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协商集体合同示本(工会)(精选7篇)
示 范 文 本
X X 总 工会
二O一五年十二月
目 录
一、协商、订立和履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程序...................2
二、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6
三、集
体
合同....................................................................9
四、工资专项集体合同..............................................................21
五、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25
协商、订立和履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程序
根据《安徽省集体合同条例》规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提起、协商、报送和变更、解除等,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执行。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之一: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启动协商谈判程序。虽然《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一方均有权提出集体协商的要求。但一般来说,应当是代表职工一方的企业工会组织首先提出协商要约。
要约书要裁明协商谈判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企业方应当在收到工会要约书之日起二十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予答复,不得拖延和拒绝。
步骤之二:产生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组成协商谈判机构。协商双方应当自同意进行集体协商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产生协商代表,并书面告知对方。
协商双方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不少于三人,并各确定一名首席协商代表。双方协商代表不得兼任,专职或者兼职工会工作人员不得担任用人单位协商代表。女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百分之十以上的职工一方协商代表中应当有女代表。
用人单位协商代表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指定。首席协商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担任,也可以书面委托本单位其他负责人担任。职工一方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工会提名,经超过半数的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同意后产生;首席协商代表可以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也可以在协商代表中产生。
协商双方可以聘请本单位以外的有关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 2 参加协商,但所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协商代表的三分之一。
(注意:集体合同的期限一般是三年,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期限是一年,订立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最好同时进行,两者的协商代表最好是同一批人)
步骤之三:做好工资集体协商会议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集体协商前的准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职工广泛参与,营造有利的氛围。
二是抓好协商谈判代表岗前的培训,包括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和协商谈判技巧的模拟实战演练。
三是要搜集研究与工资集体协商内容有关的资料。资料分为外部资料和内部资料两大类。
步骤之四:召开工资集体协商会议,正式开始集体协商。集体协商谈判应当采取集体协商会议的形式,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主持,并按规范的程序进行。集体协商会议的具体程序,《集体合同规定》第三十四条已经做了明确的规定。
集体协商谈判的本质——就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底线标准,结合企业实际,通过劳资双方的自主协商,尽可能地提高国家的法定标准;同时,将国家的原则性规定具体化。
在集体协商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维护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得影响生产、工作秩序。
步骤之五:形成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
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可以由集体协商一方起草或者双方共同起 3 草,也可以由双方共同委托的第三方起草。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载明协商内容,以及用人单位名称、地址和双方协商代表姓名、职务等基本情况。
步骤之六:召开职代会讨论通过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协商双方经过协商一致所形成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这是订立集体合同的法定必经程序;是为了充分保障集体合同能够真实反映广大职工的合理意愿,真正保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防止资方利用其强势地位强迫职工方协商谈判代表接受不合理的条款。集体合同草案在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前,要先进行公示,以充分保证劳动者知情权。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过半数的全体职工代表或者全体职工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未获通过的,由双方重新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应当在通过后的集体合同草案上签字或者盖章。
步骤之七: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和地方工会备案
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订立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十日内报送当地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劳动行政部门主要对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同时,还要报送地方工会备案。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对集体协商双方的主体资格、集体协商程序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内容进行的合法性审查,并自收到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送达用人单位。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提出异议的,用人单位与职工一方对异议部分按订立集体合同的程序进行协商修改后,重新报送审查时。
步骤之八:向劳动者公布生效后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生效
用人单位应当自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者公布集体合同文本。
步骤之九:全面履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依法订立的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用人单位与职工一方应当建立集体合同、专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用人单位应当每年至少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报告一次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每半年公布一次工资专项集体合同、集体合同中的工资条款的履行情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集体合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
企业不履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由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在十五日内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列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步骤之十:妥善处理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实施中的争议
集体合同争议不同于劳动合同争议,其处理的办法也有所不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争议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协商签订阶段发生的争议——主要是通过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或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二是在履行阶段发生的争议——除了协商、协调解决两种办法外,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两种办法。
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
(企业/企业工会):
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安徽省集体合同条例》,结合安徽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及本企业实际,我方拟同你方进行
第次工资集体协商。为使协商工作顺利进行,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集体协商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建议于 年
月
日在(会议室)进行首次协商,并根据协商进展,确定下次协商时间,但最后一次协商时间不宜超过
年
月 日。
二、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在项目前打“√”)
□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工资总额、平均工资水平及调整幅度
□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定额及工时工价标准
□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
□病事假、婚丧假、探亲假和妇女孕期、产期、哺乳期及各种带薪假期间、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待遇
□高寒高温等艰苦岗位及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岗位的补贴
□工资发放时间、支付办法
□保险福利待遇
需协商的其他有关事项
三、双方集体协商代表:
建议双方各派名协商代表参加。
我方协商首席代表是
,职务是。
其他代表是
请你方提供协商代表和首席代表名单,以便工作沟通,并作好协商准备工作。
四、请你方提供上一的有关资料(在项目前打“√”):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统计表
□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报告
需你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以上资料请在第一次协商会议开始7日前,提供给我方首席代表。所涉及的商业秘密,本方代表将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五、请在收到本要约书之日起15日内予以书面答复。
(企业/企业工会)盖章
年 月 日
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复函
(参考文本)
(企业工会方):
你会于 年
月 日发出的《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已收悉,现就要约书中有关问题回复如下:
1、同意要约书中提出的具体协商时间和地点。
2、同意要约书中提出的建议协商的内容。
3、行政方首席协商代表确定为:
,职务
。其他代表是:。
4、行政方已准备好相关资料,届时按规定提交。
以上回复如有异议,请及时沟通。
此复
(企业)行政(章)
****年**月**日
集
体
合同
(参考文本)
单位名称:单位住所:经济类型:职工人数:
2010年
使 用 文 本 须 知
1.本集体合同为参考文本,在使用时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双方也可以就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等订立专项集体合同。
2.本集体合同所称甲方为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乙方为职工一方。
3.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尚未建立工会的,由上级工会指导职工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签订。
4.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5.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6.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十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一式三份以及有关资料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提出异议的,双方应对异议部分进行协商修改,履行集体合同签订程序后再重新报送。
7.用人单位应当自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以适当形式及时向全体职工公布。
用人单位协商代表
首席代表姓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职工方协商代表
首席代表姓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代 表 姓 名: 性别: 职务:
双方代表开始协商日期: 年 月 日 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日期: 年 月 日 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乙方:(职工方名称)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双方遵循合法、公平、诚信的原则,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
第二条 甲方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采取适当形式向全体职工公布。
第三条 甲方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经营管理,尊重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尊重乙方维护和代表职工利益的权利,支持乙方依法独立地开展工作。
第四条 乙方教育职工遵守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和经营目标。
第二章 劳动合同管理
第五条 甲方应当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职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保障职工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乙方应当帮助、指导职工与甲方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对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六条 甲方与职工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劳动标准不得低于本合同规定的标准,低于本合同的按照本合同规定执行。
第七条 甲方与职工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以及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甲方单方面解除职工的劳动合同,应当提前 日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应在 日内及时反馈意见;工会有不同意见的,甲方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在 日内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职工因此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三章 劳动报酬
第九条 甲方应遵循按劳分配和同工同酬的原则,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与乙方共同协商制定工资分配和支付制度,并建立相应的薪酬管理体系。
第十条 甲、乙双方每年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指导线、本地和本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变动情况,就职工工资水平、工资调整办法和工资总额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
经协商确定,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 元,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不低于 %(或者职工工资随本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正常增长,挂钩比例为:本单位利润总额增长 %,职工工资总额增长 %)。第十一条 甲方以货币形式支付职工工资,每月至少发放一次。工资发放约定日为每月 日。工资发放日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的,应当在之前最近的工作日发放。
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职工工资。第十二条 本单位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不低于 元(或者高于当地政府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的 %);试用期月最低工资标准不低于 元(或者高于当地政府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的 %)。
第十三条 本单位确定计发职工加班加点工资基数为、或计发加班工资基数的方法是,但加班工资基数不得低于,计件加班工资基数按照职工每日劳动定额标准予以核计。
第十四条 甲方确定调整劳动定额或者计件工资标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提出方案,事先与乙方进行协商,确定、调整的劳动定额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80%以上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双方约定:
1.岗位名称 劳动定额(工时单价/计件单价); 2.岗位名称 劳动定额(工时单价/计件单价); 3.岗位名称 劳动定额(工时单价/计件单价)。劳动定额内容较多的,可以另行制作本合同附件。见附件。第十五条 经双方协商,按以下标准发放职工津贴和补贴: 1.岗位名称: 津贴和补贴名称: 发放标准 ; 2.岗位名称: 津贴和补贴名称: 发放标准 ; 3.岗位名称: 津贴和补贴名称: 发放标准。职工津贴和补贴项目较多的,可以另行制作本合同附件。见附件。
第十六条 职工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停止劳动进行治疗,在停工留薪期内的有关待遇,依照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及省有关规定执行。
职工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停止劳动,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企业向职工支付病伤假的工资标准为,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第十七条 职工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以及依法享受的婚假、丧假、年休假、计划生育假等期间,应视为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十八条 甲方执行标准工时工作制,即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并保证职工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第十九条 某些岗位因工作、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工作制的,经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第二十条 甲方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职工本人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甲方应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加班加点工资。
第二十一条 甲方安排职工在休息日工作,应当在 个工作日内予以补休;无法安排同等时间补休的,应当在 日内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第二十二条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双方商定本单位的带薪年休假办法为。
第五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二十三条 甲方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劳动安 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十四条 甲方应对职工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和培训,其中从事 特种岗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持证上岗,并自觉接受工会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甲方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应当按规定组织上岗前、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应当每年至少安排 次职业健康检查。
第二十六条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甲方应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急救工作,并按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工会有权参加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七条 甲方应根据季节变化,采取具体措施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工作。对工会或者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应当研究。
第二十八条 甲方至少每 年对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第六章 女职工特殊保护
第二十九条 甲方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原劳动部《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等规定,实施女职工特殊保护。
第三十条 甲方应当保障女职工享有与男职工平等的劳动权益,在岗位竞聘、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教育、调资、享受福利等方面,坚持男女平等。第三十一条 甲方不得因女职工结婚、怀孕、生育、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甲方不得单方解除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变更女职工工作岗位应当征得女职工同意,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二条 甲方应根据女职工的生理特点和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特点,对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给予特殊保护。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加班加点和从事禁忌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和哺乳期的女职工,上班确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甲方批准,可依法享有相应的产前假、哺乳假,甲方确定女职工休假期间月工资的方法是。
第三十三条 甲方应当建立女职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每 年组织安排全体女职工参加一次妇科体检,并建立女职工健康档案。甲方按 标准定期发放女职工卫生保健费。
第七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三十四条 甲方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依法履行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并每年 次向乙方公布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工会有权对甲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实施监督。
第三十五条 甲方根据经济效益等情况,为职工办理以下保险和福利事项(企业年金、疗休养等)。
第三十六条 甲方按国家的规定,提取公益金和福利费用,用于职工的集体福利事业支出。企业提取的公益金和福利费用方案和有关集体福利事项,应经职代会审议后实施。第三十七条 甲方根据经济效益等情况,逐步发展并改善职工的文娱设施、膳食、交通、住房等条件,努力提高职工各项福利待遇。
第八章 职业技能培训
第三十八条 甲方建立职工职业培训制度,依法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编制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培训,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公司的创新能力。
第三十九条 甲方每年用于职工培训的经费,不低于公司上职工工资总额的 %,其中用于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经费不得高于总额的 %,用于生产一线职工的职业培训经费不得低于总额的 %。企业的每年教育培训经费的使用方案以及培训计划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讨论通过。
第四十条 甲方为职工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职工签订专项培训协议,约定服务期和违约责任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九章 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一条 本合同有效期 年(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合同期满即行终止。合同期满前三个月内,甲、乙双方应当协商续订集体合同的事宜。
第四十二条 本合同生效后,双方应当严格遵守认真履行。在合同期内,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可以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或者解除本合同:
(一)因甲方被兼并、解散、破产的;
(二)因订立集体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已经修订或者废止的;
(三)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本合同部分或者全部条款无法履行的;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双方约定。
第十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四条 为保证全面履行本合同,甲方和乙方应在本合同签订后的 日内,共同建立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小组,其成员由甲方代表、乙方代表、职工代表根据人数对等的原则组成,组长由工会主席担任。
第四十五条 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处理。双方首席代表应每半年相互通报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
第四十六条 职工代表大会有权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实行民主监督,由监督检查小组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通报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检查结果和整改措施等。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协商代表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协商代表因履行职责占用工作时间的,视为提供正常劳动。
协商代表在任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单方变更或者解除其劳动合同;其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但个人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重大过失行为、退休或者本人不愿延长劳动合同期限的除外。第四十八条 由于协商双方中任何一方的过错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部分条款不能履行,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法律责任。甲方因未履行集体合同给职工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法给与赔偿。
第十一章 其他
第四十九条 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应本着平等协商与合作的原则协商解决,双方均不得采取过激行动。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甲方按规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定调解实施细则,预防和解决本企业的劳动争议纠纷、协调劳动关系。
第五十一条 本集体合同正本一式四份,副本 份,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同正本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一份,报当地总工会一份。
第五十二条 本合同附件包括。
甲方(用人单位签章): 乙方(用人单位工会签章): 甲方首席协商代表 乙方首席协商代表(签字盖章)(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示范文本)
二〇一〇 21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乙方(工会或职工代表名称):
企业性质:
协商首席代表:
姓 名:
职 务:
身份证号码 :
协商代表人数:
法定代表人姓名:
联系电话: 职工人数: 人 协商首席代表: 姓 名: 职 务: 身份证号码: 协商代表人数: 代表产生方式: 联系电话: 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内部分配决定机制,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安徽省工资支付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本合同对用人单位及本单位全体员工具有同等约束力。甲方与员工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有关条款,不得低于本合同规定的标准,低于本合同的按照本合同规定执行。
第二条 本合同自依法生效之日起至 年 月 日止。第三条 甲乙双方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指导线、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情况,经协商确定,职工工资随本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正常增长,挂钩比例为:本单位利润总额增长 %,职工工资总额增长 %。工资总额增量按以下办法分配:。
第四条 甲方确定调整劳动定额或者计件工资标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提出方案,事先与乙方进行协商,确定、调整的劳动定额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百分之八十以上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双方约定:
1、岗位名称 劳动定额(工时单价/计件单价)。
2、岗位名称 劳动定额(工时单价/计件单价)。
3、岗位名称 劳动定额(工时单价/计件单价)。第五条 本单位对从事 工作的职工发放津贴和补贴,双方约定:
津贴名称 发放标准。
补贴名称 发放标准。第六条 本单位职工月最低工资不低于 元;试用期月最低工资标准不低于 元。并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和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进行调整。
第七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发放员工工资,每月至少发放一次。工资发放日为每月 日。工资发放日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的,应当在之前的工作日发放。
第八条 甲方安排职工加班加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发加班加点工资。计发职工加班加点工资基数的方法是:。
第九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劳动,且在国家规定医疗期内的,甲方按 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
第十条 双方约定其他内容。
第十一条 双方必须全面履行本合同的规定。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第十二条 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甲、乙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第十三条 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一份 , 报送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总工会各一份。
第十四条 本合同附件包括:。
甲方首席代表: 乙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
(示范文本)
二〇一〇 25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乙方(工会或职工代表名称):
企业性质:
协商首席代表:
姓 名:
职 务:
身份证号码 :
协商代表人数:
法定代表人姓名:
联系电话: 职工人数: 人 协商首席代表: 姓 名: 职 务: 身份证号码: 协商代表人数: 代表产生方式: 联系电话: 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更好地保障和实现广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团结动员女职工在创建和谐企业、实现公司发展目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全国总工会《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广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照平等协商的原则和程序,签订本合同。
第二条 本合同由公司工会与公司行政双方集体协商达成一致而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公司和公司工会。在合同有效期内,公司法定代表人更换和工会主席更换,均不影响本合同的执行。
第三条 本合同对签订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
第四条 公司与职工个人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女职工特殊权益条款的标准,不得低于本合同的规定;低于本合同规定的,按本合同标准执行。
第二章 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保护
第五条 公司应建立健全女职工委员会,按规定配备女职工干部,并加强对女职工干部的培训。
第六条 公司支持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参与民主管理,职代会中女代表比例应与公司女职工比例相当,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代表应参加公司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全过程。第七条 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参与公司改革和劳动用工等政策的制定,参与涉及女职工权益保护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依法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第八条 公司在岗位竞聘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职工或者提高对女职工的录用标准。公司进行改制时,对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原单位女职工,不得无故拒绝使用和聘用。
第九条 公司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职工参加政治、业务、技术培训和各种文化活动,享有与男职工平等的权利。
第十条 公司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入党、提干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
第十一条 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果占用工作时间,公司行政应予以支持,创造必要条件。
第十二条 公司应当严格执行劳动部颁发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和《江苏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
第十三条 公司应根据女职工的生理特点和所从事工作的职业特点,对在月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的女职工给予特殊保护,并确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第十四条 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期间,单位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情形除外。
第十五条 对从事高空、低温、冷水、野外流动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作业的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暂时调整安排其他工作,或给予公假一至二天;对其他工种的女职工因月经过多或痛经不能坚持工作的,经医疗单位证明,企业可给予休假一天。
公司定期发放女职工卫生用品。第十六条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能胜任原工作的,经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单位证明,应予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它工作;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经常弯腰、攀登、下蹲、抬举等容易引起流产、早产的作业。不得安排怀孕七个月以上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及从事夜班工作。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每班应给予一小时的休息时间。坚持工作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批准,可休产前假六十天。休假期间,其工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对有两次以上自然流产史的女职工,所在单位安排其工作时,应予适当照顾。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有劳动定额的,应相应扣除劳动定额。
第十七条 女职工生育产假不得少于九十八天;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符合晚育年龄(女职工年满二十四周岁)、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在规定期内采取节育措施者,增加产假三十天。产假期间其工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女职工接受节育手术后的休息时间,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地方规定的休息时间高于国家规定天数的,按当地的规定执行。如因避孕节育措施失败而终止妊娠手术后,应按规定给予休息,休息期间其工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两次 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三十分钟。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 动时间。婴儿满一周岁后,经医疗单位诊断为体弱儿的,可延长哺乳期限,但最多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条 女职工在哺乳期内,公司不得安排其从事哺乳期禁忌从 事的劳动和夜班劳动,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上班确有困难者,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休半年的哺乳假,其工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对患有症状严重的更年期综合症的女职工,经县级以 上(含县级)医疗单位证明,公司应给予照顾,适当减少其工作量。
第二十二条 公司按照计划生育有关规定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金。子女入托、入园、入学或医疗等费用按有关规定给予报销。
第二十三条 女职工怀孕,在本单位的医疗机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检查和分娩时,其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按有关规定给予报销。
第二十四条 公司按照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对接受节育手术的女职工给予相关的假期,报销手术费用。
第二十五条 公司在安排的职工体检中,应为女职工安排妇科病的专项检查,并建立女职工健康检查档案。
第三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二十六条 工会及其女职工委员会应引导广大女职工积极参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爱岗敬业、爱企如家。
第二十七条 女职工应信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第二十八条 对本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随同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委员会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检查一并进行。公司职工 代表大会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委员会每年将本合同履行情况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第二十九条 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依法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合同所指“公司”为公司本部。
第三十一条 本合同需经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由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工会主席(或委托代理人)分别代表公司方和工会方签字。
第三十二条 本合同签订后十日内由公司方代表将合同文本报送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登记备案,自报送之日起十五日内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未提出异议,本合同即行生效。
第三十三条 本合同生效之日起,期限为三年。双方应认真履行,非因法定事由或双方协商同意外,不得随意变更、解除或终止。
第三十四条 因客观情况变化,确需变更、解除或终止合同时,双方应通过平等协商处理。
第三十五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有关规定执行,或双方通过协商确定。
第三十六条 本合同正本一式五份。双方各执一份,上报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登记备案一份,报上级工会一份。
×××××公司
×××××公司工会
总经理签字:
主席签字:
签订日期:
****年**月**日
签订日期:
一、工会的通行方式
所谓集体谈判, 就是以工人集团, 即工会为一方, 以雇主或雇主集团为另一方进行的劳资谈判。西方学者认为, 由于工会的作用, 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模型让位于非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工资不再由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来决定, 而是由工会组织代表劳动者和资本家通过集体谈判的方式来决定。
集体谈判的具体过程极其复杂, 是一系列建议和反建议对峙的过程。典型的集体谈判过程是最初由工会方面提出高于期望值的工资要求, 而雇主方面则提出低于期望值的工资承诺。在以后的谈判中, 工会不断降低要求, 而雇主则提高承诺。实际上就是劳资双方就工资在法律制度设定的框架内进行讨价还价。
在我国, 讨价还价仍然是工资集体协商的通行方式。为了给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依据, 我国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工资指导线做法。每年各地政府发布的工资增长指导线包括基本增长线、最低增长线和最高增长线。在这样的制度框架内, 工资集体协商自然进入到讨价还价的境况中。工资集体协商是就高还是就低呢?由于劳资双方各自的出发点不同, 在这种讨价还价式的工资集体协商中, 企业有很多理由不涨工资, 或者少涨工资;而工会代表的工人方面也有很多理由证明, 应该涨工资, 而且应该涨得更多一点。以讨价还价方式达成的工资, 实际上是一种妥协工资。因此, 协商的结果更多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地位和谈判技巧, 却恰恰缺乏经济学意义。另外, 谈判也可能破裂。在西方国家, 由于集体谈判破裂而造成的企业停产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2010年, 《经济学人》所公布的各国损失工作日排行中, 加拿大以损失220万个单人工作日而位列第一。
二、分享经济成果并不完全
工资集体协商是劳资双方的利益搏弈。所以不可能总是和风细雨, 你谦我让。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 劳资双方无论是以斗争的方式还是以合作的方式, 通过谈判所确定的工资并没有改变由市场决定的本质, 改变的只是劳资力量的对比关系。
我国靠政府来扭转目前的劳资失衡状况, 既要跨越西方国家劳资冲突斗争的原始阶段, 又要在国家可控的情况下进行劳资对话, 用协商而不是冲突的方式来解决劳资争端。因此, 我们在借鉴了西方用血腥斗争之后创建的文明成果——“集体谈判”时, 进行了许多中国式的改造。例如对不同状况的企业设定不同工资增长要求, 甚至在《工会参加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意见 (1998年) 》中提出“两低于”的原则。但是, 我国工会的行政依附性特征, 实际往往脱离制度设计者的初衷。而工人们自发的集体停工往往取得惊人的效果。所以, 在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可以看作是一种政府主导的集体协商, 而工会不过是对劳动者工资议价权的缺失做了形式上的补偿。如在沈阳经营66家肯德基餐厅的百胜公司, 虽经工会数月努力, 不过是使员工得到了本应该得到的每月900元的最低工资, 年工资增加5%。那么百胜公司每年的利润增加多少呢?据估计至少在10%以上。看看《劳动法》的第五章就知道, 我们的最低工资不过是“生存工资”。主要根据本地区低收入职工收支状况、物价水平、职工赡养系数、平均工资、劳动力供求状况、劳动生产率、地区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 另外, 还要考虑对外开放的国际竞争需要及企业的人工成本承受能力等。
种种事实说明, 劳资双方就劳动报酬的确定, 存在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利益取向。在“意识形态价值”日益为公众基本权利价值所取代的今天, 承认劳资双方利益矛盾的存在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坚决地消灭这种对立或冲突, 不是压制了企业的利润, 就是压制了工人的利益。在冲突中寻找和发现平衡,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工会的重要历史使命。鉴于目前事实存在着的劳资关系, 如果沿用西方国家那种讨价还价方式的工资集体协商做法, 工人阶层不可能完全分享到我国经济发展成果。而讨价还价方法让劳资双方经常处于冲突的环境里。要避免冲突, 彰显合作,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劳资双方置于同样的语境中去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这就要抛弃西方工会普遍采用的讨价还价方法, 在科学的工资理论指导下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三、标准工资率及确定方法
自从市场经济诞生那天起, 工资如何决定就是个很纠结的问题。以往的工资理论囿于对工资实践的抽象解释或描述, 都没能说明工资究竟应该怎样来决定才更加合乎以人为本的人道精神和经济均衡发展所要求的效率准则, 以至于给出能够在企业层面上进行操作的切合实际的规范性意见。所以各种工资理论无论对工资实践如何解释和描述, 仍然没能摆脱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法律制度所奉行的资本至上主义的束缚。资本至上主义所奉行的就是市场原则, 所谓市场原则, 就是建立在以资本所有权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规律及其法律制度基础上的行为规范。前者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而后者则取决于历史社会对收入分配的治理思想和观念。所以, 在近两个多世纪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里, 各种分配理论的研究只注意到劳动力商品属性而没有观察到劳动力资本属性的基本特征。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和控制必然也就更加缺乏系统性和实质性的内容。
马克思在分析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科学地揭示了许多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其中包括工资决定理论。他说:“工资不是工人在他所生产的商品中占有的一份。工资是原有商品中由资本家用以购买一定量的生产劳动的一部分。”按照马克思的分析, 工人应该得到相应的增加值, 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这样, 劳动力即工人的个人收入就应该由两个主要的部分构成:劳动者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劳动力的价格属性收入;通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获得劳动力的资本属性收入。在最低工资保障线基础上由市场竞争给出的是劳动力价格属性收入即工资。随着生产过程的阶段性终结, 由劳动力提供的活的劳动与生产资料共同创造的价值中取得的是劳动力的资本性收入。劳动力以物的形式进入生产过程, 以人的本质参与增加值的分配。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在市场经济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所应该得到的全部。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资本所有者投入的是资本, 工人投入的是劳动力。那么, 工人的投资性收入就应该以市场形成的工资基础上去分享企业利润的一部分的形式得到在商品中应该占有的一份。利息、股利都是一种经济制度的规定。那么工人以其超出资本购买的劳动量的那部分劳动量来分享企业利润也是可以由法律制度做出规定的。
如果按照这样的路径和方法, 不但充分显现市场竞争形式的效率, 而且弥补了这种竞争并不具有的内在的自我平衡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劳资双方都知道工资增长的道理和方法, 周期性、成本、风险和收益等情况, 并根据这种情况做出各自的决策。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在规划今后五年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时,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在不足百字的阐述中,出现了“普遍较快”“同步增长”“明显增加”“持续扩大”“显著减少”“不断提高”等限定语,这些经过反复缜密推敲并且密集用于限定居民收入水平所要达到程度的提法,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由《建议》传递出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决心,与广大劳动者热切期盼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民意诉求,形成遥相呼应之势。
这一点,温家宝总理在向全会所作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阐述得再明确不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是群众呼声最强烈、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制度改革知易行难
应该说,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不缺乏的就是宏观层面的共识。从事关发展全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我们感同身受的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当下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诸多问题,如果追根溯源,都可归结于社会利益分配不合理、财富占有严重倾斜,从中亦可找到必须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理据。
这也就使越来越多的人逐步认识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的原因所在。
当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大的问题是:“达成共识易,改变现状难。”这是因为,长期粗放式发展模式加之社会利益分配协调机制不健全而形成的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若要改变,绝非朝夕即可毕其功于一役,况且当前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还有进一步固化的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当前收入分配不合理集中体现在“两个比重下降”和“两个增长不同步”。
“两个比重下降”是指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双双持续下降。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5%,比1992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
劳动报酬方面,仅就工资总额而言,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在1978年至2007年的30年间,由17%降至11%。这两个比重的持续下降,也是造成内需不足,消费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工信部发言人披露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为48.6%,比2000年下降13.7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降至35.3%,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两个增长不同步”是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同步。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并没有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1979年-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9%,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2%,经济增速比城乡居民收入分别高出2.6个和2.7个百分点。
2001年-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9%和6.6%,分别比GDP年均增长率低0.6个和3.9个百分点。
同时,劳动报酬的增长也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去甚远。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研究表明,1978年-2006年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6.4倍,同期工业部门平均工资仅增长了4.9倍。
另据高盛集团估算,中国2001年至2009年制造业平均每年的劳动生产率增速为16%,也超过了同期平均工资增速。
当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以及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始终无法保持同步增长,经济总量这块“蛋糕”做得越大,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状况不但没有改善,反倒呈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发展态势。这种态势不仅会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广大劳动者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考虑到普通劳动者在劳动者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企业内部生产一线劳动者与管理层的收入差距过大等因素,受收入分配关系失衡影响最大的当属普通劳动者群体。
虽然普通劳动者群体数量庞大,但由于其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在企业内部缺乏和所有者讨价还价的资本,加之既得利益群体对如此分配模式下可以轻易获取更多“利益”的習以为常,使得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非但困难重重,而且一定程度上还有难度加剧的趋势。
可以说,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既急迫又艰难的改革,不推进改革,不仅快速发展难以持续,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会受到威胁甚至冲击;而推进改革又千头万绪且困难重重,突破口难寻。肇始于2004年的这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期间经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数易其稿却迟迟无法出台,就是最好的说明。
集体协商大势所趋
事实上,收入分配改革的症结和当前我国内需不振、消费不足的困境如出一辙,都是有意愿者无能力,而有能力者无意愿。
应该说,这样的困境,与特定阶段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有直接的关系。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由于缺乏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很难一下子看清楚未来改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改革走过的是一段不断“试错”的历程,“摸着石头过河”是对这一过程最为形象的描述。
不过,虽然路径是什么的选择不是足够明了,但对于一个饱受计划经济之苦和平均主义大锅饭之累的国家,绝不能再走低效率的平均主义老路却非常清晰。
如此背景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借助市场的力量来配置资源并使其发挥基础性作用、凸显差距激励、体现效率,就成为根治平均主义大锅饭这一沉疴的不二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了推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同时,由于劳动力资源的大量过剩和资本的相对稀缺,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显然更加倾向于对资本这种稀缺资源的偏爱和优待,资本要素的收益率在其自身稀缺性和政策扶持的双重合力之下逐步看涨,而劳动的收益率却因此长期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
在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之下,当时在国有企业的工资改革中提出了“两个低于”的原则,即企业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
应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政策选择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而且在当时的制度设计上,也对这种政策结果必将出现的收入差距扩大进行了统筹考虑,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还要“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也就是说,如果改革初期为了效率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公平的话,当效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尽快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和统一,让一度为维持经济快速发展而做出自身利益牺牲的普通劳动者,能够得到制度上的补偿。
这样的利益补偿思路从新世纪以来就已进入决策层的考虑范畴,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到当前十七届五中全会明显淡化GDP增长这一指标,特意突出收入分配改革这一公平主题,政策思路也在逐步适应形势发展而进行着调整。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补偿普通劳动者受损的利益,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必然选择。据此,最为引人注目的政策措施就是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特别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劳动报酬增长要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政策主张,不仅是对“两低于”原则的修正,更是对收入分配领域公平正义的回归。
收入分配改革的路径,顺着“效率和公平并重”到提高“两个比重”再到实现“两个同步”的政策演进脉络,变得愈发清晰,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口也被锁定在通过保持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就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工资集体协商本质上是要在劳动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利益共享机制,即企业的发展是劳动关系双方共同努力实现的,那么企业创造的利益自然也应当为劳动关系双方所共享。
这一点,《建议》在“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部分也给予了明确确认:“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这样的路径和目标指向是非常清晰的。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之所以应当突出工资集体协商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虽然涉及面广,但源头在企业,症结在于劳动者收入过低,因此有必要从企业内部收入分配这个源头抓起;另一方面,相比于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其他制度设计,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举措相对更为具体,而且也有十几年来的实践基础,具备了充当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急先锋”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以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也符合渐进式改革思路。
工资集体协商是一个渐进的博弈过程,这就决定了工资集体协商的成效不可能立竿见影,即一下子让所有企业的劳动者大幅度提高工资。
但这种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又为解决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逐步提高工人工资提供了制度化的路径。
感受到工人涨工资压力的企业,除了会逐步从拼廉价劳动力成本的“竞次”向拼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竞优”转变,也会把这种压力自下而上传导,对固化的收入分配格局形成一种“倒逼效应”,推动改革逐步深入,尽快实现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的目标。
工人收入势必提高
应该说,《建议》已经勾勒出“十二五”规划的蓝图,亦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定下了基调。可以预见,除了明年“两会”上将如期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外,备受关注的更为具体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也会于近期“浮出水面”。
不过,虽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已然清晰,并有社会各界的强烈呼吁,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诸如“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大幅度减税让利”来增加工人的收入等措施建议,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本身是一项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短期内工人收入大幅提高难言乐观。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在于:
首先,认识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宏观层面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共识,这没有问题,但达成这一目标的具体政策措施还会存在诸多分歧,其中甚至不乏误解和偏见。
比如说,有人担心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就会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从而会导致通货膨胀;还有人担心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会影响企业效率乃至发展等等。这说明,通过集体协商实现工资共决,进而改变企业内部资本与劳动所得分配不合理的现状还远没有形成共识。
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工人的收入状况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没有细致地掌握工人工资收入过低的真实情况及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等。而且,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在劳资之间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是政府、工会和企业的共同责任,也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
对于工会来说,形势的发展和工会基本职责都要求工会要突出抓好这项工作,这也是多年来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如果政府不积极主动为协商双方制定规则并且保持客观中立,企业所有者或经营者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不配合,工会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时难免孤掌难鸣。
而要实现政府在处理劳资双方利益矛盾时保持中立,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设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等等,这些配套制度的建設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至于说让习惯了单方面决定职工工资的企业经营者,短时间内适应与工会就职工工资问题协商共决,既需要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也需要劳资双方的长期博弈才能达致。
其次,相关的制度机制的健全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通过集体协商解决工资问题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配套制度。按照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表,十年之后即2020年才能完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的任务,这意味着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相关举措的出台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从当前的进展情况看,要使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完善起来,不仅需要尽快立法,还需要颁布具体的规章。因为当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相关法律规定的刚性不足、缺乏对企业所有者或者经营者相应的制约手段。
要解决这一问题,既要修改现行法律增强其约束力,又要积极推动专门立法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进行制度规范,这些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做到的。
然而,如果长期不能推进相关立法和政策的制定,长期对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缺乏相应的强制约束性规定,工资集体协商难免会流于形式、难见实效。
最后,一些基础条件的不完善也会影响工资集体协商作用的发挥。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受到很多基础条件的制约,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估算,我国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每年城镇就业人口供给将达2500万,但实际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1200万个,这意味着每年有1300万人难以就业。
未来五年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根本改观,这仍然会对工资率的提高产生强大的压制作用,这种局面下即使工资集体协商开展得很充分、很深入,也很难使企业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更不可能出现企业人工成本增加导致难以为继的状态。
同时,工资集体协商的有效开展,还要解决企业工会干部依附于企业“不敢谈”的问题,这也需要通过对工会组织体制进行改革创新来解决,而这在短时间内也绝非易事。
另外,城市化进程、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速度以及社会保障的完善度等因素,也会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这样看来,短时间内我们对工人工资大幅度上涨很难持乐观态度。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市总工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根据市总、区总工会的工作部署,****决定在园区范围内集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及联合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任务完成1.探索行业协商的规律和经验,在园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取得新突破。
联合工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率达85%以上;
2.实现百人以上建会企业100%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3.推进已建会的世界500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4.总结行业协商的规律和经验。
二、实施范围
1.尚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
2.百人以上企业;
3.工资协议到期需续签或重签的企业;
4.已签订工资协议无正当理由未履行或工资协议对工资调整没有明确规定的企业。
三、工资集体协商内容
1.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分配形式;
2.职工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3.职工工资发放时间和支付办法;
4.职工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5.企业(行业)的劳动定额、工价;
6.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
7.职工加班加点以及在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节育手术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工作或参加社会活动的工资待遇;
8.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期限、变更和解除的程序、终止条件和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需要协商与工资待遇有关的其他事项。
四、工作要求
1.各楼宇联合工会要把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2.各楼宇联合工会要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现场咨询、集中宣传、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为工作顺利开展制造舆论声势和氛围。
3.各楼宇联合工会要坚持集中与动态相结合,及时帮助解决各会员单位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工会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汇报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立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对于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民主管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调动广大职工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我们按照上级工会关于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遵循“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我县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县,企业少、规模小是我县企业的基本状况。目前我县非公企业共有102家,已建工会组织企业74家。截止五月,已有46家企业签订了工资集体合同和女职工特殊权益集体合同,签订率达62%。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规划
我会把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从我县实际出发,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结合实际制定了《**县总工会2011—2013年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当前,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是在非公有制企业、改制的国有控股企业和集体企业。我们本着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作的开展,选择生产经营比较正常、管理基础比较扎实、工会工作开展比较好的企业先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扩大范围、健全机制、充实内容、完善制度、规范运作,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水平,在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推进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截止目前,我县各类已建工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建制率达62 %。
(二)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一是提高企业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采取印发有关资料、到各企业召开动员工作会议、举办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向企业干部职工广泛宣传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重要意义,也使广大职工认识到增加工资、提高福利要兼顾企业和职工双方的利益;二是抓好培训,并挑选群众基础好、素质好、热心工会工作的人员担任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配合县总工会具体负责集体协商工作;三是完善职工维权政策咨询工作机制,及时解决职工来电来访,并向企业职工宣传解答工资集体协商有关政策。
(三)加快推进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为工资集体协商做好准备
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力度,以协调劳动关系为切入点,将职代会打造成为劳资对话沟通、共商发展大计的平台,有效落实职工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努力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从企业实际出发,努力探索适合非公有制企业性质、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的具体办法,努力实现“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劳动关系,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建制率,推进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全面发展。2011年底,已建会的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达到 85 % 以上。其中,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率达到以 90 % 以上。
(四)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在推进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中,我们着力做好以下几点:坚持所有企业都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坚持平等协商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协调,重在平等协商;坚持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重点;坚持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内容;坚持把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与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有机衔接起来;坚持把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同时,我们注意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动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合力,创新工作模式,分类指导,对经济效益较好、规模较大、人员较多的国有改制企业,坚持独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签订以增加职工工资收入为主要内容的工资集体合同;对规模小、人员少的
3中小非公企业,大力探索推进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促进工资集体协商,调动未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企业的积极性。把工资水平、劳动定额和工时工价作为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重点,把工资集体协商与“共同约定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把工资集体协商融入“共同约定行动”之中,将稳定职工工作岗位和工资收入、与企业共谋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督促广大非公企业自觉做到不裁员、不减薪,保持职工工资收入稳定增长。
我县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健全和完善。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克服工作中的困难,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针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督导检查的工作力度,对不履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单位由劳动部门实施行政监察和执法监督。同时,强化对企业职工代表的培训工作,普及工资集体协商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协商谈判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县总工会
第一条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促进公司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以便最终促进生产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集体合同规定》及国家有关工资政策、法规,经公司与工会集体协商,签定本协议。
第二条 分配原则
1、本公司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既照顾到劳动者在劳动数量、劳动时间、劳动质量、劳动成果所应该获得的工资报酬,又考虑到全体股东以资本参与分配的积极性,经磨合后找到一个最优经济量化点。
2、坚持公司职工的工资增长水平与公司的经济发展速度及经济效益相适应的原则,同步增长,同步提高,既不能在公司效益不明显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公司职工的工资增长比例,又不能在公司经济效益取得良好业绩的情况下,忽视对职工工资增长的关心。
3、坚持公开——集体协商;
坚持公平——兼顾上下左右的经济利益;
坚持公正——承认经营者与劳动者收入有差距,但差距不宜拉得过大。
4、在强调注意工资分配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精神鼓励、精神荣誉、精神刺激的原则。
第三条 工资集体协商的范围
公司工会就公司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工资水平及年增长幅度及其他与履行协议有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双方协商的内容。
第四条 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
1、公司职工的基本工资包括标准工资、职务工资、岗位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2、公司为使公司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在正常上班和完成生产任务的情况下,对职工执行不低于义乌市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制度,但上不封顶,并根据企业经营情况确定各自奖金金额。
3、公司设立工龄工资,公司职工在公司每工作一年,公司给予职工xx元的工龄工资。
4、非职工原因造成生产不能正常进行,职工未提供正常劳动的时间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企业应向职工支付生活费xx元;不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企业向职工支付的月工资不低于市政府规定的最低保障工资。
5、职工工资以货币形式并按月发放,发薪日为每月xx日,如遇节假日提前发放。企业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工会或公司职工的同意后,可以短期延迟支付职工工资,但最长不超过xx15xx天。
第五条 公司因工作生产需要,安排职工加班加点,按《劳动法》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第六条 职工工资扣除规定
1、职工工资不得随便克扣和无故拖欠发放。
2、因职工本人原因,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公司可按劳动合同约定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由职工赔偿经济损失,在职工工资中予以扣除,若扣除后职工工资低于义乌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第七条 经济补偿规定
1、公司要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职工的经济补偿金计发标准按职工本人履行正常劳动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执行。工作未达十二个月的,按所有工作月的平均工资执行。
2、职工本人主动提出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或因违反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不发经济补偿金。
第八条 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被认定为工伤的,享受工伤工资待遇,工伤待遇按《工伤保险条例》执行。
第九条 职工工资增长的考虑因素
第十条 内部分配及工资增长协商组织
1、公司与工会双方成立内部分配及工资增长协商小组:
公司方:
公司方首席代表:
工会方:
工会方首席代表:
第十一条 协议的时间和履行
1、本协议有效期为xx年,即从xx年xx月xx日起到xx年xx月xx日止。
2、有效期内,每两年确定一次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基数。
3、协商、测算结果和增资基数,由协商小组公司方首席代表向职工大会报告。
4、协议到期前30天内,双方应协商做好修订、重订工作。如双方未提出修订、重订和终止意见,此协议今后xx年仍然有效,视为按本协议继续履行。
第十二条 协议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变更或者解除终止本协议:
1、因不可抗力致使协议不能履行的;
2、公司破产、兼并、解散等资产发生重大变动,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协议无法履行的;
3、协议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解除、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
第十三条 在履行本协议发生的权利、义务、争议,按《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程序进行。
第十四条 职工的劳保、福利、社会保险等规定按《集体合同》约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本协议不再重订。
第十五条 本协议一式五份,公司与工会各执一份,报市总工会、市劳动局和镇(街道)工委各一份。
第十六条本协议从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公司(盖章):xx工会(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xx工会主席签名:
今天她已是南华工商学院大二学生,每天坐地铁穿梭于广州城,打两份工,自己赚学费。她在大学里修的是“劳动关系”专业,似乎打定主意要把自己的命运跟工人的命运捆绑在一起。
潜伏
时光回到2010年5月17日下午,李晓娟清楚记得工友谭志清按下生产线上“紧急停止”按鈕时的场景。机器轰鸣戛然而止,车间里突然陷入寂静,谭志清说,“工资这么低,还干什么干!”
那时,南海本田工人的月工资是1200元左右,最少的只有900元,而他们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
这并不是南海本田一家的状况。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卢峰在《我国工资与劳动成本变动及国际比较》(1978~2004)中指出,在1995年到2004年中“制造业年均工资增长速度比劳动生产率增长大约低将近5个百分点,比同期服务行业工资增长也低20%以上”。正是中国制造业工人的低待遇,成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然而当工人们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孤立无援的。
南海本田的企业工会主席是副科级干部,不由工人选举产生,不为他们争取合法权益,多数工人不认识他,他唯一被记住的话是:“大家快回去复工。”
同样,地方政府工会也不支持他们。李晓娟记得,200多名佩戴“狮山镇总工会”胸卡的人把工人驱赶到一个空车间,一个自称工厂法律顾问的人对工人说:“你们罢工是违法的!”
《中国新闻周刊》决心关注此事。5月30日,罢工第13天,记者周政华和刘子倩先后赶到这个制造业重镇。
为了近距离观察罢工过程,记者们决定潜伏入厂。他们先和工人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了上班时间、进厂程序和路线,工人们细心地给记者画了工厂的平面示意图,甚至还帮忙演练。这些年纪在20岁左右90后“年轻人”,已显示出不同于上一辈人的冷静、客观、理性和为达到合理目的不罢休的努力和决心。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按照工人们事前的指点,记者们在更衣室角落里找了工作服换洗池,无奈身高1米80的记者刘子倩就是没能找到一件合身的,他勉强把自己塞进了一件上衣,下身还穿着短裤。
上午10点半,日方高管巡厂时抓住了他,得知是记者后,虽然很气愤,还是礼送出厂;周政华则躲进厕所逃过了巡查,但他冲进行政楼强行采访日方的计划最终没有机会实施,只好自行出厂。由于种种原因,这篇约6000字的调查报道并未正式刊出。
谈判
然而罢工仍在继续。
李晓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后来得知,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到南海了解罢工情况,最终将该事件定性为“劳资纠纷”。加之媒体的报道、舆论的支持、停产的损失,矛盾开始出现缓和的迹象。
这给了我们新的希望。在接下来的周刊例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对于一向处于弱势的中国工会组织,这或许是一个转机和拐点,而新时期的中国产业工人阶层的成长,也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声音。作为媒体,虽然面对压力,我们仍应对此事持续关注。
一个多星期后,周刊记者再次出现在狮山镇。由于前期罢工的工人代表均被开除并已离开,19岁的工人李晓娟此时成为新的领袖。
在确定记者身份、看着记者取出手机电池后,李晓娟第一次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详细讲述了罢工以来的所有故事;记者还混入了狮山镇工会的内部会议,在会上,狮山镇镇长反思说:本田事件,给政府很大启发和教育,政府应尽量协调搭建一个对话沟通的平台,充当中间人的角色。
然而,当工资谈判摆在日程表上时,李晓娟和工人们却感到茫然,直到这时,他们才发现,对于《劳动法》和《工会法》等法律制度,他们还一无所知。
这时,有人给她一张写有名字和电话的纸条,说:“这位专家可以帮助你们。”
纸条上的名字是常凯,新《劳动合同法》立法专家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
常凯答应帮助工人,前提是得到全体工人代表的正式书面委托。李晓娟为了得到所有工人代表的签名,一直忙碌到深夜。次日,她的委托书传真到北京。6月4日,常凯改变了赴英国的访问计划,从银行卡里取了两万元现金,带着两名助手飞往南海。
如今回想起来,李晓娟认为请到常凯是当时最明智、最幸运的事。这个一脸络腮胡子的教授出现在谈判会场时,赢得劳资双方一致尊敬。
常凯曾在日本北九州大学任教,这段经历让日方高管对他心生敬意。他也曾到南海宣讲新《劳动合同法》,在座的政府官员不少是他的听众。
而这次,常凯是工人的“法律顾问”,他建议工人推选职工代表,因为“1000个人同时发声,对方什么也听不到”。他还告诉工人,有合理诉求的罢工不应被视为“违法”。
谈判持续一年,《中国新闻周刊》始终保持关注,2010年6月19日,本刊刊发封面报道《工会的新机会》,2011年6月谈判成功后,再次发表了深度分析报道。
谈判结果是,资方同意每人每月增加611元工资,尽管没有达到工人要求的800元,但已是中国的劳资双方第一次通过平等谈判达成工资标准的协议,在双方最后签订的《工资集体协商协议》中,常凯特别提出了一条:“不得开除、打击报复罢工积极分子”。常凯说,这一条本属多余,但由于中国尚未在立法上确立罢工的合法化,故须特别提出,以保护工人权益。
工会革新
南海本田罢工事件,必将在中国劳资关系史上留下重要一笔。广东省总工会一位官员事后对媒体表示,南海本田罢工事件历时19天,是1949年以来影响最大的罢工事件,但却是由“防卫性罢工”向“争取性罢工”转变,从而创造了工资集体协商成功的第一例。
两年来,南海本田每年都和工人就工资标准集体协商,2011年和2012年,工人的工资水平分别比上年提高了30%和15%。
在南海本田事件之后,广东省总工会启动了工会变革的步伐,省市区镇四级工会在南海成立工作组,进行工会改革探索。
在南海本田所处的狮山镇,5大工业区均设立园区工会,向社会招聘工会干部,专门负责工会工作。其中的北园工业区90%的企业已成立工会,每季度召开恳谈会,协商来年的薪酬水平和奖金分配。同时设立职工书屋、流动劳动仲裁法庭、劳资调解委员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力图将劳资纠纷在园区内化解。2011年,北园工业区获评广东省“和谐劳动示范区”。
这种体制框架内的改革,距离真正代表工人利益、有足够力量与资方抗衡的工会还有差距,但和原来相比,已有明显进步。
曾参与那段历史的李晓娟,也因那段历史而发生改变。罢工后一年,李晓娟考取了广州南华工商学院劳动关系专业。因常有机会考察广东变革中的工会组织,她发现了工会变革中一个普遍而棘手的问题:尽管企业开始吸纳一线员工进入工会,但这些员工由于受企业管辖,不敢过于强硬地替工人主张合法权益,因为怕遭到企业排斥甚至辞退。
李晓娟意识到:缺乏独立性的工会,不能算合格的工会;而工会制度在中国的变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工资协商集体合同示本(工会)】推荐阅读: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合同书07-28
工资集体协商材料10-02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09-22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109-29
工资协商会议记录09-10
工会集体协商工作问卷汇总10-26
集体协商劳动合同书06-23
劳动合同法的协商解除06-14
协商年度工作计划06-16
协商赔偿协议书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