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管理办法(精选8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以下简称登记档案)的管理,促进登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为事业单位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登记档案是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登记档案的管理主要包括收集、整理、保管与利用等工作。
第四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具体责任制度,配置符合档案管理标准的设备设施,维护登记档案的完整、规范与安全。
第五条
登记档案管理工作遵循统一规范、分级管理、各自负责的原则。
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档案管理工作接受同级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章 归档范围
第七条
在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报告的提交与审查、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换领与补领、相关公告发布以及对事业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属于归档范围。
第八条
在设立登记工作中形成的下列文件应当归档:
(一)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备案)申请书;
(二)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
(三)审批机关批准设立的文件;
(四)法定代表人现任该单位行政职务的任职文件;
(五)法定代表人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六)住所证明;
(七)业务范围中有涉及资质认可事项或者执业许可事项的事业单位提交的资质认可证明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
(八)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提交的举办单位法人资格证明文件;
(九)验资证明;
(十)事业单位章程;
(十一)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文件。
第九条 在变更登记工作中形成的下列文件应当归档:
(一)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变更名称提交的审批机关批准文件和变更后的单位印章的印迹;
(三)变更住所提交的新住所证明文件;
(四)变更宗旨和业务范围提交的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以及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的证明文件;
(五)变更法定代表人提交的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原任、现任法定代表人行政职务任免文件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现任法定代表人签字及印章印迹的备案文件;
(六)变更经费来源提交的经费来源改变的证明文件;
(七)变更开办资金提交的验资证明;
(八)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文件。
(九)变更前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
第十条
在注销登记工作中形成的下列文件应当归档:
(一)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备案)申请书;
(二)事业单位撤销或者解散的证明文件;
(三)有关机关确认的清算报告;
(四)发布该单位拟申请注销登记公告的凭证;
(五)《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单位印章收缴凭证;
(六)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文件。
第十一条
在报告提交与审查过程中形成的下列 文件应当归档:
(一)事业单位法人报告书;
(二)财务报表
(三)验资报告
(四)开户许可证复印件
(五)举办单位及本单位印章模板
(六)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文件。
第十二条
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文件应当归档:
(一)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补(换)领申请书;
(二)损毁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第十三条
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补领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文件应当归档:
(一)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补(换)领申请书;
(二)发布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作废公告的凭证;
(三)未遗失或者损毁的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本或者副本。
第十四条
登记管理机关在其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中形成的下列文件应当归档:
(一)登记管辖变更形成的文件;
(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超过有效期,废止后重新申领形成的文件;
(三)监督检查事业单位是否按照登记事项从事活动 的情况记录和查处违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行为形成的文件;
(四)登记管理机关发布的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公告及《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废止或者作废公告;
(五)其他文件。
第三章 收集和整理
第十五条
归档的文件材料应当齐全、完整、有效、清晰,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第十六条
档案载体和书写材料应当符合档案保护和装订的要求。应当使用碳素墨水、蓝黑墨水等符合耐久性要求的书写材料,严禁使用纯蓝墨水、红墨水、铅笔、圆珠笔等非耐久性书写材料。
归档材料中有电子文件的,应当与相对应的纸质文件一并存档;属于非光盘形式的电子文件,应当转换成光盘储存形式的电子文件。
第十七条
登记管理机关在每项登记管理工作结束后,业务承办人员应当及时收集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并在3个月内移交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人员收到材料后,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验收。对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当在2个月内完成整理归档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应当退回业务承办人员并说明原因。
第十八条
每个事业单位的登记档案应当单独档案盒。一个事业单位的登记档案一个档案盒存放。
按照其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报告、注销登记和其他登记管理等不同登记管理按照时间排放。
第十九条
卷内各类材料应当按照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报告和其他登记管理的顺序排列。
每类材料中的各件材料应当按时间顺序排列。
每件材料中的各份文件应当分别按照本办法的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内各项的顺序排列。
第二十条
登记档案应当按照便于查找的原则,分别编写总目录、卷目录、类目录、件目录。
每卷材料的卷目录应当附有封面,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案卷号、事证号、单位名称、举办单位和设立时间等。涉密单位应当在封面上加盖涉密章。
第二十一条
一个事业单位的登记档案应当放入一个或者若干个档案盒内保存,不能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业单位的登记档案放入一个档案盒内保存。
档案盒的盒脊应当填写案卷号和单位名称等,涉密单位应当在盒脊上加盖涉密章。
第二十二条 登记管理机关发布的登记管理公告应当单独归档。
第四章 保管与利用
第二十三条
在报告提交与审查过程中形成的登记档案的保管期限为长期保存,其他登记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保存。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盗取、伪造、损毁、涂改和擅自销毁、标注、抄录、复印、抽取、添加、转借登记档案。
第二十五条
档案库(室)应当配备防火、防腐、防蛀、防潮、防盗等必要的安全设施,确保档案安全。
第二十六条
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档案库(室)及档案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发现档案破损、毁坏等情况,应当及时采取修补、复制等抢救措施。发现其他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登记管辖发生变更的,原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向现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登记管辖变更单位原始档案的复印件;原始档案仍由原登记管理机关保存。现登记管理机关对接收的原始档案复印件,视同原始档案归档保存。
第二十八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为社会组织和个人查询登记事项和登记公告方面的档案信息提供方便。
查询其他档案材料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需要登记管理机关出具书面证明的,查询人应出示身份证明。
第二十九条
关键词:婚姻,档案,管理体制
婚姻登记档案是婚姻登记工作成果的直接体现, 没有婚姻登记工作便没有婚姻登记档案。虽然婚姻登记档案的形成需要婚姻登记机关与婚姻登记当事人共同参与, 但从根本上说, 婚姻登记当事人的参与是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并进而享受与义务相等的权利。因此, 婚姻登记档案的形成主体是婚姻登记机关, 而不是婚姻登记当事人;婚姻登记档案不是个人所有的档案, 而是国家所有的档案, 是国家档案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是婚姻登记档案形成于婚姻登记机关依法进行的婚姻登记工作。《婚姻登记条例》第二章、第三章规定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两种登记行为, 同时第八条规定“男女双方补办结婚登记的, 适用本条例结婚登记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 应当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复婚登记。复婚登记适用本条例结婚登记的规定。”第九条规定受胁迫结婚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其婚姻的, 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后可以撤销该婚姻, 宣告结婚证件作废。第十七条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可以为当事人补发结婚、离婚证。因此, 本《办法》将婚姻登记工作归纳为结婚登记 (含补办结婚登记、复婚登记) 、撤销婚姻、离婚登记和补发婚姻登记证四种类型, 从而明确了婚姻登记档案的形成范围。婚姻登记机关超出这四种情况所形成的材料, 不作为婚姻登记档案归档, 如:婚姻登记机关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或无记录证明的有关材料。
二是具有凭证作用的婚姻登记材料才予以归档。凭证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婚姻登记档案也同样具有这一属性。婚姻登记档案的凭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婚姻登记所形成的材料, 一般具有特定的名称和格式, 属于一种专用文书材料, 并且是在婚姻登记工作中直接形成的, 不能事后增加或减少, 更不能造假;二是要有起凭证作用的标记, 如亲笔签字、指纹、公章等。婚姻登记材料从作用上大体分为三类:
一、当事人的申请类材料
《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制定了这一类材料的格式文件, 包括:《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申请补办结婚登记声明书》、《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撤销婚姻申请书》和《申请补领婚姻登记证声明书》等。由于婚姻登记是一种民事行为, 只有当事人提出申请, 婚姻登记机关才予以受理, 所以, 当事人的申请材料, 既是当事人表达自己真实意思的凭证, 也是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程序合法的凭证。
二、当事人的证件、证明类材料
《婚姻登记条例》规定了这类材料的种类和范围, 包括:内地居民的本人户口簿、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的本人有效通行证、身份证;经居住地公证机构公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华侨的本人有效护照;居住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 (领) 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 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 (领) 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外国人的本人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所在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 (领) 馆认证或者该国驻华使 (领) 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 或者所在国驻华使 (领) 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能够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
三、婚姻登记结果类材料
《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制定了这类材料的格式文件, 包括:《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关于撤销×××与×××婚姻的规定》、《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和《补发婚姻登记证审查处理表》等。婚姻登记结果材料既是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为当事人办理了婚姻登记的凭证, 也是日后查证当事人婚姻状况的法律凭证。如果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后, 认为当事人不符合结婚、离婚、撤销婚姻和补发婚姻登记证的条件, 不予登记的, 则相关材料不归档。
婚姻登记档案工作既是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 又是民政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 其管理体制既应当与国家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相一致, 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
(一) 统一领导
婚姻登记工作的主管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 因此, 就全国来说, 统一领导就是民政部对全国婚姻登记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监督和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 (局) 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婚姻登记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县民政局在业务上有对乡 (镇) 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工作进行指导的职能, 相应的也对婚姻登记档案工作进行指导。但这种统一领导, 必须同时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在国家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中运行。婚姻登记工作只是众多民政业务中的一项, 既要管理文书档案, 又要管理包括婚姻登记档案在内的众多的民政专业档案, 因此, 各级民政部门的档案工作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从这个角度出发, 统一领导就是将婚姻登记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的档案工作体系, 健全档案机构, 完善规章制度, 保障婚姻登记档案工作的依法正常开展。乡 (镇) 人民政府也应将婚姻登记档案作为本机关档案的一个门类, 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二) 分级管理
“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 (镇) 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中国公民同外国人, 内地居民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 (以下简称香港居民) 、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 (以下简称澳门居民) 、台湾地区居民 (以下简称台湾居民) 、华侨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确定的机关。”具体到每一个婚姻登记机关, 则都有其具体的管辖范围和职权, 并形成与其职能相关的婚姻登记档案。因此, 婚姻登记档案的分级管理既与婚姻登记机关的分级管理相适应, 又符合婚姻登记档案的形成规律。
(三) 处理好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
1 收养登记档案的概念和归档范围
收养登记档案是指收养登记机关在依法办理收养登记过程中形成的记载收养当事人收养情况,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收养登记档案由各级民政部门实行统一管理。
总体来说,收养登记档案的归档范围有以下几项:
1.1 成立收养关系登记材料。主要包括收养登记申请书、询问笔录、收养登记审批表、法律所规定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收养登记证复印件、收养协议等。
1.2 解除收养关系登记材料。主要包括解除收养关系证明复印件及法律所规定的各项证明材料等。
1.3 撤销收养登记材料。主要包括收缴的收养登记证或因故无法收缴登记证而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等。
2 现阶段收养登记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收养登记档案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一是部分收养登记档案的管理人员,尤其是区县等基层民政部门的收养登记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专业素质不高,对档案的重要性、管理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熟悉,档案收集意识淡薄;二是收养登记档案管理队伍稳定性差,人员流动性大。档案人员因更换频繁,新档案员未经过培训就“仓促”上岗,缺乏开展档案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三是很多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往往只是将材料放入档案盒,不能及时整理归档。管理力量的薄弱,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
2.2 对收养登记档案管理的重视不够。部分基层民政部门的领导,包括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收养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或者在认识上有误区,收养登记档案管理不但难以达到要求,还可能产生管理混乱,归档的材料不准确、不全、丢失等现象。
2.3 档案管理硬件不合格,设施不齐全。个别基层单位档案室硬件环境不合格,设施不齐全。对档案管理必备的条件解决落实差,有些单位甚至没有专用档案室,或者档案室狭窄、潮湿、“六防”设备不配套,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有的单位必备的档案工具都不能购置齐备。这些都影响了收养登记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
2.4 档案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执行不到位。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应规范、健全,各种措施要明确、具体,实际执行中要严格、到位。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很多制度未完全建立起来,存在着得过且过、满足于应付的现象。
3 搞好收养登记档案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收养登记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的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要加强收养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队伍建设,把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同志抽调到档案管理队伍中来,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充分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档案质量。
3.2 加强档案室硬件建设,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要努力吸收当代科技新成果,大量采用管理新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
3.3 健全收养登记档案管理制度。要严格依据民政部、国家档案局《收养登记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和相关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收养登记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规定收养登记档案的操作流程及职责划分,健全监督检查制度,确保收养登记档案规范齐全。
3.4 强化“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档案工作要以“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提供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要把服务好坏作为衡量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尺度,充分发挥好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更好更充分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作者单位:河南省民政厅档案室 来稿日期:2011-12-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有效保护和利用不动产登记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四川省不动产登记规范化操作手册》等法律、规章、规定,制定本办法,各级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
第二章 档案管理部门
第二条
内江市不动产登记局负责全市不动产登记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市县两级不动产登记中心具体负责各自不动产登记档案的管理和保护利用。
第三条
各级不动产登记中心应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必要条件,明确工作责任,保障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指导本级不动产登记业务部门完成归档工作。
第二章 档案内容
第四条
不动产登记档案包括从房管部门移交的房屋登记档案、从农业部门移交的承包地登记档案、从林业部门移交的林权登记档案以及不动产登记中心制作的不动产登记档案,含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形式。
第五条
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内容包括在登记工作中形 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包括权属来源资料、登记申请材料、登记机构的内部审核文件以及具有保存价值的其他材料(如:实地查看记录、登记现场询问笔录及照片或声像、各种税费的缴纳凭证、契约、司法协助文书、不动产登记簿、不动产测绘资料、不予登记决定、查询申请表等)。
第六条
不动产登记簿以电子介质存放为准,存储于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中,做好不动产登记簿的实时电子备份。电子不动产登记薄应转换形成唯一的纸质不动产登记簿,纸质不动产登记簿须存放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部门,并由登记实施部门会同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维护。
第七条
不动产测绘资料为不动产登记中心测绘管理部门移交的不动产测绘的相关资料,一般以宗地为单位立卷归档保存。
第三章 立卷归档
第八条
从房管、林业、农业等部门接收的电子档案应留底存档,同时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要求,逐步进行档案资料融合形成不动产登记电子档案库;接收的纸质档案应单独保存,在办理不动产变更登记过程中逐步整理为不动产登记档案。
第九条
不动产登记档案必须在各级不动产登记中心档案管理部门集中归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归档或者据为己有。
第十条
每件(宗)不动产登记工作完成后,登记人员应当及时将整好的权属资料、文件等经登记负责人审查后,送交档案室立卷归档。档案管理部门要对送来的资料进行审查,确保送来的资料符合要求后签字接收。
第十一条
不动产登记档案应当做到书写符合标准、字迹工整、内容规范、图形清晰、数据准确、符合档案立卷归档的要求。手工填写的部分采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字迹要工整,图样要清晰。由原电子档案或各级房管部门通过数据接口推送而来的电子档案资料转化的纸质资料应加盖档案专用章。
第十二条
应建立电子档案库,方便档案的查询工作。电子档案由纸质档案扫描录入而成,纸质档案的扫描入库工作须在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应建立电子档案与不动产登记数据的关联。单页材料采用JPG格式存储,多页材料可以采用pdf格式或JPG格式存储,适当减小页面数据量,以图面清晰能识别为度。
第十五条
不动产档案的立卷归档整理的其他要求,按照《四川省不动产登记规范化操作手册》第九章归档的要求执行。
第三章 档案安全和保密
第十六条
档案管理机构应配备与档案管理工作相适应的库房和办公室。档案库房应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保持规定的温湿度,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做好防火、防盗、防高温、防尘、防光、防潮、防有害生物、防有害气体等工作,确保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各级不动产登记局(分局)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不动产登记档案损毁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收集、保存和移交不动产登记档案的;
(二)涂改、伪造不动产登记档案的;
(三)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不动产登记档案的;
(四)出卖或者转让不动产登记档案的;
(五)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人员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的;
(六)其他违反档案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九条
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具备专业知识。各级不动产登记中心应当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若需变动,应由级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人主持办理书面交接手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条
档案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档案管理的保密规定,防止档案散失和泄密,定期对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密级进行鉴定,根据有关规定及时调整档案密级。
涉密不动产登记档案应设有独立的专用库房或专用区域,由专人负责管理。利用涉密不动产登记档案,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的,严禁提供利用。
第二十一条
不遵守保密规定造成损失、泄密并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按有关规定给予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非档案管理人员,一般不准进入档案存放区,存放区内严禁接待非工作人员。
第二十三条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实行AB岗岗位设置,每个岗位做到不断岗、不脱岗。
第五章 档案的查询和利用
第二十四条
本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借阅,必须在登记册上签字,方可借阅。凡须将不动产登记档案借离不动产登记档案室的,须经各级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局)批准,借阅人和经办人均需在档案查询记录上签字,否则不予借出。
第二十五条
查询原始登记凭证,应由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查询,查询人不能进入档案存放区。查阅档案,一般不出档案室。未经许可不得摘录、复制,特殊情况确需摘录或复制,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并审核加盖不动产登记中心档案查询章。
第二十六条
登记机构正在受理、办理、整理、维护、修缮登记资料过程中暂不提供原始凭证的查询服务。
第二十七条
任何查阅人须对查阅的信息做好保密的工作,严禁私自泄露,对于泄露个人隐私、国家机密等信息等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档案查询和利用的其他规定严格执行《四川省不动产登记规范化操作手册》第八章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查询的相关规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汇
编
西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2009年12月1日
目录
1、西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职责--------------(1页)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须知---------------------(2—8页)
3、西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9—13页)
4、西吉县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管理制度-------------(14页)
5、西吉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档案查阅制度---(15--16页)
6、设立登记申请受理通知书---------------------(17页)
7、变更登记申请受理通知书--------------------(18页)
8、注销登记申请受理通知书--------------------(19页)
9、注销登记不予受理通知书--------------------(20页)
10、变更登记不予受理通知书--------------------(21页)
11、注销登记不予受理通知书--------------------(22页)
12、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23页)
13、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关事项备案表-----------(24页)
14、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25页)
15、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关事项备案表-----------(26页)
16、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27页)
17、不予设立登记通知书-----------------------(28页)
18、不予变更登记通知书-----------------------(29页)
19、不予注销登记通知书-----------------------(30页)
20、设立登记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31页)
21、变更登记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32页)
22、注销登记申请补正材料通知书---------------(33页)
23、未按期报送报告警告书-----------------(34页)
各县(区)编办、市直各部门、省驻蚌有关单位:
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411号)和中央编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央编办发[2005]15号)的规定及省编办《关于做好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2009年报告工作的通知》(皖编办
[2009]169号)的有关要求,为做好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2009年报告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报告的时间:2010年1月1日----2010年3月31日。
二、报告对象:2009年底前已进行全国统一登记的事业单位法人。
三、事业单位报告须提交以下材料:
1.《事业单位法人报告书》(一式三份);
2.《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原件;
3.资质认可和执业许可证书复印件;
4.2009审计报告或经事业单位财务主管部门盖章证明的资产负债表(或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损益表(或收入支出决算表);
5.200912月份或本最后一次纳税交款书复印 —1—
件;
6.《蚌埠市2009事业单位法人报告简表》(见附件1);
7.《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涉及行政许可事项内容的,须提交《行政许可事项登记表》;在设立登记或上年年检时已提交此表的,可不再提交,但要在《事业单位法人报告书》备注栏说明;
8.其他证件:
(1)土地使用证;
(2)测绘资质证书;
(3)组织机构代码证;
(4)广告经营许可证;
(5)有关银行账号的相关信息及开户许可证;
(6)税务登记证;
(7)收费许可证。
四、报告工作程序:
1.事业单位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全面地自查,对本单位一年来的运行状况做出简要总结,有违规行为的,及时纠正。在此基础上向主管部门提交《事业单位法人报告书》。
2.本次报告市登记局不发放印制的《事业单位法人报告书》和办事指南、填表说明等材料,各单位从蚌埠 —2—
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网(网址:http://sydj.bb.ah.cn/)直接下载。
3.主管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本活动情况和提交的报告书进行严格审查,签署意见后,报登记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较多的主管部门,应集中报送报告材料。
4.《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的,登记管理机关可根据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意见,对表述不规范或无法律、法规等依据的,应按程序先办理变更登记,再受理报告事宜。
5.登记管理机关对报告书和有关附件的内容进行全面审查。对报告审查合格的事业单位,在其《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上加贴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印制的报告合格标记,有效期延至2011年3月31日。
五、年检登记网上材料录入
事业单位年检登记已实行网上办公,考虑年检工作量大,在“事业单位在线”(网址:http://sy.china.cn/)上新设置一个专用账户、密码,供事业单位录入材料使用(年检登记网上材料录入操作说明见附件3)。
六、年检时间安排
主管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按照年检时间安排表(见附件2)进行网上填报。由于专用账户是临时设置账户,超过填报时限可能造成无法登录,会影响年检材料的录入。
—3—
七、其他有关要求
1.县(区)编办要进一步在硬件和人员上保证网上办公和实时汇总登记管理数据工作的顺利实施。硬件不符合网上办公要求的,要抓紧时间配置;人员不到位或业务不熟练的,要配备得力人手并搞好业务培训。
2.市编办已建立《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各单位在做好本事业单位报告工作的同时,按照蚌编办[2009]29号文件规定,严格执行证书使用管理制度。
3.根据《条例》第十九条的有关规定,对报告审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或在规定时间内未年检的事业单位,由登记管理机关收缴《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印章。
4.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市(区)两级事业单位报告受理地点为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市行政办公中心综合楼5626房间),网址:http://sydj.bb.ah.cn/,电子邮箱:ahbbgshl@126.com,联系电话:3125626。各单位可登陆蚌埠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网站,下载所需要的文件及表格。
5.各县(区)编办、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本通知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好2009事业单位报告工作,明确专人负责,确保这项工作有效地开展。三县登记管理机关要逐月上报工作进度,并于2010年4月底前将 —4—
报告工作总结报送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将适时对三县的报告和网上办公情况进行检查。
附件:
1.蚌埠市2009事业单位法人报告简表
2.蚌埠市主管部门所属事业单位2010年年检时间安排表 3.蚌埠市事业单位年检登记网上材料录入操作说明
2010年1月4日
一、土地登记档案重要性及其特点
基层的土地登记不仅承担了较大的业务工作量,也积存了大量的一线档案和信息资料,这些资料是基层工作人员的劳动结晶,也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成果体现。土地档案是一种根本性的依据,对土地的所属权等问题利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的违法处理材料、土地登记档案等,这些都能够成为促进土地管理的依据。在当今社会中,常常会出现土地纠纷的现象,而解决此类现象的最佳途径就是对原始的档案记录进行查阅。现实生活中,在对占地建设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现象进行判断时,若当事人不予以配合,可以对土地登记档案进行查阅以便进行正确的判断。所以,土地登记档案在对群众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作为处理产权纠纷时的理论依据和法律凭证,有效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土地登记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技术资源中的一种,其能够对土地的实际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不仅为过去服务,也为将来的工作服务。所以,各级土地资源部门都要对土地档案进行相应的管理,并认识到此工作的重要性。
土地的登记档案是登记制度的另一种形式体现,是相关的管理部门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土地的面积、地理位置、适于用途进行明确的记录,并附上其相关的图纸等材料,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政策性、区域性、可变性以及不可移动性。公正性:在进行档案登记时,需要申请人出示表达明确的书面申请,经办人也要联合签字,向土地管理的相关机构进行申请,在经过官方的一系列实地调查和测量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公示,并公布审核的结果。政策性,人类生存的根本和发展的基础就是土地,土地档案是土地管理人员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将相关的土地政策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实际应用的成果,也就是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区域性:土地登记有两个主要的内容,分别是土地的归属权问题和相邻土地之间的关系,换而言之,就是土地管理部门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土地登记档案,根据区域的编码将相关的资料和档案进行装订。可变性:相较于其他的档案文件,土地登记档案会随着土地的归属和实际用途而进行内容的变更,若没有进行及时地变更,则易导致国土资源资料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和用途。不可移动性:土地是不动产中的一种,不能对其进行随意的搬运和挪动,档案中记录了土地权的主体和客体,土地所有人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对土地进行自主权的行使,不能将主观的意向实施与邻近的土地。
二、有效地对土地登记档案进行开发和利用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遵循保密条例的基础上对土地登记档案进行积极地公开查询,将公信度较高的土地相关信息提供给社会各界。近几年来,通过原件和复印进行档案查看、目录查询的形式,土地登记每年供律师事务所和公检法机关进行查询和利用100次以上,通常情况下都是用于解决土地纠纷和经济纠纷等问题。在对土地档案进行查询和利用的过程当中,要对土地档案的相关知识进行积极地宣传,帮助人们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进行提升。在查询土地档案的众多人员当中,多数人都是由于对土地的界址不明确、土地归属不明、相邻之间出现纷争和冲突以及土地证件遗失等原因。档案管理人员严格遵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帮助其对相关的土地档案进行查询,并根据登记档案上的相关内容,对档案记录的归属、位置、规模、用途和边界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向其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即当土地登记档案成立后便具有了法律效应,受到我国相关法律的保护,就算土地所有者的相关证件遗失,登记档案也能够对土地归属问题进行证明,帮着土地拥有者解决难题,也从侧面让其了解到土地登记档案的功能和重要性。
对于土地登记档案,要进行专门的专题编制,为全区域的城市规划、园林规划和建设、拆迁重建等工作所服务,促进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保证城市建设的科学合理性。近些年,我国大力招商引资,对开发区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而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需要土地管理机关进行积极地协调和配合。土地档案的工作人员要将当前全局工作的整体趋势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土地登记档案进行充分地利用,对各区域的土地面积、用途等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并根据具体的需要对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二次加工,进行土地专题的编制,为领导的决策提高准确无误、有效的参考资料。近几年来,各地的土地资源局每年都会为大量的土地所有者提供相关的登记档案查看服务,在城市规划的工作进程中,土地档案能够为相关的拆迁和收购工作提供准确的土地用途、面积和地理位置等。在进行大范围的违法土地清查中,土地档案能够作为理论依据对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核查。
结语
档案管理是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登记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整理,对其开发和利用进行有效地提升,促进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进行,保护我国的国土资源和土地所有人的个人权益。
摘要:土地登记档案工作的核心就是地籍档案管理,本文对其重要性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有效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基层土地,档案登记,实践及开发
参考文献
[1]徐跃英,韩英.浅谈土地登记档案的管理[J].档案与建设,2014(04).
[2]权承珍.完善基层土地登记档案管理保障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顺利进行[J].吉林农业,2015(11).
[3]王松静.土地登记档案数字化的实现[J].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浙江省基层档案工作者论文集,2012(01).
[4]吴玉萍.土地登记档案在基层土地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J].才智,2013(17).
[关键词]登记薄;房地产档案;管理;重要性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房地产行业的速度十分之快,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中更需要稳定并且规范的增长,如果发展速度过快,相应的法规无法与之相契合,就会造成在管理上的缺失,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繁荣稳定的发展,基于这一情况的出现,必须要在房地产档案中加强对房屋登记簿的有效管理,促进我国的房地产事业蓬勃向上的发展,通过建立起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实现我国经济繁荣稳定的增长。
一、房屋登记簿概述
在房地产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房地产登记簿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文件,顾名思义,这一登记簿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我国当前的房地产情况进行摸索以及记录,将物权集中起来加以管理,该登记簿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下才得以实施的,因此具有法律效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将房地产进行记录,可以实现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其中不仅包含了相关的房屋权属问题的登记,同时还包含了对房屋基本情况的记载,以方便查找。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明文规定了在今后的房地产交易中,需要向相关部门进行登记,也就是在房地产登记簿中进行登记,其中,如果在房地产登记簿中的内容与房屋权属证书等相关文件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最终的结果以房地产登记簿为最终依据,可见其在房地产行业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促进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房地产登记簿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这关系到房地产事业能否在符合法律法规的环境下顺利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房地产事业在今后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因此就更加应该珍惜促进房地产登记簿进一步完善的机会,为在房地产事业中更加规范化的管理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房屋登记簿的重要性
之所以强调房地产登记簿的重要性,是因为房地产登记簿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记录,一旦出现房屋产权上的纠纷,可以通过房地产登记簿予以解决,为相关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这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记录在相关的给房产部门中是加以严格保管的,如果说身份证是人的证明,那么房地产登记簿则是房屋的“身份证”,只有在房地产登记簿中进行登记,才能说明具有了法律效应,受到法律的维护,在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下,通过对房地产登记簿进行的进一步管理,可以实现房地产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其集权利与义务为一身,依照法规的规定,实现我国房地产的振兴。房地产登记簿是一张“名片”,是房产拥有者重要的依据,是对房产所有权的一种证明,所以在当前的房地产行业中,需要这样一种房地产凭证对房地产的相关事宜加以约束,在这样的环境下,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在房产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落实房地产登记簿中相关的内容,使人们真正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作为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登记簿所具有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才应该更加认识到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建立起健全并且完善的房地产登记簿制度有助于促进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正是因为如此,政府部门更加应该重视在产权交易的过程中原始凭证的记录,如果没有做好相关的记录,就会造成房屋产权的混乱,无论是在设立上还是在变更上都会造成更大的麻烦以及困扰,基于这一情况,才需要进行必要的登记,以起到法律上的约束,这样一旦出现争论时,房地产登记簿就可以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是物权生效的前提条件。综上所述,房地产登记簿是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产物,是法律监管下的产物,更是真实物权所属的产物,通过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并且认识到产权记录的重要性,可以进一步加快今后房产交易的步伐,为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作出贡献。
推定其记载是房屋物权真实现状的反映,即在房屋登记簿上记载其人享有某项房屋物权时,就推定该人享有该项权利,而其权利内容也以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为准,无需提交其他证据证明。将房屋登记簿作为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对建立客观、公正的房屋交易秩序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房屋的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异义登记、预告登记以及旧城改造,城市规划,房屋拆除导致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等这些动态变化都在登记簿中一一休现出来,以保证权利状况与现实的统一。民事纠纷中法院的查封,法院裁决等快捷、准确、有效的真实信息,直接有效地保证了权利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使人们享受到稳定的房地产市场秩序给社会带来的健康发展。
三、登记簿档案管理工作的体会
首先,目前的法律法规不允许在集体土地上进行房地产开发,不允许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向本集体经济以外成员销售。标注“集体土地”字样,能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与无限制地发生转移登记的漫延。其次,对于法院的查封登记与注销登记而言,登记机构将注销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以及时体现房屋的最真实动态管理,有效保证房屋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第三,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遗失、灭失的,房屋登记机构予以补发的,应当将有关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这是因为,如果不记载,就能解决原证失效问题,才能实现补证的目的。登记簿对补证的记载,同样也是一种公示,是一种更权威、更持久的公示。第四,因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取得房屋所有权,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房屋登记机构予以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予以办理。房屋登记机构予以登记的,应当在房屋登记簿中记载基于人民者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予以登记的事实。
四、结语
房地产事业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产业,在加强房地产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应的法规政策也不能忽视,重点是建立起健全稳定的档案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其朝着规范化的秩序发展着,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本文重点对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希望在今后的房地产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更加科学化的方式加以监管,为实现制度化的房地产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斌.房屋登记簿解析——以常州市为例[J].中国房地产,2010(11)
[2]金绍达.不动产登记机构的理想模式[J].中国房地产,2009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对事业单位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09-25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总结06-18
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10-13
盐城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公告07-11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办法07-21
事业单位宿舍管理办法09-17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09-21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策略09-18
事业单位印鉴管理制度07-07
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改革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