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导游词(精选8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地方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创始人”是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的下游围绕着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了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堪称世界第一的景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葱葱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游客们请看,大峡谷的水千变万化:既有固态的万年冰雪,又有沸腾的温泉;既有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又有滔滔江水。像不像各路“水仙”来这里开会呢?
游客朋友们,我们真是幸运。在这里,既可以欣赏遍布热带雨林的缕缕青山,又可以仰望直耸云天的皑皑雪山。这种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呢?
看到这里,这次大峡谷探险就结束了。游客朋友们,希望这次出游能给您留下深刻印象。下次再会吧!篇二:雅鲁藏布大峡谷导游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今天的行程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过。
大家从小就听说过“青藏高原”吧?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前面就是闻名中外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现在先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它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长达504千米,最深处可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它的上游围绕珠穆朗玛峰形成一个马蹄形大转弯,十分壮观,过会儿你们就可以观赏了。
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但动植物多而且景色也十分神奇,不信你们看:大峡谷的水由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到帘帘飞瀑;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到直入云天的皑皑白雪十分神奇,怎么样?我没骗你们吧!
下面请大家自行游览,但由于大峡谷地形险要,因此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篇三:《雅鲁藏布大峡谷》导游解说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导游解说词
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吸引了我们中国人,也吸引了大批来中国冒险的外国朋友们。是中国人,我们有权利有义务宣传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天,就由我来做导游,介绍人间仙境——雅鲁藏布大峡谷。朋友们,你们可知道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个是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世界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拦腰切开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这是人间奇迹。你,不想去看吗?请跟我来吧!
朋友们,原来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这就是大拐弯的神奇——长、深、窄。
朋友,你想见雪峰、冰川、草原、森林收于一圈的神秘地带吗?你想看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吗?那么,来吧,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来吧!
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色世间罕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了之后,你肯定会说比想象中壮观几千倍、几万倍。所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
参观完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相信她的美印在中国人心上,印在外国人心上,印在每一个撩起她神秘面纱的人的心上。
《雅鲁藏布大峡谷》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今天的行程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过。
大家从小就听说过“青藏高原”吧?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前面就是闻名中外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现在先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它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长达504千米,最深处可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它的上游围绕珠穆朗玛峰形成一个马蹄形大转弯,十分壮观,过会儿你们就可以观赏了。
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但动植物多而且景色也十分神奇,不信你们看:大峡谷的水由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到帘帘飞瀑;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到直入云天的皑皑白雪十分神奇,怎么样?我没骗你们吧!下面请大家自行游览,但由于大峡谷地形险要,因此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雅鲁藏布大峡谷》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与珠穆朗玛峰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各位游客,你们知道吗?大峡谷长504千米,平均深度为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过去曾经被称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370千米,最深处达2133米,秘鲁的科乐卡大峡谷长90千米,最深处达3200米,都比不上我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千姿百态,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奇特极了!大峡谷的山也有一番来历,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
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观赏大峡谷的游客们,你们可知道,大峡谷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长期艰辛努力的结果,可见大峡谷的发现是多么的重要!
《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阅读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从心底升腾。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三是能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重点是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难点是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篇略读课文,建议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并把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内容。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读了《观潮》,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除了钱塘江大潮本身气势壮观外,也源于作者准确、精彩的描写。神州大地上,这样的奇景又何止一处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将让我们领略到的是一个“世界之最”———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思考问题,揭示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揭开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1.雅鲁藏布大峡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2.作者又是怎样向我们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呢?
三、明确任务,达成目标
1.读一读。阅读教学,读,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读,要层次分明,逐层推进。(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3)用一个词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的印象。学生自读后,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每读一段指名说一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读完课文后,文章的“总-分-总”的结构就清晰可见了。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自己的初步印象,比如:壮丽、神奇、人间奇迹等等,并把学生所说之词写在黑板上。(2)自读感悟,练写批注。如此壮丽的景观,真是令人叹服。首先,课文中列举的确切数字,与世界上其他两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其次,课文从大峡谷的山和水两个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最后,课文通过对九个垂直自然带和“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的描述,再次表现大峡谷的壮丽神奇。这样的景观和文字都需要学生仔细地品读,用心地体悟。所以,课堂上,可让学生默读课文2-4自然段,想象画面,画出让自己有真切感受的句子,并试着在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3)交流体悟,感情朗读。课文的2、3、4自然段的语言各具特色。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如: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引导学生体会“不容置疑”的含义。)再如: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含有“从……到……”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引导学生通过比喻句,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幅“凌空展开的神奇美丽的画卷”;还可以相机理解“千姿百态”“人迹罕至”等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情感才得以共鸣,才能有感情地朗读文字。同样,想象到了画面,理解了文字,有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在学生分句分段交流之后,相机进行朗读的指导,通过个别读、分组读、集体读、比赛读、示范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畅享语言文字的魅力,得以情感的升华,同时也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做准备。
2.说一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21世纪,它也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到时,势必有很多人想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所以,教师在此时可提出:“你愿意成为小小解说员,为全世界人民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吗?”以此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课文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准备,可以先说给同桌听一听。(在练习介绍之前,教师可提示学生抓住课文各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如:“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除了引用课文中的文字内容外,学生还需要加入一些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让自己的介绍更富感染力)在学生自由准备后,请三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同时为他们佩戴上“解说员”的工作牌,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角色之中。
一
神秘的西藏,神奇的大自然。
同在喜马拉雅山地,有海拔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巍巍矗立,又有最深处达9006米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深深切割。两者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强烈的地形反差。
河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雅鲁藏布江奔腾而来,它的下游切过喜马拉雅山,在东经95度附近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尾闾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这大拐弯以巨大而连续的峡谷形式切割在青藏高原东南急陡的斜面上,这便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峡谷核心河段平均深达2673米左右,从派区到边境线上的巴昔卡,全长504.64公里。
公元1994年4月,中国科学家证论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峡谷。从此,过去曾先后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深达2133米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深达3200米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则退居次要地位。1998年10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定名。
公元1998年10月29日至12月3日,中国科学探险考察队59人首次徒步走通了雅鲁藏布大峡谷。
此次徒步穿越历时37天,行程近600公里,动用民工上千人次,仅民工费开销就达45万元人民币。其探险规模虽不敢说是绝后的,但至少是空前的。
穿越活动一开始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整个穿越过程中,中央电视台各档次的新闻节目,对此事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报道和深度挖掘,公布了多年来这里研究探索发现的秘密,第一次让国人对自己国土上的这块宝地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并因此掀起了全国上下的“大峡谷热”。
二
大峡谷,很快从科学探险的专家视野,进入了普通人的审美享受范围。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雅鲁藏布大峡谷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首。同时,南迦巴瓦峰也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列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首。
一路奔放不羁的雅鲁藏布江,几经转折,切过喜马拉雅山,在南迦巴瓦峰形成了一個举世无双的大拐弯。雅鲁藏布江和南迦巴瓦峰,像一对情意绵绵的神仙眷侣,一个豪放而缠绵,一个羞怯而神秘。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撼人风光风靡了旅游圈子,吸引了世界爱好者的目光,被称为人类“最后的秘境”、“云中的天堂”。其特色被用8个字来概括:高、深、润、幽、长、险、奇、秀。
2005年,华润雪花啤酒携手Discovery,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共同召开“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新闻发布会。
2010年12月6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公园的正式揭牌,标志着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成功地运用于大峡谷旅游实践。
数不清的歌曲,都在歌唱雅鲁藏布江,其中一首歌中唱到:
清清的雅鲁藏布江
流向远方
高高的天空升起圆圆月亮
在这梦一般的晚上
有人忧伤
有人把那古老的情歌
一遍一遍轻唱
三
没有雅鲁藏布江,何来这条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西藏的母亲河。这条母亲河冲出国界,到了印度,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这样,中印两国关于这条河的利益不免就会发生争执。
2010年11月12日,藏木水电站已正式宣告截流成功,也揭开了雅鲁藏布江流域水电开发的神秘面纱。藏木水电站位于雅江中游桑日至加查峡谷段,“V”形峡谷的收口处,海拔约3200米,规划用途仅为发电,无航运、漂木、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要求,投资79亿元,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规模比180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小得多,却已几乎相当于西藏目前水电开发的总和。
2012年01月23日 《印度时报》报道指出,印度国家火电公司(NTPC)已完成在中国藏南地区(印控的“阿鲁纳恰尔邦”)的雅鲁藏布江(印称“桑朗江”)建造大型水电站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道指出,在得知中国计划在雅鲁藏布江上游建设大型水坝和水电站时,印度就决定加快利用雅鲁藏布江的步伐。印度已经意识到必须加快在雅鲁藏布江流域修建水电站和争夺“下游河岸权”的重要性,以便在与中国就雅鲁藏布江水资源分配进行谈判时,拥有份量十足的筹码。
早在1972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后来被称为“老爷子”的关志华,是雅江干流组长,负责摸底雅江水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考察青藏高原,涉及五十多个专业的四百余人进行了4年野外考察。这次科考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毛泽东要求我国应该有一个远大规划,努力改变经济、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此,周恩来主抓了“十二年科学规划”。但由于遇到自然灾害时期、“文化大革命”,直至1972年才真正实现。
1980年全国启动水力资源大普查,雅江是其中一部分。在综考队的调查数据基础上,雅江干流设置了约12处水电站的建设地点。
1988年前后,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陈传友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西藏可否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更早在十年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财富首脑也在东京开会,商讨能否在世界上建设数个大型公共工程,其中提到在大拐弯地区建设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称为“喜马拉雅大电站”,解决东南亚电荒问题。
有关西藏之水的话题,另一个是郭开提出的“大西线”引水方案。1990年,郭开提出了“大西线调水工程”方案的设想。具体内容是:引雅鲁藏布江水,穿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过阿坝分水岭入黄河。计划年引水2006亿立方米,相当于4条黄河的总流量。
nlc202309030039
四
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地段是无人区,是地球上少数人类难以涉足的神秘禁地之一,被视为“死亡大峡谷”。但它的特殊、艰险和神秘,又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探险家去考察和了解。
权威资料显示,最早在1878年,英国和印度的情报机关为搞清楚雅鲁藏布江下游流向等情况,开始不断派遣情报人员,企图潜入这神秘的大拐弯峡谷。他们在转经筒里藏着测绘用的棱镜罗盘,带着只有100颗念珠的念珠串(真正的西藏佛教徒用的念珠串是108颗),用珠子数步来量距离。
而除了辛格家族兄弟和基塔普之外,他们大多失败了。值得特别提到的是基塔普这个锡金人,他是英印情报机关派遣的情报人员的仆人,当主人失踪之后,他在西藏流浪4年之久,多半时间当奴隶,但他却单独按指令完成了任务。尤其是他发现:雅鲁藏布江离白马岗宗有两测链远(测链是当时英国的一种测量工具),在离那里大约3公里远的地方,雅鲁藏布越过一个名叫森吉错加的悬崖,从约150英尺高处一泻而下,形成瀑布,瀑布下面有个大湖,在那儿总能看到彩虹。基塔普说这个瀑布可以同尼亚加拉瀑布相匹敌。
1913年,受命于英国外交大臣麦克马洪爵士的F·M·贝利上尉(后晋升为中校,是英国皇家和苏格兰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秘密潜入西藏勘测地形,他在《无护照西藏之行》一书中描述,从申格宗到白马岗宗的路上找到一条通往雅鲁藏布江的小路,路的尽头看得见云雾般溅散的浪花。江水在约45米宽的沟壑里奔腾而过,在落差约9米处飞溅起层层浪花,形成一朵朵水汽云雾。云雾高出瀑布顶端6米,并能看见一条彩虹。由于藏语中没有“彩虹”这个名称,贝利等人给这条瀑布起了个诨名“彩色瀑布”,并拍了照片。
1960年,著名学者徐近之先生撰著的《青藏自然地理资料》中引据F·K·Ward《The Riddle of the Tsangpo Gorges》中的实测资料,说雅鲁藏布距帕隆藏布会口约16公里的瀑布,海拔2163米,常有彩虹,可称“虹霞瀑布”。还有一瀑布距帕隆藏布汇入口仅6.5公里,海拔1573米,高水位时,瀑布高13-14米,当地门巴人都说它是雅鲁藏布江最大的瀑布。
1962年,解放军林芝军分区工兵连徒步走过这一带江岸,并未发现任何一处有瀑布的踪影。据部分科学家实地调查、访问和分析,是引发1950年墨脱大地震的地壳构造运动,使大峡谷地区的自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改观,地震使峡谷核心地段的“虹霞瀑布”等消失了。
1998年,中国科学探险考察队在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科学考察工作,成果斐然。
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全球定位系统(GPS),配合常规的经纬仪、平板仪等,在现场论证和确定了大峡谷的进口位置,它位于米林县派鄉大渡卡村前古堡下方,即北纬29度32分36秒,东经94度54分20秒,海拔3108米。在这里河谷地形和水文特征发生明显变化,还能同时看到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
科考队在峡谷进口基岩上建立了水准测量基准点(科新一号),以后又在大峡谷下段墨脱背崩解放大桥和大峡谷拐弯顶端扎曲“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纪念碑上建立了测绘水准基点(科新二号和三号),填补了大峡谷地区测绘上的空白;同时对大峡谷十余处特征河段进行了水文断面测绘和特征数据的测定;尤其还对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进行了交会测定,对两峰之间河谷最深处进行了实地测量;对大峡谷腹心无人区河段的瀑布群进行了测绘。
五
1998年4月,雅鲁藏布大峡谷预考开始。考察以沿川藏公路经通麦天险到达波密,又顺着废弃的札木公路朝墨脱方向行进,半途遇大滑坡,原路返回。又去扎曲,准备进入原始森林。在门仲村听当地人提到雅江主流上有大瀑布的消息,因条件不足,未能前往。
1998年10月,雅鲁藏布大峡谷正式考察启动。因大峡谷地区情况复杂多变,探险计划多次调整,最后分四队展开工作。
第一分队,由派区出发,经白马狗熊,翻越西兴拉雪山,发现了藏布巴东大瀑布,找到大峡谷地质变化的矿石标本,之后直奔扎曲大本营会合。其中一名队员因遭毒虫叮咬,感染发高烧被民工护送出大峡谷。
第二分队,由派区出发,翻越多雄拉雪山,到达背崩,又南下至希让村考察,然后调头直奔墨脱。一名队员因摔断左臂,无法继续前行,从墨脱沿废弃的札木公路,翻越嘎隆拉雪山,上川藏公路,乘车出大峡谷。大部队后经甘代,穿过原始森林,到达扎曲大本营。沿途收集大量水文资料并完成了一些重要的测绘任务,并找到以缺翅虫为代表的大量昆虫标本。
第三分队,在大峡谷外围地区进行相关的地理考察,获得大批综合资料。
第四分队,大瀑布分队,由派区转至排龙乡,经门仲村进入无人区,发现了绒扎瀑布群,其中两名队员继续深入考察,找到了秋古都龙瀑布群。发现大片珍贵的红豆杉林,之后回扎曲大本营。
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全程见证了此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穿越行动。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林芝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直白县过去,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它令世界瞩目和惊叹,令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10月19日,人类首次徒步穿越世界最大峡谷。1910月28日,中国科学家正式确定大峡谷入口位置。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滔滔大河突然转了一个直角,令人惊叹不已,叫人不可思议。门巴族向导说:“那是雅鲁藏布江在追赶弟弟妹妹呢!”传说冈底斯神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叫雅鲁藏布江、老二叫狮泉河、老三叫像泉河,小妹叫孔雀河。有一天,冈底斯把他们叫到跟前说:“现在你们都长大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正是你们闯荡天下、开阔眼界的时候了。”于是四兄妹各自奔流而去。老大雅鲁藏布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思念起弟弟妹妹。当天上的苍鹰告诉他弟弟妹妹都向南边流去以后,雅鲁藏布江焦急万分,立即卷起巨浪,拐了一个弯,向着印度洋方向匆匆忙忙呼啸而去,于是便形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它的激流至今没有一人敢于漂流,它的谷底至今没有一人能全程穿行。人们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在于它为印度洋的水汽穿越喜马拉雅山提供了通道。大峡谷之外,荒山秃岭,雪山高原,翻过山口进入大峡谷地区,顿然是另一番景像。谷底是奇花异草、亚热带雨林,山坡上生长着温带的常绿阔叶林,峡谷的高处则生长着松柏等寒带的针叶树。大峡谷的两边可以说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
青藏高原60%~70%的生物物种集中在这里,仅杜鹃花就有154种。在茂密的森林、灌木丛和草甸间,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在大峡谷的台地边,不时能见到藏族和门巴族同胞的木屋。河谷平原上,黄色的油菜花、紫白色的豌豆花,镶嵌在绿浪翻滚的青稞地里,好似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许多河段两岸岩石壁立,根本无法通行,所以至今还无人全程徒步穿越峡谷。相比其他三条大峡谷,谷地中都有路相通;科罗拉多大峡谷,游人可乘牲畜在谷地中穿行游览;科尔卡大峡谷,游人可徙步沿谷地旅游;喀利根德格大峡谷,谷地中村庄星罗棋布,沿谷地的小路是当地发展徒步旅游的主要路线。就水道而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段,河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远远超过67立方米/秒的科罗拉多河和另外两条河流,其河流流速高达16立方米/秒,水流湍急,这是因为雅鲁藏布江从接近大峡谷入口水面海拔2910米跌落到流出西藏自治区155米,只有500多千米的距离就跌落了2755米。跌水相连,至今未有人能漂流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水流的险恶程度也远在诸峡谷之上。
整个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可以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秀甲天下”概括。谓其秀甲天下,主要是指无论在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独领风骚。就广度而论,大峡谷是山秀、水秀、树秀、草秀、云秀、雾秀、兽秀、鸟秀、蝶秀、鱼秀、人秀、村秀……不仅如此,大峡谷的秀还有其深远和雄伟的内涵。例如大峡谷之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溪流、帘帘飞瀑直至滔滔江水,固态、液态、气态、雪花、溪流、大江、秀丽深入到水的各种形态、各种尺度规模。
【简介】
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雅鲁藏布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28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已于2000年4月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即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总体规划》中,西藏的有关专家和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的动植物保护、地质地貌保护等都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划,划分了各个保护区域和保护物种,制定了完美的保护措施,拟议中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9万人。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科学内涵及宝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瞩目,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濒临绝种的古老物种生息繁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有生物资源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编辑本段]
【发现与命名】
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个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长37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长90千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胡源泉
一、说教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2课。是在第一课《观潮》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生动描写。今天我要讲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生词及课文内容。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及词语填空来学习生词;引导学生通过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深、长及壮丽景观”来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 重点:理解课文生词
突破方法:教师在ppt中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然后出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请学生填空。
2. 难点:理解课文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深、长及壮丽景观”来理解课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四、说教学方法 1. 教法:引导法 2. 学法:小组合作
五、说教具
本课时我用教学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用ppt出示图片进行导入。2. 新课教学 词语教学及理解课文 3. 课堂小结 4. 布置作业
七、说板书
我们将这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不光是为大家展现杨逸畴背后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更是在杨逸畴先生离开我们一周年之际,对这位当之无愧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之父的再次缅怀和追忆。
作为20次上青藏高原的杨逸畴,一直从事地貌形成演化、高原环境演变的研究,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而更令杨逸畴难忘的经历,却是8次深入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科学探险考察。他既是我国首批考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科学家,也是我国率先徒步走完大峡谷90公里无人区的探险家。这样特殊的经历,让杨逸畴在世界上率先论证出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最深最长的第一大峡谷。
“世界第一”的光环戴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头顶,还意味着《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中的有关条目将做新的更正,世界地理教科书将做新的改动。而随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论证,杨逸畴这个平凡的名字,永久地篆刻在了中国世纪坛的白色大理石壁上。
不光如此,杨逸畴凭着对大峡谷扎实的科学探险考察,修订了我国上世纪最大地震震中为墨脱而不是察隅,并提出利用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源为西藏造福的宏伟构想,同时,他还解开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理构造和雅鲁藏布大峡谷虹霞瀑布消失之谜。
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的科学论证,无疑成为20世纪地理学上的重大发现,而这险些与杨逸畴擦肩而过。
历史上,英国地理探险者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下的墨脱河流段称为底杭峡,新中国地图称之为雅鲁藏布江。1993年,美国地理探险家费希尔到过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看到了大峡谷围绕西藏东南部最高山峰——南迦巴瓦峰拐了一个大弯,这使得在很长时间以来,国外媒体一直将其称为南迦巴瓦大峡谷。
也有人声称,是费希尔最早在美联社报道了南迦巴瓦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谈起这件事,杨逸畴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1994年春天,杨逸畴等一行应邀去台湾讲学。在那里,台湾同行告诉他们一个重要信息:美国科学家在前往西藏米林派区(现为派镇)考察时,偷偷拍了几张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照片,通过分析后初步认为,这个大峡谷可能不逊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但他们苦于没有实地考察的证据,不敢下结论。
杨逸畴此前已6次去过雅鲁藏布大峡谷,走过进出墨脱县的所有线路。台湾同行的追问和提醒,使杨逸畴猛然醒悟,雅鲁藏布大峡谷不逊于科罗拉多大峡谷,这本身就是一种科考成果。回到北京后,杨逸畴找到一起考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谈起了台湾的见闻。那时,新华社记者张继民也在场,没想到他的一句话,引起了张继民的极大兴趣。
张继民在杨逸畴、高登义和李渤生三位科学家合写的论文《雅鲁藏布江下游水气通道初探》中发现了有关大峡谷长度和深度的表述,文中记录雅鲁藏布江峡谷的平均深切度在 5000米以上。
张继民当即给高登义打去了电话,非常认真地说:“你和老杨认真考证一下,比较一下美国的科罗拉多峡谷,拿个结果好吗?”说完,他又加重语气说:“如果是世界第一,我们一定不要放过它!这可是中国的财富啊!”
杨逸畴戴着老花镜,伏在案头以1:5南迦巴瓦峰地形图为基准,从雅鲁藏布大峡谷海拔2400米的高度往上算。经过30多天的反复计算和论证,杨逸畴终于得出了结论:中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无论在长度、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世上已知的几条大峡谷,为世界之最。这个结论最后经过刘东生院士再次论证和审定,由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后,一下子,国内外近百家媒体转载了这条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若不是台湾同行的提醒,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这个被认为是20世纪末地理学上的重大发现,险些同中国人擦肩而过。”杨逸畴说道。
从温婉的江南小村走进中科院神圣殿堂,再到粗犷的青藏高原、南疆沙漠,杨逸畴走了一条常人认为不常规的路。
伴随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发现和论证,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名噪寰宇,杨逸畴的名字也响彻华夏。2002年初春,在北京中关树一栋旧楼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杨逸畴。他的皮肤黝黑发亮,身高1.8米以上,健壮得像雪山的牦牛。如果不看他鼻梁上架着眼镜,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是一位科学家,倒像一位运动健将。
杨逸畴回忆与地貌学结缘,有两本书对他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有意无意地引导他走上以后的人生道路,一本是《徐霞客游记》,另一本是《鲁滨逊漂流记》。杨逸畴与徐霞客算得上是同乡,徐霞客是江阴人,而他的老家江苏武进北边就是江阴,当地流传着徐霞客的不少故事。杨逸畴说,今天再看《徐霞客游记》,它不光有文学价值,而且还有科学价值,徐霞客算得上中国地理学的老祖宗。
徐霞客这位游走四方、探索冒险的故事,暗暗拔动少年杨逸畴不安分的心。待到报考大学时,当时最热门的专业是土木工程系、电子系、机械系,可他选的专业却是地质地理等。1953年,杨逸畴如愿进了南京大学地理系,当时别的大学还没设地理系。
在大学里,杨逸畴的身体健壮尽人皆知,他当时是江苏省的排球队员,据说他创造的男子标枪记录很长时间都无人打破。1957年,大学毕业的杨逸畴来到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工作,这里是中国地理学界的最高学术机构。1959年,杨逸畴参加了中科院西部地区南水北调工作。也许是一副好身板惹的祸,杨逸畴被领导派到了科学上一片空白的青藏高原,尽管当时条件极度艰苦,却给了年轻的杨逸畴展示自己一个极佳的舞台。从1973年到1979年间,他几乎每年都要到高原去,一去几个月是常事。有几次,家中老人生病以及病故,他都无法回来。杨逸畴的爱人郭素珍清楚地记得,有次他回北京后,陪她看过一场露天电影,也是人生中仅有的一次。
然而,一向身体强壮的杨逸畴,还是让高原反应给累倒了。1987年,他带领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7756米的库拉岗日峰,那次高原反应对他的伤害很大,他高大的身躯像棉花一样干干栽倒在地,以至于在大本营躺了10天才爬起来,回北京开会期间又发生休克,倒在了卫生间里。医生检查后,说是长期缺氧造成心脏右臒动脉堵塞,医生不让他去青藏高原了。这对杨逸畴精神上是非常沉重的打击,他毫无思想准备:“这年我已52岁了,青藏高原和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多少奥秘,等待我去探索,难道我的青藏高原科学探险事业就这样半途而废了?”
杨逸畴听从了医生的建议,经过冷静思考,慎重地做出了新的选择,把目标转向了青藏高原的北缘——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然而不幸还是降临了,2004年他突患脑血栓,可他感到壮志未酬,不甘心就此罢手,在他病体稍加康复后,依然心系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探险考察。2007年,他还参加了“庆奥运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徒步穿越十周年回访科学探险考察”活动,又一次到了大峡谷地区观察。
杨逸畴的逝世,勾起了我10年前初次采访他的回忆,杨逸畴对墨脱大地震震中的确定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虹霞瀑布”的消失之谜有着功不可没的论证。
我国上世纪最大地震震中在西藏察隅,缘于英国植物学家F·K· 沃德设下的谜局,杨逸畴多次穿行于察隅、墨脱两地,最终将震中定为墨脱县格林村。
1950年8月15日22时09分34秒,世界各地的地震仪同时记录到来自这一强大震波。刹那间,江河断流,数十万平方千米的地貌一夜之间面目全非,所有地震仪都超出了最高限而失灵。这次大地震所释放的地震波能量是唐山大地震的20多倍。
对于这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的确认,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印度阿萨姆邦,有的说是西藏察隅。当时在察隅考察的英国植物学家F·K· 沃德的记录,让世界都把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确定在察隅,称它为“察隅大地震”。
1973年9月21日,包括杨逸畴在内的8人科学考察小分队挺进墨脱,考察组从米林县派区出发,当地政府先后调配30多名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青壮年民工,给他们背行装、当向导和做翻译。考察组进墨脱后,考察了马尼翁、月儿工、希让村,没想到1950年大地震留下的遗迹,让杨逸畴一行触目惊心。专家们走访了19户人家,找到了当年的幸存者,听他们描述灾难降临时的一个又一个恐怖情景。
墨脱县至四境间数百公里的山路崩塞,连日飞尘蔽日,经旬不散。雅鲁藏布江溃决,水势暴涨,形成50米高的浪头,江面由20多米一下崩展到80多米。有的山峰被“一分为二”,形成箭鞘状。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河两岸洪水为患,堰渠冲毁,道路切断,桥梁损毁。整个雅鲁藏布江河弯地区和米林、察隅等27个县及印度阿萨姆邦的部分地区都被卷入这场灾难之中。地震破坏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最远距离达1300公里。一位当年曾给F·K· 沃德当过背夫的希让村老人,地震后曾去过阿萨姆。他看到沿途江水多处被堵断流,后来又冲决堵塞物,大水漫灌了阿萨姆平原,洪灾泛滥。
墨脱县背崩南边的格林村,距震中最近的一个大村庄。那块两平方公里的盆地,本是墨脱县境内最大的平坝子,上有良田近千亩。它不仅被夷为平地,而且陷落成为沼泽地,全村400多人几乎无一幸免。原格林村遗址成为沼泽草甸地带后,科学家在地图上标上了“格林盆地”字样。
对于墨脱大地震遗留的最大隐患,莫过于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两岸的崩塌倒石堆。这些倒石堆像是一条干石河,满载着岩屑、碎石和巨砾,斜卧在高高的山体上,有的竟达上千米。一旦发生崩塌、地震、暴雨,都有可能触发砂石滑动,甚至产生连锁反应,演变成一场势不可挡的泥石流溃入河床,时有堵江截流的情况发生。
杨逸畴等一行在墨脱考察时,这里就发生了一起堵江截流的情况。墨脱县背崩村上的一处石崖,因连日暴雨而溃垮,崩落的巨石推动下游沟槽中的泥水石块汇合成一股上万吨的泥石流,冲向雅鲁藏布江,一举截断了径流达每秒上万立方米的江流,持续一天之久。第二天江水漫堤,冲垮堤坝形成洪峰,险些将下游的解放大吊桥冲走。
杨逸畴、章铭陶等科学家根据调查得来的情况,与察隅大地震访问数据相比较,墨脱受损的情况显然具有毁灭性:震中位于墨脱县背崩村正南方38公里处,而察隅距墨脱足有300公里。他们将有关情况报请国家地震局专家审核,将这次大地震更改为墨脱大地震。这是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最大的一次地震。从此,“格林盆地”标注在中国地震图上,墨脱大地震永载史册。
墨脱大地震时,印度板块向对面的欧亚板块俯冲,造成雅鲁藏布江河床剧烈错落,杨逸畴由此佐证“虹霞瀑布”的消失。
杨逸畴第一次见到南迦巴瓦峰时,那仍是一座未被登顶的处女峰。在南迦巴瓦峰西坡,考察队员们发现了一条大冰川,他们感到特别奇怪,冰川竟会离雅鲁藏布江那么近,仅有几百米。这里的雪线是海拔4800米,林线是海拔4200米,可是这冰川居然跑到2800米处的森林里,这就是闻名全球的则隆弄冰川。
第一天,他们就在冰川上工作,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工作时,猛听见有人大叫:“哎——”杨逸畴抬头一看,心一下就收紧了,倒吸一口冷气,只见一只顶大的棕熊,正慢悠悠地在前边的冰川上走着。“熊瞎子,熊瞎子”,民工大喊大叫,熊的视力本来不好,但听力却异常敏锐,喊声惊动了它,棕熊立刻加快了步子,朝他们奔来,“啪,啪,啪”突然响起三声枪声,大熊几乎就倒在考察队员的脚边。头一天进入大峡谷,就体验到了如此惊险的一刻。
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第二天,他们整整走了一天,到了大峡谷最后一个村子——加拉村。杨逸畴让村长把村里最年长的人都请来,向他们了解大峡谷里的情况及当地曾发生过的自然现象,比如有没有发生过地震?冰川是否崩塌?听到这话,村上的人说:“我亲眼看到则隆弄冰川会跑,太可怕了。”那是1968年藏历七月的一个下午,大家正在太阳底下收荞麦,南迦巴瓦峰上更是晴空万里,平时喧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水,突然变得很安静,一些经历地震的老人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果然,则隆弄冰川开动了,它快速下行,雅鲁藏布江水被它拦腰截断,竟然断流到第二天早上。江中叠起的冰坝,直到第二天上午才被完全冲开。
考察队队员们出了加拉村,前边就是无人区了。这次,他们特意带上砍刀、绳索,垂绳攀援,不到100米的陡坡,却走了整整一天。翻过这道悬崖,到了江边,这时是枯水期,江边露出沙子,还有许多房子般的大石头。石头表面光滑,上边有被激流冲出的小小洞穴,江岸两侧的岩壁,七八米以下都很光滑,表明这是丰水期的水位。大峡谷内,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位落差最高可达21米。
在出发前,贝利、沃德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河床大瀑布的描述,却始终萦绕在杨逸畴的心里。早在1878年开始,英印政府情报机关为搞清楚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流向等情况,不断派遣情报人员潜入这一区域,其中的情报人员仆人基塔普发现离白马狗熊大约3公里远的地方,雅鲁藏布江从约有150英尺的高度一泻而下形成瀑布,下面有个大湖,在那儿还总能看到彩虹。英皇家地理学会会员、英军上尉贝利考察白马狗熊瀑布后,证实了这处瀑布的存在,还写进回忆录《无护照西藏之行》:
“……江水在约五十码宽的沟壑里奔腾而过。我的左下方咆哮着打漩的急流,右下方江水猛然向下冲过岩石的突出部,在落差约三十英尺处飞溅起层层浪花,形成一朵水气云雾,高出瀑布顶端约二十英尺。后来,摩斯赫德到那里时,看见一条彩虹。由于西藏人没有‘彩虹’这个名称,我们就给这条瀑布起了个诨名叫‘彩色瀑布’……”
1924年,英国植物学家、探险家F·K·沃德在藏族民工的协助下,从派镇顺江而下,经大渡卡、加拉、白马狗熊到达大拐弯顶端的扎曲,然后顺帕隆藏布江而到达排龙村,远比贝利走得更远。在《藏东南考察记》里,沃德同样生动地描绘了大峡谷腹地的奇丽景色,见到了虹霞和藏拉两处河床大瀑布,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它们,飞落的瀑布上升起了美丽的彩虹,将它们称为“虹霞瀑布”。
杨逸畴一行走到了白马狗熊,在大峡谷右侧坡上的一块平地上,被树林包围着,平台上有一座早已倒塌的寺庙。既然是无人区,怎么会有寺庙呢?这引起了考察队的浓厚兴趣。他们来到平台上,进到已经塌掉的房子里,竟然有一棵木瓜树长在里边,还结着一只大大的木瓜。木瓜树,是气候温湿的亚热带作物。当晚,他们住在旧寺里,无意间在地下刨了刨,结果甚感意外:地底下埋着几只已腐烂的大木箱,箱子里装满了各种铜制的佛像、法器等。
杨逸畴出发前,曾读过贝利对这座小寺庙和其僧人以及居民有过描写。他们沿江考察途中,大家不时看到河道曾被山石堵塞,又被江水冲决而去的痕迹,不时还能看到废弃经年的村庄。民工们总是告诉说,都是这里发生的一场大地震给摧毁的。
杨逸畴考察中,既没有看到贝利记载的寺庙念经情形,也未能见到他笔下的“彩色瀑布”,当杨逸畴提起白马狗熊附近的“彩色瀑布”时,年岁大的藏族民工说,早年这里确有大瀑布,就在白马狗熊的下方。瀑布周围有温泉,当地人在此修了一座小寺庙,常来此沐浴、拜佛,往下看是“彩色瀑布”,向上能望见南迦巴瓦的雪峰,很是美丽宜人。但这都是1950年以前的事,此后就再也没入能走进去了。
谈起这条瀑布的消失,藏族民工德钦还告诉说,这里发生过一场令人心悸的大地震。地震发生时,江边的房子被高高地弹起,然后又落到江里。山峰的斜坡上,足有十多公里长的则隆弄冰川,整个被崩裂成六段,一路向下跃动,一段巨大的冰川跃过了一个叫直白的小村子,竟将这个上百人的村庄夷为平地,全村仅活下了一个当时正在地洞里干活的叫卓玛青宗的妇女。最后一段冰川跳到江里,形成一道冰坝,硬是把雅鲁藏布江水憋住,江水后来一下冲开冰坝,使下游平原地方莫名其妙暴发大洪水了。
杨逸畴对照贝利所描述的河床大瀑布的位置,前去考察后发现仅是一处小跌水罢了。同时消失的还有沿途的一些村庄,它们或被崩塌的山体推进江中,或被巨大的冰川泥石流所掩埋。直白村不见了,现在的直白村,是在距原址上百米的地面上建起来的一座新村庄。
杨逸畴考察后得出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正处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镶嵌交接缝合带的东北端,雄伟的马蹄形大峡谷正是沿着这条缝合带发育而成。“虹霞瀑布”的消失,就是一次发生在人们眼皮底下的强烈现代地壳构造运动,它再次证明,南迦巴瓦峰就是印度板块的先锋,向欧亚板块俯冲,南迦巴瓦峰对面的加拉白垒峰将其抵住,是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强烈上升的中心,是地形构造转折最急剧、地应力最集中的地方之一,这里是我国大陆最为活跃的地震带之一。印度板块至今仍在持续向北推挤,缝合带附近应力集中,地壳很不稳定,经常引发地震。这些巨大的冰川至今还残存在谷底,这就是为什么则隆弄冰川会下到海拔那么低的森林里,它成了我国首次发现的超长跃动冰川,地震造成的山崩地裂现象仍在。
在我的印象里,杨逸畴无论是兴奋自豪地谈过去,还是怀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谈未来,最后总是离不开雅鲁藏布大峡谷如何造福人类,那是他的生命所系。杨逸畴生前,对大峡谷曾有过无数宏伟的构想:大峡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诸多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雅鲁藏布江水力资源,单位(公里)蕴藏量为世界之最,如果将大峡谷裁湾取直,获得2500米的落差,发电量超过三峡3倍,不仅能解决我国青藏高原的能源困难,还可以支援东南亚国家;大峡谷的生物种类占西藏的60%,物种资源齐全,是巨大的财富;大峡谷离珠穆朗玛峰700多公里,可以建立国家公园,地球上所有想看世界最大峡谷、世界最高峰的人,都要到这里来旅游观光。杨逸畴说,作为中国的地理学家,责无旁贷地要为保护、开发、利用大峡谷,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迎接中国的大峡谷时代到来。
一、教材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课,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二、理论指导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教师创意,由网络公司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尝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语文教学。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料和教学信息的共享,增加了教学的知识容量。同时,灵活方便的交互方式,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突出特点
(一)充分利用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拓宽学生视野
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学校资源库——雅鲁藏布大峡谷网站中有目的的浏览查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习到了课本中无法获得的知识。学生面对资源库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网站中丰富的视频、图片以及文本资料仿佛身临其境,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发挥网络教室功能,实现师生互动和多向反馈
网络教室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也通过各种监控互动手段,实现教师和学生点对点或点对面等多向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快捷准确地掌握学情,调整教学,也有利于学生互相了解学习状况,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活动中去。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下利用网络,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的思想。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导游结合视频相关内容进行演示讲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运用语言进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宗旨。建构主义认为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意义建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完成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样更生动灵活。
(五)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小学语文新大纲强调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重点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语句,使其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能力目标:
1、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2、通过人机交互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3、挖掘教材内在因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读、看、讲、写结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思路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chù)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一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学生齐读课题)然后(课件演示)教师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视频文件,让学生初步感受、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然后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进行交流:这是学生可能会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我留下美丽、神奇、壮观„„等印象。
(三)再读课文,学习方法
首先教师出示课文第一段文字,请学生齐读,然后教师再出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壮观。紧跟着出示地图,让学生感知雅鲁藏布大峡谷全程的长度。
接着教师出示自读要求,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①为什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的?②作者在介绍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找出例句。学生在一边读文一边思考问题之后,全班进行交流:
首先解决问题①: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板书,这是学生回答的要点 然后解决问题②:教师则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语句,并指导学生朗读。
列数字:“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作比较:“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排比: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这几个地方我都用不同颜色加以强调,学生一目了然,教师在出示这几处文字时,反复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气势非凡。
(四)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进行互动
为了增加教学的知识容量,实现教学资料、信息的共享。教师要求学生在校园网内查阅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欣赏和文字资料,听听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歌曲,最后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片,打上收赠人的名字,送给你的好朋友。
(演示)充分给足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让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认真查阅并利用电脑互动,学生可以在网站内查阅到大量的图片资料,在图片欣赏中学生可以看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风光,还可以看到众多的植物、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真不愧是植物的博物馆、动物的王国。学生还可以听听相关的音乐,或看看相关资料介绍,甚至还可以观看视频教学。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俗话说:“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因此,在拓展延伸这个环节,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我国著名导演徐兢,为了拍摄影片《峡谷背夫》,亲自来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由于人生地不熟,所以他特别拍摄了一段影片想招聘一位当地导游。下面就请同学们从雅鲁藏布大峡谷网站中调出影片视频,为这段影片配上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最后我们再来交流看谁是导演心目中的人选?
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在本子上写导游词。最后进行交流。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课后同学们可以去看看科教片《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七)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地理位置
与其他大峡谷比较
雪山冰川
原始林海
生物的多样性
【雅鲁藏布大峡谷导游词】推荐阅读:
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导游词07-20
邢台大峡谷导游词06-27
深圳大峡谷导游词10-16
京东大峡谷旅游区导游词10-06
《雅鲁藏布大峡谷》05-29
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09-25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案教学设计05-29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教学片段及反思10-13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