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比较级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动词比较级(精选10篇)

动词比较级 篇1

(一)自动词和他动词的意义

自动词:动词本身能完整地表示主语的某种动作的词。

他动词:动词需要有一个宾语才能完整地表现主语的动作或作用的词 例: 風が吹く(自动词)彼がタオルを絞る(他动词)

(二)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分类与比较

1、只有自动词没有相对应的他动词的。如:

居るいる

ある

咲くさく

行く

来る

寝るねる 泣くなく 眠るねむる 老いるおいる

2、只有他动词而没有相对应的自动词的。如:

買う

売る

話す 聞く

読む

書く

見る

打つ

思う 考える

3、既是自动词又是他动词的。如:

吹く

開く

笑う

増す増やす

閉じるとじる

寄せるよせる

4、自动词和他动词的词干或词源相同的词

1)下一段活用的词大多数是他动词,其对应的词是自动词。

自動詞

他動詞 如:すすむ進む

すすめる進める

集まる

集める

立つ

立てる

ならぶ並ぶ

ならべる並べる

いたむ痛む

いためる痛める

かたむく傾く

かたむける傾ける

やむ止む

やめる止める

2)サ行五段活用动词大多是他动词,其相对应的词是自动词。如:

倒れる

倒す 延びる

のばす 燃える

燃やす おきる

おこす 隠れる

隠す 出る

だす 現れる

あらわす 残る

残す こぼれる

こぼす

5、五段活用动词与可能助动词连接并约音而成的可能动词都是自动词。如:

書かれる~~~~書ける 読まれる~~~~読める 話される~~~~話せる 行かれる~~~~行ける

但如果原来的五段活用动词是他动词的话没,构成可能动词后仍有可能作为他动词使用。如:

私は日本語が話せる 也可以说成 私は日本語を話せる

6、下面一些表示使役意义的サ行五段活用动词都是他动词 動かす~~~~動かせる 輝かす~~~輝かせる 働かす~~~働かせる 聞かす~~~聞かせる

动词比较级 篇2

根据释义和周刚 (1985) 的观点, 我们把形式动词 (dummy verb, 简称DV) 分为两类, 即DVa类和DVb类, 前者表示施加义和授予义, 我们研究的范围是“加以”、“予以”、“给以”、“给予”;后者表示从事义和举行义, 我们研究的范围是“进行”和“从事”。

形式动词具有及物动词所具备的后带宾语的功能, 可以受副词的修饰, 可以前加“不”来否定。但形式动词本身不表动作行为意义, 只能后带一个具有指称语义特征的成分做宾语, 构成表示处置和对待的述宾结构, 起着一定的句法和语用作用。形式动词后带宾语动词时, 具体的动作或活动意义由动词宾语来负载的主要特征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与一般动词的诸多差异。以下立足于形式动词自身, 将其主要句法特征进行分析。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词, 能带宾语, 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根据语料分析, 一般动词与形式动词的句法特征差异主要表现为:

一、重叠情况

一般动词都有AA、A了A、A一A、ABAB等重叠形式, 如走走、听听, 点了点、猜了猜, 看一看、说一说, 锻炼锻炼、分析分析。根据我们的语料观察, 没有找到形式动词的重叠现象。这点几乎是学界公认的, 但他们只说明了这种现象, 没有对此进行解释。

我们认为, 形式动词不能形成重叠形式的原因主要出于两个方面, 一是动词重叠形式出现较多的则是日常口语, 尤其是方言用语中我们可以频繁地见到动词的重叠形式;而形式动词使用的语体要求主要则是书面用语 (关于此点我们将在第三部分的语用条件中具体展开讨论) ;二是动词重叠的目的是为了表示动作的动量和时量的增加, 动词重叠式与“量”是紧密相连的, 然而形式动词本身并不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意义, 让后面的宾语来负载具体的动作行为信息。据此分析, 形式动词本身无法承载“量”的增加, 故而不能出现重叠形式。

二、后带时态助词“着”、“了”、“过”情况

现代汉语动词大多可以后加“着”、“了”、“过”等时态助词分别表示完成态、持续态和经历态。早期的学者在观察语料后已经发现“加以”没有时态变化而“进行”有时态变化, 刘培伦 (1957) 、陈迪明 (1958) 、王阳畛 (1959) 、蔡文兰 (1986) 、范崇寅 (2004) 、刁晏斌 (2004) 都持类似观点, 周刚 (1987) 在研究形式动词次分类时谈到, DVb可以后加动态助词, 而DVa一般则不可加, 指出像“加以了研究”、“给以了调查”、“予以了指导”这样的形式是不存在的。

原则上我们同意上述学者的观点, 但是通过现实语料的考察, 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 语言的建构也在不断出现。语料显示, DVa已经有了一定的时态变化, 周刚所说的“加以了”的情况在生活中还是大量存在的, 我们在语料中搜索到了这样的句子:

1、县文管局的同志立刻将其运回并【加以】了保护。后经专家辨认, 碑头刻有“汉平夷碑”, 碑文中有“叮铃——”一阵电话铃声把露儿的文思全部打断了。 (张红_甘露川当代小说)

2、道理早在十多年前便由中国最红的摇滚乐队“唐朝”在他们的歌词中【加以】了阐释。 (北大语料库) 我们同样在Baidu中搜索到了这样的句子:

3、《红楼梦》对于各种传统文学、文艺形式还【加以】了综合奇妙的“融通”使用, 如把诗词歌赋灵活圆熟地运用于表现人物和预示命运上。 (检索日期2009年8月17日)

类似的句子在Baidu中可以检索到几万个, 同样我们也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上发现了这种用法, 说明“加以”后加“了”已经具有了相当的使用规模。我们说“加以”在语言发展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态变化, 是指其时态变化只有后加“了”的情况, 我们尚未在语料中看到后加“着”和“过”的情况。

三、否定情况

一般动词可以前加“不、没 (有) ”来表示否定, 并且都可以有“V不V”或者“V没V”的提问形式。如“不去”、“没来”, “去不去”、“来没来”等。

在两千四百万字的2001年《人民日报》全年语料中, 我们没有发现“加以”、“给以”、“予以”、“从事”等形式动词前有出现“没”否定的情况, 所见的都是用“不”来进行否定的。在搜索到的21510个“进行”例句中, 找到39个“不进行”的例句, 发现1个“没进行”的例子:

1、我这一段训练一直很系统, 状态也不错。

而师姐 (伏明霞) 从奥运会后一直没【进行】系统训练, 状态不稳定, 我会努力战胜她的。” (2001年人民日报)

这样的语料统计显示, 形式动词大多只能用“不”进行否定, 用“没”来否定的只有极少数情况。在人民日报的语料中, 我们同样没有搜索到“DV不DV”或者“DV没DV”的提问形式。

四、单独回答问题情况

一般动词都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例如:

1、——暑假你去旅游吗?/暑假你去不去旅游?

——去。

但是, DVa类一般则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DVb则可以。

例如:

2、——这个案子你不予以调查了吗?

——*予以。

3、——明天你们不进行岗前培训了吗?

——进行啊!

很多学者都注意到形式动词多数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如刘培伦 (1957) 、陈迪明 (1958) 等, 尽管我们在语料中发现了DVb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出现是少之又少的。可以单独回答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形式动词出现在疑问句中, 在我们所收集的“进行”和“加以”的800个例句中, 只各发现一例疑问句式:

4、问:面对21世纪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中印之间应该如何【进行】合作?

答:政治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中印两国都持这样的看法。 (2001年人民日报)

5、市政府决定的法律基础已经丧失, 为什么不及时【加

以】改正?这后面是否隐藏着不便示人的东西? (2001年人民日报)

例:出现在一个问答环境中, 属口语语体。例1、是一个加强语气的反意疑问句, 正常情况下无需回答。例2、也是我们出于现实研究自行编造的句子, 并非实际语料。我们认为, 形式动词更多要求书面语体的语用条件限制了其在口语性较强的疑问句式中的出现。刁晏斌 (2004) 对于虚义动词的使用频率统计结果显示如下:

尽管刁晏斌的虚义动词与我们所确定的用法有所差异, 但词频趋向结果是类似的。从上表可见, 41万口语作品语料中, “加以”、“予以”、“给予”没有出现一例使用情况, 显然DVa类形式动词对书面语体条件的要求高于DVb类, 故而还存有少量DVb类可以单独回答问题的情况。

我们从重叠情况, 带时态助词“着”、“了”、“过”的情况, 否定情况、单独回答问题情况等四方面的分析中看到, 形式动词和一般动词在使用上存有明显的差异,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要加强对形式动词的特征说明, 以便留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永莉:《话形式动词的范围、次类及特征》, 《晋阳学刊》, 2003年第3期。

[2]刁晏斌:《现代汉语虚义动词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

[3]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

[4]周刚:《形式动词的次分类》, 《汉语学习》, 1987年1月。

介词与动词的比较分析 篇3

关键词:介、动兼类词  介词、动词区分  语义层面  句法层面

一、介词、动词区分的障碍——介、动兼类词

介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介词与动词的关系上。现代汉语中有这样一些词,如“比、向、到、在、给”等,同时具有动词和介词双重语类身份,即作为动词时,具有[-N,+V]的特性;作为介词时,具有[-N,-V]的特性。这种介、动兼类词的存在,成为介、动区分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对“比、向、到”,这3个介、动兼类词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介、动兼类词的特点及意义。首先,来看它们作为动词的证据。

(1)我们比身高。

(2)同学们冲向山顶。

(3)我到哈尔滨了。

在上述3个例句中,“比、向、到”分别描述了明确的动作行为对象,涉及行为的状态为动态,所以它们明显具有动词身份。下面来看它们作为介词的证据。

(4)我比他矮了许多。

(5)同学们向山顶冲去。

(6)我到哈尔滨去。

在上述3个例句中,“比、向、到”发生语义转变,淡化了三者在充当动词身份时所具有的语义特点。从语义上讲,三者并没有涉及所属对象的动作行为,而是以介引的方式,表达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论元,使此论元受到相应动作行为的指涉,而“比、向、到”作为介引的载体,在句中往往要置于被指涉论元和动词之前,符合现代汉语句式特征的要求。

介、动兼类词兼具介词与动词双重身份,这类词的出现源于汉语中的介词多数是由动词演化而来的,介、动兼类词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具有双重句法结构,即在不同的句法位置中充当不同的句法角色。一是介、动兼类词充当介词角色,并与其后动词形成中补结构;二是介、动兼类词充当动词角色,并与其后的动词构成连动叙述。介、动兼类词现象的出现,使介词与动词的语类界限难以确定,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现代汉语中词类归属的范围,笔者从语义和句法双重层面进行分析,可以使介、动区分界限更加明显。

二、基于语义层面的介词、动词比较问题分析

语义内容和语义特征往往与词类的划分、界定有着密切的联系,词语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从语义内容中得以表现,语义层面中所包含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是划分和界定词语的重要标准。句子由词汇构成,词语自身所具有的语义属性与其所构成的句子的结构和句意相互关联。因此,介词与动词自身的语义特性,对两者间的区分有着重要影响。

(一)动词与介词语义相通

汉语中的介词多数由动词演化而来,介词对动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内容有所继承,即介词与动词之间有共同的语义属性,从词汇的语义选择和语义用法上讲,介词与动词存在相同的语义成分,在对应的句法结构中,往往解释为相同的意义。动词通常指某一动作行为所引发的影响,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其他事物状态的变化。而受影响的事物通常为动词所指涉的宾语。从动词与介词的相同语义属性出发,介词自身所表达的语义也会对其后面的名词产生一定的指涉意义,即与其存在语义关联。

(7)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8)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由以上例句得知,例(7)中的“以—(N)”是动宾短语,即“以”是动词;例(8)“以—N—V”中,“以”是介词,在句中引介“N”“V”,作为“N”“V”的结构组成方式。“以”作为介、动兼类词,在语义上有共同的属性,在例(7)、(8)两个句子中,都译成“用”这一义项。

(二)义项成分分析法

上文谈到,介词与动词虽分属两类,但在语义层面上却有相同的义项成分。词汇的义项主要分为基本义项和引申义项两种,在作介词、动词区分分析时,我们主要采用词汇的基本义项,即词汇的常用义项作为考量的理据。当动词演化为介词时,动词的基本义项一部分为其虚化成的介词所继承,另一部分会因语义转换而被泛化缺失,而这一部分因语义转换而缺失的义项,恰巧可以作为区分介、动兼类词的一项重要标准。即通过与介、动兼类词的基本义项成分比照,若其在句中出现义项成分缺失且没有产生新的派生义项,则可将其界定为介词。

(9)我跟你分开后,就去国外生活了。

(10)我从超市里买了许多水果。

例(9)中“跟”的基本义项“跟随”“伴随”和例(10)中“从”的基本义项“随从”“顺从”都已缺失。在这里,“跟”和“从”并未对其指涉的动作行为进行描述,而是相应地充当句子中的介引成分,即在由动词至介词的转化中,缺失了原基本义项中具有动词属性的义项成分,并且未出现派生义项填补现象,则可将例(8)、(10)中的“跟、从”界定为介词。

(三)介、动兼类词的语法意义

在介、动兼类词的分析中,除了词汇的义项成分可以作为介词、动词区分的考量因素,词汇本身具有的语法意义,也对词汇的类型归属产生影响。通过在语法意义下,对词汇所具有的表述功能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确定介、动兼类词的词类归属情况。若词汇发挥表述动作行为这一语法功能时,则界定为动词;若词汇充当介引成分的角色,即介引与行为动作相关的参与对象时,则界定为介词。

(11)他一直跟我走了很长一段路。

(12)每次打电话,他都要跟我要钱。

例(11)中“跟”表达出了极强的行为动作这一义项内容,从语法表述功能上讲,其表现出“走”这一动作所发出的表示伴随的状态,所以,将其界定为动词;例(12)中“跟”所表现出的动作行为义不够鲜明,与例(11)中的“跟”相比较,没有充分表现出动作行为的可持续性。从结构成分上看,其充当介宾组合中引介动作行为参与者“我”这一对象的角色,因此将例(12)中的“跟”界定为介词。

(四)中心语义测试法

对介、动兼类词的划分,往往要坚持句本位的思想。要将介、动兼类词置于句中,从整体的句义内容出发,来考量介、动兼类词所表述的义项内容。对于整个句义内容体系来说,往往句义所传达的信息要通过核心语义成分加以说明,我们将此核心语义成分称为句子的中心语义。既然中心语义作整个句义体系的核心成分,那么必然对句中充当结构组合成分的介、动兼类词产生影响。由此推论,若中心语义由某一动作行为状态充当句子的表述功能,则句中的介、动兼类词为动词;若中心语义作为一种表原因、方式或说明的附加方式,则句中的介、动兼类词为介词。

(13)她因美貌而博得大家的赞美。

(14)塑料棒因反复弯曲而被折断。

例(13)的中心语义“美貌”作为一种“博得大家赞美”的方式或手段,由“因”加以介引,指涉出“赞美”的对象是“美貌”,此句中“因”为介词。例(14)中的中心语义“反复弯曲”作为一种持续性的行为动作,造成“塑料棒”“被折断”的结果,“因”在句义内容体系中,充当动词的角色。

中心语义成分往往出现在介、动兼类词的后面,并与介、动兼类词相临近。在复合句式中,中心语义内容的完整程度,对介、动兼类词的划分也会产生影响。通过中心语义内容完整性的比较,若中心语义的完整程度较高,即中心语义内容中包含完整的谓语语义成分,则可将此句中的介、动兼类词界定为动词;若中心语义内容存在残缺现象,不能表述完整的中心语义,需要复合句式中的其它中心语义成分加以补充说明,则可将此句中的介、动兼类词界定为介词。

(15)大家不要为我担心,用我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现有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很好。

(16)他这样努力的辩解,为的是用谎言,替自己洗脱罪名,并博得大家的同情。

例(15)的中心语义成分“我一个人的工资”是一个完整主谓结构短语,且充当“用”的谓语语义成分,表达出完整的语义内容,此句中“用”为动词。例(16)的中心语义成分“谎言”是中心语义内容的组成部分,没有完整的结构成分且不能表述完整的语义内容,需要以此复合句式中的其他中心语义成分,如“洗脱罪名”“博得同情”来对其加以补充说明,可将其界定为介词。

(五)同义义项成分测试法

当介、动兼类词被归属于某个词类时,在相应的词类下往往具有几个意义相同的义项,我们将词汇在同一词类下所具有的意义上相同的义项称为同义义项。在整体的句义内容体系中,同义义项之间可以相互替换,并可保证替换后的句义内容不发生改变。对于介、动兼类词的界定,可以采用同一词类下,词汇所具有的同义义项成分替换测试的方法,即假设介、动兼类词被界定为动词,则选取一个与其在动词词类下相同的义项进行替换分析,若替换后的句义与原句义相通,则假设成立;同理,可推至对其介词词类属性的界定。

(17)他给我一本书。

(18)他送我一本书。

(19)*他替我一本书。

假设例(17)中的“给”是动词,则选取与“给”在动词词类下的同义义项“送”与其替换,得到例(18),例(17)、(18)的句义内容相通;同理,假设例(17)中的“给”是介词,选取与“给”在介词词类下的同义义项“替”与其替换,得到例(19),例(19)本身在句义内容上不能为大家所接受,且其本身的句义与例(17)的句义没有关联,由此,可将例(17)中的“给”界定为动词。

以上,我们以语义层面为基础,从四个方面对有关介、动兼类词的比较问题进行分析。接下来,我们从介、动兼类词在句式中所充当的结构成分的角度出发,从句法层面,比较介、动兼类词在句法结构中所具有的意义和特点。

三、基于句法层面的介、动比较问题分析

首先,从句法结构的角度为动词和介词分别划分出其各自的词类属性,在此基础上结合“V—X—N”和“X—N—V”结构中“X”的词类特点,对介、动兼类词进行词类区分;其次,从句子的句法环境角度出发,分析复合谓语句下,介、动兼类词的词类属性。

(一)“V—X—N”和“X—N—V”结构中“X”词类特点的探讨

在句法结构中,动词通常在句式结构中充当具有某一实在意义的结构成分,如在动宾结构中,动词表述为某一具有实在意义的动作行为状态,并对其所带的宾语角色造成影响。因此,动词是句法结构中的成分词。介词在句法结构中不具有实在的意义,作为结构组合手段通常以一种引介因素的身份,在表述事件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方面起引介作用,为句法结构中的关系词。在“V—X—N”结构中,若“X”为动词,则句法结构为动宾形式,如例(20);若X为介词,则句法结构为动补形式,如例(21)。在“X—N—V”结构中,若“X”为介词,与其后动词组合,使句法结构为状中形式,如例(22);若“X”为动词,与其后动词组合,使句法结构为连谓形式,如例(23)。

(20)我一边跑一边给他打电话。

(21)我一边跑一边打电话给他。

(22)我买了许多书,从书店。(接受性较差,意思同(23))

(23)我从书店买了许多书。

由上述例句可知,在“V—X—N”和“X—N—V”结构中,当“X”为介词时,均表示结构关系,当X为动词时,与句中的名词同作结构成分。

(二)介、动兼类词在句法环境中的表现

在复合谓语句的句法环境中,基于对“X—N—V”这一结构的分析可知,当“V”为复合谓语句时,即“V”后带有复杂宾语、状语、补足语等,则“X”界定为介词。

(24)我跟她到过一次云南。

例(24)中“到”后添加补足语“过”和“一次”,带有宾语“云南”,此句子为复合谓语句。补足语“过”具有一定的时态特征,指“到”这一动作行为的完成状态,映射出“到”的动词词类属性。“到”为动词,则在相应的句法结构“X—N—V”中,处于“X”位置的“跟”则发生语义转换,泛化为语义上充当介词的角色,以符合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

当“X”后添加的是复合谓语成分时,“X”一般被界定为动词,与其后的复合谓语成分构成动宾结构。

(25)仅靠着我个人的力量与他们进行比拼,我们团队必输无疑。

例(25)中“靠”后添加的是一个复杂的宾语,而与词后缀“着”连用,表现出“靠”所发出的这一动作行为的可持续状态,因此,“X”一般被界定为动词。

四、介、动兼类词的“半介半动”形式

介、动兼类词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是介词形式、动词形式和“半介半动”形式。“半介半动”形式的介、动兼类词在句义内容成分分析中,往往具有双重词性义,一方面具有介引语义成分的表述功能,另一方面则表述某一动作行为的状态。“半介半动”形式的介、动兼类词并不具有能产性,一般出现在单纯的谓语句法环境中。

(26)今天天气真好,快跟我出去散散心。

例(26)中“跟”具有双重词性义,一方面,“跟”介引出事件的参与对象“我”,而语义“走”这一动作行为的义项内容,即动作行为的可持续状态不明显。但是,其仍具有动词词类中“伴随”“跟随”这一语义义项所表述出的含义。因此,将“跟”在此类型的句式中界定为介、动兼类词的“半介半动”形式。

本文从介、动兼类词的基本比较方法入手,对介、动兼类词在具体结构内容下的词类归属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对介、动兼类词的比较中,要以动词和介词的各自语法意义为依据,结合整体的句义内容与句法结构形式,从具体的语言环境和句法环境中去做比较分析。这样,可以有助于理解介、动兼类词在不同句法环境下的意义,使划分介、动兼类词词类属性的界限更加明确。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黄正德.汉语句法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吕叔湘,丁声树主编.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2.

[7]陈一民.介词新探——关于介词与动词的划界及定位问题[J].湘

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2).

[8]王用源.介词的定义与分类再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3,(6).

[9]夏艳艳.关于现代汉语介词语法的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13,

(4).

语法:动词和动词短语 篇4

【动词要点】动词和动词短语是英语中最灵活、最难掌握的词,其主要考点概览如下:

1.实义动词sell,write,wash,wear等词的主动形式后跟副词表示被动意义;2.happen,occur,breakout,comeout,belongto等词为不及物动词或短语,无被动形式;3.同义、近义或结构近似的动词或短语动词的辨析;4.由get,turn,break,take,set,come等动词构成的动词短语;5.have和get常见的用法;6.appear,seem和look的用法与区别。

【考纲要求】动词和动词短语,在历年高考题中所占比例最大,设题时往往都是给出四个不同的动词或短语来测试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对动词短语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主要出现在单项选择及完形填空中,考纲要求在复习备考中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动词的词义;2.动词搭配;3.动词短语;4.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特殊用法;5.常用动词的`用法;6.熟记16个高频动词构成的短语用法(break,bring,call,come,cut,give,go,get,hold,look,make,put,set,take,turn,set等)

英语动词时态讲解:动词的时态 篇5

在英语中,只有动词会有时态的变化(动词形式发生变化),而其他词类如名词等等则没有时态的变化,名词有单复数、可数不可数等变化,而动词则没有。某些语法项目是针对固定的词类,如比较级则针对形容词和副词,其他词类则没有这种变化。以上说的是常识共性的东西。

再说时态:时是“时间”的缩写,动词的时就是动作发生的时间不同而导致动词形式发生变化。

(动作发生的)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情况。

如果动作发生的时间是过去,则动词的形式需要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如:

He worked for the company.

动词work发生在过去,因此变成过去式worked;反之:动词用过去式worked,则推导出这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过去。

如果动作发生的时间是现在,则动词的形式需要用动词的原形。如:

I work for the company.

动词work发生在现在,则直接用原形work;反之:动词用work,则推导出这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现在。

注意:如果主语是单数第三人称,则需要变成works,这是主谓一致的问题,而不是动词时的问题,works同样是现在发生的动作。

如果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将来,则动词的形式需要用动词的将来形式。如:

He will work for the company.

动词work发生在将来,因此变成将来形式will work;反之:动词用将来形式will work,则推导出这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将来。

此外,动词的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过去将来”,这种“时”似乎自相矛盾,过去就是过去,将来就是将来,怎么还有“过去将来”呢?

实际是这样,因为时间飞逝,曾经的现在很快就会变成过去,曾经的将来也会变成过去,也就变成了“过去将来”。

总结一下:动词的时态

will是情态动词还是助动词 篇6

modal谈及将来;(表示愿意)愿,要,会,定要;烦劳别人做事时用

v.想要;希望;愿意;喜欢

v.立定志向;决心;决意;想要(某事发生);立遗嘱将(财产等)赠与(某人);立遗嘱赠与

n.意志;毅力;自制力;意愿;心愿;遗嘱

第三人称单数:wills

复数:wills

现在分词:willing

过去式:would

过去分词:willed

情态动词和助动词

用作助动词

will用作助动词,表示将来,用于构成将来时态。

用作情态动词

1.表示意愿,其意为“愿意”“想要”。

2.表示请求,意为“请……”“……好不好”。

3.表示可能性,意为“可能”“该是”“很可能”。

4.表示命令,意为“要”“得”。

5.表示习惯或倾向性,意为“总是”“惯于”。

will双语例句

We have no idea how she will do that.

我们不知道她将怎样做那件事。

Either you or your father will go with her.

或者你或者你爸爸将与她一起去。

And,if yes,when will it be and what will it look like?

高中英语非谓语动词用法比较分析 篇7

按形式来分, 非谓语动词主要有不定式、动名词及分词, 下面针对不同非谓语动词的用法进行比较及分析。

一、不定式与动名词的用法比较

1.作主语

(1) 当不定式与动名词作主语且同时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时可互换。

如:To study hard is our task.

也可说成是:Studying hard is our task.

(2) 若要表示一个具体的或是特定的或是将来的动作时一般用不定式。

如:It is time to do our homework.因do our homework表示一个特定时间里发生的动作, 此时多用不定式而不选择用动名词来作主语。

(3) 非谓语动词同时作主语及表语时要保持前后一致, 也就是说若主语用的是不定式, 那么表语也要用不定式;若主语用的是动名词, 那么表语也要用动名词。

如:To see is to believe.其主语为不定式, 那么其表语也要用不定式;若此时主语用的是动名词, 那么其表语也要用动名词, 也就是说如果主语用的是seeing, 那么其表语就要用believing, 整个句子就要变成Seeing is believing.

(4) 若句型为“There is no...”, 那么其主语只能是动名词, 而不能用不定式。

如:There is no joking about such matters.此时句中就不能用不定式来作主语。

(5) 若句中含有no或是-less等否定词, 那么其主语只能用动名词而不能用不定式。若句中用not对谓语进行了否定, 那么其主语也可用不定式。

如:It is useless discussing the matter.

2.作宾语

(1) 不定式或是动名词作宾语时有一些特殊的词需要注意。比如说admit, deny, delay, suggest, give up, miss, finish, fancy, imagine, mind, stop等表示建议、完成等时, 其宾语只能用动名词。

比如:I have finished correcting the students’paper.其宾语为动名词而不能用不定式。

(2) 若句中含有afford, agree, hope, choose, dare, promise, desire, plan, choose, want, fail等表示愿望、计划、选择等的词时, 其宾语只能用不定式。

如:She failed to pass the middle examination.其宾语为不定式而不能用动名词。

(3) 另外还有一些句子当中既可用不定式作宾语, 也可用动名词作宾语, 并且其含义不会发生很大改变。比如:like, love, hate, start, prefer, cannot bear, cease等表示个人意愿的词, 其宾语既可是不定式, 也可是动名词。

如: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也可以写作:Do you like to play football?

(4) 若句子当中有begin, start等的进行式时, 其宾语应用不定式。

如:Mary was starting to learn Chinese.句子中存在start的过去进行式, 因此其宾语只能用不定式。

(5) 一些动词后面的宾语在使用不定式和动名词时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说remember, forget, regret等词, 若其宾语用的是动名词, 那么其表示动作已经发生;若其宾语用的是不定式, 则表示动作尚未发生。

如:I don’t remember telling you the story last night.表示“讲故事”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

而I don’t remember to tell you the story last night.表示“讲故事”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

二、不定式与分词的用法比较

1.作宾补

(1) 不定式不带“to”且跟在感观动词后面则表明是对整个过程的描述, 若跟的是现在分词则表明动作正在进行, 若跟的是过去分词则用来形容动作的结果或状态。

如:I saw him go into the shop.是指此动作的整个过程。

(2) 现在分词和不定式与宾语的关系为主动, 而过去分词与宾语的关系为被动或完成。

(3) 现在分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而过去分词表示动作已完成。

2.作状语

(1) 若状语为不定式则表示目的或是结果。

(2) 若不定式作原因状语, 常跟在表示心情状态的词后面, 而过去分词则要放在句首, 且其可与现在分词进行互换。

(3) 若状语为不定式, 则表明结果属意料之外;若状语为分词, 则表明结果属自然结果。

三、不定式、动名词及分词的用法比较

1.作表语

(1) 用动名词或是不定式作表语时, 其主要用来表明主语的内容, 且此时主语可与表语互换。若动作为一次性或是表示将来的动作, 其表语通常用不定式。

(2) 分词在句中充当表语时, 主要用来说明表语的特征, 若使用的是过去分词, 则是说明表语的状态或是表示被动。

2.作定语

(1) 定语为不定式且跟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则表明其为动词不定式的宾语。

(2) 定语为动名词表示被修饰名词的作用。

(3) 定语为现在分词表示被修饰名词的状态。

(4) 定语为现在分词表示主动, 若为过去分词则表示被动。

(5) 定语用的是不定式、动名词或是过去分词时其含义不同。

总之, 相对于其他语法来说, 非谓语动词的用法比较难学, 很多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就经常搞不清楚不同形式非谓语动词的用法。然而, 非谓语动词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相对来说还比较高, 因此学生们必须了解并掌握各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及其区别, 这样英语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在高考英语考试当中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颖.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归纳与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2) .

[2]李彩青.英语非谓语动词纵横谈[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2) .

[3]鄢渝生.英语非谓语动词用法比较[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 .

动词比较级 篇8

关键词:吃喝动词 汉英对比 文化差异 形成原因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息息相关。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国际通识课程的教学与文化因素的教学必须紧密相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克服他们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交际障碍,以期使我们的国际通识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国际通识课程中文化因素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国际通识课程中,语言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而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比语音、语法更容易受时代变迁、社会习俗、伦理道德以及思维观念等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事实证明,人类任何语言的词汇都被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文化烙印,是民族语言中最为敏感、内涵最为丰富的部分,也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部分。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将词义与文化关系作为教学重点。认识、挖掘词汇中的民族文化蕴含也是词汇研究和词汇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二、词汇文化蕴含意义差异的理论依据

人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一方面,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人类相同的自然生理构造使人们具有某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共性,因此,各民族的文化具有本質上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各个民族都共同生活在“地球村”,在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又具有一种天然的文化共性。另外,人类各个民族都在从事着基本相同的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生产活动,所以又具有社会生产的文化共性。这也是汉英文化的共性。而这些共性正是人类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得以交流沟通的基础,亦即汉英文化得以交流沟通的基础。由各民族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孕育的特定民族心理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特征鲜明的生产生活习俗惯制等文化特征,自然会使得人类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从而导致不同民族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和文化内容及形式的多样性,这就是民族文化的个性,这也是汉英文化的个性。由此,便使得人类各民族之间在文化理解、文化尊重及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和谐共荣成为必要,也使得汉英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日趋频繁。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标志,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这便决定了人类语言在价值功能上具有共性。再者,由于人类语言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具有同一性,语言也就具有了符号学中所谓的“所指的同一性”。而人类在语言表达手法、修辞方式上亦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但是,作为民族文化核心要素的语言,无论在其形式与内容上都必然受到该民族文化的制约,从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特点。而语言的重要要素——词汇,也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含义。下面以英汉吃喝类动词为例进行说明。

三、汉英吃喝类动词的文化引申义形成的原因

(一)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赖以产生繁衍的河谷型和山岳型自然生态环境,其内聚、封闭和排他性等地域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国先民的生产、生活与生存方式。地域文化的内聚性使中国先民世代群居,和睦相处;地域文化的封闭性使中国先民代代相袭,重土难迁;地域文化的排他性使中国先民血缘至上,宗亲唯尊。这些由地域文化导致的民族文化特征,便是农耕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这种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不仅使汉民族自古便养成了敬天崇地、重土难迁的生活习俗,也使中国文化自古便打上了靠天吃饭、“民以食为天”等“饮食本位观”的深深烙印。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因素,汉民族具有的“饮食本位观”的鲜明文化特征,自然也会渗透到本族语言的各个方面。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较,汉民族是在语言上用于食物和饮食词汇术语最多的民族。汉语中的饮食词汇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渗透力强,载义丰厚,除直接表示饮食意义外,运载的其他文化意蕴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汉语的这种文化特征在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的对比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汉语中“形容大口地喝”,可以用“牛饮”这个动词。这是因为“牛”在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的中国人对“牛”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显然,“牛饮”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与中国大陆型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它形象而清晰地显示着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鲜明特征。而在英语中,形容“大口地喝”却用“drink like a fish”。显然,这是因为英国四面环海,其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海洋型文化决定了英语词义的文化走向。

(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直接现实和物化形式,无论是其表层结构还是深层内涵,无论是在词汇语音还是语法修辞上,都必然会深深地打上特定民族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心理模式等在内的精神文化烙印,这自然也是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意义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汉民族传统偏好综合思维,英美民族偏好分析思维。如:吃喝类动词“品”,其基本意义是直接表示对食物的“品尝、体味”,但在其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汉民族习惯于传统的综合思维,将“品尝”这一事象的各种属性及与其相关的各种事物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观照,因此还引申出以下常用文化引申义“鉴别”。第二,汉民族传统侧重于形象思维,依赖于直观经验,注重运用形象类比推理的方法来表达思想。例如,吃喝类动词“咬”的基本意义是指上下牙齿相对,用力夹住或切断压碎东西。但在对其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由于汉民族习惯于形象思维,注重运用形象类比推理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咬”在其基本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了生动而形象的文化引申义。例如,汉语中的常用语“咬耳朵” 中的“咬”就已经不再表示“咬”的基本意义,它在这里指的是:“凑近人耳边低声说话,不使别人听见。”第三,汉民族传统习惯于一种呈螺旋形的思维方式,而英美民族则习惯于运用一种主要呈直线式的思维方式。比如:吃喝类动词“食”的基本意义应当是:“泛指(人或其他动物)吃食物”,但是,在对“食”的理解和日常运用上,由于受汉民族传统的螺旋形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往往在其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文化引申义。例如,人们常常使用的“食言”一词是对一种不讲信用、不守承诺的不道德行为的批评。与汉语“食言”表义相似的英语短语是“eat ones words”,但它却并不是表达对一种不讲信用,不守承诺的不道德行为的批评,而是直接表示为:收回说过的话,指当面认错道歉。

汉英民族价值观念的不同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汉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与英美民族传统的天人相分是汉英文化在宇宙价值观上的基本差别之一。比如:在汉语“吃”的基本义“把食物放入嘴中经咀嚼咽下”的基础上,由于受天人合一观念的驱导,人们在日常运用中又使“吃”派生出“依赖某种事物来生活”的文化引申意义。例如,千百年来,中国人世代口耳相传、父子相袭的常用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突出地反映了华夏民族对于自然强烈的依赖性,也鲜明地坦呈着汉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第二,汉英民族文化中人生观的差异。英文化在人生态度上表现为执着进取,然而好走极端;在伦理上表现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一定的自私欲念;而对物质享受,尤其是对饮食,相对而言则较为平常。所以,在英美文化中饮食文化显得相对贫乏,其相应的饮食语言也显得相对单调,尤其是其中的吃喝动词的文化引申义更没有汉语那么丰富。而汉文化在人生态度上表现为正心修身、忍让服从、克己复礼;在伦理上表现为权力至尊、忠孝为上。由于个人命运与宗族群体国家息息相关,因此,个人的身家性命就显得格外重要,若随意毁伤,则为不忠不孝。而与个人身体性命相关的物质生活,尤其是饮食也就被特别看重。

(三)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惯制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包括思维方式、心理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内的文化因素,经千年积淀,历代沿袭,便会发展成为群体约定俗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习俗惯制。具体而言,几乎每个民族的习俗惯制背后,都自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时代风貌以及鲜活的历史人物、生动的历史事件与活动情节,它们都会投影式地保留在各个民族的语言词汇之中。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着大量的这类民俗语言词汇,它们都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及鲜明的文化个性,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文化习俗惯制。比如:在汉语中,有“吃小灶”一词,表示享受特殊照顾;而在英语中没有,在其他民族语言中也很少见到。这一词汇广泛使用于中国大跃进时期,那时,公共食堂是大锅飯,但是当一些干部来检查工作或其他特殊人物来时,就区别对待,另设“小灶”款待。后来,“吃小灶”的词义泛化为某人享受特殊的待遇。

结语

英汉吃喝类动词词义所具有的民族文化差异,是我们在国际通识课程语言学习模块中的词汇研究与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而归纳、对比其民族文化差异,探寻并解释造成其民族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便是把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到词汇教学之中,以消除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上的鸿沟。注重词义中的民族文化差异不但能促进语言的有效学习,也能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从而使国际通识课程的目标得到最大实现。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2] 耿龙明,何寅.中国文化与世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 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 董为光.汉语“吃~”类说法文化探源[J].语言研究,1995(2).

动词比较级 篇9

1、定义

动词-ed和动词-ing形式常称作分词。他们既有动词的特征,又有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征,在英语中可以作定语、状语、表语和宾语补足语。

2、构成

(1)规则的动词后+ed构成动词-ed形式,不规则的需要记忆。动词-ed形式没有一般式和完成式、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变化。

(2)动词-ing形式有一般式和完成式、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区别。

下列以及物动词write和不及物动词go列表示例:

write

go

主 动 被 动

动词-ing一般式 writing being written going

动词-ing完成式 having written having been written

动词-ed written gone

3、用法

(1)作定语

单个的分词作定语,一般置于所修饰的词前;分词短语作定语置于所修饰的词后,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如:

Many excited people wanted to travel on the underground.

许多兴奋的人们想乘地铁旅行。

The countries you referred to just now belong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你刚才提到的那些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People developed a kind of paper made from the fibers of plants.

=People developed a kind of paper which/that was made from the fibers of plants.

人们研制出一种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

The houses being built are for the teachers.

=The houses which/that are being built are for the teachers.

正在(被)建的那些房子是给老师们的。

The little boy standing over there is a classmate of mine.

站在那边的小男孩是我班的同学。

* 不定式、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作定语的区别

不定式作定语一般表示将来的动作;现在分词作定语常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过去分词作定语表示过去的动作。如:

The problem to be discussed tomorrow is very important.

The problem discussed yesterday is very important.

The problem being discussed now is very important.

(2)作状语

a)分词作状语的基本原则

分词作状语时,分词的逻辑主语必须与句子的主语保持一致。分词作状语时,必须与句中的主语含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

b)分词作状语形式的选择

形 式 意 义

v.+-ing (doing) 与句中主语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与句中谓语动词同时发生,或基本上同时发生。

having+v.-ed

(having done)

与句中主语构成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先于谓语动词发生。

v.+-ed (done) 与句中主语构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

being +v.-ed

动词比较级 篇10

日语中的他動詞と自動詞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头疼的地方。其实学了好几年的同学有时也会把自动词和他动词给搞错了。当时刚开始学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死记硬背,把它们都背下来,因为也就那几个单词,很容易记住。时间长了自然而来就能区分出来,就像语感一样。

注:在学习日语的初期,开始学习动词时,一般不大注意动词的自他性。当学习到相当多的动词后,文法中才开始强调动词的自他性。但这时已经学了不少动词,重新认识其自他性就显得相当困难。因此,完全有必要在学习日语的初期,在开始学习动词时,学习一个动词就同时记住其自他性,对后来的学习帮助非常大。

不过关于自他的区别当然 也是有的,下面就关于它们的一些区别归纳一下。仅供参考!!

自动词就是指那些表示状态的词,而他动词呢,就是指那些行为。

换一种说法,自动词着重去表现发生变化的人或者事物,他动词则除了发生变化的人或事物以外,还关注引起这些变化的人或者事物。是不是有一些混乱?一开始是这样的,我们举一个例子来看吧!

「あ、財布(さいふ)が落(お)ちてる。だれが落(お)としたのかな…」 解析:这一句话,说了一件事情,却用了两个不同的说法。

第一句是说钱包掉了,只是讲这件事,这个状态,比如说你看到钱包掉在地上,你会先想到什么?肯定是“咦?钱包怎么掉了?”你可能还没有想到怎么会掉的,然后接下来,你就会顺着这个思路,想到一定是有人把它弄掉了的,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我不知道。所以,第二句就说“是谁把它弄掉的呢?”是表示他人行为,是不是有些理解了呢!

下面就详细说明一下自动词和他动词的一些区别和区分方法:

①.他动词前面一般要加宾语才能完整表达出句子的意思;他动词的宾语用を表示(在有对比的句子里可以用は表示)例如:

私はまず、ドアを開ける。

私は毎日30分くらい本を読む。而自动词就不需要,动词本身能完整的表达主语的某种动作。例如:

それから電車に乗る。終点で降りる。

注:一般自动词表现的是主语、主题自身的动作或状态,并不牵涉到其他事物,其构文只要有主语、主题和动词即可。而他动词的动作直接牵涉到其他事物,他动词构文表现的是主语、主题针对其他事物所作的动作,因此完整的句子应带有由“を”提起的宾语。而且,自动词构文表现的经常是他动词的动作完成后留下的状态,只是说话焦点所瞄准的对象不同而已。

譬如,就“小王把门打开”这一事项而言,把说话的焦点放在小王或其动作时,用他动词;而说话焦点在于“门”时,则用自动词。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事项,由于说话焦点不同可以由好几种说法:

例1.王さんがドアを開けた。……是小王(不是别人)把门打开的。(重点在于小王)

例2.王さんはドアを開けた。……小王把门打开了。(重点在于小王的动作)

例3.ドアが開いた。…… 门开了。(重点在于门的状态)

例4.ドアは開いた。…… 门(不是窗)开了。(重点在于门)我们在学习日语的动词时,记清它们是自动词还是他动词很重要。初学者经常不太在意这些,但根据笔者的经验,这非常重要,用错了的话就连意思都错了。好多动词是自、他成对的,如:

手紙を届ける。……送递信件。

手紙が届いた。……信到了。

私がお湯を沸かす。……我烧开水。

お湯が沸いた。……水开了。

私は電気を消した。……我把灯关了。

電気が消えた。……灯关了。

急ブレーキを掛けて車を止めた。……用急刹车把车停了。

危機一髪で車が止まった。……千钧一发,车停了。

因此,动词最好是一对对地记,这样可以有条有理地学习词汇,更便于自己造句作文。还有一些动词,只要知道它是自动词还是他动词,几乎能猜出一半的语义。也有一些动词,即能当自动词用,又能当他动词用。也须分别记住它们的词义。最好和上例一样,以词组或短句的形式来记,以后就不轻易用错。如:

火を吹く。……吹火。

風が吹く。……刮风。

人手を増す。……增加人手。

人口が増す。……人口增加。

②.他动词强调行为主体 例如:

この本、汚してしまったんです。すみません。我把这本书弄脏了,对不起。

寒いよね、窓を閉めていいかな。有点冷啊,可以把窗户关好吗。③.自动词注重行为的结果和变化 例如:

来の案内書はいつごろ出ますか。下一季度的参考手册时候时候做出来?

元気そうね。風邪が治ったみたいで、よかったね。看上去很精神呢,感冒好像已经好了,太好了。④.意志动词多数为他动词

比如: “ておく”“てある”“ましょうか”“てください”“たいと思う”“ようと思う”这些都是表示意志的说法,这时候多用他动词。

当然,自动词里面也有表示意志的,如“走る”“行く”“休む”“集まる”。所谓意志动词,也就是听从于我们人的指令而进行的活动。

为什么自动词里面也有意志动词呢?我觉得可能和这些动词在句子中的实际作用有关系。比如说行走,也就是一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变化或者状态,不会引起别的什么变化。例句:

A君:あ、こんなところに、お金が入っている。

B君:それはね、いざというときのために、入れてあるんですよ。

这个“いざというときのために”是什么意思呢?是以防万一的意思,而“てある”表示事先先怎么样,理解了吧?

另外,不是所有的自动词和他动词都是成对的。比如“晴れる”“流行”,这些表示状态,没有与之对应他动词。也有一些他动词,比如“問う”“贈る”,没有与之对应的自动词。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就要用到使役和被动了。自动词变成使役,就可作为他动词使用。他动词变成被动,就可作为自动词使用。例句:

前線が雨雲を発生させ、雨を降らせるでしょう。

投資の失敗が、会社を倒産させた。

田中氏は、天文学の新分野を切り開いた業績が評価されて、イスラエルの財団から賞を贈られた。⑤.既可作自动词,又可作他动词的动词 例如

あのコンビニでアルバイトを募ってますよ。

採用結果の通知がまだ来ない。不安が募って何も手につかない。

工事は常に危険を(が)伴います。細心の安全対策が必要です。

这部分比较难,很难分辨,主要靠不断的积累,有的时候判断起来很困难,所以,也没什么规律可循,只好多看,多问。

⑥.和人体器官、部委、意志、意识有关的,通常使用他动词。比如 :怪我をする

涙を流す

鍵をなくす

再说到意志的时候,通常表示的是消极的,诸如后悔、失败、惋惜的情感 ⑦.自动词可以根据用法不同,来表示注意的状态或性质。

例如: 生物は腐る

油と水は混ざらない

はさみは切れる

好像说一切事物的属性之类的,也比较好理解

另外,1.意志动词:表示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制约的动词叫意志动词。通俗的说某个动作是做还是不做,说话人是可以自己决定的那些动词。(意志动词中有自动词也有他动词,但多数是他动词。如:「行く、来る、帰る、寝る、読む……」这些动作是做还是不做,什么时候做是凭人的意志来把握的。

上一篇:怎样创建低碳生活下一篇:巴厘岛之旅作文400字