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模式论文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立法模式论文(通用10篇)

立法模式论文 篇1

我们常说,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然而事实上法律却是由具体的人制定的,是由具体的立法机构起草、修改和审定的。因而立法者的素质决定着法律的生命力,立法者的法律经历、法律学识、法律修养、法律意识影响着法律的制定。由于复杂的原因,我国立法机构中的许多人不仅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法律教育,而且也没有经历必要的法律实践训练,加之人大会期短,审议法律草案的时间不够充分,讨论问题流于形式,走过场.在一个非小国寡民的国家里,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和能力参与法的制定,于是将法的制定委托给那些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精英人物或专门机构身上就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因为“几乎没有任何脑力工作象立法工作那样,需要的不仅有经验和受过训练,而且通过长期而辛勤的研究训练有素的人去做,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理由是,法律的每个条款,必须在准确而富有远见地洞察到它对所有其他条款的效果的情况下制定”.及于此,笔者在深入思考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下列三种立法模式:

1、行政机关立法模式。主要指由有立法权的机关委托行政机关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重要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涉及多个相关部门时,委托一个部门牵头,组织其他有关部门共同起草跨部门跨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重要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2、法学专家立法模式。积极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丰富的法学人力资源优势,聘请全国著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重要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3、执业律师立法模式。发挥执业律师丰富的.执业经验优势,组织有丰富执业经验的律师共同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重要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二、三种立法模式的利弊分析

万物总有其两面性,各种立法模式也不例外。我们只有分析各种立法模式的利弊,兼容并蓄。根据有利有弊取其利,两者竭利取其大,两者竭弊取其小的价值取向标准进行选择,以确定更合理的立法模式。

1、行政机关立法模式的利弊分析。行政机关立法模式的主体多为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其更多的会站在国家利益或者是部门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往往会忽略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但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作为起草主体,会使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重要的规范性文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法学专家立法模式的利弊分析。法学专家立法模式的起草主体多为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具有渊博的知识,更多的会站在社会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会使立法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但是法学专家作为理论工作者,其立法往往会缺乏可操作性,有时甚至会过于抽象化,不便于被大众所接受。

3、执业律师立法模式的利弊分析。执业律师立法模式的主体多为具有丰富经验的执业律师,作为执业律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是其天职,因此其更多的会站在行政相对人的角度考虑

立法模式论文 篇2

关键词:民商分立,民商合一,商法通则

一、问题的提出

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曾在20世纪上半期由于现代意义上民法典的编纂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今随着我国民法典起草工作的正式启动, 该项话题又在我国法学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所谓民商合一, 是指制定一部民法典, 将其统一适用于各种民商事活动, 不再单独制定一部商法典。结合世界范围的民商立法体例, 民商合一又可分为民商完全合一和民商不完全合一两种体例。前者指将传统商法的内容全部纳入民法典中。后者指将商法一部分内容纳入民法典, 商法主要内容则通过单行法的形式出现, 并不制定商法典。所谓民商分立, 是指民法典与商法典自成体系, 分别立法, 各自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民事关系与商事关系。我国当前形成的模式是:《民法通则》统率商法, 在《民法通则》中吸收基本商事规则, 同时根据需要制定单行商事法规的立法体制。由此可见, 我国在事实上采取了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

二、当前我国商事立法模式呈现的弊端

(一) 《民法通则》统率商法的模式不能很好地促进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

深究我国当前商事立法模式的形成, 一方面是由于建国后急于建立新的法律体系, 并未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进行深层次把握;另一方面是基于追随社会主义民商合一立法潮流而未能很好地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民商立法经验。如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商事法律现象层出不穷, 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需要用商事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是当前统领商事立法的《民法通则》既没有对商法的一些基本内容和规则进行规定, 也没有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对一些新型的商事现象进行规定。因此很多情况下《民法通则》并不能很好的实现对各商事单行法的统率, 也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更无法较好地促进当前经济的发展。

(二) 当前的商事立法模式不能较好的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

1.从立法上来看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当前商事活动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客观上要求加强对商事立法的重视。而当前我国《民法通则》持续统率商法的立法模式, 显然没有赋予商法在法律体系中应有的地位。这不利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制建设的发展。

2.从司法实践来看

《民法通则》统率商事立法, 一方面由于其本身缺乏传统商法的一些基本准则, 无法有效的地统辖各个商事单行法律;另一方面, 各单行法本身存在缺陷且相互矛盾冲突。这就造成了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上的困难。比如:《证券法》第11条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必须按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 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但《公司法》只规定了股票上市的条件并没有规定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如果现实中出现此方面的纠纷, 法官在裁判案件援引法律时不免会困惑一番。

(三) 当前的商事立法模式不利于我国商文化的繁荣。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或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民法通则》统率商法的立法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不利于促进市场主体确立新的现代市场观念和现代商人意识, 也不利于快速发展我国的商文化。

二、构建新的商事立法模式

在商事立法模式的构建上, 笔者认为民商分立更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但笔者所说的这种民商分立并不是在民法之外建立一部鸿篇巨制的《商法典》而是建立以《商法通则》为代表的民商分立制度。

(一) 、构建该模式的可行性

1.《商法通则》为代表的民商分立制度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商法通则》可以有效地统辖各商事单行法律, 解决当前我国商事立法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使我国的商事立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体系。此外, 该模式也有利于我国商文化的逐步培养和发展。

2.《商法通则》的制定具备技术上的可操作性。

相比较建立民法典或商法典, 商法通则的建立并不追求大而全, 因此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易行。此外, 《民法通则》的成功制定和实践也为《商法通则》的建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和经验。

3.《商法通则》的制定符合民众心声。

《商法通则》的制定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 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尤其是不断发展壮大的私营企业主阶层。

(二) 、《商法通则》的框架安排

《商法通则》, 顾名思义, 就是对商事立法的原则性规定。作为调整商事活动的基本法和各单行商事法律的统领法, 它不仅应包含商事活动的一般性规定, 还应包含各单行法中规定不明或模糊的内容。参考已有学者的研究, 笔者认为以下框架安排较为妥当:

第一章, 总则 (包括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任务等) ;

第二章, 商人 (包括商人的认定及构成, 商人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取得及其范围的一般性规定、商人的雇员等)

第三章, 商行为 (商行为的构成、认定、类型、效力等)

第四章, 商业登记

第五章, 商业名称

第六章, 商业账簿

第七章, 有价证券的一般性规定

第八章, 商业竞争之一般规则 (包括商业信用的价值认定与保护机制, 商业秘密的界定与保护之一般性规定等)

第九章, 附则 (包括适用规则、生效时间等)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42页。

[2].梁田, 邓晓琳:《“民商分立”优于“民商合一”》,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7月, 第4期。

立法模式论文 篇3

关键词:海洋法;立法模式;国家海洋战略

中图分类号:D9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074-02

一、我国海洋立法现状分析及迫切性

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海上权益方面不断出现问题,如东海、黄海包括南中国海的主权归属问题、海域间的界线界定,及一系列引发的开发争端。

(一)主权归属难界定。

早在明朝时,我国海防区域已经包括钓鱼岛和它的附属岛屿。因战争和历史等因素,当《马关条约》签订后,钓鱼岛和它的附属岛屿便被日本一直霸占。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利用了系列途径控制了钓鱼岛和它的附属岛屿,其中不乏包括巡逻船冲撞我国渔船、巧立“租借”名目、右翼团体和地方议员明目登上岛屿,有甚者更是修建灯塔和直升飞机。日本于2007年正式颁布《海洋基本法》,至此,抢占行动更为积极。而引发中日岛屿归属矛盾纠纷的却是2012年日本右翼上演的“购岛”戏码。其实在1970年,我国国内外华人中的民间力量就发动了“保钓运动”,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采取了比如常态护渔巡航、定期维权巡航等定期执法行动,以期维护我国海洋主权。

2001年,韩国将位于我国东海北部的苏岩礁非法命名为“离于岛”,建设“韩国离于岛综合海洋科学基地”并且其巡逻飞机和舰艇经常在此活动,甚至未经中国政府政府允许便在此海域打捞货运沉船。再如,南海诸岛。由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优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相继通过各式手段占领我国南沙群岛数十个岛礁,甚至做出一些损害我国权益的行动,如驱赶我国在南沙群岛作业的勘探船、菲律宾国会制定“领海基线法案”将中国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划入其岛屿范围,利用联合军演等激化南海问题矛盾。

(二)海域界线太模糊。

中国近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只有二分之一的海域不存在争议,其他海域和包括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海上邻国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海洋权益纠纷[1]。南海周边国家曾宣布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海域交叉重叠,部分海域及其岛礁属我国传统九断线之内。再者,东海之争升级再战,韩国和朝鲜海洋勘探船擅自在我国管辖海域从事海底钻探活动、朝鲜派兵驻守在黄海中部废弃石油平台并且对往来船只开枪、日本派遣飞机船舶巡航在我国钓鱼岛和春晓油气田附近海域。

我国周边海域的局势时时处于紧张状态,不断受到邻国严重侵犯,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越来越多的侵权事件。近年来,多数海洋国家陆续出台海洋基本法以及配套法律,中国政府在表明立场的同时,也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海洋管理经验,全面配套维护海洋权益、海上安全的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尽早制定我国海洋基本法。

二、其他国家海洋法立法模式及经验借鉴

(一)日本。

2007年,日本的《海洋基本法》通过,作为各海洋法的“母法”,其将日本海洋政策、基本制度和原则等列入范围之内。同时其也相继推出《海上构筑物安全水域设定法》、《资源勘探和科学调查权利法》、《海底资源开发推进法》等。

(二)韩国。

1987年韩国颁布《海洋开发基本法》,1996年又成立海洋事务与渔业部,2000年出台《韩国21世纪海洋》,将6个海洋任务100个具体计划作为目标;2005年出台《韩国海洋宪章》。

(三)英国。

可以说,奠定英国海洋事业基础的是2009年11月出台的《英国海洋法》,完整的阐释了英国新的海洋工作体系,包括了海洋综合管理、海洋自然保护、海洋规划、近海渔业与海洋渔业管理、海岸休闲娱乐管理等内容,可操作性极强。

(四)其他。

加拿大早在1996年就颁布《海洋法》,,建立起海洋管理和综合海岸带的法律框架,其后来还出台了诸如《加拿大海洋战略》、《海洋行动计划》、《联邦海洋保护区战略》等配合实施。2000年美国颁布《海洋法案》并成立了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美国海洋行动计划》于2004年发布。再如越南,2007年就提出了2020年前实现海洋强国的目标,2012年的《越南海洋法》确定了越南的海域制度,确定其领海基线采用的是直线基线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区域与国际合作等。

(五)经验汲取。

综观各国在管理海洋方面的经验,无一不是通过立法模式,确定主权利益,统筹安排海洋经济开发与保护进程。中国制定《海洋基本法》无疑是符合国际趋势,既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海洋领域开拓,也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健全完善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的迫切要求,更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

三、我国海洋立法模式探究

(一)体系定位

我国的海洋法应定位于基本法律,基本法律[2]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仅次于宪法而高于其他法律的、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某个领域重大和全局性事项作出规范的法律。可以从两个方面阐述,其一根据的是法律性质,海洋立法属于涉海立法领域有关海洋事务管理的综合性法律,其稳定性和长期性对国家发展社会兴盛有重大意义,因此海洋立法属基本法律规定范畴。其二根据的是法律调整的内容,宪法无疑是海洋单独立法的依据,海洋单独立法是国家针对海洋事务管理进行的,包括海洋基本政策與国家海洋战略、海洋基本法律制度和海洋管理体制等,依据《立法法》规定,有关国家主权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因此,海洋独立立法所规定的海洋基本制度、国家海洋战略等,属于调整和规范国家海洋事务管理领域的社会关系,也属于解决国家、社会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关系问题,因此海洋立法属基本法律规定范围。

(二)制度构建。

1.海洋立法管理体制。

首先,海洋独立立法必须具有管理涉海部门间的职能,能够理顺职责、认清功能、弥补缺陷、消除职权重叠和缺失,强化执法能力,提升处理和应对海洋问题能力,实现海洋开发利用效益最优,使得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统一为一体。其次,合理界定国家海洋委员会职权范畴,效仿域外国家海洋立法的普通作法,立法界定职权,如负责大型海洋事务的协调、监督、指导等,顶层设计国家海洋战略,指导海洋产业的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科技发展策略。

2.海洋立法执法力量。

海洋立法可依据我国《国防法》、《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等有关条例,合理组织海上武装力量,与海事行政执法、海警等力量相互协作,奠定维护我国海洋安全的基石,充分利用海上武装力量保障海上秩序和海上通道安全、参与维和、履行抢险救助义务。将海洋立法执法力量进行规范,明确分工、职责到位,共同保卫我国海洋家园。

3.海洋立法安全通道。

维护海上通道对我国来说极为重要,由于海洋争端目前已从近海逐步伸至远洋海底、从渔业传统水产延伸到深海矿产资源等,加之有类似海盗袭击、生物基因资源纠纷、破坏生态环境等种种威胁,使得海洋独立立法时必须考虑到海上安全通道問题。首先,必须将海上通道安全纳入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必须在2013年4月发布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的基础上,再次以立法内容的形式强调维护海上安全形势的紧迫性;面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海外运输量增大、海盗袭击和恐怖主义日益严重的形势下,需将海洋法中的内容细化,部署落实保护我国海上通道安全的相关内容。再者,借鉴域外国家立法中体现的维护海上通道的安全内容,在制定我国海洋独立法时,非常迫切需要对我国当前面临的海上风险和海权争议作出针对性、具体的规定。

4.海洋立法权益规定。

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层融化、深海科考技术的突破,使得开发两极地带和国际海底区域变得可行,各《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然出现系列矛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通过海洋独立立法的形式维护在两极地带和国际海底区域的国际法权益(包括通过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合同方式开发国际海底区域资源、享受专属开采权、科学研究权利等)。同时,弥补我国在两极地带和国际海底区域立法方面的空白,将《海洋法公约》、《南极条约》等关联的国际公约赋予缔约国的权益具体补充到立法内容中。再者,当前国内法层面确实缺少我国与南北极和国际海底区域的相关立法[3],国内法对于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海底电缆管道管理和海洋科学调查等活动的适用范围,均局限在我国管辖海域。对于国内南极立法也仅有几份部门规范性文件,且规范事项有限。今后海洋独立立法应当规范维护中国在南北极地带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权益,通过法律制度层面清理中国参加国际海底资源勘探与开发的绊脚石。

四、结语

建设海洋强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国家战略目标,我国海洋法独立立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上确实面临诸多问题,从长远来看,我国的海洋维权路依然是漫长和艰巨的。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实现途径是利用法律手段,全面构建海洋立法体系,积极推动我国海洋立法,更新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切实维护我国海洋合法权益,因此,尽快制定《海洋基本法》必要且迫切。

参考文献:

[1]郑克芳,邢建芬,李欣泽,吕海良:《由我国周边海域紧张局势引发的思考──其它海洋强国立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2月.

[2]李杰:《纵览全球战略海峡通道》,http://news.xinhuanet.com/globe/2010-09/17/c_13496107.htm,2014-02-12.

[3]李志文,马金星:《论我国海洋法立法》,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

[4]高之国,辛崇阳:《制定我国海洋基本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下)──立法的法律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和目的》,中国海洋报,2010年11月.

[5]张海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立法模式论文 篇4

关键词:民法总则;民商合一;立法模式

一、华山论剑: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

我国的商事立法究竟是应该走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的道路,这是历年来我国学者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虽研究商法的学者大都主张走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而研究民法的学者则大都主张走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但总体而言,我国绝大多数的学者都支持民商合一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第一是从司法操作实务与法律观念的层面来看,我国的发展与国情和民商合一更为契合,单独的商人时代已经变为历史产物,故再对民法与商法进行严格区分并无多少现实的意义。第二是民商分立失去了现实的可能性,虽然像德国、法国等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多为民商分立的立法模式,并且已经有商法典,但还是很难用统一的法律规则来适用后面出现的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等跨度极大且特点非常鲜明的法律。第三是区分民事行为还是商事行为的边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是个难题,这样可能会导致他人打法律的擦边球。第四是民商合一将使民法的含义得以扩充。而主张民商分立的支持理由概括而言则主要如下:第一是民商分立立法体制存在是具有历史基础和现实意义的,以中世纪的欧洲地中海沿岸和我国商事的立法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商事法和民事法律规范在交易关系的性质、规模和特性等方面都有着本质的不同。第二是坚持商法独立于民法发展有利于我国商法的`发展与完善。第三是从实质的层面来看,商主体与商行为和民事主体与民事行为有着质的不同。第四是商法体系的独立不单单是法律技术与方法完善的表现,更是一种对经营活动的特点和深刻规律的把握的理性认识。

二、一锤定音:民法总则中的民商合一

学者们的主张各有千秋,都有着严谨的论证思路与逻辑,但争议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注重我国的实际层面。从我国立法、司法的土壤来看,我国商法的立法体例只能是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随着3月15日民法总则的出台,我国全面地确定了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是对商法法理、原理的统一,而不是对具体商事规范的统一。在此民法总则中,其对商法宏观、抽象、共通性规则进行了驾驭,而对商法的特殊性染指较少。其对商法具体统摄的方式是把各商事单行法中所有可抽象出的共通性公因式,凡是能融入民法总则的内容就放到民法总则中。不能融入的特殊性内容将会在公司法、企业法、破产法、票据法等中更加具体地体现。从调整的对象来看:《民法总则》第2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由此可见,现行民法总则的调整对象已经涵盖了包括商事关系在内的整个私法领域,而商事法律从性质的角度来说可以属于民事特别法,故当商事法律没有对相关问题作出特别规定的时候,相关的纠纷从法理的角度来说仍应适用民法总则的一般规定。民法总则的第11条:“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个表现出了其对商事法律关系的宏观包容性。从民法总则中的基本原则来看:民法总则4、5、6、7、8条所规定的平等、自愿、公平、诚信、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也不是民法所特有的,这些原则无一不适用商事活动,也为商法的基本原则,这为商事活动的适用提供了基础。对于其一些特有的如营利性等原则,则可以具体地在公司法、企业法、破产法、票据法等中体现。从民法总则的主体分类上来看:民法总则的第三章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三类。营利性是商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民法总则如此进行分类,无异于对其更好地适用于商事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外也兼顾了民法的实用性。在之后,信托计划、资管计划、基金、资产证券化等资产将来都可以单独登记设立独立的营利性法人。从民法总则法人主体的成立来看:民法总则的第三章规定了营利法人依法登记成立;非营利法人有的依法登记成立,依法不需要办理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等,这些也均是商法中商事主体法人依法设立的体现。从民法总则对组织机构的规定来看:其第三章也分别规定了营利法人应设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可以设监事机构;非营利法人对于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等可以依需要进行设立等。这些机构的设立为商法中的重要内容,在公司法有具体体现。从民法总则法规定的法人解散后的事宜来看,其第70条规定了法人解散后,清算义务人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及后面规定的一系列宏观清算程序均在我国破产法中有详细体现。另对于民法总则中对代理、时效、民事行为、民事权利的客体等的规定,其无一不采用了较为包容的立法模式,均可适用于商事活动。对于商法相关法中有具体规定的,适用具体规定。从以上这些具体的规定可以看出,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已在我国民法总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商法法理、原理及一般性规定均融合在民法总则中,民法总则实则就是一部适用于民商领域的“民商总则”。

三、再续佳话:民法总则的修改完善

民法总则在民商合一的具体贯彻方面还不是特别地彻底,在我国未来民法总则的修订与完善中应进一步明确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这既是对我国资源的珍惜,也是对我国民商法发展的促进。基于商事法律规范在民法总则中的立法设计及完善的角度,笔者建议在未来民法总则的修改与完善中,可进行如下尝试:第一是将“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定在我国民法总则甚至是民法典中,将其作为我们的立法目的,这是对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私法关系整体性的一致性调整。第二是将“等价有偿”原则规定在我国民法总则中,将其作为我国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因为民事主体之间的活动是多样化的。有偿并不是民事活动的必要条件,很多情况下的民事活动都是无偿的。等价有偿原则根源是以商品经济社会中的陌生人社会为基础来进行设定的,这是商事活动的基本原则,而不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第三是专门对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进行统一规定。商法与民法的交流、互动是不能够否认的事实,在进行民法总则或民法典的修改和完善过程中,我国学者应该时刻怀有学术的情怀,同时在务实的状态下,兼顾价值理性和形式的需求,从而创造出一部能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特色的私法基本法。

参考文献:

[1]郭峰.民法总则的时代精神和特色[J].财经法学,(3).

立法模式论文 篇5

立法质量与立法的科学化、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其基础性、前提性的工程,是要有相当数量的良法。而所谓良法,要言之,就是立法上的数量和质量的较好的统一。立法质量通常可以看成同立法数量相对应的概念,但又不仅仅是与数量相对应的概念。立法质量问题远不仅存在于立法运作技术和立法形式方面,看不到这一点,对立法质量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就可能失之于表层化。实际上,立法观念、立法制度、立法技术、立法内容、立法形式等等方面,都有立法质量问题。现在提出提高立法质量,更加主要的,是要把这个问题同立法的科学化、现代化联系起来。提高立法质量,主要就是实现立法观念、制度、技术、内容、形式等等的科学化、现代化,就是解决立法观念、制度、技术、内容、形式等一系列方面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

借鉴国外境外立法质量立法经验 解决诸如立法观念、制度、技术、内容、形式等一系列方面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的成果如果被法定化,被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立法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则对于提高立法质量更见成效。在今日世界,差不多各国都有详略不等、程度不同的关于立法观念、制度、技术以及立法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立法规定。研究这些规定,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这些规定,对提高中国立法质量,无可置疑是深具现实意义的。在中国立法经过的较快发展并需要向现代化方向进取的情形下,一方面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使其成为提高中国立法质量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又注意研究和借鉴国外、境外的经验,从中汲取有用的成分,而不是拘泥于本土资源,无论如何都是大有益的。

立法质量立法的类别和本文的任务 关于立法质量的立法,大体可分两类。一是与立法质量直接相关的立法。这种立法专门地或在相当程度上设定了关于立法质量的法定制度,或是设定了与立法质量直接相关的法定制度。中国大陆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法规规章备案规定》、《关于地方性法规备案工作的通知》,便是在相当程度上设定了与立法质量直接相关的制度的规范性法文件;台湾的《中央法规标准法》、《行政机关法制作业应注意事项》,前罗马尼亚的《规范性文件草案的制定和系统化的立法技术总方法》,美国统一州法典委员会的《统一和标准法起草规则》,也都是专门设定与立法质量直接相关的制度的立法表现形式。二是与立法质量间接相关的立法。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各国议会的议事规则、宪法和宪法性法律中与立法质量有这样那样关系的规定。研究和借鉴国外、境外关于立法质量的立法成果,需要注意这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这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涉及到的立法观念、制度、技术以及立法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问题是非常之多的,可以说,一切有关立法的观念、制度、技术以及立法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问题,都与立法质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这些问题中,从立法实践和各国实际的立法规定看,有些环节与立法质量关联更为紧密。本文的任务,便是研究这些环节或方面的国外、境外立法的某些规定,以图从中提炼若干对提高中国立法质量或可有益的成分。

关于立法原则的立法

立法原则对立法质量的作用 立法一般总是在一定的原则的作用或支配下开展的。立法原则是立法主体据以开展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它反映立法主体在立法过程中特别注重什么。立法原则对于立法质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坚持一定的立法原则,有助于使立法在经过选择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沿着立法主体确定的方向或代表的基本倾向发展;有助于立法主体既注重从大局上把握立法,将整个立法作为一盘棋来运作,又注意集中地、突出地、强调地体现立法主体的某些重要意志;有助于立法主体统一立法的主旨和精神,使各种立法活动以及立法与它的调整对象之间,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品格在发挥作用;也有助于实现立法的科学化,使立法活动按规律进行。

制度形态:立法原则作用于立法的一种基本方式 立法原则对立法发生作用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通过对立法者或立法参与者的立法思维发生作用而对立法实践发生作用。二是作为一种制度形态,通过直接对立法者或立法参与者的行为

立法模式论文 篇6

老挝外资立法与中国外资立法的比较分析

吸引外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老挝与中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为了吸引外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努力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外资法体系.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在外资立法结构体系上采取了不同的模式.

作 者:布平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SHANDONG ECONOMIC MANAGEMENT PERSONNEL INSTITUTE年,卷(期):“”(1)分类号:F832.6关键词:老挝 中国 外资立法

推行立法型政府审计模式的对策 篇7

我国现行的政府审计模式充分考虑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早期发展的需要, 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审计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 现行的审计模式已经制约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和审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 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宪法》规定, 政府审计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将政府审计作为一种政府权力加以确认。但是, 宪法又将政府审计置于从属行政的地位, 同时又规定政府审计权的行使主要在国务院系统内, 并受制于政府。这表明, 政府审计在我国权力结构中的独立性仅仅是相对于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而言的, 也就是说政府行政权之外的其他权力如果干涉审计, 不属违法。正是因为我国的政府审计一方面隶属国务院之下, 在行政权中处于从属地位, 对政府其他权力缺乏独立性, 所以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有限。

(二) 政府审计透明度不高

我国现行政府审计模式规定的审计结果报告路径是审计机关向政府汇报, 政府将结果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再告之社会公众。由于现行政府审计实质上是政府的内部审计, 对于一些重大问题或涉及某个领导的问题, 审计机关可能不报告, 即使报告了也难以通过政府这一关, 即便通过了也可能成为大大“缩水”的报告。因此, 现行的政府审计模式决定了我国政府审计的透明度不高。

(三) 政府审计模式存在缺陷

账户基础审计模式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关注的重点是差错风险, 对欺诈风险、财务危机或经营失败风险则关注较少;我国现行审计模式还是建立在账户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之上的, 现阶段推行的风险导向审计也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 确定存在的控制风险, 从而确定实质性程序的范围和测试规模;或者通过风险评估来分析发表意见所存在的风险作为最终表达审计意见的依据, 而对于防范和控制因财务危机、经营失败和财务欺诈导致的审计风险的系统体系的建立仍未加以关注。

(四) 政府审计范围的局限

政府审计目前仅限于事后审计, 对于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都不够。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必须在权力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制约与监督, 特别是决策环节, 如果仅仅限于事后的审计, 决策带来的后果将会很严重。

(五) 审计技术方法落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 审计方法已由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过渡。但是, 我国政府审计的现状是:大多数审计还处于账项基础审计阶段, 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不能有效的运用重要性水平分析、内控制度测试等审计方法。另外, 网络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进展缓慢, 除了硬件因素外, 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计算机审计的软件环境也十分不理想。

我国政府审计模式的缺陷集中体现在, 我国行政型政府审计在体制和制度上成为政府的内部审计。即国务院在我国行使行政权, 政府审计从属行政权, 所以, 优化权力必须实行一种权力对另一种权力和各种权力之间的外部监督, 否则, 权力就会出现腐败。由此可见, 改革和发展我国现行政府审计模式势在必行。

二、改革和完善我国政府审计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行政型政府审计模式在政府审计建立初期, 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的作用。然而这种审计模式毕竟有它的局限性。改变我国目前的审计模式, 将行政型审计模式过渡到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立法型政府审计模式, 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能的。其可行性的理由, 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实行立法模式审计体制提出了要求, 也提供了条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政府最高权力机关, 国务院是它的执行机关, 这种政体在客观上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必须对国务院是否正确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进行有效监督, 而对政府职责实施监督恰恰是政府审计最重要的职能。这就是说我国现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政府审计机关行政型模式向立法型模式转变提出的要求, 同时也为转变提供了先决条件。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发展为我国审计模式由行政模式向立法模式转变提供了政治基础。将政府审计由行政型向立法型转变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也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为我国审计模式由行政模式向立法模式转变提供了经济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已逐步确立, 政企职能将彻底分开, 传统经济管理方式上的“大政府小社会”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小政府大社会”的经济管理模式, 这为我国政府审计模式由行政模式向立法模式转变提供了经济基础。

三、推行立法型政府审计模式的对策

(一) 改革“双重领导体制”, 实行地方审计机关垂直管理

目前, 最重要的问题是一把手权力过大、监督缺位, 以及由此产生的广泛的腐败现象、地方保护主义等。影响我国政府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因素是双重领导体制, 这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所在, 因此, 只能先从领导体制入手, 先变双重领导体制为垂直领导体制。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目前由于权力下放而带来的前述诸多问题, 以便更好地发挥各级审计机关在经济监督方面的作用, 这是当务之急。

(二) 改进预算编报制度, 保证必要的审计工作经费

当前我国审计机关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审计是监督部门, 而经费来自于被监督部门, 经费不独立、得不到保障, 审计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和制约。为了更好地保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从体制上理顺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的关系, 切实解决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 应逐步改进现行审计经费预算编报制度。参照国际上通行做法, 由各级审计机关根据职责、任务和计划及定员定额标准编制预算草案, 并逐级审核上报, 经由审计署审核汇总后, 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再由中央财政部门在中央预算中单独列支, 后由审计署将审计经费层层下拨。

(三) 调整审计隶属关系, 确保审计监督独立性

改革现行行政型为立法型的审计模式, 将审计机关从政府序列脱离出去, 直接隶属立法机关, 设立与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相平行的审计院, 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下也相应设立审计部、审计厅、审计局, 直接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审计长由国家主席提名,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 国家主席任免, 全国人大闭会期间,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政府审计将工作重点放在公共财政和政府立法机关批准的支出项目上, 专门对政府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从而, 政府审计机关与政府行政机构完全剥离, 而直接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审计机关作为独立的经济监督者———人民代表大会的委托者, 对被监督者———各级政府及其所管辖部门和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从而理顺委托者、独立经济监督者和财政资金的管理者使用者之间的审计关系, 真正体现政府审计“政府花钱、人民监督”的本质和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的原则;也有利于改变现行审计模式的内部监督色彩, 彻底摆脱政府行政行为的影响, 成为真正独立意义上的外部监督, 在客观上保证审计组织的独立性。

(四) 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不断优化人事结构

审计部门应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改革创新,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不断优化人事结构, 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审计工作发展需要的审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 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 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人才支撑。审计干部队伍只有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知识水平, 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 才能增强对外界腐蚀的抵抗力、免疫力, 才能有效保证审计队伍健康发展。

(五) 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 加强审计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 大力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道德规范, 在审计干部职工中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 深入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 完善和创新道德实践机制, 把道德建设渗透到各个方面, 推进审计道德建设深入发展。

综上所述, 政府审计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政府责任的变化, 政府审计的功能和业务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审计的“人、法、技”建设是审计发展的永恒的主题, 因此需要坚持审计理论创新, 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和预测审计实践, 从而推动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政府审计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独立性和高层次的现代国家综合经济监督制度, 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还应看到, 由于审计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国政府审计常常受到各种权力的干扰, 审计力度和效果不佳, 审计难, 审计决定落实更难的现象较为普遍。我国政府审计模式的缺陷体现在: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政府审计透明度不高, 政府审计模式存在缺陷, 审计技术方法落后。推行立法型政府审计模式, 应改革“双重领导体制”, 实行地方审计机关垂直管理, 改进预算编报制度, 调整审计隶属关系, 确保审计监督独立性。

关键词:和谐社会,立法型,政府审计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

[2]张凤林.论我国立法型政府审计模式的构建[J].盐城师范大学学报, 2006, (8) .

立法模式论文 篇8

立法明确“修旧如旧”

2000年,厦门市正式出台了《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308幢老建筑随即被列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名录。之后,厦门快速开展修缮工程,首批101幢老建筑依据“修旧如旧”给予修缮。2009年,厦门专门对《条例》进行修订。这一进程中,禁止擅自拆除历史风貌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确需拆除重建的,应当按“恢复原貌”的原则进行重建,即按“原基底、原层数、原高度、原面积、原样式、原功能”进行重建。

鼓励市场良性运作

立法模式论文 篇9

回顾与评价建国以来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发现我国环境刑事立法尚不完善,存在着诸多不足.结合环境伦理学理论并借鉴外国环境刑事立法的相关经验,提出修改刑法第六章第六节的立法建议.

作 者:蒋亚娟 陈蓝图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81 刊 名: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年,卷(期):2003 15(3) 分类号:B822.9 关键词:环境刑事立法   环境伦理   立法建议  

★ 刑法宣讲范文

★ 《证券法》存在的缺陷及对其完善的建议

★ 刑法讲座心得体会

★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

★ 刑法论文题目

★ 如何修改规章制度

★ 作文修改

★ 求职信修改

★ 试析刑法的谦抑性

立法程序 篇10

第一节

概述

一、立法程序的概念

立法程序: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的活动中,所须遵循的法定的步

骤和方法。

二、立法程序的分类、内容和范围

1、立法程序——成文法立法程序

2、内容和范围

(1)立法准备阶段:

(2)在由法案到法阶段

(3)在立法完善阶段

(4)在立法过程的各个阶段 立法的一般步骤:“三读”

“一读”,法案的提出阶段。“一读不辩论。”

“二读”,审议和修改阶段,“二读不讨论细节”,只就法案的原则进行审议; 委员会的审议,对法案细节的进行修改;

报告阶段,议会大会对法案的修改稿进行修改、表决(采纳或否决修正案、是否提交三读);  “三读”,定读,专门委员会向议会大会提出法案的表决稿,全院大会对法案的表决稿进行表决。

第二节

立法议案的提出

一、立法议案和立法议案提出的概念

(一)立法议案的概念

(二)立法议案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二、立法提案权

(一)、立法提案的界定

立法提案(或法律议案、法案),是指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组织或人员(以下简称为提案主体)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向特定的立法机关提出的关于制定、修改、废止某项法律法规的动议。

其

一、立法提案主体的法定性。

我国的立法提案权属于特定的国家机关和人员。

比如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的提议;

立法法第12条、13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立法法》第24条、25条规定: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国务院组织法、各级人民地方政府组织法以及民族自治地方法等都相应规定了不同的立法机关立法活动中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和人员。

其二、立法提案程序的法定性

我国《立法法》第14条就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立法提案权人向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范围内的法律案,须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根据一定的程序审议以后,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常务委员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做出说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做出说明。

其三、立法提案效力与内容的法定性

 立法提案虽然是一种立法建议,但是它与一般的立法建议不同。对于一般立法建议的提出主体、提出程序、提出方式等,法律没有任何限制。任何机关、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在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提出自己有兴趣的立法建议,这些建议可能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可能是决策机关编制立法规划和形成立法决策的重要材料来源与参考因素。而立法提案中的立法建议主体,一般是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立法提案中的立法建议提出后,立法机关一般负有必须接受和处理的义务,对其采纳与不采纳做出一些必要的说明。但对一般的立法建议立法机关没有此项义务。

(二)立法提案与立法规划的关系

一方面,立法规划确立的立法项目必须通过立法提案的形式进入立法议程,才能保证立法规划的实施和执行。另一方面,立法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立法提案的质量,影响立法提案能否被大会提交立法议程并进行实质性的立法工作。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 立法规划包括争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49件,分别是: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类5件,即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家赔偿法;民法商法类6件,即修改保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利法、商标法,制定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行政法类15件,即制定食品安全法、外交人员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国防动员法、人民武装警察法、行政强制法,修改兵役法、职业教育法、药品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防震减灾法、突发事件应对法、行政监察法;经济法类11件,即制定企业国有资产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增值税等若干单行税法、电信法、粮食法,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广告法、邮政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预算法;社会法类6件,即制定社会保险法、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精神卫生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法,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刑法类1件,即根据情况需要,适时审议刑法修正案草案;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类5件,即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法、人民调解法,修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三)立法提案列入立法会议议程

立法提案列入立法会议议程是正式立法程序的开始

凡由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向全国人大提出的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凡由其他享有立法提案权的主体所提出的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不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或者向提案人说明。

其他机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提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如果委员长会议认为法律案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可以建议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务委员会提出。

第三节 立法议案的审议

一、立法议案的审议和立法审议权 

(一)审议法案的概念

在由法案到法的阶段,由有权机关对法案运用审议权,决定其是否应当列入议事日程、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对其加以修改的专门活动。

审议法律草案时,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制定该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立法目的是否正确合理,该法是否符合实际的需要,立法时机是否恰当,法律草案的各项规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2.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否立足全局,统筹兼顾;

3.法律草案条文是否以宪法为依据,是否符合宪法的规定; 4.草案与其他法律之间以及草案文本各条文之间是否协调一致;

5.立法技术是否完善,概念是否准确,结构是否合理,文字是否清晰,语法和逻辑是否正确等。

(二)立法审议权的归属

1、审议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法律案的主体

人大常委会和委员长会议、人大预备会议、人大主席团和主席团会议、人大代表、由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和代表团会议、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委员会会议、人大开会期间的座谈会议、小组会议、小组联席会议、人大全体会议

2、审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法律案的主体

委员长会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常委会会议、专门委员会

国外议会的审议程序

各国讨论法案通常可分为三种:

一是一读会。即直接审查或讨论法案,无需区分并经过宣读标题等程序。

二是两读会。即第一读,对法案的一般原则进行讨论;第二读,在对法案进行最后表决前,详细审查法案的条款和委员会提出的修正条款。法国等国家实行二读制。

三是三读会。通常是:第一读,宣读法案题目,介绍法案的一般原则;第二读,详细审查委员会提交的法案的基本条款;第三读,最后考虑法案的一般原则,通过法案。美国等国家实行三读制。

但英国等国家的三读会制与上面所说的三读制略有不同。英国的第一读,仅宣读案名,并决定进行第二读的日期。初读法案时,一般不作辩论,但对于重要的政府提案,内阁成员议员须先作简短的说明。第二读,将法案提交讨论,讨论法案的各种原则,以决定法案是否成立。然后由委员会根据二读所决定的原则审查法案(审查不得推翻已定的原则),再由委员会将审查结果向院会提出报告。第三读,全面审查法案,并对法案进行表决。我国人大常委会三审制的分工

一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一次审议法律案,在常委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作法律草案的说明。

二审,常委会会议第二次审议法律案,在常委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律委员会关于法律草案修改情况和主要问题的汇报。根据法律委员会的汇报,常委会召开分组会议对新修改的法律草案文本作进一步审议。第二次审议应当围绕法律草案二次审议稿的重点、难点和分歧意见,进行深入审议,因此第二次审议法律案比第一次审议应当更深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三审,常委会会议第三次审议法律案,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律委员会关于法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这个报告是对该法律草案的整个审议过程和各方面对法律草案二次审议稿提出的意见作出的总结

常委会组成人员召开分组会议对法律草案三次审议稿再进行审议,在当次会议上提出意见,法律委员会根据委员们的意见再对草案三次审议稿进行必要的修改,提出建议表决稿,如果没有大的意见,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表决,以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二、审议步骤

全国人大对于被列入大会议程的法律案的审议步骤有以下方面:

第一、在全体会议上,由提案机关或人员或者指派有关人员向大会作法律草案的说明。说明的内容一般包括:立法理由、法律草案的起草经过、法案的基本精神及主要问题等。第二、各代表团和有关的专门地进行审议,向大会主席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第三、法律委员会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对法律草案进行统一审议,并向大会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有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四、大会主席团审议通过上述报告和修改稿后,印发会议,并将修改全的法律草案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对法律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也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提出修改方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审议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步骤有:第一、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的说明,由人大常委会分组会议进行初步审议。

第二、由专门委员会和法律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法律草案修改情况和主要问题。

第三、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律委员会关于法律草案修改情况和主要问题的汇报,由分组会议进一步审议。

第四、由法律委员会对法律案进行统一审议,提出关于法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第五、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律委员会关于法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由分组会议对法律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

第六、常务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根据需要,可以召开联组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对法律草案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三、审议时间的限制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第50条的规定,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的发言的,每人可以发言两次,第一次不超过10分钟,第二次不超过5分钟。第51条规定,主席团成员和代表团团长或者代表团推选的代表在全体会议上发言的,每人可以就同一议题发言两次,第一次不超过15分钟,第二次不超过10分钟。经会议主持人许可,发言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第29条规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在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不超过10分钟;在联组会议上,第一次发言不超过15分钟,第二次对同一问题发言不超过10分钟。事先提出要求,经会议主持人同意的,可以延长发言时间。

第四节

立法议案的通过

一、通过立法议案的形式

表决制形式 

审批制形式

二、通过立法议案的表决制形式

(一)表决方式

公开表决和秘密表决

全国人大对法律案的表决,采取整体表决的办法,即就整个法律草案文体进行表决,而不是逐条进行表决。

(二)表决结果及通过原则

多数通过:普通多数、特殊多数

三、通过立法议案的审批制形式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法规批准的一般程序有:

1、报请批准。制定法规的机关将该机关表决通过法规的书面报告、法规文本及说明送交报请批准的人大常委会(较大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及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送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同时还应将立法的有关资料和征询意见等情况一并上报。第六十三条

2、决定列入议程。在制定法规的机关报送法规后,一般先交由人大常委会的常设机构(在全国人大是法律委员会或其他专门委员会、在省人大是法制委员会或其他工作委员会)对该法规进行审查。

3、审议法规。虽然在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之前,专门委员会或有关工作机构已经进行了审议。但是作为正式的批准程序,还需要进行大会审议。

4、决定法规的批准与不批准。在经主任会议决定后,常委会全体会议对报批的法规进行表决,以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批准,作出批准决议。

第五节

法律的公布

一、法律公布权

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或国家元首将已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形式予以公布,以便全社会遵守执行。

法律的公布是法的制定程序中的最后一个步骤,它是法律生效的前提。法律通过后,凡是未经公布的,都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我国在法律公布权问题上,有一个变化过程。1954年宪法规定由国家主席公布法律,1975年宪法则删去了这一规定,1978年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公布法律。1982年修改宪法,重新规定由国家主席公布法律

二、公布法律的时间和形式

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后国家主席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关于公布法律的程序,大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签署,即由国家元首依法在公布文件上签字,以证明该项法律是依法制定的并证明该项法律与立法机关所通过的完全一致。第二个步骤是刊告,即将国家元首签字的法律,刊登在正式的刊物(公报)上。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经批准后,由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经批准后,分别由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美国立法流程

1.国会议员向本院(参议院或众议院)提出立法议案。 2.参议院或众议院将议案列入议程。

3.参议院或众议院对议案进行审议。

4.议案在本院通过则提交另一院进行审议。

 5.国会另一院审议后如果对议案有修改意见,则将修改后的议案提交原审议议院再次审议并表决。6.原议院审议修改议案之后再次向另一议院提交审议。5-6的过程可以无限反复直到两院达成一致,全都通过议案。

7.两院通过议案之后交由总统签署生效。

8.总统如拒绝签署,则经过两院全体会议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则法案自动生效,无需总统签署。

《社会保险法》立法过程

提议:

在2006年3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蒋婉秋等465名代表提出制定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法、公民基本生活保障法的议案共14件。

发展:

2007年9月22日,原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上表示,社会保险法立法时机已经成熟,当前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险法立法进程。包括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内多位政府官员也在论坛上表示:经过多年探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将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的时机已经成熟。

讨论: 2007年11月26日的分组审议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首次提请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进行了激烈讨论。在社会保险法长达13年的酝酿、起草过程中,由于社保制度改革推进迟缓和利益观念的冲突,各方一直争议不断。多年来,各方争议内容从覆盖范围到统筹层次,到社保基金征收、监管到运营,几乎包括社会保险立法的各个方面。

原则通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

一审: 2007年12月23日,社会保险法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请审议,这部草案确立了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保险种缺乏综合性统一法律、强制性偏弱等现状有望转变。

修改: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社会保险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等单位征求意见。共建议进行五处修改:

1、将五个险种分别专章规定。

2、养老保险关系可转移接续。

3、社保将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4、政府支持事项进一步明确。

5、国家对社保基金严格监管。

二审:

 2008年1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 《社会保险法(草案)》。《社会保险法(草案)》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经办、社会保险监督等分别作出专章规定。

《社会保险法(草案)》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不得相互挤占或者调剂使用。

三审 :

2009年12月22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社会保险法(草案)》(下文简称“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最低缴费年限”将更灵活,医疗保险部分,在第三人负担医药费方面得到厘清。

四审:

 2010年10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社会保险法(草案)》第四次上会接受审议。此时距离社会保险法一审已近三年,但已是社会保险立法提上日程的第十六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经由过程了社会保险法

全国人大立法程序的变化

1954年,新中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第一部宪法,还制定了5部国家机构的组织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当时,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立法体制,立法权集中在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没有立法权,也没有赋予国务院和地方人大立法权。”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康生介绍说,由于立法权集中在全国人大,无法适应繁重的立法任务的需要。因此,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依照宪法的精神,根据实际的需要,制定单行法规;1959年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进一步授权常委会在大会闭会期间,对现行法律中的一些已经不适用的条文适时加以修改。

1979年开始,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加快立法步伐的需要,我国对立法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些改革主要体现在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制定的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82年12月制定的现行宪法以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授权决定之中。”胡康生进一步解释说,“第一,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第二,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第三,赋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第四,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法律和行政法规作变通规定;第五,授权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制定特区法规。” 立法体制的改革催生了累累硕果。从1979年到2004年6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通过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323件(现行有效的法律212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38件,法律解释10件;国务院制定了970多件行政法规(现行有效的650件);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上万件地方性法规(现行有效的7500多件);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48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过不懈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

立法程序日渐成熟 普通百姓走进立法“大厅”

立法听证会已经在许多地方举办过。比如,8月底,山东省人大举行立法听证会,就《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草案)》中的有关条款听取意见,普通渔民参加了听证会。5月13日,辽宁省人大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内容是与广大消费者利益关系密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20名陈述人中普通消费者代表就有11人。“立法听证”不是各地今年的创新。早在2000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就将立法听证引入立法程序。可以预见,全国各地今后还将举行更多的立法听证会。近年来,各级人大常委会广泛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向全民公布法律草案等多种形式征求各方面意见。公众参与立法,已经从具体法律的探讨,延伸到了法律规划的制定。对此,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普通百姓走进立法“大厅”。

立法质量日益提高 修改法律数量近年来大幅度增加

进入新世纪,我国立法突出强调“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上一篇:XX年计生半年总结下一篇:党员四个自信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