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贺龙传奇》有感(精选6篇)
班级:化学创新一班学号:41104275姓名:高雅
读《贺龙传奇》有感
当我翻阅了这本书——《贺龙传奇》,我仿佛看到了贺龙身披战甲,驰骋沙场的勇猛模样;感受到了他体恤疾苦,献身革命的满腔热血;感受到了他坚持正义,坚守战场的豪迈不羁。这就是他:一个因“两把菜刀闹革命”而被广为传颂的传奇人物。
《贺龙传奇》这本书从贺龙元帅的出生写起,描写了他的戎马一生,最后惨死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中,贺龙元帅从两把菜刀闹革命成为民主革命的坚强斗士,加入了北阀战争,后又打响了南昌起义第一枪,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后呕心沥血,卫国强兵,为中国事业建立下了不朽功勋。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个小村子,因为贺龙元帅曾经的到来而有了很大的改变,贺龙在那个小村子里住了一段时间,对当地民众的贫困生活深感同情,他体贴老百姓,乐于助人,据说没过多久,贺龙就因为任务需要离开了那个小村子,人们为了永远记住这位伟大的爱国将士,永远记着他对人民的关爱,于是这个小村子改名为“贺龙村”。从小我就接触到了这个名字,但是对贺龙的事迹不是很了解,直到历史课上我学习到了贺龙,还有阅读贺龙的书本,贺龙的精神才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贺龙,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共第七、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在1910年与人结伴出外运盐,目睹种种社会不平,萌发反抗思想。1914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6组织起讨袁护国民军,任总指挥,失败。1917年在石门、慈利交界的两水井,与吴玉霖以菜刀重新夺得枪支,两把菜刀闹革命,组织农民武装。
他靠着两把菜刀夺得枪支献身革命,这是怎样的气魄?入川讨贼威名扬,挥师北伐,扫除列强的势力。在1923年,被孙中山委任为四川“讨贼军”第1混成旅旅长,率部与吴佩孚纠合的四川军阀部队作战。1924年以滇川黔建国联军先遣队名义率部回湘。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他坚持革命立场,赞成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参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失败后他经香港到上海,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28年在湘西发动领导武装斗争。愤举义旗反南昌,凭借满腔爱国热血,高举义旗。1929年成立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反对军阀主义和“拖队”(即当“山大王”)思想,按照官兵平等原则建立民主制度,加强党员的教育和训练,建立各级政治工作机关。在军事斗争方面,他主持前委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敌强我弱形势下的游击战略和战术,他带兵打仗,深谙敌我差异,并能够提出更有力于我军的战略战术。
三进洪湖浪花激,湘鄂川黔展红旗。在当时人们称贺龙为“福将”,惹不得,毛泽东赞他是“可敬的朋友与革命同志”。可见贺龙的影响甚大。万里长征脚步急,抗击倭寇惊天地。从这本书的七言目录,我仿佛看到了他带兵从桑植开始长征,选择与敌人兜圈子的战术时的睿智,看到了他带领的对日伪军进行反围攻作战,集中主力破敌一路,采取断敌补给、迫敌出逃,于运动中歼灭敌人等战法,予以日伪军沉重的打击。横扫蒋家百万兵,一世精忠“三字狱”。贺龙强调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军队中党的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重视战备训练和民兵工作,大力倡导群众性练兵活动;关心和指导军工生产、军队屯垦和军事院校等工作,对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在1952年他还兼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人。
据说,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贺龙经历了70次苦苦追求。贺龙曾对一位同志说:“有的材料写着我70次找党,我也记不清了,算上历次的要求,没有七十次,恐怕也有几十次吧。”
我在书中最后一部分了解到贺龙晚年遭林彪、“四人帮”迫害的悲惨境遇。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里,贺龙元帅尽管遭受蒙难,但对党仍然满怀信心,他始终认为,这是少数人捣乱所致,他对党坚定的决心与信心让我深深提醒着自己,要坚信党,坚守正义的旗帜!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支教岁月, 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学期, 但却让我受益终生。刚开始时, 我是两眼一抹黑, 不知该如何安排好、讲好一堂课, 在学校里的纸上谈兵, 到了现实的课堂毫无用处, 犹如无头苍蝇, 四处听课、上网查教案、研读教材教参, 唯独忽视了学情这一主要因素, 以至于我到处模仿, 却是四不像, 可以感觉到在课堂上学生和我都是在熬时间。这简直是浪费生命啊!这让我痛苦不已。随着与学生的慢慢相处和通过让学生写日记、给学生批改日记, 逐渐了解到了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优缺点和他们美丽的梦想, 由此也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 这让我乐在其中, 也琢磨出了上好一堂课的门道, 那就是找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展现他们的机会, 给每一个学生恰如其分的夸奖。
有一个学生在初一的孩子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的。其“鹤立鸡群”的原因是个头太大、憨憨的, 成绩也不好, 总是唯唯诺诺的, 实在是与他的个头不符, 常常成为其他学生取笑的对象。我决心改变他, 从他的日记中, 我得知他很喜欢唱歌, 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歌唱家。在我与他的接触中, 我发现他的男中音真的很好听。于是, 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锻炼和夸奖他的机会。渐渐地, 他改变了, 他自信了, 在闲暇时总时不时给我们来上一首。我乐此不疲地研读教材, 结合学情, 把展现学生的机会融入到课堂中。慢慢地, 学生也期待我的课, 我也乐意给学生上课, 课堂再也不是熬时间了。但遗憾的是, 当我刚刚摸到门道时, 却迎来了结束支教的日子。
原来, 我曾经也有机会可伸手触及“三标高快”课堂, 但却是不得要领。更遗憾的是, 到现在我才接触到“三标高快”课堂, 这让我捶胸顿足不已。
为人师者, 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 还要懂得赏人识人。“一个都不能少”, 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缺点, 如果只看到一个学生的缺点, 那么将会多一个差生;如果看到了学生的优点, 那么你有可能成为一名造梦者, 为学生的梦想插上翅膀。
我相信读过【兵猴传奇】这本书的人一定不少,可我最喜欢的是关于狼獾的那一篇。说道这儿,可能还有一些人不知我说的这个狼獾是什么。狼獾何许人也?哦,不不不,狼獾不是人,那么狼獾是什么呢?貂熊外形介于熊与貂之间,体长80~100厘米,体重8~14千克,尾长18厘米左右。头大耳小,背部弯曲,四肢短健,弯而长的爪不能伸缩,尾毛蓬松。身体两侧有一浅棕色横带,从肩部狼獾开始至尾基汇合,状似“月牙”,故有“月熊”之称。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这里狼獾称为貂熊}。
开始我看到狼獾被称为“山妖子”我就对它没一点好感,可是到最后才发现这个所谓的“山妖子”也是通人性的,只不过在猎人眼里它是动物界的“诸葛亮”,不像这样奸诈的应该是“曹操”在此特别声明我不是在骂曹操,其实就算曹操是奸雄,前面也要加上可爱这两个字。不说这个了,都跑题了。猎人总把抓到狼獾看为最高的荣耀,一旦抓住就能名声大振,成为最好的猎神。应为狼獾堪称比狐狸还聪明的动物,能轻易拿到猎人陷阱里美味食物,还能让猎人自己落到自己的陷阱里。可是它是知恩图报的动物,男孩从踹急的江水中把它们一家都救了出来,狼獾不但帮他找食物,还把他当亲儿子看待,从不把他当成外人。
动物也是有人性的,你对它好,它也对你好。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天诛地灭”,我想猎人什么时候才能放下充满血腥的刀啊,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帕维斯家为了让孩子们躲过战乱的侵袭而将四个兄弟姐妹带离了伦敦,躲在乡间的老教授克瑞柯家中。露西小妹妹也在和哥哥姐姐捉迷藏时发现了老教授家大衣橱里的秘密。通过这个“魔”衣橱,她走进了一片冰雪世界,还认识了一只叫汤玛士的温柔麋鹿。于是她将这个惊人的发现与兄长们分享,四个孩子就这样来到了纳尼亚王国,得知这个国度常年严冬是因为被冰雪女巫统治的结果,他(她)们四人就是预言所说的能解救纳尼亚的`王者。于是,四兄妹从怀疑、分裂、退缩到团结并和圣狮还有许多勇士们勇敢对抗女巫,最终他们(她)战胜了女巫,为纳尼亚带来了永恒的春天。主角是四个兄弟姐妹,性格各异,但都演得很到位。个人以为,最小的Helen是全剧中最出彩的。不过是七八岁的年纪,却把一个纯真善良又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小女孩演绎得传神无比。
虽然不是多么漂亮的芭比娃娃,但眼神中的柔软与坚强却能叫每个大人动容。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感触很深。从中我明白了正义是永远可以战胜邪恶的,邪恶是永远战胜不了正义的。尤其是他们兄妹之间的团结、爱护、信心、宽容、勇敢、拼搏、善良、永不言弃的精神和品质特别值得我来学习。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品质,就会像被白女巫用物品控制住时候的爱德蒙一样,为了一点糖果而出卖兄妹,出卖朋友,使得兄妹朋友们受到威胁。但做人也应当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当别人有哪里做得不对的时候,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原谅他。比如,当爱德蒙背叛了兄妹和正义军队后,却反被救回了营地,而他的兄妹们不但没有去责怪他,而是细心的去照顾刚回来的爱德蒙。所以我们就要像这本书中的四位少年一样,要有正义、宽容、勇敢……的优秀精神和高尚品质,才能赢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如果做一个没有正义心,没有宽容心……的人的话,就会成为社会的后腿和累赘。
江苏省宜兴市洋溪小学 五(2)丁铭艳
今天,我读了《熊猫小弟传奇》这本书,里面的故事出神入化,引人入胜,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这本书主要写了猪父母把一只又像狗又像猫的物种捡回家抚养,它长大后,猪父母发现它们捡回来的物种是熊猫,非常惊讶,但是仍像对待自己的亲骨肉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着。有一天,它们一家人去了城里,大伙儿看到那么可爱、珍贵的熊猫,都特别喜欢它。于是,鞋店的老板送给熊猫一双皮鞋;服装店的老板送给熊猫一身剪尾服,高级饭店的经理让熊猫住豪华宾馆。不一会儿,猪父母在叫熊猫:“儿子,回家吧。”饭店经理不让熊猫走,把门锁上了,熊猫无可奈何,只能爬窗户,最终安全着陆。但被堵在窗户下的经理逮个正着。它拦住熊猫,指着猪父母问道:“它们是谁?”“这是我父母。”“哪有猪是熊猫父母的?你看他俩,又丑又笨,还是不要跟他俩回去了,住在我的宾馆里多舒服呀!”熊猫听了,勃然大怒,毫不犹豫地脱下昂贵的鞋子,甩掉华丽的衣服,回到了猪父母身边。故事看完了,我十分感动。这是一只多么懂得感恩的熊猫啊,面对不是亲生父母但胜似亲生父母的猪爸猪妈,它放弃了可能会得到的富裕生活,而毅然选择了回到他们身边,陪伴他们,照顾他们。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我是一个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女孩。2008年,爸爸因车祸永远离开了我们,从小就与母亲、弟弟相依为命,让我过早地知道了生活的艰辛和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然而,这一切并不能影响我成为一个开朗活泼、乐观自信的女孩。因为从小到大,我得到了来自于学校、政府、社会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拥有比同龄人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当我困惑失意的时候,老师那一番温柔、睿智的话语总能驱散我心头的那片阴影。当我为学费的紧张而苦恼不已的时候,政府和社会总能及时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四年的小学生活,我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叔叔、阿姨们的慷慨解囊,有丰厚的伙食补助,有一只只崭新的书包,有一本本厚厚的课外书籍……叔叔、阿姨们为我的生活、学习考虑得非常周到、细致,我由衷地感谢他们。生活在如此深切的关怀中,我无比幸福!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面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目前我只能说:“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一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踏实勤奋,刻苦努力,绝不辜负叔叔、阿姨们对我殷切的期望!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们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读《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有感
内容摘要 著有《教授与狂人》、《改变世界的地图》等畅销作品的作家文思淼以浓墨重彩、图文并茂的方式栩栩如生地重现了李约瑟卓越而不凡的一生。是李约瑟向世界揭开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历史上曾遥遥领先与其他国家这一鲜为人知的秘密。文中文思淼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李约瑟那激动人心又危机四伏的旅途,在穿过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大地抵达人迹罕至的边陲前哨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对中化民族的崇敬、仰慕之情。本文简要介绍了对文思淼笔下的李约瑟的传奇人生、人格魅力的感悟以及学界对李约瑟问题的的再认识。
关 键 词 李约瑟;传奇人生 ;李约瑟难题再认识
一、人物背景及传记梗概
关于李约瑟,一位大多数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英国科学家,作为科技哲学的专业的学生,虽一直对其是久闻其名,其实对他只是一知半解。有的人将他当作“科学史”的代表人物,其实科学史到底搞些什么很多人也不清楚,很多人则更热衷于解答“李约瑟问题”——中国科学技术曾长期领先于西方,为何现代科学却没有出现在中国?为什么中国到了16世纪,也就是中国的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停滞了,中国的创造动能突然枯竭了?在此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文明领先世界达5000年之久,而那时文艺复兴正在欧洲轰轰烈烈地展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因为爱,拼其大半生的精力完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史》这部巨著,扭转了西方社会对中国许多偏执的看法;文思淼因为惊叹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博大精深,历时15年耕耘写出了传记《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
在英国畅销书作家文思淼的新书《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中,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李约瑟。文思淼将充满了史诗色彩、给人身临其境的手法,以行云流水的笔触,淋漓尽致的展示了是什么样的力量促生了这位伟人和一个伟大的民族,乃至伟大的人类本身,那精彩绝伦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传奇故事。
二、李约瑟的传奇人生及浪漫情怀
这本书不仅展现了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全过程,也为我们描绘了李约瑟这位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的多重面孔,将这位特立独行、行为怪异,但又不乏可爱和可敬的有趣人物
描绘得活灵活现。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他有广博的学识和科学家特有的严谨与理性——就像书中那幅照片里的样子,头发蓬乱,戴着眼镜,在专注地做实验,而照片的前景则是一排瓶瓶罐罐。他有个歇斯底里的母亲和严厉慈爱的父亲,他是个自由的裸体主义者和坚定的社会主义者;从剑桥凯思学院的高材生到霍普金斯实验室的生物化学专家,从受人尊敬的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到引起公愤的国际科学委员会调查员,从经历到中国危机四伏的旅途,穿过饱受战争创伤的中国大地抵达人迹罕至的边陲前哨的过程,到深切感受到的对中化民族的崇敬、仰慕之情。他的一生无不充满着史诗般的传奇色彩。
而这一切还不算是他人生的重头戏,他还拥有我们所不熟悉的另一面:他对他所热爱的事物充满激情,并且拥有延续了一生的浪漫情怀。他的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和一位来自中国的美丽女子——鲁桂珍以及她的祖国联系在一起。在文思淼的笔下,命运不经意让李约瑟认识了中国女生鲁桂珍,却让他对中国情缘终身不渝,演绎出煌煌《中国科学技术史》。鲁桂珍和“香烟”改变了李约瑟作为一位生物化学家的人生,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而在李约瑟一生中,如此香艳旖旎的瞬间远不止这一次,真可谓浪漫与严谨齐飞,爱情共学术一色。
对于文思淼版的《李约瑟》,作为80后年轻人的我们除了对李约瑟对科学研究的严谨和坚持敬佩外,也对书中关于李约瑟、李大斐和鲁桂珍之间的三角恋情的描写比较感兴趣。对于李约瑟的爱情,文思淼感叹说:“我发现这非常精彩:从对另一个人的爱情而生出对另一种语言乃至另一个国家的爱。这一系列的事件浪漫而富有诗意——虽然在我开始研究李约瑟的故事时我对此还一无所知,但是发现这个故事足以令我兴奋。”的确,这种大爱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充斥着金钱利益的环境下的年轻人真的应该有些思考。
书中这些故事让也我对文思淼生出许多好奇,并且猜想能写出这样浪漫故事的人多半也是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人。而在之后对作家文思淼的进一步了解后,他的经历证明了我的猜测。比如他常常设想去过一种像约瑟夫·洛克那样的生活——洛克曾于1920年代来华并先后在中国云南、四川一带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科学考察和探险寻访活动——去到云南或是四川山区的一个小小村舍,并且将他余下的时光全都专注于中国的学问,“这可能不会发生,但它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三、文思淼的写作初衷
通常来说,科学史家往往很难成为公众话题,甚至他们的名字也少人为知。但李约瑟是个例外。据某家媒体对文思淼进行访问时说到文思淼之选择李约瑟作为他笔下故事的男主角,还要追溯到1995年。“当时我正在写一部关于长江的书。对于从三峡逆流而上——从武汉到重庆的贸易中所使用的一种平底帆船,我想要找到一些相关的图片一位博学的美国书商于是推荐我读《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4卷的第3部分,那一部分讲的是与中国的船舶与航海有关的历史。我买下了这本书,并且很快便被其将所需要的智力整合起来的想法给迷住了,而这套丛书的其他20多本也同样
权威。当时我就发誓有一天我一定要去探寻这一丛书背后的那个人的故事,去写一写他。”文思淼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四、学界对李约瑟问题的再思考
与文思淼的《李约瑟》中译本出版几乎同时,我注意到陈方正博士先生出版了《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一书。后者与李约瑟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不过该书的副标题“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却与“李约瑟难题”大有渊源,也引起了学界关于“李约瑟难题”的再思考。总结起来,这种思考大致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其一依然是“李约瑟问题”之真伪。余英时在为此书所作序言中对“李约瑟问题”有分析云:“中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既然自始便‘道不同,不相为谋’,则所谓‘李约瑟问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我们可以用‘科学’一词指所有关于自然现象的探究。在这一最宽松的定义下,我们当然可以说‘西方科学’、‘中国科学’。但事实上,中、西这两种‘科学’同名而异实;二者并不能用同一标准加以测量或比较„„这好像围棋和象棋虽同属于‘棋’类,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游戏。‘李约瑟问题’说:中国的‘科学’曾长期领先西方,但16世纪以后‘现代科学’在西方兴起,于是将中国远远抛在后面了。这无异于说,某一围棋手的‘棋艺’曾长期领先某一象棋手,但今天后者的‘棋艺’突飞猛进,已远远超过前者了。通过‘棋’的模拟,我们不必再多说一句话,已可知‘李约瑟问题’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中、西‘科学’之间无从发生‘领先’与‘落后’的问题。”
余英时先生的分析可谓形象生动,而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自然就是:“李约瑟问题”何以产生?也即对“李约瑟问题”所反映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的反思。1970年,70岁的李约瑟在一篇怀念萨顿的文章中曾对自己的研究进路反思道:“我和我的同事一直认为只有一种一元的关于自然的科学,各种各样的人类群体均有途径通达这种科学,只不过道路或近或远;均有时参与了这种科学的构建,只不过在贡献上或多或少,在持续时间上或长或短。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希望追溯出一条绝对连续的科学之路,它始于古巴比伦天文学和医学,经由中世纪中国、印度和整个古典世界所提供的先进自然知识,到文艺复兴晚期欧洲的突破性进展——正如人们所述,关于发现的最有效的方法本身被发现了。”这就很好理解何以他会提出“李约瑟问题”。这样一种科学观与科学史观在陈方正先生著作所希图解决的问题,即“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中也大致有所体现。而李氏所秉持的这种基于“科学进步论”的、一元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也正是近几十年来西方科学史同行反思的焦点所在。
从这种反思出发就引出了对“李约瑟问题”再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否需要“超越李约瑟”?今天科学史界对此问题的回答大多是肯定的。“超越李约瑟”并不是对李约瑟的贡献予以贬低,而是体现了另一种肯定与褒扬:假如他不曾标记过一个时代,今天又何来超越呢?
参考文献
[1] 江晓原、王国忠:《李约瑟与中国》,上海科普出版社,1992年。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3]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第1期 [4]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辽宁科技出版社,1986年。
【读《贺龙传奇》有感】推荐阅读:
读《史玉柱传奇》有感01-13
贺龙钓鱼教案06-15
电气之传奇05-24
传奇的组诗09-26
传奇写家——老舍10-20
从英雄到传奇06-05
句容传奇故事09-07
传奇人生-- Beno02-05
猫的传奇作文03-11
方便面的传奇作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