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技术批判的误区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走出技术批判的误区(共8篇)

走出技术批判的误区 篇1

当前,CTP技术主要有热敏和光敏两大类,而对热敏CTP与紫激光CTP谁更有发展前途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去年《American Printer》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曾指出,目前很多人把热敏视为专为大批量印件而设计的昂贵技术,事实上,这是对热敏CTP认识的误区。

误区之一:热敏CTP价格昂贵

紫激光成像已被描述为制作数字印版最经济的方法。文章指出,这只是根据紫激光CTP的价格得出的结论,并没有考虑使用者实际付出的总代价。正如花1000美元低价买的汽车并不能保证以后的花费(如汽油、修理等费用)也很低一样。仅仅基于硬件的价格来选择CTP是不合理的。热敏CTP可减少许多处理费用,使印刷综合成本降低。例如,热敏CTP激光二极管的价格比最便宜的可见激光光源便宜100倍,热敏CTP不需要安全灯、暗室,可减少设施费用,改善工作环境。此外,热敏版的储存也比一些可见光CTP版更为可靠,从而可节约活件再版印刷的费用。与银盐CTP版的冲版装置相比,热敏版冲版装置所需的维护少,热敏二极管的使用寿命比可见光激光器要长,因更换激光器而中断生产所带来的损失也小。

误区之二:热敏版供应商少,且版材价格贵

事实上,如今市场上热敏版的供应商要比紫激光版的供应商多。紫激光版的生产厂商只有三、四家,而热敏版的生产厂商多达数十家。我们有理由相信,由于生产厂商众多,热敏版材的价格会持续下降。

误区之三:热敏CTP只供印长版活的大印刷厂用

紫激光是瞄准印刷量较少的印刷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热敏CTP不适合这类市场。小印刷厂缺少完备的测试手段,大多要模仿一些大单位购买CTP的模式,难以自己做出选择CTP的决定。他们既可以选择紫激光CTP(因为它被形容得几乎与热敏一样好),也可以选择热敏CTP。有调查表明,在已安装的CTP中,有10%以上的CTP被闲置一旁,考虑到大多数CTP设备安装还不到5年,竟然有10%的CTP被闲置实在是令人震惊。显然,一些印刷厂购买的是过时的、性能不好或运行费用昂贵的CTP系统,难以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也没有再销售的价值。热敏CTP系统具有可升级和易于再销售的优点。有关数据显示,热敏CTP版材的销量要比可见光版材高50%以上,热敏CTP对紫激光CTP的销售比是3:1。

误区之四:紫激光CTP与热敏CTP质量一样

走出技术批判的误区 篇2

一、表演作秀, 唯用至上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工具, 它通过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的创新,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然而, 有的教师在运用这一工具进行教学时, 其目的不是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效果, 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炫耀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道具。一些教师 (尤其是年轻的教师) 为了能够一展风采, 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在一次公开课上, 执教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图文并茂的课件, 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眼球。课后, 正当众多听课教师啧啧称赞执教者高超娴熟的信息技术时, 突然从高高的讲台下钻出了一个“操刀手”。受了戏弄和欺骗的听课者或满脸惊诧, 或怒形于色, 执教者也弄得面红耳赤, 尴尬万千。

先进科学技术如果只作为表演的套具, 那就应该远离教学这块圣地, 让它在娱乐的舞台上发挥作用。判断一个教师是不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表演作秀、哗众取宠, 方法其实很简单, 就看他是否围绕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是否运用信息技术解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罢黜百家, 唯我独尊

信息技术与各科知识的整合, 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 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更加贴近学习的内容, 更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 更容易实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升华。另外, 互联网提供的教育网站、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 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料。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彰显出了其无与伦比的优点, 因此, 有些教师认为, 教学上有了信息技术的介入, 其他的教学工具就可以放进博物馆供后人参览了。其实不然, 信息技术和黑板、粉笔、挂图、模型、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一样, 都是教学的工具。每种教学工具都有其长处, 也都有其局限性。比如, 运用黑板和粉笔能够促进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 使用挂图比课件设计更能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 实物展示能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无法给予的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受。总之, 所有的教学技术手段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我们发展教学技术, 并不是要抛弃传统, 而是要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 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 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三、多多益善, 不讲实际

为了促使教师能够充分地、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普及率较高的地区新招、怪招迭出。似乎传统的教学工具是“下里巴人”, 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只有“阳春白雪”的现代信息技术, 方能名正言顺地走上时代的讲台。这也是“操刀手”屡屡出现在公开课讲台下的重要原因。在教学活动中, 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应该的, 但并不是说现代信息技术用得越多越好。

我认为, 频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至少会产生四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1. 影响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

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展示给学生的大都是高度形象化了的东西, 减少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如在历史课上, 在讲述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时,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在屏幕上显示空中花园的画面, 这种先入为主的教学方式也许会给学生准确的印象, 但学生大胆的形象思维就得不到培养。

2. 造成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学习兴趣再度转入低迷状态。

一些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之所以被人们大加挞伐, 就在于它陈陈相因, 以致枯燥乏味, 浇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代信息技术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各种各样的新的教学模式, 要想避免重蹈覆辙, 就要和其他的教学方式综合利用, 从而创造出最好的教学效果。

3. 违反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都适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必须因教学内容而异, 因人而异。

4. 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就课堂教学双方而言,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 而机器是无法传递感情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授课老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 还对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世界观的渗透。这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无法克服的缺陷, 也是今后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展也无法取代教师教学的根本原因。

四、因噎废食, 不予采用

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 要避免两种极端的思想:一种是滥用主义, 一种是无用主义。前者的表现是迷信信息技术而过渡使用, 后者的表现是怕它影响教学效果而不予使用。因此, 如何把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是关键, 也是教学工作者今后研究的课题。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 我认为有些教师拒绝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其原因除了客观因素外, 主要有: (1) 对信息技术知之甚少。一些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更谈不上利用。 (2)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功用主义思想严重。过去一直到现在, 历史考试范围很少超出课本。 (3) 制作课件费时费力。备一节历史教案, 熟悉业务的教师用不到两小时就可做好。制作一节历史课课件, 查阅资料的时间不包括在内, 至少也要花三四个小时。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只好避重就轻, 无奈放弃。

五、生吞活剥, 不思变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完善, 诸如教学录像、课件等网上的教学信息扑面而来, 让众多教师应接不暇, 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这种形势下, 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博采众人, 根据实际灵活变通, 为己所用。一些教师却贪图轻松, 把别人的教学过程不加消化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中, 其结果难免误人子弟。教育本身存在着区域的差异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别人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即使设计得再好, 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也不一定适用所有的学生。教师在广泛挖掘教学资源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大胆地取舍, 设计出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教案, 制作出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课件。

走出技术批判的误区 篇3

一、设计理念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许多学者对其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等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而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学习计算机,也就是在学生上机实习时,给每个学生安排一定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普遍采用这一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一是设计的任务缺乏“生活化”、情境性和意义性;二是任务设计欠明确具体,缺乏可操作性;三是设计的任务难度没有层次性;四是任务缺乏评价。

二、设计方案

(一)本课主要设计思路

初二学生在学习了多媒体Power Point的基本操作之后,深入进行学习其中的超级链接的制作和使用。根据教学要求出发,结合“开展我讲寓言故事”活动,设计“我爱的寓言故事”任务;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次任务,引导学生学习,完成任务,最后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通过“设置我爱的寓言故事”任务,达到以下的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绪;

2.学会PowerPoint幻灯片上超级链接的制作与使用;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爱的教育,学会反思,学会表达内心世界,学会与别人沟通。

(三)任务驱动设计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操作流程

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设计任务(课前)?提出任务?从任务中引出信息技术学科目标?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任务评价,突出信息技术目标?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

(四)任务设计过程

1.创设情境

【玩”超级玛莉”游戏】

结合生活实际,营造氛围,激趣导入,让任务有意义化。让学生树立自信,产生勇气。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了,为以下任务完成做好铺垫。

2.简单任务

(给出操作对象“我爱的寓言故事”多媒体作品Power Point)

任务一:设置超级链接:将Power Point作品“我爱的寓言故事”中的情景与对应幻灯片进行链接,设计好“情景菜单”。(时间为5分钟)

任务二:设置链接配色方案:在以上的任务中,会发现一张幻灯片中的所有链接颜色都相同的,而且使用字体设置不能改变它的颜色。请同学们想一个办法能使它的颜色改变。

任务设计具体化,使学生明确任务内容,任务完成时间:在学习基础上完成简单任务,树立学习信心。为完成进一步任务打好基础。观察学生制作情况与完成情况,及时对完成任务和帮助其他同学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3.层次任务

你能跳到多高,拿到奖品呢?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我爱的寓言故事。

通过“简单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以致用。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根据“设置我爱的寓言故事步骤示意图”,结合自身的能力选择对应的任务完成,对任务难度进行了层次化。

最后,学生自己所得到的礼物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学习成果的评价。

4.任务评价

打开网上邻居teacher我们的寓言故事文件夹,根据设置示意图,检查同学是否正确并填写“我帮老师抽查结果”的表格。

学生根据“设置示意图”,学生之间相互检查,评价同学作品设置情况;并对小组的某位成员从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行评价。最后老师会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总体性评价。

三、设计评析

1.任务设计明确、具体

任务驱动中的“任务”应是学生能够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完成的任务,而不是简单地下达一个命令让学生去完成,如把“删除一个文件”、“下载一张图片”等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作为任务。本节课则利用“设置我爱的寓言故事”做一个大任务,通过“简单任务”与“层次任务”让学生一步步地发现问题,然后去探究,最后解决问题。这让学生在执行任务时思路非常清晰和明确,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2.任务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意义和深度

本节课在任务设计中巧妙地结合举行“我讲寓言故事”的活动,提升学生的热情,抓住学生心理,建议学生利用Power Point工具表达自己的寓言故事,提出了“设置我爱的寓言故事”的任务。这时,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学生的兴趣就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他们纷纷要求执行任务,对自己是否能设置好作品跃跃欲试。

3.任务设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渐进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差异”是教师最为伤脑筋的事,任何一个班级都存在着差异,那么学生是否能在学习中都能学到知识技能,这对老师的设计的任务有很大的要求。本节课中,在学生完成“简单任务”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选择的操作“层次任务”。这样,“菜鸟”们确实学到了较多的东西,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喜悦感,增加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自信心;那些“大虾”们完成更深层次的任务,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学到了更深入的知识。

4.任务过程中适当地给予评价

评价始终贯穿整个任务过程中,如学生在进行简单任务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特别是在层次任务中安排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礼物,已是对学生一种学习的奖励,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让其他学生帮助检查设置情况,无形中是对学生完成情况的一种评价。

5.任务设计中对学生进行了道德和爱的教育

通过制作“我爱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懂得寓言故事中发人深省的深刻道理,学会反思。现在学校里学生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是敏感脆弱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出现自我为中心,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与想法,不善于表达与别人沟通的特点。因此,教师除了在传授知识以外,给予学生其它方面的关心与教育。设计这个任务,也是让学生学会能与同学之间好好的沟通。

走出自主学习的误区 篇4

绿春一中上海支教教师

张宏鹏

自主学习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摆在每个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的重要课题。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为自主学习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的同时,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们也发现一些语文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的存在着偏差,导致在教学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误区,对语文教学实践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要引以为戒:

一、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淡化教师指导作用。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导的辩证统一。

可见自主学习实质是一种扬自学之长,避自学之短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学习过程作用和存在的价值,不能对学生过分地放任自流,应切实地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帮助。然而有的教师对此却缺乏正确认识,为了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在教学中,一味地迁就学生,从教学目标的选择到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落实、再到教学评价的反馈,全部由学生来操作,教师成了一个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多余人,有的在课堂上走来走去,有的在讲台前背着手等待,有的低头坐在椅子上看教案„„这种做法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则完全相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逐渐形成的,”【1】不能一步到

位,过分强调自主,放任自流,无异于揠苗助长,在自主学习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课堂上,学生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与点拨,当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时,教师要找到“兴奋点”,并提供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投入;当学生迷失学习方向时,教师就是“指:南针”,为学生辨清方向,指明航线;当学生陷入学习困境时,教师做“领头人”,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究。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心智发展水平还未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一环节还相对薄弱,如果没有教师的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理解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新课程标准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学生的自主学习既需要自我意识、内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意志控制等内部条件,也需要教育者的外部指导”【2】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放任自流,而使得教师主导作用的丧失,就会严重动摇学生主体性的落实,这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也必然是无序和低效的“放羊式”教学。

二、把“变味式讨论”当作“真正式自主”。

毋庸置疑,高质量的课堂讨论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凸现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我们逐渐发现在教学实际中,一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操作不当等,使得大量无序的、盲目的、低效的讨论占据了课堂教学。这一方面助长了课堂教学的作秀化倾向,另一方面又遮盖了教学中理应暴露出的问题,从而使教学陷入了形式讨论的怪圈。“课堂讨论热”在语

文教学过程中持续升温,老师们竞相用之,似乎在极力地向听课者展示学生的自主性,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讨论,在课堂上甚至如放连环炮似的让学生回答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十有八九只需要学生作“是”或“不是”回答,看似学生主动学习,实则仍然是教师在手把手的“灌”。

1、(案例回放)在一所中学的语文公开课上,学习《藏羚羊跪拜》一文时,老师就老猎人把枪埋掉,从此销声匿迹的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切入——

师问:同学们,从老猎人的举动中大家是否有种强烈的震撼呢?生齐声答:是。师又问:那么有这个结尾你觉得到了猎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用三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交流一下。(三分钟后)

生1说:我觉得他是一个善良的人。生2说: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师总结:同学们讲得很好,从大家的讨论中,从文章的结尾处我们又看到了猎人身上的另一面,不再是冷酷残暴的性格,他也有着善良的一面,能够知错就改,希望大家也能向他学习。„„

这位老师问题切入的角度太窄,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前后的对比立刻回答出来,用三分钟的时间来概括一个人物的品性,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如同问“1+1=?”实在是过于简单了,她所设计的课堂讨论环节就显得毫无必要。

2、(案例回放)在某公开课上,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

老师在介绍孔乙己时,说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然后抛出疑点:“文章介绍站着喝酒的都是短衣帮,而孔乙己是穿长衫的,为什么还站着喝酒?”接下去让学生用1分钟进行小组讨论。生1:作者回乡的季节是冬季,这从文章开头就有提示,可能是他怕冷吧!

生2:这也说明了孔乙己是一个像我们一样,喜欢追求个性,做个与众不同的人!„„

这时只见教师一脸尴尬,连忙打断了学生,说道:“两位同学的想法虽然合乎情理,但文中的孔乙己则是因为死要面子才故意穿长衫的,因为长衫在文中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突出了他虚荣的一面。” 其实孔乙己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对主人公性格特征的分析应该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当学生经过短暂讨论得出了浮于表面或是错误的认识,完全出乎预设之外,教师便慌了,不是根据火候,有效的加引导和纠正,使学生沿着讨论要求的方向朝纵深发展而是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其实,这与教师不提问题而满堂灌的做法是毫无区别的。

三、把课堂上“不加约束”,当做自主学习

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潮语):“老师跟形势,上课象做戏;气氛看似浓,学生变顽童;走进新课标,各人展花招;误区当真理,学生空欢喜;实在不实在,老师叹无奈。”这是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消极现象的鲜明写照。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的学习方式,这势必要改变过去井然有序的

课堂氛围,要求教师不能对学生要求于严厉。但这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意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时,学生往往出现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现象,例如:据某地调查,有七成的中学生认为朱自清的名作《背影》已过时。在他们眼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显然,这与作者所要表达的父子间真实、质朴,浓厚的感情,这一本意格格不入的。又如在一堂语文公开课上,教师授课的内容为《赤壁之战》。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让学生讲述《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兴致浓浓,从三国人物讲到了水浒人物,远远背离了主题。教室里乱哄哄的,学生我无拘无束、我行我素,二十五分钟过去,才言归正传。当导入新课文后,教师播放了剪辑好的《赤壁之战》的视频,然后又要求学生自由讨论印象最深的片断。一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竟然不足十分钟。很显然这样的课堂是充满讽刺意味的,是低效的。教师不应一味地迁就学生背离文本式“独特体验”要恰当地把学生引导到文本情境中,把观注点提升到角色领悟,情感的熏陶上来,而不是让学生随波逐流,漫无目的的在课堂上高谈阔论,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走极端,必须以正确解读文本为前提。为此,老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学习的目标,明确情感的切入点、思考的关键等,并在学习过程,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和问题的难度,从中进行适时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入放任自流式的怪圈。

小结:上面所说的几个误区都是由于教师对自主学习准理解不够透彻造成的,语文的自主学习毕竟刚刚起步,很多新理念的贯彻落实还

需要我们的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如果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环节中,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一切从文本出发,精心设计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难易度,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并随时关注学生的“生成点”,适时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那么我们的自主学习论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而不再是一种点缀式的花瓶,或者公开课作秀的行头,学生也才能切实融入语文课堂中,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能一起学习知识,演绎智慧,分享体验的时空!

参考文献:

(1)李淑清.《自主性学习的意义及培养方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 年第5卷 第4期 第90页

(2)庞国维《论学生的自主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1年第20卷第2期

走出生命教育的误区 篇5

走出生命教育的误区

作者/向保秀

生命教育是对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的扬弃,对教育本真意义的回归。但在这个回归的过程中,有的人本身带着狭隘的功利的目的,比如哗众取宠赚噱头;有的受认识水平所限,在探索的过程中陷入误区,反而背离了生命教育的宗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针对这些现象,除了从理论上加以澄清外,有必要从实践上加以引导,以利生命教育顺利地实施。

一、走出应急避险道德化的误区,让生命远离伤害

生命教育首先表现为保护生命的教育。现时生命教育兴起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青少年的自杀率和犯罪率在不断攀升。但不管是自杀和他杀,背后都隐藏着较深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因此,对它的解决也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而如何应急避险则纯粹是个教育问题,遗憾的是由于长期来我们把这个生命教育的问题道德化,没能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结果酿出了一出出本可以避免的人间悲剧。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眼看“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但湖北5名12岁的女孩却不幸溺亡,再也过不成儿童节了。这5名女孩都是同一所中心小学的同学,其中有两个还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当尸体打捞上岸时她们还保持着互救姿势。据悉,这5名女孩中有2人身上衣服较少,她俩首先溺水,在岸边的3名女孩听到呼救后牵手下河施救,最终因河水过深,施救者体力不支,被拖入水下才导致5人全部溺亡。

孩子溺水死亡到底是谁之过?显然我们不能怪贪玩的孩子,贪玩是儿童的天性,我们不能因为贪玩有可能出现意外而禁止孩子玩耍,这无异于因噎废食。遗憾的是,在不少中小学,校方经常出于安全的考虑,禁止孩子们从事正当的体育活动,比如踢足球、打篮球等。保护生命教育的关键在于要教孩子们应对意外的方法和本领,比如落水了怎么办?起火了怎么办?地震了怎么办?突然晕厥了怎么办?由于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孩子们在危急关头往往手足无措,或者坐以待毙,或者愚蠢冒险,从而失去无辜的生命。

据报道,5名女孩溺亡的那天是星期天,孩子们就读的中心小学虽然当天没有上课,但在事故发生后还是对全校师生进行了警醒教育。学校表明,在每年进入暑期前,都会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安全警示教育。校方还说,就在前不久,学校刚刚下发了一份“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并要求家长阅读后签字,以此来提醒家长们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保护。但这5名女孩的家长除那对双胞胎的母亲在家留守外,其他都外出打工了。(教学论文 )显然,仅仅有“告家长书”之类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学校是如何对孩子们进行安全警示教育的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学校习惯于从小就教孩子们互相帮助、舍己救人等道德观念,而没有或很少教孩子在危急关头如何自保,结果既救不起别人,反而白白牺牲了自己无辜的生命。比如,那位失去双胞胎姐妹的母亲一夜白头,如果不是单纯的孩子们一心想着拉姐妹一把、拉同学一把,而是高喊救命,或者跑去寻找大人,那么结局就有可能完全不同!因为孩子们还这么弱小,没有力量可以救起别人,特别在这杀机四伏的水里!

在美国“9.11”事件中出现了一个华裔的救火英雄曾吉吉,美国把一条街命名为曾吉吉街。对于这样的英雄,我们的报道角度一定是见义勇为,报道的方式肯定是“寻找英雄成长的足迹”:他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他的,他的老师是怎样教育他的,他的邻居怎么看着这个孩子从小见义勇为的。而美国的报道不强调这个,他们强调的是,曾吉吉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具有救火能力的人,所以救火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是应该的――他有专业素养,表现出一种专业的责任感。而对那些没救火的人,不会轻易指责他们,说他们是懦夫,因为没有专业素养的人所要做的就是要赶快撤离火灾现场。一个人如果没有专业素养又去救火的话,很可能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这个事例启发我们:在生命保护教育中,不是要教孩子们一味自保不去救助需要救助的人,该出手相救时还是应该挺身而出;也不是要教孩子们单纯从道义的角度考虑该不该舍己救人,似乎不出手救人就是不道德的,而应该教会孩子们科学有效地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遇到需要救助的情况而自己力不能及时,应该灵活机智,比如,遇到火灾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遇到有人溺水而自己既不会游泳、也不懂急救时,应该及时向附近的成人呼救,遇到坏人要机智逃或求助警察等等,而不能不顾生命危险去蛮干,结果既救不了别人,反而伤害了自己,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走出生命教育对象片面化的误区,让教育者先受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从学校到教师更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学业成绩,关于孩子的生命保护问题似乎只是家长的事。可是中小学生除寒暑假外,大部分时间却呆在学校,跟老师们呆在一起的时间更多。因此,出现意外的几率显然更大些。而且由于孩子们集中在一起学习、生活,一旦遇到安全问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据有关部门统计,造成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有八大类伤害:卫生、中毒、交通事故、抢劫绑架、触电、溺水、烧伤、窒息。在0――14岁儿童中,居首位的伤害是溺水,占39.4%,其次是交通意外,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少年儿童约有8000人。所以,学校必须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包括饮食安全、运动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自救等。

生命安全教育不仅要面对学生,而且必须面对教师。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关注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没有错,但仅仅关注学业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试想,在孩子们的.生命本体受威胁的情况下,学再多的知识又有何用?因此,学校必须教会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遇到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办法、逃生的本领,防止任何可能性的伤害事件发生。但如果教师自身都不具备保护生命的基本常识和能力,又如何保护孩子,教好孩子?6月10日一场洪水夺去了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小学100多名孩子的生命,如果沙兰镇小学的教师具有一点危机意识,具备最一般的应急能力,应该能挽救更多孩子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不可逆、不可再生的,所以为人师者一定要教会生命脆弱的孩子们千方百计地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保护好他人的生命,保护好大干世界的一切生命。

三、走出生命教育内容浅表化的误区,让生命教育深入学生的精神层面

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生命,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生命。所以,学校对学生进行生命保护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仅仅局限于此,则有浅表化之嫌。人的精神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成长体验,有些是积极的辅助,有些是成长偏差,有些甚至是灾难性的障碍。如果我们不关注学生精神发展的规律,仅仅只关注那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业成绩,培养出的学生很可能学业优良、精神贫乏,甚至由于精神方面出现偏差,能否达到学业优良也是一件很可疑的事情。极端情况下,青少年学生因为厌学而放弃生命的也屡见不鲜。虽然,很少有人将这类事件与为人师者联系起来而追究老师的责任,但为人师者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逝去无动于衷则是极不正常的。每一个为人师者都应当充当起孩子成长的精神导师,而不是把这个崇高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推给班主任一个人。现在,即使按照国家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班额也是偏大的,何况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超级大校、超级大班并非罕见现象,因此,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让一个班主任细致入微地关注到全班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很不现实的。

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不可或缺,但学校教育无疑要起主导作用,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又要起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学校教育、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主导作用?也用几则案例来说明。

(一)校长的主导作用――重视生命教育

山西省通宝育杰学校小凉亭上有个小鸟窝,一年级小朋友喜欢下课后看看小鸟。有一次,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还在那里意犹未尽地看着,这时一位老师走过来说:“快走快走,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说:“老师,看,小鸟!”老师不耐烦地说:“什么小鸟,上课了!”该校詹文龄校长正好目睹了这幕,于是他专门召开了一次教师会议。在开会之前,大多数教师认为詹校长小题大作,但詹校长的一段话改变了大家的看法。詹校长说:“‘人之初,性本善’,就是说,孩子们在最小的时候本来是有爱心的,因为这时他们得到了父母许许多多的爱,所以他们表现出的也是爱心,做游戏时,对没有生命的布娃娃,他们都小心呵护。可有些孩子长大后变得麻木、自私、冷酷,有的甚至残忍,这些都是受大人们(老师、家长等)的影响。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发现自己最热爱的老师居然都不关心小鸟,很快,他们也会不爱小鸟了,说不定有一天,会用弹弓把小鸟打下来。爱小鸟、爱人类、爱大自然、爱地球,这是相通的。”詹校长最后总结道:校园无小事,事事见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典范。

教师的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只有具备健康情感、完满人格、魅力人格的教师才会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激发学生追求生命的价值。因此,詹文龄校长说,要教育学生爱护动物,做教师的首先要爱护学生,给学生做出榜样。因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的积极情感会产生“皮格马里翁”效应,感染学生。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要求教师爱护学生同样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上。詹文龄校长认为,一个生活质量差的人不会拥有良好的心境,做其他工作也许可以凑合,要教育好学生却要大打折扣。因此,他在其管辖范围内对教师尽力实施人性化管理。

要提高全体教师的生活质量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求政府部门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选聘德高望重的校长对教师实施人性化管理,而不是随意任命那些投机钻营者对教师实行冷冰冰的控制,也是生命教育题中应有之意。

(二)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策划生命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班额较大,学校工作的千头万绪都要靠班主任来抓落实,班主任往往被事物缠身,疲于应付,很少有时间、有心情去站在生命教育的高度来策划一些别开生面、激荡心灵的活动,以致无论施教的班主任还是受教的学生似乎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班主任就是居高临下管教学生的“教育者”,班主任也以这种心理优势自居。试想,班主任与他所管的班级学生的关系犹如猫鼠关系,他的管教措施能促成学生自觉自愿遵守规则、自觉自愿去投入学习吗?

人文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无论是专门的生命教育还是渗透在各科教学中的生命意识的生成,生命教育的具体执行是以师生间的人际互动为背景的,师生关系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中,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也具有生命教育的价值。“师生之间的交往,不是为了获得主体间性、视界融合、交往理性,这些至多只是中介、是‘桥’,根本性的目的是为了生命。”凡是背离于这种生命追求的环境与活动,都会带来个体生命的压抑、都是对生命的伤害。

生命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长就有烦恼,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引导。班主任引导得当,孩子就借此成长了一截;若教育不适当、不到位,有的孩子说不定就此消沉下去,误入歧途,甚至走向毁灭。因此,孩子的成长需要肩负引导责任的班主任精心策划,把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烦恼转化为成长的阶梯,经一事长一智。

很多年前,见到武汉的一位由三类学校脱颖而出优秀班主任,虽然那时还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虽然他的学生都是一二类学校录取后淘汰下来的学生,但他不仅没有嫌弃这些孩子,而且用他的“生命教育”(当时叫希望教育)点燃了学生内心求善、求学的希望。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的主题班会,他以自己少不更事、对父母照顾自己不周大发脾气为引子,引导出学生讲出是否做过类似的事,然后带领大家计算父母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起来是一个什么概念,最后布置“爱心家庭作业――给父母洗脚”。出乎意料的是,这是全班学生第一次无一例外地认真地完成的“家庭作业”。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位高度负责的班主任精心策划的主题班会触动了学生的心。经历此事后,孩子们似乎一夜长大了,摒弃了以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开始振作起来认真学习,在家里争做好孩子,在学校争当好学生,全班的面貌为之一新。后来,全校推广了这位班主任发的经验,全校面貌也为之一新,该校后来由一所众人嗤之以鼻的“垃圾”学校一跃成了炙手可热的名校。

(三)科任教师的主导作用――渗透生命教育

长久以来,无论是在教师群体中,还是在学生群体中,那些学业成绩和行为习惯暂时后进的孩子都是不受待见的,这种不当的行为方式一般从教师“传染”给学生,置这些后进的孩子于非常不利的心理环境中,导致这些孩子或厌学弃学、或故意扰乱课堂秩序以示“抗议”,严重的甚至要么自我毁灭、要么以毁灭别人来“报复”社会。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在中国,应该说多一所实施生命教育的学校,就会少一些孩子进“监狱”――包括心灵的监狱和实体的监狱。

生命教育需要将师生交往的过程演变为自我与他人建构生命共同体的过程,前提是将教师与学生视为生命个体,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首要的取向是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和生命的意义感受,尤其是教师。如果我们问教师:“学生是主体的人吗?”恐怕没有任何一位老师会对此做出否定的回答,但事实上却存在一些与生命意识相违背的教育行为,或许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这种意识已成为教师的一种潜意识。比如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大量不正当的教育惩罚,如讽刺、侮辱、体罚等,给学生的心灵和肉体造成了不可愈合的双重伤害。教育是人对人的积极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的教育工作者,把激情注入生活,把热情融人工作,将真情献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培育每一个灵动的生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为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倾情,就一定能为为学生的生命奠好基。

作为科任教师,不少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授业、解惑,连传统上赋予教师的“传道”职责都统统推给班主任了。谈起学科渗透,一个个垂头生气,总是认为有太多的知识点都没有时间“灌”下去,哪有时间渗透别的什么东西;再说,今天提这个要渗透,明天提那个要渗透,哪里渗透得过来?于是,我们只能在那些用于作秀的公开课中寻觅到一点渗透的影子,比如德育渗透,而且通常来得非常牵强附会。

如果说教学是技艺的话,那么生命教育则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对生命的关注,需要我们用热情和生命去拥抱,牵强附会地渗透只会走向反面。那么,什么是自然的渗透呢?

父母,请走出沟通的误区 篇6

父母,请走出沟通的误区

在我接受的家长咨询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关于亲子沟通问题,父母们都向指导老师诉苦,说现在的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他们在想什么父母几乎都不知道、不了解,给父母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困惑和难点。我们在指导父母的时候也经常会提起“沟通”这个词,我们提倡父母与孩子多沟通,很多父母也会尝试去做,那么问题出了在哪里呢?是不是我们的家长对“沟通”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也许澄清一些认识的误区,我们的父母会发现原来亲子沟通的天地是如此之广泛。

误区一:沟通就是指讲话吗?家长们经常抱怨:“孩子长大了话越来越少!”父母认为孩子口头语言的多少往往表示着他们愿意沟通的程度,他们在咨询中常常还陶醉于孩子幼年时滔滔不绝讲话的回忆中,一旦回到现实他们就会唉声叹气,孩子不愿意讲话似乎成为了沟通的一个缺口。其实,沟通仅仅就是指讲话这么简单吗?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气(比如音乐)、肢体动作(比如表情、手势、舞蹈、武术、体育运动等)最有效的沟通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可以这么说,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时时存在,可是很多父母在捕捉沟通过程中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自我情绪的能力却非常弱,他们往往误以为只有孩子亲口说的才是他们的需要,而忽视了对孩子神情、动作以及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表现的观察和分析;同时他们认为只有言传才能把教育的功能付诸实施。比如说一位母亲曾经向我诉说:孩子在考试后一直回避家长,面对家长对成绩的质问也采取默不作声的态度,家长就学习一事苦口婆心的教育却无济于事。那么我首先询问家长是否了解孩子考试后的情绪,是否关注过他的情绪以后再做出相应的对策。家长的回答是,他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没有说”其实是孩子的一种情绪反应,这种表现说明孩子的心情有可能很矛盾、很压抑,他也许正面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内疚而痛苦,这个时候家长不问原因的一顿指责,只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低落。而如果家长能够通过眼神、动作传递一个安慰的信息,如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信任的眼神,孩子就一定能感受到父母此刻的态度,也许孩子就会愿

意在父母进一步表露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选择对父母关闭心灵的大门。因此,在亲子沟通中,口头语言只是一部分,更多的信息存在于彼此的神情、动作中,所谓言传身教的“身教”也在此。

误区二:沟通就是说家长需要知道的事情吗?很多家长向老师埋怨孩子在与家长的沟通上表现的相当马虎,有位母亲说:“我知道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也经常会找机会与他交流,可是我只要一问他学习的事情,他就嫌我烦。”我们很明显的看到,在家长眼里所谓的沟通就是说家长需要知道的事情,在很多情况下就是孩子的学习甚至具体到成绩的问题,难道这就是沟通全部的内容吗?大多数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父母总是只对自己关注的内容感兴趣,根本不愿意听孩子讲其他的内容,而父母关注的内容永远都只有成绩和分数,这让大部分孩子不胜其烦。沟通的目的是增加信息量,而父母在孩子看来似乎永远只对他身上那么有限的信息感兴趣,很多孩子开玩笑的声称父母爱分数胜过自己。这就导致了亲自双方对沟通的不同理解,孩子本来认为沟通应该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说,而父母却并不需要,好比孩子需要沟通的内容有四车道那么多,但是父母那里只有一车道,很多信息都会如到了瓶颈一样被卡主难以顺利的流通,于是孩子觉得如塞车一般交流困难,而父母只能看到有限的一车道上的汽车,难以浏览全部的风景。孩子在父母眼里渐渐变得平面化,因为父母只能通过有限的信息来判断和分析孩子,而孩子则觉得与父母沟通越来越困难,久而久之双方的沟通要么逐渐减少,要么则流于表面,草草敷衍。

误区三:沟通就是彼此不停的说吗?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到了青春期彼此的沟通很少,孩子不肯说,家长说的孩子又不要听。沟通就是单纯指说吗?其实很多家长都误解了,沟通中听比说重要。很多家长就是没有做好“听”这个工作才使亲子沟通无法继续。听是彼此交流的基础,听更是传达了一种信任、关注的力量。在孩子童年的时候你是否记得还有这样的画面,家长之间在交流,孩子在一旁迫不及待的想要表达但是却插不进嘴,我的孩子这个时候会走到我们中间,问我“你为什么不听我说呢?”每当他这样质问我的时候我就发现他这个时候可能是感受到了冷落,也许往理论上讲就是感受到了不被尊重。我们大人常说:小孩不要插嘴,或者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懂。但事实呢,如今的小孩子见多识广,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渴望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家长

往往认为孩子的意见幼稚不成熟或者很武断的认为孩子不对就加以否定了,实际上孩子的意见没有充分表达一方面遏制了孩子的思想,另一方面从不被允许表达这个情况来说孩子无形中感受到了家长对他的不尊重、不认同,久而久之,当孩子长大了,家长对孩子的想法已经缺乏把握希望孩子主动表达的时候,孩子却在这个时候关上了心门。

误区四:在有问题的时候沟通就行了,希望一次就能达到效果。沟通犹如细水长流,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能够沟通从本质上讲取决于彼此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的情感,而关系和情感的培养不是一天养成的。我曾经碰到过这么一位家长,孩子厌学、甚至在外面与人发生性关系,家长为此非常着急,但是与孩子根本无法沟通,除了讲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家长就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交流。、我问家长如何评价孩子的个性、孩子从小发展的轨迹、孩子喜欢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家长都回答不出来。我们知道良好沟通的前提是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的培养应该是在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同样的问题的出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在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某个问题苗头的时候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个时候的沟通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的,如果等到问题已经发展的非常严重的时候才想起沟通,那么十之八九这样的沟通可能是无效的,因为孩子已经不具备与你沟通的基础,即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了,当然你想凭借一次沟通就奏效几乎是不可能的。

沟通是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我们的家长应该从小、从平时起就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真正了解你的孩子,才能在孩子有困惑的时候给予适时的帮助。

作者姓名:高敏

单位:苏州市第一中学校

职务:专职心理教师

手机:(0)***

电子邮箱:gaomin315@163.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公园里278号苏州市第一中学德育处

走出教材加工的误区 篇7

一方面,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 是课程专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教学专家等众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是通过国家审定、代表国家意志的具有行政权威的法定文本, 广大教师理当尊重教材;另一方面, 数学教材仅仅只是课程资源之一, 是教学中的一个例子, 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广大教师当然也可以合理加工教材, 但合理加工教材应做到有理、有据和有度。

1. 加工教材要合理定量。

一节课, 教师究竟该教多少, 学生究竟能学多少, 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例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 教学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还教学了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问题。试问:低年级的小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吃得消这么多知识吗?在这种“严重超载”的课堂中, 教师无视教材的编排意图, 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 无视教学的实际效果, 表面上看教学内容多, 实际上学生所获甚微!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合理确定教学容量, 确保教学张驰有度、富有实效。

2. 加工教材要把握重点。

在一节课的教学中, 会出现若干个知识点, 哪些内容是教学重点, 教师一定要理得清、抓得住、体现得出, 因为这是上好课的关键之一。例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时, 竟然把情境中出现的“速度”这一概念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整节课围绕“速度”意义的建构和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的了解和运用等展开教学, 导致学生在这节课中虽然对“速度”颇有认识, 却对重点要学习的关于与速度相关的计算和解决问题无所收获。究其原因, 无外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加工不到位, 对教学的重点抓的不准, 导致教学重点严重偏离。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只有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才能真正落实教学重点。

3. 加工教材要融入方法。

对于教材的加工, 笔者认为, 要有机融入教学法的加工。只有把教学方法融入到教材之中, 才能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僵化的知识人性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孤立的知识网络化, 纯数学的知识生活化。例如, 在《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中, 关于“0时”的认识既看不见、又摸不着, 学生在生活中对“0时”的体验也极少, 甚至没有, 这无疑是教学的难点。如何使这个未曾谋面的“0时”变得生动和鲜活起来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执教这一内容时, 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 使“0时”直观形象的走进了每一个学生心中:首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在直线上取了几个点, 分别表示生活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见下图)

这样的设计, 十分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今天的24时也就是明天的0时, 今天的0时也就是昨天的24时, 还再现了“日复一日、周日复始”的时间变化规律, 极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了“一天接一天”的准确而清晰的时间概念。接着, 黄老师又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演示:在夜色、星光、月亮逐步变淡, 到太阳慢慢升起, 再到太阳慢慢落下的过程中, 一昼夜钟面上的时刻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由此可见, 当教学法有机溶入教材中时, 教学的生命活力就会源源不断地喷发和彰显出来。

4. 加工教材要科学调整。

对教材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适当整合, 如先后顺序的挪动、具体内容的增删等, 可以增强教材对教学的适应性, 也符合教学规律。例如, 教学《角的度量》这一内容, 教材是这样编排的:先让学生认识量角器, 接着让学生量角, 最后让学生画角。但特级教师华应龙上此课时, 将教学内容调整为先用量角器画角, 让学生在“跌跌撞撞”中感受到用量角器画角就必须找到量角器上的大小不同的角, 而要找到量角器上的角还得先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基本单位。这一教学先后顺序的变化, 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了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内驱力。

5. 加工教材要勇于超越。

文无尽意, 诗无达诂, 一节课真要把一个内容研究透, 绝非易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 几乎是不可能。教师对于教材和教学的研究永无止境, 只能与时俱进, 日趋逼近它的本质。超越本身就是建立在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真正地理解与钻研了, 才可能有真正的超越, 也唯有超越教材, 数学教学才能收获更多精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教学《认识分数》时, 巧借学生错误, 组织学生用纸折出自己喜欢的分数, 用口辩论图形所表示的分数, 用脑想课本之外可能出现的分数, 这些基于教材但又超越教材的教学活动, 让数学课不再是知识灌输和练习模仿的过程, 而是一个充满灵性、诱发灵感、创生灵动的生命成长过程。

走出惩罚的误区 篇8

本文首先分析对于惩罚的常见误解,然后讨论对于惩罚需要深思的几个问题,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对于惩罚的常见误解

在中国历史上,以惩罚作为教育儿童的手段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不少历史故事都将父母惩罚子女当作美谈,很多民间谚语也给打骂儿童赋予了合理化的解释。以下几点是中国传统教育中比较突出的观念,用现代心理学的眼光来看,这些观念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误解1:打骂是惩罚的常见误解。

按照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惩罚是呈现一个负性刺激或剥夺一个正性刺激以使某种反应减少的程序。惩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较为严厉的体罚、训斥,也可以是比较温和的批评,还可以采取故意忽略、态度冷漠、压制或剥夺爱好等形式。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中国的家长和教师也会采用各种惩罚方式,不过,骂和打似乎是最常用的手段。之所以如此,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家长和教师要惩罚儿童时,往往是“在气头上”,非打骂不能解气;二是不少家长和教师都有比较强的权威主义倾向,缺乏与儿童平等交往的意识,而打骂是表现权威感的一种常见方式。很显然,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以打骂为主要方式的惩罚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家长和教师自己的需要,是为了出气或显示威风,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的功能反而可能被忽视了。

误解2:家长和教师有权利打骂自己的孩子。

在封建社会,孩子被当作父母的私有财产,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使教师也成为“准家长”。在不少人的头脑中,“自己的孩子自己打,天经地义”。一些家长甚至害怕教师不敢惩罚自己的孩子,主动提出“孩子就交给您了,要打要骂都由您”。显然,这种观念与强调保护儿童权益的现代伦理背道而驰。

误解3:家长和教师有责任以打骂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孩子。

中国传统思想强调“子不教,父之过”,要求父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对于教育的方式,却主张以权威性的管教为主,将打骂合理化,认为儿童“不打不骂会变坏”。这样一来,打骂孩子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成为一种责任。打骂孩子的父母往往被认为是尽职尽责的好父母。在这种观念主导下,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呵护孩子的责任往往被忽视。

误解4:只要出于“爱”的动机,怎么打骂孩子都是可以的。

在强调家长权威的传统中国社会,“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由于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在动机良好的前提下,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子女好,于是,“打是疼,骂是爱”,打骂子女被解释为一种高尚的道德行为。显然,这种理解与强调儿童权益,将打骂儿童视为违法行为的现代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误解5:打骂越狠,表明爱心越深。

不少家长和教师相信“爱之深,责之切,打之烈”,觉得打骂如果不痛不痒,就没有什么效果,就是一种对儿童不负责任、缺乏爱心的表现。打骂越狠,就代表爱心越深。一些家长最常用的口头禅是:打在子女的身上,痛在父母的心上。这种想法虽然用心良苦,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子女不仅有身体,而且也有心灵,他们的身体挨打时,他们的心灵一样痛。

误解6:打骂越狠,教育效果越好。

很多家长和教师相信“自古英雄多磨难”,“重棒底下出孝子”,于是,他们认为教育效果跟打骂的程度成正比。其实,这是一种特别偏颇、特别有害的观念。事实上,无论是英雄,还是普通人,要健康成长,都需要很多正面的关怀、鼓励。如果一个人经历的只有磨难,他无法正常生存,更谈不上成为英雄。在承认磨难的正面作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基本事实:有更多的人在磨难中退缩甚至崩溃,有更多的儿童在棍棒下成为“逆子”、 “恶子”, 甚至成为凶狠毒辣、危害社会的恶棍。

误解7:对好孩子也要打骂。

一些家长和教师抱有“鞭打快牛”的想法,认为对好孩子也不能放松,也要不时以打骂的方式给他们提醒,否则他们就会“翘尾巴”。这种类似“施虐狂”的做法,无疑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困惑与心理伤害。

需要深思的几个问题

上述的各种误解根源于权威主义的家长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东西,成为人们不自觉的习惯思维。要消除这些误解,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惩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显示权威?是发泄不满?是迁怒无辜?还是纠正不良行为,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二,家长和教师真的有权利任意惩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吗?孩子的权益在哪里?

第三,打骂的效果到底如何?短期效果也许很明显,高压之下青少年可能被管住了,但是,长期效果呢?行为上可能变乖了,心理上呢?可能的心理伤害有多大?

第四,除了打骂,还有别的惩罚方法吗?如何避免有害的惩罚方式,采用更加有效的教育手段?

我们认为,每一位家长和教师,在准备处罚青少年之前,都应该好好想想这些问题。

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作为惩罚的几个原则,供家长和教师参考。

第一,目的正当。要明确惩罚的目的,避免为惩罚而惩罚,更要避免为了出气或显示权威而惩罚。作为教育者,对孩子或学生的惩罚只有以引导、教育本身为目的,才是正当的。

第二,考虑效果。要从青少年角度去考虑惩罚的多方面效果。目的正当、动机良好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惩罚青少年。只有能够帮助青少年纠正不良行为、更加健康成长的惩罚才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强度合适,尽量温和。能够不用惩罚时,就尽可能不用惩罚。惩罚强度的决定要根据效果和青少年的承受能力,而绝对不能根据家长或教师的脾气大小或愤怒程度。

第四,注意方式。尽可能选择青少年容易接受、教育效果良好,不会造成心理伤害的方式。一般来说,打骂虽然对行为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但是它不文明、不具备真正的教育引导功能,所以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方式。

上一篇:工商管理专业(专科)参考选题下一篇:小企业自主营销资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