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行政的作用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关行政的作用(共8篇)

机关行政的作用 篇1

-结合公司战略,制定沟通策略,宣扬公司文化,并制定和管理活动预算;

-负责公司行政方面的重要会议,董事会会议,及内外部重大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

-接待公司重要来访客人,处理行政方面的重要函件;

-管理公司行政板块的内部沟通资源及渠道;

-管理线上自助服务系统,收集用户需求,挖掘业务痛点,主动寻找和推荐解决方案,提升多渠道的用户体验;

机关行政的职责和作用21、专业人员职位,在上级的领导和监督下定期完成量化的工作要求,并能独立处理和解决所负责的任务;

2、推行公司各类规章制度的实施;

3、执行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实务的操作流程和各类规章制度的实施,配合其他业务部门工作;

4、管理劳动合同,办理用工、退工手续;

5、执行招聘工作流程,协调、办理员工招聘、入职、离职、调任、升职等手续;

6、负责管理人力资源相关文件和档案。

机关行政的职责和作用3

1.?负责业务中心资产采购、领用;负责统筹资产登记、维修、盘点、报废等;负责采购费用的预算制定及过程管理,合理使用费用支出,促进业务开展。

2.?负责文印支持,执行行政、业务用印及快递等相关事项的落实。

3.?负责不动产购置、房屋租赁、房屋装修,负责办公环境及安全保卫、消防管理等工作的执行,创造和保持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4.?负责公司车辆的管理,包括车辆调度、使用、保险、维护保养、油费,确保车辆及人身的安全。

5.?负责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组织筹备等外联工作。

6.?领导安排的其他事宜。;

机关行政的职责和作用4

1.商品结构、品类权限管理

___所有商品(新品、促销、断货)通知的发放

3.加盟业绩表制作,归纳汇总并汇报

4.加盟客户问题答疑,门店营运方面问题的传达,协助处理

5.与总部相关部门的对接,对总部下达的营运事项、营销方案进行收集、下发

6.门店信息表更新

7.竞争对手调研表跟踪

8.叫货及辅料追踪

9.加盟业务流程管理

10.加盟新店开业现场支持

11.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承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宜

机关行政的职责和作用51、人事档案管理

2、人事系统信息录入及维护。

3、员工考勤、员工转正等人事工作。

4、配合部门完成服装领用、培训、会议会务等后勤工作,以及其他临时性工作。

机关行政的职责和作用6

1.公司日常办公环境管理,办公设施的维护与绿植养护;

2.负责组织公司办公费用的计划;固定资产的统计、办公用品、办公耗材、办公设备的采购与发放。

3.负责人事相关工作如员工考勤、员工关系管理、员工福利、礼品等

4.负责各类会务的安排工作、负责公司客户接待

5.起草及归档公司相关文件,负责文档资料整理存放,严格执行档案资料保密制度。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机关行政的职责和作用71、负责公司级___的拟写以及PPT制作;

2、负责建立健全文档管理制度,做好文件、通知、函件的拟定、报批、审核、编号、登记、归档、收发和传阅;

3、负责办公室内部培训工作的开展跟踪;

机关行政的作用 篇2

关键词:行政机关,行政权利,行政权力,非强制性,互益性

一、行政名词区分

本文主要论述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利, 为了更好的理解行政权利,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名词的不同:行政权利不同于行政权力、公民权利

首先, 明确行政权利的概念。行政权利是法律授权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 使其享有对某方面或领域的行政事务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权利。

其次, 行政权利与公民权利是不同的。行政权利是法律赋予行政主体的权利, 为了让行政机关更好地实现其管理目标, 履行其职能, 而赋予的权利。公民权利指作为—个国家的公民所享有的公民资格和与公民资格相关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因此, 两者主体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

最后, 行政权利不同于行政权力。下文对行政权利和行政权力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论述。

二、行政权利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一) 行政权利与行政权力的联系

一方面, 行政权力以行政权利为前提, 行政权力又是行政权利的保障。行政权力必须在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利范围内行使, 不得超越行政权利, 超越行政权利就会导致滥用职权的不良结果。当出现侵犯行政权利时, 行政机关可以通过行政权力来维护行政权利。

另一方面, 行政权利是行政权力的具体配置和转化形式, 两者本质相同。行政权利是特定行政机关依法享有的, 对某一类事务以特定方式进行管理的权利。行政权利是在某一方面具体化了的行政权力。因此, 行政权力与行政职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 行政权利和行政权力的区别

尽管行政权利与行政权力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但两者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存在很多不同。本文对其归纳如下:

首先, 行政权力是相对于立法权、司法权而言的一种国家权力, 属于抽象、宏观层面。行政权利是具体行政机关为履行其职能, 实现其行政管理目标而行使的权利, 这属于具体、微观的层面。

其次, 两者调整范围不同。行政权力调整国家行政事务方面, 调整范围广。行政权利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行政合同、行政指导和行政协议等方面, 主要调整经济、科学等方面。行政权利的调整范围远远小于行政权力的调整范围。

最后, 强制性方面不同, 这是两者的最主要区别。行政权力具有强制力, 强制他人服从其命令, 并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任何人不得抗拒或妨碍其运作, 否则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而行政权利不具有强制性, 需要经过对方的同意或协商一致。

三、行政权利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行政权利在实践中的最主要体现主要在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协议中, 从行政权利在这三种柔性的行政方式中可以归纳出行政权利的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行政权利在行使中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首先体现在行政合同中, 这是一种双方行政行为, 订立时必须以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共同协商一致为前提。在行政指导中, 行政指导对行政相对人没有强制性, 相对人接受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志, 若行政对人不服从, 行政机关不能采取任何的强制措施迫使其服从。在行政协议中, 行政协议是一种以平等、自愿和协商为理念而形成的法律机制, 不同于单方面的命令, 具有非强制性。

第二:行政权利在行使中具有协商性或合意性。行政权利的合意性在行政合同中的体现, 在订立时必须以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共同协商一致为前提。在行政指导中, 行政机关通过说服、建议等比较柔性的方式, 指导相对人的行为, 行政相对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任意放弃或处分对其利益进行限制的行政指导, 在相对人同意接受时, 行政指导才对该相对人生效。在行政协议中, 行政协议是行政主体间基于平等合作、协商一致而缔结的职务协议。

第三:行政权利在行使中具有优先性。首先在行政合同中的体现, 因为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利益、公共利益, 为了保障行政机关能有效的行使权利, 法律赋予行政主体许多职能上的优先条件。在行政指导中, 指导方的行政主体, 处于比相对人优越的地位, 依其所掌握的情报、知识等优势, 给予相对人一定的指导, 而相对人在掌握各种知识、信息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 在行政指导中行政机关具有优先性。

四、结语

行政权利, 与行政权力一起, 通过刚柔并用的方式, 更好的管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行政权利一方面让行政相对人以更积极的态度参加进管理国家事务中来, 激发行政相对人的积极、主动性, 从而有利于行政机关顺利履行行政职能和更好的实现行政目标;另一方面, 行政机关通过行使柔性的行政权利, 让相对人在合法的前提下, 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利益, 实现互利共赢, 促进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胡建淼.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0.2.

[2]江国华.中国行政法 (总论)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1.

[3]叶必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6.

论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 篇3

关键词:司法机关;立法机关;立法权限 ;三权分立

一、问题的提出

三权分立是西方政治文明的产物,但却不认为不适合中国。一方面,三权分立被认为是对人民主权的侵犯,立法机关的立法权受到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侵蚀,这与中国人大至上的政治体制并不相适应;

另一方面,三权分立本身被认为存在悖论,(王勇,李聪慧《论三权分立以争衡模式之悖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行政机关的司法机关的究竟应不应该享有立法权限?会有什么后果?三权分立自身有无悖论?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立法权限的界限在哪?这正是本文所主要探讨的问题。

二、三权分立并无悖论

1.1.三权分立从仅仅是个立论模型,三权之间并非完全分立。

三权分立理论从他产生之处,就仅仅理想化的政治理论,它所表达的意是三权之间应相互制衡而非对立或完全分立。这有点类似与印度宪法中"基本框架"的理论,仅仅是个对于三权设置的基本模式的理想化描述,正如我们说公民三个兄弟说分家,但却仍然住在一个院子里,为了整体的利益,难免要借用兄弟的地盘。立法权被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是适当的"侵蚀",但绝对而完整的立法权仍为立法机关所享有。因为在法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概括性概念,如过错、合理、自然正义,其含义都无法精确确定,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法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与这些概念相比,三权分立无疑显得清楚得多。

2.三权分立在政治实践中不可能做到完全分立,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享有部分的立法权限(特别是立法机关)有助于提高三权的工作效率。

三权分立理论经常攻击的一点便是由于分立导致的国家机关之间相互扯皮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但实际上,当批评者认为三权分立是绝对的分立时,就意味着把事实上三权之间的渗透与合作看成了三权分立衍生的悖论,而对其加以批判,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衍生悖论恰恰证明了三权分立框架模式本身的正确性,它既不会因为导致三权的绝对分立而导致效率很低下,而使得三大机关之间形成总体制衡。

立法机关不可能对错综复杂的行政事务做出规定,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讲,行政机关所制定的法规,也不是法律,立法机关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他只能制定基本法律。

3.司法机关应当享有对立法机关所设立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的权力。

首先,立法机关需要被监督。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包括人民。立法机关代表人民的意志,但历史证明,这个代表着人民的机构,却制定了许多错误的不太恰当的法律。我们不能总指望立法机关会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犹如一场足球比赛,让某个宣传自己代表所有球员意志的球员自己当裁判,这显然是不合适的。美国法院的司法审查模式被中国的学者们批判的最多的便是认为这是对人民主权的最大侵犯。但其实人民主权理论是有着极大的缺陷的。卢梭的人民主权说告诉我们究竟谁该是主人的问题,贡斯当的理论为我们进一步阐释了国家是如何凌驾于人民头上的---人民按照契约组成国家,个体的权利变移交给了人民的共同体,但共同体必然是个概念性的东西,他不可能作为一个实体出现行使它的权力,就像中国有13亿人民,这个群体很强大,但其实是个哑巴,因为它作为一个人民群体来说,它说不出来任何话,于是就必然需要一个执行者,即所谓的议员或者人民代表,于是乎国家的权力便移交给了某几个人,于是权力滥用的危险就现实的存在了。这时候的人民主权变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我们最需要担心的,便是这样一个号称代表人民意志的群体,对立法机关的审查,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其次,这种监督需要是违宪审查的模式,而且这时候,司法机关承担的任务仅仅是只破不立,即仅仅宣布立法机关所立法律违宪,而没有自己制定法律的权力。停留在表面意义上的监督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当这种监督成为一种足以推翻立法机关的立法的时候,这种监督才真正有效。

再次,司法机关是最冷静的裁判者。

司法机关是法律实施的一线工作者,他们每天与各种各样的案件打交道,对于法律与法律之间是否冲突,法律与宪法之间是否冲突,有着最为直观而深切的感受;而且严格意义上的司法机关,并不会因为他的裁判而获益,也不应因为宣布法律违宪而受到损害。(中国司法机关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依附性较大,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司法机关,存在着因宣布法律而遭受损害的可能性。)而且,司法机关是我们最不需要担心的机关,即便他错误的宣判一个所谓善法的违宪,也比一个恶法的实施要好的多。

最后,司法机关的违宪审查权力不会损害人大之上、人民主权的原则。正如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至上"原则不会自相矛盾一样,司法机关对立法机关的违宪审查这一立法权也并不会真正损害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这是因为,这时候司法机关所享有的立法权,不是指的司法解释,而是指宣判法律违宪的的权力,即立法权中的"废止"法律。许多人有上述担心也是十分必要的,即使在美国,这个担心也广泛存在,但司法机关自身有许多司法自制的传统与管理,如更多的对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的法律进行裁判,对经济法律不多关注,必须在具体案件中对法律进行合宪性审查等等。许多中国学者说,司法机关的自制其实和中国司法机关的消极态度有些类似,这恰恰印证了贺卫方教授在《运送正义的方式》中提到的瘦子学胖子减肥的理论,美国的法院司法审查模式经历了法院权力扩张的历程(尤其是罗斯福新政时期),进行司法自制是后续的发展结果,但中国的司法机关却从未有过这样的权力,更别说扩张了,即使是权力扩张,似乎也是必要的的进程。

三、立法权的分散不会导致立法权的冲突

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的立法权限与立法机关的立法权限有着各自的界限而不会发生过多冲突。

1.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制的法律的位阶性使得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立法权限并不损害立法机关立法权限的的至上性和完整性。

这点笔者在这里不多加阐述。

2.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立法权限有着各自的界限,使得其与立法机关不会发生大的冲突。

以美国为例,司法机关享有着对国会所制定的的法律进行违宪审查的权力,但司法机关同时也有着自我节制的十项原则,即禁止法官从事或者至少不鼓励从事一些行为。这十项原则包括:必须存在明确的争议;请求必须是具体的,受益人不能起诉;上诉法院仅仅对法律问题做出裁决而不对事实问题做出裁判;最高法院不受先例约束(技术上);其他救济方式必须已经用尽(必须逐级申诉);法院不能决定"政治"问题;申请人负证明责任;法律不应为最狭窄的理由被推翻;对立法的"智慧"不做裁判。这些原则有效的限制着司法机关"立法"权的行使其不至于与立法机关发生过多冲突。

机关行政的作用 篇4

一、《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背景和过程

(一)《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背景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同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此后,1991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法[1991]19号),就行政诉讼中的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等问题作出了司法解释。

2000年3月8日,最高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8号,以下简称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进一步就行政诉讼中的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与受理、审理与判决、执行等问题作出了司法解释。

据最高法院统计,2014年1-6月,法院受理行政一审案件66543件,同比增加22.25%,同期一审案件合计受理4777054件,同比增加7.87%,行政一审案件占一审案件的1.39%;法院受理行政二审案件23695件,同比增加35.56%,同期二审案件合计452161件,同比增加13.62%,行政二审案件占二审案件的5.24%;法院受理行政再审案件705件,同比增加7.31%,同期再审案件合计受理17462件,同比减少12.29%,行政再审案件占再审案件的4.04%。由此可见,行政案件的一审、二审、再审案件数量增幅较大,均远超同期法院受理案件总量增幅。行政案件的上诉率和申诉率较高,一审服判息诉率仅为64.39%,一审裁判结果认同率偏低。

据最高法院统计,2013年全国法院受理行政一审案件123194件,审结120675件,其中判决撤销7258件、变更59件、履行法定职责1332件、确认违法或无效1444件、赔偿309件,调解赔偿278件,行政机关一审败诉10680件,败诉率仅为8.85%。123194件行政一审案件中,城建类19972件、资源类18394件、劳动和社会保障类11704件、公安类10533件、计划生育类8203件、工商类3785件、交通类2494件,占据了较大比重。

由此可知,行政诉讼案件主要集中在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属、自然资源权属、就业社保、治安等关系公众核心权利、利益的领域,公众在不服相关行政行为后,起诉率较高,因为败诉引起的上诉率和申诉率也相对较高。

同期,根据国家信访局统计,2013年1—10月份,全国县级以上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机构信访量为604万件(人)次。从公众来信来访的情况看,仍然以反映自身利益诉求为主,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征收问题,二是城市房屋征收问题,三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

可以看出,公众通过信访反映的问题与行政诉讼案件主要领域高度重合,信访事项主要是行政争议事项,行政诉讼与信访本末倒置,反映出社会公众的“信访不信法”,映衬出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现状。修改《行政诉讼法》,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的重大立法任务。

(二)《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过程 2013年1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一审稿针对法院不敢、不愿受理行政案件的立案难问题,提出扩大受案范围、细化法院受理责任等保护公众诉权措施;针对行政机关干预裁判过程和结果的审理难问题,提出中级法院管辖被告为县级以上政府案件、对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完善判决形式、交叉审理民事争议等增强司法审查力度措施,针对行政机关不执行法院判决的执行难问题,提出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裁判书情况予以公告、对拒不履行裁判书影响恶劣的行政机关负责人进行司法拘留等措施。

2014年8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进行了第二次审议。二审稿就行政诉讼审理对象问题,提出将“具体行政行为”修改为“行政行为”,就公众告官不见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回避应诉问题,提出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至少委托工作人员出庭,就行政复议机关为了不当被告懒于审查一味维持不利于行政复议制度发挥作用问题,提出复议作出维持决定的复议机关共同做被告,就公众起诉期限较短不利于行使诉权问题,提出将直接起诉期限由3个月延长至6个月、一般案件最长起诉期限由2年延长至5年,就行政案件审限较短问题,提出将一审案件审限由3个月延长至6个月,二审案件审限由2个月延长至3个月。

2014年10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了第三次审议,并于11月1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同日由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第15号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二、《行政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扩大行政诉讼被告、可诉行政行为和原告及第三人范围,拓展司法审查的广度

1.关于行政诉讼被告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25条规定,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决定》将第2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修改后规定“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决定》将第25条改为第26条,相应内容修改为: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2.关于可诉行政行为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决定》将第一款相应内容修改为: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此外,现行《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决定》规定,将《行政诉讼法》相关条文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均修改为“行政行为”,增加一条作为第53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增加一条作为第64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经审查认为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

关于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现行《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决定》将第25条改为第26条,相应内容修改为: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并增加一条作为第79条,规定“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

3.关于行政诉讼原告和第三人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第27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决定》将第24条改为第25条,将第一款修改为:“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将第27条改为第29条,修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

(二)完善起诉期限和形式制度,强化法院受理职责,破解“立案难” 1.关于起诉期限和形式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决定》将第39条改为第46条,修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4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决定》将第40条改为第48条,修改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50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关于起诉审查与处理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42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决定》将第42条改为两条,作为第51条、第52条,修改为: 第51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52条 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三)完善管辖、裁判类型等制度,强化行政机关应诉职责,破解“审理难”

1.关于行政案件管辖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14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决定》将第14条改为第15条,修改为:“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决定》将第17条改为第18条,增加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2.关于诉讼中的期限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43条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决定》将第43条改为第67条,相应内容修改为: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57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决定》将第57条改为第81条,相应内容修改为: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现行《行政诉讼法》第6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决定》将第60条改为第88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3.关于被告应诉义务

《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3条,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决定》将现行《行政诉讼法》第56条改为第66条,增加规定“人民法院对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将被告拒不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情况予以公告,并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 4.关于诉讼期间行政行为的执行

关于诉讼期间停止行政行为执行的情形,《决定》将现行《行政诉讼法》第44条改为第56条,增加规定“

(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并规定“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57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起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伤、医疗社会保险金的案件,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原告生活的,可以根据原告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当事人对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5.关于适用调解、民事争议处理

关于适用调解问题,现行《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第67条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决定》将第50条改为第60条,修改为:“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关于以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问题,《决定》将第49条改为第59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以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的”,并规定“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关于民事争议处理问题,《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61条,规定“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6.关于简易程序

《决定》增加三条,作为第82条、第83条、第84条。

第8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一)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

(三)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第83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第84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7.关于裁判类型

关于撤销判决的适用情形,《决定》将第54条第(二)项修改为第70条,增加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六)明显不当的。”

关于变更判决的适用情形,《决定》将第54条第(四)项修改为第77条,增加规定“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关于给付判决,《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73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关于确认违法或无效判决,《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74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

(二)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

(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增加一条作为第75条,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增加一条作为第76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关于行政协议纠纷,《决定》增加一条作为第78条,规定“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的,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被告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合法,但未依法给予补偿的,人民法院判决给予补偿”。

(四)加大拒绝执行行为打击力度,强化行政机关执行职责,破解“执行难”

《决定》将第65条第三款作为第96条,增加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

三、《行政诉讼法》修改对行政机关的影响

(一)行政诉讼被告、可诉行政行为和原告及第三人范围扩大

1、规章授权组织可作行政诉讼被告,从而独立行使职权并承担责任 一般来讲,由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职权涉及领域较广,立法内容较为原则宽泛等原因,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总体数量不多、比重不大,享有部门规章制定权的国务院部门、直属机构往往成为该领域行政事务的主要立法者,享有地方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往往成为该地区行政事务的主要立法者。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往往更为贴近行业和地区实际,特别是管辖、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操作性和执行性较强。在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中,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成为行政机关执行的主要法律依据。

同时,随着新一届中央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不断加大,权力下放、权力剥离将主要在规章的执行性规范中体现。以司法行政部门为例,地方司法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提请司法部或者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制定规章,将权力下放、剥离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律师协会、公证协会、司法鉴定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相关社会组织可以根据规章授权独立行使权力承担责任,相对人也可以就相关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出的决定以其为独立被告提起诉讼,从而促进社会组织更好地实现行业自律和社会自治。

2.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做共同被告,需提高复议审理和行政应诉能力 由于行政复议制度主要定位于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层级监督,加之实行书面审理缺乏证据交换、举证质证、当庭辩论等准司法程序,行政复议一直面临着官官相护、走过场走形式的质疑。复议机关决定改变原行为需要做被告,决定维持原行为无需做被告,导致行政复议机关趋利避害,懒于审查监督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使得行政复议难以发挥行政争议解决前置途径和主渠道的作用。

《决定》如此修改,可以督促行政复议机关切实履行行政复议职能,对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监督,并为作出的复议决定承担法律责任。相应地,拥有行政复议职能的行政机关,需要通过集中学习、开展培训、旁听审判等方式,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技能,做好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

同时,由于《决定》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这会促使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在提起行政复议时,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同级人民政府作为复议机关,若同级政府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则该地方政府为共同被告,经复议后可向中级法院起诉,以便提高管辖层级,使得案件有机会由中级法院一审、高级法院二审。

3.可诉行政行为范围扩大,作出关系公众权益行为均需评估诉讼风险 《决定》将现行《行政诉讼法》中的利害关系内容由“人身权、财产权”扩大为“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同时将确认自然资源权属行为、征收私有财产及其补偿行为、侵犯农村土地经营权行为、不支付社会保障待遇行为、排除或限制竞争行为、不履行或变更特许经营或征收补偿等协议行为,均明确列为可诉行政行为。

这也是当前行政争议较为集中,而法院因为政府干预等原因难以受理,导致公众求告无门,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的领域。明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行为、特许经营、征收补偿等行政协议的可诉性,使法院受理征地拆迁案件、行政合同案件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极大地保障了被征收人、行政合同相对人的诉权,同时意味着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审查监督范围进一步扩大。行政机关迫切需要增强依法行政和法律风险意识,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4.规范性文件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制定红头文件需加强合法性审查 现行《行政诉讼法》将可诉行政行为限定为“具体行政行为”,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但是对于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是否可以参照或者经审查后参照,未作出明文规定。实践中,大量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并未经过审慎的合法性审查,红头文件泛滥侵权问题饱受社会诟病。

《决定》将条文中的“具体行政行为”统一修改为“行政行为”,规定可以一并审查规范性文件。这就意味着,行政机关在应诉时,可以提交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若原告方就该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提出审查请求,法院可以进行审查后决定适用或者不予适用,并可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对此,行政机关需要在适用法律规范时,更好地辨识法律冲突问题、提高适用法律能力,并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进一步加强合法性审查等备案审查工作,避免规定与上位法不一致的内容。

5.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可作原告,处理结果利害关系人可作第三人,行政活动需权衡更多权利义务关系

实践中,一些行政行为并没有具体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或者行政相对人并未提起诉讼,利害关系人如果没有诉权,就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者如果不能及时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也不利于法院查明事实解决争议,不利于裁判的最终执行。

此次修法,扩大了原告和第三人诉讼主体范围,使得行政行为的利害关系人均可作为原告起诉,未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案件处理结果利害关系人均可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强化了对公众行政诉权的保护。

对此,行政机关也需要在行政程序中,将行政行为相对人、行政行为利害关系人、案件处理结果利害关系人均纳入行政调查、检查等活动中,充分查明案件事实、有效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提前防范和化解诉讼法律风险。

(二)原告起诉期限延长、法院受理职责强化,入口畅通将伴随案件数量大增

1.延长起诉期限、口头可以起诉,行政机关被诉概率增加

这次修法,以利害关系人知道或应知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行政行为作出之日,分别作为直接起诉期限和最长起诉期限的起算点,将直接起诉期限延长至6个月,并明确了最长起诉期限,在充分保护原告方诉权的同时,督促原告方及时行使诉权。而允许原告口头起诉,使得文化水平、书面能力较弱的公民,在遇到行政机关侵权时,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救济,降低了进入行政诉讼程序的门槛。

对此,行政机关将面临因起诉期限延长、准许口头起诉带来的行政案件数量增长问题,在就原告起诉期限、形式等问题抗辩时,也要相应调整应诉答辩内容。

2.法院受理职责强化,行政诉讼入口敞开,大量行政争议将由信访转入诉讼渠道

《决定》将法院起诉审查内容明确为是否符合起诉条件,要求法院对不能判定情形接受起诉状并出具书面凭证,不予立案的应当出具书面裁定书并告知理由,对于起诉状内容欠缺应进行指导释明并一次性告知补正内容,对不符合规定情形可投诉提请上级法院监督改正,对逾期不予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可向上一级法院起诉,强化了收到起诉材料后法院的登记、释明等责任,并要求上级法院加强监督,在下级法院不作为时由上级法院亲自受理,通过降低原告方起诉门槛、强化司法审判机关责任的方式,极大地保护了原告方诉权。

这是此次修法为破解行政诉讼立案难问题作出的重大修改,必将极大地激发公众不服行政行为后提起行政诉讼的积极性,相应减少信访数量,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可能出现一个大幅增加的变化,对行政机关执法和应诉能力带来一个挑战。对此,行政机关需要更加注重日常工作中的依法行政,并加强应诉工作人员力量配备,应对行政案件数量增长问题。

(三)案件管辖、裁判类型等审判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应诉职责强化,迫切需要提高行政和应诉能力

1、行政机关出庭义务强化,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应当出庭应诉 行政机关负责人、工作人员不出庭应诉,是由于行政机关不愿意配合法院司法审判工作、不愿意接受司法审查监督,或者不愿当被告、怕丢面子、不擅长诉讼等多种因素。然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由被告方承担证明责任,被告不出庭应诉,导致法院难以对案件进行实质审理,原告方也对行政机关不参加诉讼颇多诟病。

客观而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被诉行政行为的经办人、亲历者,负责人是决策权享有者和决策责任承担者,行政机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不出庭应诉,仅委托律师或其他人员作为一般代理人代为出庭应诉,由于代理律师并非行政活动亲历者,且不能对行政争议的实质解决进行决断,导致法院难以通过法庭调查查明案件事实,难以高效、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此次修法,使法院可以采用公告方式,通过社会舆论压力迫使行政主体配合行政诉讼,也可以通过司法建议引入行政监察部门或被告的上级机关进行监督,督促行政主体积极参与行政诉讼。这会促使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情况、工作人员出庭情况列为考核指标,影响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工作人员的考评,同时也督促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工作人员通过培训等形式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政和出庭应诉技能。同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有助于行政决策者了解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行政争议,并增强行政机关依法决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中级法院管辖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被诉案件,高级法院可以确定跨区域管辖法院,行政机关干预司法审判空间变小

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被告为县级以上、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案件,可以由基层法院一审、也可以由中级法院一审。该规定立足于破解县法院审不了县政府的审判难题,但规定仍不够明确、彻底。《决定》明确,只要是以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为被告的行政案件,即由中级法院直接管辖。这就破解了当前县法院与县政府同城办公、县法院行政级别低于县政府、人财物均受制于县政府导致的审理县政府难题。

同时,《决定》规定高级法院可以经最高法院批准后,确定若干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打破了司法管辖区域与行政管辖区域相一致的局面。结合当前基层和中级法院的人财物将由省级法院统一管理的改革动向,随着跨行政区法院的设置,行政机关干预法院审判的难度大大增加,法院的司法审判职能真正成为中央事权,基层和中级法院将真正回归为中央设置在地方的法院,司法审判的地方保护问题有望得到缓解。对此,行政机关需要切实尊重法院的司法裁判权,通过严格依法履职,提前防范诉讼法律风险。

3.行政答辩期、一审二审审理期限延长,行政机关可以更加充分证明被诉行为的合法正当性

实践中,行政主体和法院一般均执行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制度,十个自然日中如果遇到周末或其他假日,期间往往只有几个工作日,被诉行政机关不便准备应诉答辩,法院接收应诉答辩材料也存在诸多不便。行政主体一方准备应诉答辩时限过于仓促,也不利于法院有效查明事实公正审理案件。

对此,《决定》修改使得行政主体有比较合理的时间收集、整理答辩材料,更具操作性。由于行政案件专业性较强、有的案件案情较为复杂,有时难以在法定审限内办结。《决定》延长法院审理期限,基本保障了法院公正审理案件的时限要求。行政机关也可以在法定审限内,就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正当性进行充分论证,更好地说服法院支持合法正当的行政行为。

4、法院在诉讼中的审查监督措施和手段强化,就行政行为执行问题拥有更大监督空间。

关于诉讼期间停止行政行为执行的情形,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被告决定、当事人申请法院同意等情形,但并未规定法院可以依职权决定。此次修法,规定法院认为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可以裁定停止执行,有利于案件的顺利审理和最终执行。

同时,这也影响到行政机关作出及执行行政行为的效率。为此,行政机关需要更加重视行政行为被诉对行政效能带来的影响,不但要权衡行政行为被法院撤销等败诉风险,还要权衡行政行为一旦被诉带来的停止执行影响效率问题,在行政行为作出前充分考量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义务,尽量减少案件被诉概率。

另外,修法增加规定,起诉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伤、医疗社会保险金案件,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原告生活的,法院可根据原告申请裁定先予执行,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行支付社会保险金、提供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职责。

5.扩大行政调解适用范围、解决交叉民事争议,力求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一般来讲,行政主体应当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行政行为,行政诉讼中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不存在就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调解的问题。而行政赔偿诉讼中,因为涉及到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内容,具有一定的民事争议属性,适用调解可以更快更好地解决争议。

然而近年来,由于法律规定不得调解,原被告大量进行私下和解,采取原告撤诉的方式结案,加之行政主体一方相对原告而言占据优势地位,和解撤诉中存在欺骗胁迫等非法情形,法院又不便对原告自行提出的撤诉进行过多审查,导致行政诉讼撤诉案件中存在不公正、不合法等问题。实践中,法院为了更好化解行政争议,也在庭外就原被告之间的行政争议开展了大量协调工作,但未被现行法律所认可。

为此,《决定》修改规定,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使自由裁量权案件可以调解,并强调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以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使原告撤诉的,法院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对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这就将可以调解的行政争议基本纳入了调解适用范围,赋予了法院和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和参加调解的权利,并就调解和解的合法公正性提出要求。今后,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就赔偿补偿等自由裁量行为引发的案件,在法院主导下充分进行调解,切实化解纠纷。

同时,实践中,行政争议往往夹杂着民事争议,特别是涉及自然资源权属、征收补偿和特许经营等行政协议的民事争议,如果行政诉讼中不予处理,当事人要重新提起民事诉讼,民事审判中由于掺杂较为专业的行政争议也难以切实公正处理。

为此,《决定》采纳了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相关内容,进一步规定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法院可以一并审理。这就扩大了法院可以一并解决的民事争议的范围,有助于解决行政诉讼裁判后争议仍未完全解决的“程序空转”问题,可以减少行政机关等当事人参加诉讼的讼累,拿出有效时间和精力切实通过行政诉讼化解相关争议,真正实现案结事了。而行政机关则需要在行政诉讼中同时做好相关民事争议的应诉工作,提高争议解决效率。

6.丰富裁判类型、增加审查内容,司法审查职责和力度进一步强化 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这样,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合理性审查,仅限于行政处罚是否明显不公。《决定》修改后规定,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法院可以判决变更。这就加大了法院对行政行为合理正当性的审查力度,行政机关在今后的行政活动中,需要在注重严格依法行政的同时,更加注重行政行为的正当性、合理性。

《决定》还增加了判决履行给付义务、判决就行政协议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就变更、解除行政协议给予补偿等裁判类型,更加主要行政诉讼的解决争议职能,要求行政机关全面充分履行职责。

为此,行政机关在今后的行政应诉活动中,应当就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复议行为进行充分全面的答辩,不但要就合法性进行答辩,还要就正当合理性、全面充分履行职责进行答辩,提供了对行政应诉答辩工作的要求。

7.设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提高行政审判效率

在行政诉讼实践中,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纠纷案件数量增幅较大,在行政案件中占据了较大比重,而政府信息公开案件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基本可以由一名法官独任审判。同时,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中都在积极探索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就部分行政案件采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也变得非常有必要。引入简易程序,一方面提高了法院审判和行政机关应诉的效率,同时也对行政机关在短时间内做好相关案件的应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若被告不能充分利用较短时间证明被诉行为的合法正当性,可能会导致法院仓促作出行政机关败诉的裁判。对此,行政机关应给予必要的重视,在较短时间内做好适用简易程序案件的应诉答辩工作。

(四)加大对拒不执行司法裁判行为的惩治力度,力求破解“执行难”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愿配合行政审判,在法院作出不利裁判后,回避或阻挠生效裁判书的执行,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为了督促行政机关执行生效行政裁判,《决定》增加规定了一些执行保障措施,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一审法院可以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

法院可以采取社会舆论监督、对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执行生效行政裁判,这就需要行政机关高度重视行政裁判书、调解书的执行,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机关行政的作用 篇5

国家机关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其包含行政机关,党委机关(比如党委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政法委、纪检委等)、权力机关(也就是人大)、政协机关、司法机关(法院和检察院)。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的一个最主要的群体,实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府机关,比如政府办、司法局、劳动保障局、人事局、发改委、财政局、环保局等,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直属机关。

公务员通俗点讲就是指在国家机关中工作的正式工作人员(有些单位里一些司机、后勤也属于机关正式编制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属于机关中的工人,是事业编制,不是公务员)。想成为公务员,现在唯一的途径就是参加公务员考试。特殊例外的就是,除非你是在国有企业当领导,这样可以调任到国家机关当领导,自然就变成公务员了。

事业单位通俗讲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单位,讲虽然是这样讲,但是许多事业单位实际都是以营利为目的。最典型的事业单位就是学校和医院,人数最多。然后其他许多文艺单位(比如话剧团)、科研机构(比如什么研究中心、研究所)等。有些单位比较特殊,在不同地方性质可能不一样。比如房管局、农机局,有些地方这些单位可能是公务员单位,但有些地方可能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现在进人基本也都必须统一面向社会招考招聘了。考试形式和公务员考试差不多,但是可能更灵活一些,不同事业单位因为专业性很强,可能侧重要考专业知识,比如医院招医生,肯定要考医学专业知识。

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实际是介于一般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单位之间,但是更偏向公务员单位,工资待遇什么完全和公务员单位一样。出现这类单位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单位不合适直接划归为行政机关公务员单位,但是其工作内容又主要是从事行政管理,所以就取个名字叫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他们的人员录用完全和公务员一样,统一参加公务员考试。如交警队、监狱等,基本都是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但是,这类单位也是同样的单位在不同地方可能性质不一样,有些地方把他划归普通事业单位,有些地方就把他参照公务员。比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公路局等,各地可能性质都不一样。

行政编制实际就是指公务员编制,是公务员就一定是行政编制,反之一样,二者含义一样。行政编制主要是编制部门给各单位控制人员的指标,比如某个单位给你20个行政编制,那么你单位正式人员一般不能超过20个,不够20个你可以上报人事部门进行公务员招录,但是很多单位实际都是超编。

事业编制自然就是指在事业单位中正式工作的人员身份,比如教师、医生,都是事业编制身份。

另外,不管是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因为工作任务又重,但受编制限制,单位编制内人员已经满了,不能继续招人了,那么很多单位就私自向社会招聘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临时工或合同工。这些人的工资由这些私自招的单位自己想办法解决,财政不管。现在医院这种现象最为普遍,很多医生都是没有正式编制的。

机关行政的作用 篇6

法定代表人(或代

表人)姓名: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工商登记核准号:_________________

经营范围和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上诉人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诉人因__________一案,不服_________人民法院年月日()字第号行政判决(或裁定),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诉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上诉人:

年月日

浅谈基层检察机关的行政装备工作 篇7

关键词:基层,行政装备,科学发展,对策

随着检察事业的发展、检察队伍的壮大、检察职责的加重, 对检察基础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政装备部门作为检察机关专门承担检务保障工作的内设组织机构, 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促进各项检察业务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 改进检察机关行政装备工作是推进检务保障工作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行政装备工作的特点

行政装备部门负责着检察机关的资金保障和各项生活服务保障, 是检察机关这座大厦的“基石”, 承担着为检察工作提供动力的重要职责, 其职能运行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检察工作能否正常开展, 检察职能作用能否充分发挥, 并直接影响到全院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以及检察工作的质量。行政装备管理工作不仅要进行行政事务管理和为广大检察干警的衣、食、住、行提供优质服务, 保证检察人员的正常工作, 同时也要为人民群众到检察院解决合理诉求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 服务性

行政装备部门首先是服务部门, 服务是行政装备工作最主要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一是为领导决策服务。领导任何决策的实施最终都要涉及到资金或物资, 没有资金及物资的支持, 任何工作都很难落到实处。因此行政装备部门首先应该为领导决策服务。二是为检察院内部各部门服务。行政装备部门掌握着检察院的资金、物资, 是确保各个部门的正常运转的“能源库”, 没有这些能源供应, 任何部门的活动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各个业务部门的工作开展都需要行政装备部门统筹安排资金、物资, 为办公、办案提供保障。三是为检察干警服务。检察干警是检察工作的基本支撑, 必须保证其享有法定的工资、福利、医疗等保障, 而具体落实这些保障, 是行政装备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也是调动干警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二) 综合性

从行政装备部门的职能来看, 可以说行政装备部门是检察院的“大管家”, 承担着全院“家底”的管理责任, 包括检察机关的财务管理、车辆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赃款赃物管理、食堂管理等多种管理职能, 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因此必须加强管理、规范管理, 才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与有效的利用。

(三) 复杂性

行政装备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 但常常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和杂事, 具有琐碎性、繁杂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如办公用品发放、各项设施维修、管理, 这些几乎每天都要发生。同时, 既要管物, 又要管人。如检察业务所需的办公条件、硬件设施及检察人员的生活等样样都要细心考虑, 精心安排, 稍有疏漏, 就会影响检察业务的展开和检察人员办案的情绪。此外, 既要处理好检察机关内部各处、室、局的关系, 又要处理好检察机关与外部的诸多方面的关系。

二、基层检察机关行政装备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工作实际来看, 基层检察院行政装备工作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 工作机制不科学

行政装备部门工作的复杂主要表现在机动性大, 不仅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还要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体现在检察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小到茶杯纸张的购买, 大到电脑器材的采购等, 纷繁复杂的人和物无疑给行装工作增添了许多麻烦。正是由于行政装备工作的复杂性, 使得行政装备工作缺乏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可以遵循, 使得行政装备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各种各样零碎的工作疲于应付。

(二) 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大部分基层检察机关行政装备部门实行的都是“小而全”的管理模式, 上级检察院有哪些分管部门或者具体任务, 基层检察院就会设立相应的机构或者安排专门的人员以应对工作的开展。但由于编制有限, 一个人身兼数职是普遍的情况, 而且工作琐碎、繁杂, 牵扯精力, 干警既要做好日常工作中的财务收支、后勤办公办案保障、会计事务等工作, 又要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及管理好办公楼大院环境卫生绿化、保卫等工作。大多数人都是凭借经验办事, 靠习惯动作, 对工作要求的标准不高, 业务工作和综合工作一起抓, 缺乏不同的工作目标的指引, 很容易出现漏洞, 不能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积极性。

(三) 人员素质不匹配

事实上, 行政装备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需要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人员从事这一工作。近年来, 虽然检察机关招录的人员较多, 但大部分都被充实到了检察业务部门;即使有极少数被分配到行政部门工作的干警, 也因为职级待遇、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而纷纷要求调离, 造成行政装备部门的人员大部分为老弱人员。直接后果就是行政装备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新知识的掌握、接受能力较差, 无法适应信息化、现代化办案办公的要求。可以说, 在行政装备工作日益复杂化、科技化的当今社会, 行政装备部门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水平较检察业务部门偏低, 专业人才紧缺现象凸显, 已成为制约检务保障工作科学发展、进而影响检察工作整体深入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推进基层检察机关行政装备工作科学发展的建议

为顺利开展各项检察业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深入实施“科技强检”战略、大力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实施大规模检察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前提条件, 我们必须实现检察机关行政装备工作的科学发展。[下转第95页]

(一) 积极做好检察基础保障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有关要求, 切实增强机遇意识, 积极主动地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 加快推进检察基础设施建设, 为依法履行检察职责创造良好条件, 为促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结合“化解社会矛盾、公正廉洁执法、社会管理创新”三项重点工作, 逐步提升科技装备水平, 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提升服务水平

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以统筹行政装备部门的各项服务性工作。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 把握检察机关的重点工作, 明确服务对象与工作目标, 把有限的财力物力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检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到用机制管人, 讲求管理创新, 充分调动行政装备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并以此带动其他检察人员的工作激情与活力。

(三) 改进行政管理体制, 逐步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

应该改变当前行政装备工作“小而全”的工作局面, 将现在统一由行政装备部门承担的检察服务和后勤服务两种职能分开, 使行政装备部门从繁杂的后勤服务职能中摆脱出来, 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为检察业务工作服务上来。如可以成立后勤服务中心, 统一提供就餐、交通、会议、物业管理等服务。通过逐步实现后勤社会化, 不但可以缩减行政编制, 大大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开支, 而且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检察业务工作的开展。

(四) 改进行政人事管理机制, 对行政、政工、办公室等后勤人员与业务部门的检察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检察人员的分类管理在1999年就已经提出了, 在但实践中却一直未能真正实现。虽然实行检察人员的分类管理存在很多困难, 但从长远来讲, 其优势是极其显著的。它可以解决行政装备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人员不稳定的问题, 使行政装备部门的人员安心供职于本职工作, 深入钻研专业知识, 从根本上另辟独立而广阔的发展空间, 真正使行政装备部门成为留得住人, 并且能够培养人的检察工作部门。其次是要在改革人事制度的同时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制定人才发展计划, 通过中、长、短期培训, 以及“走出去, 请进来”等多种手段, 培养干警的专业化能力, 使行政装备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检察机关工作和业务工作的需要。

机关行政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司法实践

权力不受监督和控制,就会被滥用。各国均建立起强大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强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观念,促使行政执法真正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提高执法水平,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的意义

当前,民行检察的监督理念正在实现由单一的诉讼监督模式向多元化的监督格局转变,参与社会管理已经纳入了民行检察工作的制度功能体系。以法律监督为核心,强化民行检察工作的社会责任,推动完善民行检察监督范围和程序,不断创新民行检察监督机制和方式,实现民行检察工作与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的互动和衔接,是民行检察工作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而行政执法监督,是检察机关务实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有力的切入点。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多元化,对执政者的执政水平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现实中,行政部门在行政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多。行政执法行为因其具有自由裁量性、单方意志性、直接效力性和直接强制性,涉及面广等特征,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往往又因为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不合法、不恰当、不作为就更容易产生社会矛盾,其所引起的社会公共事件、突发事件已经屡见不鲜,如各地的强制拆迁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检察机关开展行政执法监督的司法实践

雁山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实践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成立了以检察长担任组长,民行科、反渎局、综合预防科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推动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新模式。下文将立足该检察院开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实践,对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方式进行分析。

1.创新机制解决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困境

为了发挥行政检察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能作用,拖动法治政府的建设,健全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与纪委会签了《关于联合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的事实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明确了监督工作重点内容和原则,创建了工作联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办案机制以及联合监督机制四大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强化监督的目标。通过启动联合调查机制,共同进行调查取证,解决调查取证手段单一化的难题;通过把《检察建议书》、《纠正违法通知书》、《督促起诉书》抄送区监察局的联合监督方式,解决检察监督刚性不足的软肋。

2.完善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方式

对具体违法行政行为发出检察建议。检察建议是检察院为促进法律的正确实施、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结合执法办案情况,向有关单位发出纠正、改正违法行为或移送案件的建议,包括纠错建议、改正建议、处置建议和移送犯罪案件建议等。对发现的违法行政执法行为,发出检察建议。

对国有资产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监管部门不行使或怠于行使自己的监管职责的,案件性质可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司法救济的,督促其履职依法提起民事诉讼。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相对人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拒绝接收起诉材料、或者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不出具收据、不予答复,检察机关应以支持起诉的方式进行监督。

在办理民事行政申请监督案中,发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活动中有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渎职侵权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相关部门立案侦查。

3.加强对行政执法的重点领域检察监督

继续对行政职务犯罪追诉、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刑罚执行活动以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活动等监督外,应以保障民生问题作为检察监督的出发点,将限制或剥夺公民合法权利的行政行为列为检察机关重点监督领域是比较现实和可行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涉及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的行政强制行为。②涉及与民生资源分配相关的行政许可行为。③较强程度的行政处罚行为。

三、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的程序

1.监督程序的提起

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应建立监督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行政机关通过上传案件信息至共享平台,以便检察机关寻找监督案源,及时了解执法情况,由检察机关填写立案审批表、案件情况登记表等。

行政机关提起监督程序。对于一些疑难案件及涉嫌犯罪案件,行政机关可邀请检察院民行科或批捕科同志一同参与案件讨论,把握案件方向。该种方式的操作也只需填写立案审批表及案件情况登记表。

2.监督程序的进行

当检察机关决定对某一行政执法案件实施监督时,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发送调阅函,要求报送执法情况和案件有关材料一发送检察建议书,要求加紧依法加加紧查办案件或指出案件瑕疵之处,发现执法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发出纠正法通知书一认为必要时,可通知行政相对人,询问、证实有关情况,听取申辩意见一对于一些重大疑难案件,可召开由检察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行政相对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一涉嫌犯罪的,将案件移送侦查机关侦查一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反馈执法结果一案件执法结果公开通报,并备案。

3.监督程序的终结

案件办理完毕后,由检察机关填写案件档案表,并将监督案件的材料整理入卷归档,至此,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监督的程序终结。

上一篇:七夕节快乐的短句子下一篇:秋教导处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