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景观设计任务书——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精选10篇)
景观设计——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015121班
指导教师:杨冬辉 唐军 谭瑛
一、课程练习的目的与要求
1.学习从城市角度看待景观空间设计的思维方法
2.基于“场地”认知基础上的设计逻辑体系
3.探索景观与地形、周围建筑、道路交通、环境互动的设计
4.明确以空间体验为主线的设计态度
5.着重于城市空间与场地空间关系的训练,着重不同空间与限定空间的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研究。
6.学习在城市空间中的人的行为需求、交通组织、空间的过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7.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强通过手工模型进行设计研究的环节,强化分析草图与工作模型的互动。
二、设计中时刻向自己提出的问题
1.给定的场地在该城市区域中的定位是什么?
2.处在现存环境中的这块场地存在哪些问题,应该解决那些问题?
3.对于该场地的设计和改造如何能更好地融入到整个城市环境中?
4.场地本身特质的挖掘与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三、基地
南京鼓楼广场,详见基地平面总图。
四、项目任务书
设计课题为南京鼓楼广场,一块位于城市交叉路口的场地,设计要求是深入挖掘该场地的特点,从场地在城市中的空间区位、现有环境条件、场地周边交通状况、城市中该区块的整体空间出发来明确场地的特质,设定设计主题,并学习运用景观的手段来完成和表达设计主题,形成最适合该场地的景观设计。
五、六、参考文献
Design new landscape F·吉伯德,市镇设计
凯文·林奇,城市空间意象 诺曼·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第一阶段(2.25~3.14)
第一阶段的主要表达手段为草图与实物模型作业。
讲课
(一)(11.13 星期二)步骤一(2.25~2.28)
现场调研,基地模型(1/500),每个小组合作做一个。现场调研要求完成:
1.根据现场核对图纸,以完备信息(原始数据见提供的地形图)。
2.模型基地的大小应包括设计范围,并把周边的道路、绿化、自然环境、高差等要反
映到模型当中,模型的底板要坚固(可用图板),地面和周边建筑用统一用灰卡纸。3.记录和分析草图,收集各类分析符号的表示和绘制方法。4.根据分析提出设计概念。
步骤二(3.4~3.7):
概念构思,构思模型。
1.构思模型:1/500。材料不限。模型材料的运用表达景观的空间关系,如基本功能
空间与围合等,用相关材料表达景观空间的边界,开放或封闭等,考虑到空间的体验和连续性。上述材料的组织或配置要考虑场地环境问题。模型应有一个与基地一样大小的底板。
2.概念构思草图,表达出设计整体概念、空间组织结构、流线、实现等要素。
步骤三(3.11~3.14):
根据前段的概念构思,继续空间组织分布的研究
1.空间模型:1/500:加入围合空间的因素(上升、下沉、板、顶面、绿化等)体现
设计构思,对各部分空间的开放和围合的考虑要更加仔细,加强对景观空间语言的研究。
2.逐步清晰概念构思总平面,反映分析结果及空间组织。
评图(答辩)
内容:模型和快图(1/500),表达内容不做硬性要求,可以展示场地的图片,模型+快图A1图纸,每个人可以有一些草图(平、立、剖面,分析图解,透视等)。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第二阶段(3.18~4.11)
第二阶段的主要设计手段为SketchUp操作。
讲课
(二)(3.18 星期二)步骤一(3.18~3.21):
SketchUp建模。
1.建立一个与前一个阶段的成果相匹配的模型,包括基地在内,设计深化细节有所考
虑和表达。
2.相对抽象的电脑模型研究阶段,模型的抽象性主要表现为对于空间的限定和围合。
结合评图的反馈,思考如何进一步强化原先的构思,可以再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3.相对具体的模型研究阶段,在前一个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围合空间构件的高度、厚度、材料的不同等,不断深化调整方案。
4.利用电脑模型在空间体验方面的优势,要求不断地求透视,并把透视图截出来作为
设计的档案。注重在空间中的连续体验。
步骤二(3.25~3.28):
1.对景观设计空间的深化研究,对空间的边界围合方式、软景、硬景的空间形态做深
入设计。
2.对于景观构筑物、高差、铺地、绿化、水景等做深入设计。
步骤三(4.1~4.11)
1.根据SketchUp建模,绘制总平图、剖面图(1/300),以及透视等。可在AutoCAD
内调整线的等级。
2.A1三张,内容:基本景观图,透视,构思说明、各专项图(可以是分析图解)等,包含A3大小主要空间表现图,1:50节点构造做法表达图纸。过程中要求图纸打出来,讨论一次,研究版面构图。
3.掌握景观图纸表达方式和要求,构图版面的研究和透视的研究。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第三阶段(4.15~4.18)
图纸绘制
1.三张A1基本图:电脑出图后,根据需要进行手工调整,如分线条等级,涂黑等;
可进一步进行手工渲染,加强图面的表现性,如加阴影,加色彩等,最终图纸为全
手工绘制。平面图比例为1:300。要求图纸表达上一阶段要求所有设计内容。2.手工模型一个,比例为1:500。要求为表现模型,可以同色材质表达,但需要表现基
本材质,铺地的初步划分。植物部分,如乔木、灌木、草地等需要完整表达到位。3.图纸包含的重点透视表现图要完整表达出空间的体验,光影。
答辩评图(4.19 星期六)
大连理工大学的建筑学专业 (以下简称“大工建筑”) 发展到今天, 经历了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和拼搏。2014年建筑与艺术学院迎来了三十周年庆, 但其实大工建筑不止三十年, 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大连理工大学建校初期, 那时曾有过一个建筑班的办学经历。著名的建筑教育家汪坦教授早年曾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
1983年学校正式设立建筑学专业, 1984年成立建筑系, 邀请齐康教授担任系主任。一些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名师都曾来校授课, 如天津大学的聂兰生教授、东南大学的刘先觉教授、日本神奈川大学的重村力等教授。学校还在国内建筑名校通过代培研究生等方式培育师资, 很多人已经成为学术骨干和带头人, 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
大连理工大学作为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凭借工科学科实力和教育大平台的优势, 拥有了一支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建筑学作为优质专业, 吸引了优秀生源。
近十年, 建筑学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8年建筑学本科、硕士双双获得评估通过, 有效期7年;2010年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同年在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得建筑学第九 (并列) 的成绩。
自2002年成立独立学院以来, 大工建筑在国内较早地提出“建筑与艺术”并行发展、相互融合的办学模式, 现在已经有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学校的国家级文科教学中心, 以及跨多个专业的“设计文化导论”系列平台课都深受学生青睐。在建筑设计教学上, 构建了“1+N”体系, 秉承开放式国际化教育理念, 深入探究北方滨海地域性城市设计、近现代殖民地建筑再生设计等, 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国际化开放式建筑设计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 “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的特色
1. 培养计划的沿革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83年设立建筑学专业, 初期的培养方案主要吸取东南大学等国内高校的办学经验并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制定;1993年为适应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标准和注册建筑师的执业要求, 建筑学专业由四年制改为五年制;1997年在建筑学专业增设了城市规划、室内设计专业方向, 构建三个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教学计划;2001年在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通过后, 对办学思想与目标进行凝练, 优化教学计划, 强化建筑设计主干课与相关课的关联性, 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以适应社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2006年依托建筑学科与艺术学科相融合的教学平台, 构建“3+1+1”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 形成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2012年依据《建筑学专业本科 (五年制) 教育评估标准》,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四大课程体系。在强化“3+1+1”教学模式基础上, 突出建筑设计核心课程主线, 系统优化建筑设计主干课之间、主干课与相关课之间的衔接, 形成具有特色的以设计课为主干、相关课程多线协同的创新的“1+N”教学体系。
2. 培养计划的特色
(1) 借助学校和学院学科优势, 构建专业教育大类平台
学校多学科的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为建筑学专业教育奠定良好的人文与科学基础;学校大土木学科集群, 对建筑技术教学与工程实践形成有力的支撑;学院的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美术学四大学科与六个专业相互支撑, 构建了宽口径的专业大类教育平台。
(2)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课程设置紧密围绕学生能力培养, 注重通识教育、大类培养和个性发展;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加强创新性实践环节, 注重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设置学科前沿课程, 形成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3) 深化“3+1+1”的教学体系, 突出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主线
深化相互衔接、逐步提升、整体推进的基础训练、综合提高、实践创新的“3+1+1”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的基础设计、综合设计、实践创新能力;以建筑设计系列主干课程为主线, 构建基础与认知、空间与功能、建筑与环境、城市与技术、实践与创新的设计主干课程体系,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
(4) 构建多线协同的课程体系, 实现教学有机衔接
以培养建筑设计能力为核心, 理论课程教学紧密围绕建筑设计主干课程, 优化主干课与相关课之间的衔接, 建立多条协同交叉的理论课程与相关课程辅线, 构建具有特色的“1+N”多线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 形成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与设计原理、建筑技术、建筑历史等课程紧密相连的网络化、矩阵式课程体系。
(5) 立足辽南滨海地区, 注重地域特色的教学
结合地域特点与文化背景, 在建筑测绘、建筑历史、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与毕业设计中加入有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将地方建设的科研课题融入建筑设计选题与教学案例,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深入基地开展教学, 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教学内容。
三、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特色
1. 构建基础训练、综合提高、实践创新的“3+1+1”的教学体系
(1) 强化基础与认知的综合训练
设计基础课程改革重点是将基础训练与建筑认知相结合, 在表达技巧、形体构成、功能分析等技能训练中, 引入城市与建筑形态元素;在传统空间构成训练中, 融入材料与建构操作, 初步建立空间、尺度、体量的基本概念, 认识建筑的物质、功能、技术属性, 由构成性空间设计训练向功能性空间设计训练转化。
(2) 强调空间设计为主导
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注重空间在建筑中的主导地位, 突出空间设计训练的系统性;强调以空间为主线, 由单一空间、重复空间到复杂空间进行进阶式设计训练, 利用设计工作模型, 强化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反复的训练, 使学生逐步掌握空间的构思方法与表达手段。
(3) 突出建筑与环境整合
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 重视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关系, 强调设计题目基地环境条件的真实性, 针对不同设计题目, 环境限定各有侧重, 要求学生从分析地段环境特征中产生设计构思。同时, 教学中还十分重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使学生掌握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与要求, 掌握建筑设计与环境整体协调的重要性与设计方法, 有能力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城市设计等因素进行建筑设计。
(4) 注重建筑与技术结合
在建筑设计训练中, 重视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建筑形态与环境控制的结合。通过功能空间复杂、综合技术性要求高、建筑与城市环境关系密切的设计题目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在设计课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改图模式, 加强教与学的研讨, 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 不断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5) 重视建筑与城市衔接
加强建筑设计课程与“城市设计”和“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衔接, 将“住宅设计”等建筑单体设计题目作为“规划设计”的先修内容, 由建筑专业和规划专业教师组成联合教师队伍。注重调研分析, 自主设定部分规划目标、规划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空间、物质空间规划方面的综合分析与创新能力。具体教学手段与实施方法包括优化规划用地选择、设计条件制定、优秀设计案例分析与学习方法、课程任务与成果要求, 增加专题讲座、检查阶段设计成果, 重视过程控制。
2. 构建“1+N”多线协同创新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体系
加强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 形成基础与认知、空间与功能、空间与环境、城市与技术、实践与创新为主线的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建筑设计同理论课以及相关课的衔接, 形成完善的建筑学专业培养体系 (图1) 。
(1) 以建筑设计为主线, 建立多条纵向设计系列课程
围绕当前建筑领域研究热点, 结合相关课程的关键知识点, 优先选取“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建筑数字技术”“建筑与艺术”“建筑地域文化”等方向, 在一至五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设置节点进行对应方向的专题设计, 以“认知、应用、创新、拓展”为主旨建立纵向课程设计系列。
(2) 强化系列相关课程的衔接, 建立内涵向外延拓展的协同子线
以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为核心, 以掌握知识向具备创新能力转化为原则, 建立相关课程协同关系。加强相关课程串的衔接关系, 保证其完整性;调整课程与知识点的前后接续关系, 与主干课重点训练的设计能力保持同步。
四、特色设计课程
1. 城市与建筑再生
(1) 课题简介
“城市与建筑再生”设计题目是三年级设计课教学的最后一个单元, 也是“建筑与环境” (三年级) 主题中的重要环节—人文环境下的建筑设计。本课题以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设计为题目, 设计时长为8周, 采用“专题化”教学模式。授课团队包含1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
(2) 课题内容
课题主要从地域性城市与建筑再生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教学, 以大连近现代城市历史建筑为线索, 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旧工业遗址三个方面组织教学。课题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历史街区保护性更新、历史建筑再生的具体设计原则及方法, 主要包括新旧建筑的功能转换与提升、新旧建筑的结构处理、新旧建筑的形式设计三个方面;课题强调对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必须建立在对原有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内涵和可能性深入发掘的基础上, 从建筑内涵和空间形态出发, 结合场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尝试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
(3) 教学组织
在课程教学中, 注重挖掘历史建筑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注重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的教学, 注重地方特色的传承与提炼;强调建筑设计与基地环境、历史文脉、传统文化等相关因素的联系;尊重历史街区保护性原则, 掌握新旧关系的处理原则与手法。在课程设计教学中采取“专题化”五阶段教学, 依次为风貌调研与体验、建筑测绘与重现、传承恢复与设计、转译再生与深化、成果完成与评价, 有序地组织设计教学, 完成建筑设计教学任务。
风貌调研与体验阶段:通过走访、调查、文献查阅来搜集、整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信息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与体验。对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基本知识进行针对性教学, 对改造对象进行甄别评价, 确定保护、保留及改造思路与原则。
建筑测绘与重现阶段:指导学生对所选基地内的重点建筑进行测绘, 重现原始街区与建筑风貌, 对街区规划和建筑设计思想进行梳理;认知街区构成、街道空间特征和建筑形态;通过案例的比较分析, 探讨改造设计方向。
传承恢复与设计阶段:指导学生对和项目相关的传统建筑元素进行现场调研, 把握建筑更新改造与传承的关系, 深入发掘原有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内涵, 从建筑空间和形式出发, 结合场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尝试新技术、新方法, 对原有建筑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 延续城市的记忆和场所的特征, 保护城市风貌。
转译再生与深化阶段:了解新旧建筑的功能转换, 掌握新旧建筑空间转换、结构利用与改造设计的基本方法, 对老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整合、转译, 与新功能相结合, 与新建建筑相融合, 满足建筑内部空间、流线及功能的要求, 处理建筑与外部街道环境关系及衔接方式。
成果完成与评价阶段:对设计生成过程进行逻辑性表达, 对设计成果进行准确性表达, 在最后的成果评价阶段邀请相关领域的教师和专家对设计成果进行集体评价, 进行公开展示。
(4) 课题特色
本课题注重先修课程的相关训练, 通过设计基础、测绘实习等先修课程, 使学生了解城市、历史建筑的相关概念, 掌握测绘技能。课题以大连近代殖民地城市的历史文脉为背景, 强调历史街区与建筑再生的地域性人文特色。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已建立较为完整的“再生”设计题目系列, 包括历史街区更新、历史建筑改造和旧工业遗址再利用等, 形成“专题化”阶段式教学模式, 注重设计方法的传授。围绕该课题编写的教案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优秀教案2项。
2. 滨海区域城市设计
(1) 课题简介
本课题是建筑学专业本科最后一个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以大连所处地理环境及城市发展为背景, 选取滨海区域进行城市设计, 同时也适用于大面积水域湖泊、河流的滨水区域。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立足于城市的生活模式与运行机制, 深刻理解城市特征, 学习掌握城市与建筑的整体设计思想和方法;关注宏观的城市环境、景观和文脉, 形成整体的设计思路。设计时长为8周, 以小组形式进行,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意识。
(2) 课题内容
根据所处城市区域历史背景, 以实际项目作为课题来源, 包括滨海工业区 (港口) 改造更新、滨海区城市更新设计、填海新区规划设计等, 区域选择上强调新老城区并重、城市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 设计规模控制在1k m2以内。所选区域具备一定控规基础, 在贯彻规划限定的要素同时, 可根据场地具体分析对控规进行适度的调整。区域包含办公、商业、文化、居住及景观等综合城市功能, 功能齐全并与城市中不同类型区域适应互补。同时, 训练学生在已有居住区规划基础上加入住区级规划的中观策略。
(3) 教学组织
调研分析:设计中强调城市、环境、实例三方面调研分析, 结合既有城市条件, 确定空间属性、增加空间层次;针对基地周边水文条件、岸线资源进行资料研究和现场踏勘;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 在建筑功能与规模的选择上, 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明确功能与规模要素。
开放设计:基于调研成果, 形成开放式设计内容;采用立体叠合式设计方法, 形成多层次城市立体空间;人行、绿化、道路、滨水等带型空间与水域空间整合设计, 形成连续性、开放式和多样性景观环境带;强调团队合作, 通过交流激发思辩与创新能力;教学团队由建筑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校外设计院建筑师、规划师等专业人员共同组成, 全程参与课题制定、设计指导、成果讲评, 强化方案的实际性和可实施性;强调多样化设计媒介, 各阶段要求利用模型、图纸、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开放式、多样化表达。
综合评价:采用开放式评价方式, 包括利用软件进行评测, 邀请相关课程教师和设计院同行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公开评图与成果展览, 激发学生思辨能力, 促进师生交流, 形成互动式教学氛围;开放式集体评图最终成果以大比例图幅呈现, 借助于多媒体演示使设计成果更具展示性。
(4) 课题特色
课题以城市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出发点, 以实际工程项目作为设计题目来源,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多专业交叉、多背景融合的教学团队有力保证了课题的展开。本课题的开展与实施已历时8年, 优秀学生作业获得国际、国内设计竞赛奖8项, 已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优秀的教师团队和完善的教学模式, 开拓了学生的设计视野, 提升了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 国际化开放式建筑设计工作坊教学
(1) 课题简介
国际化开放式建筑设计工作坊教学模式是以“国际合作、开放教学、学科交叉、锐意创新”为目标, 以“传统模式与开放创新相融合, 教学与国际化并重”的办学思想, 从国际化视野角度, 对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组织措施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 提出了“国际视野、学科交叉、开放教学、建构实践”的教学理念, 逐步形成工作坊教学模式。
(2) 教学内容
将国际著名大学建筑学教学中所采取的工作坊教学模式设置在每年春季学期的设计课程中, 学时为10周 (4月~6月) 。选题由中外双方教师共同制定, 选择共同关心的城市环境的发展和建设问题, 并将其作为该学期建筑设计主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对象以建筑学本科三、四年级学生选课为主, 适当吸收城市规划、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和部分硕士课程阶段的学生自愿参加, 工作坊规模在24人左右。合作的国外大学以相似的方式组织对方的学生选课。
(3) 教学组织
本课程以设计工作坊的组织方式, 强调国际化的设计教学特色和多元开放的教学组织原则。通过与日本、澳大利亚等知名高校联合教学, 实现中外师生共同参加的国内、国外设计工作坊教学。形成多样化的研究性选题, 多年级多专业共同参与, 建立多元构成的教学团队, 形成多元开放式的工作坊教学组织方法。学生以学科交叉的方式组成设计团队, 每个组按专业、年级、性别合理搭配, 4~6人;借助学校“海天学者”资助平台, 组成以聘请的外籍教师授课为主、本院相关教师为辅的教学团队, 同时聘请校内外专家参加指导。
教学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
基础训练阶段 (2周) :针对课题, 整合教学资源, 建立多学科交叉的共通设计基础课程平台, 在中外教师的指导下, 引导学生对城市环境的认知, 展开调研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调研、分析和提出方案表达能力。
团队合作阶段 (5周)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程要求, 提出概念与设计, 进行实际的空间设计与制作, 实现真实的设计建构;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试做等体验性教学,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技术知识和社会沟通能力。
实践创新阶段 (3周) :团队协作深化方案, 全体学生齐心协力, 在选定的场所内自己动手, 全体合力来建造完成实体建构, 并展示给社会;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
在以上的三个阶段中, 穿插与合作的国外大学各展开为期1周相互往来的工作坊教学。
(4) 课题特色
强调国际化的课程组织方式, 多元开放的教学组织原则, 联合国外知名高校, 实现中外师生共同参加的设计工作坊教学, 形成选题多样性、团队教学构成多元、多年级多专业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已形成学院师资与国外知名大学外教参与的国际化教学团队, 并形成了教学全过程的常态化 (表1) 。通过国际化师资团队的建设, 形成推动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的机制。在设计教学中建立了“社会调查与分析、概念设计与实体建构、团队协作与多元互动、成果展示与互通交流”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通过调研、分析、讲座、提案、展示、评图、发布、建构等一系列多样化教学, 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能动性。近年来, 本课题累计出版专著4部, 获全国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案奖1项。
结语
各建筑院校在《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和《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 (五年制) 教育评估标准》双重要求下的培养方案趋于相似。我校在坚持设计基础教学、注重建筑空间设计训练、强调设计与理论相关课程关系的同时, 凝练教育与办学特色, 结合所处地域的特点和学校、学院优势, 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特色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实践与探索是人才培养以及专业办学的有益尝试, 希望与其他建筑院校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办学理念与特色、培养计划特色、设计课程教学特色, 着重阐述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城市与建筑再生”“滨海区域城市设计”课程, 以及“国际化开放式建筑设计工作坊”的教学。
关键词:城市;开放性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是为城市居住群体而提供的休闲娱乐场所,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精神需求的提升,居民对于城市公园的要求也不再是以往以绿化、美化环境为目的,作为城市开放性的公共空间,除了具有休息娱乐的功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功能、文化导向功能,集游览、休闲、娱乐、文化、生态等于一体的多元绿色公共空间。
1 城市开放性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因地制宜
城市开放性公园的景观设计要充分利于当地的地形与地貌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打造突出地方自然特征的现代化城市公园。园内植被选择当地乡土树木,园路或者立体景观,选用当地特有的山石,以彰显当地自然景观特征。
1.2 以人为本
城市开放性公园,是为人服务的,在景观设计方面,要充分地体现出人性化。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在保证基本的需求之后,人们需要一个更加富有内涵,有意义的轻松的环境,来满足人们求知、求美、康健的一个环境,在景观设计上,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将优美的环境、丰富的文化传递以人的审美为导向,以此来实现人们的需求,这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设计主要包含“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和谐性”“文化导向性”,以使用者为考虑对象,力求使设计满足与人们的生理与心理的需求。
1.3 经济适用
城市公园主要是给人提供一个安逸美好的休息环境,在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公园在整个城市环境中的作用与地位,配以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合理地进行规划。要意识到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多方面的调动社会力量,人为干预资金筹措,尤其是政府单位要淡化城市开放性公园的经济实体功能,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支出,以保证开放性公园的养护与修复。另外,好的景观不一定必须是高档的,要切合民众的审美与实际需求,避免过多地投入不必要的设施中,公园内景观设计使用的景观材料要秉承经济性、实用性、美观性的原则,物尽其用。
1.4 展现本地特色
城市开放性公园除了是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之外,更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明与地域文化。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的象征,应该充分体现出当地特色。城市开放性公园景观设计,要将城市人文特征与历史特征相融合。城市公园要与当地的风土民情相适应,凸显当地传统习俗与建筑特征,挖掘历史素材,增强公园的文化内涵,如此,才能增强公园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1.5 保持自然生态
开放性公园在规划设计时,要坚持原生态的自然特性。开放性公园是人们闲暇休憩场所,完善城市公园的原生态,使公园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使更多的城市居民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态美。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合理搭配园内物种,有限的土地上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城市开放性公园的景观设计,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要使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趋于完整,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环境效益,保持生态平衡,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開放式公园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城市公园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休闲化,也是城市开放性公园能够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开放性公园景观设计要在保证其公益性的特色,实现其休闲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生态功能、保护教育功能、防灾避险功能等,因此城市开放性公园的景观设计要合理规划,充分实现每个景观设计的功能。
2.1 植被景观设计
在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关于植被景观设计,主要是依据植物的功能、植物艺术化构图以及生物学方面的特征,将这三点相结合,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将适合的树木花草植被培植到公园的植被景观区域,以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与功能,保证其绿色生态价值的同时,为公园整体景观增光添彩。
植被的选择要以乡土植被为主,在搭配上,高低疏密之间要错落有致,形成具有层次美感的植物造景;在植被色彩上,以常绿植被为主要背景,再配以不同色彩的花草与灌木,尽量将地面裸露的部分覆盖住;广泛推行垂直绿化景观设计,并加入各种草本类花卉,尽量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植被景观设计造型与色彩等方面,要与其他的景观造型、建筑等相协调,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另外,植被作为公园景观的主要素材,受气候、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演变的,在规划和设计的同时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创造不同的地方特点和风格的植被景观。
另外,集散、赏景、休憩、活动铺装场地内及周边绿地种植设计,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优势是在儿童游戏活动区范围内,不得选用枝叶有硬刺或枝叶呈硬剑、刺状的植物,不应选用挥发物或花粉能引起明显过敏反应的植物。
2.2 区域空间景观设计
关于公园区域空间的景观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与地貌特征,利于当地的自然山水与植物等条件,进行景观的再造与设计,并将当地的人文与历史等元素,融入各个区域的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与文化艺术资源的优势,使每个区域空间的设计相互渗透于协调。区域分布要合理,园区内游览观赏区域、娱乐区域与休息区域等要占公园陆地的70%以上;康体活动区控制在公园陆地的15%以下;儿童活动区宜控制在公园陆地的10%以下。通向各个区域的园路设计,要把握好弯曲度与幽深度,避免形成安全死角与非公共性的空间,弯道与岔路口要运用形象鲜明的标识来标清方向与目的地,强化环境与方向。在具体的建造过程中,景观空间的设计要实现其功能性、美观性、便捷性、生态性、多样性与安全性,以满足城市公园“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功能目标。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它的典型特征,在城市开放性公园景观设计中,代表当地特色的纪念性景观应该是园区内景观设计的重点。纪念性景观设计是被赋予了深层的意义,其设计规划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在规划上要根据主题来设计绿化,利用具有代表特色的绿化形式来体现景观特征,另一方面要体现出良好的观赏效果。
2.3 关于园内设施的设计
在城市公园内的公共设施要统一规划,本着方便于人的原则,提供方便人休息的座椅、灯光照明、公共卫生间、路标指示、公用电话等设施,在保证设施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其具备美化环境的功能。增加园内游客与景物设施的接触与互动,让人们充分的体验到城市开放性公园的休闲与实用功能,并且保证其安全性。公园要铺透水性的地砖,以保证在雨季来临时,园区内的设施与景点不受影响,也方便游客。康体设施的选择应以中小型项目为主,不应设置占地面积大的体育项目;儿童活动区应合理设置机动游乐项目、参与性游戏项目和科普项目。公园内宜设置广播系统。设有管理处(室)的公园应设置安全管理视频监控系统。公园主要出入口的集散广场和游人集中活动的场地以及经常举办展览活动的区域应设置独立性的防雷设施覆盖。
另外,在公园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开放性”的特征,公园与城市之间要有良好过渡,边缘地带作为公园与城市的中间地界,是城市居民停留最为频繁、活动类型最丰富的地带,在边缘地带的景观设计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城市公园的多元特性,使公园成为城市空间的延伸,使更多的城市居民与游客,更多的参与到开放性公园的休闲娱乐中。
城市开放性的公园是城市居民最为常用的一个公共空间,其规划设计要将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的规划到一起,以实现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的持续发展。总之,城市开放性公园的景观设计,要在合理开放利于土地资源、节约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深层挖掘人们内心对于公园景观的审美与需求,遵循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公众对于自然环境、人造环境的认同感,充分地体现出当代社会的人文特色,将城市开放性公园规划设计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兼济传统与现代、富有新意、多重功能的现代化城市绿色空间。
参考文献:
[1]高玉军.现代城市区域公园细部人性化区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
[2]闫佳伟,张建林.城市开放型公园景观可持续设计浅谈[J].现代园林,2010.
[3]王俊杰.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法初探[D].苏州大學,2011.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题目:设计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
目的:
1、了解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内容和规划原则。
2、通过地下停车场及地下街的设计掌握这两种功能要求不同的地下建筑的建筑结构、功能形式以及防护等级的规划方法。
3、通过绘制地下停车场、地下街平面图以及相应剖面图等,巩固提高CAD绘图技能。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地下停车场平面图、地下街平面图、地面平面图、停车场出入口坡道剖面图,整体坡面图。
2、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平面布置构思以及相应说明。
3、说明查阅的资料及参考文献。
三、设计资料
本课程设计为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下二层)与地下商业街(地下一层)相结合的两层地下建筑。工程选址于两主道中间大型广场下部。地下停车场主要解决城市地面停车困难问题。地下商业街主要为周边居民提供购物,就餐,休闲娱乐等服务。耐火等级为1级,防水等级为1级,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框架结构。
地下停车场总建筑面积4000㎡,停车总数70-90辆,外墙采用3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并在外围设置防水结构。柱子一律采用600㎜×600㎜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部采用240mm厚的砖墙来隔断空间,其中男女卫生间用120㎜的卫生隔断。
地下商业街总建筑面积4000㎡(含下沉广场)。外墙采用3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并在外围设置防水结构。柱子一律采用600㎜×600㎜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部采用240mm厚的砖墙来隔断空间,其中男女卫生间用120㎜的卫生隔断。
教学要求及目的:
本设计除训练建筑设计的一般技巧外,着重理解视觉质量、人流组织、结构选型以及环境因素(如声学、采光、照明、热工、通风及朝向等)对建筑设计中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建筑体形等的制约作用,训练、培养综合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设计内容及要求:
建于大学校园内,毗邻操场,为大学综合性体育馆。能够进行国内及国际性单项体育比赛,平时能满足学生体育教学及体育训练,并能兼顾群众集会及文艺演出等使用要求。总建筑面积应控制在7000~8000平方米。总图应包括道路、停车、绿化、室外练习场、发展用地等。体育馆主要组成:
一、比赛大厅
1.比赛场地,规格以篮球比赛为主,可按不小于26mx46m进行设计;并另设练习场地,大小不小于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可设于主馆内或单独设置)。2.观众容量,篮球比赛时为3000座位(其中可作部分活动看台,手球比赛时可相应减少人数)。3.裁判席 4.贵宾席
二、观众休息厅、贵宾接待室(2套,附卫生间)
其他部分由设计者酌定,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平时可兼做体育训练、会议室等多功能活动用房。
三、运动员用房
1.运动员休息室 4~6间 每间20~30m2
2.裁判员休息室 2间 每间20 m2,附设淋浴及卫生间 3.其他附属房间 4.器械练习房 80 m2 5.技术分析室 30~40 m
2四、其他用房
1.灯光控制、电声控制、计时计分控制等房间,共80~100 m2 2.电视转播室及记者用房 2~4间 3.空调机房 200 m2 2间 4.配电室 20~30 m2
5.医务室(兼药检室)20~30 m2(附卫生间)
6.管理值班室(办公、警卫、司机休息等)每间15 m2 共4~6间 7.体育教学用房 每间15~20 m2 共4~6间 8.储藏室 由设计者酌情安排
作业成果表达: 图纸规格:A1 总平面图
1:1000 各层平面图
1:200 立面图(至少2个)
1:200 剖面图(1~2个)
1:200 建筑外观效果图
一、城市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open space)是指城市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广场、道路、公共绿地和休憩空间等。在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外存在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具有公众性的特点;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展示现代城市形象和文脉的重要窗口;是城市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城市开放空间是最易识别、最易记忆、最具有活力、最富有魅力的城市空间环境,是人们阅读和体验城市的首选场所。
城市开放空间可以分为自然空间环境和人工空间环境。自然空间环境包括自然地理景观,河湖水系,山地、绿地和林带。人工空间环境包括广场、街道、公园、巷弄、庭院、休憩和娱乐场地等。
二、教育
教育是人类传递经验和培养新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四个组成部分。良好的城市开放空间环境具有提供全面发展教育的可能和条件。
英国著名环境教育学者卡斯提出的环境教育模式倡导“在环境中的教育”。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儿童或成人与儿童一起进行活动的经常性范围。儿童占了我们整个人群比例的20%以上。因此,应当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户外环境,为儿童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洪德娟在《景观建筑》一书中指出:“若从儿童游戏场提供使用对象来定义‘儿童’二字,即以小学及学龄前儿童游戏之用为原则”。本文在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中着重探讨12岁以下3岁以上儿童的相关策略。
三、环境教育现状
就环境教育的角度来说,我国城市开放空间对儿童因素的考虑非常薄弱。一般以成人的意愿和尺度来建造环境,较少考虑儿童的活动场地和游戏场地。儿童以成人使用的设施和场地来进行游戏,成人活动和儿童活动相互干扰。公共环境缺乏主题、内涵和文化艺术性,对儿童缺乏吸引力。儿童活动空间组织凌乱,不具整体性和系统性。各个开放空间单元中的儿童活动空间不易取得网络联系和共享,居民和儿童参与不便。无障碍游戏设施和场地设计更显不足。环境中的标识系统和公用设施较少考虑儿童认知习惯和心理、生理特点。各种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较为严重。
形成这些现状有经济、社会和认知的原因。社会对儿童的认知和重视还不够;轻视环境教育的价值;经济发展水平形成较大的制约;设计中尊重、保护儿童的意识不够,包括管理者、设计者和监护人的意识;相关设计理论的研究和设计队伍的建设尚需努力;缺乏相关条例、政策、法规的指导、约束和监管。
四、城市开放空间机能
良好的城市开放空间具有以下机能:
1. 满足儿童感官上的需求。
因为环境空间讲求美的原则。儿童在游玩中不断感受经过精心推敲的各种美的环境要素,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美育教育。
2. 安慰儿童身心,增进儿童健康。
环境中的绿色可以安定人心,增加安全感。在开放空间里组织的一些游戏及各种活动,可以改善儿童的生存状况,提高儿童的活动量,养成劳动服务精神。
3. 提供教化场所、辅助教育和机会教育。
良好的环境、景观,可以美化生活,提供儿童交往的空间,增进儿童对自然、社会的了解。
4. 启迪儿童的才智,对其成人、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城市开放空间提供了儿童创造性游戏和活动的可能,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5. 良好的环境空间,必然使儿童身心舒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好的环境亦有减少犯罪的可能。
儿童在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各种行为活动往往与游戏活动交织进行。游戏活动是环境教育机能得以发挥的最主要方式。“儿童游戏是一种令人惊叹不已的社会教育。”哈洛克认为:儿童的游戏具有身体上的价值,治疗上的价值,教育上的价值,社会上的价值和道德上的价值。城市开放空间中的游戏环境作为一种综合艺术,不仅提供了儿童与成人活动的空间,而且蕴涵着某种哲学和文化理念,儿童置身其间,能激发潜能,表现自我,感悟其文化传统和哲学理念,进而改善行为、陶冶性情、涵养气质。
五、游戏环境的重要性
游戏环境的重要性对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儿童游戏空间和设施设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城市开放空间可能包含较为独立儿童游戏空间和复合空间。复合空间又可以分为成人为主的活动空间和儿童为主的活动空间以及成人、儿童共同的活动空间。其中又可能包含专门规划的儿童游戏空间和以“兴趣点”为中心的游戏空间及随机产生的游戏空间。
较为独立的儿童游戏空间是指专设的有所界定的儿童游戏场或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空间。应当处理好边界、入口和中心的问题。空间上可以采取线形组织模式和环形组织模式,也可以二者结合。其入口、标识牌、公用设施、道具都可以更加倾向于儿童化。独立的儿童游戏空间规模尽可能以每个儿童不少于6.5平方米的面积为基准进行规划。195平方米的有围护的场地可供30名学龄前儿童使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规定居住区公共绿地的1/5—1/3可以作为儿童游憩空间用地。
复合空间中的游戏空间需考虑服务对象的多样化、使用者行为的多样化和场所使用的多样化、通用化以及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而选择的设置点、风格和题材、面积等。其边界较弱,外部空间关系复杂,需要通过不同铺装、地形变化、空间分隔或其它方式来强化游戏空间意象。复合空间中的儿童游戏空间规模要达到单一儿童游戏场的规模较难,但至少应当把相对独立的开放空间面积的1/20作为专设的游戏场地或规划的游戏空间,再辅助其复合游戏空间,使其形成接近1/10的有效的儿童游戏和活动范围。
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的设计要尽量避免儿童的游戏活动对居民的影响,提供监护儿童的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健身和休息场所。要区别地对待居住区院落空间、中心绿地、宅间空间、屋顶空间的儿童游戏空间设计。街巷的儿童游戏空间设计需考虑街道在整个社区乃至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地位、街道的宽度、与社区的关系以及学校的位置等因素,统筹兼顾、合理布置。游戏设施需集中与分散布置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要改善交通质量,解决好儿童的安全问题。现代商业步行街的游戏场、兴趣点之间应当形成有机的连接体系,其运动轨迹的总体方向应与商业步行街主要人流的方向保持一致。同时需处理好成人动静空间与儿童动静空间的布置,方便成人对儿童的监护,又要尽量减少两者之间的干扰。广场功能的多样化是广场活力的源泉。应考虑划分出不同人群活动的亚空间区。儿童游戏空间既相对独立,又与其它功能分区关联和呼应。城市公园中的儿童游戏场要注意根据设计控制规模。还要注重社区公园的建设,考虑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形式和构建循环游戏系统,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
在各种空间类型的组织中,关键是要通过系统的规划设计,采取一些必要的整合因子,调和复合空间与儿童游戏空间的矛盾。
六、环境景观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中的环境景观设计必须采取相应的整合、调和手段,既要考虑主体的成人因素和其它功能因素,又要自然地发挥环境的教育性。
绝大部分城市开放空间中的环境要素都可能承载这种游戏行为和教育功用。其中“兴趣点”是发挥教育功用并“自然地”存在的环境要素或事件,即活动场地、游戏设施、公用设施、雕塑、水、植物、动物、景观小品、成人和其他儿童的活动等。
尽可能使儿童游戏设施和场地与上述的环境景观要素结合起来,不但利于整个空间的协调统一,还会使游戏更富有创造性。
1. 雕塑在美化环境和陶冶儿童心灵方面可起到特殊作用。
一种是纯粹的环境雕塑,儿童在观赏的同时能得到启发,受到教育。但这类雕塑的尺度需要控制,还需要采取围护,以免儿童误把其当成游戏设施。一种是兼具环境装饰和游戏功能的雕塑。无论是情景雕塑还是抽象的雕塑,都会相当吸引儿童与之互动。
2. 景观小品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景观要素和游戏设施结合的环境设施。
利用废旧材料的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但可以起到点缀空间、美化环境、启迪思维、增添情趣的作用,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休息、活动的机会。构思精巧的小品,很可能就是一件很有趣味的游戏设施。要尽可能满足儿童的触觉、视觉和运动的需要。须减少儿童对设施的破坏性。作为兴趣点的设施不一定占用竖向上的空间。景墙、绿篱都可能吸引儿童参与。现代材料和科技手段为景观小品与游戏设施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3. 水是一种非常容易和开放空间环境结合的景观元素,也是一种游戏设施。
儿童天性喜水。利用这一十分具有优势的景观元素可以增添开放空间的魅力与活力。儿童能直接参与戏水的设施有浅水池、水渠、旱喷、小型跌水等。有的水景可以漂浮玩具和模型,让孩子们在观察物体沉降的特点中明白很多道理。有的生态池可以营造植物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让爱观察的儿童增长知识。
4. 沙和石跟草、铺地以及其它景观设施都很容易结合。
玩沙和石头是儿童最喜欢、最简单的游戏,却也是永远玩不厌的游戏。可以揉沙塑形、堆沙造山或挖沙藏物,不仅可以满足好动的欲望,还可以培养有兴趣的、自由和舒畅的表演能力。
5. 植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植物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它为孩子们接触自然创造了条件。绿化植物提供了有趣、开放的环境,能够促进探索和发现、表演和想象。植物可以让儿童感觉刺激的体验,兴奋和挑战的感受,学习自然知识,激发爱心。但对于儿童活动频繁的区域,其植物的选择有很多讲究。
6. 广场可以作为儿童活动的载体,是儿童具体游戏的一种设施。
儿童可以获得多种运动的可能。如追逐、嬉戏、轮滑、骑车、个体活动、小组游戏等。广场的铺装可以有很大塑造性。图案、色彩、文化地砖、微地形等的变化都可以吸引儿童,跳房子、站位等游戏都可以让儿童乐此不疲。
7. 环境设施应当具有安全性、舒适性、识别性、和谐型和文化性。
现实中往往以成人的尺度和感受来考虑这些设施,忽略了儿童的存在。专设的儿童游戏场需尽量考虑儿童化的设施。复合空间中儿童活动频繁区域的设施可以采取成人和儿童结合的原则或儿童优先的原则进行设计。许多解说、指示、测量、广告设施直接具有良好的教育性。
七、开放空间设计
创造儿童快乐地接受教育的空间是开放空间设计的至高境界。
在开放空间中尽可能给予儿童富有想象力、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景观空间,有变化的、新奇的景观空间。
空间中的景观要素应丰富多样,让儿童真切地感受环境色彩的美、造型的美、绿化的美、动手参与的美。
在开放空间中创造条件,使儿童和其他儿童及家长共同参与公共性户外活动体验,形成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合作精神,树立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培养自理能力,激发创造力。
开放空间中的儿童活动空间是可持续发展,须不断充实、变化、改进、调整和完善。基于儿童因素所设计的空间,其建设永远没有结束,只要有创意,就有新的空间。
开放空间或开放空间单元应有主题和特色。游戏空间要区别于其它地方的游戏场。游戏设施作为要素应和游戏空间统一,并为表现确立的某一开放空间的主题服务。
保持某一开放空间的主体性。不能将其整个演化为儿童游戏场。游戏空间须服从某一开放空间的总体风格和氛围,不能超越这个主体。
应当提供一部分安全但不乏挑战和冒险的场所,兼具风险和魅力。
注重儿童为主体的那部分环境中管理、服务、经营人员的选择和形象设计,应该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
鼓励让儿童参与部分设计甚至施工。
【关键词】建筑底部空间;城市环境;设计
我们的居住环境从工业革命以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着,一步步从自然的极端走到人工的极端。如今的城市环境中充斥着柏油马路、混凝土高楼等,而绿地、水流等自然景观逐渐的消失。同时在污染、人口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当今,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探讨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设计人性化的建筑空间环境
1.1 人性化环境的内涵
人性化的建筑空间环境就是指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的设计思想。这里谈到的需求不仅包括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心理的需求。生理需求就是指建筑物以及环境为人的生活居住提供理想的物质条件,充分的体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心理需求包括为人们提供必要的安全感、认知感以及愉悦感等可以满足人们心里想象及感情活动的需求。
1.2 建筑与空间的配合
由于现在的大都市充斥着体积庞大的建筑物,将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建筑的底部,从而给人们的心理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当然并非所用大尺寸、高密度的建筑物都会引发人性化的缺乏,关键受否有与之配套的可以消除人们的心理压力的措施。因此在进行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融合的审计过程中要首先注重建筑与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有关建筑物的高度与所需的适宜的空间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与建筑物相配套的广场的宽度D应该不小于建筑物的高度H,当然也不能大于建筑物高度的两倍,也就是D/H2。其中比值为1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比值小于1时,人们会明显的感觉到封闭感、压抑感甚至恐惧感。因此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比值为1,2或者3。当然随着比值的增大,建筑物与空间的影响作用已经很小,甚至出现远离之感;城市的空间使用一行程的模数为20-25m略作变化,这与人眼的识别距离吻合。
由此可见对于空间规模比例的优化的重要意义,在实际的规划中既不能设计的过于狭窄拥挤,又要避免空旷松散。但是在建筑物越来越高的当今社会,这一来源于传统经验的成果已经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此外比例的控制除了以上的考虑外,还要综合的考虑到各种设施的布置、裙房的细节以及人流交通的停驻位置等,以达到人们心理感受的最优化以及设计的人性化。
1.3 人性化设计方法
基于上述的探讨,下面总结了人性化设计的简要方法:(1)利用空间与建筑的比例的合理设计去尽量的消除建筑物对于人们的心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综合的利用各种方法,如变换色彩或者质感,以构建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3)对于庭院以及屋顶的花园进行美化设计,与整体的设计相得益彰。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关注的重点是建筑空间对人们的满足度、给予的亲切感,引才要从立面的选材、招牌的设计等细部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使得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建筑中获得宜人的居住环境。
2 设计回归自然的空间环境
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自然正在一步步的退出人们的生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添加阳关、水流、绿地等元素是让建筑空间回归自然的重要设计思想。
2.1 日照和阴影
随着建筑物的高度、面积不断的增加,同一建筑的不同侧面以及各建筑物的遮挡等问题造成了采光不利的结果。一般的城市建筑在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的采光以及对于临近建筑的遮挡问题,建筑物的选址要处于城市主题南向方向,并且不存在其他建筑物的投影遮阳。
高层的建筑对于阳光遮挡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首先是建筑的形体,其次是建筑的主题与空间的位置。建筑的实践经验表明,建筑形体的自上而下的缩进或者在建筑的底部设置较低矮的裙房有利于减少对于阳光的遮挡;自然的,对于建筑物与城市空间的定位也有利于改善遮挡。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可以用于科学分析日照环境的软件,利用计算机可以轻松的得到建筑投影的范围、时间以及场地的日照条件,从而有利于作出科学的设计方案。
在进行建筑的底部空间设计的同时还要综合的考虑以下两个现实的问题:首先是要尽量的留出对于日照时间需求长的区域给特定的地段,例如经常有行人停留或者休息的区域;其次还要尽量的将那些不需要日照的设施设计在背光面,例如车道、停车场以及交通地段。同时还要注意荫凉在夏季的重要作用,将绿化手段配合空间的设计,既保证冬季有足够的日照,也保证了夏季为人们提供荫凉的休息场所。
2.2 绿化与水体
在城市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进行城市绿化与水体的设计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高大的树木可以遮风挡尘、隔绝噪声、过滤尘埃,夏季可以提供荫凉;大面积的草坪可以降低热辐射,调节草地周围的区域气候;水体所具有的天然流动的美可以给人以亲切感、增加空气的湿度、喷水可以过滤空气。通过引入树木、草坪以及水体等自然的元素可以在现代的建筑中营造出自然主题,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的愿望。
3 设计立体化建筑空间环境
城市空间的立体化设计是当代大都市进行空间结构设计的重要思想,即综合的开发空间、地面以及地下部分,以达到保证城市空间良性发展以及解决交通、居住、空间矛盾的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高要求,促使建筑底部与城市的环境逐渐趋于可识别性、人情性。其主要的手段是设立一整套停车、车型体系、步行体系。
3.1 停车
在我国的各大型城市,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停车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现实问题。停车问题的解决原则是:提供足够多的停车空间,满足各种车型的需求,并且实现人车的方便的衔接。
3.2 步行体系
步行体系作为贯穿高层区的主线,其设计有两个原则:首先是必须与车流互不干扰,并且为人流提供方便的穿行;其次要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行人可以通过此网络达到任何场所,并且与车行体系相得益彰。
步行体系的构建有两种主要的方案:首先是结合人行天桥在二层空间构成高架步行通道,籍此实现与周围街区的串联,从而形成一套独立于城市街道的步行体系;另一种方式是结合地铁的开发而建立低下的步行街,主要通过人行步道、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设施实现地面与地下的快捷连接。前者是当今的城市主流,通过天桥等地面形式的设施即保持了城市底部空间的整体环境,也保证了各商业部门的经济效益。
3.3 车行体系
车行体系主要是通过保持个车道与城市的干道的连接而实现车流、人流的顺畅。当今城市的建筑底部空間通过底层、地下空间与地下步行系统以及地面的街道等形式的配合,组建了一套完整的建筑街区的建筑底部交通网络。
4 结束语:
进行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的的开放性的设计不仅是对于建筑物进行单纯的尺度或者材料、色彩的设计,更重要的是从人性化的角度、自然化以及立体的角度进行两者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解决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的不和谐之处,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建筑与人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覃力.日本高层建筑研究.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2006.2.
[2]王承东.城市CBD(中央商务区) 景观形态研究.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艺术设计学,2008.5.1 0
[3]高方方.高层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筑技术科学,2008.5 .
[4]彭戌龙.高层建筑底部实体空间视觉形态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5 ,6.
[5]叶笛.我国高层建筑近地空间设计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7 ,6.
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述
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主要由十甲明清街坊、院落、条石街道、三八河及沿岸等组成,总用地约为177公顷,包括古镇休闲度假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商务会议活动区及入口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其中建设一期即古镇休闲度假区占地约14公顷(212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临街商铺、居住民宅;二期主要为商务会议活动区,将包括高星级度假酒店等。
二、规划设计任务
本次规划设计主要任务,是在已通过评审的《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建设一期即古镇休闲度假区进行深化和细化设计,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设施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古镇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古镇休闲度假区施工图设计
三、规划设计原则
本项目主要为对古镇休闲度假区的临街建筑及居住民宅进行原翻原建、修旧如旧以恢复古镇旧貌的修缮建设或重建建设等,但对于建筑及院落内部将在功能利用上予以改造提升。
保留老街核心区街巷地形道路肌理不变
保留老街外形结构及古风貌不变
保留老街临街建筑前店后舍的模式不变
保留及利用当地材料
对建筑及院落内部功能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增加现代娱乐及休闲设施(如SPA、酒吧等),体现高端度假接待品质。
四、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要求
(一)项目核心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报当地规划部门审批,以取得规划许可证。其内容包括:
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
用地及功能布局;
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
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
竖向规划设计;
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
现有建筑保护修缮规划设计。
其成果应包括:
1、规划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
2、图件:
综合现状图
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图(要求比例1:500,包括各建筑院落、道路设施等尺寸及定位;各建设指标等;)
道路及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图
工程管网综合规划设计图(水、电、暖、消防等专业布置)
竖向规划设计图
重点观光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姚家大院、桐乡书院、程氏祠堂、李鸿章钱庄) 古街商铺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商铺、餐饮、娱乐+住宿组合院落各1套) 古镇度假别院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高、中档独立式度假接待院落各1套) 古镇住宿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中、低档旅游度假接待院落1套)
景区入口区规划设计(包括入口区平面、景区标志大门、售票及接待中心、停车场等)
景区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包括一座都会古桥恢复重建及另一座入口古桥新建、景区导识系统设计) 鸟瞰及透视等效果图(包括整体鸟瞰效果2张、局部代表性的街铺节点效果3-4张、重点院落透视效果3-4张,夜景效果2-3张)
3、成果提交形式:
A3打印图册
打印蓝图
电子文件(DWG格式、JPG格式、MAX模型等)
(二)项目核心度假区施工图设计,用以送审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以取得施工图许可证。其内容及成果应包括各建筑及院落的施工设计蓝图等,并提交电子文件。
五、规划设计时间要求
1、预计1-2个月内完成古镇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设计任务与要求:
交通信号灯时指挥行人和各种车辆的安全运行的重要工具,对于有主支干道之分的十字路口,要求主干道通行的时间比支干道长。本课题将设计一个主、支干道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定时控制系统。
1.主、支干道交替通行,主干道每次放行30秒,支干道每次放行20秒。
2.绿灯亮表示可以通行,红灯亮表示禁止通行。
3.每次绿灯变红灯时,黄灯先亮5秒(此时另一干道上的红灯不变)。
4.十字路口要有数字显示,作为时间提示,以便人们更直观地把握时间。
5.支干道通行时间及黄灯亮的时间均以秒为单位进行减计数。
6.在黄灯亮时,原红灯按1Hz的频率闪烁。
7.要求主、支干道通行时间及黄灯亮的时间均可在0~99s内任意设定。
8.用发光二极管模拟红绿黄交通灯。
题目2:智力竞赛抢答器
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一个智力竞赛抢答器,可同时供8名选手或8个代表队参加比赛,他们的编号分别为0、1、2、3、4、5、6、7,各用一个抢答键,键的编号与选手的编号相对应。
2.给节目主持人设置一个控制开关,用来控制系统的清零和抢答的开始。
3.抢答器具有数据锁存和显示功能。抢答开始后,若有选手按动抢答键,编号立即锁存,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出选手的编号,同时扬声器给出音响提示。此外,要封锁输出电路,禁止其他选手抢答。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4.抢答器具有定时抢答的功能,且一次抢答的时间可以由主持人设定(如30s)。当节目主持人启动“开始”键后,要求定时器立即进行减计时,并用显示器进行显示,同时扬声器发出短暂的声响,声响持续时间为0.5s左右。
5.参赛选手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抢答时,抢答有效,定时器停止工作,显示器上显示选手的编号和抢答时刻的时间,并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6.如果定时抢答的时间已到,却没有选手抢答,则本次抢答无效,系统进行短暂的报警,并封锁输出电路,禁止选手超时后抢答,定时显示器显示00。
题目3:洗衣机控制器
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洗衣机控制器,具体要求如下:
1.洗衣机工作的时间T可以在1~15分钟内任意设定。
2.规定电动机运行的规律为:正转20s——停10s——反转20s——停10s,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3.能用数字显示洗衣机的剩余时间。即当电动机开始运行后,显示器显示出洗衣机总工作时间,每当电动机运行1分钟,显示器的数字立即自动减1,直到显示器的数字显示为零时,电动机自动停止运行。
题目4:可预置的定时显示报警系统
设计任务与要求:
可预置的定时显示报警系统可用于任意定时系统,例如,篮球比赛规则中,队员持球时间不能超过30秒,设计电路时预置30秒,到时报警,这给运动员和裁判员以准确信号。
1.设计一个可预置30秒的显示报警系统。要求预置30秒减到0秒报警(也可预置0秒,计数到30秒时报警);实时显示计数结果;系统能准确地预置和清零。
2.设置外部开关,可使定时器实现直接清零、启动计时以及暂停/连续计时等操作。
题目5:简易数字电容测试仪
设计任务:
1.设计一个数字电容测试仪,测量范围为1000pF~999uF;
2.测量结果用3位数字显示。
题目6:投币电话控制器
投币电话作为一种公共通信工具,曾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投币电话控制器的设计思路与自动售货机和投币游戏机等这类机器的控制思路原则上基本一样。因此,了解投币电话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对于使用和维护这类设备,有着触类旁通的现实意义。
投币电话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只需拿起话筒,投入一次通话硬币,即可接通电话,通话时间为3min。设计任务与要求:
1.通话时间规定为3min,即每投入一次通话硬币可通话一个计时单元(3min)。
2.在通话开始时,以绿灯提示。通话结束前20s,应以红灯提醒通话者注意时间,并开始用数字显示通话剩余时间,每通话1s,数字自动减1。
3.数字显示为零之前,如不再投币,电话将自动切断,控制器停止工作;如继续投币,通话仍可继续。
题目7:密码电子锁
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带报警器的密码电子锁和门铃电路。
1.密码按钮分别为1、2、3„9九个按键。
2.用发光二极管作为输出指示灯,它的亮和暗分别代表锁“开”和“不开”。
3.自己规定开锁编码,并按此编码设计电路。编码可以是四个或五个自然数,每个数字均不超过9。例如,若将开锁编码规定为3596,那么当人的手指依次先后触及3号、5号、9号和6号按纽后,发光二极管由暗变亮,表示电子锁打开。如果手指触及的按钮的号码与开锁编码不符,或者顺序不对,则发光二极管不会由暗变亮,即打不开锁。
5.当密码有误或开锁时间超过3分钟时,用发光二极管闪烁显示报警(每秒闪一下)。
6.如果主人开锁发生操作错误,则只要用手碰一下门铃按钮,便可将已经输入的所有信息清除。
题目8:简易数字频率计
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一个简易数字频率计,要求用数码管显示测量的信号频率。主要技术指标:
1.频率测量范围:1Hz~9.999kHz。
2.频率准确度Δfx/fx≤2%.3.测量信号:方波,峰峰值为3V~5V。
参考文献:
[1] 杨志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 陈光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训[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3] 毕满清.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姚福安.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 陈晓文.电子线路课程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 臧春华.电子线路设计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高吉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8] 华容茂.电工、电子技术实习与课程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9] 付家才.电子工程实践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0] 夏全福.电工实验及电子实习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1] 杨邦文.常用CMOS CC4000系列集成电路速查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12] 标准集成电路数据手册TTL电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
[13]
关键词:大学英语 网络课程 任务教学 定位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26-01
1 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概述
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方式,主要通过网络完成英语知识的传输和教学活动的实施,达到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逐渐丰富,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本质上的转变,其网络课程体系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丰富,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在上述教学体系发展过程中,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已经形成了以下四种类型。
由学术及学历教育机构构建的网络课程:该网络课程内容比较注重学术类英语内容,例如网络英语精品课程。该网络课程常由学校或学生自主购买使用,可以作为学生攻读某一学历时的专业途径,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学术及学历教育机构构建的网络课程在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较为常见,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与传统组织之间关系密切。该课程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具有配套的教材,不需要再自行查找资料,使用起来非常便捷。
由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构建的网络课程:随着社会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在英语网络课程中的投入不断加大,已经形成了非常多种类的技能型英语网络课程。由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构建的网络课程大多服务于想要学习语言技术的人员或需要获取相关证书的人员,服务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少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个方面。该网络课程对提升英语知识,改善英语技能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由社会机构或政府机构构建的免费网络课程:为了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知识环境,政府机构及社会机构已经开设了许多免费网络课程,课程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上述体系中的英语网络课程设置较为单一,课程体验内容较为浅显,系统结构完整性较差。由社会机构或政府机构构建的免费网络课程的主旨在于学习体验,对知识及技能挖掘并不深入,对人们的生活休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社会资源性站点构建的网络课程:当前社会上具有非常多的社会资源性站点,这些站点通过不同途径或方式为人们提供英语网络课程资源,满足用户需求。由上述站点构建的网络课程内容一般较为单一,不具有系统性,其内容多为文本资源和视听资源。上述课程主要通过单向传播方式进行资源传输,例如普特听力网。
2 大学英语网络课程任务教学设计定位
任务教学设计是当前大学英语网络课程中的一项新内容,可以通过任务方向、任务指标等改善学生学习效益,对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我国大学英语网络课程中任务教学设计起步较晚,其设计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定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教学发展效益。
2.1 网络课程中的任务教学设计原则定位
网络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坚持情景分析原则,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英语,结合相应的情景去学习英语,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可以降低他们英语学习的难度,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学生是网络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原则,需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协商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加深学生对英语的认识,让他们学会思考,在思考中逐渐掌握英语学习技巧。
任务目标是任务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坚持好任务目标设计原则,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满足任务目标内容,构建对应教学策略,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对网络课程进行全面思考、总结和反思。
2.2 网络课程中的任务教学设计内容定位
大学英语网络课程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把握好任务教学要求,依照任务教学设定好各项英语教学输入系统,将学生需求作为主要定位方向,形成准确、系统的网络课程结构。教师要充分引入传统课堂资源,把握好教学网络教学环境,形成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从而保证任务教学设计定位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将任务教学设计定位到教学策略上: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将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既有学科内容体系,即将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科原有知识体系结合在一起形成教学单元。这种单元与在体系中主要出于辅导地位,内容类型较为死板,无法真正实现对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在上述任务教学设定中教师根本无法完成任务型教学的高效选择和编排,学生学习效益大打折扣。因此在大学英语网络课程任务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其定位在教学策略上,将该教学附加在既定的教学选择和编排上,形成特殊的教学设计操作。在上述任务教学设计定位下,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能够全面激发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将语言输入与输入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将教学任务设计定位在语言活动上:英语学习过程非常复杂,时间周期较长,在该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产生疲惫现象,而语言活动作为上述疲惫中的一剂兴奋剂,对学生学习效益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教学任务设计定位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其语言活动内容,要将上述设计作为一种综合语言练习,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做好语言活动教学任务设定,要学会针对学生学习状况适当调整语言活动内容,实现活动的针对性构建。例如部分学生在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学习中非常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在该状况下活动就需要偏向于知识的训练与拓展,要适当增加活动的趣味性;部分学生在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学习中非常容易产生“学不会”的念头,在该状况下活动就需要偏向于知识的巩固与革新,要适当降低活动难度给予学生成就感。增加任务教学内容,形成对对应语言活动方向,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3 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课程构建效益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能力。在对大学英语网络课程中的任务教学设计定位时教师要把握好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从上述两方面出发,双管齐下,真正实现原则与内容的统一,改善网络课程教学效益。教师要加大对定位原则和内容的研究,不断挖掘新的任务设计途径,不断丰富网络课程内容,从本质上加速大学英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姜秋杰,万颖.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基于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使用现状调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09-112.
[2] 高旭阳.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学习跟踪评价模式探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32-134,154.
[3] 玉淑美.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7):32-34.
【东南大学景观设计任务书——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推荐阅读:
大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书07-11
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设计11-25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11-29
人教版孔雀东南飞教案设计10-15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07-09
第二节 东南亚的教学案例设计11-16
孔雀东南飞并序 教案教学设计11-18
东南大学哲学考试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