名的金融机构。两家金融机构已因为安然的损失分别注销了4.51亿和2.28亿美元。

二、原因分析

首先是政治上的因素,当时安然的高层管理同布什政府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据报道,安然是布什总统政治生涯中最大的竞选资金捐助者,仅2000年就捐助了50万美元。2000年大选中,安然还为现任的71位参议员和188位众议员提供过竞选资金,可以想象和政治有如此亲密的关系要发生这样的事会很难吗?

其次随着经济发展,各种金融衍生工具陆续出现,安然公司在这个方面更是很有“创新”。而现行的各种制度的革新却远远滞后于这些工具的更新,同时美国的制度却并不偏向与“实质重于形式”这个会计准则这就给了很多公司打擦边球的机会,不仅美国全世界这种现象都普遍。

再则它的审计师——安达信,安达信的职业道德得到了质疑,它在形式上和实质都没有做到独立。安然为AA提高了优厚的福利和待遇,同时AA也为安然提供内部审计服务,由此产生的角色冲突无需赘述。另外,安然会计部门的大多数员工来自AA,这更进一步密切了两者的关系,这样的审计师何以能够独立?这种监守自盗的行为还能监管会计的违法违规行为吗?我想不独立的AA应该算安然最重要的保护伞吧!

三、安然舞弊途径

(一)利用“特别目的实体”高估利润、低估负债

按照美国现行会计惯例,如果非关联方(可以是公司或个人)在一个“特别目的实体”权益性资本的投资中超过3%,即使该“特别目的实体”的风险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担,上市公司也可不将该“特别目的实体”纳入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安然公司正是利用这个只注重法律形式,不顾经济实质的会计惯例的漏洞,设立数以千计的“特别目的实体”,以此作为隐瞒负债,掩盖损失的工具。这是严重违反了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这一条质量标准。

(二)将未来期间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未充分披露其不确定性

安然从事的业务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通过与能源有关的合同及其他衍生工具获取收益,而这些收益取决于对未来很多不确定市场因素的预期。根据美国现有会计规定,可以根据目前市场状况和对未来的市场预期将这些预计在未来期间实现的收益作为本期收益入帐(mark to market)。安然未对未来不确定的市场因素及假设予以充分披露,这明显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谨慎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有利于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的。

(三)它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操纵利润

安然公司通过一系列的金融创新,包括设立由其控制的有限合伙企业进行筹资或避险。设立于1999年的LJM開曼公司和LJM2共同投资公司就是为向安然公司购买资产的资金来源,向安然公司投资的权益合伙人,以及降低安然公司投资风险的合作伙伴。

(四)是利用合伙企业网络组织,自我交易,涉嫌隐瞒巨额损失

安然公司拥有错综复杂的庞大合伙企业网络组织,为特别目的(主要是为了向安然公司购买资产或替其融资)设立了约3000家合伙企业和子公司,其中约900家设在海外的避税天堂。至于众多以安然股票为轴心的创新金融工具及其他复杂的债务安排所涉及的损失和表外债务,很可能是个难以估量的“财务黑洞”。

四、结果分析及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安然事件的发生引发人们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成因反省。特别在是会计方面,安然公司就是“灵活”运用了会计准则的漏洞,以复杂多变的金融创新来欺瞒投资者及外界。安然的披露的信息虽然很多,但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不能真正理解,其繁琐的财务数据,连标准普尔公司负责财务分析的专业人员都无法弄清数据的来由,更何况普通的投资者。更为重要的信息没有纰漏,而且报表本来就有时滞性不能及时反应行情,说到底这些数据是专门来蒙骗外界的,真实的资金流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这样的会计信息完全没有满足需求者的要求。

因此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规范体系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信息披露不应以数量来衡量,而应从这些信息披露对投资者及报表使用者的实用性、可理解性来考虑。再则会计人员的素质应该进一步提高,他们与外界可能有着复杂的关系,这就更需要他们保持形式与实质的独立性。最后在复杂多变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法律法规也不得不与时俱进:第一加快制定特殊事项的会计准则,根据对一些国际案例的分析,发现大多数问题都是发生在新兴业务的会计处理上,而且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况也会愈来愈多,我们也应尽快出台相关准则和制度,避免企业有漏洞可钻;第二健全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解释机制,因为很多案例就是由于企业或注册会计师对准则和制度的理解与制定准则机构的理解不同而导致的,对准则的相关解释要明确、可操作,同时还要保持一致性.才能确保会计准则和制度得到有效地执行。

参考文献:

[1]石云连.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综合治理[J].财务与会计,2002,(5).

[2]张蕊,李宁:典型经济事件对会计制度变迁的经验分析——以安然事件为例[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3).

安然事件回顾与启示 篇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白晓红刘刚孙健波

自2000年安然事件发生,已经时隔四年,重新审视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美国财务舞弊案件**,以及由此引起的美国相关体制、制度的重大改变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美国企业制度及其治理、资本市场、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制度以及相关法律制度,这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以及企业制度与治理机制、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安然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一)事件的由来

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的第七。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至此,安然大厦完全崩溃。短短两个月,能源巨擎轰然倒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安达信公司作为安然公司多年的审计师,在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大量非审计服务,非审计服务的收费也高于审计服务收费。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安达信未能及时发现安然公司的舞弊行为表示疑问。

而2002年1月10日,安达信公开承认销毁了与安然审计有关的档案,这就更加证实了人们的疑问。很快,安然公司丑闻转化为审计丑闻。2002年10月16日,休斯顿联邦地区法院对安达信妨碍司法调查作出判决,罚款50万美元,并禁止它在5年内从事业务。

但是事情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2005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3年前对安达信公司所作的有罪判决。负责审理此案的全体法官一致认为,原陪审团作出的庭审说明太过含糊,当年对安达信“妨碍司法公正”的裁决是不恰当的。然而,这一裁定对因安达信倒塌而深受打击的28000名员工来说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二)萨班斯法案的出台

美国相继爆出的造假事件,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引起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高度重视。美国社会各界强烈呼吁美国政府拿出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公司造假行为。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即萨班斯法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法案有两处最为引人注目:

一是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与责任。萨班斯法案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明确公司管理层责任(如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估等),要求管理层及时评估内部控制、进行财务报告,尤其是对股东所承担的受托责任。同时,加大对公司管理层及白领犯罪的刑事责任。

二是强化审计师的独立性及监督。法案要求:建立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上市公司审计、审计师定期轮换、全面修订会计准则、制订关于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构成的标准并独立负责审计师的提名、对审计师提供咨询服务进行限制等。

二、对安然事件的反思

(一)对萨班斯法案的评价

1.对法案本身的评价。

(1)凸现了政治诉求,缺乏必要的论证和理性支持

从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到萨班斯法案正式生效,其间经历了短短7个月的法案制订过程。萨班斯法案的匆忙出台,打上了深刻的政治烙印,是美国特定政治制度的产物,其中拼凑痕迹明显。

2005年7月5日,颇有影响的美国特拉华州衡平法院副大法官利奥?斯特林(Leo Strine)在一场演讲中,对萨班斯法案发起了猛烈抨击,他指出:安然和世通丑闻后,此前阻止各项措施的联邦立法者开始支持迅速采取行动。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高级专员也承认,如果单纯是安然事件,而没有后来的世通事件,不足以产生萨班斯法案和PCAOB。

(2)内在逻辑混乱,内容存在重复、冲突现象

法案本身的内在逻辑混乱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该法案是若干个法案拼接与综合的产物,其内容与表述上存在重复。比如,第8、9章来自原来参议院应对安然事件的一份立法草案,第11章来自原来众议院一份立法草案,同时,还吸收了参议员Dodd提交的有关重建投资者对会计行业信任的法案的部分内容。再如,有关公司高管和白领犯罪的刑事责任部分,分别散见于第8、9和11章。其次,个别地方出现内部不一致,也有些规定之间互相冲突。如,关于公司高管对财务报告真实性的责任,在相关条款中表述不一致。

大法官利奥?斯特林形容萨班斯法案像一锅“古怪的杂烩”,把合情合理的想法与“谈及令人怀疑的价值观的偏狭条文”混杂在一起。他还警告联邦立法者“守好本分”,把公司法留给各州自己去处理。

2.对法案执行效果的评价。

萨班斯法案制定者宣称,这是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市场和商业领域的最大变革。萨班斯法案执行两年来,美国社会各界对法案的效果褒贬参半。

一种是赞美的声音,认为,法案对于加强美国公司治理,强化投资者信心意义重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2005年5月15日,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典礼上致辞时表示,2002年发布的《萨班斯法案》特别强化了这样一个原则,即公司管理人员应代表股东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他为该法案颁布之迅捷、运行之良好感到惊喜。

而另一种批评的声音不断,认为,萨班斯法案是一部相当有缺陷的法律,自安然丑闻以来,与萨班斯法案相关的执行成本过于高昂,而监管机构和检察官则有监管过度的嫌疑。

2005年3月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尽管美元持续下滑造成海外对美国公司投资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但仍不及萨班斯法案带来的问题棘手。美国CFO执行委员会的报告更是明确地指出,由于执行法案404条款,未来三年中将阻碍创造的工作岗位超过30万个,并将导致GDP增长速度放慢近0.5%。

根据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上市公司应当每年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对公司的内部治理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这一条款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遵循成本,包括上市费用、内部培训费用、外部交易成本、审计费用和各类咨询费用,还有法律费用和董事费用的增加。评论认为,由于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的严苛规定使一些上市公司甚至产生了退市的打算,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美国国内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很多在中小上市公司,对遵守萨班斯法案治理规定的成本和进入资本市场的好处进行权衡后,选择了退出资本市场。根据沃顿商学院的统计数字,1999年美国股市中的退市公司仅有30家,2004年升至135家。而Foley&Lardner律师事务所2004年5月公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在超过100家接受调查的上市公司中,约有20%的公司因法规负担加重而考虑退市。

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因不堪萨班斯法案带来的高额遵循成本,选择了退出美国的资本市场,而新近打算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也大大减少了。根据纳斯达克的统计数据,该市场2004年总计有13家外国公司上市,但主动退市的外国公司却达到了11家。在纽约证交所,2004年有8家外国公司上市,仅是2003年的半数,却有2家公司主动退市。

时至今日,美国各界对于404条款的各种讨论仍在继续,但对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强化带来的正面效应开始为有关方面所认可。

(二)美国的公司治理问题

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对企业制度作了反思,意识到公司治理问题,是导致公司舞弊的根本原因。以下制度安排存在的缺陷,才是导致安然事件等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1.股票期权制激励了造假动机。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乃至员工发放公司股票期权,被认为是美国公司治理中十分成功的激励机制。但是,安然和环球电讯等破产事件使股票期权成为了公司陋习和治理混乱的象征。股票期权使一些公司的管理者在几年内成为亿万富翁,也鼓励一些人不顾一切地炒作股市,把公司变成个人的“摇钱树”。为了从公司股票的升值上获利,一些公司的管理者运用包括财务造假在内各种方法,制造“题材”,创造利润,抬高股价,忽视公司的长远发展,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公司独立董事形同虚设。为了防止公司高级管理层利用股权分散滥用“代理人”职权,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美国十分注重独立董事制度。但安然公司的独立董事却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履行应尽的职责。该公司17名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达15名,审计委员会7名委员也都是独立董事,而且这些独立董事都是政界、学界、商界的知名人士。既使有这些德高望重的独立董事,也未能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监督关。目前,这些独立董事不仅备受责难,而且遭到了公司投资者的起诉。

3.审计委员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早在1978年就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要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外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但是,安然事件充分暴露出美国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上述种种问题表明,美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公司高管部门及高管人员有疏于舞弊控制责任的问题。

安然事件后,萨班斯法案第404条要求上市公司应当每年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萨班斯法案第406条要求公司作为证券发行者应向SEC汇报,披露其是否采用了专门针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准则,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随后,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了独立审计准则(SAS)第99号——财务舞弊审计,SAS第99号反复重申先前准则的主旨,即公司的道德行为是以公司纲领和高层管理部门的价值观为基础的。事实上,美国各方对于内部控制的讨论由来已久,也付出了巨大努力。1992年美国COSO[1]项目委员会组织研究推出了第一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报告。提出了由“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框架,成为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内部控制概念。COSO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该报告认为,“诚信必须与道德价值共存,必须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级管理人员发起,并将其渗透到整个组织中去”。美国公认审计准则(GAAS)要求,审计师在评估虚假和不正当行为风险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公司环境。内部控制系统“离不开负责设计、管理和控制内部控制系统的人员的诚信和道德价值”。

2004年9月,在该COSO的推动下,由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执笔完成的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套内部控制规范正式公布。具体包括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执行纲要、应用技术以及空白评价工具。该项目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财务经理人协会负责监督。有关方面对这套规范的评价是积极的,但将这一套规则付诸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美国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问题

安然宣布破产后的第三天,前“五大”立即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安然的问题是现行财务报告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性所致,这一声明所指出的财务报告制度的缺陷引起了空前的共鸣。安然事件后,围绕着美国会计准则及其制定机制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由民间机构还是政府制定。

在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准则大讨论中,不少人提出:会计准则对保护投资者利益如此重要,将此重任完全交给不对国会负责的民间机构承担是否合适,国会或政府机构是否应当在会计准则制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承认,过去过于依赖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未能充分履行确保会计准则符合联邦证券法所确立目标的相关责任,今后将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如扩大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资金来源,减少对会计职业捐款资金的依赖,以及更多地参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议程等。

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为,会计准则制定权仍应交由民间机构,因为民间机构制定准则相对于政府制定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如灵活性、及时性、研究资源丰富、较少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等。

2.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规则基础还是原则基础。

安然事件引发的另一个会计准则问题就是:会计准则应当是以具体规则为基础,还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及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选择的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制定方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大卫·特维迪(David Tweedie)2002年2月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对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了对比评价,很具有代表性。他指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之所以选择规则基础的制定方法,完全是环境使然:公司需要详细的规则,以减少交易设计的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需要详细的规则,以减少与客户的纷争并在诉讼中自我保护;证券监管部门需要详细的规则,以便于监督实施。但他同时指出,详细的规则往往被别有用心的公司和个人通过精心策划的“业务安排”与“交易设计”绕过规则的束缚。此外,规则基础模式可能诱使公司和注册会计师过分关注会计准则的细节规定,而忽略对财务报表整体公允性的判断。因此,原则为基础的模式有助于培育一种以专业判断取代机械套用准则的氛围。

萨班斯法案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就美国的会计准则采用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进行研究。2003年7月,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表研究报告《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导向的会计体系的研究》,其中首次提出了“目标导向”的概念,并就包括概念框架、准则制定机构、国际趋同、公认会计准则的层次等在内的准则制定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作为回应,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4年7月发表本报告。从总体上,这个报告基本接受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议。

(四)美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问题

安然事件以前,美国所谓的民间自律管理体制为全世界所推崇,安然事件后,这一体制却遭到多方面的置疑,并得到法律调整。事实上,其体制历来就是法律规范最多、涉及部门、机构、团体最多的复杂体制。

1.安然事件前的体系。

安然事件前的行业管理涉及到的机构包括州会计事务委员会全国联合会、各州会计事务委员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各州注册会计师协会。

各州的会计事务委员会和州会计事务委员会全国联合会是依据各州的《会计师法案》以及《统一会计师法案》成立的独立机构,由1/2或2/3以上执业注册会计师“自愿者”组成。在全国层面的《统一会计师法案》只是一个范本法,不具有强制力。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根据《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的规定,对从事证券市场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并不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日常监管,有权对证券市场的案件调查处理。曾于20世纪70年代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设立公众公司事务所管理部,具体负责监督事宜。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州注册会计师协会完全是传统的民间组织,没有专门法律授权,依照职业传统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注册会计师考试和阅卷;组织后续教育;制定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道德守则;组织同业互查,并负责会员自律性惩戒等。协会只管会员,不管执业牌照。

特别指出的是,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要在各州执业,需要通过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全国统一考试,再向各州会计事务委员会申请注册,尽管州会计事务所委员会主要由执业注册会计师自愿者组成。但这使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管理在各州之间、协会(会员)与政府之间形成了相互错乱的职能分割。

2.安然事件导致的体制调整。《萨班斯法案》规定,成立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监督机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负责对从事上市公司审计的事务所进行监督。具体而言,其职责包括:负责对从事证券市场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登记;对从事证券市场审计业务的事务所进行检查、调查和处罚;制定或直接采用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上市公司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以及职业道德守则等。应当指出的是,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作为非政府组织,考虑到职业管理的惯例和资本全球化下财务信息监管角色的独立性问题,总体上,在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上所扮演的角色是完善而不是替代。

安然事件之前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体制,不是西方多数国家一般意义上的政府(或独立监管机构)监督下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而是如美国审计总署(GAO)所言的“支离破碎”(Fragmented)的体制。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格准入和监督,在州一级和联邦一级是分离的,普通资格在州一级,证券业务监管在联邦一级,从而大大抵消和分散了监管力量。而在证券市场审计业务方面,从形式上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通过同业互查等措施承担了自律监管,但这只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这样的监管机构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种谅解,法律并没有像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那样赋予行业协会对证券市场审计业务进行监管的职能,包括将违规会员撤销从业资格的权力。

因此,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这种自律监管,是没有法律支持和法律地位的自律监管,是瘸腿的自律监管,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安然事件以后,成立全国统一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就是为了弥补对从事证券市场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空白,而做出的补救措施。在安然事件发生后,部分人士没有深入总结美国整个行业体制安排上的这些缺陷,而是简单评价为自律体制的失败,进而否定行业的自律功能,显然是一种误解。

(五)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问题 对于安然事件中审计失败的原因,是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还是委托代理关系中没有给出独立性的制度安排,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非审计服务问题。

安达信公司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大量非审计服务,非审计服务的收费(2700万美元)也高于审计服务收费(2500万美元)。因此,人们认为这种巨额的非审计服务收费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非审计服务并不影响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禁止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和审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此,《萨班斯法案》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同时提供审计和非审计业务,但并不强制禁止会计师事务所从事非审计业务。

2.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制问题。

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制问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审计合伙人的定期轮换;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定期轮换,以避免与客户长期的关系导致审计独立性下降。此前,美国只是要求审计合伙人实行7年轮换制,并未要求事务所进行轮换。

安然公司成立16年来,其财务报表一直由安达信审计。很多人怀疑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会“日久生情”,从而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因此建议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定期轮换制度。为此,萨班斯法案责成当时的美国审计总署(GAO,现已更名为政府责任署),研究强制轮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潜在影响,GAO于2003年11月发布了相关研究报告,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可能并不是加强审计师独立性和提高审计质量的最有效途径。

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特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富》1000公众公司都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成本可能超过收益。大多数意见认为,当前对审计合伙人轮换、审计师独立性以及其他改革的要求,如果能得到完全贯彻,将足以实现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预期效果。GAO的报告在相当程度上使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争议暂时平息。

三、安然事件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市场经济的共通性,安然事件引起的对公司治理、财务报告制度、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无疑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这些启示对我国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公司治理,以及会计审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制度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关于相关制度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运行依赖于真实、准确、完整的市场信息,要求建立完善、成熟的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防范制度及相关制度,包括公司治理机制、财务会计报告制度、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制度,在制度安排上力求合理有效,并从法律层面对于以上制度予以保障。此外,对市场主体良好商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制度是基础性资源,是最为根本的保障。

同时,应当认识到,制度的好与坏只是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无缺陷的好制度,也没有哪一种制度一无是处。因此,在制度的选择上,应当理性权衡,对比优劣。尤其是对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更要理性借鉴,不要迷信,照单全收,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在充分接轨的基础上,将其 “本土化”。就颇受关注的萨班斯法案来说,无论从法案内容本身,还是执行效果来看,都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并不能成为其他国家必然仿效的模板。

(二)关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健全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既可防范公司舞弊行为,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美国式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历来倍受推崇,也是我国重点的借鉴对象。然而,安然等一系列事件却证明,美国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也同样存在严重缺陷。正如我们对事物主次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规律的认识一样,公司治理及其内部控制的缺陷才是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源所在。

我们认为,对于公司丑闻,所有会计师事务所,不论是对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进行审计,都应该关注管理层的态度以及高级管理层的控制责任。我国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中突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立法理念,强化了“三会”、股东、高管人员以及外部监督等各种制度安排的相互制约关系,加大了公司主体造假的责任,我们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在两法修订过程中,中注协综合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定审计制度,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涉及对各类公司主体实施法定审计,法定审计师的权利,审计师与公司监督机构的协同作用,包括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批准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授权监事会对公司异常财务状况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调查,独立董事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提名权等,公司主体提供财务报告的义务与责任等,得到了立法机关的采纳。这些制度安排,将对各类公司尤其是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将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安然事件,我们认识到,既不能否定股票期权制、审计委员会、内部控制的正面作用,但也不能对它们的作用过分依赖和夸大,而需要将各种制度安排,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外部审计制度协同起来。因为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的问题需要通盘考量和系统解决。正如美国审计总署《关于强制轮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潜在影响》研究报告指出的:“要使一个制度有效运行,必须存在激励各方面正确行事的机制,合理保证正确行事的足够透明度,并在不正确行事时承担的适当责任”。如何既利用好股票期权制的激励机制,又使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外部审计师各种机制协同地发挥作用,真正达到监督大股东,保护小股东利益的目的,不仅是美国,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密切联系,一个好的治理结构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过去,我国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更多从会计控制入手,目前尚未建立起与国际上相衔接的制度。事实上,内部控制制度涉及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组织构架、人事管理、业务流程、薪酬制度、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信息处理、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且由于企业性质的差异、规模的不同,导致在控制程序设置、控制方法选择等方面也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三)关于会计、审计准则建设

安然事件发生前,美国曾一直认为其会计准则是全球最好的,能够最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毫无疑问,这一神话随着安然的破产而破灭。其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说明,美国的现有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在准则国际趋同、透明度、可比性等方面都不尽完善。现有财务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使得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即使主观上并不想通同作弊,但在客观上也会促成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按照公众的期望胜任其职责。

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需要两把尺度,一是会计准则,一是独立审计准则。随着持续的全球化,许多主要资本市场正在积极努力,推动向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趋同。包括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欧盟委员会、金融稳定论坛、国际保险监管机构协会、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强调全球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的、统一的会计、审计准则,提出了各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应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要求。世界各职业会计师组织,只要不想游离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之外,不想游离于国际会计审计专业服务市场之外,就不能无视国际会计、审计准则趋同这一趋势。

2004年,欧盟委员会公开宣布,整个欧盟将于2005年全面采用国际会计和审计准则。随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拿大等国家表示,它们过去就采用了国际会计审计准则,未来将进一步跟踪和更好执行国际会计审计准则。就连最为坚守自己特色的日本也声称,要执行国际会计审计准则。国际通行的商业语言已经成为提高各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2005年开始,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建设加快了步伐。按照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趋势,财政部和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加快实现国际趋同的主张,并制定了国际趋同的工作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完成了22个新执业准则的制定工作,修订完成了26个执业准则,并于2月15日正式发布。这些准则的发布,将构建起一套与中国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相适应、顺应国际趋同要求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我国的会计准则也进行了修订和新制定,达到38个项目,完成体系构建。

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建设,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提升我国会计、审计质量,促进财政、金融和国企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争取国际社会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努力和进展,已经得到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也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树立起典范。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将剔除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不符合国际惯例的负面因素,为中国企业规范信息披露,得到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将奠定有力的基础。

(四)关于注册会计师独立性

对于安然事件中审计失败的原因,是注册会计师违反独立性,还是委托代理关系中没有给出独立性的制度安排,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了解和考核经营者的管理责任,财产所有者委托独立的专业人员(即注册会计师)对经理人的经营情况进行审查,受托的注册会计师将审查结果报告给委托人。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对象(经理人),注册会计师与经理人之间不能够存在利益上的依赖或关联关系。一百多年以来,独立性一直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本质特征和灵魂所在。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教科书中的审计委托代理关系和现实中的实际委托代理关系并不完全相同。在实际操作上,具体化为公司的经理人即管理层在委托、雇佣注册会计师,尽管形式上是股东(主要是大股东)投票决定注册会计师的聘请,但注册会计师是由管理层事先推荐,故而决策权实际上被管理层掌握着。管理层不仅最终决定着注册会计师的聘请、聘请费用的多少以及审计费用的支付,而且决定着注册会计师为公司提供的审计、咨询等服务费用的结构,因此注册会计师与公司的管理层之间具有相关性而非独立性。这就是普遍存在于公司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固有利益关联”(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也有可能管理层就是大股东的代理人,于是大股东与注册会计师之间也可能出现这种“固有利益关联”)。面对自己“衣食父母”合法或非法的会计操纵行为,注册会计师往往被置于两难的境地,从而影响到独立客观地发表意见。

反观独立审计走过的历程,包括在美国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其实是在不独立中、在注册会计师的固有利益的关联和冲突中走过的,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每隔一段时间,总会重犯同一性质的错误,而且每况愈烈,时间间隔也越来越短。尽管人们也在不停地寻找对症的药方,但已有的方案基本上都是在现有审计制度安排不变的前提下做出的一些改良措施,过两年又可能旧病复发。

------------------

[1]COSO,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发起组织委员会,简称COSO,从属于Treadway委员会,专门致力于内部控制研究。Treadway委员会是1985年成立的反虚假财务报表全国委员会。

根据安然事件反映出来的严重问题 篇5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也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但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在利益驱动下就被无形削弱了。为了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重新树立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形象,法案对审计独立性做了专门而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1)限制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不得向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2)所有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都必须得到事先批准;(3)建立审计合伙人定期强制轮换制;(4)建立审计委员会报告制度;(5)建立注册会计师回避制度,避免利益冲突;(6)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制度,进一步提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财务信息的披露是联系投资者和企业及其管理层的重要纽带。投资者根据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企业管理层通过披露财务信息解脱自身的经管责任,传递企业的价值信息。安然等公司因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使投资者损失惨重,财务信息披露的纽带作用及其影响可见一斑。法案对如何强化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作了许多严格而具体的规定,目的是尽可能地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包括:(1)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除应当反映出已经注册会计师根据公认会计原则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所确认的重大调整外,还应包括所有重大的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协议、义务,以及与那些有可能对公司当期或者未来财务状况、财务状况变化、经营成果、流动性和对收入费用的主要构成等产生重大影响的未合并实体之间的关系等。(2)涉及公司管理层和主要股东的交易的披露。(3)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及其注册会计师报告的披露。(4)公司高级财务人员道德守则遵守情况的披露。(5)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信息的披露。(6)财务信息的迅速而实时的向公众披露。(7)证券交易委员会应当经常而且系统地复核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所披露的定期报告等。

《萨班斯法案》影响了所有参与财务报告流程的人,从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一直到交易数据记录员。对投资者和财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而言,它有助于提高财务数据的质量,使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对监管者而言,它促使一系列监管机构相应地修改规则要求;对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而言,它强化其独立性与监督职责;对外部审计师而言,它改变了其行业自律模式,扩大了其鉴证责任;对管理层而言,它使其担负起建立维护和评估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的最终责任;对一线员工而言,他们则是遵循《萨班斯法案》要求的直接执行者

安然事件案例 篇6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7月,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曾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典范,做着实在的生意,有良好的创新机制,曾是一家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安然公司在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也是领先的能源批发做市商。另外,该公司还运营着一家天然气管道系统和宽频部门。安然公司同时也经营纸、煤和化学药品等日用品。该公司在美国控制着一条长达32000英里的煤气输送管道,并且提供有关能源输送的咨询、建筑工程等服务。公司所属7家分公司分别负责运输与储存、国内天然气与电力服务、国际经营与市场开发、油气勘探与生产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5个领域的经营业务。1996年公司总收入达到132.89亿美元,净收入达到5.84亿美元,总资产为162亿美元。主要子公司有:安然天然气管线集团、安然投资公司、安然能源服务公司、安然国际公司、安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安然再生能源公司、安然资本和贸易资源公司等。

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公司的营运业务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总收入达1 000亿美元,而下属公司(包括合作项目)更是达到3 000多个,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安然欧洲分公司于2001年11月30日申请破产,美国本部于2日后同样申请破产保护。但在其破产前的资产规模为498亿美元,并有312亿的沉重债务。过度膨胀的快速发展使其无法应对经济环境的逆转,而导致无法经营运作状况的恶化,以破产结束企业。

其实正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一样,安然公司的破产并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壮大后的安然不再依靠自己起家的产业,不满足于传统的经营方式,于是便开始把目光投向能源证券。安然管理层认为,为任何一个大宗商品创造衍生证券市场都是可能的,安然公司不断开发能源商品的期货、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把本来不流动或流动性很差的资产“盘活”,在能源证券交易中获得垄断地位,至20世纪90年代末,安然已从一家实体性的生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类似于对冲基金的华尔街式的公司;另外安然与当时位列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串通,通过运用巧妙的会计手段,创造了一套十分复杂的财务结构,用于资本运作。

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自安然公司1985年开始就为它做审计,做了整整16年。除了单纯的审计外,安达信还提供内部审计和咨询服务。安然从1997年到2001年间虚构利润5.86亿美元,并隐藏了数亿美元的债务。从一系列的真是数据中不难看出,安然公司在“转型”后,整个公司完全变成了一个虚构的产业,一个表面风光但内在早已空虚的泡沫,在其分公司在拉丁美洲等地收到强烈的政治压力之后,这个泡沫终于被戳破了。于是在2000年,安然公司的股价一夜之间从原本每股90美元跌至不到1美元,并最终于2001年12月2日申请破产保护,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安然破产不仅使数百万持股人损失惨重,而且造成该公司大批员工投资在本公司股票上的退休金血本无归。2001年11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首次公开承认自1997年至今,通过复杂的财务合伙形式虚报盈余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的内部交易中,隐藏债务25.85亿美元,通过大约3 000家SPE(其中有900家设在避税天堂)进行自我交易、表外融资、编造利润,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消息传出后,立刻引起美国金融与商品交易市场的巨大动荡,负责对安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安达信也成为传媒焦点。人们指责其没有尽到审查职责。2002年12月4日,安然正式宣布申请破产。安然公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于2002年2月2日在纽约联邦破产法院公布一份长达218页的报告,据该报告,安然公司之所以倒闭,是因为管理层经营不善,以及部分员工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聚敛财富。报告揭露,安然公司从90年代末期到2002年夏天的金融成功都是虚幻的泡沫。多年来,安然公司一直虚报巨额利润。一些高级经理不但隐瞒上一个财政(2000年9月到2001年9月)安然公司高达10亿美元的亏损,并且出售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安然股票。报告还揭露,安然公司内部的高层经理们成立了许多复杂的机构,并和公司外部人员勾结,操纵安然的财务报表,从中赚取了数千万美元的本不该属于他们的黑心钱。在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对安然破产事件的调查过程中,德勤已经受委派进驻安然,调查安达信在美国的会计和审计业务。尽管安然欧洲分公司已于11月29日宣布与母公司分道扬镳,普华永道伦敦事务所依然受命监管安然欧洲公司。结果为安然出具审计意见的安达信只能陪同安然坐在火山口。浅议安然事件出现的问题:

2.1 公司管理层一味的追求眼前利益,从而忽略了本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所谓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即是指是在一家企业中拥有一种或多种权益的个人或群体。在本案例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企业的员工、与安然公司有经济关系的普通大众、与安然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各大公司以及美国乃至全球整个经济社会。

对于企业的员工而言,广大的员工将自己大量资产投资在安然公司上的退休金血本无归,同时随着安然公司的破产,广大员工们顿时变成了失业者;对于曾对安然公司进行投资的广大普通民众而言,这样的结局,不仅是他们在经济上遭受到了,是手中原本的潜力股顿时变成了一张张废纸,更重要的是使广大投资者的信心收到了重创;对于与安然公司有经济往来的公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最为严重的应该是替其进行虚假报账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随着安然事件的发生,安达信不仅没能保住自己的名声,更重要的是连公司都走向了破产,其管理人员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可谓结局很落魄,而像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等这些企业也不同程度的对安然公司破产的受害者进行了赔偿。

安然公司凭借与优秀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用一个完美的骗局掩盖了自己长达十年的亏损状况,并且直接造成了股票市场市值的虚高,在安然事件发生之后,公司突然出现的高台跳水现象使得其对年来累积下的顽疾在一瞬间爆发,并殃及到了广大的股民与其他相关机构。安然公司的这种作假行为,不仅是不合法的,更重要的是它不道德、不符合企业的基本伦理秩序的,这种行为不仅是其股民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使得不仅是美国的,乃至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股票市场都经受了一次巨大的冲击,同时这也使得很多的股民对股票市场失去了原有的信心,甚至是对监管不力的政府机构也产生了怀疑的态度。

2.2 从企业道德推理的角度来说,安然公司过于注重自身的功利性。

尤其是安然公司的企业高管们,为了掩盖自己对公司管理不善所引起的长期亏损现象,不惜借助做假账等不良手段,不用说起码的道德意识,就连简单的推己及人都没有能够做到,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不仅使得本公司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最终使得自己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安然公司在本事件中显然没有对自己所做有清晰的认识,他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是一种零和游戏,其实如果安然公司能够及时的更正自己多存在的问题与错误,很可能与自己的利益相关者在共赢的状态下得到很好的发展,也不至于自己落得破产的地步。可见,企业伦理是一个企业发展永远的紧箍咒,如果想逃脱它或者打破它,最终只会让一个企业落得更为悲惨的下场。

2.3 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可以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四个阶段。破产前的安然公司是一个具有很有经济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的公司,但是如果从它虚构盈利状况的角度来说,它并没有履行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不论是通过自身的盈利为社会创造价值,还是遵守法律和严守道德底线不对股民发布虚假消息,误导股民的投资方向。如果说一个企业对企业外部人员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还可以宽恕,那么作为这么大规模的企业在破产的时候对为自己奉献了一切的职工没有起到丝毫保护作用,这样责任就是不可推卸的了。整个事件都充分的说明,安然公司的破产从它打破企业伦理的那一刻就已经主动了,被揭露出来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而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

安然公司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没有能够尽全力为社会创造一切可能的价值,在出现亏损问题后又不及时补救,而是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掩盖自己已经存在的问题与错误,最终导致原本一个前景很好的公司,走向了破产的结局,同时还因为自己错误产生的连锁反应,使得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收到重创,使得政府监管的公信力下降,使得股民信心大挫,从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环境。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安然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基于市场经济的共通性,而且美国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在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鉴于本门课程的主题是企业伦理,下面作者就仅就企业伦理及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安然事件引起的对公司治理、财务报告制度、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无疑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这些启示对我国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公司治理,以及会计审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制度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3.1 从企业内部分析

应该建立尽量完善会计与审计制度,不能将监事会、审计部门视作限制部门不起到应有的作用,纵容某些高管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应有的道德底线,违背一个企业人应有的伦理道德标准。健全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既可防范公司舞弊行为,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美国式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历来倍受推崇,也是我国重点的借鉴对象。然而,安然等一系列事件却证明,美国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也同样存在严重缺陷。正如我们对事物主次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规律的认识一样,公司治理及其内部控制的缺陷才是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源所在。

对于公司丑闻,所有会计师事务所,不论是对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进行审计,都应该关注管理层的态度以及高级管理层的控制责任。我国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中突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立法理念,强化了“三会”、股东、高管人员以及外部监督等各种制度安排的相互制约关系,加大了公司主体造假的责任,我们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

企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密切联系,一个好的治理结构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过去,我国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更多从会计控制入手,目前尚未建立起与国际上相衔接的制度。事实上,内部控制制度涉及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组织构架、人事管理、业务流程、薪酬制度、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信息处理、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且由于企业性质的差异、规模的不同,导致在控制程序设置、控制方法选择等方面也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因此,我国的的公司应该从内部建立起一种不仅为了盈利,更重要的是要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谋取福利的企业文化,这样会使我们的企业更加壮大。以前通过一些纪录片曾经看到,日本作为全世界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其保持长寿的秘诀并不是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也不是通过不断武装机器设备或者打广告来虚构自己的经济实力,他们往往是通过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能够不断传承的企业文化,用文化和信仰来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安然事件的发生,说明整个公司都没有一种保持诚信的信仰,因此大家都只是为了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而做出一些违背企业伦理的事情,我们国家拥有深远文化的底蕴,借助文化的力量来促使企业的每一个都变得诚信、遵守道德,那整个企业的形象也自然会高大,企业伦理才能真正在企业的管理者那里得到实践。3.2从企业外部分析

安然事件的发生警示我们,总会有人千方百计的去钻法律、道德的空子,因此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控制机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样的事件只会层出不穷,对社会产生的经济危害也会日益严重。因此,我们不仅应有证监会、银监会等这样的规范股票市场的国家监管,还应该设有对企业甚至是会计师事务所具有监管作用的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破坏正常经济秩序,对社会产生不公平或者不合理的现象与纠纷才能变少,经济和谐社会才能真正的构建起来。总而言之,企业伦理的发展与实践不应仅仅依靠个人或者是某个组织自身对伦理道德认知,有时还需要一些相关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完善,从而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从而在全社会中树立起这样一种以遵守道德为荣,损人利己为耻的道德观,这样我们企业才会发展得更好,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也才会享受到应有的福利。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劳动合同下一篇:有关于致顾客的一封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