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信的特点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求职信的特点(共12篇)

求职信的特点 篇1

联想集团华东区域人力总监曹金昌和百度人力资源总监鲁灵敏曾表示,IT行业和其他行业在考察应聘人员素质方面有一些共性,比如社会实践经验、潜质比较好等,但同时IT行业的特点促使在招聘时,考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IT行业是一个更新换代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无论技术和升级换代都非常快,半年、一年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作为IT行业的员工应该非常虚心地吸收前任、身边人的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能够虚心地借鉴其他公司的先进经验,接受先进的技术和硬件,不断地进行自我超越。在应聘者的简历中,重点要突显的也是这四个方面,专业的技能需要一些硬件条件来支撑,另外,最好在简历中多陈述自己以前团队合作成功的案例,以及本人在这其中所担任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

求职信的特点 篇2

随着今年毕业季的来临, 大学毕业生又开始忙碌起来。作为《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师, 在学生求职环节, 应发挥重要作用, 要指导他们写好求职信, 给予有效积极的引导, 帮助学生设计好他们走向社会的“第一张名片”。

1 求职信及其特点

帮助学生写好求职信, 教师要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求职信, 求职信有什么特点。求职信是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应用文体, 它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谋求职位, 表达求职意愿的书信。一封得体漂亮的求职信, 能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为求职者赢得面试的机会。

首先, 求职信具有自荐性的特点。求职信是双方在未曾谋面的情况下, 求职者为谋求职位, 向用人单位提交用以表达求职愿望的书信。如何让用人单位接纳自己呢?这就要求求职者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 展示自身的优势与特长, 具备“毛遂自荐”的勇气与智慧, 让对方产生怦然心动和值得一见的感觉。

其次, 求职信具有情感性的特点。许多学生认为, 求职信是一种应用文体, 它的特点应该是冷静客观, 不应有太多的情感成分。其实, 这是一种误解。求职信首先是一种人际沟通, 而人际沟通本来就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互动。求职信不同于个人简历, 它不是客观材料的堆砌, 也不是硬性指标的罗列, 而应该充满热爱工作的情感温度与渴求工作的情感烈度。它要求陈辞恳切、语气中肯, 做到以情感人、以诚动人。例如, 在一次求职活动中, 用人单位要求每一名求职者在纸条上写下三个字, 一名大学生正是由于“我爱你”三个字而被录用。因为, 用人单位从这三个字中看到了求职者对工作、对职业的深厚情感。

再次, 求职信具有针对性的特点。俗话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求职信要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不同情况、应聘岗位的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地书写求职信。那些无论面对什么职业与岗位, 内容都千篇一律的求职信, 必定会因其不痛不痒的泛泛之谈, 让用人单位失去翻阅兴趣, 最终变成一堆文字垃圾。

最后, 求职信具有独特性的特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如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具有不可复制性, 求职信也应各具特色, 展现求职者独特的个性。通常情况下, 一个岗位会有许多的竞争者, 求职人要想在堆积如山的求职材料中脱颖而出, 就应该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另辟蹊径, 让人耳目一新, 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

2 求职信写作策略

2.1 确立求职目标, 有的放矢

在求职信的写作过程中, 一些求职者对用人单位不甚了解, 对自身也缺乏深入认知, 对未来职业认识模糊, 所以, 采取了漫天撒网的形式。他们普遍认为内容越丰富越好, 无论是家庭背景、性格爱好, 还是专业技能、社会实践, 统统搬上求职信。而这种“只要网儿撒得宽, 终有鱼儿来就范”的思想, 并不能帮助求职者寻找到好的职业机会。面对如山的求职资料, 用人单位根本就无暇从庞杂的材料中仔细摘取出求职者对企业的价值优势。因此, 求职者切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而是要确立求职目标, 仔细阅读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 针对对方的条件, 认真挖掘自身优势, 有的放矢, 展示优势。

每一个职业, 每一个岗位, 都有其工作的独特方式, 因此, 对求职者的能力素质、性格脾气都有一定要求。求职者要首先确立自己的求职目标, 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信息, 然后根据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职业岗位的具体条件, 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例如, 一名大专生去一家旅行社寻求导游工作, 面对着许多本科学历的竞争对手, 他并没有退缩, 而是仔细研究了旅行社的招聘标准, 充分展示了自己“身体素质好, 吃苦耐劳”、“专业能力棒, 机智风趣”、“服务意识强, 仔细耐心”等优势, 最终赢得了这项工作。

2.2 运用材料佐证, 详细具体

在求职信的写作过程中, 一定要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避免使用一些大而空洞、虚而无物的文句。许多大学生在写作之前, 会从各类书籍、网络上和往届毕业生的求职材料中寻找到范本, 并把它们视为珍宝, 奉为经典, 或者干脆照抄照搬。而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句子, 往往就是一些空洞无物的东西。用人单位常年看到的都是这些冠冕堂皇、漂亮华丽却空洞无物、毫无价值的文句, 面对求职者的时候, 自然就会失去进一步考察的兴趣。

求职者要想打动用人单位, 在介绍自己能力素质、性格脾气的时候, 就要详细具体, 多用生动的事实和准确的数据。例如, 介绍自己“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时, 最好用精明扼要的语言举出一两个团队合作的实例, 讲明自己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与大家紧密团结, 精诚合作, 最终实现工作目标。当介绍自己良好的专业成绩时, 可用具体的考试分数、专业能力大赛获奖的次数等具体数据进行佐证, 给用人单位具体直观、真实可感的深刻印象。

2.3 交流真诚朴实, 扬长避短

求职者在表达自己的求职愿望时, 要热切真诚, 措词得体, 既要讲究礼节, 又要不卑不亢。展示优点时, 要实事求是, 恰如其分, 不能狂妄自大, 目中无人;若自身条件方面的一些不足难以弥补, 不得不交待时, 也要坦诚直率, 不编造不杜撰, 勿扑朔迷离, 遮遮掩掩。有时, 恰当的解释, 合理的分析, 也能使自己变劣势为优势, 获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 某旅游公司招聘导游, 要求应聘者为19~24周岁的女性。一位30岁的男导游是这样“扬长避短”的:“我报考导游有两个不利条件。第一个不利, 是我的年龄, 我已进入而立之年。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一方面, 我可以通过充满活力的激情和智慧轻松的幽默来弥补, 另一方面, 年龄上的成熟, 也许在游客看来, 正是稳重、值得信赖的标志。第二个不利, 是我的性别。导游工作, 以前大多是由温柔美丽的女性来从事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选择的多元化, 也许, 具有阳刚之气的男性导游会更让人青睐。长期的健身活动让我身体强健, 使我拥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更能适应长途跋涉、连日奔波的工作;年龄上的成熟, 让我具有了稳重的气质, 也更增添了耐心细心, 以及对他人情感的理解与关注……”这位应聘者坦诚直率, 对自己的不利条件毫不隐晦, 而是开门见山, 指出了这些因素的有利效果, 化劣势为优势,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4 力求新颖创新, 与众不同

面对诸多竞争对手, 求职者要想崭露头角, 脱颖而出, 就必须在求职信的新颖性上下足功夫。求职者要独具匠心, 通过新颖独特的构思、清爽漂亮的文面设计以及不落俗套的语言使用等诸多方面, 引起用人单位的关注。首先, 在内容方面, 不要拾人牙慧, 避免使用陈旧老套的语言, 力保风格的清新自然, 富有活力。在形式方面, 求职者可通过独特新颖的背景设计、贴合主题的插图形式彰显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独特的个性。但在使用上, 要恰到好处, 不能喧宾夺主。

2.5 反复阅读修改, 字斟句酌

求职信是用人单位了解求职者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求职信, 用人单位可以了解求职者的专业素养、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日常处事的态度与习惯。因此, 求职者一定要高度重视求职信的写作, 字斟句酌, 严谨认真, 确保格式规范, 措辞严谨, 用字准确。求职信写作完毕之后, 求职者要反复阅读修改, 力图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从而争取到面试机会。S

参考文献

[1]张建.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罗永浩的求职信 篇3

我先对照一下新东方最新的招聘要求:

1.有很强的英语水平,英语发音标准。

英语水平还好,发音非常标准,我得承认比王强老师的发音差一点。很多发音恐怖的人(宋昊、陈圣元之流)也可以是新东方的品牌教师,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求这一条,尽管我没这方面的问题。

2.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英语专业者优先。

真不喜欢这么势利的条件。

3.有过考TOEFL、GRE的经验。

GRE考过两次。

4.有教学经验者,尤其是教过以上科目者优先。

教过后来被国家明令禁止的传销课,半年。

5.口齿伶俐,中文表达能力强,普通话标准。

岂止伶俐,简直凌厉,普通话十分标准,除了对卷舌音不太在意(如果在意,平舌音也会发错,所以两害相衡取其轻)。

6.具备较强的幽默感,上课能生动活泼。

我会让他们开心。

7.具备较强的人生和科学知识,上课能旁征博引。

除了陈圣元,我在新东方上过课的老师(张旭、王毅峰、王昆嵩)都和文盲差不多。当然,他们还小。说到底,陈圣元的全部知识也只是在于让人看不出他没有知识而已。

8.具备现代思想和鼓动能力,能引导学员为前途奋斗。

这个没有问题。

9.年龄在40岁以下。

28岁。

下面是我的简历或自述:

罗永浩,男。在吉林省延吉市读初中时,因为生性狷介,很早就放弃了一些讨厌的主课,比如代数、化学、英文,后来只好靠走关系进了当地最好的一所高中。这也是我刚正不阿的二十来年里比较罕见的一个污点。因为我和我国教育制度格格不入又不肯妥协,1989年高中二年级时就主动退学了。

退学之后,我基本上一直都是自我教育。因为家境还勉勉强强,我得以相对从容地读了几年书,“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基于“知识分子要活得有尊严,就得有点钱”这样的认识(其实主要是因为书价越来越贵),我从1990年至1994年先后筛过沙子,摆过旧书摊,代理过批发市场招商,走私过汽车,做过期货,还以短期旅游者身份去韩国销售过中国壮阳药及其他补品。令人难堪的是,这些都没有让我“有点钱”。实际上,和共同挣扎过的大部分朋友比起来,我还要庆幸我至少没有赔钱。

1994年夏天,我找了个天津中韩合资企业的工作,被派往韩国学习不锈钢金属点焊技术。1995年夏天回国时,很不幸我姐姐也转到这家公司任副总经理。为了避嫌,我只好另谋出路。

1995年8月至1996年初,一位开传销公司的老同学力邀我去讲了半年传销课,深受广大学员爱戴。遗憾的是,国家對这种有争议的商业形式采取的不是整顿而是取缔的政策,我们在强制命令下达之前主动结束了生意。那时,我爱上西方音乐(古典以外的所有形式),收藏有上千张英文唱片。为了听懂他们在唱些什么,我在一所本地的三流私立英语学校上了三个月的基础英语课。后来,因为他们巧立名目拒付答应给我的奖金,我只好又自学了。

1996年夏天,我在天津安顿下来,靠给东北的朋友发些电脑散件以及零星翻译一些机械设备的英文技术文章维持生活,因为生性懒散,不觉蹉跎至今。我要感谢那本莫名其妙的预言书《诸世纪》,尽管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去年五一看到那段著名的预言——“1999年7月,恐怖的大王将从天而降……”时,还是有些犹豫。我认真地考虑自己可能即将结束的生命里有什么未了的心愿,结果发现只有减肥。从有记忆以来,我就是个痛苦的胖子,不得不隐藏起性格里敏感忧郁的一面,因为胖子通常被大众潜意识里不由分说地认为应该嘻嘻哈哈,应该性情开朗。他们对一个矫矫不群的胖子的性格能够容忍的上限是严肃,再出格一点就不行了,比如忧郁。胖子的痛苦永远不值得同情(除非是病理或基因导致),因为他们胖通常是缺乏坚强的意志(也许除了丘吉尔),我就是个典型。我的肥胖完全是因为厌恶运动造成的。我有过十几次失败的减肥经历,试过节食、锻炼、气功和几乎所有流行过的药物,包括在西方严禁非处方使用的芬氟拉明。

去年五一之后,我制订了严格的计划:只吃蔬菜、豆腐、全麦面包、鱼肉、橙汁、脱脂牛奶和善存,每天用一个小时跑十公里,也就是标准跑道的25圈。值得骄傲的是,我只用58天就减掉了48斤,除去休息的星期天,几乎是一天减一斤。我发现自己还是很有毅力的,但不知道我的毅力应该用来做什么。末日虽没来临,但新世纪来了,30岁也快来了,这真是一件让人坐立不安的事情。

后来,我一度想移民加拿大,所以一边找资料看,一边到天津大学夜间开办的口语学习班上课。一个班二十多个人,一个外国教师(更多时候是外国留学生)和我们天南地北胡聊。我上了四期这样的班,口语就差不多了。当然,还停留在比较普通的交流水平上,至少我看英文电影时还需要字幕,尽管在天津的四年间我看过大概六百部英文电影。

我以这样的条件来新东方应聘,除了脸皮厚这个最显而易见的表面原因外,主要来自教课的自信。

我想我多半看起来像是个怪物,高中毕业,居然要来做教师。但是,我到新东方不是来做教师的,是来做优秀教师的,所以,不适合以常理判断。即使新东方的声誉和报酬使得它从不缺教师,我也知道优秀的教师永远都是不嫌多的。即使新东方从不缺优秀教师,我也知道更优秀的教师从来都是新东方迫切需要的。

关于求职信的特点及种类参考 篇4

自荐书,即求职者以书信的方式自我举荐、表达求职愿望、陈述求职理由、提出求职要求的一种信函。求职者可以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格魅力,从而建立起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为择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聘书,是求职者在已经获知某单位用人的前提条件下写的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求职信。其称呼一般是针对特定单位的人,内容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提出的条件,表述才智特长,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1.人事行政求职信参考

2.关于个人求职信例文

3.关于有工作经验者的求职信

4.关于a letter to a manager 求职信

5.关于求职信的10条规则

6.李白的求职信精选

7.医院员工辞职信参考

8.超市员工辞职信参考

9.最新护士的辞职信参考

求职信的特点 篇5

此外,一些大学生更是直接将自己的简历做成了“求职博客”,挂在人才网站上,方便用人单位浏览。在中国教育在线就业求职频道上,就推荐了不少求职博客。一名河南大学生的求职博客上,不仅有中英文详细简历,还有特长展示,并收录了他个人关于“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学爱好”、“金融知识”等十几个类别的上百篇文章。

小吴是某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进入他的博客,耳边立即响起动听的背景音乐,他获得的各类证书、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的照片,以及他的学习状况、人生感悟等文章一一展现在眼前,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在他看来,与传统的纸质简历相比,博客首先在容量上要大得多,它不仅能包含求职者的基本情况,还能容纳求职者的多篇文章;其次与千人一面的纸质简历相比,博客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求职者的个性,这可以令他从众多求职者里脱颖而出;再者,制作精美的页面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他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认真的态度。他相信这些都足以为自己的求职之路加分。

通过博客成功招到合适人才的网络公司老板吕欣欣认为,博客是最经济实惠、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招聘方式。她说,看应聘者的博客,就可以知道他的状况,了解他的业务水平。以往的简历一般只是罗列求职者的智商,而博客除了传达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外,还会展示他的个人才华和思维方式等更加立体的东西,更能看出应聘者的情商、性格。博客成了沟通招聘双方最好的一个桥梁。

当然,也有招聘者对博客持不同看法。一家设计公司负责招聘的赵先生表示,公司在招聘时只看重作品,而不是其它虚无缥缈的东西。即使在简历里出现这样的链接,他也不会去浏览。作为用人单位,不会只通过阅览博客中的文章就确定是否聘用求职者。往往会通过初试、复试和试用期,才决定是否录用一个人。

【专家观点】

观点一:博客体现个性

博客是一种交流和互相了解的平台,本身记载的是个人一段时间的行为思想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潜在的人格特征,而这些也是企业最想了解的;而大学生也通过企业的博客、企业老总的博客了解企业的文化,这些是在传统的简历和传统面试中所办不到的,

观点二:博客还需检验

企业在招聘人员时,不是看应聘者花里胡哨的东西,而是岗位实际所要求的能力和知识。在评价一个求职者时,企业关注的是内容,而不会关注求职者用什么载体来展现。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可能与生活中的完全不同,用人单位关注的往往是他们在工作中呈现出来的状态。

另外,博客内容的真实度也难以考证。作为求职者,谁也不愿意在应聘时把自己的弱势暴露出来,因而他们在准备把博客挂到求职简历的时候,难免会对博客进行修饰或整理,于是博客就失去它了本身的意义,博客里面的内容是真是假,就令人怀疑。

【贴士】

求职博客几大禁忌

1.切忌信息失实:求职博客和简历一样,最忌讳提供的信息失真。不管是求职博客还是求职简历,首先要讲诚信,要真实地展现自己,切忌作假。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是求职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中,虚拟的欺骗是逃不过现实的考证的。

2.切忌风格与专业或者求职岗位特点不符:很多专业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会计专业讲求严谨、新闻专业讲求敏感性等,因此在设计求职博客时一定要符合自己的专业风格,从而突出自己专业的特长。求职者在设计博客时,应按照自己希望求职的岗位特点进行设计和安排。

求职信的特点 篇6

这是求职信理想的开头方法,因为这让你迅速从一大堆和雇主毫无关系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如果可以的话,讲一个故事。

这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很困难,但如果你可以把你对这份工作的渴望和你的人生经历或故事联系起来的话,就这么做。

在开篇简单总结你的职业生涯。

用一两个句子描述你的工作经历。

用例子来说明你的资历。

用具体的业绩来说明你会如何给公司带来提升。

在结尾处说明雇主可以在何时怎样同你联系。

在最后一句告诉收信人何时期待收到你的回音。

不用简单地从职位描述里复制粘贴。

如果你是申请一份公开发布的职位,记住职位要求,但不要逐字引用。

礼多人不怪

求职信的特点 篇7

一、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 因变量与自变量

因变量。学界对大学生求职结果的测量一般是从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来考察的。本文以硕士毕业生获得的offer数来衡量就业数量,工作满意度来衡量就业质量。本文则参考Yadan(2006)所开发的量表测量offer数和工作满意度(四个题项),均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进行测量,其中offer数包括“0个”、“1个”、“2个”、“3个”、“4个及以上”五个选项;工作满意度是从报酬满意度、发展机会满意度、劳动保障满意、工作环境满意度四方面进行衡量的,每个题项包括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五个选项。

自变量。自变量包括硕士毕业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和他们的具体求职行为。根据舒尔茨的定义,人力资本是指个体拥有的,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因素之和。[1]关于对人力资本衡量指标的选取,国内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最大的分歧之处在于学校声誉和专业是否能衡量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如:陈海平(2005)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中,将性别、生源地、外貌条件、学校名气、专业、职业技能、工作能力、政治面貌作为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赖德胜和孟大虎等(2012)[2]在对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中,把学习成绩、英语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党员、学生干部、奖学金、兼职作为衡量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指标,并指出将性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学校声誉、专业作为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是不科学的。

通过文献回顾,结合硕士研究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研究者与周围已经获得良好就业的数十名硕士毕业生的访谈,本文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学术成果、英语水平、校园学生工作以及工作实习经历这五项作为衡量硕士毕业生人力资本的指标。题项均以Likert五级量表来衡量,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包括从很差到很好五个选项;专业知识是通过被访问者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五个选项;学术成果是通过对发表论文的篇数来进行衡量的,包括“0项”、“1项”、“2项”、“3项”、“4项及以上”五个选项;英语水平是通过对英语“读”、“说”、“写”三个方面进行衡量的,共有3题,每题都有从“非常困难”到“非常不困难”五个选项;校园学生工作包括担任班干部的次数、参加社团活动频率和勤工助学的次数三项,对次数的测量是从“0次”至“4次及以上”五个选项,对频率的测量是从“从不参加”至“经常参加”五个选项;工作实习经历是指硕士研究生在硕士毕业以前从事过工作实习的次数,从“0次”至“4次及以上”五个选项。

根据Kanfer对求职行为的定义,“求职行为是动态的、循环的自我调适过程,是一种有目的并受主观意愿驱动的行为模式,它开始于就业目标的识别,进而为实现就业目标付出努力”。[3]本文参考Blau(1994)设计的求职行为指数量表和求职行为强度量表,从频率和强度两个方面来测量求职者的求职行为,两个量表分别包括12个题项和4个题项,均以Likert五级量表来衡量,本文通过对两个量表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将求职行为指数量表降为6个题项,分别为“准备或修改个人简历”、“给用人单位发送个人简历”、“填写用人单位发放的求职申请表”、“阅读有关求职的书籍或文章”、“参加用人单位的招聘面试”、“和亲戚好友讨论可能的就业机会”,每题的选项均为“0次”、“1-2次”、“3-5次”、“6-9次”、“10次及以上”;求职行为强度共有4个题项,分别是“我为寻找求职机会花费大量时间”、“我为寻找求职机会付出很多努力”、“我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求职过程”、“我为寻找一份工作尽了最大努力”,每个题项后面都有五个选项,即“非常不符合”、“不符合”、“普通”、“符合”、“非常符合”[4]。

2. 模型设计。

由于本文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全都是连续变量,因此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其进行计量回归检验,回归方程的形式如下:

其中,yi表示因变量求职结果的三个维度:offer数、工资水平(月)、工作满意度;xj是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和求职行为因素,βj是自变量影响硕士毕业生求职结果的程度系数,α为常数项,ε为随机误差项。

3.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2年5月至6月对浙江省杭州市6所大学2012届经济管理类和理工类硕士毕业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人力资本;第二部分了解调查对象的求职行为,包括求职行为频率和求职行为强度;第三部分了解被调查对象的求职结果情况,包括获得的offer数量和工作满意度。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约为73%。男性127人,占62%,女性78人,占38%。来自城镇的为73人,占35.6%,来自农村的132人,占64.4%。党员124人,占60.5%。理工类专业的75人,占36.6%,经济管理类的为130人,占63.4%。来自重点院校的有55人,占26.8%,一般本科的为150人,占73.2%。本文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计量分析。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1. 人力资本、求职行为与硕士研究生就业机会获得

以获得的offer数为因变量,将人力资本变量、求职行为变量全部纳入线性回归方程,回归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到,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735,这充分说明了建模成功而且模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反映硕士研究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各个维度对硕士生就业机会获得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专业知识、英语水平、校园工作、工作经历与就业获得机会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106、0.407、0.382、0.156,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硕士生专业知识掌握的越牢靠,英语水平越高,校园工作经验和工作经历越丰富,越可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好的选择。学术成果虽然对就业机会获得有正向的影响作用,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求职行为频率和求职行为强度与就业机会获得均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476、0.163,这说明在求职过程中越积极主动求职行为比较频繁的硕士毕业生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2. 人力资本、求职行为与硕士研究生工作满意度。

以硕士研究生对所获得工作的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将人力资本自变量、求职行为自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我们可以从表2看见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715,说明建模是成功的,而且有很强的说服力。人力资本和求职行为都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对所获得工作的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反映硕士研究生拥有的人力资本的五个自变量中,对专业知识掌握的越好,越容易获得较满意的工作。由于毕业生大多都没有全职工作的经验,用人单位都喜欢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比较牢靠的毕业生,这些人的可塑性比较高,因此这类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进而获得相对比较满意的工作的机会较大;校园学生工作和工作实习经历用来衡量硕士研究生工作实践经验的两个自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工作实践经验越丰富的硕士毕业生越有可能获得比较令人满意的工作。

注:“***”、“**”、“*”分别表示通过显著性水平0.01、0.05和0.1(下同)

学术能力和英语水平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硕士研究生几乎都在本科阶段已经获得大学英语六级或者四级证书,所以英语水平并不能造成明显的满意度差距。代表人力资本的五个变量中有3个通过显著性经验,说明人力资本对于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正向作用,是决定硕士研究生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反映硕士研究生求职行为的求职行为频率和求职行为强度也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分别是0.318和0.128,这说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硕士毕业生通过加大求职力度和强度可以找到相对比较满意的工作。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获得的offer数和工作满意度来反映硕士研究生求职结果的指标为因变量,以人力资本和求职行为为自变量,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硕士研究生拥有的人力资本和具体的求职行为对其求职结果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硕士研究生拥有的人力资本和求职行为是影响其求职结果的两个关键因素。而作为衡量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学术成果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即工作满意度)并没有明显的影响。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人力资本和求职行为对硕士研究生初次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并结合社会和市场的共同需要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这样积累的人力资本才会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13-31.

[3]Kanfer R,Wanberg C R,Kantrowitz T M.Job search andemployment:A personality-motivational analysis and meta-analytic review.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1,86(5):837-855.

英文求职信中的情态研究 篇8

【关键词】英文求职信 情态表达 情态量值 情态助动词

一、引言

在求职过程中,求职信作为沟通桥梁起着重要的作用,恰当的语言使用能够表现个人的交际沟通能力更能缩短写信者和读信者之间的距离,体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帮助求职者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这其中的交流过程就是语言人际意义实现的过程,而人际意义的实现离不开情态表达。情态是实现语言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具有三个基本功能,人际功能、概念功能及语篇功能。其中,人际功能指人们使用语言与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表达讲话者的能力表达讲话者的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等功能(胡壮麟,2005)。它是通过语气和情态来实现的。关于语言人际功能中的情态系统的研究有很多,包含多种题材和类型,如:政治演讲,商务英语,新闻,广告,小说,日常对话等。这些研究从情态系统和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不同语篇,总结语篇的语言特征及某种语言特点在语篇中所起的作用。这其中也包括了对某些类型的英语商务信函的研究,如推销信、投诉信等,但对于求职信情态系统的研究目前还不多。本文将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情态的划分,以职场中的求职信为材料,对求职信中的各种情态表达进行分析,试图从这些不同情态表达的使用中,找出它们在英文求职信当中的分布状况,值的分布状况从而揭示情态在求职信实现语言人际功能时的特征。

二、情态及其体现

不同的学者给予了情态不同的定义,但最为人们所普遍认可的则是Halliday所给的定义。Halliday(1994)认为,情态体现是介于否定和肯定两极之间的意义领域,体现了意义表达中的归一度。在情态的类型上,Thompson (1996)将情态分为情态及意态。情态涉及“信息”的“频率”和“概率”,意态涉及“物品或服务”的“义务”和“意愿”。在情态的表达方式上,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Halliday等人认为情态意义包括三个方面: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和情态隐喻。关于语篇情态表达的分析也就是对语篇中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和情态隐喻这三类表达的分析。情态意义的体现是由情态的取向来决定的,在情态系统中,情态表达的值有低、中、高三种量值,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和情态隐喻都有值的划分。

三、求职信的情态分析

通过对52篇求职信中的情态表达进行统计,情态表达的使用情况如下,情态助动词共计181次,情态附加语共计61个,情态隐喻共计119个。

1.情态助动词。通过整理和分析,在情态助动词使用方面,在信件中使用较多的是will,would,can,may,should和could这六个助动词,占助动词总数的95%以上。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will,共出现64次,可表将来,也可以表示个人意愿。如:My qualifications will meet your requirements for this position with your company;另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助动词为would,共出现了52次,如:I wouldenjoy discussing my experience and qualifications in a personal interview,此句中would十分委婉并且礼貌的表达了求职者的意愿倾向。Can是在求职信中出现频率第三高的助动词,共计30次,可表示能力和允许。如:I am open to relocating anywhere,in the United States or internationally,and can begin full-time employment with one month’s notice,此句中can 表达了求职者能够开始全职工作的时间。May,should和could 这三个助动词在信件中出现并不多,分别为12次,9次和7次。从情态助动词的值来看,低值情态动词,may,can,could,might 共计51次;中值情态动词will,would,shall,should共计128次,而高值情态动词must和can’t只出现了两次。可看出求职信中、低值的情态动词占绝大多数。

2.情态附加语。情态附加语也是情态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语气附加成分和评论附加成分,可表达情态当中的频率,概率,义务,意愿等。求职信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表达恳求的评论附加成分,表达程度和频率的语气附加成分。主要出现的附加语有please,always,no,quite,fully,fairly,greatly,surely等等。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please,共计 21次,其次是always共出现了7次。如:Thi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my experience certainly equip me to be an excellent teacher中的certainly强烈地表达了求职者对职位的自信;又如:Would you please consider my request for a personal interview to discuss further about my qualifications?中的please表达了求职者期望得到面试机会的诚恳。从情态附加语的值来看,高值情态的附加语共计34个,中值的出现23个,而低值的只有7个。可看出中、高值的情态附加语占大多数。

3.情态隐喻。除了助动词和附加语,情态还可以通过一些小句,短语和名词来实现,这就是情态隐喻。比如“I think it is going to rain.”就是一个隐喻,因为它是“it’s probably going to rain.”的变体,还有“I believe”,“it is obvious that”,“it is foolish to deny that”等等,都属于情态隐喻(Halliday,2000)。通过对求职信的分析,发现这些情态隐喻在求职信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以小句形式出现的有51个,如:I believe that,I hope that 等;以短语形式出现的有54个,如:look forward to,be glad to,be willing to 等;以名词形式出现的有14个,如:interest,desire等。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look forward to,共计18次,如: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表达求职者对收到回信的期待;其次是I believe that,共计16次,如:I believe that my background qualifications and work experience are very compatibl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position you listed in your advertisement表达求职者对自身能力的信心;I hope/wish that 出现11次,如:I hope thatwe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iscuss my experience and qualifications further during a personal meeting表达对同用人单位之间的进一步交流的期待。从情态隐喻的量值来看,高值表达有18个,中值表达有71个,低值表达有30个。其中中、低值的情态隐喻占绝大多数。

nlc202309011827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52篇求职信中的情态表达进行研究,对求职信中不同情态表达类型,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情态隐喻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情态表达的值进行分析,总结了在求职者为体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求职时时使用了哪些情态表达从而揭示情态表达在求职信人际意义的实现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求职信中不同情态表达的研究,从情态助动词,情态附加语和情态隐喻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各种情态表达在求职信中都有广泛分布且写信者偏向于采用中、低值的情态表达,因为情态意义可以影响语言的礼貌程度,这些中、低值情态的表达方式更礼貌对读信者也更加尊重,语言更为得体。这是和写信者和读信者的社会角色关系及权位关系是分不开的。写信者和看信者之间拥有不同的身份背景和立场,在这样的情况下,求职者作为提出要求者想要获得读信者提供的职位,就决定了求职者的角色要使用委婉,礼貌,得体的语言表达提出自己的意愿。而中值情态出现最多则有效避免了读信者因低值情态过多而产生的写信者过于谦虚和自己被过分讨好的不良印象,也避免了因高值情态过多而使读信者产生不被尊重和求职者过于自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2000.

[2]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6.

[3]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但汉松,陈琳.英语实用写作模板大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6]Alan Bond.英文商务信函模板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林传萍.英文求职信的人际功能分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8).

[8]李杰,钟永平.论英语情态系统及其功能[J].外语教学,2002,(1).

作者简介:张秋霞,女,1985年生,新疆巴州人,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

毕业生求职的求职信 篇9

您好!

我是xx大学汉语言文学系20xx届毕业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阅读我的自荐材料,并真诚的希望您在了解我之后能够吸纳我成为贵单位的一员。

在校期间,我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学习条件和浓郁的学术氛围,认真学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我对计算机的应用有着特别的兴趣,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

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我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和暑期实践。无论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学校大型文艺活动、参加登山等活动,我都积极投入,谦虚谨慎,团结同学,吃苦耐劳,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表现出较强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与人密切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由于我在各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获得奖励(奖励证书复印件附后)。

以上是我的一些简单的个人情况,在面临毕业的重要阶段,我希望自己能够迈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因此把贵单位作为我长远发展,努力回报的地方。我非常希望能凭自己的实力取得贵单位工作的资格。

求职人:xxx

简洁的求职信 篇10

尊敬的领导 :

您好!

首先,对于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翻阅我的资料,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正如您所见的,我的简历做得很简单,因为我知道,您能翻阅我的资料的时间并不会太多,所以,一切就长话短说了。

我是一个应届即将毕业的毕业生,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在面临毕业之际我们都被分配到嘉瑞集团进行实习,现在实习均已结束。所以需要正式踏足社会寻找工作。我有一定的策划组织协调能力。并且为人诚实,责任心强,乐观且积极向上,能吃苦耐劳,学习领悟和适应能力也都不错。这些都是我的长处。只是初出茅庐,需要经受社会的洗礼,承受生活的考验,更需要一个机会来锻炼。

正好,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贵公司的招聘。我觉得我应该来试试。贵公司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另人瞩目。而贵公司所提及的岗位,坦白的讲,说我能完全胜任,不免有些心虚。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机会,我相信我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去适应并干好来。这是一个可以让我得以锻炼并不断成长的机会,更是一个能让我为之奋斗的机会,而我更相信,给我这个机会,我的成长,我的努力,更将给贵公司带去新的活力。我真诚地希望能加盟贵公司,虚心学习,努力工作,尽心尽力,为公司的发展,竭尽我绵薄之力。真切希望能给我这个机会。

再次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翻阅我的材料,如能有幸引起您的关注,并给我一个机会,我将好好表现,不失所望。

龙年爆笑求职信 篇11

我的名字叫丫蛋儿,我今天心情非常冲动,今夜阳光明媚,今夜多云转晴。我心情从多云转晴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决定应聘到你们单位上班了。

我的年龄眼看快奔三了,可是还没二够。我年轻的时候那绝对不是吹,柳叶弯眉樱桃口,谁见了我都乐意瞅。俺们隔壁那吴老二,瞅我一眼就浑身发抖。我妈也说了,当年我的脸就像剥了皮的鸡蛋,现在我的脸就像过节腌的腊八蒜。由于长相另类,这些年我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得到的都是伤害。

本人有过装修的工作经验,我的从业口号就是:“东风吹,战鼓擂,装修离不开我大锤,砸了这家砸那家,让我砸谁我砸谁。”我不但有力气,还有文化,我读过“司马光砸光”,会写“余则成,大鸡蛋,我煮你”,也会说“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本人数学知识更是渊博,能熟练数五千个数,你听一下:“两千,两千五,三千,五千……”

本人也曾创业过,记得那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2001年来得稍晚了一些。当时我开的农场破了产,因为雇佣的员工名叫禽流感:接着我想开饭店没开成,因为请的厨师名叫苏丹红。祸不单行的是,丈夫也嫌我倒霉,和我离了婚。不过在我看来,离婚不算丢人,我的精神不会沉沦,一切都将过去,神马都是浮云!

尊敬的领导,冒号。如果你慧眼识人,录用了我,你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我一定洪湖水浪打浪,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一浪又一浪,把老员工一个个拍死在沙滩上。你可能会问我,会不会听从你的领导?那还用说吗,我这耳朵是干哈的?不就是为你长的?吃饭,你不让我咽,我就噎着;上厕所,你不让我进,我就憋着。你的话就是圣旨,说哈我都听着。一天24小时,我的手机始终为你开通,等待你的召唤。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使用的这款手机超长待机可达364天23/小时59分钟59秒。之所以能这么超长待机,因为它里面装的是浓缩铀。

我心里也清楚,老板都是属蜂窝煤的,浑身都是心眼儿。所以对于工资,我的期望值不高。不过我想说的是,人不能太抠,你知道不?人这一生多短暂呀。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你知道不?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你要是不想将来有这种死不暝目的痛苦,那你就多给我点工资。谢谢啦!

不过,在工作任务分配上你不能太为难我,就像你让瞎子去南极,它根本找不着北;你让大马猴穿旗袍,它根本看不出美。

我寻思去你们单位面试之前我得先美美容,把这俩门牙装上,装个烤瓷的,然后再整整容,做个拉皮儿。最后,我发自肺腑地说一句:把我来面试的长途汽车票给报了吧!

求职,一个人的战争 篇12

卢继超把自己的求职比作为一场战争, 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他为这场战争的真正打响付出了多年的艰辛准备。2004年卢继超从河北农村来到北京上大学, 到2008年即将本科毕业, 大学期间他看到这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给校园带来的种种变化, 也充分地感受着那种无形的压力, 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 他体会着大学生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变化。

不想成为普通人

许多人享受着大学扩招所带来的幸运。人们争先恐后地想挤进大学的门, 事实上是带着某种期望的。特别是那些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学生, 对于他们来说, 大学就意味着身份和命运的改变, 他们可能会永远摆脱他们父辈们对于土地的依赖, 或者让自己也避开了农民工这个多少有点歧视的身份。他们当中更多的人并不会想得太远, 哪怕是四年之后的大学毕业。

2 0 0 3年, 也就是卢继超进入高三的时候, “大众化”成为一个社会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大众化”对于当时还是高三学生的卢继超们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以他的成绩, 即使不“大众化”, 他也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但时间到了2007年底, 已是处于大四求职阶段的卢继超已经对此有了切身的体会。

“我使劲地挤了挤, 把自己叠起来, 放进包里, 塞在人缝里。”有学生在MSN签名栏上写下自己挤招聘会的感受。“人, 到处都是人。我仿佛处在洪流中, 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着向前蠕动。是的, 尽管来自后面的力量很大, 但只能是蠕动。我的手和脚都是不由自主的动着, 要在人缝里寻找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 同时还能递一份简历过去, 确实需要技巧和运气。”这种在网上描写招聘会的帖子非常多, 但绝大部分人的感受却是非常相似, 那就是人太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 招聘单位就开始挑肥拣瘦了。但这符合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律。

对于毕业生来说, 感受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入职薪酬,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起薪。2003年以前, 如果一个研究生在求职时, 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5000元起薪就达成协议, 她首先要被她的同学瞧不起。现在, 一个用人单位3000元起薪的岗位, 往往会有一大堆研究生来竞争。许多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被迫将起薪一降再降。据某媒体报道, 有些地方大学生的起薪已经与农民工的工资相差无己。

对于来自河北农村的卢继超来说, 他显然是不愿意接受这种现状的。在初中时卢继超就在寒假里做过非常低层次的工作, 服务员、刷碗、搬运工, 他心里明白, 像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那样, 自己不会找不到一份工作, 但也许这辈子他都只能是一个低层次的劳动者, 只有通过高考, 有了大学这个平台, 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成为社会精英。

2004年9月卢继超进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学习。

2006年5月, 有关专家认为, 大学生应该定位为普通劳动者。

但卢继超的梦想是能够成为一个社会的精英分子, 而不是一个普通劳动者。

与众不同的选择

韦平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老师, 在他的印象中, 卢继超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那天很巧, 我刚从外边办完事回来, 在学校门口的天桥上, 他拦住了我, 说听过我的讲座, 有问题想请教我, 和我聊聊。”之所以认为卢继超与众不同, 韦平伟感觉他的身上有一股强烈的主动意识。“在这两年的工作中, 我看到一些学生, 在面临就业困难时自己是非常被动的, 重压之下他们很着急, 又很浮躁, 他们不知道应该做点什么, 更多的是抱怨, 抱怨学校、抱怨社会, 有的学生甚至到这个时候了还没有出去找过工作。卢继超不一样, 只要他有想法, 他会主动去找人沟通, 他的主动性非常强。”一件让韦平伟印象深刻的事情是, 卢继超在大二期间就拿着一份简历让自己指导, 说要出去找工作。“这是我所碰到的唯一一个这样的学生。”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目标明确了, 我要解决的是考研还是就业的问题, 我就带着问题找这些人广泛地聊, 给我建议, 完了我就把这些建议综合地放到一块, 形成我自己的体系。”

与他的同学相比, 在考研与就业的权衡上, 卢继超花的时间要多得多。他用了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 找到了两个明确的理由:“第一我的自控能力自认为还可以, 我觉得我不需要再通过两年的时间强制性地在学校里学习, 我有信心即使工作了我还会接着学;其二我的性格, 我从初中开始打工, 接触过很多不同层次的人, 我不喜欢死板地做学问, 我比较喜欢和人打交道, 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会得到一种满足, 我觉得像我这种人可能需要先在社会上打拼打拼。”

2007年初的寒假, 卢继超到北京华旗资讯参加一个项目实习, 这是他在听从老师的建议之后找的第一份比较正式而且层次相对较高的实习。40天的实习结束回到学校, 他彻底地放弃了考研的念头。

据了解, 当年报名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人数达128.2万人。与前几年的考研人数的年年激增相比, 这一年的考研人数只比上一年度增加了几千人, 更多的人选择了直接工作。放弃了考研, 求职便成了卢继超们唯一的出路。

在路上

2007年9月一开学, 一些大企业, 特别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 早早拉开了招人的架势。这离教育部规定的企业进校园开招聘会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两个半月。熟悉校园招聘流程的各大企业招聘经理很清楚, 早进校园就意味着可以在更大范围进行挑选。同时, 企业的提前进驻, 也让面临求职的学生早早地融入了这种氛围中。对于大四学生而言, 他们已经无心再呆在教室里, 他们更关心是今天又有哪些企业来开宣讲会。

2007年的北京市第一个校园宣讲会——菲利浦在清华举行的宣讲会, 卢继超赶到了现场。之后北大、清华、人大三所高校的校园宣讲会, 卢继超基本都会到场。他并不满足于只做一名倾听者, “一定要互动, 要提问。”从刚开始只敢在宣讲会结束之后个别提问, 到当众举手提问, 从组织N次语言才敢要过话筒来到最后提问提上瘾, 卢继超的信心与日俱增。

“我不喜欢求职的这个‘求’字, 我喜欢用‘谋’, 我要用智慧去谋得职位。”卢继超说。“谋”的过程有时仅从一张小小的名片开始。几乎每场校园宣讲会, 卢继超都会等到最后, 用自己精心准备的自认为比较有水平的问题和企业人士进行沟通, 然后选择时机递上简历, 同时用简短的语言把自己的优点概括完之后他会询问对方, “方便留您一张名片吗?”通过宣讲会卢继超得到了很多企业高层的名片。“这些名片不是用来炫耀, 找工作是人和人打交道的过程, 有了名片双方就建立了一种联系, 我就可以主动联系他。不谈功利的需求, 你可以和他交朋友啊!”

卢继超详细地回忆了自己的一次并不成功的“谋”职过程。中海基金校园宣讲会结束之后, 他按照宣讲会上得到的名片给公司总经理打了一个电话。

“招聘会最后他和我说过招聘的流程, 第二天就会通知面试, 第三天通知笔试。第二天早晨9点多我就给他打了电话, 我说方总您好, 我是昨天晚上和您交流的小卢, 就是最后给您简历的那个。我说您那个面试的名单通知了吗, 他说已经通知了, 我说非常不好意思没有通知我, 我的情况您也了解, 我还是想争取一个面试机会, 我说您别生气, 我就是一个非常求上进的小孩, 另外我又非常喜欢贵公司的文化, 您看能不能想想办法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他说这样吧你过来吧, 正好今天上午有一个人不来。”

就这样卢继超争取到了面试机会, 之后他用同样的方式继续保持着与中海基金那位总经理的联系, 又争取到笔试的机会。直到最后由于中海基金的岗位需要确实不招这个专业的本科生, 卢继超收到一本中海基金总经理亲笔签名的笔记本和一封措辞非常婉转的拒信。

正如大部分求职者的遭遇, 拒或被拒是毕业生们求职中的常态。有人因为屡屡被拒成为“巨无霸”, 又有人因为一次又一次参加企业的面试, 而被称为“面霸”, 虽然这些词汇多少带着一点求职者自嘲的味道, 但求职的压力却由此可见一斑。

被拒的卢继超坦言自己的心态有些急于求成。但卢继超还是做了一件让自己至今引以为豪的事情。“我把中国的百强企业从网上down下来, 选择了十几家找到地址。周五我辞了光华基金会, 周六去踩点, 然后周一出去跑了整整一天, 万科、中国铝业、中国海油、华润集团……一家一家地登门。这是我第一次目标非常明确的求职。”

那天早上9点多, 卢继超到了北京朝阳万科所在的大厦, 周六踩点时他已经知道总经理室在6楼, 他先坐电梯到5楼, 整了整衣服, 心情非常紧张。然后他到6楼去敲总经理的门。

“出来了一个人, 问‘你干什么’, 我当时很紧张地说, ‘你好, 我是谁谁谁, 我明年要毕业, 我非常喜欢贵公司, 另外我在网上看到贵公司做了很多招聘信息公布, 我想贵公司现在也非常需要人, 但是网上投简历我又怕您可能看不到我的简历, 因为我是个本科生, 又不是名牌大学毕业, 我就给您递过来了。’没想到对方说了一句话就把我噎住了, ‘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人, 你走吧, 如果要投你通过网上投。’我感到非常失败, 当时我就这么笨拙, 我的脸很红很紧张, 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您看我大老远地来了, 您就收份简历吧。’他说那你就把简历留下吧, 我把简历给他然后就转身走了, 下到楼下我就觉得特别不甘心, 当时特别想再折回去。”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 再到中国铝业、华润集团递简历时卢继超就显得自然多了。甚至在华润雪花啤酒那里卢继超已经看到了工作的希望。那次卢继超在外面跑了整整一天, 晚上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总结, 他知道, 实际上自己离中国铝业和华润集团那样的大企业并不遥远, 中间的距离可能就是一个前台的距离。所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通过这一天扫楼式求职, 他找到了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位置, 同时有了一种基本的意识:没有必要害怕, 我想去, 我想尽办法就可以去, 只要我强化自己的素质, 提高自身的能力。

在很多同学还在学校的就业网上艰难地寻找就业信息的时候, 卢继超已经有了两位数的面试机会, 成为了名符其实的“面霸”。对此,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韦平伟对他赞赏有加, “我敢说, 到现在为止, 我们学校有过面试经历的学生不超过3 0%, 他们和卢继超的差距非常明显。”他说。

求职就是一场持久战。在这个过程中, 求职者不仅要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时甚至是挑剔, 同时也要面对同学甚至好友之间的竞争。从这一方面看, 求职竞争与其说比的是知识、能力水平, 不如说比的是心理承受力、体力以及抗打击力。谁能够承受更多, 谁的机会就会更多。

正因为对就业有了提前的准备与预期, 经过几年的实习与兼职, 与大部分求职者相比, 卢继超应该说颇有崭获。从9月份到现在他经历过十六七个正式的面试, 手上有正式的O F F E R四个。其中每一个O F F E R的取得卢继超都能讲出一个精彩的故事。然而当工作机会摆在面前时, 卢继超又有了新的困惑: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更适合自己发展?

上一篇:九年级历史知识竞赛下一篇:糖画优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