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奕课堂实录(精选4篇)
一、导入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曾经传唱过祖国的大江南北, 打动了千千万万音乐爱好者的心。洁白的飞雪令人遐思万千, 面对这银白的世界,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80多年前, 当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面对着一场大雪的时候, 他又想起了什么呢?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雪》, 再去感受一番雪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点击电脑屏幕, 展示课题)
二、听读感受
师:请同学们伴随着老师的朗诵一起去感受这首散文诗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韵味儿……
教师配乐诵读全文, 学生听读感受。 (点击电脑屏幕, 课件展示与课文内容同步的画面。)
(师诵读完后, 听课师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读, 你能说说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吗?
生1:我仿佛看到了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 雪野中冬花盛开, 真是美不胜收!
生2:我似乎看到了蓬勃奋飞的北方的雪, 它们如粉如沙, 决不粘连。
生3:我仿佛听到了孩子们堆雪人的欢声笑语, 他们在一起玩得是多么的开心热闹!
生4:我还听到了蜜蜂采蜜的嗡嗡的闹声。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 捕捉信息也很准确。谁能告诉大家文章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生:文章描绘了江南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
(师板书江南的雪北方的雪)
三、品读赏析
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 用笔勾画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生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勾画)
师:同学们读得十分投入。下面, 请你来说说对文中描绘的雪的印象。我们先看文章的前三段写江南雪的部分, 大家可以试着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点击电脑屏幕, 课件展示:____的江南雪。同学们可以用文中的词、短语、句子, 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生1:滋润美艳的江南雪。
师:“美艳”是什么意思?
生2:美丽鲜艳。
师: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江南雪的滋润美艳的特点呢?
生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这里的“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写出了江南雪的美艳。
师:说得真好!这里用了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语, 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冬花雪野图, 映衬出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的特点。
生4:江南的雪像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师:“青春”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生5:充满朝气与活力。
生6:富有生命力, 蓬勃向上。
师:“处子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生7:光滑的, 白皙的。
生8:有活力的、健康的。
师:大家品析得真细腻。“青春的消息”写出了江南雪富有生命的活力, “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雪的质地、形态。那么,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呢?
生9:柔美的语调。
(点一名学生朗读“江南的雪, 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师:这位同学的声音很甜美, 如果把有的词语重读一下, 就更好了。大家觉得哪些词语应该读出重音呢?
生10:我觉得“滋润美艳”、“青春”、“壮健”、“处子”这些词语应该重读, 这样可以突出江南雪的特点。
生11:“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这些色彩词可以读出重音。
师:同学们找得很准确, 请大家在这些词语下面打上重音标记——实心小圆点。哪位同学愿意再读一读这个片段?
(点另一名学生朗读。)
师:有点情味了!下面请女同学齐读一遍, 注意用平和柔美的语调读出温婉恬静的美感。
(女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 这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江南雪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12:蕴含生机。
师:你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
生13:“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 有许多蜜蜂忙碌地飞着, 也听得它们嗡嗡地闹着。”这里的“飞”“闹”表现出了江南雪野的生机盎然的景象。
师:你的感受真丰富, 这里的一“飞”一“闹”让人不仅看到了烂漫的冬花, 而且仿佛听到了冬虫的吟唱, 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诵读这一句, 并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学生诵读, 沉浸在想象之中)
师:你还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江南雪的勃勃生机?
生14: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堆雪人也表现出了江南雪的生机。
生15:这里的一系列动词“呵”“偷”“拍手”“点头”“嘻笑”写出了孩子们特有的动作和神情, 充满了童真童趣, 给江南的雪又增添了一份生机。
师:江南的雪是这样的晶莹娟秀, 绚丽多姿, 给人以优美的感受。 (板书:优美) 那么, 北方的雪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后三段, 用笔勾画出描写北方的雪的句子, 然后说说北方的雪的特点。
生16:北方的雪是独立的。我从这里看出来:“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它们决不粘连。”
师:这句话写出了北方的雪的质地、形态, 突出了它独立自由的个性。
生17:北方的雪花是蓬勃地奋飞的, 它就像一位奔放的斗士, 在与严寒作坚决的斗争。
生18:朔方的雪花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师:这里的“旋转”“升腾”写出了朔方的雪花的磅礴的气势、浩大的声威, 突出了它独立张扬的个性精神。
师:北方的雪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 它旋转而且升腾, 给人一种壮美的感受。 (板书:壮美) 那么, 我们怎样朗读这一部分内容呢?请同学们从语调、语气、重音这几方面谈一谈。
生19:我觉得应用激昂慷慨的语调来朗读。
生20:要读出刚劲、果决的语气。
生21:“永远”、“绝不”、“蓬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这些词语可以读出重音。
生22:我认为还有一些词语也应该重读, 如“无边”、“凛冽”、“孤独”、“死掉”、“精魂”等。
师:请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 然后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读。
(点一名男生朗诵。)
师:这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感染了我。下面, 请全班男生齐读后三段, 再次感受北方的雪的雄浑俊伟的气势。
(男生齐读)
四、研读探究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用灵动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优美的江南雪和壮美的北方雪。那么, 作者仅仅是在写雪吗?
生1:不是。
师: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的情感, 那么, 作者更欣赏江南的雪还是北方的雪呢? (点击展示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
(点击展示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5年, 当时鲁迅住在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 反动势力猖獗, 此时的北京正处在五四运动退潮后最黑暗的时期, 整个社会处于一片寒冻之中。而此时的南方, 国共两党已经结成统一战线, 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可谓春暖花开。1924年12月30日, 北京下了一场大雪, 蓄着八字须、面容消瘦、嘴里叼着一支烟斗的鲁迅先生来到无边的旷野上, 站在凛冽的寒风中, 神情凝重、目光炯炯地望着旋舞地飞雪, 陷入沉思……18天后, 散文诗《雪》诞生了。
生2:我觉得作者更欣赏北方的雪。因为北方的雪如粉如沙, 他们觉不粘连, 非常独立, 这很符合作者的个性特征。
生3:我觉得作者更欣赏北方的雪。第四段里有一个词“但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倾向。
生4:我觉得作者更欣赏江南的雪。因为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蕴涵生机, 给人以美的感受。
生5:我认为作者更欣赏的是北方的雪。因为北方的雪独立, 蓬勃地奋飞, 旋转而且升腾, 俨然一位斗士, 在与严寒作着斗争。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 作者更赞赏的是北方的雪, 因为北方的雪实际上代表了一种顽强抗争的精神, 有一种撼天动地的力量和吞天沃日的气势。
根据学生的发言, 教师适时点评, 最后教师总结。
师:大家的发言真精彩,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 老师明白了, 作者更欣赏的是北方的雪, 作者对北方雪的赞美,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朔方的雪是孤独的, 它没有奇花异草相伴, 陪伴它的是枯草, 屋顶;它又是不屈的, 滋润万物的雨经过严寒变成了雨的精魂——雪, 仍然在蓬勃地奋飞, 具有雨的坚强与不屈的精神内核。作者既然这么欣赏北方的雪, 那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写江南的雪呢?
生6:对比。
师:有哪些方面的对比呢?
生回答。
师 (小结) :江南的雪优美, 北方的雪壮美;江南的雪多绘其色, 北方的雪多状其态;江南的雪主要写它的妩媚风姿, 北方的雪主要写它的磅礴气势;江南的雪温婉细腻, 北方的雪粗犷豪迈,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板书:对比) 在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中, 贯穿着作者一个共同的心声: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表达了作者心中一种奋斗的激情。 (板书:奋斗的激情)
五、演读体验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感受了雪优美的意境, 读解了雪幽深的寓意, 这时候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合作演读课文后三段, 再次感受作者对北方雪的赞美之情。
(点击展示)
(师) 但是,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合) 他们决不粘连, 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 (女)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 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师) 别的, 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男)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合)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停两拍)
(师) 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女)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男)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合)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六、感悟升华。
师:鲁迅先生就像朔方的雪花一样, 在晴天之下灿灿的生光, 闪烁出一个灿烂辉煌的世界。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痛苦打击时, 想想鲁迅, 也许又会得到前行的力量。在今天课的最后, 让我们来读一段江天的诗, 希望对我们今后的人生有所帮助。
读点鲁迅/你的生活/将充满活力
读点鲁迅/你的生命/将感到充实
读点鲁迅/你将坦荡荡地/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师:有人说,拿起一本中国的诗集,轻轻抖一抖,便会从中落下许多个愁字,于是当空明月是愁,人在天涯是愁,无边丝雨是愁。乡愁是出门在外的游子萦绕心间的情愫。同学们能背诵几首描写乡愁的古诗词吗?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在日暮斜阳下,在清风明月中,倾诉着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那是古人的乡愁。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所写的现代诗《乡愁》,去感受作者在诗中创造的感人意境。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读意象,理解意象所承载的情感;2.结合自身的体验,展开联想、想象,描绘诗歌呈现的一幅幅图画,感受美的意境;3.借助背景资料,从“文化”层面品读乡愁)
二、明确基调,读出乡愁
师:学习诗歌,我们首先要关注诗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节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思考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是缓慢的。
师:自由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想一想每一节诗要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生:我读出了诗人外出求学时对母亲的思念。
生:我读出了诗人与新婚的妻子离别时对妻子的不舍。
生:我读出了诗人因母亲去世阴阳永隔时的痛楚之情。
生:我读出了诗人对大陆故乡的思念。
师: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呢?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的绵绵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
生:“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织诗,四个时间序词也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
三、圈划批注,寻找意象
师: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愫,这种感情看得见吗?看不见摸不着。要想将这种抽象的情感表达出来,就要借助一些形象的事物,这就是意象。我们在学习《一个深夜的记忆》时,讲了意象是什么?那首诗的意象有哪些?
生: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中的意象有“月光”“阳光”“风”“弓弦”“黎明”“河岸”“山影”“星”“旷野”等。
师:同样,《乡愁》这首诗为了表达“思乡”这一情愫用了哪些意象呢?这些意象又承载了怎样的情感呢?请再读全诗,并进行圈画批注。
生:这首诗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寄托乡愁。
师:这些意象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任选一个意象细细品味。
生:我选的是“邮票”,乡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邮票富于感性,整个乡愁凝聚在一张邮票上。
师:邮票是家信的局部,但它比整体更有想象的启发性,更美,更有感情的分量。诗人的母亲两次逃难,丈夫都不在身边,孤零零一个人带着独子跑遍千山万水。中学时期,每次从朱氏祠堂返校,母亲总是殷殷送别,然后伫立山头,一直守望着孩子走下山去绕过谷底,消失在另一座山后。小小的邮票寄托了深深的母子之情。
生:我选的是“坟墓”,前面的邮票、船票虽有阻隔,但还能通信,将来还有希望和母亲、妻子团聚,但“坟墓”这一意象写出了天人永隔的悲哀。
师:你的品读很精彩。诗人选取的四个意象寄托了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从家愁到国愁,乡愁在时序的更替中越酿越浓。
四、含英咀华,品读意象
(一)品析叠词之美
师:作者这些意象选得都比较小,即使“坟墓”“海峡”这些大的意象,也加上了一些限制性的修饰语,请找出这些修饰语。
生:修饰意象的词语有“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师:读一读这些修饰语,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些词语普通却耐人寻味。任选一处来体会一下这些叠词的作用。
生:我觉得“小小的”用得好,写出了邮票的形状之小。诗人少时在外求学,写信可寄家中。
师:发现得好,邮票自然是小的,但如果删去“小小的”,感觉会如何呢?
生:删去后变成“小时候,乡愁是一枚邮票”,读起来好像差了点什么。
师:“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大家再读读。
生:小小的邮票如那小小的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对了,邮票越小,离愁越多,思念越浓越深,小小的邮票里凝聚着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依恋。
师:说得好。“小小”“窄窄”“矮矮”这些词语既是这些物象真实的情形,而也正是诗人用这些看似小的物件来衬托一种沉重的情感。我们再来看一下“浅浅的”,先看一看真实的海峡。
(教师出示材料:台湾海峡长38千米,宽19千米,平均深度100米)
师:台湾海峡并不浅,诗人为什么说是“浅浅的”?
生:“海峡”尽管很深,但在诗人的心里,大陆和台湾人的情感是亲密的,所以深深的海峡因为心的贴近而变浅了,似乎很轻易便能越过。因此用“浅浅”修饰“海峡”,寄托了诗人对两岸统一的美好愿望。
生: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70年代初期,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尽管两岸人民心心相印,诗人在当时却看不出任何迹象可以回到故乡去,因此海峡虽浅犹深,写出了海峡两岸依然无法沟通、无法融为一体的惆怅。
师:你的知识面很渊博,能结合写作背景品读诗歌。台湾海峡与太平洋比起来太浅,而偌大的太平洋阻隔不了中美两个大国的交往,这浅浅的台湾海峡却阻隔了同根兄弟的来往,让两代人在精神上承受了沉重的悲剧,多么令人痛心。余光中的父亲去台湾的时候大概是50多岁,他在台湾去世时90多岁了,一直盼望回来,却一直没有能再回来。所以“浅浅的”表达出有家难回的沉痛,诗人对回归充满了期盼,又对无法回归的现实充满了无奈。
(二)品味音韵之美
师:一首《乡愁》,深深刺痛了海峡两岸所有互相对望着的眼睛,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而且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乡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为了表达出浓浓的思乡之情,除了意象和修饰语的选择,还有哪些词值得我们关注?
生:“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个“头”字能换成“边”吗?
师:你的发现很独特,请大家读读看,细细品味,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不能。“头”是尽头的意思,“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给人的感觉是距离的两个尽头,非常遥远,非常沉重。而“边”字轻飘飘的,“这边”“那边”“外边”“里边”无法传达距离遥远、生离死别、隔岸相望所带来的沉重的情感。
师:说得真好,汉字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音韵的不同就会一个顿挫,一个轻快。
生:我发现诗歌四个章节有三个章节的结句都在重复“这头”“那头”,读起来很有味道。
师:这是“复沓”的手法,诗人用这种手法和排比的结构使得诗歌的内涵有了一种递进的深化。《乡愁》这首诗字里行间渗透着中文的音韵之美,要读得低沉,略带哀伤,我们来读一下,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重。
五、联想想象,感受意境
(一)融入体验,感悟乡愁
师:刚才我们从意象的选择方面解读了这首诗,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乡愁的体验呢?
生:我是住校生,我老家在涟水。有时早晨被冻醒,透过被子的一角向外张望,在地上发现了被我蹬掉的被子。若是在家,妈妈晚上总会到我的房间来几趟,帮我盖好被子。我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每年冬天,妈妈都会用生姜和红枣为我熬甜甜的红枣汤驱寒。我的乡愁是妈妈为我轻轻盖被子的温暖,是一杯杯暖暖的红枣汤。
生:学校河畔的依依杨柳萌发了一树树鹅黄的芽苞,在我的家乡,门前也有一棵棵杨柳,我每年都从它们身上寻觅春踪。到了初夏,栀子花的香味让我想起在家的时候,妈妈总是用清水将栀子花养在瓶子里,整个家都有淡淡的花香。我的乡愁是早春这一堤随风飞舞的嫩柳和初夏淡淡的栀子花香。
师: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乡愁,也可以选择意象创作《乡愁》。
(二)展开想象,描绘乡愁
师:好的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飞翔。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每一个诗节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余光中所营造的那一幅幅画面,进一步感受诗人为我们创设的动人意境。
生:我描绘的是第二节诗的画面,我想象的是诗人和他的新婚妻子离别和重逢的片段:当渡船解开缆绳,风笛催促着客船远行,“我”站在码头,紧握着船票,只等你前来相送。在茫茫的渡头,翩翩地你走来,宛若一朵白莲。“我”的新娘,你目送着“我”渐渐地离岸,脉脉的眼睛里流动着波光。水阔,天长,对“我”挥手。在“我”远行的无数个日夜,你是否会在对岸苦苦守候接“我”的下一班船?在不久的将来,在荒芜的渡口,有一天,“我”定会手握着船票,渐渐靠岸,对你招手。
师:你的想象很动人,抓住了离别的刹那,化用了诗人的一首诗《当渡船解缆》,描绘了新婚离别的恋恋不舍和刻骨相思。“窄窄的船票”里既有别离的惆怅,也凝聚了重逢的喜悦。
在这四节诗组成的画面中,老师喜欢最后一幅,每当读到第四节时,我的脑海里就出现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看家乡,看一看家乡的亲人,看一看故土的一草一木啊!但是,他想回却回不去啊!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他永远的遗憾!在他去世之前,曾写下一首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和于右任相比,余光中是幸运的,在多方努力下,1992年,余光中终于跨过台湾海峡,重返阔别43年的大陆。2003年9月17日,余光中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福建永春县洋上村谒祖。“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一天距他上次回乡已整整70年。在此后10多年当中,他20多次返回大陆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传播中华文化。
刚才,我们通过品读诗歌的意象,品味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解读了余光中的《乡愁》。他所想到的乡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之愁,更是一种民族之愁、国家之愁。当我们理解了诗歌的意蕴,把握住了诗人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读出鲜活的画面,读出情境。
六、赤子之心,文化情结
师:同学们刚才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乡愁,我们的愁和余光中的愁有什么不同呢?
生:余光中的乡愁更深沉,有了沧桑感。
师:除了这首《乡愁》,1974年,它的姊妹篇《乡愁四韵》被歌手罗大佑谱写成曲,这首用国语演唱的歌,浓浓的华韵中浸透了思乡之情。余光中的诗为什么写得这样深沉?
生:因为他爱中华文化,他不仅爱时间、空间层面的祖国,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哺育,深深爱恋中华文化。他的乡愁有游子的文化情结。
师:诗人的乡愁深沉、沧桑、有文化感。在《从母亲到外遇》中,诗人写道:“莫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的文化。”阅读屏幕上的材料,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乡愁。
(教师出示材料:“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余光中谈<乡愁>》节选)
师:诗人的乡愁不仅仅是“某省某县某乡同乡会式的乡愁”,除了对故乡的思念,联系到中国,诗人的乡愁还有哪些深刻的内涵?
生:诗人写道:“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多年后他重返故土扫墓,也是在寻找自己的根。
生:诗人如今能经常回大陆,但台湾和大陆依然没有统一,诗人的乡愁更多的应该是对两岸统一的期盼。
生:诗人如此热爱中华文化,但现在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不够,诗人的新乡愁里应该包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忧。
生:诗人的乡愁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师:大家在发言时能结合时事谈,很好。朗读余光中的诗,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他对中华文化的眷恋让他对下一代的国文教育充满关怀。针对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中文的不重视使学生的中文水平日益退化这一现象,余光中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成立了“抢救国文联盟”,呼吁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重视这个现象。
维系两岸的,不仅有那浅浅的海峡,还有同胞的感情,还有同种的文化。被两岸诗歌爱好者共同吟诵的,不仅有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回乡偶书》,也有余光中面对海峡写下的《乡愁》。让我们回到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情境中去,再读《乡愁》,读出诗人的赤子之心,读出他对整个中国的眷恋:
师:同学们, 这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啊, 大家晚上几点钟下自习呀? (生:九点。) 哦!真够晚的, 那晚上骑车一路飞驰,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 你们最希望看到什么呢? (生:灯。) 哪里的灯? (生:家里的灯。) 为什么呢?请举手告诉我。
生1:因为看到家里的灯, 我就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生2:因为当我看到家里有灯时, 我便不会害怕, 想到家里亮着灯父母在家中等我, 就觉得非常温暖。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家是什么?家就是不管多晚了, 总有一盏灯在等你归来”。那么, 以长篇小说《家》斐声文坛的巴金先生, 他对灯又有着怎样独特的感悟呢?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巴金的散文《灯》。
点评: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唤醒他们情感记忆的方式来导入文本, 显得自然而亲切。
二、背景
首先, 大家猜猜, 这篇文章写于中国的什么历史时期?
生3:抗日战争时期。
师:你从哪里得到答案的?
生3:课文后面写了“1942年2月”。
师:真聪明, 大家要学习他这种方法, 通过写作年代推知时代背景。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 他们采取的是什么政策? (生:“三光”。) 师:哪三光? (生:烧光、杀光、抢光) 而国民党顽固派当时在忙什么呢? (生:剿共。) 对, 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 积极反共, 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大肆诬蔑和迫害共产党员。在这种形势下, 有许多人对抗战的前途感到迷茫。因此, 巴金创作了这篇散文。
点评:从背景入手, 知人 (巴金) 论世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以解文。承转自然, 介绍紧扣文本, 极其精要。
三、析结构
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 找出文中依次写了哪几盏灯,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点评:本来是解析文本结构, 却偏偏要从哪几盏灯这个问题入手, 这样就把结构落到实处, 既便于学生理解, 又接榫自然。
生4:一共写了五盏灯, 一是第3段中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的灯光。二是第5段中“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的一点豆大的灯光。三是第9段中海上的灯塔, 四是第10段中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五是第12段中友人自杀被救起后看见的一盏油灯。
师:这位同学的概括能力很强, 找到了五盏灯。有没有同学可以补充或更正的?
点评:老师发现了问题, 但并不解答, 这一问就是要发动学生去辨析去探究, 这样就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生5:我想更正刚才那位同学的答案, 就是第三盏灯, 他说那是海上的灯塔, 而原文写的是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 这是窗前的灯。
师:可第9段开头的确写了灯塔呀, 大家想想看, 在哈里希岛上有没有灯塔?
生6:没有, 如果有的话, 就不需要姐姐点燃长夜孤灯了。
师:对呀, 所以第三盏灯不应该是灯塔。刚才那位男生改得很正确。还有没有应该修改的地方?
点评:是灯塔, 还是窗前灯?可见学生惑得有理, 教师这时再挑明, 学生也就恍然大悟了。这就是一分疑惑一分长进。
生6:我认为还应该补充一盏灯。在第6段写了我站在廊上看见的山脚的灯光。
师:大家同意不同意这位女生的看法?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7:因为文章开头写作者半夜从噩梦中惊醒, 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看见了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所以说作者站在廊上看见的山脚的灯光其实就是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的灯光。
师:对, 它们是同一盏灯, 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 (生沉默)
点评: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 它也道出了一部分学生的困惑, 但它却是在生生合作的情况下解决的。多给学生机会, 让他们品尝到学习的快乐, 发现的快乐。
师:刚才那位同学说第二盏灯是作者回家时看见的, 大家同不同意?
生:不同意。
生8:是“我”在风雪中赶夜路看见的灯光, 没说是“回家”。
师:对。一共五盏灯, 我们给每一盏灯取个温暖的名字吧。第一盏灯是从平房里射出来的, 我们叫它“平房灯”。第二盏灯是在雪夜里亮起来的, 我们叫它什么呢? (生:雪夜灯。) 好, 就叫“雪夜灯”, 那第三盏呢? (生:亲情灯) 不错, 老师取的名字是“姐姐灯”, 似乎比“亲情灯”更亲切, 顺着这个思路, 第四盏叫什么? (生:情人灯) , 好!第五盏呢? (生:救命灯) 救命的人我们叫他什么? (生:恩人) , 对, 第五盏灯是“恩人灯”。五盏灯就像五颗闪亮的珍珠, 它们需要一根红线来贯穿, 这红线是什么呢? (生:灯) 对。“灯”就是本文的线索, 但这只是一条外在的线索, 文章还有一条内在的感情线索, 是什么呢?
生9:人间真情。
点评:为灯命名, 这个创意好, 它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又训练其概括能力。至此文章的结构也就出来了, 教师顺势拈出了文章的线索。
师:真厉害, 老师还没想到这一层。我认为文章中, 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贯穿首尾, 也形成一条线索, 不信, 大家看首尾两段, 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10:从“窒闷”到“微笑”。
师:再看文章中间, 还有没有表现情感变化的关键词?
生11:“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 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 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师:心找到归路了, 所以有什么感觉?
生12:心渐渐地安定了, 呼吸也畅快了许多。
师:对, 前一位同学说出了情感变化的原因, 后一位同学说出了变化的结果, 归纳一下的话, 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是“窒闷——安定、畅快———微笑”。这是一条内在的感情线索, 刚才那位同学归纳的“人间真情”比我这个还好。内外两条线索交织, 使得文章的结构非常紧凑, 这体现了散文的什么特点?
生:形散神不散。
点评:线索有外有内。注意在这里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答案, 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答案。两个答案各有其价值。学生答案精练, 教师答案也可以看作是学生答案的具体化。
四、理解“灯”的象征意义
师:作者讲述了五盏灯的故事, 每一盏都有感动我们的地方。在这五盏灯里面, 你最喜欢哪一盏呢?请大家选择一盏自己最喜欢的灯, 自由朗读相关段落, 然后告诉大家你喜欢这盏灯的理由。 (学生自由朗读)
点评:教师放弃了一一讨论的方法, 而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放手让学生思考交流。这体现了在教师预设的前提下学生自主生成的新课程理念。
生13:我最喜欢的是第二盏灯———雪夜灯。因为它使一个在雪夜中行走的人看到了光明, 并且灯带来了温暖, 使人受到鼓舞, 因此不再孤单, 不再害怕, 有勇气继续前行。
师:请朗诵“雪夜灯”里最感动你的句子, 好吗?
生13:“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指路”。
师:谢谢!请坐, 朗读很有感情, 句中停顿把握得很好。
点评:为什么喜欢就把“灯”的象征意义挖掘出来了, 问得具体, 答就显得容易。而且这里的回答是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的, 并非架空分析。教师在点评学生朗读时, 着重提到朗读的感情和句中停顿, 这也为后面的学生指出了朗读本文的两个基本要领。
生14:我喜欢“平房灯”。因为这盏灯是最平凡、最常见的。它也许是为了等待亲人归来而点的, 也许仅仅是为了方便过路人而点的。不管为谁而点, 它都给所有看见它的人们带来了光明, 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师:请朗诵你喜欢的句子!
生14:“我望着这些灯……摸索的行路人”。
生15:我喜欢姐姐为弟弟点的长夜孤灯, 它寄托了姐姐对弟弟最深切的爱与关怀, 虽然姐姐最终没有等到弟弟归来, 但她让我明白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 非亲情莫属。
师:为了这份亲情的守望, 姐姐奉献了什么?
生16:生命。
师:为什么?
生16:因为弟弟一直没回来, 姐姐带着失望进了坟墓。
师:姐姐还奉献了什么?
生17:奉献了她的青春, 因为姐姐一直没有离开家, 可见她一辈子没有嫁人, 为了守望亲情, 她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幸福。
师:读出最感动你的句子, 好吗?
生17:“哈里希岛上……它的帮助”。
生18:我喜欢恩人灯, 因为它让一个绝望的人重新看到了生活的美好, 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鼓舞他积极乐观地活下去。
生19:我也喜欢第五盏灯。这盏灯是发生在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的身上的。这盏灯有多层涵义, 一方面, 它象征着人性的善良、美丽, 另一方面, 它也让作者的友人改变了生活的态度, 对生活有了信心, 也有了奋斗的决心。由此还可以领略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在,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 日本的“三光”政策闹得中国人民人心惶惶, 中国有很多老百姓正如作者的友人一样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对生活彻底绝望, 而作者却敬告世人, 有一盏灯在我们前方, 它照亮我们前方的道路, 道路是艰难的, 前途是光明的, 伴着人性的真诚、善良与美丽, 只要国人英勇无畏地走下去, 中国的明天必定是一片辉煌。
师:这位同学能联系时代背景来看问题, 谈得真好, 我真想为她鼓掌。
(学生会意鼓掌)
点评: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后思考就有深度, 对这三盏灯的理解是一个比一个具体, 一个比一个深刻。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效果。
师:请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生19:“他怀着……心灵中摇晃”。
师:还剩下一盏“情人灯”, 有谁喜欢?
生20:我最喜欢“情人灯”, 这里的灯不仅是灯, 还是一个纯洁的少女对爱情的坚持, 是超越暴风雨的希望, 给了她所爱的人勇气, 是希洛对爱情执着的守候。
师:看来, 少女的执着感动了你。那么, 从那个少男身上, 能不能找到感动你的东西?
生20:能, 少男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泅过海峡, 只为了和心爱的人儿见上一面。
师:情人溺死了, 希洛毅然殉情, 她为什么选择“投海”而不是“上吊”呢?
生21:活着不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 死了在阴间也要永不分离。
师:在天愿作比翼鸟,
生:在地愿为连理枝。
师:大家一起来朗读写情人灯的这一段。
生:“再回溯到……永沉海底”。
师:“熊熊的火光”指什么?
生22:青年男女执着追求爱情的精神。
师:对, 这种执着追求爱情的精神永远留存在世间, 鼓舞我们大胆地追求幸福生活。归纳大家的答案, 我发现, 每一盏灯都非常可爱。平房灯让我们感受到了光明与希望, 雪夜灯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姐姐灯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真挚, 情人灯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 恩人灯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当然, 这五盏灯并不是孤立的。正因为人世间充满了真、善、美, 所以我们的心总能感受到温暖;正因为心是温热的, 所以不管经历怎样的挫折磨难, 我们总能看到光明与希望。由此看来, 灯已经不仅仅是灯, 它被赋予了一种什么意义? (生:象征意义) 那么, 灯象征什么呢?
生23:我认为灯象征着希望、光明、信念和真情。
点评:综合点评好, 它能引导学生的思维产生变化、升华, 即由点到面, 由个别到一般, 由具象到抽象。同时“灯”的含义虚化自然引出“象征”这个概念。
师:说得真好!那么, 什么是象征呢?请大家看看象征的定义, 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好不好?
生: (齐读) 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 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师:在这里, “灯”是具体的形象, 希望、光明、信念和真情是抽象的概念。在初中的时候, 我们也学过一些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比如说高尔基的一首散文诗, 叫什么? (生:《海燕》) 作者借赞美海燕来赞美什么呢?
生:赞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师:很好!这是借助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有的同学说没学过《海燕》, 那可能是因为教材版本不同的缘故吧。下面, 我再说一个大家都学过的, 周敦颐《爱莲说》, 作者用莲来象征什么?
生24:象征洁身自好的品质。
师:对, 作者借赞美莲来赞美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看来, 古往今来, 有许多作家喜欢使用象征手法。那么, 象征手法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 (齐读) 象征手法使文章具有含蓄美, 并能启发人们的联想。
点评:提出《海燕》《爱莲说》两篇文章, 是温故而知新, 将过去与现在连成一体, 视野开阔。
师:真能使文章具有含蓄美吗?我们来验证一下。
(幻灯片展示: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体会语言的含蓄美。
1、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2、在这人间, 灯光是不会灭的。)
师:请大家先说出关键词的象征意义, 再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生25:“米”象征人们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活着不能只为了物质享受, 还要有精神追求。
师:真聪明。人活着还要靠“精神食粮”, 大家回到原文第11段, 看看这里的“精神食粮”指什么?
生26:指的是坚定的信心, 顽强不屈的精神。
师:有道理。人活着还要有坚定的信念, 还要有精神支柱。再看第二句。
生27:这里的“灯光”象征光明、希望、温暖、真情。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我们都要坚信, 光明、希望、温暖和真情是永恒的, 它们永远不会从我们心里消失。
点评:具体剖析两个例子落实象征手法的作用之一, 即富有含蓄美。
师:看来, 大家通过抓关键词的象征意义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把握得很好, 真正领悟了散文语言的含蓄美。下面, 我们来看看象征的第二大作用———“启发人们的联想”, 这里的联想, 一方面是说能启发我们从“灯”联想到光明、希望、温暖和真情, 另一方面, 也是说能启发我们从文中的灯联想到文章以外的灯。那么, 读了这篇散文, 你还能联想到什么灯?要求联系传说、诗文或自身情感经历, 以“我想起了……”开头说一段话。
大家先讨论两分钟, 好吗?
(生讨论)
师:好, 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你联想到了什么灯。
生28:我想起了冬天的夜晚那昏黄的灯光。母亲坐在灯下为我们缝衣服, 她全神贯注地坐在那里, 全然不顾天气的寒冷, 微弱的灯光照着她那满是皱纹的脸, 母亲在灯光下显得那样苍老。啊, 母亲, 谢谢你对我们的爱!
师:好感人的一盏母亲灯。
生29:我想起了巴金的一首关于灯的小诗“天暮了/在这渺渺的河中/我的小舟究竟归向何处/远远的红灯啊/请挨近一些吧!”这盏灯给了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以希望、以温暖, 而且指引着迷惘的人走向光明的未来。
师:我发现这个同学拿的是她的摘抄本, 这是很久以前抄的诗。看, 后面还抄了很多页。我们要学习这位同学, 平时注重积累, 做学习的有心人。
生29:我想起了两盏灯。第一盏灯是“瞎子点灯”。有人说“瞎子点灯———白费蜡”, 我认为, 瞎子的灯不是为自己点的, 是为别人而点, 自己在黑暗中却给他人以光明, 这是何等无私的心灵啊!
第二盏灯是三国时期的“孔明灯”。它是前进之灯、希望之灯、胜利之灯、理想之灯……
师:这位同学知识面很广, 而且说话很有气势, 真不错!
生30:我想说电视剧里的一盏灯, 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 我想起了《老娘泪》中的一个情景:母亲盼望着自己犯罪出逃的儿子早日归来, 自首伏法, 在自家门前挂了一盏灯, 每到夜晚就点起来。她担心儿子回来时看不见路!这个故事虽然平凡但却令人震憾, 那盏灯已经不仅仅是一盏灯, 它的分量是沉重的。它燃着, 将一个母亲的心燃着, 她多么希望尽快将儿子召唤回来!母亲希望儿子回头是岸, 从此以后做一个正直的人, 灯承载着母亲对儿子殷切的希望啊!有灯, 也就有了方向, 灯所照耀的地方, 将是一片光明!
师:多么深明大义的母亲啊, 她用爱为迷途的儿子点亮了人生的正道。
生31:我想起了自己曾点的一支蜡烛。那时停电了, 我怕黑, 点燃一根已经快烧完的白烛。那几天心情也不是很好, 有几件不顺心的事, 我心乱地拨动烛芯, 只见火花被我弄弱后又顽强地涨起来, 我又拨动它, 它仍会保持原来的亮光, 甚至更亮了, 我到后来更是洒水在它上面, 它“嗞-嗞”作响却仍然坚持了下来, 越烧越旺。从它身上, 我看到了倔强和坚强, 我深深地触动了, 领悟到自己也应燃起斗志, 勇敢地与困难拼搏。 (学生自发鼓掌。)
点评:“我想起了……”这个活动设计得很好, 它既落实了象征手法具有启发联想的特征, 又将学生生活与文本结合起来, 把语文课上得实在而有活力。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还有很多同学举手要发言, 但我们时间有限, 好像还没有同学说到传说里的灯, 我们把最后一个机会留给说传说灯的同学, 好不好?
生31:我想起了宝莲灯, 沉香凭借宝莲灯的神力打败了二郎神, 救出了自己的母亲, 将一颗孝心体现得淋漓尽致, 也使宝莲灯这一传说广为流传, 沉香成为千百年来孝子的楷模。
师:大家的联想非常丰富, 而且升华了灯的象征意义。下面, 看看老师联想到了哪些灯…… (展示图片:宝莲灯、阿拉丁神灯、飞蛾扑火、何当共剪西窗烛、小桔灯、老师窗前的灯。)
点评:展示教师自己的联想成果可进一步启发学生, 对学生的回答起到补充作用, 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
六、作业
今天, 我们主要学习了象征手法。最后, 我们来做两个与象征有关的练习。第一题, 请说出下列词语的象征意义, 大家一起来说好吗?
生:红色象征革命、热情, 绿色象征生命、希望, 蜜蜂象征勤劳, 白鸽象征和平, 玫瑰象征爱情, 牡丹象征高贵、富贵。
师:真厉害!看来, 做下一题也不成问题, 请看第二题。
理解下面这首诗的象征意义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注:顾城 (1956—1993)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师:这是怎样的一代人呢?先要弄懂两个词语的象征意义, 一个是黑夜, 一个是黑色的眼睛。黑色象征什么?
生32:黑暗的社会。
师:它指的是中国的哪个历史时期?
生:文化大革命。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顾城 (1956—1993)
师:同学们真聪明。刚才我们学会了通过写作年代推知时代背景, 现在同学们马上就能举一反三, 从作者的生卒年月推知写作背景, 真不简单!那“黑色的眼睛”象征什么呢?
生:中国人。
师:我们还是来看一双黑色的眼睛吧! (展示希望工程“大眼睛”宣传照) 你们从小姑娘的黑眼睛里读出了什么!
生:渴望。
师:对什么的渴望?
生:对知识的渴望。
师:那从一代人的黑眼睛里, 你们读出了什么?
生:对光明的渴望。
师:对呀!一代人就是经历了文革的一代青年。
七、结语
在“四人帮”横行的黑暗年代里, 一代青年没有绝望, 没有消沉, 他们对光明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动。但更令人感动的还是巴金, (放巴金像) 在抗日战争最黑暗的岁月里, 巴金不仅用自己黑色的眼睛找到了光明, 而且, 他站在高山之巅, 举起一支希望的火把, 把光明播撒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灵。
2004年, 百岁老人巴金离开了我们。走进网上的巴金纪念馆, 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人走了, 灯亮着。”巴金光辉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进。同学们, 亲爱的朋友们, 生活中总会遇到激流险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和我一起高声朗诵这首小诗。
师生齐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你要镇静:/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点评:两则练习由浅入深梯次展开, 深化学生对象征手法的理解。练习当堂解决, 学生也不会有什么负担, 效果很好。只是练习注重理解, 忽略了运用。如果设计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那就更好了。
八、总评
一、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二、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 感悟巴金对人性的呼唤和讴歌。
[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上课前疏通字词, 了解作者, 找出包弟有哪些可爱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巴金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 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 带来勇气, 带来力量。”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他的叙事散文《小狗包弟》, 感受它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
二、重点研读
课前我们通过自主学习, 找出了小狗包弟聪明、通人性、有灵性的可爱之处。可是这样讨人喜欢的小狗, 结局怎样?
生:被送上解剖台无辜惨死
(出示投影) 探究一:可爱的包弟无辜惨死, 谁是致小狗于死地的罪魁祸首?
教师要求必须从课文中寻找依据, 并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 讨论三分钟后每组派发言人阐述本组论点。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作者害死小狗。
(板书:作者)
依据:
(1) 文革抄四旧, 小狗属于四旧之一, 小孩砸门, 作者怕包弟把红卫兵引到家中来。
(2) 作者当时属于半靠边的状态, 自身难保。
(3) 六十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 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 一些人大声叱骂, 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作者不得已把包弟交给了医院的大妹妹。
生2:文革害死小狗
(板书:文革)
依据如下:
从第一自然段看出, 艺术家遭批斗, 当时的人为了自保, 熟人变成陌路人, 只有艺术家的狗为了主人而忍受棒打脚踢, 甚至不食而死。可见文革扭曲人性, 害死小狗。
师: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两个原因, 哪个是主要原因?
生:文革
师:是的, 作者的种种行为都是在文革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作者把包弟送上解剖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师:在第十段和文末, 作者清楚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歉意, 同学们找出来。
(学生明确后齐读)
师:在文革中, 作者遭批斗, 受尽皮肉之苦, 妻子萧珊在文革中因自己而受到牵连, 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救治, 最后连诀别的的话也没留下一句就离开人世。
(出示投影) 探究二:深受文革迫害巴金却站出来为一条小狗的死承担责任并进行深深的忏悔, 你如何看待巴金这一行为?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巴金是一位有良心的作家, 在说谎成风的时代, 敢说真话, 他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生2:文革中连一条小狗的命都保不住, 何况是人呢?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是为了引发人们心灵的共鸣。
师:大家更多地是从文本表层剖析, 从人性角度还可以怎么挖掘文本深层内涵?
生:作者这样做是为了让后人懂得尊重生命, 唤醒更多人的良知。
师:不错。作为主人失去了包弟, 作为丈夫失去了妻子, 作为本应受社会尊重的作家受到了迫害。在这种情况下, 作者没有选择痛斥社会的不公, 命运的无情, 而是选择对一条小狗的歉疚。这样描写, 表面看是作者用以自责, 其实质是从另一角度表现人性的渴望与呼唤。的确, 倘若没有专政队的诸种暴行, 巴金绝对不会送走包弟;假如人间充满人性, 怎么会践踏无辜的生命?因而, 自责和忏悔, 实际就是对人性的呼唤;而呼唤人性, 从另一层面讲是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板书:说真话, 呼唤良知, 珍爱生命, 呼唤人性
(投影展示)
现在, 我的座右铭是尽可能多说真话;尽可能少做违心的事。
———巴金《随想录·一篇序文》
(出示投影) 探究三:文末说: 我怀念包弟, 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从中可以看出巴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他是一位有良知、真诚、敢作敢为的人。
生:他是一位善于反省,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教师明确:善良正直善于反省 严于解剖自律
(投影展示) 深深的自责和沉痛的忏悔是缠绕巴金一生的情结, 并不仅仅是因为创作, 也是为着作品中那些冤屈的灵魂以及造成这些悲剧的时代和社会。对文革的反思, 是巴金老人为心中的上帝———人民而忏悔的典型写照。———朱四倍
可见, 善于反省, 也是一种智慧。前人已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出示投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反省是一面镜子, 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 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海涅)
三、拓展延伸
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大家请看这两幅图, (投影) 画面上下跪的人是原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
背景介绍:一九七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 原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 肃穆垂首, 毅然双腿下跪, 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 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消息传来, 东西方和平人民无不拍手称赞。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勃兰特因此获诺贝尔和平奖。
同样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 做法却和德国截然相反。
历届日本政府从首相到阁员, 从来没间断过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对此, 包括中国、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 政府和民间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可见, 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高大。
由此可以得出下面几句话:
一个人忏悔内心和谐
一个民族忏悔走向理性
全人类忏悔和平发展
四、课堂小结
“文化大革命”已经远去, 但它距离今天还不到半个世纪。今天我们去审视、反省那段耽误了整整一代人的岁月, 是为了唤醒良知、呼唤人性的回归。
课堂练笔
2005年全国卷二
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 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 推荐一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 突出课文特点。不超过五十字。
课文题目:小狗包弟
(理由)
生:通过以小见大的写法, 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呼唤。
生:一条命运悲惨的小狗, 一位真诚正直的作家, 一次良心的洗礼。
师:大家抓住了本文的写法和主旨, 回答不错。善良、正直、勇于自责、敢于自我反省的巴金老人用他的行为感召我们, 他是知识分子的楷模, 是世纪的良心。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对他的概括:穿越一个世纪, 见证沧桑百年, 刻画历史巨变, 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 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 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 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五、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