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

2025-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精选9篇)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 篇1

一、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4.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1+产权比率=1/(1-资产负债率)

3.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

4.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权收益-无形资产

5.长期资产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非流动资产/长期资本

6.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7.经营现金流量与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8.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利息费用

二、营运能力分析

× ×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资产平均余额

× ×周转天数=365÷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平均收账期=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2)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期=365÷存货周转率

(3)资产周转率

①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期=365÷流动资产周转率

②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周转期=36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③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期=365÷总资产周转率

三、盈利能力分析

(一)来自资产负债表

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资产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平均总额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总额=(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股东权益平均总额/资产平均总额=资产报酬率×平均权益乘数

所有者权益现金流量报酬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二)来自利润表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

拓展: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三)与股份公司有关的每股利润与每股现金流量=(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每股股利与现金发放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发行在外的股票股数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利润

四、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一)收益

主营业务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净利润增长率 =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

每股收益增长率=本期每股收益-上期每股收益/上期每股收益

(二)资产

总资产扩张率=期末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扩张率 =期末固定资产总额-期初固定资产总额/期初固定资产总额

五、现金流量相关比率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增长率=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总额-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总额/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总额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 篇2

考点归纳1:单利方式计算利息

考点归纳2:复利方式计算利息

考点归纳3:一次支付现金流量的终值计算(已知P,求F)

考点归纳4:一次支付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已知F,求P)

考点归纳5: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的终值计算(已知A,求F)

考点归纳6: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已知A,求P)

考点归纳7:名义利率的计算 r=i×m

名义利率r是指计息周期利率i乘以一年内的计息周期数m所得的年利率。考点归纳8:有效利率的计算

考点归纳9:计息周期小于(或等于)资金收付周期时的等值计算——按计息周期利率计算。

考点归纳10:投资收益率

式中R——投资收益率;

A——技术方案年净收益额或年平均净收益额; I——技术方案投资。

考点归纳11:总投资收益率(ROI)

式中EBIT——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 TI——技术方案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全部流动资金)。考点归纳12: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式中NP——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EC——技术方案资本金。

考点归纳13:静态投资回收期(Pt)

式中Pt——技术方案静态投资回收期; CI——技术方案现金流入量; CO——技术方案现金流出量;

(CI-CO)t——技术方案第t年净现金流量。

考点归纳14:各年的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均相同时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式中I——技术方案总投资;

A——技术方案每年的净收益,即A=(CI-CO)t

考点归纳15:各年的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不相同时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考点归纳16:财务净现值

考点归纳17:财务内部收益率

考点归纳18:基准收益率

ic≥i1=max{单位资金成本,单位投资机会成本)考点归纳19:投资者自行测定的基准收益率——现金流量按当年价格预测估算

考点归纳20:投资者自行测定的基准收益率——现金流量按基年不变价格预测估算

考点归纳21:借款偿还期

考点归纳22:实际工作中的借款偿还期推算公式

考点归纳23:利息备付率(ICR)

式中EBIT——息税前利润,即利润总额与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之和; PI——计人总成本费用的应付利息。考点归纳24:偿债备付率(DSCR)

式中EBITDA——企业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 TAX——企业所得税;

PD——应还本付息的金额,包括当期应还贷款本金额及计人总成本费用的 全部利息。融资租赁费用可视同借款偿还;运营期内的短期借款本 息也应纳入计算。

考点归纳25:技术方案总成本 C=CF+CuQ 式中C——总成本; CF——固定成本;

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Q——产量(或工程量)。

考点归纳26:销售收入的函数公式 S=p×Q-Tu×Q

式中S——销售收入; p——单位产品售价;

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当投入产出都按不含税价格时,Tu不包括增值税); Q——销量。

考点归纳27:量本利模型 B=S-C 式中B——利润; S——销售收入; C——成本。

考点归纳28:产销量(工程量)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

考点归纳29: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

式中BEP(%)——盈亏平衡点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 Qd——正常产销量或技术方案设计生产能力; Sn——年营业收入; Cv——年可变成本;

T——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考点归纳30:敏感度系数(SAF)

式中SAF——敏感度系数;

△F/F——不确定性因素F的变化率(%);

△A/A——不确定性因素F发生△F变化时,评价指标A的相应变化率(%)。考点归纳31:总成本构成——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

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年消耗量×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供应单价(该价格应按到厂价格计,并考虑运输及仓储损耗)考点归纳32:总成本构成——工资及福利费

工资及福利费=企业职工定员数×人均年工资及福利费 考点归纳33:总成本构成——修理费 修理费=固定资产原值×计提比率(%)=固定资产折旧额×计提比率(%)考点归纳34: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或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考点归纳35:营业税

应纳营业税额=营业额×税率(营业税是价内税,包含在营业收入之内)考点归纳36:消费税(1)实行从价定率办法:

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2)实行从量定额办法:

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3)实行复合计税办法:

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考点归纳37:资源税

(1)对原油和天然气采用从价定率的方法征税,税率确定为5%~10%。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2)其他资源领域实行从量定额办法,即按应课税矿产的产量乘以单位税额计算。应纳资源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考点归纳38: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率)考点归纳39:关税

(1)从价计征时,计算公式为:应纳关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2)从量计征时,计算公式为:应纳关税额=货物数量×单位税额。考点归纳40:所得税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考点归纳41:静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

P——设备目前实际价值,如果是新设备包括购置费和安装费,如果是旧设备包括旧设备现在的市场价值和继续使用旧设备追加的投资;

Gt——第t年的设备运行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能源费、维修费、停工损失、废次品损失等; LN——第N年末的设备净残值。

考点归纳42:设备经营租赁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租赁费用-经营成本-与营业相关的税金-所得税=营业收入-租赁费用-经营成本-与营业相关的税金-所得税率

×(营业收入-租赁费用-经营成本-与营业相关的税金)注意:租赁费用主要包括租赁保证金、租金、担保费。考点归纳43:租金计算方法——附加率法 每期租金R表达式为:

式中P——租赁资产的价格;

N——租赁期数,可按月、季、半年、年计; i——与租赁期数相对应的利率; r——附加率。

考点归纳44:租金计算方法——年金法(1)期末支付方式

考点归纳45:购买设备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设备购置费-经营成本-贷款利息-与营业相关的税金-所得税 或

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设备购置费-经营成本-贷款利息-与营业相关的税金-所得税率×(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贷款利息-与营业相关的税金)考点归纳46:设备租赁与购置方案的经济比选(1)设备租赁:所得税率×租赁费-租赁费

(2)设备购置:所得税率×(折旧+贷款利息)-设备购置费-贷款利息 考点归纳47:价值工程

式中V——价值;

F——研究对象的功能,广义讲是指产品或作业的功用和用途; C——成本,即寿命周期成本。

考点归纳48:计算功能价值V,分析成本功能的合理匹配程度

式中Vi——第i个评价对象的价值系数;

Fi——第i个评价对象的功能评价值(目标成本); Ci——第i个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

考点归纳49: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增量投资收益率法

考点归纳50: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折算费用法

考点归纳51:会计等式的应用

(1)静态会计等式的应用:其公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动态会计等式的应用:其公式为“收入-费用=利润”。考点归纳52:间接费用分摊

间接费用一般按直接费的百分比(水电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按人工费的百分比),计算的施工间接费的比例进行分配:

考点归纳5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

考点归纳5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工作量法

考点归纳55: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加速折旧的方法,是在不缩短折旧年限和不改变净残值率的情况下,改变固定资产折旧额在各年之间的分布,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提取较多的折旧,而在使用后期则提取较少的折旧。考点归纳56: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为该项固定资产年初时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为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假设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

考点归纳57:合同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时建造(施工)合同收入的确认——(1)完工百分比法:指根据合同完工进度来确认合同收入的方法

①根据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③根据已完成合同工作的技术测量确定(2)当期完成建造(施工)合同收入的确认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实际合同总收入-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收入(3)资产负债表日建造(施工)合同收入的确认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 考点归纳58: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或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损失为负)+投资收益(损失为负)考点归纳59: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考点归纳60: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考点归纳61: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包括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两种方法:(1)定基指数就是各个时期的指数都是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来计算。

考点归纳62:偿债能力比率——资产负债率

考点归纳63:偿债能力比率——流动比率

考点归纳64:偿债能力比率——速动比率

考点归纳65:资产管理比率——总资产周转率

考点归纳66:资产管理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考点归纳67:资产管理比率——存货周转率

考点归纳68:资产管理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考点归纳69:盈利能力比率——净资产收益率

考点归纳70:盈利能力比率——总资产净利率

考点归纳71:发展能力比率——营业增长率

考点归纳72:发展能力比率——资本积累率

考点归纳73:资金成本率

考点归纳74:资金成本的计算——综合资金成本 Kw=∑KjWj

式中Kw——综合资本成本; Kj——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

jW——第j种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考点归纳75:存货的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 考点归纳76:存货的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 考点归纳77: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

式中Q*——经济订货量; K——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 D——存货年需要量; K2——单位储存成本。

考点归纳78:FOB模式下的进口设备抵岸价

进口设备抵岸价=货价+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考点归纳79: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进口设备的货价 货价=离岸价(FOB价)×人民币外汇牌价

考点归纳80: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国外运费

国外运费=离岸价×运费率 或:

国外运费=运量×单位运价

考点归纳81: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国外运输保险费

考点归纳82: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银行财务费 银行财务费=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银行财务费率 考点归纳83: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外贸手续费

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率 其中进口设备到岸价(CIF)=离岸价(FOB)+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 考点归纳84: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进口关税 进口关税=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率 考点归纳85: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增值税 进口产品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率

其中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消费税 考点归纳86:进口设备抵岸价的构成——消费税

考点归纳87:设备运杂费

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率

此外注意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定额费率 考点归纳88: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考点归纳89:涨价预备费

考点归纳90:建设期利息

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

考点归纳91:建筑安装工程各费用构成要素——材料费(包括工程设备费)(1)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2)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3)工程设备费=∑(工程设备量×工程设备单价)(4)工程设备单价=(设备原价+运杂费)×[1+采购保管费率(%)] 考点归纳92:建筑安装工程各费用构成要素——施工机具使用费(包括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仪器仪表使用费)(1)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2)机械台班单价=台班折旧费+台班大修费+台班经常修理费+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台班人工费+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车船税费

(5)租赁施工机械的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租赁单价)(6)仪器仪表使用费=工程使用的仪器仪表摊销费+维修费 考点归纳93:建筑安装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费

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综合单价)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以及一定范围的风险费用。考点归纳94:建筑安装工程措施项目费

(1)措施项目费=∑(措施项目工程量×综合单价)(2)安全文明施工费=计算基数×安全文明施工费费率(%)(3)夜间施工增加费=计算基数×夜间施工增加费费率(%)(4)二次搬运费=计算基数×二次搬运费费率(%)(5)冬雨季施工增加费=计算基数×冬雨季施工增加费费率(%)(6)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计算基数×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费率(%)考点归纳95:人工定额

(1)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1/每工产量 或者

(2)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机械台班产量(3)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 考点归纳96:材料消耗量

考点归纳97: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

(1)一次使用量=净用量×(1+操作损耗率)(2)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 考点归纳98: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1)单位产品机械时间定额(台班)=1/台班产量(2)机械台班产量定额=1/机械时间定额(台班)考点归纳99: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机械利用系数

(2)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净工作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利用系数 考点归纳100:预算定额中计算人工消耗量:

(1)基本用工的计算:基本用工数量=∑(工序工程量×时间定额);

(2)超运距用工的计算:超运距用工数量=∑(超运距材料数量×时间定额)。其中,超运距=预算定额规定的运距-劳动定额规定的运距;

(3)辅助用工的计算:辅助用工数量=∑(加工材料数量×时间定额);

(4)人工幅度差用工的计算:人工幅度差用工数量=∑(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考点归纳101:预算定额中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计算(1)小组产量计算法:

(2)台班产量计算法:

考点归纳102:单位估价表的编制

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分部分项人工费+分部分项材料费+分部分项机械费=∑(人工定额消耗量×人工价格)+∑(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价格)+∑(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机械台班价格)考点归纳10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的计算

(1)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2)措施项目费=∑(单价措施项目工程量×单价措施项目综合单价)+∑总价措施项目费(3)单位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4)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5)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

考点归纳104:工程计量方法——估价法

式中F——计算的支付金额; A——清单所列该项的合同金额;

B——该项实际完成的金额(按估算价格计算); D——该项全部仪器设备的总估算价格。考点归纳105:采用价格指数进行价格调整 调整合同价款:

考点归纳106:起扣点的计算公式:

式中T——起扣点,即工程预付款开始扣回的累计已完工程价值; P——承包工程合同总额; M——工程预付款数额;

N——主要材料及构件所占比重。

第一次扣还工程预付款数额的计算公式:

式中ai——第i次扣还工程预付款数额(i>1);

Ti——第i次扣还工程预付款时,当期结算的已完工程价值。

考点归纳107:国际工程投标——材料、半成品和设备预算价格的计算(1)当地采购:预算价格=市场价+运输费+采购保管损耗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 篇3

一、债务成本

CF1CF2(01-f)=资本成本的一般表达式:P(1K)(1K)2

(一)简单债务的税前成本

CFnn(1K)PiIi

P0=i求使该式成立的Kd(债务成本)

i1(1Kd)N

式中:P0-债券发行价格或借款的金额,即债务的现值;

Pi-本金的偿还金额和时间;

Ii-债务的约定利息;

Kd-债务成本;

N-债务的期限,通常以年表示。

(二)含有手续费的税前债务成本

PiIi

P0(1-F)=i求使该式成立的Kd(债务成本)(1K)i1dN

式中:F-发行费用占债务发行价格的百分比。

(三)含有手续费的税后债务成本

1、简便算法

税后债务成本Kdt=Kd×(1-t)

式中:t-所得税税率。

这种算法是不准确的。只有在平价发行、无手续的情况下,简便算法才是成立的。

2、更正式的算法

PiIi(1t)iP0(1-F)=求使该式成立的Kdt(1K)i1dt

二、优先股成本 N(债务成本)

KpDpP0(1)f

式中:Dp-优先股年股息

P0-优先股现行市价;

三、普通股和留存收益成本

(一)股利增长模型法

留存收益成本Ks=D1P0+g 普通股成本KsD1g P0(1f)

式中:Ks-留存收益成本;

D1-预期年股利额;

P0-普通股市价;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Ks=RF+β(Rm-RF)

(三)风险溢价法

Ks=Kd+RP

式中:Kd-税后债务成本; RPc-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四、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KW=Kj1nj.Wj

五、财务杠杆

(一)经营杠杆系数

EBITQ(PV)SVC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MM边际收益DOL= ==== = QQ(PV)FSVCFMFEBIT息税前利润销售量变动额Q

(二)财务杠杆系数

EPS息税前利润每股收益变动额EBITEPS=EBIT= DFL===

DDEBITI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税前利润-EBITI1T1TEBIT

(三)总杠杆系数 DTL=DOL×DFL=每股收益变动率=

销售量变动率Q(PV)DQ(PV)FI1T=

MDMFI1T=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 篇4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

一、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

连环替代法:

基数F0=A0×B0×C0

(1)实际F1=A1×B1×C1

置换A因素:

A1×B0×C0

(2)

置换B因素:

A1×B1×C0

(3)

置换C因素:

A1×B1×C(4)

(2)-(1)即为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3)-(2)即为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4)-(3)即为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 差额分析法(适用于各因素之间连乘情况): 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A0)×B0×C0

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B1-B0)×C0

C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A1×B1×(C1-C0)

二、财务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营运资本配置率=营运资本/流动资产=1-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1/(1-营运资本配置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非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非速动资产=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1/1-资产负债率

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利息费用

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资产管理比率 :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存货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营运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营运资本 非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资产周转天数=365/ **资产周转次数 **资产与收入比= **资产/销售收入 盈利能力比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市价比率: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普通股股东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数=(所有者权益-优先股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数

优先股权益=优先股的清算价值+全部拖欠的股利

市销率(收入乘数)=每股市价/每股销售收入

每股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三、杜邦财务分析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四、管理用财务报表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净经营资产=净金融负债(净负债)+股东权益=净投资资本 净经营资产=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净经营性长期资产 经营性营运资本=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

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性长期负债 净金融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管理用利润表: 净利润=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税率)税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营业现金毛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 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 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净经营长期资产总投资 =税后经营净利润-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 =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股利-股权成本净增加=股利-股票发行(或+股票回购)债务现金流量=税后利息-净债务增加(或+净债务净减少)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 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 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税后经营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

税后利息率=税后利息/净负债 净财务杠杆=净负债/股东权益

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 杠杆贡献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

第三章 长期计划与财务预测

一、销售百分比法(估计企业未来融资需求)

资金总需求=预计净经营资产-基期净经营资产

外部融资额=资金总需求-可动用的金融资产-留存收益增加=增加的经营资产-增加的经营负债-可以动用的金融资产-留存收益增加=增加的销售收入×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增加销售收入×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可动用的金融资产-预计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

二、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

外部融资额占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经营资产的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的销售百分比-可供动用金融资产/(基期收入×销售增长率)-[(1+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 ×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销售额名义增长率=(1+通货膨胀率)×(1+销量增长率)-1

三、内含增长率

外部融资额=0或外部融资销售增长百分比=0 求解销售增长率

四、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利润留存率

可持续增长率=利润留存率×权益净利率/(1-收益留存率×权益净利率)=利润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1-利润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第四章 财务估价的基础概念

一、复利终值与现值

复利终值:F=P×(1+i)n=P×(F/P,i,n)复利现值:P=F/(1+i)n=P×(P/F,i,n)计息期利率=报价利率/每年复利次数=r/m 有效年利率=(1+报价利率/每年复利次数)每年复利次数-1=(1+ r/m)m-1

二、年金终值与现值

普通年金终值:F=A×(F/A,i,n)普通年金现值:P=A×(P/A,i,n)预付年金终值:F=A×[(F/A,i,n+1)-1]=同期普通年金终值×(1+i)预付年金现值:F=A×[(P/A,i,n-1)+1]=同期普通年金现值×(1+i)递延年金终值:F=A×(F/A,i,n)

{n为连续收支期,m为递延期} 递延年金现值:P= A×(P/A,i,n)×(P/F,i,m)=A×(P/A,i,m+n)-A×(P/A,i,m)

永续年金现值:P=A/i

三、单项资产的风险和报酬

利用统计指标(方差、标准差、变化系数)衡量风险 若已知未来收益率发生的概率时: 期望值:K(PiKi)

i1n方差:(KiK)2Pi 2i1n4 标准差:(Ki1niK)2Pi

若已知收益率的历史数据: 期望值:KKni

i(K方差:样本方差K)2n1(K总体方差iK)

2iN

标准差:样本标准差(KK)2

n1样本标准差(KiK)2N

变化系数=标准差/期望值

四、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

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rprj1mjAj {rj为j证券的预期报酬率,Aj为投资比重}

投资组合报酬率概率分布的标准差:pAAjkj1k1mmjk

协方差:jk[(XiX)(YiY)]n-1iirjkjk

相关系数:r[(XX)(YY)](XX)(YY)2ii2两种证券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pa2b22abrab

{a和b均表示个别资产的比重与标准差的乘积,r为相关系数} 三种证券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pa2b2c22abrab2acrac2bcrbc

由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组合构成的投资组合的报酬率与标准差: 总期望收益率=Q×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

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Q表示自有资本总额中投资于风险组合的比例}

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

JKM)系统风险的衡量:JCOV(K2rJMjmMM2rJM(J)

M投资组合的β系数:pXii

i1n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表达形式(证券市场线):Ri=Rf+β×(Rm-Rf)第五章 债券和股票估价

一、债券估价

债券价值=未来各期利息收入的现值合计+未来到期本金或售价的现值

永久债券的价值=利息额/折现率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债券购入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求解折现率(试误法和内插法)

二、股票估价

有限期持有:

股票价值=未来各期股利收入的现值+未来售价的现值 无限期持有: 零增长股票:P0=D/RS

固定增长股票:P0=D0×(1+g)/(RS-g)非固定增长股票:分段计算

股票的期望收益率:股票购买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求解折现率(试误法和内插法)

零增长股票:R =D/ P0 固定增长股票:R=D1/P0+g

非固定增长股票:逐步测试法+内插法

第六章 资本成本

一、普通股成本的估计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s=Rf+β×(Rm-Rf)通货膨胀的影响:

1+r名义=(1+ r实际)×(1+通货膨胀率)名义现金流量=实际现金流量×(1+通货膨胀率)n

{ n表示相对于基期的期数} 股利增长模型:Ks =D1/P0+g 考虑到筹资费用:KsD1g

{F表示普通股筹资费用率}

P0(1F)债券收益加风险溢价法:

权益成本=税后债务成本+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的风险要求的风险溢价

二、债务成本的估计

税前债务成本的估计: 到期收益率法:p0t1n利息本金

求解kd(试误法+内插法)tn(1kd)(1kd)N考虑发行费用:M(1F)t1IM

{M表示债券面值,F表示(1Kd)t(1Kd)n债券发行费用率}

可比公司法:计算可比公司的长期债券到期收益率

风险调整法:税前债务成本=政府债券的市场回报率+企业信用风险补偿率 税后债务成本=税前债务成本×(1-所得税率)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KjWj

{K表示个别资本成本,W表示权数}

j1n第七章 企业价值评估

企业实体价值=股权价值+净债务价值

一、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基本公式:价值t1n现金流量t t(1资本成本)股利现金流量t

t)t1(1股权资本成本股利现金流量模型:股权价值股权现金流量模型:

股权价值股权现金流量t t(1股权资本成本)t1实体现金流量模型:

实体自由现金流量t 实体价值t(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t1股权价值=实体价值-净债务价值

偿还债务现金流量t 净债务价值t(1等风险债务成本)t1剩余现金流量法及融资现金流量法计算现金流量:见第二章相关公式 净投资扣除法计算现金流量:

主体现金流量=归属主体的收益-应由主体承担的净投资

企业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实体净投资(净经营资产净投资)净经营资产净投资=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性长期资产总投资-折旧与摊销=净经营资产的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净负债增加

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股权净投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股权净投资=净经营资产净投资×(1-负债率)

债权人现金流量=税后利息-债权人承担的净投资(净负债的增加)现金流量模型的应用: 永续增长模型:

企业价值下期现金流量

资本成本永续增长率两阶段增长模型:

企业价值=预测期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价值的现值

二、相对价值模型

市价/净收益比率模型(市盈率模型):

目标企业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盈利

市盈率的驱动因素:增长潜力、股利支付率和风险

本期市盈率股利支付率(1增长率)

股权成本增长率股利支付率

股权成本增长率内在市盈率(或预期市盈率)模型的修正:

修正平均市盈率法:先平均后修正 1)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

各可比企业的市盈率

n2)可比企业平均增长率=

n3)可比企业修正平均市盈率= 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

可比企业平均增长率100各可比企业的增长率

4)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可比企业修正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增长率×100×目标企业每股收益

股价平均法:先修正后平均 1)可比企业i的修正市盈率=

可比 企业i的市盈率 可比企业i的增长率100

2)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i=可比企业i的修正市盈率×目标企业增长率×100×目标企业每股收益

3)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

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ii1nn8

市价/净资产比率模型(市净率模型):

目标企业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目标企业净资产

市净率的驱动因素:股东权益收益率、股利支付率、增长率和股权成本

本期市净率股利支付率股东权益收益率0(1增长率)

股权成本增长率股利支付率股东权益收益率1

股权成本增长率内在市净率模型的修正:

修正平均市净率法:先平均后修正 1)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

各可比企业的市净率

n2)可比企业平均股东权益收益率=

n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3)可比企业修正平均市净率= 可比企业平均股东权益收益率100收益率各可比企业的股东权益

4)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可比企业修正平均市净率×目标企业股东权益收益率×100×目标企业每股净资产 股价平均法:先修正后平均 1)可比企业i的修正市净率=

可比 企业i的市净率 可比企业i的股东权益收益率100

2)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i=可比企业i的修正市净率×目标企业股东权益收益率×100×目标企业每股净资产

3)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

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ii1nn

市价/收入比率模型(收入乘数模型):

目标企业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收入乘数×目标企业的销售收入

收入乘数的驱动因素: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增长率和股权成本

本期收入乘数股利支付率销售净利率0(1增长率)

股权成本增长率股利支付率销售净利率1

股权成本增长率内在收入乘数模型的修正:

修正平均收入乘数法:先平均后修正 1)可比企业平均收入乘数=

各可比企业的收入乘数

n9 2)可比企业平均销售净利率=

n可比企业平均收入乘数3)可比企业修正平均收入乘数= 可比企业平均销售净利率100率各可比企业的销售净利

4)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可比企业修正平均收入乘数×目标企业销售净利率×100×目标企业每股销售收入 股价平均法:先修正后平均 1)可比企业i的修正市盈率=

可比 企业i的收入乘数 可比企业i的销售净利率100

2)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i=可比企业i的修正收入乘数×目标企业销售净利率×100×目标企业每股销售收入

3)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

目标企业每股股权价值ii1nn

第八章 资本预算

一、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

净现值法:

净现值NPV=Σ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Σ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

现值指数法:

现值指数PI=Σ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Σ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

内含报酬率法:

NPV=0 求解折现率(年金法或逐步测试法 +内插法)静态回收期(非折现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等)投资回收期=M第M年的尚未回收额(适用于:每年现金流量不等)

第(M1)年的现金净流量原始投资额(适用于:原始投资一次支出,每年现金流入量相每年现金净流入量{M是收回原始投资的前一年} 折现回收期(动态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M会计报酬率: 会计报酬率=年平均净收益100%

原始投资额第M年的尚未回收额的现值 {M是收回原始投资的前一年} 第(M1)年的现金净流量的现值

二、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

税后现金流量的计算: 建设期净现金流量=长期资产投资+垫支的流动资金+原有资产变现净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

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利润+非付现成本=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终结点现金净流量=回收垫支的流动资金+回收固定资产净残值+回收固定资产的残值净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 固定资产平均年成本:

年成本=∑各年现金流出现值/(P/A,i,n)

二、项目风险的衡量与处置

调整现金流量法: 风险调整后净现值=t0nat现金流量期望值

{at表示t期的肯定当量系数} t(1无风险利率)等风险假设不满足时项目折现率的确定:可比公司法

寻找一个经营业务与待评估项目类似的上市公司,以该上市公司的β值替代待评估项目的β值

如果可比公司的资本结构与项目所在企业显著不同,需进行调整: 1)卸载可比企业财务杠杆 β资产=类比上市公司的β

权益

/[1+(1-类比上市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类比上市公司的产权比率]

2)加载目标企业财务杠杆

目标公司的β率]

3)根据目标企业的β权益计算股东要求的报酬率

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无风险利率+β

权益权益=β资产

×[1+(1-目标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目标公司的产权比

×市场风险溢价

4)计算目标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负债税前成本×(1-所得税税率)×负债比重+权益成本×权益比重

第十章 资本结构

一、杠杆原理

边际贡献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税前利润=EBIT-I

净利润=(EBIT-I)×(1-T)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P-V)×Q-F=M-F 每股收益EPS=净利润-优先股股利(EBITI)(1T)PD

普通股股数N经营杠杆系数DOL:

比EBIT/EBIT DOL=息税前利润变化的百分营业收入变化的百分比Q/Q基期边际贡献MM =基期息税前利润EBITMF财务杠杆系数DFL: DFL=每股收益变化的百分比EPS/EPS 息税前利润变化的百分比EBIT/EBITEBIT EBITIPD/(1T)总杠杆系数DTL:

每股收益变化的百分比DTL=营业收入变化的百分比EPSSEPS S=DOL×DFL M

EBITIPD/(1T)

二、资本结构决策方法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

(EBITI1)(1T)PD1(EBITI2)(1T)PD2 N1N2企业价值比较法:

公司市场总价值(V)=股票的市场价值+长期债务市场价值=S+B SEBITI1TPD

{K=R+βKee

F

×(Rm-RF)}

B=长期借款+长期债券+优先股

销售类计算公式 篇5

1).利润率和毛利率

。又称,是一定时期的总额与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计算公式为:销售净利率=(/销售收入)×100%。它与净利润成正比关系,与销售收入成反比关系,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的概念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之上的。毛利是“净利”的对称,又称“销差价”,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后的余额。因其尚未减去商品流通费和税金,还不是净利,故称毛利。

某特定时期内的净利/ 纯利 = 该时期内的毛利-该时期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折旧)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2).达成率和成长率与耗损率

达成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100%

成长率=今年实际销量-去年实际销量/去年实际销量×100%

耗损率=耗损量/总消耗量*100%

3).同比率和增长率与平均增长率

同比率=(本年的指标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

增长率=数据的末项/首项然后将得数开N(N=相差年数)次方,乘以100%然后减去

100%,就得出平均增长率了。

4).本期环比增长率和本期同比增长率与销售回款率

本期价格

本期环比增长(下降)率(%)=(—————— — 1)× 100%(例本年三月与本年四月比)

上期价格

本期价格

本期同比增长(下降)率(%)=(———————1)× 100%(例本年三月与上年三月比)上年同期价格

销售回款率=(销售收入+报告期应收帐款期初数-报告期应收帐款期末数)/销售收入

*100%

5).资金成本率和人事费用率

资金成本率=∑(Ft-Ct)(P/F,K,n)=0Ft是各年筹措资金流入额;Ct是各年资金占用费和筹措费。

解方程就可以得到资金成本率K

债务资金成本率为Kd=(i+Vd)(1-t)/(1-f)Vd为担保费率,i为贷款年利率,t为所得税税率,f为银行筹资费率。

工资交税计算公式 篇6

20的工资扣除标准依然是3500元/月(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年上海工资扣税标准一览表_2017年上海最新工资扣税标准_2017上海税后工资标准

2017年工资交税计算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2017年实行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免征额3500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具体表格如下:七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的数额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超额累进税率的“超’’字,是指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超额累进税率指将应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分解为若干段,每一段按其对应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出该段应交的税额,然后再将计算出来的各段税额相加,即为应税所得额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局部阻力计算公式 篇7

局部阻力是流体通过管路中的管件、阀门时,由于变径、变向等局部障碍,导致边界层分离产生漩涡而造成的能量损失。流体在管路中流动的阻力分为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

矿井通风局部阻力:在风流流动过程中,由于边壁条件的变化,使均匀流动在局部地区受到阻碍物的影响而破坏,从而引起风流的流速大小和方向,或分布的变化或产生涡流等,造成风流的`能量损失。

流体的局部阻力:流体的边界在局部地区发生急剧变化时,迫使主流脱离边壁而形成漩涡,流体质点间产生剧烈的碰撞,所形成的阻力称为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是流体流经设备及管道附件所产生的局部阻力与相应动压的比值,其值为无量纲数。

动压=局部阻力系数*ρ*V*V*1/2

基础会计计算题公式 篇8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营业利润(狭义利润)=狭义收入-狭义费用

3.利润(利润总额、税前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4.净利润(税后利润、广义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广义收入-广义费用

5.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资产+广义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收入

7.Δ资产=Δ负债+Δ所有者权益

Δ资产=资产增加额-资产减少额

Δ负债=负债增加额-负债减少额

Δ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增加额-所有者权益减少额

8.Δ资产+Δ广义费用=Δ负债+Δ所有者权益+Δ广义收入

Δ广义费用=广义费用增加额-广义费用减少额

Δ广义收入=广义收入增加额-广义收入减少额

9.增量(净增加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10.变动后的综合存量会计恒等式=原综合存量会计恒等式+综合增量会计恒等式

11.期末综合存量会计恒等式=期初综合存量会计恒等式+本期综合增量会计恒等式

12.利润=收入-费用

13.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15.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国贸计算例题及公式 篇9

公式:

公量商品的干重量×1+公定回潮率品的实际重量商1+实际回潮率×1+公定回潮率

1、净价 = 含税价净价×税率

净价 = 含税价 ÷(1+税率)

2、实际成本 = 含税购货成本净价

含佣价 = 净价 + 佣金 = 净价 /(1佣金率)

12、折扣金额 = 发票金额 * 折扣百分率

净值 = 发票金额折扣百分率)

13、总运费 = 每运费吨运费 * 总运费吨

=基本运费 *(1 + 附加运费率)* 总运费吨

例题

1、我公司出口商品一批,报价为每公吨200美元 CFR神户,日商要求改报为 CIF神户,在不影响我方外汇收入的前提下,问 CIF神户报多少?(已知按货价的110%投保了一切险和战争险,保险费率分别为0.6%和0.4%)解:

CIF = CFR /(1 — 投保加成 * 保险费率)

= 200 / {1110% * 0.3%)

= 1203.97(美元)

3、上海东洋进出口公司从国内采购一批壳牌汽车轮胎用于出口,每只轮胎的购货成本是480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7%的增值税,若此类轮胎出口可以有5%的退税率,求每只轮胎的实际购货成本。

解:实际成本 = 含税购货成本含税购货成本×出口退税率÷(1+ 增值税率)

= 480I = CIF110% * 2%)

=129,68(港币)

CFRC5% = CFR净价 /(15%)=136.50(港币)

佣金 = 含佣价 * 佣金率 = 136.50 * 5% * 200 = 1365(港币)

6、我向西欧某客商推销某商品,发盘价格为每公吨1150英镑CFR西欧某港口,对方复电要求改按FOB中国口岸定价,并给予2%的佣金。查自中国口岸至某港口的运费为每公吨170英镑,我方如果保持外汇收入不变,改按买方要求条件报价,应如何报价?

解:CFR = FOB + F

FOB = CFR170 = 980(英镑/公吨)

FOBC2% = FOB净价 /(12%)= 1000(英镑/公吨)

7、我方出口商品共100箱,每箱体积为30cm*60cm*50cm,毛重为40kg,查运费表得知该货为9级,计费标准为W/M,基本运费为每运费吨HK$109,另外收燃油附加费20%,港口拥挤费20%,货币贬值附加费10%。试计算该批货物的运费是多少港元?

解:W = 40 / 1000 = 0.04 M/T M = 0.3 * 0.6 * 0.5 = 0.09立方米 M > W

按M计费

总运费 = 每运费吨运费 * 总运费吨

= 基本运费 *(1 + 附加运费率)* 总运费吨

= 109 *(1 + 20% + 20% + 10%)* 0.09 * 100

= 1471.50港元

8、我方某公司向东京某进口商出口自行车100箱,每箱一件,每箱体积为20cm*50cm*120cm,计收运费的标准为M,基本运费为每运费吨280HK$,另外收燃油附加费30%,港口拥挤费10%。问该批商品的运费是多少? 解:M = 0.2 * 0.5 * 1.2 = 0.12立方米

总运费 = 每运费吨运费 * 总运费吨

= 基本运费 *(1 + 附加运费率)* 总运费吨

= 280 *(1 + 30% + 10%)* 0.12 * 100

= 4704.00港元

9、我方按CFR价格出口洗衣粉100箱,该商品内包装为塑料袋,每袋0.5千克,包装为纸箱,每箱100袋,箱的尺寸47cm*30cm*20cm,基本运费为每尺码吨USD$367,另外收燃油附加费33%,港口附加费5%,转船附加费15%,计费标准为M,试计算该批商品的运费是多少? 解:M = 0.47 * 0.3 * 0.2 = 0.0282立方米

总运费 = 每运费吨运费 * 总运费吨

= 基本运费 *(1 + 附加运费率)* 总运费吨

= 367 *(1 + 33% + 5% + 15%)* 0.0282 * 100

= 1583.46美元

10、某公司出口箱装货物一批,原报价为每箱50美元FOB上海,英商要求改报CFRC3%汉堡。我方应报价多少?(已知,该批货物体积0.05立方米,每箱毛重40千克,商品计费标准为W/M,每运费吨基本运费为200美元,并加收燃油附加费10%)

解:W = 40 / 1000 = 0.04 M/T M = 0.05立方米 M > W

按M计费

总运费 = 每运费吨运费 * 总运费吨

= 基本运费 *(1 + 附加运费率)* 总运费吨

= 200 *(1 + 10%)* 0.05 = 11美元

CFR = FOB + F = 50 + 11 = 61美元

CFRC3% = CFR净价 /(13%)= 62.89(美元)

11、我方对外报价为CFR纽约,每公吨2000美元。客户要求改为CIFC5%纽约,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保险费率分别为0.5%和0.04%,按CIF单价的110%加成,则新的报价为多少?

解: CIF = CFR + I = CFR + CIF * 投保加成 * 保险费率

= CFR /(1 — 投保加成 * 保险费率)

= 2000 / {1佣金率)= 2011.95 /(1出口退税额

= 含税购货成本15 * 8% /(1 + 17%)

=13.97(元)

国内费用 = 120 * 25 = 2870(元)

总费用 = 2870 + 150 + 120 + 100 + 2500 = 5870(元)

总数(箱)= 25 / 0.256 = 97(箱)

总数(个)= 97 * 80 = 7760(个)

国内费用单价 = 5870 / 7760 = 0.76元/个

银行费用 = 报价 * 1%

出口费用 = 950 英镑 * 10.23¥/英镑 ÷ 7760只 = 1.25元

I = CIF报价 * 投保加成 * 保险费率 = CIF报价 * 110% *(0.5% + 0.3%)

预期利润 = 报价 * 15%

FOB报价 = 实际成本 + 国内费用 + 银行手续费 + 利润

= 13.97 + 0.76 + FOB报价 * 1% + FOB报价 * 15%

=(13.97 + 0.76)/(115%)

= 17.54(元/个)

CFR报价 = 实际成本 + 国内费用+ 海运费 + 银行手续费 + 利润

= 13.97 + 0.76 + 1.25 + CFR报价 * 1% + CFR报价 * 15%

=(13.97 + 0.76 + 1.25)/(115%)

= 19.02(元/个)

CIF报价 = 实际成本 + 国内费用+ 海运费 + 保险费 + 银行手续费 + 利润

= 13.97 + 0.76 + 1.25 + CIF报价 * 110% *(0.5% + 0.3%)

+ CIF报价 * 1% + CIF报价 * 15%

=(13.97 + 0.76 + 1.25)/(11%-15%)

= 19.24(元/个)

出口换汇成本 = 出口总成本 / FOB出口外汇净收入

10.23 =(13.97 + 0.76 + FOB报价 * 1%)/ FOB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孔雀的英语作文下一篇:考题!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