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评价意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涉及辽宁、北京、河北、山西、陕西、上海、广东等多个省市, 对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及评估人员展开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式回答, 并采用邮寄方式发放和回收, 共发放问卷213份, 收回110份, 回收比率为51.64%。其中有效问卷97份, 占回收问卷总数的88.18%。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是满意程度。在调查评估人员对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总体的满意程度上, 有58人基本满意, 占总回答人数的63.04%, 有3人表示非常满意, 另有11人表示不满意, 占总数的11.96%, 主要是反映其可操作性一般。结果显示, 该指导意见基本上得到广大评估人员的认可, 但是满意程度还不是很高, 大部分评估人员只表示基本满意。
二是作用程度。
在调查本指导意见对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的作用程度上, 有15人认为作用明显, 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6.48%, 60人认为作用一般, 占总数的65.93%, 有2人认为无作用, 还有14人不清楚情况。为了更清楚、更具体地了解评估人员对指导意见作用的看法, 本文以评估人员的专业特长作为分类标准, 具体情况见表2。
专业特长包括企业价值评估的有20人, 其中6人认为指导意见作用明显, 占30%, 13人认为作用一般, 占65%, 有1人不清楚情况;不包括企业价值评估的有71人, 其中有9人认为指导意见作用明显, 占12.68%, 有47人认为作用一般, 占66.19%, 有2人认为无作用, 13人不清楚。由此可见, 不同专业特长的评估人员对指导意见作用的反响有一定差异, 一些已经在企业价值评估方面进行过研究和探索的评估人员, 由于已经遇到过相关问题, 因此大多都支持和肯定指导意见, 能明显感受到指导意见在规范评估行为上所起的作用;而另一部分不擅长做企业价值评估、或尚未开展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仍受传统评估业务影响的评估人员则不能很清楚地认识到指导意见的作用, 甚至持质疑态度。
三是可操作程度。在调查指导意见总体的可操作性问题上, 有46人认为原则性适中, 操作性一般, 占回答总数的49.46%, 只有1人认为操作性强, 仍有33人认为太原则, 不好操作, 占总数的35.48%, 另有14人不清楚情况。这说明多数评估人员都认为指导意见具有可操作性, 但是操作性一般, 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好操作, 太原则。
四是总体执行情况。在调查评估人员总体执行情况的问题上, 只有15.73%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遵照执行, 40.45%的人表示对指导意见中具有强制性的条款予以执行, 24.72%的人表示只对有利于自己的条款执行, 另有3人表示不执行, 15人不清楚情况。这表明不管是完全执行还是有选择的执行, 绝大部分评估人员都会执行本指导意见, 但其中大多数人只对强制性条款或有利于自己的条款予以执行。
五是执行好处。在调查严格执行指导意见的好处的问题上, 57.30%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降低执业风险, 48.31%的人认为可以保证自己的执业质量, 24.72%的人认为可以保持良好的信誉, 13.48%的人认为报告会容易通过审核。调查表明, 评估人员严格执行指导意见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可以降低执业风险。
六是执行难度。在调查执行指导意见难度的问题上, 41.67%的被调查者认为委托方缺乏配合;40.28%的人认为操作性差, 不好执行, 比如参数选取工作难度大等;33.33%的人认为时间精力花费大, 认为理解有困难或者评估机构不积极的各占13.89%, 还有5.56%的人认为是条文不明确。由此可见, 指导意见的执行难度包括多方面, 其中委托方的配合以及指导意见的可操作程度是最主要的问题, 其中操作性差、不好执行这点与上述35.48%的被调查者认为指导意见总体上太原则、不好操作的观点相互印证。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评估人员在执行难度上的差异, 以评估人员的学历为分类标准, 具体情况见表3。
结果显示, “操作性差, 不好执行”以及“委托方缺乏配合”仍是较为主要的困难;对于本科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来说, 有23.64%的人认为“时间精力花费大”, 而本科以上 (包括本科) 学历的被调查者中有20.75%的人选择此项, 比本科以下学历的少3个百分点;本科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中有12.73%的人认为“理解有困难”, 而本科以上 (包括本科) 学历的被调查者只有5.66%的人选择此项, 比本科以下学历的少7个百分点。
二、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其一, 该指导意见得到了广大评估人员的认可和接受, 但是满意程度还不够高, 多数人只表示基本满意。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想制定出令广大评估人员都很满意的高质量的准则, 评估届需要继续加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实务的研究, 积极跟踪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动态、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广泛利用行业内外各种资源, 加快完善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同时, 还要加强培训和教育, 以改变评估人员的传统评估思想, 并鼓励相关单位和部门的积极配合, 加大新规范的推广和实施力度。
其二, 从总体来看, 认为指导意见作用一般的评估人员占多数, 这说明在企业价值评估市场急需被规范的形势下, 一方面评估届和相关方面对准则抱有过高的期望, 另一方面多数评估人员又很难转变传统的评估理念, 因此, 有相当一部分评估人员对指导意见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这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引导其清楚的认识指导意见的作用, 这对进一步执行和完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三, 多数被调查者反映该指导意见操作性一般。指导意见确实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可能会给评估执业带来一些困难, 如其中提出的运用多种评估方法、控股权溢价和少数股权贴价、流动性和溢余资产影响等理念, 与现行的评估师思路和评估报告委托方、使用方的理念有较大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资本市场相关数据支持不足等问题, 操作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 所以企业价值评估在理论和实务上需要进一步完善, 评估人员也要尽量转变传统理念, 共同促进企业价值评估准则的完善和有效执行。
其四, 调查显示, 大多数人只对强制性条款或有利于自己的条款予以执行。这说明指导意见的执行强度不够, 强制性不足, 这种情况会影响指导意见的有效利用, 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严厉惩处违规操作的评估人员, 提高违规成本, 以保证指导意见的贯彻执行。
其五, 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严格执行该指导意见的好处最主要的就是降低执业风险, 其次是保证执业质量。可见, 评估人员已经认识到该指导意见与自身利益存在一定的关系, 评估准则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已得到评估人员的普遍认知。所以, 在制定企业价值评估准则时, 必须充分考虑实施准则所可能导致的经济后果, 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其六, 指导意见的执行难度包括多方面, 其中委托方的配合以及指导意见的可操作程度是最主要的问题。这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准则的内容, 使其成为科学、实用的统一体, 增强其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加大新理念的宣传力度, 积极转变委托方的观念, 争取得到委托方的配合。同时, 评估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对其执行指导意见的能力有一定影响, 学历较高的评估人员相对而言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都较强, 进而从认识到应用所需的时间也较短, 所以学历较高者比学历较低者更易理解该指导意见, 且执行起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少。所以有必要继续加强评估行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邦宏、刘妍、雷娜等:《中国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研究评价》, 《中国经济评论》2006年第6期。[1]赵邦宏、刘妍、雷娜等:《中国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研究评价》, 《中国经济评论》2006年第6期。
(一)财务审计报告意见
《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形成审计意见。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发表财务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主要工作,根据2009年至2014年财务审计意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比例占总审计意见的90%以上,且数量在逐步增加,绝对数量从2009年1656份增加为2014年2569份主要是由于随着相关部门的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增大,促使上市公司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其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数量随之增加。非标准审计意见除了2012年有所增加之外,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意见占非标意见的绝对比例,说明审计师更倾向于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意见,一方面反映了审计师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反映了审计师更愿意出具较轻的带强调事项段审计意见来替代出具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2009年至2014年审计师没有出具过否定意见,说明上市公司还没有较明显的会计政策运用的不合理与明显的舞弊行为,但是无法表示意见的数量绝对值没有下降,说明外部审计遇到的无法出具审计意见的事项在不断的变化,也说明整个审计工作的开展遇到一些新问题。
(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审计师应当就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发表审计意见。如果审计师根据收集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认为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或者难以就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那么审计师应当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由于2009年和2010年没有强制要求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2009年和2010年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叫做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根据2009年至2014年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五年公开披露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数逐年上升,从2009年的627家逐年上升为2070家比例呈现直线上升趋势,这与我国政策要求的逐步分批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要求有关,但是也反映了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视程度在逐步的增加。其中,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数量仍呈现绝对比例,占97%以上。但是,我们发现,随着内部控制披露的不断成熟,标准无保留意见比例在不断的下降,从2009年的99.06%下降为2014年的95.94%,说明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评价越来越严格,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缺陷与不足予以充分披露。与此同时,不仅非标准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绝对数量在逐步增加,从2009年的3份上升为2014年的82份而且非标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比例也从2009年的0.48%上升为2014年的4.06%。在内部控制审计的非标意见中,审计师更加倾向于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其数量占非标意见的绝对比例。这是由于审计师在评判内部控制评价中,更愿意采用强调事项段来提醒使用者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效果,这种方式既能够保持足够的严谨性,也不至于使公司难以接受。在非标意见中,审计师出具的否定意见仅次于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意见。由于内部控制的评价本身不存在无法获取审计证据的情况,出具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情况很少,如果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可以直接对其持否定意见。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14年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否定意见21份比2012年的4份曾加18份说明审计师对内部控制评价标准越来越严格。
(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分析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要求管理层根据公司切实情况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进行评价,发表书面评价意见并以报告形式出具的一种书面文件。可以认为,2009年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开始规范化,随着近几年职能部门对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要求的不断深入。整体来说,2009年至2014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从简单公布披露数量到详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类型,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有了质的飞跃。2009年至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披露总数从2009年的1108家上升2014年的2586家,披露比例从62.85%上升为98.29%,上升了35.44%,披露比例直线上升,而未披露公司数越来越少,除去连续亏损,重组等特殊事项以外,绝大多数公司都能够完全按照《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进行强制披露。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一是随着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逐步完善,上市公司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要求,公开披露内部控制运行效果,也不断的促使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运行的合理性。二是由于2009年月1日才开始执行内部控制评价制度,2009年至2014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经历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这也说明了国家政策的强制要求对上市公司有了威慑作用,但是我们还发现,到2014年,还是有45家上市公司未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排除一些重组、兼并等客观原因以外,还没有完全达到100%的披露。
二、财务审计意见、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比较分析
(一)财务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比较分析
1.审计目标的不同,导致出具审计意见的标准不同。国际审计准则ISA 200第2条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编制发表意见;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独立审计人员的职责和职能”第1段明确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目标是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反映了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可以看出,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在于对财务信息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发表审计意见。同时,ISA 700“整套一般目的财务报表的独立审计人员报告”第6条强调,审计意见用词必须包含“给出真实公允印象”或“公允反映”。所以,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发表,主要是对“公允性”进行评价,审计的标准的重点放在“重大错报”上。然而,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目标有所不同。PCAOB在AS5第3段规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对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由此可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有效性”。PCAOB在AS5第3段同时进行了说明,如果存在重大漏洞,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无效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计划并执行审计,以取得在管理层评估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的证据。由此可见,判断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是“重大缺陷”。正是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体现为“公允性”,而内部控制审计目标体现为“有效性”,所以导致审计的标准从关注“重大错报”到“重大缺陷”。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出具依据公允性,对财务信息的重大错报进行程度分类,从而出具相应的审计意见。而内部控制审计通过对有效性的判断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程度,从而反映内部控制的运行状况。所以导致其审计意见的内涵有较大差别。值的注意的是,当审计师认为内部控制有效时,财务报表审计中也要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开展风险评估程序。这种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有所重叠,但是财务报表审计并不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这也说明,二者虽然存在在审计目标以及标准中存在差异,但是在具体审计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交叉,不能把两者明确的分开。
2.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不一致,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差异。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划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以及无法表示意见。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只有四种,分别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否定意见以及无法表示意见,比财务报表审计少了一个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不能出具“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主要是因为内部控制审计在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时,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从而难以评估,因此不能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过于乐观的评价,否则会增加审计风险。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审计指引中明确规定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中没有保留意见类型。由于财务审计开展得较早,且实践过程较为成熟,相对于刚刚强制实施不久的内部控制审计,由于相关规定的贯彻与实施的不同,也成为了审计师在出具财务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区别。
(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论的比较分析
1.评价范围以及对象有所不同。内部控制自评结论是针对企业所有内部控制运行进行的评价,关注公司的管理层、人力资源部门、销售与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等一系列流程部门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状况。而内部控制审计的对象则是企业财务报告层次的内部控制,侧重于对外报告范围内的内部控制运行状况,由于自评报告针对的是企业所有的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审计针对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同时如果审计师注意到企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也需要在审计报告中予以说明。虽然两者都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评价范围要比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广泛,其本身还是通过评价过程来完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提高内部控制运行效果。
2.评价主体的不同导致评价结论的不一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主体为公司的董事会,由董事会根据内部控制运行状况出具评价结论,一般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随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改善,如果认为自身内部控制存在着缺陷,《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也要求董事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内容,使内部控制评价更加细化。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断,主体为外部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由聘请的审计师出具相应的审计意见,根据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程度,从而出具四种类型的审计意见。不同类型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判断标准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和审计范围是否受到限制。内部控制自评结论类型包括有效和无效两种情况,判断标准是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根据评价指引的规定,董事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论是对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的判断,对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出具评价期末内部控制有效的结论;而对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不得作出内部控制有效的结论,并需描述该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给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带来相关风险。
(湘教发〔2007〕43号)
各市州教育局:
为促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推进,确保综合素质评价科学合理地开展,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现将《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暂行)》印发你们。请尽快传达到辖区内各普通高中学校,并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和办法。各地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我厅基础教育处。
湖南省教育厅
二○○七年十月十二日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暂行)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以及《湖南省关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湘教发〔2007〕11号)、《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湘教发〔2007〕12号)等文件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对普通高中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宗旨,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实施动态的、综合的、完整的、全面的评价,既反映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
(二)发展性原则。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有效发
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三)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合理、适用、具体可评,避免过于形式化和繁琐,应为普通高中、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所理解和接受。过程应简便、直观、易操作,实现评价操作与管理的信息化。
(四)客观性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保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具体、真实,增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效性。
三、评价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养。自信、自美、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有效合作。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能科学的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具备强健的体魄;形成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评价结果的表述
根据综合素质的不同内容和表现特点,对评价结果采用不同的等级呈现方式:“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的评价结果以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呈现;“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的评价结果以A、B、C、D四个等级呈现,相当于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层次。对不合格等级的评价要慎重。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分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两种;以电子文本为主,使其实现网络化和简约化。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性评价结果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的形式呈现。
四、评价的组织实施
(一)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
学校成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
(二)每个学生每学期一张素质评价表,在学生完成六个学期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形成学生毕业时的素质评价总表。各学校要将每一位学生每学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形成电子表和纸制表格。同时,各学校也要制定配套的评价表格,如学生自评表、教师评价表、学生互评表、学生学分统计表、学生成果统计表等,这些表格将是形成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表的重要依据,也是家长、学生申请复议时的重要依据。
学校应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中包括每学期的评价表、毕业时的总表,思想道德、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发展等六个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材料。成长记录袋进入学生档案。
(三)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既重视观察、访谈等定性评价方法的使用,又不能忽视纸笔测验、评价量表等定量评价方法的使用;既重视以等级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也不能忽视用数量表示评价结果的方式;既注重书面评价、口头评价方式的使用,也不能忽视情感的、行为动作评价的方式。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的使用,以取得最佳评价效果。
(四)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评价过程中,要根据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充分发扬民主,使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和社区单位对学生评价等方式进行评定。
(五)在学期末和毕业前,学校应以书面形式将评价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
若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在公示期间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或复议,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应在收到申诉之日起15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如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复议仍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五、评价的保障机制
(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对评定者进行专项培训,规范评价过程的操作。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保证评定工作科学、有效和公正地进行。
(二)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评价管理。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校要建立公示制度,向学生及其家长解释并公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定结果的使用。严格评价档案管理,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评价结果。
建立申诉、举报和监控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组织人员对评定工作进行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估,充分了解评定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为了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财政局制订的<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沪府办发〔2011〕1号)以及《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的要求,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管理,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总体要求和职责分工
(一)总体要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是强化部门预算支出责任、改善财政支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本市各级财政部门、预算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以下统称“预算部门(单位)”是落实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责任主体。各级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单位)的相关领导要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要认真组织学习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要成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部门,有专人负责本部门(单位)绩效评价相关工作;要根据本部门(单位)的特点,积极开展绩效评价,引入绩效管理理念,逐步建立绩效问责制度。
本市绩效评价工作将从项目支出开始,通过项目绩效目标管理、项目绩效跟踪监控、项目完成后的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的应用等环节,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条件成熟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将向基本支出、部门整体绩效拓展。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和路径,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预算部门(单位)应及时总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二)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职责分工
1.市级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操作规范,包括制定绩效目标编审、绩效跟踪监控、绩效评价的规范;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指导和监督预算部门(单位)及区县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落实结果应用措施;组织相关培训和交流等;根据需要对本级预算部门(单位)实施的绩效评价进行再评价。
2.预算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包括预算绩效目标申报、绩效跟踪监控、实施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应用等;配合完成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的绩效评价工作,并接受财政部门对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绩效评价报告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报告。
二、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管理
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预算部门(单位)应予以高度重视。各预算部门(单位)应从项目支出入手,在建立项目库和编制年度预算时,对项目支出进
行梳理,选择目标清晰、资金来源相对单
一、规模合适且在一个预算年度可以完成并充分体现本部门(单位)主要职能的项目进行试点,实施绩效目标管理。
(一)支出绩效目标
财政支出绩效目标是指绩效评价的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绩效目标应由使用财政资金的预算部门(单位)在申报预算时填报。
(二)绩效目标内容
绩效目标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预期产出,包括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2.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3.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
4.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
5.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绩效指 标;
6.其他。
(三)绩效目标设定
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前提,包括绩效内容、绩效指标和绩效标准。预算单位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要根据市政府关于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和财政部门的具体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责及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测算资金需求,编制预算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与部门目标高度相关,并且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一定时期内可实现的。预算单位应当在分析项目目标对象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合理预测,制定出项目实施后达到的目标,并明确为达到绩效目标拟采取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资金需求和其他资源需求。
(四)绩效目标填报
预算部门(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须在“财政预算管理平台(一体化系统)”上填报《部门(单位)职能及战略目标表》和《上海市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附件1,2);未在财政预算管理平台申报的专项项目需通过纸质文件填报。在报送部门预算的同时,连同项目立项的有关材料和项目目标制定依据,报送财政部门审核。
(五)绩效目标审核
财政部门要依据国家和本市相关政策、财政支出方向和重点、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等对预算单位提出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财政部门对绩效目标的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
2.为实现绩效目标拟采取措施的可行性;
3.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
4.实现绩效目标所需资金的合理性等。
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财政部门应要求报送单位调整、修改;审核合格的,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
(六)绩效目标综合评审
财政部门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和重要性等原则,选择部分项目,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预算部门(单位)编制申报的绩效目标、主要绩效指标和指标目标值、项目资金与绩效目标匹配程度、以及投入、产出和结果的逻辑关系、项目的必要性、项目的实施对部门(单位)战略目标的相关性和贡献度等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评审,对项目绩效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等提出评审意见。评审意见将作为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之一。
(七)绩效目标批复
项目绩效目标确定后,随同预算一并批复,作为预算执行和项目绩效评价的依据。绩效目标一经确定一般不予调整。
(八)绩效目标公开
预算批复后,项目申报部门(单位)应将项目绩效目标在本部门(单位)内公开,接受监督检查。
三、财政支出绩效跟踪监控管理
财政支出绩效跟踪监控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在项目实施中,预算部门(单位)不仅要持续地监控项目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还要监测和评估项目达到预期结果的可能性。预算部门(单位)要建立绩效跟踪监控机制,定期采集绩效信息并汇总分析,对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纠偏扬长,促进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跟踪监控中发现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与预期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财政部门应根据(部门)单位制订的项目绩效目标,结合项目预算拨款管理,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跟踪监控。财政部门可定期对预算部门(单位)监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项目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标准和方法
(一)绩效评价指标
根据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的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考虑到不同部门、不同项目的适用性和可比性,市财政局制订了《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详见附件3),其中一级指标适用于所有评价对象,二级指标根据评价对象具体情况可做局部调整,三级指标由绩效评价组织者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定。
随着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市财政部门将会同预算主管部门逐步建立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分类指标库,供绩效评价组织者选择使用。
(二)绩效评价标准
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和其他经财政部门确认的标准等。
(三)绩效评价开展方式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绩效评价可由财政部门或预算部门(单位)自行实施,也可部分环节或全部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在评价过程中涉及聘请评审专家和第三方机构的,须按照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五)绩效评级标准
绩效评价结果采用综合评分定级的方法。各项三级指标分值总和为100分,评价得分高于90分(含90分)的,绩效评级为优;得分在75——90分的(含75分)为良;得分在60——75分(含60分)的为合格,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或绩效无法显现。
五、绩效评价具体实施
(一)计划制订
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编制下年度预算时同时制订下一年度绩效评价计划,应主要包括评价对象、评价范围、项目金额、评价实施方式(即自行评价、部分或委托中介机构评价)、计划开展日期和完成日期和评价经费预算等。绩效评价计划应在部门预算“二上”前完成,并报送同级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进行统筹。
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应从项目支出开始入手,项目的选择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应选择项目已完成、绩效已显现、数据易收集、投入产出结果边界清楚的项目入手,逐步扩大项目范围,条件成熟后再开展预算部门(单位)整体评价等综合性的评价。
各预算部门(单位)应重点对下列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1.各级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项目;
2.列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项目;
3.资金数额较大的单个项目;
4.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关注度高、公益性强的重要项目;
5.对实现部门战略目标意义重大的项目;
6.已制定绩效目标的项目。
(二)计划实施
绩效评价工作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确定绩效评价对象;
2.确定绩效评价开展方式(财政或预算部门(单位)自行开展还是委托专家或中介机构开展);
3.下达绩效评价通知;
4.科学制订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包括项目概况、绩效评价框架、证据收集和分析方法、评价实施时间安排等),工作方案原则上应进行适当形式的评审;
5.组织实施绩效评价(收集、核实绩效评价相关资料;实地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
6.综合分析、多方征询意见,形成客观、全面的评价结论;
7.撰写与报送评价报告;
8.建立绩效评价档案。
六、绩效评价报告编制、报送
绩效评价报告由评价实施机构负责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应当依据充分、真实完整、数据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预算部门(单位)应当对向绩效评价实施机构提供的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预算部门(单位)组织实施的绩效评价,应当在评价结束后1个月内将绩效评价报告报送财政部门备案。
绩效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件4):
(一)摘要;
(二)项目基本概况;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四)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七、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一)评价结果反馈
评价工作完成后,评价组织者应在1个月内将评价结果以《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书》(附件5)形式反馈给被评价部门或单位(自评价除外),并开展结果利用工作。
(二)评价结果运用于预算管理
财政部门和预算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整理、归纳、分析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财政部门和预算主管部门应予以表扬、推广其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加大对该实施单位或同类项目的支持力度等激励措施;对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自身原因导致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财政部门和预算主管部门应予以批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根据整改情况调整预算。项目单位应在3个月内将整改情况向财政部门和预算主管部门报告(整改报告书内容及格式参见附件6)。
(三)评价结果公开
绩效评价完成后,绩效评价结果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评价结果公开内容及格式参见附件7)。
八、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报告编制、报送
预算主管部门应及时总结当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报告,在次年3月底前报送同级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基本概况,包括预算部门职能、事业发展规划、预决算情况等;
2.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绩效目标的设立、目标的实现情况;
3.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4.绩效评价结果公开、结果应用、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5.下一步改进工作的设想及建议等。
九、预算部门和区县财政部门可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
附件:1.部门(单位)职能及战略目标表;
2.上海市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
3.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
4.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参考格式);
5.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书;
6.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整改报告书;
7.上海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参考公开样式)。
尊敬的党组织:(第一行开头顶格写)
我是xx的同学,现对其发表个人群众意见,希望上级党组织参考。(第二段空两格写)
内容包括:
1、具体事实
2、优点
3、不足
4、提出希望(不要写缺点和不足)
5.(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意其作为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
(正文的最后一行和落款之间最好有两三行,不要
写太长或太短)
学生:×××2011年 11月15日
(落款写在纸的最后两行的最右)
备注:黑色字体为不能修改部分,必须写在评价里,红色字体为说明部分,不能照抄
《指导意见》对基金销售机构的内部控制作出了明确定义, “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是指基金销售机构在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时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组织机制、运用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监控措施而形成的系统”, “内部控制应当履行健全、有效、独立、审慎四项原则”。其中健全性原则规定了内部控制的范围, 有效性原则提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独立性原则要求各分支机构、部门和岗位职责权责分明, 审慎性原则制定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目标。此外基金销售机构还应当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容至少应包括内部环境控制、业务流程控制、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和监察稽核控制。
(一) 内部环境控制
《指导意见》在第二章——“内部环境控制”中指出, “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建立包括基金产品、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运营操作在内的科学严密的风险评估体系, 对机构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 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 保证销售适用性原则的有效贯彻和投资人资金的安全”。对于基金销售人员, 还特别提出“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聘用、培训、考评、晋升、淘汰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确保基金销售人员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 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 直接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公司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在良好的控制环境中, 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才能得以实施。目前,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机构并没有引入适当的基金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和基金风险评价机制, 无法实现基金销售的适应性原则———即将适合的基金销售给适合的投资者。由于大部分投资者在购买基金产品时, 往往缺乏基本的市场了解和基金知识, 大部分投资者尤其是老年投资者, 是在全然不了解投资风险的情况下选择某基金进行投资的, 缺乏风险防范和识别能力, 其购买决策主要受到具体销售人员的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销售人员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 并且有能力为投资者提供符合其自身需求的投资组合建议。但是, 由于近年来基金申购认购的火爆热潮, 使销售人员客观上无法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一位投资者提出适合的投资方案。另一方面, 基金销售机构的销售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及其对机构内外风险识别评价的能力参差不齐, 也同时会影响到那些“无知”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因此, 《指导意见》中有关“内部控制环境”的规定, 为基金的有序销售和基金销售人员准确负责地服务提供了保障。
(二) 业务流程控制
在业务流程控制方面, 《指导意见》强调了基金销售中的诚信原则, 要求“宣传推介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不得有欺诈、误导投资人的行为”, “遵循销售适用性原则, 关注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基金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匹配性”, “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加强对宣传推介材料制作和发放的控制, 宣传推介材料应当事先经基金管理人的督察长检查, 出具合规意见书, 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以上规定对销售人员销售流程提出了具体要求, 并加强了基金销售中风险提示的力度。
如果通过国际公认的COSO框架进行评价, 业务流程控制属于控制活动要素。在COSO框架中,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到贯彻执行的必要措施, 而公司治理和日常控制活动脱节往往是导致舞弊和丑闻发生的罪魁祸首。2004年, 台湾曾经有一家债券型基金在销售中以“低风险、高收益”的货币市场基金面目促销, 其后, 基金管理人通过做假账、“杠杆借款”、投资可转债等方式维持较高的收益, 但最终骗局败露, 引发了巨大的赎回潮, 也继而引发了台湾金融市场的大地震。由此看来, 销售环节缺乏环环相扣的内部活动控制和规范的宣传营销控制, 随意夸大预期收益, 忽略提示可能的风险, 可能使不轨行为有机可乘, 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投资人利益, 甚至对整个证券市场带来不良影响。这样的案例在大陆也屡见不鲜。基金公司在新基金销售时, 采取“擦边球”的策略, 在提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的同时, 大肆宣称老基金以往带来的超额回报, 很少提及投资风险。这种片面夸大基金过往业绩而不预测未来业绩的做法, 不仅会给投资人带来潜在投资风险, 而且一旦投资人意识到预期风险远远大于可承受能力时, 大规模的基金赎回同样会给基金管理公司带来巨大的运营风险。因此, 对基金销售机构宣传销售流程控制活动进行细化和规范是确保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良好运转、保证投资人利益不受侵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前提。
(三) 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在会计系统内部控制方面, 《指导意见》规定, “基金销售机构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财务制度和会计工作操作流程, 并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严密的会计系统控制”, “基金销售机构应建立严格的制度, 规范财务收支行为, 确保各项费用报酬的收取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及销售合同、代销协议或合作协议的约定, 并对收取的各项费用报酬开据相应的发票或支付确认”。由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机构尚未建立完善的费率监控机制, 也就无法确保基金销售中各项费用的收取得到有效控制。虽然2004年7月1日出台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在销售中对部分客户违法免去有关申购赎回费用”, 但由于缺乏相关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在我国基金业不景气时, 很多基金管理公司为争夺客户群, 私自许诺一些大客户或关系户在购买或赎回达到一定的金额时能够对申购费及赎回费给予减免, 从而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机构的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各项会计流程合法合规地操作, 以保障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 信息技术内部控制
《指导意见》中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流程强调, “基金销售机构应当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基金销售业务信息管理平台的技术指引建立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制度, 确保信息管理平台的安全高效运行”。
信息管理平台在基金销售业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如同神经中枢, 一个完善的基金销售管理平台将不仅能够有效规避控制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还能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监管部门实施监控、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有效且坚强的后盾。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因信息技术不完善而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基金销售的一大障碍, 其中包括:基金销售机构提供的前台业务系统基本业务功能不统一, 无法保证基金销售机构全面履行其法定义务;没有形成完善的基金销售业务信息流和资金流监控机制, 无法保障基金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为了正确引导和规范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和运营, 2007年3月2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信息管理平台管理规定》为基金销售的规范实施设置了“基金投资人与销售前台”、“销售机构后台监控”以及“外部机构监控”的三层监控构架体系, 从而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的监管机构及时掌握和监控基金销售业务动态增加了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 并将实现对销售渠道的有效监控。
(五) 监察稽核控制
就当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机构并未建立有效的基金销售人员管理、监督、投诉机制这一问题, 《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基金销售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监察稽核部门或岗位, 就基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独立地履行监察、评价、报告、建议职能”, “遇有如下重大问题, 基金销售机构的监察稽核负责人应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基金销售机构违规使用基金销售专户;基金销售机构挪用投资人资金或基金资产;基金销售中出现的其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监控是对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进行评估的持续过程, 它实现了对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促进和监管功能, 并对内部控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解决和反馈的有效渠道。如果没有建立为内部监管机构提供必要监管信息的通道, 就会导致监管机构掌握的基金销售动态十分有限。2006年中国证监会正式成立了基金销售监管处, 明确了基金销售公司的管理监管的归属, 全面监管及规范基金销售中的所有环节。同时《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信息管理平台管理规定》对于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 也将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的监管机构及时掌握和监控基金销售业务动态增加了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 并将实现对销售渠道的有效监控。
二、《指导意见》的实施建议
在目前市场环境不宽松、基金市场销售竞争增大的条件下, 基金销售成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作为直接面对投资者的平台, 其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指导意见》旨在规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 促进基金销售机构诚信、合法、有效开展基金销售业务, 从而保障基金投资人权益。针对我国仍需不断完善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机制,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以期更好地实施《指导意见》:
(一) 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人员的风险控制管理
基金销售人员完备的基金业务知识、熟练的销售技巧以及对投资者高度的责任感是基金销售流程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大力加强对销售人员守法意识、职业道德的教育, 根据基金销售机构内部不同的岗位和职责, 制定相应的业务规则, 规范各自的行为;做好销售人员业务培训工作, 使销售人员明确地了解基金产品的投资特性, 帮助投资者识别风险偏好, 挑选基金并构建投资组合;同时还应加强对基金销售行为的管理, 并由专门部门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 根据工作业绩决定员工的去留和提升。
(二) 大力发展专业基金销售公司
所谓专业基金销售公司, 是指以基金代销为主要业务的独立的金融销售机构。目前我国基金销售渠道除基金公司直销渠道外, 基金销售主要通过银行和券商发售, 但代销渠道除了网点优势外, 并不能充分地给予基金投资者有针对性的基金理财指导。而专业化基金销售公司不仅仅出售基金投资产品, 还可以针对客户个人的理财需求, 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的一站式理财指导, 而不仅限于完成销售任务。专业销售公司把基金销售作为主营业务不仅能够促进基金知识的宣传推广、改善基金投资服务质量, 而且其统一的内部控制机制也将更有利于基金的规范运作和监管部门的监控, 其成立将有助于规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建设。法规的完善将会为专业基金销售公司的崛起保驾护航, 因此《指导意见》的出台会使独立专业销售机构得到长足发展。
(三) 吸收国外先进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的内部控制管理经验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 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发展刚刚起步, 对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的管理经验还很缺乏, 相关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从法规和制度上规范、引导和促进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的健康发展尚需做许多工作。因此应立足于本国、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充分借鉴国外内部控制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发展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关于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的建设, 国外有很多有益的经验可供借鉴, 应该注意吸收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结合我国特点, 制定出适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的内部控制规范, 以推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快速、健康发展。
《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但弥补了以往相关法规局限于原则性规定、操作性不强的缺陷, 而且填补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空白。它不仅为管理层的监管提供了更为完善的理论支持, 也为我国从“单纯的准入监管”迈入到“行为监管”的新层次铺设了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通过内部控制的完善和加强,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的各项管理都将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 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将得到提高, 核心竞争力将迅速增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必然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并为我国实现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渔:《基金销售业务规范向纵深推进》, 《证券时报》2007年3月22日。
[2]商文:《保障投资人资金安全阻止基金费率恶性竞争》, 《中国证券网》, 2007年3月22日。
[3]王跃东:《我国基金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化整合快速到来》, 《中投证券》, 2006年11月10日。
[4]闻岳春:《美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其借鉴》, 《财贸经济》2001年第12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意见,调查,问题,措施,改进
中图分类号:G206
一、问题意外出现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他们并没急着出去享受短暂的轻松时光,有的继续埋头苦思,有的趴在桌上小憩,有的围到我身边,想要弄清课上遗留的问题。我身处知识之海的漩涡中心,努力弄清他们的问题所在,头脑高速运转,用最直接易懂的方式回答他们。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课间十分钟实在是太短暂了。
这时,我的优秀的课代表聪儿同学和英语成绩一直是班里第一的小敏同学一同出现在我面前。我有点意外。“老师,我们想跟您说一件事……”她俩支支吾吾,很不好意思。我更奇怪了。“你们有什么事吗?”“老师,我们想给您提一个意见,我们觉得您上模块复习课的时候既讲文章结构又讲词汇,我们抓不住重点,经常走神。”聪儿先鼓起勇气说。天啊,我的头“嗡”的晕了一下。也许是缺氧吧!这时小敏也附和道:“是。您单讲词汇、语法或者课文都很好,可是放在一起我们觉得一会听这个一会听那个,最后收获都很小。”听完我的头更晕了。手扶了扶讲桌。聪儿又说:“我开始以为只有自己这样,可是我问了周围的同学,大家都有这个感觉。”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啊!“好了,我会考虑。先上课吧!”我简单的回应了她们,开始上课。可是接下来的这节课我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她们的话总在头脑里挥之不去。
二、制定解决方案
高三伊始,我早在开学前就分析了两年来学生英语学习的优劣势,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干劲十足又信心满满决心带着学生全力以赴。而且效果也的确是显著的。开学刚刚一个月,我班学生的平均分就一跃为年级第一。学生和我都对接下来的英语学习很有信心。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竟然出现这种事。
课后,我平复了一下心情,仔细回想了一下两个学生跟我说的话。总结了如下几点:
首先,学生对我提意见是好事,说明她在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的学习有努力的方向,也对老师有期待。如果学生对什么都无所谓才是最可怕的。
其次,学生既然提出了意见,说明在我的教学中确实存在问题,应该引起重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如果赌气置之不理甚至批评两个同学不尊重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个打击。
最后,虽然她们提出了意见,但她们两个并不能代表整个班级的情况。尽管她们说“别的同学也这么想”,但并没有确切可信的证据。我不能被个别意见所左右,随意改变整个教学计划。而是应该多方面调查,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想到这里,想出一个“完全之策”:首要任务是先弄清楚整体学生对待词汇课的真实感受;接下来根据学生的真实状况分析真正的问题所在;最后根据实际问题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三、层层解开疑团
我立刻着手行动。我先做了一份名为“阶段学习反馈”的调查问卷(附1),旨在调查学生高三开学第一个月的学习情况,从而从不同侧面“顺便”“偷偷的”了解他们对词汇学习的态度。题目共十个,分为四类,分别为:对第一个月英语学习和月考的总体感受(3道),对不同课型的收获程度(3道),对课后作业的时间和态度(2道)以及对英语投入程度(1)。我利用课上五分钟的时间,先简单介绍了一下问卷的目的(调查阶段学习情况)及意义(为了调整接下来的教学),让学生对问卷有了充分的认识和重视,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了问卷。
参加问卷调查的同学共49人,我把问卷的数据整理在一个EXCEL表格里(附2),简单的作了统计,大致整理出如下结论:
1. 尽管这次月考我班进步很大,但将近一半的同学(21人)还是认为自己的成绩是退步的;同时有部分同学(15人)认为自己成绩没有变化;仅有小部分同学(13人)认为自己进步了。相应的,有一半的同学(25人)认为自己仅付出了50%的努力,其次有一部分同学(13人)认为自己付出了80的努力。所以说,大部分同学对自己有较高的期许,并且认为自己还有努力的潜力。
2. 尽管同学们对自己有较高的期许,但落实力却并没有跟上。大多数同学(31人)课后在英语学科上花的时间仅仅为30分钟以内,另有部分同学(17人)在60分钟以内。这个时间对于高考150分科目来说无疑是少得可怜。说明同学们有些眼高手低,执行力并没跟上梦想的脚步。
3. 听力、语法、词汇、阅读、写作这五项英语学习内容方面,同学们在“需要提高的方面”这个问题中,答案还是比较平均的。说明同学们对这五项并没有“偏爱”。而结合“收获最大”和“收获最小”这两道題目,能看出同学们普遍认为收获最大的是语法部分(32人认为收获大,3人认为收获小),第二就是词汇(26人认为收获大,11人认为收获小)和阅读(25人认为收获大,12人认为收获小)收获最小为写作和听力。而在另一道相似开放题“假期最大收获”里,票数最多的是词汇。这说明我的感觉是对的。两个学生的态度并不能代表全班同学。整体上来讲,大部分同学还是认为词汇学习是相当有收获的。
四、分析原因
虽然排除了全班同学对词汇学习的质疑,但另一个问题随即困扰了我:既然大部分同学认为词汇学习有收获,那为什么聪儿和小敏会忍无可忍到直接来找我提意见?我又仔细读了一遍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发现了新的问题。两个在问卷中对模块词汇学习反应最强烈的另外两个同学就是航航和小静——小敏的同桌和聪儿的同桌。这也许就是她们所谓的“别人”也这样认为。可是,她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她们几个同学的共同特点是:学习比较认真,英语学习一板一眼,平时布置的作业无论是什么都能高质量完成,包括背单词。所以,我想也许对于她们来说,模块词汇已经是小菜一碟了,并没必要花整节课来背那些已经滚瓜烂熟的词。再有,小敏后来又跟我提出想要更多的写作训练。她反应说“学了这么多的词,写作都用不上。”也许这也是她厌倦背单词的原因吧——没有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没什么成就感。想想也确实如此。我的词汇课只是一味的在一个一个讲解词汇的意思、用法,却缺失了最重要的环节:让学生体验、感悟词汇的使用。我为了所谓“效率”而“抢占”了本属于学生的体驗时间,而结果却适得其反。而那些觉得收获大的同学,因为以前并没有认真背单词,所以记单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很大收获的。只不过如果能够再配合运用,他们会记得更牢。
五、改进措施
1. 学习材料的选取:小敏她们提出要背单词手册,但是我没有同意。因为孤立的背单词表只能导致“记了忘,忘了记”的恶性循环。而模块单词对于她们来说也过于简单。于是我决定利用平时阅读训练的高考真题作词汇学习的文本资料。这样做的好处是:1)材料权威、真实、高效。词汇选择直击考纲词汇。2)提供的语境语言精练,考点清晰,让学生一目了然。3)把手头的资料利用到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2. 教学内容的调整:小敏她们找我来提意见,也反映出她们内心的焦虑。她们太希望能够更加优秀了。所以,我的课堂内容一定要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水平,除了让后进生能够听得进去,有所收获,也应该让优秀生有料可学,有所成就。而优秀生现在在写作方面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所以我把词汇学习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学习词汇的用法后配上高考写作造句,来为优秀生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另外,词汇的选择也尽量避免单个词,而是尽量以词组、短语为单位积累。这样更加形象直观的积累了词汇的用法和语境。
3. 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前我都是为了提高效率,自己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而结果却并不如意。所以我调整了教学策略,自己“退居二线”,能不说话的时候就不说话,能让学生讲的就不自己讲。具体步骤是:1)试题分析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应该积累哪些词汇;2)设计不同的任务环节来从词义、搭配、用法、句子这些层面逐层递进练习,最后达到“认识”和“能用”的目的。
六、改革后的效果
这个改变我并没有特意告诉同学们,只是不动声色的把测验的内容从原来的模块词汇改成了阅读词汇。一周后,聪儿在和我闲聊时无意说:“老师我还是觉得在文章背单词背得牢!”而我自己也发现,课堂上活动多了,学生的表现更积极了,听讲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七、结论
【学生管理评价意见】推荐阅读:
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意见06-29
中学生社会实践学校评价认定意见06-10
学生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意见06-26
学生入团介绍人意见参考09-24
初二学生家长意见调查报告10-09
中心小学档案工作管理意见10-29
善于评价学生10-03
大学生毕业辅导员意见05-30
关于从严从实管理干部的意见06-07
关于加强初步设计管理的意见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