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家鑫事件调研报告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药家鑫事件调研报告(推荐5篇)

药家鑫事件调研报告 篇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学 生 实 践 调 研 报 告

课 程 名 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理论体系

实践调研报告题目: 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调研报告

——浅析“公众舆论”

调研报告负责人:

陈苑蓉

所 在 院 系:

机电学院 任 课 教 师: 周敏华 日 期: 2011年6月13日 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调研报告

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调研报告

——浅析“公众舆论”

作者姓名: 陈苑蓉 侯涌珠 蔡美风 李振辉 黄年栋 陈锡周

【摘要】:

杭州飙车案中被称为“富二代”大学生的胡斌超速驾驶改装车撞死浙大毕业的谭卓,警方最初公布车速只有70码,整个事件让我们记住了网络名词“欺实码”;河北大学校园被认为是“官二代”的李启铭酒后驾车撞死该校大学生陈晓凤,最后让我们记住的是“我爸是李刚”这句网络经典。而紧接着的药家鑫事件就在2011年6月7日,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宣布暂告一段落。药家鑫是死了,但是对于围绕此案的舆论的反思何时开始?为什么药家鑫事件会引发喊杀声一片?这期间的公众舆论在扮演着什么角色?是公众的舆论影响了判决的结果?还是公众对司法的监督展示了人们对社会正义、司法公正独立和自由人权的追求?而作为法治社会的理智思考是否能够枪下留人?这背后的一切都留待我们细细反思。

【关键词】:

药家鑫、舆论、监督、司法公正、问题、建议

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调研报告

前言

与回顾以往在司法与公众舆论之间的案例,比较著名的案件有河南张金柱酒后交通肇事案(舆论监督郑州市公安局局长张金柱酒后驾驶撞死撞伤人案件)、泸州二奶继承案(舆论监督违反公序良俗行为的案件)、孙志刚案(关于救助收容方面的案件)、李思怡(办案人员“不作为”的案件)、黄静案(关于司法鉴定方面的案件)、刘涌案(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孙大午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件)、哈尔滨宝马撞人案件、李刚门案(“官二代”校园撞死学生“亮爹”案件)等,公众对司法的监督展示了人们对社会正义、司法公正独立和自由人权的追求。

现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也愈来愈强,与此同时,公众舆论监督事件也越来越成为聚焦的话题。究竟公众舆论现今在中国各项事宜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如何正确引导人们对社会正义、司法公正独立和自由人权的追求?这一切都有待探究。同时“药家鑫事件”只是现今司法与公众舆论之间的一个社会缩影。如何从如此之多的“药家鑫事件”中让我们的舆论做到正确监督,如何做到正确引导公众舆论,如何做到法治更为健全?都是笔者在这篇报告中所要彰显的内容概要。作为又一起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件,本文拟通过药家鑫这样的“网络大案”,听取打中锋对此事件的声音,对大家的心声作详细的了解,并对数据、访谈进行分析和研究,正如题目所释从“药家鑫事件”着手浅析“公众舆论”。

案情简介

6月7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杀人罪犯药家鑫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

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数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

2011年4月22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药家鑫提出上诉。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认为该案事实清楚,证据充 3 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调研报告

分,建议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依法审理,于5月20日依法作出裁定,驳回药家鑫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认为,被告人药家鑫开车撞倒被害人张妙后,又持刀将张妙杀死,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药家鑫仅因交通肇事将被害人撞倒后,为逃避责任杀人灭口,持尖刀朝被害人胸、腹、背部等处连续捅刺数刀,将被害人当场杀死,其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属罪行极其严重。药家鑫在作案后第四天由其父母带领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构成自首,但不足以从轻处罚。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故依法作出核准死刑的裁定。

一、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调研概况

(一)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中,我们以随机访问、走访、派发调查问卷等形式结合网上资料收集,将主要调查人群锁定在广州天河区内文化水平中等以上,对于时政比较关注与感兴趣的人群。

针对“药家鑫事件”我们成立“RUSH”小组确立以“舆论对于药家鑫事件的作用”为主题展开为期两周的调研走访,调查地点主要有天河公园,附近的穗园小区以及附近高校。

在2011年5月22日至6月6日为期近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共派发了120份调查问卷,其中收回120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达到100%,其中男女抽访对象分别为78人和42人,男女比例对此次调查没有什么明显差异。

另外,我们选取的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相对合理,比例如下图19-25岁以下占71%、26-35岁占11%、36-45岁占11%,56岁以上占4%。本次调查对象涉及到各个年龄阶层段,主要年龄层是当代大学生,同时也涉及各个领域的人士,调查数据较能真实、客观反映公众对“药家鑫事件”的实质看法。

(二)相同的事件,不同的见解

1.网民的声音

(附网址http://tieba.baidu.com/f?kz=1059075878)网民对药家鑫案死者后人的一封信中里面的很多言论都是许多网民想说的话。“这是怎样的世界啊,为什么那些人只允许凶手大声哭诉,不允许受害人低声啼泣呢?”这一句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在受访中的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药家鑫犯罪手段太过残忍,死有余辜;超过一半的人支持判决药家鑫死刑。

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调研报告

大多数受访者对笔者说,对死者相同同情,在被撞伤后居然因为记车牌号被连捅八刀,肇事者这种丧心病狂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而且其自首行为在受访者中大部分人认为是家中家境殷实,有后台,药家鑫与家人在自首那天也不会想到会是这么一个判决的结果。甚至期间在论坛、博客、微博上流传一句“药家鑫不死,法律必死,两者中得死一个”之论,某种程度上在死刑和死缓的量刑上给司法带来了很大压力。

2.音乐学院学生的声音

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调研报告

这是网友们早前疯狂转载的“李颖”的跟帖,一句“我要是他,我也捅”,又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音乐学院更是联名向法院申请对药家鑫免死刑刑罚。正值大好青春,应该再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3.新闻界、教授的声音

中央电视台和当地主流媒体都给予了充分报道和评论,其中最具权威的是药家鑫开审后中央电视台联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所的“评大学生肇事杀人案”。

(附网址 http://view.news.qq.com/a/20110406/000001.htm)

作为一名犯罪心理学学者,李教授在她最新的博客文章中写道:“我始终认为:研究犯罪心理就是研究人性的弱点。但人性还是有另一面的。法律处罚一个人是因为他的具体行为。但我们从心理上评价一个人时,就不能仅从一次或几次行为来评价。这段节目播出后不少人在网上谩骂李教授,节目上一口说药家鑫“这孩子”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愤怒。从笔者调查情况来看,网民对待此次事件是否足够冷静,在作为舆论引导者的CCTV是否引导错误,还有待日后商榷。

二、“舆论风暴”与“司法公正”

笔者认为,这么一起简单的交通肇事案件,缘何演变为重大刑事犯罪案件,这事情本身值得我们细思。药案之所以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甚至公众的怒火,比药案本身更关键的部分部分媒体的报道个一审法院的举动,对于司法公正的满腹狐疑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议论中尽显无遗。

(一)道德舆论中表达了公众对权钱崇拜和无视法律尊严的愤怒

愤怒来自许多人的被剥夺感与不安全感。正如网上是“当腐败丑闻不断曝光,食品安全遥遥无期,当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当官二代富二代们飞扬跋扈之时,中下层民众的不满和愤怒可想而知。”近些年,能在网络上形成舆论风暴的莫过于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对民众的刺激了。当“李刚门”之后又一个驾着私家车的大学生犯下了有违人性道德的罪行,民众自然而然地和“势力”、“财富”等字眼联系起来,当“权钱”遭遇“道德”,网民愤怒了。

(二)汹汹民意源于对质疑司法公正

我国司法机关公信力较弱。理论上司法独立,实际上司法中却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限制,人民对司法机关和法律的信任度有待加强,在这种大背景下,使得司法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 6 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调研报告

响。在一审审判下,网上有一篇名为“西安公检法黑幕重重,药家鑫迷雾密布疑团重生”让广大网对司法是公正性产生了质疑,从一审到二审,广大网民对此案件从调查取证到程序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拷问,民间舆论几乎不放过每个细节,对司法实践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强有力的监督。

在包括药家鑫案在内的诸多司法案件中,汹汹的民意所要表达的,其实只是一份担心,对是否能够公正判决的担心,对其他力量敢于甚至左右司法裁判的担心。

(三)网民分庭抗礼官方舆论和学者舆论

信息化时代,人们对官方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再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和排斥,而是自由地表达甚至发布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甚至是质疑和反对的意见,相对于理性分析,大多数网民更注重情感的宣泄,所以当专家和媒体的相关评述不符合网络民众的“口味”时,网民便开始了直白的宣泄甚至谩骂。对于没有被证实的传言,人们更容易根据以往模糊的经验和情感来判断它的真假,而对于一些类似黑幕和小道消息的东西民众特别感兴趣,传播速度更快。其道德语言多于法律分析语言。

(四)民意是否真的左右了司法?

(杭州飙车案与李刚事件的先例)从杭州飙车撞人案到河北李刚事件,网络议论之激奋不亚于现今药家鑫案,当网络上公布了药家鑫案四点上述理由后,对于二审结果的讨论更是激烈,可谓是怒潮汹涌,在对待药家鑫该不该判死刑的上面,几句惊人一致,大都涉及到人性、公共安全司法公正和法律信仰等理由,从而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此外,网友认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体报道呈现出一种反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认为这是在为犯罪嫌疑人开拖。就药家鑫这个案件,笔者在这建议大家应该保持平常心,冷静面对此类事件,详细司法会给与受害人与嫌疑人一个公正公平的判决。

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也就是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为独立的单位不应受到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外在能量与司法独立是关系是复杂和微妙的,尤其是再我国当前正经历着依法治国的启蒙期,中国司法公正的基础并不牢固,在社会信息化时代,网络舆论带给司法的冲击不可小视。

中国司法正处于转型期,司法尚难独立于权力,也难独立于民意。在这种现实下,唯法律理性和唯民意喧嚣都应该是警惕的对象。民意监督与司法理性并非一个非此即彼的对立概念,只能在具体的适法中求得两者的平衡,而不是高举某一面旗帜去否定另一方。

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调研报告

三、我们的几点小建议

药家鑫案件本身只是一件平常的刑事案件,成了全国人民围观的一件事情,新闻媒体持续报道,大家热烈讨论,不亦乐乎。对于药家鑫是否应该判死刑应该用法理具体分析而不是谩骂,应该分析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钻对立情绪空子的舆论不能放任

舆论并不等于民意,即使是民意,它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也远不及法律,稳定的民意可以对法律的演进产生影响,但针对具体案例的民意,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更不能利用对立情绪的空子操纵舆论达到自己的私人目的。如果每一次我们都是宣泄、放大旁观者的个人情绪和观感,就只能陷入“破窗效应”的轮回中,等待下一个“药家鑫”出现时,再跳出来开场舆论盛宴,周而复始轮回往复。

(二)从长远发展眼光来看,独立的司法才能培养健康的民意

司法应该下与民意保持距离,上和权力保持距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司法才可以成为沟通这两级的桥梁,才能够真正制约权力,取得民众的信赖。法律是一门艺术,在一个人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民意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可以尽情展示:从议会上的争吵、走廊里的游说,到媒体上的宣传、街头的喧嚣。但在适用规则解决纠纷的时候,更需要忠于规则的法律人的冷静和理性。司法的公正需要裁判者的中立、超然的地位,司法权最重要的品格在于其独立性。司法独立最终要求法官独立,法官在裁判案件时不但要独立于政党团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独立于上级法院、法院“领导”和其他法官,也要独立于新闻媒体和民意。独立的、高素质的司法官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能够维持司法的公正形象,从而赢得民众的信任。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民众对具体案件说三道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程序意识;即使某个案件的判决结果与民众的预期相悖,出于对司法制度的尊重和对程序正义的信任,人们也愿意接受判决结果。反之,司法越不独立,就离人民越远,人们就越不相信司法,从而更倾向于通过其他渠道(关系、金钱、权力、舆论)影响司法过程。健康的司法制度会培育健康的民意;不健康的司法制度会滋生不健康的民意,而在真正需要考虑民意的时候它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法治就是以一种理性的,而不是情绪化的规则来约束权力,保障权利的事业。

在法律观念层面上,通过舆论和司法的交互作用,一方面通过网络舆情的努力参与,可以使司法将变得更廉洁,更专心致志,也必然更加公正。另外一方面,作为外部并不专业的力量,舆论的压力曾对司法判决产生过正面及反面的效果舆论的质量,关键还在于司法部门的质 8 关于“药家鑫事件”的调研报告

量,让舆论本身理性并自我约束是很难的,它的理性,有一部分要靠司法部门来提供。司法接受监督,但要敢于拒绝舆论的过分要求,敢于说实话,独立判决。

(三)理智对待,改善制度

笔者始终相信,人性中存在阴暗面,能够约束它的不仅仅是自我的道德,最重要的是制度。只有从制度上进行完善,才能将人性之恶束缚在牢笼中。也正因此,在药家鑫事件中,我希望能有更多理智的声音呼吁改善我们的制度,而不是无理性的谩骂,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

总结

民意是否真的可以左右司法?从法理上讲,断无此理。然而法律的执行终究归结于人的意志,司法者的个人意志在直接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时往往表现得脆弱。这种司法执行意志的脆弱造成了法律的威严对汹涌民意的退让。加之中国在西汉之初以儒代法后,法律迅速地实现了儒家化,即将民意亦列入法律构成之一部分。传统的司法文化根基使我们往往看重民意甚于尊重法律。也因此,民意才能够左右现实的司法时间。然而,问题恰恰在于,民意是否代表正义?事实上,早在18世纪,法国思想启蒙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已有精辟论述:人民也可以产生集体性的腐败,集体性的腐化行为。民意如果被扭曲,民本主义如果被误解,就会导向民粹主义。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地防止民意无节制的肆意泛滥,并最终伤害社会和司法的理性运转。民意恣意泛滥的后果已经在历史上反复再现,1998年的张金柱案给过我们教训。我们必须警惕非理性的民意让社会失去理性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药家鑫事件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药家鑫事件”,钢琴教育

一双纤细修长的手, 触摸的本应该是黑白分明的键盘, 但他却举起了邪恶的屠刀, 对着花样年华的女子张妙, 对着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狠狠地扎了八刀, 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后杀死被害人的事件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 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等多方面的反思, 尤其是李玫瑾等人“机械性动作”、“激情犯罪”、弹钢琴“强迫性杀人”的言论更是引起了学术圈、法律界和网民们的多方争议, 而这一切都随着2 0 1 1年6月7日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后画上了句号。事实上, “药家鑫事件”折射的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道德修养的缺失, 同时在深层次上也反映了当代中国钢琴教育存在的诸多矛盾与问题, “药家鑫事件”不是偶然, 他是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集中爆发性体现。当代中国钢琴教育的诸多问题在“药家鑫事件”中体现的非常明显, 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不仅反思, 到底是谁把一个热爱肖邦, 喜欢安静的钢琴系学生变成一个冷漠、残忍的杀手?在自诩高贵古典的钢琴教育中是否存在着我们不愿意承认的诸多矛盾与问题?我们的专业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但愿这一切的追问能引起大家共同的探讨, 作为钢琴教育工作者, 笔者仅从音乐教育、钢琴教育的角度谈谈对此问题的认识。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像绝大多数的琴童一样, 药家鑫的父母“望子成龙”, 在他四五岁的童年时期就开始为他学习钢琴创造条件, 买钢琴、请家教。其父亲对他非常严格, 凡事要求尽善尽美, 超出他人, 性格温顺的药家鑫长期在他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刻苦练琴, 表面上表现的十分听话认真, 其实内心有很多不满, 对音乐产生厌烦情绪, 经常在键盘上发泄不满, 甚至想到过自杀, 这种对音乐没有兴趣, 被迫学琴的孩子在当代社会比比兼是, 造成的悲剧也并不鲜见, 曾经有报道说有个孩子为了逃避弹钢琴, 割手指自残。爱因斯坦曾说过, 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它远远超过责任, 钢琴教育家魏廷格指出, “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1]对钢琴缺乏兴趣的学生不可能在弹琴中感到快乐, 也不可能真正地热爱音乐, 热爱生活。试问, 有几个学生能像童年的贝多芬那样在父亲的棍棒下依然对音乐保持着热情, 有几个学生能像郎朗那样在父亲“要么跳楼, 要么吃药”的“激将法”下自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学琴需要兴趣, 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和引导, 药家鑫的父母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些。

据调查显示, 儿童对钢琴学习有兴趣的占3 2%, 一般的占5 6%, 没兴趣的占1 2%[2]。数据表明大多数的儿童对弹琴缺乏兴趣, 而钢琴学习是一项长期、单调和枯燥的渐进过程, 需要家长付出足够的耐心与努力帮助孩子激发兴趣、保持兴趣, 因此,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掌握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是必要的。科学家研究发现, 三、四岁的儿童注意力最多保持五到六分钟, 五、六岁的大概为二十分钟, 过长时间的练习不但无益于技艺的增长反而使得孩子产生厌烦情绪, 丧失学习钢琴的信心与兴趣。儿童学习钢琴有多种动机, 即使天赋很高的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肯定、鼓励与赞扬, 他 (她) 的学习兴趣也会削弱的。

所以, 我们很难想象, 年幼的药家鑫因为练琴达不到父亲的要求而被关到地下室给他的童年留下怎样的阴影;我们也很难理解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 (A m y C h u a) “虎妈式”的家庭教育模式, 只因女儿未能弹奏好钢琴曲即强迫她连续弹奏几小时, 其间不许喝水、上厕所, 这种违反人性的例子虽是极端, 但却很能代表许多琴童的家长急功近利, 无视儿童生理特点的倾向。反观一下德国的钢琴教育, 如果孩子没有好好练琴, 父母就会跟老师说, 跟孩子聊聊天就可以了, 这在中国许多家长看来, 简直不可思议。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 学习钢琴应该顺其自然、尊重天性与科学, 否则适得其反, 得不偿失。

二、专业音乐院校人文法律课程的缺失

弹钢琴的学生一般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或者直接从小学考入专业音乐院校附中, 系统专业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 修满相应学分, 获取专业文凭。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是根据培养目标而制定的, 中国专业音乐院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化、发展、完善, 已经建立了一套能较好地反映我国教育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笔者对照了全国近十家的专业院校钢琴系的课程设置, 发现目前钢琴系课程基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基础理论课 (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钢琴教学法、民族音乐概论等) 、专业课 (钢琴、手风琴、独奏<合奏>等) 、专业基础课 (视唱练耳、和声、复调、曲式等) 、文化课 (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 , 选修课 (钢琴艺术史、美学、哲学等) 。音乐院校钢琴系在越来越适应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逐渐加强了钢琴技术相关课程的比重, 使得人文选修课程学时学分更是少的可怜, 而对于法律常识与安全教育课程, 哪怕是类似的讲座和培训几乎在各大音乐院校很少看到。反观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系的专业课程, 学生要学习人文和社会公共课程, 一般分为普 (必) 修专业知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选修专业知识课程。人文和社会公共课程中设有哲学、美学、历史、基本法律和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 其中法律和心理学、教育学要开始一学期, 每周两个课时[3]。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是民族的脊梁和社会的精英, 其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决定着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人文素养对大学生的心理机制、情感世界、价值取向、审美体验、意识形态和理想模式都具有决定作用[4]。药家鑫在撞人后首先想到的不是救助弥补, 而是怎样掩盖逃脱, 当他丧心病狂地举刀刺向张妙八刀时不仅反映了他人性的冷漠与残忍, 同时也反映了他法律意识的淡薄, 而当药家鑫师李颖那句“我要是他 (药家鑫) , 我也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敲响了人文教育、生命教育和法律教育的警钟。教育部明确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在校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 但是很多专业音乐院校并不重视, 总觉得触犯法律的事件离自己的学生很远, 而一旦出了问题, 作为教育主导者的学校不是推脱责任, 就是勉为其难、蜻蜓点水似发布申明, 仿佛学生的错跟自己的教育毫无关系。我们的钢琴教育可以训练出学生肖邦、李斯特的技巧却培养不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热爱, 我们的钢琴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弹奏巴赫的严谨与精致却熏陶不出巴赫超脱世俗和生活窘境的豁达心胸, 这难道不是我们音乐教育和钢琴教育的悲哀吗?

三、社会教育和媒介对钢琴教育的偏误

钢琴作为一件外来乐器传入中国不足百年历史, 上世纪9 0年代前后才在中国各大城市逐渐普及, 但其发展速度迅猛, 目前, 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学钢琴的儿童, 仅上海近十年的钢琴考级人数就稳定在2万左右, 一时间“钢琴”甚至成了琴童或学音乐的代名词, 人们称钢琴为“乐器之王”, 随着郎朗、李云迪国际获奖后, 媒体更是把钢琴推到无与伦比的高度, 仿佛只有学钢琴的孩子最有出息, 最有面子。全国各地迅速升温的“钢琴热”、“考级热”, 还有普通中小学和高校的艺术特长加分让许多家长勒紧裤腰带, 花高价请“一对一”的钢琴小课家教, 成千上万个孩子从《哈农》、《拜尔》、《车尔尼》开始练起, 然而, 在这些热闹景象的背后我们看到教师千篇一律的教材教法, 只关注技巧不重视情感, 甚至唯利是图, 草率了事, 这种只制造钢琴“匠人”的教师怎么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方式?药家鑫从童年时期就开始接受这种一对一“师徒式”的钢琴教育, 到了大学仍然还有钢琴小课, 到大二时他还去学生家做钢琴家教, 教师受功利世俗的大环境和惯性教学影响, 把原本可以利用面对面交流对音乐, 对人生看法的教学时机变成了到点下课, 按时收费的买卖。当今社会上蓬勃发展的家教中心、培训中心已经将钢琴教育运作成过度商业化、产业化的盈利模式, 许多钢琴教师乐此不疲地重复着他们的老师教学模式, 制造出来的只能是一个又一个雷同、没有感情的“钢琴机床”。事实上,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钢琴, 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要学习钢琴, 艺术教育的方式有很多,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难道吹个竹笛、弹着柳琴就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吗?笔者以为, 音乐的风格可以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分, 但乐器没有高低贵贱, 孰高孰低之别。

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 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 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 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作”[5]。我们应该看到, “药家鑫事件”除了折射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与不足之外, 其自身的性格缺陷、意志薄弱, 缺乏内省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源, 一个自私、自闭、狭隘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热爱音乐, 热爱生命的。他虽然喜欢肖邦, 但却未能领悟肖邦音乐的精髓, 他虽弹奏拉威尔的《水之嬉戏》却未能感受自然的美好, 生命的珍贵。钢琴留给他的只是一件看似华美的外衣, 却怎么也掩盖不了他孱弱、扭曲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2]乔馨.影响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教师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 人民音乐, 2008 (9) .

[3]胡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教学简论[J], 黄钟, 2005 (3) .

[4]沈小红.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建[J], 教书育人, 2008 (27) .

药家鑫案分析 篇3

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于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外国语学院长安校区返回西安,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围墙外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从随身背包中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杀人后,被告人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翰林路郭南村口时再次将两行人撞伤,后交警大队郭杜中队将肇事车辆暂扣待处理。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经法医鉴定:死者张妙系胸部锐器刺创致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而死亡。2011年3月23日,该案件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

“去年10月20日晚11点多,我开车去大学城见朋友,返回西安的路上,我低头换光碟时感觉车身颤了一下,我停下车,透过车灯发现,车前有一辆电动自行车。下车后,发现一个女的躺在地上,距离我的车只有两三米,并且抬起头正在记车号。我当时特别慌乱,想着要是被撞者落下终身残疾,她会缠我一辈子。一看周围没有目击者,所以,我一时鬼迷心窍,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将她杀死了……之后,我开车逃离现场。没多久又撞了两个人,想再驾车逃跑时,被附近居民围在现场,后来就被警察抓了。”——药家鑫自述

案件开审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公诉,药家鑫在讯问中说,自己于2010年7月拿到的驾照,轿车属于他名下,2010年6月购买。他承认在案发时内心非常害怕,杀人只是一念之差,而作案的凶器是一把长二三十公分的单刃切肉刀,是他在案发当天在超市买的。

他说,他装着刀的包就放在副驾驶位置上,下车查看时,他随身带着包下去的。因为他父母叮嘱他,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在下车查看时发现张妙躺着有呻吟声。他没有询问伤情,也没有与伤者说话,考虑到对方撞伤后会找他不断索赔,隔了两三秒的时间,就拿刀开始刺被害人。究竟刺了多少刀,刺到什么部位已经记不住了。据悉,目前被害人家属只拿了15000元的丧葬费,拒绝了药家鑫父母给的另一笔30000元的赔偿。

被告律师辩护

药家鑫表示后悔,其律师许涛辩称为激情杀人。他的律师辩护说,这是一起交通肇事转型的故意杀人案件,药家鑫是一念之差,属于激情杀人。他的成长道路没有污点,学习优秀、得过各种奖励,且有自首情节。希望法庭从宽量刑,给他一条改过自新的路。药家鑫案受害人张妙家人的代理律师许涛表示,关于民事赔偿,两家仍未达成协议,庭审中,本案原告当庭向法官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许涛也曾表示,张妙家人不在乎赔偿数额,但是认为对方的态度不积极,很难接受。

同学请愿

庭审现场辩护人律师向法庭提交3份材料,包括报纸对药家鑫主动递交悔过书的报道,上学期间的13份奖励,被告人校友、同学、邻居的4份请愿书,请求法庭给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不能成为证据。

民事原告人张妙的丈夫当庭说:我不看那个,那都是垃圾!什么是激情杀人

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案件评论

前段时间,李启铭肇事之后撂出的“我爸是李刚”,这句极端嚣张之言,曾激起公众舆论的喧嚣;而今,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撞伤女服务员,过度荒诞的“撞人补8刀”的恶劣行径,则超越了公众容忍的底线,“飞扬跋扈”、“惨无人道”,每一顶帽子扣在这位大三学生身上,都恰如其分。眼下的众人,不单是义愤填膺,而是恨不能“群起而攻之”了。

我们似乎又见到了导致人性极度扭曲的权钱附体或护佑。肇事者所驾驶的车辆系其私家车,其家境殷实。是什么让一个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对鲜活的生命如此漠然?又是什么让一个心智健全的成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水准和对法律的敬畏感?难道仅仅是“财富”和“权力”吗?当然不是。甚嚣尘上的权钱崇拜与无视法律的尊严难逃干系。

一定意义上讲,恰恰是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助长了如此“富二代”或“官二代”,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土壤。比如,是银行VIP,就可以插队没商量;是官员子女,招聘条件就可能“看人下菜碟儿”„„“用钱摆平”和“用权摆平”的事件你方唱罢我登场。可糟糕的是,众人不仅是审丑疲劳、见怪不怪,甚至也在向“丑”靠近,期冀靠“钱”与“权”拥有法外特权。不得不承认,一种社会心理真正相信什么,崇尚什么,一个拥有了“流行因素”的个体就会应验什么。“撞人补8刀”案中的肇事者,正是如此。

而我们的执法者,面对权贵阶层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也常显得底气不足。回首以往诸多公共事件,真正激怒众人的,也许并非是顾名思义的案件本身,也不一定是当事人悲惨的命运。而是一个权贵人员凭借金钱或权力为所欲为,凌驾于法律与规则之上,敢想也敢做,东窗事发后竟能冠冕堂皇地使出若干招数,或“出钱私了”、或“声明道歉”,来逃避或减轻法律制裁,而且最终成功了。

西安大学生“撞人补8刀”案结果如何,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财富和权力人人畸形追逐、公众看不清定刑依据与量刑标准、司法常对权贵法外开恩的最终指向,是一个社会规则、道德及人心的溃疡。而我们的困境则在于:面对一再被洞穿的底线,面对无力收拾的野性,面对天天呼号的法律平等,我们如何修复,又拿什么修复?

药家鑫事件更多的是一场社会悲剧

药家鑫事件绝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表明我们的制度和社会,出现了某种“神经症性紊乱”。健全的人性与制度的腐败从来就不共戴天。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漠视人的生命和尊严,危机就隐藏在一系列社会事件中,如宜黄事件等种种强拆悲剧、赵作海冤案、跨省追捕等。一些部门在制定法律、政策的时候,往往千方百计规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多留给自己的是权利和 无责任。权力出了问题,聚敛财富并按亲疏远近分配资源,就会撕裂社会的道德和人与人的关系——而它们又把其效应“传导”给人性,使人性出现大规模的败坏。

权力紊乱让社会变得疯狂

论者石勇认为,权力的神经症性紊乱传导到社会上,只能让一个社会变得疯狂。2010年,“我爸是李刚!”成为经典名言。“官二代”、“富二代”飙车撞人构成当代奇观。这些现象表明,权力和金钱在社会上已经牢固地确立起主宰性的意识形态,穷人在遭受羞辱。贫富悬殊必然埋下冲突的种子。但在具有很大风险的时候,冲突不会冒出社会的地表,而是会以“潜规则”盛行、社会泄愤、诚信缺失、疯狂拜金等形式出现。它们构成了替代性的发泄渠道

药家鑫事件还反映了一种社会心理

人的心理事件不过是社会事件的心理层面。不受制约的权力和疯狂的社会,对于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是巨大的。观察一下社会心理就是,焦虑、怨恨、冷漠、恐惧、不安全感、不确定性弥漫于中国社会。失去正义和道德的看守后,人性的残忍和暴虐,便随时等待机会发泄。正是在以上背景下,有了撞人后又杀农妇的西安大学生药家鑫的残忍。包括前几年的马加爵、邱兴华都是这号人物。

一 刑法中交通肇事罪的价值取向——积极救助伤者的生命是肇事者的法定义务

刑法里规定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也就是被告人在案发时主观上没有直接的积极追求被害人死亡的故意,交通肇事罪则定罪较轻,正因为是犯罪人主观上是过失,刑法才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较轻刑罚,同时,交通肇事后积极救助伤者是也最为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者事后,最为迫切的法定义务,必须积极履行救人生命的法定义务。

刑法规定肇事逃逸或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隐藏受害人,使受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最高可判死刑。足以见证刑法对肇事者不积极救助致伤者死亡的严厉打击的态度。

而本案中,被告人药家鑫的行为,可谓令人发指,交通肇事后下车不但没有积极救助伤者,反而挥刀刺向可怜的伤者,试想药家鑫当时他怎么就下的了毒手。伤者是自己的同类,是人命,不是物呀?据法庭调查,被告人连刺8刀将伤者刺死,驾车逃窜。这种严重漠视他人生命,漠视自己的同类,缺乏起码的人性良知的心里,是怎么产生的?

就是一个没受过一点教育的普通民众,起码也知道助人为乐,救助有困难的他人的道理,“大学生”药家鑫却反人性的反常识性剥夺他们生命,这是典型的故意杀人罪,一点不含糊。

据被告人在庭审现场交代,自己害怕受害人难缠,听说农民难缠,害怕陷入无休止的赔偿纠纷中,一闪念就取出了随身携带的剪刀刺向伤者,认为刺死了伤者就不用无休止的赔偿了。

药家鑫此类驾车的侥幸者大错特错了,交通肇事后不去积极救助伤者,救人性命,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直至走向黑暗的铁窗生活,若逃逸致人死亡,恶性的案件还会受到刑法处以死刑的制裁。

好好清醒清醒吧,药家鑫之类驾车肇事后不去积极救助痛苦呻吟的人命的丧心病狂们,敬畏他人性命,就是敬畏自己的性命,漠视他人的性命,法律也会毫不留情的剥夺你的性命。二 刑法中的死刑难题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规定有罪行的,可以判处被告人相应刑罚,刑法没有规定的罪行,不得判处被告人刑法规定以外的刑法。刑法规定了:故意杀人的判死刑,药家鑫交通肇事后,故意杀死伤者案件事实清楚,公诉人出示的各项证据确实充分,认定故意杀人罪,应该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

药家鑫=大学生=21岁的年轻人,根据刑法规定剥夺一个被告人生命的同时,我们惋惜,还是恐惧?毕竟我们也在也在根据刑法合法杀人。人们会说古往今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他这是自作自受,活该。

那能不能我们给自己的同类这样一个年轻人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留下他的性命,让他在铁窗内度过漫长的几十年的赎罪生活,等到将来不惑之年,甚至花甲之年改造完全了,出狱了,重新做人。笔者注意到庭审中的一个细节:被告人药家鑫在做最后陈述时,失声痛哭,颤抖的声音的一再表示愿意替死者赡养老人,照顾孩子,愿意赔偿赎罪,这一刻药家鑫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是一个杀人犯面临的可能被判死刑的恐惧后怕中发出的忏悔声音。父母给予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仅有的一次,我们能不能善待自己的生命,善待同类的他人的性命?这不仅仅是问给我们自己,也问给药家鑫,假如当初挥刀那一刹那间转而善待自己同类的性命,将会是另一种境地。佛家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此得到印证。

然而,当我们想到死于非命的受害人的不幸遭遇,死者同样是活生生的年轻生命,而且是正在哺育两岁幼子的母亲,一位平凡的女子,死于非命怎能不痛心?一起普通交通肇事,受伤医治好了,继续生活也可以,但被告人药家鑫没有给这位不幸的女子一条活路。死者父母,丈夫,孩子,亲人,平凡的农民的家庭幸福被破灭,就在被告人的一转念之间狼性行为造成的终生悲剧,正如死者丈夫庭审所说,孩子永远的失去的母爱,这一生都无法弥补,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

被告人杀了人,我们根据刑法规定合法杀掉杀人者,正义就实现了吗?我们是在实现正义?还是在延续杀人者悲剧——被告人被判死刑后的家庭悲剧?这样子,算一下,就会有两个家庭的悲剧。

三 悲剧的根源在哪里?

罪刑法定,杀人偿命,毫无疑问,我们等待法庭的公正判决,等待正义的到来。政府学校组织近400名大专院校在校大学生来旁听此案,此番的苦心不明自言,我们大学生年轻人一定要树立对生命的敬畏意识,从内心里敬畏生命,要像怀有在人间做了恶事就会下地狱受惩罚的一样恐惧心理,去敬畏生命,才能不至于再造成悲剧的重演,有了对爱他们生命,就像爱自己性命一样的意识,才会在发生了类似的交通肇事后,第一反应是救助人命,而不是产生草菅人命的禽兽恶念。

同样的国内几十家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通过对此案的全国性公开审理,该案绝对会对今后交通肇事后必须积极第一时间救助人命,做出警世的教育,所有驾车的人们有着对人命关天的朴素的敬畏生命的意识,悲剧才会不会重演。最后为死者默哀,生者要牢记交通肇事后第一时间积极救助人命这一常识。

药家鑫不会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发表时间:2011-3-26 15:55:00 阅读次数:286 所属分类:未分类

2011年3月23日上午9点45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一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药家鑫当庭下跪哭诉悔罪,辩护律师以自首和“激情杀人”为其辩护,要求从轻处罚。检察院则认为,药家鑫因开车肇事撞人,又持刀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检察机关认为药家鑫虽有自首情节,但不足以从轻处罚。庭审结束时法官宣布经合议庭合议后将择日宣判。

一时间,社会各界对药家鑫案的判决结果议论纷纷,笔者浏览了网上公众的发言和相关媒体的报道,觉得大多数人认为药家鑫必须得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否则难消民恨,难除后患。对此,我也做了一些思考,这起案件到底怎样定性判处怎样的刑罚才是合适的呢?结合笔者的执业经验和我国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我认为该案以死缓结案是恰当的。在阐释我的理由之前,我想说几点:

国家制定刑法的功能是什么?刑法的两大功能:社会保护功能和人权保障功能。主要是指国家创制、适用与执行刑罚所可能产生的积极的社会作用。它强调刑罚适用的外在表现。国家制定刑法的目的又是什么?主要是预防犯罪,其次是惩罚犯罪。它强调刑罚适用的内在属性。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彰显刑法对社会最后一道保护底线的作用。我们看待一个刑事案件的时候,不能仅仅带着一个单纯、原始的刑罚观点看待社会发展中的犯罪问题,我们应该想到一个刑罚的适用对社会、对受害者及对加害者产生的整体影响,否则,国家也没有必要设立检察公诉机关主动揭发打击犯罪,任由我们自己解决罢了。

我一直以为,法律的真正武器不是从重处罚、杀一儆百,而是运用完善的法律,对每一个社会发展中发生的案件都公正适用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任何一个案件的审判都不能被媒体绑架,更不能被民间舆论所倾轧。

我认为药家鑫案判处死缓是恰当的,理由如下:

一,通过对自首前后药家鑫的行为表现可知,大学生药家鑫的杀人行为,动机来自于对先前过失行为后果的逃避,并非事先预谋,本想以不为人知的结果摆脱“农村人的纠缠”,他是在恐惧、恐慌之中选择了一个更错的方式解决已经犯下的错误,但比起预谋已久的故意杀人来说,主观故意突然了许多,这对于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讲似乎可以考虑他的鲁莽,主观恶性没有到恶极的程度。

二,药家鑫的自首情节一般应当予以考虑。虽然法律规定了“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但法律规定的“可以”不能理解为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而应理解为一般情况下应当照此办理。自首是犯罪后行为人的悔改表现之一,这种悔改表现并非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且还要付诸实际行动。刑罚的目的根本在于预防犯罪,自首犯本身就是犯罪人中人身危险性较小的一类犯罪人。我国司法实践中实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除对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以外,对绝大多数犯罪分子都是实行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使其改恶从善,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于真正愿意悔改的犯罪分子,如果我们轻易杀之,对个人对社会都没有好处,很容易滋生以暴制暴、以血还血、同态复仇的土壤,对生命敬畏与尊重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阻力。

三,对药家鑫判处死缓符合刑法的制定目的。用死缓带来的终身苦役的强度足以改变药家鑫决意再犯罪的心灵。死刑立即执行确实具有威慑作用,可以让社会看到酣畅淋漓的隆重的集体谋杀行为带来的快感,但其作用又非常有限。我们可以轻易杀掉一个愿意悔过自新的药家鑫,但是,我们通过这个行为给药家鑫的家人朋友,给受害者的家人,给我们整个社会又带来了什么?死刑立即执行适用的对象为“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罪大,指犯罪行为以及后果极其严重,给社会造成的损失特别巨大,它体现犯罪的客观危害程度,非罪大,不杀;恶极,指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特别大,它体现的是犯罪的主观过错程度,非恶极,不杀;只有同时具备罪大与恶极,才可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凡可杀可不杀的,一律不能杀,否则就是错杀。我以为药家鑫的犯罪行为即使达到“罪大”底线,尚未达到“恶极”的地步。适用死缓,2年期满后,没有故意犯罪的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抗拒改造情节恶劣,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同时,死缓的适用终身剥夺了罪犯的政治权利。对药家鑫适用死缓可以达到预防犯罪与惩罚犯罪的双重目的。

四,彻底摒弃媒体定罪和舆论审判。现在的媒体常常充当无冕法院的角色,法官还没有说话,律师甚至还没有辩护,哪个人该定何罪判什么刑罚媒体报道的字里行间似乎都一清二白,这是很可怕的一种现象。媒体报道只能针对事实本身,不能对事件的性质作出论断,否则偏离了媒体报道尊重事实真相的本质。同时,民间充溢的“杀人偿命”思想依然深厚,中国国民普遍从众的心理,在面对与普通民众通常判断不一致的法院判决时,民众更多愿意相信感觉而不是权威的法律,这需要法律人秉持心中的法律正义之剑,无畏而立。

五,近年来一系列案件事实也可以看到药家鑫案判处死缓的影子。2009年付某在课堂上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程春明当堂砍死,付某在庭审中仍然不悔罪,但考虑到其有自首情节和先前良好表现,本着惩罚与教育的精神以死缓结案。付某在课堂上用刀将老师砍死的行为性质恶劣程度可以想见。“我爸是李刚案”的凶手更是被法院以在校园内发生交通肇事罪为由判处有期徒刑6年。这些案件的危害性与药家鑫案相比孰轻孰重,大家很清楚,在高举保障人权和尊重生命旗帜的今天,恐怕不会也不应该对药家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药家鑫案后记读后感(三) 篇4

没有找到广州网友小侯的博客,《药家鑫案后记》是从兰和律师博客里复制的,文章太长分成6段。红字是我的读后感。

药家鑫案后记

作者:广州网友小侯

原文

一个天天和钢琴,和古筝相伴的男孩子,为什么会杀人?我忍不住和药妈妈聊起这个话题,她又开始抽泣,说其实,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一直想问儿子答案,但已经永远不会知道答案了.她说她该早些和儿子好好聊聊,可是过了10月23号那天,就已经永远没有机会问儿子这个问题了.10月23号那天,上午九点多,药家鑫走到药妈房间,说,妈妈,我想和你说件事,然后,就在药妈的床上躺下,接着说,妈妈,可不可以抱我一下。药妈当时很奇怪,不知道儿子为什么这样.儿子接着说:我很害怕,在这起交通事故之前,还发生了一起事故。药妈说当时五雷轰顶,整个脑子一片空白.也没有细问儿子情况,就赶快给药爸打电话,药父当时还在工地上班,接到电话后就立即往家里赶。到了家,一家人也没顾得交流,就一同陪着儿子去自首。两夫妻和儿子出门的时候,药家鑫哭着对妈妈说:我想再吃一顿妈妈做的饭.但药父一直在催,不能耽搁。药妈说,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去,就再没有与儿子交流的机会,直到儿子临刑前,见了十分钟,最后说了几句话。在整个案子的大半年里面,他们再没有见过一次儿子,再没有说上一次话。说到这里,药妈的泪水已经完全止不住了,她失声地不断在重复一句话:儿子说,想再吃一顿我做的饭,可是,我没有让他吃上。她的情绪已经感染了我.做为母亲,她表达的对儿子的亏欠,没有在自首前让儿子再吃一顿自己做的饭.常人无法理解,这是怎样的一种痛和自责.我也只能安慰她.泪水也不忍地滑落.这只是为一个母亲而流的泪水。

这应该就是看访和采访的区别吧,从照片、钢琴、日语书、抱狗是找不出杀人的原因的。自由在药家鑫一事件中是很重要的,而用什么方法探寻杀人的原因确实是个人的自由,但是,如果你真想知道杀人的原因,下面两段话可供参考。

1、这段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6月7日就药家鑫被执行死刑说的:”现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了,但我认为人们对这件事的反思不应就此结束。“李玫瑾教授表示,”这个案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一个钢琴过了十级的人能如此行凶?药家鑫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有什么问题?而在现实社会中,和药家鑫父母用着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教育子女的人又有多少?希望人们通过反思能够引以为戒,不要再做第二个药家鑫的.父母。“

2、这段是这篇文章的兰和律师说的”药家鑫犯罪和判死,其父母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过于强调机械的应试教育,漠视人格和心理培养;事发后,危机处理令人匪夷所思,终于激化矛盾,绝了退路“

两个曾经同情药家鑫的人,不约而同的谈到其父母的教育问题。我想一个人成为杀人犯的原因无非是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这一事件而言,家庭教育的影响应该更大一些,药庆卫先生对孩子可能造成的其他影响,后面还可以看到。

原文

药妈说起一些自首后的细节,几乎所有人都告诉他们,带儿子自首是对的.这样做是救了孩子,并且能得到宽大处理.当初接待他们自首负责做笔录的工作人员,也是这么说的.这些话,在知道儿子犯了大罪之后,那是唯一能宽慰他们的话。说起药家鑫在拘留所里元宵节在押人员联欢会上唱的那首传奇,药妈说那是孩子在配合拘留所的工作,但不知为什么后来在网络上,就变成了药家鑫在拘留所里受到特殊待遇…我相信,我无语,因为我此前就在网络上听说,药家鑫在拘留所里享有特殊待遇,他可以上台去唱传奇。至此,我只能叹,对于某些人来说,只要他人身上有了污处,在他们眼里,就不再有一丝清白的了。

赵满幅的文章对自首进行了论述:按照法理来说,自首分三种,一种是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都没有被公安司法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自己到有关部门老实交代了,这是效果最好的自首,量刑时是必须考虑;二是犯罪事实被发现了,犯罪嫌疑人没有被发现,犯罪嫌疑人去有关部门老实交代了,这是自首,效果比第一种要差,在刑罚的选择上已经一般不考虑;第三种是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都已经被发现、被追究,犯罪嫌疑人走投无路,为了逃避法律的处罚,不得不向有关部门投案,这个在实践中也算是自首,但在法律上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规定,但不是法律,属于部门规章,在法律效力上要远远低于基本法律--刑法的规定,这样的在刑罚的选择上是基本不考虑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部门规章,不能改变基本法律的规定。这三种自首,效果是不同的,不能一样对待,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第一种自首,法院在刑罚的选择上,可以考虑,但也可以不考虑,特别是严重的犯罪暴力犯罪;在第二种、第三种自首上,法院在暴力犯罪的处罚上,一般的,基本是不考虑,除非有重大立功表现,那可以联合一起考虑减轻处罚。在药案中,药犯的”自首“是属于第三种自首,效果已经非常小,没有重大立功表现,法院是不会考虑的,再加上药犯的犯罪后果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不考虑自首,不减轻处罚,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此案不具备从轻的条件,死刑是合法的。

”网友小侯说几乎所有人都告诉他们,带儿子自首是对的“。也就是说药家后悔自首了。更有支扶持者说,以后就没有一个罪犯会自首了。应该说自首是犯罪分子的唯一出路,这个出路也包括死刑。如果罪不至死,自首后好好改造,一定会有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如果罪行应该执行死刑,自首仍是对的。马加爵和药家鑫谁生存能力更强,马加爵还不是一样被抓获,何况在我国,逃亡之后,每天只能过着担惊受怕,生不如死的生活,对自己对家庭都是一种痛苦,很多犯罪分子逃亡数年后选择自首,宁死也不想再过那种逃亡的生活,就是这个道理。

药家鑫案对高校德育教育的思考 篇5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德育为重,学生为本

1 药家鑫案带来的思考

1.1 药家鑫犯罪事件

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将伤者连刺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月22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1.2 药家鑫案对高等人才培养的思考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法律原则和社会正义的胜利。药家鑫作为一名高校大学生,做出了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引发了社会对高校道德教育功能的质疑。面临社会的质疑,高校应反思如何才能既培养出具有人性、富有同情心、关爱他人,又满足国家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以及怎样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3 药家鑫案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需要树立起德育的首位观,从根本上强调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立足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时代的来临,传统德育教育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德育教育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在信息社会,信息的无限丰富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自我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德育教育必须紧跟大学生的思想步伐,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生活实际状况,并不断地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以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2 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没有让大学生真正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和首要性

虽然高校一直坚持以“育人为首,德育为先”的重要理念来帮助大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级人才,但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好胜心强,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赢,不可以输。他们更加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从而忽视了自我品德的修养。学校一直强调道德重要,却并没有把道德的重要性真正根植在每一位大学生的心中,乃至于大学生自以为品德好坏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多大影响。

2.2 高校德育教育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

要想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和良好行为的大学生,高校需要加强德育教育管理。由于很多原因,许多高校在德育方面还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只有对大学生思想上的说教,而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这样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学校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缺乏教育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也无针对性和创新性。

2.3 高校德育教育队伍不够强大

高校德育教育者不够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尤其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思想意识敏锐多变,受外界干扰多,容易导致老师与学生之间因缺乏共同语言而产生所谓的“代沟”。许多高校还没有建立起一支德育理论水平高、能贴近学生生活创新性强的德育教育队伍。

2.4 高校校园环境缺乏真正育人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德育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代许多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越来越感受到现实的残酷,人生价值观也渐渐偏离社会所期望的轨道,他们变得更加现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们也纷纷追求潮流风尚,与同学攀比吃穿,学习上不勤奋不刻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甚至出现作弊找人代考,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

2.5 高校德育教育创新性不强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更需要改变传统的德育方式向创新型的德育方式转变。高校较少考虑如何教育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该怎样表现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网络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受到的影响和冲击不可小觑,大学生容易在这样开放虚拟的网络环境下,迷失方向,怎样让大学生在面对不良网络信息时仍旧保持清晰辨别是非的头脑,怎样将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相衔接并努力提高德育创新性是目前高校最紧迫的问题。

3 加强高校德育教育的措施

3.1 明确德育目标,把“德育为首”理念深植在学生心中

现代化社会的快节奏以及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即将就业的大学生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们在高校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社会,知道社会存在的问题,并能通过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看待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时能勇于担当,用正确的道德理念去解决问题。因此,高校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德育教育,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集体意识等优秀品德作为首要目标。

此外,学校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要让他们知道要想在面临国际化的挑战时成功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更加需要学习怎样做人,另一方面要在学校大力宣传“真善美”,树立起良好的校风、校纪,整顿学校不良作风。

3.2 开设思想品德实践必修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首先,开设思想品德必修课,以学分评定学生成绩。高校要把德育落到实处,而不单纯的只是形式。要让学生学会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也能从容应对和理智解决问题的本领。更要让他们知道德育成绩是评定做人合格与否的标准,德育成绩的不合格是令人羞耻的,以此提高学生学习高尚品德的积极性。

其次,思想品德课要以实践为主,让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高校的德育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现在的大学生都喜欢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并让学生发表参加这次活动后的感想,并对他们的想法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3.3 加强高校德育管理,朝着文化性,创造性方向发展

第一,营造校园文化环境。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德鲁克说过::“管理不只是一门学问,还应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因此学校的德育管理要与文化相结合。首先,把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让大学生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和感染。其次,学校还要创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净化学生心灵,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第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是一种依靠人、通过人、为了人、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校管理人性化,才能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学校在管理学生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进行科学化管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想,转变传统的强制性封闭式的管理方式。

第三,提高教师服务意识,构建网络社区。一方面,高校应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建立一个创新型的专业德育教育队伍。要求德育教育者提高服务意识,对学生的道德品行进行正确的规范和引导,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学生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想法帮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高校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学校德育网络社区,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能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参考文献

[1]王伟.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08(3).

[2]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08.

上一篇:期末考试复习要点及题型分布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